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滔积层板(01888)

搜索文档
建滔积层板:港股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5H1业绩有望回升,2025H2持续性仍需跟踪-20250409
开源证券· 2025-04-09 16: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H1业绩有望受益量价齐升,2025H2业绩持续性仍需跟踪;长周期来看,逆势扩产进军高端覆铜板及物料有望提升AI关联度,维持“买入”评级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日期为2025年4月8日,当前股价7.190港元,一年最高最低股价为10.100/5.370港元,总市值224.33亿港元,流通市值224.33亿港元,总股本31.20亿股,流通港股31.20亿股,近3个月换手率20.1% [1] 业绩预测 - 将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由27.0/29.0亿港元下调至19.8/22.1亿港元,并新增2027年预测30.3亿港元,同比增长48.3/11.8/36.9%,当前市值分别对应2025 - 2027年11.3/10.2/7.4倍PE [4] 2025年业绩情况 - 2025Q1全球铜价持续抬升,沪铜价格一度上涨超10%至8.3万元/吨;4月3日特朗普发布对等关税政策,全球铜价大幅下挫,4月8日最新沪铜价格自2025Q1高点已跌去约12% [5] - 公司终端需求集中在汽车、家电、消费电子、通信领域,受益国家补贴带动相关PCB需求提振,2025年1 - 2月公司出货量同比明显增长,3月1日起覆铜板出货价格均已调涨5元/张,预计2025H1业绩受益于覆铜板需求回暖;2025H2需跟踪贸易摩擦升温背景下中国经济能否如期复苏 [5] 高端产品布局 - 建滔集团投资建设建滔(开平)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达34亿元;公司已成功研发多种高端覆铜板产品,如应用于AI服务器主板的高频高速板,伴随实际量产落地有望提升AI关联度、受益AI需求扩张 [6] - 公司现已实现AI服务器用HVLP3铜箔、IC封装载板用超薄VLP铜箔,并积极一体化布局高端覆铜板核心物料产能,2025年内有望看到广东连州1500吨/月铜箔产能、广东清远500吨/月low dk玻纤纱产能陆续投产,高端产品延续垂直整合供应链有望实现相比同业更低成本、保持利润相对优势 [6] 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港元)|16,750|18,541|20,261|21,112|23,916| |YOY(%)|-25.1|10.7|9.3|4.2|13.3| |净利润(百万港元)|907|1,326|1,977|2,210|3,027| |YOY(%)|-64.5|45.5|48.3|11.8|36.9| |毛利率(%)|16.0|15.7|19.8|20.5|22.5| |净利率(%)|5.4|7.2|9.8|10.5|12.7| |ROE(%)|6.1|8.7|14.0|15.0|19.4| |EPS(摊薄/港元)|0.29|0.43|0.63|0.71|0.97| |P/E(倍)|24.7|16.9|11.3|10.2|7.4| |P/B(倍)|1.5|1.5|1.6|1.5|1.4| [7]
建滔积层板(01888):港股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5H1业绩有望回升,2025H2持续性仍需跟踪
开源证券· 2025-04-09 15:4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H1业绩有望受益量价齐升,2025H2业绩持续性仍需跟踪;长周期来看,逆势扩产进军高端覆铜板及物料有望提升AI关联度,维持“买入”评级 [4] 报告各部分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当前股价7.190港元,一年最高最低股价为10.100/5.370港元,总市值224.33亿港元,流通市值224.33亿港元,总股本31.20亿股,流通港股31.20亿股,近3个月换手率20.1% [1] 业绩情况 - 考虑贸易摩擦、新增产能折旧、发力高端业务等因素,将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由27.0/29.0亿港元下调至19.8/22.1亿港元,并新增2027年预测30.3亿港元,同比增长48.3/11.8/36.9%,当前市值分别对应2025 - 2027年11.3/10.2/7.4倍PE [4] - 2025Q1全球铜价一度上涨超10%,4月3日特朗普发布对等关税政策后大幅下挫,4月8日沪铜价格自2025Q1高点跌去约12%;受益国补带动相关PCB需求提振,2025年1 - 2月公司出货量同比明显增长,3月1日起覆铜板出货价格调涨5元/张,预计2025H1业绩受益于覆铜板需求回暖;2025H2需跟踪贸易摩擦升温背景下中国经济能否如期复苏 [5] 业务发展 - 建滔集团投资建设产业园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达34亿元;公司已成功研发多种高端覆铜板产品,伴随量产落地有望提升AI关联度、受益AI需求扩张 [6] - 公司已实现AI服务器用HVLP3铜箔、IC封装载板用超薄VLP铜箔,积极一体化布局高端覆铜板核心物料产能,2025年内广东连州1500吨/月铜箔产能、广东清远500吨/月low dk玻纤纱产能有望投产,高端产品延续垂直整合供应链有望实现低成本、保持利润相对优势 [6] 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港元)|16,750|18,541|20,261|21,112|23,916| |YOY(%)|-25.1|10.7|9.3|4.2|13.3| |净利润(百万港元)|907|1,326|1,977|2,210|3,027| |YOY(%)|-64.5|45.5|48.3|11.8|36.9| |毛利率(%)|16.0|15.7|19.8|20.5|22.5| |净利率(%)|5.4|7.2|9.8|10.5|12.7| |ROE(%)|6.1|8.7|14.0|15.0|19.4| |EPS(摊薄/港元)|0.29|0.43|0.63|0.71|0.97| |P/E(倍)|24.7|16.9|11.3|10.2|7.4| |P/B(倍)|1.5|1.5|1.6|1.5|1.4| [7]
建滔积层板(0188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4 12:01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额185.41亿港元,较2023年的167.502亿港元增长11%[2] - 2024年未扣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29.627亿港元,较2023年的24.503亿港元增长21%[2] - 2024年除税前溢利17.583亿港元,较2023年的12.765亿港元增长38%[2] - 2024年公司持有人应占基本纯利13.49亿港元,较2023年的9.91亿港元增长36%;账面纯利13.261亿港元,较2023年的9.074亿港元增长46%[2]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43.2港仙,较2023年的31.8港仙增长36%;每股账面盈利42.5港仙,较2023年的29.1港仙增长46%[2] - 2024年每股全年股息62.0港仙,较2023年的16.0港仙增长288%;其中每股中期股息12.0港仙,较2023年的6.0港仙增长100%;建议每股末期股息20.0港仙,较2023年的10.0港仙增长100%;建议每股特别末期股息30.0港仙[2] - 2024年每股资产净值4.92港元,较2023年的4.79港元增长3%[2] - 2024年净负债比率9%,2023年为16%[2] - 2024年集团外部客户营业额为18,541,025千港元,2023年为16,750,248千港元,其中中国地区2024年为17,149,637千港元,2023年为15,410,846千港元[17] - 来自建滔集团有限公司子公司的营业额2024年为3,764,636,000港元,2023年为3,488,683,000港元,占本年度营业额超10%[17] - 2024年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为89,523千港元,2023年为100,420千港元[18] - 2024年融资成本为255,172千港元,2023年为273,694千港元[19]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约为933,200,000港元,2023年为886,100,000港元[19]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405,238千港元,2023年为284,282千港元,中国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20] - 2024年已宣派股息及/或派发股息为686,400千港元,2023年为811,200千港元[25] - 2024年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之盈利为1,326,096千港元,2023年为907,402千港元[27] - 2024年和2023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之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3,120,000千股[27] - 2024年集团营业额为185.41亿港元,较2023年的167.50亿港元上升11%[34][36] - 2024年未扣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为29.63亿港元,较2023年的24.50亿港元上升21%[36]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17.58亿港元,较2023年的12.77亿港元上升38%[36] - 2024年公司持有人应占基本纯利为13.49亿港元,较2023年的9.91亿港元上升36%[34][36] - 2024年每股全年股息为62港仙,较2023年的16港仙上升288%[36] - 2024年每股资产净值为4.92港元,较2023年的4.79港元上升3%[36] - 2024年净负债比率为9%,较2023年的16%下降[3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为80.361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2.216亿港元[3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比率为2.39,2023年12月31日为2.47[39] - 净营运资金周转期由2023年12月31日的125日减少至2024年12月31日的116日[3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净负债比率约为9%,2023年12月31日约为16%[39] - 2024年12月31日短期与长期借贷的比例为51%:49%,2023年12月31日为40%:60%[39] 各业务线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客户合约营业额为18370799千港元,2023年为16616542千港元[12] - 2024年租金收入为60417千港元,2023年为58081千港元[12] - 2024年债务工具利息收入为7871千港元,2023年为4342千港元[12] - 2024年股息收入为101938千港元,2023年为71283千港元[12] - 2024年覆铜面板分部营业额为18304551千港元,2023年为16447807千港元[14][16] - 2024年物业分部营业额为126665千港元,2023年为226816千港元[14][16]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1735367千港元,2023年为1192926千港元[14][16] - 覆铜面板部门营业额上升11%,至183.045亿港元,未扣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之利润上升26%,至30.23亿港元[37] - 地产部门营业额下降44%,至1.267亿港元,未扣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之利润下降34%,至0.38亿港元[38] 资产与负债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亏损2290万港元,2023年为3490万港元[2][3] - 2024年非流动资产93.10596亿港元,2023年为97.45949亿港元;流动资产137.99534亿港元,2023年为138.16935亿港元[7]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付账款为2314366千港元,2023年为2257166千港元[9] - 2024年应付票据为516196千港元,2023年为477593千港元[9] - 2024年合约负债为293260千港元,2023年为347123千港元[9] - 2024年贸易应收账款为40.61亿港元,2023年为35.65亿港元;贸易应收账款净额2024年为36.17亿港元,2023年为31.01亿港元[28] - 2024年贸易应付账款为7.76亿港元,2023年为7.93亿港元[30] 运营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给予贸易客户最长信贷期为120日,购买货品平均信贷期为90日,与2023年相同[29][3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聘用员工约9900人,2023年12月31日为10000人[40] - 存货周转期由2023年12月31日的71日降至2024年12月31日的63日[40] 未来业务发展计划 - 2025年前两个月集团出货量较去年同期明显增长,覆铜面板及其上游物料价格上调[41] - 广东连州最新一期每月1500吨的铜箔产能将于2025年全面使用[41] - 广东清远年产500吨低介电玻纤纱项目将于2025年下半年投产[41] - 2024年泰国覆铜面板月产能达100万张,后续将分阶段增加至180万张[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站项目累计投资约6亿港元,预计后续年度可生产1.3亿千瓦 时绿色电力,节省开支1.17亿港元[4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热能回收设备累计投资约1.2亿港元,2024年减少4.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节省开支8000万港元,累计节省开支超3.1亿港元[41] 股息派付相关安排 - 公司建议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20.0港仙,金额624,000,000港元,特别末期股息每股30.0港仙,金额936,000,000港元[25] - 建议派付末期股息每股20.0港仙及特别末期股息每股30.0港仙,待2025年5月26日股东大会通过后,于7月3日派付[44] - 为确定出席2025年股东大会投票资格,5月21日至26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文件须于5月20日下午4时前送达[46] - 为确定获派股息资格,6月13日至17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文件须于6月12日下午4时前送达[46] 企业管治与审核相关 - 公司2024年度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企业管治守则及附录C3董事证券交易标准守则[45][47] - 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审阅集团会计政策及惯例,就审核、内部监控及财务报表事宜磋商,审阅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财务报告资料[49] - 公司与核数师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协定,初步公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综合财务状况表等数据等同于董事会在2025年3月24日批准的本年度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金额[50] - 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执行的工作不构成鉴证业务约定,不会就初步公告发表意见或保证结论[50] 公告基本信息 - 公布日期2025年3月24日,董事会包括张国华等7位执行董事、罗家亮1位非执行董事、叶澍堃等4位独立非执行董事[51]
建滔积层板(01888)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6 16:20
财务数据 - 营业额达86.38亿港元,同比增长6.5%[3] - 毛利增加至17.05亿港元,同比增长31.4%[3] - 除税前溢利增加至9.57亿港元,同比增长68.8%[3] - 本期间溢利增加至7.29亿港元,同比增长72.5%[3] - 每股基本盈利为0.233港元,同比增长72.6%[3] - 流动资产净值增加至83.62亿港元,同比增长1.7%[5] - 资产净值增加至152.57亿港元,同比增长1.9%[6] - 本公司持有人应占权益增加至152.32亿港元,同比增长1.9%[6] - 银行借贸总额增加至53.33亿港元,同比增长8.1%[5][6]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权益工具投资总额为19.49亿港元,同比下降5.1%[5] - 本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302,740千港元[11] - 本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59,209千港元[11] - 本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590,678千港元[11] - 本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增加净额为734,209千港元[11] - 本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期末现金及现金等值项目为2,761,388千港元[11] 营业收入构成 - 营业额总计为86.38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5%[16] - 覆铜面板销售收入为55.77亿港元,占营业额总额的64.6%[16] - 纸覆铜面板销售收入为7.19亿港元,占营业额总额的8.3%[16] - 上游物料销售收入为15.36亿港元,占营业额总额的17.8%[16] - 特种树脂销售收入为5.91亿港元,占营业额总额的6.8%[16] - 酒店住宿收入为2,543.9万港元,占营业额总额的0.3%[16][17] - 覆铜面板分部营业额为85.25亿港元,占营业额总额的98.5%[18] - 覆铜面板分部业绩为11.17亿港元,占总分部业绩的98.1%[18] 税务 - 中国企业所得税费用为1.77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增加92.4%[23] - 中国预提税费用为1,767万港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9.3%[23] 股息及股权 - 宣派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每股12.0港仙[25] - 本公司持有人应佔期间溢利为727,797千港元[26] - 根据该计划授出的所有优先购股权可予发行的本公司股份总数不得超过本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35] - 根据该计划及本公司任何其他优先购股权计划授出而尚未行使的优先购股权可予发行的本公司股份数目最多不得超过本公司不时已发行股本的30%[35] - 在任何12个月期间向各参与人士授出的优先购股权(包括已行使及未行使的)所涉及的本公司股份总数不得超过本公司当时已发行股本的1%,除非获得本公司及建滔集团股东批准[35] - 参与人士可在获提呈授出优先购股权的28天内接受,并支付1港元的代价[36] - 优先购股权的行使期由董事会决定,最长不超过授出日期起10年[36] - 董事会可酌情决定参与人士在行使优先购股权前须持有的最短期限、任何须达成的业绩目标及其他条件[36] 资产负债情况 - 本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添置约为195,371,000港元[28] - 贸易应收账款净额为3,443,792千港元[29] - 贸易应付账款为786,377千港元[32] - 应付票据为2,564,426千港元[31] - 贸易应付账款的平均信贷期为90日[32] - 应收票据的账龄均为报告期间结束当日起的90日之内[30] - 应付票据的账龄均为报告期间结束后的90日之内[33] - 于2023年1月1日,来自客户合约的贸易应收账款总值为3,715,273,000港元,信贷虧損撥備為574,985,000港元[29] - 公司总资本净借贷比率由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的262%减少至二零二四年六月三十日的246%[48] - 公司债券投资组合公平值合共91,361,000港元,投资成本合共347,705,000港元,期内利息收入4,751,000港元[48] - 公司权益工具投资组合主要为藍籌上市股票,期内股息收入49,794,000港元,公平值变动亏损53,424,000港元[49] - 公司流动资产净值约为83.62亿港元,流动比率为2.21[51] - 公司净营运资金周转期由125日增加至134日[51] - 公司净负债比率约为17%,短期与长期借贷比例为60%:40%[51] - 公司期内投资约2亿港元添置新生产设施[51] - 公司银行借贷实际年利率为4.45厘[52][53][54] 业务发展 - 集团营业额较去年同期上升7%,至86.38亿港元[43] - 本公司持有人应佔之純利上升72%,至7.28亿港元[43] - 每股基本盈利上升73%,至23.3港仙[44] - 每股中期股息上升100%,至12.0港仙[44] - 每股資產淨值上升9%,至4.88港元[44] - 淨負債比率為17%[44] - 集團擁有完善的垂直整合產業鏈及龐大的客戶網絡[43] - 集團不斷進行技術改良和出色
建滔积层板(01888)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6 12:01
营业额与利润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额为86.38亿港元,同比增长7%[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总额为8,638,244千港元,同比增长6.5%[1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未扣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溢利为15.70亿港元,同比增长35%[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9.58亿港元,同比增长69%[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持有人应占纯利为7.28亿港元,同比增长72%[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957,465千港元,同比增长68.8%[15] - 公司营业额同比增长7%至86.38亿港元,净利润同比增长72%至7.278亿港元[30] - 公司未扣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溢利同比增长35%至15.697亿港元[31] 每股收益与股息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23.3港仙,同比增长73%[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每股中期股息为12.0港仙,同比增长100%[2] - 公司每股基本盈利同比增长73%至23.3港仙,每股中期股息同比增长100%至12.0港仙[31] - 中期股息每股12.0港仙(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6.0港仙)[21] 资产与负债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每股资产净值为4.88港元,同比增长9%[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净负债比率为17%,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7.61亿港元,同比增长36%[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流动资产净值为83.62亿港元,同比增长1.7%[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淨負債比率為17%,較2023年12月31日的16%有所上升[34] - 公司短期與長期借貸比例為60%:40%,與2023年12月31日的40%:60%相比有所變化[34] 分部业绩 - 覆铜面板分部营业额为8,525,245千港元,同比增长7.7%[15] - 物业分部营业额为58,454千港元,同比下降64.4%[15] - 投资分部营业额为54,545千港元,同比增长75.8%[15] - 覆铜面板分部业绩为1,116,600千港元,同比增长58.7%[15] - 覆铜面板部门营业额增长8%至85.252亿港元,出货量同比增长16%,月平均出货量为860万张[32] - 覆铜面板部门未扣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上升35%至15.68亿港元[32] - 地产部门营业额下降64%至5840万港元,未扣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下降56%至2960万港元[32] 成本与费用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153,841千港元,同比增长16.8%[1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政府补助为24,855千港元,同比下降21.5%[1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银行借贷利息为160,534千港元,同比增长16.8%[1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股息收入为49,794千港元,同比增长67.1%[12] - 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折旧约为4.5亿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4.562亿港元)[18] - 中国企业所得税为1.766亿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9188.7万港元)[19] - 香港利得税为921.1万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138.5万港元)[19] - 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添置约为1.953亿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7.66亿港元)[23] 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 - 贸易应收账款净额为34.437亿港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31.011亿港元)[24] - 应收票据为30.229亿港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26.380亿港元)[24] - 贸易应收账款账龄0至90日为29.557亿港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26.156亿港元)[26] - 公司贸易应付账款为786,377千港元,其中0至90日账龄占比最高为724,129千港元[28] - 公司应付票据为376,618千港元,其中65,242,000港元为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的应付款项[27] 投资与产能扩展 - 公司在回顧期內投資約2億港元添置新生產設施[34] - 公司計劃於2024年下半年在泰國增加覆銅面板產能每月40萬張[3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累計投資4.2億港元於分佈式太陽能光伏發電站項目,上半年共生產3,700萬千瓦時綠色電力[36] - 公司預計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計投資金額約6億港元於太陽能項目,預計每年可生產1.3億千瓦時綠色電力[3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累計投資約8,000萬港元於熱能回收設備,上半年共減少1.85萬噸二氧化碳排放[37] 员工与开支节省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共聘用員工約9,900人,較2023年12月31日的10,000人有所減少[35]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累計節省開支超過1.23億港元,主要來自太陽能項目[36]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累計節省開支超過2.7億港元,主要來自熱能回收設備[37] 财务报告 - 公司已审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财务报告资料[43]
建滔积层板:港股公司首次覆盖报告:覆铜板行业龙头,铜周期驱动业绩反弹
开源证券· 2024-06-07 22:31
1. 公司概况 - 建滔积层板为具备垂直整合能力的覆铜板龙头企业,全球市占率第一 [1] - 公司股权集中度高,管理层为家族式企业,核心成员在行业内拥有丰富经验 [7][8][9][10][11][12][13][14][15] - 公司主要收入来自覆铜面板,其中环氧玻璃纤维覆铜面板(FR-4)占比最高,上游物料销售也有一定贡献 [16][17] - 覆铜面板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消费电子等行业 [18][19] 2. 竞争优势 - 公司通过垂直整合布局上游原材料,拥有玻璃纤维布、高性能覆铜箔版基纸等主要原料的自给能力 [21][22] - 公司规模优势明显,产能持续扩张,员工人均营收长期提升 [23][24] - 公司毛利率行业领先,成本优势突出 [26][27] 3. 行业景气度 - 铜价步入上涨周期,有利于覆铜板价格提升 [29][30][31][32] - 下游汽车、家电等行业需求回暖,消费电子有望触底回升 [33][34][35][36][37][38][39] - 公司客户结构分散,议价能力强,能够将成本上涨转嫁给下游 [40] 4.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和利润将保持增长 [38][39] - 公司估值处于较低水平,给予"买入"评级 [40]
建滔积层板(01888)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18 17:09
财务数据 - 2023年营业额为167.502亿港元,较2022年的223.637亿港元下降25%[12] - 2023年EBITDA为24.503亿港元,较2022年的43.786亿港元下降44%[12] - 2023年除税前溢利为12.765亿港元,较2022年的34.513亿港元下降63%[12] - 2023年基本纯利为9.91亿港元,较2022年的20.027亿港元下降51%[12] - 2023年账面纯利为9.074亿港元,较2022年的19.091亿港元下降52%[12] - 2023年每股全年股息为16港仙,较2022年的35港仙下降54%[12] - 2023年每股资产净值为4.79港元,较2022年的4.82港元下降1%[12] - 2023年净负债比率为16%,2022年为7%[12] - 公司2023年总营业额较2022年下跌25%,至167.502亿港元,公司持有人应占基本纯利下跌51%,至9.91亿港元[16][19] - 覆铜面板部门营业额下降14%,至164.478亿港元,EBITDA下降21%,至24.023亿港元[17][20] - 地产部门营业额下降93%,至2.268亿港元,EBITDA下降96%,至0.579亿港元[18][20]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约为82.216亿港元,流动比率为2.47 [22] - 净营运资金周转期由2022年12月31日的86日上升至2023年12月31日的125日[22]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净负债比率约为16%,短期与长期借贷的比例为40%:60% [22]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保留溢利、股份溢價及特別儲備總額為89.37896億港元,2022年為96.4057億港元[80]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投资物业公平值减少3486.7万港元,2022年减少4556.6万港元[8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拥有债务及权益工具投资约21.34256亿港元,占集团总资产约9%,2022年分别为15.2607亿港元和约6%[81]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债券投资组合公平值合共9645.2万港元,投资成本合共为3.47705亿港元[86] - 2023年,债券投资的利息收入为434.2万港元,较2022年843.3万港元减少约49%[86] - 报告期间内已於损益中确认之减值亏损总额27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86501亿港元[85][86] - 於损益中确认之累计亏损总额1.86771亿港元[85][86] - 公司2023年来自按公平值计入损益之权益工具股息收入为7.1283亿港元,公平值变动亏损为6.9854亿港元[91] - 公司2023年因提高生产力产生物业、厂房及设备开支11.59117亿港元[92][95] 业务情况 - 2023年公司产品年销售量较去年增长3%[15] - 覆铜面板部门因市场销售单价下跌,营业额同比下降;房地产部门因可销售余货减少,营业额下降[15] - 覆铜面板部门高端、高附加值产品销售数量持续增加[17][20] - 公司活跃客户数目不断攀升,与现有客户构建了更深的合作层面[31][32] - 公司成本效益优于行业内其他竞争者,覆铜面板产品质量稳定、交期准时[31][32] - 公司是投资控股公司,主要附属公司业务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40[56][57] - 2023年业务回顾载于年报「主席报告」一节[57][60] - 公司业务分部竞争激烈,无法保证能与对手成功竞争,若竞争失败业绩等或受不利影响[63] - 全球市场波动和经济状况、中国经济放缓及疫情影响,可能导致公司产品需求下降[63] - 2023年公司与雇员、客户或供应商无重大纠纷[73][74] - 2023年公司最大客户为建滔集团,销售额占比约21%,第二大是Hallgain集团,占比3%,五大客户销售总额占比少于30%[122][125] - 2023年公司向最大供应商及五大供应商购货额百分比分别为14%及29%,向建滔集团购货额占比4%[122][12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建滔集团和Hallgain在公司五大客户及五大供应商之一拥有实益权益[123][125] - 2023年公司有非豁免持续关连交易(亦为关连方交易)[127] - 截至报告日期,集团并无重大投资及资本资产之计划[14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并无其他重大收购及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或合营公司事项[142] 产能与投资 - 2023年公司投资约7亿港元添置新生产设施[22] - 现有环氧玻璃纤维覆铜面板生产厂房临近产能上限,业务增长取决于获取额外产能[59][61] - 无法保证近期能实现计划中的产能增长,若无法实现或产生重大不利影响[59][61] - 公司未来扩充计划需额外资金及管理资源,融资能力受财务状况和市场等因素影响,若无法获资金可能削减计划[63] - 公司管理层可能因扩充计划面临升级设施和培训人员等挑战,或限制扩充计划[63] - 公司完成用于AI计算应用的低介电常数/低热膨胀系数产品开发,正与客户全面测试并推向市场[28] - 2024年公司计划将泰国覆铜板月产能扩大40万张[28] - 预计覆铜面板市场将逐步企稳反弹,公司用于AI算力的相关产品已完成开发并正与客户全面测试[29] - 2024年将在泰国增加覆铜面板产能每月40万张[29] 环保项目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分布式太阳能光伏项目总投资3亿港元,年发电6500万千瓦时,年节约标准煤1.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9万吨,节省电费5850万港元[28] - 预计截至2024年12月31日,分布式太阳能光伏项目总投资约6亿港元,年发电1.3亿千瓦时,年节约标准煤3.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8万吨,节省电费1.17亿港元[28] - 公司投入约8000万港元用于热能回收设备,每年减少3.7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年节约1.5万吨标准煤,每年节省约8000万港元费用[2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站项目累计投资3亿港元,每年生产6500万千瓦时绿色电力,节省电费开支5850万港元[2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站项目预计累计投资约6亿港元,每年生产1.3亿千瓦时时绿色电力,节省电费开支1.17亿港元[29] - 已投资约8000万港元于热能回收设备,每年可减少3.7万吨二氧化碳排放,节省开支约8000万港元,累计节省开支超2.3亿港元[29] 人员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员工约1万人,较2022年的1.03万人有所减少[24][25] - 叶树堃先生72岁,2011年5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现担任公司薪酬委员会主席、审核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成员[42] - 张家豪先生40岁,2006年7月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参与华南地区覆铜面板市场推广工作,担任泰国环氧玻璃纤维覆铜面板厂总经理[41] - 周培峰先生55岁,2006年11月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担任中国深圳、佛冈、江门及江阴四家环氧玻璃纤维覆铜面板厂总经理[41] - 罗家亮先生50岁,2006年7月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持有香港中文大学专业会计学学士学位,为香港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负责公司秘书工作[42] - 张鲁夫先生67岁,2015年1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公司提名委员会、审核委员会及薪酬委员会成员[45] - 龚永德先生61岁,2021年6月7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公司审核委员会主席、提名委员会及薪酬委员会成员[48] - 叶树堃现为华润水泥等六间联交所主板上市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45] - 张鲁夫自2015年4月起担任中国生物制药独立非执行董事[47] - 龚永德自2023年6月起担任建银国际(控股)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主席[48] - 龚永德2023年12月获委任为香港中文大学校董会成员[48] - 何国鸣先生2022年1月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超34年企业及商业银行经验[51][53] - 龚永德先生2021年6月7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多个公司相关职务[49] - 张先生2015年4月获委任为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49] - 常国强先生2002年加盟建滔集团,任玻璃纤维布厂总经理,此前有超16年相关经验[52][54] - 吴美琴小姐2004年加盟集团任公司秘书,有29年会计工作经验[52][54] - 2023年支付给高级管理层(不包括董事)薪酬在零至1000000港元有1人,2000001港元或以上有1人,总计2人[146] 股息政策与派息 - 公司股息政策目标为让股东分享盈利,同时保留足够储备维持集团日后发展,董事会决定是否宣派股息时会考虑多项因素,并适时检讨股息政策[75] - 公司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10港仙,此派息建议须待股东大会决议通过[16][19] - 2023年公司已宣派中期股息每股6.0港仙,建议向2024年6月18日在册股东派付末期股息每股10.0港仙[74] 风险与诉讼 - 公司面临多项特有风险及不确定因素,或重大影响业务运营、财务状况等[58][60] - 建滔铜箔非控股股东相关和解诉讼实质性程序仍在继续,公司认为有很大机会胜诉,未就该申索计提责任拨备[27] - 广州富力地产因财务状况恶劣未能支付债券利息[89] - 公司按预期信贷亏损模型对所持债务工具进行减值评估[89] - 报告期内公司就广州富力地产债务工具按预期信贷亏损模式确认减值亏损270,000港元[89] - 公司对广州富力地产债务工具累计信贷亏损为186,771,000港元[89] - 广州富力地产总资本净借贷比率从2022年12月31日的171%增至2023年12月31日的262%[91] 股东权益与持股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张国华持有公司9,517,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0.3050%;张家豪持有216,000股,占0.0069%;张国强持有2,502,000股,占0.0802%;张国平持有3,000,000股,占0.0962%;林家宝持有3,303,000股,占0.1059%;叶澍堃持有350,000股,占0.0112%;龚永德持有60,000股,占0.0019%[10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张国华、张国强、张国平、林家宝分别拥有公司12,000,000份购股权;张家豪拥有4,000,000份;周培峰拥有2,000,000份;何国鸣、叶澍堃、张禄福、龚永德分别拥有1,000,000份[10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张国华持有附属公司建滔积层板有限公司1,058,000股无投票权递延股份;张国强持有529,000股;张国平持有952,200股;林家宝持有581,900股[10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张国华持有最终控股公司建滔集团有限公司17,123,82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本1.5450%;张国平持有7,236,383股,占0.6529%;林家宝持有2,500,000股,占0.2256%;张国强持有2,610,222股,占0.2355%;张家豪持有484,000股,占0.0437%;罗家亮配偶权益持有50,000股,占0.0045%[109] - 除上述披露外,截至2023年12月31日,无董事或其联系人在公司或相联法团股份、相关股份或债券中有权益或短仓[112][113] - 除报告“关连交易”及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9披露外,截至2023年12月31日,无董事或相关实体有重大权益的重大交易、安排或合约[112][114] - 除报告“关连交易”及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9披露外,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或附属公司无与控股股东的重大合约[112][114] - 除报告“关连交易”及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9披露外,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或附属公司的控股股东无向其提供服务的重大合约[112][11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除部分董事权益外,有其他股东已通知公司其在公司已发行股本的相关权益[115][116] - Hallgain Management Limited持有公司23.01434亿股,占已发行股本约73.76%[119] - 建滔集团直接及间接持有相关权益,2023年12月31日Hallgain拥有建滔集团约42.54%权益[119] - Capital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Company持有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5.68%[119] - Jamplan (BVI) Limited直接及间接持有相关权益,通过全资附属公司间接持有部分权益,其持有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57.21%[119] -
建滔积层板(01888)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18 12:09
业绩总结 - 二零二三年度營業額為16,750.2百萬港元,較二零二二年度下降25%[1] - 二零二三年度除稅前溢利為1,276.5百萬港元,較二零二二年度下降63%[1] - 二零二三年度每股盈利為31.8港仙,以基本純利計算,較二零二二年度下降50%[1] - 二零二三年度每股全年股息為6.0港仙,較二零二二年度下降60%[1] - 二零二三年度每股資產淨值為16港元,較二零二二年度增加9%[1] 用户数据 - 本年度溢利为908,644千港元,较上一年度的1,909,384千港元有所下降[4] - 流动资产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816,935千港元,较上一年度的13,721,293千港元有所增加[5] - 二零二三年贸易应收账款0至90日账龄为2,615,687千港元,占比约83.9%[29] 未来展望 - 预计二零二四年每月在泰国增加覆铜面板产能40万张[44] - 公司将于2024年5月22日至5月27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以确保股东有权参加股东周年大会并投票[47]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于二零二三年共投资约七亿港元添置新生产设施,管理层深信该投资将为股东带来长远稳定的理想回报[42] - 集团已投资约8,000万港元于热能回收设备,每年可减少3.7万吨二氧化碳排放[44] 市场扩张和并购 - 二零二三年公司營業額為16,750.2百萬港元,較上一年度下降25%[35] - 未扣除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為2,450.3百萬港元,較上一年度下降44%[35] - 二零二三年公司流動資產淨值約82.16億港元,流動比率為2.91,淨營運資金週轉期為125日[39]
建滔积层板(01888)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18 16:15
财务表现 - 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營業額为8,109,91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8.5%[1] - 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净利润为422,575千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76.9%[1] - 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每股盈利为0.135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76.9%[1] - 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流动资产为14,622,79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6%[3] - 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流动负债为6,215,50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2.1%[4] - 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资产净值为14,035,185千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6.8%[4] - 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股本为312,000千港元,儲備为13,700,487千港元[4] - 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本期间其他全面开支总额为835,38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2%[2] - 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本期间全面(开支)收益总额为412,80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61.7%[2] - 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本期间全面(开支)收益总额應佔份額为(412,405)千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38.2%[2] - 公司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负497,393千港元,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7] - 公司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營業額主要来源于销售環氧玻璃纖維覆銅面板和紙覆銅面板,其中環氧玻璃纖維覆銅面板销售额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12] - 本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分部營業額为7,914,721千港元,较上一期有所下降[17] - 本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除税前溢利为567,288千港元,较上一期有所增长[17] 财务状况 - 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资产净值为14,035,185千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6.8%[4] - 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股本为312,000千港元,儲備为13,700,487千港元[4] - 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流动资产为14,622,79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6%[3] - 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流动负债为6,215,50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2.1%[4] 税务政策 -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自2008年1月1日起,中国国内附属公司所宣派的股息征收5%至10%的预提税[22] -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高新技术企业自获官方认可起享有为期三年的15%税率优惠[23] - 本公司董事认为,实施利得税两级制所涉及的金额与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并无重大关系[26] 股东权益 - 董事决议宣派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股息每股6港仙予股东[27] 贸易账款 - 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建滔積層板控股有限公司的贸易应收账款净额为2,743,374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减少了396,914千港元[31] - 本集团给予贸易客户的信贷期最长为120天[32] - 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贸易应收账款中0至90天的账龄为2,303,374千港元,91至180天为419,459千港元,180天以上为20,541千港元[33] - 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建滔積層板控股有限公司的贸易应付账款为834,332千港元,较二零二二年减少了129,968千港元[34] - 贸易应付账款中0至90天的账龄为754,436千港元,91至180天为37,311千港元,180天以上为42,585千港元[35] - 本集团与贸易应付账款相关的应付票据的账龄均为90天内[36] 股权激励计划 - 建滔積層板控股有限公司的優先購股權計劃旨在激勵合資格參與者对公司利益的贡献和努力[38] - 根据優先購股權計劃,合資格參與人士可在28天内通过支付1港元接受優先購股權[41] - 根据優先購股權計劃,所有授出的優先購股權行使时可发行的公司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东批准计划当日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42] - 所有授出的優先購股權行使时可发行的公司股份数目最多不得超过公司不时已发行股本的30%[43] 经营业务 - 公司根据香港财务申报准则第8号要求,将业务分为製造及銷售覆銅面板、物業和投資三个主要经营分部[14] - 公司在本中期期间首次采纳了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新
建滔积层板(01888)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8 12:02
财务业绩指标对比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营业额为81.09913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31.75953亿港元下降38%[2][4] - 未扣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溢利为11.631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3.054亿港元下降65%[2] - 除税前溢利为5.67288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8.19638亿港元下降80%[4] - 本公司持有人应占基本纯利为4.222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8.739亿港元下降77%[2] - 每股基本盈利为0.135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0.601港元下降78%[2] - 每股中期股息为0.06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0.15港元下降60%[2] - 每股资产净值为4.49港元,较2022年下降15%;净负债比率为18%,2022年为净现金11.517亿港元[2] - 2023年上半年汇兑储备因折算至呈报货币产生汇兑差额为 -7.89165亿港元,2022年为 -8.84729亿港元[6]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97.08654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5.78519亿港元[9]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46.22791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37.21293亿港元[9]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账款为2255323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544365千港元[10] - 2023年上半年客户合约营业额为805100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3117255千港元[15] - 2023年上半年租金收入为2788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2701千港元[15] - 2023年上半年债务工具的利息收入为122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6488千港元[15] - 2023年上半年股息收入为2980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9509千港元[15] - 2023年上半年销售特种树脂468558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437290000港元[16] - 2023年上半年酒店住宿收入为27008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24629000港元[1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业额为810991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3175953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56728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819638千港元[18] - 2023年上半年覆铜面板分部来自建滔集团有限公司附属公司的营业额总值为1732980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2292619000港元,占公司期内营业额超10%[18]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为6917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5190千港元[19]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131689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4301千港元;2022年上半年已资本化的银行及其他借贷成本含合约负债估算利息136000港元,平均资本化年利率1.7%,2023年上半年无[20] - 2023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约为456200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385700000港元[21]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14471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993563千港元;中国附属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2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持有人应占期间溢利为42224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825883千港元[25] - 计算每股基本盈利之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023年和2022年均为3120000千股;计算每股摊薄盈利之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023年为3120000千股,2022年为3120015千股[25] - 公司宣派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每股6港仙,2022年同期为每股15港仙[26] - 报告期内,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添置约为7.66亿港元,2022年同期为14.828亿港元[28] - 2022年1月1日,来自客户合约的贸易应收账款总值为62.43668亿港元,信贷亏损拨备为6.61595亿港元[29]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账款净额为27.43374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1.40288亿港元[29]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账款为8.34332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9.643亿港元[32] - 2023年6月30日应付票据为4.58458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74379亿港元[32] - 2023年6月30日应付票据中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之应付款项为1.8064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0148亿港元[32] - 贸易应收账款0 - 90日账龄2023年6月30日为23.03374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26.72381亿港元[31] - 集团营业额较去年同期下跌38%,至81.099亿港元,基本纯利下跌77%,至4.222亿港元[35] - 未扣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溢利下降65%,至11.631亿港元,除税前溢利下降80%,至5.673亿港元[36] - 每股基本盈利下降78%,至13.5港仙,每股账面盈利下降77%,至13.5港仙,每股中期股息下降60%,至6港仙[36] - 覆铜面板部门出货量较去年同期下跌8%,月平均出货量为740万张,营业额下降24%,至79.147亿港元[37] - 覆铜面板部门未扣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之利润下降48%,至11.6亿港元[37] - 地产部门营业额下降94%,至1.642亿港元,未扣除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之利润下降95%,至0.678亿港元[37]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约为84.073亿港元,流动比率为2.35[38] - 净营运资金周转期由86日增加至134日,存货周转期由51日增至87日,贸易应收款项周转期由66日增至82日[38] - 2023年6月30日净负债比率为18%,短期与长期借贷的比例为34%:66%,回顾期内投资约5亿港元添置生产设施[39] 财务报表编制 - 公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按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准则及规定编制[11] - 本中期期间应用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申报准则对公司财务表现及状况无重大影响[14] 税务政策 - 中国国内附属公司宣派股息征收5% - 10%预提税;高新技术企业自获官方认可起三年享15%税率优惠,若干中国附属公司到期日为2024年或之前[23] - 土地增值税按土地增值金额以累进税率30% - 60%基准缴纳;香港利得税两级制,合格集团实体首200万港元利润按8.25%征税,超200万港元按16.5%征税,两期香港利得税按估计应课税溢利16.5%计算[23][24] 贸易信贷政策 - 集团给予贸易客户最长信贷期为120日,购买货品平均信贷期为90日[30][33] - 集团应收票据账龄均在报告期结束当日起90日内,应付票据账龄均在报告期结束后90日内[31][34] 业务展望 - 下半年客户信心逐渐恢复,出货量重拾升轨,出口订单逐渐回升[41] - 新能源汽车及周边产品、光伏等清洁能源、人工智能需求增长,预期覆铜板市场将企稳反弹[41] - 除铜以外,覆铜板原材料库存价格基本降至极低,有助于提升下半年毛利率[41] 产能扩充 - 上半年在广东连州增加铜箔产能每月450吨,下半年将额外增加每月300吨[41] - 下半年将在泰国增加覆铜板产能每月40万张[41] ESG发展 - 公司专业且系统地在各工厂及物业建设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站项目,实现ESG可持续发展目标[42] 股东登记 - 公司将于2023年12月14 - 15日暂停股东登记,不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44] 企业管治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应用上市规则附录14所载企业管治守则原则并遵守适用守则条文[45] - 公司采纳不宽松于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标准守则的操守守则,董事年内遵守相关规定[46]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在港交所购买、出售或赎回本公司上市证券[47] 员工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共聘用员工约10200人[40] 经营分部 - 公司须予呈报的分部分为制造及销售覆铜面板、物业及投资三个主要经营分部[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