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升控股(00881)

搜索文档
中升控股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10.11亿元 同比减少36%
智通财经· 2025-08-28 12:23
财务表现 - 收入总额773.22亿元 同比减少6.2% [1]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0.11亿元 同比减少36% [1] - 每股基本盈利0.427元 [1] - 售后服务收入114.5亿元 同比增长4.4% [1] - 售后服务毛利54.4亿元 同比增长8.1% [1] 运营数据 - 活跃客户454万 同比增长15.2% [1] - 售后入厂台次400万 同比增长1.7% [1] - 新车销量22.9万台 同比减少1.7% [2] - 豪华品牌销量占比提升至62.3% [2] - 二手车销量11.1万台 同比增长9.6% [3] 网络优化战略 - 完成史上最大规模网络优化 超过20%门店参与调整 [1] - 新增57家经销店及20家维修服务中心 [1] - 退网37家经销店 [1] - 新增经销店中48家为豪华品牌 包括36家AITO [1] - 等店售后服务入厂台次同比增长4.5% [2] - 等店售后服务收入增长8.13亿元 同比增长7.9% [2] 业务结构调整 - AITO品牌贡献1.1万台新车增量 [2] - 新增网络带来售后服务收入3.31亿元 [2] - 关闭门店影响售后收入6.63亿元 [2] - 售后服务实现净增长4.81亿元 [2] 二手车业务 - 二手车收入60.2亿元 同比下降27.0% [3] - 单台车收入同比下降33.4% [3] - 近80%二手车车龄在6年或以上 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 [3] - 单台车综合利润压缩至不足3000元 [3] - 二手车业务综合利润约3亿元 同比下降60.2% [3] 市场环境影响 - 以旧换新政策冲击二手车成交价格 [3] - 新车市场价格战挤压二手车盈利空间 [3] - 收购大量长车龄旧车拉低单车收入 [3]
中升控股(00881)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10.11亿元 同比减少36%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12:14
核心财务表现 - 收入总额773.22亿元同比减少6.2%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0.11亿元同比减少36% 每股基本盈利0.427元 [1] - 售后服务收入114.5亿元同比增长4.4% 售后服务毛利54.4亿元同比增长8.1% [1] - 二手车业务收入60.2亿元同比下降27.0% 该业务板块综合利润约3亿元同比下降60.2% [3] 运营数据与客户基础 - 活跃客户454万同比增长15.2% 售后入厂台次400万同比增长1.7% [1] - 新车销量约22.9万台同比减少1.7% 豪华品牌销量占比提升至62.3% [2] - 二手车销量约11.1万台同比增长9.6% 但单台车收入同比下降33.4% [3] 网络优化战略 - 完成史上最大规模网络优化 超过20%门店参与调整 [1] - 新增57家经销店及20家维修服务中心 退网37家经销店 [1] - 新增经销店中48家为豪华品牌 包括36家AITO及多家德系豪华品牌 [1] 售后服务业务表现 - 等店售后服务入厂台次同比增长4.5% 等店售后服务收入增长8.13亿元同比增长7.9% [2] - 新增网络带来售后服务收入3.31亿元 部分抵消关闭门店造成的6.63亿元收入损失 [2] - 售后服务收入实现净增长4.81亿元 [2] 品牌结构调整 - AITO品牌贡献1.1万台新车增量 部分抵消其他品牌销量下滑 [2] - 豪华品牌销量占比增至62.3% 符合战略性豪华定位 [2] 二手车市场挑战 - 近80%成交二手车车龄在6年或以上 较去年同期上涨近10个百分点 [3] - 单台车综合利润被压缩至不足3000元 [3] - 地方政府以旧换新政策导致收购大量长车龄旧车 直接拉低单车收入 [3]
中升控股(00881.HK)中期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0.11亿元 同比下降36.0%
格隆汇· 2025-08-28 12:08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人民币773.221亿元 同比减少6.2% [1]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10.114亿元 同比下降人民币5.682亿元或36.0% [1] 售后服务 - 2025年上半年售后服务收入达人民币114.5亿元 同比增长4.4% [1] - 售后服务毛利达人民币54.4亿元 同比增长8.1% [1] - 活跃客户数达454万 同比增长15.2% [1] - 售后入厂台次达400万 同比增长1.7% [1]
中升控股(00881)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8 12:01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总收入为人民币773.221亿元,同比下降6.2%[3] - 公司收入77,322,084千元,同比下降6.2%[2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入为人民币773.22亿元,同比下降人民币50.99亿元或6.2%[81][82] - 汽车销售收入为人民币639.456亿元,同比下降7.4%[3] - 新车销售收入为人民币579.31亿元,同比下降人民币28.81亿元或4.7%[82] - 二手车销售收入为人民币60.15亿元,同比下降人民币22.26亿元或27.0%[82] - 精品及售后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33.765亿元,同比增长0.1%[3] - 售后保养、保修及钣喷收入为人民币114.453亿元,同比增长4.4%[3] - 售后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14.45亿元,同比增长人民币4.81亿元或4.4%[82] - 精品等收入为人民币19.31亿元,同比下降人民币4.74亿元或19.7%[82]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下降5.8%至22.29亿元人民币,主要因佣金收入下降5%至18.45亿元人民币[44]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值为人民币2229.0百万元,同比下降5.9%[89] - 总毛利为人民币42.093亿元,同比下降14.6%[4] - 毛利为人民币42.09亿元,同比下降人民币7.17亿元或14.6%[85][87] - 毛利率为5.4%,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88] - 新车销售业务毛损为人民币2387.8百万元,同比扩大20.0%[90] - 二手车销售毛利为人民币257.0百万元,同比下降58.4%[90] - 售后保养、保修及钣喷毛利为人民币54.405亿元,同比增长8.1%[4] - 售后服务毛利为人民币5440.5百万元,同比增长8.1%[90] - 经营溢利1,905,048千元,同比下降30.9%[21] - 经营溢利为人民币1905.0百万元,同比下降30.9%[94] - 除税前溢利为人民币122.097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96.4449亿元下降37.8%[27] - 期内溢利924,069千元,同比下降38.4%[21]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924,069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1,500,027千元下降38.4%[26]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10.114亿元,同比下降36.0%[4]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1011.4百万元,同比下降36.0%[98] - 每股基本盈利下降35.5%至0.427元,摊薄后每股盈利保持相同水平[5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及服务成本为人民币731.13亿元,同比下降人民币43.82亿元或5.7%[84] - 员工福利开支增长5.8%至27.98亿元人民币,其中工资薪金增长13.3%至21.26亿元人民币[45] - 推广及广告开支大幅增长135%至4.96亿元人民币[45]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及减值为人民币86.79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02.2091亿元下降15.1%[27] - 使用权资产折旧为人民币44.287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39.3382亿元增长12.6%[27] - 融资成本为人民币68.141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79.2249亿元下降14.0%[27] - 融资成本下降14%至6.81亿元人民币,主要因银行借贷利息开支下降32%至3.82亿元人民币[46] - 可换股债券利息开支下降60%至2139.9万元人民币[46][50] - 汇兑损失从2024年上半年的105,195千元扩大至2025年上半年的141,887千元,增长34.9%[26] - 所得税费用下降36%至2.97亿元人民币,其中即期企业所得税增长51%至5.42亿元人民币[47] 新车销售业务表现 - 新车销量为228,649辆,同比下降1.7%[4] - 2025年上半年新车销量约22.9万台,同比减少4000台(-1.7%),豪华品牌销量占比增至62.3%[12] - 豪华品牌销量为142,406辆,同比下降0.2%[4] - 新车平均成交价比2023年下降3.3万元人民币(降幅12.5%),主机厂提供每辆车1.9万元额外补贴(补贴比例7.0%)[12] - 新车销售业务占总收入74.9%,二手车销售占比7.8%,精品及售后服务占比17.3%[83] - 梅赛德斯-奔驰品牌占新车销售收入35.1%[83] - AITO品牌新车销售为整体新车毛利率贡献0.6个百分点提升[13] 二手车业务表现 - 二手车销量为111,244辆,同比增长9.6%[4] - 二手车销量约11.1万台(同比+9.6%),但收入下降27.0%至60.2亿元人民币,单车收入同比下降33.4%[14] - 二手车业务中近80%车龄在6年及以上(同比上升10个百分点),单车利润压缩至不足3000元,板块总利润约3亿元(同比-60.2%)[14] 售后服务及精品业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售后入厂台次同比增长4.5%,售后服务收入增长8.13亿元人民币(同比+7.9%),新增网络带来3.31亿元收入,抵消关闭门店损失的6.63亿元收入[10] - 公司代理99万单车险续保保单(同比+10.6%),总保单量达120万单(同比+8.6%)[11] 网络拓展与优化 - 公司完成史上最大规模网络优化,超过20%门店参与调整,新增57家经销店及20家维修服务中心,退网37家经销店[10] - 公司全国经营439家经销店,其中丰田107家、雷克萨斯58家、奔驰108家[13] 市场与行业环境 - 2025年上半年CPI同比下滑0.1%,消费需求持续疲软[16] - 国内乘用车上半年总销量1072万辆,同比增长78万辆,增速达7.9%[17] - 成交价10-25万元区间销量增长39万辆,10万元以下区间增长83万辆,25万元以上区间销量下滑44万辆[17] - 丰田品牌销量同比增长7.7%,大众品牌增长0.5%(上险量口径)[18] - 梅赛德斯-奔驰上半年销量下降14.5%至约30.0万辆,减少约5.1万辆[19] - 宝马销量同比下降19.5%至29.3万辆,奥迪下降15.0%至28.0万辆[19] - 雷克萨斯上半年上险量实现7.1%增长[19] - AITO品牌上半年交付1.1万辆新车,30万元以上价位段销量激增近80%[20] 现金流状况 - 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值为人民币59.4836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29.25583亿元增长103.3%[28] - 经营活动的现金净额为人民币5948.4百万元,同比增长103.3%[101] - 应付贸易账款及票据增加人民币367.946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220.3538亿元增长67.0%[28]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值为人民币94.099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43.3293亿元增加117.2%[30]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值为人民币108.30217亿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9.4248亿元[3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值为人民币58.22842亿元,去年同期为增加人民币15.49842亿元[31] - 现金及现金等值物为人民币12859.3百万元,较期初下降31.2%[10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12月31日的18,687,542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2,859,286千元,减少31.2%[23]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28.5928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71.46435亿元下降25.0%[31] 资产负债及借贷情况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110,170,549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07,931,943千元,减少2.0%[23][24] - 存货从2024年12月31日的18,476,861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7,019,577千元,减少7.9%[23] - 存货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18,476,861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7,019,577千元人民币,减少1,457,284千元或7.9%[52] - 应收贸易账款账面净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4,653,569千元人民币微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4,660,900千元人民币,增加7,331千元或0.2%[52] - 信贷集中风险显著改善,来自五大客户的应收贸易账款占比从2024年12月31日的37.2%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0.4%[52] - 应付贸易账款及票据从2024年12月31日的12,607,800千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6,294,264千元,增长29.2%[24] - 应付贸易账款及票据从2024年12月31日的12,607,800千元人民币大幅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6,294,264千元人民币,增长3,686,464千元或29.2%[55] - 流动负债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40,018,779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8,630,268千元,减少3.5%[24] - 公司净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46,917,817千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47,676,240千元,增长1.6%[24]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储备从2024年12月31日的47,022,883千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47,869,213千元,增长1.8%[25][26] - 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32,039,169千元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28,601,610千元人民币,下降3,437,559千元或10.7%[54] - 银行贷款及其他借贷为人民币28601.6百万元,较期初下降10.7%[104] - 资本负债比率42.1%,较2024年末42.5%下降0.4个百分点[120] - 公司抵押资产金额达人民币132亿元,较2024年末122亿元增加10亿元[117] 金融工具与债务管理 - 可换股债券从2024年12月31日的3,356,212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0元,减少100%[24][26] - 公司发行2025年可换股债券本金总额为45.6亿港元(4,560百万港元)[105] - 面值为4,560,000,000港元的2025年可换股债券已于2025年5月21日按本金金额的117.49%赎回,期内无转换[57] - 公司按本金110.15%提前赎回14.36亿港元(1,436,000,000港元)2025年可换股债券,占本金总额31.49%[106] - 赎回后未偿还2025年可换股债券本金降至31.24亿港元(3,124,000,000港元)[106] - 公司以本金117.49%赎回剩余31.24亿港元2025年可换股债券[107] - 2025年可换股债券的换股价因派息而两次调整,从最初的每股45.61港元最终调整至每股43.88港元[57] - 公司发行2026年债券本金总额为4.5亿美元(450百万美元),票面利率3.00%[108] - 公司以每1,000美元本金966美元加应计利息购买2.92166亿美元(292,166,000美元)2026年债券[108] - 购买后2026年债券未偿还本金降至1.57834亿美元(157,834,000美元)[109] - 公司发行2028年债券本金总额为6亿美元(600百万美元),票面利率5.98%[110] - 公司发行首批熊猫债券规模10亿元人民币,票面利率3.5%,期限3年[111] - 公司未使用衍生工具对冲利率风险,但使用交叉货币利率掉期对冲外汇风险[116] - 银行借贷以人民币、美元及港元列值,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以港元列值[116]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为人民币10.48亿元(2025年6月30日)[75][77] 收购与投资活动 - 公司以总代价7923万元人民币收购三家汽车销售服务公司100%股权[66][67] - 收购产生可识别净资产公允价值3541万元人民币,商誉4382万元人民币[68] - 收购业务贡献收入1.95067亿元人民币,贡献综合溢利85万元人民币[68]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资本开支为8.187亿元人民币(818.7百万元)[113]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法定股本为1,000,000,000,000股每股面值0.0001港元的股份,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数量为2,385,668,363股,与2024年持平[59] - 购股权计划已于2020年3月25日届满,未再授予新购股权,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有5,500,000份未行使购股权,加权平均行使价为每股22.60港元[60][62] - 公司拥有550万份未行使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22.60港元,有效期至2028年4月25日[63] - 购股权公平值总额为2906.8万港元,每份公平值为5.29港元[63] - 公司注销550万份购股权[63] - 尚未行使购股权对应550万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0.23%[122] - 公司持有18,674,500股库存股份未出售[127] - 公司执行董事包括黄毅、李国强、张志诚、唐宪峰、于宁及周新[134] - 公司非执行董事为陈豪贤及孙燕军[134]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应伟、钱少华、李颜伟及郑宝川[134] - 公司确认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及董事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25][126] 关联方交易 - 应付关联方款项总额322.1万元人民币,其中应付厦门中升41.1万元人民币[72] - 应收关联方款项总额775万元人民币,其中应收厦门中升740万元人民币[72] -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总额3072.8万元人民币,其中短期雇员福利3051.8万元人民币[74] 其他财务事项 - 公司未宣派任何中期股息[48] - 未宣派2025年中期股息[130] - 合约承担中楼宇相关金额1423.7万元人民币(未经审计)[70] - 报告期内未发生重大收购出售、关联交易及报告期后重大事项[118][123][124] - 公告包含基于公司现有资料的前瞻性陈述[134] - 前瞻性陈述涉及大量风险及不确定因素[134] - 前瞻性陈述可能被证明不准确或无法实现[134] - 公告包含未经核数师审核的管理账目陈述[134] - 股东及潜在投资者不应过度依赖相关陈述[134] 人力资源 - 雇员人数28,943人,较2024年末26,357人增加2,586人[128]
中升控股(00881.HK)已申请撤回债券的上市地位

格隆汇· 2025-08-27 21:36
公司财务行动 - 公司已于2025年8月27日完成2025年到期债券的提早赎回 [1] - 截至公告日期公司无任何已发行未偿还债券 [1] - 公司已申请撤回债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的上市地位 [1] 上市安排 - 债券上市地位撤销预计于2025年9月5日营业时间结束后正式生效 [1]
中升控股(00881) - 完成提早赎回债券

2025-08-27 21:28
本公告僅作參考用途,並不構成收購、購買或認購證券的邀請或要約。債券(定義 見下文)並無且不會根據一九三三年美國證券法(經修訂)(「證券法」)或美國任何州 份或其他司法權區的證券法登記,且債券不得在美國境內或向美國人士提呈要約或 出售。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 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 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茲提述本公司日期為二零二五年七月二十八日的公告,內容有關本公司提早贖回 (「提早贖回」)未償還債券。 本公司謹此宣佈,提早贖回已於二零二五年八月二十七日完成。 截至本公告日期,本公司並無已發行未償還債券。本公司已向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 公司申請撤回債券的上市地位。預期有關撤銷上市將於二零二五年九月五日營業時 間結束後生效。 承董事會命 中升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主席 黃毅 香港,二零二五年八月二十七日 Zhongsheng Group Holdings Limited 中升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881) (「本公司」) 於二零二六年到期 ...
港股收盘 | 恒指收跌1.18% 黄金股逆市走高 医药、内房股等多数承压
智通财经· 2025-08-26 17:08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1.18%或304.99点至25524.92点 成交额3178.71亿港元 [1] - 恒生国企指数下跌1.07%至9148.66点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74%至5782.24点 [1] - 方正证券指出港股估值具备吸引力 外资有望回流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 [1] 蓝筹股表现 - 石药集团下跌4.33%至10.38港元 拖累恒指6.04点 第二季度总收入6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3% 净利润同比下降24%至11亿元人民币 [2] - 康师傅控股上涨3.41%至11.53港元 贡献恒指1.14点 [2] - 中国联通下跌3.46%至10.05港元 拖累恒指3.48点 [2] 行业板块表现 - 黄金股集体上涨 中国黄金国际上涨10.56%至98.45港元 灵宝黄金上涨9.29%至12.59港元 招金矿业上涨5.35%至22.84港元 [3] - 苹果概念股活跃 高伟电子上涨6.92%至33.38港元 蓝思科技上涨5.36%至25.96港元 舜宇光学上涨1.85%至85.2港元 [4] - 博彩股延续涨势 新濠国际发展上涨9.27%至5.54港元 汇彩控股上涨6.38%至1港元 永利澳门上涨5.14%至7.37港元 [5] - 医药股普遍承压 康宁杰瑞制药下跌6.74%至10.24港元 君实生物下跌6.43%至32.6港元 信达生物下跌4.2%至95.75港元 [6] 宏观经济与政策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暗示可能9月降息 华鑫证券看好黄金价格进一步上涨 [4] - 特朗普宣布解除美联储理事丽莎·库克职务 引发对联储独立性担忧 [4] - 特朗普称将大幅削减药品价格并征收关税 可能对全球医药行业产生震荡 [6] 公司业绩与事件 - 双登股份首日上市上涨31.29%至19.05港元 发行价14.51港元 募集资金净额7.56亿港元 全球通信及数据中心储能电池出货量市占率11.1% [7] - 金界控股收入3.42亿美元同比增长16.76% 净利润1.49亿美元扭亏为盈 每股盈利3.36美仙 派中期息1.01美仙 [8] - 时代天使收入1.614亿美元同比增长33.1% 经调整净利润1950万美元同比增长84.8% 每股盈利0.09美元 派特别中期股息0.46港元 [9] - 美图公司获纳入MSCI中国指数 大摩重申增持评级 目标价上调至15.7港元 [10] - 心泰医疗控股股东乐普医疗通过大宗交易出售1114万股H股 每股价格22.79港元 占总股本3.21% [11] 行业趋势与预期 - 苹果计划从iPhone 17系列开启三年外观革新周期 国盛证券看好AI手机等终端换机周期 [5] - 澳门8月前24天博彩总收入176.5亿澳门元 日均7.35亿澳门元 摩根大通预期8月总收入增长11-14%至219-225亿澳门元 [5] - 国元证券指出创新药进入成果兑现阶段 研发进展催化较多 不受贸易战影响 [6]
港股收盘(08.21) | 恒指收跌0.24% 医药股多数走高 华润电力(00836)绩后领跌蓝筹
智通财经网· 2025-08-21 16:39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0.24%或61.33点 收报25104.61点 成交额2394.87亿港元 [1] - 恒生国企指数下跌0.43% 收报8974.77点 [1] -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77% 收报5498.5点 盘中跌幅超1% [1] - 华泰证券认为市场处于交易主线缺乏阶段 瑞银指出H股因机构驱动及每股收益预测下修可能短期盘整 [1] 蓝筹股表现 - 华润电力领跌蓝筹 下跌5.9%至18.51港元 拖累恒指3.86点 中期营业额502.67亿港元同比降1.67% 股东应占利润78.72亿港元同比降15.92% [2] - 中国生物制药上涨3.49%至7.72港元 贡献恒指4.21点 [2] - 中国联通上涨3.39%至10.36港元 贡献恒指3.24点 [2] - 舜宇光学科技下跌3.65%至79.25港元 拖累恒指3.4点 [2] - 中升控股下跌3.64%至14.3港元 拖累恒指0.64点 [2] 高铁基建板块 - 中国中车上涨5.85%至6.15港元 时代电气上涨5.43%至38.8港元 [3] - 国铁集团招标210组高速动车组 招标量为近5年之最 申万宏源预计下半年还有地方铁路招标 [3] - 国泰海通证券看好高铁整车及零部件公司发展前景 推荐中国中车、中国通号、时代电气 [3] 生物医药板块 - 基石药业上涨12.87%至9.12港元 加科思上涨10.04%至8.33港元 晶泰控股上涨6.47%至9.22港元 荣昌生物上涨4.21%至81.75港元 [4] - 国务院总理强调加大生物医药产业政策支持 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 [4] - 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和欧洲肿瘤学年会将展示国产创新药研究成果 国信证券指创新药出海趋势加强 [4] 稳定币概念板块 - 众安在线上涨6.98%至20.08港元 耀才证券金融上涨5.75%至11.95港元 云锋金融上涨4.76%至3.08港元 国泰君安国际上涨4.31%至5.33港元 [4] - 众安在线中期总保费166.61亿元同比增长9.3% 综合成本率95.6%同比改善2.3个百分点 归母净利润6.68亿元同比提升1103.5% [5][6] - 高盛报告显示稳定币市场潜在规模达数万亿美元 支付领域成为核心驱动力 [6] 个股异动表现 - 晶苑国际上涨12.66%至6.85港元 中期收益12.29亿美元同比增长12.4% 股东应占溢利9826.5万美元同比增长17% 将与欧洲品牌客户建立新合作 [7] - 港仔机器人上涨12.86%至1.58港元 签署全球首例10000台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订单协议 实现规模化商用 [8] - 华住集团上涨7.3%至28.22港元 第二季度总收入64.26亿元同比增4.52% 股东应占净利润15.44亿元同比增44.7% [9] - 长城汽车上涨6.45%至17.99港元 哈弗猛龙2026款PHEV上市24小时订单突破21856台 [10] - 中兴通讯上涨5.38%至31.32港元 浙商证券指出AI计算+网络业务进展被低估 超节点进展超预期 [11]
新车毛利贡献为负 汽车经销商求变
北京商报· 2025-08-20 00:16
行业现状与挑战 - 国内汽车经销商亏损比例上升至52.6%,盈利比例下降至29.9%,新车毛利贡献为-22.3% [1][5] - 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10.8%至1090.1万辆,但仅30.3%经销商完成销售目标,目标完成率低于70%的占比达29% [3] - 豪华品牌经销商目标完成率40%优于合资和自主品牌,行业陷入"销量涨收入不涨、收入增利润不增"困局 [3] 经销商经营压力 - 74.4%经销商存在价格倒挂,43.6%倒挂幅度超15%,长期价格倒挂导致门店倒闭潮 [5] - 经销商满意度得分64.7分同比大幅下降,返利周期过长(2-3个月)及模糊返利形式加剧资金压力 [4] - 仅少数厂家提供全额现金返利,多数返利转为车款或限定用途,限制经销商资金调配能力 [4] 业务转型方向 - 售后和金融保险业务毛利贡献分别达63.8%和36.2%,成为核心利润来源 [7] - 经销商拓展洗美、改装、租赁等增值服务,中升集团已上线洗美业务包含全玻璃镀膜等细分项目 [7][8] - 新能源独立品牌经销商盈利占比42.9%显著高于传统燃油车(25.6%),其新车/售后/金融毛利均为正值 [9] 新能源转型趋势 - 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零售量546.8万辆同比增33.3%,6月渗透率达53.3% [9] - 中升集团与赛力斯合作分销新能源车,头部经销商加速引入小米、问界等品牌 [10] - 新能源品牌转向与经销商合作,广汽启动百强经销商招募计划 [10]
新车毛利贡献为负,汽车经销商“求变”
北京商报· 2025-08-19 21:22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乘用车销量1090.1万辆 同比增长10.8% [3] - 汽车经销商亏损比例升至52.6% 盈利比例降至29.9% [1][6] - 经销商总体满意度得分64.7分 同比大幅下降 [4] 新车销售困境 - 仅30.3%经销商完成销售目标 29%经销商目标完成率低于70% [3] - 新车毛利贡献为-22.3% 74.4%经销商存在价格倒挂 [1][5] - 43.6%经销商价格倒挂幅度超15% 豪华品牌经销商目标完成率40%优于其他品牌 [3][5] 厂商返利问题 - 返利周期集中在2-3个月 部分厂家超过3个月 [4] - 模糊返利占比过高 影响经销商利润计算准确性 [4] - 仅少数厂家采用全额现金返利形式 [4] 业务结构转型 - 售后业务毛利贡献达63.8% 金融保险贡献36.2% [7] - 经销商拓展洗美业务 中升集团已上线中升洗美服务平台 [7][8] - 开展改装业务和租赁业务 延伸服务价值链 [7] 新能源转型趋势 - 新能源独立品牌经销商盈利占比42.9% 亏损占比34.4% [9] - 传统燃油车品牌经销商盈利占比仅25.6% 亏损占比8.6% [9] - 新能源汽车上半年零售量546.8万辆 同比增长33.3% [9] - 6月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达53.3% [9] - 中升集团与赛力斯合作分销新能源汽车 [10] - 小米 问界 比亚迪成为传统经销商重点合作目标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