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通达集团(00698)
icon
搜索文档
通达集团发盈喜,预期上半年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加约367.2%至406.2%
智通财经· 2025-07-30 20:28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2025年上半年未经审核溢利为6000万至650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284.2万港元增长367.2%至406.2% [1] - 2024年上半年因出售精密零部件业务取得一次性收益净额约1.46亿港元,2025年同期无此类收益 [2] 溢利增长驱动因素 - 提前偿还长期银行贷款导致财务费用及银行收费大幅减少 [1] - 出售精密零部件业务后不再产生相关研发开支,同时研发资源集中于核心业务 [1] - 2024年固定资产减值导致折旧开支大幅减少 [1] 业务调整影响 - 出售高毛利率的精密零部件业务导致公司毛利及毛利率下降 [1] - 公司采取严谨发展策略,将研发资源集中于核心业务 [1] - 新开发材料及产品已开始逐步推出 [1]
通达集团(00698)发盈喜,预期上半年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加约367.2%至406.2%
智通财经网· 2025-07-30 20:26
业绩预期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拥有人应占溢利达6000万至650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284.2万港元增长367.2%至406.2% [1] 溢利增长驱动因素 - 提前偿还长期银行贷款导致财务费用及银行收费大幅减少 [1] - 出售精密零部件业务后不再产生相关研发开支,且研发资源集中于核心业务,使研发成本大幅下降 [1] - 2024年固定资产减值导致折旧开支大幅减少 [1] 业务调整影响 - 出售高毛利率的精密零部件业务导致收入及收益不再并入报表,对期内毛利及毛利率产生负面影响 [1] - 2024年上半年因出售业务取得一次性收益净额约1.46亿港元,而本期无此类收益 [2]
通达集团(00698) - 正面盈利预告
2025-07-30 20:07
业绩总结 - 2025年上半年预计溢利6000 - 6500万港元,较2024年上半年增367.2% - 406.2%[3] - 2025年上半年毛利及毛利率下降[4] - 2025年上半年最终业绩预计8月22日前公布[4] 成本费用 - 2025年上半年财务费用及银行收费大幅减少[3]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成本大幅下降[3][4] - 2025年上半年折旧开支大幅减少[4] 特殊事项 - 2024年提早偿还大部分长期银行贷款[3] - 2024年4月3日出售精密零部件业务[3][4] - 2024年进行固定资产减值[4] - 2024年上半年有一次性收益,2025年上半年无[4]
300698、300815......强势20%封板!A股这一概念,突现涨停潮!
证券时报网· 2025-05-29 13:03
市场表现 - A股早盘小幅走强 北证50和科创50均涨超1% 创业板指收复2000点大关 深证成指和沪深300终结连续下跌走势 近4500只个股上涨 成交小幅放大 [1] - EDA概念板块指数盘中飙涨逾6% 创2个多月新高 逼近年内最高点 1小时成交超昨日全天 概伦电子20%涨停 申通地铁和粤电力A开盘涨停 [2] - 无人驾驶概念板块指数单边上涨逾3% 创2个多月新高 半日成交接近昨日全天 三友科技30%涨停 帝雄科技等20cm封板 雄帝科技等逾30股涨停或涨超10% [5] EDA行业 - EDA工具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等环节 实现电路设计、版图设计等工作的计算机自动处理 [4] - 全球EDA市场由美国厂商垄断 Synopsys、Cadence和Siemens EDA分别占据32%、29%和13%市场份额 三者合计74% 占中国EDA市场约80% [4] - 数字IC设计EDA全流程能力持续完善 国产力量加速崛起 具备全流程EDA能力的龙头企业有望强化核心工具优势 补全工具链实现产业化落地 [4] 无人驾驶行业 - 福建省提出支持福州、泉州、三明等申请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 推动发展低空旅游观光、无人机表演等业态 [7] - 预计2025年中国共享出行市场规模达8620亿 2030年达2.25万亿 无人驾驶网约车占比将达60% 即1.3万亿 共享出行市场将逐步转向无人车出行市场 [7] - 无人驾驶物流车产业链涉及感知硬件、决策算法、整车制造及运营服务等环节 布局相关业务的上市公司值得关注 [7]
通达集团(00698)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3 21:1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于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股份简称通達,股份代号698,每手买卖单位10,000股份[5] - 公司法定代表为王雄文先生和陈斑斑先生[4] - 公司核数师为德博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4]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年内经调整收入按年增长约17.8%,计入已出售的精密零部件业务后,收入由去年同期约6,521.9百万港元下降约14.3%至年内约5,589.7百万港元[8] - 公司年内录得亏损约3,904.0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亏损约1,204.9百万港元为高[8] - 公司年内总收入约5589.7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6521.9百万港元减少约932.2百万港元或约14.3%;经调整收入按年增长约17.8%[14][23][24] - 公司年内亏损约3904.0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204.9百万港元增加[15]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由去年同期约1229.7百万港元增加约220.6%或约2712.5百万港元至年内约3942.2百万港元[23] - 集团年内毛损约328.0百万港元,毛损率为5.9%,去年同期毛利约345.8百万港元,毛利率为5.3%[26]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由去年同期约137.0百万港元减少约57.7%或约79.1百万港元至年内约57.9百万港元[27] - 销售及分销开支由去年同期约81.8百万港元减少约19.6%或约16.0百万港元至年内约65.8百万港元,占集团收入约1.2%[28] - 一般及行政开支由去年同期约1,210.6百万港元减少约7.9%或约95.4百万港元至年内约1,115.2百万港元,占集团收入约20.0%,较去年同期上升约1.4个百分点[29] - 其他经营开支净额由去年同期约121.8百万港元减少约23.4%或约28.5百万港元至年内约93.3百万港元[30] - 财务费用由去年同期约196.8百万港元减少约50.9%或约100.2百万港元至年内约96.6百万港元[31] - 年内作出存货拨备约508.9百万港元[26] - 年内确认废料销售亏损(扣除成本)约68.2百万港元,去年同期为确认收益约6.6百万港元[27] - 现金流量预测采用年內后五年期收入增长的複合年增長率介乎2.2%至9.2%,2023年为8.7%至12.4%[35] - 超过预测期之现金流量按每年2%的估计增长率推算,2023年为2%[35] - 现金流量预测采用的税前贴现率介乎10.2%至16.2%,2023年为13.4%至15.0%[37]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由去年同期约1229.7百万港元增加约220.6%或约2712.5百万港元至年内约3942.2百万港元[38] - 年内,集团录得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约584.5百万港元,2023年约为7.0百万港元[3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值为约1615.7百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1676.9百万港元[40]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的总资产为约7154.2百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13302.7百万港元[40]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的资产负债比率为18.1%,2024年12月31日处于净现金状况,资产负债比率不适用[41] - 年内,集团产生的资本开支为约454.0百万港元,2023年约为197.2百万港元[42] - 2024年公司收入为5,589,739千港元,2023年为6,521,928千港元,同比下降约14.3%[179] - 2024年公司销售成本为5,917,694千港元,2023年为6,176,145千港元,同比下降约4.2%[179] - 2024年公司毛利为 - 327,955千港元,2023年为345,783千港元,同比由盈转亏[179] - 2024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3,871,395千港元,2023年为1,153,144千港元,同比亏损扩大约235.7%[179] - 2024年公司本年度亏损为3,903,971千港元,2023年为1,204,913千港元,同比亏损扩大约224.0%[179]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亏损为40.49港仙,2023年为12.64港仙,同比亏损扩大约219.9%[179] - 2024年公司其他全面开支税后净额为148,124千港元,2023年为133,554千港元,同比增加约10.9%[181] - 2024年公司本年度全面开支总额为4,052,095千港元,2023年为1,338,467千港元,同比增加约202.7%[181]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27.16395亿港元,2023年为52.69173亿港元[182] - 2024年流动资产总额为44.37841亿港元,2023年为80.33557亿港元[182] - 2024年流动负债总额为36.60518亿港元,2023年为50.72868亿港元[182] - 2024年流动资产净值为7.77323亿港元,2023年为29.60689亿港元[182] - 2024年总资產减流动负债为34.93718亿港元,2023年为82.29862亿港元[182] - 2024年非流动负债总额为5.88875亿港元,2023年为12.26366亿港元[184] - 2024年资产净值为29.04843亿港元,2023年为70.03496亿港元[184] - 2024年公司本年度亏损39.42177亿港元,2023年亏损12.29656亿港元[186] - 2024年全面收益/(开支)总额为 - 40.70268亿港元,2023年未提及[186] - 2024年综合储备为25.08162亿港元,2023年为65.85468亿港元[187] - 2024年除税前亏损3,871,395千港元,2023年为1,153,144千港元[190] - 2024年经营业务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584,491千港元,2023年为7,013千港元[190] - 2024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930,000千港元,2023年为 - 375,441千港元[191] - 2024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 - 2,070,375千港元,2023年为674,789千港元[191]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值减少净额为 - 555,884千港元,2023年增加306,361千港元[191] - 2024年年终现金及现金等值为840,592千港元,2023年为1,447,471千港元[191] - 2024年新借银行贷款1,266,656千港元,偿还银行贷款3,298,639千港元[191] - 2024年出售附属公司所得款项税后净额为1,758,721千港元,2023年为249,384千港元[191] - 2024年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支出400,063千港元,2023年为285,604千港元[191] - 2024年股份奖励开支净额为11,631千港元,2023年为1,813千港元[190]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消费类电子产品结构件年内经调整收入按年增长约17.5%,计入已出售业务后,收入由去年约5,636.5百万港元下降约19.5%至年内约4,536.0百万港元,占总收入约81.1%[9] - 家居及体育用品业务年内销售按年增长约19.0%,占总收入约18.9%[11] - 消费类电子产品结构件年内收入约4536.0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5636.5百万港元下跌约19.5%,占总收入约81.1%;撇除已出售业务销售贡献,年内部营业额按年增长约17.5%[17] - 家居及体育用品业务销售约1053.7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885.5百万港元上升约19.0%,占总收入约18.9%[19] - 2024年消费类电子产品结构件收入占比81.1%,2023年为86.4%;2024年家居及体育用品收入占比18.9%,2023年为13.6%[20] 业务出售与收购情况 - 公司于2024年4月3日完成出售精密零部件业务,录得一次性出售收益净额约146.4百万港元[10] - 完成出售精密零部件业务后,该业务不再合并入报表,令公司年内利润相比去年同期减少约317.7百万港元[10] - 出售精密零部件业务录得一次性出售收益净额约146.4百万港元;该业务终止综合入账令公司年内利润较去年同期减少约317.7百万港元[16] - 2024年4月出售精密零部件业务致集团收入按年下跌14.3%,撇除已出售业务销售贡献,年内收入将按年增加约17.8%[33] - 2023年12月22日集团同意出售制造精密微型零部件业务,代价20.15亿港元,2024年4月3日完成出售[48] - 2023年12月22日集团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收购Credence Technology Limited全部已发行股份,代价6000万港元,2024年1月3日完成收购[49] 减值拨备情况 - 公司为固定资产及联营公司投资分别作出减值拨备约1,977.6百万港元及约105.2百万港元,对应收共同控制实体款项作出减值拨备约267.5百万港元[10] - 公司为固定资产及联营公司投资分别作出减值拨备约1977.6百万港元及约105.2百万港元,对应收共同控制实体款项作出减值拨备约267.5百万港元[16][18] - 集团年内确认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拨备1,977,624,000港元(约1,977.6百万港元)[3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应收贸易账款结余总额为15.15435亿港元,减值拨备为2537.8万港元[164]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存货结余为12.5963亿港元,存货拨备为5.45791亿港元[16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为20.03124亿港元,分别占集团非流动资产及资产总值74%及28%,年内确认减值亏损19.77624亿港元[167] 市场情况 - 研究机构Canalys报告指出,AI手机2024年渗透率达17%,预估2025年将成长至30%[22] - 市场竞争超预期,尤其四季度抑制公司全年增长势头[25] 公司人员信息 - 王亚南67岁,1988年加入集团,电子及电器业经验超31年[54] - 王雄文36岁,2013年加入集团,负责消费类电子产品结构件分部业务[55] - 王明析45岁,2005年加入集团,负责深圳及东莞业务[56] - 王明乙43岁,2008年加入集团,协助监督石狮市业务[57] - 陈诗敏女士44岁,自2018年8月起任非执行董事,有逾17年会计及审核工作经验[59] - 杨孙西博士86岁,2007年10月加入公司任独立非执行董事[60] - 张华峰先生73岁,2004年9月加入公司任独立非执行董事,2021年7月起任佳宁娜集团独立非执行董事[61] - 丁良辉先生71岁,2000年12月加入公司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逾40年审计、会计及管理经验[62] - 施荣怀先生63岁,2023年5月加入公司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5间上市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64] - 陈斑斑先生40岁,2020年11月25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有超10年审计、会计和财务领域经验[65] 公司治理情况 - 公司采取全面企业管治原则,年内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第二部分企业管治守则,有若干偏离情况[67] - 公司采纳不逊于上市规则附录C3的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董事年内遵守规定[68] - 董事会负责集团业务运作、策略方向、监督运作及财务表现,管理层负责日常管理及营运[69] - 年内董事会举行6次会议,部分执行董事因薪酬事宜未出席其中1次[73] - 财务总监兼公司秘书出席所有6次预定董事会会议并作报告[74] - 全体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课程,符合企业管治守则第C.1.4条[74] - 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王亚南先生负责公司策略方向等事务[77] - 董事会副主席王雄文先生负责实施董事会决定等事务[77] - 王明乙先生负责协助石狮市业务,王明析先生负责深圳及东莞业务[77] - 公司拥有1名非执行董事陈诗敏女士,任期自2024年8月31日起3年[79] - 公司拥有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委任无固定任期,三分之一董事须在股东周年大会轮值告退及重选[80] - 公司
通达集团(0069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6 22:4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5,589,739千港元,较2023年的6,521,928千港元下降14.3%[2] - 2024年公司毛利为 -327,955千港元,较2023年的345,783千港元下降194.8%[2] -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 -5.9%,较2023年的5.3%下降11.2个百分点[2]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为 -3,942,177千港元,较2023年的 -1,229,656千港元增加220.6%[2] - 2024年公司净亏损率为 -70.5%,较2023年的 -18.9%增加51.6个百分点[2] - 2024年公司基本每股亏损为 -40.49港仙,较2023年的12.64港仙增加220.3%[2] - 2024年公司摊薄每股亏损为 -40.49港仙,较2023年的12.64港仙增加220.3%[2] - 2024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 -3,871,395千港元,较2023年的 -1,153,144千港元增加[3] - 2024年公司本年度亏损为 -3,903,971千港元,较2023年的 -1,204,913千港元增加[3] - 2024年公司本年度全面开支总额为 -4,052,095千港元,较2023年的 -1,338,467千港元增加[4]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27.16395亿港元,2023年为52.69173亿港元[5] - 2024年流动资产总额为44.37841亿港元,2023年为80.33557亿港元[5] - 2024年流动负债总额为36.60518亿港元,2023年为50.72868亿港元[5] - 2024年流动资产净值为7.77323亿港元,2023年为29.60689亿港元[5] - 2024年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34.93718亿港元,2023年为82.29862亿港元[5] - 2024年非流动负债总额为5.88875亿港元,2023年为12.26366亿港元[6] - 2024年资产净值为29.04843亿港元,2023年为70.03496亿港元[6]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26.05518亿港元,2023年为66.82824亿港元[6] - 2024年非控股股东权益为2.99325亿港元,2023年为3.20672亿港元[6] - 2024年权益总额为29.04843亿港元,2023年为70.03496亿港元[6] - 2024年销售予外部客户收入为5589739千港元,2023年为6521928千港元,同比下降14.3%[22][25][30] - 2024年分类业绩为亏损3351938千港元,2023年为亏损1036336千港元,亏损扩大223.4%[22] - 2024年除税前亏损为3871395千港元,2023年为1153144千港元,亏损扩大235.7%[22] - 2024年本年度亏损为3903971千港元,2023年为1204913千港元,亏损扩大224.0%[22] - 2024年总资本开支为454043千港元,2023年为197176千港元,同比增长130.3%[22] - 2024年总负债为4249393千港元,2023年为6299234千港元,同比下降32.5%[24]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57871千港元,2023年为137008千港元,同比下降57.7%[33] - 2024年已售存货之成本为5917694千港元,2023年为6176145千港元[36]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632848千港元,2023年为783394千港元[36] - 2024年年度税项支出总额为32576千港元,2023年为51769千港元[41]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39.42177亿港元,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股份加权平均数9735.607万股 [53] - 公司年内经调整收入按年增长约17.8%,计入已出售业务后收入由去年约6521.9百万港元下降约14.3%至约5589.7百万港元[61] - 公司年内亏损约3904.0百万港元,较去年约1204.9百万港元增加,主要因固定资产、联营公司投资及应收款项减值拨备等[61] - 集团经调整收入按年增长约17.8%,若包括出售业务收入,年內收入按年下降约14.3%,从约6,521.9百万港元降至约5,589.7百万港元[65] - 集团年内亏损约3,904.0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204.9百万港元增加[65] - 集团为固定资产及联营公司投资分别作出减值拨备约1,977.6百万港元及约105.2百万港元,对应收共同控制实体款项作出减值拨备约267.5百万港元[65][69] - 完成出售业务后,集团年内利润相比去年同期减少约317.7百万港元[68] - 集团总收入从去年约6521.9百万港元降至约5589.7百万港元,减少约14.3%,经调整收入同比增加约17.8%[74][75]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从去年约1229.7百万港元增加约220.6%至约3942.2百万港元[74][83] - 集团年内毛损约328.0百万港元,毛损率为5.9%,去年同期毛利约345.8百万港元,毛利率为5.3%[76]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从去年约137.0百万港元减少约57.7%至约57.9百万港元[77]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去年约81.8百万港元减少约19.6%至约65.8百万港元[78] - 一般及行政开支从去年约1210.6百万港元减少约7.9%至约1115.2百万港元,占比从约18.6%升至约20.0%[79] - 其他经营开支净额从去年约121.8百万港元减少约23.4%至约93.3百万港元[81] - 财务费用从去年约196.8百万港元减少约50.9%至约96.6百万港元[82] - 集团为固定资产、联营公司投资及应收共同控制实体款项分别作出减值拨备约1977.6百万港元、约105.2百万港元及约267.5百万港元[83] - 集团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约584.5百万港元(2023年约7.0百万港元),现金储备约1615.7百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1676.9百万港元),净现金约635.4百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净负债约1266.8百万港元)[84] - 2024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584,491千港元,2023年为7,013千港元;投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930,000千港元,2023年为-375,441千港元;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2,070,375千港元,2023年为674,789千港元[8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1,615.7百万港元,2023年为约1,676.9百万港元;其中已质押约249.5百万港元,2023年为约194.6百万港元[8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资产约7,154.2百万港元,2023年为约13,302.7百万港元;流动资产净值约777.3百万港元,2023年为约2,960.7百万港元;权益总额约2,904.8百万港元,2023年为约7,003.5百万港元[85]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18.1%;2024年12月31日处于净现金状况,资产负债比率不适用[86] - 2024年12月31日,银行贷款非流动部分约432.4百万港元,2023年为约1,065.5百万港元;银行及其他借款约548.0百万港元,2023年为约1,878.2百万港元[86] - 2024年集团资本开支约454.0百万港元,2023年约197.2百万港元[87] - 集团已抵押银行存款约249.5百万港元,2023年约194.6百万港元;租赁楼宇等账面价值约569.7百万港元,2023年约47.9百万港元;通达创智约17.2百万股已发行股份,占比15%,2023年无[8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聘用约10,000名长期雇员,2023年约15,000名[90] 公司业务结构及运营规则 - 公司按产品及服务划分业务单位,有消费类电子产品结构件和家居及体育用品两个可报告分类[19][21] - 分类表现根据可报告分类溢利/亏损评估,其为经调整除税前溢利/亏损的计量[19] - 分类资产不包括联营公司投资等资产,分类负债不包括附息银行及其他借款等负债[19] - 分类间销售及转让参考向第三方售价按现行市价进行[20] - 附属公司业绩自取得控制权起综合入账至控制权终止,损益及其他全面收益归属公司拥有人及非控股股东权益[11] - 若公司失去对附属公司控制权,需取消确认相关资产、负债等并确认相关公允价值及盈亏[1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消费类电子产品结构件分类收入为4536043千港元,2023年为5636475千港元,同比下降19.5%[22] - 2024年家居及体育用品分类收入为1053696千港元,2023年为885453千港元,同比增长19.0%[22] - 消费类电子产品结构件年内经调整收入按年增长17.5%,计入已出售业务后收入由去年约5636.5百万港元下降约19.5%至约4536.0百万港元,占总收入约81.1%[62] - 家居及体育用品业务年内销售按年增长约19.0%,收入从约885.5百万港元升至约1,053.7百万港元,占集团总收入约18.9%[63][70] - 消费类电子产品结构件收入从约5,636.5百万港元下降约19.5%至约4,536.0百万港元,占集团总收入约81.1%[67] - 撇除已出售业务销售贡献,消费类电子产品结构件年内营业额按年增长约17.5%[67] - 2024年消费类电子产品结构件收入占比81.1%,2023年为86.4%;2024年家居及体育用品收入占比18.9%,2023年为13.6%[71] - 消费类电子产品结构件市场来年或持续面临挑战,但一次性非现金资产减值拨备不影响日常运营,该分部有净现金流入和充足现金储备[72] 财务准则采纳情况 - 公司本年度综合财务报表首次采纳多项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包括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本)、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香港会计准则第7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本)[13][14]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本)对公司财务状况或表现无影响,因初始应用当日无相关售后租回交易[16]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2020年和2022年修订本使公司重新评估负债分类,应用后分类维持不变,对财务状况或表现无影响[17] - 香港会计准则第7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修订本)对公司综合财务资料无影响,因公司无供应商融资安排[18] 客户收入情况 - 2024年来自客户A、B、C的收入分别为不适用、646061千港元、856058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1046652千港元、987652千港元、不适用[29] 税务相关 - 香港利得税税率为16.5%,通达精密科技首200万港元应评税溢利按8.25%缴税,其余按16.5%缴税[40] 业务出售事项 - 2023年10月13日终止电器出售事项,公司须支付1.2亿港元终止费[42] - 精密出售事项代价为20.15亿港元,于2024年4月3日完成[43] - 2023年12月31日,精密业务分类为持作出售之资产为2327022千港元[43] - 2023年12月31日,精密业务分类为持作出售之负债为964252千港元[43] - 2023年12月31日,精密业务分类为持作出售之资产净值为1362770千港元[43] - 2023年12月22日公司以20.15亿港元出售精密业务,2024年11月4日以100万港元出售通达扶桑100%股权 [49] - 出售精密和扶桑业务资产净值总计16.24028亿港元,收益净额总计1.3305亿港元 [50] - 出售附属公司现金及现金等值流入净额总计1.758721亿港元 [51] - 2024年4月3日完成出售精密微型零部件业务,代价为2,015,000,000港元[93
通达集团(00698)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3 06:05
财务表现 - 本集团总收入为2,986.0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0.3%[6]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由去年同期減少33.7%至12.8百萬港元[6] - 收入增長主要來自各自市場的復甦、期內收購的業務、以及出售精密零部件業務的綜合影響[7] - 毛利率由19.8%增加至20.9%,主要由於出售精密零部件業務所致[8] - 其他收入及收益淨額減少11.5%,主要由於政府補助減少[9] - 銷售及分銷開支增加6.6%,主要由於銷售人員薪金及津貼增加[10] - 一般及行政開支增加30.2%,主要由於研發成本及提早償還長期銀行貸款相關費用增加[11,12] - 其他經營開支淨額增加500.0%,主要由於匯兌虧損增加及應收貿易賬款減值撥回減少[13] - 财務费用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3.5%或约11.7百万港元[14] - 收入較去年同期增長0.3%至2,986.0百萬港元,若不計入已出售的精密零部件業務則增長約18.1%[22] - 毛利率約20.9%,較去年同期上升1.1個百分點,若不計入已出售的精密零部件業務則毛利率約為18.3%[22] - 公司上半年收入為29.86亿港元,同比增長0.35%[34] - 公司上半年毛利為6.25亿港元,毛利率為20.9%[34] - 公司上半年出售附屬公司獲得收益1.46亿港元[34] - 公司上半年除稅前溢利為5,698萬港元,同比增長22.2%[34] - 公司上半年歸屬於本公司擁有人的淨利潤為1,284萬港元,同比下降33.7%[34] - 公司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攤薄盈利分別為0.13港仙和0.13港仙[34] 资产负债情况 - 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值為1,465.1百萬港元,其中287.7百萬港元已質押予銀行[15] - 資產負債比率為零,較去年同期下降18.1個百分點[20] - 銀行借款總額為919.8百萬港元,平均年利率為1.85%至7.36%[21] - 公司上半年總資產為55.34億港元,較去年末減少8.1%[36] - 公司上半年流動資產淨值為23.98億港元,較去年末減少18.9%[37] - 公司上半年資產淨值為68.77億港元,較去年末減少1.8%[38] - 公司上半年非控股股東權益為3.14億港元,較去年末減少2.0%[38] 现金流情况 - 公司上半年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淨額為521,602千港元[43] - 公司出售附屬公司所得款項為1,614,526千港元[43] - 公司新增銀行貸款780,933千港元,償還銀行貸款2,882,787千港元[43] - 公司已付附屬公司非控股股東股息為33,865千港元[43] - 公司從附屬公司非控股股東獲得注資為713,968千港元[40] - 公司購買物業、廠房及設備項目248,729千港元[43] - 公司增加按公允價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107,261千港元[43] - 公司增加長期按金78,661千港元[43] - 公司增加定期存款118,396千港元[43] - 公司收購附屬公司支付51,695千港元[43] - 現金及現金等值減少740,075千港元[44] - 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值為629,840千港元[44] 业务结构调整 - 已完成出售精密零部件業務及收購Credence Technology Limited[19] - 業務重新劃分為消費類電子產品結構件及家居及體育用品兩大分部[23] - 出售精密零部件業務,可大幅削減融資成本開支,改善資金流動性和資產負債比率,提高整體盈利能力[24] - 除手機外壳外,還包括智能電器外壳和網絡通信設施等業務[25] - 家居及體育用品業務銷售額較去年同期上升約14.9%,主要為國際歐美品牌生產家庭耐用品、家用工具、體育用品及健康護理用品[26][27] - 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出現復甦跡象,但前景仍不明朗,需持續增強技術領先優勢及產品創新能力[29] - 家居及體育用品業務將繼續發力,強化自身「產品設計+智能製造」體系建設,推動行業轉型升級[30] - 將繼續積極擴展規模成熟且發展潛力大的業務,優化業務組合,提高在各大品牌新產品的參與度[30] 收购与出售 - 以6000萬港元收購Credence Technology Limited[67] - 收購Credence Technology Limited獲得的可識別資產淨值為6000萬港元[69] - 收購Credence Technology Limited產生的現金流出淨額為5.1695億港元[69] - Credence Technology Limited於收購日至2024年6月30日期間為集團貢獻收入1.6億港元及溢利301萬港元[70] - 本集團期內出售賬面值為286,796,000港元之若干物業、廠房及設備項目,其中277,562,000港元透過出售附屬公司出售[74] - 出售附屬公司獲得收益3.475億港元[65] - 出售附屬公司現金流入淨額16.145億港元[66] - 公司終止電器業務出售並支付終止費1.2億港元[60,61] 资本性支出 - 資本支出主要用於擴充消費類電子產品結構件及家居及體育用品分部[16] - 本集團期內購入物業、廠房及設備330,174,000港元,其中81,445,000港元透過收購附屬公司購入[74] - 本集團位於香港
通达集团(00698)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8 20:4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额约为29.86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约0.3%[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1284.2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33.7%[1]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13港仙,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35.0%[1]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6.24838亿港元,2023年同期为5.8824亿港元[2]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5697.6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4660.1万港元[2]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额为49.995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2.69173亿港元[5]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额为55.3429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0.33557亿港元[5]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31.36654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0.72868亿港元[6]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23.97636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9.60689亿港元[6]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68.7687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0.03496亿港元[6]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687687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003496千港元[7] - 2024年综合分类收入为2986005千港元,2023年为2975627千港元[13]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56976千港元,2023年为46601千港元[13] - 2024年期内溢利为36296千港元,2023年为32378千港元[13] - 2024年6月30日总资为1053379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302730千港元[14][15] - 2024年6月30日总负债为365692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6299234千港元[14][1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综合来自客户的收入为2986005千港元,2023年为2975627千港元[16] - 2024年上半年来自客户A和C的收入分别为381029千港元和304210千港元,2023年来自客户A和B的收入分别为494877千港元和437418千港元[18] - 2024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319192千港元,2023年为414976千港元[19] - 2024年上半年研究及开发成本为372080千港元,2023年为248048千港元[19] - 2024年上半年当期香港税项为3287千港元,其他地区为20377千港元,递延税项为 - 2984千港元,总税项支出为20680千港元;2023年对应分别为3733千港元、10839千港元、 - 349千港元、14223千港元[22] - 2024年上半年有关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之溢利为12842千港元,股份加权平均数为9735608千股;2023年分别为19377千港元和9724045千股[35] - 公司期内购入物业、厂房及设备3.30174亿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1.6109亿港元;出售账面价值为2.86796亿港元的相关项目,2023年6月30日为145.1万港元[36] - 公司期内产生重估盈余53.2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1046.4万港元;折旧开支3.19192亿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4.14976亿港元[36] - 公司位于香港的租赁楼宇及相关使用权资产市值为4340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790万港元;重估虧絀387.1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145.3万港元[36] - 公司透过收购附属公司新增无形资产938.8万港元,产生摊销开支38.9万港元,汇兑重新调整26.3万港元,2023年6月30日皆无相关数据[37] - 消费类电子结构组件分部现金流量预测采用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期间后五年收入增长的复合年增长率介乎5.0%至7.2%,2023年12月31日为8.7%至12.4%[37] - 应用于现金流量预测的税前贴现率介乎13.9%至16.9%,2023年12月31日为13.4%至15.0%[37] - 2024年6月30日存货总计13.8965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67254亿港元;模具计入制成品为2.0143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1096亿港元[38]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及票据总计20.12288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9.067亿港元;最大客户及五大客户结欠总额分别占15.3%和39.1%,2023年12月31日为17.1%和45.0%[39]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及票据总计21.25029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8.36766亿港元[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总收入为2986.0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0.4百万港元或0.3%[44]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由去年同期约19.3百万港元减少33.7%或6.5百万港元至期内约12.8百万港元[44] - 集团毛利由去年同期约588.2百万港元增加约6.2%至期内约624.8百万港元,毛利率为约20.9%,较去年同期增加约1.1个百分点[46]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由去年同期约79.8百万港元减少约11.5%或约9.2百万港元至期内约70.6百万港元[47] - 销售及分销开支由去年同期约30.1百万港元增加约6.6%或约2.0百万港元至期内约32.1百万港元,占集团收益约1.1%[48] - 一般及行政开支由去年同期约503.5百万港元增加约30.2%或约152.0百万港元至期内约655.5百万港元,占集团收益约22.0%,较去年同期上升约5.1个百分点[49] - 其他经营开支净额由去年同期约2.7百万港元增加约500.0%或约13.5百万港元至期内约16.2百万港元[50] - 财务费用由去年同期约86.7百万港元减少约13.5%或约11.7百万港元至期内约75.0百万港元[5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65.1百万港元,其中287.7百万港元已质押给银行[52]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长期雇员约10000名,较2023年6月30日的15000名减少,薪金及工资总额为666.8百万港元[5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零,2023年12月31日为18.1%[59]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借款非流动部分为3.506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655亿港元;一年内偿还的银行及其他借款为5.692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8.782亿港元[59] - 银行借款年利率为1.85厘至7.36厘,2023年12月31日为1.65厘至7.56厘[59] - 集团期内收入为29.8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9.756亿港元轻微上升0.3%;若不计精密零部件业务,增长将扩大至约18.1%[61] - 集团期内毛利率约20.9%,去年同期约为19.8%;若不计精密零部件业务,期内毛利率约为18.3%,较去年同期的19.3%有所下降[6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消费类电子产品结构件分类收入为2478496千港元,2023年为2533899千港元[13] - 2024年家居及体育用品分类收入为507509千港元,2023年为441728千港元[13] - 2024年消费类电子产品结构件分类业绩为63390千港元,2023年为 - 13075千港元[13] - 2024年家居及体育用品分类业绩为56756千港元,2023年为62685千港元[13] - 消费类电子产品结构件分部营业额较去年同期约25.339亿港元下跌约2.2%至期内约24.785亿港元,占集团总销售收入约83.0%;若撇除精密零部件业务,期内分部营业额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8.1%[63] - 家居及体育用品业务分部销售较去年同期的约4.417亿港元上升约14.9%至期内的约5.075亿港元,占集团总销售收入的约17.0%[65] - 2024年消费类电子产品结构件收入占比83.0%,家居及体育用品占比17.0%;2023年分别为85.2%和14.8%[64] 税务相关 - 香港利得税税率为16.5%,通达精密科技首2000000港元应课税溢利税率8.25%,余下按16.5%缴税,中国内地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20] 业务出售事项 - 2023年终止电器出售事项,公司支付终止费120000000港元,包括60000000港元按金退款和60000000港元现金付款[23] - 2024年4月3日完成精密出售事项,代价为2015000000港元[25] - 精密出售事项已收代價1904250千港元,应收现金代價110750千港元,已出售资产淨值 - 1608783千港元[25] - 精密出售事项出售附屬公司之收益淨額为146420千港元[25] - 出售资产净值总计1608783千港元,其中物业、厂房及设备734867千港元,使用权资产32583千港元等[26] - 出售附属公司现金及现金等值以及应收账款收到的代价为2015000千港元,将予收取的保留金额为110750000港元[27] - 出售附属公司现金及现金等值流入净额(除税后)为1614526千港元,现金及现金等值收到的代价为1904250千港元[28] - 2024年4月3日,公司以20.15亿港元出售制造精密微型零部件业务[57][61][63] 业务收购事项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收购目标公司全部已发行股份,代价为60000000港元,卖方保证目标公司2024财年EBITDA不少于12000000港元[29] - 收购相关成本1459000港元计入行政开支及经营现金流量[30] - 收购事项产生的现金流出净额为51695千港元,已付现金代价60000千港元,已收购现金及现金等值8305千港元[31] - 收购的可识别资产净值初步估计公允价值为60000千港元,其中物业、厂房及设备81445千港元等[32] - 目标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在收购日至2024年6月30日为集团收入及溢利分别贡献160994000港元及3010000港元[33] - 2024年1月3日,公司以6000万港元收购Credence Technology Limited全部已发行股份[58] 股息分配 - 2024年董事会不建议期内派付任何中期股息[34] - 董事会不建议期内派发任何中期股息(2023年:无)[68] 股份相关计划 - 公司2022年1月17日采纳股份奖励计划,有效期十年,授出股份总数不得超采纳当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69] - 因与一名雇员终止雇佣关系,期内归还2100000股奖励股份[69] - 2023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及2024年6月30日,股份奖励计划可供授出的奖励数目分别为916425764股、917425764股及919525764股[69]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因股份奖励计划已授出的奖励股份而可能发行的股份数目分别为36050000股及38150000股,相当于相关期间已发行相关类别股份加权平均数约0.37%及0.39%[69] - 公布日期,股份奖励计划项下可供发行的股份总数为36050000股(2023年12月31日:38150000股),占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约0.37%(2022年:0.39%)[70] - 通达创智2024年1月4日设立限制性A股股票激励计划,有效期不超60个月,授予股份总数不超公告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71] - 76名参与者于2024年1月4日获授予1867600股每股授出价格为14.31港元(相当于人民币13.
通达集团(0069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8-21 20:56
奖励股份相关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归还未归属的奖励股份1,000,000股[1]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可授出的奖励股份总数为917,425,764股[1] - 2023年度,公司已归属的奖励股份总数为16,350,000股[1] - 奖励股份归属时的加权平均收市价为每股0.125港元[1]
通达集团:1H24E preview: eyes on Android recovery and smart tech growth
招银国际· 2024-08-06 09:3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为0.13港元 [2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上半年收益预计将受益于安卓手机需求复苏、海外家居和运动用品客户的库存补充、网络通信路由器需求增加以及各业务分部毛利率稳定 [2] - 2024年下半年和2025年全年预计将持续受益于手机业务复苏、马来西亚工厂产能提升以及网络通信业务稳定 [2] - 尽管网络通信项目有所放缓,但管理层预计2025年全年业绩将实现高个位数增长 [2] 收入分部总结 - 消费电子(包括手机、智能电器、网络通信)2024年上半年收入预计为19.98亿港元,主要受到苹果业务剥离的拖累 [2][16] - 其中手机金属/非金属销售分别预计同比增长36%/1% [2] - 智能电器收入预计为2亿港元,得益于有利的市场政策和客户订单增加 [2] - 网络通信收入预计为2.46亿港元,下降15%,但优于2023财年的32%下降 [2] - 家居和运动用品收入预计为5.52亿港元,同比增长25%,受益于海外库存补充和新客户拓展 [2] 盈利预测调整 - 2024-2025财年每股收益预测下调23%-32%,主要反映了苹果业务剥离的影响和安卓市场竞争加剧 [13] - 2024财年收入、毛利和营业利润预测分别下调7%、14%和26% [13] - 2025财年收入、毛利和营业利润预测分别下调10%、21%和5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