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东方集团(00581)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异动 | 钢铁股涨幅居前 中钢协号召企业自律控产稳价格 机构称龙头钢企存在估值修复机会
智通财经网· 2025-07-30 10:21
钢铁股市场表现 - 中国东方集团涨9.95%至2.1港元 [1] - 重庆钢铁股份涨3.11%至1.66港元 [1] - 马鞍山钢铁股份涨1.75%至2.33港元 [1] - 鞍钢股份涨0.41%至2.47港元 [1] 行业政策动向 - 中钢协会议要求严控增量与畅通退出以防范产能过剩风险 [1] -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议强调坚持"三定三不要"原则并号召企业自律控产稳价格 [1] 投资机会分析 - 反内卷政策下钢铁板块存在配置机会 [1] - 行业格局有望稳中趋好且部分公司处于价值低估区域 [1] - 高毛利率优特钢企业和具备规模效应的龙头钢企存在估值修复机会 [1]
智通港股解盘 | 世纪工程引爆顺周期 海南再迎重磅利好
智通财经· 2025-07-21 20:27
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 总投资约1.2万亿元 建设5座梯级电站 [1] - 实际投资可能因地质复杂性和高寒气候上浮超50% 移民成本占比预计15%约1800亿元 实体工程建设资金约1万亿元 规模为三峡工程的6倍 [1] - 工程预计创造数百万就业岗位 缓解能源短缺并减少对外依赖 建设周期预期10-15年 [2] 受益行业:水泥建材 - 西藏天路因本地水泥需求巨量封住一字涨停 华新水泥大涨超85% [2] - 华润建材科技、中国建材、金隅集团、海螺水泥均涨超10% [2] 受益行业:钢铁 - 工程耗钢量预计超过200万吨 远高于三峡工程的59.3万吨 [3] - 重庆钢铁股份大涨超25% 中国东方集团和鞍钢股份涨超7% [3] 受益行业:工程机械 - 中联重科和三一国际等工程机械企业受益 [3] 受益行业:电机设备 - 东方电气作为核心供应商涨65.21% 盘中因乌龙指一度飙涨703.62% [3] - 东北电气和哈尔滨电气分别涨近41%和29% [3] 受益行业:有色金属 - 年发电量预计超过3000亿度 刺激铜铝等金属需求 [3] - 中国宏桥涨近5%创历史新高 中国铝业和江西铜业均涨超5% [3] 火电与煤炭需求 - 工程建设期间火电需求强化 煤炭企业力量发展、兖矿能源、兖煤澳大利亚和大唐发电均涨超4% [4] 机器人行业 - 优必选科技中标9051.15万元机器人订单 涨5% [4] - 宇树启动IPO辅导 智元机器人计划控股上纬新材 [5] 地缘政治与贸易 - 欧盟面临美国30%关税威胁 德国或支持反制措施 [5] - 中国通过稀土和电池技术出口限制掌握谈判筹码 宁德时代涨近6% [5] 海南自贸港政策 - 海南发布跨境资产管理试点实施细则 支持境外投资者投资理财产品及基金等 [6] - 利好美兰空港、中国中免及华泰证券、中信证券、中国人寿等金融机构 [6] 三一国际业绩 - 2025年6月高空作业车销量539台同比增长153% 其中国内509台增147% 出口30台增329% [7] - 第一季度主营业务收入58.8亿元同比增长14.6% 归母净利润6.35亿元同比增长23.2% [7] - 盈利增长得益于港口机械、油气设备和海外矿车业务 海外销售占比逼近或超50% [7][8] - 完成锂能业务收购 实施数智化运营提升毛利率 [7] - 2025年海外战略规划清晰 钢性矿卡等产品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9]
港股钢铁股短线走高,重庆钢铁股份(01053.HK)涨超14%,中国东方集团(00581.HK)涨超6%,马鞍山钢铁股份(00323.HK)、鞍钢股份(00347.HK)涨超3%。
快讯· 2025-07-21 09:50
港股钢铁股表现 - 重庆钢铁股份(01053.HK)股价上涨超过14% [1] - 中国东方集团(00581.HK)股价上涨超过6% [1] - 马鞍山钢铁股份(00323.HK)和鞍钢股份(00347.HK)股价均上涨超过3% [1]
广西钦州港域衔接平陆运河江海联运示范区实现突破
中国新闻网· 2025-07-11 15:16
北部湾港钦州码头与中粮油脂合作 - 北部湾港钦州码头与中粮油脂签署高效衔接平陆运河江海联运作业区建设及码头运营管理服务协议,实现钦州港域资源整合与一体化运营"零"的突破 [1] - 中粮油脂在钦州港勒沟作业区拥有5万吨级泊位,码头岸线长230米,可满足7万吨级散货船舶减载靠泊,库存容量约31万吨,年吞吐量约200万吨 [1] - 双方在外贸大豆船减载移泊、靠离泊服务和码头门机装卸服务等方面已有多年深入合作 [1] 合作优势与运营优化 - 合作将发挥中粮油脂货源充足和钦州码头港口设施完善的优势,通过统筹调配岸线资源、共享装卸、优化人员配置提升运营效率 [3] - 合作将打破传统运营边界,实现设备利用率提升、能耗成本降低与作业效率提升,为客户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港口物流服务 [3] 平陆运河建设与港口发展 - 平陆运河江海联运作业区建设已进入关键时期,2025年上半年北部湾港钦州港域完成吞吐量7954.77万吨,同比增长15.67% [3] - 其中集装箱362.78万标箱同比增长8.10%,散杂货1850.27万吨同比增长6.81% [3] - 钦州港作为平陆运河核心出海口,勒沟作业区将发挥江海联运、水水中转的核心枢纽作用 [3] 未来发展计划 - 北部湾港集团将大力推进钦州港域资源整合与一体化运营,全面提升港口综合竞争力和服务能级 [3] - 计划为平陆运河江海联运发展提供更高效便捷服务,实现资源协同的"1+1>2"效应 [3] - 目标是为促进钦州市产业发展和构建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作出贡献 [3]
铜半年报:紧平衡结构延续,铜价趋于上行
铜冠金源期货· 2025-07-08 07:4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IMF下调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预期至2.8%,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扰动全球供应链,推升美国经济类滞涨风险,美联储或谨慎抉择降息时机;欧元区摆脱高通胀和衰退压力,欧央行或终止宽松周期;中国经济面临稳增长和外部承压挑战,下半年继续实施扩张型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4] - 供应方面,2025年全球铜精矿供应增速仅1.7%,2026年降至1.4%,年中长协TC创新低,成本端支撑坚实;下半年国内中小冶炼厂或减产,低加工费限制全球精铜新增产能释放,全球显性库存低位运行,2025年全球精铜供应增速下探至2% [4] - 需求方面,全球AI和电气化转型浪潮下,铜成为大国博弈关键战略储备资源,2025年全球精铜消费增速维持3.7%,国内精铜消费增速保持3.4% [4] - 预计下半年铜价中枢抬升,海外宏观扰动或致阶段性高位回调,但中长期震荡上行趋势不变;下半年沪铜主要运行区间77000 - 85000元/吨,伦铜主要运行区间9500 - 10500美元/吨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5年上半年行情回顾 - 上半年铜价探底回升,一季度沪铜从73000低点涨至83000一线,因全球主要矿山中断、美国经济韧性、美欧和中国制造业向好及终端用铜需求增长;二季度初因贸易政策恐慌,伦铜暴跌,后中美谈判沪铜触底反弹;5月中旬起降息预期和疲软美元提振铜价,6月30日沪铜主力合约收于79870元/吨,较去年底涨7.6% [11] - 上半年国内铜库存前高后低,一季度产量高企、消费复苏慢,库存升至25.6万吨,现货升水由贴水转低升水;二季度需求发力、部分冶炼厂减产,库存降至10万吨左右,现货升水最高达285元/吨;预计下半年国内精铜现货升贴水维持升水,重心上移 [13] 宏观经济分析 全球贸易局势缓和,美国经济面临滞涨风险 - IMF下调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至2.8%,下调美国、中国、欧元区等经济增长预期;中美贸易谈判达成初步共识,部分关税暂停,但90天后关税措施不确定;全球贸易体系面临重构风险 [15] - 美国5月制造业PMI扩张,新订单指数上升,但企业转嫁成本机制存变数;10年期美债收益率显示市场对美国经济中长期前景存疑,美国面临类滞涨和浅衰退风险 [15] - 欧元区一季度经济增速回暖,部分经济体有小幅增长,但美欧贸易谈判若有裂痕,欧元区经济仍有下坠风险 [16] 美联储降息预期抬升,欧央行或放缓降息步伐 - 2025年上半年美联储维持联邦基金利率不变,预计年内有1 - 2次小幅降息,首降可能在9月;特朗普多次施压美联储 [17] - 美国5月CPI同比增长2.4%,核心CPI同比增长2.8%,通胀向下传导程度短期有限,美国经济仍面临滞涨风险 [18] - 欧元区5月调和CPI和核心CPI延续下行,通胀基本实现目标,欧央行6月降息;若美欧7月9日前未达成关税协议,欧央行可能继续降息 [19] 做大做强内循环体系,央行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 - 上半年中国经济面临挑战,央行下调7天逆回购利率、存款准备金率、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增加再贷款额度,支持“两新”政策,坚持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21] - 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5.4%,经济稳中求进、富有韧性,工业生产、高科技产业、服务业等表现良好;6月制造业PMI回归扩张区间,预计下半年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和新能源产业注入活力 [22] 铜矿供应分析 全球精矿紧缺程度超预期,中资企业积极开拓铜矿资源 - 2025年上半年中外资本在全球资源博弈中角力,1 - 4月全球铜精矿总产量同比增长2.6%,但主产国矿山受多种因素扰动 [25] - 全球前14大主流矿企2025年产量指引中位数总和同比仅增1.6%,部分矿山因各种原因减产或停产,预计2025 - 2026年铜精矿紧缺程度超预期 [27] - 年中铜精矿长单TC和RC基准价再创新低,显示全球矿冶产能力量失衡,国内大中型冶炼厂利润受影响,精铜产能投放和产量释放滞后 [28] 预计2025年全球铜精矿增速降至1.7% - 2025 - 2026年是全球铜矿产能集中投产期,但实际增量低于预期,预计2025年实际供应增速仅1.7%,2026年进一步下滑至1.4% [31] - 2025年新增产能项目受不同程度产出干扰,如卡莫阿铜矿地震、力拓蒙古OT铜矿受天气影响等 [32] - 部分矿企产量有变化,嘉能可一季度产量下降,MMG一季度产量增长,卡莫阿 - 卡库拉铜矿4月产量创纪录但5月因地震减产 [34][35][36] 精铜供应分析 国内精铜产量下半年将减速,全年同比增速或降至4.5% - 6月电解铜产量同比增长12.96%,上半年累计产量同比增长11.42%;产量高位运行因冶炼产能扩张、硫酸和金银价格弥补亏损,但部分冶炼企业减产 [41][42] - 2025年精炼端新扩建产能预计粗炼扩张约70万吨,精炼扩张90万吨,但受负TC环境影响,实际产出增量可能低于预期,预计全年精铜总产量小幅增长至1250万吨,同比增速放缓至4.5% [43] 2025年海外精铜产量释放十分缓慢 - 海外部分冶炼厂复产或爬产缓慢,预计2025年新增冶炼产能62万吨,但实际产出有限,实际增量约15万吨 [45][46] 下半年精铜进口量将低位运行,铜已成为大国博弈的战略资源 - 1 - 5月我国铜精矿及矿砂进口量同比增长7.4%,精炼铜进口量同比下降11.2%,未锻造铜及铜材进口量同比下降6.7% [48] - 美国232调查和关税溢价预期导致全球货源向北美转移,预计下半年精炼铜单月进口量维持在25 - 28万吨,全年进口量降至320 - 330万吨;出口窗口开启,国内精铜出口量增加 [48][49] 国内废铜供应总体平稳,东南亚或填补美废铜进口缺口 - 1 - 5月我国废铜进口总量同比下降1.9%,美国废铜进口量预计大幅减少,泰国成为最大废铜供应国 [66] - 国内精废价差令废铜替代优势强化,“两新”政策和电网升级推动废旧拆解和回收,废铜产粗铜比例上升;预计下半年废铜供应平稳,东南亚进口增量填补美废铜缺口 [69] 上半年LME库存骤降逾7成,紧平衡现实令全球库存重心下移 - 截至6月27日,全球显性库存环比下降19.1%,LME库存骤降75%,COMEX库存增加;国内保税区库存低位运行,进口窗口未有效开启,出口盈利窗口持续 [73] - 全球精铜库存再分配,美国关税虹吸效应明显,LME近月存在挤仓风险;预计下半年国内库存低位运行,海外LME库存偏紧,COMEX库存上行 [74][75] 精铜需求分析 今年电网投资规模有望超8000亿,新型特高压电网系统提速升级 - 2025年国网+南网计划电网投资总额8250亿,同比多增2200亿,将开工“5直2交”特高压线路,配网增量空间大;预计电网投资用铜增速保持在3 - 4% [77] 房地产市场筑底企稳,楼市调控政策持续加码 - 2025年1 - 5月房地产开发投资、施工、新开工、竣工面积均同比下降,房价降幅边际收窄;央行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预计下半年房地产行业筑底企稳后逐步回升,用铜增速同比小幅下降2.4% [78][79][80] “两新”政策带动空调产销提速 - 2025年1 - 5月空调总产量同比增长5.9%,家用空调销量同比增长9.2%;二季度后销售保持强劲,但受天气、国补等因素影响,三季度厂商收缩排产规模,出口排产下滑 [81][82] 新能源汽车产销维持高增长,自主品牌已覆盖海外市场 - 2025年1 - 5月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和销量同比增长45.2%和44%,预计总销量超1500万辆,用铜增量达19.1万吨;出口同比增长64.6% [83] - 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消费,中国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提升,比亚迪海外销量增长;但未来电动车单车耗铜量将逐年递减 [84][85] 光伏去产能将落到实处,风电抢装过后将回归低增速 - 1 - 5月光伏装机容量同比增长150%,预计下半年因政策调整装机量大幅回落,行业将进行供给侧改革,新增装机容量增速放缓 [86][88] - 1 - 5月风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长134%,预计全年装机总量85GW,下半年风电装机维持低增速,风光行业用铜量降幅约10% [88] 传统行业托底需求基本盘,新兴产业存在去产能和增速放缓隐忧 - 2025年下半年全球贸易格局不确定,制造业有望复苏;国内新兴产业面临去产能和增速放缓压力,传统行业托底需求 [89] - 预计全球精铜消费增速维持3.7%,国内精铜消费增速保持3.4% [89] 2025年下半年行情展望 - 供应方面,2025年全球铜精矿供应增速1.7%,2026年降至1.4%,长协TC创新低,国内中小冶炼厂或减产,全球精铜供应增速下探至2%,显性库存低位运行 [106] - 需求方面,新能源汽车等行业需求有不同表现,全球精铜消费增速维持3.7%,国内精铜消费增速保持3.4% [107] - 预计下半年铜价中枢抬升,有阶段性高位回调风险,中长期震荡上行;沪铜运行区间77000 - 85000元/吨,伦铜运行区间9500 - 10500美元/吨 [107]
【港股收评】三大指数涨跌不一!钢铁、水泥股爆发
金融界· 2025-07-02 17:09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涨0.62%,国企指数涨0.54%,恒生科技指数跌0.64% [1] 钢铁板块 - 重庆钢铁股份大涨91.11%,中国东方集团涨11.45%,中国铁钛涨20.97%,鞍钢股份涨12.73%,马鞍山钢铁股份涨3.59% [1] - 唐山7月4-15日烧结机限产30%,约半数钢厂已收到通知,限产后产能利用率或从83%降至70%,烧结矿日产或减少3万吨 [1] 建材水泥板块 - 中国建材涨8.27%,山水水泥涨5.15%,华新水泥涨7.16%,海螺水泥涨6.21%,西部水泥涨6.62% [1] 光伏太阳能及电力设备板块 - 信义光能涨10.84%,福莱特玻璃涨11.01%,凯盛新能涨9.56%,信义玻璃涨9.55%,协鑫科技涨9%,新特能源涨8.63% [2] - 国内头部光伏玻璃企业计划自7月集体减产30%,预计7月产量降至45GW左右 [2] 黄金及有色金属板块 - 山东黄金涨5.69%,紫金矿业涨2.74%,招金矿业涨2.21%,中铝国际涨7.21% [2] - 国际铜价飙升,综合铜涨幅一度超1%,COMEX铜大涨近2%,高盛上调2025年下半年LME铜价预测至9890美元/吨 [2] 其他活跃板块 - 煤炭股、重型机械股、公路铁路股、港口运输股、家电、啤酒、香港零售商表现强劲 [3] 跌幅较大板块 - 烟草概念股:思摩尔国际跌3.51%,中烟香港跌1.95% [3] - 影视股:欢喜传媒跌5.19%,柠萌影视跌1.75% [3] - 体育用品股:安踏体育跌1.59% [3] - SaaS概念及芯片股:金山软件跌9.66%,移卡跌5.62%,汇量科技跌4.23%,宏光半导体跌5.36%,上海复旦跌4.01%,华虹半导体跌3.03% [3] - 短视频概念及明星科网股:医脉通跌2.59%,京东健康跌1.74% [3]
智通港股52周新高、新低统计|7月2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7-02 16:41
52周新高股票表现 - 截至7月2日收盘,共有137只股票创52周新高,领航医药生物科技(00399)、重庆钢铁股份(01053)、富誉控股(08269)创高率位列前三,分别为180.00%、52.52%、36.81% [1] - 领航医药生物科技收盘价0.260港元,最高价0.700港元,创高率180.00% [1] - 重庆钢铁股份收盘价1.720港元,最高价2.120港元,创高率52.52% [1] - 富誉控股收盘价0.249港元,最高价0.249港元,创高率36.81% [1] - 黄河实业(00318)收盘价0.390港元,最高价0.600港元,创高率33.33% [1] - 中国东方集团(00581)收盘价1.460港元,最高价1.830港元,创高率23.65% [1] - 鞍钢股份(00347)收盘价1.860港元,最高价2.620港元,创高率23.00% [1] 其他显著新高股票 - 荣晖国际(00990)收盘价0.740港元,最高价0.840港元,创高率21.74% [1] - HOME CONTROL(01747)收盘价2.840港元,最高价2.840港元,创高率20.85% [1] - 天安卓健(00383)收盘价1.140港元,最高价1.150港元,创高率17.35% [1] - 马鞍山钢铁股份(00323)收盘价2.020港元,最高价2.490港元,创高率16.90% [1] - 兴利集团(00114)收盘价0.550港元,最高价0.640港元,创高率16.36% [1] - 盛良物流(08292)收盘价0.660港元,最高价0.660港元,创高率13.79% [1] 中低涨幅新高股票 - 三生制药(01530)收盘价24.250港元,最高价26.100港元,创高率4.61% [2] - 信义能源(03868)收盘价1.170港元,最高价1.200港元,创高率4.35% [2] - 中国飞机租赁(01848)收盘价4.170港元,最高价4.180港元,创高率4.24% [2] - 华油能源(01251)收盘价0.213港元,最高价0.248港元,创高率4.20% [2] - 江南布衣(03306)收盘价18.340港元,最高价18.380港元,创高率3.90% [2] 52周新低股票表现 - 青瓷游戏(06633)收盘价3.100港元,最低价1.000港元,创低率-54.55% [4] - 迪信通(06188)收盘价0.231港元,最低价0.211港元,创低率-14.57% [4] - 钧濠集团(00115)收盘价2.700港元,最低价2.690港元,创低率-10.33% [4] - 新明中国股权(02974)收盘价0.042港元,最低价0.019港元,创低率-9.52% [4] - 易站绿色科技(08475)收盘价0.063港元,最低价0.055港元,创低率-8.33% [4]
港股收评:恒生指数涨0.62% 钢板块领涨
快讯· 2025-07-02 16:20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收涨0.62%,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64%,市场呈现分化走势 [1] - 恒生指数大市成交额达2402.25亿港元,显示较高流动性 [1] - 恒生科技指数早盘一度涨超1%,午后转跌超0.8%,波动明显 [1] 钢铁行业表现 - 钢铁概念股集体上涨,重庆钢铁股份(01053.HK)收涨超90%,表现最为突出 [1] - 鞍钢股份(00347.HK)涨超12%,中国东方集团(00581.HK)涨超11%,行业整体强势 [1] 科技行业表现 - 科技股普遍下跌,金山软件(03888.HK)收跌9.66%,跌幅居前 [1] - 理想汽车(02015.HK)、华虹半导体(01347.HK)跌超3%,腾讯控股(00700.HK)、网易(09999.HK)、快手(01024.HK)均收跌 [1]
港股收盘,恒生指数收涨0.62%,恒生科技指数收跌0.64%;钢铁板块午后持续拉升,重庆钢铁股份(01053.HK)收涨超90%,鞍钢股份(00347.HK)、中国东方集团(00581.HK)收涨超10%。
快讯· 2025-07-02 16:11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收涨0 62% [1] - 恒生科技指数收跌0 64% [1] 钢铁行业表现 - 钢铁板块午后持续拉升 [1] - 重庆钢铁股份(01053 HK)收涨超90% [1] - 鞍钢股份(00347 HK)收涨超10% [1] - 中国东方集团(00581 HK)收涨超10% [1]
中国东方集团(00581)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08:0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 - 2024年公司收入分别为486.2亿元、462.6亿元、429.57亿元,呈逐年下降趋势[6] - 2022 - 2024年公司年度溢利╱(虧損)分别为8.11亿元、 - 1.96亿元、2.25亿元,2023年出现亏损[6] - 2022 - 2024年公司本公司權益持有者應佔溢利╱(虧損)分别为8.08亿元、 - 1.6亿元、1.49亿元,2023年为亏损[6]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约430亿元,较去年减少约7.1%,整体毛利上升约147.1%至约17.7亿元[48][49] - 2024年公司净溢利较去年大幅上升约214.5%至约2.25亿元,实现由净亏损到净溢利的转变[48][49] - 公司2024年EBITDA从去年约12.8亿元增加至约15.0亿元,每股基本收益上升至0.04元[48][49] - 2024年公司自行生产的钢铁产品总销售量为716.9万吨,2023年为773.3万吨,减少约7.3%[107][108] - 2024年公司自行生产的钢铁产品收入为245.99亿元,2023年为275.08亿元,减少约10.6%[113][114] - 2024年出口至海外国家贡献的收入为3.70亿元,占自行生产的钢铁产品销售收入约1.5%,2023年为7.64亿元,占比2.8%[113][114] - 2024年合并毛利为人民币10.27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3.87亿元,增加约165.4%[117] - 2024年集团钢铁产品每噸毛利从2023年的人民币50元升至人民币143元,上升186.0%[119] - 2024年毛利率从2023年的1.4%升至4.2%[119] - 撇除会计估计变动升幅后,2024年毛利约为每噸人民币114元,较2023年增加约128.0%[11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房地产销售收入约为人民币9400万元,交付物业建筑面积约16100平方米,平均售价约为每平方米人民币5800元[122] - 2024年对发展中及持作出售物业和应收贷款减值拨备约人民币4200万元,2023年约为人民币2.01亿元[127] - 2024年经调整年度溢利约为人民币2.66亿元,2023年约为人民币400万元[130] - 2024年度溢利为人民币224618千元,2023年亏损为人民币196212千元[134] - 2024年发展中及持作出售物业减值拨备为人民币11190千元,应收贷款减值拨备为人民币30403千元[13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未使用银行授信额度约为145亿元,2023年约为139亿元[136][138]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比率为1.3倍,2023年为1.2倍;资产负债率为50.2%,2023年为50.1%[139][14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35.16亿元,2023年约为36.18亿元[140][14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约141.74亿元借款按年利率0.70% - 5.47%固定利率计息,约22.15亿元借款按年利率2.70% - 5.60%浮动利率计息[141][14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债项与资本比率为65.8%,2023年为63.0%[142][145] - 2024年合并利息支出及资本化利息约为4.41亿元,2023年约为4.66亿元;利息盈利倍数为0.9倍,2023年为 - 0.2倍[143][14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承担约为52.67亿元,2023年约为12.19亿元[148][15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无或然负债,2023年约为3000万元[149][15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多项资产已抵押,如租赁土地及土地使用权净值约2.49亿元,2023年约2.93亿元等[150][154] - 2024年钢铁产品、铁矿石及相关原材料衍生金融工具投资收益约为人民币2200万元,2023年亏损约人民币4000万元[156][159] - 公司建议2024年度派发末期股息约3700万港元(约人民币3400万元),每股0.01港元;特别股息约1.86亿港元(约人民币1.72亿元),每股0.05港元[157][16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金融资产投资成本为237,278千元,公允价值为236,148千元[168] - 2024年度公司金融资产购入总金额为3,776,107千元,出售总金额为3,678,189千元[168] - 2024年度公司已变现投资收入为13,267千元,未变现投资亏损为1,131千元[16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占集团总资产的0.47%[16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 - 2024年自行生产的钢铁产品总销售量分别为710.2万吨、773.3万吨、716.9万吨[13] - 2022 - 2024年H型鋼產品销售量分别为376.7万吨、360万吨、330.2万吨,呈下降趋势[13] - 2022 - 2024年鋼板樁销售量分别为48.8万吨、70.5万吨、71.4万吨,呈上升趋势[13] - 2022 - 2024年自行生产的钢铁产品每噸平均銷售單價分别为3974元、3557元、3432元,逐年降低[18] - 2022 - 2024年自行生产的钢铁产品每噸綜合毛利分别为167元、50元、143元[18] - 2024年集团销售自行生产的H型钢产品约330万吨,自2009年起稳占中国H型钢市场领导位置[64][66] - 附属公司汇金通现有年产能约65万吨生产厂房,2024年为集团带来约43.3亿元电力设备销售收入,2023年约为38.8亿元[67][68] - 2024年集团钢铁等贸易收入约123.3亿元,2023年约为137.2亿元;毛利约2700万元,2023年毛亏约4700万元[71][72] - 2024年集团房地产业务收入约9700万元,经营亏损约500万元[74][76] - 2024年H型钢产品销售量为330.2万吨,占比46.1%,2023年为360万吨,占比46.5%,减少8.3%[109] - 2024年带钢及带钢类产品销售量为290万吨,占比40.5%,2023年为301.4万吨,占比39.0%,减少3.8%[109] - 2024年钢坯销售量为2.1万吨,占比0.3%,2023年为15.1万吨,占比2.0%,减少86.1%[109] - 2024年冷轧板及镀锌板销售量为23.2万吨,占比3.2%,2023年为26.3万吨,占比3.4%,减少11.8%[109] - 2024年钢板桩销售量为71.4万吨,占比9.9%,2023年为70.5万吨,占比9.1%,增加1.3%[109] - 公司钢铁产品平均销售单价由2023年的每吨3557元减少3.5%至2024年的每吨3432元[115][116] 公司人员变动 - 2024年6月28日李明東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朱浩、王天義退任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郁昉瑾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百慕达哈密尔顿市教堂街2号Clarendon House,香港主要营业地点位于湾仔港湾道23号鹰君中心9楼901 - 2室及10室[26] 公司战略目标 - 公司目标进入财富全球500强,以「專、長、高」战略为保证发展业务[33][34] 行业环境数据 - 2024年基建投资同比增长约4.4%,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约23.0%[36][37] - 2024年钢铁行业利润总额约为291.9亿元,同比下降约54.6%[40][41] - 2024年全国生铁、粗钢及钢材产量分别约为8.52亿吨、10.05亿吨及14.00亿吨,比2023年分别下降约2.3%、下降约1.7%及增加约1.1%[40][41] 行业政策信息 - 工信部自2024年8月23日起暂停钢铁产能置换工作[43][44] - 到2027年,80%以上钢铁产能要完成超低排放改造,30%以上钢铁产能要达到能效标杆水平[43][44] - 2025年2月8日工信部颁布《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43][44] 公司环保成果 - 2024年公司附属公司津西钢铁每年减排二氧化碳约110万吨、氮氧化物53吨及二氧化硫26吨[45][46] - 2024年津西钢铁自发电率提高至约52.4%,外购电每年减少约2.6亿度[45][46] - 津西钢铁位列「2023年中国绿色电力(绿证)消费TOP100企业名录」第十四位[45][46] - 公司子公司津西钢铁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10万吨、氮氧化物排放53吨、二氧化硫排放26吨,减少外购电约2.6亿度[60] - 公司光伏发电容量105MW,年发电量8945万度,未来总发电容量将超1000MW[60] - 2024年津西钢铁被评为新“环保绩效评级A级”企业,是唐山第二家通过该评估的企业[60] - 津西钢铁年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约110万吨、氮氧化物排放53吨、二氧化硫排放26吨,年减少外购电约2.6亿度,已具备105MW光伏发电,年发电达8945万度[61] 公司荣誉 - 2025年1月,集团“热轧U型钢板桩”获“金杯特优产品”,“热轧工字钢”等获“金杯优质产品”[55][56] - 2024年公司位列《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第338位,附属公司津西钢铁位列“2024中国企业500强榜单”第164位[51][52] 公司成本优化 - 原料采购低价格区域占比达60%以上,比去年上升约11%,优化物流格局降本约1.4亿元[58][59] - 津西钢铁自发电比率较去年提高7.1%,吨钢耗电同比下降7.4度,零散工程同比减少约1.01亿元[58][59] 公司会计估计变更 - 集团自2024年1月1日起将若干有关钢铁生产的机器设备的估计可使用年期由10年更改至15年[64][66] 公司新项目进展 - 2024年12月20日新能源软磁材料项目合营公司成立,公司及ArcelorMittal各占50%权益,项目总投资预计约26.6亿美元,投产后首阶段上下游合营公司年产能分别为250万吨和150万吨[65][66] 公司股息派发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01港元及特别股息每股普通股0.05港元[75][76] 公司未来展望 - 公司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继续缓慢复苏,中国国内经济保持稳健增长,但均面临挑战[79][81] - 2025年钢铁行业下游需求有望好转,产品价格可能上升,全年钢材消费量无大幅下降风险[80][81] - 2024年公司完成多个绿色低碳工厂建设项目,2025年预计开展NEMM等多个项目,其中新建转底炉年处理能力25万吨[83][84] - 2025年公司将推动现有产品迭代升级,按三年产品计划重点研发高附加值型钢等产品[87][89] - 公司除钢铁制造业务外,将拓展钢铁产品及原材料贸易等多元化业务[88][90] - 公司与ArcelorMittal开展的NEMM项目是实现2050年前成为碳中和企业目标的重要一步[92][93] - 公司现金及资源充足,将探索符合企业策略的商机,包括企业并购等,还会适时评估增加股息分派[96][97] 公司发展历程成果 - 自2004年上市21年来,公司整体收入较2004年约增长5倍,年钢产能超1000万吨[99] - 公司业务范围不断扩大,涵盖房地产和电力设备等下游业务,还持有1家A股上市子公司[99] - 公司拥有12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省级和2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H型钢产品在中国保持领先[99] - 公司上市之初钢材年产能约310万吨,如今已超1000万吨,整体收入较2004年增长约5倍[100] 公司金融资产投资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表的金融资产约人民币31.26亿元,占总资产约6.2%[163] - 嘉实快线货币市场基金2024年末持有单位43205千个,投资成本和公允价值均为43205千元,购入总金额378694千元,出售总金额346435千元,已变现投资收入1769千元,公允价值占集团总资产0.09%[164] - 嘉实货币市场基金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