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哲药业(00867)

搜索文档
康哲药业(00867.HK)遭Lazard Asset Management LLC减持774.2万股
格隆汇· 2025-08-01 07:39
股东权益变动 - Lazard Asset Management LLC于2025年7月29日以每股均价13.7518港元减持康哲药业774.2万股 涉资约1.06亿港元 [1] - 减持后持股数量降至121,070,000股 持股比例由5.28%降至4.96% [1][3] - 该权益变动记录于联交所披露时段2025年7月1日至8月1日期间 [2] 股权结构变化 - 本次减持后Lazard Asset Management LLC仍持有1.21亿股 全部为长期持仓(标记"L")[3] - 该机构未持有任何短期持仓(标记"S")或其它类别持仓(标记"P")[3] - 权益披露编号CS20250731E00021显示此次操作属于场内大宗交易 [3]
港股公告精选|药明康德中期盈利同比增逾一倍 中国铁建上半年新签合同额超万亿
新浪财经· 2025-07-28 20:51
公司要闻 - 中国铁建上半年新签合同额约10561.7亿元,同比减少4.04% [2] - 中国中冶上半年新签合同额5482亿元,同比降低19.1% [2] - 四川成渝高速公路中标G5京昆高速成都至雅安段扩容工程,总投资约285.48亿元 [2] - 路劲上半年总物业销售额为52.32亿元,同比减少28.37% [2] - 澳博控股拟收购位于横琴的一处物业以推进业务组合多样化,协定代价为人民币7.242亿元 [2] - 朝聚眼科附属就朝聚眼科综合医疗体建设项目一期订立建筑合约,合约价为人民币2.23亿元 [2] - 湾区发展6月广深高速公路月总路费收入2.43亿元,同比减少4% [2] - 德琪医药-B希维奥®在中国获批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的二线治疗 [2] - 天臣控股拟斥资3000万设深圳合资公司,布局新能源重卡充电站 [2] 医药行业动态 - 康哲药业拟用于治疗成人轻度至中度阿尔茨海默型痴呆症状的改良型新药ZUNVEYL中国上市许可申请已获受理 [3] - 复宏汉霖地舒单抗生物类似药HLX14获欧洲药品管理局人用医药产品委员会积极审评意见 [3] - 复星医药控股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与纽科签订《许可协议》,授予其在研的以AR1001分子作为其活性成分的药物于约定许可区域及领域的开发、注册、生产及商业化权利 [3] 其他行业动态 - 找钢集团-W计划与圆币集团合作推动区块链及稳定币技术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 [3] - 新天绿色能源上半年累计完成发电量825.02万兆瓦时,同比增加9.55% [3] - 金涌投资宣布1000万美元Web3.0及虚拟资产投资计划,以太币为重点 [3] 业绩速递 - 药明康德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7.99亿元,同比增长20.64%;净利润85.61亿元,同比增长101.92% [3] - 中国有色矿业预计中期净利润约为2.58亿美元,同比增约18% [4] - 华领医药-B预计中期净利约11.84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4] - 小黄鸭德盈预计中期收入同比增长逾三成 [4] - 青瓷游戏预计中期净利润同比增加约78%-130% [4] - 好孩子国际预计中期纯利同比减少约40%-50% [4] - 前海健康预计中期净利同比降约60%-70% [4] - 天安卓健预计中期净利同比减至约700万-1700万港元 [4] - 太平洋网络预计中期净亏损约500万-1500万元 [4] 回购、增持动态 - 汇丰控股斥资约3548.7万港元回购34.88万股,回购价101.4-102港元 [4] -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斥资749.83万港元回购250万股,回购价2.97-3.03港元 [4] - 方正控股注销已回购股份合共1799.62万股 [4]
康哲药业(00867.HK):就治疗轻度至中度阿尔茨海默型痴呆症状的改良型新药ZUNVEYL中国上市许可申请已获受理
格隆汇· 2025-07-28 17:41
公司动态 - 康哲药业改良型新药ZUNVEYL(葡萄糖酸苯加兰他敏肠溶片)的新药上市许可申请(NDA)已于2025年7月28日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受理 产品拟用于治疗成人轻度至中度阿尔茨海默型痴呆症状 [1] - ZUNVEYL于2024年7月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 属于新一代乙酰胆硷酯酶抑制剂(AChEI) 通过抑制乙酰胆硷酯酶活性提高中枢乙酰胆硷水平改善认知和记忆功能 [2] - ZUNVEYL为加兰他敏的前体药物 通过肝脏代谢成活性成分 达到相同治疗效果且潜在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 所有研究中记录的胃肠道不良事件低于2% 未观察到失眠 [2] - 公司于2025年1月8日与Alpha Cognition Inc签订许可协议 获得在亚洲(除日本、中东地区)、澳洲、新西兰开发、注册、生产和商业化ZUNVEYL的独家权利 合作期限初始为20年 可自动延期 [4] 产品优势 - ZUNVEYL作为近十年来FDA批准的第二个阿尔茨海默病口服疗法 具有潜在更优的胃肠道安全性 有望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2] - 产品可与公司现有创新药维图可、原研品牌药黛力新及在研产品注射用Y-3等中枢神经品种在专家网络与市场资源方面协同 [4] - 加兰他敏自2001年获FDA批准以来 在轻度至中度阿尔茨海默型痴呆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疗效证据并展现长期临床获益 [2] 市场前景 - 中国阿尔茨海默型痴呆患者约983万人 其中轻度至中度患者约793万 随着老龄化趋势加剧 患者人数将进一步上升 [3] - 阿尔茨海默型痴呆占所有类型痴呆的50%至70% 疾病负担将随患者人数增加而加重 [3] - 目前阿尔茨海默病临床用药中 较高的副作用发生率是主要痛点 患者对更安全疗法存在迫切需求 [3]
康哲药业(00867) - 自愿性及业务进展公告 就治疗轻度至中度阿尔茨海默型痴呆症状的改良型新药Z...
2025-07-28 17:31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改良型新药ZUNVEYL新药上市许可申请于2025年7月28日获中国国家药监局受理[2] - ZUNVEYL于2024年7月获美国FDA批准上市[3]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于2025年1月8日与Alpha就ZUNVEYL签订协议,获亚洲(除日本、中东地区)、澳洲、新西兰开发等独家权利,合作初始期限20年,到期后每5年自动延期[5] 用户数据 - 中国阿尔茨海默型痴呆患者约983万人,其中轻度至中度患者约793万人[5]
九年估值升45倍,麦济生物赴港上市胜算几何?
新浪财经· 2025-07-24 07:23
公司概况 - 麦济生物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过敏性及自身免疫疾病抗体药物研发,目前拥有8款候选药管线,核心产品MG-K10已进入III期临床 [1] - 公司由张成海博士及李敏共同创立,员工仅43人,截至2024年尚无自主产品收入,2023-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3.16亿元人民币 [1][4] 估值与融资 - 公司估值从2016年成立时的5800万元升至2025年Pre-IPO轮的26.4亿元,8年增长45倍 [1][2][4] - 融资总额超7亿元,2024年B轮融资2.01亿元后估值达17亿元,2025年Pre-IPO轮再获2.6亿元 [4] - 早期融资含对赌条款,若2025年底前未上市需以年息12%回购部分投资者股份 [4] 财务状况 - 2023年收入872.2万元(技术服务),研发费用1.66亿元,净亏损2.53亿元 [4] - 2024年零收入,研发投入1.50亿元,净亏损1.78亿元,两年经调整净亏损合计3.07亿元 [4][5] - 2025年一季度无收入,研发开支2430万元,经营亏损2700万元,账上现金7078万元 [5][6] 核心产品进展 - MG-K10为长效抗IL-4Rα单抗,2023年11月获中国III期临床批件,2024年底获FDA同意开展全球试验 [6] - 预计后续III期临床及注册费用5-6亿元,现有资金仅能覆盖24个月研发 [6][7] - 公司EV/研发费用倍数从2023年B轮的7.3倍升至2025年Pre-IPO轮的15.9倍 [7] 商业化合作 - 2025年1月与康哲药业达成合作,授予MG-K10在大中华区及新加坡独家权益,首付款"数亿元" [8][9] - 康哲将承担50%非特应性皮炎适应症的临床费用,并支付销售里程碑款及提成 [8][9] - 康哲拥有2300人销售团队及2000升生物药产能,预计2032年中国长效IL-4Rα市场规模238亿元 [9][10] 市场前景 - 公司预测MG-K10峰值年销售额或超60亿元,合作条款设10亿/30亿/60亿元销售里程碑 [10] - 行业测算若占25%市场份额,MG-K10年销售额可达60亿元量级 [10]
7月23日平安低碳经济混合A净值增长1.04%,近6个月累计上涨18.07%
搜狐财经· 2025-07-23 20:25
基金表现 - 平安低碳经济混合A最新净值1.0878元,增长1.04% [1] - 近1个月收益率5.83%,同类排名3799|4696 [1] - 近6个月收益率18.07%,同类排名1013|4536 [1] - 今年以来收益率17.20%,同类排名1196|4519 [1] 持仓结构 - 股票持仓前十占比合计68.78% [1] - 吉比特占比9.02% [1] - 格力电器占比8.50% [1] - 小鹏汽车-W占比8.33% [1] - 奥普科技占比8.21% [1] - 阿里巴巴-W占比8.13% [1] - 中国飞鹤占比7.78% [1] - 民爆光电占比7.25% [1] - 康哲药业占比4.23% [1] - 索菲亚占比3.84% [1] - 春立医疗占比3.49% [1] 基金概况 - 基金成立于2020年8月10日 [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规模14.27亿元 [1] - 基金经理为何杰 [1] 基金经理背景 - 何杰毕业于德国奥格斯堡大学硕士 [2] - 曾担任华创证券研究所行业研究员 [2] - 曾任前海人寿保险投资经理 [2] - 曾任新疆前海联合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经理兼基金经理 [2] - 2021年8月加入平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 - 现任权益投资中心投资执行总经理 [2] - 同时管理4只基金 [2]
新股前瞻|麦济生物:联手康哲药业,如何分食“中国版达必妥”市场蛋糕?
智通财经网· 2025-07-21 10:52
公司概况与上市计划 - 湖南麦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 中金公司为独家保荐人[1] - 公司是一家处于注册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 专注于过敏性及自身免疫疾病以及其他炎症与免疫性疾病领域[1] - 自主研发并建立由八款创新候选产品组成的管线 包括核心产品MG-K10、关键产品MG-014及MG-013[1] - IPO融资重点继续投入MG-K10相关产品的研发和临床试验 推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等疾病的临床试验[1] 核心产品MG-K10 - MG-K10是一种潜在同类最佳、自主研发、处于注册临床阶段的长效抗IL-4Rα抗体[3] - 针对特应性皮炎及哮喘等八种适应症进行或计划进行临床试验[3] - 已完成或正针对四种适应症进行的九项临床试验 预计2025年提交NDA申请[3] - 安全性优于现有疗法 降低特应性皮炎中的结膜炎及注射部位反应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3] - 直接对标赛诺菲/再生元的度普利尤单抗(达必妥) 后者2023年全球销售额达117亿欧元 中国市场规模近20亿元[3] - 为全球临床研发进展最快的哮喘治疗候选药物之一[6] - 计划2026年拓展新加坡市场[7] 行业市场数据 - 2023年全球过敏性疾病药物市场规模为618亿美元 预计到2032年将扩大至1,222亿美元 年均增速达7.9%[4] - 2023年中国过敏性疾病药物市场规模为72亿美元 预计到2032年将达310亿美元 年均增速达17.5%[4] - 当前在中国、美国 获批上市的特应性皮炎相关治疗药物分别仅有2款和4款[6] - 全球有46种用于治疗哮喘的生物制剂处于临床阶段 包括五种抗IL-4R单抗及12种抗TSLP单抗[6] 研发与财务状况 - 2023年至2025年一季度研发费用分别为1.66亿元、1.5亿元及0.24亿元[8] - 用于核心产品MG-K10的研发开支为1.37亿元、1.38亿元及0.22亿元 占同期总研发成本的82.3%、92.1%及90.6%[8] - 2023年至2025年一季度分别实现营收872.2万元、2.4万元和0元 收入主要来源于向第三方提供研发服务收入[8] - 同期分别录得净亏损2.53亿元、1.78亿元和0.27亿元[8] 融资与商业化布局 - 已完成4轮融资 投后估值达62亿元[6] - IPO募资中 8亿元将用于MG-K10产业化 4亿元投入管线研发[6] - 与康哲药业集团签订授权协议 授予其MG-K10的独家商业化权利[9] - 在中国和新加坡针对某些适应症共同开发MG-K10 未来按销售情况按比例分成[9] - 面临包括达必妥在内的至少5款竞品的直接竞争[10] - 预计MG-K10上市后年销售峰值约12亿元[10]
二次上市的康哲药业押注海外市场能否实现业绩突围?
国际金融报· 2025-07-18 22:58
公司资本运作 - 康哲药业成功在新加坡交易所完成二次上市 这是继2010年香港主板上市后再次迈向国际资本平台 [1] - 2024年4月公司将皮肤健康板块业务分离 将附属公司德镁医药拆分上市 [1][7] - 新加坡二次上市旨在拓展东南亚业务布局 利用当地资本市场提升区域存在感 为国际业务发展和潜在融资创造可能性 [4] 业务发展历程 - 公司成立于1995年 初期以药品代理(CSO)为核心 代理黛力新、优思弗等产品 [3] - 2007年在伦敦AIM上市 2010年转至港交所主板 2013年收购冷水江制药实现从代理转向自主运营 [3] - 通过买断和股权合作控制兰美抒、喜辽妥等产品 2016年获阿斯利康波依定中国商业化权进入心血管领域 [3] - 目前业务覆盖心脑血管、消化、皮肤/医美、眼科四大领域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0-2024年营收分别为68亿、85亿、92.4亿、77.6亿和74亿元 净利润分别为25亿、30亿、32亿、24亿和16亿元 [6] - 2024年净利润同比下滑32% 经营性现金流12.69亿元 较2022年92亿营收高峰持续下滑 [6][7] - 2024年心脑血管业务下降18.8% 消化/自免业务下滑6.7% 皮肤医美和眼科分别增长18%和24% [7] - 三款主力产品(黛力新、优思弗、波依定)因集采失标收入锐减30%至26.91亿元 毛利率降至72.6% [7] 战略调整措施 - 2025年4月零募资启动战略重组 剥离德镁医药90.8%股权赴港上市 该子公司2022-2024年累计亏损1.65亿元 [7] - 加速推进白癜风药物芦可替尼乳膏商业化 预计2025年下半年上市 中国白癜风患者超2200万 潜在市场规模逾200亿 [8] - 分拆德镁医药可独立融资减轻母公司负担 皮肤健康赛道估值较高但竞争激烈 产品无独家优势 [7][8] 行业环境挑战 - 公司面临集采政策冲击 三款原研药2024年收入缩水28.8% 转型步伐不及政策冲击速度 [7] - 近五年无重磅新品上市 研发管线青黄不接 行业分析师认为海外布局是寻求突围之举 [4] - 存货周转天数从107天延长至125天 经营活动现金流腰斩近50% 经营质量持续恶化 [7]
康哲药业携手新交所 共话新兴市场产业国际化与医药出海新范式
环球网· 2025-07-18 09:44
康哲药业新加坡二次上市及论坛活动 - 康哲药业成功于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二次上市,并联合新交所举办医药产业发展论坛及答谢晚宴 [1] - 活动汇聚近150位来自政府机构、跨国药企、投资机构及医药行业的领军人物,围绕新兴市场医药产业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度交流 [3] - 新交所高级总监、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官员等发表开幕致辞,多家机构代表进行主旨演讲 [3] 新兴市场医药产业发展趋势 - 2028年亚太、印度、非洲&中东、拉丁美洲四大新兴市场经济体医药市场规模合计有望达3360-3840亿美元,接近西欧整体医药市场规模 [5] - 新加坡具备面向东南亚、中东及更广阔新兴市场的区位与制度优势,正成为全球资本与创新力量汇聚的高地 [5] - 东南亚多国传统依赖第三方物流的分销体系正在被融合更强商业化能力与授权合作策略的新模式所取代 [5] 康哲药业的国际化战略 - 公司以中国市场为根基、以新加坡为亚太枢纽,通过"研-产-销-投"全链条布局驱动创新,推动产业资源全球化配置 [6] - PharmaGend工厂成立于2023年,拥有3万平方米生产场地,已通过美国FDA和新加坡HSA双重认证,计划建设更多生产线 [8] - Rxilient已搭建完整商业化体系,在东南亚、中东累计提交近20款药品和医疗器械上市申请 [8] - CMS R&D研究院已布局十余款早期研发阶段创新药,依托中国研发资源实现"中国速度+全球标准" [8] - HiGend致力于打造生物医药早期创新产品全球孵化平台,加速创新药物研发与落地 [9] 中国创新药企出海探索 - 中国药企过去三年通过License-out获得的首付款已突破百亿美元,但交易仍集中于欧美成熟市场 [11] - 创新药企国际化布局应深度融入产品管线制定周期,探索新兴市场与成熟市场的同步申报策略 [11] - 中国医药产业正处于迈向国际市场拓展的战略机遇期,需构建可复制、可持续的国际产业闭环 [12] 行业共识与展望 - 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正成为全球医药产业下一个目的地 [12] - 康哲药业构筑的"研、产、销、投"全链条本地化架构为产业化出海铺路架桥 [12] - 公司愿携手全球创新者、监管机构与资本力量,助力更多创新药落地新兴市场 [12]
新加坡交易所证券市场欢迎康哲药业在主板上市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16 09:55
公司上市动态 - 康哲药业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进行二次上市 股票代码为"8A8" [1] - 公司市值约为286 4亿港元(约合46 7亿新元) 开盘价为2 05新元 [1] - 成为新交所医疗保健板块第40家上市企业 [1] 公司业务概况 - 在中国拥有近30年制药行业经验 2010年已在香港交易所上市 [1] - 产品组合覆盖心脑血管 中枢神经系统 消化系统 皮肤和眼科等关键治疗领域 [1] 战略发展规划 - 通过新加坡上市完善国际资本市场布局 推动医药产业国际化战略 [1] - 借助新加坡区位优势加快药品研发 生产 销售全生态链建设 [1] - 计划拓展东南亚业务 将新交所作为连接国际投资者的战略跳板 [1] 行业地位与影响 - 被新交所认定为医疗保健行业领军企业 [1] - 上市反映亚洲地区对医疗创新及服务可及性的需求增长 [1] - 有助于增强新加坡作为资本汇聚与增长枢纽的地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