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爱康医疗(01789)
icon
搜索文档
爱康医疗240523
华安证券· 2024-05-23 11:56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 公司从2003年成立至今的发展历程,包括推出国产第一款膝关节产品、获得3D打印产品注册证、在港交所上市、收购英国子公司JRI等 [1][2][3] -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3D打印标准和定制化产品、膝关节、髋关节、脊柱等全产品线,以及VTS智能导航系统和iBots手术机器人系统 [3][4][6] - 公司在国内外市场的布局和发展情况,包括国内市场的价格变化、医院层级占比提升、海外市场的快速增长等 [4][5][8][9][12] - 公司的研发实力和新产品管线,包括获得18个3.1类器械注册证、3D打印产品的迭代升级、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布局等 [7][10] - 公司2023年的财务数据,包括收入、毛利、净利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10][11][13][14] - 公司未来2-3年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包括收入增长目标、毛利率和费用控制目标等 [15]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提问** 公司本次集采报价情况如何,出厂价是否会有较大上调 [16][17] **回答** 公司本次集采报价符合预期,出厂价可能维持或略有上调,主要依靠量的增长来带动收入增长 [18][19][20][21] 问题2 **提问** 同行正天的价格表现如何,是否会影响公司的市场份额 [21][22] **回答** 正天作为纳通集团旗下品牌,其价格表现不会对公司造成太大影响,公司仍有机会通过产品力和服务提升市场份额 [22] 问题3 **提问** 公司的骨科手术机器人业务发展情况如何,未来是否有望成为标配 [33][34][35] **回答** 公司的手术机器人业务正在探索多种商业模式,目前已有首台装机,未来随着医保政策支持有望进一步推广,成为行业标配 [34][35][36]
爱康医疗:更新报告:国采结果积极,标内业务有望强劲复苏
国泰君安· 2024-05-22 17:32
业绩总结 - 公司在2024年预计营业收入将达到1422亿元,净利润将达到263亿元,PE为19.05,PB为1.87[2] 产品情况 - 公司在2024年续约中选结果积极,全产品线采购需求量份额达15%[1] 陶对陶髋关节情况 - 2024年续约中,爱康医疗在陶对陶髋关节中标情况表现良好,履约情况优秀[4] 陶对聚髋关节情况 - 2024年续约中,爱康医疗在陶对聚髋关节中标情况也表现出色,履约情况良好[5] 首轮集采情况 - 爱康在2021年首轮集采中对聚髋关节中标量为6648个,占比18.5%,2024年续约中对聚髋关节中标量为5889个,占比11.4%[6] - 春立在2021年首轮集采中膝关节中标量为17621个,占比7.6%,2024年续约中膝关节中标量为10544个,占比3.6%[7] - 威高海星在2021年首轮集采中对聚髋关节中标价为6706,中选排名为3,2024年续约中对聚髋关节中标价为5908,中选排名为3,自身需求量分配比例为95%,履约良好[6] - 国产威高亚华在2021年首轮集采中膝关节中标价为4914,中选排名为9,2024年续约中膝关节中标价为6404,中选排名为5,自身需求量分配比例为90%,履约良好[7] 海外市场指数 - 爱康医疗(1789)提供了海外当地市场指数[17]
爱康医疗(01789)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9 16:48
公司业绩 - 2023年,公司实现收入人民币1,093.9百万元,同比增长4.0%[5] - 2023年,公司实现净利润182.1百万元,同比下降11.1%[5] - 公司建议派付末期股息每股股份4.5港仙[5] - 公司国内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为集采覆盖产品,占比52.1%[6] - 公司海外业务收入达到人民币227.1百万元,同比增长37.1%[11] - 公司在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1,093.9百万元,同比增长4.0%[16] - 销售成本增长0.9%,主要因产品销量增加;毛利为人民币674.5百万元,增加6.0%,受收入增加和成本管控影响[54][55] - 毛利率在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为61.7%,较上一年度增加了1.2%[56] - 其他收入在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为26.4百万人民币,较上一年度增加了15.2百万人民币[57] - 銷售及分銷開支在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为218.8百万人民币,较上一年度增加了21.5%[58] - 一般及行政开支在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为133.4百万人民币,较上一年度增加了12.8%[59] - 研发开支在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为137.1百万人民币,较上一年度增长了23.7%[61] - 财务收入净额在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为19.6百万人民币,较上一年度减少了0.7百万人民币[62] - 所得税开支在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为49.0百万人民币,较上一年度增长了38.0%[6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在2023年12月31日为757.3百万人民币,较上一年度减少了326百万人民币[64] - 流动资产净值在2023年12月31日为1,476.6百万人民币,较上一年度减少了152.4百万人民币[65] - 资本支出在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约为230.8百万人民币,主要用于厂房建设、购买专利和购买生产研发设备[68] 产品和市场拓展 - 公司的脊柱和創傷植入物產品收入实现同比增长105.4%,达到人民币123.3百万元[22] - 公司获得了18个国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的新三类醫療器械註冊證,包括3D打印膝關節假體、3D打印二代椎間融合器等[25] - 公司2023年在北京市场实现了超过20%的关节植入市场份额[28] - 公司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包括HAUK和3D打印先髖产品系列,市场反响良好[29] - 公司通过3D打印技术推动脊柱产品市场份额提升,新产品Apollo自稳椎体受到市场好评[30] - 公司在海外市场拓展方面取得进展,关节业务进一步拓展到越南、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33] - 公司在数字骨科领域进行深化探索和布局,具备了一系列数字化技术的能力[35] - 公司将以数字骨科技术为引领,提高中高端市场的占有率[38] - 公司将大力拓展海外市场,打造集团第二增长引擎[39] - 公司将保持在中国骨科行业的领导地位,强化骨科创新实践者形象[40] 公司治理和股东信息 - 李志疆先生持有公司股份45.03%[157] - 张斌女士持有公司股份45.03%[157] - 张朝阳先生持有公司股份5.24%[159] - 赵晓红女士持有公司股份0.25%[159] - 公司主要股东持有公司股份45.03%[161] - 公司主要股东持有公司股份50.27%[161] - 公司主要股东持有公司股份9.38%[162] - 公司主要股东持有公司股份9.38%[162] - 公司主要股东持有公司股份9.38%[162] - 公司主要股东持有公司股份9.38%[162]
公司业绩符合预期,看好后续关节集采
广发证券· 2024-04-11 00:00
公司业绩 - 公司23年整体营收为10.9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82亿元[1] - 预计24-26年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分别为14.21亿元、18.64亿元、24.64亿元,对应EPS为0.22元/股、0.29元/股、0.42元/股,给予公司24年PE 25X,合理价值为5.89港元/股,给予“买入”评级[1] - 公司资产负债表显示2024-2026年现金流量、净利润和EPS预计逐年增长[17] - 公司PE估值情况显示2024年PE为47.45,2025年PE为32.01,2026年PE为29.30[17] 业务展望 - 预计2024-2026年髋关节植入物收入同比增长32.00%/33.00%/34.00%[2] - 预计2024-2026年膝关节植入物收入同比增长34.00%/35.00%/36.00%[3] - 预计2024-2026年脊柱及创伤植入物收入同比增长20.00%/18.00%/15.00%[4] - 预计2024-2026年定制化产品及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5.00%/20.00%/25.00%[5] 技术创新 - 公司拥有3D打印定制化平台、真空等离子喷涂技术平台、导航/机器人智能技术平台、医工交互个性化定制平台,是全球最早将3D打印技术商业化并应用于关节置换、脊柱、创伤修复等植入物的企业之一[7] - 公司产品加速开拓高端医院,髋关节导航系统VTS的获批帮助公司在定制化板块快速进入智能手术工具时代,预计公司产品进口替代加速,国产品牌继续扩大市场份额[8] 市场竞争 - A股的惠泰医疗、南微医学、心脉医疗和港股的春立医疗是耗材领域的领军企业,具有丰富的产品线支撑市场份额增长[9] - 公司通过3D打印技术和ICOS定制化创新平台布局骨科领域,预计PE估值为25X[10] 风险提示 - 风险一:关节集采续标价格不及预期可能影响公司经营情况[13] - 风险二:新产品市场推广进度不如预期可能影响公司发展[14] - 风险三:未能维持分销商关系可能导致分销网络生产力下降[15]
以数字骨科技术为引领,大力拓展海外市场
国信证券· 2024-04-10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收入10.94亿元,同比增长4.0%[1] - 归母净利润1.82亿元,同比下降11.1%[1] - 脊柱及创伤植入物收入增速明显,达到1.23亿元,同比增长105.4%[1] - 海外业务收入增长迅速,达到2.27亿元,同比增长37.1%[1] - 预计20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5/3.48/4.43亿元,同比增长45.7%/31.0%/27.3%[2] 未来展望 - 公司将整合爱康和JRI的市场资源,打造海外业务为第二增长引擎[1] - 预计2024-2026年爱康医疗的归母净利润将分别为2.65/3.48/4.43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45.7%/31.0%/27.3%[11]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爱康医疗在2023年获得了18个国家药监局批准的新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包括3D打印膝关节假体等产品[9] - 爱康医疗是中国第一家将3D打印技术商业化的人工关节领域龙头公司,产品线齐全,具有市场竞争优势[10]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将整合爱康和JRI的市场资源,打造海外业务为第二增长引擎[1]
业绩短期承压,看好24年重整旗鼓
西南证券· 2024-03-29 00:00
业绩总结 - 爱康医疗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0.9亿元,同比增长3.8%[1] - 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比下降11.1%[1] - 公司2023年毛利率为61.7%,净利率为16.6%[1] - 公司2024-2026年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3.2/4亿元[2] - 爱康医疗2023年年报显示,公司收入预计在未来几年内稳步增长,从1094百万CNY到2313百万CNY[5] - 公司的EBITDA和EBIT在未来几年内也呈现增长趋势,分别为-29.60%到20.36%和-3.86%到25.91%[5] - 爱康医疗的净现金流量预计将从0百万CNY增长到122百万CNY,显示出良好的财务状况[5] - 公司的ROE和ROA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分别从7.61%到11.42%和6.06%到8.48%[5] 产品销售展望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髋关节产品销售量将分别上涨20%、20%、15%[3]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膝关节产品销售量将分别上涨53%、40%、35%[4]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脊柱类产品销售量将分别上涨20%、30%、20%[4] 销售团队信息 - 上海销售团队包括高级销售经理卞黎旸、田婧雯等人员[10] - 北京销售团队包括高级销售经理姚航、胡青璇等人员[10] - 广深销售团队包括销售经理龚之涵、丁凡等人员[11]
2023年报业绩点评:外部扰动影响业绩,2024年增速有望回升
国泰君安· 2024-03-28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全年实现营收10.94亿元,同比增长4.0%[3] - 公司2023年下半年实现营收4.45亿元,同比下降14.5%[3] - 公司2023年海外业务实现营收2.27亿元,同比增长37.1%[4] - 公司2024年预测EPS调整为0.23/0.33元,新增2026年预测EPS为0.44元[2] - 公司2024年预测营业收入为1422亿元,净利润为263亿元,同比增长30%和45%[6] 研发和创新 - 公司2023年研发开支为1.37亿元,同比增长23.7%[5] - 公司强调持续投入创新,加强在骨科领域的竞争力[5] 业务展望 - 公司维持对爱康医疗的增持评级,认为2024年有望重返增长轨道[1] - 公司提醒风险提示包括手术量增长不及预期和续约规则不及预期[6] 报告信息 - 报告提供了爱康医疗(1789)的相关信息以及海外当地市场指数[15] - 报告列举了亚洲、美洲、欧洲和澳洲的指数名称[15] - 报告包括了沪深300、标普500、希腊雅典ASE、澳大利亚标普200等指数[15] - 报告涵盖了恒生指数、加拿大S&P/TSX、奥地利ATX、新西兰50等指数[15] - 报告还包括了日经225、墨西哥BOLSA、冰岛ICEX、韩国KOSPI等指数[15]
爱康医疗(01789)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6 19:35
公司业绩 - 公司2023年实现收入1,093.9百万元,同比增长4.0%[1] - 公司2023年净利润为182.1百万元,同比下降11.1%[2] - 公司建议派付末期股息每股股份4.5港仙[2] - 公司2023年实现毛利674,486千元,同比增长6.0%[3] - 公司2023年实现研发开支137,126千元,同比增加[3] - 公司2023年实现经营溢利211,483千元,同比略有下降[3] - 公司2023年实现全面收益195,579千元,同比略有下降[3] - 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0.16元,同比略有下降[3]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2023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028,208千元,同比增长45.1%[4] - 公司2023年流动资产总值为1,974,816千元,同比略有下降[4] - 公司2023年流动负债总值为498,173千元,同比增长14.2%[4] - 公司资产净值为2,391,903千元,同比增长6.6%[5] - 公司股本为9,508千元,储备为2,382,395千元,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权益总额为2,391,903千元[5] 产品及市场 - 公司2023年髖关节置換植入物收入为590,396千元,膝关节置換植入物收入为311,351千元,脊柱及創傷植入物收入为123,268千元,定製產品及服務收入为49,593千元,其他产品收入为19,254千元[13] - 公司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如HAUK、3D打印先髖产品系统等,市场反应良好[58] - 公司通过3D打印技术推动脊柱产品市场份额提升,新进入262家医院[59] - 公司海外业务进一步拓展到越南、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东南亚市场增长超过50%[62] 财务细节 - 公司2023年员工成本为229,854千元,同比增长7.3%[22] - 公司2023年存货成本为435,315千元,同比增长2.1%[23] - 公司2023年短期税项为49,013千元,同比增长38.0%[24] - 公司2023年实际税项开支为49,013千元,同比增加[31]
爱康医疗(01789)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7 16:31
公司业绩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实现收入约人民币6.49亿元,同比增长22.1%[7] - 期内溢利为人民币1.33亿元,同比增长5.2%[7] - 公司推出并上市了5款新产品,包括3D打印脛骨平台、生物力学适配型椎间融合器等[9] - 骨科行业将持续复苏,公司将继续致力于创新和技术结合的研发,以进一步获取市场份额[10] - 公司在髖膝关节和脊柱领域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加强市场覆盖和市场份额提升[1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髖膝关节产品实现收入约人民币5.52亿元,同比增长21.2%[14] - 公司脊柱与创伤植入物业务实现收入约人民币5.02亿元,同比增长10.8%[17] - 公司通过3D打印技术提供定制化产品,目前拥有4个中药监批准的3D打印定制化产品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18] - 公司通过ICOS平台提供骨科定制化解决方案,与多家三甲医院建立合作[19] - 公司定制产品及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1.5%,达到约2780万元人民币[20] - 公司获得金属3D打印脛骨平台注册证,进一步完善膝关节产品布局[22] - 公司推出Osteo Match生物力学适配型椎间融合器和Apollo自稳型人工椎体等创新产品[23][24] - 公司推出TCBridge金属增材制造匹配式长段骨缺损修复体和ReTruss金属增材制造胸腰椎融合假体系统[25][26] - 公司牵头申报生物医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项目,助力高端生物医用材料国产化[27] - 公司获得骨科CT图像处理软件注册证,可独立使用或配合手术导航系统使用[28] - 公司积极参与国家骨科中心建设,共建3D打印联合实验室,填补领域内空白[29] - 公司目前拥有83个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其中包括17个3D打印产品注册证[30] - 公司在市场推广和销售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持续提升国家级和省级醫院手术占比[31] 财务状况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实现收入约为648,686千元,同比增长22.1%[39] - 公司主要收入来源于中国市场,占比为82.6%,海外市场占比为17.4%[48] - 髖膝关节置换内植入物产品收入增长明显,膝关节置换内植入物收入增长64.7%[41]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利为401.6百万元,同比增长18.6%[50]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利率为61.9%,较去年同期下降1.8%[51] - 一般及行政开支于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为人民币75.2百万元,增长了37.8%[54] - 研发开支于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为人民币66.3百万元,增长了21.9%[55] - 财务收入净额于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为人民币14.3百万元,减少了约0.3百万元[56] - 所得税开支于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为人民币25.4百万元,增加了8.5%[57] - 流动资金及财务资源方面,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人民币1,045.0百万元[58] - 流动资产净值于2023年6月30日为人民币1,487.7百万元,减少了约141.3百万元[59] - 外汇风险方面,公司主要外币风险集中在美元和欧元,净汇兑收益为约人民币3.4百万元[60] - 资本支出于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为人民币113.1百万元,主要用于廠房建设、购买专利和设备[61] - 借贷及资本负债比率方面,公司的资本负债比率为1.4%[63] 股权结构 - 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持有的股份中,李志疆先生拥有505,157,500股好仓和37,977,940股淡仓,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45.06%和3.39%[122] - 张朝阳先生为Bamboo Trust创立人,拥有58,818,500股好仓的权益[124] - 李志疆先生持有505,157,500股股份,占股权约45.06%[126] - Goldman Sachs (UK) L.L.C持有88,459,288股股份,占股权约7.89%[127] - 张斌女士持有10,125,000股股份,为神玛有限公司的唯一董事和股东[128] - Bamboo Trust由张朝阳先生和恒泰信托(香港)有限公司成立,持有Bamboo Group Management Limited的全部已发行股本[129]
爱康医疗(01789)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2 18:2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约648.7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22.1%[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401,565千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18.6%[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溢利132,574千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5.2%[1] - 2023年基本每股盈利0.12元,2022年为0.11元[1][2] - 2023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972,489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09,135千元有所增加[3]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2,127,289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065,357千元有所增加[3]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639,565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36,384千元有所增加[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14,358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214,786千元减少[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156,372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207,561千元减少[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32,537千元,2022年同期为所用现金净额8,762千元[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648,686千元,2022年同期为531,211千元,同比增长22.11%[8][9] - 可呈報分部收入2023年为675,902千元,2022年为545,878千元,同比增长23.82%[12] - 可呈報分部溢利2023年为158,416千元,2022年为145,459千元,同比增长8.91%[12] - 可呈報分部資產2023年为2,744,741千元,2022年为2,305,637千元,同比增长19.04%[12] - 可呈報分部負債2023年为708,408千元,2022年为483,105千元,同比增长46.64%[12] - 综合除稅前溢利2023年为157,988千元,2022年为149,454千元,同比增长5.70%[13] - 所得税2023年为25,414千元,2022年为23,421千元,同比增长8.51%[14] - 每股基本盈利2023年根据应佔溢利132,574,000元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110,994,000股计算;2022年根据应佔溢利126,033,000元及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1,109,176,000股计算[1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确认添置使用权资产561.2万元,2022年同期为1130.4万元;无确认土地使用权,2022年同期为5131.2万元[1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购物业、厂房及机器总成本为1.09677亿元,2022年同期为2356.2万元[1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账款扣除亏损拨备为5.9872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4.67079亿元[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账款为2.77643亿元,2022年12月31日为1.55167亿元[21]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贷款为3307.5万元,以2500万美元(约1.83204亿元)非流动已抵押存款作抵押[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为11.21171056亿股,2022年为11.157亿股[23] - 2023年中期获批上一财政年度末期股息为6202.3万元,2022年为2385.3万元[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实现收入约6.487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22.1%,溢利约1.326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5.2%[2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648,686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531,211千元增长22.1%[3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毛利401,565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338,535千元增长18.6%[3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132,574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126,033千元增长5.2%[3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基本每股盈利0.12元,2022年同期为0.11元[3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摊薄每股盈利0.12元,2022年同期为0.11元[3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实现收入约6.487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22.1%[3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溢利较2022年同期增长5.2%[3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成本约2.471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28.3%[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约4.016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18.6%;毛利率为61.9%,较2022年同期下降1.8%[4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及分销开支约1.174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17.7%[4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研发开支约6630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21.9%[4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约为2540万元,较去年同期的约23.4万元增加了8.5%[4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等合计约10.45亿元,2022年12月31日则为约10.833亿元[4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为约14.877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了约1.413亿元[5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产生的净汇兑收益为约340万元,去年同期约为730万元[5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的总资本支出约为1.131亿元[5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质押了金额约为1.837亿元的存款[53]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的银行贷款余额为3310万元,资本负债比率为1.4%(2022年12月31日:无)[5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共有1082名雇员(2022年6月30日:950名),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薪酬开支总额约为1.251亿元(去年同期约为1.002亿元)[56]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宣派任何中期股息(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零)[6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按客户地理位置,中国收入为535,236千元,其他国家为113,450千元;2022年中国为467,573千元,其他国家为63,638千元[8] - 按产品分类,髋关节置换植入物收入341,496千元,膝关节置换植入物210,959千元等;2022年分别为327,864千元、128,124千元等[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髋关节产品实现收入约5.525亿元,同比上升21.2%[2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定制产品及服务业务实现收入约2780万元,同比上升31.5%[28] - 髋关节置换内植入物收入约3.415亿元,同比增长4.2%;膝关节置换内植入物收入约2.11亿元,同比增长64.7%[37] - 脊柱和创伤内植入物产品收入约5020万元,同比增长10.8%[38] - 定制产品及服务收入约2780万元,同比增长31.5%[3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海外收入约1.135亿元,同比增长78.3%;国内收入约5.352亿元,同比增长14.5%[40] 公司业务发展动态 - 公司拥有83个中国药监局批准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其中17个3D打印产品注册证,包括4个3D打印定制化产品注册证[3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依托3D脊柱产品新开拓脊柱业务医院近200家,其中近30家为省级及国家级医院[3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开展Pathways翻修沙龙专场活动,邀请近百位国际专家进行线下学术讨论[32] - 公司获得金属3D打印胫骨平台的注册证,完善膝关节产品布局[2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基于3D打印技术围绕脊柱和创伤领域推出一系列创新性新产品[30] 财务报告审核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财务报告未经审核,但已由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阅[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