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添利工业国际(00093)
icon
搜索文档
中 关 村(000931)4月28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526.05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4-28 20:53
金融界消息 截至2025年4月28日收盘,中 关 村(000931)报收于4.56元,下跌6.75%,换手率4.05%, 成交量30.21万手,成交金额1.40亿元。 资金流向方面,今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526.05万元,占比成交额25.11%。其中,超大单净流出1359.55万 元、占成交额9.68%,大单净流出2166.51万元、占成交额15.43%,中单净流出流入801.01万元、占成交 额5.7%,小单净流入2725.04万元、占成交额19.4%。 中关村最新一期业绩显示,截至2024年报,公司营业总收入25.32亿元、同比增长11.22%,归属净利润 5359.22万元,同比增长10.33%,扣非净利润3268.95万元,同比减少7.54%,流动比率1.166、速动比率 1.011、资产负债率51.32%。 天眼查商业履历信息显示,北京中关村科技发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位于北京市,是 一家以从事商务服务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75312.6982万人民币,实缴资本75312.6982万人民 币。公司法定代表人为许钟民。 通过天眼查大数据分析,北京中关村科技发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TERMBRAY IND(00093)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8 11:28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度溢利为2707.5万港元,2023年度溢利为1213.6万港元[7] - 2024年公司收益2.61781亿港元,溢利2707.5万港元;2023年收益1.96609亿港元,溢利1213.6万港元[28] - 2024年已动用资本回报率为3.95%,2023年为2.98%[41]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结存及现金约1.21亿港元,占流动资产总值约23%[43] - 2024年资产负债率为17%,2023年为8%[43] - 2024年金融借贷业务利息收入约2.575亿港元,较2023年的1.945亿港元增加约6300万港元[30] - 2024年应收贷款及利息减值亏损净额约9640万港元,投资物业的公允值亏损约600万港元[30] - 2024年物业发展及投资收益151.1万港元,金融借贷收益2.57469亿港元;2023年物业发展及投资收益208万港元,金融借贷收益1.94529亿港元[35][37] - 2024年香港地区收益2.57469亿港元,中国地区收益431.2万港元;2023年香港地区收益1.94994亿港元,中国地区收益161.5万港元[39] - 2024年集团雇主供款总额为1143千港元,供款净额为1143千港元;2023年雇主供款总额为689千港元,供款净额为689千港元[97] - 2024年审核服务酬金2285千港元,2023年为2250千港元[149] - 2024年非审核服务酬金955千港元,2023年为350千港元[149] - 2024年核数师酬金总计3240千港元,2023年为2600千港元[149] 股息分配情况 - 公司不派付2024年中期及末期股息,2023年同期也无股息派付[8] - 公司无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2023年6月30日:无)[59]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2023年12月31日:无)[60] - 董事会采纳无预定股息派付比率的股息政策[148] 物业项目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在中山市物业项目无住宅单位销售,2023年也无销售[10] - 2024年公司自永胜广场赚取的租金收入较2023年减少约6%[10] - 2024年底公司尚有56个住宅单位待售,其中3个已出租[10] 贷款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无抵押貸款活跃客户数量从2023年底的13491人增至2024年底的15523人[12] - 2024年度无抵押貸款收入约为2.11117亿港元,2023年为1.57548亿港元[12] - 大部分无抵押貸款年利率在25% - 48%之间,加权平均年利率约为40%[12] - 大部分有抵押貸款年利率在12% - 24%之间,加权平均年利率约为15%[13] - 截至2024年底,按揭貸款客户70名,首10名占应收按揭貸款总额72%;无抵押貸款客户15523名,首10名占应收无抵押貸款总额1%[1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应收贷款及利息净额为9.09959亿港元,按预期信贷亏损模型厘定的减值拨备为9125.1万港元[1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因借款人破产和债务人身故核销应收贷款及利息约7337.6万港元[1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应收贷款及利息总额为10.0121亿港元[183] - 2024年12月31日,预期信贷亏损模式项下应收贷款及利息之减值拨备为9125.1万港元[183] 公司收购与更名情况 - 2024年4月30日,集团以约2.5万港元收购阿尔法时刻科技有限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23] - 集团收购资讯科技业务,减少对外部供应商依赖,公司拟更名反映业务发展[25] - 公司名称自2024年6月19日起由「Termbray Industries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改为「Zero Fintech Group Limited」,中文第二名采用「零在科技金融集团有限公司」[163] 贷款业务风险评估与管理 - 集团对有物业抵押贷款,信贷专员获取资料,信贷委员会审视申请人信贷记录等评估风险[14] - 集团对经X Wallet申请的无抵押循环贷款,由信贷评估模型自动处理,筛选申请并评分[17] - 集团对获信贷委员会批出的无抵押定期贷款,信贷专员收集资料,委员会确定贷款金额等[18] - 集团建立识别及检讨逾期贷款账户系统,董事和管理层检讨未偿还贷款状况[19] - 逾期还款超90日贷款,集团认为违约并全额拨备,仍交外部收数公司处理[22] 公司未来展望 - 展望2025年,集团将成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推广X Wallet及X Pay品牌[24] 公司订单与新产品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订单记录,无将推出市场的新产品及服务[46] 公司合规情况 - 年内公司无涉及适用法规的严重不合规情况[52] 公司客户销售占比情况 - 最大客户及五大客户应占销售总额占集团年内收益分别约7%及10%,五大客户之一占集团收益约0.5%且来自关联公司(2023年:无)[53] 公司员工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按市场薪金水平共雇用112名员工[5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员工团队女性占比约38%,管理层职位女性占比约27%[146] - 2024年12月31日,董事职位男性5人、女性1人,经理职位男性11人、女性4人,雇员职位男性53人、女性38人[147] 公司股东周年大会相关 - 股东周年大会定於2025年6月19日举行,公司将於2025年6月13日至2025年6月19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62] - 2024年6月13日举行本年度股东周年大会及股东特别大会,所有决议案以投票表决方式获通过[167] - 各位董事出席股东大会次数为2/2,出席率均为100%[168] - 公司将于2025年6月19日举行应届股东周年大会[168] 公司股东储备情况 - 公司2024年12月31日可供分派予股东的储备中,缴入盈余为191,810千港元,保留盈利为141,338千港元,总计333,148千港元[70] 公司董事情况 - 本年度及直至报告日期,公司执行董事为李立先生、李铭浚先生、周厚诚先生[71]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舒华东先生、胡伟斌先生、翟慧婷女士,周厚诚先生及舒华东先生须轮值退任并均愿膺选连任[72] - 李立先生解约需提前不少于六个月书面通知,李铭浚先生与周厚诚先生解约需提前不少于三个月书面通知[73] - 独立非执行董事舒华东先生任期自2024年4月15日至2026年12月31日,胡伟斌先生自2024年6月10日至2026年12月31日,翟慧婷女士自2024年11月9日至2026年12月31日[73] - 李立82岁,自1968年起从事线路板印刷及电子行业业务,负责集团整体政策、决策及业务发展[74] - 李铭浚48岁,2008年和2010年起分别担任公司副主席及行政总裁,活跃于多领域投资[74] - 周厚诚48岁,2021年4月8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在金融借贷行业工作超20年[74] - 舒华东52岁,2022年4月15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审核等方面有超30年经验[75] - 胡伟斌52岁,2022年6月10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有22年相关行业工作经验[78] - 翟慧婷40岁,2022年11月9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合规等方面经验丰富[80] - 仅三名执行董事被视为集团高级管理层[81] - 董事及高级雇员酬金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40[82] - 李立先生持有公司股份1,252,752,780股,占全部已发行股份的46.96%[83] - 李铭浚先生持有公司股份1,962,752,780股,占全部已发行股份的73.58%[83] - 周厚诚先生持有公司股份7,150,000股,占全部已发行股份的0.27%[83] - 李立先生持有爱利实业有限公司无投票权递延股份2,500股,占全部已发行无投票权递延股份的100%[84] - 李立先生持有李氏塑胶制造厂有限公司无投票权递延股份500,000股,占全部已发行无投票权递延股份的100%[84] - 李立先生持有万力电子有限公司无投票权递延股份5,000股,占全部已发行无投票权递延股份的100%[84] - 李立先生持有添利电子有限公司无投票权递延股份10,000股,占全部已发行无投票权递延股份的100%[84] - Lee & Leung (B.V.I.) Limited持有公司普通股1,252,752,78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46.96%[90] - Earth Axis持有公司普通股710,000,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26.62%[90] - Cosmo Telecommunication Inc持有公司普通股151,202,96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5.67%[90] - 公司董事会由3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本年度董事无变动[116] - 独立非执行董事舒华东任期自2024年4月15日至2026年12月31日,胡伟斌自2024年6月10日至2026年12月31日,翟慧婷自2024年11月9日至2026年12月31日[116] 公司出售附属公司情况 - 2024年1月12日完成出售附属公司交易,代价为1.6亿港元[95] 公司员工公积金情况 - 香港员工参加强积金计划,雇员及雇主按雇员月收入5%(上限1500港元)供款[96] 公司公众持股量情况 - 报告日期公司公众持股量不少于已发行股份总数的25%[98]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年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99] 公司股票挂钩协议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订立股票挂钩协议[104] 公司审计相关情况 - 2024年综合财务报表由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审核,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续聘[107][108] - 独立核数师认为公司综合财务报表已根据相关准则真实反映集团财务状况、表现及现金流量[177] - 公司审计应收贷款及利息减值评估,评估分阶段划分及预期信贷亏损所用主要假设的适当性等[188] - 公司审计租赁土地及楼宇以及投资物业估值,了解管理层控制及流程等[191] - 公司董事负责按相关准则和规定编制综合财务报表及内部控制[194] - 审核委员会负责监督集团财务报告过程[195] - 核数师目标是对综合财务报表整体是否存在重大错误陈述取得合理保证并出具报告[196] - 核数师审计中运用专业判断和保持专业怀疑态度,识别和评估风险等[197] - 核数师与审核委员会沟通审计范围、时间安排等事项并确定关键审计事项[200]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所有条文作为自身守则[110] - 公司董事(主席或董事总经理除外)每三年至少轮值退任一次,主席或董事总经理每三年膺选连任一次[111] - 公司实施员工手册、员工行为守则及政策规范员工行为[1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共举行四次常规董事会会议,每名董事出席率均为100%[125][126]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全体董事2024年全年遵守该守则[128] - 董事会辖下设有审核、薪酬及提名三个委员会[129] - 审核委员会由舒华东担任主席,胡伟斌和翟慧婷为成员,2024年举行两次会议,成员出席率均为100%[130][132][133] - 薪酬委员会由舒华东担任主席,本年度其他成员为李立和胡伟斌[134] - 董事会负责履行企业管治职责,包括制定及检讨公司企业管治政策等多项事宜[119][122] - 公司为董事提供每月更新资料,鼓励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121][120] - 2024年董事参与阅读监管规定更新资料/参加公司内部简介会或参加与业务/董事职责相关的专家简介会/研讨会/会议等培训[125] - 薪酬委员会于2024财年举行1次会议,成员出席率100%[137] - 提名委员会于2024财年举行1次会议,成员出席率100%[142] - 公司制定董事薪酬政策,薪酬至少每年检讨一次[139] - 董事会于2013年6月制定并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144] - 公司制定三年内部审核计划,每年进行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检讨[158] - 2024年内部控制检讨未识别出重大控制缺失[159] - 公司重视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董事会全面负责并检讨成效,年内遵守上市规则企业管治守则第D.2条守则条文[151] - 公司采用风险管理政策管理业务及运营风险,包括环境、社会及管治相关重大风险[152] - 公司制定内幕消息披露政策,规定内幕消息处理及发放责任、指引及程序[154] - 公司委聘外聘专业公司执行内部审核职能,由专业人员组成[155] - 公司设有反贪污、勒索、欺诈及洗黑钱政策,员工入职需接受防贪培训[160]
TERMBRAY IND(00093)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7 19:5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益为261,781千港元,较2023年的196,609千港元增长约33.15%[3] - 2024年经营溢利为42,671千港元,较2023年的27,160千港元增长约57.11%[3]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为27,075千港元,较2023年的12,136千港元增长约123.1%[3]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01港仙,2023年为0.45港仙,增长约124.44%[3] - 2024年总资为1,400,616千港元,较2023年的1,264,977千港元增长约10.72%[4] - 2024年总负债为307,662千港元,较2023年的184,202千港元增长约67.03%[5] - 2024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36,990千港元,2023年为20,076千港元,同比增长84.25%[13] - 2024年末总资产为1,400,616千港元,2023年末为1,264,977千港元,同比增长10.73%[15][19] - 2024年末总负债为307,662千港元,2023年末为184,202千港元,同比增长67.02%[15][19] - 2024年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580千港元,2023年为1,707千港元,同比下降66.02%[20] - 2024年其他经营开支为46,921千港元,2023年为25,591千港元,同比增长83.35%[20] - 2024年融资成本为5,681千港元,2023年为7,084千港元,同比下降20.09%[21]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9915千港元,2023年为7940千港元,其中2024年中国企业所得税79千港元、香港利得税11578千港元,2023年中国企业所得税230千港元、香港利得税11376千港元[23]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27075千港元,2023年为12136千港元;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1.01港仙,2023年为0.45港仙[26] - 2024年集团收益261781000港元、溢利27075000港元,2023年收益196609000港元、溢利12136000港元[36]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结存及现金约121百万港元,占流动资产总值约23%[54] - 2024年总负债307,662千港元,2023年为184,202千港元[55]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1,459千港元,2023年为101,057千港元[55] - 2024年债务净额为186,203千港元,2023年为83,145千港元[55] - 2024年权益总额为1,092,954千港元,2023年为1,080,775千港元[55] - 2024年资产负债比率为17%,2023年为8%[55] 公司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金融借贷业务利息收入为257,469千港元,2023年为194,529千港元,同比增长32.36%[19] - 2024年香港地区外部客户收益为257,469千港元,2023年为194,994千港元,同比增长31.01%[17] - 2024年中国地区外部客户收益为4,312千港元,2023年为1,615千港元,同比增长167.00%[17] - 2024年金融借贷业务利息收入约257.5百万港元,2023年为194.5百万港元,较2023年增加约63.0百万港元[39] - 2024年公司在中山市物业项目剩余住宅单位销售不理想,无销售交易获批准录入政府物业销售系统,无销售住宅单位(2023年:无),自永胜广场赚取的租金收入较2023年减少约6%,年末尚有56个住宅单位待售,其中3个已出租[40] - 无抵押活跃客户数量从2023年12月31日的13,491人增加至2024年12月31日的15,523人,2024年产生约2.11117亿港元收入(2023年:1.57548亿港元)[42] 公司资产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应收贷款及利息(非流动+流动)为909,959千港元,较2023年的638,636千港元增长约42.49%[4] - 2024年投资物业价值47000千港元,2023年为53000千港元,2023 - 2024年均有重估之公允值亏损[28] - 2024年应收贷款及利息总额1001210千港元,2023年为711293千港元;2024年减值拨备91251千港元,2023年为72657千港元[31] - 2024年物业按揭贷款342227千港元,个人贷款658983千港元;2023年物业按揭贷款271727千港元,个人贷款439566千港元[31] - 2024年银行借款112422000港元以应收贷款及利息结余总额158481000港元作抵押,2023年无已抵押应收贷款及利息[31] - 2024年未逾期应收贷款及利息865309千港元,逾期1 - 30日39152千港元等;2023年未逾期595294千港元,逾期1 - 30日41981千港元等[34] - 2024年应收贷款及利息减值亏损净额约96.4百万港元,投资物业公允值亏损约6.0百万港元[39] 公司负债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非流动负债中来自一名股东的贷款为160,439千港元,银行借款为112,000千港元,2023年均为0[5] - 2024年流动负债中其他应付账款及应计费用为16,094千港元,较2023年的169,299千港元大幅减少约90.59%[5] 公司贷款业务相关情况 - 无抵押循环贷款申请可通过X Wallet进行,无需人工干预,只需提供香港身份证及进行人脸识别,获批贷款可在贷款期内随时还款并再借贷;公司还通过X Wallet提供信贷委员会批出的无抵押定期贷款,如结余转户贷款及个人贷款[41] - 大部分无抵押年利率介乎25%至48%之间,加权平均年利率约为40%,贷款金额介乎5,000港元至800,000港元之间;大部分有抵押年利率介乎12%至24%之间,加权平均年利率约为15%,贷款金额介乎8万港元至1亿港元之间[4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按揭贷款客户有70名,首10名客户占应收按揭贷款总额72%;无抵押客户有15,523名,首10名客户占应收无抵押贷款总额1%;最大客户及首五大客户分别占应收贷款总额10%及22%[43] - 所有客户资料须经审批程序,按董事会批准的信贷风险评估政策审视,才提供标准付款条款及条件;有物业抵押和无抵押的贷款评估方式不同[44] - 公司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的减值规制定政策及程序评估及计算预期信贷亏损;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贷款及利息净额为9.09959亿港元,减值拨备为9125.1万港元[4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因借款人破产和债务人身故两项因素,公司已核销应收贷款及利息合共约7337.6万港元[45] - 有抵押信贷审批程序包括信贷专员收取资料、索取物业估值、信贷主任初步审核、信贷委员会审核并确定贷款金额及利率;无抵押循环贷款由系统信贷评估模型自动处理,无抵押定期贷款由信贷专员初步审查、信贷委员会审核确定贷款条件[46][47] 公司收购情况 - 2024年4月30日,公司以约25,000港元收购阿尔法时刻科技有限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49] 公司人员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雇用112名员工[56]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年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57] 公司细则修订情况 - 公司已修订细则,规定每名董事(主席或董事总经理除外)每三年至少轮值退任一次,主席或董事总经理每三年膺选连任一次[59] 公司审核委员会情况 - 公司根据相关指引和守则设立审核委员会,由舒华东先生担任主席,本年度其他成员为胡伟斌先生及翟慧婷女士[61] - 审核委员会与高级管理层及外部核数师每年开会至少两次,审核集团会计原则、财务报告等事宜[61]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公司采用的会计原则及惯例,以及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62] 公司核数师相关情况 - 集团核数师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认为初步公布所载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状况表等数字与集团年内综合财务报表草稿数字相符[63] 公司董事会成员情况 - 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李立先生、李铭浚先生、周厚诚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舒华东先生、胡伟斌先生、翟慧婷女士[64] 公司可呈报分部情况 - 公司有物业发展及投资、金融借贷两个可呈报分部[10]
TERMBRAY IND(00093)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6 16:51
收益及业务表现 - 收益增加至116,981,000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2.7%[10] - 无抵押贷款活跃客户数量增加至14,224人,较去年同期增加5.4%[12] - 无抵押贷款收益增加至95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7.3%[12] - 无抵押贷款年利率介于25%至48%之间,加权平均年利率约为41%[12] - 无抵押贷款金额介于5,000港元至1,200,000港元之间[12] - 中山市物业销售表现不理想,截至6月30日无任何住宅单位销售[11] - 中山市物业出租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约5%[11] - 截至6月30日仍有56个住宅单位未售出,其中4个已出租[11] - 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约43.5百万港元[10]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损失3.0百万港元[10] 贷款管理 - 本集團委聘了按揭轉介代理物色新客戶[1] - 大部分獲批的有抵押貸款年利率介乎9%至18%之間,加權平均年利率約為13%[1] - 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最大客戶及首五大客戶分別佔應收貸款總額10.5%及19.3%[1] - 本集團已就授權審批及續期信貸融資的程序建立嚴謹的控制架構[2] - 於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團錄得應收貸款及利息淨額739,260,000港元,減值撥備為83,912,000港元[2] -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本集團已核銷應收貸款及利息合共約33,695,000港元[3] - 本集團就其進行金融借貸業務實施了嚴格的信貸審批程序[5,6,7] - 本集團建立了識別及檢討逾期貸款賬戶的系統,並就逾期還款超過90日的貸款作全數撥備[8,9] 未来发展策略 - 预计二零二四年下半年香港经济仍将充满挑战,但管理层相信本集团将成为一个综合金融服务平台[23] - 本集团将积极审視貸款組合及風險控制情況,實施嚴格的貸款申請要求,降低違約風險[23] - 本集团将采取多項營銷策略推廣X Wallet及X Pay品牌,提升市場知名度[23] - 本集团已收購一項信息技術業務,旨在減少對外部供應商的依賴[23] - 公司名稱由添利工業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更改為零在科技金融集團有限公司,更能反映本集團的業務發展[23] 股权结构 - 李立先生及李銘浚先生合共持有本公司73.58%的股份[25][26] - Lee & Leung (B.V.I.) Limited持有本公司46.96%的股份[30] - Earth Axis Investment Limited持有本公司26.62%的股份[30] - Cosmo Telecommunication Inc.持有本公司5.67%的股份[30] - East Glory Trading Limited持有本公司3.88%的股份[3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股東Lee & Leung (B.V.I.) Limited持有1,252,752,780股股份[1] - 2020年9月23日完成收购Earth Axis Investment Limited,发行710,000,000股股份作为部分支付对价[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Cosmo Telecommunication Inc.由Jing Xiao Ju女士全资拥有[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East Glory Trading Limited由Yuan Qinghua先生全资拥有[4] 公司治理 - 公司主席及董事總經理無需每三年輪值退任[4] - 公司已修訂公司細則,規定除主席及董事總經理外的其他董事每三年須至少輪值退任一次[4] - 公司審核委員會已審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中期報告[6] - 公司及其附屬公司於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內未有購買、出售或贖回任何上市證券[2] - 公司已遵守香港聯交所上市規則附錄C1所載的企業管治守則,惟主席及董事總經理無需每三年輪值退任除外[4] - 公司董事於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期間已遵守上市發行人董事進行證券交易的標準守則[5]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收益為116,981千港元,同比增長23.3%[41] - 期內溢利為14,709千港元,同比增長8.1%[41] - 應收貸款及利息總額為739,260千港元,較2023年6月30日增加100,504千港元[42] -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29,313千港元,較2023年6月30日增加28,256千港元[42] - 物業、機器及設備為203,380千港元,較2023年6月30日減少9,875千港元[42] - 投資物業公允值下降3,000千港元[41] - 金融資產減值虧損淨額為43,530千港元,同比增加6.8%[41] - 僱員福利開支為18,281千港元,同比增加63.5%[41] - 融資成本為1,123千港元,同比下降67.5%[41] - 所得稅開支為5,673千港元,同比增加89.6%[41] 分部表现 - 本集團主要從事物業發展及投資以及金融借貸業務[53] - 物業發展及投資分部包括在中國銷售物業和在香港及中國出租物業[53] - 金融借貸分部向客戶提供按揭及個人貸款融資[5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個月,集團兩個可報告分部的業績情況[53] - 集團上半年收益為116,981千港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3.3%[54] - 金融借貸業務收益為116,187千港元,佔集團總收益的99.3%[54] - 物業發展及投資業務收益為794千港元,佔集團總收益的
TERMBRAY IND(00093)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8 17:2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2150.5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006.2万港元增长7.2%[2]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1470.9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360.8万港元增长8.1%[2] - 2024年6月30日物业、机器及设备为2.0338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13255亿港元下降4.6%[4] - 2024年6月30日投资物业为500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300万港元下降5.7%[4]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贷款及利息为7.3926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38636亿港元增长15.8%[4][5] - 2024年6月30日总负债为1.4373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84202亿港元下降22%[6] - 2024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0.55港仙,2023年同期为0.51港仙[3] - 2024年6月30日总权益为10.84976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0.80775亿港元增长0.4%[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折旧总计201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88.7万港元[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利息收入总计40.4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64.8万港元[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利息开支总计112.3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346.3万港元[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总计567.3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299.1万港元[13] - 2024年6月30日可呈报分部资产为101884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44989千港元;总负债2024年6月30日为14373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84202千港元[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40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648千港元;资讯科技服务收入2024年为1727千港元,2023年为0千港元[1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机器及设备折旧为201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887千港元;无形资产摊销2024年为672千港元,2023年为669千港元[2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租赁负债利息开支为5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5千港元;来自一名股东的贷款的利息开支2024年为1072千港元,2023年为0千港元[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应收贷款及利息减值拨备扣除净额为4545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1912千港元;过往核销款项收回2024年为 - 1928千港元,2023年为 - 1146千港元[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即期所得税中中国企业所得税为5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44千港元;香港利得税2024年为6311千港元,2023年为4916千港元[2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470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3608千港元;每股基本盈利2024年为0.55港仙,2023年为0.51港仙[26] - 2024年6月30日物业、机器及设备成本或估值为218555千港元,累计折旧为 - 15175千港元,账面价值为203380千港元;投资物业成本或估值为50000千港元[27] - 2024年物业、机器及设备收购附属公司增加1718千港元,添置增加204千港元,出售减少5650千港元,重估亏损减少11000千港元,汇兑调整减少67千港元[2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确认为使用权资产的租赁为228.2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48.5万港元有所增加[2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租赁土地及楼宇重新估值产生的亏损为977.8万港元,高于2023年同期的271.2万港元[30] - 2024年6月30日,租赁土地及楼宇每平方呎单位售价为6.63万港元,低于2023年12月31日的6.99万港元;投资物业每平方呎单位售价为2.13万港元,低于2023年12月31日的2.26万港元[3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收贷款及利息为8.23172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11293亿港元增加;扣除拨备后为7.3926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38636亿港元增加[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收个人贷款及利息为5.1097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39566亿港元增加[3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其他应付账款及应计费用为944.2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692.99万港元减少[34] - 本回顾期内,公司录得收益1.16981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9485.1万港元增加;期内溢利1470.9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360.8万港元增加[3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未宣派股息,也不派付中期股息,与2023年同期情况相同[36][3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金融借贷业务利息收入为1.16187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9354.6万港元增长24.2%[2] - 2024年上半年租金收入为79.4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30.5万港元下降39.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发展及投资收益79.4万港元,金融借贷收益1.16187亿港元,总计1.16981亿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130.5万港元、9354.6万港元、9485.1万港元[1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发展及投资分部业绩亏损250.3万港元,金融借贷分部业绩盈利2866.6万港元,总计盈利2616.3万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盈利845.2万港元、1241.2万港元、2086.4万港元[1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物业发展及投资分部资产1.7683亿港元,金融借贷分部资产8.4201亿港元,总资产12.28706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3.405亿港元、7.04489亿港元、12.64977亿港元[1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物业发展及投资分部负债992.2万港元,金融借贷分部负债1.29712亿港元,总负债1.4373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1024.7万港元、1.70771亿港元、1.84202亿港元[1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金融借贷业务利息收入为11618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93546千港元;租金收入2024年为794千港元,2023年为1305千港元[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地区收益1.16187亿港元,中国内地收益79.4万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9401.1万港元、84万港元[1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自投资物业收到的租金收入为46.5万港元[29] - 本回顾期内,来自金融借贷业务的利息收入约1.162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9350万港元增加约2270万港元;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约4350万港元;投资物业的公允值亏损300万港元[3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永胜广场尚有56个住宅单位未售出,其中4个已出租,上半年租金收入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5%[39] - 无抵押活跃贷款客户数量从2023年12月31日的13491人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的14224人,2024年上半年收益约9500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8100万港元[40] - 大部分无抵押年利率介乎25%至48%,加权平均年利率约为41%;大部分有抵押年利率介乎9%至18%,加权平均年利率约为13%[40] - 2024年6月30日,按揭贷款客户81名,前10名占应收按揭贷款总额62.5%;无抵押客户14224名,前10名占应收无抵押总额1.4%[41] - 2024年6月30日,最大客户及前五大客户分别占应收贷款总额10.5%及19.3%[41]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贷款及利息净额为7.3926亿港元,减值拨备为8391.2万港元[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因借款人破产和债务人身故核销应收贷款及利息约3369.5万港元[42] 公司运营与管理相关 - 2024年4月30日,公司以约2.5万港元收购阿尔法时刻科技有限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43] - 公司现金充裕,无重大资本开支,运营资金来自股东贷款、资本储备和运营现金[44] - 公司面临多种货币风险,未安排对冲财务工具[4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无订单且无将推出市场的新产品及服务[4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按市场薪金水平雇用120名员工[4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51] - 2024年6月30日后无其他须公司披露的重大变动或主要事项[52] - 公司已修订细则,规定每名董事(主席或董事总经理除外)每三年至少轮值退任一次,主席或董事总经理每三年膺选连任一次[53] - 董事资料无其他须根据上市规则第13.51(2)条(a)至(e)及(g)段披露的变动[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董事已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董事会为高级管理层制定的买卖证券书面指引不比标准守则宽松[55]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会计原则及惯例,商讨审核、内控及财务呈报事宜,包括审阅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报告[55] - 中期财务资料未经审核,但已由外聘核数师罗兵咸永道根据香港审阅工作准则第2410号审阅[56] 客户收益贡献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单一客户为公司带来10%或以上的收益贡献[14]
TERMBRAY IND(00093)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5 17:26
员工与薪酬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按市场薪金水平共雇用68名员工[2] - 集团雇员薪酬政策基于表现、资历及能力,董事酬金由薪酬委员会参照公司经营业绩等因素厘定[17] 股息政策 - 公司并无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中期股息(2022年6月30日:无)[4][43]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2022年12月31日:无)[5] 业务范围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业务包括在香港及中国进行物业发展及投资以及在香港从事金融借贷业务[7] 股东周年大会与股份过户 - 股东周年大会定於2024年6月13日举行,公司将於2024年6月7日至2024年6月13日期间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过户表格及股票最迟须於2024年6月6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指定地点[12][44] 上市信息 - 公司股份於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的上市代号为00093[37] 关联权益与争议情况 - 除报告第30至31页披露的关连交易外,公司董事等相关人士在持有公司已发行股份5%以上者中,概无在集团五大客户及五大供应商中拥有实益权益[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与供应商及/或客户概无出现重大争议,除日常金融借贷业务中对客户的收回行动外[1] 采购情况 - 集团年内除支付日常开支外,并无作任何采购[14] 物业业务数据 - 2023年集团无销售交易获批准录入政府物业销售系统,无销售住宅单位,永胜广场租金收入较2022年减少约5%,年末尚有56个住宅单位待售,其中5个已出租[47] - 2023年投资物业及已竣工待售物业租金收入为208万港元,2022年为355.2万港元[80] - 2022年物业发展及投资收益为355.2万港元,金融借贷收益为1.59318亿港元,总计1.6287亿港元[97] - 2022年物业发展及投资分部业绩为 - 1646.6万港元,金融借贷分部业绩为4849.2万港元,总计3202.6万港元[97] - 2023年物业发展及投资收益为2080千港元,金融借贷收益为194,529千港元,总计196,609千港元[107] 金融借贷业务数据 - 大部分无抵押貸款年利率介乎25%至48%,加权平均年利率约为41%,贷款金额介乎5,000港元至700,000港元[51] - 大部分有抵押貸款年利率介乎9%至18%,加权平均年利率约为16%,贷款金额介乎80,000港元至44,000,000港元[6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已核销应收贷款及利息合共约63,634,000港元[63] - 无抵押貸款活跃客户数量从2022年12月31日的10,993人增至2023年12月31日的13,491人,2023年产生约157,548,000港元收入,2022年为125,931,000港元[6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按揭貸款客户有73名,首10名客户佔应收按揭貸款总额57.5%;无抵押貸款客户有13,491名,首10名客户佔应收无抵押貸款总额1.1%;最大客户及首五大客户分别佔应收贷款总额6.3%及16.5%[70] - 2023年金融借贷业务利息收入约1.945亿港元,较2022年的1.593亿港元增加约3520万港元[80] 财务关键指标 - 2023年集团录得溢利12,136,000港元,2022年为15,189,000港元[5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应收贷款及利息净额为6.38636亿港元,减值拨备为7265.7万港元[74] - 2023年集团收益为1.96609亿港元,溢利为1213.6万港元;2022年收益为1.6287亿港元,溢利为1518.9万港元[79] - 2023年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约8380万港元,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亏损约900万港元[91] - 2022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2479.3万港元[97] - 2023年香港地区来自外部客户的收益为194,994千港元,2022年为161,178千港元;中国内地2023年为1,615千港元,2022年为1,692千港元[109] - 2023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20,076千港元,2022年为24,793千港元[120] - 2023年综合已动用资本回报率为2.98%,2022年为3.24%[12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收购亚馨信贷投资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应付购买代价结余约161百万港元[112] - 银行结存及现金合共约101百万港元,占流动资产总值约30%[139] - 公司最大客户及五大客户应占销售总额占2023年收益分别约2.0%及5.9%,五大供应商应占2023年购买总额少于30%[142] - 2023年公司可供分派储备中,缴入盈余为191,810千港元,保留盈利为146,250千港元,总计338,060千港元[152]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应收贷款及利息总额为7.11293亿港元,预期信贷亏损模式项下减值拨备为7265.7万港元[179] 业务发展与市场机会 - 2023年下半年市场推出新产品X Pay,公司有望成为综合金融服务平台[86] - 公司业务位于香港及中国,正寻找投资中国物业市场机会,尤其是广东省[87][99] 收购与订单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并无收购任何主要附属公司或联营公司[12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订单记录,也无将推出市场之新产品及服务[136] 公司管理层信息 - 李立先生81岁,自1968年起从事线路板印刷及电子行业业务,担任公司主席等职[157] - 李铭浚先生47岁,自2008年和2010年起分别担任公司副主席及行政总裁[162] - 周厚诚先生47岁,于2021年4月8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在金融借贷行业工作超20年[162] - 舒华东先生51岁,于2022年4月15日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审核等方面有超20年经验[163] - 胡伟斌先生51岁,于2022年6月10日起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有22年相关工作经验[171] - 翟慧婷女士于2022年11月9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成员[175] 管理层任期与股份持有情况 - 李立先生解约需提前不少于6个月书面通知,李铭浚和周厚诚解约需提前不少于3个月书面通知[159] - 舒华东、胡伟斌、翟慧婷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自2022年不同时间起为期两年[159] - 李铭浚、胡伟斌为上次重选以来在任时间最长董事,须轮值退任并愿膺选连任[154] - 李立先生须且愿在即将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上膺选连任[154] - 公司已获各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性年度确认书,认为其均独立于公司[154] - 李立先生持有公司股份12.5275278亿股,占全部已发行股份的46.96%[180] - 李铭浚先生持有公司股份19.6275278亿股,占全部已发行股份的73.58%[180] - 周厚诚先生持有公司股份715万股,占全部已发行股份的0.27%[180] - 李立先生在爱利实业有限公司持有无投票权递延股份2500股,占全部已发行该类股份的100%[185] - 李立先生在李氏塑胶制造厂有限公司持有无投票权递延股份50万股,占全部已发行该类股份的100%[185] - 李立先生在万力电子有限公司持有无投票权递延股份5000股,占全部已发行该类股份的100%[185] - 李立先生在添利电子有限公司持有无投票权递延股份1万股,占全部已发行该类股份的100%[185] 财务报表与审计相关 - 公司董事负责根据相关准则和规定拟定综合财务报表,并对内部控制负责[195] - 公司评价综合财务报表的整体列报方式、结构、内容及披露,判断其是否中肯反映交易和事项[198] - 公司与审核委员会沟通计划的审计范围、时间安排、重大审计发现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199] - 公司从与审核委员会沟通的事项中确定关键审计事项并在核数师报告中描述,特殊情况除外[200]
TERMBRAY IND(00093)发布年度业绩,净溢利1213.6万港元 同比减少20.1%
智通财经· 2024-03-28 18:02
业绩表现 - TERMBRAY IND(00093)发布2023年度业绩,收益1.97亿港元,同比增加20.72%[1] - 2023年度溢利1213.6万港元,同比减少20.1%[1] 资产情况 - 利息收入约1.95亿港元,较上年增加3520万港元[2]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约8380万港元[2] - 投资物业的公允值亏损约900万港元[2]
TERMBRAY IND(00093)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17:38
财务表现 - 二零二三年度收入为196,609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增长20.7%[2] - 二零二三年度净利润为27,160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下降17.5%[2] - 二零二三年度收益为196,609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度的162,870千港元有所增长[11] - 二零二三年度公司录得收益196,609,000港元和溢利12,136,000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度有所增长[33] - 每股基本盈利为0.45港仙,较二零二二年度下降至0.57港仙[22] 资产情况 - 非流动资产中,投资物业从二零二二年的222,000千港元减少至二零二三年的53,000千港元[3] - 二零二三年度分部资产总额为1,044,989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度的1,004,724千港元有所增加[13] - 投资物业方面,重估公允值虧損为19,520千港元,重新分類为持有作出售160,000千港元[23] 财务状况 - 股本维持在213,411千港元,储备从二零二二年的878,696千港元减少至二零二三年的867,364千港元[4] - 本集团的應收貸款及利息为711,293千港元,扣除減值撥備后为638,636千港元[29] - 本年度溢利主要来源于金融借贷业务利息收入约194.5百万港元,金融资产减值损失净额约83.8百万港元,投资物业公允值损失约9.0百万港元[36] 税务情况 - 二零二三年度即期所得税中,中企所得税为230千港元,香港利得税为11,376千港元[21] - 二零二三年度所得税开支为7,940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度的9,604千港元有所减少[18] - 二零二三年度遞延所得税为-3,660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度的-3,094千港元有所增加[21] 贷款业务 - 无抵押贷款的活跃客户数量从10993人增加至13491人,收入为157,548,000港元[42] - 无抵押贷款的年利率介于25%至48%之间,加权平均年利率约为41%,贷款金额介于5,000港元至700,000港元之间[43] - 按照预期信贷损失模型,应收贷款及利息减值准备为72,657,000港元[54] - 公司已建立逾期贷款账户识别和审查系统,定期审查未偿还贷款情况[61] - 对于逾期还款超过90天的贷款,公司认为资产已遭违约,全额计提准备金[62] 公司发展 - 公司推出新产品X Pay,预计将成为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63] - 公司将审视贷款组合和风险控制情况,实施严格的贷款申请要求,提升风险定价模式[64] - 公司将继续寻找在中国物业市场的投资机会,尤其是在广东省[66] 企业治理 - 公司持有充足现金且无重大资本支出承担[67] - 公司已遵守企业治理守则,致力于维持高质量的企业治理水平[73] - 公司已设立审计委员会,对财务报表进行审阅,确保财务报表完整、准确和公平[80] - 审计委员会已审阅公司所采用的会计原则和慣例,讨论财务报告事宜[81] - 羅兵咸永道會計師事務所认为本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财务报表与草拟本相符[82] - 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李立先生、李銘浚先生、周厚诚先生,以及独立非执行董事舒华东先生、胡伟斌先生、翟慧婷女士[83]
TERMBRAY IND(00093)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12 12:21
租金收入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租金收入为46.5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93万港元[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自永胜广场赚取的租金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约4%[65] - 2023年上半年租金收入为1,305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1,805千港元[189] 管理层人员补偿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向主要管理层人员补偿328.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92.9万港元[5] 投资物业出租情况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价值1.6亿港元的投资物业根据经营租赁出租[7] 无形资产累计摊销变化 - 2023年6月30日无形资产累计摊销483.2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16.3万港元[10] 应收贷款相关数据变化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贷款总额6.42853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8524亿港元[12]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贷款减值拨备总额6233.7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895.5万港元[12]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贷款扣除拨备后为5.80516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5.36285亿港元[12] - 2023年6月30日应收个人贷款3.84602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54994亿港元[14] 应收利息相关数据变化 - 2023年6月30日应收利息831.5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18.4万港元[16] - 2023年6月30日个人贷款应收利息404.6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03.8万港元[17] 普通股情况 - 法定普通股数目为2,800,000千股,面值224,000千港元;已发行及已悉数缴清的普通股数目为2,667,643千股,面值213,411千港元,时间为2022年12月31日及2023年6月30日[20] 持作交易的股本证券变化 - 持作交易的股本证券在2023年6月30日为92千港元(未经审核),2022年12月31日为107千港元(经审核)[20] 应付递延代价变化 - 应付递延代价在2023年6月30日为156,917千港元(未经审核),2022年12月31日为153,468千港元(经审核)[21]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变化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在2023年6月30日为167,113千港元(未经审核),2022年12月31日为161,583千港元(经审核)[21] 股息宣派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股息宣派,2022年同期也无[23] - 董事会决定不派付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亦无[62] 租赁土地及楼宇重新估值亏损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租赁土地及楼宇重新估值产生亏损2,712,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12,738,000港元[25] - 2023年上半年重估租赁土地及楼宇亏损为2712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12738千港元[127] 物业单位售价变化 - 2023年6月30日,租赁土地及楼宇按可售面积基准每平方呎单位售价为76,2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7,500港元[27] - 2023年6月30日,投资物业按可售面积基准每平方呎单位售价为25,500港元及52,5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6,300港元及50,000港元[27] 公司溢利及收益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未经审核综合溢利约为1360.8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146.4万港元[38] - 回顾期内集团收益9485.1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7260.9万港元;期内溢利1360.8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1146.4万港元[39] - 2023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13608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11464千港元[127] - 2023年上半年期内全面收入╱(亏损)总额为5303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 - 6816千港元[12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3608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1464千港元增长18.70%;每股基本盈利0.51港仙,较2022年同期的0.43港仙增长18.60%[174] - 2023年上半年总收益为94,851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72,609千港元[189] 金融借贷业务利息收入及投资物业公允值收益 - 回顾期内金融借贷业务利息收入约935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7080万港元,增加约2270万港元;投资物业公允值收益约600万港元[40] - 2023年上半年来自金融借贷业务之利息收入为93,546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70,804千港元[189] X Wallet业务数据变化 - X Wallet注册用户从2022年12月31日的83902人增至2023年6月30日的94981人;活跃客户从10969人增至12380人;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产生收益约770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5100万港元[43] 客户占比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按揭贷款客户75名,首10名客户占应收按揭贷款总额54.9%;来自X Wallet的客户12380名,首10名客户占应收贷款总额0.3%;最大客户及首五大客户分别占应收贷款总额6.8%及16.3%[46] 集团应收贷款及利息净额与减值拨备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应收贷款及利息净额分别为5.80516亿港元及831.5万港元;应收贷款减值拨备为6353.1万港元[49] 员工雇佣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按市场薪金水平雇用52名员工[55] 新产品推出计划 - 2023年下半年推出新产品X Pay,公司管理层相信将成为综合金融服务平台[56] 投资物业市场情况 - 公司正在寻找投资中国物业市场机会,尤其广东省,但回顾期未收购土地或物业[57] 永胜广场物业情况 - 永胜广场拥有超440个住宅单位,截至2023年6月30日尚有56个未售出,其中6个已出租[64][65] 贷款年利率及金额范围 - 经X Wallet批出的无抵押貸款年利率介乎36%至48%,加权平均年利率约为42%,贷款金额介乎5,000港元至105,000港元[66] - 有抵押貸款年利率介乎9%至18%,加权平均年利率约为11%,贷款金额介乎80,000港元至44,000,000港元[68] 核销应收贷款及利息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已核銷应收贷款及利息合共约26,894,000港元[72] 股份持有情况 - 李立先生合共持有1,252,752,780股,佔全部已发行股份百分比为46.96%[82] - 李銘浚先生合共持有1,962,752,780股,佔全部已发行股份百分比为73.58%[82] - 周厚誠先生持有7,150,000股,佔全部已发行股份百分比为0.27%[82] - 1,252,752,780股股份由Lee & Leung (B.V.I.) Limited持有[89] - 李立先生及李铭浚先生通过Lee & Leung (B.V.I.) Limited持有1,252,752,780股股份[108] - 李立先生在爱利实业有限公司合共持有2,500股,占比100%;在李氏塑胶制造厂有限公司合共持有500,000股,占比100%;在万力电子有限公司持有5,000股,占比100%;在添利电子有限公司合共持有10,000股,占比100%[111] - Lee & Leung (B.V.I.) Limited、Lee & Leung Family Investment Limited、汇丰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分别持有1,252,752,78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46.96%[113] - Earth Axis Investment Limited、aEasy Finance Holdings Limited分别持有710,000,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26.62%[113] - Cosmo Telecommunication Inc.、Jing Xiao Ju女士分别持有151,202,96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5.67%[113] - East Glory Trading Limited、Master Winner Limited、Yuan Qinghua先生分别持有103,397,54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3.88%[113] - 2020年9月23日买卖协议完成后,向Earth Axis Investment Limited发行710,000,000股股份以支付部分代价[114] 公司股权拥有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Cosmo Telecommunication Inc.由Jing Xiao Ju女士全資擁有[90] 公司细则修订情况 - 公司已修订公司细则,规定每名董事(主席或董事总经理除外)每三年至少轮值退任一次,主席或董事总经理每三年膺选连任一次[95] 公司订单及新产品服务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并无订单,也无将推出市场的新产品及服务[103] 董事证券交易守则遵守情况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的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的行为守则,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董事已遵守该守则[117] 公司资产、权益及负债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资產为1284229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270706千港元增长约1.06%[1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權益为1097410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092107千港元增长约0.49%[1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負債为186819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78599千港元增长约4.60%[12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物業、機器及設備为231114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35409千港元下降约1.82%[1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投資物業为228000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22000千港元增长约2.70%[1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無形資產为9890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0559千港元下降约6.34%[1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未经审核总资产1284229千港元,总负债186819千港元[18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可呈報分部資產為1,043,082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為1,004,724千港元[18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物業、機器及設備為230,00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為234,000千港元[18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9,00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為29,877千港元[18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中期簡明綜合財務狀況表中的總資產為1,284,22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為1,270,706千港元[18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可呈報分部負債為184,05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為175,693千港元[18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中期簡明綜合財務狀況表中的總負債為186,81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為178,599千港元[189] 现金流量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30,576千港元,2022年同期所得现金净额为26,478千港元[15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4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764千港元[15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9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65千港元[15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30,724千港元,2022年同期增加净额为26,877千港元[150] - 2023年6月30日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66,777千港元,期末为133,941千港元;2022年同期期初为180,947
TERMBRAY IND(00093)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5 17:40
公司业务分部 - 公司有物业发展及投资、金融借贷两个可报告分部[1][2] 业务收入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金融借贷业务的利息收入为9.3546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7.0804亿港元增长32.12%[8] - 同期租金收入为130.5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80.5万港元下降27.70%[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94,851千港元,其中物业发展及投资收益1,305千港元,金融借贷收益93,546千港元[22] - 2023年上半年香港市场收益94,011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71,734千港元有所增长[2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银行存款利息收入648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830千港元有所下降[3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金融借贷业务之利息收入93546千港元,租金收入1305千港元,总计94851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70804千港元、1805千港元、72609千港元[45] - 本回顾期金融借贷业务利息收入约93500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22700000港元[6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住宅单位出售,永胜广场租金收入较去年同期减少约4%,尚有56个住宅单位未售出,其中6个已出租[70] - X Wallet注册用户数从2022年12月31日的83,902人增至2023年6月30日的94,981人,活跃客户数从10,969人增至12,380人,无抵押贷款收益从5100万港元增至7700万港元[7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物业租金收入为46.5万港元,去年同期为93万港元[80]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收益9485.1万港元(2022年同期7260.9万港元),期内溢利1360.8万港元(2022年同期1146.4万港元)[120] 盈利及亏损情况 - 期内溢利为1360.8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146.4万港元增长18.70%[8]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为0.51港仙,较2022年同期的0.43港仙增长18.60%[12] - 期内其他全面亏损为830.5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828万港元下降54.57%[12] - 期内全面收入总额为530.3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亏损的681.6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1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除所得税前溢利为16,599千港元[3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360.8万港元,每股基本盈利为0.51港仙,去年同期分别为1146.4万港元和0.43港仙[75]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299.1万港元,去年同期为454.5万港元[75] - 2023年上半年租赁土地及楼宇重新估值亏损271.2万港元,去年同期为1273.8万港元[81] 资产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0.08882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47416亿港元增长6.49%[14] - 同期流动资产为2.75347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2329亿港元下降14.83%[14] - 2023年6月30日,总负债为1868.19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785.99万港元增长4.60%[1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1,284,229千港元,总负债为186,819千港元[25] - 2023年物业、机器及设备期初值256054千港元,添置304千港元,出售 -1110千港元,核销 -118千港元,重估亏损 -4000千港元,期末值231114千港元;投资物业期初值222000千港元,公允价值收益6000千港元,期末值228000千港元[53][54] - 2023年6月30日,确认为使用权资产的租赁为2900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49000港元[55] - 2023年6月30日,租赁土地及楼宇按可售面积基准,每平方呎单位售价为762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7500港元[59] - 2023年6月30日,应收利息 - 物业按揭贷款4269千港元,应收利息 - 个人贷款4046千港元,总计8315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3146千港元、4038千港元、7184千港元[64]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贷款总额为6.42853亿港元,减值拨备总额为623.37万港元,应收贷款扣除拨备后为5.80516亿港元[85] - 2023年6月30日投资物业每平方呎单位售价为25,500港元及52,500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6,300港元及50,000港元[8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收贷款净额为5.80516亿港元,应收利息净额为831.5万港元,应收贷款减值拨备为6353.1万港元[129] 费用及支出情况 - 2023年上半年物业、机器及设备折旧1,887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2,379千港元有所减少[33] - 2023年上半年无形资产摊销669千港元,与2022年同期持平[33] - 2023年上半年短期租赁相关开支116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188千港元有所减少[33] - 2023年上半年租赁负债利息开支15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25千港元有所减少[34] - 2023年上半年解除应付递延代价之折扣3,448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3,720千港元有所减少[3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折旧1887千港元,摊销669千港元,利息收入648千港元,利息开支3463千港元,所得税开支2991千港元[4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折旧2379千港元,摊销669千港元,利息收入830千港元,利息开支3745千港元,所得税开支4545千港元[4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应收贷款及利息减值拨备扣除净额13872千港元,应收贷款核销28040千港元,应收贷款及利息之核销收回 -1146千港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9863千港元、12020千港元、 -597千港元[48] - 应收贷款及利息减值拨备的净支出约1390万港元及核销(扣除收回)约2690万港元[12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因借款人破产和债务人身故核销应收贷款及利息约2689.4万港元[130] 客户及市场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及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单一客户为集团带来10%或以上的收益贡献[4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按揭贷款客户75名,前10名客户占应收按揭贷款总额54.9%;来自X Wallet的客户12380名,前10名客户占来自X Wallet的应收贷款总额0.3%;最大客户及前五大客户分别占应收贷款总额6.8%及16.3%[98] 贷款业务情况 - 大部分经X Wallet批出的无抵押貸款年利率介乎36%至48%,加权平均年利率约为42%,获批金额介乎5,000港元至105,000港元[96] - 大部分获批的有抵押贷款年利率介乎9%至18%,加权平均年利率约为11%,获批金额介乎8万港元至4400万港元[125] - 客户可通过自动化借贷应用程式X Wallet申请无抵押贷款,最高额度达10.5万港元,大部分年期介乎2年至7年[123] 公司运营情况 - 集团位于广东中山的永胜广场有超440个住宅单位,商场持续空置,管理层致力推广及改善经营[121] - 集团按市场薪金水平雇佣52名员工,员工福利包括保险、公积金计划及酌情花红[109] - 集团投放资源进行销售及市场推广,主要用于物色无抵押贷款新客户[123] - 中国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和住房政策,集团有信心把握机遇在中国开拓新业务[1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订单、无将推出市场的新产品及服务[108] 公司未来规划 - 2023年下半年推出新产品X Pay,即X Wallet应用程式中的“先买后付”支付功能[142] - 公司将积极审视贷款组合及风险控制情况,降低违约风险,提升及完善风险定价模式[137] - 公司将采纳多项营销策略推广X Wallet及X Pay品牌,提升市场知名度[137] - 公司正在寻找投资中国物业市场的机会,尤其是广东省,但回顾期内尚未收购任何土地或物业[138] 公司政策及规定 - 公司雇员薪酬政策基于表现、资历及能力,董事酬金由薪酬委员会参照经营业绩等因素厘定[136] - 公司已修订公司细则,规定每名董事(主席或董事总经理除外)每三年至少轮值退任一次,主席或董事总经理每三年膺选连任一次[146] 财务资料审核情况 - 本公布所载中期财务资料未经审核,但已由外聘核数师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根据香港审阅工作准则第2410号审阅[148]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附属公司均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