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流动性改善
icon
搜索文档
短期3600点附近或仍有反复,科技成长股或存在结构性机会
英大证券· 2025-07-28 08:57
核心观点 - 短期沪指在3600点附近或有反复,市场大概率进入震荡整理周期,中小盘科技成长股或存在短期结构性机会;中期A股呈“震荡慢牛”格局,结构性机会丰富 [2][3][17] - 操作上,短期避免追高涨幅过大题材股,适度择机逢高减持;中期聚焦成长弹性领域,如光模块、泛AI概念、创新药、人形机器人等行业 [3][17] 上周五市场综述 - 上周五沪深三大指数开盘涨跌不一后震荡走低,午后弱势震荡,尾盘均绿盘报收;行业上,半导体、医疗器械等板块涨幅居前,水泥建材、工程机械等板块跌幅居前;概念股方面,Sora、多模态AI等泛AI概念股涨幅居前,雅下水电、赛马等概念股跌幅居前 [5][6] - 当日两市成交额17873亿元,上证指数报3593.66点,下跌0.33%;深证成指报11168.14点,下跌0.22%;创业板指报2340.06点,下跌0.23%;科创50指报1054.20点,上涨2.07% [6] 上周市场回顾 - 上周市场继续上涨,沪指周涨幅1.67%,深证成指周涨幅2.33%,创业板周涨幅2.76%,科创50指数周涨幅4.63% [7] - 周一、二沪深三大指数震荡上涨,雅下水电概念股、建材等板块连续走强;周三沪指3600点得而复失;周四沪指站上3600点但盘中回落;周五市场震荡回落,沪指失守3600点,科创板大涨,市场或转向科技股 [7] 上周盘面点评 泛AI主题 - 周五泛AI概念股集体活跃,人工智能引领科技革命,催生众多“AI+”投资机会,产业链投资方向有望向AI应用扩散;2025年下半年泛AI主题投资将进入去伪存真阶段,需验证业绩兑现情况 [8] 文化传媒板块 - 周五文化传媒等板块活跃,该行业含广告传媒、游戏娱乐和影视动漫三个细分行业;随着AI技术发展,传媒行业作为应用落地端企业将提前受益,2025年下半年游戏、短剧等产业发展前景较好 [9] 医疗板块 - 周三医疗服务板块、周五医疗器械板块上涨;创新药商业化环境向好,2025年下半年医药板块具备配置价值,可关注创新药、中药OTC等领域 [10] 雅下水电概念 - 周一至周四雅下水电概念连续上涨但个股分化,周五回调;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7月19日开工,总投资约1.2万亿元 [11] 煤炭建材钢铁能源金属等板块 - 周一至周四相关周期股走强,周五回调;市场对“反内卷”政策寄予厚望,连续上涨后可择机高抛低吸 [12][13] 证券板块 - 周三至周五证券板块活跃;2025年下半年券商板块仍可逢低关注,受政策驱动、流动性宽松、行业整合等利好推动 [14] 海南自贸区 - 周四海南自贸区板块涨停潮;海南自由贸易港12月18日将全岛“封关”,届时进口零关税商品比率大幅提升,旅游吸引力也将提升,投资不轻易追高,可择机高抛低吸 [15] 后市大势研判 - 短期沪指在3600点附近多空分歧加大,市场大概率震荡整理,若有持续热点吸引资金、成交放大,指数或突破3600点,反之则可能向下寻求支撑 [2][16][17] - 中期在关税谈判向好、政策发力和流动性改善推动下,A股呈“震荡慢牛”格局,需关注关税谈判、三季度政策窗口期和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时点 [3][17]
A500指数本周再度上涨,基金总规模却持续下跌丨A500ETF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8 18:53
中证A500指数表现 - 最新点位4773.24点,本周上涨1.41%,实现周线4连阳 [3][6] - 本周日均成交额4454.05亿元,单日成交额环比上升9.49% [3][6] - 总成交额22270.23亿元 [3] 成分股表现 - 涨幅前十个股中,新易盛(300502.SZ)以39.01%领涨,鹏鼎控股(002938.SZ)和中际旭创(300308.SZ)分别上涨25.56%和24.33% [4] - 跌幅前十个股中,广汇能源(600256.SH)和三七互娱(002555.SZ)分别下跌10.80%和10.57% [4] 基金表现 - 38只中证A500基金集体收涨,工银瑞信基金以1.84%涨幅居首 [6] - 基金总规模1902.74亿元,单周减少386.18亿元,连续三周下降 [6] - 规模前三基金分别来自华泰柏瑞(178.3亿元)、国泰(173.54亿元)和广发基金(170.02亿元) [6] - 单只基金中,华泰柏瑞基金(563360.SH)周成交额最高达137.41亿元,份额减少4.44亿份 [5] 市场观点 - 银河证券指出2025年上半年小盘股占优(中证1000涨7.54%),但下半年机构资金可能转向大盘蓝筹 [7] - 中信建投认为经济企稳叠加降准降息利好非银板块,行业估值处于历史中等分位,具备戴维斯双击潜力 [7]
【财经分析】一天16家企业递表、四度3股同日上市 多因素推动港股IPO继续走热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6-30 21:08
港股IPO市场复苏 - 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市场强势复苏,新股发行节奏加快、募资规模回升,成为全球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 [2] - 上半年已完成42宗传统IPO项目,累计集资超过1050亿港元,规模超过2022年、2023年、2024年全年融资规模 [3] - 6月份出现第四次"三重奏"上市,30日云知声、IFBH、泰德医药三家公司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2] 国际资金转向 - 国际资金流动逻辑从"避险主导"向"收益与风险再平衡"切换,港股IPO市场成为全球资本配置中国资产的核心枢纽 [4] - 摩根大通调查显示,市场情绪从看好美国转向看好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市场,投资者看重创新、适应能力、韧性和安全 [4] - 恒生银行报告显示,流入香港的资金从2024年初的3660亿美元增至2025年4月的5060亿美元,创2000年以来最高纪录 [4] 政策制度红利 - 中央政府经济刺激政策与港交所上市规则优化形成"政策共振",推动港股市场持续向好 [7] - 中国证监会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香港监管机构持续优化上市规则,如推出18A章、18C章和"科企专线" [7] - 近70家A股公司计划"A+H"上市,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龙头企业募资规模占港交所上半年总集资额近70% [9] 估值修复与流动性改善 - 港股市场呈现技术突破驱动估值修复、资金回流推动量价齐升的发展格局 [10] - 恒生指数于2024年1月完成二次探底后开启多头行情,市场活力全方位修复 [12] - 上半年港股总融资规模(含再融资)突破2440亿港元,二级市场日均成交额从2023年1048亿港元跃升至2025年2394亿港元,增幅128% [13] 未来展望 - 业内人士预计2025年下半年香港IPO市场将继续保持热度,部分在美上市中概股或寻求在港主要上市或双重主要上市 [13] - 香港有超过170宗正在处理的上市申请个案,预计2025年新上市公司达80家,集资约2000亿港元 [13] - 港交所正与中东、东南亚地区交易所合作,以拓展国际资本市场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