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过度防晒
icon
搜索文档
别被“白幼瘦”审美带偏 超七成受访青年力挺“自然美”
中国青年报· 2025-07-10 07:06
青年审美趋势 - 72.4%受访青年认同用"自然美"代替"白幼瘦"审美标准 [2][3] - 健康美三大表现:红润面色(63.5%)、挺拔体态(62.2%)、自然皮肤(55.5%) [3][4] - 其他健康美特征包括眼神明亮(55.1%)、自信状态(50.8%)、健康体脂率(29.2%) [3][4] 健康消费误区 - 51.8%青年存在"咖啡因替代精力"误区,50.5%误解"完全隔绝阳光=防晒" [4] - 47.8%误认"频繁敷面膜=深度补水",44.0%仍持"越瘦越白越美"观念 [4] - 40.3%忽视骨密度检测重要性,33.1%简单认为"补钙=骨骼健康" [4][5] 健康管理建议 - 57.0%青年建议体检增加骨密度/体脂率/肌肉量检测 [4][6] - 59.3%支持企事业单位组织户外团建/工间操活动 [6] - 56.4%期待社区推广科学健身与营养科普 [6] 行业潜在影响 - 防晒用品市场可能面临需求结构调整 [3][5] - 体检服务行业或需新增骨密度等检测项目 [4][6] - 碳酸饮料/咖啡品类或受健康观念冲击 [5]
夏日防晒如何有效又有度?
新华社· 2025-07-03 20:50
防晒必要性 - 紫外线辐射对皮肤伤害包括晒伤、红肿、疼痛(UVB作用表皮层)以及胶原蛋白破坏、皱纹色斑(UVA深入真皮层)[1] - 反复日晒缺乏防护可能导致DNA损伤、免疫抑制、基因突变,提升皮肤癌风险(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紫外辐射列为2类致癌物)[2] - 眼部长期暴露紫外线可引发睑裂斑、翼状胬肉、白内障早发及眼底疾病,儿童角膜和晶状体更易受紫外线侵害[2] 过度防晒风险 - "养蜂人"式防晒(如脸基尼、高倍防晒霜、遮阳伞过度使用)可能引发健康问题[3] - 阳光不足导致维生素D合成下降,增加骨质疏松、骨折风险,并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相关[4] - 长期缺乏阳光接触抑制血清素分泌,易引发情绪低落、焦虑、抑郁[4] 科学防晒方法 - 防晒与晒太阳需结合,避开紫外线最强时段,日常通勤选用SPF30+、PA+++防晒霜并每2小时补涂,户外活动需SPF50+、PA++++防水产品[6] - 根据"影子原则"判断紫外线强度(身影短于身高时需防护),参考气象部门紫外线预告[6] - 儿童防晒需特殊处理:6个月以下避免直接暴晒,6个月以上使用温和儿童防晒霜,孕妇需谨慎控制晒太阳时间[7] 辅助防晒措施 - 日光性皮炎患者需避免食用含光敏物蔬菜(如香菜、芹菜)和水果(如无花果、酸橙)[7] - 墨镜选择标准为100%UV或UV400标签,镜片颜色优选灰色、茶色(均匀滤光),绿色缓解眼疲劳,大框设计减少侧面紫外线入射[7][8]
过度防晒可能导致骨质疏松 三招教你科学补充“阳光维生素”
央视新闻· 2025-06-02 09:37
防晒与骨质疏松的关系 - 过度防晒会导致维生素D缺乏 进而引发骨质疏松 因维生素D是促进钙吸收的关键物质 [3] - 人体80%-90%的维生素D通过皮肤暴露于紫外线B(UVB)合成 防晒措施(防晒霜 防晒衣 玻璃)会阻断这一过程 [5] 维生素D缺乏现状 - 中国0-18岁儿童维生素D严重缺乏率2.46% 缺乏率21.57% 不足率28.71% 缺乏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 [7] - 普通人群(0-65岁)每日需400IU(10微克) 65岁以上老年人需600IU(15微克) [7] 维生素D补充风险 - 维生素D过量可能导致高血钙 症状包括多尿 呕吐 肾结石等 尿钙持续>10mmol/24h会增加肾结石风险 [10] - 普通人群每日最大耐受量为2000IU(50微克) 超过可能中毒 [10] 科学补充维生素D方法 - 最佳方式为每日裸露四肢晒太阳15-30分钟 避开正午强光 不涂防晒霜 不隔玻璃 [11] - 饮食补充来源包括深海鱼(三文鱼 沙丁鱼) 蛋黄 强化牛奶等 [13] - 室内活动多者可每日补充400IU维生素D制剂 安全有效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