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信息网
搜索文档
2025年8月中国矿物肥料及化肥进出口数量分别为84万吨和509万吨
产业信息网· 2025-10-30 10:44
近一年中国矿物肥料及化肥出口情况统计图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智研咨询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化肥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8月中国矿物肥料及化肥进口数量为84万吨,同比下降20.2%,进口金 额为3.15亿美元,同比下降5.3%,2025年8月中国矿物肥料及化肥出口数量为509万吨,同比增长 26.3%,出口金额为18.79亿美元,同比增长67.6%。 近一年中国矿物肥料及化肥进口情况统计图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智研咨询整理 知前沿,问智研。智研咨询是中国一流产业咨询机构,十数年持续深耕产业研究领域,提供深度产业研 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专业的角度、品质化的服 务、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专注于提供完善的产业解决方案,为您的投资决策赋能。 ...
2025年8月中国牛皮革及马皮革进口数量和进口金额分别为4.14万吨和0.91亿美元
产业信息网· 2025-10-30 10:44
2025年8月中国皮革行业进口情况 - 2025年8月中国牛皮革及马皮革进口数量为4.14万吨,同比下降25.1% [1] - 2025年8月中国牛皮革及马皮革进口金额为0.91亿美元,同比下降26.5% [1] - 进口数据来源为中国海关,由智研咨询进行整理 [2]
2025年8月中国阀门及类似装置进出口数量分别为0.8亿套和5.83亿套
产业信息网· 2025-10-30 10:44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阀门行业发展现状调查及前景战略分析报告》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智研咨询整理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8月中国阀门及类似装置进口数量为0.8亿套,同比增长0.7%,进口金额 为7.2亿美元,同比增长6.2%,2025年8月中国阀门及类似装置出口数量为5.83亿套,同比增长5.6%,出 口金额为16.46亿美元,同比增长3.4%。 知前沿,问智研。智研咨询是中国一流产业咨询机构,十数年持续深耕产业研究领域,提供深度产业研 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专业的角度、品质化的服 务、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专注于提供完善的产业解决方案,为您的投资决策赋能。 近一年中国阀门及类似装置进口情况统计图 近一年中国阀门及类似装置出口情况统计图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智研咨询整理 ...
2025年8月中国初级形状的塑料进口数量和进口金额分别为199万吨和30.4亿美元
产业信息网· 2025-10-30 10:44
近一年中国初级形状的塑料进口情况统计图 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智研咨询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塑料制品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前景规划报告》 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8月中国初级形状的塑料进口数量为199万吨,同比下降18.6%,进口金 额为30.4亿美元,同比下降18.5%。 知前沿,问智研。智研咨询是中国一流产业咨询机构,十数年持续深耕产业研究领域,提供深度产业研 究报告、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专业的角度、品质化的服 务、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专注于提供完善的产业解决方案,为您的投资决策赋能。 ...
研判2025!中国具身智能机器人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市场政策、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在市场政策和资本的加持下,行业蓬勃发展[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0-30 09:34
文章核心观点 - 具身智能机器人行业被列为国家未来产业,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驱动下正经历高速增长,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达287亿元,占全球市场的35% [1][6] - 行业竞争格局高度分散,代表企业如智元机器人、优必选等正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化生产抢占市场 [7][8][9] - 未来行业发展趋势是与多模态大模型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合,并在更多行业场景中实现应用 [10] 行业概述与定义 - 具身智能机器人是具备物理形态,能通过实体与环境实时交互,实现感知、认知、决策和行动一体化的智能系统 [2] - 行业融合了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多种学科领域 [2] - 按形态可分为人形机器人、轮式机器人、履带式机器人、四足机器人、仿生机器人等类型 [2] 行业发展历程 - 具身智能概念可追溯至1950年图灵的论文,中国行业在2010年后随深度学习技术兴起迎来发展机遇 [4] - 2023年人形机器人的完善为具身智能落地提供方向,2025年首次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列为未来产业培育重点 [4] 行业产业链 - 产业链上游包括芯片、传感器、控制器、伺服系统、减速器等核心部件 [5] - 中游为机器人研发与生产制造环节 [5] - 下游应用市场广泛,涵盖工业制造、服务业、医疗健康、教育娱乐、交通出行、公共安全等诸多领域 [5] 行业市场与政策 - 国家发布了《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支持行业发展 [5] - 2024年中国具身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市场规模为287亿元,占全球整体规模的35% [1][6] - 人口老龄化加剧将推动养老护理等领域对具身智能机器人的需求增长 [1] 行业竞争格局 - 市场格局高度分散,代表企业包括智元机器人、优必选、傅利叶、宇树科技、埃斯顿、新松机器人等 [7] - 智元机器人成立于2023年,拥有远征、灵犀、精灵三大产品系列,截至2025年1月已累计下线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成为国内率先实现规模化量产的企业之一 [7][8] - 优必选科技成立于2012年,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6.22亿元,毛利润2.17亿元,毛利率为34.97% [9] 行业发展趋势 - 未来将与多模态大模型、世界模型等前沿技术实现更紧密融合,以提升智能体的感知、交互和决策能力 [10] - 更先进的传感器和感知算法将不断涌现,实现对环境信息更精确、全面的感知 [10] - 智能决策算法将使智能体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快速做出最优决策 [10]
2025年中国高压快充行业发展背景、政策、市场规模、重点企业及未来趋势研判:车企纷纷布局高压快充车型,高压快充市场前景广阔[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0-30 09:20
行业核心观点 - 高压快充技术通过提升充电效率与便捷性,有效满足快速补能需求,正推动行业进入新发展阶段 [1] - 在技术突破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高压快充产业迎来快速发展机遇,系统性升级推动的万亿级市场空间正在打开 [1][9] - 充电效率是当前行业发展的关键瓶颈,消费者对类似传统燃油车加油体验的便捷补能需求日益迫切 [1][9] 行业发展背景 - 截至2025年8月,中国充电桩保有量为1734.8万台,较2024年底增加453万台,为高压快充技术推广奠定设施基础 [5] - 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689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0.27%,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562.2万辆,同比增长27.86% [8] - 电动汽车的快速普及带动了充电桩单桩利用率提升,为充电运营商改善盈利状况创造有利条件 [5] 行业市场规模 - 中国高压快充行业市场规模从2022年的24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528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6.05% [1][9] - 预计2025年中国高压快充行业规模将达到8720亿元 [1][9] - 2024年中国高压直流桩保有量为44万台,预计到2026年将达98万台 [9] 主流技术路线 - 行业已形成两大主流技术路线:液冷超充与800V高压平台 [1][9] - 液冷超充以高效热管理为核心,典型案例如华为600kW全液冷超充桩适配极氪、小鹏等车型 [1][9] - 800V高压平台聚焦高压架构能效跃升,但依赖LCP聚合物等高压绝缘材料替代传统PA66 [1][9] 政策支持 - 2024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印发指导意见,统筹新基建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加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6] - 2025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四部门印发通知,提出到2027年底,力争全国大功率充电设施超过10万台 [6] 产业链构成 - 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和零部件,包括碳化硅功率器件、负极材料、充电模块等 [6] - 产业链中游为充电设备的设计与生产,包括充电桩和充电站的生产、建设和运营 [6] - 产业链下游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新能源汽车用户是最终受益者 [6] 企业竞争格局 - 行业内市场集中度较高,龙头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等掌握核心技术和市场资源 [11][12] - 代表企业包括比亚迪、宁德时代、国电南瑞、特锐德、英威腾等 [2][11] - 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营业收入为3712.81亿元,同比增长23.3%;宁德时代营业收入为1788.86亿元,同比增长7.27% [12][13] 技术布局进展 - 自2019年保时捷推出全球首款800V高压平台车型Taycan以来,全球主流车企纷纷加速高压快充车型布局 [10] - 比亚迪、小鹏、广汽埃安等车企较早投入研发,极狐、阿维塔等新兴品牌通过产业链合作提升竞争力 [10] - 华为、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相继突破兆瓦级超充技术瓶颈,加速推进超快充网络建设 [10] 未来发展趋势 - 技术协同化:发展将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联动”,构建“车-桩-网”一体化的高效能源生态系统 [14][15] - 场景精细化:应用场景将呈现精细化与定制化趋势,依据用户在不同空间与时间维度的需求进行精准布局 [16] - 体验生态化:竞争维度将从单一技术参数延伸至以充电为核心的综合服务生态体验 [17]
研判2025!中国医用回旋加速器行业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癌症治疗需求增加,医用回旋加速器行业潜力逐步释放[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0-30 09:20
行业概述 - 医用回旋加速器是一种用于放射肿瘤治疗的医疗设备,通过产生高能电子束或X射线破坏癌细胞DNA以实现治疗目标[4] - 主要分类包括正/负离子回旋加速器、单/多粒子加速器以及立式/卧式加速器,其中负离子回旋加速器因引出效率接近100%而在现代医学中常用[5] - 行业产业链上游涵盖金属、电子元件、磁场系统等原材料和零部件,下游应用场所主要为医疗机构(用于PET/CT显像等诊断)和科研机构[7] 市场规模与驱动因素 - 2024年中国医用回旋加速器行业市场规模增长至4.13亿元,全球市场规模达2.9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增至5.6亿美元[1][8][11] - 癌症负担加重是核心驱动因素:2023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约1850万例,死亡1040万例;2022年中国新发癌症病例482.5万例,同比增长2.9%[8][9] - 行业增长得益于技术进步(设备性能、稳定性提升)、需求增长(人口老龄化、癌症发病率上升)及政策支持(设备更新、高端装备推广等方案)[1][11] 竞争格局 - 国际市场由西门子医疗、GE医疗和IBA等国际巨头主导,长期占据高端市场[12] - 国内企业快速崛起,代表企业包括四川玖谊源粒子科技(2017年成立,累计40项专利,国产设备于2021年装机并2024年出口非洲)和陕西正泽生物技术(2017年成立,产品打破国际垄断)[12][13] - 联影医疗(688271)为相关上市企业[2] 发展趋势 - 未来行业将向智能化(AI提升控制系统安全性)、小型化(优化设计降低安装成本)方向发展[15] - 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能力有望快速提升[15]
研判2025!中国pbo纤维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及重点企业分析:高性能PBO纤维引领高端应用突破,实现行业稳健增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0-30 09:20
相关上市企业:鼎龙科技(603004) 相关企业: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恒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龙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李宁(中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迈瑞医疗国 际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荣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内容概况:PBO纤维(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纤维)是一种高性能有机纤维,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高 温特性,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消防防护等高端领域有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新材料产业的发展, PBO纤维在复合材料增强、防弹衣、高温过滤等领域的需求稳步增长。2024年,中国pbo纤维行业市场 规模约为1.49亿元,同比增长4.93%。 关键词:pbo纤维、pbo纤维市场规模、pbo纤维行业现状、pbo纤维发展趋势 一、行业概述 PBO纤维(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纤维)是一种全芳香族刚性棒状高分子聚合物,由苯环和噁唑环交替连 接形成高度取向的有序结构。它是由4,6-二氨基苯酚盐酸盐(DAR)与对苯二甲酸以多磷酸(PPA)为 溶剂进行溶液缩聚而制得。PBO纤维具有极高的拉伸强度和模量,优异的耐热性、阻燃性和耐冲击性, 被 ...
2025年中国核电站电缆行业政策、产业链图谱、运行现状、重点企业布局及未来发展趋势研判:核电站迎来规模化建设机遇,核级电缆开启增量扩容新周期[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0-30 09:07
行业概述 - 核电站电缆是专为核电站特殊环境设计的关键配套产品,需满足耐高温、耐辐射、耐化学腐蚀及低烟无卤阻燃等极端性能要求,承担电力传输、信号控制与系统保障的核心功能 [1][2] - 核电站电缆依据安全等级分为K1、K2、K3类,按功能可分为电力电缆、控制电缆、仪表电缆及通信电缆,敷设环境则区分为干式、湿式及化学污染区电缆 [5] - 电缆材料需在电气性能、机械性能、环境耐受性能及安全性能上满足极端环境下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的核心需求,例如需承受正常90-125℃、事故170-280℃的宽范围温度 [3] 政策环境 - 国家层面以"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为总方针,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2025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7000万千瓦、2030年增至1.31亿千瓦的阶段性目标 [6] - 近年来陆续出台《"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等一系列政策,从发展规划、安全保障、市场准入、成本管控等多维度为核电产业保驾护航 [6] - 在政策驱动下,2024年我国一次性核准11台核电机组,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核准规模 [9] 市场现状 - 截至2024年底,我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达58台,总装机容量6088.094万千瓦,机组数量位居全球第二,装机容量位列世界第三 [7] - 我国在运、在建及核准待建机组总数已达102台,总装机容量1.13亿千瓦,首次位居全球核电规模榜首 [9] - 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容,2024年突破30亿元,预计2025年将增至34.4亿元,未来有望保持约12%的年均增速 [9] 产业链格局 - 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铜、铝等金属材料以及交联聚乙烯、乙丙橡胶等绝缘材料的供应商,部分高端特种材料如氟塑料、硅橡胶等仍依赖进口 [7] - 中游制造环节由江苏上上电缆、远东股份、宝胜股份等国内领军企业主导,市场集中度较高,国产化率突破85% [1][7][9] - 下游主要是核电站建设单位、设备制造商以及维护服务商,如国家电投集团、华能集团等,核电项目增多带动电缆需求持续增长 [7] 竞争格局 - 行业已形成以少数掌握核心技术的国内企业为主导的竞争格局,技术壁垒显著 [10] - 领军企业如安徽电缆和上上电缆率先实现核岛安全壳内1E级K1类电缆等高端产品的国产化突破,产品寿命达60年,性能超越国际标准 [10] - 宝胜股份、尚纬股份、华菱线缆等企业在特种电缆领域形成有力补充,沃尔核材、鑫宏业等则在电缆附件、集成等细分领域构建独特优势 [10] 发展趋势 - 技术层面将以氟塑料等高端材料的国产化突破为基础,结合高温超导与智能监测技术的深度融合,持续提升产品性能 [10][11] - 市场需求场景正从传统核岛建设延伸至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核电制氢等新兴领域,推动行业从"新建驱动"向"新建+运维"双轮驱动转型 [10][12] - 企业将加速全球化布局,依托"一带一路"沿线核电项目实现批量出口,推动国产核级电缆从技术突破迈向全球竞争优势的构建 [10][13]
2025年第三季度海南省城镇、农村居民累计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1.94:1,累计人均消费支出之比为1.71:1
产业信息网· 2025-10-29 11:16
海南省居民收入 - 2025年第三季度海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3990元,同比增长3.74% [1] - 2025年第三季度海南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507元,同比增长5.49% [1] - 近6年第三季度海南省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呈现逐年增长趋势 [1] 海南省居民消费支出 - 2025年第三季度海南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45万元,同比增长3.79% [1] - 2025年第三季度海南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1.43万元,同比增长6.25% [1] -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