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亿仕登控股(01656)
icon
搜索文档
亿仕登控股(01656) - 媒体发佈
2025-08-11 19:46
业绩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22.0%达2.129亿新元,按固定汇率算同比增27.0%[9] - 2025年上半年工业自动化业务同比增长6.4%,中国增3.7%,东南亚增15.1%[9] - 2025年上半年毛利同比增长13.8%达5050万新元,毛利率23.7%[9] - 2025年上半年股权持有人应占净利润降250万新元至130万新元,含320万非现金未变现外汇损失[9] - 2025年上半年核心股东利润同比增长35.1%[9]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运营费用同比增长1.2%达3455.8万新元[10] - 2025年上半年公司税前利润同比下降12.2%为747.5万新元[10] - 2025年上半年其他运营费用增640万新元达710万新元,因未变现外汇损失增530万新元[14] 业务占比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工业自动化业务占总收入64.3%,同比增3.7%,按固定汇率算同比增9.7%[12] - 2025年上半年东南亚工业自动化业务占总收入20.4%,同比增长15.1%[16] - 2025年上半年水电业务收入占总收入15.3%,增长2750万新元达3250万新元[16] 用户与市场 - 公司拥有10000多位客户,在亚洲多主要增长市场设55个办事处[22] - 2025年上半年马来西亚业务增长达三倍,泰国和台湾地区同比增长超40%[16] 未来展望 - 两座水电站计划2026年投运,装机容量增81.3%至44.6兆瓦[20] 公司历程 - 公司1986年成立,2005年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2017年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22]
亿仕登控股(01656)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11 19:43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212,895千新元,同比增长22.0%[3][7] - 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50,528千新元,同比增长13.8%[3][7] - 2025年上半年税后溢利为3,847千新元,同比下降33.7%[3][7] - 2025年上半年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1,286千新元,同比下降66.0%[3][7] - 2025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29新分,同比下降65.9%[7] - 2025年上半年未计所得税前溢利为7,475千新元,同比下降12.2%[7]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集团期间溢利为1,286千新元,非控股权益溢利为2,561千新元,合计3,847千新元[11]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母公司)期间溢利为1,749千新元,较2024年同期的758千新元增长130.7%[1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212,895千新元,同比增长21.9%(2024年同期为174,573千新元)[2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3,847千新元,同比下降33.7%(2024年同期5,806千新元)[29] - 分部业绩合计10,749千新元,同比增长5.0%(2024年同期10,241千新元)[2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212,895千新元,同比增长21.9%,相比2024年同期的174,573千新元[35][3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212.9百万新元,同比增长22.0%,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27.0%[8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毛利润为50.5百万新元,同比增长13.8%[93] - 公司核心股东利润(剔除汇兑损失)同比增长35.1%[85] - 归属于股东的利润为1.3百万新元,剔除未变现汇兑损失后核心股东利润同比增长35.1%[94]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212.9百万新元,较2024年同期的174.6百万新元增长22.0%[109] - 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50.5百万新元,同比增长13.8%,但整体毛利率从25.4%下降至23.7%[11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162,367千新元,同比增长24.7%[7] - 2025年上半年所得税为3,628千新元,同比增长33.9%[7] - 公司销售成本为162,367千新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130,180千新元增长24.7%[31] - 资本支出从2024年的4,804千新元下降至2025年的3,170千新元,降幅34%[3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其他经营收入为1,488千新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1,959千新元下降24%[42] - 融资费用总额从2024年的2,767千新元降至2025年的2,536千新元,降幅8.3%[44] - 外汇净亏损从2024年的95千新元激增至2025年的5,371千新元,增长5553%[45] - 中国地区所得税从2024年的2,242千新元增至2025年的2,823千新元,增幅26%[48] - 2025年新增物业、厂房及设备总成本为4,429千新元,较2024年同期的5,841千新元下降24%[57] - 其他运营费用增长6.4百万新元至7.1百万新元,主要由于未变现外汇损失增加5.3百万新元和过期库存准备金增加[94] - 财务成本同比下降8.3%至2.5百万新元,主要因利率降低[94] - 其他经营收入减少0.5百万新元或24.0%至1.5百万新元[112] - 分销成本增加0.7百万新元或5.0%至15.1百万新元[113] - 行政开支减少0.3百万新元或1.6%至19.5百万新元[114] - 其他经营开支增加6.4百万新元,主要由于外汇亏损增加5.3百万新元[115] - 资本开支为2,705,000新元,主要用于物业、厂房及设备添置[141]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技术咨询、培训服务及管理服务,附属公司专注于运动控制、工业计算等专业工程解决方案[19] - 工程解决方案-运动控制分部收入133,095千新元,同比下降0.1%(2024年同期133,238千新元)[29] - 可再生能源分部收入32,479千新元,同比增长554.7%(2024年同期4,961千新元)[29] - 工程解决方案-运动控制部门收入为131,788千新元,同比增长0.5%[35][38] - 工业计算解决方案部门收入为3,166千新元,同比增长2.1%[35][38] - 中国工业自动化业务收入占比64.3%,同比增长3.7%,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9.7%[86] - 东南亚工业自动化业务收入占比20.4%,同比增长15.1%,马来西亚增长达三倍[91] - 可再生能源业务收入占比15.3%,同比增长27.5百万新元至32.5百万新元[92] - 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毛利润同比增长9.3%,利润率提高0.7个百分点至24.2%[95][108] - 可再生能源业务毛利润同比增长53.4%,但利润率下降70个百分点至21.4%,剔除建设收入后运营水电站毛利率达92.4%[95][108] - 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收入同比增长6.4%至180,416千新元[108] - 可再生能源收入同比增长显著至32,479千新元,其中建设收入为27,127千新元[108] - 工业自动化收入增加10.8百万新元或6.4%,中国占该分部收入的74%[109] - 印尼可再生能源收入增加27.5百万新元至32.5百万新元,主要来自两座水电站建设收入27.1百万新元[109] - 工业自动化解決方案分部毛利率上升0.7个百分点至23.7%,可再生能源毛利率从91.4%大幅下降至21.4%[111]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地区收入为132,279千新元,占公司总收入的62.1%,同比增长3.6%[35][38] - 印尼地区收入大幅增长至32,757千新元,同比增长530.8%,主要来自可再生能源业务[35][38] - 新加坡地区收入增长12%至17,702千新元,非流动资产增长10.3%至25,436千新元[40] - 马来西亚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三倍,泰国和台湾地区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40%[104] 其他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现金及银行结余为56,071千新元,较2024年底下降0.8%[9] - 2025年上半年非流动负债总额为47,253千新元,较2024年底下降14.9%[9] - 2025年上半年公司集团期间其他全面亏损为4,609千新元,导致全面亏损总额为3,321千新元[11] - 2025年6月30日公司集团总权益为245,192千新元,较年初下降1,813千新元[11]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的现金净额为7,218千新元,较2024年同期的15,546千新元下降53.6%[15] - 2025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277千新元,主要由于收购附属公司及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17] - 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为56,071千新元,较年初下降836千新元[17] - 2025年上半年银行贷款所得款项为9,297千新元,同时偿还银行贷款9,948千新元[17] - 2025年上半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增加8,621千新元,显著改善营运资金[15] - 公司综合资产总值423,366千新元,同比增长1.8%(2024年同期415,905千新元)[29] - 商誉总额14,904千新元,同比增长15.4%(2024年同期12,911千新元)[29] - 现金及银行结余56,071千新元,同比下降0.8%(2024年同期56,519千新元)[29] - 综合负债总额178,174千新元,同比增长5.6%(2024年同期168,693千新元)[29] - 银行借款及租赁负债78,552千新元,同比增长0.8%(2024年同期77,912千新元)[29] - 销售给关联方金额从2024年的4,884千新元增至2025年的7,962千新元,增幅63%[47] - 抵押租赁物业账面净值从2024年12月的23,583千新元降至2025年6月的22,358千新元,降幅5%[60] - 商誉余额从2024年12月的12,911千新元增至2025年6月的14,904千新元,增幅15%[61] - 金融资产中现金及银行结余等为260,288千新元(2025年6月30日),较2024年底增长7.3%[78] - 金融负债中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等为159,932千新元(2025年6月30日),较2024年底增长4.8%[78]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少12.5百万新元或10.5%至106.9百万新元[124] - 银行贷款总额增加至70.6百万新元,较上期增长0.5百万新元或0.7%[128] - 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为7.2百万新元,其中营运资金变动贡献8.0百万新元[129]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3百万新元,主要用于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2.7百万新元[130]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8百万新元,主要因派发股息1.9百万新元及租赁负债还款1.7百万新元[13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6.1百万新元,较上期减少0.8%[132][135] - 速动比率降至1.3倍(2024年12月31日:1.6倍)[135] - 银行贷款加权平均实际利率为年利率4.5%(2024年12月31日:4.8%)[136] - 资产负债比率上升至34.9%(2024年12月31日:34.0%)[137] - 员工总数增至1,330名(2024年12月31日:1,283名)[14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三座运营小型水电站贡献总收入2.5%和总毛利润9.8%,预计2026年新增两座水电站将使总装机容量增加81.3%至44.6MW[105] - 印尼计划到2034年新增42.6吉瓦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水电站预计占新增容量的27.5%[105] - 第二次配售净收益用途从煤炭交易转向可再生能源业务,涉及资金重新分配[15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宣派中期股息(2024年同期:零)[150][155] 公司治理和投资活动 - 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亿仕登浙江注册资本由20,000,000美元减至1,500,000美元[80]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MCG向FM Penang增资,缴足股本由650,000令吉增至975,000令吉[8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抵押资产包括应收服务特许权款项105.1百万新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84.6百万新元增长24.2%)、物业、厂房及设备22.4百万新元(较23.6百万新元下降5.1%)及土地使用权1.8百万新元(较1.0百万新元增长80%)[146]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ISDN Energy拟以每股84新元收购PT Funda 25,500股普通股,完成后持股比例达51.0%[164] - 全资附属公司ISDN Investments设立注册资本15百万美元的新公司亿仕登(江西)管理有限公司[165] - 公司以2,500,000新元收购IFME Works 51.0%股权[166] - 全资附属公司MCG对FM Penang增资195,000令吉(约59,942新元),持股比例维持75.5%[165] - 创岳自动化控制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通过股息资本化将注册资本从210,000美元增至500,000美元[166] - 截至公告日未完成对PT Funda的收购[164] - 公司确认遵守新加坡及香港企业管治守则的严格规定[167] - 公司董事确认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财务期间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169] - 审核委员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王素玲女士担任主席[17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未审计集团合并业绩遵守适用的会计准则和主板上市规则[17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中期业绩公告已在新交所和联交所网站刊载[171] - 董事会确认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未审核财务报表无重大虚假或误导成分[173] - 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张子钧先生和孔德扬先生,以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74]
亿仕登控股(01656)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4 18:00
股份数据 - 截至2025年7月31日,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448,590,125股,库存股份0股,总数448,590,125股[2] - 本月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库存股份增减均为0[6] - 2022年亿仕登绩效分享计划月底可能发行或转让股份41,033,853股[4]
亿仕登控股(01656.HK)将于8月11日举行董事会会议以审批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7-30 18:33
公司财务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11日举行董事会会议审议财务事项 [1] - 会议内容包括批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未经审核综合财务业绩 [1] - 董事会将考虑宣派中期股息(如有) [1]
亿仕登控股(01656) - 董事会会议日期
2025-07-30 18:25
业绩相关 - 2025年8月11日举行董事会会议,考虑及批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未经审核综合财务业绩发布[3] 股息相关 - 董事会会议将考虑宣派中期股息(如有)[3] 人员相关 - 公告日期董事会含执行董事张子钧、孔德扬等[3]
亿仕登控股(01656.HK)与施耐德电气深化策略合作伙伴关系
格隆汇· 2025-07-23 21:04
战略合作 - 公司与施耐德电气深化策略合作伙伴关系 推动智慧仓储系统(SWS)在亚洲地区的采用 施耐德电气将在新加坡实施公司的SWS并协助与潜在客户建立联系 [1] - 合作背景源于施耐德电气参观由公司附属公司设计 建造并交付的3PL智慧仓储设施 期间展示了最新SWS系统 [1] 技术成果 - 公司SWS系统在亚洲多个仓库部署后取得显著成效 仓储生产力提升约50% 盘点时间缩短约91%(从1个月缩短至24小时) 库存人力减少33% 订单准确率接近完美 [1] - 项目由公司主要附属公司共同合作完成 包括Servo Dynamics Pte Ltd Leaptron Engineering Pte Ltd和ISDN Software Business Pte Ltd 其中ISDN Software南京团队开发了仓储管理系统(WMS)实现先进自动化 [1] 行业趋势 - 亚洲自动化技术出现明显"压缩"现象 客户更倾向寻求完整建置 量身打造的应用方案如智慧仓储系统 该系统整合从云端运营到机械自动化的整个技术堆叠 [2] - 智慧仓储在建立韧性 适应性及促进产品流通与管理方面 对打造强健供应链发挥关键作用 [2] 公司定位 - 公司正与施耐德电气等全球技术领导者合作 在亚洲各地交付并验证先进系统的效益 提供驱动智慧物流未来的关键技术 [2] - 施耐德电气表示与公司的合作是其"全球本土化"策略的体现 通过与理念相符的伙伴合作实现本地最先进技术 [2]
亿仕登控股(01656.HK)附属公司Servo Dynamics与Harmonic签署亚洲市场联合销售协议
格隆汇· 2025-07-18 17:59
战略合作签署 - 亿仕登控股附属公司Servo Dynamics与Harmonic Drive Systems签署策略性联合销售协议 [1] - 合作旨在推动HDSI产品在亚洲地区的拓展,包括中国、新加坡、台湾、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市场 [1] - 合作聚焦于推广HDSI的谐波齿轮减速机、行星齿轮组及机电整合产品线 [1] - 目标在2030财政年度前实现超过20亿日圆的销售成长 [1] 合作领域与市场布局 - 双方将在半导体制造设备、医疗器材及人工智慧机器人等领域加强布局 [1] - 合作将积极开拓区域内新商机 [1] - HDSI总裁表示此次合作是拓展亚洲业务的重要支点,亚洲是充满活力与机遇的地区 [2] 合作分工 - HDSI将为SD提供技术培训与销售支援 [2] - SD将负责客户服务,并发挥其系统工程专长与泛亚洲销售网络 [2] 财务影响 - 此项协议预计不会对公司截至2025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的每股盈余及每股有形资产净值产生重大影响 [1]
亿仕登控股(01656)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3-28 07:25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财政年度收入为3.72443亿新元,股东利润为852.2万新元,每股净资产五年成长超18%[9][15] - 2024 - 2020年收入分别为372443、341766、370779、440136、361864千新元[11][15] - 2024 - 2020年每股基本获利分别为1.91、1.12、3.33、5.84、3.51新分[12][15] - 2024 - 2020年股东应占利润分别为8522、4952、14620、25485、15139千新元[13][15] - 2024财年集团所有主要地区和业务集团均实现增长[74] - 2024财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9.0%,股东收益同比增长72.1%[75] - 2024财年毛利同比增长4.1%,达9490万新元,毛利率降至25.5%[79] - 2024财年其他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1.9%,为420万新元,财务成本增加24.5%,达550万新元,股东应占净利润为850万新元,同比增长72.1%[82] - 2024财年税后利润增长25%,股东收益增长72%,董事会建议期末股息为0.47新分,派息比例达25%[83] - 2024财年公司收入从2023财年的341.8百万新元增至372.4百万新元,增加约30.6百万新元或9.0%[90] - 2024财年毛利增加3.8百万新元或4.1%,毛利率从26.7%下降1.2个百分点至25.5%[92] - 截至2024财年,其他营业收减少约0.6百万新元或11.9%至4.2百万新元[95] - 截至2024财年,分销成本增加约3.5百万新元或13.1%至29.8百万新元[96] - 截至2024财年,行政开支增加约1.4百万新元或3.4%至41.8百万新元[97] - 截至2024财年,融资费用增加约1.1百万新元或24.5%至5.5百万新元[100] - 截至2024财年,所得税开支减少约2.0百万新元或26.1%至5.7百万新元[10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应收服务特许权款项增加约11.2百万新元或15.2%至84.6百万新元[10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存货减少约560万新元或7.7%,至6740万新元[10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增加约890万新元或8.0%,至1.195亿新元;截至2025年1月31日收到后续款项约2330万新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收款约占贸易应收账款的24.8%[10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增加约1010万新元或15.6%,至7440万新元[107] - 合同负债增加约300万新元或27.4%,至1380万新元[10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银行借款减少约560万新元,至7010万新元[110] - 公司收入从2023财年的3.418亿新元增至2024财年的3.724亿新元,增加约3060万新元或9.0%[111] - 营收增长和成本管理使集团盈利稳健增长,税后利润和股东利润分别增长25%和72%[1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56.5百万新元,较2023年12月31日约60.0百万新元减少约5.9%,速动比率约为1.6倍(2023年12月31日:1.7倍)[12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长期和短期银行借款约为70.1百万新元,一年以内到期的银行借款总计21.2百万新元(2023年12月31日:19.7百万新元),超过一年到期的银行借款总计48.9百万新元(2023年12月31日:56.0百万新元),银行借款加权平均实际利率为年利率4.8%(2023年12月31日: 5.2%)[125] - 截至2024财政年度,集团资产负债比率约为34.0%(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38.2%)[127] - 截至2024财政年度,集团的资本开支包括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及在建工程约7,523,000新元(2023年:4,361,000新元)[130] - 2024财政年度税后利润增长25%,股东收益增长72%[137] - 董事会建议2024财政年度期末股息定为0.47新分(相当于2.71港仙),派息比例达25%[137]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工业自动化业务在2024财政年度借助经济复苏在五大核心领域实现稳健增长[28] - 公司水电业务已证明出色盈利能力,更多水电站正在建设中[23] - 2024财年中国工业自动化收入同比增长4.0%[76] - 2024财年东南亚工业自动化业务同比增长3.1%[77] - 2024财年印尼可再生能源业务从670万新元增至2230万新元[78] - 2024财年中国收入同比增长4.0%,东南亚收入同比增长22.4%[80] - 2024财年工业自动化业务同比增长4.5%,水电业务同比增长233.5%[80] - 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业务收入从2023财年的335.081百万新元增至2024财年的350.149百万新元,增长4.5%,中国市场约占该业务收入的76%[90][91] - 可再生能源收入从2023财年的6.685百万新元增至2024财年的22.294百万新元,其中经营及融资收入增长53.9%,建设收入约12.0百万新元[90][92] 公司人员与组织架构 - 公司在亚太地区78多个地点拥有超1283名员工,其中超40%是工程师[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拥有92家子公司及78家销售办事处,遍布亚洲多个国家[48] - 陈顺亮先生52岁,2016年8月18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多家公司任职[45][46] - 张子钧先生66岁,2004年12月28日获委任为ISDN董事会成员,带领集团发展[48] - 孔德扬先生64岁,2005年9月26日获委任为ISDN董事会成员,负责中国市场业务[50] - Toh Hsiang - Wen先生50岁,2019年5月10日获委任为ISDN董事会成员,曾于2022年1月至2024年2月任Nova Tellus Alpha Acquisition执行董事兼总裁[51] - 王素玲女士54岁,2024年4月30日获委任为ISDN董事会成员,在新加坡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拥有超16年工作经验[53] - 苏健兴先生55岁,2024年4月30日获委任为ISDN董事会成员,在财务报告及监管合规领域拥有超20年经验[56] - 鄞钟毓女士53岁,2007年2月5日获委任为公司的公司秘书,1995年4月成为新加坡律师[60] - 董颖怡女士2020年2月28日被任命为公司联席公司秘书之一,在公司秘书等领域有20多年经验[60] - 陈顺亮于2024年10月7日被任命为EuroSports Global Limited董事[62] - 陈顺亮于2024年5月24日被任命为Far East Group Limited董事[62] - 陈顺亮于2024年7月31日被任命为Stamford Land Corporation Ltd董事[62] - 王女士自2018年4月起担任Chuan Hup Holdings Limited独立非执行董事[54] - 苏先生自2018年11月起担任Choo Chiang Holdings Limited独立董事[58] - 苏健兴和王素玲于2024年4月30日被任命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林汕鍇和苏明庆于同日退休[138][139] - 张子钧、孔德扬、Toh Hsiang - Wen Keith、陈顺亮、王素玲、苏健兴为公司董事,分别列出了年龄、首次任命日期、上次重选日期和职务[145] - 新委任董事王素玲和苏健兴于2024年5月7日获法律意见并确认了解董事义务[146] - 王素玲、苏健兴于2024年4月30日被任命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51][157] - 林汕鍇、苏明庆于2024年4月30日退休卸任董事相关职务[157] - 2024财年公司员工性别比例约为2:1(男性:女性)[172] - 2024年4月30日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上任命了一名女性董事王素玲女士[172] - 2024财政年度,独立非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曾在管理层缺席的情况下举行过一次会议[172] - 集团董事长为陈顺亮先生,常务董事兼总裁为张子钧先生[173] - 2024年1月1日至4月30日,苏明庆先生担任NC主席,林汕锴先生担任NC成员,4月30日两人卸任,苏健兴先生被任命为NC主席,王素玲女士被任命为NC成员[175] - 张子钧先生和陈顺亮先生将在即将举行的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并寻求连任[178] - NC建议张子钧先生和陈顺亮先生在即将召开的股东周年大会上竞选连任[179] - NC确认陈顺亮先生、王素玲女士和苏健兴先生在2024财年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81] - 2024财年公司联席公司秘书为鄞钟毓女士和董颖怡女士,二人分别接受不少于15小时专业培训[184] 公司业务发展与战略布局 - 公司拥有超10000家遍布亚洲的企业客户[9][16] - 公司在台湾和马来西亚扩张,将人工智能融入工业技术组合加速自动化[22] - 2024年公司宣布在印尼建设第四和第五座水电站,预计2026年完工,完工后水电装机总容量将额外增加20兆瓦,达到每年44.6兆瓦,预计每年产生2500万新元的经常性关税收入[30] - 公司将IDI Laser的持股比例从33.3%增加至70.0%,并将其先进的镭射解决方案整合到产品组合中[33] - 公司对NovaPeak进行新投资,深耕人工智能驱动的解决方案领域[32] - 公司南京子公司开发了一整套工业4.0软件,并启动了一个第三方物流仓库项目[33] - 2024年8月5日,MCG以60万新元收购IDI Laser额外444,994股普通股,后又认购595,008股,有效持股比例由33.33%增至70.00%[117] - 2024年9月6日,MCG以1400万新台币收购亿仕登台湾非控股权益持有的140万股普通股,实际权益增至99.29%;11月11日,因资本注入实际权益降至70.00%[119] - 2024年2月5日,MCG将18万新元贷款资本化,对NovaPeak额外注资,实际权益维持90.0%不变[112] - 公司向全资附属公司Servo Technologies额外注资400,000令吉(约127,000新元),注资后其注册及缴足股本由1,000,000令吉增至1,400,000令吉(约296,000新元增至423,000新元)[122] - 2024年12月19日,全资附属公司MCG对持股65%的附属公司FM Penang资本注入,出资额由65令吉增至455,000令吉(约20新元增至138,000新元),认购后MCG持股占已发行及缴足股本的65%,集团实际权益为75.5%[123] - 2024年12月27日,全资附属公司ISDN Investments向亿仕登鈞晟额外注资1,350,000新元,注资后缴足股本由2,689,000新元增至4,039,000新元[123] 行业与宏观经济环境 - 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率稳定在3.2%,预计2025和2026年略增至3.3%,高于2023年的3.0%但低于疫情前3.7%的平均水平[27] - 预计到2030年,半导体销售额将从2024财年的6270亿美元增长到1万亿美元[32] - 印尼政府目标到2040年将新能源装机容量提高到100吉瓦,其中75%来自可再生能源,当前装机容量90吉瓦,可再生能源占比不到15%[34] - 2024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达到政府目标,2025年中国各省计划实现约5%的GDP增长目标[31][35] - 台湾生产了全球60%以上的半导体,公司去年在台湾建立了新工厂[32] - 新加坡建屋发展局计划从2025年起,在约一半的新建组屋项目中采用机器人喷漆[33] - “中国 + 1”战略预计推动东南亚制造业市场产出增长[35] - 2024财年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均值为50.8,高于临界值50.0[74] - 2024财年东南亚外国直接投资年流入量激增45%,连续三年流入量打破记录[74] - 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4年的1500亿美元增至2029年的2500亿美元[86] 公司治理相关 - 公司须遵守2018年《企业管治守则》和香港企业管治守则,2024财政年度已遵守相关守则[141][142] - 董事会负责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的企业领导,监督集团长期战略目标等[143] - 董事会在财务部门
亿仕登控股(01656)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2-28 17:59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财政年度公司收益同比增长25%,股东收益同比增长72%,税后利润同比增长25% [2][5][6][8] - 2024财政年度公司收入同比增长9.0%,2024年下半年环比增长13.3% [2][6] - 2024财政年度公司毛利率为25.5%,较2023年下降1.2个百分点 [6] - 2024财政年度公司期末股息为0.47新分,较2023年增长67.9%,派息比例达25% [5][8] - 2024年下半年收入197870千新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15.5%;2024财年全年收入372443千新元,较2023年增长9.0%[18] - 2024年下半年毛利50522千新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10.9%;2024财年全年毛利94915千新元,较2023年增长4.1%[18] - 2024年下半年税后溢利8159千新元,2023年同期为2111千新元;2024财年全年税后溢利13965千新元,较2023年增长25.0%[18] - 2024年下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溢利4741千新元,2023年同期为372千新元;2024财年全年为8522千新元,较2023年增长72.1%[18] - 2024年下半年每股基本盈利1.06新分,2023年同期为0.08新分;2024财年全年为1.91新分,较2023年增长70.5%[18] - 董事建议派付2024财年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47新分(相当于2.71港仙),2023年末期为0.28新分(相当于1.63港仙)[1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197,870千新元,较2023年的171,355千新元增长15.5%;全年收入为372,443千新元,较2023年的341,766千新元增长9.0%[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销售成本为147,348千新元,较2023年的125,805千新元增长17.1%;全年销售成本为277,528千新元,较2023年的250,632千新元增长10.7%[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毛利为50,522千新元,较2023年的45,550千新元增长10.9%;全年毛利为94,915千新元,较2023年的91,134千新元增长4.1%[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69,527千新元,较2023年的153,766千新元有所增长;流动资产总额为246,378千新元,与2023年的246,673千新元基本持平[2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负债为168,693千新元,较2023年的159,774千新元有所增长;权益总额为247,212千新元,较2023年的240,665千新元有所增长[2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期内溢利为8,159千新元,较2023年的2,111千新元大幅增长;全年期内溢利为13,965千新元,较2023年的11,172千新元增长25.0%[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8,522千新元,较2023年的4,952千新元增长72.1%[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非控股权益应占期内溢利为5,443千新元,较2023年的6,220千新元下降12.5%[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公司持有人应占每股盈利(基本与摊薄)为1.91新分,较2023年的1.12新分增长70.5%[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为415,905千新元,较2023年的400,439千新元有所增长[24] - 2024年集团权益持有人应占总权益从年初的240,665千新元增至年末的247,212千新元,年内溢利8,522千新元[26] - 2024年公司总权益从年初的124,639千新元增至年末的129,779千新元,年内溢利5,679千新元[28] - 2024年截至12月31日止十二个月集团未计所得税前溢利为19,654千新元,2023年为18,873千新元[31] - 2024年截至12月31日止十二个月集团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8,381千新元,2023年为 - 24,147千新元[31] - 2024年集团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备为136千新元,2023年为1,748千新元[31] - 2024年集团陈旧存货拨备为1,494千新元,2023年为889千新元[31] - 2024年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6,534千新元,2023年为5,558千新元[31] - 2024年集团利息开支为5,468千新元,2023年为4,391千新元[31] - 2024年集团存货变动为4,287千新元,2023年为7,360千新元[31] - 2024年集团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变动为 - 4,212千新元,2023年为 - 14,407千新元[3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十二个月,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694.3万新元,2023年为401.5万新元[3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十二个月,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404.9万新元,2023年所得现金净额为3282.9万新元[3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十二个月,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减少净额为261.1万新元,2023年增加净额为466.7万新元[34] - 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为5612.9万新元,2023年末为5926.2万新元[34] - 2024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外部销售总收入为197,870千新元,2023年同期为171,355千新元[47] - 2024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分部业绩总和为13,605千新元,2023年同期为7,482千新元[4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溢利为8,159千新元,2023年同期为2,111千新元[4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综合资产总值为415,905千新元,2023年同期为400,439千新元[4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综合负债总额为168,693千新元,2023年同期为159,774千新元[47] - 2024年7月1日至12月31日资本支出(物业、厂房及设备等)为2,967千新元,2023年同期为1,908千新元[50] - 2024年陈旧存货拨备为999千新元,2023年为490千新元[50]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拨备为26千新元,2023年为1,684千新元[50]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等为3,400千新元,2023年为3,032千新元[50] - 2024年存货撇销为2千新元,2023年为12千新元[50] - 2024年外部销售总收入372,443千新元,2023年为341,766千新元,同比增长约8.97%[53] - 2024年分部业绩总计23,846千新元,2023年为22,037千新元,同比增长约8.21%[5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年内溢利13,965千新元,2023年为11,172千新元,同比增长约25%[53] - 2024年综合资产总值415,905千新元,2023年为400,439千新元,同比增长约3.86%[53] - 2024年综合负债总额168,693千新元,2023年为159,774千新元,同比增长约5.58%[53] - 2024年资本支出7,771千新元,2023年为4,476千新元,同比增长约73.62%[56] - 2024年陈旧存货拨备1,494千新元,2023年为889千新元,同比增长约68.05%[56]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拨备136千新元,2023年为1,748千新元,同比下降约92.22%[56]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6,534千新元,2023年为5,558千新元,同比增长约17.56%[5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公司与客户签订合约的总收入为197,870千新元,2023年同期为171,355千新元,同比增长15.47%[60][6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十二个月,公司与客户签订合约的总收入为372,443千新元,2023年同期为341,766千新元,同比增长8.97%[66][69] - 2024年下半年可再生能源服务特许权安排的建设收入、经营收入和财务收入分别为12,007,000新元、2,679,000新元及2,647,000新元,2023年下半年分别为零、1,958,000新元及2,376,000新元[60] - 2024年财政年度可再生能源服务特许权安排的建设收入、经营收入及财务收入分别为12,007,000新元、4,964,000新元和5,323,000新元,2023年财政年度分别为零、3,052,000新元和3,633,000新元[66] - 2024年上半年销售额为174,573千新元,较2023年的170,411千新元增加2.4%;下半年销售额为197,870千新元,较2023年的171,355千新元增加15.5%[74] - 2024年上半年未扣除非控股权益的税后溢利为5,806千新元,较2023年的9,061千新元减少35.9%;下半年为8,159千新元,2023年为2,111千新元[74] - 2024年利息收入全年为330千新元,2023年为338千新元;佣金收入全年为134千新元,2023年为40千新元[76] - 2024年融资费用全年为5,468千新元,2023年为4,391千新元[77]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全年为6,534千新元,2023年为5,558千新元[79][80] - 2024年销售给关联方全年为 - 12,928千新元,2023年为 - 7,924千新元;采购于关联方全年为66,012千新元,2023年为71,006千新元[83] - 2024年所得税开支全年为5,689千新元,2023年为7,701千新元[84] - 公司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六个月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分别为4,741千新元、372千新元,十二个月分别为8,522千新元、4,952千新元;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六个月分别为1.06新分、0.08新分,十二个月分别为1.91新分、1.12新分[88] - 2024年已付上一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28新分,2023年为每股0.80新分;2024年、2023年股息金额分别为1,251千新元、3,548千新元[91] - 2024年、2023年股东接受的以股代息方案中现金股息分别为539千新元、1,667千新元,以股代息分别为712千新元、1,881千新元[92] - 2024年、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净值分别为206,731千新元、198,622千新元,公司分别为129,779千新元、124,639千新元;每股普通股资产净值集团分别为46.08新分、44.53新分,公司分别为28.93新分、27.95新分[93] - 截至2024财政年度止,集团
亿仕登控股(01656)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7 17:40
财务表现 - 收入为174,573千新元,同比增长2.5%[11] - 毛利为44,393千新元,毛利率为25.4%[11] - 期内溢利为5,806千新元,同比下降36.0%[11] - 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3,781千新元[11] - 每股基本及攤薄盈利为0.85新分[11] - 2024年上半年未计所得税前溢利为8,515千新元[19]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5,546千新元[19] - 2024年上半年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为4,529千新元[20] - 2024年上半年向非控股权益派发股息为1,910千新元[20] - 2024年上半年偿还银行贷款为10,491千新元[20]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0,071千新元[20] - 2024年6月30日总权益为245,879千新元[17] - 2024年6月30日非控股权益为43,133千新元[17] - 2024年6月30日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权益为202,746千新元[17] - 2024年6月30日保留盈利为121,165千新元[17] - 2024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2.4%[72] - 毛利润同比下降2.6%,利润率下降1.3个百分点至25.4%[76] - 管理费用同比增长4.3%,达到20.0百万新元[76] - 财务成本上升33.6%,达到2.8百万新元[76] - 净利润同比下降35.9%,达到5.8百万新元[76] 资产负债情况 - 总资产为405,835千新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1.3%[14] - 权益总额为245,879千新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2.2%[14] - 非流动资产为157,798千新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2.6%[14] - 流动资产为248,037千新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0.6%[14] - 非流动负债为57,202千新元,较2023年12月31日下降7.1%[14] - 貿易及其他應收款項增加4.0百萬新元或3.6%至114.6百萬新元[90] - 貿易及其他應付款項增加1.8百萬新元或2.8%至66.5百萬新元[90] - 合同負債增加3.3百萬新元或30.3%至14.1百萬新元[90] - 銀行借款減少4.9百萬新元或6.5%至70.8百萬新元[9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本集團現金及銀行結餘約為60.8百萬新元,較2023年12月31日增加約1.3%[94] - 本集團的速動比率約為1.7倍,與2023年12月31日持平[9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本集團有長期和短期銀行借款約70.8百萬新元[94] 业务分部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工程解決方案-運動控制分部收入為131,098千新元,毛利為6,488千新元[28] - 2024年上半年,其他專業工程解決方案分部收入為34,805千新元,毛利為1,589千新元[28] - 2024年上半年,工業計算解決方案分部收入為3,101千新元,毛利為173千新元[28] - 2024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分部收入為4,961千新元,毛利為2,308千新元[28] - 工程解決方案運動控制業務收入為131,098千新元,占總收入的75.1%[34] - 其他專業工程解決方案業務收入為34,805千新元,占總收入的19.9%[34] - 可再生能源業務毛利從2.2百萬新元增加至4.5百萬新元[91] 地区业务表现 - 公司在中國市場的收入為127,671千新元,占總收入的73.2%[37] - 公司在新加坡市場的收入為15,807千新元,占總收入的9.1%[37] - 公司在越南市場的收入為7,866千新元,占總收入的4.5%[37] - 公司在印尼市場的收入為5,190千新元,占總收入的3.0%[37] - 公司在香港市場的收入為4,268千新元,占總收入的2.4%[37] - 公司在馬來西亞市場的收入為4,858千新元,占總收入的2.8%[37] - 公司在其他市場的收入為8,913千新元,占總收入的5.1%[37] - 中國業務收入占總收入的75.6%,同比增長3.2%[73] - 東南亞工業自動化業務收入同比下降9.3%[74] - 三座商業化水電站收入同比增長111.0%,占總收入2.8%[75] 其他 - 本集團已採用與其業務相關並自2024年1月1日或之後年度期間生效的新加坡財務報告準則(SFRS(I)),但對會計政策和財務狀況無重大影響[23][24] - 管理層在編制中期財務報表時需要作出判斷、估計和假設,主要涉及商譽減值評估和應收款項預期信用損失計提[25] - 本集團的業務在財政期間沒有受到季節性或周期性因素的重大影響[26] - 商譽減值評估結果顯示無需確認減值損失[13,50,51,52] - 本公司普通股數量為446,000,209股,未發生變化[59][60] - 本集團與關連方存在重大交易[67] - 中國製造業PMI在2024年上半年平均為51.3,反映出製造業和工業部門的逐步復蘇[77][1] - 東南亞地區製造業PMI連續6個月處於擴張狀態,經濟復蘇勢頭強勁[1] - 公司於2023年1月31日採用新的股權激勵計劃,即2022年億仕登績效分享計劃[103] - 2023年3月13日,根據2022年億仕登績效分享計劃向集團選定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