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Crunch

搜索文档
Uber and WeRide launch robotaxi service in Abu Dhabi
TechCrunch· 2024-12-06 16:08
核心观点 - Uber与中国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WeRide在阿布扎比推出了商业化的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这是Uber首次在国际市场上提供自动驾驶服务 [1] 合作伙伴与行业动态 - Uber已经与多个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涵盖了打车、配送和货运等多个领域,合作伙伴包括Wayve、Serve Robotics、Aurora Innovation、Waabi等 [1] - 投资者对Uber等现有企业能否与Waymo和特斯拉等技术公司竞争持谨慎态度,尤其是在Waymo宣布计划在迈阿密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后,Uber股价下跌了近10% [2] 服务细节 - Uber与WeRide的合作初期规模较小,双方未透露初始投入的车辆数量 [3] - 服务初期将在萨迪亚特岛、亚斯岛以及扎耶德国际机场之间的路线上运营,并计划未来扩展 [3] - 每辆车上将配备一名人类安全操作员,计划在2025年实现完全无人驾驶的商业化运营 [4] 本地合作 - Uber和WeRide将与当地运输公司Tawasul Transport合作,负责车队运营 [5]
GitLab names Bill Staples as its new CEO
TechCrunch· 2024-12-06 10:45
公司管理层变动 - GitLab任命Bill Staples为新任CEO 立即生效 [1] - 原CEO Sid Sijbrandij因癌症治疗将转任董事会执行主席 [1] - Bill Staples同时被任命为公司董事会成员 [1] 新任CEO背景 - Bill Staples曾担任New Relic的CEO [2] - 在New Relic之前 曾领导微软Azure应用平台 参与孵化Azure和Office 365视频服务的流媒体基础设施 [2] - 曾在Adobe担任副总裁多年 主导云服务和分析工具的开发 [2] 管理层评价 - 原CEO Sid Sijbrandij认为Bill Staples对软件的热情 对客户的承诺以及出色的业绩记录使其成为领导公司的合适人选 [2] - Sid Sijbrandij表示现在是专注于癌症治疗和健康的合适时机 [2]
Uber will need to fingerprint drivers in California to transport teens
TechCrunch· 2024-12-06 06:06
核心观点 - 加州公共事业委员会要求Uber等运输公司在运输未成年乘客时,必须对司机进行指纹背景检查,并承担相关费用,以确保乘客安全 [1][10][11] 行业要求 - 加州公共事业委员会发布新规,要求所有在加州运输未成年乘客的出租车和网约车司机必须通过指纹背景检查,并由运输公司承担检查费用 [1][10][11] - 运输公司还需向委员会报告如何实施实时行程跟踪、接送地点的安全程序以及针对未成年乘客的司机培训 [10] 公司反应 - Uber过去曾反对指纹背景检查,认为其现有的基于姓名的背景检查和其他安全措施已足够,且指纹检查可能阻碍司机注册并 disproportionately影响少数族裔 [2] - Uber认为其通过Checkr进行的姓名筛查系统以及Uber for Teens中的实时行程跟踪等安全功能足以保障乘客安全,并仅将最经验丰富和高评分的司机与青少年配对 [6] - Uber反对承担指纹检查费用,认为这将导致Uber for Teens服务价格上涨,并指出其市场价值高达1500亿美元,暗示其有能力承担这些费用 [12] 竞争对手 - HopSkipDrive支持新规,其所有司机都经过15点认证,包括指纹背景检查,并使用远程信息处理技术检测不安全驾驶行为和实时行程跟踪 [9] - HopSkipDrive支付司机的指纹检查费用,委员会认为如果小型运输网络公司如HopSkipDrive能够承担这些费用,Uber也应如此 [13] 服务细节 - Uber于2024年2月推出Uber for Teens服务,允许13至17岁的青少年在没有父母或监护人的情况下叫车 [4] - Uber表示其总行程中不到10%涉及未成年乘客 [4]
UK tribunal green-lights $2.7B Facebook collective action antitrust lawsuit
TechCrunch· 2024-12-05 23:03
文章核心观点 - Meta(前Facebook)在英国面临一项价值超过21亿英镑的集体诉讼,指控其利用市场主导地位,以不公平的方式收集和处理英国用户的个人数据,用于广告盈利 [1][2][3][5] 诉讼背景 - 诉讼由竞争法专家Dr Liza Lovdahl Gormsen代表英国Facebook用户发起,涵盖2016年2月14日至2023年10月6日期间的4600万英国Meta服务用户 [2][3] - 诉讼最初于2022年1月提起,Meta曾两次试图驳回但均失败,2023年10月修订后的索赔金额调整为21亿至31亿英镑(不含利息) [4][5] 诉讼进展 - 英国竞争上诉法庭已认证该集体诉讼,允许其进入审判阶段,并发布官方通知,告知受影响用户如何选择退出 [5] - 英国Facebook用户自动被纳入集体诉讼,除非主动选择退出 [6] 诉讼内容 - 诉讼指控Meta通过其产品(如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以及第三方平台收集用户数据,涉及使用cookies或其他跟踪技术 [6] - 原告称Meta在用户访问Facebook平台时,要求用户放弃“Off-Facebook Data”作为条件,构成“不公平交易条件” [7] - 诉讼还涉及Meta如何通过第三方网站收集用户数据,增加用户数据点,超出用户预期 [9] 诉讼影响 - 诉讼索赔金额巨大,超过欧洲迄今为止对Meta数据违规的最大罚款(13亿美元) [11] - 诉讼可能为个人在法律行动中如何应用竞争法以及在其他集体诉讼中设定先例 [12] - 诉讼可能重新定义竞争法在数据利用方面的应用,代表处理相关关键问题的方式发生重大转变 [13]
Vodafone and Three's $19B merger cleared by UK regulators – with conditions
TechCrunch· 2024-12-05 17:31
文章核心观点 英国反垄断监管机构有条件批准沃达丰和Three的190亿美元合并交易,要求两家公司签署具有约束力的承诺以促进竞争 [1][2][4] 交易背景 - 沃达丰和Three是英国四大拥有基础设施的移动网络运营商中的两家,去年6月宣布以190亿美元合并,引发监管审查 [2] 监管审查过程 - 竞争与市场管理局(CMA)1月启动“第一阶段”初步调查,6月进行全面深入调查 [2] - 9月CMA发布初步调查结果,认为合并可能导致消费者价格上涨、服务减少和英国移动网络投资降低,但未阻止交易,而是提出潜在补救措施 [3] 批准条件 - 两家公司必须签署具有约束力的承诺,“投资数十亿”在全英国推出合并后的5G网络 [4] - 短期内新合并实体需对“某些移动资费”进行三年限价,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MVNOs)在同一时期继续执行预设合同条款 [4] 监督机构 - 这些承诺将由CMA和英国电信行业监管与竞争机构Ofcom监督 [5] 监管方观点 - CMA调查委员会主席表示,仔细考虑证据和反馈后,认为合并可能促进英国移动行业竞争,但前提是沃达丰和Three同意实施提议措施 [6]
Meta jumps aboard the nuclear-powered data center bandwagon
TechCrunch· 2024-12-05 00:49
文章核心观点 - 科技公司对核能兴趣激增,Meta发布提案寻求核电厂开发商,若科技公司能兑现承诺,未来十年核能有望复兴,但发展受时机等因素影响 [2][7][8] Meta核能计划 - 年初Meta计划在现有反应堆旁建核动力数据中心,因监管反对(该地有稀有蜜蜂物种)而搁置,现发布提案寻求核电厂开发商 [1][2] - 公司向核电厂开发商征集提案,希望在美国增加1 - 4吉瓦发电容量,愿在前期分担成本,反应堆投产后承诺购电 [2] - 提案申请时间紧迫,2025年2月7日需提交初步提案,公司希望电厂2030年代初投入运营 [2] - 公司在选址上灵活,新电厂不一定要靠近数据中心,只要能满足电网和社区增长需求即可 [3] - 该立场或助公司避开监管对数据中心电力需求与电网平衡的担忧,如亚马逊数据中心扩张计划曾因监管担忧被拒 [3][4] 核能技术情况 - 传统核电厂单厂发电约1吉瓦,能满足Meta最低需求,但建设成本高、耗时长;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有望通过模块化和大规模生产降低成本,但商业规模应用未经验证 [5] 其他科技公司动态 - 微软希望2028年重启三哩岛反应堆;谷歌与Kairos Power签约获取500兆瓦电力;亚马逊投资SMR初创公司X - Energy并达成约300兆瓦发电容量开发协议 [6] 行业前景 - 近期科技公司对核能的积极行动表明,若能兑现承诺,未来十年核能有望复兴,类似科技公司早期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 [7] - 可再生能源和电池成本持续下降,多家聚变能源初创公司计划2030年代初启动商业反应堆,虽需求大,但并非所有竞争者都能成功 [8]
Amazon teams up with Orbital to remove CO2 from the air at one of its datacenters
TechCrunch· 2024-12-04 03:04
AI’s surging power demand has put several big tech firms at risk of blowing through their climate commitments. But Amazon has partnered with Orbital, an AI startup, to test a new material that removes carbon dioxide from the atmosphere — and they’re using an AWS datacenter as a first site. One of carbon capture’s biggest costs is generating enough airflow so that the sorbent material can withdraw a meaningful amount of carbon dioxide. Datacenters seem an obvious place to deploy such a technology since their ...
Walmart completes $2.3B acquisition of Vizio to help grow its ad business
TechCrunch· 2024-12-04 02:06
收购背景 - 沃尔玛完成了对电视制造商Vizio的收购 旨在提升其广告业务 [1] - 该收购最初于2月被报道 但由于联邦法规的等待期 耗时数月才完成 [1] 交易细节 - 该交易为全现金交易 价值23亿美元 [2] - 通过这一战略举措 沃尔玛旨在成为联网电视广告领域的领导者 [2] 整合与战略 - 沃尔玛将Vizio整合到其广告平台Walmart Connect中 以更好地与亚马逊、谷歌和Roku等行业巨头竞争 [2] - 整合使沃尔玛能够将其零售业务与电视硬件相结合 直接获取客户观看习惯和购物偏好的数据 [3] - 收集的信息可用于定制广告 增强产品供应 并创建个性化购物体验 [3] - Vizio电视可能会展示大量沃尔玛产品的广告 [3] - 沃尔玛还将获得Vizio的WatchFree+流媒体服务的控制权 [3]
ThredUp fashion marketplace offloads its European business, Remix
TechCrunch· 2024-12-04 00:42
Fashion resale marketplace ThredUp has divested its European business to focus on its core domestic U.S. market. ThredUp expanded into Europe in 2021 with the acquisition of Remix, a Bulgarian startup that operates across a handful of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an markets. Back in May, ThredUp announced a new general manager, Florin Filote, to lead its European operations‚ and Filote is now leading a management buyout of the unit he leads. Founded in 2009, ThredUp specializes in secondhand clothing and acce ...
Meta says AI content made up less than 1% of election-related misinformation on its apps
TechCrunch· 2024-12-03 23:15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主要讨论了Meta公司在2023年对生成式AI在选举中传播宣传和虚假信息的影响进行了评估,发现其影响有限 [1][3][4][5] 生成式AI的影响 - 公司发现生成式AI在选举相关内容中的使用量较低,仅占所有事实核查错误信息的不到1% [3] - 在主要选举期间,与选举、政治和社会话题相关的AI内容评级占所有事实核查错误信息的不到1% [3] - 公司的人工智能图像生成器在选举日前一个月拒绝了59万个创建与选举相关的深度伪造图像的请求 [3] 公司措施 - 公司发现协调的账户网络在使用生成式AI进行宣传或传播虚假信息时,仅取得了微小的生产力和内容生成收益 [4] - 公司表示,使用AI并未影响其取缔这些隐蔽影响活动的能力,因为其关注的是这些账户的行为,而非他们发布的内容是否由AI生成 [4] - 公司还透露,在全球范围内取缔了约20个新的隐蔽影响操作,以防止外国干预 [5] - 公司指出,大多数被破坏的网络没有真实的受众,有些使用假点赞和粉丝来显得比实际更受欢迎 [5] - 公司还指出,与俄罗斯相关的美国选举虚假视频经常在X和Telegram上发布 [5] 未来展望 - 公司表示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审查其政策,并宣布任何变化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