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慧源同创科技(01116)
icon
搜索文档
慧源同创科技(01116) - 2025 - 年度财报
2024-10-25 21:19
ESG报告相关 - 美亚控股发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的ESG报告[2] - 报告根据港交所上市规则附录C2的指引编写[2] - 2024年度董事会等评估ESG相关风险影响并制定政策[2] - 集团每年进行ESG重要性评估[3] - 报告着重于重要性、量化、平衡、一致性4个原则[3] - 报告聚焦广州美亚2024年四个环境和八个社会方面政策及表现[6] - 2024年集团进行全面重要性评估,识别并确定24项议题[12] 集团业务布局 - 2024年集团通过核心子公司广州美亚制造钢管等产品近30年[5] - 广州美亚是中国不锈钢水管行业标杆品牌[5] - 集团不锈钢产品原材料由中国前五大钢企供应[5] - 广州美亚有两家子公司分别从事纳米相变储能材料和新能源储能产品业务[6] - 2024年度集团通过核心附属公司广州美亚经营生产钢管等近30年[7] 利益相关者期望与公司应对 - 集团股东期望财务业绩、企业透明度和完善风险控制,公司将提高盈利能力等[11] - 集团员工期望持续晋升机制、薪金福利和安全工作环境,公司将提供职业发展平台等[11] - 集团政府及监管机构期望遵守法规和履行税务责任,公司将合规经营和按时足额纳税[11] - 集团客户期望物流及交付服务水准和客户信息安全,公司将维持产品交付稳定性和保护客户隐私[11] - 集团供应商期望诚信合作和商业道德信誉,公司将构建负责任供应链和依法履行合约[12] - 集团社区期望环境保护和就业机会,公司将使用环保节能设备和提供实习及就业机会[12] - 集团潜在及现有股东期望股东大会通知、定期公司刊物和增加企业发展透明度,公司将提供沟通平台等[12] 环境排放数据 - 2024年广州美亚空气污染物排放主要来自车辆和工厂粉尘等[17] - 2024年氮氧化物排放2979.7公斤,2023年为2683.9公斤;硫氧化物排放3.5公斤,2023年为3.2公斤;悬浮粒子排放214.3公斤,2023年为193.0公斤[19] - 以2019年为基准年,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悬浮粒子排放密度在2024年前减少5%的目标已达成,新目标是以2024年为基准年,到2029年减排2%[22] - 2024年因运输里程增加,广州美亚车辆用油量略有上升[20][21] - 2024年广州美亚范围1温室气体排放578679公斤二氧化碳当量,2023年为525418公斤[31] - 2024年广州美亚范围2温室气体排放1528994公斤二氧化碳当量,2023年为1020568公斤[31] - 2024年广州美亚范围3温室气体排放84593公斤二氧化碳当量,2023年为18722公斤[31] - 2024年广州美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2192266公斤二氧化碳当量,2023年为1564708公斤;生产总量86793吨,2023年为112444吨;温室气体密度25公斤二氧化碳当量/吨,2023年为14公斤二氧化碳当量/吨[31] - 公司已达成以2019年为基准年的温室气体排放(范围1、2、3)减排5%的目标,新目标是2029年前以2024年为基准年减排2%[34][36] - 2024年有害废弃物总量为12,074,2023年为11,300;无害废弃物总量为2,484,106,2023年为2,340,554[37] - 2024年有害废弃物密度为0.1,与2023年持平;无害废弃物密度为28.6,2023年为20.8[37] - 公司已达成以2019年为基准年的无害废弃物减排目标,新目标是2029年前以2024年为基准年减排2%[37] 环保措施 - 广州美亚生产厂房设有布袋除尘器,可减少生产时颗粒及粉尘排放[24][25] - 广州美亚生产过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由合格回收商回收,危险及不可回收工业废弃物由行政部交有资格机构处理[26][27][29] - 广州美亚设置“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有害物”分类设施,鼓励员工养成绿色生活习惯[28][29] - 广州美亚安装污水处理系统,处理生产污水并回用,不外排[37] - 广州美亚部分照明用LED取代节能灯以减少用电[39] - 广州美亚在员工宿舍天台安装太阳能收集设备,为热水器提供热能[39] - 广州美亚在生产厂房屋顶安装光伏设备,预计年均发电量达230万千瓦时[39] - 公司在办公楼走廊及员工宿舍安装LED感应照明灯减少电力消耗[40] - 公司在生产车间、办公楼及员工宿舍清洁过程中严格控制用水及清洁频率以节约用水[40] - 公司生产厂房设有脉冲式滤袋集尘机减少生产时排放的颗粒物及粉尘[40] - 公司制定并执行《能源资源管理制度》,推行节约能源、资源,合理利用并减少浪费[42] - 广州美亚生产厂房屋顶安装光伏设备,为生产设备供电并出售多余电能给广州南方电网[54] - 广州美亚为绿化生产园区种植13种树木[55] 能源与资源消耗数据 - 2024年公司电力消耗3184740千瓦时而2023年为2125740千瓦时,燃料消耗2350015千瓦时而2023年为2133777千瓦时,能源总耗量5534755千瓦时而2023年为4259517千瓦时[45] - 2024年公司能源消耗密度为64千瓦/每噸單位產品而2023年为38千瓦/每噸單位產品,总耗水量31237立方米而2023年为19699立方米,耗水密度0.36立方米/每噸單位產品而2023年为0.18立方米/每噸單位產品[45] - 2024年公司包装物总量166750公斤而2023年为254700公斤,包装物密度1.9公斤/每噸單位產品而2023年为2.3公斤/每噸單位產品[45] - 2024年公司电力消耗较去年增加,美亚科技和美亚储能业务的电耗和水耗分别占总电耗和总水耗的29%和18%[47] - 2023年6月30日至9月20日光伏电站因政府拆除工作停止发电,后又因账户问题停运两个半月,且受恶劣天气影响,光伏发电量较去年同期减少约986800千瓦时[47] - 2024年广州美亚电力消耗量较去年上升,美亚科技及美亚蓄能运营分别占耗电及耗水总量的29%及18%[48] - 与去年同期相比,广州美亚光伏发电量减少约98.68万千瓦时[48] - 以2019年为基准年,公司能源消耗密度、耗水密度目标是在2024年前各减少5%,目前进行中;包装物料密度目标已达成[49] - 因美亚科技及美亚蓄能2024年投入运作,公司暂未达成以2019年为基准年的能源和耗水减耗目标,预计业务成熟后资源使用将改善[50][51] - 公司新的资源使用减耗目标是以2024年为基准年,在2029年前实现减耗2%[50][51] 违规情况 - 2024年公司未发现有关废气及温室气体排放、排污以及废弃物产生的重大违规情况,未因违规受重大罚款或非货币制裁[41][43] - 2024年集团未发现提供安全工作环境及保护员工方面重大违规,无大额罚款或制裁[79][81] - 2024年度集团未发现重大违反健康安全、广告、标签和隐私等相关法律法规情况,未受重大罚款或制裁[106] - 2024年公司未录得贿赂或贪污指控[107] - 2024年公司及其员工未涉及贿赂、勒索、欺诈或洗钱法律案件[107] - 2024年公司未发现有关产品健康与安全等重大违规情况,未因违规遭受大额罚款或制裁[108] 员工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广州美亚有293名员工,较2023年的308名有所减少[57] - 2024年男性员工197人(占比67%),女性员工96人(占比33%),与2023年占比相同[57] - 2024年30岁以下员工28人(占比9%),较2023年的42人(占比14%)减少[57] - 2024年30 - 50岁员工233人(占比80%),较2023年的234人(占比76%)略有变化[57] - 2024年50岁以上员工32人(占比11%),与2023年人数相同,占比略有上升[57] - 2024年男性员工流失率为13%,较2023年的41%大幅下降;女性员工流失率为8%,较2023年的17%下降[58] - 2024年30岁以下员工流失率为36%,较2023年的68%大幅下降[58] - 2024年30 - 50岁员工流失率为9%,较2023年的29%下降;50岁以上员工流失率为9%,较2023年的14%下降[58] - 2024年中国内地员工流失率为11%,较2023年的33%下降[58] 员工培训与发展 - 广州美亚采纳并执行《培训管理制度》,以实现管理策略和目标[80][82] - 2022年公司采纳并执行《合理化建议╱一点课程制度》,鼓励员工参与企业管理[83] - 2023年7月及11月分别举行5天的精益质量安全管理深化5S改善培训活动[83] - 2024年人力资源部制定《2024年培训计划表》,培训重点包括制度优化等[84][85] - 2024年员工受训百分比为100%,与2023年持平;男性67%、女性33%,与2023年持平;高级管理层3%(2023年2%)、中级管理层11%(2023年9%)、一般员工86%(2023年89%)[85] - 2024年每名员工完成受训平均时数为61.5小时,2023年为36.2小时[87] - 2024年男性员工完成受训平均时数为60.0小时(2023年32.0小时),女性为64.7小时(2023年44.5小时)[87] - 2024年高级管理层完成受训平均时数为75.8小时(2023年60.0小时),中级管理层为76.5小时(2023年44.8小时),一般员工为59.4小时(2023年34.7小时)[87] 安全管理 - 广州美亚的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期从2022年9月23日至2025年9月22日[67] - 广州美亚采用并执行7项职业病防治相关制度,包括《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等[70][72][75] - 广州美亚每年设计特种设备及综合演练计划,提升员工消防及应急救援能力[73][75] - 2021年4月6日,广州美亚通过特种设备生产审查,获新生产许可证,有效期至2025年3月4日[74][75] - 2023年12月22日,广州美亚员工参与消防应急预案演练[76] - 广州美亚在生产区域设置固定式紧急淋浴装置,符合国家劳工安全卫生规定[76][77] - 2024年广州美亚工伤人数4人,因工伤损失工作日数177天,损失日数比率0.2%[79] 供应商情况 - 2024年按地区划分的广州美亚主要供应商数量:中国内地328个(2023年为67个),香港0个(2023年为1个),德国1个(2023年为0个)[92] 认证证书 - 广州美亚取得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期从2024年4月24日至2027年4月23日[36] - 广州美亚延续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有效期从2023年9月23日至2025年9月22日[53] - 广州美亚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有效期从2022年9月23日至2025年9月22日[94] - 《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有效期从2023年12月28日至2026年12月27日[95] - 广州美亚测量管理体系认证(AAA)证书有效期从2022年11月2日至2027年11月1日[96] - 广州美亚绿色建筑节能推荐产品证书有效期从2023年3月17日至2025年3月16日[97] - 广州美亚售后服务完善程度评价体系十星认证证书有效期从2024年1月5日至2025年1月4日[97] - 广州美亚售后服务认证证书有效期从2023年12月22日至2026年12月24日,服务能力符合国家标准GB/T 27922 - 2011五星级[98] - 广州美亚实验室认可证书有效期从2023年8月17日至2029年8月16日[102] 产品质量与客户服务 - 2024年度集团已售或已付运产品无因安全及健康理由回收[104] - 2024年度广州美亚因产品质量问题接获扣款或回收要求,相关投诉已解决[104] - 广州美亚销售中心每年6月末及12月末进行客户满意度测量,每月统计及控制客户抱怨率[105] - 2024年度未收到产品质量不合格相关投诉[105] - 广州美亚实验室认定年度为2016年[101] - 广州美亚制定并执行《综合管理体系手册》[100] - 广州美亚确保实验室检测准确性及公正性,按相关准则和法规提高质量管理水平[100] - 集团确保有能力满足向顾客提供产品及服务的要求,承诺前对多项要求进行评审[104] 反贪污与社会责任 - 2024年公司为董事及员工提供1个反贪污教育及培训项目[107] - 2024年广州美亚在职残疾职工人数为3名[110] - 广州美亚在生产园区种植13个种类的树木以绿化园区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0] - 2024年6月6日端午前夕
慧源同创科技(01116)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3-22 19:13
综合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综合资产总值为795,893,2022年6月30日为761,873[1] - 公司期内收益分别为263,761和345,275[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约人民币5,147,000元,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为人民币6,174,000元[17] - 2022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支付一名主要股东承兑票据利息2,110千元,2021年6月30日为5,659千元[2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和2022年6月30日,公司并无未履行之重大资本承担[21][2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约为人民币2.39218亿元[3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款约为人民币4650.3万元[3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关键管理人员六个月薪金及其他短期雇员福利为人民币155.9万元,2021年同期为人民币240.5万元[4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关键管理人员六个月退休计划供款为人民币0元,2021年同期为人民币2万元[42] - 本期综合收益约2.63761亿元,毛利约3345.2万元,毛利率约12.7%;上期收益约3.45275亿元,毛利约5071.4万元,毛利率约14.7%[103] - 其他收入由上期约560.6万元增加至本期约654.6万元,本期获政府补贴约113万元,上期为19.8万元,废品销售由上期约536万元减至本期约503.9万元,杂项收入由上期约4.8万元增至本期约37.7万元[103] - 其他收益净额由上期约95.9万元减至本期约69万元[103] - 本期经营开支总额约3841.9万元,上期为4562.2万元,其中分销成本约1995.7万元、行政开支约1844.6万元、其他经营开支约1.6万元,分别占本期收益的51.9%、48.0%、0.1%;上期金额分别约为1984.3万元、2576.4万元、1.5万元,分别占上期收益的43.5%、56.5%、0%[103] - 本期财务成本约285万元,上期为739.9万元,其中承兑票据利息约211万元,上期为565.9万元,银行利息开支约25.6万元,上期为147.8万元,其他贷款利息约42.3万元,上期为9.6万元,租赁负债利息为0元,上期为8.7万元,其他财务支出约6.1万元,上期为7.9万元[104] - 本期所得税开支约151.1万元,较上期约365.9万元减少214.8万元,约58.7%[104] - 本期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317.8万元,上期为约89.7万元[10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物业、厂房及设备约5486.1万元,较6月30日约5302.8万元增加约3.5%,主要因购买约514.7万元[10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使用权资产及租赁负债分别约526.8万元及20.3万元,6月30日分别约为537.7万元及20.3万元,本期使用权资产折旧约11.1万元,上期为205万元[10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约为人民币4.04689亿元,较2022年6月30日的约人民币3.67614亿元增加10.1%,主要因客户延期付款致贸易应收款增加约人民币4601.6万元[106][108] - 2022年12月31日,存货约为人民币96,285,000元,较2022年6月30日增加2.9%[159][161] - 2022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约为人民币117,680,000元,较2022年6月30日增加1.9%[160] - 2022年12月31日和2022年6月30日,集团未偿还借贷分别约为人民币35,000,000元和人民币7,637,000元[160]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净资产约为人民币2.10704亿元,6月30日为人民币2.15999亿元;流动比率12月31日约为1.7倍,6月30日为1.8倍[163]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来自银行借贷结余约为人民币3500万元,6月30日约为人民币763.7万元[163] - 期间,集团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出约为人民币3390.4万元,主要因除税前亏损约人民币22.7万元、财务成本约人民币285万元及物业等折旧约人民币205.9万元[163] - 期间,投资活动净现金流出约为人民币372.9万元,主要由购买物业等付款约人民币514.7万元导致[163] - 期间,融资活动净现金流入约人民币2451.3万元,主要源自新借贷人民币3500万元,被偿还银行贷款抵销[163] - 2022年12月31日银行存款及现金结余约为人民币2572.5万元,6月30日为人民币3320.1万元[163] - 2022年12月31日债务对权益比率约为80.7%,6月30日约为71.1%[16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法定股本约为人民币724,843,000元(8亿港元),分为40亿股,每股面值0.2港元;已发行股本约为人民币391,760,000元(4.316亿港元),分为21.58亿股[163] 市场及行业情况 - 2022年下半年钢材价格逐月下降,降幅约为30% [45] - 2022年客户对钢材制品的需求同比下降约40% [45] - 估值师认为行业具有韧性,有望最迟于2023年下半年逐步回归疫情前水平[66] - 估值师认为行业预计不迟于2023年下半年稳步复苏并逐渐恢复到疫情前水平[88] 业务战略与项目进展 - “三旧”改造咨询服务可作为集团业务战略,集团将选择开发有战略价值土地并拓展业务[72] - 管理层认为前景审慎乐观,会与当地政府沟通使珠海项目恢复正常进度[72] - 目标公司拥有珠海华发月堂房产开发有限公司,管理月堂村更新项目[74][78] - 公司拟与卖方及担保人订立补充协议II,将新目标期间延长至2024年12月31日[91] - 计算累计纯利将以目标集团2019 - 2021年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内税后纯利为基准[91] - 目标公司主要资产为项目公司49%股权,项目公司入账列为目标集团的联营公司[91] - 董事考虑改变计算方法,累计纯利 = 税后纯利 + 项目公司的未变现溢利[91] - 公司仍在与卖方及担保人磋商,以落实补充协议II的条款及条件[91] - 董事会认为业务顾问可为集团环保科技业务提供咨询服务[93] - 购股50%于合营协议完成日期归属,可在有效期届满前行使;另50%待合营协议完成后,于公司成功完成商务顾问引荐及推动的股债融资日期归属,也可在有效期届满前行使,购股有效期为授出日(2022年1月12日)起十年[94][96][98] - 顾问协议完成须股东在特别大会通过决议批准授出购股及相关交易,2022年4月22日特别大会通过决议,4月25日顾问协议完成[98] - 截至目前,商务顾问未为公司介绍合适环保技术业务合作伙伴[98] - 2022年7月25日,广州美亚与高威、Start Upward及一名人士订立股权投协议,高威有条件同意向美亚科技现金出资600万元人民币[98] - 广州美亚有条件同意作出出资,使美亚科技股本投资从100万元人民币增至1400万元人民币[98] - 美亚科技注册资本将因出资从100万元人民币增至2000万元人民币[98] - 出资后,广州美亚及高威拥有美亚科技股权分别为70%及30%,广州美亚股权从100%稀释至70%[98][99] - Start Upward在收到美亚科技首笔500万元人民币现金后,授予美亚科技独家专利使用权[100] - 美亚科技正在广州永和经济区建设超高效项目机房和四条纳米PCM生产线,预计2023年4月下旬完成[100] - 城市更新项目规划及咨询本期无收入,上期也无收入,本期亏损约66.5万元,上期亏损约208.8万元[103] - 该期间中国内销钢材产品收益约为人民币2.33165亿元,较前期减少约20.9%;间接出口销售钢材产品收益约为人民币1410.1万元,较前期减少约60.8%;境外直接出口销售钢材产品收益约为人民币1649.5万元,较前期增加约13.3%[125] - 钢材产品分部总收益由前期的约人民币3.45275亿元下降23.6%至该期间的约人民币2.63761亿元[125] - 钢材产品分部该期间毛利约为人民币3345.2万元,毛利率约为12.7%,前期毛利约为人民币5071.4万元,毛利率约为14.7%[125] - 钢材产品分部该期间分部溢利约为人民币757.7万元,前期为人民币1975.2万元[125] - 出资后,广州美亚于美亚科技持有的股权将由100%摊薄至70%[126] - 美亚科技已支付首批现金代价人民币500万元给Start Upward以获独家专利[126] - 美亚科技在广州美亚厂区内建设超高效项目机房及四条纳米PCM生产线,预期2023年4月下旬完成[126] 法律诉讼与纠纷 - 2012年3月29日,宝鼎财务有限公司及宝鼎集团有限公司向公司发出传讯令状,申索1550万港元款项及相关诉讼费[39] - 2012年3月29日,Capital Wealth Finance Company Limited和Capital Wealth Corporation Limited向公司索赔1550万港元及相关法律费用[138] - 2021年4月14日,公司接获两份传讯令状,原告指公司根据可换股票据(本金9000万港元)及承兑票据(本金3亿港元)负有债务[139][141] - 广州美亚前管理层曾向三间投资公司提供合计人民币5000万元可疑投资,福田区法院判决两名被告偿还人民币3000万元及利息[140][142] - 2020年6月5日上诉法院将针对特定人士(包括公司)责任的决定作废,案件发还审裁处考虑特定问题[184][186] - 2012年3月29日,宝鼎财务等针对公司发出传讯令状,索偿1550万港元及相关诉讼费,公司拟提起抗诉[169] - 广州美亚接法院通知被告无执行资产偿债,正考虑对被告最终实益拥有人提民事诉讼[173] 公司治理与人事变动 - 2022年3月29日董事会决议,广州美亚成立一般管理及控制委员会取代多个委员会[149] - 2022年4月下旬,广州美亚成立一般管理及控制委员会取代多个委员会[151] - 独立调查员认为大股东提名董事的任命有效,相关董事会决议是为加强广州美亚治理[150] - 独立调查员认为主要股东提名董事任命有效,相关董事会决议符合公司及股东利益[152] - 2021年12月2日公司知悉前董事徐立地和王冬奇涉嫌滥用百门投资公司印章,解除李国梁、林锦和及温丽曼广州美亚董事职务[174] - 2022年1月6日公司作为原告对徐立地和王冬奇提出非正审禁制令济助申请[174] - 2022年1月17日香港高等法院就该申请进行聆讯[174] - 被告行为违反2017年8月4日签署的承诺书[174] - 公司要求被告交出广州美亚及部分间接附属公司印章[174] - 2022年1月20日公司收到高等法院命令,非正审禁制令济助申请被驳回[174] - 2021年10月26日,公司主要股东收购4.6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24.04%[180] - 2021年11月24日,广州美亚股东大会在董事会不知情下,解除李先生、林先生及温女士董事职位,委任郝先生、贺先生及刘先生为董事[175] - 2021年12月,董事会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调查徐先生和王先生涉嫌违反受信责任及相关指控[175] - 2021年12月中旬,独立调查员获委任调查相关事宜[175] - 2022年1月中旬,独立调查委员会将王先生指控交独立调查员调查[175] - 2022年1月29日,广州美亚股东特别大会举行,决议新董事包括李先生、林先生、温女士、肖立波先生及黄福根先生,郝先生、贺先生及刘先生不再担任董事[177] - 2022年2月28日,陆建平先生接替黄先生成为独立调查委员会成员[175] - 2022年4月初,独立调查员出具报告,独立调查委员会审阅并向董事会提供建议,董事会同意实施[175] - 2021年12月3日,徐先生辞任时对公司及若干董事提出指控[180] - 公司正寻求法律意见,考虑对徐先生和王先生提起法律诉讼[175] - 前非执行董事王先生于2022年1月11日辞职时对公司及若干董事提出指控,独立调查员认为指控不属实[182] - 公司针对王先生提起法律程序的详情已在2022年1月10日及20日的公告披露[182] - 徐先生及王先生辞任后,集团高级管理层负责日常运作,他们在集团有超4年工作经验,集团运营稳定,二人辞任无重大影响[182] 其他事项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及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无个别客户为集团综合收益总额贡献超10%[1] - 2022年12月31日,认沽期权
慧源同创科技(01116) - 2022 - 年度财报
2022-10-28 19:5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美亚控股有限公司,于开曼群岛注册成立,股份代号1116 [1][4] - 公司股份在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为1116,每手买卖单位为10,000股股份[9]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总办事处暨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湾仔骆克道88号21楼[8] - 股份为公司股本中每股面值0.20港元的普通股[6] 报告期相关信息 - 报告期为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18个月[6][96][102][103] - 公司财政年度结算日由12月31日改为6月30日,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涵盖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18个月期间[10] 股东大会信息 - 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将于12月14日在香港举行[4] - 2022年股东特别大会于4月22日在香港举行[4] - 2021年5月28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127] 购股权计划信息 - 购股权计划于2019年5月31日被公司采纳[6] - 股东于2019年5月31日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上批准并采纳购股期权计划[68][7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集团综合收益约人民币902,652,000元,较2020年度的人民币581,112,000元增加55.3%[10] - 报告期毛利率为13.2%,2020年度为20.7%[10] - 报告期集团亏损约人民币8,819,000元,2020年度录得溢利人民币20,680,000元[10] - 报告期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人民币14,304,000元,2020年度为拥有人应占溢利人民币15,854,000元[10] - 报告期每股亏损为人民币0.66分,2020年度为每股盈利人民币0.73分[10] - 报告期公司实现销售收入约人民币9.01176亿元,较2020年度的人民币5.36646亿元增长67.9%[11] - 报告期内,中国内销钢材产品收益约为7.93亿元,较2020年的4.54亿元增加约74.5%[31] - 报告期内,中国间接出口销售钢材产品收益约为6574.4万元,较2020年的5294.2万元增加约24.2%[31] - 报告期内,中国境外直接出口销售钢材产品收益约为4240.4万元,较2020年的2928.8万元增加约44.8%[31] - 生产及销售钢材产品分部总收益由2020年的5.37亿元增加67.9%至报告期的9.01亿元[31] - 报告期内,生产及销售钢材产品分部毛利约为1.17亿元,毛利率约为13.0%,2020年毛利约为7585.1万元,毛利率约为14.1%[31] - 城市更新项目规划及咨询分部报告期收益约为147.6万元,2020年为4446.6万元,报告期分部亏损约为772.5万元,2020年溢利约为3470.3万元[31] - 集团报告期收益约为9.03亿元,毛利约为1.19亿元,毛利率约为13.1%,2020年收益约为5.81亿元,毛利约为1.20亿元,毛利率约为20.7%[32] - 集团其他收入由2020年的1125.8万元增加至报告期的2463.7万元,报告期获政府补贴471.2万元,2020年为186.7万元,废品销售由2020年的803.7万元增加至报告期的1834.4万元[32] - 集团由2020年其他亏损净额约902.6万元转为报告期其他收益净额约252.5万元[32] - 集团报告期经营开支总额约为1.31亿元,2020年为7488.6万元,其中分销成本、行政开支和其他经营开支分别约占报告期收益的46.5%、53.5%及0%[32] - 报告期公司财务成本约1791.5万元,2020年为1444.2万元,其中承兑票据利息约1326.9万元,2020年为1211.2万元[33] - 报告期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430.4万元,2020年为溢利约1585.4万元[33] - 2022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约为5302.8万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4748.2万元增加约11.7%[33] - 2022年6月30日使用权资产及租赁负债分别约537.7万元及20.3万元,2020年12月31日分别约为782万元及242.1万元[33] - 2022年6月30日收购事项产生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约为0元,2020年12月31日为1.9万元[34] - 2022年6月30日存货约为9354.3万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8763.5万元增加6.7%,原材料减少34.6%,制成品增加65.8%[34] - 2022年6月30日贸易应收及其他应收款约为36761.4万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38472.1万元减少4.4%[34] - 2022年6月30日贸易应付及其他应付款约为11544.7万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9874.9万元增加约16.9%[34] - 2022年6月30日和2020年12月31日,集团未偿还借贷分别约为人民币7,637,000元和人民币40,000,000元[35] - 年利率4.35%至5.22%的人民币4,000,000元银行贷款已在报告期内偿还,报告期内有年利率8%至10%的第三方港元贷款[35] - 收购事项完成时,公司附属公司发行本金158,000,000港元承兑票据,年利率3%,实际利率10%,发行时公允价值约人民币122,260,000元[35]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法定股本约为人民币724,843,000元,已发行股本约为人民币391,760,000元[35]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人民币215,999,000元,2020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231,347,000元,流动比率均约为1.8倍[35]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来自财务机构及第三方借贷结余约为人民币7,637,000元,2020年12月31日来自银行借贷为人民币40,000,000元[36] - 报告期内,集团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入约为人民币21,471,000元,投资活动净现金流出约为人民币12,742,000元,融资活动净现金流出约为人民币40,621,000元[36] - 2022年6月30日银行存款及现金结余约为人民币33,201,000元,2020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37,575,000元[36] - 2022年6月30日债务对权益比率约为71.1%,2020年12月31日约为71.3%[36]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碳钢产品销售收入约人民币6.91582亿元,较2020年度增长67.8%;不锈钢产品销售收入约人民币2.09594亿元,较2020年度增长68.3%[1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城市更新规划及咨询服务项目预计改造范围内占地面积总共约480亩[15][17] - 报告期集团城市更新项目规划及咨询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47.6万元,2020年为人民币4446.6万元[20][23] 公司业务发展举措 - 公司已申请9项专利并获受理[13][16] - 公司实施“全员全网”网络营销模式,推行“KSF”全绩效考核管理模式和“得分制”[12][16] - 公司采取“以老带新”方式、开展“技术大比武”活动提升员工技能,降低生产成本[12][16] - 公司与广东工业大学及智能制造企业合作开发新型智能自动化设备[13][16] - 公司将以市场化方式开展“三旧”改造城市更新项目规划及咨询服务[19] - 集团以市场主体形式进行“三旧”改造,虽业务进展慢,但仍将其作为业务发展战略之一[23] 公司交易相关信息 - 公司就买卖目标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订立买卖协议,代价为2.6亿港元[21] - 基于目标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三个财政年度财报,累计纯利约为3298.3万港元,较目标溢利水平2.6亿港元少约2.27亿港元[25] - 2022年3月11日,各方订立补充协议,将目标公司达到目标溢利水平的期限延长18个月[25] - 公司成立独立董事委员会,就补充协议及交易条款向独立股东提供意见[26][27] - 公司委任独立财务顾问,向独立董事委员会及独立股东提供意见[26][27] - 公司将尽快向股东寄发通函及股东特别大会通告[27][28] - 新冠疫情使目标公司物业发展项目因建材供应、劳工短缺和决策延迟而竣工延迟[25] - 新冠疫情使潜在买家实地参观困难,影响珠海置业气氛[25] - 交易截止日期从2022年7月31日延至2023年7月31日[29] - 通函寄发日期预计推迟至2022年10月31日或之前[29] 公司顾问协议及购股期权相关信息 - 2022年1月12日公司与承授人订立为期两年的顾问协议[30] - 董事会决议向承授人授出购股期权,可按每股0.2港元认购174,800,000股股份[30] - 2022年4月22日股东特别大会通过相关决议案[30] - 顾问协议于2022年4月25日完成[30] 公司资金使用情况 - 2018年公开发售完成,共发行1,398,400,000股发售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为人民币243,873,000元[36] - 2020年公司将约4300万元人民币(约5095.5万港元)未动用资本开支所得款项重新分配为一般营运资金[37][4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约4339.6万元人民币(4876.1万港元)用于结付股份复牌费用,约5702.4万元人民币(6407.4万港元)用于偿还贷款,约471.3万元人民币(529.6万港元)用于结付董事薪酬,约3850.2万元人民币(4629.5万港元)用作资本支出,约8391.9万元人民币(1.00645亿港元)用作一般营运资金,约816.9万元人民币(982.3万港元)未动用[38][40] 公司法律纠纷相关信息 - 2012年3月29日,公司被申索1550万港元及相关诉讼费,公司拟抗辩[42] - 2021年4月14日,公司因可换股票据(本金9000万港元)及承兑票据(本金3亿港元)被申索,公司将全力抗辩[42] - 广州美亚前管理层曾向三家投资公司提供合计5000万元人民币可疑投资,现管理层采取法律行动追款[44][47] - 2018年福田区法院判决两名被告向广州美亚偿还3000万元人民币及利息,公司核数师发表保留意见并作减值[44][47] - 因被告无执行资产,广州美亚考虑对其最终实益拥有人提民事诉讼[45][48] - 百门投资持有广州美亚81.4%股权,前董事徐立地和王冬奇被怀疑滥用其公司印章,解除现任董事职务,违反受信责任[50] - 2022年1月6日公司对徐立地和王冬奇提出非正审禁制令济助申请,1月17日香港高等法院进行聆讯[50] - 2022年1月20日公司收到高等法院命令,非正审禁制令济助申请被驳回[50] - 公司仍在寻求法律意见,考虑在中国及/或新加坡对徐立地和/或王冬奇提出法律诉讼[51] - 2021年12月董事会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调查徐立地和王冬奇涉嫌违反受信责任等事宜[51] - 2021年12月中旬独立调查员获委任调查相关事宜[51] - 2022年1月中旬独立调查委员会将王冬奇所作指控交由独立调查员调查[51] - 2022年2月28日陆建平接替黄志坚成为独立调查委员会成员[51] - 2022年4月初独立调查员出具报告,董事会同意报告及独立调查委员会建议并即时实施[51] - 独立调查员认为徐立地和王冬奇违反了对公司的受信责任[51] - 2016年3月4日,公司被香港证监会通知在市场失当行为审裁处展开研讯程序[65] - 2016年11月1日进行责任聆讯,2017年3月15日进行制裁聆讯[65] - 2017年2月7日及4月5日,审裁处分别发出两份报告[65] - 2020年6月5日,上诉法院宣布判决,将针对特定人士(包括公司)责任的决定作废[65] - 发还审裁处进行的聆讯原定于2021年8月进行,现已押后至审裁处厘定的日期[66][70] - 公司集团正在采取法律行动撤销协议,恢复对黑晶51%股权的所有权[91] - 集团提起法律诉讼恢复对黑晶51%股权的所有权,等待法院聆讯日期,核数师将视结果确定是否合并黑晶财务报表[106] 公司董事任免相关信息 - 2021年10月26日公司主要股东收购4.6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24.04%[53][59] - 2021年11月24日广州美亚股东大会上李先生、林先生及温女士被
慧源同创科技(01116)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3-29 16:32
报告期信息 - 报告期为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十二个月[1] 管理层变动 - 李国梁先生于2021年1月15日辞任主席,2022年2月22日再获委任[4] - 肖立波先生于2021年11月9日获委任为行政总裁[4] - 郑旭冰先生于2021年1月15日获委任为主席,2月28日逝世[4] - 徐立地先生于2021年3月12日获委任为主席,12月3日辞任主席及执行董事[4] - 林宗泽先生于2021年11月25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4] - 郑宝麒女士于2021年11月25日获委任,2022年3月10日辞任非执行董事[4] - 林文杰先生于2022年1月7日辞任公司秘书,郭兆文黎刹骑士勋贤同日获委任[5] - 林文杰先生于2022年1月7日停任授权代表,郭兆文黎刹骑士勋贤同日获委任[5] - 2021年11月24日广州美亚股东大会在董事会不知情下解除李先生、林先生及温女士董事职位,委任郝先生、贺先生及刘先生为董事[110][111] - 董事会决议广州美亚有关解除和委任董事的决议案无效[109][111] - 2022年1月29日广州美亚股东特别大会决议新董事包括李先生、林先生、温女士、肖立波先生及黄福根先生,郝先生、贺先生及刘先生自当日起不再担任董事[112] - 2022年1月11日前非执行董事王先生辞职时对公司及若干董事提出指控,董事会已提交内部调查委员会调查[112] - 执行董事肖立波于2021年11月26日获委任为行政总裁[120] 公司基本信息 - 独立核数师为中汇安达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5] - 公司股份代号为1116,买卖单位为10,000股[6]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制造钢管等钢铁制品以及提供城市更新项目规划及咨询[13] - 公司有两个可呈报分部,分别是中国的钢铁和服务分部[1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收益为691,756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581,112千元人民币[7] - 2021年毛利为94,620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120,317千元人民币[7] - 2021年期内亏损2,558千元人民币,2020年期内溢利20,680千元人民币[7][8] - 2021年每股亏损0.29人民币分,2020年每股盈利0.73人民币分[7] - 2021年其他全面收益为1,325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1,172千元人民币[8] - 2021年期内全面亏损1,233千元人民币,2020年期内全面收益21,852千元人民币[8] - 2021年非流动资产为271,658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264,637千元人民币[9] - 2021年流动资产为559,330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509,950千元人民币[9] - 2021年资产净值为492,006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495,099千元人民币[9][10] - 2020年1月1日公司所有者应占权益为473,785千元人民币,2020年年度溢利为20,680千元人民币,2020年12月31日为495,099千元人民币[11] - 2021年1月1日期初所有者应占权益为495,099千元人民币,期内溢利/(亏损)为 - 1,233千元人民币,2021年12月31日为492,006千元人民币[11] - 2021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25,392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 - 44,585千元人民币[12] - 2021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14,026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 - 18,633千元人民币[12] - 2021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9,852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 - 42,165千元人民币[12] - 2021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434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 - 105,383千元人民币[12] - 2021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4,948千元人民币,2020年末为37,575千元人民币[12] - 2021年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所得款项为355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228千元人民币[12] - 2021年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付款为14,381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19,130千元人民币[12] - 2021年1月1日按第三級公允價值計量資產於損益確認總虧損19千元,2020年為7,551千元;2021年末為0,2020年末為19千元[26] - 2021年銷售鋼管等鋼製品收入690,374千元,城市更新項目規劃及諮詢收入1,382千元,總收益691,756千元;2020年銷售鋼管等鋼製品收入536,646千元,城市更新項目規劃及諮詢收入44,466千元,總收益581,112千元[31] - 2021年钢 - 中国业务收益690,374千元,2020年为536,646千元;服务 - 中国业务2021年收益1,382千元,2020年为44,466千元[32] - 2021年其他收入16,817千元,其中政府补贴4,024千元、废料销售12,595千元、杂项收入198千元;2020年其他收入10,489千元[33] - 2021年所得税开支5,018千元,其中即期税项4,547千元、过往年度超额拨备471千元;2020年所得税开支11,940千元[35] - 2021年已售存货成本597,136千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4,478千元,使用权资产折旧1,607千元,汇兑亏损净额311千元,出售物业等亏损净额778千元,员工成本40,303千元;2020年对应数据分别为460,795千元、3,682千元、1,783千元、778千元、44,265千元[38] - 2021年公司所有者应占亏损约6,255,000元,2020年为溢利15,854,000元,加权平均已发行普通股均为2,158,000,000股[40][43] - 2021年及2020年无已发行在外潜在普通股,每股摊薄盈利与每股基本盈利相同[41][43] - 2021年集团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约14,381,000元,2020年约为19,130,000元[44][45] - 2021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账款约为人民币2.43065亿元,2020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2.15184亿元[46] - 2021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账款约为人民币3639.2万元[48] - 2021年支付一名主要股东承兑票据利息为人民币1129.6万元,2020年为人民币1211.2万元[54] - 2021年集团主要管理人员薪金及其他短期雇员福利为人民币2659万元,2020年为人民币3578万元[55] - 2021年集团主要管理人员退休计划供款为人民币15万元,2020年为人民币16万元[55] - 2021年全年集团综合收益约6.92亿元,同比增加19.0%;毛利率为13.7%,去年同期为20.7%;集团录得亏损约255.8万元,去年同期为溢利2068万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625.5万元,去年同期为溢利1585.4万元;每股亏损0.29分,去年同期为每股盈利0.73分[58] - 核心子公司广州美亚2021年除税前溢利约3208.6万元,较去年同期约3907.8万元下跌17.9%[58] - 2021年广州美亚钢材产品销售收入约6.90亿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28.6%;其中碳钢产品销售收入约5.32亿元,同比增长29.1%;不锈钢产品销售收入约1.58亿元,同比增长26.4%[59] - 城市更新项目规划及咨询服务本期收入138.2万元,2020年同期为4446.6万元[63][65][67][70] - 国内钢材产品内销收益约6.04351亿元,较去年同期约4.54416亿元增加约33.0%[66][70] - 国内钢材产品间接出口销售收益约5712.7万元,较去年同期约5294.2万元增加约7.9%[66][70] - 境外钢材产品直接出口销售收益约2889.6万元,较去年同期约2928.8万元下跌约1.3%[66][70] - 本期毛利约9462万元,毛利率约为13.7%,去年同期毛利约1.20317亿元,毛利率约为20.7%[68][70] - 本期经营开支总额约9042.2万元,其中分销成本约4361.1万元,行政开支约4434.3万元,其他经营开支约246.8万元[69] - 本期融资成本约1460.4万元,2020年为1444.2万元[6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法定股本约7.24843亿元,已发行股本约3.9176亿元[7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净流动资产约2.20445亿元,流动比率约为1.7倍[7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等借款余额约8425.4万元,2020年12月31日为4000万元[74]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人民币2.20445亿元,2020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2.31347亿元;流动比率从2020年的1.8倍变为2021年的约1.7倍[77]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借贷结余约为人民币8425.4万元(2020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4000万元)[78] - 本期集团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出约为人民币2539.2万元,投资活动净现金流出约为人民币1402.6万元,融资活动净现金流入约为人民币3985.2万元[79] - 2021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约为人民币3494.8万元(2020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3757.5万元)[79] - 2021年12月31日债务对权益比率约为86.5%,2020年12月31日为71.3%;借贷即期部分分别占2021年和2020年总资产约10.1%及5.2%[79] - 2021年12月31日,约人民币4339.6万元用于结付股份复牌费用,约人民币5702.4万元用于偿还贷款等[80]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约有370名雇员,期间总员工成本约为人民币40,303,000元,包括退休福利成本约人民币5,607,000元[95][9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12个月,钢铁分部来自外部客户收益为690,374千元人民币,服务分部为1,382千元人民币,总计691,756千元人民币[1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12个月,钢铁分部溢利为32,086千元人民币,服务分部亏损为5,771千元人民币,总计26,315千元人民币[1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钢铁分部资产为456,357千元人民币,服务分部为345,977千元人民币,总计802,334千元人民币[1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钢铁分部负债为165,797千元人民币,服务分部为17,144千元人民币,总计182,941千元人民币[16]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12个月,钢铁分部来自外部客户收益为536,646千元人民币,服务分部为44,466千元人民币,总计581,112千元人民币[17]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12个月,钢铁分部溢利为39,078千元人民币,服务分部为34,703千元人民币,总计73,781千元人民币[17]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钢铁分部资产为406,974千元人民币,服务分部为348,829千元人民币,总计755,803千元人民币[17]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钢铁分部负债为113,442千元人民币,服务分部为19,633千元人民币,总计133,075千元人民币[17] - 2021年末可呈報分部資產總值802,334千元,企業及未分配資產28,654千元,綜合資產總值830,988千元;2020年末可呈報分部資產總值755,803千元,企業及未分配資產18,784千元,綜合資產總值774,587千元[20] - 2021年末可呈報分部負債總額182,941千元,企業及未分配負債156,041千元,綜合負債總額338,982千元;2020年末可呈報分部負債總額133,075千元,企業及未分配負債146,413千元,綜合負債總額279,488千元[20] 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