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铁路机车
icon
搜索文档
服务建设更加美好的上海合作组织家园 国开行:金融纽带连上合 合作共赢谱新篇
新华网· 2025-08-30 11:15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金融合作 - 与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对外经济活动银行开展转贷款合作 分两期支持采购中国清洁能源公交车 一期1000辆已全部交付 二期支持七大重点城市采购近400辆天然气公交车 [1] - 设立两期共600亿元等值人民币上合组织银联体专项贷款 与成员行共同支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经贸合作 产业合作 中小企业和社会民生等领域项目 [5] - 与哈萨克斯坦国有铁路公司签订协议 为其从中车采购200台机车提供35.6亿元人民币出口买方信贷支持 近期发放首笔1.8亿元人民币贷款 [17] 公共交通装备出口 - 中国清洁能源公交车在塔什干投入运营 配备无障碍设施和空调 支持当地公共交通系统绿色低碳转型升级 [1] - 中车出口哈萨克斯坦的200台机车根据当地环境优化设计 具有动力强 抗风沙 耐高寒等优势 经济性和排放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 [17] 中小企业融资支持 - 通过转贷款支持乌兹别克斯坦500多家中小企业 涵盖新能源 科技 纺织 建材 农业 医药及服务业等领域 创造约3万个新增就业岗位 90%以上贷款金额小于1000万美元 [11] - 向塔吉克斯坦国家储蓄银行发放转贷款4790万美元和1131.4万元人民币 重点支持农牧及副业 建材 农产品和食品加工等行业中小企业和私人业主 [11] 国际产业合作项目 - 向中联重科白俄罗斯生产基地项目发放2450万美元中长期贷款 支持基地建成 为当地创造约500个就业岗位 本地化生产的25吨 60吨起重机行销周边国家 [15] - 中联重科白俄罗斯生产基地生产的起重机应用于白俄罗斯国际标准游泳馆 国家体育馆等多个大型工程 得到客户广泛好评 [15] 区域金融合作机制 - 上合组织银联体现有9家成员行和1家伙伴行 包括中国国家开发银行 哈萨克斯坦开发银行 俄罗斯联邦外经银行等金融机构 [6] - 2006年以来举办95期交流研讨活动 内容涵盖金融财税政策 基础设施融资 合作园区建设 风险防控 本币合作等领域 [6]
国开行:金融纽带连上合 合作共赢谱新篇
人民网· 2025-08-30 09:31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金融合作项目 - 通过转贷款合作支持乌兹别克斯坦采购中国清洁能源公交车 其中一期1000辆已全部交付 二期支持七大重点城市采购近400辆天然气公交车 [1] - 设立两期共600亿元等值人民币上合组织银联体专项贷款 支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经贸合作 产业合作 中小企业和社会民生等领域 [5] - 与哈萨克斯坦国有铁路公司签订35 6亿元人民币出口买方信贷协议 支持采购200台中国中车机车 首笔发放1 8亿元人民币贷款 [12][13] 中小企业支持计划 - 与乌兹别克斯坦外经银行开展10笔转贷款合作 支持500多家中小企业 涵盖新能源 科技 纺织 建材 农业 医药及服务业 创造约3万个新增就业岗位 其中90%以上贷款金额小于1000万美元 [8] - 向塔吉克斯坦国家储蓄银行发放转贷款4790万美元和1131 4万元人民币 支持农牧及副业 建材 农产品加工等行业中小企业 例如为制砖厂提供100万美元贷款用于设备采购和厂房扩建 [9] - 通过吉尔吉斯斯坦Eldik银行向埃尔普拉斯有限公司提供转贷款 支持其从中国进口现代化生产设备 [8] 国际产能与基础设施合作 - 向中联重科白俄罗斯生产基地发放2450万美元中长期贷款 支持基地建设 该项目为当地创造约500个就业岗位 生产的25吨和60吨起重机行销周边国家 [11][12] - 支持哈萨克斯坦铁路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 采购的200台机车具有动力强 抗风沙 耐高寒等优势 经济性和排放指标达国际先进水平 [12] - 通过上合组织银联体机制推动政策沟通和项目合作 覆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能源 农业等领域 截至2024年成员行增至9家 伙伴行1家 [4][5][6] 能力建设与机制发展 - 2006年以来面向上海合作组织国家举办95期交流研讨活动 内容涵盖金融财税政策 基础设施融资 合作园区建设 风险防控 本币合作等 [5] - 2024年各成员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银行联合体成员行关于上合组织银联体二十周年的联合声明》 承诺加强基础设施 科技创新 产业升级 绿色低碳 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合作 [6]
中国中车跌2.05%,成交额7.6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8550.8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7 15:23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7日盘中下跌2.05%至7.64元/股 成交额7.61亿元 换手率0.40% 总市值2192.5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8550.84万元 特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10.32%和18.33% 大单买卖占比分别为20.19%和23.42% [1] - 年内股价下跌6.49% 但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3.66%、4.23%和10.09%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197.58亿元 同比增长33.01%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72.46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72.48% [2]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51.32万户 较上期减少1.20% [2] - 人均流通股增至47597股 环比增加1.21% [2] - 香港中央结算持股8.42亿股 较上期增加8108.14万股 [3] - 华夏上证50ETF新进成为第六大流通股东 持股2.39亿股 [3] 业务构成与分红记录 - 铁路装备业务占比49.86% 新产业占34.01% 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占14.53% [1]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04.42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175.06亿元 [3] 行业属性与概念板块 - 属于机械设备-轨交设备行业 [1] - 概念板块涵盖中欧班列、中特估、融资租赁、中字头、央企改革等 [1]
2025年1-6月中国铁路机车产量为379辆 累计增长18.8%
产业信息网· 2025-08-21 11:25
铁路机车行业产量数据 - 2025年6月中国铁路机车产量为175辆 同比增长31 6% [1] - 2025年1-6月中国铁路机车累计产量为379辆 累计增长18 8% [1] 相关上市企业 - 涉及企业包括中国中车(601766) 中国中铁(601390) 中国铁建(601186) 晋西车轴(600495) 太原重工(600169) 时代新材(600458) 神州高铁(000008) 康尼机电(603111) 辉煌科技(002296) 晋亿实业(601002) [1] 行业研究报告 - 智研咨询发布《2025-2031年中国铁路机车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前景规划报告》 [1]
7月工业生产平稳增长 发展质量持续提升
央视网· 2025-08-17 20:26
工业生产总体表现 - 7月份工业生产总体保持平稳 多数行业和产品实现增长 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1] - 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5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增长面达85.4% [3] 装备制造业支撑作用 - 电子 电气机械 汽车等行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36.4% [3] - 装备制造业继续发挥工业生产"压舱石"作用 [3] 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表现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7% [5] - 船舶及相关装置制造行业增加值增长29.7% [5] - 铁路机车产量增长1.5倍 [5] 新质生产力发展 - 模拟芯片产量增长29.8% [7] - 3D打印设备产量增长24.2% [7] - 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产量增长21.4% [7] 机器人产业增长 - 机器人减速器产量增长48% [7] - 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24% [7] - 服务机器人产量增长12.8% [7]
携手奔跑 成德眉资交出高含金量半年“答卷”
四川日报· 2025-08-13 14:45
经济总量与增长 - 成都都市圈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达15171.8亿元 同比增长6.1% 增速高于全省0.5个百分点 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47.5% [4][6] - 四市GDP较去年同期1.39万亿元实现显著提升 以全省6.8%的土地面积贡献近半经济产出 [6] - 成都GDP同比增速5.8% 位居全国9座"GDP两万亿城市"前列 德阳与眉山增速并列全省第一 资阳以7.0%增速排名全省第四 [8] 工业与投资表现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 显著高于全省7.3%的增速 创3年多来月度累计增速高点 [6] -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4% 增速高于全省3.7个百分点 [6] - 德眉资三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眉山以17.7%增速居全省首位 德阳产品销售率达94.4% 资阳31个行业大类中18个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 [8] 重点产业链发展 - 9条重点产业链(含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值总规模突破1.2万亿元 [10] - 细分领域产量高速增长:成都新能源汽车增352.2% 德阳燃气轮机增101.6% 眉山太阳能电池增179.8% 资阳铁路机车增130.8% [10] - 跨市合作企业超2860家 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圈内供应商占比超40% 绿色食品、航空装备等领域占比提升显著 [11] 新兴产业布局 - 低空经济领域签约14个产业项目 涵盖应用场景、研发制造和商业运营三大类 [6] - 德阳战略性新兴产业222户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7.7亿元 利润总额17.9亿元 [11] - 眉山集聚43家低空制造企业形成"材料—器件—整机"生态 中创新航、杉杉科技进入头部企业产业链 [11] 文旅与服务产业 -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突出 成都第三产业增加值8654.2亿元 占经济总量71.5% [14] - 成都举办营业性演出1.4万余场 大型演唱会55场 带动综合消费31.5亿元 体育消费总规模达410亿元 同比增长9% [14]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72.4亿元 同比增长6.1% 增速高于全省0.5个百分点 占全省比重47.8% [15] 协同发展举措 - 发布首部成都都市圈投资指南 建立合作招商长效机制 实施营商环境优化专项行动 [7] - 年度投资超370亿元推进51个重点产业项目建设 涵盖9条重点产业链 [11] - 交通同城化成效显著:市域铁路成资S3线累计客运量835万人次 日均客流量超3万人次 [15]
资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近五年同期最高 工业攀高,动力何来
四川日报· 2025-08-11 15:29
资阳市2025年上半年经济表现 -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530.1亿元 同比增长7% 工业对经济增长支撑作用突出 [2]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8% 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5个百分点 位列全省第4 [2] - 纺织服装/服饰业同比增长70.4% 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56.2%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08.3%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9.6% [2] 工业产品产量与出口表现 - 铁路机车产品产量同比增长130.8% 锂离子电池/中成药/饮料酒/钢结构产量分别增长31.9%/71.5%/14.5%/26.4% [3] - 中车资阳公司上半年交付机车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44% 出口哈萨克斯坦新能源机车实现我国新能源机车首次海外出口 [3] - 资阳石油钢管有限公司上半年产量6.5万吨 超去年全年总和 下半年待完成订单10万余吨 [4] 制造业投资与项目进展 - 全市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3.2% 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4.9个百分点 位居全省第四 [5] - 乐至奋安新型高端铝合金型材西南基地获订单5.3亿元 8条生产线全速运转 [6] - 四川易行时代动力科技二期项目投产 上半年出口4.5亿元 规模超去年全年 [6] - 24个重点工业项目开工 10个项目加快建设 3个项目竣工 工业领域储备项目103个 [6] 能源产业与建圈强链成效 - 安岳采气作业区高石梯区块天然气累计产量突破200亿立方米 日产量超1200万立方米 [8] - 西南油气田安岳第二净化厂9月底投运 日处理能力达1200万立方米 预计新投30余口井后日产量再提升30% [8] - 雁江区中石化/中石油新钻31口井 推动日产气同比增长316% 4个天然气就地转化项目投产 日转换利用47万立方米 [9] - 五大重点产业均实现正增长 清洁能源/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产业同比增速均超20% [9]
工业攀高,动力何来
四川日报· 2025-08-11 06:38
整体经济表现 - 资阳市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530.1亿元 同比增长7.0% [2]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8% 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5个百分点 位列全省第4 [2] - 工业增加值增速创近五年同期最好成绩 [2] 行业增长数据 - 纺织服装、服饰业同比增长70.4% [2] - 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56.2% [2]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08.3% [2] -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9.6% [2] - 铁路机车产品产量同比增长130.8% [2] 重点产品产量 - 锂离子电池产量同比增长31.9% [2] - 中成药产量同比增长71.5% [2] - 饮料酒产量同比增长14.5% [2] - 钢结构产量同比增长26.4% [2] - 石油钢管公司上半年产量6.5万吨 超去年全年总和 [2] 企业运营表现 - 中车资阳公司上半年交付机车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44% [2] - 四川易行时代上半年实现4.5亿元出口 规模超去年全年 [3] - 资阳石油钢管公司成为国家管网主力供应商 [2] - 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4.68% 增速全省第4 [2] 制造业投资 - 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3.2% 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4.9个百分点 位居全省第四 [3] - 乐至奋安新型高端铝合金型材西南基地获订单5.3亿元 [3] - Keeway西南生产基地新工厂7月16日正式投产 [3] 项目推进情况 - 24个重点工业项目开工建设包括资阳高新区成渝地区人工智能应用中心等 [3] - 10个重点工业项目加快建设包括资阳高新区成渝产业转移合作示范园等 [3] - 3个重点工业项目竣工包括安岳县川投新能源化学储能电站等 [3] - 工业领域储备项目103个 占全年目标任务98% [3] 能源产业发展 - 安岳采气作业区高石梯区块天然气累计产量突破200亿立方米 [3] - 高石梯区块每日产气超1200万立方米 [3] - 西南油气田安岳第二净化厂预计9月底投运 日处理能力达1200万立方米 [3] - 雁江区中石化天然气勘探开发新钻31口井 推动日产气同比增长316% [3] - 雁江区4个天然气就地转化项目建成投产 日转换利用天然气约47万立方米 [3] 产业规划与链建设 - 制定航空航天、医药健康等5个产业建圈强链三年行动方案 [3] - 分类绘制产业全景图、招商图谱和产业链供需清单 [3] - 五大重点产业均实现正增长 清洁能源、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等产业增速均超20% [3]
成都都市圈上半年GDP超1.5万亿元
新华财经· 2025-07-27 18:38
成都都市圈经济表现 - 成都都市圈上半年GDP达15171.78亿元,其中成都占比79.8%达12108.2亿元,德阳1588.0亿元,眉山945.48亿元,资阳530.1亿元 [1] - 成都第三产业增加值8654.2亿元占GDP比重71.5%,显示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 [2] - 德阳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收1799.0亿元同比增长10.8%,利润90.3亿元增长6.9% [2] 重点产业链发展 - 都市圈9条产业链产值超万亿元,成都主导新型显示、轨道交通等6条产业链,德眉资主导清洁能源装备等3条产业链 [1] - 成都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352.2%,智能手表119.2%,锂离子电池45.8% [1] - 德阳燃气轮机产量增长101.6%,发电设备增长51.3% [1] - 眉山太阳能电池增长179.8%,液晶显示屏15.5%,液晶显示模组24.5% [1] - 资阳铁路机车增长130.8%,锂离子电池31.9%,中成药71.5% [1] 消费与服务业发展 - 成都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22.3亿元,正推进文商旅体融合发展和国际消费中心建设 [2] - 成都重点发展文创产业、演艺经济、赛事经济等服务消费领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