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信息网

搜索文档
2025年安徽省马鞍山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实施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全面优化马鞍山新质生产力生态[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6 09:06
新质生产力行业概述 -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2] - 新质生产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特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3] 马鞍山市经济运行情况 - 2024年全市GDP达2784.6亿元,同比增长6.0%,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1:43.4:52.5 [5] - 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2%,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飙升38.9%,电子通信设备、医疗仪器等领域增速超29% [7] - 人均GDP达126806元,同比增长5.6% [5] 现代化产业体系 - 构建"四维驱动、梯次发展"体系: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 [16] - 传统产业推动钢铁、机械制造、化工等"智改数转",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智能装备、轨道交通装备、高端数控机床等 [16] - 未来产业聚焦人工智能等前沿方向,现代服务业提升物流枢纽、科技服务、文旅融合等业态 [16] 产业空间布局 - 形成"核心驱动、轴带辐射、集群协同"格局,沿宁马城际、长江经济带布局"1+3+N"战新产业集群 [20] - 中心城区及慈湖高新区、雨山经开区为创新极核,博望、含山等区域布局未来产业先导区 [20] - 统筹市经开区(新能源汽车)、慈湖高新区(节能环保)、郑蒲港新区(半导体)等园区平台 [20] 重点产业及企业 - 钢铁及新材料:马钢股份、中钢天源、安徽金星钛白等企业 [23][24] - 新能源汽车:汉马科技、东科半导体、纳百川热交换器等企业 [23][24] - 高端装备制造:泰尔重工、宝武马钢轨交材料、明卓智能装备等企业 [23][24] - 生物医药:美华高科制药、诺恩特医药科技、爱喆生物等企业 [23][24] - 数字经济:东华软件工程、金禾软件、长江数智云计算等企业 [23][24] 新质生产力发展趋势 - 传统产业实施亿元级技改项目150个,新兴产业聚焦"1+3+N"战新产业集群 [26][27] - 布局先进材料、通用智能、空天信息等未来产业,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 [28] - 构建创新平台体系,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重点实验室,实施"诗城英才"人才计划 [29]
2025年中国宠物托运行业发展背景、产业链、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研判:高铁加入宠物托运“大军”,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增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6 09:06
宠物托运行业概述 - 宠物托运是指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对宠物进行远中近距离护送运输的特殊物流形式 包括大巴 火车 航空 宠物专车等方式 托运前需办理检疫合格证明[3] - 2020年中国宠物托运市场规模2201亿元 2024年增长至3200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981%[1][15] - 2025年京沪高铁部分车次试点推出"隔离运输 人宠分开 专人看护"服务 标志着高铁加入宠物托运领域[1][15] 行业驱动因素 - 2025年Q1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79元(同比+56%) 人均消费支出7681元(同比+53%) 推动养宠需求从"生存型"转向"品质型"[5] - 中国养宠家庭突破12亿户 2024年宠物犬5258万只(+16%) 宠物猫7153万只(+25%) 奠定托运需求基础[9] - 2024年跨区域人员流动量64592亿人次(+54%) 其中公路占比9180% 铁路670% 民航110% 水路040%[11]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包括宠物饲养繁殖 用品食品供应商 医院及疫苗接种机构 中游为航空公司 铁路公司 物流公司等 下游为个人宠物主 宠物店 动物保护组织[7] - 宠物医院需提供健康检查与疫苗接种服务 开具健康证明作为托运必要前提[7] 市场竞争格局 - 行业以中小企业为主 主要企业包括昆明宠乐游 空中萌宠 中铁快运 中外运华杰等 集中分布在北京 广州等经济发达城市[17] - 昆明宠乐游成立于2012年 覆盖国内50多个区域及国际航线 提供当日达服务[19] - 中外运华杰拥有航空公司联盟资源 提供国际搬家 宠物托运等特色服务[21] 未来发展趋势 - 服务将细分为短途/长途 按品种/年龄/身体状况定制 专业托运公司持续涌现[23] - 无人机 智能仓储 物联网技术可能应用于路线优化与实时环境监控[23] - 政策法规将强化运输设备 环境标准 从业人员资质等规范要求[23] 相关上市企业 - 涉及乖宝宠物(301498) 中宠股份(002891) 天元宠物(301335) 依依股份(001206) 源飞宠物(001222) 佩蒂股份(300673) 路斯股份(832419) 瑞普生物(300119) 顺丰控股(002352)[1]
研判2025!中国HIV药物行业发展驱动因素、市场规模及企业格局分析:HIV药物发展空间广阔,自费药物为行业发展主要驱动力[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6 08:59
HIV药物行业概述 - HIV药物即抗艾滋病病毒的药物,用于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中的CD4+T淋巴细胞,目前无治愈药物但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延长患者寿命[2] - 中国实施"四免一关怀"政策,免费向农村和经济困难患者提供抗艾滋病药品[1] -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物分为国家免费药物(替诺福韦等7种)、医保报销药物(必妥维等6种)和自费药物(特威凯等4种)[2]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达3990万,中国现存活HIV感染者/AIDS患者135.5万例(HIV感染者74.98万例,AIDS患者60.52万例)[1][4] - 中国HIV感染呈现"两头翘"趋势,青年人和老年人发病率高,青年人群比例持续增加[4] - 性传播为主要传播方式,2024年异性传播占73.4%,同性传播占25.2%[6] - 政府出台《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规划(2024-2030年)》,目标到2030年全人群感染率控制在0.2%以下[8][11] 行业发展现状 - 全球HIV药物市场规模从2018年353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45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4.4%[14] - 中国HIV药物市场2021-2024年增速超20%,2024年同比增长30.2%达58.36亿元[1][16] - 自费药物市场2024年达37.87亿元(同比+47.5%),超越免费药物市场(20.49亿元,同比+7%)成为主要驱动力[1][18] - 国内以仿制药为主,仅4款国产创新药上市:前沿生物艾博卫泰、艾迪药业艾诺韦林片/艾诺米替片、真实生物阿兹夫定[1][20][21] 市场竞争格局 - 吉利德与GSK占据中国HIV药物市场90%份额[1][22] - 本土企业如前沿生物、艾迪药业市场份额不足10%,但未来有望提升[1][22] 行业发展趋势 - 研发方向包括优化现有靶点药物、探索新靶点(如衣壳蛋白)、开发基因/免疫疗法、研制艾滋病疫苗[24]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母婴护理行业政策、发展现状、市场缺口、竞争格局及未来趋势分析:专业母婴护理需求旺盛,持证人员缺口达百万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6 08:59
母婴护理行业概述 - 母婴护理是家政服务的新兴细分行业,聚焦产妇产褥期及新生儿全周期照护,结合专业医学护理与育儿技能,提供产后恢复、心理支持、营养膳食及新生儿日常照料等服务 [1][2] - 服务分为生活护理(月子餐、哺乳指导)、专业护理(伤口护理、黄疸监测)和潜能开发(婴儿抚触、早期干预)三大类 [2] - 2023年行业市场规模达6000亿元,预计2025年突破7000亿元,2023-2025年CAGR约14.75% [1][13]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消费升级推动结构性增长:高端有机洗护用品和智能监测设备年增速超25%,月子中心和产后康复服务需求持续扩张 [1][13] - 政策支持强化:国家出台《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家政服务母婴护理服务质量规范》等文件,构建标准化服务框架 [6][7] - 新生代父母需求升级:90后/95后父母推动行业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专业"双轮驱动,2024年母婴护理产品线上销售额达185.53亿元(同比+21.8%) [11][13] 市场结构与竞争格局 - 行业呈现"产品+服务"双轮驱动,产品端占70%份额(婴童洗护占比55%),服务端占30%(月子中心占服务板块40%) [15] - 国际品牌主导高端市场(强生、贝亲占高端洗护30%份额),本土品牌通过分龄护肤、特色成分差异化竞争(如红色小象) [21][22] - 服务市场两极分化:圣贝拉以"高端酒店+AI护理"模式冲击港股IPO,爱帝宫曾占深圳31%市场份额,区域性品牌聚焦下沉市场 [21][22] 核心细分市场与人才缺口 - 母婴护理师(月嫂)需求旺盛,2024年持证人员400万,缺口达100-200万,部分城市出现"1名育婴员10个家庭抢"现象 [1][17] - 2025年一季度月嫂岗位空缺率高达48.7%,行业平均招聘周期延长至27天 [19] - 预计2025年持证人员增至450-500万,但兼具婴幼儿照护、早教、营养保健的复合型人才仍紧缺 [17] 未来发展趋势 - 全周期健康管理升级:产后康复渗透率达78%,早教市场增速12%,头部机构"1+N对1"模式带动单店年均营收破2000万元 [23] - 智能化转型加速:AIoT技术应用使健康监测效率提升60%,区块链溯源覆盖80%供应链环节,高端有机奶粉市占率达45% [24][25] - 下沉市场潜力释放:三四线城市增速超20%,预计2028年建成5万个村级母婴服务站,渗透率将达30% [26]
2025年中国电商SaaS行业背景、发展现状、市场动态及未来趋势研判:AI驱动生态升级,跨境电商引领中国电商SaaS新增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6 08:54
行业概述 - 中国电商SaaS是基于云计算的订阅制电商解决方案,涵盖建站、运营、营销等全流程,正朝着AI智能化、全渠道融合和低代码化方向发展 [1][2] - 2024年中国电商SaaS市场规模达1437.6亿元,同比增长19.79%,2015-2024年复合增长率达34.65% [1][12] - 行业呈现"一超多强"竞争格局,领星ERP以26.6%市占率领跑跨境市场,聚水潭主导国内中小商家市场 [1][18] 市场表现 - 2024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达2.6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占进出口总额6% [1][14] - 2025年1-5月全国网上零售额达6.04万亿元,同比增长8.5% [1][9] - 电商ERP SaaS细分市场2024年规模达31亿元,2020-2024年复合增长率18.9% [14] 技术趋势 - AI技术深度渗透,应用于智能选品、动态定价、自动化客服等场景,预计2027年80%企业采用多模型AI策略 [20][22] - 生成式AI降低人工成本,供应链预测准确率提升至95% [20] - 低代码/无代码技术降低中小企业使用门槛 [22] 商业模式 - 采用"基础订阅+增值服务+交易分成"混合盈利模式,头部厂商60%以上收入来自增值服务 [3][4] - 产品矩阵包含建站系统、支付、物流、营销工具,通过开放API平台构建生态 [3][4] - 线上数字营销+线下代理直销渠道策略,企业客户获客成本达3000元以上 [4] 企业格局 - 领星ERP服务超70万家跨境企业,接入100+主流平台,形成技术弹性与生态协同壁垒 [18] - 聚水潭专注国内中小商家ERP,微盟、有赞强化私域运营与AI能力 [18][19] - 头部企业加速全球化布局,领星覆盖全球30+城市,微盟收购海外企业拓展东南亚市场 [18] 发展前景 - 跨境电商仍是核心增长引擎,"保税+ERP"监管模式提升通关效率50%以上 [20][23] - 共享仓模式预计降低物流成本30%,东南亚、拉美等新兴市场成为关键增量 [23] - 行业向全链路智能化、生态协同和全球化方向演进 [1][20]
研判2025!中国冶金工业节能减排政策汇总、产业链图谱、经营效益、主要参与者及发展趋势分析:“双碳”目标指引下,行业蓬勃发展[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5 09:47
冶金工业节能减排概述 - 冶金工业节能减排涵盖钢铁、有色金属等金属的冶炼、加工及相关辅助环节,通过技术创新、工艺优化等手段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推动行业向低碳、绿色、可持续方向转型 [1] - 按能源节约方向可分为工艺节能技术、设备节能技术和结构节能调整,按技术应用领域可分为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和有色金属工业节能减排 [2] 市场政策 - 2024年我国发布《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工程三年行动方案》、《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等政策,提出钢铁行业吨钢综合能耗、碳排放强度等具体降低目标 [4] - 政策要求到2027年80%以上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30%以上钢铁产能达到能效标杆水平,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80% [6] - 政策推动钢铁行业向低成本、高效率模式转型,打造5至10家达到"数字化生态引领"企业 [6] 产业链 - 行业上游包括基础原材料供应商、零部件供应商、节能减排技术研究机构、硬件设备供应商及系统软件供应商 [7] - 行业下游主要为钢铁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等冶金市场 [7] 发展现状 - 2023年我国冶金工业能源消费量达6.8亿吨标煤,碳排放量19.8亿吨CO2,二氧化硫排放58.9万吨,氮氧化物排放87.6万吨,颗粒物排放44.7万吨 [9] - 2024年能源消费量降至6.72亿吨标煤,碳排放量降至19.3亿吨CO2,二氧化硫排放降至54.5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降至83.2万吨,颗粒物排放降至41.5万吨 [9] - 2024年冶金企业节能减排总投入降至420亿元,节能效益降至130亿元,吨钢环保成本约为138元,碳交易收益约为35.0亿元 [11] 竞争格局 - 行业参与者包括大型冶金集团、专业节能技术企业、节能设备制造企业及新兴科技企业 [13] - 中国宝武、河钢集团等大型冶金集团引领行业节能减排技术发展,中冶京诚等专业节能技术企业在细分领域具有竞争力,卧龙电驱等节能设备制造企业占据一定市场份额 [13] - 新兴科技企业通过智能控制系统、能源管理软件等产品和服务成为行业竞争新生力量 [14] 代表企业 - 宝钢股份2024年投运118项节能项目,技术节能量37.7万吨标煤,焦炉、转炉、电炉工序能效100%达到标杆水平,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率达99.9% [16] - 中冶京诚提供冶金行业全生命周期工程技术服务,在智能化、绿色化、低碳化、高效化工程技术方面不断创新 [18] 发展趋势 - 国家"双碳"目标及节能减排政策将持续推动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电炉短流程炼钢技术比例将不断提高 [21] - 预计到2030年氢基直接还原铁技术将实现商业化应用,吨钢碳排放可降至0.5吨以下,碳资产管理和交易将成为冶金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11]
2025年中国自热火锅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自热火锅市场不断扩大,增速明显放缓,市场规模预计215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5 09:40
行业定义 - 自热火锅是一种速食品,无需炊具、餐具和火锅底料,兼具火锅美味和方便食品快捷性 [1][2] - 传统火锅以锅为器具,现煮现吃,食材多样包括肉类、海鲜、蔬菜等 [2] 市场规模 - 2024年火锅市场规模7489亿元,同比增长7.71%,自热火锅占比2.40%达180亿元 [1][4][6] - 预计2025年火锅市场规模7978亿元,自热火锅占比提升至2.69%约215亿元 [1][6] - 自热火锅在自热食品中占比44.87%,位居第一 [8] 产业链 - 上游:发热包材料(生石灰、铁粉等)、食材原料(肉类占成本30%)、包装材料(占20%-25%) [10][12] - 中游:生产制造环节 [10] - 下游:电商渠道占比超60%,其他包括便利店、超市、直播间等 [10] 竞争格局 - 市场参与者包括专业制造商(自嗨锅、莫小仙)、传统火锅品牌(海底捞、小龙坎)、休闲食品品牌(良品铺子、三只松鼠) [14] - 自嗨锅2018年切入市场,主打产品力+品牌力+渠道力,采用FD冻干技术和独家底料配方 [17] 发展趋势 - 便捷性推动自热火锅成为"懒人经济"和宅经济代表 [20] - 行业从野蛮生长转向精细化运营,注重产品创新和品质提升 [1][21]
2025年广东中山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研判:加快培育“4+6”新“十大舰队”产业集群,夯实中山制造业家底[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5 09:27
中山市宏观经济 - 2024年中山市地区生产总值4143.25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2124.14亿元(占比51.3%),增速达6.0% [3] - 2025年一季度GDP增速提升至4.2%,达973.09亿元,显示经济复苏态势 [3]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24年增长5.4%,2025年一季度增速加快至5.6%,34个工业行业增长面达70.6% [5] -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优化,2024年工业投资增长10.9%占比升至44.8%,其中技改投资增长18.8% [9] 产业集群发展 - "十大舰队"产业集群2024年规上总产值突破7400亿元,形成3个千亿级(智能家电2350亿、新一代信息技术1580亿、高端装备529亿)和8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1][17][18] - 智能家电产业2024年产值增长4.2%至2350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长12.79%至1580.35亿元 [17][18] -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比达51.2%增速6.6%,高技术制造业增速10.8%占比16.4% [7] - 规划建设十大现代主题产业园(深中合作创新区等),总用地约40万亩,配套专项扶持政策 [18] 重点企业格局 - A股上市公司27家,集中在工业(43%)、消费(26%)、信息技术(19%)领域,包括华帝股份、明阳智能等 [23][24] - 新能源领域以明阳集团(601615)、大洋电机(002249)为龙头,生物医药领域有康方生物、联邦制药等 [24][25] - 智能家电集群汇聚TCL智家(002668)、华帝股份(002035)、奥马冰箱等知名企业 [24][25] - 光电光学产业拥有联合光电(300691)、舜宇光学等企业,2024年产值增长27.8%至219.83亿元 [18][25] 产业政策导向 - 2025年出台专精特新企业扶持政策,推动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以大带小"协同创新 [15][17] - 制造业降成本15项措施涵盖用地、用能、融资等维度,目标培育千亿级企业1家、500亿级2家 [17] - 设立5年专项基金支持制造业投资,重点推进技术改造和先进制造业项目 [16][17] - "专业镇经济"转型成效显著,形成小榄灯饰、古镇照明等"一镇一品"特色产业带 [20]
研判2025!中国早教机行业发展背景、市场规模及未来趋势分析: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行业集中度较为分散[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5 09:20
早教机行业概述 - 早教机是专为促进儿童学习兴趣开发的教育电子产品,整合英语、国学、百科等八大领域内容,通过卡通动画形象提升幼儿注意力及思维能力[1][2] - 产品形态历经技术迭代:从单板/有线/小容量存储发展为双开/无线/大容量存储/USB下载/MP3压缩等,外形从抽屉式定型为双开整体[1][12] - 主流功能分类包括故事机、学习机、阅读机器人、点读笔等,价格区间集中在200-500元[2][14]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早教机C端市场规模从2019年9亿元增长至2024年2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约23.6%[1][12] - 教育智能硬件整体市场规模2024年突破800亿元(同比+9.5%),其中C端占比57%,早教机作为关键细分品类持续受益[10][12] - 对比早教机构年费1.6-1.8万元的高成本,早教机数百元的单价显著降低消费门槛[8] 竞争格局与主要品牌 - 行业集中度分散,头部品牌包括火火兔(故事机J7pro等)、小天才(X1S/X5系列)、洪恩(HS10故事机)、读书郎、Loye等[14][16] - 代表企业差异化布局:火火兔聚焦亲子智慧早教全品类,洪恩开发台式/便携双系列,物灵科技主打AI绘本阅读机器人[16] - 新品牌与资本持续涌入,但尚未形成稳固消费心智,技术革新可能重塑市场格局[14] 技术趋势与产品创新 - AI大模型应用成为新风口,实现多语种对话/角色扮演功能,推动早教机向"全科老师"升级[17] - IP差异化(如优扬文化泛娱乐生态)与分龄专业化内容(淘云科技AI儿童产品)是产品升级核心方向[16][17] - 万物互联与AIGC技术催生新产品形态,改变传统早教模式[12] 用户基础与产业链 - 2024年中国0-14岁人口2.23亿(占总人口15.8%),构成稳定消费群体[6] - 上游依赖芯片/电池等核心零部件,中游设计生产与下游电商/线下渠道形成完整链条[4] - 生育政策推动2024年出生人口回升至954万(同比+52万),潜在用户基数扩大[6]
研判2025!中国水蛭养殖行业政策汇总、产业链图谱、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养殖规模持续扩大[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4 09:45
水蛭养殖行业概述 - 水蛭具有极高药用价值,活性成分用于治疗血栓、肝病等疾病,在保健食品和美容护肤领域应用广泛[1] - 2024年水蛭养殖行业市场规模达14.39亿元,同比增长2.93%[9] - 我国主要养殖品种为宽体金线蛭(通经散瘀)、菲牛蛭(抗凝血)、日本医蛭(心脑血管疾病),分布区域集中在江苏、广西、山东等地[2] 养殖模式与技术 - 养殖模式分为集约化(温室/养殖池精细化管控)和粗放式(自然水域低成本放养)两类[2] - 智能化养殖技术将普及,通过自动化设备和智能监控实现精准环境控制[22] - 遗传育种技术可提升水蛭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优化养殖效益[22] 政策环境 - 国家连续出台《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意见》《传统优势食品产区指导意见》等政策,支持水蛭养殖业发展[4] - 2024年政策强调稳定养殖水域空间、推进池塘标准化改造和绿色健康养殖技术[6] - 金融支持政策允许生物活体质押融资,拓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渠道[6] 产业链结构 - 上游:种苗、饲料、兽药、设备供应;中游:养殖环节;下游:初加工(干品药材)和深加工(药品/保健品/化妆品)[7] - 产业链协同效应显著,种苗技术提升成活率,深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7] 市场竞争格局 - 行业高度分散,注册资本100万以下企业占比超50%,5000万以上企业不足1%[11] - 代表企业华治医药拥有270亩养殖基地,供应全国80%水蛭原料市场[14] - 广西科康集团年产天然水蛭素100亿国际单位,产品出口欧美及东南亚国家[16][17] 企业案例 - 华治医药采用高密度人工养殖技术,确保原料低含菌量、高有效成分[14] - 广西科康建成万级净化车间,开发五大系列20多款产品,覆盖医疗/美容/食品领域[16][17] - 科康陆川养殖基地通过出口检疫初审,环境符合菲牛蛭生长卫生标准[18] 未来趋势 - 行业资源向大型企业集中,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成为主流[22] - 深加工产品开发推动产业链升级,提升整体附加值[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