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哲药业(00867)

搜索文档
康哲药业(00867.HK)中期溢利同比增长3.1%至9.3亿元
格隆汇· 2025-08-18 21:28
财务业绩 - 营业额同比增长10.8%至人民币40.02亿元 [1] - 期间溢利同比增长3.1%至人民币9.3亿元 [1] - 每股基本盈利同比增长4.2%至人民币0.3892元 [1] - 宣派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1555元,同比增长3.2% [1] 产品组合与创新进展 - 新增创新产品ZUNVEYL(葡萄糖酸苯加兰他敏肠溶片)和MG-K10(抗IL-4Rα人源化单抗注射液) [1] - ZUNVEYL的中国新药上市许可申请已于2025年7月获NMPA受理 [1] - 消费医疗产品注射用聚左旋乳酸微球填充剂丽真然于2025年7月中国获批上市 [1] - 五款已上市创新药稳步推进商业化,规模效应逐步显现 [1] 业务战略与分拆计划 - 深耕专科并部署新零售、新媒体业态,强化消费医疗产品布局 [1] - 皮肤健康业务"德镁医药"拟通过介绍上市及实物分派方式分拆至香港联交所主板独立上市 [1]
康哲药业(00867)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年度之中期股息
2025-08-18 21:22
股息信息 - 宣派中期普通股息每股0.1555元人民币[1] - 派息金额每股0.171港元,汇率1元人民币兑1.0976港元[1] - 除净日2025年8月29日,股息派发日2025年9月9日[1] 人员信息 - 截至公告日,执行董事为林刚和陈燕玲[3]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梁创顺、罗莹和冯征[3]
康哲药业(00867)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18 21:16
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额同比增长10.8%至人民币4,002.0百万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3,611.1百万元)[4] - 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营业额同比增长8.9%至人民币4,669.6百万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4,287.5百万元)[4]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3,611,069千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4,001,980千元人民币,增幅为10.8%[18][21] - 营业额人民币4,002.0百万元,同比增长10.8%(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3,611.1百万元)[35] - 全按药品销售收入人民币4,669.6百万元,同比增长8.9%(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4,287.5百万元)[35] - 公司营业额同比增长10.8%至人民币4,002.0百万元[95] - 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营业额同比增长8.9%至人民币4,669.6百万元[95] - 期间溢利同比增长3.1%至人民币931.5百万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903.4百万元)[4] - 公司期间溢利从2024年上半年的903,402千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931,493千元人民币,增幅为3.1%[21] - 期间溢利人民币931.5百万元,同比增长3.1%(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903.4百万元)[35] - 期间溢利同比增长3.1%至人民币931.5百万元[10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溢利为941,178千元,同比增长3.4%[26] 成本和费用 - 毛利同比增长7.2%至人民币2,891.9百万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2,696.5百万元)[4] - 研发费用为人民币202.5百万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105.6百万元)[10] - 销售费用为人民币1,424.5百万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1,400.5百万元)[10] - 公司毛利同比增长7.2%至人民币2,891.9百万元[96] - 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毛利同比增长7.2%至人民币2,881.7百万元[96] - 公司毛利率为72.3%,较去年同期下降2.4个百分点[96] - 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毛利率为61.7%,较去年同期下降1.0个百分点[96] - 公司销售费用同比增加1.7%至人民币1,424.5百万元[97] - 销售费用占营业额比率为35.6%,较去年同期减少3.2个百分点[97] - 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销售费用占营业额比率为30.3%,较去年同期减少2.1个百分点[97] - 行政费用同比增加19.2%至人民币430.8百万元,占营业额比率10.8%[98] - 研发开支总额同比减少8.2%至人民币571.4百万元,占营业额比率14.3%[99] - 研发费用同比增加91.8%至人民币202.5百万元,占营业额比率5.1%[100] - 研发资本开支同比减少28.6%至人民币368.9百万元[100] - 其他收入同比减少45.2%至人民币79.2百万元[102] - 其他收益及亏损同比增加410.4%至收益人民币76.7百万元[103] - 确认为开支的存货成本为1,008,582千元,同比增长22.9%[24] - 无形资产摊销(计入销售成本)为97,751千元,同比增长7.7%[24] - 公司所得税费用从2024年上半年的232,934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12,552千元人民币,降幅为8.8%[23] 业务线表现 - 集成线分部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3,433,431千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3,547,529千元人民币,增幅为3.3%[21] - 皮肤健康线分部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243,804千元人民币大幅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498,028千元人民币,增幅达104.2%[21] - 集成线分部溢利从2024年上半年的978,048千元人民币微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982,033千元人民币,增幅为0.4%[21] - 皮肤健康线分部亏损从2024年上半年的55,123千元人民币收窄至2025年上半年的31,080千元人民币,改善43.6%[21] - 心脑血管相关疾病线实现收入人民币1538.0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77] - 消化/自免相关疾病线实现收入人民币1411.1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9%,占全药品销售收入的30.2%[77] - 皮肤健康线(德镁医药)实现收入人民币498.0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104.3%[77] - 眼科疾病线实现收入人民币358.1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7.7%[77] - 其他产品实现收入人民币196.8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9%[78] - 皮肤健康线收入占全药品销售收入的10.7%[77] - 眼科疾病线收入占全药品销售收入的7.7%[77] - 其他产品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为人民币186.6百万元,同比下降2.3%[78] - 莎尔福在中国治疗炎症性肠病一线用药——氨基水杨酸市场占有率第一[76] 创新产品与研发管线 - 主要独家/品牌及创新产品销售额占总营业额(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的比例达62.1%(上年同期为56.1%)[5] - 主要非国采独家/品牌产品及创新产品全按药品销售收入合计人民币2,900.0百万元,同比增长20.6%(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2,404.7百万元),占营业额的62.1%[35] - 公司已布局约40款差异化创新管线产品,其中5款创新药已在中国获批并商业化[37] - 2款创新药(德昔度司他片、磷酸芦可替尼乳膏)处于中国NDA审评中[37] - 约10个项目即将开展/正在推进以注册性随机对照试验(RCT)为主的临床试验[37] - 约20项自主研发项目稳步推进,其中5项已进入临床开发阶段[38] - 维福瑞患者日均服药片数减少约50%,血磷达标率显著提高95%[39] - 维图可拟将适应症人群扩展至“2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癫痫患者”的补充申请已获中国NMPA受理[43] - 莱芙兰显著提高非息肉样结直肠病变检出率,并提高非息肉样腺瘤检测率[44] - 德昔度司他片中国III期临床试验显示试验组血红蛋白水平变化优于安慰剂组[45] - 注射用Y-3在II期临床试验中20mg组67.8%、40mg组76.7%、60mg组70.0%患者达到90天良好功能预后,显著高于安慰剂组60.7%[48] - ABP-671的1mg组超过86%受试者血尿酸水平达到<6mg/dL主要终点,其余剂量组100%达到该终点[49] - ABP-671的6mg和12mg组100%受试者血尿酸水平<5mg/dL,其中12mg组100%达到<4mg/dL水平[49] - ZUNVEYL中国NDA于2025年7月获NMPA受理用于治疗轻度至中度阿尔茨海默型痴呆[55] - ZUNVEYL研究中胃肠道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2%且未观察到失眠[55] - CMS-D003胶囊于2025年3月获得中国新药临床试验批件用于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53] - 注射用Y-3已完成中国III期临床研究[47] - 德昔度司他片NDA于2024年4月递交CDE审评用于非透析成人CKD患者贫血治疗[45] - MG-K10哮喘适应症中国III期临床试验和季节性过敏性鼻炎适应症中国II期临床试验有序推进中[57] - 益路取中国III期临床显示第52周PASI 75应答率维持在91.3%[58] - 芦可替尼乳膏24周治疗F-VASI 75数据达到29.9%,52周时50%患者达到F-VASI 75终点[61] - 博鳌乐城超级医院已有超6000例患者使用芦可替尼乳膏[62] - 大湾区17家指定医院可为患者使用芦可替尼乳膏[62] - Povorcitinib白癜风和化脓性汗腺炎适应症中国IND申请已获受理[64] - Incyte正在海外进行povorcitinib治疗白癜风和结节性痒疹的III期临床试验[64] - Incyte宣布两项治疗化脓性汗腺炎的III期临床试验积极顶线结果[64] - 芦可替尼乳膏中国NDA处于CDE审评中[60] - 集团与麦济生物就MG-K10签订合作协议获得中国大陆等地区共同开发及独家商业化权利[56] - CMS-D001(高选择性TYK2抑制剂)于2025年7月获NMPA同意开展治疗特应性皮炎(AD)的临床试验[66] - MG-K10(长效抗IL-4Rα单抗)为全球唯一进入关键临床阶段、每四周注射一次的候选药物[67] - MG-K10针对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II期临床试验显示:150mg/Q4W剂量组EASI评分较基线变化-58.7%,300mg/Q4W组变化-81.6%,300mg/Q2W组变化-69.8%,安慰剂组变化-42.7%[68] - 地西泮鼻喷雾剂于2023年6月在中国获批用于6岁及以上癫痫患者的丛集性发作急性治疗[69] - 替瑞奇珠单抗注射液于2023年5月在中国获批用于中度至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成人患者[69] - 甲氨蝶呤注射液于2023年3月在中国获批用于顽固性银屑病,2024年7月扩展获批用于成人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69] - 亚甲蓝肠溶缓释片于2024年6月在中国获批作为结直肠病变诊断增强剂[69] - 芦可替尼乳膏于2024年4月在澳门、2024年11月在香港获批用于12岁及以上非节段型白癜风患者[69] - ZUNVEYL(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的中国新药上市申请(NDA)于2025年7月获受理[70] - 在研创新药管线约15个[71] - CMS-D001的AD适应症中国IND申请于7月获批[72] - 维福瑞为中国首个铁基-非钙磷结合剂[75] - 维图可为国内首个地西泮鼻喷雾剂[75] - 新活素为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重组人脑利钠肽[75] - 波依定为高血压及稳定性心绞痛原研参比制剂[75] - 黛力新为轻中度焦虑抑郁原研参比制剂[75] - 已上市三款皮肤处方药产品益路取、喜遮妥、安束喜[80] - 四款临床阶段管线产品包括芦可替尼乳膏中国III期、MG-K10中国III期、povorcitinib中国IND已受理、CMS-D001中国I期[80][81] - 皮肤学级护肤品领域已上市两款系列产品禾零舒缓系列和喜辽妥®壬二酸祛痘系列[80] - 自研创新药高选择性TYK2抑制剂CMS-D001片正在中国进行I期临床试验并于2025年7月新获特应性皮炎适应症IND批件[83] - 与麦济生物合作推进长效抗IL-4Rα单抗MG-K10特应性皮炎适应症中国III期临床全部受试者完成16周治疗[83] - 共同稳步推进结节性痒疹适应症中国III期临床入组[83] - 眼科业务子公司康哲维盛在售两大核心产品独家药施图伦滴眼液和创新医疗器械EyeOP1青光眼治疗仪[87] - 引入1类新药抗IL-4Rα人源化单抗注射液MG-K10季节性过敏性鼻炎适应症与中国II期临床试验[86] - 2025年7月与景泽生物达成眼科领域合作共同开发眼底新生血管性疾病药物[86] - 产品相关临床研究成果已刊发于国内外顶尖皮肤病学及儿科学医学期刊[85] 资产与现金流 - 银行结余及现金为人民币3,454.1百万元,可随时变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为人民币178.6百万元[4]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16,531,727千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17,328,848千元人民币,增幅为4.8%[11][12]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从2024年12月31日的3,706,501千元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3,454,072千元人民币,下降6.8%[11] - 公司总权益从2024年12月31日的16,403,108千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17,165,717千元人民币,增幅为4.7%[12] - 贸易及其他应收及预付款项总额为2,048,718千元,较2024年末增长15.1%[27] - 应收联营公司款项中贸易性质余额为475,014千元,较2024年末增长67.2%[29] - 贸易应收账款(扣除信用损失拨备)为1,442,124千元,其中97.3%账龄在90天内[28]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638,720千元,较2024年末增长31.8%[30] - 应计推广费用为118,655千元,较2024年末增长351.0%[30] - 银行结余及现金为人民币3454.1百万元,银行借款人民币715.0百万元[111] - 借款加权平均年利率为2.3%,资产负债比率3.8%[111] - 公司持有联营公司PharmaGend 45.0%股权,其年产能达10亿片[92] 股东回报与股息 - 每股基本盈利同比增长4.2%至人民币0.3892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0.3734元)[4] - 宣派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1555元,同比增长3.2%(2024年同期:人民币0.1507元)[4] - 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为2,418,526,188股,同比减少0.8%[26] - 2025年中期股息每股0.1555元,总额376,388千元,同比增长3.4%[25] - 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人民币0.1555元[117] - 香港股东中期股息过户登记截止时间为2025年9月1日16:30[118] - 新加坡股东中期股息过户登记截止时间为2025年9月2日17:00(新加坡时间)[120] 公司治理与运营 - 报告期内公司未进行任何上市证券的购买、出售或赎回[121]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冯征、梁创顺、罗莹)[122] - 公司存在主席与行政总裁由同一人(林刚)担任的治理例外情况[123] - 全体董事在报告期内均遵守证券交易行为准则[124] - 非执行董事陈洪兵于2025年8月18日辞任[125] - 中期报告将通过联交所、新交所及公司官网披露[127] - 当前董事会包含2名执行董事(林刚、陈燕玲)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28] - 推广网络覆盖中国超5万家医院及医疗机构、约30万家终端零售药店[74] - 公司建议分拆德镁医药于联交所主板独立上市以释放其发展潜能[79] - 膀胱灌注用卡介苗的权利区域不包括台湾地区[70] - 产品权利区域不包括台湾地区[72]
创新药企竞逐东南亚“蓝海”:解码康哲药业二次上市出海逻辑
南方都市报· 2025-08-17 19:36
中国药企国际化战略 - 中国药企正从跟跑者向领航者转变 加速国际化步伐 方式包括PD-1单抗出海 东南亚市场深耕 License-out和合资建厂 [1] - 东南亚市场成为新蓝海 拥有超6亿人口 市场结构 消费升级路径与20年前中国市场相似 存在中长期结构性机遇 [3][7] - 中国药企通过多样化路径进入东南亚市场 包括与当地合作伙伴携手推进产品注册与商业化 产业园模式 收购当地公司 中成药海外注册和多维度合作洽谈 [4] 康哲药业新加坡上市与战略布局 - 康哲药业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新交所主板 成为年内首家在新交所二次上市的中国医药公司 上市不发行新股 旨在以新加坡为支点撬动东南亚市场 [1][3] - 公司过去三年在新加坡为核心的东南亚地区及中东累计投资超过1亿美元 建立销售网络 研发机构和生产基地 [10] - 此次二次上市可吸引专注亚太投资的基金及东南亚本土资本 为后续并购和管线扩充提供资金与信誉背书 提升当地影响力和品牌势能 [10] 东南亚市场挑战与应对策略 - 新兴市场存在碎片化监管 几十个国家有独立和差异化的注册监管要求 [5] - 不同市场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疾病认知 临床指南 用药习惯和支付能力差异巨大 医保覆盖率低或报销比例低 [5] - 公司通过本地化全链条布局 多元产品管线储备和多层次准入与支付策略协同克服挑战 包括设立本地全职注册团队 人均10年以上本国本地区注册经验 实施一国一策差异化注册策略 [5][6][8] 康哲药业本地化业务体系 - 在新加坡构建覆盖医药研产销全链条的业务体系 包括CMS R&D聚焦创新药自主研发 PharmaGend承接高标准药品生产 Rxilient专注于药品注册及商业化推广 [8][10][11] - PharmaGend拥有生产场地约3万平方米 口服固体制剂年产能达10亿片 通过美国FDA和新加坡HSA双重认证 [11] - Rxilient已在东南亚 港澳台地区 中东累计提交近20款药品和医疗器械上市申请 覆盖皮肤科 眼科 肿瘤 自身免疫 中枢神经等疾病领域 [12] 产品管线与研发策略 - 公司积累约40款具有差异化优势的创新管线 含20款左右自主研发项目 其中5项已进入临床开发阶段 [14] - 对于合作开发产品 不仅拥有中国权利 还拥有东南亚 中东等亚太市场权利 [14] - 聚焦专科优势领域如心脑血管 中枢神经 消化 眼科及皮肤健康 规避红海赛道 打造专科小领域的大龙头 [13] 差异化市场准入与定价策略 - 在新加坡等经济发达市场参照欧美定价体系 推动欧美高价值创新药和中国高质量创新药进入 [9][16] - 在马来西亚 印尼 越南等发展市场推动高性价比创新药或有差异化的仿制药/生物类似药进入 匹配当地支付能力 [9][17] - 通过PharmaGend的CDMO区域本地化生产降低价格敏感市场准入门槛 保障产品利润和供应稳定性 [17] 具体产品案例 - 芦可替尼乳膏是美国FDA及欧洲EMA批准的首款也是唯一一款用于白癜风复色的局部JAK抑制剂 新药上市申请已于2024年9月获中国NMPA受理 [15] - 中国白癜风治疗药物市场2023年规模为人民币26亿元 预计到2035年以19.3%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目前无获批用于白癜风色素再生的治疗药物 [15] - 2023年中国约有1030万白癜风患者 其中820万患有非节段型白癜风 [15]
白癜风行业深度报告:百亿空白市场前景广阔,潜力单品填补空白
平安证券· 2025-08-12 15:59
行业投资评级 - 医药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1] 核心观点 - 白癜风患者人数众多且并发症严重,全球患病率0.50%-2.00%,中国患病率0.18%-0.90%,2021年中国患者达2283万人,其中54.01%为用药患者[3][15] - 现有治疗药物效果欠佳,激素和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存在不良反应且无白癜风适应症获批[3][26] - JAK靶点为核心布局方向,芦可替尼乳膏为FDA唯一获批外用JAK1/JAK2抑制剂,2024年销售额5.08亿美元(+50%)[3][32] - 泰恩康CKBA乳膏为全新作用机制的FIC药物,II期数据理想并计划申请突破性疗法[38] - 2030年中国白癜风创新药市场空间保守估计145.8亿元(乐观情景446.4亿元)[40] 行业现状分析 患者与市场规模 - 白癜风导致22%-31%患者患抑郁症(vs全球平均3.1%),并增加皮肤癌风险[10] - 非节段型白癜风占比81%-85%,63.4%患者为20岁以下青少年[18] - 2021年中国市场规模53亿元(+3.9%),预计2030年达217亿元(2022-2030年CAGR 19%)[15] 治疗现状 - 现有疗法以激素+光疗为主,但存在治疗周期长、感染风险等缺陷[22] - 常用药物如他克莫司软膏(1-5亿元规模)均未获批白癜风适应症[25] 竞争格局与研发进展 管线分布 - 国内1款药物申请上市(康哲药业芦可替尼),6款处于III期(含华东医药凝胶剂型),6款处于II期[29] - JAK靶点占比最高,恒瑞医药艾玛昔替尼已终止白癜风适应症开发[29][30] 重点产品 - **芦可替尼乳膏**:24周F-VASI75应答率29.8%(vs安慰剂7.4%),52周达50.3%[32][35] - **CKBA乳膏**:通过抑制ACC1/ACC2和IFN-γ产生实现治疗,II期数据支持III期推进[38]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康哲药业(芦可替尼)、泰恩康(CKBA)、华东医药(JAK凝胶)等企业[45] - 核心逻辑:百亿空白市场+高未满足需求+龙头先发优势[3][40]
康哲药业(00867.HK)拟8月18日举行董事会会议批准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06 17:37
公司公告 - 康哲药业将于2025年8月18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内容包括审议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 [1] - 董事会将考虑派发中期股息 [1]
康哲药业(00867) - 董事会会议通告
2025-08-06 17:23
会议安排 - 公司定于2025年8月18日召开董事会会议[3] - 会议将考虑及拟批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业绩[3] - 会议将考虑派发中期股息(如有)[3] 人员信息 - 执行董事为林刚先生及陈燕玲女士[4] - 非执行董事为陈洪兵先生[4]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梁创顺先生、罗莹女士及冯征先生[4] 其他 - 公告日期为2025年8月6日[4]
里昂:料中国医疗健康行业流动性及基本面持续改善 推荐石药集团等
智通财经· 2025-08-05 14:20
行业观点 - 中国医疗健康行业流动性及基本面持续改善 维持对医疗健康板块正面看法 [1] - 美国就业数据疲软或导致市场对下半年货币宽松预期升温 预示行业下半年改善前景 [1] - 特朗普最惠国药品定价政策及安徽生物类似药集中采购对行业影响有限 [1] - 行业基本面持续复苏 7月院内处方量环比提升 [1] - 更多创新药放量推动第三季行业盈利显著增长 [1] - 美债不确定性可能促使资金重新配置 改善创新药资产流动性 [1] - 行业拐点已过 未来将迎来盈喜等正面催化剂 [1] 投资偏好 - 偏好领先大型药厂 短期避开过度依赖生物仿制药的公司 [2] - 选股包括石药集团 新诺威 翰森制药 爱尔眼科 恒瑞医药 康方生物 中生制药 国药控股 康哲药业 大参林 华东医药 泰格医药及药明康德 [2]
里昂:料中国医疗健康行业流动性及基本面持续改善 推荐石药集团(01093)等
智通财经网· 2025-08-05 14:18
行业观点与前景 - 维持对医疗健康板块正面看法 行业流动性及基本面持续改善[1] - 美国就业数据疲软推动下半年货币宽松预期升温 预示行业改善前景[1] - 特朗普最惠国药品定价政策及安徽生物类似药集采对行业影响有限[1] 行业基本面表现 - 7月院内处方量实现环比提升[1] - 创新药放量推动第三季度行业盈利显著增长[1] - 美债不确定性促使资金重新配置 改善创新药资产流动性[1] - 行业拐点已过 未来将迎来盈喜等正面催化剂[1] 投资策略与选股偏好 - 偏好领先大型药厂[1] - 短期避开过度依赖生物仿制药的公司[1] - 选股包括石药集团 新诺威 翰森制药 爱尔眼科 恒瑞医药 康方生物 中生制药 国药控股 康哲药业 大参林 华东医药 泰格医药及药明康德[1]
康哲药业(00867)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17:19
股份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1亿美元,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20亿股,面值0.005美元[1] - 截至2025年7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股份)24.39528512亿股,库存股份0,已发行股份总数24.39528512亿股[2] - 2025年7月,各项股份数目均无增减[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