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亚控股(01116)

搜索文档
MAYER HOLDINGS(01116.HK)成立合资公司及应用集团余热回收技术
格隆汇· 2025-05-26 22:09
合资公司成立与技术突破 - 公司通过附属公司广州美亚与北京怀来数据中心企业成立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5百万元,其中广州美亚出资3.3百万元持股66%,怀来企业出资1.7百万元持股34% [1] - 合资公司旨在利用数据中心余热回收技术为居民供暖及支持农业温室种植,实现节能储能 [1] - 合资公司在减碳排放科研项目上取得重大突破,全国首创AI智能算力余热回收技术,填补国内余热回收科技空白 [1] 技术应用与行业影响 - 余热回收技术已成功应用,引起国家高度关注,多省市政府派员调研怀来数据中心并认可技术重要性 [2] - 该技术有望被其他数据中心快速推广,解决行业长期存在的环保问题,特别是降温载热问题 [2] - 技术将大幅降低取暖和碳排放成本,改变传统能源使用模式,助力国家节省大量能源 [1] 行业背景与社会价值 - 数据中心高温排放长期影响气候变化并引发自然灾害,威胁人民健康 [1] - 目前我国共有八大数据中心,环保问题亟待解决 [2] - 公司技术为集团实现双碳目标迈出里程碑式进展 [1]
MAYER HOLDINGS对PCM业务前景持乐观态度,并将继续探索及把握新的合作机会
智通财经· 2025-05-21 22:26
PCM技术合作与发展 - 公司与多所大学及机构合作开发PCM技术,针对不同温度及场景进行配方实验研究以扩大应用范围 [1] - 2023年8月及2024年9月分别与农业农村部工程建设服务中心签订为期一年及三年的技术咨询指导合同,推动PCM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1] - 农业农村部作为国家农业现代化推进机构,将为公司提供政策、技术及资源支持,包括地方政府和研究机构的协同合作 [1] 农业农村部合作内容 - 农业农村部将协助公司建设"碳中和"数字农业产业园示范基地,并提供规划支持 [2] - 协助获取农业领域政策资料及政府基金申请,推动PCM技术试验及数据收集分析工作 [2] - 组织权威专家推广PCM技术在设施农业、农产品及冷链等领域的应用,并建立企业标准体系 [2] 业务前景与规划 - 董事会认为农业农村部的支持将加速PCM技术在农业领域的验证与应用,助力国家碳中和目标并可能实现负碳排放 [2] - 公司对PCM业务前景持乐观态度,将持续探索新合作机会以创造价值,并适时向市场更新进展 [2]
MAYER HOLDINGS(01116)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3-27 16:4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1-12月公司收益为395,186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370,017千元人民币[10] - 2024年1-12月公司销售成本为350,626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318,898千元人民币[10] - 2024年1-12月公司毛利为44,560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51,119千元人民币[10] - 2024年1-12月公司经营亏损7,854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经营溢利1,019千元人民币[10] - 2024年1-12月公司除税前亏损10,465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3,102千元人民币[10] - 2024年1-12月公司期内亏损8,989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5,125千元人民币[10] - 2024年1-12月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8,650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5,863千元人民币[10] - 2024年1-12月非控股权益应占期内亏损339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溢利738千元人民币[10] - 2024年1-12月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0.40人民币分,2023年同期为0.27人民币分[10] - 2024年1-12月公司期内全面开支总额为11,467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5,167千元人民币[12] - 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100,849千元,较6月30日的100,476千元增长0.37%[13]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为513,985千元,较6月30日的494,100千元增长3.92%[13]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为502,115千元,较6月30日的470,690千元增长6.67%[13] - 2024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为112,719千元,较6月30日的123,886千元下降9.02%[1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年度溢利/(亏损)为亏损8,989千元,较2023年同期亏损5,125千元扩大75.39%[1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4,913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29,554千元增加85.81%[1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997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18,529千元减少94.61%[1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42,441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37,955千元增长11.82%[16]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为47,092千元,较期初的57,554千元减少18.18%[16] - 2024年和2023年可呈報分部收益總額及綜合收益分別為395,186千元人民幣和370,017千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8%[33] - 2024年和2023年可呈報分部溢利總額分別為6,964千元人民幣和9,041千元人民幣,同比下降22.97%[33] - 2024年和2023年期內綜合虧損分別為8,989千元人民幣和5,125千元人民幣,虧損擴大75.39%[33] - 2024年12月31日和2024年6月30日可呈報分部資產總值分別為527,107千元人民幣和512,342千元人民幣,增長2.88%[33] - 2024年和2023年銀行利息收入分別為474千元人民幣和0千元人民幣,政府補貼分別為3,122千元人民幣和5,706千元人民幣,同比下降45.29%[42] - 2024年和2023年中國企業所得稅分別為 - 1,476千元人民幣和2,023千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72.96%[45] - 2024年和2023年已售存貨成本分別為350,626千元人民幣和318,898千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49] - 2024年和2023年員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分別為31,927千元人民幣和27,030千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12%[49] - 2024年基本每股虧損按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約8,650,000元人民幣計算,2023年為5,863,000元人民幣[5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購物業、廠房及設備約1,471,000元人民幣,2023年同期約為20,921,000元人民幣,同比下降92.97%[5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人民币865万元,2023年为亏损人民币586.3万元[5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集团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约人民币147.1万元,2023年同期约为人民币2092.1万元[5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支付一名主要股东之承兑票据利息2024年为0元,2023年为109.4万元人民币[7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集团主要管理人员薪金及其他短期雇员福利2024年为49.2万元人民币,2023年为87.9万元人民币[77] - 2024年下半年公司综合收入约3.95186亿元,较2023年下半年增长6.8%[129] - 2024年下半年公司毛利率为11.3%,2023年下半年为13.8%[129] - 2024年下半年公司亏损约898.9万元,2023年下半年亏损512.5万元[129] - 2024年下半年公司每股亏损0.40分,2023年下半年每股亏损0.27分[129] - 该期间公司呈报综合收益约3.95186亿元,较前期约3.70017亿元增加6.8%[133] - 该期间公司毛利率为11.3%,前期为13.8%[133] - 该期间公司录得亏损约898.9万元,前期录得亏损512.5万元[133] - 该期间公司每股亏损为0.40元,前期为每股亏损0.27元[133] 公司业务线相关情况 - 2024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公司及附属公司主要从事投资控股、钢管和钢板制造及城市更新项目规划咨询[18] - 公司于2024年7月1日至12月31日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制造钢管等制品及提供城市更新项目规划咨询[22] - 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销售钢管等制品外部客户收益395,186千元人民币[32] - 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销售钢管等制品分部溢利6,964千元人民币[32] - 2024年12月31日(未经审核),销售钢管等制品分部资产507,459千元人民币[32] - 2024年12月31日(未经审核),销售钢管等制品分部负债285,541千元人民币[32] - 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销售钢管等制品外部客户收益370,017千元人民币[32] - 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销售钢管等制品分部溢利9,083千元人民币[32] - 2024年6月30日(经审核),销售钢管等制品分部资产492,694千元人民币[32] - 2024年6月30日(经审核),销售钢管等制品分部负债261,284千元人民币[32] - 公司核心子公司广州美亚持股81.4%,该期间录得税前利润约696.4万元,较前期约908.3万元下降23.3%[131][13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城市更新规划及咨询服务项目位于珠海,预计占地面积约480亩[143][146] - 该期间公司城市更新项目规划及咨询服务无收益,前期为人民币零元[144][147] - 月堂村更新项目买卖协议代价为2.6亿港元,其中1.58亿港元通过发行承兑票据支付[145][148] - 目标公司拥有华发月堂49%股本权益,管理月堂村更新项目[145][149]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三个财年,目标公司累计税后净利润约2748.6万元,较目标利润2.6亿港元缺口约1.89181亿元[151] - 目标公司累计纯利约为人民币2748.6万元(约3298.3万港元),较目标溢利水平2.6亿港元少约人民币1.89181亿元(约2.27017亿港元)[156] - 2022年3月11日签订补充协议,将目标公司达到目标溢利水平的期限延长18个月至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152][156] - 2022年7月29日签订第二份补充协议,将截止日期从2022年7月31日延至2023年7月31日[155][158] - 收购事项构成公司主要交易,补充协议下交易构成不获豁免关连交易,须经独立股东在股东特别大会批准[153][157] - 公司拟与卖方及担保人订立补充协议II,将新目标期间延长至2024年12月31日并修改目标溢利水平计算公式,截至2023年3月上旬仍在磋商[170][174] - 截至2023年9月27日,月堂村更新项目处于前期阶段,因各方未达成一致意见被搁置,目标公司预计无法达成保证目标溢利水平[176][181] - 珠海其他重建项目也处于初步阶段,有待当地政府部门批准开始施工[178][182] - Happy BVI在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三个财政年度累计净利润约为1440万港元,低于目标溢利水平[187] - 众乐BVI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三个财政年度累计溢利净额约1440万港元,低于目标溢利水平,公司拟收回4.1亿股代价股份并索偿[192] 公司财务报告准则相关 - 公司采用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且于2024年7月1日开始会计期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无重大变动[21][24] 公司贸易应收应付账款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账及其他应收款中贸易应收款约为人民币2.58281亿元[58]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账及其他应付款中贸易应付款约为人民币8115.3万元[60]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0 - 60天为1.27392亿元,61 - 180天为8523.3万元,超180天为4565.6万元[59]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款0 - 60天为7505.9万元,61 - 180天为125.6万元,超180天为483.8万元[61] 公司法律诉讼及相关事件 - 2012年3月29日,宝鼎财务及宝鼎集团向公司发出传讯令状,申索1550万港元款项及相关诉讼费[66][70] - 2019年11月26日,公司发行本金1.58亿港元承兑票据,年利率3%,发行时公允价值约1.3609亿港元(约人民币1.2226亿元),实际利率10%[62][67] - 2022年2月9日,公司前董事以530万元出售黑晶51%股权,公司认为交易不合理,提起法律诉讼[71] - 2024年2月1日,深圳宝安区人民法院驳回公司诉求,公司决定上诉,案件仍在进行中[72] - 2022年2月9日,公司前董事以530万元人民币出售集团在黑晶的51%股权,公司认为交易不可执行并发起法律行动,2024年1月2日法院驳回申索,公司已上诉[73] - 2023年10月5日,公司向香港高院提交传票令状,起诉周与陈拒绝移交目标公司会计文件[179][183] - 公司认为Elate Ample无本票付款责任,正采取法律行动取回4.1亿股代价股份并索赔[188] 公司股份出售及财务报表刊发相关 - 2025年3月5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出售众乐(香港)新城市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代价为1元人民币,3月12日完成出售[78][80] - 董事会于2025年3月26日批准并授权刊发财务报表[79][81] - 公司预计2024年度业绩、2024年中期业绩、2023年度业绩及2025年中期业绩均于2025年3月26日刊发[119][120][123][124] - 2025年3月5日,公司子公司Elate Ample出售Happy BVI全部已发行股份,代价为人民币1元,不构成须予公布的交易[185] - 2025年3月5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Elate Ample出售众乐BVI全部已发行股份,代价为人民币1元,所有适用百分比率未超5%,不构成须予披露交易[191] 公司停牌及复牌相关 - 公司须在2023年9月30日或之前公布2023年度业绩,但因需额外时间收集资料无法按时公布[82][84] - 公司认为不宜公布2023年度未经审核的管理账目,将与核数师
MAYER HOLDINGS(01116)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3-27 16:4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370,017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263,761千元人民币[13] - 2023年同期销售成本为318,898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230,309千元人民币[13] - 2023年毛利为51,119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33,452千元人民币[13] - 2023年经营溢利为1,019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2,667千元人民币[13] - 2023年除税前亏损为3,102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227千元人民币[13] - 2023年期内亏损为5,125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738千元人民币[13] - 2023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0.27人民币分,2022年为0.15人民币分[13] - 2023年换算海外业务产生之汇兑差额为9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 - 12,759千元人民币[15] - 2023年期内其他全面开支(除税后)为42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878千元人民币[15] - 2023年期内全面开支总额为5,167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3,616千元人民币[15] - 2023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97,702千元,较6月30日的79,438千元增长22.99%[16]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为491,296千元,较6月30日的454,349千元增长8.13%[16]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为452,491千元,较6月30日的392,087千元增长15.40%[16] - 2023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为136,389千元,较6月30日的141,356千元下降3.51%[1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9,554千元,2022年同期为33,904千元[1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8,529千元,2022年同期为3,729千元[1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7,955千元,2022年同期为24,513千元[19] - 2023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为34,914千元,较期初的46,388千元减少24.73%[1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来自外部客户的总收益为370,017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263,761千元人民币增长约40.28%[3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可呈报分部总溢利为9,041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6,912千元人民币增长约30.80%[3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可呈报分部资产总值为509,989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6月30日的475,416千元人民币增长约7.27%[3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可呈报分部负债总额为249,075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6月30日的207,254千元人民币增长约20.18%[34] - 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期内综合亏损为5,125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1,738千元人民币[3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综合资产总值为588,988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6月30日的533,787千元人民币增长约10.34%[3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综合负债总额为452,609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6月30日的392,431千元人民币增长约15.33%[35] - 2023年和2022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钢管、钢片及其他钢制品销售收益分别为370,017千元人民币和263,761千元人民币[42] - 2023年和2022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分别为12,420千元人民币和6,944千元人民币,其中政府补贴分别为5,706千元人民币和1,130千元人民币[45] - 2023年和2022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分别为2,023千元人民币和1,511千元人民币,中国附属公司一般按2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广州美亚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按15%税率缴纳[48][49][50] - 2023年和2022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已售存货成本分别为318,898千元人民币和230,309千元人民币[52] - 2023年和2022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分别约为5,863,000元人民币和3,178,000元人民币,加权平均已发行普通股均为2,158,000,000股[54][58] - 2023年和2022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集团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分别约为20,921,000元人民币和5,147,000元人民币[56][6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账及其他应收款中贸易应收账约为271,902,000元人民币[6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0至60天为123,765千元,61至180天为105,972千元,181至365天为19,738千元,超过365天为22,427千元,总计271,902千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分别为105,932千元、81,289千元、15,603千元、25,363千元,总计228,187千元[6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中贸易应付账款约为71,765,000元[6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款0至60天为68,309千元,61至180天为986千元,181至365天为458千元,超过365天为2,012千元,总计71,765千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分别为39,040千元、9,582千元、9,713千元、2,755千元,总计61,090千元[6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支付一名主要股东之承兑票据利息为109.4万元,2022年同期为211万元[7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集团主要管理人员薪金及其他短期雇员福利为87.9万元,2022年同期为155.9万元[79] - 该期间集团综合收益约3.70017亿元,较上期增加40.3%[122][125] - 该期间集团毛利率为13.8%,上期为12.7%[122][125] - 该期间集团亏损约512.5万元,上期亏损173.8万元[122][125] - 该期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586.3万元,上期约317.8万元[122][125] - 该期间每股亏损0.27分,上期每股亏损0.15分[122][125] - 广州美亚该期间税前利润约908.3万元,较上期增加19.9%[123][125] 业务线相关信息 - 2023年公司及附属公司主要活动为投资控股、钢管和钢板制造及城市更新项目规划咨询[21] - 2023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制造钢管等制品及提供城市更新项目规划咨询[25] - 公司有“钢 - 中国”和“服务 - 中国”两个可呈报分部[33]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无单个客户对集团综合收益总额贡献超10%[37][39] - 利润率较低的钢制品内销收益占总销售收益约43.0%[126] - 计入分销成本的服务费增加,分销成本占总营运开支约61.3%[12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在珠海的城市更新规划及咨询服务项目预计占地面积约480亩,该业务期间无收益[139][140][143] - 中国钢材价格从2021年5月至2022年10月较高峰下降约45%,2022年11月上旬至2023年3月中旬反弹约30%,后因需求恢复慢再跌约20%,2023年6月初至9月中旬回升约10%,整体呈下行趋势[137][142] - 公司于2019年6月11日订立买卖协议,以2.6亿港元购买众乐BVI全部已发行股本,目标公司拥有华发月堂49%股本权益[144][147][148] - 基于目标公司2019 - 2021财年财报,收购后累计经审核综合除税后溢利约2748.6万元人民币(约3298.3万港元),较目标溢利水平2.6亿港元少约1.89181亿元人民币(约2.27017亿港元)[145][149] - 2022年3月11日,各方订立补充协议,将目标公司达到目标溢利水平的期限延长18个月至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145][150] - 收购事项为公司主要交易,补充协议拟进行的交易为不获豁免关连交易,须经独立股东在股东大会批准[152][157] - 公司成立独立董事委员会,委任首任独立财务顾问就补充协议向独立股东提供意见[153][157] - 2022年7月29日,各方订立第二份补充协议,将交易完成的最后截止日期从2022年7月31日延至2023年7月31日[154] - 2022年9月30日后,公司委任另一名独立财务顾问就补充协议条款合理性向独立股东提供意见[155] - 公司原预计2023年6月30日前向股东寄发通函,后因情况变化未寄发[156] - 交易截止日期从2022年7月31日延至2023年7月31日[158] - 首任独立财务顾问委任函2022年9月30日期满后,公司委任新顾问[159] - 原预计2023年6月30日前寄发通函,后未寄发[160] - 受疫情影响,珠海物业发展项目建设时间表暂搁延迟[161][164] - 估值师认为行业最迟2023年下半年逐步回归疫情前水平[163][165] - 公司认为行使认沽期权及对卖方和担保人采取法律行动不符整体利益[166][170] - 董事认为不变现项目投资符合公司及股东整体利益[167][170] - 公司及买方拟与卖方和担保人订立补充协议II,将新目标期延至2024年12月31日并修改目标溢利计算方式[168][171] - 截至2023年3月上旬,公司仍在磋商补充协议II条款[169][171] - 截至2023年9月27日,月堂村更新项目因疫情防控等因素搁置[173] - 月堂村更新项目处于前期阶段,目标公司无法在可见未来达成保证目标溢利水平,公司预计暂不订立补充协议[174][176] - 珠海其他类似重建项目也处于初步阶段,有待当地政府部门批准开始施工[175][176] - 中国环保问题是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重点议题,公司认为环保技术业务在中国有持续需求和机会[180][185] - 2022年1月12日,公司与承授人订立为期两年的顾问协议,为环保技术业务提供服务[182][185] - 董事会决议按每股0.2港元行使价向承授人授出174,800,000份购股期权作为顾问服务代价[188][189][193] - 购股期权授予日期为2022年1月12日,授予前收盘价为每股0.19港元,有效期为授予日起十年[189] - 2022年4月22日股东特别大会通过相关决议案,顾问协议交易于4月25日完成[188][193] - 承授人已为环保技术业务引入潜在商业伙伴,双方正在洽谈,但未达成正式协议和提出财务解决方案[192] - 2022年1月12日授出174,800,000份购股权,行使价每股0.20港元,授出前收市价每股0.19港元,有效期十年[194] - 购股权限定50%于合营协议完成日期归属,另50%待合营协议完成后于股债融资完成日期归属[197] - 2022年7月25日,广州美亚与多方签订股权投资协议,完成后广州美亚和美高威在美亚科技的股权将分别为70%和30%,广州美亚股权从100%稀释至70%[198] - 美亚科技支付500万元人民币后,Start Upward授予其独家权利[200] - 美亚科技在广州永和经济区建设超高效项目机房和四条纳米相变材料生产线[200] 财务报表编制与准则 - 未经审核的简明综合中期财务信息按香港会计师公会准则及港交所上市规则披露要求编制[22] - 公司于2023年7月1日开始的会计期间采纳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未对会计政策、财务报表列报及金额产生重大影响[24][27] 股息分配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也无[53][57] 每股盈利情况 - 2023年和2022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因无已发行在外潜在普通股,每股摊薄亏损与每股基本盈利相同[55][59]
MAYER HOLDINGS(01116)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3-27 06:1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395,186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370,017千元人民币[11] - 该期间销售成本为350,626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318,898千元人民币[11] - 毛利为44,560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51,119千元人民币[11] - 经营(亏损)为7,854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溢利为1,019千元人民币[11] - 除税前亏损为10,465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3,102千元人民币[11] - 期内亏损为8,989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5,125千元人民币[11]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8,650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5,863千元人民币[11] - 非控股权益应占期内亏损为339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溢利为738千元人民币[11] - 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0.40人民币分,2023年同期为0.27人民币分[11] - 期内全面开支总额为11,467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5,167千元人民币[13] - 2024年下半年公司全面亏损总额为11,467千元,较2023年下半年的5,167千元有所增加[16] - 2024年下半年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4,913千元,较2023年下半年的29,554千元有所增加[17] - 2024年下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997千元,较2023年下半年的18,529千元有所减少[17] - 2024年下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42,441千元,较2023年下半年的37,955千元有所增加[17] - 2024年下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13,469千元,较2023年下半年的10,128千元有所增加[1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7,092千元,较期初的57,554千元有所减少[1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外部客户收益为395,186千元人民币[3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外部客户收益为370,017千元人民币[3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分部溢利为9,041千元人民币[33] - 2024年和2023年可呈報分部收益總額及綜合收益分別為395,186千元人民幣和370,017千元人民幣[34] - 2024年和2023年可呈報分部溢利總額分別為6,964千元人民幣和9,041千元人民幣[34] - 2024年和2023年期內綜合虧損分別為8,989千元人民幣和5,125千元人民幣[34] - 2024年和2023年銀行利息收入分別為474千元人民幣和0千元人民幣[43] - 2024年和2023年政府補貼分別為3,122千元人民幣和5,706千元人民幣[43] - 2024年和2023年中國企業所得稅分別為 - 1,476千元人民幣和2,023千元人民幣[46] - 2024年和2023年已售存貨成本分別為350,626千元人民幣和318,898千元人民幣[50] - 2024年基本每股虧損按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約8,650,000元人民幣計算,2023年為5,863,000元人民幣[52] - 2024年和2023年上半年集團分別收購約1,471,000元人民幣和20,921,000元人民幣的物業、廠房及設備[5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人民币865万元,2023年为亏损人民币586.3万元[5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集团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约人民币147.1万元,2023年同期约为人民币2092.1万元[58] - 2024年下半年公司综合收入约3.95186亿元,较2023年下半年增长6.8%[130] - 2024年下半年公司毛利率为11.3%,2023年下半年为13.8%[130] - 2024年下半年公司亏损约898.9万元,2023年下半年亏损512.5万元[130] - 2024年下半年公司每股亏损0.40分,2023年下半年每股亏损0.27分[130] - 该期间公司呈报综合收益约3.95186亿元,较前期约3.70017亿元增加6.8%[134] - 该期间公司毛利率为11.3%,前期为13.8%[134] - 该期间公司亏损约898.9万元,前期亏损512.5万元;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865万元,前期约586.3万元;该期间每股亏损0.40元,前期每股亏损0.27元[134] 公司资产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为100,849千元,较6月30日的100,476千元略有增长[1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为513,985千元,较6月30日的494,100千元有所增长[1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为502,115千元,较6月30日的470,690千元有所增长[1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分部资产为527,107千元人民币[3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分部资产为512,342千元人民币[3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分部负债为305,189千元人民币[3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分部负债为280,932千元人民币[33] - 2024年12月31日和6月30日可呈報分部資產總值分別為527,107千元人民幣和512,342千元人民幣[34]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账及其他应收款中贸易应收款约为人民币2.58281亿元[59]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账及其他应付款中贸易应付款约为人民币8115.3万元[61] 公司会计政策相关 - 公司采用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未对会计政策等产生重大变动[22][25] 公司业务线情况 - 2024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钢管和钢板制造及城市更新项目规划咨询[19]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制造钢管等制品及提供城市更新项目规划咨询[23] - 可呈報分部包括“鋼-中國”和“服務-中國”[31] - 公司核心子公司广州美亚持股81.4%,该期间税前利润约696.4万元,较前期约908.3万元下降23.3%[132][134] - 广州美亚专注生产钢制品超25年,产品出口多个地区,客户包括中国建设部等[135][136][1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城市更新规划及咨询服务项目位于珠海,预计占地面积约480亩[144][147] - 该期间公司城市更新项目规划及咨询服务无收益,前期为人民币零元[145][148] 公司重大交易及诉讼事项 - 2019年11月26日,公司发行本金1.58亿港元承兑票据,年利率3%,发行时公允价值约1.3609亿港元(约人民币1.2226亿元),实际利率10%[63][68] - 2012年3月29日,宝鼎财务及宝鼎集团向公司发出传讯令状,申索1550万港元款项及相关诉讼费[67][71] - 2022年2月9日,公司前董事以530万元现金出售黑晶51%股权,公司认为处置协议不可执行并提起法律诉讼[72] - 2024年1月2日,深圳宝安区人民法院驳回公司诉求,公司决定上诉,诉讼仍在进行中[73] - 2022年2月9日,公司前董事以530万元人民币出售集团在黑晶的51%股权,公司认为交易不可执行并发起法律行动,2024年1月2日法院驳回申索,公司已上诉[74] - 2025年3月5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出售众乐(香港)新城市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代价为1元人民币,3月12日完成出售[79][81] - 2025年3月5日,公司子公司Elate Ample出售Happy BVI全部已发行股份,代价为1元人民币,不构成须予公布的交易[186] - 公司认为Elate Ample无本票付款责任,正采取法律行动取回4.1亿股代价股份并索赔[189] - 2025年3月5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Elate Ample出售众乐BVI全部已发行股份,代价为人民币1元,所有适用百分比率未超5%,不构成须予披露交易[192] - 公司拟收回全部4.1亿股代价股份,并向港威及周先生索偿[193] 公司业绩公布及复牌相关 - 公司须在2023年9月30日或之前公布2023年度业绩,但因需额外时间收集资料未能按时公布[83][85] - 公司认为不宜公布2023年度未经审核的管理账目,将与核数师合作尽快公布业绩[84][86] - 公司需提供独立调查最终报告、众乐集团管理账目及其他相关财务信息以供审核[87] - 公司股份于2023年9月29日上午9时起暂停在联交所买卖,直至公布2023年度业绩[89][90] - 核数师因未取得相关文件及资料,或无法确定2023年度业绩资料,也无法得出适当审核意见[91] - 2023年12月28日公司收到联交所复牌指引,需符合指引、补救问题并遵守上市规则[92][95] - 根据上市规则,连续暂停买卖18个月的证券可被除牌,公司18个月期限于2025年3月28日届满[93][95] - 复牌指引包括刊发财务业绩、开展独立调查、证明遵守规则及公布重大资讯[96] - 2024年1月18日陈振杰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公司不符合上市规则3.10(1)和3.21条规定[98][101] - 2024年1月24日公司收到额外复牌指引,需重新遵守上市规则3.10(1)和3.21条[99][101] - 2024年1月26日杜宁获委任,公司达成额外复牌指引[100][102] - 2024年2月8日公司收到进一步复牌指引,需重新遵守上市规则13.92条[107] - 2024年3月21日张雅娜获委任,公司达成进一步复牌指引[108][109] - 2024年4月12日公司收到两条额外复牌指引,4月17日委任内控顾问[110] - 2024年2月8日公司收到联交所进一步复牌指引,3月21日公司重新遵守《上市规则》第13.92条[112][113] - 2024年4月12日公司收到联交所两项额外复牌指引,4月17日委任内部控制顾问[115] - 2024年6月下旬公司提交调查报初稿及其他文件,7月下旬收到联交所意见[117][119] - 2024年9月30日公司收到联交所提醒恢复买卖期限的函件[118][119] - 2024年7月至2025年3月公司提交多项文件回应联交所意见,2025年3月25日提交独立调查最终报告[118][119] - 公司预计2024年度业绩、2024年中期业绩、2023年度业绩及2025年中期业绩均于2025年3月26日刊发[120][121][124][125] 公司其他费用相关 - 2024年支付一名主要股东之承兑票据利息为0元,2023年为109.4万元人民币[78] - 2024年集团主要管理人员薪金及其他短期雇员福利为49.2万元人民币,2023年为87.9万元人民币[78] 月堂村更新项目相关 - 月堂村更新项目买卖协议代价2.6亿港元,其中1.58亿港元以承兑票据支付[146][149] - 目标公司拥有华发月堂49%股本权益,管理月堂村更新项目[15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三个财年,目标公司累计税后净利润约2748.6万元(约3298.3万港元),较目标利润2.6亿港元缺口约1.89181亿元(约2.27017亿港元)[152] - 目标公司累计纯利约为人民币2748.6万元(约3298.3万港元),较目标溢利水平2.6亿港元少约人民币1.89181亿元(约2.27017亿港元)[157] - 2022年3月11日签订补充协议,将目标公司达到目标溢利水平的期限延长18个月至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153][157] - 2022年7月29日签订第二份补充协议,将截止日期从2022年7月31日延至2023年7月31日[156][159] - 2022年9月30日首任独立财务顾问委任函期满后,公司委任另一家独立财务顾问[161][165] - 原预计2023年6月30日或之前向股东寄发通函,后因最新进展未寄发[162][166] - 疫情使珠海物业发展项目建设时间表暂时搁置及延迟[163][167] - 估值师认为
MAYER HOLDINGS(01116)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3-27 06:15
财务报告发布信息 - 公司发布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综合业绩[2] - 董事会于2025年3月26日批准并授权刊发财务报表[81][83] 年度业绩公布相关情况 - 公司需在2023年9月30日前公布2023年度业绩,但因收集文件信息需额外时间未能按时公布[84][86] - 《上市规则》规定未按要求公布初步业绩的处理办法,公司认为不宜公布2023年度未审管理账目[85][86] - 董事会和管理层将与核数师合作完成审核程序,尽快公布2023年度业绩[85][86] - 公司预计2024年中期业绩和2023年度业绩刊发日期延迟至2024年6月30日或之前[114][117] 公司股份买卖情况 - 公司股份自2023年9月29日上午9时起暂停买卖,待发布2023年度业绩[88] - 18个月连续暂停买卖期限将于2025年3月28日届满,若届时未解决问题,上市科将建议除牌[94] - 公司股份继续暂停于联交所买卖,直至另行通知[115][118] 复牌指引相关情况 - 2023年12月28日收到复牌指引,包括发布业绩、进行调查、证明合规等[90] - 2024年1月24日收到额外复牌指引,需重新遵守《上市规则》第3.10(1)和3.21条[97] - 2024年2月8日公司收到联交所函件,需重新遵守《上市规则》第13.92条[102][106] - 公司恢复股份买卖前须符合所有复牌指引,全面遵守《上市规则》[93] - 联交所可能修改或补充复牌指引,也有权施加更短特定补救期间[94] - 杜寧先生2024年1月26日起任獨立非執行董事及審核委員會成員,公司達成額外復牌指引[101][105] - 張雅娜女士2024年3月21日起任執行董事,董事會7人含6男1女,公司達成進一步復牌指引[103][107] - 董事會6人含3名獨立非執行董事,達到《上市規則》第3.10(1)條最低要求;審核委員會3人,遵守《上市規則》第3.21條最低要求[109][11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年度对比) - 2023年收益为370,017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263,761千元人民币[12] - 2023年销售成本为318,898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230,309千元人民币[12] - 2023年毛利为51,119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33,452千元人民币[12] - 2023年经营溢利为1,019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2,667千元人民币[12] - 2023年除税前亏损为3,102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227千元人民币[12] - 2023年期内亏损为5,125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738千元人民币[12] - 2023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5,863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3,178千元人民币[12] - 2023年非控股权益应占期内亏损为738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440千元人民币[12] - 2023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0.27人民币分,2022年为0.15人民币分[12] - 2023年截至12月31日六个月内公司亏损5125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亏损1738千元人民币[14] - 2023年换算海外业务产生之汇兑差额为9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 - 12759千元人民币[14]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全面开支总额为 - 5905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 - 5056千元人民币[14] - 2023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9,554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33,904千元人民币[18] - 2023年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所得款项为936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020千元人民币[18] - 2023年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付款为20,921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5,147千元人民币[18] - 2023年已收利息为1,456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398千元人民币[18] - 2023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8,529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3,729千元人民币[18] - 2023年非控股权益注资为200千元人民币,2022年无此项[18] - 2023年新借贷所得款项为75,030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35,000千元人民币[18] - 2023年偿还借贷为35,000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7,637千元人民币[18] - 2023年已付利息为2,036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2,850千元人民币[18] - 2023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7,955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24,513千元人民币[18] - 2023年1-12月6个月公司外部客户收益为370,017千元,2022年同期为263,761千元,同比增长40.28%[33][34][41][42] - 2023年1-12月6个月公司可呈報分部溢利總額为9,041千元,2022年同期为6,912千元,同比增长30.80%[33][34] - 2023年1-12月6个月公司其他收入为12,420千元,2022年同期为6,944千元,同比增长78.86%[44] - 2023年1-12月6个月公司政府補貼为5,706千元,2022年同期为1,130千元,同比增长405%[44] - 2023年1-12月6个月公司所得稅開支为2,023千元,2022年同期为1,511千元,同比增长33.9%[47] - 2023年上半年已售存货成本为318,898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230,309千元人民币[5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5,863,000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亏损为3,178,000元人民币[53][5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约为20,921,000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约为5,147,000元人民币[55][59] - 2023年上半年折旧为2,108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2,059千元人民币[51] - 2023年上半年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为27,030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23,359千元人民币[51] - 2023年支付主要股东承兑票据利息109.4万元,2022年为211万元[78] - 2023年集团主要管理人员薪酬87.9万元,2022年为155.9万元[78] - 2023年12月31日止6個月,集團合併收益約3.70017億元,較上期增40.3%[121][124] - 該期間毛利率13.8%,上期12.7%;集團虧損約512.5萬元,上期虧損173.8萬元[121][124] - 該期間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約586.3萬元,上期約317.8萬元;每股虧損0.27分,上期0.15分[121][12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半年对比) - 2023年12月31日物业、厂房及设备为81435千元人民币,6月30日为62805千元人民币[15] - 2023年12月31日存货为83624千元人民币,6月30日为92956千元人民币[15] - 2023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账及其他应收款为372758千元人民币,6月30日为315005千元人民币[15] - 2023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账及其他应付款为164563千元人民币,6月30日为147469千元人民币[15]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为452491千元人民币,6月30日为392087千元人民币[15] - 2023年12月31日资产净值为136389千元人民币,6月30日为141356千元人民币[15]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可呈報分部資產總值为509,989千元,6月30日为475,416千元,增长7.27%[33][34]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可呈報分部負債總額为249,075千元,6月30日为207,254千元,增长20.18%[33][34] 税务相关情况 - 广州美亚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2023年享有15%的减免企业所得税税率[48][49]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3年上半年任何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也无[52][56] 公司法律诉讼情况 - 2012年3月29日,Capital Wealth Finance Company Limited和Capital Wealth Corporation Limited向公司发出传票,索赔15,500,000港元及相关法律费用[69] - 宝鼎财务及宝鼎集团向公司索赔1550万港元及相关诉讼费,公司拟抗辩[73] - 2022年2月9日,前董事以530万元出售黑晶51%股权,公司认为交易不可执行并上诉[74][76] - 2024年1月2日,深圳宝安法院驳回公司诉求,公司向深圳中院上诉,结果待定[75][76] - 2023年10月5日,公司作为原告向香港高院提交传票令状,起诉周与陈拒绝移交目标公司会计文件[177][182] 公司股权交易及投资情况 - 2025年3月5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以1元出售众乐(香港)新城市控股集团全部已发行股本,3月12日完成[80][82] - 2019年6月11日,公司订立买卖协议,以2.6亿港元购买众乐BVI全部已发行股本[143][146] - 目标公司拥有华发月堂49%股本权益,管理月堂村更新项目[143][147] - 目标公司累计纯利较目标溢利水平少约2.27亿港元,目标期限延至2023年6月30日[14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三个财政年度,目标公司累计经审计综合税后利润约为人民币2748.6万元(约合港币3298.3万元),较目标利润水平港币2.6亿元短缺约人民币1.89181亿元(约合港币2.27017亿元)[148] - 2022年3月11日,买方、卖方、担保人及公司订立补充协议,将目标公司达成目标利润水平的时间延长18个月至2019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149] - 收购事项构成公司主要交易,补充协议下交易构成公司不获豁免关连交易,须经独立股东在股东特别大会上批准[151][156] - 公司成立独立董事委员会并委任首任独立财务顾问,就补充协议条款向独立股东提供意见[152][156] - 2022年7月29日,各方订立第二份补充协议,将截止日期从2022年7月31日延至2023年7月31日[153][157] - 2022年9月30日首任独立财务顾问委任函期满后,公司委任另一家独立财务顾问[154][158] - 原预计2023年6月30日或之前向股东寄发通函,后因最新进展未寄发[155][159] - 公司认为行使出售选择权及对卖方和担保人采取法律行动不符合公司及股东整体利益,决定不实现项目投资[165][166] - 公司拟与卖方及担保人订立补充协议II,将新目标期间延长至2024年12月31日并修改目标溢利水平计算公式[167][170] - 截至2023年3月上旬,公司仍在与卖方及担保人磋商补充协议II的条款及条件[168][170] - 截至2023年9月27日,月堂村更新项目处于前期阶段且被搁置,目标公司无法在可见未来达成保证目标溢利水平[172][175] - 珠海其他重建项目也处于初步阶段,有待当地政府部门批准开始施工[174][175] - 2022年7月25日广州美亚与独立第三方订立股权投资协议,出资后广州美亚及高威在美亚科技股权分别为70%和30%,广州美亚股权由100%摊薄至70%[197][200] - Mayer Technology支付500万元人民币后获Start Upward授予独家权利,并在广州建设项目机房和生产线[199] 公司顾问协议及购股权情况 - 2022年1月12日,公司与Sino Light Investment Advisory Limited签订为期两年的咨询协议,为环保科技业务提供服务[181] - 2022年1月12日公司与承授人订立顾问协议,为期两年,承授人提供业务及投资等顾问服务[184][185] - 董事会决议按每股0.2港元行使价向承授人授出174,800,000份购股权作为顾问服务代价,授出日期为2022年1月12日,紧接授出日期前收市价为每股0.19港元,购股权限期十年[187][188][192][193] - 购股股权50%于公司与业务伙伴合营协议完成日期归属,另50%待合营协议完成后于公司成功完成承授人引荐推动的股债融资日期归属[19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1-12月6个月公司銷售鋼管、鋼片及其他鋼
MAYER HOLDINGS:现正采取合适的法律行动以收回目前以托管方式持有的全部4.1亿股代价股份
智通财经· 2025-03-18 20:56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因目标公司未达目标溢利水平,正采取法律行动收回4.1亿股代价股份并向卖方及担保人索偿 [1][2] 收购事宜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作为买方,同意以2.6亿港元向卖方购买Happy(Hong Kong)New City Group Limited及其附属公司销售股份 [1] - 代价支付方式包括2000万港元现金订金、1.58亿港元承兑票据及8200万港元配发4.1亿股代价股份,后两者可因目标集团达成目标溢利水平调整 [1] 目标公司业绩情况 - 目标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3个财政年度累计溢利净额约1440万港元,低于目标溢利水平 [2] 协议执行结果 - 承兑票据下责任终止,托管代理无须向卖方发放代价股份 [2] - 代价股份将归还公司,公司等可自行出售或处置并收取所得款项 [2] 公司行动 - 公司认为买方在承兑票据下无支付责任,正采取法律行动收回4.1亿股代价股份 [2] - 公司就违反买卖协议条款及/或担保责任向卖方及担保人索偿 [2]
MAYER HOLDINGS(01116) - 2025 - 年度财报
2024-10-25 21:19
ESG报告相关 - 美亚控股发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年度的ESG报告[2] - 报告根据港交所上市规则附录C2的指引编写[2] - 2024年度董事会等评估ESG相关风险影响并制定政策[2] - 集团每年进行ESG重要性评估[3] - 报告着重于重要性、量化、平衡、一致性4个原则[3] - 报告聚焦广州美亚2024年四个环境和八个社会方面政策及表现[6] - 2024年集团进行全面重要性评估,识别并确定24项议题[12] 集团业务布局 - 2024年集团通过核心子公司广州美亚制造钢管等产品近30年[5] - 广州美亚是中国不锈钢水管行业标杆品牌[5] - 集团不锈钢产品原材料由中国前五大钢企供应[5] - 广州美亚有两家子公司分别从事纳米相变储能材料和新能源储能产品业务[6] - 2024年度集团通过核心附属公司广州美亚经营生产钢管等近30年[7] 利益相关者期望与公司应对 - 集团股东期望财务业绩、企业透明度和完善风险控制,公司将提高盈利能力等[11] - 集团员工期望持续晋升机制、薪金福利和安全工作环境,公司将提供职业发展平台等[11] - 集团政府及监管机构期望遵守法规和履行税务责任,公司将合规经营和按时足额纳税[11] - 集团客户期望物流及交付服务水准和客户信息安全,公司将维持产品交付稳定性和保护客户隐私[11] - 集团供应商期望诚信合作和商业道德信誉,公司将构建负责任供应链和依法履行合约[12] - 集团社区期望环境保护和就业机会,公司将使用环保节能设备和提供实习及就业机会[12] - 集团潜在及现有股东期望股东大会通知、定期公司刊物和增加企业发展透明度,公司将提供沟通平台等[12] 环境排放数据 - 2024年广州美亚空气污染物排放主要来自车辆和工厂粉尘等[17] - 2024年氮氧化物排放2979.7公斤,2023年为2683.9公斤;硫氧化物排放3.5公斤,2023年为3.2公斤;悬浮粒子排放214.3公斤,2023年为193.0公斤[19] - 以2019年为基准年,氮氧化物、硫氧化物、悬浮粒子排放密度在2024年前减少5%的目标已达成,新目标是以2024年为基准年,到2029年减排2%[22] - 2024年因运输里程增加,广州美亚车辆用油量略有上升[20][21] - 2024年广州美亚范围1温室气体排放578679公斤二氧化碳当量,2023年为525418公斤[31] - 2024年广州美亚范围2温室气体排放1528994公斤二氧化碳当量,2023年为1020568公斤[31] - 2024年广州美亚范围3温室气体排放84593公斤二氧化碳当量,2023年为18722公斤[31] - 2024年广州美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2192266公斤二氧化碳当量,2023年为1564708公斤;生产总量86793吨,2023年为112444吨;温室气体密度25公斤二氧化碳当量/吨,2023年为14公斤二氧化碳当量/吨[31] - 公司已达成以2019年为基准年的温室气体排放(范围1、2、3)减排5%的目标,新目标是2029年前以2024年为基准年减排2%[34][36] - 2024年有害废弃物总量为12,074,2023年为11,300;无害废弃物总量为2,484,106,2023年为2,340,554[37] - 2024年有害废弃物密度为0.1,与2023年持平;无害废弃物密度为28.6,2023年为20.8[37] - 公司已达成以2019年为基准年的无害废弃物减排目标,新目标是2029年前以2024年为基准年减排2%[37] 环保措施 - 广州美亚生产厂房设有布袋除尘器,可减少生产时颗粒及粉尘排放[24][25] - 广州美亚生产过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由合格回收商回收,危险及不可回收工业废弃物由行政部交有资格机构处理[26][27][29] - 广州美亚设置“可回收物”“不可回收物”“有害物”分类设施,鼓励员工养成绿色生活习惯[28][29] - 广州美亚安装污水处理系统,处理生产污水并回用,不外排[37] - 广州美亚部分照明用LED取代节能灯以减少用电[39] - 广州美亚在员工宿舍天台安装太阳能收集设备,为热水器提供热能[39] - 广州美亚在生产厂房屋顶安装光伏设备,预计年均发电量达230万千瓦时[39] - 公司在办公楼走廊及员工宿舍安装LED感应照明灯减少电力消耗[40] - 公司在生产车间、办公楼及员工宿舍清洁过程中严格控制用水及清洁频率以节约用水[40] - 公司生产厂房设有脉冲式滤袋集尘机减少生产时排放的颗粒物及粉尘[40] - 公司制定并执行《能源资源管理制度》,推行节约能源、资源,合理利用并减少浪费[42] - 广州美亚生产厂房屋顶安装光伏设备,为生产设备供电并出售多余电能给广州南方电网[54] - 广州美亚为绿化生产园区种植13种树木[55] 能源与资源消耗数据 - 2024年公司电力消耗3184740千瓦时而2023年为2125740千瓦时,燃料消耗2350015千瓦时而2023年为2133777千瓦时,能源总耗量5534755千瓦时而2023年为4259517千瓦时[45] - 2024年公司能源消耗密度为64千瓦/每噸單位產品而2023年为38千瓦/每噸單位產品,总耗水量31237立方米而2023年为19699立方米,耗水密度0.36立方米/每噸單位產品而2023年为0.18立方米/每噸單位產品[45] - 2024年公司包装物总量166750公斤而2023年为254700公斤,包装物密度1.9公斤/每噸單位產品而2023年为2.3公斤/每噸單位產品[45] - 2024年公司电力消耗较去年增加,美亚科技和美亚储能业务的电耗和水耗分别占总电耗和总水耗的29%和18%[47] - 2023年6月30日至9月20日光伏电站因政府拆除工作停止发电,后又因账户问题停运两个半月,且受恶劣天气影响,光伏发电量较去年同期减少约986800千瓦时[47] - 2024年广州美亚电力消耗量较去年上升,美亚科技及美亚蓄能运营分别占耗电及耗水总量的29%及18%[48] - 与去年同期相比,广州美亚光伏发电量减少约98.68万千瓦时[48] - 以2019年为基准年,公司能源消耗密度、耗水密度目标是在2024年前各减少5%,目前进行中;包装物料密度目标已达成[49] - 因美亚科技及美亚蓄能2024年投入运作,公司暂未达成以2019年为基准年的能源和耗水减耗目标,预计业务成熟后资源使用将改善[50][51] - 公司新的资源使用减耗目标是以2024年为基准年,在2029年前实现减耗2%[50][51] 违规情况 - 2024年公司未发现有关废气及温室气体排放、排污以及废弃物产生的重大违规情况,未因违规受重大罚款或非货币制裁[41][43] - 2024年集团未发现提供安全工作环境及保护员工方面重大违规,无大额罚款或制裁[79][81] - 2024年度集团未发现重大违反健康安全、广告、标签和隐私等相关法律法规情况,未受重大罚款或制裁[106] - 2024年公司未录得贿赂或贪污指控[107] - 2024年公司及其员工未涉及贿赂、勒索、欺诈或洗钱法律案件[107] - 2024年公司未发现有关产品健康与安全等重大违规情况,未因违规遭受大额罚款或制裁[108] 员工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广州美亚有293名员工,较2023年的308名有所减少[57] - 2024年男性员工197人(占比67%),女性员工96人(占比33%),与2023年占比相同[57] - 2024年30岁以下员工28人(占比9%),较2023年的42人(占比14%)减少[57] - 2024年30 - 50岁员工233人(占比80%),较2023年的234人(占比76%)略有变化[57] - 2024年50岁以上员工32人(占比11%),与2023年人数相同,占比略有上升[57] - 2024年男性员工流失率为13%,较2023年的41%大幅下降;女性员工流失率为8%,较2023年的17%下降[58] - 2024年30岁以下员工流失率为36%,较2023年的68%大幅下降[58] - 2024年30 - 50岁员工流失率为9%,较2023年的29%下降;50岁以上员工流失率为9%,较2023年的14%下降[58] - 2024年中国内地员工流失率为11%,较2023年的33%下降[58] 员工培训与发展 - 广州美亚采纳并执行《培训管理制度》,以实现管理策略和目标[80][82] - 2022年公司采纳并执行《合理化建议╱一点课程制度》,鼓励员工参与企业管理[83] - 2023年7月及11月分别举行5天的精益质量安全管理深化5S改善培训活动[83] - 2024年人力资源部制定《2024年培训计划表》,培训重点包括制度优化等[84][85] - 2024年员工受训百分比为100%,与2023年持平;男性67%、女性33%,与2023年持平;高级管理层3%(2023年2%)、中级管理层11%(2023年9%)、一般员工86%(2023年89%)[85] - 2024年每名员工完成受训平均时数为61.5小时,2023年为36.2小时[87] - 2024年男性员工完成受训平均时数为60.0小时(2023年32.0小时),女性为64.7小时(2023年44.5小时)[87] - 2024年高级管理层完成受训平均时数为75.8小时(2023年60.0小时),中级管理层为76.5小时(2023年44.8小时),一般员工为59.4小时(2023年34.7小时)[87] 安全管理 - 广州美亚的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期从2022年9月23日至2025年9月22日[67] - 广州美亚采用并执行7项职业病防治相关制度,包括《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等[70][72][75] - 广州美亚每年设计特种设备及综合演练计划,提升员工消防及应急救援能力[73][75] - 2021年4月6日,广州美亚通过特种设备生产审查,获新生产许可证,有效期至2025年3月4日[74][75] - 2023年12月22日,广州美亚员工参与消防应急预案演练[76] - 广州美亚在生产区域设置固定式紧急淋浴装置,符合国家劳工安全卫生规定[76][77] - 2024年广州美亚工伤人数4人,因工伤损失工作日数177天,损失日数比率0.2%[79] 供应商情况 - 2024年按地区划分的广州美亚主要供应商数量:中国内地328个(2023年为67个),香港0个(2023年为1个),德国1个(2023年为0个)[92] 认证证书 - 广州美亚取得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有效期从2024年4月24日至2027年4月23日[36] - 广州美亚延续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有效期从2023年9月23日至2025年9月22日[53] - 广州美亚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有效期从2022年9月23日至2025年9月22日[94] - 《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有效期从2023年12月28日至2026年12月27日[95] - 广州美亚测量管理体系认证(AAA)证书有效期从2022年11月2日至2027年11月1日[96] - 广州美亚绿色建筑节能推荐产品证书有效期从2023年3月17日至2025年3月16日[97] - 广州美亚售后服务完善程度评价体系十星认证证书有效期从2024年1月5日至2025年1月4日[97] - 广州美亚售后服务认证证书有效期从2023年12月22日至2026年12月24日,服务能力符合国家标准GB/T 27922 - 2011五星级[98] - 广州美亚实验室认可证书有效期从2023年8月17日至2029年8月16日[102] 产品质量与客户服务 - 2024年度集团已售或已付运产品无因安全及健康理由回收[104] - 2024年度广州美亚因产品质量问题接获扣款或回收要求,相关投诉已解决[104] - 广州美亚销售中心每年6月末及12月末进行客户满意度测量,每月统计及控制客户抱怨率[105] - 2024年度未收到产品质量不合格相关投诉[105] - 广州美亚实验室认定年度为2016年[101] - 广州美亚制定并执行《综合管理体系手册》[100] - 广州美亚确保实验室检测准确性及公正性,按相关准则和法规提高质量管理水平[100] - 集团确保有能力满足向顾客提供产品及服务的要求,承诺前对多项要求进行评审[104] 反贪污与社会责任 - 2024年公司为董事及员工提供1个反贪污教育及培训项目[107] - 2024年广州美亚在职残疾职工人数为3名[110] - 广州美亚在生产园区种植13个种类的树木以绿化园区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0] - 2024年6月6日端午前夕
MAYER HOLDINGS(01116)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3-22 19:13
综合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综合资产总值为795,893,2022年6月30日为761,873[1] - 公司期内收益分别为263,761和345,275[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约人民币5,147,000元,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为人民币6,174,000元[17] - 2022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支付一名主要股东承兑票据利息2,110千元,2021年6月30日为5,659千元[2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和2022年6月30日,公司并无未履行之重大资本承担[21][2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约为人民币2.39218亿元[35]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款约为人民币4650.3万元[3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关键管理人员六个月薪金及其他短期雇员福利为人民币155.9万元,2021年同期为人民币240.5万元[4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关键管理人员六个月退休计划供款为人民币0元,2021年同期为人民币2万元[42] - 本期综合收益约2.63761亿元,毛利约3345.2万元,毛利率约12.7%;上期收益约3.45275亿元,毛利约5071.4万元,毛利率约14.7%[103] - 其他收入由上期约560.6万元增加至本期约654.6万元,本期获政府补贴约113万元,上期为19.8万元,废品销售由上期约536万元减至本期约503.9万元,杂项收入由上期约4.8万元增至本期约37.7万元[103] - 其他收益净额由上期约95.9万元减至本期约69万元[103] - 本期经营开支总额约3841.9万元,上期为4562.2万元,其中分销成本约1995.7万元、行政开支约1844.6万元、其他经营开支约1.6万元,分别占本期收益的51.9%、48.0%、0.1%;上期金额分别约为1984.3万元、2576.4万元、1.5万元,分别占上期收益的43.5%、56.5%、0%[103] - 本期财务成本约285万元,上期为739.9万元,其中承兑票据利息约211万元,上期为565.9万元,银行利息开支约25.6万元,上期为147.8万元,其他贷款利息约42.3万元,上期为9.6万元,租赁负债利息为0元,上期为8.7万元,其他财务支出约6.1万元,上期为7.9万元[104] - 本期所得税开支约151.1万元,较上期约365.9万元减少214.8万元,约58.7%[104] - 本期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317.8万元,上期为约89.7万元[10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物业、厂房及设备约5486.1万元,较6月30日约5302.8万元增加约3.5%,主要因购买约514.7万元[10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使用权资产及租赁负债分别约526.8万元及20.3万元,6月30日分别约为537.7万元及20.3万元,本期使用权资产折旧约11.1万元,上期为205万元[10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约为人民币4.04689亿元,较2022年6月30日的约人民币3.67614亿元增加10.1%,主要因客户延期付款致贸易应收款增加约人民币4601.6万元[106][108] - 2022年12月31日,存货约为人民币96,285,000元,较2022年6月30日增加2.9%[159][161] - 2022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约为人民币117,680,000元,较2022年6月30日增加1.9%[160] - 2022年12月31日和2022年6月30日,集团未偿还借贷分别约为人民币35,000,000元和人民币7,637,000元[160]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净资产约为人民币2.10704亿元,6月30日为人民币2.15999亿元;流动比率12月31日约为1.7倍,6月30日为1.8倍[163]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来自银行借贷结余约为人民币3500万元,6月30日约为人民币763.7万元[163] - 期间,集团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出约为人民币3390.4万元,主要因除税前亏损约人民币22.7万元、财务成本约人民币285万元及物业等折旧约人民币205.9万元[163] - 期间,投资活动净现金流出约为人民币372.9万元,主要由购买物业等付款约人民币514.7万元导致[163] - 期间,融资活动净现金流入约人民币2451.3万元,主要源自新借贷人民币3500万元,被偿还银行贷款抵销[163] - 2022年12月31日银行存款及现金结余约为人民币2572.5万元,6月30日为人民币3320.1万元[163] - 2022年12月31日债务对权益比率约为80.7%,6月30日约为71.1%[16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法定股本约为人民币724,843,000元(8亿港元),分为40亿股,每股面值0.2港元;已发行股本约为人民币391,760,000元(4.316亿港元),分为21.58亿股[163] 市场及行业情况 - 2022年下半年钢材价格逐月下降,降幅约为30% [45] - 2022年客户对钢材制品的需求同比下降约40% [45] - 估值师认为行业具有韧性,有望最迟于2023年下半年逐步回归疫情前水平[66] - 估值师认为行业预计不迟于2023年下半年稳步复苏并逐渐恢复到疫情前水平[88] 业务战略与项目进展 - “三旧”改造咨询服务可作为集团业务战略,集团将选择开发有战略价值土地并拓展业务[72] - 管理层认为前景审慎乐观,会与当地政府沟通使珠海项目恢复正常进度[72] - 目标公司拥有珠海华发月堂房产开发有限公司,管理月堂村更新项目[74][78] - 公司拟与卖方及担保人订立补充协议II,将新目标期间延长至2024年12月31日[91] - 计算累计纯利将以目标集团2019 - 2021年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内税后纯利为基准[91] - 目标公司主要资产为项目公司49%股权,项目公司入账列为目标集团的联营公司[91] - 董事考虑改变计算方法,累计纯利 = 税后纯利 + 项目公司的未变现溢利[91] - 公司仍在与卖方及担保人磋商,以落实补充协议II的条款及条件[91] - 董事会认为业务顾问可为集团环保科技业务提供咨询服务[93] - 购股50%于合营协议完成日期归属,可在有效期届满前行使;另50%待合营协议完成后,于公司成功完成商务顾问引荐及推动的股债融资日期归属,也可在有效期届满前行使,购股有效期为授出日(2022年1月12日)起十年[94][96][98] - 顾问协议完成须股东在特别大会通过决议批准授出购股及相关交易,2022年4月22日特别大会通过决议,4月25日顾问协议完成[98] - 截至目前,商务顾问未为公司介绍合适环保技术业务合作伙伴[98] - 2022年7月25日,广州美亚与高威、Start Upward及一名人士订立股权投协议,高威有条件同意向美亚科技现金出资600万元人民币[98] - 广州美亚有条件同意作出出资,使美亚科技股本投资从100万元人民币增至1400万元人民币[98] - 美亚科技注册资本将因出资从100万元人民币增至2000万元人民币[98] - 出资后,广州美亚及高威拥有美亚科技股权分别为70%及30%,广州美亚股权从100%稀释至70%[98][99] - Start Upward在收到美亚科技首笔500万元人民币现金后,授予美亚科技独家专利使用权[100] - 美亚科技正在广州永和经济区建设超高效项目机房和四条纳米PCM生产线,预计2023年4月下旬完成[100] - 城市更新项目规划及咨询本期无收入,上期也无收入,本期亏损约66.5万元,上期亏损约208.8万元[103] - 该期间中国内销钢材产品收益约为人民币2.33165亿元,较前期减少约20.9%;间接出口销售钢材产品收益约为人民币1410.1万元,较前期减少约60.8%;境外直接出口销售钢材产品收益约为人民币1649.5万元,较前期增加约13.3%[125] - 钢材产品分部总收益由前期的约人民币3.45275亿元下降23.6%至该期间的约人民币2.63761亿元[125] - 钢材产品分部该期间毛利约为人民币3345.2万元,毛利率约为12.7%,前期毛利约为人民币5071.4万元,毛利率约为14.7%[125] - 钢材产品分部该期间分部溢利约为人民币757.7万元,前期为人民币1975.2万元[125] - 出资后,广州美亚于美亚科技持有的股权将由100%摊薄至70%[126] - 美亚科技已支付首批现金代价人民币500万元给Start Upward以获独家专利[126] - 美亚科技在广州美亚厂区内建设超高效项目机房及四条纳米PCM生产线,预期2023年4月下旬完成[126] 法律诉讼与纠纷 - 2012年3月29日,宝鼎财务有限公司及宝鼎集团有限公司向公司发出传讯令状,申索1550万港元款项及相关诉讼费[39] - 2012年3月29日,Capital Wealth Finance Company Limited和Capital Wealth Corporation Limited向公司索赔1550万港元及相关法律费用[138] - 2021年4月14日,公司接获两份传讯令状,原告指公司根据可换股票据(本金9000万港元)及承兑票据(本金3亿港元)负有债务[139][141] - 广州美亚前管理层曾向三间投资公司提供合计人民币5000万元可疑投资,福田区法院判决两名被告偿还人民币3000万元及利息[140][142] - 2020年6月5日上诉法院将针对特定人士(包括公司)责任的决定作废,案件发还审裁处考虑特定问题[184][186] - 2012年3月29日,宝鼎财务等针对公司发出传讯令状,索偿1550万港元及相关诉讼费,公司拟提起抗诉[169] - 广州美亚接法院通知被告无执行资产偿债,正考虑对被告最终实益拥有人提民事诉讼[173] 公司治理与人事变动 - 2022年3月29日董事会决议,广州美亚成立一般管理及控制委员会取代多个委员会[149] - 2022年4月下旬,广州美亚成立一般管理及控制委员会取代多个委员会[151] - 独立调查员认为大股东提名董事的任命有效,相关董事会决议是为加强广州美亚治理[150] - 独立调查员认为主要股东提名董事任命有效,相关董事会决议符合公司及股东利益[152] - 2021年12月2日公司知悉前董事徐立地和王冬奇涉嫌滥用百门投资公司印章,解除李国梁、林锦和及温丽曼广州美亚董事职务[174] - 2022年1月6日公司作为原告对徐立地和王冬奇提出非正审禁制令济助申请[174] - 2022年1月17日香港高等法院就该申请进行聆讯[174] - 被告行为违反2017年8月4日签署的承诺书[174] - 公司要求被告交出广州美亚及部分间接附属公司印章[174] - 2022年1月20日公司收到高等法院命令,非正审禁制令济助申请被驳回[174] - 2021年10月26日,公司主要股东收购4.6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24.04%[180] - 2021年11月24日,广州美亚股东大会在董事会不知情下,解除李先生、林先生及温女士董事职位,委任郝先生、贺先生及刘先生为董事[175] - 2021年12月,董事会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调查徐先生和王先生涉嫌违反受信责任及相关指控[175] - 2021年12月中旬,独立调查员获委任调查相关事宜[175] - 2022年1月中旬,独立调查委员会将王先生指控交独立调查员调查[175] - 2022年1月29日,广州美亚股东特别大会举行,决议新董事包括李先生、林先生、温女士、肖立波先生及黄福根先生,郝先生、贺先生及刘先生不再担任董事[177] - 2022年2月28日,陆建平先生接替黄先生成为独立调查委员会成员[175] - 2022年4月初,独立调查员出具报告,独立调查委员会审阅并向董事会提供建议,董事会同意实施[175] - 2021年12月3日,徐先生辞任时对公司及若干董事提出指控[180] - 公司正寻求法律意见,考虑对徐先生和王先生提起法律诉讼[175] - 前非执行董事王先生于2022年1月11日辞职时对公司及若干董事提出指控,独立调查员认为指控不属实[182] - 公司针对王先生提起法律程序的详情已在2022年1月10日及20日的公告披露[182] - 徐先生及王先生辞任后,集团高级管理层负责日常运作,他们在集团有超4年工作经验,集团运营稳定,二人辞任无重大影响[182] 其他事项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及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无个别客户为集团综合收益总额贡献超10%[1] - 2022年12月31日,认沽期权
MAYER HOLDINGS(01116) - 2022 - 年度财报
2022-10-28 19:5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美亚控股有限公司,于开曼群岛注册成立,股份代号1116 [1][4] - 公司股份在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为1116,每手买卖单位为10,000股股份[9]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总办事处暨主要营业地点位于香港湾仔骆克道88号21楼[8] - 股份为公司股本中每股面值0.20港元的普通股[6] 报告期相关信息 - 报告期为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18个月[6][96][102][103] - 公司财政年度结算日由12月31日改为6月30日,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涵盖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18个月期间[10] 股东大会信息 - 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将于12月14日在香港举行[4] - 2022年股东特别大会于4月22日在香港举行[4] - 2021年5月28日举行股东周年大会[127] 购股权计划信息 - 购股权计划于2019年5月31日被公司采纳[6] - 股东于2019年5月31日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上批准并采纳购股期权计划[68][7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集团综合收益约人民币902,652,000元,较2020年度的人民币581,112,000元增加55.3%[10] - 报告期毛利率为13.2%,2020年度为20.7%[10] - 报告期集团亏损约人民币8,819,000元,2020年度录得溢利人民币20,680,000元[10] - 报告期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人民币14,304,000元,2020年度为拥有人应占溢利人民币15,854,000元[10] - 报告期每股亏损为人民币0.66分,2020年度为每股盈利人民币0.73分[10] - 报告期公司实现销售收入约人民币9.01176亿元,较2020年度的人民币5.36646亿元增长67.9%[11] - 报告期内,中国内销钢材产品收益约为7.93亿元,较2020年的4.54亿元增加约74.5%[31] - 报告期内,中国间接出口销售钢材产品收益约为6574.4万元,较2020年的5294.2万元增加约24.2%[31] - 报告期内,中国境外直接出口销售钢材产品收益约为4240.4万元,较2020年的2928.8万元增加约44.8%[31] - 生产及销售钢材产品分部总收益由2020年的5.37亿元增加67.9%至报告期的9.01亿元[31] - 报告期内,生产及销售钢材产品分部毛利约为1.17亿元,毛利率约为13.0%,2020年毛利约为7585.1万元,毛利率约为14.1%[31] - 城市更新项目规划及咨询分部报告期收益约为147.6万元,2020年为4446.6万元,报告期分部亏损约为772.5万元,2020年溢利约为3470.3万元[31] - 集团报告期收益约为9.03亿元,毛利约为1.19亿元,毛利率约为13.1%,2020年收益约为5.81亿元,毛利约为1.20亿元,毛利率约为20.7%[32] - 集团其他收入由2020年的1125.8万元增加至报告期的2463.7万元,报告期获政府补贴471.2万元,2020年为186.7万元,废品销售由2020年的803.7万元增加至报告期的1834.4万元[32] - 集团由2020年其他亏损净额约902.6万元转为报告期其他收益净额约252.5万元[32] - 集团报告期经营开支总额约为1.31亿元,2020年为7488.6万元,其中分销成本、行政开支和其他经营开支分别约占报告期收益的46.5%、53.5%及0%[32] - 报告期公司财务成本约1791.5万元,2020年为1444.2万元,其中承兑票据利息约1326.9万元,2020年为1211.2万元[33] - 报告期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430.4万元,2020年为溢利约1585.4万元[33] - 2022年6月30日物业、厂房及设备约为5302.8万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4748.2万元增加约11.7%[33] - 2022年6月30日使用权资产及租赁负债分别约537.7万元及20.3万元,2020年12月31日分别约为782万元及242.1万元[33] - 2022年6月30日收购事项产生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约为0元,2020年12月31日为1.9万元[34] - 2022年6月30日存货约为9354.3万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8763.5万元增加6.7%,原材料减少34.6%,制成品增加65.8%[34] - 2022年6月30日贸易应收及其他应收款约为36761.4万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38472.1万元减少4.4%[34] - 2022年6月30日贸易应付及其他应付款约为11544.7万元,较2020年12月31日的9874.9万元增加约16.9%[34] - 2022年6月30日和2020年12月31日,集团未偿还借贷分别约为人民币7,637,000元和人民币40,000,000元[35] - 年利率4.35%至5.22%的人民币4,000,000元银行贷款已在报告期内偿还,报告期内有年利率8%至10%的第三方港元贷款[35] - 收购事项完成时,公司附属公司发行本金158,000,000港元承兑票据,年利率3%,实际利率10%,发行时公允价值约人民币122,260,000元[35]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法定股本约为人民币724,843,000元,已发行股本约为人民币391,760,000元[35]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人民币215,999,000元,2020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231,347,000元,流动比率均约为1.8倍[35] - 2022年6月30日,集团来自财务机构及第三方借贷结余约为人民币7,637,000元,2020年12月31日来自银行借贷为人民币40,000,000元[36] - 报告期内,集团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入约为人民币21,471,000元,投资活动净现金流出约为人民币12,742,000元,融资活动净现金流出约为人民币40,621,000元[36] - 2022年6月30日银行存款及现金结余约为人民币33,201,000元,2020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37,575,000元[36] - 2022年6月30日债务对权益比率约为71.1%,2020年12月31日约为71.3%[36]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碳钢产品销售收入约人民币6.91582亿元,较2020年度增长67.8%;不锈钢产品销售收入约人民币2.09594亿元,较2020年度增长68.3%[1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城市更新规划及咨询服务项目预计改造范围内占地面积总共约480亩[15][17] - 报告期集团城市更新项目规划及咨询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47.6万元,2020年为人民币4446.6万元[20][23] 公司业务发展举措 - 公司已申请9项专利并获受理[13][16] - 公司实施“全员全网”网络营销模式,推行“KSF”全绩效考核管理模式和“得分制”[12][16] - 公司采取“以老带新”方式、开展“技术大比武”活动提升员工技能,降低生产成本[12][16] - 公司与广东工业大学及智能制造企业合作开发新型智能自动化设备[13][16] - 公司将以市场化方式开展“三旧”改造城市更新项目规划及咨询服务[19] - 集团以市场主体形式进行“三旧”改造,虽业务进展慢,但仍将其作为业务发展战略之一[23] 公司交易相关信息 - 公司就买卖目标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订立买卖协议,代价为2.6亿港元[21] - 基于目标公司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三个财政年度财报,累计纯利约为3298.3万港元,较目标溢利水平2.6亿港元少约2.27亿港元[25] - 2022年3月11日,各方订立补充协议,将目标公司达到目标溢利水平的期限延长18个月[25] - 公司成立独立董事委员会,就补充协议及交易条款向独立股东提供意见[26][27] - 公司委任独立财务顾问,向独立董事委员会及独立股东提供意见[26][27] - 公司将尽快向股东寄发通函及股东特别大会通告[27][28] - 新冠疫情使目标公司物业发展项目因建材供应、劳工短缺和决策延迟而竣工延迟[25] - 新冠疫情使潜在买家实地参观困难,影响珠海置业气氛[25] - 交易截止日期从2022年7月31日延至2023年7月31日[29] - 通函寄发日期预计推迟至2022年10月31日或之前[29] 公司顾问协议及购股期权相关信息 - 2022年1月12日公司与承授人订立为期两年的顾问协议[30] - 董事会决议向承授人授出购股期权,可按每股0.2港元认购174,800,000股股份[30] - 2022年4月22日股东特别大会通过相关决议案[30] - 顾问协议于2022年4月25日完成[30] 公司资金使用情况 - 2018年公开发售完成,共发行1,398,400,000股发售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为人民币243,873,000元[36] - 2020年公司将约4300万元人民币(约5095.5万港元)未动用资本开支所得款项重新分配为一般营运资金[37][4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约4339.6万元人民币(4876.1万港元)用于结付股份复牌费用,约5702.4万元人民币(6407.4万港元)用于偿还贷款,约471.3万元人民币(529.6万港元)用于结付董事薪酬,约3850.2万元人民币(4629.5万港元)用作资本支出,约8391.9万元人民币(1.00645亿港元)用作一般营运资金,约816.9万元人民币(982.3万港元)未动用[38][40] 公司法律纠纷相关信息 - 2012年3月29日,公司被申索1550万港元及相关诉讼费,公司拟抗辩[42] - 2021年4月14日,公司因可换股票据(本金9000万港元)及承兑票据(本金3亿港元)被申索,公司将全力抗辩[42] - 广州美亚前管理层曾向三家投资公司提供合计5000万元人民币可疑投资,现管理层采取法律行动追款[44][47] - 2018年福田区法院判决两名被告向广州美亚偿还3000万元人民币及利息,公司核数师发表保留意见并作减值[44][47] - 因被告无执行资产,广州美亚考虑对其最终实益拥有人提民事诉讼[45][48] - 百门投资持有广州美亚81.4%股权,前董事徐立地和王冬奇被怀疑滥用其公司印章,解除现任董事职务,违反受信责任[50] - 2022年1月6日公司对徐立地和王冬奇提出非正审禁制令济助申请,1月17日香港高等法院进行聆讯[50] - 2022年1月20日公司收到高等法院命令,非正审禁制令济助申请被驳回[50] - 公司仍在寻求法律意见,考虑在中国及/或新加坡对徐立地和/或王冬奇提出法律诉讼[51] - 2021年12月董事会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调查徐立地和王冬奇涉嫌违反受信责任等事宜[51] - 2021年12月中旬独立调查员获委任调查相关事宜[51] - 2022年1月中旬独立调查委员会将王冬奇所作指控交由独立调查员调查[51] - 2022年2月28日陆建平接替黄志坚成为独立调查委员会成员[51] - 2022年4月初独立调查员出具报告,董事会同意报告及独立调查委员会建议并即时实施[51] - 独立调查员认为徐立地和王冬奇违反了对公司的受信责任[51] - 2016年3月4日,公司被香港证监会通知在市场失当行为审裁处展开研讯程序[65] - 2016年11月1日进行责任聆讯,2017年3月15日进行制裁聆讯[65] - 2017年2月7日及4月5日,审裁处分别发出两份报告[65] - 2020年6月5日,上诉法院宣布判决,将针对特定人士(包括公司)责任的决定作废[65] - 发还审裁处进行的聆讯原定于2021年8月进行,现已押后至审裁处厘定的日期[66][70] - 公司集团正在采取法律行动撤销协议,恢复对黑晶51%股权的所有权[91] - 集团提起法律诉讼恢复对黑晶51%股权的所有权,等待法院聆讯日期,核数师将视结果确定是否合并黑晶财务报表[106] 公司董事任免相关信息 - 2021年10月26日公司主要股东收购4.6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24.04%[53][59] - 2021年11月24日广州美亚股东大会上李先生、林先生及温女士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