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世茂集团(00813)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地产股全线走高,金辉控股大涨近90%,富力地产涨超11%,世茂集团涨超9%,融创中国涨超8%,中国奥园涨超6%。
快讯· 2025-06-16 11:23
港股地产股表现 - 金辉控股股价大幅上涨近90% [1] - 富力地产股价上涨超过11% [1] - 世茂集团股价上涨超过9% [1] - 融创中国股价上涨超过8% [1] - 中国奥园股价上涨超过6% [1] 行业整体趋势 - 港股地产板块呈现全线走强态势 [1]
世茂集团5月合约销售额21.4亿元人民币,1-5月累计合约销售额112.0亿元人民币。
快讯· 2025-06-06 17:08
世茂集团销售数据 - 5月合约销售额为21.4亿元人民币 [1] - 1-5月累计合约销售额达到112.0亿元人民币 [1]
整理:每日港股市场要闻速递(5月12日 周一)
快讯· 2025-05-12 09:16
重要新闻 - 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并达成重要共识 [2] 个股新闻 宁德时代(810699HK) - 5月12日起招股 发售价不高于26300港元 [3] 理想汽车(02015HK) - 理想L7累计交付量突破300000辆 [3] 龙湖集团(00960HK) - 4月合约销售额513亿元人民币 1-4月累计合约销售额2208亿元人民币 [3] 荣昌生物(09995HK) - 国家药监局批准注射用维迪西妥单抗用于治疗HER2阳性且存在肝转移的晚期乳腺癌在中国上市 [4] 广汽集团(02238HK) - 4月汽车销量1164万辆 同比下降1266% [5] 中国海外发展(00688HK) - 1-4月累计合约物业销售金额达66583亿元 [5] 中国金茂(00817HK) - 4月签约销售金额7001亿元 [5] 世茂集团(00813HK) - 前4个月累计合约销售总额907亿元 [5] 中国海外宏洋集团(00081HK) - 4月实现合约销售额2624亿元 同比下跌181% [5] 丘钛科技(01478HK) - 4月手机摄像头模组销售31783万件 环比增加79% [5] 石药集团(01093HK) - SYH2046片获美国临床试验批准 [5]
世茂集团4月合约销售额20.0亿元人民币,1-4月累计合约销售额90.7亿元人民币。
快讯· 2025-05-09 17:04
世茂集团4月合约销售额20.0亿元人民币,1-4月累计合约销售额90.7亿元人民币。 ...
港股内房股持续走强,金辉控股(09993.HK)涨超30%,融信中国(03301.HK)涨近7%,中梁控股(02772.HK)涨近6%,世茂集团(00813.HK)、绿城中国(03900.HK)、融创中国(01918.HK)均涨超4%,富力地产(02777.HK)、碧桂园(02007.HK)均涨超3%。
快讯· 2025-05-07 10:01
港股内房股表现 - 港股内房股持续走强,多只股票涨幅显著 [1] - 金辉控股(09993 HK)涨幅超过30%,表现最为突出 [1] - 融信中国(03301 HK)上涨近7%,中梁控股(02772 HK)上涨近6% [1] - 世茂集团(00813 HK)、绿城中国(03900 HK)、融创中国(01918 HK)均上涨超过4% [1] - 富力地产(02777 HK)、碧桂园(02007 HK)均上涨超过3% [1]
港股内房股盘初拉升,融信中国(03301.HK)、金辉控股(09993.HK)均涨超13%,世茂集团(00813.HK)涨超9%,融创中国(01918.HK)涨超6%,中梁控股(02772.HK)、新城发展控股(01030.HK)等多股涨超5%。
快讯· 2025-05-07 09:40
港股内房股盘初表现 - 融信中国(03301 HK)和金辉控股(09993 HK)股价均上涨超过13% [1] - 世茂集团(00813 HK)股价上涨超过9% [1] - 融创中国(01918 HK)股价上涨超过6% [1] - 中梁控股(02772 HK)和新城发展控股(01030 HK)等多只股票上涨超过5% [1] 行业整体走势 - 港股内房股板块在盘初交易中呈现集体拉升态势 [1]
世茂集团(00813)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17:02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4年收入为599.75亿元,较2023年的594.64亿元略有增长[5] - 2024年毛亏为58.69亿元,而2023年毛利为58.48亿元[5] - 2024年年度亏损为436.86亿元,2023年为235.99亿元[5] - 2024年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年度亏损为359.05亿元,2023年为210.30亿元[5] - 2024年集团收入达599.75亿元,较2023年增加0.9%,79.9%收入来自物业销售[19][27][28] - 2024年酒店总收入22.25亿元,同比降低3.1%,每房收入与2023年基本持平,内地奢华酒店平均房价比2023年降6%,高端酒店每房收入跌幅达7%[21] - 2024年商业运营收入由2023年的17.40亿元减少约4.2%至2024年的16.67亿元,租金收入减少4.5%[33] - 2024年物业管理收入及其他由2023年的84.43亿元减少约3.2%至2024年的81.72亿元[34] - 2024年酒店经营收入从2023年的22.95亿元下降约3.1%至22.25亿元[31] - 酒店经营收入2024年为22.25亿元,2023年为22.95亿元[32] - 2024年集团(毛亏)/毛利为 - 58.69亿元,2023年为58.48亿元;经营亏损293.28亿元,2023年为132.5亿元;归属公司权益持有人亏损359.05亿元,2023年为210.3亿元;每股亏损 - 9.48元,2023年为 - 5.55元[27] - 2024年毛利率约为 -9.8%,2023年为9.8%[36] - 归属公司权益持有人之亏损由2023年约210.30亿元增加至2024年约359.05亿元[45] - 2024年收入为59,975,062千元,2023年为59,463,712千元[200] - 2024年毛亏5,868,574千元,2023年毛利5,847,907千元[200] - 2024年经营亏损为29,328,187千元,2023年为13,249,715千元[200] - 2024年年度亏损为43,685,648千元,2023年为23,599,417千元[200] - 2024年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基本每股亏损为 -9.48元,2023年为 -5.55元[20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由2023年的536.16亿元增加22.8%至2024年约658.44亿元[35] - 营销及市场推广成本由2023年约14.20亿元下降36.5%至2024年约9.01亿元,行政开支由2023年约47.03亿元下降16.6%至2024年约39.22亿元[39] - 融资成本净额2024年增加51.5%至约120.75亿元,2023年为79.72亿元[42] - 2024年销售成本为65,843,636千元,2023年为53,615,805千元[20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公司未补充土储[9] - 2024年公司实现49座城市、73个项目、136个批次交付[10][18] - 2024年世茂服务收入78.955亿元,毛利15.643亿元,权益持有人应占核心净利润4.924亿元,在管面积2.184亿平方米,合约面积3.143亿平方米[11] - 2024年上海世茂股份在管商业项目客流同比增6%,累计销售额同比跌5%,整体出租率近90%,写字楼出租率70%[13] - 2024年公司新增绿色建筑面积基本级17.18万平方米、一星11.13万平方米、二星18.20万平方米[14] - 2024年公司合约销售额340.02亿元,累计合约销售总面积267.5万平方米,平均售价每平方米12710元[18] - 截至2024年末,公司在建面积约232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约458万平方米,土地储备约4361万平方米(权益前)[18] - 2025年公司计划在建面积约2089万平方米,计划竣工面积约239万平方米[18] - 2024年宝雞如意茵香茂御酒店开业、大理鑫鹤茂御酒店试运营,代建管理业务在三亚新酒店项目落地[12] - 2024年物业管理业务收入78.955亿元,毛利15.643亿元,权益持有人应占核心净利润4.924亿元,在管建筑面积2.184亿平方米,合约建筑面积3.143亿平方米[20] - 截至2024年底,集团自持开业酒店23家,客房近8000间,租赁直营酒店4家,客房近800间[21] - 2024年商业运营在管商业项目客流同比增6%,累计销售额同比跌5%,整体出租率近90%,写字楼出租率70%,低于上年末约7个百分点[24] - 2024年物业销售收入479.11亿元,入账销售面积357.9万平方米[19] 各地区表现 - 2024年中西部区域物业销售面积146.0324万平方米,销售额135.93亿元;北部区域销售面积53.7055万平方米,销售额127.14亿元;江浙沪区域销售面积67.1048万平方米,销售额114.62亿元;东南区域销售面积91.0834万平方米,销售额101.42亿元[3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4年房地产政策延续宽松,中央稳地产政策升级,2025年政策基调配向化风险、稳主体、稳市场[17] - 2025年公司将抓住政策导向机遇,盘活内部资源、重塑竞争力,推动多元化业务布局[25]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完成境外债务重组交割,115亿美元违约境外债务及利息将被解除并置换工具[56] - 2025年计划交付量不到2024年的一半,交付资金需求大幅减少,集团项目累计已提取地方政府白名单下贷款融资总额约3.99亿元[59] - 2025年前2个月公司实现合约销售额40.6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降幅大幅收窄[59]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发行美元优先票据及境外信贷融资重组计划涉及本金约115亿美元,获98.75%出席投票债权人支持,于2025年3月13日获批[10] - 2024年公司交付约5.1万套房屋,2022 - 2024年完成约90%交付量[55] - 2024年集团合约销售额为340亿元,在国内物业公司排名第30位[55] - 2024年中期财务报表中公司确认标的资产处置损失97亿元[61]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发现金股息(2023年:无)[65] - 集团五大客户及供应商合共销售额及采购额,分别占集团年内营业总额少于30%及采购总额少于30%[68] - 集团于2024年的慈善捐款及其他捐献为513.5万元(2023年:130.6万元)[70] - 2024年6月标的资产被法院裁定转移至债权人,公司基于此在2024年中期财务报表确认损失97亿元,管理层确认不影响2023年财务报表中关于标的资产估值或减值的认定[61] - 核数师因无法对截至2023年12月31日相关物业项目的标的资产账面价值估值实施充分审计程序,将出具保留意见,标的资产期初余额可能存在潜在错报[59] - 审核委员会认为管理层对标的资产的公允价值评估进行了恰当处理,对管理层立场无异议[6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状况表无保留审计意见,但对标的资产期初数及相关亏损的确认存在保留意见[60] - 2011世茂集團股份獎勵計劃可授出股份最高數目為採納日期I已發行股份的2%,即69,319,016股[80] - 授予個別入選僱員的獎勵股份總數不得超過採納日期I已發行股份總數的1%,即34,659,508股[8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2011世茂集團股份獎勵計劃項下年初股份數為4,217,846股,年內失效1,704,756股,年末未歸屬股份為2,513,090股[81] - 符合2011世茂集團股份獎勵計劃歸屬條件後,60%的獎勵股份自授出日期起12個月後歸屬,40%自授出日期起24個月後歸屬[82] - 自採納日期I至報告日期,2011世茂集團股份獎勵計劃已授出48,751,338股,佔採納日期I已發行股份總數約1.41%[84] - 2011世茂集團股份獎勵計劃可供日後授出的股份數目為20,567,678股,佔報告日期已發行股份總數約0.54%[84] - 許世壇2024年1月1日未歸屬股份119,493股,年末仍為119,493股[81] - 謝琨2024年1月1日未歸屬股份256,504股,年末仍為256,504股[81] - 邵亮2024年1月1日未歸屬股份61,388股,年末仍為61,388股[81] - 葉明杰、湯沸因辭任,相關未歸屬股份年內全部失效[81] - 2021世茂集團股份獎勵計劃可授出股份最高數目為7,091,919股世茂服務股份,佔採納日期II已發行股份的0.3%[8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2021世茂集團股份獎勵計劃項下尚未歸屬的世茂服務股份為33,381股[86] - 自採納日期II起至報告日期,2021世茂集團股份獎勵計劃已授出6,865,821股世茂服務股份,佔採納日期II已發行股份約0.29%[87] - 世茂服務股份獎勵計劃可授出股份最高數目為70,919,190股世茂服務股份,佔採納日期III已發行股份的3%[8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世茂服務股份獎勵計劃項下尚未歸屬的世茂服務股份為3,625,719股[88] - 自採納日期III起至報告日期,世茂服務股份獎勵計劃已授出7,542,551股世茂服務股份,佔採納日期III已發行股份約0.32%[89] - 世茂服務股份獎勵計劃可供日後授出的世茂服務股份數目為63,376,639股,佔報告日期已發行股份約2.57%[89] - 2021世茂集團股份獎勵計劃下,60%獎勵股份12個月後歸屬,40% 24個月後歸屬,授出前收市價每股19.74港元,公允價值每股19.80港元[87] - 世茂服務股份獎勵計劃下,60%獎勵股份6個月或12個月後歸屬,40% 18個月或24個月後歸屬,授出前收市價每股2.65港元或1.74港元,公允價值每股2.29港元或1.68港元[92] - 年內1,093,242股世茂服務股份失效[92] - 2024年12月31日,许世坛持有公司3,682,198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0.097%;谢琨持有332,804股,占0.009%;邵亮持有61,388股,占0.002%[93] - 2024年12月31日,许世坛持有世茂服务57,129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0.002%;谢琨持有95,215股,占0.004%;赵军持有37,945股,占0.002%;邵亮持有35,016股,占0.001%[95] - 2024年12月31日,许荣茂持有公司2,422,840,586股股份或相关股份,占已发行股本63.795%;Gemfair Investments Limited持有2,045,746,316股,占53.866%;海外投资集团国际有限公司持有2,045,746,316股,占53.866%;世盈财经有限公司持有377,094,270股,占9.929%[97] - 许荣茂及其联系人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约63.8%,向公司提供39.63亿港元贷款,向附属公司提供38.39亿港元贷款[100] - 境外债务重组后,6亿美元未偿还股东贷款本金将交换为长期票据,其余本金交换为零息强制可换股债券[100] - 控股股东票据期限9.5年,年利率2.0%,以实物形式付息[100] - 假设控股股东强制可换股债券按每股6.00港元转股,按1美元兑7.82港元汇率将发行518,411,944股股份[100] - 上海世茂兑付人民币3,408,600元固定利率4.15%的长期债券[101] - 公司增持上海世茂股份102,378,663股,平均每股股价人民币1.07元[101] - 上海世茂回购上海世茂股份117,419,371股,平均每股股价人民币1.07元[101] -
港股内房股拉升,融创中国(01918.HK)涨超11%,富力地产(02777.HK)涨7.6%,世茂集团(00813.HK)涨超7%,万科企业(02202.HK)涨超6%,碧桂园(02007.HK)涨超5%。
快讯· 2025-04-09 11:00
文章核心观点 港股内房股拉升,融创中国、富力地产、世茂集团、万科企业、碧桂园等股价上涨 [1] 分组1 - 融创中国(01918.HK)涨超11% [1] - 富力地产(02777.HK)涨7.6% [1] - 世茂集团(00813.HK)涨超7% [1] - 万科企业(02202.HK)涨超6% [1] - 碧桂园(02007.HK)涨超5% [1]
世茂集团(00813)2024年营业额微增至599.75亿元 土地储备约为4361万平方米
智通财经网· 2025-03-28 17:46
文章核心观点 世茂集团公布2024年业绩,在应对市场压力下进行项目管控、保障交付,各业务板块协同发展,同时展望2025年发展计划 [1][2] 2024年业绩情况 - 营业额约为人民币599.75亿元,较去年微增约0.9% [1] - 年内物业销售收入为人民币479.11亿元,占收入总额的79.9%,入账销售面积为357.9万平方米 [1] - 合约销售额达人民币340.02亿元,累计合约销售总面积为267.5万平方米 [1] - 年末土地储备约为4361万平方米(权益前) [1] 项目管控与交付情况 - 对项目进行分级分类管控,精准、有效铺排资源需求 [1] - 年末在建面积约2328万平方米,当年竣工面积约为458万平方米 [1] - 全年实现49座城市、73个项目、136个批次的交付 [1] 业务发展模式 - 在“一体两翼”的发展模式下,促进各业务板块的协同发展 [2] - 地产聚焦客户需求,做好产品;物业服务专注品质提升,抢占细分赛道;商业酒店提高经营品质,做好资产运营和客户体验,加力轻资产输出 [2] 2025年计划 - 计划在建面积约2089万平方米,计划竣工面积约239万平方米 [1] - 本年度未补充任何土储 [1]
世茂集团(00813)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17:30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营业额约为599.75亿元,较去年微增约0.9%[3] - 集团毛亏约为58.69亿元,毛利率为 -9.8%[3] - 归属公司权益持有人年度亏损约为359.05亿元[3] - 2024年集团收入约599.75亿元,较2023年增加0.9%;79.9%收入来自物业销售,20.1%来自酒店经营等其他业务[17] - 销售成本由2023年的536.16亿元增加22.8%至2024年约658.44亿元 [25] - 2024年毛利率约为 -9.8%,2023年为9.8% [26] - 2024年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亏损总额约28.13亿元,2023年为58.78亿元,扣除递延所得税后2024年亏损净额为21.10亿元,2023年为44.08亿元 [27] - 2024年其他亏损净额约136.09亿元,2023年为38.49亿元 [28] - 2024年营销及市场推广成本由2023年约14.20亿元下降36.5%至约9.01亿元,行政开支由2023年约47.03亿元下降16.6%至约39.22亿元 [29] - 2024年融资成本净额增加51.5%至约120.75亿元,2023年为79.72亿元 [32] - 2024年应占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业绩亏损约为6.34亿元,较2023年减少约3.88亿元 [33] - 归属公司权益持有人的亏损从2023年的约210.30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约359.05亿元[35] - 2024年末现金及银行结余约157.52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约56.80亿元[36] - 2024年末借贷总额约2520.51亿元,较2023年末减少约119.12亿元[36] - 2024年末资产借贷比率约为57.8%,2023年末为48.6%;流动比率约为0.9倍,2023年末为1.0倍[36] - 2024年公司收入为599.75亿元,2023年为594.64亿元[44] - 2024年经营亏损为293.28亿元,2023年为132.50亿元[44] - 2024年年度亏损为436.86亿元,2023年为235.99亿元[44] - 2024年年度全面亏损总额为43,674,965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4,800,704千元人民币[46] - 2024年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35,900,43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2,225,043千元人民币[46] - 2024年非控制性权益亏损为7,774,53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575,661千元人民币[46] - 2024年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之基本每股亏损为9.48元人民币,2023年为5.55元人民币[46] - 2024年总资为436,428,99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543,250,395千元人民币[48] - 2024年总权益为3,345,93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51,251,030千元人民币[51] - 2024年总负债为433,083,06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91,999,365千元人民币[51] - 2024年投资物业为41,735,18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60,847,476千元人民币[48] - 2024年存货为218,513,76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76,518,212千元人民币[48] - 2024年应付贸易账款及其他应付账款为83,083,58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86,807,924千元人民币[51] - 2024年集团总收入59,975,062千元,2023年为59,463,712千元[65] - 2024年集团经营亏损29,328,187千元,2023年经营亏损13,249,715千元[66][69] - 2024年集团融资成本12,197,327千元,2023年为8,256,328千元[66][69] - 2024年集团除所得税前亏损42,037,459千元,2023年为22,244,179千元[66][69] - 2024年集团年度亏损43,685,648千元,2023年为23,599,417千元[66][69] - 2024年集团资本开支791,930千元,2023年为493,003千元[66][69] - 2024年集团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净额亏损2,812,958千元,2023年亏损5,878,296千元[66][69] - 2024年12月31日总资436,428,997千元,2023年为543,250,395千元,同比下降19.66%[72][73] - 2024年12月31日总负债433,083,061千元,2023年为491,999,365千元,同比下降11.97%[72][73] - 2024年与物业开发及销售合约有关的合约负债48,355,145千元,2023年为85,834,358千元,同比下降43.66%[75] - 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贸易账款8,684,777千元,2023年为8,273,284千元,同比增长4.97%[76] - 2024年12月31日物业销售的应收账款约为3,663,029,000元,2023年为3,630,905,000元,同比增长0.88%[76] - 2024年12月31日应付贸易账款33,928,563千元,2023年为42,187,616千元,同比下降19.58%[78] - 2024年12月31日其他应付账款10,786,223千元,2023年为12,724,643千元,同比下降15.23%[78] - 2024年12月31日其他应付税项6,410,906千元,2023年为7,606,676千元,同比下降15.72%[78] - 2024年12月31日应计费用31,957,896千元,2023年为24,288,989千元,同比增长31.57%[78] - 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贷款人款项为3.61767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4.07932亿元,年利率范围10.0% - 18.0%[80] - 2024年其他应付账款总计1.0786223亿元,2023年为1.2724643亿元,其中收取客户按金等各项有不同金额变化[81] - 2024年按性质分类支出总计72.881471亿元,2023年为62.98635亿元,各项支出有不同变化[86] - 2024年其他(亏损)/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 - 13.60882亿元,2023年为 - 3.848781亿元,各项收入和亏损有不同情况[88] - 2024年已收政府补助金4.6499亿元,2023年为5.9476亿元[88] - 2024年出售附属公司(失去控制权)亏损净额为5.56857亿元,2023年为7.15509亿元[88] - 2024年融资成本净额为1.2075337亿元,2023年为7972.173万元[90] - 2024年净汇兑亏损为2.219171亿元,2023年为1.840216亿元[90] - 2024年资本及物业开发开支承担为27.613343亿元,2023年为30.922943亿元[91] - 2024年债务清偿产生亏损约为96.53825亿元[92] - 2024年当期所得税为1.738414亿元,2023年为961.166万元[94] - 2024年递延所得税为1.648189亿元,2023年为1.355238亿元[94]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为9.48元,2023年为5.55元[101] - 2024年公司归属权益持有人亏损约359亿元,借贷约2521亿元,其中2102亿元将在未来12个月内到期,现金总额约158亿元,未按计划还款的借贷共计1721亿元[105] 物业销售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合约销售额为340.02亿元,合约销售面积为267.5万平方米[3][5] - 2024年物业销售收入为479.11亿元,占收入总额79.9%,入账销售面积为357.9万平方米[5] - 2024年集团平均销售价格为每平方米12710元[5] - 2024年物业销售面积3579261平方米,销售额479.11亿元;中西部、北部、江浙沪、东南区域销售额分别为135.93亿、127.14亿、114.62亿、101.42亿元[18] - 2024年确认物业销售所得收入约340亿元,预计2025年将确认约130亿元[75] 世贸服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世贸服务收入78.955亿元,毛利润15.643亿元,权益持有人应占核心净利润4.924亿元[8] - 2024年世贸服务在管建筑面积2.184亿平方米,合约建筑面积3.143亿平方米[8] 酒店经营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酒店经营、商业运营、物业管理及其他收入约为120.64亿元,同比下降3.3%[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自持已开业酒店23家,客房近8000间;租赁直营酒店4家,客房近800间[10] - 2024年中国内地酒店业表现不及2023年,奢华酒店均价同比降6%,高端酒店每房收入跌幅达7%;集团酒店全年总收入22.25亿元,同比降3.1%,每房收入与2023年基本持平[11] - 2024年酒店经营收入22.25亿元,较2023年的22.95亿元下降约3.1%[19] - 酒店经营收入2024年为22.25亿元,2023年为22.95亿元[20] 商业运营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在管商业项目客流同比增6%,累计销售额同比跌5%,整体出租率接近90%;写字楼整体出租率70%,低于上年末约7个百分点[14] - 商业运营收入由2023年的17.40亿元减少约4.2%至2024年的16.67亿元,租金收入减少4.5% [21] 物业管理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物业管理收入及其他由2023年的84.43亿元减少约3.2%至2024年的81.72亿元 [24] 集团业务策略及展望 - 2025年公司将抓住政策机遇,盘活内部资源,推动多元化业务布局[15] - 2025年集团将回归经营基本元素,聚焦客户需求,打造新增长点[16] - 2025年集团酒店将围绕数字营销创新、餐饮爆款产品研发提升竞争力[12] 集团债务重组情况 - 公司拟议的境外债务重组计划于2025年2月24日获约98.75%参与投票的债权人批准,3月13日获香港高等法院批准,预计2025年完成并生效[57] - 重组计划生效后,公司境外债务包括本金总额约68亿美元的美元计价优先票据、约21亿美元和204亿港元的借款及相关应计利息将被全额解除,以发行新票据和债券替代[57] - 重组计划生效时,公司应付控股股东总额约78亿港元的款项和应付股息将被解除,换取控股股东票据及强制可换股债券[57] - 公司一直与境内贷款人就借贷展期或重组协商,董事认为能逐步完成相关协议签署[57] - 2024年公司已提取地方政府白名单下贷款总额约人民币3.99亿元[57] - 2025年2月24日重组计划会议,98.75%出席会议并参加投票的债权人投票赞成计划[102] - 2025年3月13日高等法院批准重组计划[102] - 2025年2月25日高等法院已颁令撤回针对公司的清盘呈请[102] 集团财务审计相关情况 - 公司2024年度综合财务报表审计无法表示意见[104] - 管理层未能提供足够信息,审计无法获取充分证据评估公司实施剩余债务重组和加快物业销售的能力[107] - 审计无法获取充分证据确信公司使用持续经营会计基础的适当性,若计划未达成,公司可能无法持续经营并需进行调整[108] - 若无法表示意见事项不成立,审计将因具体事项审计范围受限而保留意见[109] - 2023年末公司拥有账面价值约134亿元的投资物业组合和约106亿元的存货,属于主要房地产项目之一[110] - 2023年度相关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约11亿元,存货物业减值损失约3亿元,但审计无法确认估值合理性和损失金额准确性[110][111] - 2024年公司将投资性房地产及存货强制转让给债权人,债务清偿损失约9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