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协合新能源(00182)
icon
搜索文档
协合新能源(00182.HK):7月权益发电量总计达到630.46GWh
格隆汇· 2025-08-06 06:59
发电量总体表现 - 2025年7月权益发电量总计630.46GWh 同比增长1.81% [1] 风电发电量表现 - 风电权益发电量达493.51GWh [1] 太阳能发电量表现 - 太阳能权益发电量136.95GWh 同比大幅增长53.05% [1]
协合新能源20250801
2025-08-05 11:17
**协合新能源 2025年中期电话会议纪要** **1 公司财务表现** - **收入与利润** - 2025年中期收入1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6%[2] - 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2.82亿元,同比下降43.8%,主要受非经营性损益(影响约1.3亿元)及发电利润降低影响[2][4] - 发电板块权益净利润4.4亿元,同比下降25.2%[5] - **资产与现金流** - 总资产332.1亿元,较年初增长3.4%;净资产89亿元,与年初持平[3] - 经营性净现金流10.41亿元,同比增加22.5%[6] - 期末现金余额23亿元,较年初增长4.1%[3] - **资本开支** - 2025年预计资本性开支35亿-40亿元(2024年为45亿-50亿元),主因主机及光伏组件价格下降[22] **2 发电业务运营** - **发电量与效率** - 权益发电量47.6亿千瓦时,与去年同期持平[5] - 控股电厂权益发电量41亿千瓦时,收入13.35亿元,同比下降2.1%[5] - 弃风率12.9%、弃光率32.6%,均同比上升[5] - 风电利用小时1,142小时(同比下降6.4%),光伏利用小时531小时(同比下降9.5%)[5] - **电价与成本** - 综合电价下降影响利润4,100万元,新投产项目贡献电量收益1.3亿元[13] - 存量项目资源下降影响8,200万元,限电增长影响7,300万元[13] **3 融资与利率** - **融资成本优化** - 综合融资利率较年初再降35个基点,新增提款平均成本降至3.15%[2][6] - 全球货币政策宽松(中国五年以上LPR降至3.5%)支持低成本融资[12] **4 行业与政策环境** - **全球可再生能源趋势** - 融资利率下降及清洁能源需求推动投资增长,AI数据中心带动可再生能源需求[8] - 中国用电量增速放缓,新能源密集区域限电显著,政府加速绿证体系完善[8] - **技术进展** - **风机**:大型化放缓,技术聚焦细分领域创新,价格小幅回升[9] - **光伏**:Topcon主导迭代,BC技术渗透率提升,钙钛矿技术产品涌现[9][10] - **储能**:压缩空气、液流电池等试点项目增加,全球投资强劲增长[11] **5 战略调整与国际化** - **经营策略** - 转向效率优先,优化区域开发策略,强化电力营销与交易策略[7][24] - 调整IRR标准至7%(原8%),优先选择电价稳定、收益确定性高的项目[21] - 减少开发区域、优化人员、降低费用,推进BT模式转化开发成果[24][25] - **国际化布局** - 海外9国设分支机构,2025年海外新项目规模与中国区相当,预计2年后进入大规模建设[20] **6 其他重要事项** - **ACWA交易终止** - 因政策变化、电网改造及限电率上升影响项目估值,终止后补提折旧4,200万元[15][18] - 未来资产转让计划转向多样化模式(合作开发、股权基金等)[23] - **新加坡第二上市** - 已提交中国证监会及新交所资料,无募资计划,旨在提升流动性[23] - **回购与分红** - 上半年回购1.04亿股并注销,后续将视情况继续回购[19] - 2024年度分红支付导致净资产持平[3] **7 风险与挑战** - 限电率上升及电价下行压力[5][13] - 非经营性损益波动(如ACWA交易终止影响)[4][15] - 海外项目开发周期长,短期内贡献有限[20] (注:所有数据及观点均引自原文编号标注内容)
从“量”到“质”升级转型,协合新能源(00182)打造高质量发展路径
智通财经网· 2025-08-02 13:29
行业现状 - 2025年上半年全国风电新增装机同比大增98.9%至51.39GW,太阳能新增装机增长107.1%至212.21GW [1] - 6月风电、太阳能新增装机同比分别下滑15.9%和38.4%,环比分别下滑80.6%和84.5% [1]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减少5.7%,协合新能源上半年营收较去年同期降低6.6% [1] - 新能源电力行业正处于产能出清的调整阶段,下半年行业利润有望迎来修复 [2] 公司经营表现 - 协合新能源总权益容量增至4778MW,风电厂权益装机容量增长10.9%至3844MW [2] - 风电权益发电量达到4155GWh,综合融资成本下降35个基点 [2] - 公司在中国境内新获取风电和太阳能投资项目600MW,在中国以外区域获取152.5MW光伏项目和300MW储能项目 [3] - 新增投产项目权益容量190MW,其中风电140MW,光伏50MW [3] - 集团人均营收同比上升10.4%,新增提款的平均融资成本降至3.15% [4] 战略布局 - 公司贯彻"高度重视质量,不盲目追求规模"的项目开发策略 [3] - 通过全球布局实现资产类型和地区的多元化,提升经营稳健性 [3] - 风电占比超80%的资产结构有效提升公司整体抗风险能力 [3] - 启动在新加坡二次上市以拓宽融资渠道并提升国际影响力 [4] 政策与市场环境 - 政策提出到2027年年均新增2亿千瓦新能源装机的目标 [5] - 新建特高压线路、电力储能和电网升级将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 [5] - 电力需求持续攀升为行业中长期发展提供确定性支撑 [6] 业务亮点 - 绿电结算4.24亿kWh,较上年同期增长26%,较市场可比均价实现增收548万元 [6] - 绿证销售单证均价为北交所披露均价的2.07倍 [6] - 与韩国现代建设集团签署21兆瓦光伏项目30年电力购买协议 [6] - 韩国项目预期收益率显著高于国内同类项目 [6] 未来展望 - 绿电绿证交易成为新的业绩亮点 [6] - 核心业务保持稳定运营,展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 [7] - 行业环境逐步改善,公司未来成长潜力值得期待 [7]
一图看懂协合新能源(00182.HK)2025年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01 23:03
财务表现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14亿元,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2.8亿元,归母净利润率20% [1][3] - 基本每股盈利3.58分,每股净资产1.11元,集团资产净值89亿元 [1] - 平均融资成本从2024年的3.98%下降35个基点至2025年上半年的3.63% [4] 业务运营 - 权益装机容量从2024年上半年的4,050MW增长22.5%至2025年上半年的4,778MW [6][7] - 资产构成以风电为主,占比80.5%(3,844MW),光伏占比19.5%(934MW) [8] - 权益发电量4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 [10] - 风电加权平均利用小时数从1,087小时提升至1,142小时 [11][12] 项目建设 - 总建设规模2,006MW,其中在建规模1,755MW,风电投产容量200MW(新增权益容量140MW) [14][15][16] - 新获风电项目575MW,光伏项目80MW [13] 电力交易 - 绿电结算量4.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中长期绿电占比57.74% [17][18] - 绿证单证均价为北交所披露均价的2.07倍 [18] ESG表现 - 累计减排二氧化碳66,249吨、二氧化硫32,870吨,节约标煤133,458吨、用水26,051吨 [21] - 连续两年入选标普《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 [26] 发展策略 - 重点推进存量电厂经营、资产优化及电力交易团队建设 [27] - 以效率为导向储备国际项目资源,坚持降本增效 [28] - 探索多元化业务模式,聚焦高收益确定性项目 [27][29]
协合新能源(0182.HK):上半年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2.82亿元
格隆汇· 2025-08-01 22:59
财务业绩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14 00亿元 较去年同期降低6 6% [1]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2 82亿元 归母净利润率为20% [1] - 基本每股盈利3 58分 [1] - 公司资产净值89亿元 每股净资产1 11元 [1] 项目开发 - 在中国境内新获取风电投资项目600MW [1] - 在中国以外地区获取152 5MW光伏项目和300MW储能项目 [1] - 项目开发过程中多维联动电厂运维 设计 咨询 电力交易等专业服务业务 [1] 业务发展 - 电厂运维及设计咨询外部客户合同额增长显著 [1]
协合新能源持续降低融资成本 提高融资能力 上半年绿电业务增长亮眼
智通财经· 2025-08-01 17:0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中期收入约14亿元 毛利约6.69亿元 股东应占溢利约2.82亿元 基本每股盈利3.58分 [1] - 绿电交易电量较同期上涨26% 通过环境溢价对冲电价下行影响 [1] 业务发展 - 新获取中国境内风电投资项目600MW 境外光伏项目152.5MW及储能项目300MW [1] - 新增投产项目权益容量191MW 其中风电140MW 光伏51MW [2] - 电厂运维及设计咨询外部客户合同额显著增长 [1] 融资与资本运作 - 新增提款平均融资成本降至3.15% 综合融资成本降至3.63% [2] - 积极培育全球市场融资能力 重点提升保函及项目融资实务能力 [2] - 2025年2月启动新加坡二次上市 拓宽资本平台并提升全球市场形象 [2] 战略与运营 - 加强优质区域项目开发 聚焦风电光伏高质量项目储备 [1] - 多维联动运维/设计/咨询/电力交易等专业服务业务 [1] - 克服供应链及现场挑战 确保存量项目享受136号文电价政策资格 [2] 可持续发展 - 将ESG理念融入战略决策与日常运营 视作长期价值核心驱动力 [3] - 通过清洁能源项目有效降低标准煤消耗、水资源消耗及温室气体排放 [3]
协合新能源(00182)持续降低融资成本 提高融资能力 上半年绿电业务增长亮眼
智通财经网· 2025-08-01 17:00
财务业绩 - 2025年中期收入约14亿元 毛利约6.69亿元 股东应占溢利约2.82亿元 基本每股盈利3.58分[1] 业务运营 - 绿电交易电量较同期上涨26% 通过绿电交易和绿证销售获取环境溢价对冲电价下行影响[1] - 中国境内新获取风电投资项目600MW 境外获取152.5MW光伏项目和300MW储能项目[1] - 新增投产项目权益容量191MW 其中风电140MW 光伏51MW[2] - 电厂运维及设计咨询外部客户合同额增长显著[1] 融资能力 - 新增提款平均融资成本降至3.15% 综合融资成本降至3.63%[2] - 积极培育全球市场融资能力 重点提升开具保函及获取项目融资能力[2] - 2025年2月启动新加坡二次上市以拓宽资本平台[2] 战略发展 - 坚持效率优先原则 调整业务发展区域 聚焦优质区域开发项目[1] - 继续布局全球重点国别市场 强化自主开发能力 开发收益确定性高的新能源项目[1] - 通过周密策划确保项目享受存量项目机制电价资格[2] 可持续发展 - 将ESG表现视为创造长期价值的核心驱动力[3] - 通过风力与太阳能发电项目提供绿色电力 降低标准煤与水耗 减少温室气体与污染物排放[3]
协合新能源(00182)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01 16:3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14.00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6%(2024年同期为14.989亿元人民币)[4] - 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6.69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1.5%(2024年同期为8.521亿元人民币)[4]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92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6.7%(2024年同期为5.475亿元人民币)[4] - 2025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3.58分人民币,同比下降42.6%(2024年同期为6.24分人民币)[4] - 2025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3.46511亿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5.21361亿人民币下降33.5%[14][15]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92039亿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5.47458亿人民币下降46.6%[14][1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1,400,319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6%(2024年同期为1,498,857千元人民币)[16] - 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溢利为281,940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3.8%(2024年同期为501,370千元人民币)[2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人民币1,400,319千元,同比下降6.6%[44]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281,940千元,同比下降43.8%[4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上半年财务成本为3.15461亿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3.40563亿人民币下降7.4%[14][15] - 财务成本中利息支出总额为350,451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0%(2024年同期为365,237千元人民币)[18] 发电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发电业务收入为13.35393亿人民币,其中风力发电厂收入11.15501亿人民币,太阳能发电厂收入2.19892亿人民币[14] - 2025年上半年发电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1%,其中风力发电收入下降5.2%,太阳能发电收入增长17.1%[14][15] - 2025年上半年分类业绩为6.20344亿人民币,其中发电业务贡献6.2586亿人民币,其他业务亏损0.05516亿人民币[14] - 售电收入中,标杆及交易电价收入为1,170,425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可再生能源补贴收入为153,43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16] - 绿证收入大幅下降至7,211千元人民币,同比减少63.4%(2024年同期为19,716千元人民币)[16] - 公司权益装机容量为4,778MW,同比增长18.0%,其中风电3,844MW(+10.9%),光伏934MW(+60.2%)[46] - 公司权益发电量为4,759GWh,同比持平,其中风电4,155GWh(-2.6%),光伏604GWh(+28.0%)[48] - 风电厂加权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142小时(-6.4%),光伏厂为531小时(-19.3%)[49] - 风电厂平均弃风率为12.9%,光伏厂平均弃光率为32.6%[48] - 公司发电收入下滑2.1%,控股子公司电厂发电利润下降28.6%,合联营电厂利润下降7.8%[50] - 公司绿电交易电量较同期上涨26%[50] - 2025年上半年控股子公司风电收入1,115,501千元同比下降5.2%,光伏收入219,892千元同比增长17.1%[53] - 2025年上半年控股子公司风电净利润303,384千元同比下降34.2%,光伏净利润46,816千元同比增长59.7%[53] - 2025年上半年风电平均综合电价为0.3653元/千瓦时同比下降0.0185元,光伏为0.4278元/千瓦时同比下降0.0436元[53]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增投产项目权益容量191MW,其中风电140MW,光伏51MW[55] 其他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其他业务收入为3.34921亿人民币,其中对外客户收入0.64926亿人民币,集团分类间收入2.69995亿人民币[14] - 2025年上半年其他业务对外客户收入同比下降51.7%,从2024年同期的1.34539亿人民币降至0.64926亿人民币[14][15] - 融资租赁收入为9,139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8.7%(2024年同期为17,824千元人民币)[16] - 利息收入下降至8,043千元人民币,同比减少68.6%(2024年同期为25,585千元人民币)[17] - 税费返还类政府补助增长至30,14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加73.6%(2024年同期为17,366千元人民币)[17] 资产和负债 - 2025年6月30日总资产为332.12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321.298亿元人民币增长3.4%[6][7] - 2025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273.11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239.858亿元人民币增长13.9%[6] - 2025年6月30日银行借款为72.183亿元人民币(非流动62.062亿元人民币+流动10.126亿元人民币)[6][7] - 2025年6月30日其他借款为126.452亿元人民币(非流动115.158亿元人民币+流动11.294亿元人民币)[6][7] - 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9.83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16.938亿元人民币增长17.1%[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332.12691亿人民币,较2024年底的321.29839亿人民币增长3.4%[14][1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负债为243.12642亿人民币,较2024年底的232.23533亿人民币增长4.7%[14][15] - 公司资产净值为人民币8,900,049千元,资产负债率为73.20%[45] - 应收贸易账款及票据总额为1,748,10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7%(2024年末为1,653,556千元人民币)[28] - 应收电价调整款项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1,178,858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352,241千元,其中1年以上账龄占比从71%提升至74%[2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持有待售资产账面价值为84,877千元,负债为40,530千元[33] - 应付贸易账款及票据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589,014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68,675千元,降幅20%[34] 融资和投资 - 公司新增提款的平均融资成本降至3.15%,综合融资成本降至3.63%[58] - 公司启动新加坡二次上市以拓宽资本平台[59] - 公司以45,250,000港元总价回购104,360,000股普通股,每股最高价0.480港元,最低价0.415港元[71] - 2025年2月回购8,970,000股,总金额4,259,600港元[71] - 2025年4月回购95,390,000股,总金额40,990,400港元[71] - 公司回购并注销104,360,000股普通股,总成本4,205.1万元,面值968千元[3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库存股数量从75,650,000股降至58,400,000股[3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持续聚焦投资效率高和收益确定性强的优质项目[66] - 公司锚定年度建设节点目标,严控成本进度,确保项目按期按质并网投运[67] - 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遴选重点市场和优质项目,推进高质量长期购电协议[68] - 公司积极尝试拓展售电业务,布局虚拟电厂等新兴业态[69] - 公司围绕“度电成本最低”理念,运用人工智能科技赋能降本增效[70] - 公司董事会确认遵守上市规则的企业管治守则[72]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未审计中期财务报[74] 其他重要内容 - 2025年上半年货币汇兑折算差额为1.172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亏损0.648亿元人民币)[5] - 公司计划出售三家附属公司股权的总代价分别为5.061亿元、0.65亿元和6.362亿元,但交易因条件未达成而终止[30][31] - 2025年上半年因资产重新分类确认折旧1.05061亿元,同时转回持有待售资产减值损失1,463.7万元[31] - 中国风电和太阳能累计装机规模达16.7亿千瓦,首次超越火电装机[38] - 2025年全球清洁能源投资预计同比增长2%至2.2万亿美元[38] - 新能源全面入市政策推动绿证价格触底回升[39] - 欧盟氢能银行为15个绿氢项目补贴近10亿欧元[42] - 公司在中国境内新获取风电投资项目600MW,在中国以外区域获取152.5MW光伏项目和300MW储能项目[5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CO2减排量4,534千吨,累计减排量66,249千吨[61] - 公司人均营收同比上升10.4%,截至2025年6月底拥有736名全职雇员[63] - 公司入选标普全球《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2025》并荣获"最佳5%"殊荣[60]
协合新能源(0182.HK)凭什么成为ESG治理标杆?
格隆汇· 2025-07-07 09:20
香港ESG基金发展 - 截至2025年3月31日香港证监会认可的ESG基金达218只管理资产规模约1392亿美元突破万亿港元大关 [1] - 香港作为亚洲绿色金融枢纽正成为全球ESG资本涌入的核心承载地 [1] 协合新能源ESG战略亮点 - 公司近期获"格隆汇金格奖·ESG公司治理卓越企业"奖项体现港股市场对ESG企业的价值重估趋势 [2] - 与现代建设集团签署韩国21兆瓦光伏项目30年PPA为首个全球RE100认证项目具有战略入口意义 [3][4] - 项目采用"集团联合PPA"模式推动公司从电站开发商转型为绿电解决方案服务商 [6] 韩国市场机遇 - 韩国明确2040年碳中和目标催生迫切绿电需求现代建设集团作为第二大财阀子公司承担重要使命 [4] - 韩国光伏电价显著高于中国该项目预期收益率优于国内同类且30年长约可对冲电价波动风险 [4] ESG能力与财务表现 - 2025年MSCI ESG评级保持AA位列全球可再生电力行业前十标普全球CSA评分获中国区最佳10% [7] - 2024年权益装机容量达4615兆瓦发电量86.5亿千瓦时新获取风光项目1399兆瓦及储能项目308兆瓦 [8] - 累计减排二氧化碳6172万吨节水1.26亿吨连续十年现金分红累计18.59亿元股息率TTM达6.86% [8] 估值与商业模式升级 - 当前PE TTM仅4.6倍显著低于港股电力板块中位值9.96倍市场尚未充分认知其商业模式转型 [9][11] - 增长逻辑从装机规模驱动转向现金流稳定性+服务溢价构建"现金流韧性+服务溢价+资本青睐"三重护城河 [12] 行业趋势 - 全球新能源企业价值锚点正从装机规模转向服务能力ESG标签成为吸引长线资金的关键要素 [12]
格隆汇中期策略峰会·2025之“格隆汇金格奖”——ESG卓越公司榜单全部揭晓
格隆汇· 2025-07-04 13:08
全球经济与地缘格局 - 全球经济进入结构性复苏新纪元,产业链在东西半球重构价值坐标 [1] - 技术革命加速推进,算法重新定义金融疆界,资本流动重塑全球版图 [1] - 地缘政治格局变化成为文明迭代的关键变量 [1] 格隆汇中期策略峰会2025 - 峰会于2025年7月4日-5日在深圳举办,涵盖策略会、思享会、ESG榜单发布及上市公司路演 [4] - 汇聚顶级经济学家、投资机构及上市公司,聚焦中国资本市场变革与发展 [4] - 发布"格隆汇金格奖"ESG卓越榜单,覆盖港股、美股、A股上市公司及优质项目 [4] ESG卓越企业榜单 - **可持续发展类**:第四范式、晋景新能、通威股份等12家企业入选 [4] - **环境友好类**:TCL电子、贝壳-W、蓝月亮集团等12家企业获奖 [5] - **社会责任类**:联想集团、中国平安、中国飞鹤等12家企业上榜 [6] - **公司治理类**:龙湖集团、招商局商业房托、卓越商企服务等12家企业入选 [7] - **创新实践类**:波司登、携程集团-S、信达生物等12家企业获奖 [8] - **信息披露类**:TCL科技、伊利股份、众安在线等12家企业上榜 [9] ESG卓越项目与团队 - **卓越项目**:比亚迪超级e平台、宁德时代骐骥换电解决方案等5个项目入选 [10] - **卓越IR团队**:百奥家庭互动、国泰君安国际、首程控股等10家团队获奖 [10] - **卓越PR团队**:比亚迪、理想汽车-W、优必选等10家团队上榜 [11] - **卓越领袖**:大众公用杨国平、招金矿业李艳等4位高管获评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