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浙商银行(02016)
icon
搜索文档
三年5000亿元,浙商银行“真金白银”支持浙江先进制造业发展
金融界· 2025-09-08 16:15
核心观点 - 浙商银行发布支持浙江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的十五条举措 计划未来三年提供融资总量超5000亿元 并创新推出数字化供应链解决方案"浙链通" [1] 融资支持规模 - 未来三年支持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融资总量超过5000亿元 [1] - 每年新增融资服务不少于100亿元 重点投向重大制造业项目 [1][2] 重点支持领域 - 围绕浙江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 聚焦重大项目、产业链和创新驱动三大关键领域 [1] - 重点支持全省"千项万亿""千亿技改"等重点制造业项目 [2] - 聚焦新能源汽车、绿色石化、现代纺织等八大重点产业链 [3] 金融服务创新 - 创新推出浙江省专属供应链解决方案"浙链通" 采用"四通一链多场景"服务体系 [3] - 覆盖招投标、订单、应收应付等五大标准化场景及大宗采购、水电缴费等特色场景 [3] - 供应链金融服务客户已突破1.3万户 [3] 产品与服务特色 - 提供项目贷款、银团贷款、专项债服务等多元化金融工具 [2] - 推出利率优惠和绿色审批通道等差异化服务保障 [2] - 专门推出"科创积分贷""科创银投贷"等特色科技金融产品 [4] - 创新"人才银行"服务 构建"人才+科技+产业+金融"生态 [4] 区域服务策略 - 聚焦15个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 打造"一区一链"特色金融服务品牌 [4] - 深度下沉县域服务 针对县域集群企业打造多维度财富管理服务框架和企业理财产品货架 [4] - 引入金融顾问制度 链接创投、基金、担保等外部机构提供全周期综合服务 [4] 项目落地案例 - 已为浙石化、先导微电子、日月光能等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项目提供融资支撑 [2] - 联合致景科技将供应链金融嵌入现代纺织产业场景 解决行业融资难题 [3]
浙商银行推十五条“金融良方”,赋能浙江“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银行-金融界
金融界· 2025-09-08 14:34
核心观点 - 浙商银行发布支持浙江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十五条举措 未来三年提供融资总量超5000亿元 每年新增融资服务不少于100亿元 重点围绕重大项目 产业链和创新驱动三大领域提供金融支持 [1][2] 重大项目支持 - 针对全省千项万亿和千亿技改等重点制造业项目 每年新增融资服务不少于100亿元 [2] - 提供项目贷款 银团贷款 专项债服务等多元金融工具 并配套利率优惠和绿色审批通道 [2] - 已为浙石化 先导微电子 日月光能等先进制造业集群项目提供融资支持 [2] 产业链金融服务 - 创新推出浙江省专属供应链解决方案浙链通 聚焦新能源汽车 绿色石化 现代纺织等八大重点产业链 [3] - 通过四通一链多场景服务体系覆盖招投标 订单 应收应付等五大标准化场景及大宗采购 水电缴费等特色场景 [3] - 供应链金融服务客户已突破1.3万户 其中现代纺织产业链通过嵌入产业场景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3] 创新驱动与县域服务 - 推出科创积分贷 科创银投贷等特色科技金融产品 并通过善科陪伴计划以耐心资本支持科创企业 [4] - 迭代创新人才银行服务 构建人才+科技+产业+金融生态 解决高层次人才创业轻资产无抵押难题 [4] - 聚焦15个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 打造一区一链特色金融服务品牌 批量解决中小企业缺资金缺担保问题 [4] - 针对县域集群企业提供多维度财富管理服务框架和企业理财产品货架 引入金融顾问制度链接外部机构 [4] 战略定位与实施 - 作为唯一总部扎根浙江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率先推出专项举措服务创新浙江建设 [1] - 通过深化深耕浙江战略 持续优化金融服务 为先进制造业发展注入动力 [5]
浙商银行推十五条“金融良方”,赋能浙江“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
中国经济网· 2025-09-08 14:34
核心观点 - 浙商银行发布支持浙江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的十五条举措 计划未来三年提供融资总量超5000亿元 并创新推出数字化供应链解决方案"浙链通" [1] - 该举措围绕"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 从五大维度推出具体措施 包括每年新增不少于100亿元融资服务 直击制造业融资痛点 [1][2] 重大项目支持 - 针对全省"千项万亿""千亿技改"等重点制造业项目 每年新增融资服务不少于100亿元 [2] - 提供项目贷款 银团贷款 专项债服务等多元金融工具 并配套利率优惠和绿色审批通道 [2] - 已为浙石化 先导微电子 日月光能等先进制造业集群项目提供融资支持 [2] 产业链金融服务 - 聚焦新能源汽车 绿色石化 现代纺织等八大重点产业链 创新推出"浙链通"数字化供应链解决方案 [3] - 通过"四通一链多场景"服务体系覆盖招投标 订单 应收应付等五大标准化场景及特色场景需求 [3] - 在浙江省内供应链金融服务客户已突破1.3万户 [3] 科技创新与县域服务 - 推出"科创积分贷""科创银投贷"等特色产品 并通过"善科陪伴计划"以耐心资本支持科创企业 [4] - 迭代创新"人才银行"服务 构建"人才+科技+产业+金融"生态 解决高层次人才创业融资难题 [4] - 聚焦15个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 打造"一区一链"特色金融服务品牌 [4] - 针对县域集群企业提供财富管理服务框架和企业理财产品货架 引入金融顾问制度 [4] 战略实施 - 公司将持续深化"深耕浙江"战略 通过优化金融服务为先进制造业发展注入动力 [5] - 作为唯一总部扎根浙江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 此举是服务创新浙江建设的具体实践 [1]
三年5000亿元,浙商银行“真金白银”支持浙江先进制造业发展-银行-金融界
金融界· 2025-09-08 11:49
核心观点 - 浙商银行发布支持浙江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十五条举措 计划未来三年提供融资总量超5000亿元 每年新增融资服务不少于100亿元 通过多元化金融工具和定制化服务助力产业集群发展[1][2] 重大项目支持 - 针对浙江省"千项万亿"和"千亿技改"等重点制造业项目 每年新增融资服务不少于100亿元[2] - 提供项目贷款 银团贷款 专项债服务等多元金融工具 并配套利率优惠和绿色审批通道等差异化服务[2] - 已为浙石化 先导微电子 日月光能等先进制造业集群项目提供融资支持[2] 供应链金融创新 - 创新推出浙江省专属供应链解决方案"浙链通" 聚焦新能源汽车 绿色石化 现代纺织等八大重点产业链[3] - 通过"四通一链多场景"服务体系覆盖招投标 订单 应收应付等五大标准化场景及大宗采购 水电缴费等特色场景[3] - 在浙江省内供应链金融服务客户已突破1.3万户 联合致景科技将金融嵌入产业场景解决纺织行业融资难题[3] 科技金融与县域服务 - 推出"科创积分贷"和"科创银投贷"等特色产品 通过"善科陪伴计划"以耐心资本支持科创企业成长[4] - 迭代创新"人才银行"服务 构建"人才+科技+产业+金融"生态 解决高层次人才创业轻资产无抵押难题[4] - 聚焦15个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 打造"一区一链"特色金融服务品牌 批量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点[4] - 针对县域集群企业打造多维度财富管理服务框架和企业理财产品货架 引入金融顾问制度链接外部机构[4] 战略实施 - 深化"深耕浙江"战略 通过持续优化金融服务为先进制造业发展注入动力[5]
金融监管总局开出上亿元罚单!涉7家机构,三人被禁业
北京商报· 2025-09-08 10:39
处罚金额及机构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对6家金融机构开出合计超亿元罚单 [1] - 华夏银行因贷款票据同业业务管理不审慎及数据报送问题被罚8725万元 [1] - 浙商银行因互联网贷款业务管理问题被罚没1130.80万元 [1] - 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因债转股项目及服务收费问题被罚85万元 [1] - 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因服务价格管理不规范被罚40万元 [2] - 交银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因投资信托计划及关联交易问题被罚115万元 [2] - 太平洋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因债权投资计划及资管产品问题被罚100万元 [2] 人员处罚措施 - 华夏银行6名责任人员被警告并合计罚款20万元 [1] - 浙商银行谭飞达被警告 [1] - 建信金融徐文博被禁止5年从事银行业工作 [1] - 交银保险资管3名管理人员被警告并合计罚款11万元 [2] - 太平洋资管3名管理人员被警告并合计罚款13万元 [2] - 工商银行原员工李超被禁止5年从业 易重彬被禁止7年从业 [2] 违规事由分类 - 业务管理不审慎涉及华夏银行贷款票据同业业务及浙商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 [1] - 投资操作违规涉及交银保险资管投资信托计划及太平洋资管债权投资计划 [2] - 合规管理问题包括建信金融债转股项目收费程序及交银保险资管关联交易不合规 [1][2] - 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涉及华夏银行 [1] - 员工职务违规涉及工商银行原员工利用职务便利开展理财业务 [2]
金融监管总局开出亿元罚单 涉及华夏银行和浙商银行等
南方都市报· 2025-09-05 19:43
核心观点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于9月5日公布行政处罚信息 多张罚单总体金额超过一亿元 涉及银行、金融资管机构及相关责任人员 包括罚款和禁业等措施 [1][2] 银行机构处罚详情 - 华夏银行因相关贷款、票据、同业等业务管理不审慎及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被罚款8725万元 相关责任人员陈成天和刘建新被警告 钱建华、何羽、吕玉梅和涂超被警告并罚款合计20万元 [2] - 浙商银行因相关互联网贷款等业务管理不审慎被罚没合计1130.80万元 相关责任人员谭飞达被警告 [2] - 原工商银行员工李超和易重彬因利用职务便利违规开展理财业务及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李超被禁止5年从事银行业工作 易重彬被禁止7年从事银行业工作 [2][4] 金融资管机构处罚详情 - 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因债转股项目开展不审慎和服务收费定价程序不规范被罚款85万元 相关责任人员徐文博被禁止5年从事银行业工作 [2][4] - 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因服务业务价格管理不规范被罚款40万元 [4] - 交银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因投资不符合监管要求的信托计划、债权投资计划相关操作不符合监管要求及关联交易管理不合规被罚款115万元 多人被警告和处罚 [5] - 太平洋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因债权投资计划相关操作不符合监管要求及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管理不合规被罚款100万元 多人被警告并罚款 其中个人最高罚款达到10万元 [5] 公司回应与背景 - 华夏银行公告称高度重视监管处罚问题 已迅速落实各项整改措施并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严肃问责 [3] - 2025年以来华夏银行及分支机构已收到超过10张罚单 其中多张指向信贷业务 例如华夏银行石家庄分行因违规向风险客户新增贷款掩盖不良贷款和违规上调五级分类掩盖不良贷款被罚款65万元 廊坊分行因贷后管理不到位和贷款资金被挪用被罚款30万元 银川分行因贷款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罚款50万元 [3][4] - 浙商银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32.48亿元 下降5.76% 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76.67亿元 降4.15% 为上市以来首次双降 但资产质量持续向好 不良贷款率进一步下降2个基点 [4]
金融监管总局开出亿元罚单,涉及华夏银行和浙商银行等
南方都市报· 2025-09-05 19:38
金融监管处罚总体情况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9月5日公布行政处罚 总体金额超过一亿元 另有三名从业人员被禁止从事银行业[2] - 处罚涉及银行 金融资管机构及多名金融从业人员[2] 华夏银行处罚及整改情况 - 因相关贷款 票据 同业等业务管理不审慎及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被罚款8725万元[3] - 对陈成天 刘建新警告 对钱建华 何羽 吕玉梅 涂超警告并罚款合计20万元[3] - 华夏银行公告称高度重视监管处罚 已落实整改措施并对相关责任人员严肃问责[4] - 2025年以来华夏银行及分支机构已收到超过10张罚单 多张指向信贷业务[4] - 华夏银行石家庄分行因违规向风险客户新增贷款掩盖不良贷款及违规上调五级分类掩盖不良贷款被罚款65万元[4] - 华夏银行廊坊分行因贷后管理不到位及贷款资金被挪用被罚款30万元[4] - 华夏银行银川分行因贷款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罚款50万元[4] 浙商银行处罚及业绩表现 - 因相关互联网贷款等业务管理不审慎被罚没合计1130.80万元[3] - 对谭飞达警告[3]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32.48亿元 同比下降5.76% 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76.67亿元 同比下降4.15% 为上市以来首次双降[4] - 资产质量持续向好 不良贷款率进一步下降2个基点[4] 工商银行员工处罚 - 原工商银行员工李超 易重彬因利用职务便利违规开展理财业务及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处罚[3] - 对李超禁止5年从事银行业工作 对易重彬禁止7年从事银行业工作[3] 金融投资及资管机构处罚 - 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因债转股项目开展不审慎及服务收费定价程序不规范被罚款85万元[5] - 对徐文博禁止5年从事银行业工作[5] - 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因服务业务价格管理不规范被罚款40万元[5] - 交银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因投资不符合监管要求的信托计划 债权投资计划相关操作不符合监管要求及关联交易管理不合规被罚款115万元[5] - 太平洋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因债权投资计划相关操作不符合监管要求及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管理不合规被罚款100万元[5] - 多人被警告并罚款 其中个人最高罚款达到10万元[5]
金融监管总局开出近亿元罚单!涉多家机构,三人被禁业
北京商报· 2025-09-05 18:15
处罚金额及机构 - 华夏银行、浙商银行、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合计被罚没9940.8万元 [1] - 华夏银行因贷款、票据、同业业务管理不审慎及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被罚款8725万元 [1] - 浙商银行因互联网贷款业务管理不审慎被罚没1130.80万元 [1] - 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因债转股项目开展不审慎及服务收费定价程序不规范被罚款85万元 [1] 责任人员处罚 - 华夏银行相关责任人员陈成天、刘建新被警告 钱建华、何羽、吕玉梅、涂超被警告并罚款合计20万元 [1] - 浙商银行相关责任人员谭飞达被警告 [1] - 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相关责任人员徐文博被禁止5年从事银行业工作 [1] - 工商银行原员工李超被禁止5年从事银行业工作 易重彬被禁止7年从事银行业工作 [1]
7家上市银行私行管理资产余额均超万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9-05 00:18
行业地位与市场格局 - 私人银行业务是银行零售金融中最具价值挖掘潜力的业务板块之一,也是银行财富管理实力的集中体现 [1] - 私人银行业务规模持续扩张,以国有大行和头部股份制银行主导,呈现头部集中、竞争深化的发展格局 [4] - 截至2024年6月末,私行客户AUM达到万亿元级别的银行有7家 [1] 私行客户数量分析 - 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私行客户数位居前三,均超20万户,分别为27.9万户、26.55万户、21.69万户 [2] - 建设银行私行客户数较2024年末增长14.69%,增幅位居国有大行首位 [2] - 招商银行以18.27万户的私行客户规模在股份制银行中保持绝对领先,平安银行和中信银行分别以9.99万户和9.21万户位列其后 [2] - 浙商银行私行客户数增速达15.52%,至1.68万户 [2] 私行客户AUM分析 - 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私行客户AUM均超3万亿元,分别为3.5万亿元、3.4万亿元、3.18万亿元 [3] - 交通银行私行客户AUM为1.39万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7.20% [3] - 股份制银行中平安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私行客户AUM进入万亿元俱乐部,分别为1.97万亿元、1.28万亿元、1.05万亿元 [3] - 兴业银行私行客户AUM较2024年末增长9.59%,民生银行和浙商银行增速分别达11.79%和13.26%,AUM分别为9680.44亿元和2321.8亿元 [3] 业务价值与发展方向 - 私行业务具有低资本消耗、业务协同效应强等特点,成为银行零售金融重要的利润增长点和转型抓手 [4] - 私行业务能够提升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优化负债结构,缓解净息差收窄压力,并通过高净值客户群体带动投行、信贷、保险等业务协同发展 [4] - 服务模式从单一理财向综合化服务生态转变,产品扩展至家族信托、保险金信托、跨境资产配置等领域 [4] - 未来私行业务将围绕深度数字化、服务生态化、投资全球化与特色化三大方向加速演进 [6] 服务能力建设举措 - 工商银行整合集团资源优势,强化企业家服务质效,企业家加油站建站超3300家,服务企业家客户超15万人次 [5] - 交通银行以投研为引领,完善合作机构筛选机制,优化私人银行产品体系,加大普惠低波稳健产品供应 [5] - 兴业银行加速推广直营中心建设,强化私人银行人才队伍专业能力,以研产销一体化机制赋能业务发展 [6] - 主要商业银行从优化产品体系、多元化资产配置、整合资源优势等多维度强化私行服务能力 [4]
险资最新重仓股出炉!这一行业受青睐
险资重仓持股总体情况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险资共出现在超700只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合计持股数量达619.19亿股,持股市值为6289.85亿元,持股数量和市值均较一季度末上升 [1][3] 行业配置偏好 - 银行股最受青睐,持股数量280.30亿股,持股市值3018.83亿元,持股数量和市值在申万一级行业中均位居首位 [3][5] - 交通运输、通信、公用事业等行业持股数量位居前列 [1][6] - 前十大重仓股中六只为银行股,包括民生银行、浦发银行、浙商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 [3][4] 重点持仓个股 - 民生银行为第一大重仓股,持股数量73.52亿股,持股市值349.23亿元,占流通股比例20.73% [4] - 浦发银行持股数量58.13亿股,持股市值806.86亿元,为持股市值最高的银行股 [4] - 中国联通持股数量31.90亿股,持股市值170.37亿元,占流通股比例10.37% [4] - 京沪高铁持股数量31.54亿股,持股市值181.36亿元,占流通股比例6.45% [4] 增持动向 - 二季度险资对中信银行、京沪高铁、中国电信增持股份数量均超过2亿股 [6] - 对苏州银行、中国建筑、华菱钢铁、洛阳钼业、四川路桥等个股增持股份数量均超过1亿股 [6] - 新进成为超140只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对杭州银行、苏农银行、盈峰环境、江苏金租等个股加仓数量居前 [6] - 保险系私募鸿鹄基金二期新进成为中国石油、中国神华前十大流通股东 [7] 投资策略取向 - 重仓持股行业的高股息特征较为明显,符合险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的导向 [5][7] - 多家险企通过举牌加仓银行股,包括农业银行H股、邮储银行H股、招商银行H股等 [5] - 三季度将持续优化权益投资结构,重点关注高股息、新质生产力等方向 [2][8] - 重点关注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新消费等板块,契合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诉求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