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豪酒店(00078)

搜索文档
REGAL INT'L(00078) - 联合公佈 - 进一步延迟寄发通函及延长最后截止日期(二零二...
2024-11-06 20:50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78) (股份代號:120) 聯合公佈 進一步延遲寄發通函 及 延 長 最 後 截 止 日 期( 二 零 二 四 年 ) 茲提述(i)由Regal Hotels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富豪」)及Cosmopolitan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四海」)共同刊發日期為二零二四年九月三日之公 佈,內容有關第二補充協議;及 (ii)由富豪及四海共同刊發日期分別為二零二四年 九月二十五日及二零二四年十月十六日之公佈,內容有關延遲寄發通函(統稱「該等 聯合公佈」)。除本文另有界定外,本聯合公佈所用詞彙與該等聯合公佈所界定者具 有相同涵義。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聯合公佈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 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聯合公佈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 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誠如該等聯合公佈所披露,第二補充協議項下擬進行之交易須待(其中包括)富豪及 四海於最後截止日期(二零二四年)(即二零二四年十一月三十日或訂約各方 ...
REGAL INT'L(00078)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6 18:0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执行董事会成员包括罗旭瑞、罗宝文等,非执行董事有蔡志明等,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简丽娟等[3] - 公司核数师为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主要往来银行有澳新银行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银行[3] - 公司股份登记过户处位于百慕达,香港股份登记过户分处位于香港湾仔皇后大道东[3]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百慕达,总办事处及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铜锣湾怡和街[3] - 公司秘书为林秀芬,电话为2894 7888,传真为2890 1697[3] - 公司最终上市控股公司为世纪城市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直接上市控股公司为百利保控股有限公司[4] 公司管理层信息 - 罗旭瑞自1989年公司注册成立起担任主席兼董事总经理,2007年获委任为行政总裁[4] - 罗宝文2000年加入集团,2013年起担任公司副主席及董事总经理[4] - 蔡志明2004年加入董事会担任非执行董事并当选副主席,在制造业及房地产方面有众多投资[5] - 简丽娟2004年加入董事会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在企业融资等方面经验丰富[5] - 罗文钰教授72岁,2012年加入董事会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还担任多家联交所上市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6] - 梁苏宝先生52岁,2023年获委任加入董事会,负责世纪城市集团企业财务职能及中国业务部工作[6] - 罗俊图先生50岁,1999年获委任加入董事会,参与监督百利保集团物业项目及世纪城市集团业务发展[7] - 吴季楷先生70岁,1985年加入集团,1998年获委任加入董事会,负责世纪城市集团企业财务等工作[8] - 伍颖梅女士60岁,2018年获邀加入董事会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获多项奖项及嘉许且热心社会服务[8] - 温子伟先生65岁,2010年获委任加入董事会,为世纪城市集团集团财务总监[8] - 黄之强先生69岁,2004年获邀加入董事会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在财务等方面有逾41年经验[9] 公司财务业绩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综合亏损15.992亿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7.626亿港元[1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酒店业务分类盈利贡献(减除折旧前)较2023年同期增长逾60%,整体毛利3.11亿港元,按年增长32.4%[1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在四海国际集团投资产生公平值亏损8.741亿港元,香港酒店组合折旧费用2.913亿港元[11] - 若酒店物业按2024年6月30日独立专业市场估值列账,公司经调整资产净值为每股19.21港元[1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富豪產業信託錄得基金單位持有人分派前未經審核綜合虧損1980万港元,2023年同期盈利1.052亿港元[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入为8.634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7.764亿港元;经营业务亏损为10.37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4.121亿港元[5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母公司股份持有人应占每股普通股亏损为1.84港元,2023年同期为0.91港元[5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全面亏损总额为16.959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8.909亿港元[54]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总资产为226.384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36.055亿港元有所下降[55] - 2024年6月30日流动总资产为35.11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9.132亿港元减少[55] - 2024年6月30日流动总负债为11.835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5.806亿港元降低[55]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23.275亿港元,与2023年12月31日的23.326亿港元基本持平[55] - 2024年6月30日扣除流动负债后总资产为249.659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59.381亿港元减少[55]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总负债为156.085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48.276亿港元增加[56]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93.574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11.105亿港元下降[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母公司股份持有人应占股本总值减少16.65亿港元至93.574亿港元[5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非控权权益减少6580万港元至1.198亿港元[5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保留盈利减少18.985亿港元至59.924亿港元[5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业务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1.243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011亿港元有所下降[6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4.392亿港元,去年同期为使用现金流量330万港元[6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11.476亿港元,去年同期为4.785亿港元[6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现金及现金等价项目减额净额为5.841亿港元,去年同期为2.807亿港元[62] - 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入为8.634亿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7.764亿港元[70] - 2024年上半年综合除税前亏损为16.668亿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8.332亿港元[70] - 2024年上半年飞机拥有及租赁分类经营业绩为7600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 - 2.47亿港元[70] - 2024年上半年金融资产投资分类经营业绩为 - 9.288亿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 - 2.47亿港元[70] - 2024年上半年酒店经营与管理及酒店拥有分类经营业绩为 - 6040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 - 1.613亿港元[70] - 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8.634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7.764亿港元[72] - 2024年上半年客户合约收益8.112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7.176亿港元[73][74] - 2024年上半年酒店经营及管理服务收入7.823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6.812亿港元[72][73][74] - 2024年上半年香港地区客户合约收益8.09亿港元,中国内地为220万港元[73]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总计1.576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8630万港元[77] - 2024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1.616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706亿港元[78] - 2024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折旧1.406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405亿港元[78] - 2024年上半年银行贷款利息4.932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3.904亿港元[79]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总计5.118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4.131亿港元[79] - 2024年上半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之利息收入80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670万港元[7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即期税项支出850万港元,海外即期税项支出120万港元,期内税项抵免总额180万港元[80] - 应占一合营公司之税项支出为4680万港元,2023年为2590万港元[8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期间,母公司股份持有人应占亏损15.992亿港元,2023年为7.626亿港元[8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业务往来客户应收账项为928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9550万港元[8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业务往来债务人应付账项为450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980万港元[8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附息银行债项总计156.19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1.682亿港元[91] - 2024年上半年无派付或宣派股息,2023年同期也无[82] - 2024年每股普通股基本亏损根据相关数据计算得出,2023年也有对应数据[8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现金及现金等价项目为4.004亿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现金及现金等价项目为11.247亿港元[9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与同系附属公司的管理费为1990万港元,保安系统等服务费为20万港元,维修保养及工程费用为1100万港元[9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与联营公司的广告及推广费用为150万港元[9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与合营公司的利息收入总额为4280万港元,物业管理费收入为30万港元[9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主要管理层人员短期雇员福利为1450万港元,雇员退休计划供款为100万港元,补偿总额为1550万港元[97] - 2024年6月30日应收同系附属公司款项为140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580万港元有所下降[9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待售物业等资产抵押金额为201.374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05.291亿港元减少[99] - 2024年6月30日就合营公司附属公司银行融资提供的担保为19.575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6.575亿港元减少[100] - 2024年6月30日集团为地产发展合约履行保函提供的担保金额为1500万港元,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10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就P&R物业发展项目最高资本承担额为42亿港元,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102] - 2024年6月30日已为P&R出资16.94亿港元作为股东贷款,较2023年12月31日的20.64亿港元减少[102] - 2024年6月30日授予P&R的贷款融资已动用6.232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849亿港元增加[102]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应占P&R物业发展项目已订约但未拨备金额为670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640万港元减少[103]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物业发展项目已订约但未拨备金额为109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070万港元略有增加[103] - 2024年6月30日按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总计78.95亿港元,其中活跃市场报价(第一级)为8.28亿港元[10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按公平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总计17.163亿港元,其中第一级3.835亿港元,第二级7.503亿港元,第三级5.825亿港元[106] - 2024年第三级公平值计量的非上市投资于1月1日为5.825亿港元,6月30日为5.237亿港元[10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并无任何按公平值计量的金融负债[108] - 期间内,金融资产及金融负债的公平值计量无各级之间的转换[107][10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非流动资产48.566亿港元,流动资产74.978亿港元,流动负债49.863亿港元,非流动负债66.51亿港元[125] - 2024年6月30日,母公司股份持有人应占资产净值3.317亿港元,较之前的2.956亿港元有所增加[125] 酒店业务情况 - 2024年上半年访港旅客总数2120万人次,按年增加64.2%,其中内地旅客1610万人次[12] - 2024年上半年香港酒店平均入住率从2023年的80.0%升至83.0%,实际平均房租提升5.3%,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按年增加9.2%[12] - 丽豪航天城酒店2024年上半年平均入住率达55.1%,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及物业收入净额较2023年同期分别增加50.3%及87.8%[13] - 公司在西班牙巴塞罗那拥有一间186间客房的酒店,已出租给第三方带来稳定租金收入[13] - 富薈灣仔酒店此中期期間物業收入淨額较2023年同期增加11.2%[14] - 香港五间富豪酒店期内合併平均入住率为65.6%,去年同期为66.8%,合併平均房租上升12.4%,合併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按年增加10.4%,物业收入淨总额为1.649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高出21.1%[15] - 三间富薈酒店期内合併平均入住率为80.7%,去年同期为86.4%,合併平均房租上升14.2%,合
REGAL INT'L(00078)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8 20:40
财务业绩 - 2024年上半年收入8.634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7.764亿港元增长11.2%[2] - 2024年上半年毛利3.11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349亿港元增长32.4%[2] - 2024年上半年母公司股份持有人应占亏损15.992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7.626亿港元增长109.7%[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综合亏损15.992亿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7.626亿港元[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香港酒店业务分类盈利贡献(减除折旧前)较2023年同期增长逾60%,整体毛利3.11亿港元,按年增长32.4%[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在四海国际集团投资产生公平值亏损8.741亿港元,香港酒店组合折旧费用2.913亿港元[5] - 2024年上半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净额9.326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2.591亿港元[48] - 2024年上半年经营业务亏损10.37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4.121亿港元;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16.668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8.332亿港元[48] - 2024年6月30日,母公司股份持有人应占账面资产净值75.047亿港元,每股8.35港元;按市值重列调整后,应占未经审核经调整资产净值172.661亿港元,每股19.21港元[41] - 回顾期内,经营业务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1.243亿港元(2023年:2.011亿港元),利息支出净额为4.499亿港元(2023年:3.662亿港元)[43] - 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存连同定期存款为11.4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16.849亿港元),扣除后债项为144.79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144.833亿港元)[4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55.4%(2023年12月31日:50.8%);按酒店物业市值重列调整后,资产负债比率为37.5%(2023年12月31日:35.4%)[4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租赁负债为128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1820万港元)[46]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待售物业及若干资产共201.374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205.291亿港元)已作抵押[4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母公司股份持有人应占亏损15.992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7.626亿港元;非控权权益应占亏损6580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6060万港元[49] - 2024年上半年每股普通股亏损1.84港元,2023年同期为0.91港元[49] - 2024年上半年全面亏损总额16.959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8.909亿港元[50]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总资产226.384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36.055亿港元有所下降[51] - 2024年6月30日流动总资产35.11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9.132亿港元减少[51] - 2024年6月30日流动总负债11.835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5.806亿港元减少[52]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总负债156.085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48.276亿港元增加[52]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93.574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11.105亿港元减少[52] - 2024年和2023年销售予外界客户收入分别为8.634亿港元和7.764亿港元,分类间销售分别为8710万港元和9070万港元[59] - 2024年和2023年除税前亏损分别为16.668亿港元和8.332亿港元[59] - 2024年和2023年母公司股份持有人应占亏损分别为15.992亿港元和7.626亿港元[59] - 2024年和2023年非控权权益应占亏损分别为6580万港元和6060万港元[59] - 2024年和2023年酒店经营及管理服务收入分别为7.823亿港元和6.812亿港元[62] - 2024年和2023年租金收入中酒店物业分别为2110万港元和2350万港元,投资物业分别为1660万港元和1350万港元,飞机分别为1180万港元和1300万港元[62] - 2024年和2023年总收入分别为8.634亿港元和7.764亿港元[6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非上市投资之股息收入为850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470万港元;出售非上市投资之收益为6.93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4960万港元[63] - 2024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之折旧为1.616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706亿港元;使用权资产之折旧为1.406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405亿港元[64] - 2024年上半年银行贷款之利息为4.932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3.904亿港元;金融负债总利息开支为5.142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4.113亿港元[65]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之税项抵免总额为 - 180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 - 1000万港元;应占一合营公司之税项支出为4680万港元,2023年为2590万港元[66][6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母公司股份持有人应占亏损为15.992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7.626亿港元;每股普通股基本亏损按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8.988亿股计算[68] - 2024年6月30日业务往来客户应收账项为928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9550万港元;超过一年未收取账项结存为2720万港元,2023年为2270万港元[69][70] - 2024年6月30日业务往来债务人应付账项为450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980万港元;三 个月内未缴付账项结存为4460万港元,2023年为7970万港元[72][73] 酒店业务表现 - 2024年上半年香港酒店业务分类盈利贡献(减除折旧前)较2023年同期增长逾60%[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香港酒店组合折旧费用总额为2.913亿港元[3] - 2024年上半年访港旅客总数达2120万人次,按年增加64.2%,仅为2019年上半年高峰约60.7%[6] - 截至6月30日止半年香港酒店平均入住率由2023年的80.0%升至2024年的83.0%,实际平均房租提升5.3%,RevPAR按年增加9.2%[6] - 丽豪航天城酒店2024年上半年平均入住率达55.1%,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及物业收入净额较2023年同期分别增加50.3%及87.8%[7] - 2024年上半年富豪产业信托录得基金单位持有人分派前未经审核综合亏损1980万港元,2023年同期盈利1.052亿港元[9] - 若不计投资物业组合公平值收益1650万港元,富豪产业信托2024年上半年核心经营亏损3630万港元[9] - 富薈湾仔酒店2024年上半年物业收入净额较2023年同期增加11.2%[9] - 香港五间富豪酒店合并平均入住率为65.6%,去年同期为66.8%,合并平均房租上升12.4%,合并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按年增加10.4%,物业收入净额为1.649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高出21.1%[10] - 三间富薈酒店合并平均入住率为80.7%,去年同期为86.4%,合并平均房租上升14.2%,合并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按年增加6.7%,物业收入净额为4130万港元,按年增长15.4%[10] 物业项目情况 - 富豪‧山峯发展项目有24间花园洋房及136个公寓单位,P&R仍持有4间洋房及81个公寓单位[4] - 公司持有多元化物业资产组合,包括香港、西班牙、英国、葡萄牙等地物业[4] - 富豪‧山峯项目P&R仍持有4间洋房及81个公寓单位待售,The Queens尚瓏项目有123个住宅单位及商业单位待售[12] - 香港国际机场丽豪航天城酒店于2023年4月开业,地盘面积约6,650平方米,可建总楼面面積33,700平方米,有1,208间客房及套房[18][19] - 香港皇后大道西160号尚瓏已发展为商业/住宅楼宇,总楼面面積约5,826平方米,有130个住宅单位,7个已售[20] - 九龙深水埗海坛街227至227C号物业已完成收购,地盘总面积431平方米,拟作商业/住宅发展,总楼面面積约3,691平方米[21] - 香港赤柱黄麻角道88号富豪海湾已出售一座花园洋房,代价1.05亿港元,仍保留8座[22] - 西班牙巴塞罗那Campus La Mola酒店有186间客房,已租赁给第三方获稳定租金[23] - 英国伦敦41 Kingsway物业楼高9层,总楼面面積约2,150平方米,正研究替代商业计划或考虑出售[24] - 葡萄牙里斯本Rua Dos Fanqueiros 156号物业翻新完成,总楼面面積约1,836平方米,公寓及商铺拟发售[25] - 合营公司P&R旗下新界元朗丹桂村路项目“尚筑”公寓售罄,“富豪‧悦庭”7间洋房待售[27] - 新界沙田马鞍山保泰街16号We Go MALL购物商场已开业,租赁状况稳定[28] - 九龙深水埗顺宁道83号尚都项目已完成,余2间商铺及5个泊车位待售[29] - 富豪‧山峯项目已出售或订约出售20间花园洋房及55个公寓单位,销售总额为43.56亿港元,其中18间洋房及49个公寓单位已完成销售交易,销售总额为38.707亿港元[30] - 成都项目第三期住宅单位销售收入约为22.431亿港元,已出售或订约出售面积共4002平方米的商铺,销售代价约为1.021亿港元,470个泊车位销售收入约为5610万港元[35] - 成都项目325间客房酒店内部建筑工程已竣工,预计完成装修后分阶段开业,商业部分建筑工程稳步推进,部分已封顶[35] - 成都项目已推售写字楼大楼中面积共约13241平方米的297个单位已获订约出售或被认购,销售代价为1.247亿港元[35] - 成都项目已推售写字楼商业部分中面积共约274平方米的5个商铺单位已获订约出售,销售代价约为890万港元[36] - 天津项目除少数单位外住宅已售罄,回顾期内已出售总面积9744平方米的商铺,销售代价约为2.006亿港元[37] - 新疆项目在约4300亩土地上造林,待检查和程序后约1843亩土地可用于房地产发展[38] - 香港筲箕湾金华街项目原有物业拆卸工程完成,商业/住宅发展方案即将定案[33] 公司运营策略 - 董事相信香港经济具韧性,减息周期开始及不利因素冷却后将重拾增长动力[4] - 公司正积极计划出售部分非核心资产以加强流动性资源及财政实力[4] - 集团出售两架空中巴士客机,总代价为4450万美元,出售所得盈利已在业绩中反映[14] - 集团拥有两副出租给欧洲引擎生产商的飞机引擎,已就出售订立意向书,最终买卖协议即将定案[14] - 个人游计划扩展至西安、青岛及内地其他八个城市,现涵盖59个城市,内地居民从香港进境免税额度增至1.2万元人民币[15] - 香港政府下半年将举办逾百项大型活动,预计吸引高消费客群旅客访港[15] - 香港政府预期下半年经济进一步增长,维持全年经济增长预测在2.5% - 3.5%[15] - 富豪产业信托订立多项利率掉期交易,将部分未偿还银行贷款利息支出由浮动利率转为固定利率[15] - 集团正计划出售部分非核心资产,加强流动性资源及财政实力[16] 财务准则相关 - 公司于2024年上半年首次采纳多项经修订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54]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对公司财务状况或表现无影响[54] - 2023年和2024年1月1日,集团有五项附息银行贷款,账面价值分别为17.079亿港元和8.518亿港元,须于十二个月内偿还,后被重新分类为非流动负债[55] - 采纳修订对截至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母公司股份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损益、其他全面收益及中期简明综合现金流量表无影响[56] 公司业务分类 - 集团业务分为酒店经营与管理及酒店拥有、资产管理、物业发展及投资、金融资产投资、飞机拥有及租赁、其他六类[58] 公司证券与财务报表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其附属公司均无购回、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74]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未经审核,但经外聘核数师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审阅[74] 公司治理 - 公司在2024年上半年遵守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
REGAL INT'L(00078)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6 20:41
董事会成员及管理层 - 公司主席兼行政總裁羅旭瑞先生自1989年起一直擔任該職位[3] - 公司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羅寶文小姐自2013年起擔任該職位[3] - 公司首席營運官楊碧瑤女士自2007年起擔任該職位[5] - 公司董事會成員包括獨立非執行董事和執行董事[6,7,8,9,10] - 獨立非執行董事具有豐富的企業融資、會計、管理等方面的專業經驗[6,10] - 執行董事在集團內部擔任多個重要職務,負責企業財務、業務發展等工作[7,8,9] - 公司董事會成員在上市公司、政府機構、社會公益組織等方面均有廣泛的參與和貢獻[6,8] - 公司董事會成員具有豐富的財務、會計、管理等專業背景,為公司提供專業支持[6,9,10] - 年度內,梁蘇寶先生獲委任為執行董事[85] 財務狀況 - 本集團於回顧年度內錄得股東應佔綜合虧損17.919億港元[11] - 本集團酒店業務營運繼續錄得盈利並帶來令人滿意的收入[11] - 本集團於回顧年度內之虧損增加主要歸因於香港利率急升導致融資成本大幅上升、金融資產之公平值虧損,以及本集團酒店物業之折舊費用[11] - 本集團於四海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之投資產生公平值虧損7.709億港元[12] - 本集團於香港之酒店物業折舊費用總額為5.936億港元[12] - 本集團於香港之酒店物業於2023年12月31日之市值超過其賬面值盈餘123.823億港元[12] - 富豪產業信託於回顧年度錄得未計及基金單位持有人分派前綜合盈利2.657億港元[16] - 本集團的融資成本為9.69億港元,佔虧損的主要部分[142] - 本集團的上市投資股息收入為6.19億港元,部分抵銷了虧損[142] - 本集團的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錄得9.14億港元的公平值虧損[142] 酒店及物業業務 - 五間富豪酒店和三間富薈酒店的整體營運收入淨總額在2023年仍低於2022年的水平[17] - 其他三間酒店(富豪香港酒店、麗豪酒店和富薈上環酒店)的業務營運出現強勁反彈,物業收入淨總額較2022年大幅增加約221.7%[17] - 五間富豪酒店2024年的年度基本租金總額被確定為5.44億港元,較2023年高出約13.3%[17] - 三間富薈酒店2024年的基本租金總額被確定為1.18億港元,較2023年高出約28.3%[17] - 富薈上環酒店和富薈炮台山酒店的現有租賃協議和租賃擔保已延長10年至2034年12月31日[17] - P&R持有的富豪·山峯項目已售出4間洋房和8個公寓單位,仍持有3間洋房和83個公寓單位[20] - 本集團自有物業項目The Queens尚瓏已於2022年底竣工,部分住宅單位以服務式住宅出租[21] - 本集團已就出售兩架空中客車飛機訂立意向書,預計將於2024年4月底完成[22] - 本集團另一架空中客車飛機已於2023年10月出售機身,兩副引擎目前出租給一主要歐洲引擎生產商[22] 市場及經濟環境 - 2023年香港旅客人數合共約為3400萬人次,較2022年增加55倍[13] - 2023年香港平均酒店入住率為82.0%,較2022年上升16.0個百分點[14] - 2023年香港酒店行業平均房租錄得30.7%的增幅,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整體按年增加62.3%[14] - 根據世界銀行集團的研究,預計2024年全球經濟增長將放緩至2.4%,連續第三年下降[23] - 香港經濟雖有所改善,但距離疫情前水平尚有一段路要走,受到全球需求減少、地緣經濟分化加劇及貨幣條件收緊等因素的持續不利影響[23] - 政府正採取積極措施,提升香港作為主要旅遊城市的吸引力,今年上半年已有超過80項大型活動在香港舉行,並將個人遊計劃進一步擴展至51個中國內地城市[23] - 美國加息周期可能已見頂,利率預計將於2024年中開始下降,富豪產業信託已採取利率掉期交易以減少財務支出[24] 其他投資及資產 - 本集團正逐步落實計劃出售部分非核心資產,以加強流動性資源及整體財政實力[24] - 香港國際機場新酒店項目獲授予發展權,總樓面面積為33,700平方米,擁有1,208間客房及套房[53] - 位於香港皇后大道西160號的商業/住宅發展項目已完成,擁有130個住宅單位[54] - 透過土地強制售賣整合九龍深水埗海壇街227至227C號物業,擬作商業/住宅發展用途[55] - 出售位於香港赤柱黃麻角道88號富豪海灣的一座花園洋房,銷售代價為1.05億港元[56] - 位於西班牙巴塞隆拿的酒店物業已租賃予獨立第三方,帶來令人滿意的租金收入[57] - 位於倫敦的歷史建築物正研究替代商業計劃以優化其價值,亦考慮出售[57] - 位於里斯本的歷史遺產保育區內的物業翻新工程已大致完成,公寓單位及商舖擬於完成後推出市場發售[58] 集團架構及關聯交易 - 公司持有百利保69.25%股份權益[93] - 公司通過全資附屬公司持有富豪產業信託74.99%基金單位[95] - 公司通過全資附屬公司持有四海國際集團198.23%股份[95] - 公司董事羅旭瑞先生持有世紀城市67.43%股份權益[93,94,95] - 公司董事羅旭瑞先生持有百利保74.55%股份權益[91] - 公司董事羅旭瑞先生持有四海國際集團198.23%股份權益[95] - 公司向聯屬公司8D International (BVI) Limited提供13.7億港元的無抵押免息貸款[103] - 公司向聯屬公司8D Matrix Limited提供68.9億港元的無抵押免息貸款[103] - 公司向聯屬公司P&R Holdings Limited提供2,448.8億港元的貸款,並提供2,857.5億港元的銀行融資[103] 企業管治 - 公司董事會由14名成員組成,包括7名執行董事、2名非執行董事和5名獨立非執行董事[115] - 公司未有區分主席與行政總裁的角色[114] - 公司全面遵守上市規則第3.10及3.10A條關於獨立非執行董事人數及資格的要求[116] - 所有獨立非執行董事符合上市規則第3.13條的獨立性指引[116] - 審計委員會由5名成員組成,定期審閱公司會計準則、內部監控及財務報告[119,120] - 薪酬委員會由4名成員組成,負責審議董事及高管薪酬政策和架構[121,122] - 提名委員會已審閱及評估董事會成員組合全面多元化[126] - 董事會持續監督本集團之風險管理及內部監控系統,並對其有效性進行年度檢討[129] - 本公司已採納股息政策,旨在讓股東分享盈利,同時平衡保留充足儲備以支持集團持續發展及增長[133] 會計政策及財務報表 - 本集團已於本年度之綜合財務報表首次採納多項新訂及經修訂之香港財務報告準則[155] - 本集團擬於已頒佈但尚未生效之經修訂香港財務報告準則(如適用)生效時採納[157] - 本集團按公平值計量其投資物業、衍生金融工具及若干投資[163] - 本集團就所有並非按公平值計入損益持有的債務工具確認預期信貸虧損撥備[172] - 本集團採用簡化方法計算業務往來客戶應收賬款的預期信貸虧損[175] - 本集團發出的財務擔保合約按公平值初始確認為負債[179] - 本集團購入衍生金融工具作買賣用途,按公平值初始確認並隨後重新計量[182] 員工及退休金 - 本集團根據香港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條例執行定額供款強積金退休計劃[1] - 本集團於中國內地附屬公司的員工需要參與由當地市政府提供的中央退休金計劃[1] 關聯方 - 任何一方如屬以下情況,即視為本集團的關聯人士[2] - 實體受(i)所識別之人士控制或共同控制[2] - 實體為終止雇用後福利計劃,乃為本集團或與本集團有關連的實體的員工福利而設[2]
REGAL INT'L(00078)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7 21:10
财务业绩 - 2023年公司收入17.922亿港元,较2022年的18.311亿港元下降2.1%;毛利6.523亿港元,较2022年的8.578亿港元下降24.0%[2] - 2023年公司股东应占综合亏损17.919亿港元,较2022年的3.583亿港元增加400.1%;每股普通股基本亏损2.12港元,较2022年的0.53港元增加300.0%[2][3] - 2023年公司亏损增加主要归因于香港利率急升致融资成本上升、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及酒店物业折旧费用[3] - 公司于四海国际集团投资的公平值亏损7.709亿港元计入2023年业绩,对现金流无实际影响[3] - 2023年公司香港酒店组合折旧费用总额5.936亿港元,其中丽豪航天城酒店折旧费用1.234亿港元[3] - 2023年集团股东应占综合亏损17.919亿港元,上一财年亏损3.583亿港元[7] - 2023年集团经营业务毛利6.523亿港元,2022年为8.578亿港元[7] - 2023年集团在四海国际投资产生公平值亏损7.709亿港元[7] - 2023年集团香港酒店组合折旧费用总额5.936亿港元,其中新酒店折旧费用1.234亿港元[7] - 2023年富豪产业信托未计及基金单位持有人分派前综合盈利2.657亿港元,2022年为9.299亿港元 [11] - 2023年部分租赁酒店业务营运收入有差异,3间正常经营酒店物业收入净额较2022年增加约221.7%[13]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存连同定期存款为16.849亿港元,2022年为17.445亿港元;扣除现金及银行结存连同定期存款后之债项为144.833亿港元,2022年为138.312亿港元[48]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50.8%,2022年为45.7%;按调整后总资产计算,资产负债比率为35.4%,2022年为33.2%[48]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租赁负债为1820万港元,2022年为2650万港元[50]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待售物业及若干资产共205.291亿港元已作抵押,2022年为203.947亿港元[50] - 2023年度收入为17.922亿港元,销售成本为11.399亿港元;2022年度收入为18.311亿港元,销售成本为9.733亿港元[54] - 2023年度经营业务亏损8.003亿港元,2022年度盈利1220万港元[54] - 2023年度除税前亏损19.511亿港元,2022年度亏损4.453亿港元[54] - 2023年度母公司股份持有人应占每股普通股亏损2.12港元,2022年度为0.53港元[55] - 2023年度全面亏损总额为17.908亿港元,2022年度为5.499亿港元[59] - 2023年12月31日非流动总资产为236.055亿港元,较2022年的243.433亿港元有所下降[61]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总资产为49.132亿港元,低于2022年的59.045亿港元[61] - 2023年12月31日非流动总负债为139.758亿港元,高于2022年的90.261亿港元[62]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总负债为34.324亿港元[62] - 2023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为111.105亿港元,低于2022年的133.914亿港元[62]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净资产值为14.808亿港元[62] - 2023年投资物业为13.365亿港元,较2022年的5.954亿港元大幅增加[61] - 2023年附息之银行债项非流动部分为132.141亿港元,流动部分为29.541亿港元,较2022年有变化[61][62] - 2023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非流动部分为5.825亿港元,流动部分为10.399亿港元,较2022年有所变动[61] - 2023年综合收入为17.922亿港元,2022年为18.311亿港元[69] - 酒店经营与管理及酒店拥有分类2023年销售予外界客户收入为16.765亿港元,2022年为16.47亿港元[69] - 2023年分类经营业绩为亏损7.358亿港元,2022年盈利9280万港元[69] - 未能划分的利息收入及非业务及企业收益2023年为2850万港元,2022年为1270万港元[69] - 未能划分的非业务及企业支出(净额)2023年为9370万港元,2022年为9380万港元[69] - 融资成本(租赁负债之利息除外)2023年为9.683亿港元,2022年为4.63亿港元[69] - 应占合营公司亏损2023年为1.817亿港元,2022年盈利570万港元[69] - 应占联营公司亏损2023年为10万港元,2022年盈利3万港元[69] - 2023年除税前亏损为19.511亿港元,2022年为4.453亿港元[69] - 2023年总资产285.187亿港元,2022年为302.478亿港元[70] - 2023年总负债174.082亿港元,2022年为168.564亿港元[70] - 2023年外界客户收入17.922亿港元,2022年为18.311亿港元,其中香港地区2023年为17.425亿港元,2022年为17.867亿港元[72] - 2023年非流动资228.958亿港元,2022年为230.966亿港元,其中香港地区2023年为209.303亿港元,2022年为211.705亿港元[73] - 2023年客户合约收益16.759亿港元,2022年为17.111亿港元,其中酒店经营及管理服务2023年为16.112亿港元,2022年为15.801亿港元[75] - 2023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1.53亿港元,2022年为1.658亿港元[75] - 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3.373亿港元,2022年为3.425亿港元[76] - 2023年融资成本9.69亿港元,2022年为4.635亿港元[77] - 2023年所得税抵免总额1950万港元,2022年为3400万港元[78] - 2023年母公司股份持有人应占年度内亏损17.919亿港元,2022年为3.583亿港元[80] - 2023年业务往来客户应收账项为9550万港元,2022年为1.191亿港元[80][81] - 2023年业务往来债务人应付账项为7980万港元,2022年为3850万港元[83][84] - 2023年余下还款期超十二个月的未偿还循环贷款融资为8.518亿港元,2022年为17.079亿港元[84][85] - 2023年业务往来客户应收账项三个月内未收取账项结存为7850万港元,2022年为9860万港元[81] - 2023年业务往来客户应收账项四至六个月未收取账项结存为450万港元,2022年为380万港元[81] - 2023年业务往来客户应收账项七至十二个月未收取账项结存为490万港元,2022年为1290万港元[81] - 2023年业务往来客户应收账项超过一年未收取账项结存为2270万港元,2022年为3100万港元[81] - 2023年业务往来债务人应付账项三个月内未缴付账项结存为7970万港元,2022年为3820万港元[84] - 2023年业务往来债务人应付账项超过一年未缴付账项结存为10万港元,2022年为30万港元[84] 酒店业务 - 丽豪航天城酒店持续稳定经营,公司预计未来数年将带来强劲经常性收入[4] - 2023年三富豪酒店和两富薈酒店整体营运收入净额低于2022年,另三酒店业务营运强劲反弹,物业收入净额较2022年增加约221.7%[5] - 富薈湾仔酒店2023年物业收入净额较2022年增加88.6% [12] - 5间富豪酒店2024年年度基本租金总额为5.44亿港元,较2023年高出约13.3%或6400万港元[13] - 3间富薈酒店2024年基本租金总额为1.18亿港元,较2023年高出约28.3%或2600万港元[13] - 香港国际机场丽豪航天城酒店于2023年4月正式开业,有1208间客房及套房,地盘面积约6650平方米[23][24] - 富薈旺角酒店2019年3月开业,地盘面积725.5平方米,可建总楼面面约6529平方米[35] - 富薈尚乘上環酒店2020年11月开业,P&R出售50%实益权益后与AMTD Properties各占50%权益,地盘总面积约345平方米,总楼面面约5236平方米[36] 物业发展与投资 - 2023年P&R旗下富豪‧山峯4间洋房及8个公寓单位已出售或视作已出售,P&R将继续出售余下单位[5] - 富豪‧山峯项目年内4间洋房及8个公寓单位已出售或视作已出售,P&R仍拥有3间洋房及83个公寓单位[17] - The Queens尚瓏部分住宅单位按短期租约以服务式住宅出租,公司将考虑按单位或整栋出售未售单位[17] - 公司按满意价格就出售富豪海湾一座花园洋房订立协议,其余8座将继续出售[17] - 香港皇后大道西160号尚珑发展项目有130个住宅单位,7个已在2021年4月出售,部分按短期租约出租[25] - 九龙深水埗海坛街物业拟作商业/住宅发展,总楼面面约3691平方米,待一个单位空置后展开工程[26] - 西班牙巴塞罗那酒店物业有186间客房,已租赁给第三方获租金收入[28] - 英国伦敦物业楼高9层,总楼面面约2150平方米,现空置,集团研究替代商业计划或出售[29] - 葡萄牙里斯本物业翻新工程大致完成,申请使用许可证,完成后公寓和商铺将发售[30] - 尚築公寓大楼全部单位售罄,富豪‧悅庭8间洋房待售[32] - We Go MALL于2018年开业,租赁状况稳定,地盘面积5090平方米,最多可建总楼面面15270平方米[32] - 尚都项目2018年完成,余2间商铺及5个泊车位待售,地盘面积824.9平方米,总楼面面7159平方米[33] - 富豪‧山峯截至去年年结日,20间花园洋房及53个公寓单位已售或订约售,销售总额42.993亿港元,余3间洋房及83个公寓单位待售[34] - 香港筲箕灣金華街9至19号物业收购完成,拆卸工程完成,发展方案即将定案,地盘总面积518平方米[37] - 九龍長沙灣青山道物业拟作综合商业/住宅重建,地盘总面积488平方米,土地强制售卖程序进行中,部分为二级历史建筑,正商讨结合发展与保育提案[38] - 成都富豪国际新都荟项目第三期住宅销售收入约为人民币20.483亿元(港币22.115亿元),已售商铺销售代价约为人民币9320万元(港币1.006亿元),已售车位销售收入约为人民币5120万元(港币5530万元)[39] - 成都富豪国际新都荟项目一幢写字楼已预售275个单位,销售代价为人民币1.058亿元(港币1.142亿元),已预售5间商铺,销售代价约为人民币810万元(港币870万元)[39][40] - 天津富豪新开门项目接近全部住宅单位已出售,商业综合楼销售进度相对缓慢,部分面积已出租[41] - 新疆项目已在4300亩土地上造林,待检查和程序后,约1843亩土地可用于房地产发展[42] 飞机业务 - 2024年2月底公司订立意向书,拟4450万美元出售两架客机,预计4月底完成交易[5] - 公司拥有两架客机租约续至2026年,2024年2月底订立意向书以4450万美元出售予第三方[19] - 另一架客机机身于2023年10月出售,两副引擎出租予欧洲引擎生产商[19] 市场环境 - 2023年中国GDP增长5.2%,香港本地生产总值增长3.2% [9] - 2023年香港旅客人数约3400万人次,按年增加55倍,为疫情前总数约55% [9] - 2023年香港平均酒店入住率82.0%,较2022年上升16.0个百分点,行业平均房租增幅30.7%,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按年增加62.3% [9] - 2023年香港住宅市场整体物业价格及成交总数均较2022年下降[16] 资产出售与财务策略 - 公司正逐步出售部分非核心资产以加强流动性资源和整体财政实力,董事对营商环境复苏和财务表现改善有信心[6] - 集团正逐步出售部分非核心资产以加强流动性资源和整体财政实力[
REGAL INT'L(00078)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7 18:40
公司治理 - 羅旭瑞先生自1989年起担任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负责集团整体政策和决策事宜[3] - 羅寶文小姐自2000年加入公司,现任副主席兼董事总经理,负责销售与业务推广工作[4] - 蔡志明博士为公司副主席兼非执行董事,拥有丰富的制造业和房地产投资经验[5] - 楊碧瑶女士为公司執行董事兼首席營運官,负责管理香港和中国酒店业务运作[6] - 簡麗娟女士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超过21年的企业融资经验和股票、债券市场经验[8] - 羅文鈺教授于2012年加入董事会出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机械/工业工程博士学位[9] - 梁苏宝先生于2023年9月1日加入董事会,担任世纪城市、百利保和四海的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具有超过28年的会计和企业融资经验[11] 财务表现 - 本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录得股东应占综合亏损港币762,600,000元,而在2022年同期录得应占盈利港币138,300,000元[21] - 本公司在回顧期間錄得虧損,主要原因是香港利率急升导致融资成本增加、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和酒店物业折旧费用[22][23][24] - 母公司股份持有人應佔淨虧損将呈列为港幣234,400,000元,撇除非现金项目后[25] - 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收入为港币776.4百万元,较二零二二年同期下降了25.3%[129] - 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毛利为港币234.9百万元,较二零二二年同期下降了62.2%[129] - 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经营业务亏损为港币412.1百万元,较二零二二年同期盈利情况恶化[129] - 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经营业务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201.1港币百万元[135] 市场情况 - 香港经济在上半年轻微复苏,主要受到本地消费好转和中国内地访港旅客增加的推动[30] - 上半年访港旅客总数达12,900,000人次,其中10,100,000人次来自中国内地,按年增加超过160倍[31] - 香港私人住宅单元买卖总成交宗数和总成交价较去年同期上升,但仅因基数相对偏低[47] - 香港政府预测二零二三年全年经济增长率为4.0%至5.0%,较之前预测略有调整[55] 业务拓展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酒店业务、资产管理、飞机租赁和金融资产投资[62][63] - 香港国际机场酒店项目总建筑面积为33,700平方米,预计于2023年4月开业[67][68] - 香港皇后大道西商业/住宅项目已获得入伙许可证,共有130个住宅单位[69] - 部分住宅单位将改为出租用途,以满足市场需求[71] - 香港深水埗海坛街地块将发展为商业/住宅项目,总楼面面积约为3,691平方米[72] - 西班牙Campus La Mola酒店拥有186间客房,目前已租赁给第三方[73] - 伦敦41 Kingsway历史建筑物总楼面面积约为2,150平方米,目前处于空置状态[74] - 里斯本Rua Dos Fanqueiros 156项目已完成翻新工程,公寓单位和商铺将在完成后推出市场[76] - P&R Holdings Limited是与Paliburg Holdings Limited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和投资活动[78] - 香港马鞍山We Go MALL购物商场已于2018年开业,预计随着疫情限制解除,租赁状况将逐步改善[81]
REGAL INT'L(00078)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5 21:03
公司财务业绩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7.764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0.399亿港元下降25.3%[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毛利2.349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6.212亿港元下降62.2%[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综合亏损7.626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盈利1.383亿港元[2][3][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核心业务净亏损2.344亿港元[3][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每股普通股资产净值账面值为11.61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2.60港元下降7.9%[2]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每股普通股经调整资产净值为21.93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2.61港元下降3.0%[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7.764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10.399亿港元[4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业务亏损4.121亿港元,2022年同期盈利1.684亿港元[4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母公司股份持有人应占每股普通股亏损91.23仙,2022年同期盈利9.00仙[5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总负债为123.629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90.261亿港元[5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总负债为46.978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8.303亿港元[53][5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24.349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3.914亿港元[53][5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母公司持有人应占净亏损7.626亿港元,2022年为净盈利1.383亿港元[5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为8.279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流动负债净额19.258亿港元[5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抵押定期存款、现金及银行结存合共11.247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4.292亿港元[5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期间,集团经营业务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2.011亿港元,2022年为0.173亿港元[5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7764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0.399亿港元[62] - 2023年上半年酒店经营及管理服务客户合约收益6.812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9.594亿港元[62] - 2023年上半年租金收入中酒店物业为2350万港元,投资物业为1350万港元,飞机为1300万港元[62] - 2023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99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480万港元[63] - 2023年上半年其他利息收入496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2640万港元[63] - 2023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1.706亿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1.405亿港元[64] - 2023年上半年银行贷款利息3.904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1.28亿港元[65] - 2023年上半年并非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总利息开支4.113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1.473亿港元[65] - 2023年上半年酒店经营与管理及酒店拥有分类除税前亏损8.332亿港元,2022年同期盈利1366万港元[60]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股份持有人应占亏损7.626亿港元,2022年同期盈利1.383亿港元[6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地区期内税项支出960万港元,过往年度超额拨备 - 80万港元,递延税项 - 1880万港元,税项支出/抵免总额 - 1000万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2980万港元、0、 - 2880万港元、100万港元[66] - 应占一合营公司的税项支出2023年为2590万港元,2022年为7370万港元[6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派付或宣派股息,2022年同期也无[68]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股份持有人应占亏损7.626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盈利1.383亿港元;每股普通股基本亏损按8.988亿股计算,2022年股数相同[68] - 2023年6月30日业务往来客户应收账项950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91亿港元[69] - 2023年6月30日业务往来债务人应付账项551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850万港元[72] - 2023年6月30日计入流动负债内附息银行债项7.688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7.079亿港元[74] 公司财务状况 - 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存连同定期存款为16.531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7.445亿港元[44]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扣除现金及银行结存连同定期存款后之债项为141.477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8.312亿港元[44]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48.0%,2022年12月31日为45.7%[44] - 按特定基准计算,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34.2%,2022年12月31日为33.2%[44] - 2023年6月30日,公司租赁负债为2390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650万港元[4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待售物业及若干资产共205.77亿港元已作抵押,2022年12月31日为203.947亿港元[46] 公司业务表现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酒店业务整体收入远低于2022年同期,主要因收入结构不同[3][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香港酒店组合折旧费用总额为2.985亿港元,对业绩造成不利影响[3][6] - 公司7月及8月酒店营运业绩表现鼓舞,对香港旅游及酒店市场复苏展望乐观[5] - 公司管理的部分酒店如富豪香港酒店、麗豪酒店、富薈上環酒店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增幅高于行业平均水平[11] - 公司全资拥有的酒店管理公司管理香港多间酒店,在内地管理四间富豪酒店,成都一间新酒店也将由其管理[12] 市场环境 - 2023年上半年访港旅客总数达1290万人次,其中1010万人次来自中国内地,均按年增加超160倍,但仅为2019年上半年高峰约37.0%[7] - 截至6月30日止半年,香港酒店平均入住率由2022年的63.0%升至2023年的80.0%,实际平均房租提升25.3%,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按年增加59.1%[7] - 2023年首季香港本地生产总值按年实质上升2.9%,第二季增长率放缓至1.5%,上半年经济复苏步伐较预期慢[7] - 香港物业市场首季反弹后因经济复苏慢、地缘政治紧张和按揭利率急升,反弹势头冷却[13] - 2023年前六个月香港私人住宅单位买卖总成交宗数较前半年上升约31%、按年上升约5%,总成交价较前半年上升约43%、按年上升约2%[14] - 香港政府将2023年全年经济增长率预测由3.5%至5.5%改为4.0%至5.0%[16] - 2023年7月底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香港利率短期内或处相对高水平[16] - 香港旅发局预测2023年访港旅客总数将增至3000万人次[16] 公司项目情况 - 富豪‧山峯项目已出售或订约出售20间花园洋房及53个公寓单位,其中17间洋房及47个公寓单位已完成销售交易[5] - 富豪‧山峯拥有24间花园洋房及136个公寓单位,已出售或订约出售20间花园洋房及53个公寓单位,1间花园洋房已租出[14] - The Queens尚瓏拥有130个住宅单位,部分住宅单位正改作出租用途[14][20][21] - 集团在香港深水埗海壇街进行商业/住宅重建项目,物业地盘总面积431平方米[14][21] - 香港国际机场丽豪航天城酒店于2023年4月正式开业,拥有1208间客房及套房[19] - 集团整合九龙深水埗海壇街物业100%拥有权权益,拟作商业/住宅发展[21] - 集团保留富豪海湾9座花园洋房,总楼面面积约4178平方米[22] - 西班牙巴塞罗那酒店物业有186间客房,已租赁给独立第三方[23] - 伦敦物业楼高9层,总楼面面积约2150平方米,现空置,正研究替代商业计划[24] - 葡萄牙里斯本物业翻新工程大致完成,总楼面面积约1836平方米,将推出市场发售[25] - 新界元朗住宅项目提供170个单位,“富豪‧悦庭”8间洋房待售[27] - 新界沙田商场已开业,地盘面积5090平方米,总楼面面积最多15270平方米[28] - 九龙深水埗项目已完成,余下2间商铺及5个泊车位待售,总楼面面积7159平方米[29] - 新界沙田豪宅项目总楼面面积约32474平方米,20间花园洋房及53个公寓单位已出售或订约出售,销售额42.993亿港元[30] - 九龙大角咀酒店有288间客房,香港上环酒店有162个客房单元[31] - 香港筲箕湾项目地盘总面积518平方米,原有物业拆卸完成,发展方案即将定案[32] - 成都富豪国际新都荟项目整体总楼面积约49.5万平方米,第三期住宅销售收入约20.47亿元人民币(22.036亿港元),已售商铺销售代价约9190万元人民币(9890万港元),已售车位销售收入约5060万元人民币(5450万港元)[34] - 成都项目325间客房酒店预计2023年底前完成内部建筑工程,写字楼市预售后销售代价约7200万元人民币(7750万港元),商铺预售销售代价约810万元人民币(870万港元)[35] - 天津富豪新开门项目整体总楼面积约14.5万平方米,接近全部住宅已售,商业综合大楼销售进度慢,部分已出租[36] - 新疆项目在约7600亩土地上造林,已造林约4300亩,约1843亩土地待程序后可用于房地产发展[37] 富豪产业信托情况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持有富豪產業信託已發行基金單位總數約74.9%[1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富豪產業信託未计及基金单位持有人分派前综合盈利为1.052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6.131亿港元[10] - 撇除公平值变动,富豪產業信託期间内核心业务亏损1480万港元,主因香港银行同业拆息自今年第二季急升[10] - 2023年公司承租人就五间富豪酒店及三间富薈酒店应付富豪產業信託基本租金总额分别为4.8亿港元及9200万港元[10] 集团其他业务及政策 - 集团拥有两架经营租赁出租的空中巴士客机,一架因承租人违约被收回,其引擎已出租,机身出售磋商中[15] - 集团金融资产投资业务因全球资本市场波动在回顾期内录得净亏损[39] - 若集团香港酒店物业组合按2023年6月30日市值重列,普通股未经审核经调整资产净值为每股21.93港元[40][41] - 集团采用审慎资金及财务政策,香港酒店及物业发展项目资金部分用内部资金,部分靠银行贷款[42] - 回顾期内经营业务现金流量净额为2.011亿港元(2022年为1730万港元)[43] - 回顾期内利息支出净额为3.662亿港元(2022年为利息收入净额220万港元)[43] 会计政策应用 - 集团自2023年1月1日起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等修订,预计影响年度综合财务报表会计政策披露[57] - 集团已将香港会计准则第8号修订应用于2023年1月1日或之后会计政策及估计变动,无影响[57] - 集团追溯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国际税务改革修订,因不在范围无影响[58] 公司治理与证券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回、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5] - 公司2023年上半年遵守上市规则企业管治守则,除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未区分[76] - 公布刊发日,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非执行和独立非执行董事等[77] 股息政策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之中期股息,2022年亦无[47]
REGAL INT'L(00078)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7 17:36
公司治理 - 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羅旭瑞自1989年起一直担任主席兼董事总经理[4] - 副主席兼董事总经理羅寶文自2000年加入公司,负责销售与市场推广及企业管理[5] - 副主席兼非执行董事蔡志明博士持有多个学位,担任多家公司主席,具有丰富的投资经验[6] - 首席运营官楊碧瑶负责管理公司在香港及中国的酒店业务运作[7] - 独立非执行董事簡麗娟在企业融资和股票市场方面拥有丰富经验[8] - 黄之强先生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持有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拥有超过40年的财务、会计和管理经验[17] - 伍颖梅女士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持有芝加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和哈佛大学公共行政硕士学位,曾获多项商业领袖奖项和嘉奖[15] - 罗俊图先生为公司执行董事,担任世纪城市集团的执行董事兼副主席,持有美国康奈尔大学建筑学学士学位,主要负责监督四海集团在中国的物业项目和世纪城市集团的业务发展[12] 财务表现 - 本集团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股东应占综合亏损为358,300,000港元,较上一财政年度的494,400,000港元亏损有所减少[20] - 本集团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计的综合盈利为138,300,000港元,主要归因于酒店运营收入增加,特别是来自六间酒店的收入,这些酒店根据香港政府的检疫或隔离计划运营[21] - 本集团在回顾年度内的毛利为港币857,800,000元,较上一年增长了264.3%[24] - 香港旅发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香港酒店平均入住率为66.0%,较去年上升了3.0个百分点,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整体增加了29.7%[29] - 富豪产业信托在2022年录得未计及基金单位持有人分派前綜合盈利为港币929,900,000元,较上一年增长了61.1%[33] 业务发展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酒店业务、物业发展、飞机租赁和金融资产投资[89] - 公司还在进行多个合资发展项目,包括酒店和住宅发展[doc id='80'] [doc id='81'] [doc id='82'] [doc id='83'] [doc id='84'] [doc id='85'] [doc id='86'] [doc id='87'] - 香港国际机场酒店项目地盘面积为6,65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33,700平方米,预计2023年4月正式开业[94] - 香港皇后大道西商业/住宅发展项目已于2022年8月获得入伙许可证,第一批住宅单位销售交易已于2022年年底前完成[96] - 巴塞罗那酒店物业拥有186间客房,最近与承租人达成和解安排,承租人已清偿拖欠款项并续租[99] - 伦敦41 Kingsway物业拥有永久产权,目前空置,公司正研究替代商业计划和改建计划以优化内在价值[100] - 里斯本Rua Dos Fanqueiros 156项目正在进行復修和翻新,预计2023年年中前完成[102] - P&R Holdings Limited为公司与Paliburg Holdings Limited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房地产项目开发、投资和融资活动[104] - 新界元朗丹桂村路65至89号住宅项目提供170个单位,其中花园洋房已售罄,富豪‧悦庭洋房逐步出售[105] - 沙田馬鞍山保泰街16號We Go MALL购物商场已于2018年开业,租赁状况稳定,预计租金水平将在解除疫情限制后逐步改善[106] - 香港市区重建局授予的项目已完成,包括商业/住宅楼宇,共提供157个住宅单位、2层商舖和1层地下停车场[108] - 九肚麗坪路项目已入伙,包括7幢中层住宅公寓、24间独立花园洋房和197个泊车位,总楼面面积约32,474平方米[110] - 成都项目第三期住宅单位预售款项总额约为人民币2,046,200,000元,已完成交付程序,销售总额为人民币787,300,000元[123] - 天津項目總樓面面積約145,000平方米,商舖面積約19,000平方米[129] - 寫字樓大樓及商業裙樓建築工程已竣工,其中一幢寫字樓延遲推出137個單位銷售計劃[130] - 新疆項目總面積約7,600畝,已造林4,300畝土地,待檢查後1,843畝土地可用於房地產發展[131] - 四海集團持有整幅造林土地,正與政府溝通解決非法佔用土地爭議[132] 资产负债 - 本集团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流动负债净额为港币1,925,800,000元[144] - 本集团的租赁负债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为港币26,500,000元[146] - 本集团的资产抵押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待售物业、物业、投资物业等,总额为港币20,394,700,000元[147] - 現金流量淨額
REGAL INT'L(00078)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7 21:36
公司财务业绩 - 2022年度公司收入18.311亿港元,较2021年的9.866亿港元增长85.6%[2] - 2022年度公司毛利8.578亿港元,较2021年的2.355亿港元增长264.2%[2] - 2022年度公司除折旧、融资成本及税项前经营业务盈利6.36亿港元,较2021年的2.28亿港元增长178.9%[2] - 2022年度公司股东应占亏损3.583亿港元,较2021年的4.944亿港元减少27.5%[2][3][6] - 公司经调整每股资产净值为22.61港元,较2021年的22.19港元增长1.9%[2][7] - 2022年公司收入为18.311亿港元,2021年为9.866亿港元,同比增长85.6%[54] - 2022年公司经营业务盈利为1220万港元,2021年亏损3.091亿港元[54] - 2022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4.453亿港元,2021年亏损5.458亿港元,亏损幅度收窄18.4%[54] - 2022年母公司股份持有人应占每股普通股亏损为0.53港元,2021年为0.68港元[55] - 2022年公司全面亏损总额为5.499亿港元,2021年为7.906亿港元,亏损幅度收窄30.5%[56] - 2022年非流动总资产为24.3433亿港元,2021年为24.8283亿港元,同比下降1.96%[57] - 2022年流动总资产为5.9045亿港元,2021年为5.9676亿港元,同比下降1.06%[57] - 2022年非流动总负债为9.0261亿港元,2021年为14.0768亿港元,同比下降35.87%[58] - 2022年流动总负债为7.8303亿港元,2021年为25.878亿港元,同比下降69.74%[58] - 2022年资产净值为13.3914亿港元,2021年为14.1313亿港元,同比下降5.23%[5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净值为133.914亿港元,2021年为141.313亿港元[6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经营业务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2.095亿港元,2021年为1.743亿港元[62] - 2022年综合收入为18.311亿港元,2021年为9.866亿港元[68] - 2022年分类经营业绩为9280万港元,2021年亏损2.43亿港元[68] - 2022年除税前亏损4.453亿港元,2021年亏损5.458亿港元[68] - 2022年总资为30.2478亿港元,2021年为30.7959亿港元[69] - 2022年总负债为16.8564亿港元,2021年为16.6646亿港元[69] - 2022年香港外界客户收入为17.867亿港元,2021年为9.482亿港元[71] - 2022年中国内地外界客户收入为250万港元,2021年为430万港元[71] - 2022年香港非流动资产为21.1705亿港元,2021年为21.1223亿港元[72] - 2022年中国内地非流动资产为1.2664亿港元,2021年为1.8706亿港元[72] - 2022年客户合约收益为17.111亿港元,2021年为8.63亿港元,其中酒店经营及管理服务收入从8.123亿港元增至15.801亿港元[74] - 2022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1.658亿港元,2021年为1.771亿港元[74] - 2022年出售物业盈利2650万港元,2021年无此项盈利;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从3.008亿港元增至3.425亿港元[75] - 2022年融资成本为4.635亿港元,2021年为2.668亿港元[76] - 2022年所得税抵免总额为3400万港元,2021年为1820万港元[77] - 2022年每股普通股基本亏损为0.399港元,2021年为0.550港元[79] - 2022年业务往来客户应收账项为1.191亿港元,2021年为4070万港元[79] - 2022年业务往来债务人应付账项为3850万港元,2021年为4180万港元[82] - 2022年附息银行债项为32.652亿港元,未偿还循环贷款融资为17.079亿港元,2021年为15.143亿港元[83] 物业折旧与费用 - 2022年度公司香港酒店物业折旧费用总额5.98亿港元,其中丽豪航天城酒店折旧费用1.21亿港元[3][6] 物业销售情况 - 富豪‧山峯项目截至2022年底17间花园洋房及52个公寓单位已出售或订约出售,2022年完成6间洋房及12个公寓单位销售[4] - The Queens尚瓏项目2022年8月获占用许可证,首批预售单位2022年底前完成销售,公司计划合适时再推售[4] - 富豪‧山峯拥有24间花园洋房及136个公寓单位,截至2022年底17间洋房及52个公寓已出售或订约出售[14] - The Queens尚瓏拥有130个住宅单位,2022年8月获占用许可证,首批预售单位2022年底完成销售[14][21] - 新界元朗项目提供170个单位,“尚筑”售罄,“富豪‧悦庭”8间洋房待售[28] - 九龙深水埗项目余2间商铺和5个泊车位待售[30] - 新界沙田豪宅项目已售20间洋房和53个公寓单位,销售额43亿港元,余4间洋房和83个公寓单位待售[31] - 成都项目第三期住宅预售所得款项总额约为人民币20.462亿元(港币23.378亿元),2022年销售总额为人民币7.873亿元(港币9.156亿元),物业收入为港币3.37亿元[37] - 成都项目第三期已出售或已订约出售商铺总面积3933平方米,销售总额约人民币9090万元(港币1.039亿元);已出售或已订约出售453个泊车位,销售总额约人民币4950万元(港币5660万元)[37] - 成都项目一幢写字楼已预售面积约5983平方米,销售总额为人民币5240万元(港币5990万元),其余四幢将分阶段推出预售[38] - 天津项目住宅接近全部出售,商业大楼销售进度慢,部分已出租;两幢写字楼及商业裙楼已竣工,一幢写字楼销售计划延迟,另一幢可能分阶段推出销售[39] 旅游业情况 - 2022年访港旅客人次不及疫情前高位1%,预计2023年香港旅游业将强劲复苏[4][5] - 2022年全年访港旅客共604,600人次,包括来自中国内地的375,130人次,按年逾5倍增长,但仅占2018年疫情爆发前总数不足1%[8] - 2022年香港平均酒店入住率为66.0%,较2021年上升3.0个百分点,行业平均房租增幅23.8%,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整体按年增加29.7%[8] - 2022年访港旅客人次不及疫情前高位的1%,预计2023年香港旅游业将强劲复苏[18] - 香港政府与旅发局推动“你好,香港”活动,赠送500,000张免费机票[18] 富豪产业信托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富豪产业信托已发行基金单位约74.9%[10] - 2022年富豪产业信托未计及基金单位持有人分派前综合盈利为9.299亿港元,2021年为5.771亿港元[10] - 2022年富豪产业信托可供分派收入总额达2.048亿港元,2021年为3.108亿港元[10] 酒店租金情况 - 2022年五间富豪酒店基本租金总额为4.75亿港元,2023年为4.8亿港元[12] - 2022年Favour Link就三间富薈酒店向富豪产业信托支付租金总额为1.194亿港元,包括富薈炮台山酒店浮动租金1080万港元[12] - 三间富薈酒店2023年基本租金总额被定为9200万港元,较2022年高出约13.6%[12] 酒店租赁情况 - 富薈土瓜湾酒店租赁期延长至2027年12月31日[12] 内地酒店情况 - 中国内地富豪酒店国际管理4间富豪酒店,成都一间新酒店也将由集团管理[14] 香港住宅价格情况 - 2022年香港住宅单位平均价格下跌逾15%,结束十多年上升趋势[14] 集团机队情况 - 集团拥有3架客机组成的机队,2架出租,1架因承租人违约于2021年11月收回[17] 酒店开业情况 - 香港国际机场丽豪航天城酒店2023年4月正式开业,有1,208间客房及套房[20] 物业权益与司法程序情况 - 九龙深水埗海坛街物业已完成土地强制售卖司法程序,集团拥有100%权益[22] 海外物业项目情况 - 集团在葡萄牙里斯本有翻新项目,在伦敦有未落实发展计划的历史建筑物[16] - 西班牙巴塞罗那酒店有186间客房,集团与承租人达成和解并续租[24] - 伦敦物业楼高9层,总楼面积约2150平方米,集团正研究替代商业及改建计划[25] - 葡萄牙里斯本物业翻新预计2023年年中完成,完成后公寓和商铺将发售[26] 商场与项目情况 - 新界沙田商场已开业,预计疫情限制解除后出租率和租金水平将改善[29] 项目工程与发展情况 - 香港筲箕湾项目拆卸工程完成,商业/住宅发展方案即将定案[34] - 九龙长沙湾物业拟重建,正进行土地强制售卖程序,与政府商讨结合发展与保育提案[35] - 成都项目酒店内部建筑工程预计2023年第三季度完成,完成装修工程后分阶段开业;商业部分建筑工程稳步进行,部分商铺已开始预售[37] 新疆项目情况 - 新疆项目已在4300亩土地上造林,约1843亩土地待检查和程序后可用于房地产发展,公司正解决部分土地被非法占用争议[40] 金融资产投资业务情况 - 公司金融资产投资业务2022年录得净亏损,2022年4月收购数码资产银行Sygnum Bank AG若干已发行证券表现参与权[41] MetaGreen项目情况 - 2022年4月公司收购The Sandbox内一处“estate”开展MetaGreen项目,旨在推广生态友好选择和建立可持续发展社区[42] 公司资产净值重列情况 - 公司通过富豪产业信托拥有香港部分酒店物业,若按2022年12月31日市值重列,公司普通股未经审核经调整资产净值为每股港币22.61元[43] 公司资产负债相关情况 - 2022年12月31日,母公司股份持有人应占账面资产净值为113.266亿港元,每股12.60港元;未经审核经调整资产净值为203.183亿港元,每股22.61港元[44] - 2022年经营业务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2.095亿港元,2021年为1.743亿港元;2022年利息支出净额为2.25亿港元,2021年为1.8亿港元[46]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存连同定期存款为17.445亿港元,2021年为22.337亿港元;扣除现金及银行结存连同定期存款后之债项为138.312亿港元,2021年为129.795亿港元[47]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45.7%,2021年为42.1%;按酒店物业组合市值重列调整后资产计算,资产负债比率为33.2%,2021年为31.8%[4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为19.258亿港元,2021年为资产净值33.798亿港元[48]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租赁负债为2650万港元,2021年为3210万港元[49]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待售物业及若干资产共203.947亿港元已作抵押,2021年为209.672亿港元[49] - 集团有总金额23.814亿港元(未来十二个月内到期)的若干贷款融资,以及17.079亿港元(余下还款期超十二个月)被分类为流动负债的未偿还循环贷款融资[61] - 富豪产业信托集团有两项本金总额33.05亿港元(扣除相应未摊销债项成立成本3980万港元前)的其他长期贷款,到期日为2023年后,但报告期末分类为流动负债[61] - 报告期后,集团已从相关贷款的银行贷款人取得有关违反利息覆盖比率的豁免及确认相关贷款仍可于原定到期日偿还,需以额外3个月利息付款作为补足利息储备[6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无抵押定期存款、现金及银行结存共14.292亿港元,2021年为18.817亿港元[62] 股息派发情况 - 董事会决定不建议派发2022年末期股息,2022年无中期股息,2021年均无[51] - 2022年和2021年均无派付或宣派股息[78] 公司会议与手续情况 - 公司定于2023年6月13日召开股东周年大会[52] - 公司普通股股东名册于2023年6月8日至6月13日暂停办理过户登记手续[53] 财务
REGAL INT'L(00078)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28 18:27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富豪酒店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78,2022年中期报告[1]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4th Floor North, Cedar House, 41 Cedar Avenue, Hamilton HM 12, Bermuda[3] - 公司总办事处及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铜锣湾怡和街68号11楼[3] - 公司电话为2894 7888,传真为2890 1697,网址为www.regal.com.hk[3] - 公司股份登记过户处为MUFG Fund Services (Bermuda) Limited[3] 公司管理层信息 - 执行董事会成员包括罗旭瑞、罗宝文、杨碧瑶等,核数师为安永会计师事务所[3] - 罗旭瑞自1989年公司注册成立起担任主席兼董事总经理,2007年获委任为行政总裁[4] - 罗宝文2000年加入集团,2013年起担任公司副主席及董事总经理[4] - 蔡志明2004年加入董事会出任非执行董事并当选为副主席[4] - 杨碧瑶2002年获委任加入董事会,2007年获委任为首席营运官[5] - 范统负责集团物业投资及发展业务以及酒店项目工程事宜,还负责百利保集团物业发展等工作[6] - 罗文钰曾担任香港中文大学决策科学与企业经济学系教授等职,现担任多家上市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7] - 罗俊图主要参与监督四海集团位于中国的物业项目,负责世纪城市集团业务发展[8] - 吴季楷负责世纪城市集团企业财务、公司秘书及行政工作事宜[8] - 伍颖梅持有芝加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等,获多项奖项及嘉许,热心社会服务[8] - 温子伟为世纪城市集团集团财务总监,在财务及会计方面有逾四十年经验[9] - 黄之强在财务、会计及管理方面拥有逾三十九年经验,为多家上市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计委员会成员[10] 财务业绩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录得未经审核股东应占综合盈利1.383亿港元,去年同期亏损2.764亿港元[11] - 同期集团达致毛利6.212亿港元(2021年:8210万港元),经营业务盈利4.791亿港元(2021年:3050万港元)[1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10.399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4.043亿港元大幅增加;经营业务盈利为1.684亿港元,而2021年同期为亏损2.388亿港元[5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全面亏损总额为7480万港元,较2021年同期的3.191亿港元有所收窄[57] - 2022年上半年经营业务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1.73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 - 11.54亿港元[62]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 - 18.14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79亿港元[62] - 2022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 - 64.41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 - 26.74亿港元[62] - 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增额净额为 - 80.82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40.72亿港元[6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期末值为10.619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27.536亿港元[63] - 2022年上半年公司综合收入为10.399亿港元,2021年为4.043亿港元[70] - 2022年上半年酒店经营及管理服务收入9.594亿港元,2021年为3.096亿港元[72] - 2022年上半年租金收入中酒店物业为2210万港元,2021年为2780万港元[72] - 2022年上半年投资物业租金收入880万港元,2021年为250万港元[72] - 2022年上半年飞机租金收入1200万港元,2021年为1570万港元[72] - 2022年上半年出售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之收益净额80万港元,2021年为1470万港元[72] - 2022年上半年客户合约收益中酒店经营收入9.572亿港元,管理服务收入220万港元[73] - 2022年上半年客户合约收益中其他业务收入2610万港元,其中物业发展及投资为300万港元,其他为2310万港元[73] - 2022年上半年客户合约收益按地域市场分,香港为9.843亿港元,中国内地为120万港元[73] - 2022年上半年客户合约收益按确认时间分,某时间点为8480万港元,随时间为9.007亿港元[73] - 2022年上半年客户合约收益总额为9.855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3.339亿港元[75][76] - 2022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7080万港元[77] - 2022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702亿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405亿港元[79] - 2022年上半年银行贷款利息为1.28亿港元,2021年同期为7940万港元[80] - 2022年上半年所得税总额为100万港元,2021年同期抵免740万港元[81] - 2022年上半年无派付或宣派股息,2021年同期也无[82] - 2022年上半年每股普通股基本盈利为1.383亿港元,2021年同期亏损2.764亿港元[83] 酒店业务情况 - 2022年上半年访港旅客总数约7.6万人次,其中约6.2万人次来自内地,分别按年上升125.2%及155.4% [13] - 截至6月30日止半年,香港平均酒店房间入住率由2021年的56.0%上升至2022年的63.0%,实际平均房租提升23.8%,RevPAR按年增加39.2% [13] - 丽豪航天城酒店中期平均入住率为74.1%,产生酒店盈利净额1.517亿港元[1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持有富豪产业信托已发行基金单位约74.9% [1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富豪产业信托录得未经审核未计及基金单位持有人分派前综合盈利6.131亿港元,去年同期亏损7450万港元[15] - 富豪产业信托期间租金及酒店收入净额为3.40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5240万港元[15] - 经调整后,富豪产业信托中期可供分派收入总额为1.831亿港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13.2% [15] - 富薈湾仔酒店期间入住率88.9%,较去年同期上升13.2个百分点,平均房租上升25.4%,RevPAR按年增加47.3% [15] - 2022年6月下旬,富豪產業信託以富豪九龍酒店作抵押获29.5亿港元五年期定期贷款融资,为30亿港元到期贷款再融资[16] - 2022年上半年,五间富豪酒店合并平均入住率68.8%,去年同期47.5%,合并平均房租上升119.1%,合并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按年改善217.1%[18] - 2022年五间富豪酒店现行基本租金总额4.75亿港元,首六个月物业收入净额2.91亿港元,中期应付浮动租金2680万港元[18] - 2022年富薈上環酒店及富薈炮台山酒店现行年度基本租金各为2700万港元,中期合并平均入住率80.5%,较去年同期上升7.7个百分点,合并平均房租上升177.3%,合并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按年增加207.0%[18] - 2022年富薈炮台山酒店中期产生浮动租金1380万港元[18] - 富薈馬頭圍酒店2022年固定租金3400万港元,平均入住率81.4%,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较去年同期高出1.7倍,产生物业收入净额4380万港元[18] - 2022年9月4日至12月31日富薈馬頭圍酒店基本租金880万港元,2023年为3000万港元[19] - 富薈旺角酒店自2022年3月起作为检疫酒店营运[38] 物业项目情况 - 富豪‧山峯项目有24间花园洋房及136个公寓单位,已出售或订约出售17间洋房及50个公寓单位,其中14间洋房及36个公寓单位完成销售交易[21] - 「The Queens尚瓏」项目有130个住宅单位,已获占用许可证,将以现楼推售方式展开销售计划[21] - 香港国际机场丽豪航天城酒店地盘面积约6,650平方米,可建总楼面面33,700平方米,有1,208间客房及套房,2022年1月起作检疫酒店运营[25] - 香港皇后大道西160号尚珑项目合并地盘面积682平方米,总楼面面约5,826平方米,有130个住宅单位,占用许可证刚获发出[26] - 九龙深水埗海坛街227至227C号物业地盘总面积431平方米,拟作商业/住宅发展,整合全部拥有权司法程序正进行[27] - 公司保留富豪海湾9座花园洋房,总楼面面约4,178平方米,3座持作投资物业、4座持作待售物业、2座作物业等[28] - 西班牙巴塞罗那Campus La Mola酒店有186间客房,正对拖欠租金的承租人展开法律程序[29] - 英国伦敦41 Kingsway物业总楼面面约2,150平方米,复修计划将其改造为精品城市酒店,室内设计及翻新工程计划今年稍后展开[30] - 葡萄牙里斯本Rua Dos Fanqueiros 156物业总楼面面约1,836平方米,翻新工程预计2022年底前完成,完成后公寓及商铺将发售[31] - 富豪‧山峯已售或訂約出售17間花園洋房及50個公寓單位,銷售總額38.529億港元,其中14間洋房及36個公寓單位已完成銷售,銷售總額28.281億港元[37] - 成都項目第三期住宅單位預售及銷售所得款項總額約20.462億元人民幣(23.396億港元),已交付餘下40%預售單位,產生物業收入3.428億港元[43] - 成都項目第三期商舖已出售或訂約出售總面積3933平方米,銷售總額約9090萬元人民幣(1.039億港元)[43] - 成都項目第三期泊車位已出售或訂約出售438個,銷售總額約4780萬元人民幣(5470萬港元)[43] - 尚築公寓大樓全部單位已售罄,富豪‧悅庭8間洋房待售[33] - 尚都餘下2間商舖及5個泊車位待售[35] - We Go MALL整體租賃狀況與2021年水平相比保持穩定[34] - 香港筲箕灣金華街9至19號項目拆卸工程完成,發展方案即將定案[40] - 九龍長沙灣青山道物業擬作重建,土地強制售賣程序已展開,部分物業為二級歷史建築,正商討發展及保育提案[41][42] - 发展项目中写字楼预售总面积约5309平方米,124个单位被认购或预订,销售总额为人民币4700万元(港币5370万元)[44] - 天津项目整体总楼面面积约14.5万平方米,接近全部住宅单位已出售,商业综合楼销售进度相对缓慢[45] - 新疆项目在约4300亩土地上造林,约1843亩土地待检查和程序后可用于房地产发展[46] 金融资产投资业务 - 集团金融资产投资业务中期录得净亏损,受全球资本市场和香港股票市场不利影响[47] - 2022年4月公司收购Sygnum Bank AG若干已发行证券表现参与权,拓展数码资产市场[47] - 2022年4月集团收购The Sandbox内一处“estate”开展MetaGreen项目[47] 资产负债情况 - 若香港整体酒店物业组合按2022年6月30日市值重列,普通股未经审核经调整资产净值为每股港币22.64元[48] - 集团母公司股份持有人应占账面资产净值为港币118.088亿元,每股13.14元[49] - 集团银行融资贷款大部分以港币为单位,管理层会检讨运用利率对冲工具[50] - 2022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存连同定期存款为13.373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2.337亿港元减少[52]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扣除现金及银行结存连同定期存款后之债项为134.848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29.795亿港元增加[52] - 2022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44.5%,较2021年12月31日的42.1%上升;按调整后总资产计算,资产负债比率为32.8%,较2021年12月31日的31.8%上升[52] - 2022年6月30日,集团租赁负债为3220万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210万港元略有增加[52] - 2022年6月30日,集团已抵押资产共206.421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09.672亿港元减少[52] - 2022年6月30日非流动总资产为245.275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48.283亿港元有所下降[58] - 2022年6月30日流动总资产为57.711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59.676亿港元有所下降[58] - 2022年6月30日流动总负债为26.335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5.878亿港元有所上升[58]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31.376亿港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33.798亿港元有所下降[58] - 2022年6月30日扣除流动负债后总资产为276.651亿港元,较2021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