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浙商银行(02016)
icon
搜索文档
浙商银行: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第六届监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3-08-29 18:37
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第六届监事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决议公告 本公司监事会及全体监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第六届监事会第二十三次 会议于2023年8月22日发出会议通知,于2023年8月29日在杭州以现场方式召开。 本次会议应出席监事8名,实际出席监事8名。本次会议的召开符合法律、法规、 部门规章、其他规范性文件和《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 证券代码:601916 证券简称:浙商银行 公告编号:2023-060 会议审议通过了以下议案: 一、通过《浙商银行2023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国内准则及国际准则)》。 表决结果:8票赞成,0票反对,0票弃权 监事会对本公司2023年半年度报告进行了审核,并出具如下审核意见: 《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半年度报告及摘要(国内准则及国际准则)》 的编制和审议程序符合法律、法规以及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内容真实、准确、 完整地反映了本公司的实际情况。 二、通过《浙商银行2023年上半年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报告》。 表决结果:8票赞成,0 ...
浙商银行: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3年半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3-08-23 16:11
证券代码:601916 证券简称:浙商银行 公告编号:2023-058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会议召开时间:2023 年 9 月 1 日(星期五)15:00-17:00 会议召开方 式:网络视频直播 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召开 2023 年半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1 二、说明会召开的时间、地点 (一)会议召开时间:2023 年 9 月 1 日(星期五)15:00-17:00 (二)会议召开方式:网络视频直播 (三)网络直播地址: 全 景 路 演 网络直播地址: 全 景 路 演(https://rs.p5w.net/) 和 同花顺 (https://board.10jqka.com.cn/rs/app/detail?roadshowId=1006768&fromSource =weixin) 投资者可于 2023 年 8 月 29 日(星期二)17:00 前将需要了解的情况和 有关问题预先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至公司投资者关系邮箱:ir@czbank.com。 公司将会于 202 ...
浙商银行: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董事辞职的公告
2023-08-21 16:37
证券代码:601916 证券简称:浙商银行 公告编号:2023-057 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董事辞职的公告 关品方先生经本公司第五届董事会 2021 年度第七次临时会议审议同意提名 为本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独立董事候选人,于 2021 年 7 月 15 日经本公司 2021 年 度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选举为本公司独立董事,在监管部门核准其任职资格后 方可履职。截至本公告日,关品方先生的独立董事任职资格尚未取得监管部门 核准。 关品方先生已向本公司确认,其与本公司董事会无任何意见分歧,亦无有 关其辞任之事宜须请本公司股东注意。 特此公告。 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董事会于 2023 年 8 月 21 日收到关品方先生提交的辞职报告。关品方先生因个人健康及时间安排的原因 辞去本公司独立董事职务,该等辞任自辞职报告送达本公司董事会时生效。 2023 年 8 月 21 日 ...
浙商银行:浙商银行H股公告
2023-08-16 17:24
CHINA ZHESHANG BANK CO., LTD. 浙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2016) 董事會召開日期 浙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本行」)之董事會(「董事會」)謹此宣佈,本行將於二零 二三年八月二十九日(星期二)舉行董事會會議,其中議程包括審議及批准本行及 其附屬公司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之中期業績及其刊發。 承董事會命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 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 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中國,杭州 2023年8月16日 截至本公告日期,本行的執行董事為陸建強先生、張榮森先生、馬紅女士及陳海 強先生;非執行董事為侯興釧先生、任志祥先生、高勤紅女士、胡天高先生及朱 瑋明先生;獨立非執行董事為周志方先生、王國才先生、汪煒先生、許永斌先生 及傅廷美先生。 浙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陸建強 董事長 ...
浙商银行: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公告
2023-08-11 15:37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于 2022 年 2 月 23 日召开 2022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选举陆建强先生为本公司第六届董事会董事; 2023 年 4 月 25 日,本公司第六届董事会 2023 年第二次临时会议选举陆建强先 生为第六届董事会董事长。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已于近日核准陆建强先生的 董事及董事长任职资格。详见本公司分别于 2022 年 2 月 24 日、2023 年 4 月 26 日、2023 年 8 月 10 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及香港联合交易所披露的相关公告。 根据《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的规定,董事长为本公司的法定代表 人。2023 年 8 月 10 日,本公司已完成法定代表人的工商登记变更手续,现本公 司法定代表人为陆建强先生。除上述事项外,本公司《营业执照》的其他登记 事项不变。 特此公告。 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证券代码:601916 证券简称:浙商银行 公告编号:2023-056 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变更公告 2 ...
浙商银行: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董事长任职资格获监管机构核准的公告
2023-08-09 16:49
证券代码:601916 证券简称:浙商银行 公告编号:2023-055 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董事长任职资格获监管机构核准的公告 2023年8月9日,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收到《国 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浙商银行陆建强任职资格的批复》(金复〔2023〕183 号)。根据有关规定,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以下简称"金融监管总局") 已核准陆建强先生的董事及董事长任职资格。 陆建强先生的简历详见本公司 2022 年 1 月 26日刊登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 (www.sse.com.cn)的《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第六届董事会 2022 年第二次临 时会议决议公告》(公告编号:2022-009)。 鉴于陆建强先生的董事长任职资格已获金融监管总局核准,即日起执行董 事、行长张荣森先生不再代为履行董事长、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及法定 代表人职责。 根据《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的规定,董事长为本公司的法定代表 人,本公司将尽快完成法定代表人的工商登记变更手续。 特此公告。 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 ...
浙商银行(02016) - 2023 Q1 - 季度业绩
2023-04-25 20:16
资产相关数据变化 - 2023年3月31日资产总额27469.6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77%[4]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资产总额27469.6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250.39亿元,增长4.77%[16] - 2023年3月31日资产总计2746969百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621930百万元增长4.77%[24] 营业收入与利润数据变化 - 2023年1 - 3月营业收入157.92亿元,同比增长2.46%[5] - 2023年1 - 3月税前利润71.31亿元,同比增长16.44%[5] - 2023年1 - 3月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56.25亿元,同比增长9.91%[5] - 报告期内,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57.92亿元,同比增加3.79亿元,增长2.46%[16] - 集团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56.25亿元,同比增加5.07亿元,增长9.91%[16] - 2023年综合收益总额为5123,较2022年的5033增长1.79%;归属于本行股东的综合收益总额为5010,较2022年的4929增长1.64%[23]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26元,较2022年的0.20元增长30%[23] - 2023年税前利润为7131,较2022年的6124增长16.44%[28] 资本充足率相关数据 - 2023年3月31日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本集团为8.04%,本银行为8.00%[7] - 2023年3月31日一级资本充足率本集团为9.48%,本银行为9.47%[7] - 2023年3月31日资本充足率本集团为11.49%,本银行为11.46%[7] 杠杆率与流动性覆盖率变化 - 2023年3月31日杠杆率本集团为5.09%,较2022年12月31日的5.12%有所下降[8] - 2023年3月31日流动性覆盖率本集团为136.43%,较2022年12月31日的148.11%有所下降[10] 股东相关数据 - 截至报告期末股东总数为248955户[12] -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期末持股45.54亿股,占比21.41%[13] 贷款与存款数据变化 -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5946.6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696.39亿元,增长4.57%[16] - 吸收存款17100.6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86.21亿元,增长1.70%[16] 不良贷款相关数据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不良贷款余额229.0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54亿元,增长2.48%[16] - 不良贷款率1.44%,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16]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变化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 380.22亿元,2022年同期为483.48亿元,同比减少178.64%[18] - 2023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 - 38022百万元,2022年为48348百万元[28] 负债与股东权益数据变化 - 负债总额25759.1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99.16亿元,增长4.88%[16] - 2023年3月31日负债合计2575916百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456000百万元增长4.88%[24] - 2023年3月31日股东权益合计171053百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65930百万元增长3.09%[25] 金融资产与借款数据变化 - 2023年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为64850百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3461百万元增长49.21%[24] - 2023年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为34715百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5886百万元增长118.53%[24] - 2023年向中央银行借款为63078百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7170百万元减少35.08%[24] 投资与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变化 - 2023年处置固定资产等收到现金59,2022年为55[30] - 2023年购置固定资产等支付现金307(负数表示支出),2022年为276[30] - 2023年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现金7299,2022年为6704[30] - 2023年收回投资收到现金653018,2022年为334542[30] - 2023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44540(负数表示净流出),2022年为38556[30] - 2023年发行债券收到现金272337,2022年为103796[30] - 2023年偿还到期债务支付现金219846(负数表示支出),2022年为47236[30] - 2023年筹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50099,2022年为38547[30]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额为33397(负数表示减少),2022年增加48231[30] 利息收支数据变化 - 2023年经营活动收到利息21120,支付利息11764;2022年收到利息19843,支付利息8406[30]
浙商银行(02016)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12 17:1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主要指标增速均取得两位数增长,营收、贷款等指标增速位居全国股份行首位[14] - 2022年公司存款付息率在可比同业中降幅最大[14] - 2022年公司不良贷款率实现五年以来的首次下降[14]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速连续6个季度居全国性股份行第一,各项贷款增速列第一,各项存款增速列第二,存款付息率在可比银行中降幅最大[18] - 2022年末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营收占比为28.53%,较半年末提升4.19个百分点[18]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611.52亿元,比上年增长12.03%[25] - 2022年归属本行股东净利润136.18亿元,比上年增长7.67%[25] - 截至2022年末,总资产2.62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4.66%[25] - 截至2022年末,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53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20%[25] - 截至2022年末,总负债2.4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86%[25] - 截至2022年末,吸收存款余额1.68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8.77%[25] - 2022年末不良贷款率1.47%、拨备覆盖率182.19%[25] - 2022年末资本充足率11.60%、一级资本充足率9.54%、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05%[25] - 在《银行家》“2022年全球银行1000强”中按一级资本位列79位,较上年跃升20位[25] - 2022年公司在“全球银行1000强”位居第79名[32] - 2022年公司“全球銀行品牌價值500強”品牌價值27.9億美元創新高[32] - 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611.52億元,稅前利潤158.31億元,歸屬於本行股東的淨利潤136.18億元[45] - 2022年末公司資產總額26219.30億元,發放貸款和墊款總額15250.30億元,負債總額24560.00億元[45] - 2022年末公司吸收存款16814.43億元,歸屬於本行股東的權益1629.33億元[45] - 2022年公司平均總資產收益率0.57%,平均權益回報率9.02%,淨利息收益率2.21%,淨利差2.02%[45] - 2022年公司非利息淨收入佔營業收入比23.04%,成本收入比27.77%[45] - 2022年公司不良貸款率1.47%,撥備覆蓋率182.19%,貸款撥備率2.67%[45] - 2022年公司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8.05%,一級資本充足率9.54%,資本充足率11.60%[45] - 2022年公司歸屬於本行股東的期末每股淨資產6.49元,基本每股收益0.56元,稀釋每股收益0.56元[45] - 截至2022年末,集团资产总额26219.3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352.07亿元,增长14.66%[50] -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5250.3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777.91亿元,增长13.20%[50] - 负债总额24560.0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361.60亿元,增长15.86%[50] - 吸收存款16814.4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657.38亿元,增长18.77%[50] - 报告期内,集团实现营业收入611.52亿元,较上年增加65.68亿元,增长12.03%[51] - 归属本行股东净利润136.18亿元,较上年增加9.70亿元,增长7.67%[51] - 截至报告期末,不良贷款率1.47%,较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52] - 拨备覆盖率182.19%,较上年末上升7.58个百分点[52] - 贷款拨备率2.67%,较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52]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资本充足率11.60%,较上年末下降1.29个百分点[53] - 2022年利息净收入470.62亿元,比上年增加51.10亿元,增长12.18%,占营业收入的76.96%[57] - 2022年利息收入1019.83亿元,比上年增加92.26亿元,增长9.95%;利息支出549.21亿元,比上年增加41.16亿元,增长8.10%[57] - 2022年净息差和净利息收益率分别为2.02%和2.21%,分别比上年下降0.05和0.06个百分点[57] - 2022年发放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753.52亿元,比上年增加54.14亿元,增长7.74%[62] - 2022年投资利息收入220.76亿元,比上年增加28.17亿元,增长14.63%[64] - 2022年存放和拆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利息收入25.26亿元,比上年增加9.34亿元,增长58.67%[64] - 2022年吸收存款利息支出367.14亿元,比上年增加28.28亿元,增长8.35%[65] - 2022年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和拆入款项利息支出80.97亿元,比上年增加13.72亿元,增长20.40%[67] - 2022年生息资产总额平均余额23355.24亿元,平均收益率4.37%;付息负债总额平均余额23400.83亿元,平均付息率2.35%[58] - 2022年发放贷款和垫款平均余额14713.74亿元,平均收益率5.12%;吸收存款平均余额16061.41亿元,平均付息率2.29%[58] - 2022年非利息净收入140.90亿元,较上年增加14.58亿元,增长11.54%[68]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47.91亿元,较上年增加7.41亿元,增长18.30%,其中代理及委托业务手续费收入增加4.18亿元至18.02亿元[68][69] - 其他非利息净收入92.99亿元,较上年增加7.17亿元,增长8.35%,其中金融投资净收益增长159.77%至20.08亿元[71] - 营业费用176.68亿元,较上年增加28.96亿元,增长19.60%,主要因加大战略业务和科技投入[72] - 信用减值损失合计276.53亿元,较2021年的248.31亿元有所增加[73] - 所得税费用18.42亿元,较上年减少2.23亿元,下降10.80%,实际税率11.64%[74] - 2022年末集团资产总额26219.3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352.07亿元,增长14.66%[78] - 发放贷款和垫款净额14862.9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744.02亿元,增长13.29%,占资产总额的56.69%[78] -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5250.3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777.91亿元,增长13.20%[81] - 公司贷款和垫款总额9870.7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79%[83] - 票据贴现总额1123.7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2.51%[84] - 个人贷款和垫款总额4178.8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9.54%[85] - 金融投资总额7518.4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35%[86] - 负债总额24560.0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361.60亿元,增长15.86%[88] - 吸收存款余额16814.4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657.38亿元,增长18.77%[90] - 归属本行股东权益合计1629.33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2.36亿元,下降0.75%[91] - 正常贷款14584.1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656.21亿元,占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的95.63%[92] - 不良贷款223.5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6.86亿元,不良贷款率1.47%,较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92] - 截至报告期末,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为15250.3亿元,不良贷款223.53亿元,不良贷款率1.47%;上年末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为13472.39亿元,不良贷款206.67亿元,不良贷款率1.53%[95][98][99] - 公司贷款金额为9870.79亿元,占比64.73%,不良贷款161.05亿元,不良贷款率1.63%;上年末贷款金额为8829.9亿元,占比65.54%,不良贷款165.81亿元,不良贷款率1.88%[94][96] - 个人贷款金额为4178.81亿元,占比27.40%,不良贷款62.48亿元,不良贷款率1.50%;上年末贷款金额为3814.94亿元,占比28.32%,不良贷款40.86亿元,不良贷款率1.07%[94][96] - 贴现贷款金额为1123.74亿元,占比7.37%,不良贷款为0;上年末贷款金额为788.55亿元,占比5.85%,不良贷款为0[94][96] - 制造业贷款金额为2169.21亿元,占比14.22%,不良贷款56.12亿元,不良贷款率2.59%;上年末贷款金额为1744.73亿元,占比12.96%,不良贷款69.27亿元,不良贷款率3.97%[96] - 长三角地区贷款金额为8430.69亿元,占比55.29%,不良贷款110.58亿元,不良贷款率1.31%;上年末贷款金额为7312.77亿元,占比54.28%,不良贷款145.19亿元,不良贷款率1.99%[98] - 抵押贷款金额为6758.21亿元,占比44.32%,不良贷款107.5亿元,不良贷款率1.59%;上年末贷款金额为5998.67亿元,占比44.52%,不良贷款59.13亿元,不良贷款率0.99%[99] - 质押贷款金额为723.03亿元,占比4.74%,不良贷款9.31亿元,不良贷款率1.29%;上年末贷款金额为1005.73亿元,占比7.47%,不良贷款7.77亿元,不良贷款率0.77%[99] - 保证贷款金额为2895.24亿元,占比18.98%,不良贷款64.98亿元,不良贷款率2.24%;上年末贷款金额为1994.74亿元,占比14.81%,不良贷款101.97亿元,不良贷款率5.11%[99] - 信用贷款金额为3673.12亿元,占比24.09%,不良贷款41.74亿元,不良贷款率1.14%;上年末贷款金额为3645.7亿元,占比27.06%,不良贷款37.8亿元,不良贷款率1.04%[99] - 截至报告期末,抵押贷款占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的比例为44.32%,余额6758.2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759.54亿元,不良贷款余额107.50亿元,不良贷款率1.59%,比上年末上升0.60个百分点[101] - 前十大贷款客户贷款总额330.87亿元,占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的2.16%,最大单一借款人贷款余额为63.00亿元,占资本净额的3.22%,最大十家单一借款人贷款总额占资本净额的16.89%[102] - 2022年末逾期贷款余额299.4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75.26亿元,其中90天以上逾期贷款176.3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87亿元[103][104] - 贷款信用减值损失准备期初余额360.87亿元,本期计提172.45亿元,期末余额407.25亿元[104] - 截至报告期末,重组贷款和垫款总额4.52亿元,比上年末减少3.83亿元,其中逾期3个月以上的重组贷款和垫款总额1.0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0.15亿元[104]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资本充足率为11.60%,一级资本充足率9.54%,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05%,杠杆率5.12%[106] - 2022年末集团核心一级资本净额1359.25亿元,一级资本净额1611.78亿元,总资本净额1958.71亿元,风险加权资产16891.48亿元[107]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本充足率为11.56%,一级资本充足率9.53%,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00%,杠杆率5.04%[109] - 2022年末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净额1308.81亿元,一级资本净额1558.76亿元,总资本净额1891.00亿元,风险加权资产16359.87亿元[110] - 公司本外币合计流动性比例为58.13%,流动性覆盖率为148.48%,其中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3256.15亿元,未来30天净现金流出2193.02亿元,净稳定资金比例为107.99%,可用的稳定资金14081.98亿元,所需的稳定资金13039.90亿元[122] - 集团本外币合计流动性比例为58.46%,流动性覆盖率为148.11%,其中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32
浙商银行(02016)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7 18:38
财务审计与股息分配 - 公司2022年度报告经审计,按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均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2] - 公司董事会建议2022年度每10股分配现金股息人民币2.10元(含税),预案待股东大会审议批准[2] 控股子公司情况 - 浙银金租系公司控股子公司,公司占股51%[4] - 公司持有浙銀金租51%的股份[153] 整体财务指标表现 - 2022年公司集团总资产、营收、存贷款等主要指标增速均达两位数,营收、贷款等指标增速位居全国股份行首位[5] - 2022年公司存款付息率在可比同业中降幅最大,不良贷款率实现五年内首次下降[5] - 2022年营业收入增速连续6个季度居全国性股份行第一,各项贷款增速列全国性股份行第一,各项存款增速列全国性股份行第二,存款付息率在可比银行中降幅最大[8] - 2022年末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营收占比为28.53%,较半年末提升4.19个百分点[8]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611.52亿元,比上年增长12.03%[13] - 2022年归属本行股东净利润136.18亿元,比上年增长7.67%[13] - 截至报告期末,总资产2.62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4.66%[13] - 截至报告期末,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53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20%[13] - 截至报告期末,总负债2.4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86%[13] - 截至报告期末,吸收存款余额1.68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8.77%[13] - 不良贷款率1.47%、拨备覆盖率182.19%[13] - 资本充足率11.60%、一级资本充足率9.54%、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05%[13] - 2022年资产总额为26219.30亿元,净利润为139.89亿元[23] - 2022年营业收入为611.52亿元,非利息净收入为126.32亿元[23] - 2022年不良贷款率为1.47%,拨备覆盖率为182.19%[26] - 2022年营业收入611.52亿元,较2021年的545.84亿元增长11.9%[1] - 2022年税前利润158.31亿元,较2021年的149.81亿元增长5.7%[1] - 2022年归属本行股东净利润136.18亿元,较2021年的126.48亿元增长7.7%[1] - 2022年末资产总额2.62万亿元,较2021年末的2.29万亿元增长14.6%[1] - 2022年末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53万亿元,较2021年末的1.35万亿元增长13.2%[1] - 2022年末负债总额2.46万亿元,较2021年末的2.12万亿元增长15.8%[1] - 2022年末吸收存款1.68万亿元,较2021年末的1.42万亿元增长18.8%[1] - 2022年平均总资产收益率0.57%,较2021年的0.60%下降0.03个百分点[1] - 2022年不良贷款率1.47%,较2021年的1.53%下降0.06个百分点[1] - 2022年拨备覆盖率182.19%,较2021年的174.61%上升7.58个百分点[1]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资产总额26,219.3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352.07亿元,增长14.66%[32] - 报告期内,集团实现营业收入611.52亿元,较上年增加65.68亿元,增长12.03%[33] - 归属本行股东净利润136.18亿元,较上年增加9.70亿元,增长7.67%[33] - 截至报告期末,不良贷款率1.47%,较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34]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资本充足率11.60%,较上年末下降1.29个百分点[35] - 2022年,利息净收入470.62亿元,较上年增加51.10亿元,增长12.18%,占营业收入76.96%[38] - 利息收入1,019.83亿元,较上年增加92.26亿元,增长9.95%;利息支出549.21亿元,较上年增加41.16亿元,增长8.10%[38] - 净息差和净利息收益率分别为2.02%和2.21%,较上年分别下降0.05和0.06个百分点[38] - 营业费用176.68亿元,较上年增长19.60%,成本收入比27.77%,较上年末上升2.27个百分点[36] - 计提信用减值损失276.53亿元,较上年增长11.36%;所得税费用18.42亿元,较上年下降10.80%[36] - 发放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753.52亿元,比上年增加54.14亿元,增长7.74%[43] - 投资利息收入220.76亿元,比上年增加28.17亿元,增长14.63%[45] - 存放和拆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利息收入25.26亿元,比上年增加9.34亿元,增长58.67%[45] - 吸收存款利息支出367.14亿元,比上年增加28.28亿元,增长8.35%[46] -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和拆入款项利息支出80.97亿元,比上年增加13.72亿元,增长20.40%[48] - 2022年非利息净收入140.90亿元,比上年增加14.58亿元,增长11.54%[49] - 营业费用176.68亿元,比上年增加28.96亿元,增长19.60%[53] - 信用减值损失276.53亿元,2021年为248.31亿元[54] - 所得税费用18.42亿元,比上年减少2.23亿元,下降10.80%,实际税率11.64%[55] - 2022年营业收入合计611.52亿元,2021年为545.84亿元[56] - 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合计611.52亿元,其中长三角地区334.60亿元占比54.72%,环渤海地区105.08亿元占比17.18%,珠三角及海西地区59.05亿元占比9.66%,中西部地区112.79亿元占比18.44%[57]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26219.3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352.07亿元,增长14.66%,发放贷款和垫款净额14862.91亿元占比56.69%,金融投资7518.49亿元占比28.67%[59] - 2022年末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5250.3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777.91亿元,增长13.20%,其中公司贷款和垫款9870.79亿元占比64.73%,票据贴现1123.74亿元占比7.37%,个人贷款和垫款4178.81亿元占比27.40%[62][63]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贷款和垫款总额9870.7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79%[64] - 截至报告期末,票据贴现总额1123.7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2.51%[65] - 截至报告期末,个人贷款和垫款总额4178.8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9.54%[66] - 截至报告期末,金融投资总额7518.4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35%,其中基金投资1261.28亿元占比16.78%,债券投资5468.24亿元占比72.73%[67][68]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负债总额24560.0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361.60亿元,增长15.86%[69] - 2022年末吸收存款16814.43亿元,占负债总额的68.46%,向中央银行借款971.70亿元,占比3.96%[70] -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和拆入款项3120.35亿元,占负债总额的12.71%,应付债券3230.33亿元,占比13.15%[70]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吸收存款余额16814.4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657.38亿元,增长18.77%[71] - 公司存款增加2331.24亿元,增长19.24%;个人存款增加280.39亿元,增长15.12%[71] - 定期存款增加2192.56亿元,增长28.78%;活期存款增加419.07亿元,增长6.60%[71] - 截至报告期末,归属本行股东权益合计1629.33亿元,比上年末减少12.36亿元,下降0.75%[72] - 截至报告期末,正常贷款14584.1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656.21亿元,占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的95.63%[73] - 关注贷款365.7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6.88亿元,占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的2.40%[73] - 不良贷款223.5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6.86亿元,不良贷款率1.47%,比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73]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不良贷款161.05亿元,比上年末减少4.76亿元;不良贷款率1.63%,比上年末下降0.25个百分点[74] - 个人不良贷款62.4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1.62亿元;不良贷款率1.50%,比上年末上升0.43个百分点[74] -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从2021年末的13472.39亿元增至2022年末的15250.30亿元[73][74] - 2022年末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为1525.03亿元,不良贷款金额为22.35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47%;2021年末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为1347.239亿元,不良贷款金额为20.66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53%[75][77][79] - 2022年末公司贷款金额为987.079亿元,占比64.73%,不良贷款金额为16.10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63%;2021年末公司贷款金额为882.99亿元,占比65.54%,不良贷款金额为16.581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88%[75] - 2022年末个人贷款金额为417.881亿元,占比27.40%,不良贷款金额为6.24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50%;2021年末个人贷款金额为381.494亿元,占比28.32%,不良贷款金额为4.08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07%[75] - 2022年末长三角地区贷款金额为843.069亿元,占比55.29%,不良贷款金额为11.05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31%;2021年末长三角地区贷款金额为731.277亿元,占比54.28%,不良贷款金额为14.519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99%[77] - 2022年末中西部地区贷款金额为281.109亿元,占比18.43%,不良贷款金额为5.341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90%;2021年末中西部地区贷款金额为242.868亿元,占比18.03%,不良贷款金额为3.21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32%[77] - 2022年末环渤海地区贷款金额为222.3亿元,占比14.58%,不良贷款金额为4.56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05%;2021年末环渤海地区贷款金额为193.924亿元,占比14.39%,不良贷款金额为2.20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14%[77] - 2022年末珠三角及海西地区贷款金额为170.856亿元,占比11.20%,不良贷款金额为1.38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81%;2021年末珠三角及海西地区贷款金额为175.27亿元,占比13.01%,不良贷款金额为725万元,不良贷款率为0.41%[77] - 2022年末抵押贷款金额为675.821亿元,占比44.32%,不良贷款金额为10.7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59%;2021年末抵押贷款金额为599.867亿元,占比44.52%,不良贷款金额为5.913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99%[79] - 2022年末质押贷款金额为72.303亿元,占比4.74%,不良贷款金额为9310万元,不良贷款率为1.29%;2021年末质押贷款金额为100.573亿元,占比7.47%,不良贷款金额为7770万元,不良贷款率为0.77%[79] - 2022年末保证贷款金额为289.524亿元,占比18.98%,不良贷款金额为6.49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24%;2021年末保证贷款金额为199.474亿元,占比14.81%,不良贷款金额为10.19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5.11%[79] - 前十大贷款客户贷款总额330.87亿元,占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的2.16%,最大单一借款人贷款余额63.00亿元,占集团资本净额的3.22%,最大十家单一借款人贷款总额占集团资本净额的16.89%[81] - 2022年末逾期贷款余额299.4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5.26亿元,其中90天以上逾期贷款176.3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87亿元[82] - 截至报告期末,重组贷款和垫
浙商银行: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召开2022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的公告
2023-03-20 19:21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投资者可于 2023 年 3 月 24 日(星期五)17:00 前将需要了解的情况和 有关问题预先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至公司投资者关系邮箱:ir@czbank.com。 公司将会于 2022 年度业绩说明会(以下简称"业绩说明会")上在信息披露允许 的范围内就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回答。 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将于 2023 年 3 月 28日在上 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披露公司 2022 年度报告。为便于广大投 资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公司 2022 年年度业绩和经营情况,本公司拟于 2023 年 3 月 28 日(星期二)15:00-16:15 召开业绩说明会,就投资者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 交流。 一、业绩说明会类型 业绩说明会通过网络视频直播的方式召开,本公司将针对 2022 年年度业绩 和经营情况与投资者进行交流,并在信息披露允许的范围内就投资者普遍关注 的问题进行回答。 1 证券代码:601916 证券简称: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