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浙商银行(02016)
icon
搜索文档
浙商银行(02016) - 2024 Q1 - 季度业绩
2024-04-29 18:12
资产情况 - 2024年第一季度,浙商银行资产总额为3161.6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长0.57%[8] - 浙商银行2024年第一季度资产总额为3161.6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78.12亿元,增长0.57%[15] 盈利能力 - 2024年第一季度,浙商银行净利润为59.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12%[8] - 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84.14亿元,同比增加26.22亿元,增长16.60%;净利润为59.13亿元,同比增加2.88亿元,增长5.12%[16] 资本情况 - 2024年第一季度,浙商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60%,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90%,资本充足率为12.54%[9] - 资本充足率为12.54%,比上年末上升0.35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90%,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60%[18] 风险控制 - 不良贷款余额为253.2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7.28亿元,增长2.96%;不良贷款率为1.44%[17] 现金流量 - 浙商银行2024年3月31日的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为145,735百万人民币,较上一年底减少了18,988百万人民币[23] - 浙商银行2024年1月1日至3月31日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90,099百万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降了52,077百万人民币[26] - 浙商银行2024年1月1日至3月31日的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54,379百万人民币,较去年同期改善了98,919百万人民币[26] - 浙商银行2024年1月1日至3月31日的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9,210百万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1,111百万人民币[27]
浙商银行(02016)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2 17:11
公司业绩 - 公司2023年度净利润重回两位数增长,达到了新的高点[12] - 公司总资产超过3万亿,连续10个季度营收增速位居股份行首位[12] - 浙商银行在2023年成功完成A+H配股,募集资金125亿元,发行30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得到各大机构认购[16] - 公司总资产为3.14万亿,比上年末增长19.91%[30] - 營業收入为637.64億元,比上年增長4.27%;净利润为150.48億元,比上年增長10.50%[30] - 浙商银行2023年度净利润为139.89亿元,较上一年增长了4.04%[64] - 浙商银行2023年度營業收入为545.84亿元,较上一年增长了27.9%[64] - 浙商银行2023年度營業費用为201.59亿元,较上一年增长了14.2%[65] - 浙商银行2023年營業收入为63,764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4.3%[66] - 資產總額达到3,143,879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19.4%[66] - 不良貸款率为1.44%,资本充足率为12.19%[30] - 不良贷款率为1.44%,资本充足率为12.19%[30] - 不良贷款率为1.44%,撥備覆蓋率为182.60%[66] - 不良贷款率1.44%,比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82.60%,比上年末上升0.41个百分点[77] - 公司不良贷款155.10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37%,较上年末下降0.26个百分点[109] - 2023年12月31日,浙商银行不良贷款规模较大的地区为长三角地区,贷款金额为903,104百万元,不良贷款率为1.17%[112] - 抵押贷款在浙商银行贷款擔保結構中占比最高,贷款金额为752,103百万元,不良贷款率为1.90%[113] - 浙商银行最大单一借款人贷款余额为63.78亿元,占资本净额的2.69%[114] - 逾期贷款余额为277.86亿元,比上年末减少21.56亿元,其中90天以上逾期贷款为195.1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8.78亿元[115] - 截至报告期末,浙商银行重组贷款和墊款总额为36.6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2.12亿元,其中逾期3个月以上的重组贷款和墊款总额为13.0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00亿元[116] - 核心一级资本净额为153,990百万人民币,较上年增长17.6%[123]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提出了“善本金融”理念,推动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13] - 公司出台了惠企惠民十五条措施,助力科创企业、小微企业发展壮大[13] - 公司实施1314N战略體系,以「一流的商業銀行」願景为统领[33] - 公司的三大目标方向包括一流的正向正行的社会影响力、一流的专业专注的行业竞争力、一流的共进共荣的企业凝聚力[34] - 公司的四大战略重点包括数字化改革系统开启、深耕发展全面推进、五大板块协同发展、财富管理全新启航[34] - 公司以"夯基础、调结构、控风险、创效益"为经营方针,以"数字化改革、深耕发展、五大板块、财富管理"为四大战略重点[36] 公司经营模式 - 公司全年信贷增量的56%投向小额分散资产,弱敏感资产营收增速远超全行營收增速[14] - 全行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營收增速20%,智慧營收占比接近一半(49%),是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20] - 浙商银行2023年度全行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实现營收202.85億元,占全行營收比例达到33.02%[47] - 小额分散资产營收占比为20.02%,零售业务占比为8.83%,小贷业务占比为10.04%[47] - 弱周期行业资产主要投向与经济周期相关性较弱的行业,如教育、医疗、物流等[52] - 智慧经营包括智慧創收、智慧清收、智慧風控、智慧管理、智慧獲客、智慧營銷、智慧大本營七个方面[54] 公司风险管理 - 风险管理中,公司实行“审慎、稳健”的风险偏好,坚持“小额、分散”的授信原则[123] - 公司持续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授信风险管理,动态调整授信策略,优化融资平台授信业务结构[136] - 公司持续加强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根据国家政策和行业运行情况适时调整房地产授信导向[137] - 公司积极探索专业化经营模式,不断完善管理体制,逐步形成标准化的授信操作模式[138] - 公司结合区域和业务发展构建差异化管控机制,优化小微企业信贷业务操作流程,强化风险管理要求[139] - 公司研发设计抵押为主、保证信用为辅的个人贷款产品,加强个人贷款信用风险评估体系[140] - 公司建立了信用卡业务全流程数字化风险管理体系,制定差异化、属地化的风控管理策略[141] - 公司将金融机构客户纳入统一授信管理,完善相关调查、审查和审
浙商银行2023年报业绩点评:扩表速度提升,利润增长强劲
国泰君安· 2024-04-10 00:00
营收和利润 - 浙商银行2023年营收为63,704百万元,净利润为15,048百万元,每股净收益为0.55元,营收相对稳健,利润弹性可期[2] - 浙商银行2023年净利润增速高达10.5%,高于其他上市股份行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不良包袱减轻后信用成本同比下降22bp,支撑了利润表现[2] - 浙商银行2024年净利润增速预测为7.66%,每股净收益预计为0.65元,维持增持评级[2] - 2026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预计为178.88亿,同比增长7.66%[3] 资产和负债 - 浙商银行2023年总资产增速高达19.9%,高于其他股份行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信贷表现亮眼,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4%,保持了较高的扩表速度[2] - 浙商银行2023年总资产收益率为0.51%,风险加权资产收益率为0.77%,市净率为0.51,市盈率为5.48,股息率为5.47%[2] - 浙商银行的ROAE分别为9.32%、9.38%、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48%、10.23%[3] - 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26%、1.24%[3] 业务展望 - 浙商银行2023年营收增速较前三季度提升0.2%至4.3%,Q4单季营收增速环比上升1.8%,表现优于同业,主要贡献因素为规模扩张[2] - 浙商银行2023年营收表现亮眼,发力处置不良,策略鲜明,基础夯实,改善潜能可期[2] - 浙商银行2026年的净利息收入预计为533.91亿,净手续费收入预计为70.60亿[3]
浙商银行(02016)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20:50
财务表现 - 浙商银行2023年度净利润重回两位数增长[13] - 浙商银行集团总资产超过3万亿元[13] - 浙商银行连续10个季度營收增速位居股份行首位[13] - 浙商银行不良贷款率和拨备覆盖率连续两年保持稳定[13] - 浙商银行2023年度建议派发每10股分配现金股息人民币1.64元[8] - 浙商银行2023年度报告中提到了金融顾问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14] - 浙商银行2023年度报告中提到了探索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模式[14] - 浙商银行2023年度报告中提到了发起设立全国首个善行资本公益联盟[14] - 全年信贷增量的56%投向小额分散资产,弱敏感资产營收增速遠超全行營收增速[15] - 公司成功引入中國太平、魯信集團戰略入股,公司治理能力明顯提升[16] - 全行不良贷款率1.44%,资产质量持续向好[19] - 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營收增速20%,全行營收增速[20] - 与国家电网、中兴通讯、华为等战略客户签约超100家,合作央企93家[21] - 公司成功引进战略投资者,完成A+H配股,公司治理能力全面提升[22] - 公司服务浙江大局,全行贷款的1/3投向浙江,地方債承銷居全部承銷銀行第一[23] - 公司2023年營業收入为637.64億元,比上年增长4.27%,净利润为150.48億元,比上年增长10.50%[29] - 公司总资产3.14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9.91%,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72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54%[29] - 公司在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了342家分支机构,实现了有效覆盖[30] - 公司核心竞争力在于清晰明确的战略定位,始终以“一流的商业银行”愿景为统领,实施科学清晰的发展路径[35] - 公司在金融科技方面具有优势,系统开启数字化改革,推出“微海”数字化品牌,领先探索前沿技术与银行业务的深度融合[41] - 公司不断完善业务体系,着力推进大零售、大公司、大投行、大资管、大跨境五大业务板块齐头并进,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立体化、体系化的金融服务[39] 贷款业务 - 浙商银行2023年度贷款余额达到5579亿元,增幅为11.64%[56] - 存款余额为5345亿元,增幅为15.50%;融资服务总量为9203亿元,增幅为9.52%[56] - 浙商银行在省内股份制同业中存贷款占比分别为15.58%和13.66%,分别较年初提升1.48个和0.43个百分点[56] - 通过金融顾问制度,浙商银行积极探索金融人才与地方政府、当地企业和居民的服务关系,建立互动机制,助力地方政府打通服务实体企业的渠道[58] 资产负债 - 公司资产总额为31,438.79亿元,比上年增加5,219.49亿元,增长19.91%;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为17,162.40亿元,比上年增加1,912.10亿元,增长12.54%[74]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7.64亿元,比上年增加26.12亿元,增长4.27%;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为150.48亿元,比上年增加14.30亿元,增长10.50%[75] - 不良贷款率为1.44%,比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182.60%,比上年末上升0.41个百分点[76] - 公司资本充足率为12.19%,比上年末上升0.59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22%,比上年末上升0.17个百分点[77] - 利息淨收入475.28亿元,比上年增加4.66亿元,增长0.99%;非利息淨收入162.36亿元,比上年增加21.46亿元,增长15.23%[79] - 利息淨收入475.28亿元,比上年增加4.66亿元,增长0.99%;淨利差为1.81%,较上年下降21个基点[80] 风险管理 - 公司实行“審慎、穩健”的風险偏好,堅持“小額、分散”的授信原則,以服務實體經濟为导向[121] - 公司设立首席風险官,实行全面風险管理的統籌部门以及信用風险、市场風险、國別風险、信息科技風险管理的牽頭執行部门[122] - 公司的信用風險管理目标是将信用風险控制在可承受的合理範圍內,實現以本幣為計量單位、風險調整後的全行綜合效益最大化[126] - 公司持续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授信风险管理,动态调整授信策略,优化业务结构,防范信用风险[134] - 公司持续加强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根据国家政策和行业情况调整授信导向,实施限额管理和名单制[135] - 公司持续加强小微企业业务信用风险管理,构建差异化管控机制,优化业务操作流程,强化风险管理要求[137]
浙商银行(02016) - 2023 Q3 - 季度业绩
2023-10-27 17:47
资产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2,956,881百万元,较上年末增长12.77%;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697,621百万元,较上年末增长11.32%;负债总额2,770,121百万元,较上年末增长12.79%;吸收存款1,793,417百万元,较上年末增长6.66%;归属于本行股东的权益183,515百万元,较上年末增长12.63%;归属于本行股东的期末每股净资产5.77元,较上年末下降11.09%[4]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资产总额29568.8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349.51亿元,增长12.77%[16] -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6976.2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725.91亿元,增长11.32%[16] - 负债总额27701.2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141.21亿元,增长12.79%[16] - 吸收存款17934.1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19.74亿元,增长6.66%[1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资产总计29568.81亿元,较2022年末的26219.30亿元增长12.8%[2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负债合计27701.21亿元,较2022年末的24560.00亿元增长12.8%[24] - 2023年发放贷款和垫款为16550.02亿元,较2022年末的14862.91亿元增长11.4%[24] - 2023年吸收存款为17934.17亿元,较2022年末的16814.43亿元增长6.7%[24] - 2023年应付债券为3599.80亿元,较2022年末的3230.33亿元增长11.4%[24] 经营业绩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1 - 9月,公司营业收入49,719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05%;税前利润15,454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35%;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12,753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5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5,063百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2.24%;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53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42%[5] - 报告期内,集团实现营业收入497.19亿元,同比增加19.35亿元,增长4.05%[16] - 集团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127.53亿元,同比增加12.16亿元,增长10.54%[16] - 2023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29.31亿元,较2022年的115.35亿元增长12.1%[23] - 2023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53元,2022年为0.48元,增长10.4%[23] - 2023年前三季度税前利润为154.54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141.33亿元增长9.4%[28] - 2023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 - 150.63亿元,2022年同期为123.088亿元[28] 财务比率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1 - 9月,公司平均总资产收益率(年化后)为0.63%,较上年同期下降0.02个百分点;平均权益回报率(年化后)为11.47%,较上年同期上升0.24个百分点;非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为27.70%,较上年同期上升1.86个百分点;成本收入比为27.69%,较上年同期上升2.55个百分点[5]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不良贷款余额245.4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1.95亿元,增长9.82%[16] - 不良贷款率1.45%,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16]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资本充足率11.83%,较上年末上升0.23个百分点[16] 资本相关指标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本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净额150,238百万元,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25%;一级资本净额175,233百万元,一级资本充足率9.62%;总资本净额215,394百万元,资本充足率11.82%[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本集团一级资本净额181,215百万元,调整后表内外资产余额3,493,810百万元,杠杆率5.19%[8] 流动性相关指标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本集团流动性覆盖率为144.52%,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285,489百万元,未来30天现金净流出量197,546百万元[10] 财务报表差异情况 - 本集团按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中,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报告期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和报告期末归属于本行股东的权益并无差异[11] 股东数量情况 - 截至报告期末,股东总数为264,571户[12] 股本变化情况 - 2023年9月30日股本为274.64亿元,较2022年末的212.69亿元增长29.1%[25] 现金流量相关指标变化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50.63亿元,2022年同期为1230.88亿元,同比减少112.24%,原因是客户存款现金流入减少[18] - 2023年处置固定资产等收到现金19,较2022年的199大幅减少[30] - 2023年购置固定资产等支付现金6116,高于2022年的4861[30] - 2023年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现金21350,高于2022年的19196[30] - 2023年收回投资收到现金1310820,高于2022年的928460[30] - 2023年投资支付现金1373570,高于2022年的1015121[30] - 2023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47497,少于2022年的72127[30] - 2023年吸收投资收到现金12476,2022年为0[30] - 2023年发行债券收到现金381685,高于2022年的232388[30]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额24873,高于2022年的11411[30] - 2023年收到利息64657,高于2022年的60893[30]
浙商银行(02016)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0 16:30
公司业绩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營收為95.1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05%[9] - 浙商银行2023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332.48億元,同比增長4.63%,歸屬於本行股東的淨利潤為77.43億元,同比增長11.03%[19] - 公司资产总额达到2912.26亿元,同比增长11.07%[31] - 營業收入达到332.48亿元,同比增长4.63%[35] - 公司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77.43亿元,同比增长11.03%[39] - 利息淨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为72.09%[41] - 不良贷款率下降至1.45%,撥備覆蓋率提升至182.42%[36] - 资本充足率达到11.83%,较上年末提升0.23个百分点[37] 公司合作与荣誉 - 公司与地方政府合作加強,與11個地市政府簽約全覆蓋,與麗水市政府簽訂氣候投融資協議[10] - 公司與省國貿集團、物產中大等省屬企業合作不斷深化推進,獲省政府評價為浙江經濟社會發展優秀單位一等獎[13]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存款和其他存款定期存款平均餘額同比增加13.51%,活期存款平均餘額同比增加1.61%[1] - 浙商银行總資產為2.91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1.07%,發放貸款和墊款總額為1.65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8.40%[19] - 公司贷款结构中,公司贷款和墊款占比65.09%,个人贷款和墊款占比27.39%[62] - 公司金融投资余额为9,103.13亿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增长21.08%[64]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发放贷款和墊款总额为16,530.87亿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增加1,280.57亿元,增幅8.40%[61] 公司风险管理 - 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持续提升风险管理的主动性、精准性、引领性[86] - 公司设立首席风险官,实施全面风险管理,各部门负责不同风险管理工作,确保风险管理的有效实施[87] - 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将信用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合理范围内,实现以本币为计量单位、风险调整后的全行综合效益最大化[91] 公司业务拓展 - 公司持续推动供应链金融数字化能力,已服务超过2,000个数字供应链项目,提供融资余额超过1,500亿元[170] - 公司推出科技创新企业全生命周期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已服务科技创新企业7,533户,提供融资余额1,806亿元[171] - 公司在能源金融领域持续深耕,服务客户超过2,400户,融资余额超过1,000亿元[172]
浙商银行:浙商银行H股公告
2023-08-29 19:17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 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 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CHINA ZHESHANG BANK CO., LTD. 浙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2016) 2023年中期業績公告 浙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本行」)董事會謹此宣佈本行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個月 之未經審計中期業績。本公告列載本行2023年中期報告全文,並符合香港聯合交 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證券上市規則中有關中期業績初步公告附載的資料之要 求。 發佈中期業績公告及中期報告 本業績公告的中英文版本可在本行網站 (www.czbank.com)和聯交所網站 (www.hkexnews.hk)查閱。在對中英文文本的理解上發生歧義時,以中文文本為 準。 本行2023年中期報告的印刷版本將於適當時候寄發予本行H股股東,並可於其時 在本行網站(www.czbank.com)及聯交所網站(www.hkexnews.hk)閱覽。 承董事會命 浙商銀行股份 ...
浙商银行(02016)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9 19:06
财报发布与会议情况 - 浙商银行发布2023年中期未经审计业绩公告,报告于8月29日由第六届董事会2023年第六次临时会议审议通过[2][4] - 公司实有董事14名,12名亲自出席会议,陆建强委托张荣森、陈海强委托马红出席,8名监事列席[4] 股息与股本政策 - 公司不宣派2023年中期股息,不进行公积金转增股本[4] 子公司与上市信息 - 浙银金租是公司控股子公司,公司占股51%[6] - A股上市于上海证券交易所,股份代号601916;H股上市于香港联交所,股份代号2016[8] 公司注册信息 - 公司注册日期为2004年7月26日[1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332.48亿元,同比增长4.63%[1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归属本行股东净利润77.43亿元,同比增长11.03%[11]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2.91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07%[11]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65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40%[11]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负债2.73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1.27%[11]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吸收存款余额1.82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42%[11]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不良贷款率1.45%、拨备覆盖率182.42%[11]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本充足率11.83%、一级资本充足率9.57%、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18%[11] - 2023年1-6月公司营业收入332.48亿元,同比增长4.63%[18][25] - 2023年1-6月公司税前利润93.78亿元,同比增长10.47%[18] - 2023年1-6月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77.43亿元,同比增长11.03%[18][2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29122.6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07%[19][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6530.8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40%[19][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负债总额27327.9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27%[19][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吸收存款18229.8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42%[19][2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不良贷款率1.45%,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21][2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拨备覆盖率182.42%,较上年末上升0.23个百分点[21][2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本充足率11.83%,较上年末上升0.23个百分点[22][27] - 公司实现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77.43亿元,同比增长11.03%[28] - 营业收入332.48亿元,同比增长4.63%,其中经济周期弱敏感资产营业收入95.16亿元,同比增长26.71%[28] - 利息净收入239.69亿元,同比增长3.15%;非利息净收入92.79亿元,同比增长8.64%[28] - 营业费用96.55亿元,同比增长20.87%,成本收入比27.96%,同比上升3.87个百分点[28] - 计提信用减值损失142.15亿元,同比下降7.10%;所得税费用14.13亿元,同比增长7.37%[28] - 净息差为1.95%,同比下降13个基点;净利息收益率为2.14%,同比下降14个基点[30] - 发放贷款和垫款利息收入395.20亿元,同比增加24.23亿元,增长6.53%,日均余额1.61万亿,同比增长13.10%[34] - 投资利息收入121.41亿元,同比增加15.99亿元,增长15.17%,日均余额同比增长17.55%[34] - 利息收入541.17亿元,同比增加43.65亿元,增长8.77%;利息支出301.48亿元,同比增加36.33亿元,增长13.70%[30] - 税前利润93.78亿元,同比增长10.47%;净利润79.65亿元,同比增长11.04%[29] - 2023年1-6月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平均余额1611.522亿元,利息收入39.52亿元,收益率4.95%;2022年同期平均余额1424.817亿元,利息收入37.097亿元,收益率5.25%[35] - 2023年上半年吸收存款利息支出191.00亿元,同比增加22.74亿元,增幅13.51%;日均余额1.72万亿元,同比增长15.54%;平均付息率2.24%,同比下降4个基点[36] - 2023年上半年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和拆入款项利息支出56.01亿元,同比增加13.64亿元,增长32.19%[38] - 2023年报告期内非利息净收入92.79亿元,同比增加7.38亿元,增长8.64%,占营业收入的27.91%,同比上升1.03个百分点[39] - 2023年1-6月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9.52亿元,同比增加3.20亿元,增长12.16%[40] - 2023年1-6月其他非利息净收入63.27亿元,同比增加4.18亿元,增长7.07%[41] - 2023年营业费用96.55亿元,同比增加16.67亿元,增长20.87%[42] - 2023年信用减值损失142.15亿元,同比减少10.86亿元,下降7.10%[43] - 2023年所得税费用14.13亿元,同比增加0.97亿元,增长7.37%,实际税率15.07%[44]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资产总额29,122.6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903.30亿元,增幅11.07%;发放贷款和垫款净额16,113.22亿元,增幅8.41%;金融投资9,103.13亿元,增幅21.08%[48] - 发放贷款和垫款净额占资产总额的55.33%,比上年末下降1.36个百分点,金融投资占资产总额的31.26%,比上年末上升2.59个百分点[48] - 截至报告期末,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6,530.8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80.57亿元,增幅8.40%[50] - 截至报告期末,集团负债总额27,327.9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767.95亿元,增幅11.27%[56] - 吸收存款余额18,229.8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415.42亿元,增幅8.42%[57] - 从客户结构看,公司存款增加1,114.67亿元,增幅7.72%;个人存款增加297.02亿元,增幅13.91%[57] - 从期限结构看,定期存款减少20.90亿元,降幅0.21%;活期存款增加1,432.59亿元,增幅21.16%[5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吸收存款合计1822.99亿元,较2022年末的1681.44亿元有所增加[58] - 截至报告期末,归属本行股东权益合计1763.5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34.22亿元,增幅8.24%[5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6530.87亿元,正常贷款15870.67亿元,占比96.00%;关注贷款344.20亿元,占比2.08%;不良贷款238.93亿元,不良贷款率1.45%[60] - 与上年末相比,正常贷款增加1286.57亿元,关注贷款减少21.51亿元,不良贷款增加15.40亿元,不良贷款率下降0.02个百分点[60]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贷款和垫款10760.76亿元,占比65.09%,不良贷款171.23亿元,不良贷款率1.59%;个人贷款和垫款4527.32亿元,占比27.39%,不良贷款67.70亿元,不良贷款率1.50%[61] - 与上年末相比,公司不良贷款增加10.18亿元,不良贷款率下降0.04个百分点;个人不良贷款增加5.22亿元,不良贷款率持平[61] - 按行业划分,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贷款2361.88亿元,占比14.28%,不良贷款581.20亿元,不良贷款率2.46%[62] - 制造业贷款2311.59亿元,占比13.98%,不良贷款273.10亿元,不良贷款率1.18%,与上年末相比不良贷款率下降1.41个百分点[62] - 批发和零售业贷款1828.14亿元,占比11.06%,不良贷款215.60亿元,不良贷款率1.18%[62] - 房地产业贷款1730.76亿元,占比10.47%,不良贷款400.40亿元,不良贷款率2.31%[6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653.09亿元,不良贷款23.89亿元,不良贷款率1.45%;2022年末总额1525.03亿元,不良贷款22.35亿元,不良贷款率1.47%[64][65] - 2023年6月30日,长三角地区贷款金额886.81亿元,占比53.64%,不良贷款11.38亿元,不良贷款率1.28%;2022年末贷款金额843.07亿元,占比55.29%,不良贷款11.06亿元,不良贷款率1.31%[64] - 2023年6月30日,抵押贷款占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的比例为43.78%,余额723.68亿元,不良贷款余额13.29亿元,不良贷款率1.84%;2022年末占比44.32%,余额675.82亿元,不良贷款余额10.75亿元,不良贷款率1.59%[65] - 截至报告期末,最大单一借款人贷款余额63.99亿元,占集团资本净额的2.98%;最大十家单一借款人贷款总额340.68亿元,占集团资本净额的15.86%,占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的2.06%[6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逾期贷款余额292.21亿元,比上年末减少7.21亿元;90天以上逾期贷款178.7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34亿元[67] - 截至报告期末,重组贷款和垫款总额4.40亿元,比上年末减少0.12亿元;逾期3个月以上的重组贷款和垫款总额2.3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36亿元[68] - 截至报告期末,抵债资产(非金融工具)余额13.88亿元,扣除已计提减值准备3.22亿元,账面价值10.66亿元[69] - 贷款信用减值损失准备期初余额407.25亿元,本期计提95.92亿元,期末余额435.86亿元[7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资本充足率为11.83%,一级资本充足率9.57%,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18%,杠杆率5.10%,均满足监管要求[7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核心一级资本净额为148,534百万元,一级资本净额为173,821百万元,总资本净额为214,847百万元,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18%,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57%,资本充足率为11.83%[7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杠杆率为5.10%,一级资本净额为173,821百万元,调整后表内外资产余额为3,407,575百万元[7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本充足率为11.82%,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57%,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15%,杠杆率为5.02%[7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净额为143,093百万元,一级资本净额为168,088百万元,总资本净额为207,624百万元,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15%,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57%,资本充足率为11.82%[7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杠杆率为5.02%,一级资本净额为168,088百万元,调整后表内外资产余额为3,350,669百万元[77] 业务区域与机构分布 - 公司在全国22个省及香港设323家分支机构[11] - 总行位于长三角地区,资产规模9350.05亿元,用工4503人[178] - 资金营运中心位于长三角地区,资产规模6019.91亿元,用工74人[178] - 北京分行位于环渤海地区,资产规模2250.49亿元,用工1001人[178] - 广州分行位于珠三角及海西地区,资产规模1060.3亿元,用工759人[178] 银行排名情况 - 公司在“2022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中按一级资本计位列79位,较上年跃升20位[11] 风险偏好与管理目标 - 公司实行“审慎、稳健”的风险偏好,坚持“小额、分散”的授信原则,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78] - 公司董事会承担全面风险管理的最终责任,监事会承担监督责任,高级管理层承担实施责任[78] - 公司信用风险主要存在于贷款、同业拆借、债券投资等表内、表外业务[79] - 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目标是将信用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实现
浙商银行: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第六届董事会2023年第六次临时会议独立董事独立意见
2023-08-29 18:38
独立董事:周志方、王国才、 汪炜、许永斌、傅廷美 2023年8月29日 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第六届董事会 2023年第六次临时会议独立董事独立意见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规则》等法律、 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以及《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以下 简称"《公司章程》")等有关规定,作为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 司")的独立董事,现就公司第六届董事会2023年第六次临时会议相关事项发表 如下独立意见: 一、关于核定浙商银行高级管理人员2022年度薪酬的独立意见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2022年度薪酬是公司董事会根据《浙商银行高级管理人 员薪酬核定办法(2022年版)》的有关规定进行核定的,符合法律法规及《公司 章程》的规定,不存在损害公司和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 ...
浙商银行: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第六届董事会2023年第六次临时会议决议公告
2023-08-29 18:37
证券代码:601916 证券简称:浙商银行 公告编号:2023-059 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第六届董事会 2023 年第六次临时会议决议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或"浙商银行")第六届董 事会 2023 年第六次临时会议于 2023 年 8 月 22 日发出会议通知,并于 2023 年 8 月 29 日在杭州以现场方式召开。目前本公司董事会成员共 14 人。本次会议亲 自出席并参与表决的董事共 11 名。陆建强董事因其他公务未能亲自出席,书面 委托张荣森董事出席会议并代为表决,陈海强董事因其他公务未能亲自出席, 书面委托马红董事出席会议并代为表决。高勤红董事参加会议,但因提名股东 股权质押的原因,不行使表决权。本次会议的召开符合法律、法规、部门规章、 其他规范性文件和《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以下简称"《公司章 程》")的规定。 二、通过《关于核定浙商银行高级管理人员 2022 年度薪酬的议案》 表决结果:11票赞成,0票反对,0票弃权。 执行董事张荣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