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方集团(00581)

搜索文档
钢铁股集体重挫 马鞍山钢铁股份跌超19% 鞍钢股份跌近18%
智通财经· 2025-04-07 15:08
钢铁股表现 - 马鞍山钢铁股份(00323)跌19.44%报1.45港元 [1] - 鞍钢股份(00347)跌17.96%报1.37港元 [1] - 中国东方集团(00581)跌17.19%报1.06港元 [1] - 重庆钢铁股份(01053)跌16.09%报0.73港元 [1] 贸易摩擦影响 - 特朗普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34%“对等关税”措施 钢铁下游制成品受影响 [1] - 2024年钢铁间接对美出口约1000万吨 其他国家对中国钢材出口影响量预计不低于2000万吨 占总需求2% [1] 行业供需与政策 - 粗钢产量调控预期 原料端铁矿、焦煤供给宽松 限产超2000万吨或修复钢企盈利能力 [1] - 钢铁行业面临供需矛盾 利润整体下行 但“稳增长”政策推进下需求有望企稳 [2] - 房地产筑底、基建投资稳增、制造业发展及出口高位支撑钢铁需求平稳或略增 [2] - 平控政策预期下供给趋紧 产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行业供需形势或维持平稳 [2] 高端钢材机遇 - 能源周期、国产替代、高端装备制造推动高附加值高端钢材受益 [2]
中国东方集团(00581)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7 22:0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03年11月3日在百慕达注册成立[10] - 公司股份自2004年3月2日在联交所上市[11] - 集团主要从事钢铁产品制造销售、贸易、电力设备销售和房地产业务[1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息税折旧及摊销前溢利(EBITDA)15.00亿元,较2023年的12.79亿元增长17.3%;息税折旧及摊销前溢利(EBITDA)率为3.5%,2023年为2.8%[4] - 2024年息税前溢利3.96亿元,较2023年亏损的1.14亿元增长447.7%;息税前溢利率为0.9%,2023年为 - 0.2%[4] - 2024年除所得税前溢利2.28亿元,较2023年亏损的3.15亿元增长172.4%;年度溢利2.25亿元,较2023年亏损的1.96亿元增长214.5%[4] - 2024年本公司权益持有者应占溢利1.49亿元,较2023年亏损的1.60亿元增长193.4%;每股基本收益0.04元,较2023年亏损的0.04元增长200.0%[4] - 2024年每股末期股息0.01港元;每股特别股息0.05港元;年度合计每股股息0.06港元,较2023年的0.05港元增长20.0%[4] - 2024年经调整年度溢利2.66亿元,较2023年的400万元增长5,897.1%[4] - 2024年总资产500.8亿元,较2023年的500.3亿元增长0.1%;每股资产净值(豁除非控制性权益)5.99元,较2023年的5.98元增长0.2%[4] - 2024年末总资产为50,076,936千元,2023年末为50,030,172千元,同比增长0.09%[8] - 2024年末非流动资产合计20,985,889千元,2023年末为22,081,455千元,同比下降4.96%[8] - 2024年末流动资产合计29,091,047千元,2023年末为27,948,717千元,同比增长4.1%[8] - 2024年末权益合计24,955,273千元,2023年末为24,977,785千元,同比下降0.09%[9] - 2024年末总负债为25,121,663千元,2023年末为25,052,387千元,同比增长0.28%[9] - 2024年销售额为42,957,307千元,2023年为46,259,738千元,2024年较2023年有所下降[20] - 2024年资本开支为1,972,599千元,2023年为2,194,800千元[23][26] - 2024年12月31日合并总资产为50,076,936千元,2023年为50,030,172千元,同比增长0.09%[28][29] - 2024年12月31日合并总负债为25,121,663千元,2023年为25,052,387千元,同比增长0.28%[28][29] - 2024年雇员福利开支为1,464,443千元,2023年为1,354,273千元,同比增长8.14%[31] - 2024年所用原材料及已售贸易货品成本为36,891,701千元,2023年为39,914,996千元,同比下降7.57%[31] - 2024年其他收入合计为158,834千元,2023年为245,233千元,同比下降35.23%[32] - 2024年衍生金融工具收益为26,260千元,2023年亏损为62,896千元,同比扭亏为盈[33] - 2024年外币远期合约确认约500万元已变现收益,2023年确认约1800万元已变现亏损和约500万元未变现亏损[33] - 2024年铁矿石、热轧钢卷、螺纹钢及其他产品期货合约确认约2200万元已变现收益,2023年确认约2500万元已变现亏损和约1700万元未变现亏损[33] - 2024年铁矿石及螺纹钢期货期权合约无变现或未变现收益或亏损,2023年约有200万元变现收益[34] - 2024年无形资产减值拨备46,645千元,2023年为25,551千元;2024年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表的金融资产投资收入为143,518千元,2023年为121,076千元[35] - 2024年财务成本总额为426,038千元,2023年为425,060千元;2024年利息收入为257,763千元,2023年为224,345千元[36] - 2024年当期中国企业所得税为125,549千元,新加坡利得税为2,932千元;2023年分别为70,480千元和3,393千元[36] - 2024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227,594千元,按相应国家及地区适用法定税率计算的税项为46,310千元;2023年分别为亏损314,571千元和亏损104,707千元[42] - 2024年加权平均适用税率为20.35%,2023年为33.29%[42] - 2024年公司权益持有者应占溢利为149,112千元,2023年为亏损159,692千元;2024年每股基本收益为0.04元,2023年为亏损0.04元[44] - 2024年建议派发末期股息约3,700万港元(约人民币3,400万元)及特别股息约1.86亿港元(约人民币1.72亿元);2024年已派付2023年度特别股息约1.86亿港元(约人民币1.70亿元)[48]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年末账面价值为14,478,729千元,2023年为14,396,707千元[49] - 2024年非流动与租赁相关的其他应收账款项净额为75,660千元,2023年为86,985千元;流动与租赁相关的其他应收账款项净额为70,408千元,2023年为79,244千元[50] - 2024年已收回防城港出售事项余下结馀约2.14亿元,相关其他应收账款项已结清[52] - 2024年确认应收迁西县相关管治部门款项约15.28亿元[52] - 2024年发展中及持作出售物业总额为327,964千元,2023年为313,047千元[53] - 2024年存货净额为3,967,046千元,2023年为5,962,303千元[54] - 2024年确认为销售成本的存货成本约为410.95亿元,2023年约为453.12亿元[54] - 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贸易账款为36.32亿元,2023年为31.25亿元;合约资产2024年为12.15亿元,2023年为11.25亿元;应收贸易账款及合约资产净额2024年为44.77亿元,2023年为39.29亿元[55] - 2024年12月31日约3.82亿元应收贸易账款由第三方客户信用证担保,2023年为4.63亿元;约1200万元应收贸易账款为银行借款抵押,2023年无[55][56] - 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贷款总额扣除拨备为15.54亿元,2023年为14.40亿元;已就应收贷款确认拨备2024年为3.27亿元,2023年为2.95亿元[57][60] - 2024年12月31日约6800万元应收短期贷款由王安京所借,年利率10%;约2.54亿元应收长期贷款流动部分由刘锋及刘艳华所借,免息;约1.78亿元应收短期贷款由风林火山所借,年利率8%[57][58] - 2024年12月31日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之金融资产的应收票据为4.06亿元,2023年为3.47亿元;约5300万元应收票据为银行承兑票据抵押,2023年为2300万元[62] - 2024年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表之金融资产合计为31.26亿元,2023年为44.60亿元[66] - 2024年12月31日结构性银行存款为4.61亿元,利息与彭博BFIX美元/人民币挂钩;2023年为1.28亿元,部分与彭博BFIX美元/人民币挂钩,部分与彭博上海金基准价挂钩[68] - 2024年借款总额为163.88亿元,2023年为154.74亿元;有抵押银行借款2024年为101.49亿元,2023年为51.74亿元[69] - 约500万元其他无抵押借款来自当地县政府,无固定偿还期,利息按银行人民币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计算,2024年和2023年金额相同[69] - 2024年末银行借款总额163.83亿元,较2023年末的154.69亿元增加约5.9%;其他借款均为533.7万元[70] - 2024年末应付贸易账款40.59亿元,较2023年末的43.86亿元减少约7.4%,其中应付账款19.95亿元,应付票据20.64亿元[71] - 2024年末资本承担总额48.09亿元,较2023年末的8.42亿元大幅增加约471.1%,主要因投资已订约但未拨备增加36.88亿元[73] - 2024年末发展中物业承担4.58亿元,较2023年末的3.78亿元增加约21.1%[74] - 2024年经营租赁作为出租人最低应收租赁付款1.48亿元,较2023年的2.67亿元减少约44.6%[75] - 2024年集团收入约430亿元,较去年减少约7.1%,整体毛利上升约147.1%至约17.7亿元[79] - 2024年集团净溢利约2.25亿元,较去年大幅上升约214.5%,实现由净亏损到净溢利的重大转变[79] - 2024年集团息税折旧及摊销前溢利从去年约12.8亿元增加至约15.0亿元,每股基本收益上升至0.04元[79] - 2024年公司总销售量为716.9万吨,较2023年的773.3万吨减少约7.3%[95] - 2024年公司收入为245.99亿元,较2023年的275.08亿元减少约10.6%[97] - 2024年出口海外收入为3.70亿元,占比1.5%,2023年为7.64亿元,占比2.8%[97] - 2024年公司合并毛利为10.27亿元,较2023年的3.87亿元增加约165.4%[99] - 2024年钢铁产品每吨毛利从2023年的50元升至143元,升186.0%,毛利率从1.4%升至4.2%[100] - 2024年对发展中及持作出售物业等应收贷款减值拨备约4200万元,2023年约2.01亿元[103] - 2024年经调整年度溢利约2.66亿元,2023年约400万元[104] - 2024年底未使用银行授信额度约145亿元,2023年约139亿元[107] - 2024年底流动比率1.3倍,2023年1.2倍;资产负债率50.2%,2023年50.1%[107] - 2024年底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35.16亿元,2023年约36.18亿元[107] - 2024年约141.06亿元借款按固定利率0.70% - 5.47%计息,约22.82亿元借款按浮动利率2.70% - 5.60%计息,债项与资本比率65.8%,2023年63.0%[108] - 2024年合并利息支出及资本化利息约4.41亿元,2023年约4.66亿元,利息盈利倍数0.9倍,2023年 - 0.2倍[10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账面价值约2.49亿元租赁土地及土地使用权(2023年:约2.93亿元)等多项资产已作抵押[1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钢铁等衍生金融工具投资收益约2200万元(2023年:亏损约4000万元)[114] - 董事会建议2024年度派发末期股息约3700万港元(约人民币3400万元)及特别股息约1.86亿港元(约人民币1.72亿元)[11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表的金融资产约31.26亿元,占总资产约6.2%[11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所有金融资产投资成本合计968584千元,公允价值合计948453千元,已变现投资收入合计61349千元,占集团总资产1.89%[14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所有投资合计投资成本937,478千元,公允价值972,546千元,已变现投资收入
中国东方集团(00581)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3 08:30
钢铁产品销量 - 公司上半年自行生產的鋼鐵產品銷量分類如下[10]: - H型鋼產品銷量為XX噸[10] - 帶鋼及帶鋼類產品銷量為XX噸[10] - 冷軋板及鍍鋅板銷量為XX噸[10] - 鋼坯銷量為XX噸[10] - 鋼板樁銷量為XX噸[10] - 綜合銷量為XX噸[10] - 集團鋼鐵業務銷量約376萬噸,同比下降3.1%[31] - H型鋼產品銷量約161萬噸,同比下降17.0%[32] - 帶鋼及帶鋼類產品銷量約163萬噸,同比增加12.8%[32] - 鋼板樁銷量約39.4萬噸,同比增加27.1%[32] 钢铁行业形势 - 2024年上半年中國鋼鐵行業總體營商環境較2023年下半年有所改善,但仍維持在「強供應、弱需求、低價格、高成本」的格局,企業盈利受到持續壓縮[16] - 2024年上半年全國生鐵、粗鋼及鋼材產量分別為約4.36億噸、4.25億噸及4.15億噸[16] - 基建投資同比增長約5.4%,房地產新開工面積同比下降約23.7%,房地產用鋼需求持續低迷[16] - 汽車產銷量保持同比穩步增長,但受房地產拖累影響,工程機械用鋼需求有所縮減[16] - 2024年5月,發改委等部門聯合發布《鋼鐵行業節能降碳專項行動計劃》,支持完成"十四五"能耗強度降低目標[18] - 2024年5月,國務院發布《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提及繼續實施粗鋼產量調控、嚴控低附加值基礎原材料出口[18] - 2024年6月,唐山市政府發布《國家碳達峰試點(唐山)實施方案》,目標到2025年鋼鐵行業能效全面達標[18] 公司经营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約225.7億元,同比增加2.3%;毛利約6.43億元,同比增加14.4%[20][2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淨利潤約1.23億元,同比下降55.4%;EBITDA約8.15億元,同比下降[21] - 公司多家子公司獲得行業榮譽稱號[22] - 董事會不建議派發2024年中期股息[23] - 收入較上年同期下降約5.6%[38] - 銷售量下降約3.1%,平均銷售單價下降約2.6%[39] - 毛利率上升至約4.9%,毛利增加約14.4%[40,41,42] - 每噸毛利增加約17.9%,主要由於會計估計變動[43] 公司发展策略 - 本集團將以「專、長、高」戰略為轉型升級方向,不斷優化產業和產品結構,以創新驅動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15] - 本集團將積極探索符合綠色發展理念的新模式和新路徑,推動本集團的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15] - 集團將繼續積極跟進中國政府政策,致力於低碳及能耗發展,透過提效降本、開發及提高高附加值產品比例、拓展銷售渠道、持續改造升級設備及增加環保投入等提升核心競爭力[49] - 集團將持續推動H型鋼、船用角鋼、鋼板樁、電力角鋼及海工鋼等產品開發,加強與匯金通的電力輸送設備業務進行上下游聯動及整合[50] - 集團將繼續拓展鋼鐵產品及原材料貿易業務、鋼鐵下游的裝配式建築的預製鋼結構構件及預製混凝土構件產品、開發鋼渣路面混凝土及廢鋼加工及貿易等業務,並繼續推進以生產中的固廢餘料再造及銷售的新材料業務[50] - 集團正密切跟進政策發展以及探索不同減碳技術方案的可行性,持續投資於多項設備升級及環保設備項目,探索節能降碳新突破[51] - 集團將積極探索符合其企業策略之商機,包括橫向及縱向(特別是下游)的企業併購、合營、聯營等的機會,以拓闊收入來源及提高盈利能力[52,53] 房地产业务 - 集團房地產業務錄得收入約2.3億元人民幣,經營利潤約0.4億元人民幣[28] - 在建房地產項目建築面積約248,000平方米[44,45] - 交付物業建築面積約2,500平方米,平均售價約7,100元/平方米[44] - 集團就房地產行業相關的資產計提了約人民幣2.01億元的減值撥備[56] - 本集團於2023年12月31日止財務年度對發展中及持作出售物業以及於中國二線及以下城市房地產行業相關的應收貸款減值作出撥備約人民幣2.01億元[58] - 本集團未來預期中國房地產市場將逐步回稳[58] 财务状况 - 本集團於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經調整期內溢利為人民幣1.23億元[59] - 本集團於2024年6月30日的未使用銀行授信額度約為人民幣151億元[62] - 本集團於2024年6月30日的流動比率約為1.4倍,資產負債比率約為52.2%[63] - 本集團於2024年6月30日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約為人民幣53.47億元[63] - 本集團於2024年6月30日的借款中,約人民幣151.50億元按固定利率計息,約人民幣33.49億元按浮動
中国东方集团(00581)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9-10 17:23
购股权计划 - 2023财年内可就购股权计划授出的购股权而发行的股份总数除以2023财年已发行股份的加权平均数为约0.56%[1] - 2013年购股权计划项下可供发行的股份总数为21,000,000股股份,占2023年年报日期已发行股份约0.56%[1] - 2013年购股权计划项下的购股权要约须由要约日期起计14日內获接納,承授人接納时须支付代價为1.00港元[1] - 2023财年内,薪酬委员会已举行两次会议以审阅本公司的薪酬政策、评估全體董事的表现及彼等各自服务合约的雇佣条款及续约,以及审阅及批准根据2013年购股权计划授出购股权[2] - 2013年购股权计划的目的旨在向合资格人士提供获得本公司专有权益的机会,并鼓励合资格人士努力为公司及其股东的整体利益而提升公司及股份的价值[2] - 2013年购股权计划项下的购股权并无附带表现目标,原因是购股权按时间归属并受制于退扣机制,且购股权的价值与公司未来股份价格及表现挂钩[2] - 授予各承授人的购股权数目乃根据有关承授人的工作表现及未来对公司的潜在贡献而釐定[2] 公告发布 - 本公告于公司网站(www.chinaorientalgroup.com)及联交所之网站(www.hkexnews.hk)刊登[3]
中国东方集团(00581)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9 20:43
钢铁业务 - 销售自行生产的钢铁产品收入为131.9亿人民币,同比下降5.6%[2] - 销售自行生产的钢铁产品毛利为6.4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4.4%[2] - 销售自行生产的钢铁产品每吨毛利为171人民币,同比增长17.9%[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钢铁产品销量为376.2万吨,同比下降3.1%[67] - 公司钢铁产品销售收入为131.8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6%[68] - 公司钢铁产品平均销售价格为每吨3,505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6%[6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为6.43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为4.9%,同比上升14.4%[70][71] - 2024年上半年本集团的钢铁产品平均销售单价下跌,整体生产成本仍维持在相对高位,导致中期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下降约55.4%[62] - 本集团通过同业对标、工艺升级等措施努力成为极致能效标杆示范企业,2024年上半年钢铁业务从去年下半年的低位逐步改善[63] 电力设备业务 - 销售电力设备收入为19.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8.4%[2] - 销售电力设备毛利为1.3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6.2%[2] 房地产业务 - 房地产收入为0.2亿人民币,同比下降72.0%[2] - 本集团位于唐山和苏州的房地产项目大部分单位已完成销售和交付,2024年上半年房地产业务实现收入和经营利润分别约2300万元和400万元[64] - 公司在建房地产项目建筑面积约为248,000平方米,预计于2029年完工[72][73] 财务状况 - 息税折旧及摊销前溢利(EBITDA)为8.15亿人民币,同比下降22.4%[3] - 期内本公司权益持有者应占溢利为0.94亿人民币,同比下降66.7%[3] - 公司总资产为522.1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加4.4%[9][10] - 公司非流动资产为207.0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下降6.2%[9] - 公司流动资产为315.1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加12.7%[9] - 公司权益合计为249.3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下降0.2%[9][10] - 公司非流动负债为40.5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加61.7%[9][10] - 公司流动负债为232.3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加3.0%[9][10]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12.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109.1%[12] - 公司投资活动使用的现金净额为4.1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6.2%[12] - 公司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8.8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5.5%[12]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7.2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1.5%[12] 其他 - 钢铁产品、铁矿石及相关原材料贸易及其他收入为74.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6.4%[2] - 公司将若干机器设备项目的可使用年期由10年更改为15年,这将增加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期内溢利人民币100,772千元[20] - 公司主要从事鋼鐵產品的製造及銷售、鋼鐵產品、鐵礦石及相關原材料的貿易、電力設備的銷售和房地產業務[21]
中国东方集团(00581)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30 08:45
财务数据 - 2021年收入为519.58亿人民币,2022年为486.20亿人民币,2023年预计为462.60亿人民币[1] - 2021年毛利为40.92亿人民币,2022年为17.53亿人民币,2023年预计为7.17亿人民币[1] - 2021年息税折旧及摊销前溢利为43.40亿人民币,2022年为23.57亿人民币,2023年预计为12.79亿人民币[1] - 2021年归属于公司权益持有者的溢利为24.93亿人民币,2022年为8.08亿人民币,2023年预计为-1.60亿人民币[1] - 2021年每股基本收益为0.67人民币,2022年为0.22人民币,2023年预计为-0.04人民币[1] - 2021年自行生产的钢铁产品销量为797.3万吨,2022年为710.2万吨,2023年预计为773.3万吨[5] - 2021年自行生产的钢铁产品平均销售价格为4,401人民币/吨,2022年为3,974人民币/吨,2023年预计为3,557人民币/吨[6] - 2021年自行生产的钢铁产品综合毛利为458人民币/吨,2022年为167人民币/吨,2023年预计为50人民币/吨[6] - 2021年资产净值为231.15亿人民币,2022年为252.85亿人民币,2023年预计为249.78亿人民币[1] - 2021年每股资产净值(不含少数股东权益)为6.06人民币,2022年为6.07人民币,2023年预计为5.98人民币[1] 行业及公司发展 - 公司自2004年上市以来经历多个行业周期,面对经济不确定性仍保持蓬勃发展[11][12][13] - 公司产品种类不断扩展,年产能超过1000万吨,收入较2004年增长5倍[12][13] - 2023年全球经济下行趋势有所放缓,但制造业和商品贸易板块复苏较为疲软[14][15][16] - 中国钢铁行业整体供需偏宽松,基建投资增长5.9%,房地产用钢需求较弱[14][15] - 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支持钢铁行业稳定发展,提升能效、绿色低碳转型[19][20] - 2023年钢铁行业供需保持动态平衡,经济效益显著提升,2024年发展环境和产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19][20] - 公司将紧跟行业政策导向,持续提升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水平[19][20] 业务表现 - 集团2023年录得收入约462.6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减少约4.9%[21] - 自行生产的钢铁产品平均销售价格下跌10.5%至每吨3,557元人民币,毛利减少约67.4%至约3.87亿元人民币[21,22] - 集团整体净亏损约1.96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净利润8.11亿元人民币下降约124.2%[21,22] - 息税折旧及摊销前溢利从去年约23.60亿元人民币减少至约12.80亿元人民币[22] - 每股基本亏损为0.04元人民币,去年每股基本收益为0.22元人民币[22] - 集团附属公司津西钢铁获6项创新成果奖,并被评为"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示范性创新工作室"[24,25] - 集团另一附属公司河北津西钢铁集团重工科技有限公司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5] - 集团建成用于业务的支线铁路项目,将连接集团设施与铁路运输枢纽及港口[27,28] - 集团出售108万吨年产能获得约7.13亿元人民币出售收益[30,31] - 2023年本集團持續加強與匯金通的電力輸送設備業務進行上下游聯動及整合[32] - 匯金通於2023年為本集團帶來約人民幣38.8億元的電力設備銷售收入[32,33] - 本集團位於唐山市及蘇州市的多個房地產項目完成銷售及交付,2023年錄得收入約人民幣2.46億元[34,35] - 受房地產市場持續疲弱影響,本集團確認約人民幣1.38億元的減值撥備,房地產業務於2023年錄得經營虧損約人民幣1.49億元[35,36] - 2023年本集團鋼鐵產品、鐵礦石及相關原材料貿易收入約人民幣137.2億元,毛虧約人民幣4,700萬元[37] - 2023年本集團鋼材總銷量為7,733,000噸,較2022年增加約8.9%[40,41] - 2023年本集團自行生產的鋼鐵產品銷售收入為人民幣275.08億元,較2022年減少約2.5%[42] - 本集團鋼鐵產品平均銷售單價由2022年的每噸人民幣3,974元下降10.5%至2023年的每噸人民幣3,557元[43] - 2023年合并毛利为人民币3.87亿元,较2022年下降约67.4%[46] - 2023年鋼鐵產品的每噸毛利由2022年的人民幣167元下降至人民幣50元,減少70.1%[46] - 2023年毛利率由2022年的4.2%下降至1.4%[46] - 2023年已竣工建築面積為26,000平方米,已交付物業的建築面積為約32,600平方米[47] - 於2023年12月31日,在建項目建築面積約248,000平方米,預計於2029年完成[48] 未来发展 - 預期2024年鋼材消費量不會有大幅下降的風險,但鋼鐵行業仍面臨多方面不確定因素[50,51] - 公司將繼續投資於節能減排,加快實現綠色製造[52] - 公司將持續推動高附
中国东方集团2023年报业绩点评:短期业绩下降,股息率仍保持行业领先
国泰君安· 2024-04-08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462.60亿元,同比下降4.85%[5] - 公司2023年净利润同比下降119.78%,业绩不及预期[5] - 公司2023年房地产业务经营亏损1.49亿元,拖累了整体业绩[3] - 公司2023年股息率为4.81%,仍维持行业相对领先水平[4] 用户数据 - 中国东方集团(0581)提供了海外当地市场指数的数据[14] - 亚洲、美洲、欧洲和澳洲各地区的指数名称和对应的市场指数均列出[14] - 包括沪深300、标普500、希腊雅典ASE、澳大利亚标普200等指数[14]
中国东方集团(00581)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7 21:4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03年11月3日在百慕达注册成立,2004年3月2日股份在联交所上市[10] 会计准则相关 - 若干新订或修订准则于2023年1月1日起生效,对集团财务状况或经营业绩无重大影响[12][13] - 多项香港会计准则修订于2024年1月1日生效,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于2025年1月1日生效,投资者与其联营公司或合营企业之间的资产出售或投入修订生效时间待定[15] - 2023年7月香港会计师公会刊发指引,会计政策变动未对集团造成重大影响[1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收入793万元,较2022年的740万元增长7.2%[2] - 2023年毛利462.6亿元,较2022年的486.2亿元下降4.9%[2] - 2023年息税折旧及摊销前溢利12.79亿元,较2022年的23.57亿元下降45.7%[3] - 2023年息税前亏损1.14亿元,较2022年的溢利10.79亿元下降110.6%[3] - 2023年年度亏损1.96亿元,较2022年的溢利8.11亿元下降124.2%[3] - 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0.04元,较2022年的每股收益0.22元下降118.2%[3] - 2023年每股特别股息0.05港元,较2022年的0.03港元增长66.7%[3] - 2023年总资产500.3亿元,较2022年的480.2亿元增长4.2%[3] - 年度综合亏损为190,714千元,上一年度综合收益为834,134千元[7] - 2023年末总资产为50,030,172千元,2022年末为48,023,590千元[8] - 2023年末非流动资产合计22,081,455千元,2022年末为22,711,233千元[8] - 2023年末流动资产合计27,948,717千元,2022年末为25,312,357千元[8] - 2023年末权益合计24,977,785千元,2022年末为25,284,647千元[9] - 2023年末总负债为25,052,387千元,2022年末为22,738,943千元[9] - 2023年末非流动负债合计2,505,618千元,2022年末为1,584,950千元[9] - 2023年末流动负债合计22,546,769千元,2022年末为21,153,993千元[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销售额为46,259,738千元,2022年为48,620,332千元,同比下降4.86%[18] - 2023年年度亏损为196,212千元,2022年年度溢利为811,355千元[20][21] - 2023年和2022年开支合计分别为47,003,139千元和48,603,216千元,其中雇员福利开支分别为1,354,273千元和1,318,419千元[28] - 2023年和2022年其他收入合计分别为245,233千元和237,711千元,其中应收贷款之利息收入分别为27,390千元和93,349千元[29] - 2023年和2022年衍生金融工具亏损合计分别为62,896千元和40,502千元,其中外币远期合约投资亏损分别为23,067千元和52,654千元[3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外币远期合约已确认约1800万元已变现亏损及约500万元未变现亏损,2022年为约6500万元已变现收益及约1200万元未变现亏损[3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铁矿石、热轧钢卷、螺纹钢及其他产品期货合约已确认约2500万元已变现亏损及约1700万元未变现亏损,2022年为约5500万元已变现亏损及约3600万元未变现亏损[3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铁矿石及螺纹钢期货期权合约已确认约200万元已变现收益,2022年为约100万元已变现亏损[32] - 2023年其他收益总额净额为44.86亿元,2022年为86.15亿元[33] - 2023年财务成本净额为20.07亿元,2022年为32.31亿元[34] - 2023年所得税费用为 -1.18亿元,2022年为 -0.56亿元[35] - 2023年中国企业所得税为7.05亿元,2022年为17.81亿元[35] - 2023年新加坡利得税为0.34亿元,2022年为1.75亿元[35] - 2023年和2022年合并实体各自溢利加权平均适用税率分别为33.29%和18.63% [39] - 2023年除所得税前亏损3.15亿元,2022年溢利7.56亿元[40] - 2023年本公司权益持有者应占亏损1.60亿元,2022年溢利8.08亿元[41] - 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0.04元,2022年每股基本收益0.22元[41] - 2023年无中期已付股息,2022年中期已付股息2.36亿元;2023年建议末期股息1.69亿元,2022年末期已付股息1.02亿元[43][44] - 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年初账面价值145.44亿元,年末账面价值143.97亿元[45] - 2023年非流动购买长期资产的预付款项净额4.36亿元,2022年为9.22亿元[46] - 2023年流动购买存货的预付款项18.43亿元,2022年为15.95亿元[46] - 2023年非流与租赁相关的其他应收款净额8.70亿元,2022年为11.37亿元[46] - 2023年流与租赁相关的其他应收款净额7.92亿元,2022年为5.83亿元[46] - 2023年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总额45.84亿元,2022年为44.06亿元[46]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确认应收迁西县相关管治部门款项8.52亿元,为租赁土地及土地使用权准备交易的可退还按金[47]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发展中物业的土地使用权为202496千元、建筑成本为120586千元,减值拨备229435千元,净值93647千元;已完成持作出售物业为320937千元,减值拨备103934千元,净值217003千元[48][49]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存货净额为5962303千元,其中原材料及在途材料4248490千元、在制品388567千元、制成品1377429千元,减值拨备52183千元;2023年存货成本确认为销售成本约453.12亿元,2022年约466.75亿元[50]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贸易账款及合约资产净额为3928843千元,其中应收贸易账款3125292千元,减值拨备254014千元;合约资产1124935千元,减值拨备67370千元[51]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3个月内应收贸易账款及合约资产为2477729千元、4至6个月为747930千元、7至12个月为234523千元、1年以上为790045千元,总额4250227千元;约4.63亿元应收贸易账款由第三方客户信用证担保,2022年约2.21亿元[52]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应收贷款总额扣除拨备为1439500千元,其中非流动应收长期贷款1232502千元,减值拨备290722千元,净值941780千元;流动应收短期贷款及应收长期贷款的流动部份502395千元,减值拨备4675千元,净值497720千元[53] - 2023年12月31日约3.48亿元应收长期贷款以借款人产能抵押,免息、5年还款期,2025年全额偿还;约9100万元应收长期贷款以香港物业抵押,年利率10%,2年内偿还本金;约7.93亿元应收长期贷款因违约或延期重新分类,预计1年后收回[53][54] - 2023年12月31日约7000万元应收短期贷款由北京科蓝软件系统董事长安京先生所借,以其上市股权抵押,年利率10%;2.54亿元应收长期贷款的流动部份由汇金通股东刘锋先生及刘艳华女士所借,以其上市股权抵押,免息,2024年1月10日偿还本金[54] - 2023年12月31日约1.78亿元应收短期贷款由湖州风林火山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所借,以其江苏神通上市股权抵押,年利率8%;因借款人清盘注销约4500万元拨备,按预期信贷损失确认约2.95亿元拨备,2022年约2.81亿元[54][55] - 2023年划分为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之金融资产的应收票据为346,957千元,2022年为672,516千元,同比下降48.41%[56] - 2023年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表之金融资产合计4,459,954千元,2022年为4,828,414千元,同比下降7.63%[58] - 2023年结构性银行存款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表之金融资产为127,543千元,2022年为103,748千元,同比增长22.93%[59] - 2023年借款总额为15,473,895千元,2022年为13,438,725千元,同比增长15.14%[60] - 2023年应付贸易账款为4,385,823千元,2022年为3,667,664千元,同比增长19.58%[63] - 2023年为工程及贸易提供担保金额为30,267千元,2022年为88,219千元,同比下降65.69%[65] - 2023年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已订约但未拨备为786,490千元,2022年为1,060,190千元,同比下降25.82%[66] - 2023年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已授权但未订约为55,094千元,2022年为368,817千元,同比下降85.06%[66] - 2023年购买发展中物业为377,590千元,2022年为495,554千元,同比下降23.79%[67] - 2023年约2300万元应收票据为集团银行借款作抵押,2022年约为1400万元[56] - 2023年投资物业租赁最低应收租赁付款为2.6747亿人民币,2022年为4.3737亿人民币[68] - 2023年度公司收入约462.6亿元,较去年减少约4.9%[71] - 与2022年相比,自行生产的钢铁产品平均销售单价下跌10.5%至每吨约3557元,毛利减少约67.4%至约3.87亿元[71] - 公司2023年整体净亏损约1.96亿元,较去年8.11亿元净溢利减少约124.2%,息税折旧及摊销前溢利从去年约23.60亿元减少至约12.80亿元,每股基本亏损0.04元(2022年:每股基本收益0.22元)[71] - 2023年公司钢铁产品收入275.08亿元,较2022年减少2.5%,出口收入7.64亿元,占比2.8%[77] - 2023年公司钢铁产品平均销售单价3557元/吨,较2022年减少10.5%[78] - 2023年公司合并毛利3.87亿元,较2022年减少67.4%[79] - 2023年公司钢铁产品每吨毛利50元,较2022年减少70.1%,毛利率降至1.4%[80] - 2023年年度亏损1.96212亿元,2022年溢利8.11355亿元;经调整后2023年溢利443.9万元,2022年溢利5.12559亿元[87] - 2023年末未使用银行授信额度约139亿元,2022年约136亿元;流动比率1.2倍与2022年持平;资产负债率50.1%,2022年为47.3%;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36.18亿元,2022年约21.25亿元[89] - 2023年末约131.85亿元借款按0.49% - 6.57%固定利率计息,约22.89亿元借款按2.70% - 5.60%浮动利率计息;债项与资本比率63.0%,2022年为56.7%;2023年合并利息支出及资本化利息约4.66亿元,2022年约5.15亿元;利息盈利倍数 - 0.2倍,2022年为2.1倍[90] - 2023年末总承担约12.19亿元,2022年约19.25亿元;或然负债约3000万元,2022年约8800万元[91] - 2023年末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表之金融资产约
中国东方集团(00581)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8 16:31
公司业务 - 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的钢铁产品、铁矿石和相关原材料贸易中,收入约为57.3亿人民币,毛亏约为3400万人民币[29] - 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完成了唐山市东湖湾项目第4期和广西省津西美墅馆项目的首批交付,实现了约8400万人民币和3200万人民币的房地产业务收入和经营利润[27] - 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根据市场销售价格更新了开发中和持有待售的津西美墅馆项目和津西西江湾项目的评估价值,因此津西美墅馆项目录得约2000万人民币的减值撥回[28]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自2004年上市以来,整体钢材年产量能力从约310万吨增加至目前的超过1000万吨[5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约152亿人民币的未使用银行授信额度[5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流动比率为1.3倍,资产负债比率为48.5%[6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46.66亿人民币[61] - 公司的债务与资本比率为57.6%[6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利息支出和资本化利息共约为2.41亿人民币[6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资本承诺约为15.58亿人民币[6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的或然负债约为1,500万人民币,用于为第三方的工程和贸易提供担保[68]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持有的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表的金融资产约为48.44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的9.8%[80]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从钢铁产品、铁矿石和相关原材料衍生金融工具中的投资损失约为900万人民币[75] - 董事会建议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发特别股息约1.12亿港元,即每股普通股0.03港元[77] 金融投资产品 - 招商银行和招商财富资产管理公司的金融投资产品在2023年6月30日的总投资成本为1550千元,总公允价值为1600千元,未变现投资损失为2千元[91] - 中信建投证券的雪球增利贵宾1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在2023年6月30日的总投资成本为50001千元,总公允价值为50000千元,未变现投资损失为4006千元[91] - 工商银行的添利宝2号净值型理财产品在2023年6月30日的未变现投资损失为90000千元[92] - 德邦证券的德邦资管星瑞周周盈1号周周盈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在2023年6月30日的总投资成本为49770千元,总公允价值为51243千元,未变现投资收入为1473千元[93] - 華鑫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的信益嘉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在2023年6月30日的总投资成本为100000千元,总公允价值为100000千元,未变现投资收入为1730千元[95] 证券投资基金 - 两个信托基金主要投资于公募基金和证券投资私募基金[146] - 上海久期投资有限公司的久期津西纯债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持有185,114个单位,投资成本为196,958人民币[150] - 上海久期投资有限公司的明晟1号私募投资基金持有180,932个单位,投资成本为178,674人民币[151] - 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嘉实基金津西1号单一资产管理计划持有95,160个单位,投资成本为91,897人民币[152] - 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德邦证券津瑞1号单一资产管理计划持有19,803个单位,投资成本为18,949人民币[152] - 宁波观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的宁波观石顺时19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持有101,426个单位,投资成本为100,000人民币[152] - 上海久期投资有限公司的久期津西纯债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采取以债券为主要投资标的的投资策略[153] - 久期津西纯债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限制包括不得投资于中小企业私募债和要求企业债等级在AA级以上[153] 私募基金投资 - 上海利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有的利位星熠1号私募基金在2023年6月30日的投资成本为30,000人民币,公允价值为29,977人民币,占总资产的比例为0.06%[186] - 成都朋锦仲阳投资管理中心持有的仲阳腾翔财和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在2023年6月30日的投资成本为29,240人民币,公允价值为31,467人民币,已变现的投资损失为2,940人民币,未变现的投资损失为30,762人民币,占总资产的比例为0.06%[186] - 翊安(上海)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的翊安投资可转债8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在2023年6月30日的投资成本为30,000人民币,公允价值为29,058人民币,已变现的投资损失为0人民币,未变现的投资损失为570人民币,占总资产的比例为0.06%[187]
中国东方集团(00581)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31 19:01
财务数据 - 销售自行生产的钢铁产品销量增加16.8%至388万吨[1] - 销售电力设备收入增加8.1%至16.2亿人民币[1] - 房地产收入增加159.7%至0.8亿人民币[1] - 钢铁产品、铁矿石及相关原材料贸易及其他收入下降27.6%至63.9亿人民币[1] - 总收入下降11.8%至220.6亿人民币[1] - 销售自行生产的钢铁产品毛利下降58.5%至5.62亿人民币[1] - 销售电力设备毛利下降33.6%至0.93亿人民币[1] - 房地产毛利增加55.2%至0.45亿人民币[1] - 钢铁产品、铁矿石及相关原材料贸易及其他毛利下降92.5%至0.19亿人民币[1] - 总毛利下降59.5%至7.19亿人民币[1] 公司概况 - 公司主要从事钢铁产品制造和销售、贸易、电力设备销售和房地产业务[13] - 公司在河北省和广东省设有主要生产厂房,主要针对中国客户进行销售[13] - 公司总资产为494.5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加6.0%[9,10] - 公司权益总额为254.48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加0.6%[9,10]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5.99亿元人民币[11] - 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5.44亿元人民币[11] - 公司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13.71亿元人民币[11]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46.66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加23.6%[11] 会计政策变更 - 公司已采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的新会计政策[18,19,20] - 公司采用的其他新修订准则对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7] 分部信息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收入为220.5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8%[22] - 钢铁分部收入为219.75亿元人民币,房地产分部收入为8.36亿元人民币[26] - 钢铁分部经营溢利为3.70亿元人民币,房地产分部经营溢利为3.16亿元人民币[26] - 钢铁分部折旧及摊销为6.48亿元人民币,资本开支为13.41亿元人民币[26] 资产负债情况 - 集团总资产为494.59亿元人民币,总负债为240.12亿元人民币[29] - 集团拥有递延所得税资产5.30亿元人民币,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48.44亿元人民币[29] - 集团有流动借款119.10亿元人民币,非流动借款26.94亿元人民币[29] - 集团有应付股息1.41亿元人民币[29] - 集团有衍生金融工具资产1.80万元人民币,衍生金融工具负债3.49亿元人民币[29] - 集团有长期银行存款15.90亿元人民币[29] 经营溢利调整项目 - 本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营溢利中增加了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5.79亿元人民币[11] - 本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营溢利中增加了使用权资产折旧2.38亿元人民币[11] - 本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营溢利中增加了无形资产摊销3.74亿元人民币[11] - 本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营溢利中增加了应收贷款减值转回4.10亿元人民币[11] - 本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营溢利中增加了发展中及持作出售物业减值转回1.96亿元人民币[11] - 本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营溢利中增加了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表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收益1.13亿元人民币[11] - 本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营溢利中增加了其他汇兑收益6.48亿元人民币[11] - 本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营溢利中增加了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表的金融资产投资收益5.99亿元人民币[11] 财务成本 - 本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财务成本中增加了借款利息费用2.40亿元人民币[12] - 本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财务收入中增加了利息收入1.11亿元人民币[12] 资本开支 - 资本开支中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期末账面值为145.49亿元人民币[42] - 发展中物业包括土地使用权21.48亿元人民币和建筑成本21.82亿元人民币,已完成的持作出售物业为30.29亿元人民币[42] 存货 - 存货净额为47.05亿元人民币,包括原材料及在途材料27.88亿元人民币、在制品6.28亿元人民币和制成品13.20亿元人民币[43] 应收款项 - 应收贸易账款及合约资产净额为40.70亿元人民币,其中3个月内的应收账款为32.26亿元人民币[44] - 非流动的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账款中包括购买长期资产的预付款项9.39亿元人民币[45] 金融资产 - 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总额为48.44亿元人民币,包括上市股权权益、金融投资产品、上市债券投资等[46] - 应收贷款总额扣除减值撥備为15.04亿元人民币,其中包括以借款人的上市及非上市股权作抵押的应收短期贷款[47,49,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