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森生活服务(01922)
搜索文档
瑞森生活服务(01922) - 有关復牌进展的季度更新及继续暂停买卖
2025-08-27 19:29
业绩发布 - 2024年中报、年报及2025年中报预期刊发日期待确定[7] - 2025年中报无法按时刊发和寄发[8][9] 调查整改 - 独立法证会计师汇报指控审查结果,公司开展二阶段调查[10] - 聘请内控顾问审查并完善,预计二阶段报告后两月完成整改[11] 其他情况 - 公司为南京及江苏领先物管商,业务正常[6] - 股份2024年8月28日起停牌[12] - 公司将提供最新资料并就重大发展发公告[9][13] - 提醒股东及投资者审慎买卖证券[13] 人员信息 - 执行董事为谢晨光、潘小虎[13] - 非执行董事为黄清平、姚宁等[13]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周兆恒、李友根等[13]
瑞森生活服务(01922) - 内幕消息(1)第二阶段独立法证审阅的主要调查结果及(2)本公司对调查...
2025-08-18 22:48
违规薪酬 - 李先生收到未经授权付款约908万元,集团其他雇员2019 - 2023年疑似领受至少约6120万元通过供应商发放的工资和奖金[6][7] - 李先生审查期间实际收到薪酬总额更新为1543万元[7] - 公司薪酬委员会除董事酬金协议约定的每年127万元外未审批过其他金额[7] - 李先生未获审批按“银城文件”标准领受薪酬[10] 税务补缴 - 集团已补缴个人所得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共计约1666万元[11] - 涉及集团可能需进一步补缴的税额及滞纳金约10万元[11] 垫款交易 - 第一阶段发现约15.3亿元垫款交易未充分披露,第二阶段发现2050万元未披露关连垫款交易[14][15] - 调整后关连方垫款借出约4.07亿元,还款约3.59亿元,2023年末垫款余额约1.19亿元[15] - 垫款交易财务影响总计约1.64亿元[16] 关联交易 - 李先生及黄女士透过代名人持有南京京中权益,与集团成立五家合营公司,部分交易涉嫌未披露[12][13] - 集团与银城集团及银城国际垫款交易构成关联交易,未披露或获股东批准[16] - 公司与银城集团/银城国际港币1.2亿借款属关联交易,未按规定披露及获股东批准[19] 其他问题 - 赵先生薪资约21.2万元及部分租金约9.9万元由集团支付,为黄先生提供个人服务[22] - 集团出资向银城国际收购房产交易疑似避开披露义务[23] - 集团与黄先生家属刘怡女士及其公司交易总金额约11.5万元[25] 整改措施 - 董事会聘请内控专家协助审阅集团内部控制,预期2个月内完成内部控制整改[30] - 2024年12月24日南京京中退出五家合营公司股权,工商变更完成,股权由集团承接[32] - 公司退出“协同平台”,重新下发优化版《信息披露管理制度》及《资金管理制度》[32] - 公司定期提供《上市规则》培训及资料[32] - 公司聘请独立内部监控顾问审阅内部监控政策及流程并推行改进措施[32] 追讨行动 - 公司积极追讨未收回垫款,要求银城集团提供还款计划,考虑法律行动[33] - 已查实港币1.2亿元借款包含在问题B1垫款中并积极追讨[35] 其他安排 - 公司停止支付赵先生住所租金,与银城集团达成费用相抵协议[35] - 集团不再向刘怡女士及其公司采购酒类产品及租赁商铺[35] 股份情况 - 公司股份于2024年8月28日上午九时零四分起暂停买卖,直至另行通知[34]
瑞森生活服务(01922)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4 16:30
股本与股份情况 - 公司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2000万港元,股份数目为20亿股,面值0.01港元[1] - 上月底和本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数目均为2.67152亿股,库存股份数目均为0[2] 购股权计划相关 - 上月底和本月底结存的股份期权数目均为241.9万股[3] - 本月底因购股权计划可能发行或转让股份总数为241.9万股,本月内为0[3]
瑞森生活服务(01922)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9 18:3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1997年,经过26年发展[4] - 公司拥有超26年行业经验[79] - 公司于2019年11月6日上市,发行6668万股新股,所得款项净额约1.314亿港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全部动用[154] 公司排名荣誉 - 公司于2023年中国物业百强及江苏省物业五十强企业中分别名列第16位及第2位,曾连续三年于南京市物业管理行业信用手册名录排名第一[3] - 2023年公司位列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第16位[19] - 集团及旗下医院物业服务专家汇仁恒安双双获评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26] - 2023年公司在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排名第16位[82] 公司业务覆盖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业务覆盖中国25个城市,其中20个位于长江三角洲都市圈[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物业管理服务覆盖中国25个城市,其中20个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都市圈[79] - 公司业务覆盖25个城市,管理1057个项目,服务60万户家庭、190万人口[87] 公司在管物业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管理1057个物业,包括640项住宅物业及417项非住宅物业[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服务超60万户家庭,覆盖超190万人口[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管理1057项物业,包括640项住宅物业及417项非住宅物业[8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服务超60万户家庭,涵盖超190万名人口[80] - 公司业务涵盖住宅物业及11类非住宅物业[81] - 南京地区项目787个,服务140万人口,占南京常住人口(960万)的14%[8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在管住宅物业640个,较2022年增长6.7%;非住宅物业417个,增长11.5%;总计1057个,增长8.5%[9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管理的非住宅物业有11类,项目达417个,同比增长约11.5%[89] - 2023年新获大型住宅项目为浙江金华金尊华府,新获大型非住宅项目为江苏宜兴市人民医院[89] - 2023年新获大型住宅项目为浙江金华金尊华府,大型非住宅项目为江苏宜兴市人民医院[9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超97%的项目从市场获取,来自业委会或独立第三方开发商[92] - 2023年来自独立第三方项目的在管物业1023个,较2022年增长8.6%;来自银城集团的为34个,增长6.3%;总计1057个,增长8.5%[93] - 公司总在管项目数量在2023年内突破1000个,12月31日达到1057个[50][51] - 2023年公司在管项目1057个,同比增长9%,其中住宅项目640个,非住宅项目417个[1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在管项目数量为1,057个,增长率为8.5%[17] - 公司新获取在管项目159个,占总项目数量的15%,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签约但尚未进入在管的项目有18个[61] 公司人员变动 - 姚宁、潘晓虎自2023年8月24日起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9] - 马保华、朱力自2023年11月23日起辞任非执行董事[9] - 李春玲48岁,2014年2月加入集团,2019年6月13日获委任为董事,6月18日调任为执行董事[156] - 黄雪梅55岁,2004年12月加入集团,2019年6月13日获委任为董事,6月18日调任为执行董事[159] - 谢晨光61岁,1998年12月加入集团,2019年6月13日获委任为董事,6月18日调任为非执行董事[161] - 黄清平60岁,1992年9月加入集团,2019年4月3日获委任为董事,6月18日调任为非执行董事[163] - 姚宁57岁,2023年8月24日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2018年加入瑞华投资[165] - 潘小虎52岁,2023年8月24日获委任为公司非执行董事,拥有超25年资产管理和投资经验[168][170] - 周兆恒47岁,2019年10月15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998年11月取得香港城市大学会计学学士学位[171][172] - 李友根56岁,2019年10月15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超30年中国法律教学经验[174][175] - 茅宁68岁,2019年10月15日获委任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77] - 殷晓黎女士43岁,2002年7月加入集团,分管住宅(南京)管理中心,有超21年房地产行业经验[180][182] - 范兴霞女士44岁,2003年8月加入集团,分管京城事业部,有超18年房地产行业经验[183][184] - 蒋祖柏先生38岁,2018年4月加入集团,分管东南管理中心,有超13年人力资源及房地产行业经验[186][187] - 周桂华女士46岁,2019年7月加入集团,分管江南事业部,有超15年工商管理及房地产行业经验[188][190] - 曾蔼贤女士于2022年11月26日被委任为公司秘书[191] 公司地址变更 - 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点自2023年8月24日起变更为香港湾仔港湾道26号华润大厦29楼2903室[9] 公司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收入19.732亿,同比增长15.2%,2019 - 2023年复合增长率29.8%[13][15] - 2023年公司毛利3.08亿,同比增长18.8%,2019 - 2023年复合增长率28.8%[13][15] - 2023年公司年内溢利1.236亿,同比增长9.7%,2019 - 2023年复合增长率38.9%[13][15]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为394,732千元,较2022年的342,083千元有所增长[16] - 2023年资产总值为1,463,367千元,负债总额为966,833千元,资产净值为496,534千元[16] - 2023年股本回报率(ROE)为28.7%,剔除上市费用影响为46.9%[16] - 2023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净额为199,461千元,投资活动所得现金流净额为3,493千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净额为(61,568)千元[16] - 2022年集团营业约17.1亿元,同比增长约26.8%,纯利达1.13亿元,同比增长18.8%[20][21] - 2023年中期集团收益增长17.2%,净利润增长16.2%,新拓项目来自第三方占比超97.3%[28][29] - 回顾期内公司收入约197320万元,同比增长15.2%,纯利约12360万元,同比增长9.8%[50] - 回顾期内公司毛利率达15.6%,同比增长0.5个百分点[52] - 剔除应收关联公司款项坏账因素后净利率为7.9%,同比增长1.1个百分点[52] - 管理费率进一步下降到5.1%,为行业标杆水平[52][53] - 公司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44元,同比增长约10.0%[54]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每股净资产为人民币1.86元,同比增长36.5%[54]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433.4百万元,同比增长48.4%[54] - 公司收益从2022年的约17.129亿元增加约15.2%至2023年的约19.732亿元[99] - 销售成本从2022年的约14.536亿元增加约14.6%至2023年的约16.652亿元[103] - 毛利从2022年的约2.594亿元增加约18.7%至2023年的约3.080亿元,毛利率从约15.1%提升至约15.6%[104]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2年的约1660万元增加约21.7%至2023年的约2030万元[106]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2年的约480万元增加约10.4%至2023年的约530万元[108] - 行政开支在2023年维持相对稳定,约为9550万元(2022年:9370万元)[110]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从2022年的约1720万元增加约239.0%至2023年的约5830万元[111] - 公司财务成本从2022年约730万元降至2023年约570万元,降幅约21.9%,主要因偿还银行及其他借款约5370万元[113] - 公司所得税开支2023年约3660万元,较2022年的3820万元相对稳定,部分子公司2023年享2.5% - 5%优惠税率[114][115] - 公司溢利从2022年约1.126亿元增至2023年约1.236亿元,增幅约9.8%,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1.168亿元,较2022年增加约9.5%,2023年纯利率约6.3%,较2022年下降0.3个百分点[116] - 公司2023年流动资产约11.467亿元,较2022年约10.247亿元增加约11.9%,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4.334亿元,较2022年约2.921亿元增加约48.4%[118] - 公司2023年权益总额约4.965亿元,较2022年约3.65亿元增加约36.0%,主要因年内溢利增加约1.236亿元[119] - 公司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约930万元,较2022年约896万元增加约4.1%,主要因本年度购买设备增加[120] - 公司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约3.947亿元,较2022年约3.421亿元增加约15.4%,主要因2023年收益增加及非住宅物业项目和缴费惯例影响[121] - 公司2023年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约1120万元,较2022年约1005万元增加约12.1%,主要因承接物业管理项目增加使按金及其他应收款增加[123] - 公司2023年应收关联公司款项约1.667亿元,较2022年约2.01亿元减少约17.1%,主要因减值亏损增加约4430万元[124][125] - 2023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约为1.085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540万元增加约43.9%[126] - 2023年12月31日其他应付款项、已收按金及应计费用约为2.916亿元,与2022年12月31日的2.88亿元相比维持稳定[127] - 2023年12月31日合约负债约为3.922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382亿元增加约16.0%[129] - 2023年12月31日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为6480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1.185亿元[131] - 2023年银行贷款(有担保)5900万元,实际利率3.60 - 4.35%;其他借款(有担保)556.9万元,实际利率6.08 - 7.67%;非即期其他借款(有担保)24.5万元,实际利率6.08%[132] - 2022年银行贷款(有担保)1.05亿元,实际利率4.35%;其他借款(有担保)706.6万元,实际利率6.08 - 7.67%;非即期其他借款(有担保)648万元,实际利率6.08 - 7.67%[132] - 2023年借款一年内偿还6456.9万元,第二年偿还24.5万元;2022年借款一年内偿还1.12066亿元,第二年偿还623.5万元,第三至五年偿还24.5万元[132] - 2023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等账面价值为公司金融资产最大信贷风险敞口,且现金及等价物存于高信用金融机构无重大信贷风险[136][137] - 公司所有业务在中国开展,2023年12月31日无重大外币风险,未用衍生工具对冲外汇风险[139]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负债率不适用[140] 公司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增值服务收入4.284亿,同比增长25.9%;非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收入7.785亿,同比增长52.2%[13] - 2023年住宅物业管理费收缴率90%,非住宅物业管理费回款率93%[14] - 2023年公司管理费综合清欠率51%,客户满意度89%,续约率90%[14] - 2023年物业服务费收入15.36723亿,同比增长12.3%;增值服务收入4.28362亿,同比增长25.9%[15] - 2023年物业服务费毛利1.55
瑞森生活服务(01922)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06:08
公司财务表现 - 2023年公司收益约为1,973.2百万人民币,较2022年增加15.2%[1] - 2023年公司毛利约为308.0百万人民币,较2022年增加18.7%[2] - 2023年公司溢利约为123.6百万人民币,较2022年增加9.8%[3] - 2023年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约为116.8百万人民币,较2022年增加9.5%[4] - 公司在回顾期内收入约为1,973.2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5.2%[33] - 公司纯利约为123.6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9.8%[33] - 公司毛利率同比增长7.9%,达到15.6%[34] - 公司淨利率同比增长5.1%,达到0.5%[34] - 公司每股盈利同比增长约36.5%,为人民币1.86元[34] - 公司每股淨资产同比增长约48.4%,为人民币433.4元[34]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同比增长[34] - 公司总收入2023年达到1,973.2百万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15.2%[57] - 销售成本2023年达到1,665.2百万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14.6%[59] 业务拓展与发展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2023年为1,536,723千元,较2022年增长[15] - 公司通过服务创新和业务拓展实现了稳定增长,注重现金流健康[26] - 公司坚持独立发展,布局城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城市体育等业务[27] - 公司致力于成为值得客户信赖的企业,展望未来充满信心[28] - 公司新获取在管项目个数为159个,占总项目数量的15%[36] - 公司新能源汽车充电业务贡献约人民币21,370百万元的收入,同比增长50.6%[42] - 公司在2023年的收益中,来自独立第三方的项目占比较高,达到98%[54] - 公司提供的物业管理服务涵盖了多种物业类型,包括政府设施、金融机构、医疗机构等[51] 财务状况 - 公司流动资产达到1,146.7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1.9%[68] - 公司权益总额达到496.5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36.0%[69]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达到394.7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5.4%[71] - 公司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达到112.7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2.1%[72]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达到108.5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43.9%[74] - 公司合同负债达到392.2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6.0%[76] - 公司借款总额为64.8百万人民币[77] - 公司借款实际利率为3.60-4.35%[78] - 公司面临市场利率变动风险,所有银行借款均以固定利率计息[80] 公司治理与透明度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所载的董事证券交易标准守则和董事买卖公司证券的守则作为自身规管董事行为的准则[10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未发现任何违规事件,全体董事确认遵守了标准守则和证券交易守则的规定[100]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并讨论了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年度业绩[101] -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核对了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财务报表数字,与公司公布的财务报表一致[102] - 公司已在联交所和公司网站发布了年度业绩公告,年度报告将在适当时候提供查阅[103]
瑞森生活服务(01922)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8 16:3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9.467亿,同比增长16.4%,每股基本盈利0.22元[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约9.467亿元,同比增长17.2%;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5970万元,同比增长16.4%;毛利率及净利率分别约为15.6%及6.7%[20] - 公司收入从2022年上半年约8.079亿元增长17.2%至2023年上半年约9.467亿元[36] - 公司收益从2022年上半年约8.079亿元增加约17.2%至2023年上半年约9.467亿元[60]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约190万元增加约31.6%至2023年上半年约250万元[65][67] - 行政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约4340万元到2023年上半年约4680万元,保持相对稳定[66] - 销售成本从2022年上半年约6.841亿元增加约16.9%至2023年上半年约7.995亿元[76] - 毛利从2022年上半年约1.237亿元增加约19.0%至2023年上半年约1.472亿元,毛利率从约15.3%增至约15.6%[76]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2年上半年约600万元增加约86.7%至2023年上半年约1120万元[76] - 公司期内溢利从2022年同期约人民币5490万元增加约16.2%至2023年约人民币6380万元;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人民币5970万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16.4%;2022年和2023年净利率分别约为6.8%和6.7%[81]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约为人民币10.391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约1.4%;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人民币1.941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约33.6%[81]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约为人民币4.365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约19.6%[81] - 2023年6月30日,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约为人民币9270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约3.5%[81]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贸易应收款项约为人民币4.394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约28.4%[81] - 2023年6月30日,公司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约为人民币1.138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约13.2%[82]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应收关联公司款项约为人民币2.795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约39.1%[82]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零,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100%[82]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贸易应付款项约为人民币1.058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加约40.3%;其他应付款项、已收按金及应计费用约为人民币2.781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减少约3.4%[8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益为9.46735亿元,销售成本为7.99486亿元,毛利为1.47249亿元[127]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1120.1万元,销售及分销开支为250.1万元,行政开支为4680万元[127]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8478.6万元,所得稅开支为2101.3万元,期内溢利为6377.3万元[127]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5974.7万元,非控股权益应占溢利为402.6万元[127] - 2023年上半年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0.22元,2022年同期为0.19元[12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益较2022年同期的8.07887亿元增长17.2%,期内溢利较2022年同期的5493.1万元增长16.1%[12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为63,773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54,931千元人民币[13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总值为250,887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220,098千元人民币[14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总值为1,039,089千元人民币,2022年12月31日为1,024,671千元人民币[140]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807,709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855,297千元[142]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231,380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69,374千元[142] - 2023年6月30日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482,267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389,472千元[142]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45,764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24,496千元[142]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436,503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364,976千元[142] - 2023年6月30日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386,848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324,687千元[142] - 2023年6月30日非控股权益为49,655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40,289千元[142] - 2023年期内其他全面收益为1,784千元,2022年为1,552千元[146] - 2023年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65,557千元,2022年为56,483千元[146] - 2023年除税前溢利为84,786千元,2022年为73,053千元[160] - 2023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105,358千元,2022年为159,013千元[160] - 2023年投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52,799千元,2022年为 - 42,354千元[175] - 2023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45,390千元,2022年为55,617千元[175]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97,949千元,2022年为256,984千元[175] - 2023年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92,058千元,2022年为538,131千元[175] - 2023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94,109千元,2022年为281,147千元[175] 各业务线收入及毛利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7.30677亿,同比增长14.5%;增值服务收入2.14284亿,同比增长27.9%[5] - 物业管理服务毛利7526万,毛利率10.3%;增值服务毛利7007.1万,毛利率32.7%[5] - 住宅物业收入4.02603亿,占比55.1%;非住宅物业收入3.28074亿,占比44.9%[7] - 南京地区收入5.24626亿,占比71.8%;南京以外地区收入2.06051亿,占比28.2%[7] - 来自独立第三方项目收入7.11122亿,占比97.3%;来自银城集团项目收入1955.5万,占比2.7%[7] - 2023年上半年物业管理服务收入7.307亿元,增值服务收入2.143亿元[20] - 2022年年中成立的大斑马智慧能源公司,已建成12个城市运营车辆商用直流充电站和77个社区网络物业交流充电站,报告期贡献约820万元收入[23] - 2023年上半年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收入4.02603亿元,增幅22.4%,毛利率6.8%;非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收入3.28074亿元,增幅6.0%,毛利率14.6%[32]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来自南京以外地区的收入同比增长约26.9%,占物业管理服务总收入的约28.2%(2022年6月30日为25.4%)[5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南京地区物业管理服务收益为524,626千元,较2022年增长10.2%;南京以外地区为206,051千元,增长26.9%;总计730,677千元,增长14.5%[5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提供增值服务收益约2.143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1.676亿元增长约27.9%[58][62][63] - 2023年物业管理服务收益730,677千元,占比77.2%;增值服务214,284千元,占比22.6%;投资物业总租金收入1,774千元,占比0.2%[74] 项目数量及覆盖范围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6月30日,合约项目数量1060个,在管项目数量1038个,在管项目数量同比增长17.6%[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在管项目1038个,覆盖23个城市,服务58万户家庭、185万人口[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总在管项目达1038个,同比增长约17.6%[20] - 截至2023年上半年,集团城市服务已拓展至超10个城市,成为充电和换电服务领域的领先者[22]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非住宅物业管理服务项目达409项,同比增加约19.2%[31] - 2023年上半年在管409个非住宅项目,同比增长19.2%,总年化合约金额达约8.5亿元[43] - 南京以外地区在管项目增加至258个,同比增长约24%,较4年前上市时翻了6倍[43] - 2023年6月30日,公司物业管理服务覆盖中国23个城市,管理1038项物业,服务超58万户家庭,涵盖超185万人口[49] 客户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客户续约率94.0%,住宅物业收缴率66.2%,非住宅物业回款率94.0%[7] - 现有客户续约率维持在约94%,住宅物业截至6月收缴率约66.2%(2022年为66.6%),全年有望维持超90%收缴率和约40%预缴率[42] 公司荣誉相关 - 2023年公司在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排名第16,在江苏省物业服务行业综合实力五十强企业排名第二[49] - 2020 - 2022年连续三年于南京市物业管理行业信用手册名录荣登榜首,2022年获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市场化营运领先企业殊荣[49] 公司目标相关 - 公司2020年提出每年收入35%增幅的目标[47] 公司人员及股权相关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共有9964名员工[87][95] - 黄清平先生持有股份数目为102569680股,股权概约百分比为38.39%[103] - 谢晨光先生持有股份数目为11829600股,股权概约百分比为4.43%[103] - 李春玲先生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股份数目为1428000股,股权概约百分比为0.53%;作为受控法团权益持有股份数目为5343040股,股权概约百分比为2.00%[103] - 黄雪梅女士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股份数目为514040股,股权概约百分比为0.19%;作为受控法团权益持有股份数目为1495760股,股权概约百分比为0.56%[10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Silver Huang Holding Limited持有96,120,000股,占公司股权约35.98%[1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Hongkong Ruihua Investment Management Limited持有53,430,400股,占公司股权约20.00%[1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Jiangsu Ruihua Investment Holding Group Company Ltd.持有53,430,400股,占公司股权约20.00%[131] 公司治理及合规相关 - 除中报未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8披露外,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无董事或相关实体在集团重大交易等中拥有重大权益[100][10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适用条文[110]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财务资料,该资料于2023年8月24日经董事会批准[11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未发现董事证券交易违规事件[11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证券[119] - 董事会决议不宣派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119] 购股权计划相关 - 2021年1月25日,公司股东有条件批准及采纳购股权计划[119] - 截至2
瑞森生活服务(01922)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4 22:34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约为人民币9.46735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人民币8.07887亿元增加约17.2%[1][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约为人民币1.47249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人民币1.2374亿元增加约19.0%,毛利率约为15.6%[3][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溢利约为人民币6377.3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人民币5493.1万元增加约16.2%,纯利率约为6.7%[4][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人民币5974.7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约人民币5128.6万元增加约16.4%[5][8] - 2023年上半年来自客户合约的收益为944,961千元,2022年同期为805,974千元;来自投资物业的总租金收入2023年上半年为1,774千元,2022年同期为1,913千元[14] - 2023年上半年即期税项中的中国企业所得税为25,296千元,2022年同期为20,843千元;递延税项2023年上半年为 - 4,283千元,2022年同期为 - 2,721千元;期内税项支出总额2023年上半年为21,013千元,2022年同期为18,122千元[15]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84,786千元,2022年同期为73,053千元;按法定所得税税率计算2023年上半年为21,196千元,2022年同期为18,263千元[15] - 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2023年上半年为59,747千元,2022年同期为51,286千元[1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经营业绩稳定增长,收入约9.4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2% [26]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597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4%,毛利率及净利率分别约为15.6%及6.7% [2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益约为9.467亿元,较2022年增加17.2%,主要因承接项目数量增加及增值服务范围扩大[4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成本约为7.995亿元,较2022年增加16.9%,主要由于业务扩展使员工数量及分包成本增加[4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约为1.472亿元,较2022年增加19.0%;毛利率由15.3%增至15.6%,主要因承接项目数量增加及员工成本增幅回落[4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约为1.12亿元,较2022年增加86.7%,主要由于收到政府税收补贴和联营公司分红[4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2500万元,较2022年增加31.6%,主要由于业务持续扩充[48] - 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公司行政开支分别约为4340万元和4680万元,保持相对稳定[49]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8900万元增加约89.9%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1.69亿元[50] - 财务成本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4100万元减少约9.8%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3700万元,主要因偿还借款约3980万元[51] - 所得税开支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1.81亿元增加约16.0%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2.1亿元,主要因期内除税前溢利增加[52] - 期内溢利从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5.49亿元增加约16.2%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约6.38亿元,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约5.97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16.4%,2022年和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净利率分别约为6.8%和6.7% [53] 资产负债相关数据变化 - 于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人民币1.94109亿元[6][10]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约为人民币2.50887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2.20098亿元有所增加[10]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约为人民币10.39089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10.24671亿元有所增加[10]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约为人民币8.07709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8.55297亿元有所减少[11]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约为人民币4.36503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3.64976亿元有所增加[11]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483,206千元,减值43,772千元,扣除减值后为439,434千元;2022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为376,286千元,减值34,203千元,扣除减值后为342,083千元[19]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1年内为104,145千元,超过1年为1,628千元,总计105,773千元;2022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1年内为72,793千元,超过1年为2,611千元,总计75,404千元[1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约为10.391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10.247亿元增加约1.4%;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941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921亿元减少约33.6%;权益总额约为4.365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3.65亿元增加约19.6% [54] - 2023年6月30日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约为9270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8960万元略微增加约3.5% [5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贸易应收款项约为4.394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3.421亿元增加约28.4% [56]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应收关联公司款项约为2.795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约2.01亿元增加约39.1% [58]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零,较2022年12月31日的7640万元减少100% [5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贸易应付款项约为1.058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7540万元增加约40.3% [60] 物业管理服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管理服务及增值服务收益分别约为人民币7.307亿元及人民币2.143亿元,来自独立第三方的收益占物业管理服务收益约97.3%[2] - 物业管理服务收益2023年上半年为730,677千元,2022年同期为638,368千元;增值服务收益2023年上半年为214,284千元,2022年同期为167,606千元[14] - 来自物业管理服务的收入为7.307亿元人民币,来自增值服务的收入为2.143亿元人民币[26]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总在管项目达1038个,同比增长约17.6% [26] - 集团现有客户续约率维持在约94%,住宅物业截至6月收缴费率维持在约66.2% [27] - 集团上半年自存量市场获新增在管项目155个,约占总项目数量的15% [27] - 集团在管409个非住宅项目,同比增长19.2%,总年化合约金额达8.5亿元人民币[27] - 集团在南京在管780个项目,南京以外地区在管项目增至258个,同比增长约24% [28] - 2023年6月30日,公司物业管理服务覆盖中国23个城市,管理1038项物业,服务超58万户家庭,涵盖超185万人口[33] - 2023年6月30日,公司于南京以外地区产生的收益同比上升约26.9%,占物业管理服务总收益约28.2%(2022年6月30日为25.4%)[36] - 2023年6月30日,南京在管物业780项,较2022年增加15.6%;南京以外地区258项,增加24.0%;总计1038项,增加17.6%[3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南京物业管理服务收益524,626千元,增加10.2%;南京以外地区206,051千元,增加26.9%;总计730,677千元,增加14.5%[36] - 2023年6月30日,非住宅物业由11类物业组成,在管非住宅物业达409项,同比增加约19.2%[36][37] - 2023年6月30日,住宅物业在管629项,较2022年增加16.5%;非住宅物业409项,增加19.2%;总计1038项,增加17.6%[3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收益402,603千元,增幅22.4%,毛利率6.8%;非住宅物业收益328,074千元,增幅6.0%,毛利率14.6%;总计730,677千元,增幅14.5%,毛利率10.3%[3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全部物业管理费均按包干制收取[3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约97.3%的项目来自市场,均来自业委会或独立第三方物业开发商[4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在管物业总数为1038个,较2022年增加17.6%;其中来自独立第三方的项目为995个,增加18.3%;来自银城集团的项目为43个,增加2.4%[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物业管理服务收益为7.30677亿元,较2022年增加14.5%;其中来自独立第三方的项目收益为7.11122亿元,增加15.9%;来自银城集团的项目收益为1955.5万元,减少21.0%[41] 增值服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增值服务收益约为2.143亿元,较2022年增加27.9%,主要由于承接项目数量增加及服务规模多元化[42] 智能换电站业务数据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已安装超1300个智能换电站,拥有注册骑手客户超23000人,回顾期内贡献约2780万元人民币收入,同比增长近1倍[29] 税务相关 - 中国企业所得税按本集团中国附属公司应课税溢利以25%税率计提拨备,若干附属公司作为小型微利企业按10%优惠税率缴税[15] 股息分配 - 2022年末期已宣派股息为27,339千元,2023年上半年董事会决定不宣派股息[16] - 董事会决议不宣派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73] 股本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及缴足267,152,000股每股面值0.01港元的普通股,价值2387千元人民币[20] 公司目标 - 2020年公司提出每年收入增幅35%的目标[31] 公司排名荣誉 - 2022年公司在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排名第17,在江苏省物业服务行业综合实力五十强企业排名第二,2020 - 2022年连续三年于南京市物业管理行业信用手册名录荣登榜首[34] 上市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公司于2019年11月6日上市,所得款项净额总计约1.314亿港元,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全部动用[65] 借款担保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及其他借款以账面价值约2200万元人民币的楼宇、1410万元人民币的设备仪器、1650万元人民币的投资物业等担保[66] 或然负债与担保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尚无重大或然负债或担保[67] 外汇风险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经营业务并无重大外汇风险,目前未使用衍生金融工具对冲外汇风险[68] 员工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共有9964名雇员[69] 重大收购或出售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及公告日期,集团无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的重大收购或出售[70] 企业管治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适用条文[74] 财务资料审阅情况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简明综合财务资料[75] 营业地点变更情况 - 自2023年8月24日起,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点更改至香港湾仔港湾道26号华润大厦29楼2903室[79]
瑞森生活服务(01922)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8 17:02
公司概况 - 银城生活服务有限公司是中国南京市及江苏省首屈一指的物业管理服务供应商[3] - 银城生活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秉承“运营为王,口碑至上”的经营理念[4] - 银城生活服务主要提供多元化的物业管理服务和增值服务,业务涵盖住宅和非住宅物业[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银城生活服务的业务覆盖中国22个城市,管理面积约为68.5百万平方米[7] - 银城生活服务管理着974个物业,包括600个住宅物业和374个非住宅物业,服务超过56万户家庭[7] 财务表现 - 公司在过去几年保持稳健增长,收入、毛利和年内溢利均有增长,2018-2022年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38.3%、39.8%和40.6%[13] - 非住宅物业的收益首次超过住宅物业,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9.9%和47.8%[13] - 公司2022年的贸易应收款项为342,083千元,较2021年的231,037千元增长了48.1%[16] - 公司2022年的流动资产总值为1,024,671千元,较2021年的954,128千元增长了7.4%[16] - 公司2022年的股本回报率为35.3%,较2021年的40.5%下降了5.2%[16] 业务拓展 - 公司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收入增长超过40%,净利润增长35%,管理的GFA增长50%[21] - 与江苏爾目文化旅遊发展集团合作,共同打造智慧化、专业化的“物业文旅”新模式[22] - 赢得江苏省连云港六塘服务区项目投标,首次进入该市,业务布局进一步扩大[23] - 成功召开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成立南京大斑马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电动车充电城市服务业务[24] - 公布2022年中期业绩,收入增长37.5%,净利润增长24.8%,第三方新开发项目占比超过99%[25] 社会责任 - 与江苏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合作设立“銀城生活善爱基金”,聚焦青少年公益项目,提供慈善公益服务[25] 增值服务 - 公司提供增值服务以提高管理社区的便利性和客户体验[89] - 2022年截至12月31日,公司提供的增值服务收入约为3.403亿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的2.688亿人民币增长约26.6%[92] - 公司的增值服务中,共用空间增值服务收入为2.1646亿人民币,较上一年增长约24.0%[93] - 生活社区便利服务收入为0.86149亿人民币,较上一年增长约1.8%[93] - 城市服务收入为3.7719亿人民币,较上一年增长约293.4%[93] 公司治理 - 公司致力于确保业务运营符合高标准的企业治理,以保障股东权益和提升企业价值[190] - 董事会主席为謝晨光先生,公司总裁为李春玲女士,日常管理交由执行董事和高级管理层负责[192] - 董事会负责公司所有重大事项的决策,包括政策事宜、战略、预算、内部控制系统等[193] - 董事会已将各项职责委托给董事委员会,以加强公司治理[196]
瑞森生活服务(01922)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8 22:59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收益约为17.129亿元,较2021年的13.513亿元增加约26.8%[1] - 2022年毛利约为2.594亿元,较2021年的2.192亿元增加约18.3%,毛利率约为15.1%[2] - 2022年溢利约为1.126亿元,较2021年的0.948亿元增加约18.8%,纯利率约为6.6%[3]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1.067亿元,较2021年的0.887亿元增加约20.3%[4] - 2022年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盈利为0.40元,2021年为0.33元[5]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2.921亿元,2021年约为5.381亿元[8] - 2022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2.201亿元,2021年为1.812亿元[12] - 2022年流动负债总额为8.553亿元,2021年为8.370亿元[13] - 2022年来自客户合约的收益为1708966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1350883千元人民币[22] - 2022年来自投资物业经营租赁的总租金收入为3968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446千元人民币[22] - 2022年即期税项中中国企业所得税为43,663千元,递延税项为 - 5,483千元,年内税项支出总额为38,180千元;2021年对应数据分别为38,661千元、 - 4,407千元、34,254千元[24] - 2022年建议末期股息为零,2021年为每股10港仙,对应金额为27,431千元[25] - 2022年和2021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分别为106,734千元、88,694千元,股份加权平均数均为267,152,000股[27] - 2022年其他非上市投资(中国内地银行理财产品)按公允价值计为76,434千元,2021年为零[27]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为376,286千元,减值34,203千元,净额342,083千元;2021年对应数据分别为253,051千元、22,014千元、231,037千元[28]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为12,189千元,年末减值拨备为34,203千元;2021年对应数据分别为7,578千元、22,014千元[30] - 2022年贸易应付款项1年内为72,793千元,1年以上为2,611千元,总计75,404千元;2021年对应数据分别为40,825千元、3,689千元、44,514千元[31] -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7.129亿元,同比增长约26.8%;其中,来自物业管理服务的收入约为13.686亿元,来自增值服务的收入约为3.403亿元,分别约占总收入的79.9%及19.9%[39] - 2022年公司纯利约为1.126亿元,同比增长约18.8%;毛利率及纯利率分别为约15.1%及6.6%[40] - 2022年公司每股盈利为0.4元,同比增长约21.2%;净资产回报率约为35.3%[41] - 2022年公司总收益约为17.129亿元,较2021年的13.513亿元增加约26.8%,主要因承接项目数量增加和增值服务范围扩大[72] - 2022年销售成本约为14.536亿元,较2021年的11.321亿元增加约28.4%,主要因业务扩展使员工数量增加[74] - 2022年毛利约为2.594亿元,较2021年的2.193亿元增加约18.3%,毛利率由2021年的16.2%轻微下降至2022年的15.1%,主要因业务扩张增加员工人数和江苏省薪资及社保成本增加[75] - 2022年其他收入及收益约为1.66亿元,较2021年的1.26亿元增加约31.7%,主要因收到政府税收补贴[76] - 2022年销售及分销开支约为0.48亿元,较2021年的0.58亿元减少约17.2%,主要因公司实行有效成本控制[77] - 2022年物业管理服务收益占总收益的79.90%,增值服务收益占19.87%,其他收益占0.23%[73] - 公司行政开支从2021年的7340万元增加27.7%至2022年的9370万元[78]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从2021年的1120万元增加53.6%至2022年的1720万元[79] - 财务成本从2021年的1000万元减少27.0%至2022年的730万元,因偿还短期借款1.04亿元[80] - 所得税开支从2021年的3430万元增加11.4%至2022年的3820万元[81] - 年内溢利从2021年的9480万元增加18.8%至2022年的1.126亿元,2022年纯利率6.6%较2021年下降0.4个百分点[82] - 2022年末流动资产为10.247亿元,较2021年末增加7.4%;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921亿元,较2021年末减少45.7%[83] - 2022年末权益总额为3.65亿元,较2021年末增加33.7%[84] - 2022年末贸易应收款项为3.421亿元,较2021年末增加48.1%[86] - 2022年末贸易应付款项为7540万元,较2021年末增加69.4%[89] - 2022年末合约负债为3.382亿元,较2021年末增加14.3%[91]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为1.185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2.09亿元[92] - 2022年即期银行贷款(有担保)1.05亿元,实际利率4.35%;2021年为2.09亿元,实际利率4.20 - 4.35%[93] - 2022年应于1年内偿还借款1.12066亿元,2021年为2.09亿元[94] - 2022年公司未派付末期股息,2021年为每十股普通股1.26港元[114] 物业管理服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物业管理服务合约建筑面积约为6850万平方米,较2021年的6190万平方米增加约10.7%[6]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物业管理服务在管建筑面积约为6530万平方米,较2021年的5880万平方米增加约11.1%,来自独立第三方项目的在管建筑面积约占90.3%[7] - 2022年物业管理服务收益为1368638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1082123千元人民币[23] - 2022年公司来自独立第三方发展商的在管面积超90%[38]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合约面积约685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约10.7%;在管面积约653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约11.1%;总在管项目974个,同比增长约16.4%[39] - 2022年公司净新增137个优质新项目,新增在管面积净值约660万平方米,其中近95%来自第三方开发商或业委会合同[43] - 2022年12月31日,物业管理服务覆盖中国22个城市,在管建筑面积约达6530万平方米[54] - 2022年12月31日,合约建筑面积约为6850万平方米,较2021年增加约10.7%[56] - 2022年12月31日,在管建筑面积约为6530万平方米,较2021年增加约11.1%[57]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有974个在管物业,较2021年12月31日的837个增加约16.4%或137个[58] - 2022年12月31日合约建筑面积68,533千平方米,较2021年的61,944千平方米增加10.6%;在管建筑面积65,328千平方米,较2021年的58,761千平方米增加11.2%[58] - 2022年12月31日物业管理服务涵盖中国22个城市,其中18个位于长江三角洲都市圈;南京以外地区在管建筑面积上升约8.1%,占总在管建筑面积约39.4%[59] - 2022年南京地区物业管理服务收益988,590千元,占比72.2%;南京以外地区收益380,048千元,占比27.8%[61] - 2022年12月31日管理的非住宅物业由11类组成,共有374个项目[61][62] - 2022年住宅物业在管建筑面积50,770千平方米,较2021年增加9.4%;非住宅物业在管建筑面积14,558千平方米,较2021年增加17.8%[63] - 2022年住宅物业收益654,209千元,较2021年增加16.5%,毛利率5.6%;非住宅物业收益714,429千元,较2021年增加37.2%,毛利率12.9%[64] - 2022年非住宅物业贡献收益约714.4百万元,较2021年增加约37.2%,首次超住宅物业收益,占总收益约52.2%[64]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超90.3%的在管建筑面积及新增建筑面积约95%来自市场,来自独立第三方项目的在管建筑面积58,992千平方米,占比90.3%[66] - 2022年物业管理服务收益为13.68638亿元,较2021年的10.82123亿元增加26.5%,其中来自独立第三方项目收益为1.1884亿元,增加10.4%,来自银城集团项目收益为0.11884亿元,减少10.4%[67] - 2021 - 2022年,物业管理服务中来自独立第三方项目收益占比从90.1%提升至91.3%,来自银城集团项目收益占比从9.9%降至8.7%[67] 增值服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增值服务收益为340328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268760千元人民币[23] - 2022年增值服务收益约为3.403亿元,较2021年的2.688亿元增加约26.6%,其中共用空间增值服务收益为2.1646亿元,增加24.0%,生活社区便利服务收益为0.86149亿元,增加1.8%,城市服务收益为0.37719亿元,增加293.4%[68][69] 其他业务及运营相关数据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旗下附属公司从事提供物业管理服务及增值服务[15] - 本年度应用经修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集团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17] - 报告期内,对单一客户或共同控制下一组客户的销售无占集团收益10%或以上[21] - 2022年于一段时间确认的收益为1608447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1287775千元人民币[23] - 2022年于某一时点确认的收益为100519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63108千元人民币[23] - 2022年于报告期初列入合约负债的物业管理服务已确认收益为280708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211504千元人民币[23] - 中国企业所得税按25%税率计提拨备,部分小型低利润企业首100万元应税利润2022年按2.5%(2021年为5%)缴税,其余按5%(2021年为10%)缴税[24] - 贸易应付款项免息,一般60至90日内结算[31] - 2022年公司在宏观经济下行等多重影响下仍取得较满意成绩[32] - 江苏省最低工资水平和社保基数在2021年下半年及2022年上半年数次调整,累计增幅分别为13%和26%,2022年公司员工数目增幅32%[40] - 2022年公司现有客户的续约率维持在95%的高水平,整体客户满意度为约90%[42] - 2022年住宅物业客户的当年收缴率为约90%,预缴率高达约44.1%[42] - 非住宅项目收入贡献占比约52.2%,在管项目数量增长近20%,总年化合约金额达约8.01亿元[44] - 医养产品线回顾期内贡献收入1.75亿元,同比增长约15.1%[44] - 2022年底已安装超1000个“这锂换电”智慧骑手换电站,服务超22000名城市骑手,回顾期内贡献约3800万元收入,同比增长2.8倍[45] - 2022年末建成7座面向城市运营车辆的商业直流充电站,服务超6000名网约车计程车司机,单充电枪日充电量高达300KWH,月收入贡献达约70万元[45] - 大斑马面向社区网络建成40座物业交流充电站,月均服务2000名业主[45] - 截至2022年12月,善爱互助会已筹得善爱款达约2.26亿元,会员人数约8000人,公司中高级管理人员入会率达96%,累计6名员工获资助[47] - 银城生活善爱基金目前捐款人数已超1100人,捐款金额32万元[48] - 截至
瑞森生活服务(01922)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26 16:30
公司排名与荣誉 - 公司于2022年中国物业百强中名列第17位,于江苏省物业五十强企业中名列第3位[5][7] - 2022年公司获多个奖项,在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排名第17,在江苏省物业服务行业综合实力五十强企业排名第3,在南京市物业管理行业信用手册名录排名第1,获2022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市场化运营领先企业殊荣,附属公司南京汇仁恒安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在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排名第95[71][75] 业务覆盖与服务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业务覆盖中国22个城市,其中17个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都市圈,在管建筑面积约达6180万平方米[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管理883项物业,包括540项住宅物业及343项非住宅物业,服务超52万户家庭,涵盖超170万人口[8] - 2022年6月30日公司物业管理服务覆盖中国22个城市,其中17个在长三角都市圈,在管建筑面积约6180万平方米,管理883项物业,服务超52万户家庭,涵盖超170万人口[69][75] - 2022年6月30日物业管理服务覆盖中国22个城市,其中17个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都市圈[8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2年中期收入为8.079亿元[18] - 公司2022年中期毛利为1.237亿元,同比增长26.5%[19] - 公司2022年中期纯利率为6.8%[20] - 公司2022年中期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5130万元,同比增长27.6%[21] - 公司2022年中期每股基本盈利为0.19元[22]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总收入8.079亿美元,同比增长37.5%[23][32] - 2022年上半年毛利率为15.3%[24][32] - 2022年上半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5128.6万美元,同比增长27.6%[32] - 2022年上半年核心纯利5506万美元,核心纯利率6.8%[32] - 2022年上半年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9268.3万美元[32] - 公司收入约8.079亿元,同比增长37.5%;拥有人应占溢利约5130万元,同比增长27.6%;毛利率及净利率分别约为15.3%及6.8%[49][53] - 物业管理服务收益从2021年上半年约4.618亿元增至2022年上半年约6.384亿元,增幅约38.2%[131] - 增值服务收益从2021年上半年约1.257亿元增至2022年上半年约1.676亿元,增幅约33.3%[132][133] - 销售成本从2021年上半年约4.898亿元增至2022年上半年约6.841亿元,增幅约39.7%[137][140] - 毛利从2021年上半年约0.978亿元增至2022年上半年约1.237亿元,增幅约26.5%[138][141] - 毛利率从2021年上半年约16.6%降至2022年上半年约15.3%[138][141]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1年上半年约0.049亿元增至2022年上半年约0.06亿元,增幅约22.4%[139]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1年上半年约0.024亿元降至2022年上半年约0.019亿元,降幅约20.8%[139] - 公司行政开支从2021年上半年约2880万元增至2022年上半年约4340万元,增幅约50.7%[143]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从2021年上半年约700万元增至2022年上半年约890万元,增幅约27.1%[143] - 财务成本从2021年上半年约590万元减至2022年上半年约410万元,减幅约30.5%,因偿还短期借款约5200万元[143] - 所得税开支从2021年上半年约1470万元增至2022年上半年约1810万元,增幅约23.1%[143] - 公司溢利从2021年上半年约4400万元增至2022年上半年约5490万元,增幅约24.8%[143]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5130万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约27.6%[143]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约8.834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减少约7.4%[146] - 2022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2.811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减少约47.8%[146]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约3.073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增加约12.6%[146] - 2022年6月30日公司贸易应收款项约3.363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增加约45.6%[14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约为人民币2840万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零增加100%[14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贸易应付款项约为人民币5810万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4450万元增加约30.6%[14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其他应付款项、已收按金及应计费用约为人民币2.577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2.47亿元增加约4.3%[14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合约负债约为人民币2.542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2.958亿元减少约14.1%[14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计息银行借款为人民币1.57亿元,所有借款均以人民币计值[14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即期有担保银行贷款为人民币1.57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2.09亿元[15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一年内应偿还借款为人民币1.57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2.09亿元[15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和2021年12月31日,公司即期有担保银行贷款实际利率均为4.20 - 4.35%[15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无重大外币风险,目前未使用衍生金融工具对冲外汇风险[15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资本负债率不适用[15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上半年物业管理服务收入6.384亿美元,同比增长38.2%;增值服务收入1.676亿美元,同比增长33.3%[23][33] - 2022年上半年物业管理服务毛利6600.4万美元,毛利率10.3%;增值服务毛利5582.3万美元,毛利率33.3%[33] - 2022年上半年物业管理服务中,住宅物业收入328,916千元,占比51.5%;非住宅物业收入309,452千元,占比48.5%[38]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约6.384亿元,同比增长38.2%;增值服务收入约1.676亿元,同比增长33.3%[49][53] - 2022年上半年南京地区物业管理服务收益475,976千元,占比74.6%;南京以外地区收益162,392千元,占比25.4%;2021年同期南京地区收益365,594千元,占比79.2%,南京以外地区收益96,156千元,占比20.8%[94] - 2022年6月30日非住宅物业由11类组成,提供服务的非住宅物业达343项,同比增加约36.7%[99] - 2022年6月30日住宅物业在管建筑面积46,680千平方米,占比75.5%,较2021年增加21.6%;非住宅物业在管建筑面积15,160千平方米,占比24.5%,较2021年增加42.8%[101] - 2022年6月30日住宅物业在管数目540个,较2021年增加40.3%;非住宅物业在管数目343个,较2021年增加36.7%[101] - 2022年上半年物业管理服务收益为638368千元,较2021年增长38.2%,其中来自独立第三方项目收益为579474千元,占比90.8%,增长36.7%,来自银城集团项目收益为58894千元,占比9.2%,增长55.0%[117] - 2022年上半年增值服务收益约为167.6百万元,较2021年的125.7百万元增加约33.3%,其中共用空间增值服务收益为126213千元,增长32.4%,社区便利服务收益为41393千元,增长36.2%[122][125] - 2022年上半年物业管理服务收益占比79.0%,增值服务占比20.8%,投资物业总租金收入占比0.2%;2021年对应占比分别为78.6%、21.4%、0.0%[130] - 2022年上半年住宅物业在管建筑面积为328916千平方米,占比51.5%,非住宅物业为309452千平方米,占比48.5%[107] - 2022年上半年住宅物业管理服务收益为242935千元,占比52.6%,非住宅物业为218815千元,占比47.4%[107] - 2022年上半年增值服务共用空间毛利率为40.7%,社区便利服务毛利率为10.9%,总毛利率为33.3%;2021年对应毛利率分别为40.9%、21.5%、36.2%[125] 建筑面积相关数据 - 2018 - 2021年合约建筑面积复合年增长率为26.1%[27] - 2022年上半年在管建筑面积同比增长41.4%[2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在管项目883个,同比增长38.8%[2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合约建筑面积为65,560千平方米,增长率为28.8%[3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在管建筑面积为61,840千平方米,增长率为26.2%,在管项目数量为883个,增长率为38.8%[3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总在管面积约618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约26.1%;总在管项目883个,同比增长38.8%[50][53] - 上半年公司自存量市场获得新增在管面积超500万平方米,已签约但未在管面积约400万平方米[52][54] - 公司在管非住宅项目343个,同比增长36.7%,总年合约金额达7.1亿元[56][59] - 公司在南京在管675个项目,在管面积超3700万平方米;非南京地区在管面积近25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4.5%,占总在管面积近40%[57][59] - 2022年6月30日公司合约建筑面积约为6560万平方米,较2021年6月30日的约5090万平方米增加约28.9%[74][78] - 2022年6月30日公司在管建筑面积约为6180万平方米,较2021年6月30日的约4900万平方米增加约26.1%[80][82]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有883项管理物业,较2021年6月30日的636项增加约38.8%(247项)[82]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有883个在管物业,较2021年6月30日的636个增加约38.8%或247个[84] - 2022年6月30日合约建筑面积65,560千平方米,较2021年的50,910千平方米增加28.8%;在管建筑面积61,840千平方米,较2021年的49,000千平方米增加26.2%[85] - 2022年6月30日合约物业数目910个,较2021年的654个增加39.1%[85] - 2022年6月30日公司在南京以外地区的在管建筑面积同比上升约34.5%,占总在管建筑面积约39.9%(2021年6月30日为37.4%)[8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在管建筑面积为61840千平方米,较2021年增长26.2%,其中来自独立第三方项目为55510千平方米,增长25.9%,来自银城集团项目为6330千平方米,增长28.5%[114] 客户相关数据 - 2022年客户满意度不适用,续约率为91.0%,住宅物业收缴率为66.6%,非住宅物业回款率为87.0%[39] - 公司现有客户续约率维持在91%;截至6月住宅物业收缴率约66.6%(2021年为64.6%),预计全年收缴率超90%,预缴率约40%[51][54] 政策与公司定位 - 2022年上半年国务院及各部委、省市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物业管理行业发展[44] - 公司定位为“二手物业运营专家”,受房地产行业动荡影响较小[43] 项目获取相关 - 公司通过公开招标、直接委托和收购物业管理公司三个渠道获取项目[81] - 2022年上半年公司从市场和第三方开发商获取的在管建筑面积占比高达90%[43] - 公司来自第三方发展商的在管面积占比达9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