Workflow
美团-W(03690) - 2022 Q1 - 业绩电话会
2022-06-02 19: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一季度总营收达46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5%,主要得益于餐饮外卖和即时酒店旅游业务的稳定增长,以及新业务尤其是商品零售业务的强劲增长 [1][11] - 本季度营收成本占总营收的76.8%,低于去年同期的80.5%,但略高于上一季度的75.8%,同比下降主要是由于餐饮外卖业务和商品零售业务的毛利率提高 [11] - 销售和营销费用占总营收的19.7%,与去年同期相比相对稳定,较上一季度的22.7%有所下降,主要归因于用户激励和在线营销费用的减少 [11] - 研发费用占总营收的比例从去年同期的9.4%和上一季度的9.3%增至10.5%,而一般及行政费用占总营收的比例在同比和环比基础上均保持稳定 [11] - 本季度总部门运营亏损同比和环比均收窄至40亿人民币,主要是由于各业务部门的运营利润率有所改善 [12] - 综合来看,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和调整后净亏损同比和环比均有所改善,本季度分别为负18亿人民币和负36亿人民币 [12]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短期国债投资总计1034亿人民币,运营现金流出从2022年同期的44亿人民币增至113亿人民币,主要是由于应付商户款项的净结算流出、商户在线营销服务预付款项的净现金流入以及年终奖金支付的增加 [1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餐饮外卖 - 第一季度营收和订单量同比分别增长17.4%和15.8%,季度交易用户和交易频率同比均稳步增长,中高频用户的购买频率高于平均水平 [2][3] - 本季度该业务营收达24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7.4%,环比下降7.5%,每单收入同比和环比均有所增加至7.2元,主要是由于优质用户增多、用户支付意愿提高以及用户激励减少,但佣金收入受到3月为支持商户而推出的一系列措施的负面影响 [12] - 运营利润和运营利润率同比有所改善,但环比分别降至16亿人民币和6.5%,主要是由于假期期间配送费率更充足、配送效率提高以及用户激励比例降低,但每单配送成本的增加部分抵消了这些因素的影响 [13] 到店、酒店及旅游 - 第一季度该业务板块营收同比增长15.8%,主要得益于1月和2月的强劲表现,到店服务交易总额同比增长超30%,活跃商户成本同比增长超30%,年度交易用户同比增长近20% [5] - 本季度营收达7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5.8%,环比下降12.6%,1 - 2月业务表现强劲,订单量和交易总额的增长率均高于去年第四季度,但自3月中旬以来,奥密克戎的传播对旅游活动和线下本地消费产生了重大影响,3月订单量和国内酒店间夜量的增长率转为负数 [13] - 运营利润增至3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6.4%,环比下降10.9%,运营利润率同比和环比均有所改善至45.6%,主要得益于运营效率的提高、酒店业务收入贡献的减少以及对用户激励支出和促销费用的严格控制 [14] 新业务 - 本季度该业务板块营收同比增长47%至145亿人民币,主要得益于商品零售业务的扩张 [14] - 运营亏损环比收窄至负90亿人民币,运营利润率环比提高7.2个百分点至负62.3%,主要归因于商品零售业务的毛利润和运营效率的提高 [14] 美团闪购 - 第一季度订单量同比增长近70%,用户基数和交易频率均有所增加,年度交易用户是整体订单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7] - 运营亏损较去年第一季度有所收窄,运营利润率得到优化,每单亏损减少,一方面是由于消费者在封锁前囤积食品和必需品的需求激增,以及假期期间对高价礼品和批量购买的需求爆发,导致平均订单价值大幅上升;另一方面是由于季节性因素,公司对用户激励支出、促销和在线营销费用进行了更严格的控制 [15] 美团优选 - 第一季度专注于高质量增长,通过扩大规模和保持市场领先地位来提高运营效率,在供应方面,与商家的合作更加深入,农产品直接采购或全国集中采购的产品比例增加,同时进一步优化了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和操作系统 [8] - 社区电商业务的交易总额和销量环比均实现了健康增长,运营亏损占交易总额的比例较第四季度继续收窄,运营亏损也环比收窄,产品组合得到改善,整个价值链的运营效率也有所提高,但疫情导致的配送失败和新鲜农产品损坏率上升带来了一定的补偿成本增加 [14][15] 美团买菜 - 进一步扩大了产品种类,以满足春节假期期间不断增长的需求,每单商品数量和平均订单价值均有所增加 [9] - 运营利润和运营利润率环比均显著改善,一方面是由于疫情期间对食品和供应商囤货的需求激增,导致平均订单价值和订单密度增加;另一方面是由于补贴策略的优化和仓储及履约能力的提升,提高了运营效率 [1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平台年度交易用户增至6.93亿,年度活跃商户增至约900万,2022年第一季度交易用户的平均交易次数增至37.2次,而2021年第一季度为30.5次 [1][2] - 国内酒店间夜量方面,由于3月疫情反弹,整体同比下降个位数,但城市内或周边的本地游需求增长,相关国内酒店间夜量同比增长高个位数,高星级酒店的间夜贡献达到17%,创历史新高 [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升级后的战略为“零售 + 科技”,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高品质服务和日常必需品供应,同时积极响应政府指导,履行社会责任,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2] - 餐饮外卖业务将继续关注高质量增长,特别是提高中高频用户的交易频率和粘性,优化运营并控制补贴,对该业务的长期增长充满信心 [18] - 到店业务将加速本地服务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以交易总额为关键绩效指标,同时改善产品内容、供应和流量;酒店预订业务将提高低星级酒店的渗透率,专注于本地游,并继续增加高星级酒店的贡献,以满足疫情后多样化的旅游需求 [24] - 美团闪购将继续加大投资,以提高消费者认知度,推动关键品类的增长,对其长期盈利能力充满信心,预计其长期经济效益将与餐饮外卖类似,并有潜力实现更高的平均订单价值和在线营销收入增长 [26] - 美团优选将专注于高质量增长,提高供应链能力和有效营销,在追求高质量增长的同时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并根据疫情影响、核心业务盈利能力和社区电商发展情况动态调整发展节奏和资源分配 [27] - 美团买菜将继续在前置仓模式下运营,重点优化商品管理、用户管理和履约能力,逐步改善供应链和产品能力,增加商品种类,动态优化采购成本,提高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和其他费用,以改善单位经济效益 [2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公司业务尤其是餐饮外卖和到店酒店预订业务将继续面临疫情反弹和宏观环境疲软带来的短期逆风,但认为短期影响是暂时的,所有业务将在严格的疫情控制期过后恢复正常增长 [16] - 公司将继续优先考虑高质量增长和运营效率的提升,对公司的长期增长潜力充满信心,希望投资者从长期角度看待公司价值 [16] - 公司在疫情期间展示了强大的执行能力,进一步加强了消费者对美团作为“零售 + 科技”公司的认知,深化了与用户、商户和骑手的信任关系,相信这种信任和认可将最终推动公司的长期增长 [16] 其他重要信息 - 疫情期间,公司的即时配送网络在为受影响地区的消费者提供日用品和日常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上海推出了社区团餐、社区团购和应急帮手等新服务,并将自动驾驶配送车辆从北京运往上海,在多个住宅小区、医院和大学进行货物配送 [2] - 为确保骑手有足够的配送能力和安全的工作环境,公司与当地政府合作,为骑手提供免费核酸检测,并为居住在封锁社区的骑手提供免费住宿或休息站 [2] - 公司在春节期间分发了超过5000万人民币的补贴,为骑手提供免费年夜饭、节日礼盒等,在深圳和上海开设了800多家爱心酒店,为约3000名骑手提供住宿,并提供免费食品和卫生用品 [4] - 公司的第二代智能安全头盔于2月推出,重量更轻,用户体验更好,职业伤害保险将配合政府指导及时推出试点项目,覆盖所有骑手费用 [4] - 4月,深圳政府发放了5亿人民币的消费券,公司参与并协助促进消费,这些消费券刺激了当地购物、餐饮和旅游的消费需求 [6]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餐饮外卖业务第二季度受疫情影响如何,是否会更注重提升客户忠诚度,补贴策略是否调整,以及2022年全年表现如何 - 1 - 2月业务表现有韧性,但3月奥密克戎在更多城市传播,严格的疫情防控政策导致订单量增长受到重大影响,4月控制措施更严格,高风险和中风险地区订单量大幅下降,预计第二季度订单量增长将较第一季度大幅减速,但随着疫情得到控制,5月最后两周订单量开始稳步回升,6月有望呈现更好的复苏趋势,第三和第四季度取决于疫情防控措施,若更多一线城市受影响,订单量增长将继续受到重大影响 [17][18] - 在此期间,公司将更注重高质量增长,特别是提高中高频用户的交易频率和粘性,优化运营并控制补贴,预计该业务的运营利润和运营利润率在2022年将实现同比改善,对其长期增长充满信心 [18] 问题: 自动驾驶配送业务的进展、未来发展轨迹以及何时能达到提升单位经济效益的规模 - 自2020年初以来,美团自动驾驶配送已累计完成近220万单配送任务,多次在受疫情影响地区协助当地政府,4月初至5月24日,在深圳、上海和北京等地共完成超过70万单配送任务 [19][20] - 从长远来看,自动驾驶配送是一种可持续的、技术赋能的配送方式,将补充基于骑手的即时配送网络,包括自动驾驶车辆、无人机等,有望整合空中和地面大规模配送系统,更好地满足不同场景的即时配送需求 [20][21] - 未来,公司希望配送区域和自动驾驶车辆能更好地补充现有配送网络,从结构上提高配送效率和单位经济效益,同时提升用户体验,但这将是一个长期的努力过程,目前公司内部有数百人从事相关研发工作 [21] 问题: 到店和酒店业务受疫情封锁的影响如何,近期表现以及全年盈利能力和增长情况如何 - 第一季度1 - 2月业务表现有韧性,到店服务交易总额增长30%,酒店间夜量增长近15%,但3月中旬起奥密克戎传播至更多地区,一线城市受影响严重,线下流量和旅游大幅减少,对该业务板块总收入产生严重影响,在线营销收入也有所下降,酒店预订业务受到的影响更为严重 [22] - 4月疫情蔓延至更多地区,严格的控制措施导致线下消费受到抑制,业务影响在本季度至今更为严重,且对该业务的影响比餐饮外卖更为显著,不过5月最后两周到店业务的交易总额开始稳步回升 [22][23] - 由于4、5月的重大负面影响,预计第二季度该业务板块收入将同比大幅下降,鉴于不同城市的不确定性和复苏速度不同,难以预测全年表现,下半年仍可能受到负面影响,但一旦情况恢复正常,公司将协助政府刺激本地服务消费需求,相信到店业务将重回健康增长轨道 [23][24] 问题: 美团闪购业务在第一和第二季度受疫情影响如何,2022年全年表现以及未来潜在增长空间如何 - 总体而言,该业务受疫情影响小于餐饮外卖,原因包括消费者在封锁前抢购食品和日用品、传统物流网络受限使消费者更倾向于即时配送、超市和便利店在满足日常需求方面发挥更重要作用且商家受影响相对较小 [25] - 该业务在各项指标上均实现了强劲增长,订单量和交易总额同比分别增长近70%和超80%,日均订单量超过390万单,品牌知名度进一步增强,用户流量转化率提高,商家端竞争优势也得到加强 [25] - 2022年公司将继续加大对该业务的投资,预计其长期盈利能力较强,有望实现与餐饮外卖类似的经济效益,并具有更高的平均订单价值和在线营销收入增长潜力 [26] 问题: 美团优选近期表现如何,鉴于核心业务盈利能力可能受疫情影响,是否会加大成本削减力度,已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及相关策略是什么 - 2022年美团优选将更注重高质量增长,上一季度致力于提高供应链能力和有效营销,春节前交易总额稳步增长,但2月因团长放假业务有所下滑,节后业务迅速恢复到节前水平,尽管3月奥密克戎疫情对业务产生了影响,但公司在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和整个运营链的组织能力方面有所提升 [26][27] - 公司将专注于自身建设,确保产品质量、价格竞争力、商品种类、及时配送和良好的用户体验,在追求高质量增长的同时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包括迭代不同地区的运营、商品和用户管理,减少低转化率的用户获取成本,降低后端费用等,但也会在成本削减和业务增长之间保持平衡 [27] - 未来,公司将持续评估疫情影响、核心业务盈利能力和社区电商发展情况,动态调整美团优选及其他业务的发展节奏和资源分配 [27] 问题: 美团买菜在疫情期间的运营和新模式(特别是团购)情况如何,疫情期间的独特经济情况如何,业务模式和独特经济情况在疫情后将如何演变,2022年除疫情外的关键策略是什么 - 在上海,公司采取了三项主要措施履行社会责任,一是确保物资供应充足,包括制定应急计划、增加库存、优化采购模式等;二是迅速推出团购模式,优先在高封锁社区密度和低配送能力的地区推广,截至5月底已完成近40万单配送;三是增加上海的账户并重新分配员工,补充自动驾驶配送车辆以提高配送效率并减少骑手暴露风险 [28][29] - 疫情期间,由于消费者囤货需求增加,平均订单价值显著上升,更多消费者开始使用美团买菜的30分钟配送服务,订单密度和运营效率也有所提高,公司还迭代了团购等新模式 [29] - 2022年,公司将继续在前置仓模式下运营,重点优化商品管理、用户管理和履约能力,逐步改善供应链和产品能力,增加商品种类,动态优化采购成本,提高效率,降低采购成本和其他费用,以逐步改善单位经济效益 [29][30]
金山软件(03888) - 2022 Q1 - 业绩电话会
2022-05-24 19:00
分组1 - 公司于2022年5月24日举行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 [1] - 主持人为金山软件投资者关系总监Francie Lu [1]
快手-W(01024) - 2022 Q1 - 业绩电话会
2022-05-24 19: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一季度总收入211亿元,同比增长23.8% [6][15] - 线上营销服务收入114亿元,同比增长23.6%,占第一季度总收入的53.9% [7][15] - 其他服务收入19亿元,同比增长54.6% [15] - 直播业务收入78亿元,同比增长8.2% [12][15] - 销售成本123亿元,同比增长22.5%,占总收入的58.3% [16] - 毛利88亿元,同比增长25.7%,毛利率提升至41.7% [16] - 销售及营销开支95亿元,同比下降18.6%,占总收入比例为45% [17] - 行政开支8.714亿元,环比下降5.3% [17] - 研发开支35亿元,环比下降12.3% [17] - 经营亏损缩窄至56亿元,经营利润率同比改善16个百分点 [17] - 净亏损63亿元,经调整后的净亏损收窄至37亿元,经调整净亏损率同比改善15.5个百分点 [17] - 截至2022年3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等共计445亿元 [1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线上营销服务 - 流量同比增长超50%,广告主数量同比增长超60%,广告主留存率进一步优化 [7][8] 电商业务 - GNV达1751亿元,同比增长47.7%,99%以上来自自建电商体系 [9] - 电商年度活跃买家数超2.1亿,电商渗透率及转化率同比持续提升 [9][10] - 电商月付购率较去年同期进一步提升 [10] - 快品牌单商家月均GNV超2500万元,是大盘平均的两倍左右,用户电商月付购率超80% [11] - 月活跃卖家数量同比快速增长 [11] 直播业务 - MNAU渗透率由去年同期的74%提升至80%以上 [12] - 主播日均开播时长同比提升双位数百分点 [13] - 平均月度付费人数同比增长7.8% [13][16] - 快招工板块月活用户规模超1亿,春节期间单日收简历数量最高达15万 [13]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海外业务单DU时长、市场用户长留等核心指标进一步提升,以巴西为例,单DU时长接近60分钟 [1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坚持差异化增长路线,强化社交属性、内容运营等自身特色,提供独特用户体验 [3][4] - 持续投入技术,迭代深度学习模型,优化推荐策略 [6] - 发力信任电商、品牌电商和服务商体系,扶植快品牌 [9][10][11] - 探索直播生态产业化机会,如直播招聘业务 [13] - 增强海外本地化运营能力,打造商业化基础,探索变现模式 [14]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国内新一轮疫情影响居民生活和企业发展,公司推出多项帮扶政策助力抗疫和企业经营 [3] - 宏观经济承压,广告行业受冲击,但公司凭借自身优势保持市场份额提升 [7] - 尽管电商业务受疫情影响增速放缓,但中长期仍有信心获取市场份额 [27][29][30] - 对广告业务大环境恢复保持观望,长期看好快手线上广告份额提升 [35][38][39] - 直播业务相关政策调整短期影响在中单位数水平,长期利好生态健康发展 [41][42] 其他重要信息 - 2022年第一季度DAU达3.46亿,同比增长17%;MAU达5.98亿,同比增长15%;DAU/MAU比率提升至57.8% [3] - 单DAU时长同比增长29%,达128分钟,总流量同比增长超50% [3][4] - 互关用户对数同比增长68.9%,攀升至188亿多,月活用户人均关注人数提升至近300人 [4] - 已累计推出一万两千部短剧,350部头部优质短剧播放率保持行业领先 [5] - 截至2022年3月,覆盖超40个体育类目,拥有近10万名体育内容创作者 [6]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第一季度用户和时长创新高但销售费用控制好,超预期增长的驱动原因及可持续性 - 原因一是增长和留存上差异化路线选择和策略调整,聚焦社交等自身优势,探索社交拉新路径,加强社交粘性;二是短视频和直播行业处于高维位置,渗透率强,业务带来更多用户和时长增长;三是组织提效工作取得成果,探索新增长模式和渠道,精细化管理用户体系,打通部门数据隔墙,提升运营和单用户变现效率 [19][20][23][24] 问题2:一季度电商GMV增速强劲,分享电商情况及快品牌市场空间 - 三月中旬疫情蔓延,电商业务受影响增速放缓,但相对行业平均更强劲,主要瓶颈在物流和仓储端,公司提供帮扶政策,4月下旬业务逐步好转,正筹备快手616实在购物节 [27][28] - 快品牌是快手电商生态中成长的新兴自助品牌,直播间和货并重,能提供好的体验性价比,用户月付购率超80%,今年争取扶持超500个,长期将成主要GMV贡献群体;成熟知名品牌一季度自播GMV增速远超大盘,买家规模同比增长150% [31][32][33][34] 问题3:当前疫情和宏观不确定因素对广告业务的影响及今年增长看法 - 宏观经济和疫情给广告行业带来挑战,公司广告业务也受影响,三月中旬后收入同比增速放缓,内循环电商广告受物流等限制增长放缓,外循环广告压力更大,品牌广告对宏观经济敏感,但公司流量稳固增长,视频化广告有优势,广告加载率同比提升,将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广告表现,长期看好线上广告份额提升 [35][36][37][38] 问题4:监管对快手直播业务的潜在影响及今年增长目标变化 - 直播对快手有强内容属性,是用户交互建立信任的重要场景,公司打造普惠低门槛直播业态,变现方式丰富且不断演化 [40] - 以虚拟礼物收入为主的直播业务从去年下半年回暖,近期打赏等功能规范化要求符合公司业务方向,影响较小,已形成调整方案,短期综合影响在中单位数水平,长期影响更小,规范化对生态长期利好 [41][42]
小米集团-W(01810) - 2022 Q1 - 业绩电话会
2022-05-19 19:30
Ladies and gentlemen, thank you for standing by and welcome to Xiaomi 2022 first quarter result announcement conference call. Today's conference is being recorded. If you have any objections, you may now disconnect at this time.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you would like to raise during the Q&A section, please press star 1 on your telephone keypad to register your questions. Should you wish to cancel the questions, please press star 2. I'd now like to hand the conference over to your host today, Ms. Anita Che ...
腾讯控股(00700) - 2022 Q1 - 业绩电话会
2022-05-18 20: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一季度总营收1350亿人民币,同比大体稳定,环比下降6% [1][4] - 毛利润571亿人民币,同比下降9%,环比下降1% [4]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Non - IFRS)下的营业利润为370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5%,环比上升10% [1][4] - 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Non - IR)下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260亿人民币,同比下降23%,环比上升3% [1] - 净其他收益为131亿人民币,同比下降33%,环比下降85% [4] - 经营利润为372亿人民币,同比下降34%,环比下降86% [4] - 净财务成本为19亿人民币,同比上升42%,环比上升4% [4] - 综合成本率为42.1%,同比下降4.2个百分点,环比上升2个百分点 [4] - 总资本支出(CAPEX)为70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0%,环比下降40%,其中运营资本支出(Operating capex)为52亿人民币,同比下降21%,非运营资本支出(Non - operating capex)为1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4% [5][6] - 运营现金流为338亿人民币,同比和环比均下降34%,自由现金流为152亿人民币,同比下降54%,环比下降55% [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增值服务(Value - added services) - 该板块当季营收730亿人民币,同比大体稳定,社交网络营收同比增长1%至290亿人民币,增值服务总订阅量同比增长6%至2.39亿 [1][2] - 腾讯视频以1.24亿订阅用户保持长视频市场领先地位,音乐订阅用户同比增长32%至8000万 [2] - 国内游戏营收同比下降1%至330亿人民币,国际游戏营收同比增长4%至110亿人民币 [2] 在线广告(Online advertising) - 营收为180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8%,环比下降16%,社交及其他广告营收为160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5%,环比下降15%,媒体广告营收为20亿人民币,同比下降30%,环比下降27% [3] - 广告业务总体毛利率为36.7%,同比下降8.4个百分点,环比下降6个百分点 [5] 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FinTech and business services) - 板块营收为43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环比增长11%,金融科技同比营收增长放缓,企业服务同比略有转变 [3] - 该板块毛利率为31.6%,同比大体稳定,环比上升4.5个百分点 [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未明确提及各个市场数据相关内容,无对应总结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实施成本控制举措并优化非核心业务,利用小程序等工具帮助企业和消费者,继续投资于企业软件、视频账号和国际游戏等战略增长领域 [1] - 在游戏业务方面,国内继续保持在高日活游戏中的领导地位并涉足新游戏类型,国际上计划进一步发展现有游戏并发布多个大预算新游戏,特别是从2023年起 [2] - 在广告业务方面,尽管受到多种因素冲击,但公司持续投资广告系统并升级机器学习基础设施以提高效率 [3] - 在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板块,金融科技受支付量增长放缓影响,企业服务从优先考虑营收增长转向创造客户价值和提升增长质量,减少亏损活动并增加高利润业务的营收 [3] - 在视频云业务方面,利用自身经验和基础设施优势,将客户从基础内容分发网络迁移到更复杂的视频点播、直播和实时通信解决方案,在网络安全方面扩大客户群并提升零信任安全解决方案 [3] - 在行业竞争方面,未明确提及与竞争对手的比较等相关内容,无对应总结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宏观环境受新冠疫情影响较大,不同城市情况不同,如上海商业支付量受疫情影响低于趋势且同比下降数周,深圳在疫情控制后恢复较快,疫情对广告业务负面影响显著,对支付量、云项目推出有一定影响,游戏业务影响较难判断 [6] - 数字内容方面,2022年与2020年疫情爆发时情况不同,2022年人们处于工作或学习状态,娱乐类应用增长较慢,生产力类应用增长较快 [6] - 对于在线广告业务,原预计2022年下半年广告趋势向好,但新冠疫情的爆发使情况变得不确定,疫情影响消费、物流并冲击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城市的营销决策 [8] - 中国政府对数字经济和平台经济释放支持信号,但转化为对公司业务的实际影响需要时间,公司将密切与监管机构合作 [9] - 在成本控制方面,销售和营销费用增长得到控制,一般及行政费用(G&A)随着员工人数和人均成本增速放缓将减速增长,成本销售方面采取多种措施,投资对象的社区团购业务影响公司的关联收入,随着投资对象减少投入将对公司利润产生积极影响 [9] - 对于视频账号广告业务,长期来看应具有与市场同类产品相似的单位时长变现能力,但公司将注重用户体验,采取更克制的广告投放策略,通过技术提升实现更高的每千次展示费用(CPM) [12] - 在投资策略方面,公司积极进行资产剥离并关注多种宏观风险,在投资和剥离方面保持谨慎和选择性 [12] - 在游戏审批方面,预计未来游戏审批数量将少于2018年之前,公司已调整游戏业务战略,专注于开发和发布更少、预算更高、质量更好的游戏 [14] - 在移动广告网络方面,尽管本季度受监管变化影响大幅下降,但从长远看该行业仍将存在并有望反弹 [14] - 在长视频业务方面,公司目标是将业务发展到结构健康、可持续盈利的状态,通过价格合理化优化营收,更有选择性地投入内容制作,并利用垂直整合上游IP的机会 [15]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员工总数在季末约为11.6万人,同比增长38%,环比增长3% [5] - 公司在本季度回购了约890万股股票,花费约30亿人民币 [6]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关于在中国最新情况,管理层对消费者行为、合作伙伴情绪、数字内容消费、消费意愿、在线广告预算支出、云基础设施迁移时机的观察,以及宏观因素对游戏、支付、广告、云业务下半年前景的影响;关于视频点播、直播和实时通信解决方案如何转化为更好的定价以优化运营成本并支持业务营收增长 - 回答:消费者和企业情绪与中国不同城市的新冠疫情状况紧密相关,如上海商业支付量受疫情影响低于趋势且同比下降数周,深圳在疫情控制后恢复较快。数字内容方面,2022年与2020年疫情爆发时情况不同,娱乐类应用增长较慢,生产力类应用增长较快。宏观因素对广告业务负面影响显著,对支付量、云项目推出有一定影响,游戏业务影响较难判断。对于视频相关业务,随着客户从基础内容分发网络向更复杂的视频通信服务迁移,竞争壁垒提高,利润空间增大,公司在这方面具有多种优势,对未来发展持乐观态度 [6][7] 问题2:关于新的云战略是否会改变客户结构(垂直行业、客户规模、客户复杂程度) - 回答:中国的云服务与西方有所不同,约50%的行业营收来自其他互联网公司,50%来自线下企业。公司的转变不是改变这种需求现状,而是为了更有效地为线下转线上的企业提供服务,长期来看,更大的增长将来自其他行业,公司将继续发展基础设施、平台软件和行业解决方案,尤其注重后者 [8] 问题3:随着新冠疫情封锁和消费在第二季度恶化,管理层如何看待在线广告增长以及潜在的稳定或反转时机 - 回答:之前预计2022年下半年广告趋势向好,但新冠疫情的爆发使情况变得不确定,疫情影响消费、物流并冲击跨国公司总部所在城市的营销决策 [8] 问题4:关于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和近期整改完成对腾讯的影响;关于运营成本增长在今年剩余时间的方向 - 回答:中国政府对数字经济和平台经济释放支持信号,但转化为对公司业务的实际影响需要时间。运营成本方面,销售和营销费用增长得到控制,一般及行政费用(G&A)随着员工人数和人均成本增速放缓将减速增长,成本销售方面采取多种措施,投资对象的社区团购业务影响公司的关联收入,随着投资对象减少投入将对公司利润产生积极影响 [9] 问题5:关于广告业务的毛利率,基于不同广告产品,哪些会更快或更慢恢复,以及这种转变如何影响在线广告毛利率 - 回答:冬奥会相关的广告业务是低利润活动,影响了整体广告毛利率,视频账号目前成本高于营收影响,视频观看量在Q1增长快,影响广告成本。广告业务包含高利润的自有运营业务、低利润的媒体服务和低利润的广告网络业务,不同类型广告商的增长情况和广告系统的改变都会影响混合毛利率 [10] 问题6:关于国内游戏业务,版号重启后,对今年晚些时候的营收增长是否可以更乐观;关于国际游戏业务,是否有会计调整,国际业务的增长率以及从新冠疫情中恢复是否需要更长时间 - 回答:版号批准是积极信号,随着更多版号发放和行业监管环境稳定,行业营收趋势有望改善,但这不是一个即时的过程。国际游戏业务在Q4有收入调整,Q1也有相关调整但幅度较小,国际游戏业务在2020 - 2021年繁荣后,目前面临艰难的比较期,部分游戏如PUBG Mobile在未来几个月仍面临挑战,而部分PC游戏和长寿命移动游戏表现稳定,2023年及以后将有更多大预算游戏发布并影响国际游戏营收 [11] 问题7:关于视频账号广告业务的长期潜力;关于投资对象价值波动是否会使公司重新思考投资策略 - 回答:视频账号广告业务长期来看应具有与市场同类产品相似的单位时长变现能力,但公司将注重用户体验,采取更克制的广告投放策略,通过技术提升实现更高的每千次展示费用(CPM)。公司在本季度积极进行资产剥离,考虑到多种宏观风险,如央行加息等,公司在投资和剥离方面将继续保持谨慎和选择性 [12] 问题8:关于广告利润率,量化或排序不同因素(如移动库存的每千次展示费用、新冠疫情影响、视频账号投资)对利润率的影响程度;关于成本优化,是否有进一步控制员工人数相关的一般及行政费用(G&A)或研发费用(R&D)的空间 - 回答:本季度影响广告利润率的首要因素是新冠疫情,之前是监管影响需求和供应。成本控制方面,对于员工相关成本,公司基于结构变化和需求进行优化,不会因短期因素过度反应,可能会寻求其他成本控制,如减少营销成本 [13] 问题9:关于游戏版号审批,是否认为政府将批准比暂停前更少的游戏,这对未来游戏增长有何影响;关于移动广告网络未来发展 - 回答:预计未来游戏审批数量将少于2018年之前,公司已调整游戏业务战略。移动广告网络虽然本季度受监管变化影响大幅下降,但从长远看该行业仍将存在并有望反弹 [14] 问题10:关于业务转型对人群(未明确具体指代,推测为相关业务涉及人群)的营收影响下的利润率趋势;关于长视频业务是否将成本优化和利润率改善作为关键优先事项 - 回答:业务转型使相关业务利润率有所改善。长视频业务目标是将业务发展到结构健康、可持续盈利的状态,而不是追求暂时的收支平衡,公司将通过多种方式实现这一目标,如优化营收、选择性投入内容制作和垂直整合上游IP等 [15]
中芯国际(00981) - 2022 Q1 - 业绩电话会
2022-05-13 08:3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第一季度销售收入为18亿4200万美元,环比增长16.6%,同比增长66.9%;毛利率为40.7%,环比增长5.7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8个百分点 [4] - 一季度经营利润为五亿三千六百万美元,环比增长27.6%,同比增长330%;归属于本公司的应战利润为四亿四千七百万美元,归属于非控制权益应战利润为一亿两千两百万美元 [4] - 一季度末,公司总资产为375亿美元,其中库存现金173亿美元;总负债为110亿美元,其中有息负债为67亿美元;总权益为263亿美元,总有息债务权益比为25.4% [5] - 一季度经营活动所得现金金额为收入15亿9千3百万美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金额为支出42亿6千6百万美元,融资活动所得现金金额为收入1亿8千8百万美元 [5] - 二季度销售收入预计环比增长1%到3%,毛利率预计在37%到39%之间,非国际准则的营运开支预计环比上升,归属于非控制性权益应战利润预计环比下降 [5] - 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扣除构建固定资产等支付的现金后,自由净现金流为负的75亿元人民币;2022年公司计划资本支出为320亿元人民币 [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销售收入按区域划分,中国内地及香港、北美地区、欧亚地区分别占68%、19%和13%,各区域收入均有增长 [12] - 晶圆按应用划分,智能手机、智能家居、消费电子和其他电子类别分别占29%、14%、23%和34%,收入均有1到3成的增长,其中智能手机、消费电子占比下降,智能家居和其他类别占比上升 [12]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消费电子手机等存量市场进入去库存阶段,高端物联网、电动车、显示、绿色能源、工业等增量市场尚未建立足够库存 [9] - 中国市场发展复杂,美国、欧洲和海外市场恢复较快 [20]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推出新产品公益平台,提升客户服务,坚定锁定存量、开拓增量的策略方向 [10] - 公司将继续推行稳中求进的战略,兑现对客户的承诺 [15] - 行业供需从全面紧缺向结构性紧缺转移,全球集成电路晶圆制造产能平均增长为个位数,配套产能因供应链紧缺无法短时间建成,产业转移使终端客户产生在地化产能缺口 [8]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2年上半年新冠疫情、国际局部冲突给全球集成电路行业带来不确定因素,消费电子需求疲软,新能源汽车、显示面板和工业领域需求增长,导致半导体制造产能结构性紧缺加剧 [2] - 在全体员工努力下,公司一季度保持稳健发展,二季度收入预计继续增长,若外部条件无重大不利变化,预计今年全年销售收入增速好于代工行业平均值,毛利率好于年初预期 [3] - 疫情和欧洲局部战争对公司冲击被化解,未造成太大影响,但物流长链受影响,业务线受干扰,结构性短缺加剧,客户需求旺盛,预计今年全年公司产能供不应求 [14]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捐赠一千万元人民币支持上海防疫抗疫工作 [3] - 自上半年起,公司记报转为披露8英寸、12英寸收入占比,8英寸涵盖0.35微米到90纳米制程,12英寸涵盖90纳米到FinFET制程 [14] - 公司拟不进行2021年度的利润分配,符合公司长远发展需要和股东长远利益,也符合相关规定 [7]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COVID - 19对销售的影响以及维修对产业增长的影响,二季度后是否继续增长 - 二季度收入预计增长1% - 3%,是因为APM推迟,通常APM持续2 - 3天,但对制造的干扰可达5 - 6天;疫情方面暂无具体数据,但有延迟和阻碍;公司无客户订单取消情况,会利用未来时间加速生产弥补缺口,且有新增产能 [16][17] 问题2: 对产业额和客户反馈的看法 - 智能手机、消费品、电脑、互联网等区域部分客户停止订单,但电力管理、充电器驾驶、互联网等部位仍短缺;服务中国市场的客户可能处于困境,掌握美国、欧洲和海外市场的客户状态较好 [19][20] 问题3: 厂房闭环管理延续到Q2或Q3对整体productivity的影响 - Q1天津地区疫情影响不大,占比小且时间短,增量抹平影响;Q2上海疫情仍在进行,对工厂内部和长链有影响,确切影响需等疫情结束;受影响订单预计到6月底基本恢复交付,后续影响需进一步观察 [21][22] 问题4: 深圳JB厂房mass production时间点是否不变 - 深圳8英寸工厂增量符合预期,12寸工厂设备去年开始迁入,一直在试产,今年年底实现量产的计划不变 [23] 问题5: 疫情下扩产进度是否受影响,闭环生产output有无定量概念 - 扩产受产业链供应紧张、供应商交货推迟、航运航班少影响,与疫情关系较小,已在产能增长公告中考虑延迟因素,会努力实现产能准时交付;闭环生产受影响,会利用后续时间或上海外城区弥补,制定二季度指标时按5%左右影响预期,但疫情未结束,具体影响难确定 [24][26] 问题6: 如何看待代工行业Wafer单价未来走势 - 原材料、水电等价格上涨,预计至少蚕食10%毛利率;一季度部分产品用去年材料,二季度、三季度新价位材料使用增多,新增产能设备折旧偏高也会影响毛利率;公司与客户友好协商调价,考虑长远战略合作,未统一宣布涨价 [28][29] 问题7: 二季度环比营收成长各应用的环比情况 - 二季度虽预计环比增长1% - 3%,但客户产品和下单状况起伏大,部分订单自动撤掉,产能仍供不应求,会将产能提供给短缺部分,如BCD、功率管理、WiFi 6、MCU等 [31][33] 问题8: 未来是否可以提供季度的Weighted Average制程工艺节点数字 - 公司做特色工艺较多,一个工厂可做好几个节点,比例每月变化,不同制程节点在同一产品应用有重叠,难以明确各节点营收,更强调在市场的技术、产品、客户竞争地位,而非具体工艺节点营收 [34][35]
华南职业教育(06913) - 2021 Q4 - 业绩电话会
2022-04-22 09:59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上市公司收入近5亿元,取得11.2%的增长 [5] - 2021年毛利为2.016亿,相比去年减少约740万,主要因人工、物业及楼宇折旧、部分教学支出等项目增加 [5] - 2021年实现溢利1.54亿元,相比去年减幅为9.7%,剔除IPO相关费用影响,经调整纯利金额与上年差不多,略有降低 [5] - 2021年公司资产负债率是36.1%,自由现金流和信贷资源充足 [5] - 两个财年收入构成中82%以上是学费,同比增长5.3%,住宿费收入大幅变化因2020年疫情退费 [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1 - 22学年,集团在校学生总人数25797人,其中职业技术学院17897人,现代技术学院7900人;职业学院在校生总人数略微减少4.6%,但与同类院校相比仍位居前列;从财年角度看,2021年与2020年在校生人数基本持平 [4][6] - 2021年职业学院启动专生本项目布局,调整优化部分专业和课程,贡献4亿元收入,录得8.7%正增长 [6] - 2021年现代技师学院通过业务开拓实现近1亿元收入,同比增长23%,贡献4880万元毛利,两年毛利率都在49%左右 [7] - 2021年成人教育业务板块为35349人次提供服务,取得3920万收入,同比增长21%,其中培训业务收入贡献约1700万,同比增长42.9% [7] - TMT和大健康相关方向学生人数占比从2016 - 17学年的48.6%逐步增加到2020 - 2021学年的65%,进而提高到21 - 22学年的70% [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无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将发展战略与国家教育政策走向紧密联系,完成结构性调整,保持大湾区民办学历教育龙头地位,注重内生增长和内涵建设,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坚持从专业生本到整体生本思路 [9][10] - 外延并购拓展校园网络,在大湾区寻求新办学场地,扩大中职层次校园网络,实现技师学院和高职院中职、高职衔接学习和招生 [11][12] - 内涵建设方面,打造新型人才队伍,扩大校企合作网络,与优秀企业全方位合作 [12] - 外延投资优先考虑大湾区内优质技工院校及非学历职业培训机,短期内以稳为主,稳中求进,寻求合作共赢新资产发展机会 [12] - 转型升级为学历教育、开放教育、产教融合三驾马车并行,国际教育、乡村振兴、科技研发等多元化发展为一体 [13] - 产教融合方面,建设四种类型产业学院,整合集团资源,提升效率,建设好清远职业校区广东省产教融合示范园区 [14][16] - 开放教育方面,推进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等业务,加大开放大学学历众筹等业务,加强国际教育合作交流,联合企业开发认证证书 [14][1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国家从立法层面为职业教育稳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未来职业教育吸引力和培养品质预期显著提高,职业教育行业春天正在到来 [1] - 国家政策对职业教育大力支持,但双减政策对资本市场冲击令人心有余悸,公司已完成结构性调整以适应政策变化 [9] 其他重要信息 - 职业学院清远校区产教融合园区被作为广东省首个产教融合示范园区获批立项 [4] - 两个学院应届毕业生在21年达成99%以上就业落实率 [4] - 职业学院在2022年苹果中国高职院校竞争力排行榜1000强中荣获全国民办综合类高职院校排名第一,技师学院在2019年获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由高级技工学校升格为技师学院 [5] - 2021年集团持续开展校企合作,与超1000家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新增五个产业学院建设项目,共建七个校中厂,获得两个国家级和五个省级1 + X证书试点 [8]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集团于上市期间提到有计划将旗下学院升格为大学,现时集团有何具体规划 - 集团准备在2023 - 2024年期间将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由专科升格为提供本科课程的本科层次职业大学,前期已完成部分专业本科开设工作,会逐步过渡;2022 - 2023年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人数将调整到15000名左右,以符合国家政策升本战地面积及教学与行政用房比例规定 [17] 问题: 职业教育法对整个职教行业有什么影响,对华南职业教育集团有什么实质性利好,集团对职业教育法做了哪些准备和布局 - 新修订职业教育法沿用高质量发展思路,国家提出打造职业教育本科和硕士,集团2021年已做详细布局;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享有同等机会,提升职业教育地位;强调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是集团特色亮点;明确完善职业教育保障制度和措施,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等新兴专业,集团以TMT和大健康为主体,符合发展方向,总体对提升职业教育信心、办学条件和改变教育结构利好 [18][19] 问题: 2021年毛利和净利润收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预计2022年的收入净利润情况怎样 - 2021年各项成本和费用增加导致毛利和溢利收缩,成本增加主要在员工成本、物业和楼宇折旧、学生学习和实践费用、教学投入等方面;剔除上市费用干扰项后,调整后纯利大致与上年保持同一水平,达1.79亿元左右;2022年将通过学历教育内生增长、内涵建设、外延并购拓展校园网络、挖掘辅助教育业务等策略推动业绩稳步增长,持续做好企业内部治理,优化盈利水平 [19][20] 问题: 集团未来有没有把业务扩展至大湾区以外的地方 - 集团在大湾区有良好布局,之前与东南亚、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有良好合作,受疫情影响进展变弱;疫情好转后会大力发展东南亚一带一路业务,同时在香港和澳门有密切筹备 [20] 问题: 集团学校目前整体的可容纳学生人数以及利用率是多少,未来几年可容纳学生人数和招生人数预计会在什么水平,有什么扩容计划 - 目前学校全日制学生数27987人,利用率为83.2%,其中广州校区床位数15436,利用率83.4%,清远校区床位数12551,利用率83%;会致力提升校园拥居率和使用率,清远校区正在建设两栋新学生宿舍,清远主体建筑已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装修;扩容计划是往本科方向和技师学院与高职院贯通方向完成床位使用 [21] 问题: 集团上市到现在还没有落实收购项目,是否有收购的时间表,集团会怎样选择收并购目标,现在可以供收购的目标多吗,以哪一类为主 - 集团聚焦大湾区优质技工院校以及非学历职业培训机构;考虑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环境不理想,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收购采取稳健谨慎做法,确保集团充足现金流,要考虑并购标的与现有学校能否形成协同效益,从办学理念、区域优势、创始人和金融管理团队风格和素质等方面考量 [22][23] 问题: 用于增建教学设施设备款项已经用尽,未来是否会继续在此方面投入,计划投入多少资源,增购土地和收购的款项至今没有动用,集团会有相关计划吗,是否会考虑将款项改用在其他用途上面 - 2022年在教学设施方面已投入1.2亿,目前优先补足清远校区剩余33亩面积至800亩以确保升本战略推进,7月份完成;未来几年会相继投入5 - 6亿用于学校职业学院整体规划;集团刚上市现金流充足,银行授信余额有十多个亿,有充足资金空间 [24][25] 问题: 2022年的资本开支是多少,用途在哪些方面 - 2022年及未来年度会继续在清远校区建设新教学楼及配套师生辅社、体育馆、实验室、实训场所等,投入相关设备,预计职业学院清远校区2022 - 2023学年前可容纳多达15000名全日制学生,该项目还需追加资本开支1.2亿 - 2亿;广州校区宿舍需修缮翻新,制定了三年整改维修计划,总耗资约7000万 - 9000万,2022年需投入2500万 - 3500万 [25][26] 问题: 辅助教育包含哪些业务,学费如何定价,能给集团带来多少收入贡献 - 辅助教育业务包括成人继续教育、学历提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资格培训、政府机构及行业协会相关培训任务等;学费根据教育课程需求、质量、运营成本、所在区域市场行情以及参考同类学校定价综合制定,采用备案制;2021财年辅助教育给集团带来约3000万元收入贡献,未来会继续挖掘增长潜力 [26][27][28] 问题: 集团的管理层大股东在未来两到三年内会不会减持集团的股份 - 华南职业教育上市时时间紧迫未找到基石投资人,会继续寻找基石投资人和战略合作伙伴,共同为公司发展贡献力量 [28] 问题: 预计的升本完成周期需要多久 - 国家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文件未启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办法实施方案未出来;专业申办预计2023 - 2024年先行启动,每年完成2 - 4个专业生本,争取在十四五期间完成整体申本 [29] 问题: 公司未来的分红率会维持在什么水平 - 集团秉持合理回报投资者原则,具体分红比例会根据未来业绩增长、发展计划对现金流需求、内涵建设和战略落地等情况综合考虑,参考同行水平制定合理分红比率 [29] 问题: 在与海外院校合作方面集团有什么长远的规划 - 集团坚持国际化办学思路,之前与韩国、马来西亚、德国有合作;正在积极谋划在海外开设分校,但因疫情时机不成熟会慎重对待;与香港珠海学院进行了前期对接,希望进一步深度合作,与澳门科技大学在专科升本科和在内地办分校方面进行合作洽谈 [30] 问题: 管理层是如何看待合同负债的下降,未来的生源增长动力会在哪里 - 合同负债下降意味着公司不断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按教学计划安排会消耗存量学生合同负债;同时公司为升本策略做了优化和压缩,控制职业学院招生节奏和力度;未来生源增长动力在于升本战略实施后本科学生增长、技师学院因校园网络扩张带来生源增长、辅助教育特别是成人继续教育和大培训业务板块挖掘潜力 [31][32] 问题: 大湾区现在的大健康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对相关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提高,在专业设置方面集团是否有做一些相应的调整去配合大湾区产业结构调整以及转型升级 - 职业技术学院新增生物产品检验检疫、空中乘务传播与策划等四个专业,撤销食品营养与检测、老年服务业管理等八个专业,正在调研大健康照护、新生儿治疗等新专业;现代技师学院新增烹饪、美术绘画等四个专业,改造八个旧有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群在校学生人数超2000人,护理专业群获评2022年广东省技工院校重点专业;集团会继续贯彻广东省职业教育扩容、提值、强服务三年行动计划,适应大湾区产业转型升级需求 [32][33][34]
亿和控股(00838) - 2021 Q4 - 业绩电话会
2022-04-12 10: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营业额从去年增加27.4%至51亿港币 [5][6] - 2021年利润由2020年亏损1500万到实现盈利1.55亿港币,增幅11倍 [6] - 2021年毛利实现37%的增长到十亿港币 [6] - 2021年汽车板块销售13.6亿,同比2020年增长50%,净利率达到9.3% [23][24] - 公司中期派息与末期派息保持30%的派息率,2020年因业务亏损未派息,2019年有特殊派息 [6][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汽车板块 - 2021年产值13.7亿,具备产能50亿,订单接近130亿,产能利用率有提升空间 [9] - 人均产值一百万,高于汽配行业平均水平,北美工厂超人均一百万 [8] - 2021年毛利率约26%,模具毛利率将近40% [18][19] 办公自动化板块 - 已具备百亿产能 [1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北美市场 - 墨西哥工厂产能接近满产,供不应求 [13] - 预计今年特斯拉北美有80万辆车产量,前排座椅产值1.28亿港币;后排座椅供货约60万辆车,产值2.2亿港币,共3.5亿港币 [40][41] 国内市场 - 威海生产基地与惠普等合作,将发展成全球最大胆机生产基地,占全球三分之一市场份额,年产值超千亿 [14][15]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 - 汽车板块作为集团第二生长曲线,承载业务高速增长使命 [1] - 办公自动化板块以做组装、终端产品带动核心零部件生产的DMA发展策略 [43] 行业竞争 - 汽车板块技术优势明显,有完整一体化流程、模具技术优势、高自动化程度、众多发明专利,人均产值高,产能利用率提升空间大,客户资源优质 [8][9][10] - 办公自动化板块与国内生产商紧密合作,受益于国产新创趋势,具备产业链合作和产能规模优势 [14][1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2年公司经营规划和预期无需向下调整,1 - 3月一季度利润和销售增长,利润增长幅度大于销售增长幅度,汽车板块数据亮丽 [26] - 疫情有影响但相对有限,公司会做好风险管控和对冲,考虑与资本市场更多沟通,发布销售量公告 [29][30] - 汽车板块通过产业升级调整和大客户战略合作,毛利率预计超30%,净利润和经营增速将远高于收入增速 [23][10] - 办公自动化板块虽处存量市场,但因疫情销售预计上涨,新创带来发展机遇 [45]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有三大业务板块,分别是办公自动化零配件制造及整机装配、汽车模具和精密结构件制造、以服务器为主的互联网信息产品研发和制造 [1] - 汽车板块子公司数码模在深圳、中山、武汉、重庆、四川及墨西哥有制造基地,获相关专利超两百项,四家子公司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2][3] - 公司是土生土长的深圳企业,经营管理团队经验丰富 [19][20]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2021年整个业务总结及汽车板块总体毛利率水平,按模具、零部件详细分拆 - 2021年集团汽车产业毛利率约26%,模具毛利率将近40% [18][19] 问题: 公司在汽车板块的竞争优势 - 有强大技术和研发实力,注重技术发展和人才投入;全球化布局合理;投资节奏好,大部分投资八九年前已到位,折旧问题基本解决;有优质客户资源;产品定位清晰,以技术为先导 [20][21][22] 问题: 汽车板块产能何时满产,满产后毛利率和净利率水平 - 目前无法明确预测满产时间和毛利率范围,但通过产业升级和战略合作,毛利率预计超30%。2021年汽车板块销售增长50%,净利率9.3%,后续通过自动化改造等提升产能利用率,盈利能力将向好 [23][24] 问题: 2022年汽车板块收入和毛利率预期 - 2022年经营规划和预期无需调整,1 - 3月利润和销售增长,利润增长幅度大于销售增长幅度,汽车板块数据亮丽。内部资源整合后效应明显,模具业务订单排到2023年 [26][27][28] 问题: 疫情风控对供应链影响程度 - 疫情有影响但相对有限,公司海外布局好,受影响小,一季度汽车返货数据完成内部预期,后续会考虑与资本市场更多沟通,发布销售量公告 [29][30] 问题: 汽车模具的技术优势和集团模具优势 - 模具覆盖汽车车身结构件、底盘、座椅骨架、新能源汽车电池结构件四大方面;与世界接轨,多为高效率自动化生产模具;精密度高、寿命长,可达一千万寿命;整合自动工业毛结等技术,提高生产效率 [30][31][32] 问题: 一体化压铸对公司生产零部件的替代可能 - 一体化压铸虽能提高生产效率,但维修费用高,市场接受度有杀伤力;冲压焊接结构件维修费用低,有独特优势,整车厂会综合评估调整 [32][33][34] 问题: 大宗商品涨价、上游原材料涨价对公司业务板块收入经营的影响 - 国内应对机制是保持附加值不变,原材料涨多少产品涨多少,毛利率下降但产值上升,协商困难;北美是报价体系同步涨价,附加值提升,对海外工厂经营有正面作用 [34][35][36] 问题: 汽车板块主要客户按产值排名,长城汽车不追求量增长对销售和利润率的影响 - 目前福基亚第一、长城第二,很快长城将排第一,第三是基坛,第四是特斯拉,第五是上通路;长城不追求量增长针对低端车型,高端车型供不应求,对公司有促进作用 [37][38] 问题: 巴菲特入股惠普对公司OA板块业务的影响,OA国产化前提下的机会、增长和销售目标,国产新创带来产业整合和并购机会 - OA板块以DMA策略发展,有强大技术和研发能力,客户集中度提高,虽处存量市场但因疫情销售预计上涨,新创带来发展机遇;惠普是重要客户,需要公司的研发和管理能力 [43][44][46] 问题: 汽车板块现有产能和产能提升率节奏 - 2021年产值13.6亿,具备产能50亿,订单130亿,产能利用率低;已完成大部分资本开支,折旧过高点,新增固定资产产值率远高于行业水平,处于业绩拐点,净利润增速将远高于收入增速 [47][48][49] 问题: 公司是否考虑资本优化方案,包括持续分红、大股东回购和增持,利用深圳工业园区资产加速业务拓展提升股东回报 - 公司有资金实力考虑资本优化方案,会通盘考虑,尽最大努力优化股东结构,最大化股东利益,具体方案待后期公告;公司一直坚持30%派息率 [49][50] 问题: 管理层股权激励情况 - 公司管理层有相关股权激励安排 [50] 问题: 未来三年公司资本开支规划和资金缺口 - 每年资本投入约三个亿,以客户和战略为导向,根据订单和业务情况安排;公司经营现金流良好,无资金缺口 [51][52][53] 问题: 公司股权结构 - 大股东家族约有42%股权,散户占比超40%,外资价值投资机构基本撤出,目前有海外量化基金高频交易和布局空仓;公司考虑引入新机构投资者优化股东结构,提醒散户关掉券商收益增强功能 [53][54][55]
云想科技(02131) - 2021 Q4 - 业绩电话会
2022-04-01 10: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员工人数441位,累计服务广告客户数达6914家,历年全网短视频展现次数超8000亿次,全年营业收入31.2亿元,2017 - 21年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91%,全年经调整利润1.47亿人民币,2017 - 21年复合增长率达43% [2][3] - 2021年以广告总账单计流水65.8亿人民币,同比增加61%,营收口径31.2亿人民币,同比增加21%,毛利润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净利润1.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3% [3][4] - 2021年实现技术平台商业化开放,首年获3288万元人民币SaaS收入,视频供给产能峰值达21,000条,同比增长184% [4] - 2021年研发投入相对2020年增长66%,实际进入PL约790万,1420万资本化进入资产端,经营费用占比从3.09降至2.97 [20] - 2021年利润实现13.3%增长,经调整利润从1.46增长到1.46.5,首次建议期末派息五港仙每股 [2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线上营销解决方案(短视频信息流业务)增长遇瓶颈,SaaS服务首年收入3200万,毛利98%,贡献约3230万整体毛利,其他业务(直播电商等)开始提升收入和毛利能力 [18][19] - 品牌直播业务2021年第二季度中期开始执行,产生7200多万GMV,2022年一季度已超该数字,预计2022年GMV贡献达5 - 10亿 [23][24] - SaaS产品3月上线两三个月左右,每月约200个客户付费购买 [30]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1 - 2022年短视频市场用户规模达9亿,市场营销规模达1800亿元人民币,用户规模增速放缓,2020年6月增速26%,2021年6月降至9%,年复合增长率从2018 - 20年的14.3%降至2020 - 2025年的3.07% [5] - 海外短视频市场相当于中国内地两到三年前水平,未来五年有增长空间,2025年有望突破千亿美金,TikTok 2021 - 2026年广告复合增长率超50%,2022年增长率可能达300% [6]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战略投资及并购关注Marketech能力拓展、AI升级、业务生态拓展,与有技术互补的公司探索投资或并购可能,参与AI技术赋能项目,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建立战略协同关系 [13] - 扩大客户群,包括大型、中小和出海客户;围绕短视频生态链进行业务多元化,通过技术和直播等商业化变现加强客户服务深度;重视科技应用升级,发挥底层技术能力优势;加强生态协作 [15] - 行业头部短视频厂商占90%以上市场份额,公司与头部平台及小红书等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与TikTok进行视频创意合作和海外信息流广告商业谈判 [9]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1年下半年宏观经济环境不利,疫情反复、用户增长达高峰,但公司业绩仍显著增长,业务规模扩大、多元化发展,技术升级替代人力 [3] - 国内短视频市场用户规模增速放缓,但腾讯视频商业化放开有增长机会,海外短视频市场有较大增长红利 [5][6] - 若宏观经济环境趋稳,2022年业绩预期有50%甚至以上增长 [27][28]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业务围绕开放平台联商和合拍,合拍负责视频规模化生产和程序化清算,联商负责精准人群分发和量化交易策略,底层有DMP数据管理平台和AI、大数据驱动系统 [2] - 2021年公司获沙利文平夫2021年领军人物TOP50、精锐奖最佳马泰克企业、Top Digital年度产品奖、营销领域镜头上第14届金奖和银奖等 [4] - 2021年最大行业客户是网络服务,网络游戏占比23.3%(受政策调整略有下降),金融服务占比18.3%,电商领域占比12.5%,文化和媒体产业占比10.3%,客户略有增长,up值显著提高 [10]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云响的品牌直播业务在去年的进展及今年的规划 - 2021年从第二季度中期开始执行品牌直播业务,产生7200多万GMV,2022年一季度已超该数字,客户主动寻求帮助,公司采用“直播 +”策略,预期2022年GMV贡献达5 - 10亿 [23][24] 问题:公司怎么看待海外短视频行业的发展及相应布局 - 国内短视频发展问题初步解决,海外相当于2018年的国内水平,供给和数据管理难度未有效解决,是降维打击机会;TikTok增速预期三倍,公司已做前期工作并有望达成合作框架,但面临外籍演员、流量集中度等问题 [24][25][26] 问题:2022年公司在核心业务板块的目标预期 - 宏观业务受内地宏观环境影响,若环境趋稳,2022年业绩预期有50%甚至以上增长 [27][28] 问题:公司的SaaS商业化进程及2022年展望 - SaaS商业化基于解决短视频投放问题的底层技术,通过技术外溢赋能合作伙伴降本增效,为中小企业定制产品包获喜好,3月上线两三个月每月约200客户付费购买,今年有望较大增长 [28][29][30] 问题:垂直行业监管政策变动,公司垂直类客户投放及业务影响 - 监管政策影响受具体影响行业客户预算,但公司可跨行业调配产能,认为是短期阶段性问题,中期保持乐观,对下半年宏观政策抱有较好期望 [30][31] 问题:去年下半年业绩放缓,除宏观因素外是否受隐私保护政策(如IDFA)影响 - 业务基本不涉及客户隐私,IDFA和安卓设备码政策对长期精准投放可能有影响,但目前未产生清晰影响,会密切关注;中国用户对隐私敏感度不如美国用户,多数选择同意,预计客户预算不会减少 [32][33]
中国交通建设(01800) - 2021 Q4 - 业绩电话会
2022-04-01 10:00
分组1 - 公司举办2021年度业绩说明会,感谢投资者、研究员和资本市场朋友长期关注和支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