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02016)

搜索文档
浙商银行(601916) - 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对控股子公司增资暨关联交易的进展公告

2025-09-01 18:30
证券代码:601916 证券简称:浙商银行 公告编号:2025-044 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对控股子公司增资暨关联交易的进展公告 二、增资标的基本情况 交易简要内容:经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或"浙商银 行")第七届董事会 2025 年第五次临时会议审议批准,本公司拟对浙江浙银 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银金租")进行增资。该交易事项构成 关联交易,详见本公司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及香港联合交易所披露的《浙商银行 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拟对控股子公司增资暨关联交易的公告》(公告编号:2025- 036)。 一、增资暨关联交易进展 2025 年 9 月 1 日,本公司与浙银金租签订《浙江浙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 司增资认购协议》(以下简称"《增资认购协议》"),协议约定:浙银金租 本次增资扩股发行股份共 70,000 万股,增资价格为 1.9875 元/股(以经评估的 截至 2024 年末浙银金租每股净资产值为基础进行定价),本公司认购浙银金租 本次新发行股份 50,000 万股,认购价款为 99,375.00 万元人民币。 1 截至 2025 年 9 月 1 日,本公司已完成与浙银金租增资认购 ...
浙商银行出资9.94亿增资浙银金租 持股比例升至54.04%
智通财经· 2025-09-01 18:16
增资认购协议 - 浙商银行与浙银金租订立增资认购协议 浙银金租增发7亿股股份 认购价格为每股人民币1.9875元 [1] - 浙商银行认购5亿股增发股份 总认购价款为人民币9.94亿元 [1] - 舟山海投认购2亿股增发股份 省创新投资集团不参与本次增资认购 [1] 股权结构变化 - 增资前浙商银行 省创新投资集团及舟山海投分别持股51.00% 29.00%及20.00% [1] - 增资后预期持股比例分别为54.04% 24.68%及21.28% [1] - 浙银金租仍为浙商银行控股附属公司 财务业绩继续并入合并报表 [1] 增资目的与影响 - 增资用于补充浙银金租核心资本 增强资本充足率 支持可持续业务发展 [2] - 有利于提升浙商银行资本回报 强化与附属公司战略协同 [2] - 对浙商银行正常经营活动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 [2]
浙商银行(02016.HK)与浙银金租订立增资认购协议
格隆汇· 2025-09-01 18:13
增资认购协议 - 浙商银行与浙银金租订立增资认购协议 浙银金租增发7亿股股份 认购价格为人民币1.9875元每增发股份 [1] - 浙商银行认购5亿股增发股份 总认购价款为人民币993.75百万元 [1] - 舟山海洋综合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认购2亿股增发股份 浙江省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不参与本次增资认购 [1] 股权结构变化 - 增资认购前 浙商银行 省创新投资集团及舟山海投分别持有浙银金租51.00% 29.00%及20.00%的股份 [1] - 增资认购完成后 预期分别持有浙银金租54.04% 24.68%及21.28%的股份 [1] 增资目的与影响 - 增资认购将进一步补充浙银金租核心资本 以增强其资本充足率 并支持其可持续业务发展 [1] - 预计将有利于提升浙商银行的资本回报 强化与其附属公司的战略协同 [1] - 预期对浙商银行正常经营活动及财务状况并无重大影响 [1]
浙商银行(02016)出资9.94亿增资浙银金租 持股比例升至54.04%
智通财经网· 2025-09-01 18:12
交易核心信息 - 浙商银行与浙银金租订立增资认购协议 浙银金租增发7亿股股份 认购价格为每股人民币1.9875元 [1] - 浙商银行认购5亿股增发股份 总认购价款为人民币9.94亿元 [1] - 股东舟山海投认购2亿股增发股份 股东省创新投资集团不参与本次增资认购 [1] 股权结构变化 - 增资前 浙商银行 省创新投资集团 舟山海投分别持股51.00% 29.00% 20.00% [1] - 增资后 浙商银行 省创新投资集团 舟山海投预期持股54.04% 24.68% 21.28% [1] - 浙银金租仍为浙商银行控股附属公司 财务业绩继续并入银行财务报表 [1] 交易目的与影响 - 增资用于补充浙银金租核心资本 增强其资本充足率 支持可持续业务发展 [2] - 预计有利于提升浙商银行资本回报 强化与附属公司战略协同 [2] - 交易预期对浙商银行正常经营活动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 [2]
浙商银行(02016) - 关连交易订立增资认购协议

2025-09-01 18:05
增资信息 - 2025年9月1日浙商银行与浙银金租订立增资认购协议,认购5亿股,价款9.9375亿元[4][6][7][11] - 认购价1.9875元每股,以2024年末每股净资产值定价[4][6][8] 股权结构 - 增资前浙商银行、省创新投资集团及舟山海投分别持股51.00%、29.00%及20.00%[4][5][6][13] - 增资后预期分别持股54.04%、24.68%及21.28%[4][6][13] 财务数据 - 2024年末浙银金租资产总额783.27亿元,营收23.61亿元,净利润10.34亿元[13] - 增资前浙银金租注册资本40亿元[13] 审批与规定 - 增资事宜尚需获审批机关批准[11][17] - 增资构成关联交易,遵守申报及公告规定,豁免独董批准[5][16]
浙商银行(02016)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1 17:22
股份与股本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底,浙商银行H股法定/注册股份59.202亿股,面值1元,法定/注册股本59.202亿元,本月无增减[1] - 截至2025年8月底,浙商银行A股法定/注册股份215.44435963亿股,面值1元,法定/注册股本215.44435963亿元,本月无增减[1] - 截至2025年8月底,浙商银行H股已发行股份59.202亿股,库存股0,总数无增减[4] - 截至2025年8月底,浙商银行A股已发行股份215.44435963亿股,库存股0,总数无增减[4] - 报告中“法定/注册股本”指公司“已发行股本”[3]
浙商银行(601916):控规模,提质效
招商证券· 2025-09-01 12:04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浙商银行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5] 核心观点 - 浙商银行主动控制规模增速,追求质量与效益均衡发展,2025年上半年贷款同比增长4.20%,增速进一步下降 [2] - 对公贷款是信贷增长主要驱动,同比增长8.4%,零售贷款同比减少7.05%,主要是压降高风险经营性贷款 [2] - 净息差收窄至1.69%,环比下降7bp,资产端价格下降是主要原因 [2] - 资产质量总体改善,不良率1.36%环比下降2bp,但关注率和逾期率分别较年初上升10bp和31bp [2] - 其他非息收入同比-10.7%,但降幅环比收窄14.22pct,投资净收益增速转正 [3] - 公司持续推进"低风险均收益"转型,具备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外部环境 [3] 业绩表现 - 2025H1营业收入333.48亿元,同比-5.76%;拨备前利润229.95亿元,同比-6.78%;归母净利润79.72亿元,同比-4.15% [12] - 单季度看,2025Q2营业收入同比-4.32%,拨备前利润同比-8.41%,归母净利润同比-17.64% [15][18] - 业绩驱动因素:规模扩张形成正贡献,息差收窄、中收下降、其他非息收入减少和有效税率上升形成负贡献 [1][23] - 年化ROE为8.68%,较2024年同期下降0.97pct [12] 息差及资产负债 - 净息差1.69%,环比下降7bp;净利差1.52% [12][33] - 生息资产收益率3.47%,计息负债成本率1.95% [33] - 贷款收益率下降,公司贷款收益率4.03%,个人贷款收益率4.52%,票据贴现收益率2.08% [35] - 存款成本率改善,对公存款付息率1.82%,个人存款付息率2.14% [35] - 存款同比增长6.57%,贷款同比增长4.20%,存贷款增速差收窄 [12]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1.36%,环比下降2bp;不良贷款余额255.45亿元,环比减少 [12][41] - 关注率2.50%,较年初上升10bp;逾期率2.12%,较年初上升31bp [12][41] - 拨备覆盖率169.78%,环比下降1.43pct [12] - 对公贷款不良率下降至1.26%,零售贷款不良率上升至1.97% [2][43] - 不良生成率1.67%,核销转出率120.86% [41] 资本充足率 - 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39%,一级资本充足率9.62%,资本充足率12.31% [12][44] - 风险加权资产增速6.33%,资本内生能力保持稳定 [12] 股东结构 - 浙江省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12.57% [5][50] - 股东户数减少至21.83万户,户均持股数量保持稳定 [50]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今日开闸!多家银行提前预热,五大热点全解析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31 22:52
政策核心内容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执行期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 [1] - 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及5万元及以上重点领域消费(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 [1] - 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贴息上限 [1] -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且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 [2] - 每名借款人在单家机构累计贴息上限3000元(对应30万元消费金额) [2] - 单家机构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累计贴息上限1000元(对应10万元消费金额) [2] 银行产品覆盖情况 - 中国银行中银E贷、随心智贷支持贴息 [3] - 建设银行快贷、建易贷纳入贴息范围 [3] - 浦发银行i车贷、浦闪贷符合贴息条件 [3] - 华夏银行龙e贷、菁英贷可享受贴息 [3] - 交通银行惠民贷、惠民装修贷、惠民家居贷、场景惠民贷、质押贷(消费)、线上抵押贷(消费)、交享贷、交银车贷进入产品清单 [4] - 中信银行房抵消费贷款、金融资产质押消费贷款、线下信用消费贷款、信秒贷、贝壳信秒贷、尊享信秒贷、固定场景消费贷(装修场景)、汽车消费贷款、车辆附加贷款支持贴息 [5] 银行推广举措 - 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推出签约即赠50元微信立减金活动 [3] - 华夏银行手机银行设置"消贷贴息服务"专属入口 [4] - 多家银行优化智能客服系统预设贴息相关问题解答 [4] - 交通银行明确第三方平台申请的惠民贷暂不支持贴息 [4] - 中信银行平台合作类贷款(花呗、借呗、放心借、美团生活费)贴息方案尚未落实 [6] 贴息申请流程 - 农业银行系统可自动识别消费交易信息并开展贴息 [8] - 平安银行客户需在口袋银行选择借据申请贴息 5万元以下消费自动识别流水 5万元以上需上传发票 [8] - 客户需签署补充协议并授权查询贷款发放账户 [8] - 未签署协议不影响正常申请和使用贷款 [8] 客户资格与资金发放 - 交通银行明确政策期间实际用于消费的贷款可享受贴息 [9] - 浦发银行允许政策实施前已审批未提款的贷款在符合条件后享受贴息 [9] - 贴息资金在结息时直接扣减应缴利息 [9] - 农业银行采用相同贴息资金发放方式 [10] 办理渠道与费用 - 兴业银行限定营业网点和手机银行为官方办理渠道 [11] - 浦发银行强调不委托第三方办理贴息业务 [11] - 交通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均声明不收取任何贴息业务费用 [13]
个人消费贷贴息明日开闸,贷30万元最多可享贴息3000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31 16:23
政策核心内容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于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实施 覆盖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及5万元及以上重点领域消费(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1] -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 每名借款人在单家机构累计贴息上限3000元(对应30万元消费金额)其中单笔5万元以下累计贴息上限1000元(对应10万元消费金额)[2] - 贴息资金通过贷款结息时直接扣减利息方式发放 无需额外申请流程[11][12] 银行产品与推广策略 - 中国银行推广中银E贷、随心智贷产品 并提供50元微信立减金签约激励[3] - 建设银行通过快贷、建易贷产品提供最高3000元财政贴息[5] - 浦发银行支持i车贷、浦闪贷产品贴息[6] 华夏银行覆盖龙e贷、菁英贷产品[7] - 交通银行贴息产品包括惠民贷系列、交享贷、交银车贷等9类产品 但第三方平台申请的惠民贷暂不支持[7] - 中信银行覆盖房抵消费贷、信秒贷、汽车消费贷等自营产品 平台合作类贷款(如花呗、借呗)贴息方案未落实[8] 业务办理机制 - 系统自动识别消费交易信息并执行贴息 未识别部分可通过提供发票申请人工审核[10] - 存量客户在政策实施期间提款的未提款部分符合条件可享受贴息(如浦发银行浦闪贷、i车贷)[11] - 仅支持银行官方渠道(营业网点、手机银行)办理 第三方平台渠道普遍不支持且不委托中介办理[13] - 全程不收取任何贴息业务办理费用[14] 银行技术准备与客户服务 - 手机银行设立专窗(如华夏银行"消贷贴息服务")并需签署《个人信息处理授权书》[7] - 智能客服预设贴息热门问题解答(交通银行、中信银行等)提供自动化咨询服务[7][8] - 部分银行要求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需上传发票申请贴息(如平安银行)[10]
个人消费贷贴息明日开闸!多家银行启动预热,五大热点答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31 13:45
政策核心内容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执行期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 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重点领域消费(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 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贴息上限 [1] -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按符合条件的实际消费贷款本金计算) 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 每名借款人在单家机构累计贴息上限3000元(对应30万元消费金额) 其中单笔5万元以下累计贴息上限1000元(对应10万元消费金额) [2] 银行产品覆盖情况 - 中国银行推出中银E贷和随心智贷两款贴息产品 河南省分行推出即日起至12月31日签约赠送50元微信立减金活动 [2] - 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推出快贷和建易贷贴息产品 最高可享受3000元财政贴息 [5] - 浦发银行支持i车贷和浦闪贷参与贴息服务 [6] - 华夏银行龙e贷和菁英贷纳入贴息业务范围 [7] - 交通银行贴息产品清单包括惠民贷/惠民就医/惠民装修贷/惠民家居贷/场景惠民贷/质押贷(消费)/线上抵押贷(消费)/交享贷/交银车贷 第三方平台申请的惠民贷暂不支持贴息 [7] - 中信银行自营个人消费贷款涵盖房抵消费贷款/金融资产质押消费贷款/线下信用消费贷款/信秒贷/贝壳信秒贷/尊享信秒贷/固定场景消费贷(装修场景)/汽车消费贷款/车辆附加贷款 平台合作类贷款(如花呗/借呗/放心借/美团生活费)贴息方案尚未落实 [8] 申请流程与操作机制 - 客户申请流程与普通贷款无显著差异 多家银行系统可自动识别账户消费交易信息并自动开展贴息操作 [9] - 农业银行要求客户签署补充协议并授权查询贷款发放账户 系统自动识别消费信息或通过发票人工审核后贴息 未签署协议不影响正常贷款申请 [9] - 平安银行客户需在手机银行签署《贷款事项补充协议》 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自动识别流水 单笔5万元及以上需上传发票审核 [9] - 交通银行和农业银行在收取贷款利息时直接扣减财政贴息资金 简化客户操作流程 [10][11] 客户范围与资格 - 政策覆盖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实际用于消费的贷款 交通银行明确此期间发放的贷款符合贴息条件 [10] - 浦发银行允许政策实施前已审批未提款的浦闪贷和i车贷产品在政策实施期间享受贴息 [10] 办理渠道与费用 - 兴业银行和浦发银行强调不委托任何第三方办理贴息业务 客户需通过营业网点或手机银行等官方渠道申请 [12] - 交通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均声明在办理贴息业务过程中不收取任何费用 [12] 银行宣传与系统准备 - 银行通过微信公众号/手机银行专窗/智能客服优化等多渠道开展宣传 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等已发布宣传海报或推文 [2][5][6][7] - 华夏银行在手机银行首页新增"消贷贴息服务"直达窗口 需签署《个人信息处理授权书》 [7] - 多家银行优化智能客服系统 预设贴息相关热门问题解答 提升客户信息获取效率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