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机车

搜索文档
中国经济“焕新”升级 “创新”增长引擎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央视网· 2025-10-21 17:02
新质生产力发展态势 - 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与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推动中国经济切换至创新增长引擎[1] -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持续创造新增长点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1] 高技术制造业表现 - 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3] - 3D打印设备、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0.5%、29.8%、29.7%,成为工业增长重要引擎[3] - 民用钢质船舶和铁路机车产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体现装备高端化取得明显成绩[3] 人工智能与创新成果 - 国内涌现多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通用大模型[5] - 2025年中国创新指数首次跻身全球前十,24个创新集群成为全球百强且入围数量连续三年居全球首位[5] - 截至今年6月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呈现爆发式增长[5] - 大模型技术在法律、金融、农业、制造业等领域深度融合应用[6] 数字基础设施与出口竞争力 - 今年8月服务器产量同比增长86.2%,服务器作为数字经济重要基础设施可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8] - 中国出口竞争力韧性超乎想象,核心因素源于创新与规模化生产形成的超级竞争力[10] - 国际机构认为创新驱动战略深化构筑了中国经济强劲韧性[12] 前沿产业先发优势 - 中国在智能驾驶汽车、锂电池、人形机器人、生物制药等前沿产业凝聚了非常强的先发优势[13] - 宇树科技发布新一代仿生人形机器人H2,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升级换代的缩影[5]
解读中国经济“三季报”背后发展图景 透过“稳”“升”“新”等关键字看答案
央视网· 2025-10-21 15:19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015036亿元 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 在主要经济体中位居世界前列[1][3] - 宏观经济的四大指标除经济增长外 就业和物价总体稳定 国际收支方面货物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9月末外汇储备保持在3.3万亿美元以上 连续22个月稳定在3.2万亿美元以上[3] - 中国经济底盘展现出强大的抗压能力和发展韧性[5] 工业与企业盈利 - 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1—7月同比下降1.7%转为增长0.9% 扭转了自5月份以来累计利润持续下降的态势[5] - 原材料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是推动工业企业利润回升的重要力量 装备制造业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产销两旺[7] - 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 产业升级中民用钢质船舶和铁路机车产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9][11] 创新驱动与新质生产力 - 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蓬勃兴起带来新的发展动能 截至今年6月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呈现爆发式增长[7] - 人工智能技术在法律、金融、传统农业、制造业等领域深度融合 新的科技与应用场景结合促使其出现爆发式增长态势[9] -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不断融合 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壮大[9] 消费市场表现 -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5% 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 服务消费是消费升级的集中体现[13] - 当前消费者由原来更多的功能导向转变为“功能+情感”导向 消费不仅追求优质服务和多样产品 也注重情绪价值[15] - 消费模式的变化倒逼商家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15]
机器人减速器产品产量猛增1.2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0 23:57
记者丨周潇枭 见习记者冉黎黎 编辑丨曾静娇 见习编辑张嘉钰 10月2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其中,前三季度,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累 计增加值占全部规上工业比重达35.9%,已连续31个月超过30%,"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凸显。同时,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6%,增速快于全部规模以 上工业3.4个百分点。 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团队首席分析师杨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反映了创新驱动转型的积极成效,再叠加下游需求有所改善, 拉动了装备制造业的生产。 具体来看,装备制造业方面,前三季度,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累计增加值占全部规上工业比重达35.9%,已连续31个月超过 30%,"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凸显。 杨畅表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反映了创新驱动转型的积极成效,再叠加下游需求有所改善,拉动了装备制造业的生产。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新型工业化研究部高级工程师颜蒙进一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高速发 展可从三方面加以认识,一是规模总量不断扩张,二是细分 ...
焦点访谈 | 多维度解析中国经济三季报:格局稳、势头进、特性韧
央视网· 2025-10-20 21:27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0150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 [1] -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三季度增长4.8% [1] - 货物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9月末外汇储备保持在3.3万亿美元以上 [2] 工业与企业盈利 - 1—8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1—7月同比下降1.7%转为增长0.9%,扭转了自今年5月份以来企业累计利润持续下降的态势 [3] - 原材料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是推动工业企业利润回升的重要力量 [5] - 9月份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和消费品行业PMI分别为51.9%、51.6%和50.6%,均位于扩张区间,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4.1%,连续三个月回升 [5] 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 - 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 [9] - 3D打印设备、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0.5%、29.8%、29.7% [9] - 截至今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呈现爆发式增长 [7] - 今年8月服务器产量同比增长86.2% [9] 投资与产业升级 - 前三季度制造业投资增长4.0%,明显快于全部投资 [13] - 汽车制造业、船舶、交通运输设备等行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14] - 前三季度民用钢质船舶产量实现两位数增长,铁路机车保持两位数增长 [9] - 民营企业持续加大创新投入,积极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13] 消费市场 - 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5% [14] - 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2%,明显快于商品零售额增速 [16] - 以旧换新政策推动汽车、家电家居、3C数码等产品升级换代 [16] 对外贸易 - 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33.6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其中出口增长7.1% [20] - 出口工业机器人增长54.9%,高端装备增长22.4% [22] - “新三样”产品、铁道电力机车等绿色产品出口增速均达到两位数 [22]
王新:工业经济稳中有进 发展质效不断提升
国家统计局· 2025-10-20 10:17
前三季度,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 策,工业生产实现较快增长,工业品出口彰显韧性,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进程持续推进,企 业效益明显改善,工业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工业企业利润改善,营收利润率有所回升。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0.9%,扭转了 自今年5月份以来企业累计利润下降态势,其中制造业增长7.4%,保持较高增速。从行业看,有色、电 气机械等行业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分别增长12.7%、11.5%。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由7月份 下降转为增长20.4%,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83%,同比提高0.90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当月利润改善明显。 装备制造业占比持续提升,"压舱石"作用明显。前三季度,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9.7%,累计增加值占全部规上工业比重达35.9%,已连续31个月超过30%,"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凸显。 从行业看,汽车、电气机械、电子等行业分别增长11.2%、11.1%、10.9%,对全部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 分别达11.0%、11.0%、17.1%,居工业各大类行业前三位。从产品看,中高端装备类产 ...
中国中车10月16日获融资买入9445.88万元,融资余额21.78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17 09:21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16日公司股价上涨0.51%,成交额为11.34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额为9445.88万元,融资偿还额为1.12亿元,融资净买入额为-1726.95万元 [1] - 截至10月16日,公司融资融券余额合计为21.87亿元 [1] 融资融券情况 - 当前融资余额为21.78亿元,占流通市值的1.14%,融资余额水平超过近一年80%分位,处于高位 [1] - 10月16日融券偿还8.06万股,融券卖出23.19万股,卖出金额182.51万元 [1] - 融券余量为116.30万股,融券余额为915.28万元,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处于高位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铁路机车、客车、动车组、城轨地铁车辆及重要零部件的研发、制造、销售、修理和租赁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铁路装备49.86%,新产业34.01%,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14.53%,现代服务1.60% [1] 股东与股本结构 - 截至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51.32万,较上期减少1.20% [2] - 截至6月30日,人均流通股为47597股,较上期增加1.21% [2] 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97.58亿元,同比增长33.01% [2]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72.46亿元,同比增长72.48% [2] 分红与机构持仓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04.42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75.06亿元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8.42亿股,较上期增加8108.14万股 [3] - 华夏上证50ETF(510050)为新进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2.39亿股 [3]
2025年1-4月中国铁路机车产量为143辆 累计下降6.5%
产业信息网· 2025-10-15 09:07
核心观点 - 2025年4月中国铁路机车产量同比大幅增长172.2%至49辆,但2025年1-4月累计产量同比下降6.5%至143辆,显示月度数据强劲反弹与累计数据疲软并存 [1] 行业产量数据 - 2025年4月单月铁路机车产量为49辆,同比增长172.2% [1] - 2025年1-4月铁路机车累计产量为143辆,累计同比下降6.5% [1] 相关上市公司 -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包括中国中车、中国中铁、中国铁建、晋西车轴、太原重工、时代新材、神州高铁、康尼机电、辉煌科技、晋亿实业 [1]
2025年1-8月中国铁路机车产量为488辆 累计增长20.5%
产业信息网· 2025-10-09 11:38
核心观点 - 2025年8月中国铁路机车产量为48辆,同比下降22.6% [1] - 2025年1-8月中国铁路机车累计产量为488辆,累计增长20.5% [1] 相关企业 - 行业相关上市企业包括中国中车、中国中铁、中国铁建、晋西车轴、太原重工、时代新材、神州高铁、康尼机电、辉煌科技、晋亿实业 [1] 数据来源 -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及智研咨询整理 [1]
2025年1-7月中国铁路机车产量为440辆 累计增长28.3%
产业信息网· 2025-09-16 11:29
行业产量数据 - 2025年7月中国铁路机车产量达61辆 同比增长154.2% [1] - 2025年1-7月累计产量440辆 累计增长28.3% [1] 重点上市公司 - 行业涉及中国中车、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10家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 [1] 数据来源 - 产量数据源自国家统计局与智研咨询报告 [1]
2025年1-5月中国铁路机车产量为204辆 累计增长9.7%
产业信息网· 2025-09-15 09:15
行业产量数据 - 2025年5月中国铁路机车产量为61辆 同比增长84.8% [1] - 2025年1-5月中国铁路机车累计产量达204辆 累计增长9.7% [1] 重点上市公司 - 行业主要企业包括中国中车 中国中铁 中国铁建 晋西车轴 太原重工 [1] - 产业链覆盖时代新材 神州高铁 康尼机电 辉煌科技 晋亿实业等企业 [1] 研究支持 - 数据援引国家统计局官方统计及智研咨询行业报告 [1] - 行业分析参考《2025-2031年中国铁路机车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前景规划报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