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建国际(00171)

搜索文档
银建国际(00171) - 内幕消息调查主要结果
2024-12-27 22:35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 負 責,對 其 準 確 性 或 完 整 性 亦 不 發 表 任 何 聲 明,並 明 確 表 示,概 不 對 因 本 公 告 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 任。 SILVER GRANT INTERNATIONAL HOLDINGS GROUP LIMITED 銀建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於香港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171) 於2021年 至2023年,本 公 司 與 其 若 干 附 屬 公 司(作 為 貸 款 人)與54名借款人 (統 稱「該等借款人」及 各 自 為 一 名「借款人」)訂 立54份 貸 款 協 議(統 稱 為「該 等貸款協議」),據 此,本 集 團 向 該 等 借 款 人 授 出 總 額 約2,060,000,000港元的 貸 款,包 括 以 人 民 幣 計 值 之 貸 款 人 民 幣1,481,470,000元及以港元計值之貸 款415,410,000元(統 稱 為「該等貸款」及 各 自 為 一 項「貸 款」)。 於2023年12月31日,本 金 總 額 及 應 計 利 息 ...
银建国际(00171) - 调查之最新情况
2024-12-11 19:01
茲提述(i)銀 建 國 際 控 股 集 團 有 限 公 司(「本公司」,連 同 其 附 屬 公 司 統 稱(「本 集 團」)日 期 為2024年3月18日、2024年3月19日、2024年4月9日、2024年7月4日、2024 年9月13日 及2024年11月19日 之 公 告,內 容 有 關(其 中 包 括)本 公 司 獨 立 特 別 調 查 委 員 會 就 有 關 本 集 團 持 有 的 應 收 貸 款 組 合 之 貸 款 協 議 之 各 個 事 項 及 事 件(包 括 於2023年12月31日本金總額及應計利息約人民幣2,201,000,000元 之 應 收 貸 款)所 進 行 之 調 查(「調 查」);(ii)本公司日期為2024年3月28日之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 度 之 年 度 業 績 公 告;及(iii)本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 止 年 度 之 年 報(「年 報」)。 除 非 另 有 指 明,否 則 本 公 告 所 用 詞 彙 與 年 報 所 界 定 者 具 有 相 同 涵 義。 銀建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於香港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171) 調查之最新情況 香港交 ...
银建国际(00171) - 更改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处
2024-12-02 17:57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佈的內容概不 負 責,對 其 準 確 性 或 完 整 性 亦 不 發 表 任 何 聲 明,並 明 確 表 示 概 不 就 因 本 公 佈 全 部 或 任 何 部 分 內 容 而 產 生 或 因 倚 賴 該 等 內 容 而 引 致 的 任 何 損 失 承 擔 任 何 責 任。 銀建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SILVER GRANT INTERNATIONAL HOLDINGS GROUP LIMITED (股份代號:171) 承董事會命 銀建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主 席、聯 席 行 政 總 裁 兼 執 行 董 事 朱慶凇 更改香港股份過戶登記處 銀 建 國 際 控 股 集 團 有 限 公 司(「本公司」)董 事(「董 事」,各 自 為 一 名「董 事」)會(「董 事 會」)宣 佈 自2025年1月1日 起,本 公 司 之 香 港 股 份 過 戶 登 記 分 處 將 更 改 為: 卓佳證券登記有限公司 香港夏慤道16號 遠東金融中心17樓 電 話:(852) 2980 1333 傳 真:(852) 2810 8185 由2025年1月1日 起,有 關 本 公 司 ...
银建国际(00171) - 委任核数师
2024-11-22 19:02
SILVER GRANT INTERNATIONAL HOLDINGS GROUP LIMITED 銀建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 負 責,對 其 準 確 性 或 完 整 性 亦 不 發 表 任 何 聲 明,並 明 確 表 示,概 不 對 因 本 公 告 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 任。 (於香港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171) – 1 – 董 事 會 謹 藉 此 機 會 歡 迎 中 匯 安 達 獲 委 任 為 本 公 司 核 數 師。 委任核數師 本 公 告 由 銀 建 國 際 控 股 集 團 有 限 公 司(「本公司」,連 同 其 附 屬 公 司 統 稱「本 集 團」)根 據 香 港 聯 合 交 易 所 有 限 公 司(「聯交所」)證 券 上 市 規 則 第13.51(4)條 作 出。 茲提述本公司日期為2024年11月8日 的 公 告,內 容 有 關 安 永 會 計 師 事 務 所(「安 永」)辭 任 本 公 司 核 數 師(「該公告」)。除 文 義 另 有 所 指 外,本 公 告 所 用 詞 ...
银建国际(00171) - 调查之最新情况
2024-11-19 22:07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 負 責,對 其 準 確 性 或 完 整 性 亦 不 發 表 任 何 聲 明,並 明 確 表 示,概 不 對 因 本 公 告 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 任。 SILVER GRANT INTERNATIONAL HOLDINGS GROUP LIMITED 銀建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於香港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171) 調查之最新情況 茲提述(i)銀 建 國 際 控 股 集 團 有 限 公 司(「本公司」,連 同 其 附 屬 公 司 統 稱(「本 集 團」)日 期 為2024年3月18日、2024年3月19日、2024年4月9日、2024年7月4日 及2024 年9月13日 之 公 告,內 容 有 關(其 中 包 括)本 公 司 獨 立 特 別 調 查 委 員 會 就 有 關 本 集 團 持 有 的 應 收 貸 款 組 合 之 貸 款 協 議 之 各 個 事 項 及 事 件(包 括 於2023年12月31 日本金總額及應計利息約人民幣2,201,000,000元 之 應 收 貸 款)所 進 ...
银建国际(00171) - 核数师辞任
2024-11-08 21:51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 負 責,對 其 準 確 性 或 完 整 性 亦 不 發 表 任 何 聲 明,並 明 確 表 示,概 不 對 因 本 公 告 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 任。 SILVER GRANT INTERNATIONAL HOLDINGS GROUP LIMITED 銀建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於香港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171) 核數師辭任 本 公 告 由 銀 建 國 際 控 股 集 團 有 限 公 司(「本公司」,連 同 其 附 屬 公 司 統 稱「本 集 團」)根 據 香 港 聯 合 交 易 所 有 限 公 司 證 券 上 市 規 則(「上市規則」)第13.51(4)條作出。 – 1 – (1) 由 於 存 在 多 項 與 持 續 經 營 相 關 之 不 確 定 因 素,安 永 並 無 對 本 集 團 截 至2023 年12月31日 止 年 度 之 綜 合 財 務 報 表 發 表 意 見。即 使 不 存 在 多 項 與 持 續 經 營 相 關 之 不 確 定 因 素 導 致 其 無 法 對 綜 ...
银建国际(00171) - 进一步延迟寄发有关(I)有关涉及出售本集团贷款权益之交易事项之非常重大出...
2024-10-31 16:54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 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 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SILVER GRANT INTERNATIONAL HOLDINGS GROUP LIMITED - 1 - 由於需要額外時間落實將載入通函之若干資料,預期寄發通函日期將延後至2024年12月 31日或之前。 承董事會命 銀建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171 進一步延遲寄發有關 (I)有關涉及出售本集團貸款權益之交易事項之非常重大出售事項;及 (II)有關涉及轉讓目標物業之交易事項之非常重大收購事項之通函 茲提述(i)銀建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本公司」)日期為2024年6月27日之公告,內容有關 本公司與廣東珠光集團有限公司訂立之日期為2024年6月27日之貸款轉讓協議及其項下擬 進行之交易;及(ii)本公司日期為2024年7月31日、2024年8月30日及2024年9月30日之公 告,內容有關延遲寄發通函(統稱為「該等公告」)。除另有界定者外,本公告所用詞彙與 該等公告所界定者具有相同涵義。 誠如該等 ...
银建国际(00171)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4 17:08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3.07亿港元,较2023年增加226.6%[4] - 净资产为31.25亿港元,较2023年减少27.5%[4] - 资产总值为74.89亿港元,较2023年减少17.6%[4] - 公司拥有人应占股权为27.92亿港元,较2023年减少28.7%[4] - 已抵押银行存款、现金及银行结余为6200万港元,较2023年增加77.1%[4] - 每股基本亏损为13.32港仙,较2023年增加225.7%[4] - 每股资产净值为1.21港元,较2023年减少28.8%[4] - 股本回报率为 - 10.99%,较2023年的 - 2.40%变动357.9%[4] - 总资回报率为 - 4.10%,较2023年的 - 1.03%变动298.1%[4] - 借贷比率为125.65%,较2023年的96.55%增加30.1%[4]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从2023年约9426万港元增加约226%至2024年约3.06999亿港元,每股基本亏损从4.09港仙增至13.32港仙[26][28] - 集团应收贷款确认的利息收入从2023年约1.53535亿港元减少至2024年约3613.3万港元[26][28] - 集团2024年摊占中海油气亏损约8364.6万港元,2023年摊占溢利约5016.2万港元[26][28] - 集团2024年租金收入约4696.1万港元,较2023年的5161.1万港元减少约9%[27][29] - 集团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从2023年约1.58223亿港元减少至2024年约3833.7万港元[30][33] - 集团以公允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之公允值亏损从2023年约4803.7万港元减少至2024年约2143.1万港元[31][34] - 集团行政费用从2023年约6464.1万港元减少至2024年约4803.4万港元[32] - 集团财务费用从2023年约1.95263亿港元增加至2024年约2.45353亿港元[32] - 公司摊占合营企业利润从2023年约4530.7万港元变为2024年亏损约9394.9万港元[36] - 公司2024年摊占合营企业损益由2023年约4530.7万港元盈利转为约9394.9万港元亏损[38] - 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约6179.2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约5733.3万港元增加[40][41]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中,港元占比9.5%,人民币占比90.5%,美元占比0.0%;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5.0%、94.7%、0.3%[43]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借款总额约35.08877亿港元,短期借款34.68351亿港元,长期借款4052.6万港元[45] - 2024年6月30日借款净额约34.47085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约34.94603亿港元减少[45] - 2024年公司所有借款利息按固定及浮动利率计算,年利率介于3.7%至27.6%,2023年为3.6%至27.6%[45][46] - 2024年6月30日未偿还长短期借款均为人民币,金额35.08877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5.51936亿港元[47] - 2024年6月30日固定利率借款14.38149亿港元,浮动利率借款20.70728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14.56876亿港元、20.9506亿港元[4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应偿还银行贷款一年內或按要求为153,888千港元,第二年为7,66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对应分别为161,700千港元和33,775千港元[5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应偿还其他贷款一年內或按要求为3,314,463千港元,第三至第五年为32,85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对应分别为3,323,349千港元和33,112千港元[5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借贷比率为126%(2023年12月31日为114%),流动比率为0.8x(2023年12月31日为0.8x)[51][52]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6200万港元,须自报告期末起十二個月內偿还的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账面总值约为34.68亿港元[53][54] - 截至报告期末前,未按预定还款日期偿还的借款约为1.94亿港元[53][54] - 原定到期日距报告期末一年以上、因延迟支付利息重新分类至流动负债的借款约为28.25亿港元[53][54]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根据贷款协议垫付的未偿还本金总额及利息约为人民币22.01亿元(相当于约24.29亿港元)[53][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抵押投资物业账面总额约20.44907亿港元[60][62]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抵押投资物业账面总额为20.78366亿港元[60][6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已订约但未计提的资本开支约为240.8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无[6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为合营企业贷款提供的企业担保约为23.51848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8.39041亿港元[6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股东资金约为27.92489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约3.27303亿港元或约10%[6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在香港及中国共聘用53名员工,2023年12月31日为55名[63] - 2024年期间,雇员福利开支总额约为2317.3万港元,2023年期间约为2962.7万港元[6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租金收入为46,96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1,611千港元[8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直接经营开支为3,21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679千港元[8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为38,33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58,223千港元[8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亏损为341,33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6,681千港元[8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亏损为334,87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69,595千港元[84][8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306,99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94,260千港元[8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基本及摊薄)为13.32港仙,2023年同期为4.09港仙[8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亏损334,873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69,595千港元大幅增加[86] - 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產总值4,385,067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538,637千港元有所减少[8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產总值3,104,359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232,491千港元有所减少[8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总值4,130,220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013,534千港元有所增加[8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淨流動負債为1,025,861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81,043千港元有所增加[88] - 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总值234,634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71,160千港元有所减少[88]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淨資產为3,124,572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486,434千港元有所减少[88]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贷款账面价值约1,552,000,000港元,相关应收贷款利息约349,000,000港元[88][8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全面亏损总额361,862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83,508千港元大幅增加[8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股权总值为3,124,572,000港元,较2024年1月1日的3,486,434,000港元减少约9.23%[9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内亏损334,873,000港元,期内全面亏损361,862,000港元[90] - 2024年上半年经营业务所用净现金流量为53,853,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84,445,000港元有所减少[92] - 2024年上半年投资业务所得净现金流量为81,199,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173,643,000港元[92] - 2024年上半年融资业务所用净现金流量为23,252,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70,953,000港元[92]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4,094,000港元,2023年同期减少81,755,000港元[9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62,000,000港元[94][9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账面总值约为3,468,000,000港元的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须在12个月内偿还[94][95] - 2024年6月,因未偿还约194,000,000港元逾期其他借款,内地法院冻结公司部分银行结余及其他资产[94][95] - 2024年6月,公司与独立第三方协议转让54笔贷款权益,2023年12月31日未偿还本金及利息约2,429,000,000港元[94][9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为4696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1613千港元,同比下降约8.9%[119][121]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总计3833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58223千港元,同比下降约75.8%[123] - 2024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24535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95263千港元,同比上升约25.7%[125] - 2024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所得税递延税项抵免为646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086千港元[130]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经扣除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288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6092千港元[131] - 2024年上半年雇员福利开支(包括董事及联席行政总裁酬金)为2317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9627千港元[131] - 2024年上半年投资物业项下经营租赁租金收入扣除支销后相关数据涉及3215000港元,2023年同期为4679000港元[131] - 2024年上半年金融资产减值拨回净额为4374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6932千港元[131] - 2024年上半年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变动为471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698千港元[13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306,99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94,260千港元[132] - 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所用的期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024年和2023年均为2,304,850千股[133] - 2024年上半年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减少约19,107,000港元,2023年同期约为28,054,000港元[137][13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为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支付约1,161,000港元,2023年同期无相关支出[140] -
银建国际(00171)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8 18:5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租金收入为46,961千港元,较2023年的51,611千港元有所下降[2]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341,33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6,681千港元[2]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334,87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69,595千港元[2]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亏损为13.32港仙,2023年同期为4.09港仙[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4,385,067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538,637千港元有所减少[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为3,104,359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232,491千港元有所减少[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值为4,130,220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013,534千港元有所增加[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净流动负债为1,025,86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81,043千港元[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净资产为3,124,572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486,434千港元有所减少[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6200万港元,账面价值约34.68亿港元的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须在十二个月内偿还[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租金收入46,961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51,611千港元下降约9.01%[16][1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分部和物业租赁分部总部分部溢利29,127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13,434千港元下降约74.32%[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亏损341,336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76,681千港元亏损扩大约345.14%[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亏损334,873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69,595千港元亏损扩大约381.18%[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应收贷款利息收入36,133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53,535千港元下降约76.47%[1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银行贷款利息6,097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7,780千港元下降约21.63%[2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贷款利息237,518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85,634千港元增长约27.95%[2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租赁负债利息1,738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849千港元下降约6.00%[20] - 2024年和2023年上半年递延税项分别为646.3万港元和708.6万港元,期内税项抵免总额相同[22] - 2024年和2023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分别为288.8万港元和609.2万港元[23] - 2024年和2023年上半年雇员福利开支分别为2143.1万港元和4803.7万港元[23] - 2024年和2023年上半年投资物业租金收入分别为321.5万港元和467.9万港元[23] - 2024年和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亏损分别为3.06999亿港元和9426万港元[24] - 2024年和2023年上半年计算每股亏损的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23.0485亿股[24] - 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分别为1212.6万港元和636.2万港元[27] - 2024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已订约但未计提资本承担为240.8万港元[28] - 2024年6月30日,NT Trust Scheme账面价值约2.11714亿港元,占集团总资产约2.8%(2023年12月31日:3.0%)[32][33] - 2024年期间,集团以公允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值变动录得约2143.1万港元亏损,其中约1739.3万港元归因于NT Trust Scheme[33] - 2024年期间,集团物业租赁业务租金收入约4696.1万港元,较2023年期间约5161.1万港元减少约9.0%[35]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由2023年约9426万港元增加约226%至2024年约3.06999亿港元,每股基本亏损由2023年4.09港仙增至2024年13.32港仙[38] - 集团应收贷款确认的利息收入由2023年约1.53535亿港元减至2024年约3613.3万港元[38] - 集团2024年摊占中海油气亏损约8364.6万港元,2023年摊占溢利约5016.2万港元[38] - 集团2024年租金收入约4696.1万港元,较2023年的约5161.1万港元减少约9%[39] - 集团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由2023年约1.58223亿港元减至2024年约3833.7万港元[40] - 集团以公允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之公允值亏损由2023年约4803.7万港元减至2024年约2143.1万港元[41] - 集团行政费用由2023年约6464.1万港元减至2024年约4803.4万港元[42] - 集团财务费用由2023年约1.95263亿港元增至2024年约2.45353亿港元[43] - 公司摊占合营企业损益由2023年溢利约4530.7万港元转为2024年亏损约9394.9万港元[44]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约6179.2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5733.3万港元增加,主要因收取应收贷款还款[47]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中,港元占比9.5%,人民币占比90.5%,美元占比0.0%;2023年12月31日,港元占比5.0%,人民币占比94.7%,美元占比0.3%[47] - 2024年6月30日借款总额约为35.08877亿港元,短期借款34.68351亿港元,长期借款4052.6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借款总额约为35.51936亿港元,短期借款34.85049亿港元,长期借款6688.7万港元[49] - 2024年借款利息以固定及浮动利率计算,年利率介于3.7%至27.6%;2023年借款年利率介于3.6%至27.6%[49] - 2024年6月30日未偿还借款中,人民币计值35.08877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5.51936亿港元[49][50] - 2024年6月30日固定利率借款14.38149亿港元,浮动利率借款20.70728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固定利率借款14.56876亿港元,浮动利率借款20.9506亿港元[50] - 2024年6月30日应偿还银行贷款一年內或按要求为1.53888亿港元,第二年为766.7万港元,第三至第五年为 - 1.61555亿港元;应偿还其他贷款一年內或按要求为33.14463亿港元,第二年为0,第三至第五年为3285.9万港元[50] - 2024年6月30日借贷比率为126%(2023年12月31日为114%),流动比率为0.8x(2023年12月31日为0.8x)[5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6200万港元,账面价值约为34.68亿港元的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须在报告期末起十二个月内偿还[52] - 截至报告期末,尚未按预定还款日期偿还的借款约为1.94亿港元,原定到期日为距报告期末一年以上的借款约为28.25亿港元,已重新分类至流动负债[52]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已将账面价值约为20.45亿港元的若干投资物业作为一般性银行融资、其他贷款及其他应付款的条件[55]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关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已订约但未计提资本开支约为240.8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无[5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为合营企业贷款提供约23.52亿港元企业担保,2023年12月31日为28.39亿港元[57]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股东资金约为27.92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约31.20亿港元减少约3.27亿港元或约10%[5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于香港及中国共聘用53名员工,2023年12月31日为55名员工[59] - 2024年期间,雇员福利开支总额约为2317.3万港元,2023年期间约为2962.7万港元[59] 业务线相关情况 - 公司按产品划分业务单位,有投资和物业租赁两个可呈报分部[15] - 截至2024年7月末,集团拥有超35个分布式光伏发电储备项目,覆盖屋顶面积超50万平方米,预测可装机规模超70兆瓦[31] - 2024年期间,合营企业中海油气因原油采购成本上涨、汇率风险等因素录得亏损,但将努力于年末前扭亏为盈[31] - 2024年6月,集团首个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发电效率优于预期[31] - 合营企业北京灵骏投资的光伏电池组件项目公司在多方面取得提升,自主研发的电池达成预设目标[30] - 集团收缩不良资产投资及资管业务,聚焦分布式光伏发电和电动汽车充电桩项目投资[32] - 集团投资管理团队梳理存量股权投资项目进展,寻找时机推动项目退出[32] 财务报表审计及编制情况 - 公司核数师因多项与持续经营相关不确定因素及应收贷款范围限制,对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发表保留意见[6] - 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中期财务报表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准则及联交所规定编制[11] - 公司已提交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财务报表,核数师报告提出保留意见[11] - 编制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报表采用的会计政策与2023年一致,除本期首次采用的新及经修订准则外[12]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本等对公司财务状况或表现无影响[13][14] 税务相关情况 - 中国附属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收取股息收入预扣税按5%税率计算[21]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2024年和2023年上半年中期股息[26]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3年期间也无[60] 持续经营相关情况 - 董事认为考虑相关计划及措施后,集团将拥有充足营运资金履行到期财务责任,按持续经营基准编制财务报表属适当[8] - 集团能否持续经营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取决于与法院命令和解、出售资产计划实施、现有贷款人支持及获得新融资来源等因素[9] - 若集团无法持续经营,须进行调整,将资产账面价值撇减至可收回金额等,影响未在未经审核报表内反映[10] - 为管理营运资金和改善财务状况,集团将采取出售应收贷款、加快处置金融资产投资、与贷款人磋商及获取额外信贷融资等措施[8] - 集团能否持续经营取决于能否就法院命令达成和解、出售金融资产投资等计划能否成功实施、现有贷款人的持续支援及能否获得新的融资来源[54] - 董事认为,经考虑上述计划及措施,集团将拥有充足营运资金为其营运提供资金及履行其到期的财务责任[54] 贷款转让及资产冻结情况 - 2024年6月,公司与独立第三方订立协议,转让54笔贷款的一切权利,2023年12月31日,该等贷款未偿还本金总额及利息约为24.29亿港元[7] - 截至2024年6月,因未能偿还本金总额约1.94亿港元的逾期其他借款,内地法院下令冻结集团若干银行结余及其他资产[7] - 2024年6月,因未能偿还逾期其他借款,中国内地法院下令冻结集团若干银行结余及其他资产[52] - 2024年6月27日,公司与广东珠光订立贷款转让协议,出售及转让贷款协议中的一切权利、所有权、利益及权益,代价约为24.29亿港元[52] - 广东珠光将承担东环(北京)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在两份委托贷款协议中的义务,包括约20.75亿港元的相关委托贷款偿还义务[52][53] - 交易事项完成后,广东珠光将转让位于中国广东省的若干停车位[53] 公司治理情况 - 公司主席兼任其中一名联席行政总裁,未区分主席及行政总裁角色;主席因事未出席2024年6月26日股东大会[61] - 股东大会日期时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在任超九年,公司因物色人选未委任新独立非执行董事[62] 证券交易情况
银建国际(00171)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30 19:15
财务业绩表现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9.47409亿港元,较2022年的7.34563亿港元增加29.0%[3][12] - 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0.4111港元,较2022年的0.3187港元增加29.0%[3][12] - 2023年净资产34.864亿港元,较2022年的44.945亿港元减少22.4%[3] - 2023年资产总值77.711亿港元,较2022年的100.188亿港元减少22.4%[3]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股权31.198亿港元,较2022年的40.224亿港元减少22.4%[3] - 2023年现金及银行结余5730万港元,较2022年的9750万港元减少41.2%[3] - 2023年每股资产净值1.35港元,较2022年的1.75港元减少22.9%[3] - 2023年股本回报率为 - 30.37%,较2022年的 - 18.26%下降66.3%[3] - 2023年总资回报率为 - 12.19%,较2022年的 - 7.33%下降66.3%[3] - 2023年借贷比率为113.85%,较2022年的98.76%增加15.3%[3]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9.47409亿港元,较2022年约7.34563亿港元增加约29% [47] - 2023年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每股基本亏损41.11港仙,较2022年的31.87港仙增加 [47] - 集团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从2022年约4.67687亿港元减至2023年约2.58946亿港元,主要因合营企业应收款和应收贷款利息收入减少及2023年有出售附属公司收益 [47][51] - 集团金融资产减值净额从2022年约2.5158亿港元增至2023年约4.89129亿港元,因应收贷款信贷质量恶化 [47][53] - 集团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亏损从2022年约2.08156亿港元减至2023年约6364.6万港元,因北京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亏损减少及出售投资物业 [48] - 集团融资成本从2022年约5.30034亿港元减至2023年约3.42422亿港元,因2023年上半年赎回可换股债券 [48] - 合营企业中海油气业绩下滑,公司摊占业绩从2022年盈利约660万港元转为2023年亏损约6893.7万港元 [48][49] - 集团2023年租金收入约9695.8万港元,与2022年约9688.4万港元基本持平 [50] - 集团投资物业公允值亏损从2022年约2.08亿港元减至2023年约6364.6万港元[55] - 集团财务费用从2022年约5.3亿港元减至2023年约3.42亿港元,因2023年上半年赎回可换股债券[58] - 公司摊占合营企业损益从2022年盈利约113万港元转为2023年亏损约8307.1万港元,主因合营企业中海油气业绩下滑[59] - 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从2022年末约2.38亿港元减至2023年末约5413.4万港元,因出售办公室物业[61] - 集团应计费用、租务按金及其他应付款从2022年末约12.04亿港元减至2023年末约4.19亿港元[62] - 2023年末集团受限银行结余为0,2022年末为6.75亿港元;现金及银行结余为5733.3万港元,2022年末为9751.7万港元[67] - 2023年末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中,港元占比5.0%,人民币占比94.7%,美元占比0.3%[67] - 2023年末集团借款总额约35.52亿港元,短期借款34.85亿港元,长期借款6688.7万港元,无换股债券[69] - 2023年集团所有借款利息按固定及浮动利率计算,年利率3.7% - 27.6%,2022年为3.7% - 12.0%[69] - 2023年末集团未偿还长短期借款中,人民币借款35.52亿港元,无港元借款[70]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固定利率借款为14.56876亿港元,浮动利率借款为20.9506亿港元,总计35.51936亿港元[7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赎回本金约4171.2万港元的可换股债券,该债券已全部赎回[72]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借贷比率为114%(2022年12月31日为99%),流动比率为0.8x(2022年12月31日为1.9x)[73]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5700万港元,约34.85亿港元计息借款须12个月内偿还[76] - 报告期末后,公司另有本金约1.31亿港元借款未按预定日期偿还[76][7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股东资金减少约9.03亿港元至约31.20亿港元,减幅约22%[137] 业务经营情况 - 合营企业中海油气完成2023年度生产经营目标,但因工厂大修停产2个月致业绩较2022年下滑[15][16] - 2023年下半年公司调整战略部署,传统能源支持石化产业向精细化工转型,新能源聚焦分布式光伏和充电桩项目[18][19] - 合营企业北京灵骏投资的光伏电池组件项目2023年9月首件组件下线,10月量产,12月交付首批产品[20][21] - 2023年12月公司就分布式光伏项目投资与伙伴达成协议,拟建设装机约1.3MW屋顶电站,已进入施工前准备阶段[22][23] - 2023年公司重新调整经营策略,收缩不良资产投资及资产管理业务,重心转向股权投资,尤其是新能源领域[25][2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NT Trust Scheme为公司最重大金融资产投资,账面价值占总资产约3.0%(2022年12月31日:3.9%)[27] - 公司向NT Trust Scheme合共投资人民币5.05亿元(约5.57419亿港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其账面价值约2.30801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3.87458亿港元),占集团总资产约3.0%(2022年12月31日:3.9%)[28] - 2023年度公司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亏损约1.47287亿港元(2022年度:1.66108亿港元),其中约1.51936亿港元(2022年度:3530.9万港元)亏损归因于NT Trust Scheme公允价值变动[28] - 2023年公司成功处置若干不良资产投资项目并回笼部分资金,加强存量股权投资项目投后管理[33] - 公司物业租赁业务2023年度租金收入约9695.8万港元(2022年度9688.4万港元),收入保持稳定[38] - 公司物业经营团队采取多项举措稳定租金收入,包括月度市场调研、维系和开拓客户、制定催缴流程等[38] - 2023年10月11日公司签订两项出售协议,分别以2亿港元出售目标公司100%股份及相关债权、7000万港元出售投资物业,两项出售于12月完成[43][44][45] - 2023年除上述两项出售外,集团无其他重大收购或出售事项 [46] 未来展望与策略 - 展望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进一步放缓,中国经济工作基调是稳增长[40] - 投资者将关注通过创新和价值链升级寻找新增长驱动因素,市场资金将持续涌入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发展和绿色技术等领域[40] - 公司将保持现有业务稳定增长,深耕新能源赛道,逐步缩减对不良资产及贷款的投资[40] - 公司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拓展合作伙伴、考虑多元化融资渠道,在“光、储、充”业务领域新增投资规模[40] 应收贷款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未偿还应收贷款账面价值约为18.94亿港元,2022年为22.46亿港元[95] - 应收贷款固定期限为2个月至2年,年利率为4.75%至20% [95] - 相关应收贷款授予56名在中国运营业务的企业借款人[97]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贷款总额约为23.52亿港元,2022年为23.96亿港元[97] - 2023年12月31日,应收最大借款人款项约为2.21亿港元,占应收贷款总额9.4%;应收前五大借款人款项约为5.80亿港元,占应收贷款总额24.6% [97] - 按初始贷款开始日期编制的应收贷款(扣除亏损拨备)账龄分析显示,2023年一年内为3.47亿港元,一年后两年内为7.78亿港元,两年后五年内为7.70亿港元[99] - 按贷款到期日编制的应收贷款(扣除亏损拨备)账龄分析显示,2023年尚未逾期为9269.2万港元,逾期91 - 180日为2.54亿港元,超过365日为15.48亿港元[100] - 公司向集团管理层引荐人士授出贷款以获利息收入,但考虑经济形势,除可能向联营公司或业务伙伴提供的贷款及垫款外,不拟提供进一步贷款[87] - 授出贷款前公司进行多项信贷风险评估,授出后指定人员监控还款情况,可能聘请律师协助追回贷款[89][91][93] - 公司将审查及提高收回贷款及应收款项的措施,以提高效率和财务资源[94] - 2023年公司开始向相关借款人追讨应收贷款,部分借款人已清偿贷款,除两笔贷款借款人外,其他借款人提议分期还款[10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除五笔相关应收贷款未偿还本金及利息总额约9700万港元外,所有相关应收贷款均已逾期[105][106] - 2023年度公司录得相关应收贷款减值亏损拨备约3.102亿港元,2022年度为1.37748亿港元[107] - 公司根据预期信贷亏损模型下三个不同阶段对相关应收贷款的信贷素质进行分类[112] - 第一阶段金融工具亏损拨备按等于十二个月预期信贷亏损的金额计量[112] - 第二阶段金融工具亏损拨备按等于全期预期信贷亏损的金额计量[112] - 第三阶段金融资产亏损拨备按等于全期预期信贷亏损的金额计量[112] - 公司使用债务人及其担保人的信贷亏损经验、还款历史等评估违约概率、违约亏损率及前瞻性资料影响[108] - 公司通过比较报告日期与初始确认日期之间整个预期时段发生的违约风险,评估信贷风险自初始确认以来是否大幅增加[109][110] - 公司会参考无需付出过多成本或努力即可获取的合理、支持性及可用信息进行评估[109][110] - 相关应收贷款预期信贷亏损评估重大输入数据包括阶段分类、未偿还余额等多项内容[113] - 基于穆迪评级/行业组别的借款人违约概率介乎1.1%至51.5%,违约损失率介乎52.7%至64.0%[114] - 2023年相关应收贷款信贷质量恶化,集团预期信贷亏损减值亏损约3.102亿港元,2022年约为1.37748亿港元[117] - 2024年3月18日公司成立特别调查委员会,调查应收贷款组合贷款协议相关事宜[12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应收贷款本金总额及应计利息约为人民币22.01亿元(相当于约24.29亿港元)[120] - 特别调查委员会于2024年3月18日委任调查机构协助调查贷款协议[122] - 特别调查委员会委任独立法律顾为调查机构提供指引及独立法律支援[122] - 成立特别调查委员会并非因发现潜在欺诈或不诚实行为,是主动回应联合声明及核数师建议[124] - 2024年3月18日公司拟向广东珠光出售贷款权益,代价为人民币22亿元(约24.28亿港元)[128] 其他财务事项 - 公司在NT Trust Scheme的权益持有待售,在综合财务状况表内列为流动资产[3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账面价值约20.78亿港元的投资物业已抵押[13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无购买非上市股本证券已订约但未计提的资本开支,2022年为1.68亿港元[13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为合营企业贷款提供约28.39亿港元企业担保,2022年为35.77亿港元[136] 员工与薪酬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在香港及中国共聘用55名雇员,2022年为66名[139] - 2023年度集团员工成本总额约为6281.4万港元,2022年度为6693.3万港元[140] - 公司与雇员保持良好关系,招聘和挽留经验丰富员工无困难[144]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雇员55名,2022年12月31日为66名[198] - 2023年度雇员薪酬成本总额约62,814,000港元,2022年度为66,933,000港元[198] - 公司致力吸纳和挽留人才,重视雇员事业发展并提供持续培训[199] - 公司每年检讨薪酬架构、工作情况、花红及奖励制度[200] 公司治理与合规 - 董事会决定不建议派付2023年度末期股息,2022年度亦无派付[148] - 公司2023年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适用条文,但主席兼任联席行政总裁偏离规定[149] - 公司2023年采纳《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董事均遵守规定[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