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升控股(00881)

搜索文档
中升控股(00881)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9 16:32
业务发展 - 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5.2%,超过了5%的目标[4] - 2023年下半年中公司新车销量环比增长超过20%[5] - 2024年中国政府宣布刺激汽车市场的政策,预计汽车和汽车服务行业将保持强劲增长[5] - 全球主要原始设备制造商表示将支持并保护中国经销商网络,稳定新车市场[7] - 公司设定了新的战略愿景和目标,包括打造100个品牌维修服务中心、翻番事故车维修业务产值、达到1.0的二手车与新车销售比率[8] 二手车业务 - 二零二三年,公司在二手车业务交易量和综合利润方面取得显著增长,月交易量从一月份的7千台增长到十二月份的2万台,总交易量同比增长17%至16.4万台,利润同比增长55%至12亿元[15] - 公司的二手车业务战略重塑取得成功,强有力验证了新战略和执行力,尤其在受新车市场波动影响的中国二手车市场环境下[15] - 公司通过持续获取高质量的二手车车源和零售线索,打造了独特的业务模式,利用本地市场资源和门店优势,构建内部运营流程,实现高质量增长[16] 客户关系管理 - 公司在中心化客户关系管理方面取得进展,通过微信小程序实现跨品牌联动获客,客户可以在中升GO平台进行高频交互引导,提升客户忠诚度[12] - 公司的續保业务由中心城市客服中心完成,向客户提供不限品牌的服务券和家居用品,超过60%的活跃客户成为中升GO平台订阅会员[13] - 公司通过中心化运营模式,客户可以在中升GO上浏览限时优惠,使用各种服务抵用券,提升客户对中升品牌服务的认知和口碑传播[14] 门店建设与运营 - 截至二零二四年三月底,公司在15个城市运营20家中升品牌維修服務中心,另外14家正在建设中[21] - 公司正逐步利用維修服務中心的流量以挖掘潛在的二手車交叉銷售機會[21] - 公司的中升品牌維修服務中心连同保险公司及客户,将共同作用产生更多的事故车维修业务[22] - 随着跨品牌維修业务量增长,公司的維修服務中心可以达成更高的效率并实现更优的成本结构[22] 财务表现 - 二零二三年,中升集团的新车销售收入为人民币179,290.1百万元,较上一年下降0.3%[31] - 中升集团的售后服务业务收入增长了16%,事故车维修产值增长了14%[29] - 二零二三年,中升集团的二手车销售收入达到人民币13,984.8百万元,同比增长42.3%[31] - 中升集团的收入主要来自新车销售业务,占总收入的78.2%[32]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 - 公司成立了環境、社會及管治(ESG)委員會,以提升可持續發展績效[73] - ESG委員會包括兩位執行董事,主要職能為審視可持續發展目標及戰略[74] - 董事會參與ESG議題重要性及優次順序的評估及判定,評估ESG風險[75] - 公司制定了風險和機遇識別評估管理制度,成立環境管理風險評估小組[76] - 公司設立了員工關懷小組、節能減排小組和供應鏈管理小組,推進ESG工作[77] 员工福利与培训 - 公司在招聘管理中严禁以性别作为筛选或录用依据[105] - 公司设定同薪同酬、公平晋升政策,女性高管参会率需达50%以上[106] - 公司共聘用全职员工31,180人,按性别、地区、年龄及员工类别划分[107] - 公司流失人数为9,947人,流失率为24.19%,按性别、地区及年龄划分[108] - 公司制定晋升机制,提供透明的薪酬、福利及晋升机会[109] - 公司依法为员工提供带薪年假,繳纳社会保险及公积金,提供工作餐等福利[110] 环保与资源利用 - 本集团能源消耗量及强度:电能消耗量为156,930,920.02千瓦时,耗电强度为373,645.05千瓦时/店[133] - 本集团水资源利用情况:总耗水量为2,920,591.38立方米,总耗水强度为6,953.79立方米/店[134] - 本集团廢氣及溫室氣體排放情况: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05.31千克,氮氧化物排放量为4,920.29千克,顆粒物排放量为431.18千克,直接溫室氣體排放量为15,091.48噸二氧化碳當量,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为95,743.55噸二氧化碳當量,溫室氣體排放强度为297.14噸二氧化碳當量/店[138]
瑞银:予中升控股(00881)“买入”评级 目标价降至19港元
智通财经· 2024-03-28 17:17
文章核心观点 - 瑞银予中升控股“买入”评级,基于去年业绩表现下调2025至2027年盈利预测3%,目标价从20港元微降至19港元 [1] 公司业绩情况 - 中升去年下半年盈利压力加剧,新车业务及售后服务业务毛利率均同比下跌 [1] - 中升去年度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1] - 去年下半年整体新车销量同比大致持平,高端车型销量轻微同比增长,新车销售收入同比跌1.3% [1] - 去年售后服务收入同比增9.1% [1] - 去年二手汽车销售收入达到89亿元人民币,创新高 [1]
美银证券:重申中升控股(00881)“买入”评级 目标价降至17港元
智通财经· 2024-03-28 14:21
文章核心观点 - 美银证券重申中升控股(00881)的"买入"评级,看好二手车交易及售后服务业务将成为公司的新增长动力[1] - 公司去年下半年业绩略胜预期,新车业务收入下跌1%,销量同比持平,综合产品均价下跌1%,业务分部毛利率同比下跌2个百分点至0.3%,主要来自中国电动汽车行业价格战所带来的定价压力,以及需求复苏疲软所致[2] - 中升期内二手车交易及售后服务均录得显着增长,超出市场预期,其中售后服务收入同比增长9%,二手车辆成交量更同比增长32%[3] 公司业务表现 - 新车业务收入下跌1%,销量同比持平,综合产品均价下跌1% [2] - 业务分部毛利率同比下跌2个百分点至0.3%,主要来自中国电动汽车行业价格战所带来的定价压力,以及需求复苏疲软所致[2] - 二手车交易及售后服务均录得显着增长,超出市场预期,其中售后服务收入同比增长9%,二手车辆成交量同比增长32%[3] 行业情况 - 中国电动汽车行业价格战导致定价压力[2] - 需求复苏疲软[2]
港股异动 | 中升控股(00881)涨超10% 去年下半年业绩略胜预期 二手车综合利润创新高
智通财经· 2024-03-28 14:04
中升控股股价表现 - 中升控股股价涨幅超过10%[1] 2023年度业绩 - 2023年度业绩显示收入略有下降,但二手车业务取得显著增长[2] 美银证券观点 - 美银证券指出,中升控股去年下半年业绩略胜预期,但面临定价压力和需求疲软[3]
中升控股(00881)发布年度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50.18亿元 同比减少24.97%
智通财经· 2024-03-27 12:25
新车销售业务 - 中升控股2023年度业绩显示收入略有下降,股东应占溢利减少[1] - 新车销售收入下降主要源于当年度新车销量的下滑[1] 售后服务业务 - 精品及售后服务业务收入增长,主要因售后服务入厂台次增加和平均单台次产值贡献增长[2] 二手车销售业务 - 二手车销售收入大幅增长,主要源于当年度二手车销量增加[2] - 2023年集团二手车业务交易数量和综合利润均取得显著增长,创历史新高[4] 业务地域分布 - 集团收入主要来自中国业务,占比较稳定[3] - 集团在15个城市运营20家中升品牌维修服务中心,计划扩大至46家,覆盖29个城市[5]
中升控股(00881)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7 12:05
财务数据 - 二零二三年汽车销售收入为154,199.7百万元,同比下降0.7%[1] - 二零二三年售后服务收入为20,076.0百万元,同比增长15.5%[1] - 二零二三年汽车销售毛利为1,997.9百万元,同比下降55.1%[2] - 二零二三年售后服务毛利为9,293.8百万元,同比增长23.7%[2] - 二零二三年总毛利为13,764.3百万元,同比下降14.1%[2] - 二零二三年佣金收入为4,132.1百万元,同比增长9.8%[2] - 二零二三年期内溢利为4,990.9百万元,同比下降24.8%[2] - 二零二三年每股基本盈利为2.09元,同比下降24.5%[2] 业绩展望 - 2023年下半年新车销量比上半年增长20%以上[3] - 公司宣布了新的战略愿景,即成为中国品质消费者最信任的汽车服务品牌[6] - 公司设定了三个一战略目标,包括打造100个中升品牌维修服务中心、将事故车维修业务产值翻一番、达到1.0的二手车与新车销售比率[6] 市场趋势 - 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5.2%,超过了5%的目标[3] - 2023年,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了激烈竞争,新车型发布导致厂商指导价下降[4] - 全球主要主機廠預計到二零三零年,電動車銷量佔其總銷量的50%[8] 公司发展 - 公司专注于在汽车保有量市场中打造本地密度和本地服务覆盖面,建立本地市场份额,并进行本地客户关系管理[6] - 公司设计、创建并运营了各种平台来实现中心化客户关系管理(CRM)流程体系[10] - 公司的二手车业务交易量和利润增长得益于持续获取高质量的二手车车源和零售线索,以及打造贯穿出入口的内部运营流程[13]
港股异动 | 中升控股(00881)反弹逾4% 年内仍跌超20% 二手车业务和维修服务缓和新车销售端压力
智通财经· 2024-02-22 11:15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升控股早盘反弹但年内累计跌幅仍超20%,因被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剔除,且新车业务受价格和销量影响营收承压,不过二手车和售后业务有一定表现 [1] 公司表现 - 中升控股早盘反弹逾4%,年内累计跌幅超20%,截至发稿涨4.47%,报14.5港元,成交额3031.18万港元 [1] - 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成份股维持50只,调入中国联通,剔除中升控股 [1] 业务情况 - 新车价格受终端折扣加大影响承压,部分品牌销量下滑影响中升控股营收表现 [1] - 二手车业务和维修服务贡献增量,彰显公司经营韧性 [1] - 定价压力对新车销售利润率构成压力,需求动力减弱和电动车转型持续 [1] - 稳定的售后服务部分缓和了利润侵蚀,二手车业务尚未从低潮起飞 [1]
港股异动 | 中升控股(00881)跌超4% 主销品牌拖累业绩 新车利润率下跌
智通财经· 2024-01-30 14:44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升控股股价下跌,主销品牌拖累业绩,长期关注从经销向服务转型,新车利润率下跌致去年纯利倒退 [1] 公司表现 - 中升控股股价跌超4%,截至发稿跌3.34%,报13.9港元,成交额4252.79万港元 [1] - 招商证券报告指出中升主销豪华车品牌2023年在华销量方面,奔驰76.5万辆同比基本持平,宝马82.5万辆同比+4.2%,奥迪72.9万辆同比+13.5%,雷克萨斯18.1万辆同比 -1.4%,宝马/奥迪新能源占比分别为12.1%/4.3%,整体维持增长但跑输乘用车行业10.6%增速 [1] - 中银国际预期中升控股去年新车销量同比下跌4%,去年下半年奢侈品牌汽车折扣增加,下半年新车销售毛利约7000万元人民币,全年新车销售利润率约0.63% [1] - 中银国际称中升控股售后服务收入去年上半年倒退4.6%后,下半年恢复增长超过5% [1] - 中银国际预期中升控股去年纯利同比倒退26%至28%,到48亿至49亿元人民币,主因新车利润率下跌 [1]
大和:下调中升控股(00881)评级至“持有” 目标价削至16港元
智通财经· 2024-01-26 11:02
文章核心观点 - 大和将中升控股评级由“买入”降至“持有”,下调新车和售后收入预测,上调二手车收入预测,大幅削减目标价 [1] 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大和将中升控股评级由“买入”降至“持有” [1] - 大和将中升控股目标价由53港元大削至16港元 [1] 收入预测调整 - 大和将中升控股去年新车收入预测下调2% [1] - 大和将中升控股去年至2025年售后收入预测下调15%至32% [1] - 大和将中升控股二手车收入预测上调2%至14% [1] 新车销售情况 - 中升去年下半年至今年新车销售毛利率进一步削弱 [1] - 大和预期中升去年新车销售量50万辆,同比大致持平,毛利率0.6%至0.7%,去年下半年毛利率只有0.2%,低于之前预期 [1] - 大和展望今年中升新车销售持平,毛利率约0.7% [1] 行业趋势 - 未来几年传统高端品牌增长缓慢,市场转往智能汽车技术 [1] 公司业务策略 - 中升将会更加倚赖售后服务及二手车销售 [1] 盈利预期 - 中升去年盈利可能未达预期 [1]
中升控股(00881)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5 18:34
中国经济 - 2023年上半年,中国整体经济同比增长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2%[5] 乘用车行业 - 中国乘用车行业正处于长期变化的新阶段,新车销量趋于平稳,乘用车保有量预计在十年内保持稳步增长[6] - 二零二三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总销量达960万辆,同比增长4.5%[11] - 豪华品牌乘用车总销量达200万辆,同比增长15.8%[11] - 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达310万辆,同比增长37.3%[14] - 二零二三年上半年全国二手乘用车交易量为690万辆,同比增长16.1%[16] 公司战略目标 - 公司战略目标包括打造100个中升品牌维修服务中心,将事故车维修业务产值翻一番,达到1.0的二手车与新车销售比率[8] 汽车品牌销量 - 梅赛德斯-奔驰、宝马和奥迪在中国的新车交付量分别为390,422辆、385,011辆和321,779辆,同比分别增长6.4%、5.9%和6.0%[12] - 梅赛德斯-奔驰、宝马、奥迪和丰田的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实现两至四倍不等的增长[15] 公司业务表现 - 公司在二手车业务方面取得显著增长,月交易量在上半年几乎翻倍,达到约15,000辆[22] - 公司的收入大部分来自新车销售业务,占总收入的78.8%,售后服务业务占14.9%,二手车销售占6.3%[29]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81,901.7百万元,其中新车销售收入为64,569.0百万元,二手车销售收入为5,100.8百万元[28] - 公司的UCC在车辆采购及库存流转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所有门店之间的库存流转变得更加强劲[24] 财务状况 - 本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销售及服务成本为人民币74,931.9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4%[31] - 本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利为人民币6,969.8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7.7%[32] - 本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营溢利为人民币4,767.6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9.2%[34] - 本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净利润为人民币3,015.3百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2.8%[35] 公司治理及社会责任 - 公司已采取多项措施以减少日常运营中的排放和实施能效措施,包括改善排放检测设备和污水处理,使用新能源车辆等[149] - 公司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通过全国经销商网络为当地居民和残障人士提供就业机会[150] - 公司捐款资助困难家庭及山区学生,为贫困家庭提供帮助,为当地社区的发展作出贡献[150] - 公司安排员工利用空闲时间照顾长者,为养老院长者和残障人士组织活动[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