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营建筑(01582)
搜索文档
华营建筑(01582) - 2020 - 中期财报
2020-09-11 20:05
财务业绩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减少至约21.809亿港元,2019年同期约为23.939亿港元[10]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总额增加至约1.06亿港元,2019年同期约为9880万港元[10]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约为2840万港元,2019年同期约为3120万港元[10] - 公司总收益从2019年上半年约23.939亿港元降至2020年上半年约21.809亿港元,减少约2.13亿港元或约8.9%[25] - 楼宇建筑工程收益从2019年上半年约22.832亿港元降至2020年上半年约19.065亿港元,减少约3.767亿港元或约16.5%[26] - RMAA工程收益从2019年上半年约1.107亿港元增至2020年上半年约2.744亿港元,增加约1.637亿港元或147.9%[27] - 公司合约成本从2019年上半年约22.951亿港元降至2020年上半年约20.749亿港元,减少约2.202亿港元或约9.6%[28] - 公司毛利从2019年上半年约9880万港元增至2020年上半年约1.06亿港元,2020年上半年毛利率为约4.9%,较2019年上半年增加约0.8个百分点[29] - 公司行政开支从2019年上半年约5120万港元增至2020年上半年约5830万港元[35] - 公司其他经营开支从2019年上半年约220万港元增至2020年上半年约770万港元,增加约550万港元[36] - 公司融资成本从2019年上半年约650万港元增至2020年上半年约670万港元,增加约20万港元[37] - 2020年和2019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稳定在约570万港元,实际税率分别约16.8%及15.4%,增加约1.4个百分点[38] - 公司纯利从2019年上半年约3120万港元降至2020年上半年约2840万港元,减少约280万港元或约9.0%[41]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21.81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23.94亿港元下降8.89%[104] - 2020年上半年毛利为1.06亿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0.99亿港元增长7.28%[104] - 2020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3413.1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3691万港元下降7.53%[104] - 2020年上半年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溢利及全面收入总额为2839.9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3122.2万港元下降9.04%[104] - 2020年上半年楼宇建筑客户合约收益为1,906,477千港元,RMAA为274,438千港元;2019年分别为2,283,246千港元和110,690千港元[127] - 2020年上半年客户合约总收益为2,180,915千港元,2019年为2,393,936千港元[127] - 2020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881千港元,2019年为817千港元[131] - 2020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经扣除合约成本2,074,927千港元等项目后达成,2019年合约成本为2,295,140千港元[135] - 2020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计入行政开支的金额为2,293千港元,2019年为2,708千港元[135] - 2020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折旧计入行政开支的金额为5,773千港元,2019年为6,107千港元[135] - 2020年上半年雇员福利开支计入行政开支的金额为38,146千港元,2019年为36,107千港元[135]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为6694千港元,2019年为6521千港元[138] - 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税项支出总额为5732千港元,2019年为5688千港元[140] - 2020年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佔溢利2839.9万港元,2019年为3122.2万港元[144] - 2020年上半年代表中间控股公司支付行政开支为0千港元,2019年为97千港元[174] - 2020年上半年一间中间控股公司收取开支为755千港元,2019年为469千港元[174] - 2020年上半年主要管理人员短期雇员福利为5,718千港元,2019年为5,240千港元[177] - 2020年上半年主要管理人员离职后福利为210千港元,2019年为208千港元[177] 股息分配 - 董事会决议向2020年9月3日股东宣派中期股息每股2.5港仙[10] - 董事会建议派付2020年中期股息每股2.5港仙,2019年同期无[43] - 2020年宣派中期股息每股2.5港仙,总额1250万港元,2019年同期无[143] 项目情况 - 2020年6月30日,公司拥有24个手头项目,原始合约总额约164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19个,约138亿港元[13]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获授六个新项目,原始合约总额约30亿港元,完成一个项目,原始合约金额约4亿港元[13] - 2020年7月至8月初,公司获授三个新项目,两份楼宇建筑工程合约总额约11亿港元,一份RMAA合约原始总额约3.85亿港元[14] 行业竞争与疫情影响 - 公司认为在楼宇建筑及RMAA合约投标方面面临激烈竞争[14] - 公司认为建筑行业受疫情影响,工程进度及投标机会受阻,但对不久将来影响不大[14][15] - 公司曾有两个项目短暂停工,已采取措施将影响降至最低[16] 员工情况 - 2020年6月30日集团有638名雇员,较2019年6月30日的707名减少[4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员工成本约15590万港元,较2019年同期的约18960万港元减少[42] 资产与负债 - 报告期内集团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投资约100万港元[47] - 2020年6月30日集团资本承担约为300万港元,2019年12月31日无[48] - 2020年6月30日集团资本负债率约为76.1%,较2019年12月31日的约74.2%上升[52] - 2020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49220万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约50140万港元减少[53] - 2020年6月30日集团计息银行借款约18500万港元,2019年12月31日无[56] - 2020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6039.7万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2669.3万港元增长126.26%[108] - 2020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为23.10亿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21.77亿港元增长6.02%[108] - 2020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18.18亿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16.76亿港元增长8.44%[108] - 2020年6月30日,净资产为5.29亿港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5.26亿港元增长0.65%[108] - 2020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 -2.29亿港元,2019年同期为所得2780万港元[112] - 2020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 -85.3万港元,2019年同期为 -1.32亿港元[112] - 2020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174,618千港元,2019年为116,094千港元[115] - 2020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55,400千港元,2019年增加11,936千港元[115] - 2020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121,736千港元,2019年为140,988千港元[115]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使用权资产及租赁负债增加3579.1万港元,2019年为64.6万港元[145] - 2020年6月30日建筑服务产生的合约资产为1105840千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1024970千港元[148] - 2020年6月30日应收贸易款项为411547千港元,减值后为401145千港元[153] - 2020年6月30日应付贸易款项为190871千港元,应付保留金款项为453447千港元[157] - 2020年6月30日,有担保银行贷款按要求到期金额为18.5亿港元,实际利率2.0 - 4.6%[162] - 法定股本为100,000千港元,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5,000千港元,均无变化[165] - 2020年6月30日银行履约保证约11.50575亿港元,2019年12月31日为7.75629亿港元[168] - 2020年6月30日已签约但未确认负债的厂房及机器资本承担为2,062千港元,电脑及软件为888千港元[171] 上市所得款项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9770万港元,截至2020年6月30日已动用约3484.6万港元[58][59] - 集团将在2021年底前动用剩余所得款项拨付新获授住宅项目[61] 投资计划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无特定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计划[62] 企业管治 - 报告期内,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订明的所有适用守则条文[68] 股权结构 -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数目为5亿股[76] - 管满宇、李嘉贤分别持有公司100万股普通股,占比均为0.20%[75] - 朱萍持有公司30万股普通股,占比为0.06%[75] - 罗明健、杨昊江分别持有公司50万股普通股,占比均为0.10%[75] - 陈德耀持有公司10万股普通股,占比为0.02%[75] - 浙江省国有资本运营等6家公司分别持有公司3.6115亿股普通股,占比均为72.23%[80] - 宁兴(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2500万股普通股,占比为5.00%[80] - 华营建筑投资有限公司直接持有公司361,150,000股股份,浙江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持有多喜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7.90%权益[81] - 宁兴(集团)有限公司直接持有公司25,000,000股股份[81] - 2020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数目为500,000,000股[83] 购股权计划 - 公司于2019年9月17日采纳一项购股权计划[86] - 因行使所有购股计划可能发行的股份不得超50,000,000股,相当于股份在联交所开始买卖当日已发行股份总数10%;全部未行使购股获行使时将发行股份数目整体限额,不得超已发行股份30%[89] - 任何12个月期间内,因行使授予各参与者购股已发行及将发行股份总数,不得超已发行股份1%[90] - 购股可在不超授出日期起计十年内行使,购股计划剩余年期为九年[91] - 授出购股要约须在作出当日起计七日内获接纳,购股承授人接纳要约时应向公司支付1港元[92] - 认购价由董事会酌情厘定,不得低于规定的较高者[95] - 2020年6月30日,公司并无购股计划项下的尚未行使购股[96] 证券交易 - 报告期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或综合联属实体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4] 过往担保情况 - 过往期间中间控股公司就2019年上半年不超7.2亿港元银行贷款及融资作担保[176] - 过往期间中间控股公司就2019年上半年23.2亿港元银行融资提供安慰函[176] 信用期与结算 - 公司给予客户信用期介乎14至45天,应付贸易款项通常于一个月内结算[153][157] 税务政策 - 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计提,符合条件附属公司首200万港元应课税溢利按8.25%缴税[139]
华营建筑(01582) - 2019 - 年度财报
2020-04-28 16:56
2019年业务经营情况 - 2019年公司新签获授项目总原始合同额约39亿港元,营业额约48亿港元[12] - 2019年公司中标9个项目,主营业务稳健开展[13] - 2019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19个在建项目,原始合约总额约138亿港元[19] - 报告期内,公司获授9个新项目,原始合约总额约39亿港元[19] - 报告期内,公司有10个完工项目,原始合约总额约35亿港元[19] 2020年业务发展规划 - 2020年公司将做好品牌建设,做精做好在手项目,巩固本业基础[14] - 2020年公司将探索上下游产业发展可能,完善业务结构,增加新业务量[14] - 2020年公司将持续做好人才培养,实现员工与集团共同成长[14] 财务数据变化 - 公司总收益从2018年约4813.9百万港元增至2019年约4833.9百万港元,增幅约0.4%[31] - 楼宇建筑工程收益从2018年约4667.9百万港元减至2019年约4486.5百万港元,降幅约3.9%[32] - RMAA工程收益从2018年约146.0百万港元增至2019年约347.4百万港元,增幅约137.9%[33] - 公司合约成本从2018年约4628.4百万港元减至2019年约4621.9百万港元,降幅约0.1%[34] - 公司毛利从2018年约185.5百万港元增至2019年约212.0百万港元,毛利率从约3.9%增至4.4%[35] - 楼宇建筑工程毛利从2018年约180.5百万港元增至2019年约204.4百万港元,毛利率从约3.9%增至4.6%[36] - RMAA工程毛利从2018年约5.0百万港元增至2019年约7.6百万港元,毛利率从约3.4%减至2.2%[37] - 公司其他收入从2018年约1.8百万港元增至2019年约2.5百万港元[41] - 公司行政开支从2018年约101.4百万港元增至2019年约115.5百万港元[42] - 公司融资成本从2018年约3.2百万港元增至2019年约12.3百万港元[44] - 所得税开支从2018年的约1360万港元降至2019年的约1320万港元,减少约0.4百万港元或约2.9%,实际税率从17.7%增至18.4% [45] - 年内溢利从2018年的约6340万港元降至2019年的约5850万港元,减少约490万港元或约7.7%,经调整纯利2019年约为7000万港元,2018年约为6890万港元 [46] - 2019年底员工数量为655名,2018年底为657名,2019年总员工成本(扣除董事薪酬)约为3.454亿港元,2018年约为3.366亿港元 [49] - 董事会建议就2019年度派付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5港仙,2018年无 [51] 公司上市相关 - 公司股份于2019年10月16日在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19] - 公司于2019年10月16日在联交所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为9770万港元[69] - 上市至2019年12月31日,计划将3194.7万港元用于拨付潜在新项目前期成本、增强人力资源和加强信息技术系统,实际使用158.8万港元[69] - 期间约70万港元用于增强人力资源,约90万港元用于加强信息技术系统,未使用拨付潜在新项目前期成本资金[69] - 延迟使用剩余前期成本是因市场环境及投标申请失败[69] - 公司将继续考虑新招标机会,计划将剩余前期成本用于新住宅项目前期成本[70] - 2019年12月31日,未动用所得款项存于香港持牌银行[70] - 公司将按招股章程拟定用途及比例动用所得款项净额[71] 投资与资本情况 - 中国建筑 - 华营建筑联营公司于2019年6月14日解散,2019年无重大投资、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等事项 [52] - 2019年资本开支约890万港元,主要由内部资源及上市所得款项净额拨付 [53] - 2019年底无重大资本承担,2018年底约为74.4万港元 [54] - 2019年底资产负债率约为74.2%,2018年底约为82.1% [61] - 2019年底流动资产净值约5.014亿港元,2018年底约为3.029亿港元,现金及等价物增加约4800万港元 [62] - 2019年底无银行借款,2018年底约为1.2亿港元 [64] 公司人员情况 - 执行董事管先生、李先生和朱女士分别拥有约20年、37年和18年建造业经验[75][77][82] - 李先生自2020年4月1日起担任公司行政总裁[76] - 罗明健64岁,2017年9月5日任执行董事,负责业务运营整体管理,有40年建造业经验[87] - 陈德耀48岁,2017年9月5日任执行董事,负责业务运营整体管理,有27年建造业经验[89][90] - 杨先生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负责提供策略建议,有逾9年建造业经验[95] - 谢伟俊61岁,2019年9月17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负责提供独立判断,有逾33年法律领域经验[97] - 李家晖65岁,2019年9月17日加入公司任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审核委员会主席等[103] - 何文堯于2019年9月17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建造业有约36年经验[104] - 李耀彬于2016年8月加入公司任项目营运总监,在建造业有约27年经验[108] - 刘建成于2017年7月加入公司任项目营运总监,在建造业有约22年经验[109] - 李国焕于2017年7月加入公司任技术总监,在建造业有约22年经验[113] - 骆裕昌于1991年8月加入公司任财务总监,在会计行业有约35年经验[114] - 罗先生1979年6月于加拿大University of Calgary取得土木工程理学学士学位[88] - 陈先生1994年7月于英国伦敦南岸大学取得建筑管理理学学士学位,2000年11月于香港城市大学取得建筑管理理学硕士学位[90] - 杨先生2005年7月于中国浙江工商大学取得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学士学位,2007年12月于美国University of Bridgeport取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95] - 谢先生分别于1984年4月及5月于澳洲新南威尔士大学取得商学学士学位及法学学士学位,1999年11月于香港城市大学取得中国法与比较法法学硕士学位[97] - 何文堯分别于1981年11月和1983年11月取得香港大学建筑学文学学士学位及建筑学学士学位[105] - 李耀彬于1992年11月取得香港城市理工学院建筑理学学士学位,1998年11月取得香港城市大学建筑管理理学硕士学位[109] - 刘建成于1997年6月取得香港科技学院土木工程高等文凭,2008年7月取得香港珠海学院土木工程工学士学位[110] - 李国焕于1997年11月取得香港科技大学土木及结构工程工学士学位[114] - 骆裕昌分别于1982年11月和1984年12月取得香港浸会学院会计高级文凭及会计荣誉文凭[115] 公司治理情况 - 公司自上市起采纳港交所企业管治守则,期间一直遵守适用守则条文[119] - 董事会由五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一直遵守港交所相关规定[127] - 李嘉贤于2020年4月1日获委任为公司行政总裁,主席与行政总裁职务区分[124][129] - 公司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有可计量目标及达成过程[130][131][132][133] - 新委任董事获入职培训,公司定期为董事安排研讨会并提供最新资料[138] - 公司为董事安排法律行动责任保险,保险范围按年审查[122] - 全体董事须诚信履职,符合公司及股东利益[121] - 董事会成立审核、薪酬及提名三个委员会并授权其职责[120] - 公司接获各独立非执行董事年度独立确认书,认为彼等均属独立人士[137] - 董事于有关期间参加不同类型持续专业发展计划[139] - 执行董事初始任期自上市日期起三年,非执行董事初始任期自上市日期起三年,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自上市日期起两年[142][143][144] - 公司每年至少举行四次董事会会议,约每季一次,全体董事就定期会议获发不少于十四天通知[161]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后至年报日期,董事会举行一次会议,2020年3月27日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一次会议[162]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10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守则,相关雇员有不逊于标准守则的自身行为守则[165] - 董事会保留公司主要事项决策权,日常管理、行政及营运授权高级管理层处理,重大交易需董事会批准[166] - 董事会批准公司提名、审核、薪酬委员会及多元化、股息、提名、股东沟通政策的职权范围[167] 各委员会情况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外聘核数师相关事宜、财务报表监察等[170][171] - 审核委员会书面职权范围可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查阅,2019年12月5日与核数师举行会议,涵盖委任外聘核数师等内容[172]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后至年报日期,审核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讨论审核报告、财务报告系统等事项[173] - 上市日期起至年报日期,审核委员会成员李家暉、谢伟俊、何文莞出席次数均为2/2[178][179][180] - 提名委员会由五名成员组成,包括两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80] - 提名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检讨董事会架构等多方面,并按标准评估候选人[181] - 因股份2019年10月16日上市,有关期间提名委员会无需讨论事项,未举行会议[181]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后至年报日期,提名委员会举行一次会议,各成员出席次数均为1/1[184] - 公司于2019年9月17日采纳提名政策,说明提名委员会甄选举荐标准及原则[185] - 提名程序包括确定潜在候选人、提供候选人详情等多步骤[190] - 提名政策将定期进行审阅[192] - 薪酬委员会由四名成员组成[200] - 薪酬委员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名执行董事[200]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李家暉先生(主席)、謝偉俊先生、何文堯先生[200] - 执行董事为李嘉賢先生[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