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环集团近况解读电子
2024-07-20 12:44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公司主要业务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MLCC(电子元件和材料)、查新、PKG(金正风装机座)、电阻机片大光板(电子元件和材料)、燃料电池隔膜板等 [1] - MLCC业务占公司收入比重较高,已处于持续恢复上行状态 [1][2] - 公司在MLCC高端产品领域持续进行国产替代,份额提升逻辑得到兑现 [3][4] 行业景气度 - 被动元件行业,特别是MLCC行业,已经处于库存较为安全的水平,需求持续恢复,行业景气度较好 [2] - 行业内主要厂商产能利用率持续提高,价格水平仍处于相对较低的历史位置 [3] 公司主要业务表现 - MLCC业务:高端产品占比持续提升,业务表现良好 [3][4] - 擦拭业务:受数据中心需求恢复影响,一季度开始呈现恢复态势,二季度有望持续向好 [5][6][8] - PKG业务:受益于金价上涨,产品价格有所上涨 [6] - 燃料电池隔膜板业务:受益于燃料电池在数据中心供电领域的应用增长,需求有望持续向好 [9] 未来展望 - MLCC业务:新产能释放有望带动业绩向上 [7][8] - 擦拭业务:通用数据中心需求恢复,AI数据中心高速增长将带动业绩向好 [8] - 燃料电池隔膜板业务:受益于燃料电池在数据中心供电领域应用增长,需求有望持续向好 [9] - 综合来看,公司主要业务均呈现环比向上的积极态势,未来发展前景乐观 [10]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无相关内容
共进股份(.SH):海外交换机产能有望持续提升
-· 2024-07-20 12:42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公司上半年经营情况 - 公司上半年业绩不理想,同比转亏亏损1500万到1800万,主要受网通和速通业务拖累 [3][4] - 网通业务量价齐跌,订单减少且竞争压价加剧 [3] - 数通业务发展稳定,汽车电子业务增长迅速 [4] - 二季度收入和毛利率有所改善,但仍低于去年同期 [5] 公司中长期发展逻辑 - 公司持续提升海外产能,目前在国内外共有4个生产基地 [5][6] - 海外收入占比高达60%,公司有必要将产能转移至海外 [6][7] - 越南生产基地发展顺利,产能和利润持续提升 [7][8] - 公司在越南布局早、选址合理,得益于当地政策支持和管理经验 [9][10][11][12][13] 公司海外市场机会 - 国内交换机市场格局稳固,海外市场空间更大 [14] - 海外业务毛利率有望优于国内 [15] - 公司中长期发展逻辑顺畅,未来业绩有望持续改善 [15] 问答环节重要提问和回答 无相关内容
奥赛康深度汇报
-· 2024-07-20 12:41
公司发展历史 - 公司最初专注于仿制药PPI业务,在行业内处于龙头地位 [1][2] - 公司后来前瞻性地拓展到肿瘤和抗感染领域,建立了多元化的产品管线 [2][3] - 公司目前处于仿制药和创新药协同发展的阶段,在仿制药领域持续获批高端产品,在创新药领域布局多个后期管线 [3][4] 仿制药业务 - 公司仿制药业务受集采影响已逐步降低,占比下降至20%左右,未来影响有限 [4][5] - 公司在仿制药领域专注于高端产品,如首仿和南仿,在抗感染和抗肿瘤领域有多个产品获批 [5][6] - 公司拥有自有原料生产基地和化学研究所,在仿制药研发和生产方面具有优势 [3] 创新药布局 - 公司在PPI、一线肿瘤、铁剂等领域布局了4个临床后期产品,具有较大商业化潜力 [6][7][14][15] - 公司的PPI创新药ASKC263具有更优的分子设计和剂型优势,有望成为新一代PPI市场领导者 [7][8][9] - 公司的18.2单抗在临床数据和进度上领先同类竞品,有望成为国内首个上市的18.2单抗 [12][13] - 公司的铁剂产品麦亚芬铁胶囊具有独特的疗效和安全性优势,有望在院内外双重市场获得成功 [14][15][16] 早期研发平台 - 公司拥有细胞因子显像平台和IR15免疫调节平台,在免疫肿瘤等领域有多个潜力产品 [19][20] - IR15平台有望成为PD-1疗法的替代方案,未来可能在更广泛适应症上展现价值 [20]
瀚蓝环境深度汇报环保
2024-07-19 23:00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佛山市南海区国资委下属的平台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垃圾焚烧发电、燃气供应、污水及自来水供应 [1][2][3] - 公司通过并购实现了垃圾焚烧发电业务,成为行业前十的垃圾发电公司 [2] - 公司拥有优秀的管理团队,在行业内有较好的口碑 [3] 公司业务表现 - 公司的垃圾焚烧发电业务规模持续扩大,2017年至2023年垃圾焚烧处理能力从1.8万吨增加至3.5万吨 [9][10] - 公司的垃圾焚烧发电业务经营指标优秀,2023年吨垃圾上网电量达315度电 [10] - 公司的燃气业务受国际能源价格上涨影响,2021-2022年出现亏损,2023年开始逐步恢复正常 [5][11][12][13] - 公司的供水和污水处理业务保持稳定,供水漏损率较低,污水处理价格持续提升 [14][15][16] 行业政策变化 - 2021年起,国家开始推行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竞争性配置,取消统一电价补贴 [17][18][19] - 行业面临盈利能力下降的担忧,但公司认为可通过居民垃圾收费、碳交易等方式弥补 [19][20][21][22] 并购计划 - 公司拟并购岳峰环保,交易对价为每股4.9港元,对应119.5亿港元 [23][24][25][26][27][28] - 并购完成后,公司将持有岳峰环保92.77%股权,有利于提升公司规模和盈利能力 [23][28]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1. 问:并购岳峰环保的估值是否偏高? 答:虽然静态估值达到12倍,但考虑到岳峰环保的业务质量和未来增长潜力,以及并购后的协同效应,估值水平是合理的。并且采用现金收购方式,有利于增厚公司每股收益。[26][27][28] 2. 问:公司未来面临哪些风险? 答:主要风险包括:1)环保合规风险,但作为国企公司在这方面表现较好;2)电价国补退出后的短期波动,但可通过居民垃圾收费等方式弥补;3)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对地方政府支付能力的影响。[29][30] 3. 问:公司未来的分红政策如何? 答:随着资本开支下降,公司未来3年分红比例有望稳步提升,每年分红增长率至少10%,股息率也将持续提高。[30][31]
万达电影深度汇报传媒
2024-07-19 23:00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短期来看 - 公司参与了多部暑期档电影,如《抓娃娃》预计票房37亿元 [1][2] - 公司还有其他有望成为爆款的电影,如《一人之下》《解密》《例行人生》《夫妇得证》等 [6] - 预计2023年电影票房有望重回600亿元左右 [6] 中长期来看 - 新实控人如意入主后,公司在院线资产和内容方面有较大野心 [2][3] - 计划将院线市占率从15%提升至20% [3] - 内容制作和发行方面有望获得提升,与院线渠道形成协同效应 [3] 公司基本面 - 收入构成:票房收入占比50%-60%,毛利率8%-12%;非票务收入占比20%+,毛利率60%-70% [7][8] - 2023年实现收入146亿元,净利润9.1亿元,扣非后利润7.2亿元 [9] - 院线规模优势明显,直营709家,轻资产196家,市占率16.7% [9][10] - 单幕票房、观影人次等经营指标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10][11][12] - 非票务收入表现出色,2023年达32.68亿元 [13] - 内容板块电影、电视剧业务波动较大,未来有望在新股东带动下获得提升 [14][15]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提问1 为什么2023年上半年业绩大幅下滑70%? 回答1 主要有两个原因: 1. 第二季度是电影行业淡季,加上影片供给不足,导致业绩下滑 [15] 2. 第一季度利润较好,但第二季度亏损2个多亿,拉低了上半年整体业绩 [15] 提问2 为什么公司仍然被推荐? 回答2 1. 在传媒板块细分中,影视板块是优先推荐的 [16] 2. 第三季度有暑期档电影上映,业绩有望修复 [16] 3. 新实控人入主后,公司在院线和内容方面有较大野心和发展空间 [16]
北汽蓝谷交流汽车
2024-07-19 22:59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 公司与华为的合作关系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双方合作正常进行 [2][3] - 公司高管层发生调整,新任董事长戴康伟女士具有丰富的新能源汽车行业经验,有利于公司战略发展 [4][5][6][7] - 公司正在与北汽集团就同业竞争问题进行协调,预计将延长竞争承诺期 [8][9] - 公司部分车型存在小问题需要召回,但对公司整体经营影响较小 [10][11]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 关于智选S9车型的上市时间和交付时间,公司表示具体时间由华为掌控,公司正在配合准备 [11][12] - 关于公司未来是否会推出增程式越野车型,公司表示具备相关技术,未来会根据市场需求进行考虑 [15][16][17] - 关于吉普品牌的发展情况,公司介绍了近期产品和营销方面的变化,未来将继续丰富产品线 [19][20][21][22][23]
骐思药想:奥赛康深度汇报
2024-07-19 20:20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发展历史可分为几个阶段,最初专注于仿制药PPI,后逐步拓展到肿瘤和抗感染领域 [1][2][3] - 公司目前已步入仿制药与创新药并重的发展阶段,在仿制药领域集中布局首仿和南仿药,在创新药领域搭建了差异化的管线 [3] - 公司主要通过两家核心子公司开展业务,一家负责原料药生产,一家负责化药研发 [4] 仿制药业务分析 - 公司仿制药业务受集采影响较大,但占比已降至20%左右,未来影响有限 [4][5] - 公司在仿制药领域的战略是集中做高端首仿和南仿药,并利用自有原料优势提升成本竞争力 [5] - 公司近年来连续获批多款高端仿制药,在抗感染和抗肿瘤领域表现突出 [6] 创新药布局 - 公司创新药管线涵盖大小分子,在肿瘤、胃肠道等领域布局了4个临床后期产品 [7][8] - 18.2单抗是公司重点布局的创新药,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展现出best in class潜力,有望成为国内首个上市的三联疗法 [13][14] - 铁技胶囊是公司另一个特色产品,作为一种口服铁剂,在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具有优势 [15][16][17] 早期研发布局 - 公司在细胞因子显像平台上布局了多个靶点,如IR15等,展现出较强的创新能力 [20][21] - IR15相关产品具有替代PD-1的潜力,未来可能成为公司的重要创新支撑 [21]
海油发展深度解读化工
2024-07-19 20:16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中海油控股的油服企业,主要提供油气生产技术服务 [1][2] - 公司有三大业务板块:能源技术服务、能源物流服务和低碳环保与数字化 [2][4] - 公司最大客户是中国海油集团,关联销售占比达72.3% [6] - 公司实际控制人是国务院国资委 [3][4] 业绩表现 - 2023年公司营收493亿元,同比增长23%;规模经济论30.8亿元,同比增长27% [2] - 能源技术服务是公司最核心业务,收入占比38%,毛利率和利润占比更高 [6] - 能源物流服务收入占比较高,但毛利率较低,受油价波动影响较大 [13][14] - 低碳环保与数字化板块收入和利润增速较快,未来发展潜力大 [15] 未来发展趋势 - 随着中国海油油气产量持续增长,公司工作量和收益有望持续增加 [3][4][5] - 公司在FPSO生产技术服务、海上装备运维等领域具有优势,未来增长可期 [10][11] - 公司现金流较好,分红率有上升空间,资本开支和财务状况较为稳健 [7] - 公司海外业务占比较低,收入和利润相对安全 [6]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提问1: 未来油价走势如何?会否影响公司业绩? 回答: 预计未来油价将维持在75-80美元/桶的中高位水平。即使短期内油价有所下跌,但从美国自身利益来看,油价过低也不利于,所以未来油价可能会保持相对高位。这对公司业绩有利,因为有利于中国海油的资本开支和产量增长,从而带动公司的工作量和收益增加。[19][20][23][24] 提问2: 公司在FPSO等领域的优势如何?未来发展前景如何? 回答: 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能提供FPSO整体生产技术服务的独立供应商,在FPSO领域具有明显优势。随着未来中国海油在深海油气开发的不断推进,FPSO需求将持续增加,这将为公司带来持续的业务增长。[10][11] 提问3: 公司的分红政策如何?未来是否有上升空间? 回答: 公司现金流较好,分红率目前在35%左右,相比中国海油的43%还有一定上升空间。未来随着公司资本开支相对较低,分红率有望进一步提高,为投资者带来更多回报。[7]
金杯汽车20240718
2024-07-19 13:49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 公司成立40多年,是辽宁第一家上市公司,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的设计加工制造销售服务 [1] - 公司目前有15家实体运营企业,其中汽车零部件企业11家,主要客户是华城宝马 [2] - 公司预计2024年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在1.7亿元到2.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接近50% [2] - 公司收回了华晨集团和华晨雷诺金杯的赛权,预计2024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利润在0.9亿元到1.3亿元 [2]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 华晨集团和华晨雷诺金杯的重整对公司的影响较为正面,公司已收回部分债权,预计未来两年内可全部收回 [3][4] - 上半年业绩下滑主要是由于宝马整车销量下降4%,带动公司零部件销量有所下降,但公司成本控制较好,毛利水平基本稳定 [4][5] - 公司在宝马零部件市场份额较高,维持了较好的溢价能力,未来两三年内业绩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6][7] - 公司正在积极开拓其他整车厂客户,未来两三年内争取获得国内头部整车厂的汽车零部件配套份额 [8][9] - 公司未来发展策略是内生增长和外延并购并重,关注新能源车型的内饰和座椅业务,预计两三年内可实现新的业务增长 [22][23] - 公司正在积极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新股东正在帮助公司完成新的战略布局,未来发展前景看好 [25][26]
新泉股份20240718
-· 2024-07-19 13:49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国内市场情况 [1][2][3][4] - 公司深耕国内市场多年,国内收入占比较高,达到92%左右 - 公司与吉利、奇瑞、长城、比亚迪等自主品牌以及一汽大众、上汽大volkswagen等合资品牌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 - 公司在国内建立了多个生产基地,布局较为完善,有利于降低运输和仓储成本 海外市场开拓 [5][6][7][8][9][10] - 公司在马来西亚、墨西哥、斯洛伐克等地建立生产基地,满足国际主机厂本地配套需求 - 墨西哥生产基地已达到满产状态,经营能力和效率优于国内 - 海外市场毛利率较高,主要原因包括客户给予较好商务条款、竞争格局较为宽松、公司自动化生产和管理效率提升 产品拓展 [10][11][12] - 公司计划拓展外饰件如保险杠等产品,提升现有客户的供应价值 - 公司有望进军汽车座椅领域,凭借成本优势和客户支持实现快速拓展 - 座椅产品有望带来ASP大幅提升,成为公司中长期业绩增长点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未来业绩增长来源 [12][13][14] - 近期增长主要来自海外市场开拓和国内外饰件产品拓展 - 中长期增长将依托海外新基地投产和座椅产品拓展 - 公司有望成为全球汽车内外饰件龙头企业 业绩预测 [13][14][15] - 2024年收入预计131亿元,同比增24%,毛利率8.2% - 2025年收入预计172亿元,同比增32% - 2026年收入有望超200亿元 - 未来业绩增长动力来自国内外市场开拓和产品线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