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碳中和(01372)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碳中和(01372)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5-27 17:1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经营溢利约4170万港元,2020年亏损约2.861亿港元[12][15][40][48][50] - 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2.677亿港元,2020年约3.02亿港元[12][15][40] - 土木工程及建造业务维持稳健,营业额约4.676亿港元(2020年约4.753亿港元),业务分部利润约720万港元(2020年约260万港元)[45] - 出售汽车发动机业务录得收益约2.692亿港元[45] - 公司发行及配发共8200万股股份,募集约4.211亿港元[45] - 降低负债过程中,债券欠息减免约9930万港元[45] - 2021年4月9日及5月26日,公司发行4000万股认购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1.92亿港元[103][105] - 2021年8月3日,公司发行及配售4200万股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2.291亿港元[103][10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及非流动负债较2020年12月31日分别大幅减少63.9%及50.4%[104][105] - 2021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比率为173%,2020年因权益为负不适用[109][11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约有332名员工,2020年为334名,本年度员工成本总额约1.069亿港元[159][16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1年初公司开展全球碳中和业务,专注碳信用资产开发等[13][16] - 碳资产运营管理业务将拓展至碳交易等领域[19] - 负碳业务聚焦负碳技术开发应用及林业农业碳汇咨询交易[20] - 2021年土木工程及建造业务表现稳健[2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有14个重大在建项目,4个楼宇建造及保养项目,其余为土木工程建造项目[2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重大在建项目合约总金额约6.26亿港元,未完成工程合约总金额约3.43亿港元,2020年分别约为5.366亿港元及1.974亿港元[21] - 公司于2021年1月完成汽车发动机业务出售,不再从事该业务[40] - 全球碳中和业务本年度录得分部盈利约1.49亿港元,带动公司经营溢利约4170万港元,2020年亏损约2.861亿港元[40][48][50] - 拓展碳中和业务,碳信用资产公允价值收益约1.72亿港元,碳信用资产销售等收入约50万港元[45] - 土木工程及建造业务维持稳健,营业额约4.676亿港元(2020年约4.753亿港元),业务分部利润约720万港元(2020年约260万港元)[45] - 公司自2021年初发展全球碳中和业务,建立独特市场定位和业务模式[47][50] - 为配合碳中和业务发展,公司优化组织架构和管理团队[49][50] - 公司与中化环境签订战略协议,合作开发碳资产项目,提供碳咨询和管理服务[57][59] - 公司与北京金茂签订协议,合作研究低碳城市和绿色建筑,制定碳中和方案,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58][59] - 公司与中国光大环境、粤丰环保电力、中国节能环保(香港)投资等战略伙伴签订协议,合作开发碳资产减排项目[62] - 本年度公司成功开发及购得相当的自愿减排量(VER),涵盖多种项目产生的核证减排量(CER),还开发或购得2021年起12年期CER期货,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碳信用资产持有者之一[62] - 公司与深圳市银之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合资企业中碳银之杰,从事碳信息技术业务,提供数字化碳中和综合解决方案[65][67] - 公司碳咨询业务将结合银之杰数字化优势,为金融机构和相关企业提供数字化碳中和方案及建立信息化基础设施[66][67] - 公司与南京江岛环境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等成立合资企业中碳南京,从事环保和碳咨询业务[69][71] - 公司中标黑龙江自贸试验区碳中和项目,覆盖20个高新区超40000家企业[70][71] - 公司注册为瑞士黄金标准及美国VERRA综合用户,境内子公司开立相关交易账户[74][76] - 公司推出ToC综合交易平台和“气候商店”网络版PC端,还推出ToG、ToC和ToB平台[75][77] - 公司筹备设立全球碳资产投资管理基金,强化碳资产经营领先地位[80] - 公司工业负碳聚焦负碳技术开发应用,自然负碳开展碳汇咨询和交易,目标削减中国2%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自然和技术途径各1亿吨负碳排放[80] - 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土木工程和建筑业务表现稳定[83] - 土木工程和建筑业务提供高附加值服务,合同客户为香港政府部门等独立第三方[85] - 2021年土木工程及建造业务收益约4.676亿港元,占集团总收益约99.9%,2020年分别约为4.753亿港元和99.4%[88][91] - 2021年土木工程及建造业务毛利约3600万港元,毛利率增至7.6%,2020年分别约为1500万港元和3.1%[88][9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有14个重大在建项目,其中4个为楼宇建造及保养项目,其余为土木工程建造项目[89][9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重大在建项目合约总金额及未完成工程合约总金额分别约为6.26亿港元及3.43亿港元,2020年分别约为5.366亿港元及1.974亿港元[89][92] - 2021年集团获得6份新合约[90][9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2年公司继续为商业伙伴开发碳资产项目,并开展首个CCUS项目[26][29] - 香港土木工程及建造业务未来数年经营环境艰难,但公司有信心获取业务机会[27][29] - 2022年1月3日,三名第三方行使公司本金总额700万港元可换股债券换股权,公司配发及发行350万股股份[169][171]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21年12月31日,为道路构筑物提供无障碍通道设施第三期第九份合约金额为1.73亿港元[33] - 2021年12月31日,油塘内地段第45号东园街拟建住宅发展项目污水处理厂合约金额为400万港元[33] - 2021年12月31日,北区地政总署斜坡升级/改善工程合约金额为1.58亿港元[33] - 2021年12月31日,北角132千伏气体绝缘开关土木及建设改进工程(第3期-第1阶段)合约金额为3300万港元[33] - 2021年12月31日,南丫发电厂围栏翻新工程(二期)合约金额为1000万港元[35] - 2021年12月31日,2018 - 2019年第9批公营房屋发展项目前期土木工程合约金额为2700万港元[35] - 2021年12月31日,将军澳车厂II期第4段上层建筑工程施工合同金额为9200万港元[35] - 2021年1月29日,公司完成出售盛盈,总代价4150万港元,其中50万港元现金,4100万港元以豁免利息方式支付[121][124] - 2021年3月26日,可换股债券持有者完成部分转换,涉及金额4000万港元,发行2000万股换股股份[107][110] - 2021年上半年,集团提前支付承兑票据利息,总额5050万港元,代表还款总额8200万港元[107][110] - 2021年下半年,集团以2.1亿港元结算面值2.3575亿港元的承兑票据,6560万港元应付利息被豁免[107][110] - 2016年2月4日,公司发行本金3.9亿港元零息可换股债券和4.1亿港元承兑票据[113][116] - 2017年12月31日,承兑票据到期日延长2年,利率从10%下调至8%[114][116] - 2019年11月8日,可换股债券到期日延长至2025年2月4日,承兑票据期限改为永久,利率固定为5%[115] - 2021年3月7日,公司与懋源资本和张亚循先生订立协议,按每股4.80港元认购4000万股普通股,所得款项净额约1.92亿港元,已全部应用[131][132][133][137] - 2021年3月19日,巧能行使4000万港元可换股债券换股权,公司于3月26日向其发行2000万股换股股份[129][130][135][136] - 2021年4月9日,向张亚循控制的Z&F发行及配发1624万股认购股份[132][137] - 2021年5月26日,向懋源资本发行及配发2376万股认购股份[132][137] - 2021年7月26日,公司与国泰君安证券订立配售协议,以每股5.50港元配售最多4200万股普通股[139][143] - 2021年8月3日,4200万股配售股份成功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2.291亿港元,已全部应用[140][141][143][14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可换股债券未偿还本金3.5亿港元,转换后可发行股份上限1.75亿股[128][134] - 2021年9月23日,巧能将全部可换股债券转让给敏将[122][125] - 2021年10月18日,敏将将本金200万港元及300万港元的可换股债券分别转让给两位独立第三方[123][125] - 2021年1月29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完成出售盛盈全部已发行股份及股东贷款[145] - 2021年6月10日,公司完成认购中国生态旅游集团2亿股股份,总代价约2000万港元[148][15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中国生态旅游集团2亿股股份,占其股权约6.48%,公允价值2000万港元,约占集团总资产4.1%[151][153] - 2022年1月4日,公司开曼群岛股份过户登记处变更为Ogier Global (Cayman) Limited,注册地址也相应变更[172] - 2021年公司除上述披露外无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等事项[151][15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无资产抵押,2020年也无[156][162] - 集团大部分资产及负债以港元及人民币计算,未订立工具降低外汇风险[158][164] - 除报告披露外,集团来年无其他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未来计划[168][170] - 陈歆玮先生46岁,2021年3月2日任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负责领导集团碳中和业务,有20余年全球资本市场经验[176][178] - 陈丹娜女士41岁,2021年11月18日任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拥有CFA专业资格[177] - 邸灵先生58岁,2021年3月18日任执行董事,负责碳中和业务战略及投资,有风险管理等经验[181][183] - 崔定军博士56岁,2021年3月18日任执行董事,是流体机械领域专家,有多项工作经历[182][184] - 陈蕾先生58岁,2021年5月13日任执行董事,是生态建设领域专家,曾在媒体和生态领域任职[186][187] - 林宝勋先生60岁,2021年8月10日任非执行董事,有金融投资和风险管理经验,2017年参与创立信托公司[188] - 林宝欢先生60岁,2021年8月10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1980年代末投身金融领域,2017年联合创办惠富资产信托人有限公司并任主席[189] - 郭毅可博士59岁,2021年8月4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是集团科技发展委员会主席,在大规模数据挖掘领域知名,目前还担任荔支网络和百融云创独立非执行董事[192][193][194][195] - 王安元先生50岁,2021年11月1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毕业于上海海运大学,有丰富金融行业任职经历,目前是F8企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97][198]
中国碳中和(01372) - 2020 - 年度财报
2021-04-30 16:3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0年公司收入为478,321千港元,2019年为459,109千港元[8] - 2020年公司毛利为8,096千港元,毛利率为1.7%;2019年毛利为 - 52,556千港元,毛利率为 - 11.4%[8] - 2020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302,029千港元,2019年为 - 905,423千港元[8] - 2020年公司综合收入约4.783亿港元,较2019年的约4.591亿港元增加约1920万港元或4.2%;2020年拥有人应占溢利约3.02亿港元,2019年拥有人应占亏损约9.054亿港元[17][19] - 2020年集团综合收入约4.78亿港元,2019年约4.59亿港元;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3.02亿港元,2019年亏损约9.05亿港元[53] - 2020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分别约151.0港仙及84.1港仙,2019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约452.7港仙[6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0年土木工程及建造业务收益约为4.75亿港元(2019年约为3.78亿港元),占集团总收入约99.4%(2019年约为82.3%);2020年该业务毛利约为1500万港元(2019年毛损约2000万港元),毛利率约为3.1%(2019年毛损率约5.3%)[21] - 2020年汽车发动机业务收益约为300万港元(2019年约为8100万港元),占集团总收入约0.6%(2019年约为17.7%);2020年该业务毛损约为600万港元(2019年约为3200万港元)[24][27] - 2020年汽车发动机业务运营大幅缩减,无新订单和新产品,收益主要来自交付2019年存货和提供备件,该业务物业、厂房及设备和商誉全额计提减值损失[25][27] - 2021年1月公司完成处置汽车发动机业务,董事会认为此举公平合理,符合集团和股东整体利益[26][27]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主要从事土木工程及建造业务和汽车发动机业务[45][49] - 自2019年底以来,营商环境困难加剧,土木工程及建造业务在2020年录得稳定业绩,汽车发动机业务未取得进展[46][49] - 2021年1月,公司完成出售汽车发动机业务,不再从事该业务[47][49] - 2020年土木工程及建造业务重大手头合约中,为道路构筑物提供无障碍通道设施第三期第八份合约金额为203百万港元,第九份合约金额为173百万港元,北角132千伏气体绝缘开关土木及建设改进工程(第3期-第1阶段)合约金额为33百万港元[37] - 2018 - 2019年第9批公营房屋发展项目前期土木工程合约金额为18百万港元,将军澳车厂II期第4段上层建筑工程施工合同金额为92百万港元[40][41] - 合约金额为340百万港元的项目由怡益-亮雅合营企业承包,公司拥有其51%权益[41] - 2020年土木工程及建造业务获5份新重大合约[71] - 2020年汽车发动机业务停滞,仅录得极少业务[73] - 2020年土木工程及建造业务毛利约800万港元,主要归因于该业务稳定业绩[53] - 2020年土木工程及建造业务为独立第三方客户提供服务,包括香港政府部门、公用事业公司和私营组织[63] - 2020年汽车发动机业务运营大幅缩减,无新订单和新产品制造,收益大幅下降,已对物业、机器及设备以及商誉计提全数减值亏损[78][80] - 2021年1月公司完成出售汽车发动机业务[79][81]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汽车发动机业务流动负债净值2.56171亿港元,负债净值2.6952亿港元[144] - 2021年1月27日,公司全资附属公司Future Marvel Limited与刘昌先生就出售Well Surplus Enterprises Limited全部已发行股份及股东贷款订立买卖协议,出售事项总代价为4150万港元[198] - 买方以50万港元现金及4100万港元豁免巧能环球持有之承兑票据利息的方式支付出售事项总代价[198] - 出售事项于2021年1月29日完成[198] - 出售事项后,集团预期录得大幅出售收益约2.8亿港元[198] - 出售事项完成后,Well Surplus Enterprises Limited不再是公司附属公司,公司不再拥有其任何权益[198] - Well Surplus Enterprises Limited财务业绩不再综合入集团综合财务报表,集团不再从事汽车发动机业务[19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董事对公司2021年运营和业务前景持谨慎态度,将继续寻找机会提升现有业务,探索包括碳中和业务在内的新业务[32] - 管理层对碳中和业务前景乐观,认为将为公司带来长期盈利[48][50] - 尽管2020年艰难,管理层对集团前景持乐观态度,土木工程及建造业务虽面临挑战,但公司有信心获取业务机会[83][87] - 2021年3月2日公司提出为配合进军碳中和业务,将寻求机遇强化现有业务或提供多元化发展前景[92][95] - 董事认为公司自2020年12月31日起至少未来12个月有足够营运资金,但融资不可用可能无法持续经营[149][151]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公司拟将名称变更为“中国碳中和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反映新业务计划和未来发展方向[30] - 2021年3月10日,公司与中国生态发展协会就碳中和发展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实现中国领导人在联合国大会提出的目标[30] - 公司建议更改名称为「China Carbon Neutral Development Group Limited中國碳中和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反映新业务计划和未来发展方向[33] - 2021年3月,公司决定投资全球碳中和业务,包括收购林权及碳权、投资清洁能源等[48][50] - 公司与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签署《关于碳中和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以落实“中国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战略目标[33] - 未来中国将撬动人币70万亿元以上绿色产业投资机会[85][87] - 公司建议将名称由“Bisu Technology Group International Limited”改为“China Carbon Neutral Development Group Limited”,中文名由“比速科技集团国际有限公司”改为“中国碳中和发展集团有限公司”[93][95] - 2021年3月15日公司提议更改名称并通知举行特别股东大会批准更名议案[93][95] - 建议更改公司名称不会影响股东权利,生效后公司发行股票将印新名称,现有股票继续有效,无免费换领安排[98][99] - 2021年3月10日公司与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就碳中和业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100] - 合作目标涵盖碳中和业务多个方面,包括增加中国碳汇林、搭建国家森林碳汇共享平台等[101] - 2021年3月7日公司与认购人订立协议,将发行4000万股认购股份,每股4.8港元,所得款项约1.92亿港元[148][151] - 2021年3月7日,公司与懋源资本有限公司及张亚循先生订立认购协议,按每股4.80港元认购4000万股,所得款项总额1.92亿港元,净额约1.92亿港元,6000万港元用于营运资金及偿债,1.32亿港元用于开发碳中和业务及探索新业务,预计提高集团流动性并扩大资产和股本基础[166][170][167] - 2021年3月19日,巧能环球行使4000万港元可换股债券换股权,公司同意向其发行2000万股换股股份,预计降低集团负债总额并扩大股本基础[164][168] - 2021年3月26日,部分转换可换股债券完成,已向巧能环球发行及配发2000万股换股股份[165][169][173][178] - 2020年1月1日及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2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股份,2020年无变动;2021年3月26日变动后,公司已发行2.2亿股每股面值0.01港元股份[173][178]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获股东贷款约3290万港元及控股股东贷款约1680万港元作营运资金,股东贷款按一般商业条款或更佳条款进行且无资产抵押[175][179]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2019年:无)[184][190]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无资产抵押(2019年:无)[185][191]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于香港及中国有约334名员工(2019年:452名),薪酬政策定期检讨并参考市场条款等因素[188][194] - 除披露外,自2019年12月31日年度报告刊发以来,集团财务状况或业务无重大变动[189][195] - 市场价格和需求波动、供应商原材料或外包服务价格波动会影响集团业务,且集团未订立重大合约对冲价格波动[109,112] - 集团业务处于高度竞争行业,对手扩大产品或服务、降价、提质量会加剧竞争,也可能有新对手进入市场[114,117] - 集团部分业务须遵守政策法规,政策变化会影响业务发展,如增加合规成本、减少商机[115,118] - 集团允许客户信贷付款,贸易及其他应收款按账面价值减预期信贷亏损计量,过去汽车发动机业务应收款付款延迟,已确认信贷亏损[116,119]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集团录得流动负债净值及负债净值,面临流动性风险[123,127] - 中美贸易冲突、香港政治运动后经济下滑、新冠疫情等事件会对集团造成不利影响,且影响可能长期显现[124,128] - 董事会不建议支付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2019年:无)[125,129] - 2016年2月4日公司向巧能环球发行本金约3.9亿港元零息可换股债券和本金约4.1亿港元承兑票据[150][152] - 2019年11月8日公司与巧能环球修订协议,可换股债券到期日延至2025年2月4日,承兑票据期限改为永久,利率5%自2020年2月5日起生效[155][159] - 2020年2月3日巧能环球将可换股债券和承兑票据转让给LEGH,公司同意并发行新证书[156][159] - 2020年10月7日LEGH将可换股债券转回巧能环球,公司同意并发行新证书[157][159] - 2020年10月12日LEGH将承兑票据转回巧能环球,公司同意并发行新证书[158] - 公司主要股东同意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提供不少于4500万港元股东贷款,截至报告日已提取125.2万港元[144]
中国碳中和(01372) - 2020 - 中期财报
2020-08-27 16:37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0年上半年公司收益为215,823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246,196千港元[5] - 2020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5,998千港元,2019年同期毛损为24,680千港元[5] - 2020年上半年公司除税前溢利为499,096千港元,2019年同期亏损为273,675千港元[5] - 2020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为499,053千港元,2019年同期亏损为264,268千港元[5] - 2020年上半年公司全面收入总额为500,273千港元,2019年同期亏损总额为262,498千港元[10] - 2020年上半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为249.5港仙,2019年同期每股亏损为131.7港仙[10] - 2020年上半年换算海外业务的汇兑差额为1,220千港元,2019年同期为1,770千港元[8] - 2020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4.99053亿港元[18]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录得溢利净额499,053,000港元[51] - 2020年上半年土木工程及建造分部收益213,397千港元,2019年为176,244千港元;汽车发动机分部收益2,426千港元,2019年为69,952千港元;总计2020年为215,823千港元,2019年为246,196千港元[70] - 2020年上半年土木工程及建造分部业绩401千港元,2019年为 - 7,480千港元;汽车发动机分部业绩 - 52,955千港元,2019年为 - 194,436千港元;总计2020年为 - 52,554千港元,2019年为 - 201,916千港元[70] - 2020年上半年注销可换股债券收益293,712千港元,2019年为0;修订承兑票据收益294,577千港元,2019年为0;出售附属公司收益2019年为1,682千港元,2020年为0[70] - 2020年上半年企业及未分配收入54千港元,2019年为0;企业及未分配开支2020年为 - 4,555千港元,2019年为 - 35,497千港元;财务费用2020年为 - 32,138千港元,2019年为 - 37,944千港元[70] - 2020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499,096千港元,2019年为 - 273,675千港元[70] - 2020年上半年合约收益213,397千港元,2019年为176,244千港元;销售货物2020年为2,426千港元,2019年为69,952千港元;总计2020年为215,823千港元,2019年为246,196千港元[73] - 2020年上半年利息收入1千港元,2019年为2千港元;顾问费收入640千港元,2019年为240千港元;政府补助5,876千港元,2019年为109千港元;杂项收入371千港元,2019年为103千港元;其他收入及收益总计2020年为6,888千港元,2019年为454千港元[73] - 2020年上半年总税项支出为43千港元,2019年为抵免9,407千港元[84] - 2020年上半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499,053千港元,2019年为亏损263,446千港元[9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0年银行及其他借款利息2,872千港元,2019年为3,311千港元;承兑票据利息15,242千港元,2019年为20,392千港元;可换股债券之推算利息13,868千港元,2019年为14,026千港元;财务费用总计2020年为32,138千港元,2019年为37,944千港元[76] - 2020年上半年销售成本等各项成本为209,825千港元,2019年为270,876千港元[78] - 2020年上半年物业、机器及设备减值为28,904千港元,2019年为0[78] - 2020年上半年商誉减值为16,338千港元,2019年为0[78] - 2020年上半年可换股债券利息为13,868千港元,2019年为14,026千港元[9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集团主要从事土木工程及建造业务、汽车发动机业务[47] - 公司有土木工程及建造、汽车发动机两个可报告经营分部[65][66] - 2020年上半年土木工程及建造分部收益213,397千港元,2019年为176,244千港元;汽车发动机分部收益2,426千港元,2019年为69,952千港元;总计2020年为215,823千港元,2019年为246,196千港元[70] - 2020年上半年土木工程及建造分部业绩401千港元,2019年为 - 7,480千港元;汽车发动机分部业绩 - 52,955千港元,2019年为 - 194,436千港元;总计2020年为 - 52,554千港元,2019年为 - 201,916千港元[70] - 2020年上半年汽车发动机业务客户复产进展不佳,北汽银翔重组结果不确定,未来或减少对集团发动机业务订单[112] - 2020年中期评估,集团就汽车发动机现金产生单位的商誉确认减值亏损16,338,000港元(2019年:275,821,000港元)[113] - 2020年中期评估,集团就汽车发动机现金产生单位的物业、机器及设备确认减值亏损28,404,000港元(2019年:无)[113] - 预测期间为2020年7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预测收益介于2021年的约5784.7万港元至2024年的1.2753亿港元[117] - 北汽银翔采购计划数量下调77%,2019年下调幅度为70% [117][119] - 预测期间净(亏损)/溢利率为(12.7%)至1.4%,预测亏损净额介于2021年的736.6万港元至2024年的溢利净额176.5万港元[119] - 税后贴现率为18.26%,税前贴现率为20.29% [119] - 2024年后的增长率为2.5% [119] - 2019年12月31日汽车发动机现金产生单位可收回金额为4.8亿港元,账面价值为4.8亿港元[123] - 董事会估计2021 - 2023年汽车发动机业务客户总收入分别为5784.7万港元、7531.7344万港元、9802万港元[123][124] - 董事会估计2021 - 2023年汽车发动机业务客户总亏损净额分别为736.6万港元、518.1万港元、212.5万港元[123][12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董事认为集团自2020年6月30日起至少未来12个月有足够营运资金[54]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集团自2020年1月1日起采用新订和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包括HKFRS 3、HKFRS 9、HKAS 39、HKFRS 7等修订[58] - 采用新订和经修订准则预计对集团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无重大影响[59] - 编制中期财务资料依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准则及联交所上市规则披露规定[48] - 重庆比速云博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为15%(2019年:15%)[82][83] - 主要股东同意自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提供不少于58,600,000港元股东贷款,截至2020年6月30日,集团已提取约11,700,000港元[51] - 2020年1月14日可换股票据偿还日期延至2025年2月4日,承兑票据期限改为永久性[51] - 巧能环球及其股东同意在2021年3月31日前按需提供财务支援[51] - 预期采纳新订及经修订准则不会对集团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造成重大影响[61] - 2020年和2019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200,000,000股[87][89][93] - 2020年用于计算每股摊薄盈利的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395,000,000股,2019年为200,000,000股[95] - 2020年上半年汽车发动机业务物业、机器及设备减值亏损为28,904,000港元[99][100] - 2020年1月1日物业、机器及设备账面净值为32,120千港元,6月30日为632千港元,期间添置106千港元,减值28,904千港元,折旧2,273千港元,汇兑调整417千港元[102] - 2019年1月1日物业、机器及设备账面净值为38,592千港元,6月30日为35,589千港元,期间添置15,844千港元,收购附属公司1,681千港元,出售16千港元,出售附属公司17,270千港元,折旧3,221千港元,汇兑调整21千港元[103] - 2020年1月1日商誉账面净值为16,557千港元,6月30日为0千港元,期间减值16,338千港元,汇兑调整219千港元[107] - 2019年6月30日商誉账面净值为296,971千港元[109] - 2020年6月30日建造服务合约资产为535.1万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400.6万港元[127] - 2020年6月30日土木工程服务合约资产为6801.4万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5671.8万港元[12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和2019年12月31日,总合约资产分别为72,968千港元和60,623千港元[133]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和2019年12月31日,合约资产减值亏损拨备分别为397千港元和101千港元[13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和2019年12月31日,个别减值合约资产准备金分别为397,000港元和101,000港元[13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和2019年12月31日,合约资产预期信贷亏损比率分别为0.24%–0.25%和0.00%–4.85%[13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和2019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账面值分别为692,521千港元和698,306千港元,减值后分别为207,579千港元和207,206千港元[144]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和2019年12月31日,1 - 3个月应收账款分别为36,180千港元和32,218千港元[14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和2019年12月31日,超过3个月但少于6个月应收账款分别为394千港元和117千港元[14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和2019年12月31日,6个月以上应收账款分别为171,005千港元和174,871千港元[147]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和2019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减值亏损拨备期初分别为491,100千港元和144,452千港元[148]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和2019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减值亏损净额分别为3,329千港元和349,156千港元[148] - 2020年6月30日预期信贷亏损率为0.2%和0.3%,2019年12月31日为0.6%和0.0%[155] - 2020年6月30日账面总值为36,238千港元和396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32,236千港元和117千港元[155] - 2020年6月30日预期信贷亏损为59千港元和1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18千港元和无[155] - 2020年6月30日土木工程及建造业务应收账款总额为37,465千港元,汽车发动机业务为655,056千港元,总值为692,521千港元[157] - 2020年6月30日土木工程及建造业务应收账款减值为63千港元,汽车发动机业务为484,879千港元,总值为484,942千港元[157] - 2019年12月31日土木工程及建造业务应收账款总额为33,125千港元,汽车发动机业务为665,181千港元,总值为698,306千港元[157] - 2019年12月31日土木工程及建造业务应收账款减值为18千港元,汽车发动机业务为491,082千港元,总值为491,100千港元[157] - 赋予所有汽车发动机业务客户的违约率为100%[162][163] -
中国碳中和(01372) - 2019 - 年度财报
2020-05-15 12:0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Grand Cayman KY1 - 1111的Cricket Square, Hutchins Drive PO Box 2681[4] - 公司总办事处兼主要营业地点在香港干诺道中111号永安中心10楼1001室[4] - 公司普通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股份代号为1372[8] - 公司每手买卖单位为1,000股[8] - 公司网址为www.bisu - tech.com[8] 管理层变动 - Artem Matyushok先生和Brett Ashley Wight先生于2020年2月5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4] - 刘文刚先生于2019年11月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4] - 林华先生于2019年8月31日由执行董事调任为非执行董事[4] - 王显硕先生于2019年4月12日辞任非执行董事[4] - 周丹青先生于2019年8月31日获委任为公司秘书[6]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19年公司综合收入约4.591亿港元,较2018年的约7.434亿港元减少约2.843亿港元或38.2%[14][42] - 2019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9.054亿港元,2018年为约7.038亿港元[14][42] - 2019年公司毛利亏损约5260万港元,毛利率为-11.4%;2018年毛利约1180万港元,毛利率为1.6%[10][42] - 2019年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约452.7港仙,2018年约为351.9港仙 [47][50]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19年公司汽车发动机业务存货减值亏损拨备约3310万港元[16][42] - 2019年无形资产及商誉公允价值减值亏损分别约8800万港元及2.758亿港元,2018年分别约4.309亿港元及1.749亿港元[17][45][50][51] - 2019年公司额外预期信贷亏损约3.494亿港元,2018年约1.253亿港元[18][46][50][51] - 2019年无形资产摊销约120万港元,2018年约2640万港元[23][56] 汽车发动机业务表现 - 2019年汽车发动机业务收入约8130万港元,2018年约27650万港元,占集团总收入约17.7%[23][56] - 汽车发动机业务月平均产量从2018年的每月1108台骤降约83.7%至2019年的每月181台[23][56] - 2019年存货减值亏损拨备约3310万港元,2018年约400万港元[23][56] - 汽车发动机业务毛利率从2018年的约10.9%降至2019年的约2.5%[23][56] - 2019年收购汽车发动机业务的无形资产公允价值减值亏损约8800万港元,2018年约4.309亿港元[23][56] - 2019年收购汽车发动机业务的商誉公允价值减值亏损约2.758亿港元,2018年约1.749亿港元[23][56] - 2019年应收汽车发动机业务客户的应收账款及票据预期信贷亏损约3.494亿港元,2018年约1.253亿港元[23][56] - 2019年汽车发动机业务客户全面恢复生产延期致公司该年度收益大幅下跌[54] - 2019年9月10日,法院受理并公布针对北汽银翔的破产申请,公司对业务和北汽银翔实地考察并聘请律师监测进度[54] - 2020年汽车发动机业务客户重组及恢复生产延迟将继续产生不利影响,全面恢复生产希望渺茫,公司将密切监察并考虑采取措施保障股东利益[64] 土木工程及建造业务表现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土木工程及建造业务有12个重大在建项目,其中4个为楼宇建造和保养项目,其余为土木工程建造项目[25] - 2019年公司土木工程及楼宇建造和保养工程收入约为3.778亿港元,较2018年减少19.1%[25] - 2019年该业务分部整体毛亏率为5.3%,而2018年毛利率为2.6%[25] - 2019年土木工程收入约为3.109亿港元,2018年约为3.898亿港元[59] - 2019年楼宇建造和保养工程收入约为6690万港元,2018年约为7710万港元[59]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公司有12个重大在建项目,2018年为13个[59]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重大在建项目合约总金额约为5.661亿港元,未完成工程总价值约为3.001亿港元[59] 工业大麻业务表现 - 2019年中期公司决定投资工业大麻种植及加工业务,后因看淡全球经济及营商环境前景,出售该业务所有权益,并无重新发展计划[25] - 2019年公司收购云南太瑞70%股份及丘北沃麻60%股份投资工业大麻业务[61] - 因看淡全球经济及营商环境前景,公司出售云南太瑞及丘北沃麻,无重大收益或亏损[61] - 截至报告日期,公司无意重新进入工业大麻种植业务[6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预计2020年汽车发动机业务客户重组及复产延期和疫情将继续产生不利影响,客户不大可能全面恢复生产[25] - 2020年2月公司计划对业务进行战略组合审查,评估香港及国际层面战略选项,聚焦建造新商机和业务多元化[30][32][67][70] - 香港经营环境预计未来数年仍艰难,如工资和建材成本上升、技术劳工短缺,但公司有信心把握商机,投标将保持审慎[28][32][64] - 董事对公司2020年运营和业务前景审慎,将继续实施成本控制措施,寻求加强现有业务或多元化发展机会[29][32][66][70] - 公司管理层对2020年前景持稳健审慎态度,2019年经济呈衰退迹象,全球经济增长趋缓,中国经济活动放缓,香港经济以十年最高速度衰退[64] 业务风险 - 业务风险方面,市场价格和需求波动、原材料及外包服务价格波动会影响业绩,公司未订立重大合约对冲[69][72] 行业风险 - 行业风险方面,集团业务处于高度竞争行业,竞争可能加剧,若无法成功竞争,可能无法维持现有业务规模和业绩[75][79] 政策风险 - 政策风险方面,部分业务需遵守政策法规,政策变化会影响业务发展,增加合规成本、减少商机[76][80] 信用风险 - 信用风险方面,集团各业务允许客户赊账,贸易及其他应收款有延迟支付情况,已确认信用损失,回收情况受多种因素影响[77] 流动性风险 - 流动性风险方面,截至2019年12月31日集团有净流动负债和净负债,虽有措施筹集资金,但仍有无法按时履行财务义务的风险[78] 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自2013年12月11日起采纳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14所载企业管治守则[131]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条文,但存在例外情况[132] - 企业管治守则A.2.1条要求主席及行政总裁职位应区分,2019年公司未委任主席及行政总裁,职责由全体执行董事共同履行,2020年2月5日Artem Matyushok先生获委任为行政总裁[132] - 企业管治守则A.4.1条规定非执行董事应有特定任期并接受重选,公司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无特定任期,须在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告退及膺选连任[133] - 企业管治守则E.1.2条规定董事会主席应出席股东周年大会,2019年公司未委任主席,无主席出席2019年6月12日的股东周年大会,其他董事会成员出席确保与股东有效沟通[134] - 一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因公务未出席2019年股东周年大会,另外两名出席[138] - 执行董事邢滨本应在2019年股东周年大会轮值告退,公司将召开特别大会重选其为执行董事[138] - 公司已确认邢滨为董事,其将在下次股东大会重选[138] - 所有董事确认在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40][144] - 董事会负责集团整体领导、战略决策和业务表现监督,日常管理授权给高级管理层[141][145] - 董事会成立审核、薪酬和提名三个委员会并授予相应职责[141][145] - 全体董事须真诚履职,遵守法规,符合公司和股东利益[142][146] 会议情况 - 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举行19次董事会会议[175] - 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举行3次审核委员会会议[177] - 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举行6次薪酬委员会会议[177] - 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举行5次提名委员会会议[177] - 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举行1次股东大会[177] 董事薪酬及保险 - 各董事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薪酬详情载于财务报表附注9[183][189] - 已付予高级管理层(不包括董事)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薪酬载于财务报表附注10[183][189] - 公司每年为董事会成员购买董事及高级职员责任保险,并每年检讨保额[184][190] 审核委员会情况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分别为梁子荣、叶美顺和张国智[187][192] - 2019年审核委员会举行了3次会议[194] - 审核委员会根据上市规则第3.21及3.22条以及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第C.3.3条成立[186][192] - 审核委员会每年至少举行两次会议,也会与外聘核数师每年至少举行两次会议[194] - 审核委员会审核了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最终业绩以及外聘核数师就会计问题和审计主要发现编制的审计报告[200]
中国碳中和(01372) - 2019 - 中期财报
2019-09-04 06:1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上半年收益为246,196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498,258千港元[3] - 2019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273,675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144,775千港元[3] - 2019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264,268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144,589千港元[3] - 2019年上半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均为131.7港仙,2018年同期为72.3港仙[5] - 2019年上半年换算海外业务的汇兑差额为1,770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 - 19,308千港元[5] - 2019年上半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263,446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144,589千港元[5] - 2019年上半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全面亏损总额为261,676千港元,2018年同期为163,897千港元[5] - 2019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375,580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681,157千港元[7] - 2019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为678,819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626,233千港元[7] - 2019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1,280,937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495,519千港元[7] - 2019年6月30日流动(负债)/资产净值为负6.02118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1.30714亿港元[9] - 2019年6月30日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负2.26538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8.11871亿港元[9] - 2019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9937.6万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9.0483亿港元[9] - 2019年6月30日负债净值为负3.25914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负9295.9万港元[9]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亏损2.64268亿港元[12] - 2019年6月30日经营业务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95.4万港元,2018年6月30日为负4862.1万港元[14] - 2019年6月30日投资业务使用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1618.4万港元,2018年6月30日为负494.5万港元[14] - 2019年6月30日融资业务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56.3万港元,2018年6月30日为1350.7万港元[14] - 2019年6月30日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833.3万港元,2018年6月30日为负4005.9万港元[14] - 2019年6月30日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168.9万港元,2018年6月30日为2893万港元[14]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净亏损2.64268亿港元[17]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6.02118亿港元,负债净额3.25914亿港元[17] - 2019年上半年汽车发动机分部收益为69952千港元,土木工程及建造分部收益为176244千港元,总计246196千港元[38] - 2019年上半年汽车发动机分部业绩为 - 194436千港元,土木工程及建造分部业绩为 - 7480千港元,总计 - 201916千港元[38] - 2019年上半年销售货物收益为69,952千港元,2018年上半年为272,357千港元;合约收益2019年上半年为176,244千港元,2018年上半年为225,901千港元[45] - 2019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总计454千港元,2018年上半年为3,171千港元[46] - 2019年上半年财务费用为37,944千港元,2018年上半年为33,139千港元[51] - 2019年上半年除税亏损相关成本中,已售存货成本为70,978千港元,2018年上半年为239,026千港元;已提供服务成本2019年上半年为174,660千港元,2018年上半年为222,290千港元等[54] - 2019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所得税抵免为1,734千港元,2018年上半年费用为3,972千港元;递延抵免2019年上半年为7,673千港元,2018年上半年为4,158千港元[59] - 2019年上半年税项抵免总额为9,407千港元,2018年上半年为186千港元[59] - 2019年上半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综合亏损为263,446,000港元,2018年为144,589,000港元[61] - 2019年1月1日账面净值为38,592千港元,6月30日为35,589千港元[64] - 2019年上半年添置资产15,844千港元,收购附属公司1,681千港元[64] - 2019年上半年出售资产16千港元,出售附属公司17,270千港元[64] - 2019年上半年折旧3,221千港元,汇兑调整21千港元[64] - 2019年1月1日商誉账面净值为297,552千港元,6月30日为296,971千港元[67] - 2019年上半年收购附属公司419千港元,出售附属公司419千港元[67] - 2019年上半年商誉汇兑调整581千港元[67] - 2019年客户合约1月1日账面净值为88,618千港元,6月30日为38,181千港元[74] - 2019年客户合约期内已拨备摊销456千港元,期内减值50,701千港元[74] - 2019年客户合约汇兑调整720千港元[74] - 2019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198,560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178,221千港元[80] - 2019年6月30日应收票据为482,541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483,485千港元[80] - 2019年6月30日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减值后金额为425,962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517,254千港元[80] - 2019年6月30日1 - 3个月应收账款为35,375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146,768千港元[84] - 2019年6月30日4 - 6个月应收账款为147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2,390千港元[84] - 2019年6月30日6个月以上应收账款为98,980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2,272千港元[84] - 2019年6月30日应收票据6个月以上到期金额为291,460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365,824千港元[85] - 2019年6月30日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减值亏损拨备期末为255,139千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144,452千港元[88]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综合收益约为2.462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的约4.983亿港元减少约50.6%[139][140]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2.634亿港元,2018年同期亏损约1.446亿港元[139][140]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录得毛损约2470万港元,2018年同期为毛利约920万港元[139][140]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汽车发动机业务存货减值亏损拨备约2480万港元[139][140]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购汽车发动机业务相关的无形资产公允价值的减值亏损约5070万港元[139][140]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额外预期信贷亏损约1.131亿港元计入汽车发动机业务客户结欠的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143]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有关股权结算购股期权开支的行政开支增加约2870万港元[143]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约131.7港仙,2018年同期约72.3港仙[143] - 2019年上半年,汽车发动机业务收入减少74.3%至约7000万港元,占公司总收入约28.4%,2018年同期约2.724亿港元,占比约54.7%[143]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土木工程及建造业务收入约1.762亿港元,2018年同期约2.259亿港元,该业务整体毛利率为0.9%,2018年同期为1.6%[147][148]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土木工程及楼宇建造及保养工程收益约为1.762亿港元,2018年同期约为2.259亿港元[151]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土木工程收益约为1.453亿港元,2018年同期约为2.181亿港元;楼宇建造及保养工程收益约为3090万港元,2018年同期约为780万港元[151]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土木工程及建造业务总毛利率为0.9%,2018年同期为1.6%[151]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5170万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约2700万港元增加约91.5%[163]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集团总资产约为10.544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约13.074亿港元减少约19.4%[163]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集团总负债约为13.803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约14.003亿港元减少约1.4%[163]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为约60210万港元(2018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约13070万港元),流动比率为约0.5(2018年12月31日:约1.3)[165] - 除可换股债券及承兑票据外,集团于2019年6月30日的流动资产净值为约29710万港元,流动比率为约1.8[165]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集团有银行融资5280万港元(2018年12月31日:5280万港元),其中4350万港元(2018年:2500万港元)尚未动用[16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集团主要从事汽车发动机业务和土木工程及建造业务[15] - 2019年上半年汽车发动机分部收益为69952千港元,土木工程及建造分部收益为176244千港元,总计246196千港元[38] - 2019年上半年汽车发动机分部业绩为 - 194436千港元,土木工程及建造分部业绩为 - 7480千港元,总计 - 201916千港元[38] - 2019年上半年,汽车发动机业务收入减少74.3%至约7000万港元,占公司总收入约28.4%,2018年同期约2.724亿港元,占比约54.7%[143]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土木工程及建造业务收入约1.762亿港元,2018年同期约2.259亿港元,该业务整体毛利率为0.9%,2018年同期为1.6%[147][148]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土木工程及楼宇建造及保养工程收益约为1.762亿港元,2018年同期约为2.259亿港元[151]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土木工程收益约为1.453亿港元,2018年同期约为2.181亿港元;楼宇建造及保养工程收益约为3090万港元,2018年同期约为780万港元[151]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土木工程及建造业务总毛利率为0.9%,2018年同期为1.6%[151]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重大在建项目合约总金额及未完成工程合约总金额分别约为4.743亿港元及2.661亿港元[15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集团已采取成本控制措施收紧运营成本及行政开支[17] - 公司对汽车发动机业务客户恢复正常运营延迟持谨慎态度,将密切监控重组进度[157][160] - 土木工程及建造业务未来经营环境预计仍艰难,但公司有信心获取商机并采取审慎策略[158][160] - 公司将继续提高服务质量,与政府部门沟通寻找新项目以保证业务增长[158][160] - 公司董事对2019年下半年集团运营及业务前景谨慎,将积极控制成本并寻找新业务机会[163]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中国碳中和(01372) - 2018 - 年度财报
2019-04-26 16:3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8年公司收入为743,414千港元,2017年为2,026,599千港元[11] - 2018年公司毛利率为1.6%,2017年为9.3%[11] - 2018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703,767千港元,2017年溢利为37,713千港元[11] - 2018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6,971千港元,2017年为68,623千港元[11] - 2018年商誉297,552千港元,2017年为498,343千港元[11] - 2018年无形资产为88,618千港元,2017年为556,230千港元[11] - 2018年总资产为1,307,390千港元,2017年为2,509,552千港元[11] - 2018年总负债为1,400,349千港元,2017年为1,806,938千港元[11] - 2018年流动比率为1.3,2017年为1.1[11] - 2017年杠杆比率为119.5%,2018年未提供数据;2017年股本回报率为5.4%,2018年未提供数据[11] - 2018年公司综合收入约7.434亿港元,2017年约20.266亿港元;拥有人应占年度亏损约7.038亿港元,2017年溢利约3770万港元[16][19] - 2018年毛利约1180万港元,2017年约1.89亿港元,主要因汽车发动机业务收入减少[16][19] - 2018年公司综合收入约7.434亿港元,较2017年的约20.266亿港元减少约12.832亿港元或63.3%[46] - 2018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亏损约7.038亿港元,而2017年为溢利约3770万港元[46] - 2018年公司毛利约1180万港元,较2017年的约1.89亿港元大幅下降,毛利率约为1.6%[46][49] - 2018年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约为351.9港仙,2017年为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约18.9港仙及16.6港仙[50][52] - 2018年底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2700万港元,较2017年底的约6860万港元减少约60.7%[82] - 2018年底公司总资产约13.074亿港元,较2017年底的约25.096亿港元减少约47.9%[82] - 2018年底公司总负债约14.003亿港元,较2017年底的约18.069亿港元减少约22.5%[82]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约为1.307亿港元,较2017年12月31日的约1.713亿港元下降约23.7%[87]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比率约为1.3(2017年12月31日:约1.1)[87] - 2017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约为119.5%,2018年12月31日因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负数,资产负债比率不适用[8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18年汽车发动机业务收入约2.765亿港元,2017年约14.783亿港元,占集团总收入约37.2%[22][26] - 汽车发动机业务月平均产量从2017年的每月7636台减少约85.5%至2018年的每月1108台[22][26] - 除无形资产摊销外,汽车发动机业务毛利率从2017年的约15.8%降至2018年的约9.4%[23][26] - 2018年土木工程及建造业务收入约4.669亿港元,较2017年减少14.8%[24][27] - 土木工程及建造业务2018年整体毛利率为2.6%,较2017年减少约0.5%[24][27] - 2018年就收购汽车发动机业务的商誉及无形资产计提减值亏损拨备约1.749亿港元及约4.309亿港元[16][19] - 2018年就应收汽车发动机业务客户账款及应收票据确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约1.253亿港元[16][19] - 公司2018年从事汽车发动机业务和土木工程及建造业务两个业务分部[45] - 2018年汽车发动机业务收入约2.765亿港元,占集团总收入约37.2%,较2017年的约14.783亿港元下降[46][57][61] - 2018年汽车发动机业务月平均产量约1108台,较2017年的每月7636台减少约85.5%[57][61] - 除无形资产摊销外,2018年汽车发动机业务毛利率约9.4%,较2017年的约15.8%下降[58][61] - 2018年公司土木工程及建筑业务收入约4.669亿港元,较2017年的约5.483亿港元下降[60] - 2018年公司就应收汽车发动机业务客户的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确认预期信贷亏损拨备约1.253亿港元[48][52] - 2016年收购汽车发动机业务计提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亏损约1.749亿港元及约4.309亿港元[46]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土木工程及楼宇建造和保养工程收入约为4.669亿港元,2017年为约5.483亿港元[62] - 2018年,土木工程收入约为3.898亿港元,2017年为约4.558亿港元;楼宇建造和保养工程收入约为7710万港元,2017年为约9250万港元[62] - 土木工程及建造业务2018年整体毛利率为2.6%,2017年为3.1%[65]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有13个重大在建项目,其中3个为楼宇建造和保养项目,其余为土木工程建造项目[65]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重大在建项目合约总金额及未完成工程总价值分别约为4.94亿港元及3.11亿港元[65] - 2018年公司获授新的重大合约,包括马鞍山公路资助出售房屋发展计划的总水管改道工程等[65] - 2018年汽车发动机业务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确认预期信贷亏损约1.253亿港元[87] - 公司就偿还约5.926亿港元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与汽车发动机业务客户磋商,客户承诺分12期偿还,约2.564亿港元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重新分类为非流动资产[8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若汽车发动机业务生产无进一步阻碍,预计2019年客户对低排放汽油汽车发动机需求增加,但仍低于2017年[25][28] - 公司对汽车发动机需求中期内恢复及靠稳感到审慎乐观[33] - 公司董事会深信能把握建造业务商机,提交新标书时会采取审慎策略[32][33] - 汽车发动机业务客户生产于2018年12月20日恢复,预计2019年上半年全面恢复[69][71] - 若生产无进一步阻碍,2019年汽车发动机业务客户对低排放汽油汽车发动机需求将增加,但会大幅低于2017年[70][72] - 公司未来将继续加强成本控制,积极开发新产品线,注重研发[75] - 建筑业务运营环境未来仍严峻,但公司有信心凭借经验获取商机,继续谨慎投标[76] - 公司认为汽车发动机业务中期需求有望恢复,将加强成本控制并开发新产品[78] - 公司认为虽建造业务经营环境不利,但能把握香港土木工程建造项目上升趋势[78]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马鞍山公路资助出售房屋发展计划的总水管改道工程合约金额为1400万港元[40] - 为道路构筑物提供无障碍通道设施第三期第八份合约金额为2.03亿港元[40] - 为道路构筑物提供无障碍通道设施第三期第九份合约金额为1.73亿港元[40] - 深水湾苗钟径高架电缆坑改善工程合约金额为600万港元[42] - 荃湾西站翻新及新建入口工程合约金额为8000万港元[42] - 2018 - 2019年第9批公营房屋发展项目前期土木工程合约金额为1800万港元[42] - 合约金额为3.4亿港元的项目由怡益 - 亮雅合营企业承包,公司拥有其51%权益[42] - 劳建青先生自2018年6月12日起退任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兼提名委员会主席,陈继荣先生同日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主席[97][101] - 林华先生自2018年11月12日起获委任为执行董事[98][102] - 朱燕燕女士自2018年11月28日起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薪酬、提名委员会成员,梁子荣先生同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及上述委员会成员,王显硕先生同日由执行董事调任为非执行董事并辞任行政总裁及提名委员会成员[105][108] - 陈继荣先生自2019年2月28日起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及提名委员会主席及薪酬委员会成员,张国智先生同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提名委员会主席及审核、薪酬委员会成员,梁子荣先生同日获委任为审核委员会主席[106][108] -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自2018年12月14日起辞任公司核数师,诚丰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同日获委任为公司核数师[107] - 公司未能就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审核费用与安永达成共识[107] - 林华先生42岁,于2018年11月12日获任命为执行董事,有丰富金融相关工作经验[110] - 邢滨先生30岁,于2015年9月11日获任命为执行董事,持有北京大学会计学工商管理学士学位,有超7年金融领域经验[110] - 王显硕先生49岁,2018年11月28日由执行董事调任为非执行董事,投资银行行业经验逾24年[112] - 叶棣谦先生48岁,2015年7月20日获任命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会计等领域经验逾20年[114][115] - 梁子荣先生35岁,2018年11月28日获任命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投资等领域经验逾13年[116] - 张国智先生53岁,2019年2月28日获任命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99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116] - 王显硕现为德泰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主席兼执行董事、顺龙控股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112] - 叶棣谦现为神通机器人教育集团有限公司、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及力高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14][115] - 王显硕曾为智易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2017年9月 - 2019年4月)[112] - 叶棣谦曾为域高金融集团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008年5月 - 2016年8月)[114][115] - 叶棣谦曾为新智慧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016年11月 - 2018年3月)[114][115] - 叶棣谦曾为顺龙控股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2015年8月 - 2018年11月)[114][115] - 公司自2013年12月11日起採納《企業管治守則》[122]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遵守《企業管治守則》,除主席和行政總裁職位未分開及非執行董事無特定任期外[123][124] - 2018年6月12日勞建青退休,11月28日王顯碩辭任,公司未再委任主席和行政總裁,職責由執行董事共同履行[123] - 非執行董事和獨立非執行董事無特定任期,按公司章程在股東週年大會輪值告退及膺選連任[124] - 2018年6月12日股東週年大會,時任主席勞建青未出席,王顯碩主持,其他董事會成員出席[129] - 董事會負責集團整體領導、策略決定、業務及表現監察,日常管理授權高級管理層[131] - 管理層訂立重大交易前須獲董事會批准[131] - 董事會成立審核、薪酬、提名三個委員會,並授出相應責任[131] - 截至報告日期,董事會由6名董事組成,包括2名執行董事、1名非執行董事和3名獨立非執行董事[133] - 公司定期審議企業管治常規,確保遵守守則及跟蹤最新發展[130]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6名董事组成,包括2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37] - 2018年全年,董事会遵守上市规则第3.10(1)及3.10(2)条,委任至少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其中至少1名拥有相关专业资格或财务专长[140][146] - 公司遵守上市规则第3.10A条,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成员至少三分之一[141][146] - 2018年6月12日劳建青先生退任公司主席,11月28日王显硕先生辞任公司行政总裁,此后未委任,职责由执行董事共同履行[145][148]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所有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如邢滨先生阅读资料,林华先生出席会议和阅读资料等[154] - 董事与公司签订的委任函无固定服务期,任一方提前1个月书面通知可终止[157][160] - 董事会有权随时委任董事填补临时空缺或新增董事,填补空缺的任期至首次股东大会,新增的至下一届股东大会,均需重选[158][160] - 每届股东大会,当时董事人数的三分之一(非三倍数时取最接近且不少于三分之一的人数)轮值退任,每名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158][160] - 董事的委任、重选及罢免程序载于公司章程细则,提名委员会负责相关事宜[159][160] - 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