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迪(00910)

搜索文档
中国三迪(00910) - 2020 - 年度财报
2020-07-13 20:18
报告范围变动 - 报告期为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因2019年1月及11月收购中国若干附属公司,报告范围较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有所变动[6] 公司沟通与汇报机制 - 公司每年举行股东大会,为董事会及股东交换意见提供平台,还通过多种渠道与持份者沟通,并通过年报向投资者汇报整体表现[9] 2018年污染物排放量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個月,氮氧化物(NOx)排放量为156130千克[14]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個月,硫氧化物(SOx)排放量为134千克[14]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個月,悬浮颗粒(PM)排放量为1513千克[14] 温室气体排放情况 - 报告期内,范围1温室气体排放量为360吨,范围2为10,562吨,总计10,922吨;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范围1为35吨,范围2为8,342吨,总计8,377吨[24] - 报告期内温室气体排放密度为14吨/雇员,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为61吨/雇员[24] 业务活动排放及减排措施 - 公司为非生产型企业,业务活动排放主要是电力和汽车燃料消耗产生的温室气体,员工出差占总排放量大部分[17] - 公司积极减少商务旅行次数,采用电话或视频会议替代,鼓励员工用公共交通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17] - 若本地供应商与其他供应商商业条件相同,公司优先考虑本地供应商以减少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17] 固体废弃物处理 - 公司识别并分别储存各类固体废弃物,将可重复使用的交回收商处理,实施定期废物收集程序[29] - 公司各部门处理不同废物时,尽量用无害或天然材料替代,减少有害废弃物数量[29] - 公司收集无害废弃物以减少环境影响,将不可回收废弃物转移至指定垃圾处理中心[29] - 报告期内公司现有运营未产生大量有害或无害废弃物,未发现违反环境法规情况或收到相关投诉[29] 节能减排宣传 - 公司要求员工积极参与节能减排活动,宣传节能减排知识以养成环保工作习惯[29] 能耗及资源使用量对比 - 更换节能照明可减少约5%能耗[32]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包装材料纸张使用量为6983千克,密度为9千克/雇员;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纸张使用量为676千克,密度为5千克/雇员[37]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电力消耗量为16778(千千瓦时),电力密度为16778千瓦时/雇员;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电力消耗量为13338(千千瓦时),电力密度为77000千瓦时/雇员[41]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铅汽油消耗量为160808升;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无铅汽油消耗量为10624升[41]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柴油消耗量为2602升;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柴油消耗量为4755升[41]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水消耗量为164128立方米,水密度为206立方米/雇员;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水消耗量为123474立方米,水密度为901立方米/雇员[41] 绿色采购与资源管理 - 公司优先向使用绿色设施及材料的供应商采购,要求供应商尽可能使用环保材料[44][46] - 公司注重办公室资源消耗,通过加强员工意识、行政措施及设备管理来降低环境影响[45][47] 节水节能措施 - 公司在厕所张贴标语、安装传感器节水装置鼓励节约用水[35][36] - 公司定期维护空调、调整扶梯速度、推广电子文档等进行节能和资源节约[32] 员工数量及性别占比变化 - 2019年12月31日员工总数795人,2018年12月31日员工总数137人[57] - 2019年12月31日男性员工占比49%,女性员工占比51%;2018年12月31日男性员工占比41%,女性员工占比59%[61][63] 员工年龄结构变化 - 2019年12月31日18 - 24岁员工占比7%,25 - 34岁员工占比41%,35 - 44岁员工占比34%,45 - 54岁员工占比14%,55岁及以上员工占比4%;2018年12月31日18 - 24岁员工占比3%,25 - 34岁员工占比10%,35 - 44岁员工占比11%,45 - 54岁员工占比10%,55岁及以上员工占比48%[65][67] 员工流失率变化 - 2019年男性员工流失率51%,女性员工流失率9%;2018年男性员工流失率37%,女性员工流失率8%[71] - 2019年18 - 24岁员工流失率100%,25 - 34岁员工流失率45%,35 - 44岁员工流失率36%,45 - 54岁员工流失率26%,55岁及以上员工流失率71%;2018年18 - 24岁员工流失率无,25 - 34岁员工流失率无,35 - 44岁员工流失率15%,45 - 54岁员工流失率7%,55岁及以上员工流失率25%[71] 员工工作制度与福利 - 公司实行每周五天工作制,鼓励员工平衡工作、健康和社交活动[53][55] - 公司对退休年龄有限制,按国家法律法规处理退休申请,退休员工享有退休津贴[54][56] 员工招聘与安全管理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现歧视或招聘违规行为,未收到相关投诉[54][56] - 公司致力于通过措施防止职业病和工伤事故,实现零事故目标[72][74] 公司管理体系 - 公司在日常运营中应用5S管理体系,由主管每月监督[73][75] 员工结构划分 - 公司员工按性别划分,男性275人占比55%,女性267人占比40%[81] - 公司员工按雇员类别划分,高级管理层27人占比10%,中级管理层82人占比15%,主管80人占比12%,一般员工353人占比58%[82] 培训雇员占比变化 - 2019年按性别划分的培训雇员总数,男性占比51%,女性占比49%[89] - 2019年按雇员类别划分的培训雇员总数,高级管理层占比65%,中级管理层占比15%,主管占比5%,一般员工占比15%[90] - 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按性别划分的培训雇员总数,男性占比42%,女性占比58%[91] - 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按雇员类别划分的培训雇员总数,高级管理层占比11%,中级管理层占比16%,主管占比61%,一般员工占比13%[92] 员工培训时数统计 - 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按性别统计的员工完成培训总时数,男性6253小时,女性16869小时[103] - 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按雇员类别统计的员工完成培训总时数,高级管理层913小时,中级管理层4068小时,主管4001小时,一般员工14140小时[104] - 报告期内公司培训的员工总数为542人,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为95人[104][105] - 报告期内所有员工完成培训的总时数为23122小时,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为1032小时;每名员工完成的平均培训时数约42.7小时,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为10.9小时[104][105] 合规管理 - 公司严禁雇佣童工,只雇佣18岁或以上人士,报告期内未发现违反童工或强制劳工法规情况[108] - 公司要求供应商遵守供应商守则,实施环境及社会管理措施,公平对待员工,每年审查供应商及承包商[110][113] - 公司严格控制质量管理,采用“优先赔付管理计划”及“顾客投诉管理计划”,报告期内未收到重大投诉[112][114] - 公司妥善维护客户个人信息,报告期内未发现违反产品责任或隐私规定情况[117] - 公司设有监督规章,欢迎员工举报不合规行为,保护举报员工隐私[117] - 公司委聘独立第三方核数师审核财务账目,报告期内未发现违反反贪污法规情况[117] 社区参与 - 公司过去积极参与社区,资助公益组织学习活动[117]
中国三迪(00910) - 2019 - 中期财报
2019-09-27 17:4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910[10]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主要业务为在中国从事物业发展、持有投资及租赁目的的物业[5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上半年商品及服务收入为12.76976亿元,投资物业租金收入为6182.3万元;2018年同期分别为7211.2万元和5976.4万元[12] - 2019年上半年总收入为13.38799亿元,销售及服务成本为8.84821亿元;2018年同期分别为1.31876亿元和4188.2万元[12] - 2019年上半年毛利为4.53978亿元,其他收入为1056.3万元,其他收益及亏损为 - 2526.2万元;2018年同期分别为8999.4万元、1368.1万元和 - 1574.3万元[12] - 2019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2.93996亿元,所得税开支为1.08269亿元;2018年同期除税前亏损为1.67672亿元,所得税开支为2645万元[12] - 2019年上半年本期溢利为1.85727亿元,2018年同期亏损为1.94122亿元[12] - 2019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为1.85896亿元,2018年同期全面开支总额为1.70567亿元[14] - 2019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1.91468亿元,非控股权益应占亏损为574.1万元;2018年同期分别为亏损1.81302亿元和1282万元[14] - 2019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3.93分,摊薄每股盈利为3.06分;2018年同期基本和摊薄每股亏损均为4.07分[14] - 2019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6561818千元人民币,2018年12月31日为6635146千元人民币[15] - 2019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1750931千元人民币,2018年12月31日为10745988千元人民币[15] - 2019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1039328千元人民币,2018年12月31日为11406553千元人民币[18] - 2019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711603千元人民币,2018年12月31日为 - 660565千元人民币[18] - 2019年6月30日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7273421千元人民币,2018年12月31日为5974581千元人民币[18] - 2019年6月30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2892781千元人民币,2018年12月31日为3835740千元人民币[20] - 2019年6月30日总权益为2966805千元人民币,2018年12月31日为3915505千元人民币[20] - 2019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4306616千元人民币,2018年12月31日为2059076千元人民币[20] - 2019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净额为873,955千元,2018年为1,491,489千元[52] - 2019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56,311千元,2018年为 - 350,259千元[52] - 2019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16,482千元,2018年为 - 567,819千元[54] - 2019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913,784千元,2018年为573,411千元[54] - 2019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60,017千元,2018年为818,126千元[54] 历史权益数据 - 2018年6月30日公司相关权益数据中,股本为37468千元人民币,储备等各项数据也有明确记录[23] - 2018年期间公司有综合收入23565千元人民币,非控股股东注资29800千元人民币等权益变动[24]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部分数据为37,468、534,288、10,707等(单位:人民币千元)[33] - 截至2019年1月1日(重列),部分数据为37,468、534,288、10,707等(单位:人民币千元)[37] - 2019年上半年利润(亏损)为191,468(单位:人民币千元),其他全面收益为169(单位:人民币千元),全面收益(开支)为191,637(单位:人民币千元)[38][40][41]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未经审核),部分数据为41,686、768,807、11,677等(单位:人民币千元)[48] - 2016年5月11日公司股份溢价减少约人民币3,049,440,000元,其中约人民币1,224,806,000元计入其他储备[49][50] 收购相关信息 - 2019年1月30日,公司通过附属公司收购全盛集团100%股权,总代价为15亿港元(约人民币12.85亿元)[62][64] - 收购代价支付方式包括现金2亿港元(约人民币1.71亿元)、发行本金6亿港元(约人民币5.14亿元)的计息承兑票据、发行4.85亿股普通股(约2亿港元,约人民币1.71亿元)、发行本金5亿港元(约人民币4.28亿元)的可换股债券[62][64] - 可换股债券到期日为自发行日期起计5年,转换价为每股0.412港元[62][64] - 公司对涉及同一控制实体的业务合并采用合并会计法原则[61][63] - 公司对2018年1月1日和12月31日的简明综合财务状况表进行重述,纳入全盛集团的资产和负债[66] - 计息承兑票据本金最迟于2024年1月30日结算,前两年年利率3%,第三、四年年利率4.5%,第五年年利率6%,实际利率9.6%[67]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董事认为简明综合财务报表中计息承兑票据的账面价值接近其公允价值[68] - 承兑票据本金应于2024年1月30日前结算,第一年及第二年每年利率3%,第三年及第四年每年4.5%,第五年每年6%,实际利率为每年9.6%[70] - 收购完成日分配及发行485,436,893股新普通股,总公平值约2.76699亿港元(约2.3703亿人民币),485.4万港元(约415.8万人民币)计入股本,2.71845亿港元(约2.32872亿人民币)计入股份溢价[72][74] - 收购完成日公司发行本金5亿港元(约4.28319亿人民币)的1%可换股债券,转换价每股0.412港元[73][75] - 可换股债券债务组成部分公平值为3.36051亿港元(约2.87874亿人民币),衍生工具组成部分公平值为3.17907亿港元(约2.72331亿人民币),债务部分实际利率为每年9.6%[78][79] - 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购全盛集团后总收入为1.31876亿人民币[81] - 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购全盛集团后毛利为8999.4万人民币[81] - 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购全盛集团后其他收入为3489.3万人民币[81] - 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购全盛集团后其他收益及亏损为1368.1万人民币[81] - 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购全盛集团后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财务资产公平值变动为6459万人民币[81] - 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购全盛集团后其他全面收入为 - 1.70567亿人民币[83] - 收购全盛集团后,集团新应用收入确认和承兑票据会计政策[92] 2018年相关财务数据 - 本期除税前亏损为167,672千元,所得税开支为26,450千元,期间亏损为194,122千元[86] - 换算外国业务产生的汇兑差额为23,555千元[86] - 本期全面开支总额为170,567千元[86] - 本期亏损中公司拥有人应占181,302千元,非控股权益应占12,820千元[86] - 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均为4.07分人民币[86]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中投资物业经重列为4,573,903千元[89]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中物业存货经重列为7,570,750千元[89]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中应付账款等经重列为2,107,248千元[90]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中应付债券(一年到期)经重列为2,662,982千元[90]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总权益经重列为3,915,505千元[90] - 2018年12月31日将全盛集团的资产及负债纳入集团的简明综合财务报表[92] 会计准则应用 - 发行可换股债券时,债务和衍生工具组成部分按公平值确认,交易成本按比例分配[95] - 除投资物业及若干金融工具按公平值计量外,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基准编制[97] - 本中期期间,集团首次应用多项新订及经修订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97] - 集团首次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其取代香港会计准则第17号及相关诠释[100][104] - 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合同若能在一定时间内控制特定资产使用并获对价则为租赁[101] - 对于初始应用日或之后订立或修改的合同,集团按准则定义评估是否为租赁[102] - 除特定情况外,应用新订及经修订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集团表现、财务状况及披露无重大影响[99][103] - 公司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过渡条文应用会计政策[105] - 对于租期自开始日期起计12个月或以内且无购买选择权的办公室物业租赁,应用短期租赁确认豁免,租赁付款按直线基准于租期内确认为开支[108] - 除短期租赁外,公司于租赁开始日期确认使用权资产,按成本计量,减去累计折旧及减值亏损,并就租赁负债重新计量作出调整[111] - 使用权资产成本包括租赁负债初步计量金额、开始日期或之前租赁付款减已收租赁优惠、初始直接成本、拆除及拆迁等成本估计[111][113] - 公司合理确定租期结束获取租赁资产所有权的使用权资产,自开始日期至使用年期结束计提折旧,否则按直线法于估计使用年期及租期较短者内计提折旧[113] - 公司于综合财务状况表内将使用权资产呈列为单独项[113] - 包括租赁土地及楼宇部分的物业权益付款,无法可靠分配时,整项物业呈列为本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115][117] - 已付可退回租赁按金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入账,初步按公平值计量,初始确认时公平值调整视为额外租赁付款计入使用权资产成本[116][118] - 租赁开始日期,公司按该日未付的租赁付款现值确认及计量租赁负债,若租赁隐含利率难以厘定,使用租赁开始日期的增量借款利率计算[120] - 租赁付款包括固定付款减已收租赁优惠、根据剩余价值担保预期支付金额、集团合理确定将行使购买选择权的行使价等[120] - 若租期反映集团行使选择权终止租赁,租赁付款计入终止租赁的罚款[122][124] - 开始日期后,租赁负债就应计利息及租赁付款作出调整[123][124] - 租期变动或购买选择权行使评估变化时,公司重新计量租赁负债,用重新评估日期的修订贴现率贴现修订租赁付款[123][124] - 租赁付款因担保剩余价值预期付款变化而改变时,用初始贴现率贴现修订租赁付款重新计量相关租赁负债[126] - 若租赁修订扩大租赁范围增加使用资产权利且调增租赁代价金额合理,公司将其作为单独租赁入账[126][128] - 非单独租赁入账的租赁修订,公司用修订生效日期的修订贴现率贴现修订租赁付款,按修订租赁的租期重新计量租赁负债[128][129] - 自2019年1月1日起,公司应用HKFRS 15将合约代价分配至租赁及非租赁组成部分,非租赁部分以相对独立售价与租赁部分区分[133][136] - 已付可退回租赁按金根据HKFRS 9入账,初始按公平值计量,初始确认时对公平值的调整视为额外租赁付款[134][137] - 公司将修订经营租赁视为自生效日期起的新租赁,考虑原租赁的预付或应计租赁付款作为新租赁付款的一部分[135][138] - 公司选择可行权宜方法,对先前按HKAS 17和HK(IFRIC)-Int 4识别为租赁的合约应用HKFRS 16,不对先前未识别为含租赁的合约应用该准则,不重新评估首次应用日前已存在的合约[140] - 对于2019年1月1日或之后订立或修订的合约,公司根据HKFRS 16规定应用租赁定义评估合约是否含租赁[140] - 公司追溯应用HKFRS 16,将初始应用的累计影响于2019年1月1日确认,初始应用日的差额于年初保留溢利确认,不重列比较资料[142][143] - 过渡时应用HKFRS 16的经修订追溯方法,公司按逐租赁基准对先前按HKAS 17分类为经营租赁的租赁应用可行权宜方法,不就租期于初始应用日期起12个月内结束的租赁确认使用权资产及租赁负债[143][144] - 应用HKFRS 16后,公司于2019年1月1日按等于相关租赁负债金额确认额外租赁负债及使用权资产[148] - 公司应用的加权平均承租人增量借款利率为6.03%[148] - 2019年1月1日应用HKFRS 16确认与经营租赁
中国三迪(00910) - 2018 - 年度财报
2019-06-27 22:45
报告期信息 - 报告期为2018年4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6] 公司沟通与汇报 - 公司每年举行股东大会为董事会及股东交流提供平台,还通过多种渠道与利益相关者沟通[9] - 公司每年通过年报向投资者汇报整体表现[9] 污染物排放数据 - 截至2018年3月31日止年度,氮氧化物排放量为12,744千克[14] - 截至2018年3月31日止年度,硫氧化物排放量为63千克[14] - 截至2018年3月31日止年度,悬浮颗粒排放量为6千克[14]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8377吨,排放强度为61吨/雇员;截至2018年3月31日止年度,排放总量为10056吨,排放强度为120吨/雇员[22] 温室气体减排措施 - 公司为非生产型企业,业务活动排放主要是电力和汽车燃料消耗产生的温室气体,员工出差占总排放量大部分[16] - 公司积极减少商务旅行次数,采用电话或视频会议替代,鼓励员工使用公共交通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16] - 若本地供应商与其他供应商商业条件相同,公司优先考虑本地供应商以减少运输排放[16] 固体废弃物处理 - 公司识别并分别储存各类固体废弃物,将可重复使用的废弃物交付回收商处理[28] - 公司实施定期废物收集程序,回收废纸、玻璃和铝罐等,不可回收废弃物转移至指定处理中心[28] - 报告期内公司现有运营未产生大量有害或无害废弃物,未发现违反环境法律法规情况或收到相关投诉[28] 节能减排措施 - 公司通过节约水电、鼓励回收办公用品和材料来减少环境影响[28] - 公司要求员工积极参与节能减排活动,关闭未使用设备,下班前全面检查耗能设备[28] - 公司宣传节能减排知识,促进员工养成节能环保工作习惯[28] - 更换节能灯可减少约5%能耗[31] 资源消耗数据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纸张消耗密度为5千克/雇员,截至2018年3月31日止年度为13千克/雇员[37]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电力密度为77,000千瓦时/雇员,截至2018年3月31日止年度为143,000千瓦时/雇员[40] - 截至2018年3月31日止年度无铅汽油消耗10,624升,柴油消耗4,755升[40]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水消耗密度为901立方米/雇员,截至2018年3月31日止年度为1,827立方米/雇员[42]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水消耗量为901立方米/雇员,截至2018年3月31日止年度为153,432立方米[42] 绿色采购 - 公司优先向使用绿色设施及材料的供应商采购,要求供应商尽可能使用环保材料[45][47] 办公室资源管理 - 公司注重办公室资源消耗,通过加强员工意识、行政措施及设备管理来降低环境影响[46][48] - 公司积极推动电子文档,减少办公室用纸,鼓励员工采用其他节约资源的管理惯例[31] - 公司在厕所张贴标语、安装传感器节水装置来鼓励节约用水[33][35] 员工结构数据 - 截至2018年3月31日,员工总数为13784人,其中男性8158人,女性5626人;全职13783人,兼职1人;18 - 24岁151人,25 - 34岁6552人,35 - 44岁3924人,45 - 54岁146人,55岁及以上41人[57]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男性员工占比59%,女性占比41%;18 - 24岁占11%,25 - 34岁占48%,35 - 44岁占28%,45 - 54岁占10%,55岁及以上占3%[61][63] - 2018年3月31日,男性员工占比69%,女性占比31%;18 - 24岁占1%,25 - 34岁占62%,35 - 44岁占29%,45 - 54岁占7%,55岁及以上占1%[64][65] - 按性别划分的流失率,男性为9%,女性为58%;按年龄组划分,18 - 24岁为8%,25 - 34岁无数据,35 - 44岁无数据,45 - 54岁为32%,55岁及以上为69%[72] 员工权益政策 - 公司制定平等招聘及晋升政策,招聘不要求与工作无关或非法律规定的个人资料,不歧视员工[51] - 公司按员工工作能力给予合理报酬,工资及福利构成不受性别影响,发放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工资等[51] - 公司鼓励员工平衡工作、健康和社交活动,采用每周五天工作制[53][55] - 公司对退休年龄有限制,按国家法规处理退休申请,退休员工有权享受退休津贴[54][56] -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现有关歧视或招聘的违规行为,未收到相关投诉[54][56] 员工安全管理 - 公司致力于实现零事故目标,应用5S管理体系并由主管每月监督[73][74][75][76] 员工培训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培训员工总数为95人,截至2018年3月31日止年度为69人[104] - 报告期内所有员工完成培训总时数为1032小时,截至2018年3月31日止年度为5568小时[104] - 报告期内每名员工完成平均培训时数约10.9小时,截至2018年3月31日止年度为80.7小时[104]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培训员工中男性占比58%,女性占比42%[88]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九个月,培训员工中高级管理层占比10%,中级管理层占比16%,主管占比13%,一般员工占比61%[90] - 截至2018年3月31日止年度,培训员工中男性占比71%,女性占比29%[92] - 截至2018年3月31日止年度,培训员工中高级管理层占比10%,中级管理层占比16%,主管占比16%,一般员工占比58%[93] - 公司组织员工安全培训,包括防护装备使用、生产安全等知识及案例学习等[79] - 公司每年举办全公司范围的消防安全与危险化学品及预防措施培训[79] - 公司制定员工培训管理程序,包括制定计划、监督实施和评估效果等[79] 合规管理 - 公司严禁雇佣童工,只雇佣18岁或以上人士,报告期内未发现违反童工或强制劳工法规情况[107] - 公司要求供应商遵守供应商守则,实施健全环境及社会管理措施,每年对供应商及承包商进行审查[109][112] - 公司严格控制质量管理,在购物中心采用“优先赔付管理计划”及“顾客投诉管理计划”,报告期内未收到重大投诉[111][113] - 公司妥善维护客户个人信息,相关资料储存在内部特定部门,报告期内未发现违反产品责任或隐私情况[116] - 公司设有监督营运人员行为的规章制度,欢迎员工举报不合规及不诚实行为,报告期内不知悉违反反贪污法规情况[116] - 公司委聘独立第三方核数师审核财务账目,确保账目清晰准确,加强内部财务控制及监督[116] 社区参与 - 公司过去积极参与社区,资助公益组织学习活动[116]
中国三迪(00910) - 2018 - 年度财报
2019-04-26 21:20
Contents 目 錄 | Corporate Information | 公司資料 | 2 | | --- | --- | --- | | Chairman's Statement | 主席報告書 | 4 | | Management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 管理層討論及分析 | 7 | | Corporate Governance Report | 企業管治報告 | 33 | | Report of the Directors | 董事會報告書 | 51 | | Independent Auditor's Report | 獨立核數師報告書 | 95 | | Consolidated Statement of Profit or Loss and | 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 | 104 | | 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 | | | | Consolidated Statement of Financial Position | 綜合財務狀況表 | 106 | | Consolidated Statement of Changes in Equ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