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通医疗(02160)
搜索文档
心通医疗(02160)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9 16:3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同比) - 收入为229103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30] - 收入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231亿元人民币增长2.7%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291亿元人民币[79] - 收入同比增长2.7%至229.1百万元人民币[195] - 毛利为16092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30] - 来自经营的溢利为3817千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亏损28480千元人民币[30] - 经营利润由去年亏损28.5百万元转为盈利3.8百万元人民币[195] - 期内亏损为2197千元人民币,同比减少96.2%[30] - 期内亏损大幅收窄96.2%至2.2百万元人民币[195] - 每股亏损为0.09分人民币,去年同期为2.40分人民币[30] 成本和费用(同比) - 销售成本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6490万元人民币增长5.0%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6820万元人民币[80] - 销售成本增长5.0%至68.2百万元人民币[195] - 研发成本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8310万元人民币减少38.1%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5140万元人民币[83] - 研发成本大幅下降38.1%至51.4百万元人民币[195] - 销售及分销成本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8720万元人民币减少9.0%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7930万元人民币[84] - 行政开支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3180万元人民币增长22.5%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3890万元人民币[86] 其他财务数据 - 资产总值为2667508千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0.3%[31] - 存货从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1.354亿元人民币减少19.7%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1.088亿元人民币[92]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1.800亿元人民币增长52.7%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2.747亿元人民币[93]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增长52.6%至274.7百万元人民币[200] - 于联营公司中的权益从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1.658亿元人民币增长52.0%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2.520亿元人民币[94] - 联营公司权益增长52.1%至252.0百万元人民币[200]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减少59.7%至人民币144.6百万元[95]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下降59.7%至144.6百万元人民币[200] - 资本开支大幅增加至人民币230.2百万元[9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至人民币1,320.3百万元[10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激增207.4%至332.1百万元人民币[200] - 借款增加至人民币255.0百万元[102] - 资本负债比率从3.5%上升至12.6%[102] - 流动资产净值增加至人民币1,458.2百万元[103] - 流动资产净额增长17.5%至1,458.2百万元人民币[200] - 为银行贷款抵押资产账面价值人民币226.6百万元[104] TAVI产品表现 - TAVI产品在中国新增进入30余家医院,业务覆盖逾670家医院[34] - TAVI产品报告期内在中国植入量达2,146例[34] - TAVI产品在海外进入逾20个国家和地区,覆盖逾140家海外医院[34] - TAVI产品报告期内在海外植入量近250例[34] - TAVI产品已进入中国近680家医院和海外140家医院[60] - TAVI植入逾2100例,位居中国市场第一[25] - 公司在中国拥有逾500名独立TAVI术者,海外逾50名[60] 左心耳封堵系统表现 - 左心耳封堵系统覆盖医院数量近90家[26] - AnchorMan®左心耳封堵系统在国内18个省市近90家中心累计突破750例商业化应用[35] - AnchorMan®左心耳封堵系统手术成功率达100%[35] - 公司左心耳封堵器产品已进入中国近90家医院,完成逾750例商业应用[60] - 公司培养逾70位独立左心耳封堵术者[60] 海外市场表现 - 海外收入同比增长超235.3%[25] - 产品累计覆盖全球23个市场[25] - TAVI产品在海外进入逾20个国家和地区,覆盖逾140家海外医院[34] - TAVI产品报告期内在海外植入量近250例[34] - 公司TAVI产品已进入中国近680家医院和海外140家医院[60] - 公司在中国拥有逾500名独立TAVI术者,海外逾50名[60] 产品研发进展 - 公司新一代左心耳封堵器系統AnchorMan® Pro處於研發及設計階段[5] - 公司產品Alwide® Plus瓣膜球囊擴張導管已完成開發[5] - 公司產品AccuSniperTM雙層球囊擴張導管已投入市場應用[5] - 公司產品Angelguide®第一代尖端預塑型超硬導絲已實現商業化[5] - 公司左心耳封堵系統AnchorMan®已完成臨床驗證[5] - 公司產品AltaValve™人體經導管二尖瓣置換醫療器械處於研發階段[5] - 公司TAVI产品VitaFlow Liberty® AR处于研发及设计阶段[15] - 公司TMVR产品VitaFlow Liberty® SELFValveTM正在推进多中心人体应用验证[15] - 公司TTVR产品VitaFlow® TriumphTM处于研发及设计阶段[15] - 公司室间隔重建产品VitaManTM处于研发及设计阶段[15] - 公司第四代TAVI产品VitaFlow Liberty® Pro处于研发及设计阶段[15] - VitaFlow Liberty® Pro和VitaFlow® AR目前处于研发设计阶段[47][48] 产品注册与认证 - VitaFlow Liberty®共获得22个国家/地区的注册批准[36] - Alwide® Plus已获得14个国家或地区的注册批准[36] - VitaFlow®于2020年7月及11月分别在阿根廷和泰国完成注册[41] - VitaFlow Liberty®于2024年4月获得CE认证[43] - VitaFlow Liberty®截至最后可行日期已在20个海外国家或地区完成注册[43] - VitaFlow Liberty® Flex于2024年12月获NMPA批准并完成188例真实世界临床植入[44] - Alwide® Plus于2025年8月获得CE认证并在12个海外国家或地区获批[45] 临床数据与随访 - VitaFlow®在110名患者临床试验中5年全因死亡率为18.2%且严重卒中发生率为2.1%[41] - VitaFlow®在8年随访时全因死亡率达39.1%且心源性死亡率为20.6%[41] - VitaFlow®临床患者STS评分为8.8%[41] - VitaFlow® SELFValveTM已完成数十例人体植入及最长两年期术后随访[51] 知识产权与产能 - 公司在中国拥有236项专利授权,包括77项发明专利、147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2项工业设计[5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在日本、瑞士等13个国家拥有134项专利授权[57] - 公司上海生产基地年产能为25,000套TAVI产品和6,000套左心耳封堵器产品[58] - 2025年上半年在中国新增24项专利授权,在海外新增5项专利授权[5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122项待批核专利申请,包括120项发明专利[57] 人力资源 - 公司全職員工總數為417名,較去年同期483名減少13.7%[64] - 研發人員佔全職員工比例為11.75%[64] - 市場和銷售人員佔全職員工比例為41.01%[64] - 公司治疗方案推广团队拥有逾170名全职员工[61] 管理层与治理 - 公司于2025年3月27日委任张瑞年先生为执行董事[17] - 公司于2025年6月27日委任胡冰山博士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7] - Jeffrey R Lindstrom辞任执行董事及总裁职务,自2025年3月27日起生效[182] - 胡冰山博士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审核委员会成员,自2025年6月27日起生效[182]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中期业绩[179] -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对中期财务报告进行无保留审阅[180] 收购与投资 - 公司於2025年5月30日簽訂股權轉讓協議收購上海佐心醫療科技有限公司49%股權[7] - 公司通過收購4C Medical Technologies, Inc.佈局二尖瓣及三尖瓣器械研發領域[5] - 公司已完成对上海佐心剩余49%股权的收购,使其成为全资附属公司[35] - 公司完成对上海佐心剩余49%股权的收购,使其成为全资附属公司[76] - 公司于报告期内收购上海佐心约35.27%及13.73%股权[73] - 公司购买1,415,000股股份耗资971,920港元[111] 股权激励计划 - 公司于2023年6月27日采纳新股份计划取代原购股权计划[13] - 股份计划采纳日期为2023年6月27日,取代购股权计划以符合上市规则修订[115] - 股份计划可能发行的股份总数不超过计划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0%,即241,106,331股[127] - 截至最后可行日期,股份计划项下可供发行205,860,237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的约8.53%[127] - 行使价不得低于要约日收市价、前5日平均收市价或股份面值中的最高者[122] - 发行价可由董事会全权酌情厘定,甚至可为零[122] - 股份计划涵盖员工参与者、关连实体参与者及服务提供商参与者三类合资格参与者[116] - 归属期最短期限要求可豁免的情况包括:补偿性奖励、员工身故/不可控事件、行政分批授出、混合加速归属及表现挂钩奖励[126] - 奖励行使后公司需在21日内通过股份配发、转让、场外销售或经济利益持有等方式兑付[122][125] - 员工参与者资格评估因素包括履职情况、技能经验、时间投入、服务年限及对发展的贡献[117][120] - 关连实体参与者资格评估包括业务经验、合作年限、对营业额/利润增长的贡献及市场开拓支持[120] - 服务提供商参与者分项上限为计划采纳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128] - 报告期初及期末可授予服务提供商的购股权及奖励数目为24,110,633份[128] - 计划授权限额更新后可能发行的股份总数不得超过更新批准日期已发行股份的10%[129] - 向特定关联方授予奖励可能导致12个月内发行股份超过已发行股份0.1%时需股东批准[132] - 单一合格参与者12个月内获授奖励可能发行股份超过已发行股份1%时需个别股东批准[133] - 股份计划剩余期限约为七年零九个月[139] - 购股权行使期限不得超过要约日期十周年的前一日[137] - 股份计划无强制业绩目标和退扣机制[136] - 计划终止日期为采纳日期十周年前的营业日[138] - 超出计划授权限额的奖励授予需另行寻求股东批准[131] - 股份计划项下可供授出的购股权及奖励股份总数从期初的213,998,549股减少至期末的205,860,237股,减少8,138,312股[140] - 报告期内公司授出购股权涉及股份总数为8,138,312股[140][142] - 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未行使购股权从9,974,868股变为9,794,970股,减少179,898股[140] - 其他员工参与者未行使购股权从13,956,939股增至18,147,962股,增加4,191,023股[142] - 总未行使购股权从23,931,807股增至27,942,932股,增加4,011,125股[142] - 报告期内注销购股权涉及4,127,187股[142] - 张瑞年先生获授2,000,000股购股权,行使价1.106港元,公允价值为人民币634千元[140] - 赵亮先生获授606,700股购股权,行使价1.106港元,公允价值为人民币233千元[140] - 闫璐颖女士获授1,213,402股购股权,行使价1.106港元,公允价值为人民币467千元[140] - 其他员工获授购股权公允价值合计人民币1,532千元,其中600,000股公允价值171千元,3,718,210股公允价值1,361千元[142] - 购股权计划于2023年6月27日终止并由股份计划取代[145][151] - 根据购股权计划已授出但未行使的购股权涉及55,901,742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2.32%[151] - 购股权计划项下可发行股份总数上限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150] - 每名合资格人士12个月内获授购股权涉及股份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总数1%[152] - 购股权认购价不低于要约日收市价、前五个营业日平均收市价及面值中的最高者[153] - 购股权计划于2020年3月13日采纳并于2022年3月17日修订[145] - 接获购股权要约时毋须支付代价[153] - 已注销购股权的购买价为零[144] - 购股权行使期限不迟于授出日期后十年[147] - 合资格参与者包括集团雇员、董事及董事会认定的贡献者[148] - 购股权计划于2023年6月27日终止,此后未授出额外购股权[154][15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行使购股权总数56,782,911份,占已发行股本总额2.35%[15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可供授出购股权数目为零[156] - 非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陈国明持有未行使购股权6,952,946份[156] - 陈国明购股权行使价分别为0.16美元、3.754港元、2.63港元和2.534港元[156] - 执行董事兼高级副总裁赵亮持有未行使购股权5,547,118份[156] - 赵亮购股权行使价分别为6.406港元、3.754港元、2.63港元、2.802港元和2.534港元[156] - 陈国明2020年3月31日授出购股权5,000,000份,归属期至2025年3月31日[156] - 赵亮2021年10月4日授出购股权2,000,000份,归属期至2026年10月4日[156] - 所有购股权行使期间均延续至2030-2033年间[15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行使的购股权涉及股份总数为56,908,688股[160] - 报告期内,公司注销的购股权涉及股份总数为3,670,561股[160] - 执行董事兼副总裁闫璐颖女士持有未行使购股权涉及股份总数为4,967,636股[158] - 独立非执行董事周嘉鸿先生持有未行使购股权涉及股份数为449,683股[158] - 独立非执行董事孙志祥女士持有未行使购股权涉及股份数为449,683股[158] - 执行董事兼总裁Jeffrey R Lindstrom先生持有未行使购股权涉及股份数为2,000,000股[158]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丁建东博士持有未行使购股权涉及股份数为449,683股[158] - 本集团其他员工参与者持有未行使购股权涉及股份总数为23,327,684股[160] - 关联实体参与者持有未行使购股权涉及股份总数为14,970,360股[160] - 购股权计划中行使价最低为0.16美元,最高为13.72港元[160] - 股份奖励计划项下可供发行的股份总数上限为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0%,相当于241,259,283股[166] - 股份奖励计划向董事及高级管理层授出5,671,054份股份奖励,总公允价值为7,842千元人民币[172] - 陈国明先生获授股份奖励742,954股,公允价值合计1,586千元人民币[172] - 赵亮先生获授股份奖励1,410,193股,公允价值合计1,772千元人民币[172] - 闫璐颖女士获授股份奖励1,012,351股,公允价值合计1,586千元人民币[172] - 其他承授人合计获授股份奖励2,505,556股,公允价值合计2,898千元人民币[172] - 股份奖励计划有效期至2031年3月30日,剩余期限约5年6个月[170] - 单个参与者获授股份数量不得超过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167] - 2024年4月8日授出股份的认购价为0.90港元
心通医疗-B(02160.HK):9月18日南向资金减持7.7万股
搜狐财经· 2025-09-19 03:34
南向资金持股变动 - 9月18日南向资金减持心通医疗-B 7.7万股 持股比例降至4.63% [1] - 近5个交易日累计净减持21.5万股 且全部为减持日 [1] - 近20个交易日持续减持 累计净减持287.6万股 [1] 近期持股明细 - 9月16日出现最大单日减持11.6万股 变动幅度-0.10% [2] - 持股总数稳定维持在1.12亿股 单日变动幅度均未超过0.10% [2] - 最小变动发生在9月11日 减持2000股 变动幅度-0.00% [2]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结构性心脏病治疗解决方案 产品涵盖TAVI系列及左心耳封堵器 [2] - 业务覆盖经导管二尖瓣和三尖瓣产品 同时提供手术配套产品 [2] - 市场范围包括国内和国外两大市场 [2]
心通医疗(02160) - 截至2025年8月31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3 21:04
股本与股份 - 公司法定/注册股本上月与本月底均为50,000美元,面值0.000005美元,股份数10,000,000,000股[1] - 上月底已发行股份2,412,621,775股,本月增85,000股,月底结存2,412,706,775股[2] - 上月底与本月底库存股份均为0股[2] 期权与资金 - 购股期权计划上月底结存56,076,742,本月变动 -85,000,月底结存55,901,742 [3] - 股份计划上月底与本月底结存均为26,428,062 [3] - 本月因行使购股期权发行新股85,000,所得资金105,400港元[3]
心通医疗20250902
2025-09-02 22:41
公司及行业概述 * 纪要涉及的公司为心通医疗,所属行业为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医疗器械行业[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约2.3亿元,同比增长3%[2] * 净亏损从2024年上半年的5,700万元收窄至200多万元,幅度高达96%[2][3][11] * 剔除非经营性损益后,2025年上半年经营亏损约700万元,同比去年3,600万元大幅收窄81%[2][3][11] * 毛利额约为1.6亿元,同比增长2%,毛利率稳定在70%左右[11] * 运营费用率从去年90.5%下降到74%,销售费用同比下降9%,销售费用率从39%下降到34.6%,研发投入费率从37%改进到22%[11]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现金储备超过13亿元[2][3] * 公司预计全年毛利率稳定在70%左右,运营费用率保持在80%左右,全年经营亏损预计为10%[2][15] 中国市场表现与策略 * 公司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达到第一,上半年完成植入量2,146台,稳居国内市场首位[3][5][23] * 累计进院超过680家,上半年新进入45家新中心[2][5] * 通过专业市场活动提升人效,人均植入量增长26%至21台,人效环比提升69%至230万元[2][5] * 在中国市场坚持降本控费,摒弃用高费用换高植入和高收入的方法[5] * 新培养独立术者超过45名,总数达到530名[5] 海外市场表现与战略 * 2025年上半年海外市场收入同比增长超235%,收入金额2,700万元,已超过去年全年[2][4][12] * 伊面地区贡献海外收入的62%,远高于去年同期23%[2][12] * 海外业务已实现盈亏平衡并处于微利阶段[30] * 公司产品在海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销售,第二代Tabby产品Water Flow Liberty是国内唯一通过PCE认证并登陆欧洲市场的中国主动脉瓣产品[12][19] * 上半年海外完成接近300台植入,下半年预计加速,全年目标700台左右,2026年预计增长率在50%至100%之间[19] * 公司与控股股东微创集团的心理管理业务进行策略性重组,预期将使公司对中国市场依赖度降至25%左右,海外业务占比将提升至80%以上[13][21][22] 产品进展与研发管线 * 左心耳封堵器产品安可迈已在全国18个省市近690家中心实现商业化植入750台,上半年植入量环比增长107%[6] * 在安徽集采中,安可迈以国产产品最高价中标[2][6] * 公司已有7款产品在国内获批,4款产品在欧洲获批,还有10款产品处于不同研发阶段[2][7] * 新产品二代球囊Aldia Plus获得CE认证[3][4] * 公司正在研发针对经导管二尖瓣置换技术痛点的二尖瓣产品[9] 收购与合作 * 公司收购上海卓新51%股权,获得中国唯一具有CMDR和NMTA双证的左心耳封堵器产品,并于2025年完成剩余49%股权的收购[2][10] * 公司于2025年7月收到控股股东微创集团的建议书,建议策略性重组微创集团的心理管理业务,预期将使公司获得CRM业务12个产品管线、40多个上市产品及全球化渠道[10][16][21] 行业动态与竞争格局 * 截至2025年6月底,中国TAVR市场累计上市的瓣膜品牌达到10款,竞争激烈,但头部厂商市场份额仍接近80%[23] * 欧洲介入瓣膜市场整体容量约8万台,公司短期目标在西班牙和意大利达到2%市占率,中期目标为3%至5%[20] * 欧洲左心耳封堵器年需求量约25,000台,公司短期目标市占率为3%至5%[20] * 中国房颤患者约2,000万,左心耳封堵技术累计植入量约7万例,渗透率约0.34%,远低于美国的1.9%[18] * 美国心血管造影协会公布的临床指南建议采用左心耳封堵预防脑卒中,对公司业务有积极影响[18] 集采影响与应对 * 公司预计2025年可能开展TAVR集采,甘肃省医保局已确定推进工作[15] * 公司对集采持积极态度,预期国家优化集采措施,整体降价预期偏谨慎乐观[28] * 公司将通过发挥产品优势、增加学术投入、实施项目制推广方案、主动拓展潜在患者等方式应对集采[28][29][32] 投资与临床进展 * 公司投资的Force Medical完成D轮融资,投后估值约为2亿美金,公司持股比例从29%下降至24%,仍为第一大股东[24] * Force Medical临床计划按预定时间进行,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完成75例植入的第一个里程碑[25]
心通医疗-B(02160.HK):中期录得净亏损220万元
格隆汇· 2025-08-29 08:53
财务表现 - 报告期收入达人民币2.291亿元,同比增长2.7% [1] - 净亏损收窄至人民币220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5780万元显著改善 [1] - 亏损减少主因收入与毛利稳定增长、运营效率提升及联营公司股权处置收益 [1] 收入驱动因素 - VitaFlow Liberty®及Alwide®Plus全球化推动海外收入同比增长235.3% [1] - AnchorMan®左心耳封堵及导引系统在中国稳步商业化并在欧洲实现新增收入贡献 [1] 运营策略 -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与费用管控提升运营效率 [1] - 联营公司4C Medical完成D轮融资产生股权处置收益 [1]
心通医疗-B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亏损216.3万元,同比减少96.17%
智通财经· 2025-08-28 23:25
财务表现 - 公司取得收入2.29亿元 同比增加2.67% [1]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216.3万元 同比大幅减少96.17% [1] - 每股基本亏损0.09分 [1] 收入增长驱动因素 - VitaFlow Liberty经导管主动脉瓣膜及可回收输送系统在全球商业化持续推进 促进海外收入大幅增长 [1] - AnchorMan左心耳封堵系统及导引系统在中国和海外商业化进展稳步推进 [1]
心通医疗-B(02160)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亏损216.3万元,同比减少96.17%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23:21
财务表现 - 公司取得收入2.29亿元 同比增加2.67% [1] - 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216.3万元 同比减少96.17% [1] - 每股基本亏损0.09分 [1] 收入增长驱动因素 - VitaFlow Liberty®经导管主动脉瓣膜及可回收输送系统在全球商业化推进促进海外收入大幅增长 [1] - AnchorMan®左心耳封堵系统及导引系统在中国和海外商业化进展稳步推进 [1]
心通医疗(02160)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8 22:2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收入为人民币2.291亿元,同比增长2.7%[4][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医疗设备销售收入为人民币229,103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223,138千元增长2.7%[85] - 收入为人民币229,103千元,同比增长2.7%[74] - 公司毛利为人民币1.609亿元[4] - 公司毛利从人民币1.582亿元增长1.7%至人民币1.609亿元[51] - 公司经营溢利为人民币382万元,去年同期为亏损2848万元[4] - 公司净亏损为人民币220万元,较去年同期亏损5775万元显著减少96.2%[4][5] - 期内亏损为人民币2,197千元,较去年同期亏损人民币57,753千元大幅收窄[7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普通股股东应占亏损为人民币2,163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56,461千元大幅收窄96.2%[9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公司销售成本从人民币6490万元增加5.0%至人民币6820万元[50] - 公司研发成本从人民币8310万元大幅减少38.1%至人民币5140万元[53] - 公司销售及分销成本从人民币8720万元减少9.0%至人民币7930万元[55] - 公司行政开支从人民币3180万元增加22.5%至人民币3890万元[5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人民币3,139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2,021千元增长55.3%[9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捐赠支出为人民币27,978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29,000千元下降3.5%[9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折旧及摊销费用为人民币48,927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43,484千元增长12.5%[93]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购置成本为人民币237.1万元,同比下降31.3%(去年同期345万元)[100] - 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产生亏损人民币0.7万元(去年同期亏损4.5万元)[10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其他净收入为人民币3840万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4190万元有所减少[52] - 公司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人民币460万元[57] - 公司视作出售一家联营公司股权产生收益人民币2710万元[6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政府补助收入为人民币7,630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3,649千元增长109.1%[9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利息收入为人民币30,463千元(银行存款29,895千元+其他金融资产568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39,380千元下降22.6%[91] - 对联营公司4C Medical的实际权益由29.6%降至24.3%,确认稀释收益377.1万美元(约人民币2707万元)[102] - 公司存货从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354亿元减少19.7%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088亿元[62]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人民币180.0百万元增加52.7%至人民币274.7百万元[63] - 联营公司权益从人民币165.8百万元增加52.0%至人民币252.0百万元[64]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人民币358.6百万元减少59.7%至人民币144.6百万元[65] - 资本开支为人民币230.2百万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5.4百万元[6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定期存款及质押存款从人民币1,359.1百万元减少至人民币1,320.3百万元[70] - 借款从人民币41.5百万元增加至人民币255.0百万元[71] - 资本负债比率从3.5%上升至12.6%[71] - 流动资产净值为人民币1,458.2百万元,较期初人民币1,240.6百万元增加[72] - 公司2025年6月30日计息借款大幅增加至人民币194,576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4,000千元增长4,764.4%[78] - 其他金融资产总额从人民币9261.6万元降至1032.8万元,降幅88.8%[103] - 贸易应收款项净额增至人民币2.23亿元(去年同期1.37亿元),增幅63.2%[105] - 计息借款总额大幅增加至人民币2.55亿元(去年同期4150万元),增幅514.5%[106] - 有抵押银行贷款人民币2.27亿元,年利率3.13%,由子公司股权及不动产抵押[107] - 无抵押银行贷款人民币2825万元,年利率2.75%-3.30%,由控股公司及子公司担保[107]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降至人民币2812.9万元(去年同期3979.3万元),降幅29.3%[106] - 公司以97.19万港元回购141.5万股股份用于股份奖励计划[110]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7.172亿港元[11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动用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18.698亿港元,未动用金额为8.474亿港元[112] - VitaFlow Liberty®研发及营销活动已动用5.615亿港元,占原分配总额30.0%[112] - 扩大产能项目已动用1.616亿港元,未动用金额为2.351亿港元[112] - 与全球赋能者合作扩展产品组合已动用5.515亿港元,未动用金额为3.261亿港元[112] - 其余产品研发项目(含TMV/TTVR)已动用3.356亿港元,未动用金额为2.78亿港元[112] - 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已动用1.672亿港元,未动用金额为450万港元[112] - 预计2025年末前悉数动用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113] 各条业务线表现:TAVI产品 - TAVI产品在中国医院植入量达2146例[7] - TAVI产品进入海外20余个国家地区超140家医院,植入量近250例[7] - 第一代TAVI产品VitaFlow®于2019年7月获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注册,2019年8月开始商业化[14] - VitaFlow®临床试验110名患者STS评分8.8%,5年随访全因死亡率18.2%,严重卒中发生率2.1%[14] - VitaFlow®8年随访全因死亡率39.1%,心源性死亡率20.6%[14] - 第二代TAVI产品VitaFlow Liberty®于2021年8月获中国国家药监局批准,2024年4月获CE认证[16] - VitaFlow Liberty®已在阿根廷、哥伦比亚等20个海外国家/地区完成注册[16] - 第三代TAVI产品VitaFlow Liberty® Flex于2024年12月获NMPA批准[17] - VitaFlow Liberty® Flex早期临床植入结果优异,30天随访指标明显改善[17] - TAVI产品已进入中国近680家医院和海外140家医院[33] - 中国TAVI产品独立术者超500名,海外超50名[33] - 公司TAVI产品VitaFlow Liberty® AR处于研发及设计阶段[124] - 公司TAVI产品VitaFlow®系统包含人工瓣膜(PAV)和电动输送系统[124] - 公司TAVI产品VitaFlow Liberty®系统包含人工瓣膜(PAV)和Angelguide®导丝[124] - VitaFlow Liberty® Flex是VitaFlow Liberty®输送系统的升级版,专与公司获批的主动脉瓣膜产品配套使用[126] - VitaFlow Liberty® Pro是VitaFlow®系列第四代产品,目前处于研发及设计阶段[126] - VitaFlow Liberty® SELFValveTM是一种用于治疗MR患者的TMVR产品,目前正在多中心推进人体验证[126] - VitaFlow® TriumphTM是一种用于治疗TR患者的TTVR产品,目前处于研发及设计阶段[126] 各条业务线表现:左心耳封堵器产品 - AnchorMan左心耳封堵系统在国内累计突破750例商业化应用,手术成功率100%[8] - 左心耳封堵器产品进入中国近90家医院,完成超750例商业应用[33] 各条业务线表现:手术配套产品 - 第二代球囊扩张导管Alwide® Plus于2021年8月获中国批准,2025年8月获CE认证[18] - Alwide® Plus已获得12个海外国家或地区的注册批准[18] - 手术配套产品Alwide® Plus已获得14个国家或地区注册批准[33] - VitaManTM是一款针对心梗后室间穿孔设计的室间隔重建产品,目前处于研发及设计阶段[126] 各地区表现 - 海外收入同比增长235.3%[5] - VitaFlow®于2020年7月及11月分别在阿根廷和泰国完成注册[1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中国市场收入为人民币201,844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215,008千元下降6.1%[8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欧洲、中东及非洲地区收入大幅增长至人民币17,017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1,896千元增长797.3%[8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通过深化医院覆盖、加强患者转诊、打造学术品牌和开展长期随访等措施提升TAVI产品销量[38] - 公司将加大左心耳封堵器产品推广力度,提升全球市场占有率[39] - 公司选择欧洲及其他认可CE标志或国家药监局审批的国家作为重点海外市场[40] - 公司持续推进VitaFlow Liberty®和AnchorMan®左心耳封堵系统在全球的注册与商业化[40] - 公司通过参加10余个国际学术会议提升品牌影响力,包括SCC 2025、EuroPCR 2025等知名会议[36] - 公司借助微创医疗集团的全球销售网络和品牌知名度推进国际战略[40] - 公司将持续增加海外临床资源投入,加强临床支持队伍建设和医学教育[40]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中期股息[114] 知识产权与产能 - 公司在中国拥有236项专利授权,包括77项发明专利、147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2项工业设计[30] - 海外专利布局覆盖13个国家,累计134项专利授权[30]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增24项专利授权,海外新增5项专利授权[30] - 全球商标总数达122项,报告期内新增2项[30] - 上海生产厂区年产能为25,000套TAVI产品和6,000套左心耳封堵器产品[31] - 新购置上海13,320平方米用地,建筑总面积近9,000平方米,预计2025年下半年投用[31] 人力资源与组织 - 公司拥有超过170名全职员工的治疗方案推广团队,专注于结构性心脏病领域的经导管及手术治疗方案[3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共有417名全职员工,较2024年同期的483名减少13.7%[37] - 公司员工构成中,研发人员占比11.75%,市场和销售人员占比41.01%[37] 其他重要内容 - VitaFlow Liberty获得22个国家地区注册批准[9] - Alwide Plus获得14个国家地区注册批准[9] - 中期财务报告已由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完成无保留审阅[116] - 公司报告期定义为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122] - 公司于2025年5月30日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涉及收购事项[120]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上海微创心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5月21日[121] - 公司控股股东之一Shanghai MicroPort Limited为微创医疗科学有限公司全资附属公司[122] - 公司股份计划于2023年6月27日采纳[123] - 公司于2024年6月21日成立上海心永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物业收购工具[122] - 公司股份奖励计划于2021年3月30日采纳[123]
心通医疗-B绩前跌近7% 今日盘后将发中期业绩 此前预计上半年亏损收窄最多83%
智通财经· 2025-08-28 14:51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不高于人民币1000万元 同比减少不低于83% [1] - 净亏损减少主要由于海外收入增加及运营效率提升 [1] 产品商业化进展 - VitaFlow Liberty系统在海外20余个国家/地区实现销售 海外收入增加两倍以上 [1] - AnchorMan左心耳封堵器系统在中国商业化稳步推进 并获得CE标志在欧洲实现商业化 [1] 资本运作 - 联营公司4C Medical完成D轮融资 公司持股下降产生视作出售股权收益 [1] 市场反应 - 股价日内下跌近7% 截至发稿跌4.2%至1.37港元 [1] - 成交额达1131.01万港元 [1] 公司治理 - 公司拟于8月28日举行董事会会议审批中期业绩 [1]
港股异动 | 心通医疗-B(02160)绩前跌近7% 今日盘后将发中期业绩 此前预计上半年亏损收窄最多83%
智通财经网· 2025-08-28 14:50
股价表现 - 心通医疗-B股价下跌4.2%至1.37港元 成交额达1131.01万港元 [1]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不高于人民币1000万元 同比减少不低于83% [1] - 净亏损减少原因包括海外收入增加两倍以上及运营效率提升 [1] 业务进展 - VitaFlow Liberty系统已在海外20余个国家/地区实现销售 [1] - AnchorMan左心耳封堵器系统在中国商业化稳步推进 并获得CE标志进入欧洲市场 [1] - 联营公司4C Medical完成D轮融资 公司持股下降产生视作出售股权收益 [1] 公司治理 - 公司拟于8月28日举行董事会会议审批中期业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