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能国际(01298)

搜索文档
云能国际(01298) - 2019 - 中期财报
2019-09-18 06:0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收入 - 2019年上半年销售货品收入由2018年上半年的28470万港元减少14410万港元或50.6%至14060万港元[6] - 2019年上半年维修及保养服务收入由2018年上半年的1870万港元增加230万港元或12.3%至2100万港元[6] - 2019年上半年总收入由2018年上半年的30340万港元减少14180万港元或46.7%至16160万港元[6] - 2019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161,648千港元,较2018年上半年303,382千港元下降46.72%;持续经营业务期内亏损15,080千港元,2018年上半年为利润4,039千港元[46] - 2019年上半年其他全面收入净额129千港元,较2018年上半年2,130千港元下降93.94%;期间全面收入(亏损)总额为亏损14,951千港元,2018年上半年为亏损8,059千港元[49]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161,648千港元,2018年为303,382千港元[80] - 2018年上半年已终止经营业务收入为346,671千港元,除税前亏损为14,064千港元[9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成本与费用 - 2019年上半年销售成本较2018年上半年的22830万港元减少48.1%至11850万港元[6] - 2019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由2018年上半年的80万港元减少25.0%至60万港元[9] - 2019年上半年销售及分销开支由2018年上半年的3620万港元减少25.4%至2700万港元[10] - 2019年上半年行政开支较2018年上半年的3330万港元减少17.4%至2750万港元[11] - 2019年上半年融资成本较2018年上半年的200万港元增加120.0%至440万港元[12] - 2019年上半年已售存货成本为118,469千港元,2018年为228,315千港元[91] - 2019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357千港元,2018年为405千港元[91] - 2019年上半年其他无形资产摊销为386千港元,2018年无此数据[91] - 2019年上半年经营租约最低租约付款为3,569千港元,2018年为4,602千港元[91] - 2019年上半年雇员福利开支(不包括董事酬金)为26,772千港元,2018年为35,068千港元[91] - 2019年上半年汇兑亏损净额为1,407千港元,2018年为562千港元[91] - 2019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53千港元,2018年为406千港元[9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利润与亏损 - 2019年上半年亏损由2018年上半年的1020万港元增加47.1%至1500万港元[6] - 2019年6月30日本公司股东应占每股亏损基本为5.47港仙,2018年上半年为3.89港仙;持续经营业务利润(亏损)基本为亏损5.47港仙,2018年上半年为1.47港仙[49] - 2019年上半年公司亏损15080千港元,其他全面收入为129千港元,全面收入(亏损)总额为 - 14951千港元[61] - 2019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亏损15080千港元,2018年为亏损10719千港元[107] - 2018年上半年已终止经营业务现金流出净额为5,850千港元[101] - 2018年上半年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5.36港仙[10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资产与负债 - 2019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为45380万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28890万港元;现金及银行结余为31180万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18760万港元;流动比率为3.3,2018年12月31日为2.2[19] - 2019年6月30日集团总银行借款、透支及股东贷款为32750万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15050万港元;资本负债比率为115.6%,2018年12月31日为50.5%[19] - 2019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8,837千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9,276千港元下降4.73%[52] - 2019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651,394千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534,613千港元增长21.84%[52] - 2019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193,630千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245,737千港元下降21.19%[52] - 2019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79400千港元,净资产为283201千港元[56] - 2019年6月30日流动净资产值为453764千港元,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462601千港元[57] - 2019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107420千港元,储备为175781千港元[56] - 2019年6月30日贸易及票据应收款项为203779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213187千港元[110] - 2019年6月30日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为26371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24340千港元[114] - 2019年6月30日贸易及票据应付款项为27963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45004千港元[115] - 2019年6月30日贸易及票据应付款项中应付关联公司款项为9153000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29726000港元[116] - 2019年6月30日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项目为21575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47763千港元[118] - 2019年6月30日法定股本为312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107420千港元,与2018年12月31日相同[123] - 2019年6月30日及2018年12月31日集团无或然负债[144] - 2019年6月30日及2018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资本承担[145] - 报告期末集团结欠直接控股公司贷款结余3.034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1.24亿港元[15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现金流量 - 2019年经营业务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 - 52525千港元,2018年为 - 13549千港元[67] - 2019年投资业务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231千港元,2018年为 - 22253千港元[67] - 2019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173434千港元,2018年为 - 18361千港元[67] - 2019年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87547千港元,期末为308859千港元[67] - 2018年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90906千港元,期末为44437千港元[67] 业务线相关数据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中国分销业务,制造业务和海外分销业务已于2018年终止经营[70]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超97%来自中国客户[80]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确认的持续经营业务收入约38,988,000港元来自2019年1月1日的合约负债结余[81] - 截至2019年及2018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超90%的持续经营业务收入等源自中国分销业务[85] - 截至2019年及2018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超90%的持续经营业务收入源自中国,超90%非流动资产位于中国[86]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一名单一外部客户占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约13.7%,相当于约22,146,000港元[87] 公司政策与合规 - 2019年上半年集团未实施外币对冲政策,管理层会持续监察外汇风险[22] - 董事会不宣派2019年上半年中期股息,2018年上半年也无[23] - 2019年上半年无购股权被授出、行使、届满、注销或失效,无根据股份奖励计划授出股份奖励[28]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2019年上半年未经审核中期业绩,对会计原则等无异议[36] - 2019年上半年公司遵守香港守则适用条文,但未遵守守则条文第A.2.1条[39] - 2019年上半年全体董事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未获悉雇员违反事件[42] - 自2019年1月1日起,公司将编制综合财务报表的呈列货币从美元变更为港元[73]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使用的会计政策及计算方法与2018年相同[74] - 2019年1月1日起,公司首次应用多项新订及经修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报表[75] - 2019年公司首次应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对财务报表无显著财务影响[77] - 2018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损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已重新呈列,若干比较金额已重新分类[153] 股权与股东相关 - 2019年6月30日,包迪国际投资有限公司等三家公司持有201196995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73.05%[31] - 除已披露外,2019年6月30日公司董事不知悉其他人士在公司股份或相关股份中有须披露权益或淡仓[34] - 2019年上半年公司及附属公司未在联交所或新交所买卖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35] 员工相关 - 2019年6月30日集团员工169名,2018年12月31日为354名;2019年上半年总员工成本约3240万港元,2018年上半年为4300万港元,减少约24.7%[24] 重大投资与收购 - 2019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董事会无批准其他重大投资或添置资本资产计划[19] 公司购买资产 - 2019年上半年公司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耗资约362000港元,2018年同期为11497000港元[109] 购股计划相关 - 2004年购股权计划规模不得超公司已发行普通股股本的15%,行使价折让率最高不超20%,承授人最高限额不超已发行及可能发行股份总数的20%[126] - 2018年1月1日,2004年购股计划下未行使购股权加权每股平均行使价0.32新加坡元,数量13,773千股[129] - 2018年,2004年购股计划下12,377,000份购股权于9月11日注销,135,000份于4月14日届满,1,261,000份于11月22日失效[129][130][132] - 截至2019年6月30日,2004年购股计划无尚未行使购股权[132] - 2011年购股计划最长有效期10年,行使价为相关收市价最高者[133] - 向控股股东及联系人授出购股时,其可认购股份总数不超已授出未行使购股获行使时可发行股份最高数目的25%,各控股股东或其联系人不超10%[136] - 任何12个月内,因行使授予参与者购股而发行及将发行股份总数不超已发行股份的1%[136] - 公司可授出购股,让合资格者认购最多23,250,000股,相当于采纳日期已发行股本10%[137] - 2018年1月1日,2011年购股计划下未行使购股权加权平均行使价2.00港元,数量1,700千股[138] - 2018年,2011年购股计划下1,700,000份购股权失效[138]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根据2011年购股权计划授出购股权利益确认开支,2018年同期为14.5万港元[140] 股份奖励计划相关 - 2017年1月11日公司采纳股份奖励计划,截至2018年12月31日及2019年1月1日至6月30日无股份由受托人收购及授出股份奖励[143] 关联交易相关 - 2019年上半年就直接控股公司贷款已付及应付利息3689千港元,已付主要管理人员咨询费1680千港元,向主要管理人员拥有实益权益公司购买货品20672千港元,2018年同期均为零[147] - 2019年上半年主要管理人员短期雇员福利1999千港元,退休福利6千港元,已付主要管理人员报酬总额2005千港元;2018年同期分别为3877千港元、903千港元、4925千港元[152] 股东贷款相关 - 2018年12月包迪向公司授出124000000港元股东贷款,年利率6%,2019年7月已偿还;2019年6月提供23000
云能国际(01298) - 2018 - 年度财报
2019-04-26 06:05
公司基本信息变更 - 2018年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包迪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持有201,196,995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73.05%[6] - 2018年公司名称由“Techcomp (Holdings) Limited”变更为“Yunnan Energy International Co. Limited”[6] - 公司英文名由「Techcomp (Holdings) Limited」改为「Yunnan Energy International Co. Limited」,中文名采用「雲能國際股份有限公司」取代「天美(控股)有限公司」[137] 业务线调整 - 2018年公司终止经营制造业业务及海外分销业务[6] - 2018年8月14日集团重组完成后,终止境外制造和分销分析仪器及售后服务业务[13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8年财政年度收入从2017年的145.5百万美元减少44.1%至81.3百万美元[7][15][16] - 2018年财政年度公司录得应占亏损9.5百万美元,2017年财政年度录得利润1.0百万美元[7][15] - 2018年财政年度毛利较2017年减少13.6百万美元[7][15] - 2018年财政年度销售成本从2017年的111.3百万美元减少45.5%至60.7百万美元[17] - 2018财年毛利较2017财年的3420万美元减少39.8%至2060万美元,毛利率从23.5%提升至25.3%[18] - 2018财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由2017财年的50万美元减少80.0%至10万美元[19] - 2018财年销售及分销开支由2017财年的1050万美元减少43.8%至590万美元[22] - 2018财年行政开支较2017财年的970万美元增加30.9%至1270万美元[23] - 2018财年其他开支由2017财年的50万美元增加400.0%至250万美元[24] - 2018财年融资成本较2017财年的60万美元增加33.3%至80万美元[25] - 2018财年公司亏损950万美元,2017财年则盈利100万美元[26] - 2018年12月31日存货为1400万美元,较2017年12月31日的4460万美元减少3060万美元[27]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为3700万美元(2017年:6890万美元),流动比率为2.2(2017年:1.9)[34] - 2018年向集团五大客户及单一最大客户销售额分别占销售总额约11.3%(2017年:约14.7%)及约4.2%(2017年:约5.5%),从五大供应商及单一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分别占采购总额约49.8%(2017年:约37.9%)及约25.7%(2017年:约21.3%)[144]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给股东的储备达约1,574,000美元[149] 股权相关 - 上市公司要约截止时,要约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士持有261,793,955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95.05%[14] - 要约人以每股3.267港元配售60,957,000股股份以恢复公众持股量[14] - 配售事项完成后,公众人士持有74,240,005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26.95%[15] - 2018年12月31日,包迪国际投资有限公司直接持有201,196,995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73.05%;香港雲能国际投资有限公司、雲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视作拥有201,196,995股,占比均为73.05%[187] - 年报日期,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中至少25%由公众人士持有[189] 董事任免及相关信息 - 张锦灿先生42岁,2018年9月1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主席及首席执行官[41] - 姜卫先生46岁,2018年9月1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41] - 赵娜女士42岁,2018年9月1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41] - 何骏宇先生29岁,2018年9月1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41] - 施法振先生55岁,2018年11月3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44] - 柯卡生先生55岁,2018年11月3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44] - 景丕林女士68岁,2018年11月3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44] - 施法振先生在审计和会计领域拥有超17年经验[44] - 柯卡生先生在金融管理方面经验广泛,曾在央行和银监会任职多个职务[44] - 景丕林女士在投资和金融领域拥有超35年经验[44] - 2018年9月11日,勞逸強、陳慰成、Christopher James O'Connor辭任執行董事,張錦燦、姜衛、趙娜、何駿宇獲委任為執行董事[56] - 2018年11月30日,Seah Kok Khong, Manfred、Ho Yew Yuen、Teng Cheong Kwee辭任獨立非執行董事,施法振、柯卡生、景丕林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56] - 獨立非執行董事及執行董事的任期分別為一年及三年,須於股東週年大會上輪席退任及符合資格並願意膺選連任[56] - 2019年3月27日,董事會建議所有退任董事於下一屆股東週年大會中膺選連任[57]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部分执行董事任期内董事会会议出席情况为2/2,部分独立非执行董事为3/3或1/1[63]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部分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内审核委员会会议出席情况为2/2[63]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部分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内提名委员会会议出席情况为1/1[63]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部分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内薪酬委员会会议出席情况为1/1[63] - 部分执行董事任期内股东周年大会出席情况为1/1,部分独立非执行董事为1/1[63] - 部分执行董事任期内股东特别大会出席情况为1/1,部分独立非执行董事为2/2、1/2或未涉及[63] - 2018年9月11日部分董事辞任,部分董事获委任;11月30日部分董事辞任,部分董事获委任[64][65][66][71] - 公司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为张锦灿先生,此安排偏离香港守则第A.2.1条,但董事会认为权力分布均衡[72] - 部分董事于2018年有辞任或获委任情况,劳逸强等3人于2018年9月11日辞任,张锦灿等4人于2018年9月11日获委任,Ho Yew Yuen等3人于2018年11月30日辞任,施法振等3人于2018年11月30日获委任[106] - 张锦灿、姜卫、赵娜、何骏宇自2018年9月1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劳逸强等3人同日辞任[151] - 施法振、柯卡生、景丕林自2018年11月30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Sean Kok Khong等3人同日辞任[151] - 执行董事张锦灿等4人与公司订立为期三年服务合同,自2018年9月11日起生效[156] 公司治理相关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已符合香港守則之守則條文(除企業管治報告相關段落披露者外)[50] - 董事會有七名董事,包括四名執行董事及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55] - 提名委員會每年審核各董事的獨立性,採用上市規則之標準釐定可合資格成為獨立董事之人士[59] - 董事會組成符合上市規則有關至少三名(即董事會成員的至少三分之一)董事為獨立及非執行董事,以及至少一名董事必須具備會計或相關財務管理知識的適當專業資格的規定[59] - 公司已接獲每名獨立非執行董事根據上市規則第3.13條就其獨立性發出的年度確認書,認為獨立非執行董事於本年報日期均為獨立人士[59] - 本年度各董事均参与了法规、企业管治及上市规则最新资料简介会、财务等研讨会/工作坊及阅读相关资料[69] - 召开董事会定期会议最少须提前14天通知所有董事,其他会议发合理通知[73] - 提名委员会于2004年5月28日成立,由一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77] - 本年度提名委员会对董事会表现举行一次会议及进行一次审查评估,讨论行政不足问题并达成整改措施[79] - 董事会于2019年3月4日采用提名政策,协助识别候选人并提供选择标准及程序[81] - 提名候选人时,提名委员会秘书应召开会议邀请董事会成员提名,候选人需提交资料和同意书[84] - 根据公司细则,至少三分之一董事须于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告退,每名董事至少每三年退任一次[87] - 2019年3月27日,提名委员会建议重新委任张锦灿等七人膺选连任,董事会接纳建议[87] - 公司在董事会成员甄选过程考虑多项因素,力求达成成员多元化[88] - 薪酬委员会于2004年5月28日成立,由四名成员组成,大部分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一名执行董事[90]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负责向董事会建议董事及行政人员薪酬框架等多项职能[93] - 劳逸强先生薪金占比86%、花红占比13%、其他福利占比1%,总计100%;陈慰成先生薪金占比79%、花红占比15%、其他福利占比6%,总计100%;Christopher James O'Connor先生薪金占比77%、花红占比23%,总计100%[106] - Ho Yew Yuen先生、Teng Cheong Kwee先生、Seah Kok Khong, Manfred先生、施法振先生、柯卡生先生、景丕林女士董事袍金占比均为100%[106] - 董事会负责编制集团财务报表,确保按法定规定及适用会计准则编制及呈列[111] - 管理层定期检讨集团业务识别重大业务风险,集团设有企业风险管理框架,该架构至少每年经审核委员会及董事会审核及讨论一次[112] - 外部核数师审核公司重大内部控制有效性,未发现重大违规事宜或内部控制缺陷[112] - 公司指定外部专业服务公司作为内部核数师协助管理层审阅风险管理等,内部核数师按审核计划开展工作并提出建议[112] - 董事会收到首席执行官及财务总监保证,已维持良好财务记录,财务报表真实公平反映公司运营及财务,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有效[113] - 董事会与审核委员会一致认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在当前经营环境中对各类风险的解决充分且有效[113] - 审核委员会于2018年举行两次会议,2019年3月27日审阅集团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全年业绩[117] - 公司本年度就外聘核数师审核服务支付约359,000美元[120] - 吴劲衡自2018年9月11日起任公司秘书,截至2018年12月31日接受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22] - 董事会须应持有不少于公司十分之一缴足股本且已缴清款项成员请求立即安排召开股东特别大会,若未在21日内安排,请求者可自行召开,但不得晚于请求发出日起三个月[126] - 股东于股东大会提书面请求动议决议案,所需股东数目不得少于总投票权二十分之一或不少于一百名[127] - 书面请求须于股东大会举行前不少于六周(要求发决议案通知)或不少于一周(其他情况)送交公司香港办事处[127] - 审核委员会建议董事会于应届股东周年大会提名续聘安永为外聘核数师[120] - 本年度直至报告日期无内部举报报告[120] - 董事会于2019年3月4日采用股息政策[130] - 董事建议股息分派及厘定派付时应考虑集团实际及预期表现、财务状况等多因素[131] - 公司于2004年5月28日成立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191] 股息分配 - 2018年无中期股息,董事建议不派息(2017年:无)[139] - 2018年董事会未宣派末期股息(2017年:无)[141] 购股计划相关 - 2004年5月28日公司采纳2004年购股权计划,2011年6月9日被2011年购股权计划取代,2018年7月17日修订两个计划条款[164] - 截至2018年1月1日,2004年和2011年购股权计划未行使购股权总数为15,473,000份[166]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2004年和2011年购股权计划未行使购股权总数为0份,全年行使0份,注销或失效15,473,000份[166] - 2018年9月11日,无条强制现金全面要约结束后,13,077,000份购股权被注销;2018年11月22日,1,261,000份购股权失效[170] - 经独立股东2018年7月17日批准,15,473,000份未行使购股权行使价获调整[169] - 2004年购股计划目的是为合资格参与者提供持股机会,2011年是作为贡献奖励[174] - 2004年购股计划可能授出购股的股份总数不超公司已发行股份15%[177] - 2004年购股计划任何承授人最高限额不超已发行及可能发行股份总数20%[177] - 2011年购股权计划可能授出购股权的最高股份数目为23,250,000股,分别相当于采纳日期(2011年6月9日)及本年度报告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0%及8%[178] - 身为集团旗下执行董事或雇员的购股股权持有人,可在授出日期起计10年内行使购股股权;身为非执行董事的购股股权持有人,可在相关授出日期起计5年内行使购股股权[1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