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文旅农业(00542)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文旅农业(00542.HK)将于8月28日召开董事会会议以审批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5 17:43
公司财务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8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将审议通过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及其发布 [1] - 会议将审议派发中期股息的建议(如有) [1]
中国文旅农业(00542) - 董事会会议召开日期
2025-08-15 17:04
公司信息 - 公司为中国文旅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股份代號542[2] - 截至公布日期,董事会成员构成明确[4] 会议安排 - 2025年8月28日举行董事会会议[3] - 会议将考虑及批准中期业绩及刊发[3] - 会议将考虑派发中期股息(如有)[3]
300542,重大资产重组终止
证券时报· 2025-08-11 21:56
收购终止事件 - 新晨科技终止收购天一恩华96.96%股权交易 因交易各方未就核心条款达成一致 [1] - 收购方式原定为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 并计划募集配套资金 [1] - 天一恩华为新三板挂牌企业 主营业务为云计算基础设施信息系统集成服务 涵盖技术服务、计算机系统服务等领域 [1] - 天一恩华曾于2023年5月获北交所IPO受理 拟募资6亿元 但于2024年12月31日主动撤回申请 [1] 公司业务概况 - 新晨科技主营金融行业软件开发服务 包括电子渠道整合、贸易融资、区块链平台、大数据平台等 [1] - 天一恩华成立于2015年 提供虚拟化解决方案服务体系 具有云计算领域技术积累 [1][2] 业务协同预期 - 收购原计划通过整合双方技术优势 拓展系统集成服务与软件开发业务的协同效应 [2] - 目标为优化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布局 增强综合竞争力 [2] 财务表现 - 新晨科技2024年一季度营收1.24亿元 同比下滑35.03% [2] - 一季度归母净利润亏损626.33万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1320.67万元有所收窄 [2]
中国文旅农业(00542)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12:33
股本相关 - 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10亿港元[1] - 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100亿股,面值0.01港元[1] 股份发行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76.8715804亿股[2] - 2025年7月公司法定/注册、已发行及库存股份数目均无增减[1][2]
中国文旅农业(00542) - 解决不发表意见一事的计划及措施的落实进展
2025-07-31 17:01
业绩数据 - 2025年前六个月物业合同销售额约2700万元,销售面积约4800平方米[4] - 2025年前六个月员工总人数减少约22%[4] 未来策略 - 落实加速物业预售及销售措施[4] - 优化员工队伍控制行政开支[4] - 与境内贷款人磋商借款重续及展期[4] - 探索潜在资产出售机会[4] 其他信息 - 按要求刊发展望公告[3] - 数据与财报数字可能有差异[5] - 提醒投资者买卖证券审慎行事[6] - 公布截至2025年7月31日董事会成员构成[7]
中国文旅农业(00542)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16:3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集团收益约为2.162亿港元,2023年为3.05亿港元;除税前亏损约为2.317亿港元,2023年亏损1.689亿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2.035亿港元,2023年同期溢利为1.927亿港元[5] - 2024年集团收益约为2.162亿港元,较2023年的3.05亿港元减少[17] - 2024年集团除税前亏损约为2.317亿港元,2023年亏损为1.689亿港元[17] - 2024年,集团录得净亏损约2.32075亿港元[34]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纯亏损纯利率分别为107.36%和67.02%[51]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股本回报率分别为(664.75)%和(172.06)%[51]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每股基本亏损均为2.65港仙[51]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流动比率分别为0.76和1.20[51] - 2023年公司资产负债率为2,005.9%[51] - 2024年度集团净亏损约2.32075亿港元,可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865.6万港元[14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12个月内到期财务责任约17.55323亿港元[148] - 集团银行借款约2.25804亿港元,其他借款约6121.7万港元须按要求偿还[14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物业发展分部收益约为2.142亿港元,2023年为2.969亿港元;该分部亏损为6570万港元,2023年同期溢利为20万港元[5] - 2024年物业发展分部收益约为2.142亿港元,2023年为2.969亿港元;2024年该分部亏损为6570万港元,2023年亏损为20万港元[18] - 2024年酒店业务分部录得分授经营权收益62万港元,2023年为63万港元;2024年该分部亏损达2240万港元,2023年亏损为2440万港元[21] - 酒店经营授权收入约占集团2024年总收益的0.3%,集团每月获固定月租100万元及酒店月纯利10%的特许权费,协议2026年6月8日到期[71] - 公司业务包括中国横琴、斗门和成都的物业发展业务,及中国茂名的酒店业务(熹龙国际大酒店)[166] 各项目表现 - 德国城项目持有地块总建筑面积约14.5176万平方米,4.999万平方米用于出售,2024年底已实现销售额占可供出售总面积的59.10%,预计2025年10月建设完成[6] - 富元君庭项目持有地块总建筑面积约12.05万平方米,8.4425万平方米可供出售,2024年底一期和二期已实现销售额分别占可供出售总面积约100%及84.85%,一期已交付,二期2024年10月建设完成[6] - 富元广场项目持有地块总建筑面积约19.7391万平方米,6.1654万平方米可供出售,2024年底已实现销售合约额占可供出售总面积约60.14%,2025年11月建设完成[7] - 台山项目持有地块总建筑面积约53.4191万平方米,用于观光及商业,将发展为休闲养生度假区[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德国城项目已实现销售额占其可供出售总面积的59.10%[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富元君庭项目一期及二期已实现销售额占其可供出售总面积分别约100%及84.85%[1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富元广场项目已实现销售合约额占其可供出售总面积约60.14%[1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董事会采取多项计划及措施改善集团流动资金及财务状况,如与现有贷款人磋商延长期限、获取新融资等[84][88] - 2024年度,集团与控股股东无重大合约[8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股份情况[86] - 2024年度,公司为董事安排适当保险承担法律责任[89] - 除部分偏离情况外,公司在年报所涵盖会计期间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及守则条文[90] - 2025年3月28日,公司已达上市规则规定的25%足够公众持股量[91] - 公司将在2025年5月29日至6月3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相关文件需在5月28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95] - 2024年度董事会有七名董事,包括三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9] - 上市规则规定独立非执行董事须占董事会成员人数至少三分之一,2024年度公司遵守此规定[104] - 2024年6月4日的股东周年大会上,高敬尧先生、陈凯宁女士及苏慧琳女士作为不少于三分之一当时在任之董事退任并愿重选连任[106] - 董事会定期会议一般给予全体董事至少十四天通知期,议程及文件至少提前三天呈送[107] - 2024年董事会建立机制维护股东利益,包括制定提名委员会职权范围等七项内容[108][110] - 2024年7月31日,苏慧琳女士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99][104] - 2025年2月19日,高敬尧先生辞任执行董事[99] - 2025年3月1日,陈珠海女士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公司暂不符合部分上市规则规定[104] - 公司已接获各董事年度确认书,成员间无重大相关关系,董事有精力处理事务[101] - 公司已就针对董事的法律诉讼安排董事及高级职员责任保险[11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召开4次董事会会议[112] - 审核委员会于2024年度举行3次委员会会议[120] - 执行董事杨立君、谭嘉伟,非执行董事黄玉麟,独立非执行董事陈凯宁、陈珠海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100%(4/4)[112] - 执行董事高敬尧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75%(3/4)[112] - 独立非执行董事苏慧琳在任期内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100%(2/2),徐炜婷在任期内董事会会议出席率为50%(1/2)[112] - 审核委员会成员陈凯宁、陈珠海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率为100%(3/3),苏慧琳在任期内出席率为100%(1/1),徐炜婷在任期内出席率为50%(1/2)[112] - 提名委员会成员陈凯宁、陈珠海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率为100%(2/2),苏慧琳在任期内出席率为100%(1/1),徐炜婷在任期内出席率为100%(1/1)[112] - 薪酬委员会成员陈凯宁、陈珠海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率为100%(2/2),苏慧琳在任期内出席率为100%(1/1),徐炜婷在任期内出席率为100%(1/1)[112] - 审核委员会于1999年3月成立,2024年度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19] - 提名委员会于2012年4月1日成立,2024年度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22] - 2024年度提名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检讨多项董事相关事宜,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自2024年1月1日起为期1年[126][128] - 2024年度薪酬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召开2次会议,负责董事及高管薪酬相关工作,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续聘任期自2025年1月起再续1年[129] - 2024年度执行委员会由3名成员组成,未举行会议,负责集团日常管理事宜[133] - 2024年公司秘书为胡忠平先生,出席不少于15小时专业培训,2025年2月15日改为朱浩天先生[135] - 提名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1次会议,职权范围会随政策等变动修订[126] - 薪酬委员会作为董事会顾问,董事会保留最终批准薪酬待遇权力,职权范围会适时修订[129] - 执行委员会透过决议案方式处理事宜,协助处理及监察集团日常管理[133][134] - 公司秘书负责企业管治相关事宜及各方沟通[135] - 董事会负责确保公司成立及维持合适有效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136] - 提名委员会负责制订提名政策、检讨董事会相关情况及评估独立董事独立性[126] - 2024年举行4次董事会会议,其中2次处理企业管治事宜[142] - 2024年董事会7名成员中有3名女性[143] - 外聘核数师2024年度提供核数及非核数服务收费总额为989,000港元,其中核数费用895,000港元,税务及其他服务94,000港元[145] - 2024年度公司董事及相关雇员均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46] - 核数师对公司2024年度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就持续经营不确定性发表不发表意意见[147] - 股东周年大会通告于大会举行前至少21日发送,其他股东大会通告于大会举行前至少14日发送[151] - 公司制定股东通讯政策并将定期检讨[150] - 公司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于6月4日举行,1名执行董事及1名独立非执行董事未出席,1名非执行董事及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出席[154] - 持有公司附带投票权缴足股本不少于十分一的股东可要求董事会召开股东特别大会,若董事会未在21日内着手召开,提出要求且代表总表决权逾二分之一的人士可自行召开,大会须在相关日期起3个月内举行[155] - 公司有责任向有权获发大会通告的股东发出有关决议案的通告及不超1000字的陈述书[162] 其他重要内容 - 2023年收购目标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代价约为1.693亿元人民币(相当于约1.886亿港元),2024年卖方购回目标公司41%已发行股本[23] - 谭嘉伟个人拥有公司5,000,000股股份[38] - 年度内公司并无宣派任何股息[49]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业绩及财务状况载于第71至143页综合财务报表内[48] - 公司于本年度主要在中国内地从事物业发展及酒店业务[47] - 董事呈交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4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90名雇员,均为行政及管理人员[61] - 集团酒店在餐饮、食品安全及公共卫生等方面获省级有关部门批准为甲级机构[59] - 集团制定气候变化政策,管理与气候变化相关风险[54] - 集团将酒店设施运营分授给一家酒店运营商,运营商严格遵守环境绩效规则[54] - 本年度集团酒店运营将空气污染物及温室气体排放维持在法定限值内[54] - 集团严格遵守《环境保护税法》等环境法规,无违反情况[56] - 集团遵守香港联合交易所证券上市规则等法规[56] - 集团设有标准运营系统处理酒店客人不满或投诉[59] - 集团确保供应商符合环境及社会责任标准,备存大宗原材料供应商名单[60] - 集团通过多种渠道与主要持份者团体沟通,建立牢固关系[5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储备可供现金及/或实物分派[69] - 2024年,集团五大客户收益总额占集团收益总额超11.4%,最大客户收益总额占超3.3%[72] - 2024年,集团五大供应商采购总额占集团采购总额超20.7%,最大供应商采购总额占逾6.7%[72] - 杨立君先生等三人将在即将召开的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并符合资格重选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陈凯宁女士服务超九年需独立决议批准[73] - 陈珠海女士于2025年3月1日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务[74] - 高敬尧先生于2025年2月19日辞任执行董事及执行委员会成员[75] - 2024年,执行董事杨立君申报在两家与集团业务竞争或可能竞争的私人公司拥有权益[7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富伟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等持有公司股份好仓,如富伟国际等持股2,930,475,152股占比38.12%,林茹洁持股2,955,963,152股占比38.45%等[8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产生净亏损约港币232,075,000元,核数师未就综合财务报表发表审核意见[8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未来十二个月内到期偿还财务责任约为港币1,755,322,000元,须按要求偿还银行借款约港币225,804,000元及其他借款港币64,217,000元,可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港币8,656,000元[83] - 此为公司第九份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以中文及英文刊发,若有差异以英文版本为准,有关管治部分参考2024年年报第25至41页[165]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根据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C2编制,基于“重要性”“量化”“一致性”及“平衡”原则[165] - 报告披露公司香港总部及中国所有业务(营运收益约为港币2.16亿)的环境、社会及管治表现[166] - 公司将粤港澳大湾区的优质旅游资产及食品加工企业和电子商务的ESG相关资料纳入报告范围[166] - 董事会负责监督集团的环境、社会及管治表现,各部门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与执行[168] - 董事会定期审阅集团的ESG表现,已审阅及批准本报告[168] - 公司确定的重大可持续发展议题为排放和废弃物、能源效率、反贪污、产品品质和安全、员工参与[172] - 公司本年度运营消耗电力3,589,245千瓦时、天然气38,720立方米、汽油4,656公升[176] - 公司总部电力消耗从2023年的19,852千瓦时降至2024年的2,839千瓦时,降幅86%[177] - 公司酒店业务分部电力消耗从2023年的3,214
中国文旅农业(00542)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22:45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全年收入为2.16159亿港元,2023年为3.0502亿港元[4] - 2024年销售成本为1.23684亿港元,2023年为1.87255亿港元[4] - 2024年毛利为9247.5万港元,2023年为1.17765亿港元[4] - 2024年除税前亏损为2.31684亿港元,2023年为1.68934亿港元[4] - 2024年年内亏损为2.32075亿港元,2023年为2.04429亿港元[4]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为2.03483亿港元,2023年为1.92711亿港元[4] - 2024年非控股权益应占年内亏损为2859.2万港元,2023年为1171.8万港元[4]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为2.65港仙,与2023年持平[4] - 2024年年内其他全面亏损为688万港元,2023年为485.3万港元[5] - 2024年年内全面亏损总额为2.38955亿港元,2023年为2.09282亿港元[5]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值17.41641亿港元,较2023年的18.20346亿港元下降4.32%[6] - 2024年流动资产总值13.37198亿港元,较2023年的15.68189亿港元下降14.73%[6] - 2024年资产总值30.78839亿港元,较2023年的33.88535亿港元下降9.14%[6] - 2024年流动负债总额17.55322亿港元,较2023年的13.02981亿港元增长34.71%[7] - 2024年流动(负债)/资产净值为 - 4.18124亿港元,2023年为2.65208亿港元[7] - 2024年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13.23517亿港元,较2023年的20.85554亿港元下降36.54%[7] - 2024年非流动负债总额13.41605亿港元,较2023年的19.9764亿港元下降32.84%[7] - 2024年(负债)/资产净值为 - 0.18088亿港元,2023年为0.87914亿港元[7]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权益为 - 1.45946亿港元,2023年为0.56076亿港元[7] - 2024年非控股权益为1.27858亿港元,较2023年的0.31838亿港元增长301.59%[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录得净亏损约港币232,075,000元[10] - 于2024年12月31日,集团财务责任约为港币1,755,322,000元,将在未来十二个月内到期偿还[10] - 于2024年12月31日,银行借款约港币225,804,000元及其他借款港币64,217,000元按要求偿还[10] - 于2024年12月31日,集团可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港币8,656,000元[10] - 2024年集团在中国收益为216,159千港元,2023年为305,020千港元[24] - 2024年公司总收益为2.16159亿港元,2023年为3.0502亿港元[26] - 2024年银行利息收入20.2万港元,2023年为50.4万港元;2024年租金收入50万港元,2023年为73.4万港元[28] - 2024年财务费用为1.33517亿港元,2023年为1.47252亿港元;借贷成本资本化年利率为6.5% - 8.1%(2023年:7.2% - 13%)[28] - 2024年出售物业成本为1.22396亿港元,2023年为1.78836亿港元;2024年出售存货成本为101万港元,2023年为695.6万港元[29]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 - 39.1万港元,2023年为 - 3549.5万港元;中国企业所得税按集团实体在中国之溢利25%计算[29][30]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按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2.03483亿港元及年内已发行普通股76.8715804亿股计算,2023年分别为1.92711亿港元和72.73117404亿股[32] - 2024年发展中物业(按成本)为15.67804亿港元,2023年为16.2386亿港元[33] - 2024年待售物业为10.26602亿港元,2023年发展中物业为8.43756亿港元[34] - 2024年应收贸易账项总额为8351.4万港元,确认亏损8160.3万港元;2023年分别为8576.5万港元和8474.4万港元[34] - 2024年应收贸易账项(扣除已确认预期信贷亏损后)1个月内为592千港元,1 - 3个月为159千港元,4 - 12个月为1160千港元;2023年对应分别为317千港元、55千港元、649千港元[35] - 2024年确认预期信贷亏损年初为84744千港元,汇兑调整为 - 3141千港元,年末为81603千港元;2023年对应分别为87467千港元、 - 2723千港元、84744千港元[36] - 2024年应付贸易账项及应缴费项总计893043千港元,其中流动负债为641586千港元,非流动负债为251457千港元;2023年对应分别为987472千港元、519459千港元、468013千港元[36] - 2024年已收销售物业之预付款为34634千港元,2023年为178623千港元[37] - 2024年应付一名董事款项(一年以上但不超过两年)为153121千港元,2023年(三年)为148580千港元[40] - 2024年应付承兑票据(一年以上但不超过七年)为136815千港元,2023年(八年)为133182千港元,应付一名董事款项年利率为12% - 13%[42] - 法定股本为100000000000股,每股面值0.01港元,2024年和2023年已发行及缴足股份均为7687158040股,金额均为76872千港元[44] - 2024年涉及物业发展开支及收购土地已订约但未拨备之尚未偿还承担约为273638000港元,2023年为221041000港元[45] - 2024年集团有或然负债280579000港元,2023年为301082000港元,涉及向银行作出回购担保[4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净亏损约2.32亿港元,财务责任约17.55亿港元将在未来十二个月内到期偿还,可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约865.6万港元[49] - 2024年集团收益约2.16亿港元,2023年为3.05亿港元;除税前亏损约2.32亿港元,2023年亏损1.69亿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2.04亿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1.93亿港元[53]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约17.416亿港元,2023年为18.203亿港元;流动资产约13.372亿港元,2023年为15.682亿港元;流动负债约17.553亿港元,2023年为13.03亿港元;非流动负债约13.416亿港元,2023年为19.976亿港元[6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负债净额约1810万港元,2023年资产净额为8790万港元[63] - 2024年12月31日计息借贷总额约18.041亿港元,2023年为17.635亿港元[64] - 2024年12月31日权益总额亏损1810万港元,2023年权益为8790万港元;2023年资产负债比率为2005.9%,2024年未呈列[6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资本承担,2023年也无[66] - 2024年12月31日物业发展成本及收购土地未偿还承担约2.736亿港元,2023年为2.21亿港元[67] - 2024年12月31日或然负债为2.806亿港元,2023年为3.014亿港元[68] - 2024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1.732亿港元租赁土地及楼宇部分和1.008亿港元受限银行结余已抵押,2023年分别为1.956亿港元和1.319亿港元[69] - 公司2024年度净亏损约港币2.32亿元[70] - 公司2024年12月31日十二个月内到期的财务责任约港币17.55亿元[70] - 公司银行借款约港币2.26亿元及其他借款约港币6421.7万元须按要求偿还[70] - 公司可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港币865.6万元[71] 财务报告准则相关情况 - 2024年1月1日开始的当前会计期间,有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生效[1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有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准则修订及诠释,集团未提早采纳[14]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金融工具分类及计量的修订于2026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4] - 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缺乏兑换性于2025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4]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财务报表的呈列及披露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4]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9号非公共受托责任的附属公司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14]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允许提早应用[17]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物业发展业务客户合约收入于时间点确认205,577千港元,随时间确认8,602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288,447千港元和8,502千港元[20] - 2024年酒店业务客户合约收入于时间点确认0千港元,随时间确认619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0千港元和631千港元[20] - 2024年其他业务客户合约收入于时间点确认1,361千港元,随时间确认0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7,440千港元和0千港元[20] - 2024年物业发展业务分部亏损65,746千港元,2023年为204千港元;酒店业务2024年亏损22,416千港元,2023年为24,444千港元;其他业务2024年亏损4,026千港元,2023年为6,216千港元[20] - 2024年除税前亏损231,684千港元,2023年为168,934千港元[20] - 2024年物业发展业务非流动资增加29,870千港元,酒店业务为0千港元,其他业务为68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70,534千港元、0千港元和13千港元[21] - 2024年物业发展业务折旧及摊销155千港元,酒店业务为20,439千港元,其他业务为45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137千港元、21,333千港元和21千港元[21] - 2024年物业发展业务发展中物业减值亏损10,092千港元,2023年为153,169千港元[21] - 2024年物业发展分部收益约2.14亿港元,2023年为2.97亿港元;亏损6570万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20万港元[54] - 2024年酒店业务分部授经营权益收益为62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63万港元;2024年分部亏损2240万港元,2023年同期亏损2440万港元[60] 项目进展情况 - 德国城项目持有地块总建筑面积约14.52万平方米,其中约5万平方米用于出售,2024年12月31日已实现销售额占可供出售总面积的59.10%,预计2025年10月建设工程完成[55] - 富元君庭项目持有地块总建筑面积约12.05万平方米,其中8.44万平方米可供出售,2024年12月31日一期及二期已实现销售额占可供出售总面积分别约100%及84.85%,一期建设工程已完成,二期于2024年10月完成[56] - 富元广场项目持有地块总建筑面积约19.74万平方米,其中约6.17万平方米可供出售,2024年12月31日已实现销售合约额占可供出售总面积约60.14%,建设工程将在2025年11月完成[57] - 台山项目持有地块总建筑面积约53.4
中国文旅农业(00542)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7 06:10
财务表现 - 收益为13,489千港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7.9%[4] - 毛利为5,787千港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7.6%[4] - 期内虧損為93,510千港元,較上年同期減少23.6%[4] - 母公司普通權益持有人應佔每股虧損為1.15港仙,較上年同期減少29.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公司拥有人应占虧损为88,185千港元[1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2,892千港元[12] - 截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13,489千港元,较二零二三年同期下降57.9%[21] - 公司确认时间点收入为11,757千港元,随时间确认收入为1,732千港元[22] - 公司财务费用为52,715千港元,其中贷款及借贷利息为44,083千港元[24] - 公司销售成本为7,702千港元,其中出售存货成本为929千港元[25] - 公司所得税抵免为224千港元[26] - 公司每股基本虧損為0.0115港元[28] - 收益大幅减少至1,350万港元,主要由于大部分物业处于建设阶段,收益将在下半年确认[41] - 录得除税前亏损9,370万港元,主要由于人民币贬值导致财务费用和汇兑损失[41]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8,820万港元[41] 资产负债情况 - 發展中物業為1,591,409千港元,較上年末減少2.0%[8] - 待售物業為1,026,706千港元,較上年末持平[8] - 流動資產淨值為229,443千港元,較上年末減少13.5%[8] - 資產淨值為2,892千港元,較上年末減少96.7%[9]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權益為(23,655)千港元,較上年末減少142.1%[10] - 非控股權益為26,547千港元,較上年末減少16.6%[10] - 發展中物业成本为15.91亿港元[29] - 在建物业成本为10.27亿港元[30] - 应收贸易账款净额为160.2万港元,其中4至12个月账龄为90.2万港元[31][32] - 已确认应收贸易账款减值损失8,253.3万港元[33] - 应付贸易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合计5.56亿港元,其中1至3个月账龄为1.59亿港元[34][35] - 合同负债为2亿港元,为预收销售物业款[36] - 集团资产负债率为59,321.0%,大幅增加主要由于借入大量计息借贷及权益总额减少[44] 现金流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业务产生的现金净额为73,117千港元[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用的现金净额为74,873千港元[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2,773千港元[13] 业务分部情况 - 本集团主要从事物业发展、酒店业务和零售销售三个可呈报经营分部[14,15,16,17,18] - 物业发展分部收益为11.9百万港元,同比下降54.4%[42] - 物业发展分部亏损为24.6百万港元,同比减亏18.5%[42] - 集团有3个发展中项目,包括德国城项目、富元君庭项目和富元广场项目[42] - 德国城项目已实现销售合约额占可供出售总面积55.4%[42] - 富元君庭项目一期及二期已实现销售合约额分别约100%及77.8%[43] - 富元广场项目已实现销售合约额占可供出售总面积60.1%[43] 其他信息 - 本集团采用了新修订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但对本集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无重大影响[16] - 董事合理预期本集团有足够资源在可见未来持续经营[15] - 公司来自两个客户的收益占总收益的27%,分别为客户A 2,245千港元和客户B 1,428千港元[20] - 公司银行利息收入为131千港元,其他收入为929千港元[23] - 公司期内新增物业、厂房及设备为77千港元[28] - 集团就物业开发及收购土地有239.1百万港元未偿还承诺[47] - 集团有285.0百万港元或然负债主要为向银行作出的回购增保[48] - 集团已采取多项措施改善流动性及财务表现,包括与贷款人磋商延长还款期及加快交付已竣工物业[50,51] - 员工总数从2023年12月31日的176人下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90人[52] - 中国整体经济受到本地需求脆弱、劳动市场疲弱、房地产市场低迷和消费者意愿低迷的不利因素影响,导致公司物业销售面临严峻压力[53] - 公司喜见中央政府采取刺激经济政策和措施,希望能推动公司物业销售[53] - 根据2021年购股权计划,公司可发行的股份总数不得高于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54] - 公司董事长楊立君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持有公司2,940,475,152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51%[57] - 富偉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公司2,940,475,152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51%[60] - 翠领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公司2,940,475,152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51%[60] - 興誠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公司2,940,475,152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51%[60] - 林茹潔女士通过配偶权益持有公司2,952,083,152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51.1%[60]
中国文旅农业(00542)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8 18:55
财务表现 - 集团收益为13,489千港元,较上年同期32,058千港元下降[2] - 集团毛利为5,787千港元,较上年同期11,039千港元下降[2] - 集团期内虧損為93,510千港元,較上年同期122,319千港元有所收窄[2] - 集团录得除税前虧損約9,370萬港元,主要由於人民幣減值導致產生財務費用及匯兌差額[55] - 物業發展分部虧損約2,460萬港元,由於大部分物業處於建築階段,收益無法確認[57] - 酒店業務分部錄得虧損約1,160萬港元,主要由於期內產生物業、廠房及設備折舊、授權攤銷及財務費用[62] 资产负债情况 - 集團於2024年6月30日的資產總值為3,354,284千港元[5] - 集團於2024年6月30日的流動資產淨值為229,443千港元[6] - 集團於2024年6月30日的資產淨值為2,892千港元[6] - 本集团于2024年6月30日的总资产为港币1,820,300,000元,流动资产为港币1,578,300,000元[65] - 本集团于2024年6月30日的总负债为港币3,351,400,000元,其中流动负债为港币1,348,800,000元[65] - 本集团于2024年6月30日的总权益为港币2,900,000元,资产负债率为59,321.0%[67][68] - 本集团于2024年6月30日的计息借贷总额为港币1,715,600,000元,主要包括来自财务机构、独立第三方及董事的借贷[66] 业务概况 - 集团的主要业务包括於中國從事物業發展及酒店業務[8] - 集團根據產品及服務劃分可呈報分部,包括物業發展業務、酒店業務和其他業務[12,15,16,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发展业务分部收入为11,930千港元,酒店业务分部收入为309千港元,其他业务分部收入为1,250千港元[18] - 本集团在一个主要区域地区即中国经营业务[19] - 德國城項目已實現銷售合約額佔可供出售總面積55.4%[58] - 富元君庭項目一期及二期已實現銷售合約額分別約100%及77.8%[59] - 富元廣場項目已實現銷售合約額佔可供出售總面積60.1%[60] 其他 - 本集团董事合理预期本集团有充足资源在可见未来持续经营业务[1] - 本集团采用的会计政策与年度财务报表一致,除了采用了新修订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2,3] - 本集团的分部业绩指未计及利息收入、其他收入和财务费用的除税前溢利或亏损[17] - 本集团正积极与金融机构及独立第三方贷款人磋商延长及修訂貸款還款時間表,並制定於2024年下半年向物業買家交付已竣工物業的計劃[75][76] - 本公司核數師對本公司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經審核綜合財務報表發表不發表意見,主要由於本集團錄得淨虧損及短期內到期的財務責任較高[73][74] - 本公司致力維持高水平的企業管治,並堂守問責及透明度的原則[79] - 董事會相信透過楊先生兼任主席及行政總裁的架構可為本集團提供強大的領導及有效的業務決策[79]
中国文旅农业(00542)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9 12:01
股东持股情况 - 董事杨立君通过受控法团持有3,087,027,152股本公司股份,占已发行普通股40.16%;实益拥有11,608,000股,占比0.15%[5] - 谭嘉伟个人拥有公司5,000,000股股份[25] - 2023年12月31日,富伟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分别由翠领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兴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及恒星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拥有51%、35%及14%权益[5] - 富伟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等持有公司2,308,702,752股普通股,占已发行普通股40.16%[151] - 黄岸峰持有公司3,098,635,152股普通股,占已发行普通股40.31%[151] - 明高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320,00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普通股17.17%[151] - 2023年12月31日,富伟分别由翠领、兴诚及恒星拥有51%、35%及14%权益[174] 集团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集团收益约为3.05亿港元,2022年为16.018亿港元;2023年除税前亏损约1.689亿港元,2022年溢利5.479亿港元[8]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2,005.9%,2022年12月31日为991.4%[17] - 2023年公司产生净亏损约2.04429亿港元,核数师未就综合财务报表发表审核意见[156]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十二个月内到期财务责任约13.02981亿港元,须按要求偿还银行借款约2.56248亿港元,可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337万港元[156] 物业发展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物业发展分部收益约为2.969亿港元,2022年为15.955亿港元;2023年该分部亏损20万港元,2022年溢利5.729亿港元[9] - 富元君庭项目一期及二期已实现销售额占其可供出售总面积分别约100%及64.80%[10] 集团业务收益地区分布 - 2023年集团无来自香港的收益,来自中国其他地区的收益与酒店业务及物业发展有关[13] 股息分配情况 - 本年度未宣派任何股息[31] 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 - 来自集团五名最大客户的收益总额占集团收益总额超65.1%,最大客户收益总额占比超51.4%;来自五名最大供应商的采购总额占集团采购总额超81.6%,最大供应商采购总额占比逾41.3%[47] 过往业绩及资产负债概要 - 集团过往五个财政年度已公布业绩以及资产、负债及非控股权益概要载于第147至148页[44] 购股权计划详情 - 公司购股权计划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47[46] 酒店业务相关情况 - 集团已向酒店运营商分授茂名熹龙国际大酒店运营权,确保其遵守环境法规[35] - 集团与酒店经营权持有人签订协议,可收取每月100万元固定月租及酒店月净利10%的特许权费,截至2023年12月31日授权收入约占集团总收益0.3%[75] 环境法规遵守情况 - 集团本年度全面遵守环境法律法规,无违规情况[37] 持份者沟通情况 - 集团通过多种渠道与主要持份者团体沟通[38] 酒店运营管理情况 - 集团制定标准运营系统处理酒店客人不满或投诉[40] 供应商标准情况 - 集团确保供应商符合环境及社会责任标准[41] 人力资源培训情况 - 集团落实整体人力资源培训及发展计划[42] 董事退任及重选情况 - 高敏尧、陈凯宁及苏慧琳将在即将召开的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且符合资格并愿意重选连任,陈凯宁和苏慧琳已为公司服务超九年[77] - 2023年5月30日股东周年大会上,杨立君、陈凯宁及苏慧琳作为不少于三分之一当时在任董事退任并愿重选连任[126] - 2023年度全体非执行董事按一年指定任期获委任,须在股东周年大会轮值退任及重选连任[142] 董事权益申报情况 - 2023年内,执行董事兼公司行政总裁兼董事会主席杨先生申报在与集团业务构成或可能构成竞争的私人公司中拥有权益,如Yang's Development Limited和富华投资控股有限公司[80][103] 董事法律诉讼保险情况 - 公司已就针对董事的法律诉讼安排适当的董事及高级职员责任保险[110] 核数师情况 - 本年度综合财务报表由中正天恒会计师有限公司审核,该公司将在公司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且符合资格并愿意重新获委任[115] 上市规则遵守情况 - 2023年全年,公司应用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适用守则条文的原则并遵守有关守则条文,但守则条文第C.2.1条除外[117] - 上市规则要求董事会至少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至少一名有专业资格或会计等专业知识,独立非执行董事须占董事会成员至少三分之一,公司2023年已遵守[123] - 2024年4月3日,公司已达上市规则规定已发行股份不少于25%的足够公众持股量[164] 物业、厂房及设备变动详情 - 集团本年度物业、厂房及设备变动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8[73] 股本变动详情 - 集团本年度股本变动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8[95] 审核委员会情况 - 董事会成立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的审核委员会,审核委员会与集团核数师及公司管理层会面,审阅公司会计原则及常规等[89] - 2023年全年,董事会成员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均为审核委员会成员[166] - 公司遵守上市规则第3.21条规定,审核委员会中最少一名成员具适当专业资格或会计或财务管理相关专业知识[184] - 2023年度审核委员会检讨及考虑各项会计事宜、新会计准则及其财务影响[187] - 2023年度审核委员会审阅及建议董事会批准2023年中期业绩、审核结果及中期报告内管理层讨论及分析一节初稿[187] 提名委员会情况 - 提名委员会负责物色具备合适资格的候选人,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以委任为董事[83] - 提名委员会在提名、委任及罢免董事过程中用人唯才,考虑董事会成员多元化[188] 董事会构成情况 - 2023年度董事会有七名董事,包括三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18] 董事任期规定情况 - 根据公司章程细则,每年三分之一在任董事须轮值告退,每名董事每三年至少轮值告退一次[146] 行政总裁委任情况 - 2021年2月5日,公司主席兼执行董事杨先生获委任为行政总裁[121] 与控股股东合约情况 - 2023年度公司与控股股东无订立重大合约[133] 股份买卖赎回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股份[134] 董事会会议情况 - 董事会定期会议举行日期预先编定,召开一般给董事至少十四天通知期,文件至少提前三天呈送[14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一共召开8次董事会会议[178] 董事出席率情况 - 执行董事杨立君、高敬莞、谭嘉偉董事会出席率分别为7/8、8/8、7/8[179] - 非执行董事王矩成(2023年3月3日辞任)董事会出席率为0/8,英玉麟为7/8[179]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凯宁、苏慧琳董事会出席率为8/8,陈珠海为7/8,宋逸骏(2023年3月3日辞任)为1/8[179] 董事专业发展规定遵守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年度,所有董事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守则条文C.1.4关于董事持续专业发展规定[182] 薪酬委员会情况 - 薪酬委员会负责确保正式及透明薪酬政策制订程序,监管执行董事及高级管理层薪酬待遇[196] 董事薪酬厘定情况 - 董事获发薪酬按各自委任函或服务合约内合约条款,在薪酬委员会向董事会提出建议并获批准后厘定[198] 集团资产抵押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账面价值为1.956亿港元的租赁土地及楼宇一部分已抵押;受限制银行结余1.319亿港元已抵押[20] 集团银行借款情况 - 集团银行借款约2.56248亿港元须按要求偿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