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新金融(00440)
icon
搜索文档
大新金融(00440) - 审核委员会章程
2025-08-19 19:22
大新金融集團有限公司 審核委員會章程 (頁1/4) 組織 1. 董事會於一九九六年八月十二日議決成立名為審核委員會(「委員會」)之董事會委員會。 宗旨及角色 會議次數 8. 每年最少舉行三次會議。倘認為需要,外聘核數師或審核委員會之任何成員可要求召開會 議,不論董事會之執行成員要否出席。 權限 1 2. 委員會負責檢閱內部監控制度及內部與外聘核數師之工作、確保財務報告之客觀性及可信 性,並確保各董事向股東呈報業績時,已按法例規定履行其審慎關注及克盡所能之責任。 委員會之目標及角色範圍涵蓋本公司及其所有附屬公司,包括其保險業務的附屬公司,如大 新保險有限公司及澳門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大新銀行集團有限公司及其銀行業務附屬公 司。 成員 出席會議 3. 委員會應由董事會委任本公司之非執行董事出任,並應由不少於三名成員組成,其中大部分 成員應為獨立非執行董事。法定人數為兩名成員。 4. 本公司現有外聘核數師之前合夥人於下列事宜終止日期起計兩年內禁止出任委員會成員︰ (a) 作為該核數師事務所之合夥人;或(b) 於該核數師事務所擁有任何財務權益。 5. 委員會主席由董事會委任,並應為獨立非執行董事。 6. 本公司之執 ...
大新金融(00440) - 根据上市规则第13.51B(2)条及第13.51(2)(l)条作出的董事...
2025-08-15 18:21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 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 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根據公司條例於香港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440) 根據上市規則第 13.51B(2)條及第 13.51(2)(l)條 作出的董事資料更新 大新金融集團有限公司(「本公司」)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 證券上市規則(「《上市規則》」)第 13.51B(2)條及第 13.51(2)(l)條發出本公告。 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接獲本公司獨立非執行董事梁君彥先生(「梁先生」) 之通知,香港高等法院於 2025 年 8 月 11 日向華南城控股有限公司(「華南城」) 頒布清盤命令(「清盤令」)。梁先生於 2009 年 9 月 4 日起擔任該公司之獨立非執 行董事。 根據公開資料,華南城為一間於香港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其股份在聯交所上市 (股份代號︰1668)。華南城及其附屬公司主要業務為在中國內地開發及經營大型綜 合物流及商品交易中心。有關華南城及清盤令的進一步資料,股東及投資者可參 ...
大新金融(00440.HK)拟8月20日举行董事委员会会议批准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06 17:43
公司财务日程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0日举行董事委员会会议 [1] - 会议将批准刊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综合业绩公告 [1] - 会议将审议派发中期股息事项 [1]
大新金融(00440) - 董事委员会会议日期
2025-08-06 17:37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 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 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香港,2025 年 8 月 6 日 於本公告日期,本公司董事會成員包括執行董事王守業先生(主席)、黃漢興先生(副主 席、董事總經理兼行政總裁)、王祖興先生(集團總經理)及王伯凌先生(副行政總裁); 非執行董事畠中俊明先生(田下裕一先生為替任董事);獨立非執行董事史習陶先生、梁君 彥先生、衛皓民先生、顏淑芬女士及朱永耀先生。 董事委員會會議日期 大新金融集團有限公司(「本公司」)宣布,本公司將於 2025 年 8 月 20 日(星期三) 舉行董事委員會會議,處理(其中包括)批准刊發本公司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止 6 個 月之綜合業績公告,以及審議派發中期股息。 承董事會命 大新金融集團有限公司 李宗榮 公司秘書 (根據公司條例於香港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440) ...
大新金融(00440)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止月份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16:56
| 截至月份: | 2025年7月31日 | 狀態: 新提交 | | --- | --- | --- | |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 | | | 公司名稱: | 大新金融集團有限公司 | | | 呈交日期: | 2025年8月1日 | | |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不適用 | | | FF301 第 1 頁 共 10 頁 v 1.1.1 FF301 II. 已發行股份及/或庫存股份變動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0440 | 說明 | | | | | | | | | 已發行股份(不包括庫存股份)數目 | | 庫存股份數目 | | 已發行股份總數 | | | 上月底結存 | | | 319,575,100 | | 0 | | 319,575,1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 ...
大新金融:料今年香港经济增长2.4% 恒指下半年有望挑战25000点
智通财经网· 2025-06-19 21:47
宏观经济展望 - 中美贸易战虽缓和但前景仍具不确定性 将继续为香港外贸表现带来挑战 [1] - 预测香港2023年经济增长2.4% 主要受惠于中美暂时下调关税税率 [1][2] - 预期中国内地2023年经济增长4.4% 主因货币政策放宽及财政刺激内需 [1] 港股市场分析 - 恒指估值恢复至较合理水平 下半年有望挑战25000点 支持位20800点 [1] - 高股息率、内需消费及创科板块前景较正面 [1] - 港股或持续波动 市场关注内地刺激经济措施成效 [1] 香港楼市展望 - 按揭利率从高位显著回落 租金回报率逐步回升 纾缓楼价下行压力 [2] - 一手住宅潜在供应充裕叠加贸易战不确定性 预计2025年全年楼价或跌5% [2] - 美联储减息步伐不明朗或影响香港楼市前景 [1] 消费与贸易动态 - 中国内地出口短期保持增长 因企业将部分出口转向东盟等地区 [1] - 香港旅游业逆差持续 或继续限制本地消费市道 [1] - 大型体育场馆落成及多项活动举办 预计带动部分零售消费 [2] - 股市反复回升短线或提振消费气氛 [2]
大新金融(00440)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8 17:2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股东资金为346.42亿港元,较2023年的326.82亿港元增长约6%[7] - 2024年后偿债务为41.47亿港元,较2023年的59.17亿港元下降约30%[7] - 2024年客户存款为2005.99亿港元,较2023年的2065.35亿港元下降约3%[7] - 2024年已发行的存款证为42.95亿港元,较2023年的24.28亿港元增长约77%[7] - 2024年存款总额为2048.94亿港元,较2023年的2089.63亿港元下降约2%[7] - 2024年负债总值(包括后偿债务)为2233.25亿港元,较2023年的2287.90亿港元下降约2%[7] - 2024年客户贷款(不包括贸易票据)为1383.74亿港元,较2023年的1430.49亿港元下降约3%[7] - 2024年资产总值为2665.23亿港元,较2023年的2697.89亿港元下降约1%[7] - 2024年股东应占溢利为16.73亿港元,较2023年的15.92亿港元增长约5%[7] - 2024年全年派发股息为6.69亿港元,较2023年的6.37亿港元增长约5%[7] - 2024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增加5%至16.73亿港元,主要因净利息及非利息收入增加[52][60] - 2024年扣除信贷减值亏损前营运溢利37.678亿港元,较2023年的29.934亿港元增长25.9%[74][77] - 2024年扣除信贷减值亏损后营运溢利19.775亿港元,较2023年的22.619亿港元下降12.6%[74][77] - 2024年除税前溢利25.469亿港元,较2023年的23.558亿港元增长8.1%[74][77] - 2024年股东应占溢利16.731亿港元,较2023年的15.921亿港元增长5.1%[74][76][77][83] - 2024年净利息收入/营运收入为74.9%,2023年为79.3%[74][77] - 2024年成本对收入比率为47.8%,2023年为52.1%[74][77] - 董事会宣派末期股息每股1.18港元,全年股息总额为2.10港元,较2023年的2.00港元增加5%[66][72] - 2024年银行净息差为2.17%,较2023年的2.01%有所扩大;营运收入69.349亿港元,同比增加17.2%;年度溢利20.603亿港元,同比上升10.8%[85][87] - 信贷减值亏损按年大幅增加145.0%,主要因对内地房地产发展商及香港商业地产行业风险敞口的信贷亏损拨备上升[86][89] - 营运支出上升5.4%,因持续投资人力资源及资讯科技相关基建致工资及电脑支出增加,部分被其他营运支出减少抵销[86][88] - 2024年年中对重庆银行投资减值拨备1600万港元,低于2023年的5.36亿港元;公司应占其净溢利6.77亿港元,略低于去年[86][90] - 公司股东资金回报率由2023年的6.0%上升至2024年的6.2%;成本对收入比率由53.6%下降至48.2%[91][95] - 2024年底大新银行综合普通股权一级资本充足率增至16.9%,较2023年底增加0.7个百分点;综合整体资本充足率为21.0%,略低于前一年的21.2%[91][96] - 2024年保险收入增加19.3%至11亿5千4百万港元[166] - 2024年整体保险服务业绩增长81.0%至1亿3千7百万港元[166] - 2024年总保费收入按年增加17.4%至12亿4千6百万港元[173] - 2024年保险及投资业务的资产净值增加21.3%至61亿6千3百万港元[173] - 2024年保险及投资业务总投资收入为12亿9千6百万港元,2023年为10亿5千4百万港元[172] - 2024年底大新保险及澳门保险可供投资的“浮存金”增至8亿1千4百万港元,2023年底为7亿2千万港元[174] - 2024年保险及投资业务整体管理资产总额增至101亿4千9百万港元,回报率为16.1%,2023年为86亿6千4百万港元,回报率为15.4%[174] - 大新保险2024年总保费收入达9.16亿港元,2019 - 2024年复合年增长率超10%,按年增长9%[180][186] - 2024年,随当地博彩和旅游业复苏,澳门保险总保费收入按年显著增长,退休金管理资产增长10.9%推动退休金管理费收入增加,净利润按年增长13.8%[182][19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大新银行净息差扩大16个基点至2.17%,净利息收入上升9%,总贷款结余较去年轻微下降3%[52][61] - 银行保险业务带动财富管理业务同比表现强劲,净服务费及佣金收入增加54%[50][55][62] - 净交易收入增加约40%,得益于个人银行与企业银行团队加强客户外汇相关服务合作[52][62] - 扣除减值亏损前之营运溢利上升26%,主要因非利息收入增加39%以及经营成本相对稳定[52][63] - 保险业务对营运溢利上升有贡献,保险收入增加18%,保险服务支出与前一年相若[52][63] - 2024年公司应占联营公司重庆银行的净溢利为6.77亿港元,重庆银行投资的减值亏损为1600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97%[52][64] - 个人银行业务2024年净溢利增长逾70%,受净利息收入增加、非利息收入增加及严格成本控制带动[92][97] - 零售中小企及优易理财客户群按年分别增长15%及9%,数码渠道获取新客户占比持续提升[92][98] - 中小企业网络由16个扩展至18个,推出新服务使中小企业存款结余按年增长44%[92][99] - 财富管理费收入较去年增加一倍[102][110] - 2024年数码交易量同比激增42%[104][112] - 公司企业银行2024年贷款负增长,主要受累于贸易融资下降[116][123] - 公司企业银行净利息收入较去年减少,2024年下半年市场利率下调致跌幅扩大[116] - 公司企业银行信用减值拨备按年大幅增加,因对内地房地产商及香港商业地产行业增加拨备[116] - 财资及环球市场业务2024年应占溢利增加35.9%至10.13亿港元,净息差由1.25%增至1.59%,平均赚息资产增加3.0%至929亿港元,净利息收入增加31.4%至14.78亿港元[127][133] - 财资及环球市场业务年度营运支出增加29.9%,减值支出为2100万港元,平均流动性维持比率为64.2%与2023年持平[127][135][136] - 澳门商业银行2024年贷款余额按年跌幅控制在3.0%,存款余额与上一年持平,净利息收入增加2.5%,非利息收入减少11.1%[137] - 澳门商业银行2024年营运支出按年增长3.1%,减值前营运溢利按年下降3.8%,净利润按年减少58.6%,不良贷款率维持在1.72%[137] - 大新银行(中国)全年GDP增长率为5%,平均净息差由1.44%降至1.20%,净利息收入按年下降21.7%,非利息收入按年增加41.5%,全年出现净亏损[150][151][156][157] - 重庆银行股东应占溢利上升3.8%,贷款及存款分别增加12.1%及14.3%,2024年底不良贷款比率为1.3%,不良贷款覆盖率为245.1%,本集团应占净溢利为6.77亿港元,总减值亏损为1600万港元,投资账面价值增加至25.33亿港元[153][159][160][161] 各地区表现 - 2024年香港贷款总量按年下跌约3%[115][120] - 2024年离岸人民币贷款量按年增长近一倍[115][120] - 2024年上半年香港物业相关贷款占借贷总量约16%[115][121] - 澳门商业银行于2024年11月庆祝成立50周年,彰显其对公司的恒久价值及重要性[51][5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集团针对主要固有风险制定风险偏好或可承受限额,管理层定期监察并报告,采取审慎信贷和投资管理措施[191] - 集团采用预期信贷亏损(ECL)模型和其他工具评估减值拨备金额,定期检讨以维持合理拨备[192] - 集团为银行、保险和投资业务设定风险偏好和容忍限度并定期监控汇报[195] - 集团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和工具评估信贷组合减值准备金额[197] - 集团定期审查宏观经济环境和借款人信用情况以评估信贷损失[198] - 集团保险业务面临自然灾害等风险,通过再保险安排控制风险,重大事件影响不大[193][199] - 集团加强内部控制,在主要部门设立专责控制人员,进行端到端流程审查[193][200] - 集团建立欺诈风险管理框架和专责团队以提高反欺诈能力[193][200] - 集团持续建立气候风险管理能力,完成银行业务第二轮气候风险压力测试[194] - 大新银行加强数据收集,为披露要求做准备并推出绿色评估机制[194]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史習陶(Robert Tsai - To Sze)84岁,1997年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曾任公司审核委员会主席至2023年12月,执业超20年[25][28] - 梁君彥(Andrew Kwan - Yuen Leung)74岁,2017年12月及2019年5月分别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及提名及薪酬委员会成员,2016 - 2021年为第六届香港立法会主席[26][29] - 黄守业(David Shou - Yeh Wong)84岁,1987年被任命为公司董事长,有超60年银行和金融经验[27] - 简俊傑(Paul Michael Kennedy)67岁,2018年12月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成员,有逾40年金融服务业务经验[31][33] - 卫皓民69岁,2019年5月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成员,2024年1月获委任为大新银行集团独立非执行董事[32] - 史習陶为大新银行集团、大新银行及大新保险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5][28] - 梁君彥曾为大新银行集团及大新银行独立非执行董事,2017年12月辞任大新银行集团提名及薪酬委员会成员[26][29] - 黄守业同时担任大新银行集团、大新银行等多家公司董事长[27] - 简俊傑亦为大新银行、八达通控股等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31][33] - 卫皓民曾担任罗兵咸永道大中华区风险管理及合规事务主管合伙人长达14年至2014年6月[32] - 黄汉兴先生于2024年8月获委任为公司副主席,集团持有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3.2%权益,其为该行非执行董事及副董事长[37][41] - 篠崎英臣先生于2024年6月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拥有逾24年银行界经验[36][39][40] - 颜淑芬女士于2022年4月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成员,拥有逾40年银行界经验[35][38] - 保罗·弗朗茨·温克尔曼先生于2019年5月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成员,2024年1月出任审核委员会主席[34] - 黄汉兴先生于1993年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2002年1月晋升为董事总经理[37][41] - 篠崎英臣先生于2000年4月加入农林中央金库,2014年7月担任信贷投资部高级经理[36][39] - 颜淑芬女士于1984年加入三菱银行香港分行,2014 - 2018年担任MUFG香港分行联席总经理及大中华区营业部总经理[35][38] - 保罗·弗朗茨·温克尔曼先生于1984年加入普华永道,1990年成为合伙人[34] - 黄汉兴先生于1977年加入大新银行,2011年4月获委任为大新银行副主席[37][41] - 颜淑芬女士于2019年9月退休,10月起获委任为MUFG香港分行顾问[35][38] - 王祖興先生55歲,2011年4月獲委任為公司集團總經理,2024年1月獲委任為執行董事[42][44] - 王伯凌先生64歲,2001年獲委任為公司執行董事,2017年6月獲委任為副行政總裁[43][45] - 田下裕一先生47歲,2024年6月獲委任為公司非執行董事篠﨑英臣先生之替任董事[46][48] - 麥曉德先生57歲,2017年6月獲委任為公司附屬公司大新銀行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及副行政總裁[47] - 王祖興先生2000年加入大新銀行,2005年獲委任為執行董事,2010年3月獲委任為董事會副主席[42][44] - 王伯凌先生1995年加入大新銀行擔任集團財務總監,1997年晉升為董事[43][45] - 田下裕一先生2000年加入農林中央金庫,2014年7月獲委任
大新金融(00440)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31 12:0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净利息收入为54.00675亿港元,较2023年的49.50897亿港元增长9.1%[4] - 2024年净服务费及佣金收入为13.11006亿港元,较2023年的8.51249亿港元增长54.0%[4] - 2024年营运收入总额为72.11133亿港元,较2023年的62.43413亿港元增长15.5%[4] - 2024年扣除减值亏损前之营运溢利为37.67754亿港元,较2023年的29.93448亿港元增长25.9%[4] - 2024年信贷减值亏损为17.9024亿港元,较2023年的7.31509亿港元增长144.7%[4]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25.46899亿港元,较2023年的23.55769亿港元增长8.1%[4] - 2024年年度溢利为22.01181亿港元,较2023年的20.68886亿港元增长6.4%[4] - 2024年本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16.73119亿港元,较2023年的15.92095亿港元增长5.1%[4] - 2024年扣除税项后之年度全面收益总额为32.75458亿港元,较2023年的42.90168亿港元有所下降[5] - 2024年资产合计为2665.23315亿港元,较2023年的2697.88561亿港元略有减少[6] - 2024年净利息收入为54.00675亿港元,较2023年的49.50897亿港元增长9.08%[19][20] - 2024年非利息收入为18.10458亿港元,较2023年的12.92516亿港元增长40.07%[19][20] - 2024年营运收入总额为72.11133亿港元,较2023年的62.43413亿港元增长15.50%[19][20] - 2024年年度溢利为22.01181亿港元,较2023年的20.68886亿港元增长6.39%[19][20] - 2024年折旧及摊销费用为3.84732亿港元,较2023年的3.57198亿港元增长7.71%[19][20] - 2024年分项资产为2665.23315亿港元,较2023年的2697.88561亿港元下降1.21%[19][20] - 2024年分项负债为2233.25171亿港元,较2023年的2287.89977亿港元下降2.39%[19][20] - 2024年管理资产为101.49229亿港元,较2023年的86.64995亿港元增长17.13%[19][20] - 2024年信贷减值亏损为17.9024亿港元,较2023年的7.31509亿港元增长144.73%[19][20]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72.11亿港元,较2023年的62.43亿港元增长15.5%[22] - 2024年除税前溢利25.47亿港元,较2023年的23.56亿港元增长8.1%[22] - 2024年末资产总额266.52亿港元,较2023年末的269.79亿港元下降1.2%[22] - 2024年末负债总额223.33亿港元,较2023年末的228.79亿港元下降2.4%[22] - 2024年净利息收入5.40亿港元,较2023年的4.95亿港元增长9.1%[23] - 2024年净服务费及佣金收入1.31亿港元,较2023年的0.85亿港元增长54.1%[24][25] - 2024年扣除净保险财务支出后之保险服务业绩为1.00亿港元,较2023年的0.88亿港元增长14.0%[27] - 2024年净交易收入2.70亿港元,较2023年的1.94亿港元增长39.7%[28] - 2024年营运支出34.43亿港元,较2023年的32.50亿港元增长5.9%[30] - 2024年信贷减值亏损17.90亿港元,较2023年的7.32亿港元增长144.6%[31] - 2024年本年度稅項共345,718千港元,2023年為286,883千港元[34]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按盈利1,673,119,000港元及加權平均股數318,992,340股計算,2023年分別為1,592,095,000港元和318,928,510股[35] - 2024年每股攤薄盈利按盈利1,397,276,000港元及加權平均股數320,260,095股計算,2023年分別為1,313,795,000港元和319,932,307股[35] - 2024年12月31日持作交易用途的證券及以公平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合計4,005,392千港元,2023年為3,420,551千港元[36] - 2024年12月31日客戶貸款及墊款總額138,374,285千港元,2023年為143,049,476千港元[38] - 2024年12月31日各項貸款及其他賬目為143,602,035千港元,2023年為149,668,395千港元[38] - 2024年在香港使用的貸款佔客戶貸款及墊款總額73.8%,2023年為72.4%[39] - 2024年12月31日信貸減值之貸款及墊款4,437,683千港元,佔客戶貸款及墊款總額3.21%,2023年分別為2,779,561千港元和1.94%[41] - 2024年12月31日持有抵押品公平值3,620,776千港元,2023年為1,707,443千港元[41] - 2024年末逾期未偿还贷款总额3809230,占比2.75%,2023年末为2167589,占比1.51%[42] - 2024年末有抵押逾期贷款及垫款3253094,所持抵押品市值4773407;2023年末分别为1553890和2615092[42] - 2024年客户贷款及垫款经重组为360912千港元,占比0.26%;2023年为405780千港元,占比0.28%[43] - 2024年末收回抵押品总值427720千港元,2023年末为253612千港元[43] - 2024年以公平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合计51251735千港元,2023年为45741844千港元[45] - 2024年以摊余成本列账的金融资产合计35530152千港元,2023年为39380187千港元[46] - 2024年末其他账目及预提总计9401015千港元,2023年末为9565847千港元[46] - 2024年末股东资金总计34641754千港元,2023年末为32681558千港元[47] - 2024年末拟派末期股息375819千港元,2023年末已派末期股息522681千港元[47] - 2024年指定544500000港元作为监管储备,2023年为616530000港元[48] - 银行净利息收入/营运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81.4%降至2024年的76.3%,成本对收入比率从53.6%降至48.2%[50] - 银行平均资产合计回报从2023年的0.7%升至2024年的0.8%,平均股东资金回报从6.0%升至6.2%[50] - 大新保险风险为本资本比率2024年为286%,2023年不适用;偿付能力充足比率2023年为738%,2024年不适用[50] - 澳门保险偿付能力充足比率从2023年的1288%降至2024年的919%[50] - 保险保费收入总额从2023年的1061373千港元增至2024年的1245969千港元,保费收入净额从553329千港元增至626789千港元[50] - 综合比率从2023年的95.8%降至2024年的92.1%,赔付比率从51.2%降至46.8%[51] - 费用比率从2023年的23.5%降至2024年的23.1%,佣金比率从21.0%升至22.2%[51] - 平均权益回报率从2023年的19.1%降至2024年的18.4%,投资回报从558143千港元增至644565千港元[51] - 2024年扣除税项后年度全面(亏损)/收益总额为1074277千港元,2023年为2221282千港元[53] - 2024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增加5%至16.73亿港元,主要因净利息及非利息收入增加[58] - 大新银行净息差扩大16个基点至2.17%,净利息收入上升9%,总贷款结余较去年轻微下降3%[58] - 银行保险业务带动净服务费及佣金收入增加54%,净交易收入增加约40%[59] - 扣除减值亏损前之营运溢利上升26%,非利息收入增加39%,保险收入增加18%[60] - 2024年公司应占联营公司重庆银行的净溢利为6.77亿港元,重庆银行投资的减值亏损为1600万港元,较2023年减少97%[60] - 公司派发末期股息每股1.18港元,全年股息合共为6.68761亿港元,较2023年2.00港元增加5%[57] 会计政策及准则影响 - 2024年综合财务报表编制采用的会计政策和计算方法与2023年一致[8] - 2024年1月1日起适用的若干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集团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9] - 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于2025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预计对集团无重大影响[9] - 金融工具分类和计量修订于2026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预计对集团无重大影响[15]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管理层正评估其对集团综合财务报表的具体影响[13] 业务划分及介绍 - 集团按银行业务和保险业务基础确定资源分配及业绩评估资料[16] - 集团将营运业务划分为个人银行业务、企业银行业务等呈报表分项[18] - 个人银行业务包括接受个人客户存款、住宅楼宇按揭等服务[18] - 企业银行业务包括接受存款、贷款等,客户主要是工商业及机构性客户[18] - 财资及环球市场业务包括外汇服务、中央贷存现金管理等[18] 外部客户收入情况 - 公司超90%的外部客户收入由香港、澳门和中国内地附属公司贡献,主要产品和服务包括存款、信贷扩展等[21] 税务情况 - 香港利得稅按年內估計應課稅溢利以16.5%稅率提撥準備,2023年同為16.5%[33] 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除守則條文第F.2.2條外,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6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董事均已遵守《标准守则》及公司之董事交易守则[64] 股份奖励计划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股份奖励计划的受托人以633.448975万港元购入29.28万股公司股份[66] 信息发布情况 - 全年业绩通告及年报登载于香港交易所网站和大新银行网站[67] - 集团2024年年报将在香港交易所及大新银行网站发布[67] - 2024年年报印刷本于2025年4月底前寄发给选择印刷本收取公司通讯的股东[67] 董事会及公司秘书情况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王守业等4人[68]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非执行董事篠崎英臣等1人[68]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史习陶等5人[68] - 李宗荣为公司秘书[69] 通告日期 - 通告日期为2025年3月31日[69]
大新金融(00440)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3 16:4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息收入为2594639000港元,较2023年增长11.2%[6] - 2024年上半年净服务费及佣金收入为594753000港元,较2023年增长61.2%[6] - 2024年上半年运营收入总额为3392598000港元,较2023年增长19.8%[6] - 2024年上半年运营支出为1622647000港元,较2023年增长3.0%[6] - 2024年上半年扣除减值亏损前的运营溢利为1769951000港元,较2023年增长40.8%[6] - 2024年上半年信贷减值亏损为543863000港元,较2023年增长243.4%[6]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1658124000港元,较2023年增长26.7%[6] - 2024年上半年期间溢利为1470192000港元,较2023年增长21.8%[6] - 2024年上半年扣除税项后全面收益总额为2092884000港元,较2023年增长43.6%[9] - 2024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3.49港元,2023年为2.89港元[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合计272,365,908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69,788,561千港元增长约1%[1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负债合计229,967,035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28,789,977千港元增长约0.5%[1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权益合计42,398,873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0,998,584千港元增长约3.4%[1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間溢利为1,470,192千港元,其中本公司股东应占1,112,382千港元,没控制权股东应占357,810千港元[1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間其他全面收益为622,692千港元,其中本公司股东应占608,823千港元,没控制权股东应占13,869千港元[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在银行的结余为13,403,439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6,925,694千港元下降约20.8%[1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在银行1至12个月内到期的存款为10,248,569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092,372千港元增长约150.4%[1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客户存款为207,664,546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06,535,360千港元增长约0.6%[11] - 2024年上半年股份购置作股份奖励计划金额为3,509千港元,股份归属作股份奖励计划金额为5,701千港元[14] - 2023年末期股息为522,681千港元[14]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股东应占权益合计为37154548千港元,其中股本及持作股份奖励计划之股份为4248559千港元,其他储备为790947千港元,保留盈利为24480867千港元,没控制权股东权益为7634175千港元[15] - 过渡至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影响使权益增加58862千港元[15] - 2023年上半年期间溢利为1206845千港元,其中公司股东应占溢利921862千港元,没控制权股东溢利284983千港元[15] - 2023年上半年期间其他全面收益为250788千港元[1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股东应占权益合计为38299859千港元,较2022年末增加1145311千港元[15]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291959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净流出1622156千港元[17]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14110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净流出38598千港元[17]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出286532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净流出601917千港元[17]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等同现金项目减少净额为86839千港元,期初为20253654千港元,期末为20159620千港元[17] - 2024年上半年利息收入为62.54269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53.44223亿港元,同比增长17.03%[24] - 2024年上半年利息支出为36.5963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30.11711亿港元,同比增长21.51%[24] - 2024年上半年服务费及佣金收入为7.11602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4.72779亿港元,同比增长49.25%[26] - 2024年上半年服务费及佣金支出为1.16849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03812亿港元,同比增长12.56%[26] - 2024年上半年保险收入为5.11351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4.41106亿港元,同比增长15.93%[28] - 2024年上半年保险服务费用为3.05063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2.63896亿港元,同比增长15.60%[28] - 2024年上半年持有再保险合约的净支出为1.57634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25732亿港元,同比增长25.37%[28] - 2024年上半年扣除净保险财务成本的保险服务业绩为4391.9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4361.2万港元,同比增长0.69%[28] - 2024年上半年净交易收入为9992.4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4762万港元,同比增长109.84%[29] - 2024年上半年其他经营收入为5936.3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8315万港元[31] - 2024年上半年营运支出为16.22647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5.76116亿港元[32] - 2024年上半年信贷减值亏损为5.43863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58386亿港元[34] - 2024年上半年新增准备(已扣除回拨之准备)为5.82258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1.9818亿港元[34] - 2024年上半年收回过往已撇销之款项为383.95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397.94万港元[34] - 2024年上半年客户贷款及垫款信贷减值亏损为5.50546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2.20825亿港元[34] - 基于12.0%贴现率计算,2024年上半年确认新增减值拨备1600万港元,投资价值调低至23.11亿港元[36] - 香港利得税按16.5%(2023年:16.5%)税率就期内估计应课税溢利提拨准备[37] - 递延税项采用负债法就暂时差异按预期适用税率作全数确认[37] - 2024年上半年扣除若干投资及固定资产之收益及亏损前之营运溢利为1,226,08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098,501千港元[115]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息收入为 - 2,594,63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 - 2,332,512千港元[115] - 2024年上半年股息收益为 - 75,476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 - 90,505千港元[115] - 2024年上半年信贷减值亏损为543,86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58,386千港元[115] - 2024年上半年减除回收后之贷款撇销净额为 - 481,27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 - 780,849千港元[115] - 2024年上半年营运资产及负债变动前之营运溢利为1,810,24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185,729千港元[115] - 2024年上半年由经营活动流入的现金为3,152,47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 - 1,474,506千港元[115]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流入现金净额为2,919,59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 - 1,622,156千港元[1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净利息收入及非利息收入总计3392598千港元[120] - 同期,公司运营支出为1622647千港元[120] - 扣除信贷减值前运营溢利为1769951千港元,扣除信贷减值后为1226088千港元[120] - 应占联营公司业绩为430479千港元,视同出售联营公司投资亏损为15715千港元[120] - 除税前溢利为1658124千港元,税项支出为187932千港元[120] - 期间溢利为1470192千港元[12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折旧及摊销费用为190222千港元[120] - 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净利息收入为23.32512亿港元,非利息收入为5.00491亿港元,营运收入为28.33003亿港元[121] - 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扣除信贷减值前营运溢利为12.56887亿港元,信贷减值亏损为1.58386亿港元,除税前溢利为13.09208亿港元[121] - 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期间溢利为12.06845亿港元[121]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分项资产为269.788561亿港元,分项负债为228.789977亿港元[121] - 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营运收入总额为33.92598亿港元,除税前溢利为16.58124亿港元[12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合计为272.365908亿港元,负债合计为229.967035亿港元[124]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无形资产及商誉为87.8164万港元,或然负债及承担为6705.5549万港元[124] - 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香港及其他地区营运收入总额为26.2062亿港元,除税前溢利为12.40428亿港元[125] - 2023年12月31日,香港及其他地区资产合计为246.590475亿港元,负债合计为209.847069亿港元[12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6月30日在香港使用的贷款总额为103,819,683千港元,受抵押品保障百分比为77.9%;2023年12月31日总额为103,611,210千港元,受抵押品保障百分比为78.5%[126] - 2024年6月30日贸易融资总额为5,360,265千港元,受抵押品保障百分比为69.6%;2023年12月31日总额为5,624,799千港元,受抵押品保障百分比为73.1%[126] - 2024年6月30日在香港以外使用的贷款总额为32,193,687千港元,受抵押品保障百分比为57.3%;2023年12月31日总额为33,813,467千港元,受抵押品保障百分比为56.8%[126] - 2024年6月30日工商金融物业投资贷款未偿还结余为24,014,821千港元,逾期未偿还超过3个月金额为441,304千港元,阶段1及阶段2减值准备为529,708千港元,减值贷款(阶段3)为2,005千港元,阶段3减值准备为99,107千港元[133] - 2024年6月30日个人购买其他住宅物业贷款未偿还结余为33,977,726千港元,逾期未偿还超过3个月金额为235,921千港元,阶段1及阶段2减值准备为248,532千港元,减值贷款(阶段3)为53,937千港元,阶段3减值准备为28,719千港元[133] - 2024年6月30日在香港以外使用的贷款未偿还结余为32,193,687千港元,逾期未偿还超过3个月金额为1,142,421千港元,阶段1及阶段2减值准备为962,796千港元,减值贷款(阶段3)为126,050千港元,阶段3减值准备为110,601千港元[133] - 2023年12月31日工商金融物业投资贷款未偿还结余为23,767,506千港元,逾期未偿还超过3个月金额为470,739千港元,阶段1及阶段
大新金融(00440)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30 12:00
财务表现 - 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分别为62.54亿港元和36.60亿港元,净利息收入为25.95亿港元,同比增长11.2%[2] - 服务费及佣金收入和服务费及佣金支出分别为7.12亿港元和1.17亿港元,净服务费及佣金收入为5.95亿港元,同比增长61.2%[2] - 保险服务业绩为4.87亿港元[2] - 营运收入总额为33.93亿港元,同比增长19.8%[2] - 扣除减值虏损前的营运溢利为17.70亿港元,同比增长40.8%[2] - 期间溢利为14.70亿港元,同比增长21.8%[2] - 本公司股东应佔溢利为11.12亿港元,同比增长20.7%[2] 资产负债表 - 以公平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資產為488.46亿港元[5] - 以攤餘成本列賬的金融資產為379.07億港元[5] - 客戶存款為2,076.65億港元[5] - 客戶貸款及墊款、其他金融資產和貸款承擔及財務擔保分別為550,546、220,825和(5,033)百萬港元[16] 减值准备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個月的信貸減值虧損為5.44億港元,較2023年同期增加243.1%[15] - 就2024年6月30日之狀況,基於12.0%貼現率計算使用價值所進行最新減值測試推斷出的可回收金額,及投資之公平值,皆被評估為比扣除截至2023年12月31日之累計減值計提5,227,000,000港元後之賬面值分別低出85,000,000港元及16,000,000港元,因此於2024年上半年確認新增減值撥備16,000,000港元[17] 税项 - 香港利得稅乃按照期內估計應課稅溢利以稅率16.5%提撥準備,中國內地及澳門稅款乃按期內估計應課稅溢利依本集團經營業務地區之現行稅率計算[1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個月,即期稅項包括香港利得稅155,930,000港元、中國內地及澳門的稅項21,621,000港元,以及於過往年度不足撥備168,000港元[19] 每股盈利 - 每股基本盈利為3.49港元,每股攤薄盈利為2.92港元[20][21] 交易性金融资产 - 持作交易用途的證券及以公平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合計為3,334,340,000港元,其中包括債務證券1,873,725,000港元和權益性證券及投資基金1,460,615,000港元[22] - 上述債務證券中包括國庫票據593,702,000港元、其他國庫票據1,271,295,000港元和其他債券111,000港元[22] - 上述金融資產中,中央政府和中央銀行發行的佔1,873,725,000港元,企業發行的佔1,460,615,000港元[22] 贷款及其他账目 - 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为1,413.74亿港元[23] - 信贷减值贷款及垫款占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的1.96%[27] - 在香港以外使用的贷款占贷款及垫款总额的22.8%[24] - 逾期3个月以上的贷款总额占贷款总额的1.83%[26] - 持有抵押品公平值为33.28亿港元[26] - 收回抵押品的估计可变现总值为5.67亿港元[29] - 在中国内地的其他物业作为持作再出售资产[29] - 贸易票据余额为17.21亿港元[23] - 其他资产扣除减值准备为58.29亿港元[23] - 各项贷款及其他账目总额为1,477.43亿港元[23] 金融资产 - 以公平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資產總額為488.46億港元,較2023年12月31日增加7.1%[30] - 以攤餘成本列賬的金融資產總額為379.07億港元,較2023年12月31日減少3.7%[31] - 其他賬目及預提中包括租賃負債4.58億港元和其他負債及預提92.26億港元[31] 股东权益 - 股東資金總額為338.91億港元,較2023年12月31日增加3.7%[32] - 大新銀行須維持監管儲備以符合香港銀行業條例的要求,該儲備限制了可派發予股東的儲備金額[33] 分部信息 - 本集团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8号《营运业务分项》编制分项报告,按银行业务和保险业务的基础确定[34] - 个人银行业务包括接受个人客户存款、住宅楼宇按揭、私人贷款、透支、汽车贷款和信用卡服务、保险业务的销售和投资服务[34] - 企业银行业务包括接受存款、贷款、营运资金融资及贸易融资,其存款来源及融资客户主要是工商业及机构性客户[34] - 财资及环球市场业务主要包括外汇服务、中央贷存现金管理、利率风险管理、证券投资管理及本集团整体之资金运用管理[34] - 中国内地及澳门之银行业务包括由位于中国内地及澳门之附属公司提供之个人银行和企业银行业务及本集团於一間在中国內地設立之商業銀行之權益[34] - 保险业务包括本集团之保险及退休基金管理的业务,本集团透过位于香港及澳门之全资附属公司提供一系列保险产品及服务[34] 集团整体表现 - 本集团的营運收入為33.93億港元,營運支出為16.23億港元[35] - 本集团的扣除信貸減值損失前營運溢利為17.70億港元,信貸減值損失為5.44億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