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才教育(02175)
搜索文档
澜沧古茶:上半年收入1.2亿元,同比下降 38.8%
北京商报· 2025-08-29 17:52
财务表现 - 公司录得收入1.2亿元 同比下降38.8% [1] - 毛利为6167万元 同比下降50.5% [1] - 股东应占亏损2894.6万元 同比由盈转亏 [1]
中国通才教育(02175.HK):张中华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成员
格隆汇· 2025-08-29 17:37
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变动 - 自2025年8月29日起执行董事张中华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成员 [1] - 独立非执行董事胡斌红同日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成员 [1] - 此次变动涉及提名委员会组成结构调整 [1]
中国通才教育(02175) - 提名委员会职权范围
2025-08-29 17:18
提名委员会组成 - 最少由三名成员组成,大部份为独立非执行董事[5] 会议相关规定 - 通知期不少于七天,提前三天送出[5][9] - 法定出席人数为两位成员[9] 委员会职责与授权 - 每年检讨董事会架构等多项内容[11][12][13] - 获董事会授权处理多项事项并获充足资源[10] 汇报与记录 - 向董事会汇报决定或建议,除非受限[18] - 会议秘书存备完整会议记录并按程序发送[19] 章程与职权范围 - 公司章程适用且未被取代的条款继续适用[15] - 董事会可修订、补充及废除职权范围[16] - 中、英文版歧义以英文版为准,2021年采纳2025年修订[17][18]
中国通才教育(02175) - 董事名单与其角色和职能
2025-08-29 17:16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中国通才教育集团有限公司,股份代号2175[1] 人员任职 - 执行董事有张志伟(主席)、牛小军、张中华[2] - 独立非执行董事有昝志宏、胡玉亭、王志华、胡斌红[2] 委员会信息 - 董事会设审核、薪酬、提名三个委员会[2] - 张志伟为提名委员会主席[2] - 胡玉亭为薪酬委员会主席[2] - 王志华 为审核委员会主席[2] - 昝志宏是审核、提名委员会成员[2] - 张中华是提名委员会成员[2] - 胡斌红是薪酬、提名委员会成员[2]
中国通才教育(02175) - 提名委员会组成变动
2025-08-29 17:14
人员变动 - 自2025年8月29日起提名委员会组成变动,张中华女士和胡斌红先生获委任[3] - 变动后提名委员会由张志伟等五人组成[3] 人员构成 - 公告日期执行董事为张志伟、牛小军及张中华女士[5] - 公告日期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昝志宏等四人[5] 变动原因 - 变动因应2025年7月1日生效的规则及守则修订作出[3]
用创新犁铧深耕中国制造沃土,从绿源28年坚守看产业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搜狐网· 2025-07-02 16:01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从金华一家小厂发展为行业标杆企业,28年深耕实业,反映中国制造业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变 [1] - 公司成长轨迹证明创新基因和产品品质是持久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1] 创新战略 - 公司采用"庖丁解牛"式精准创新,直击行业痛点与用户需求,提出"全场景轻出行"战略 [2] - 战略覆盖上下班通勤、接送孩童、宠物出行、即时配送、短途休闲等多种中短途、中低速、中低负载场景 [2] - 首创液冷电机技术并承诺十年质保,解决电机寿命短问题 [2] - 研发陶瓷刹车并承诺三年质保,提升安全基准 [2] - 突破SOC精准电量显示技术,缓解用户"里程焦虑" [2] 产品品质与责任 - 公司坚守"安全耐用"底线,即使增加成本也不妥协 [5] - 液冷电机十年质保延长产品寿命,降低制造环节碳排放 [5] - 陶瓷刹车技术体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 [5] - 公司对产品全生命周期负责,将循环经济与"双碳"目标转化为消费者可感知的体验 [5] 市场布局 - 公司布局多元化场景,产品包括电助力自行车(LYVA)、休闲三轮车等,覆盖不同年龄和需求群体 [6] - 公司实施"产业链出海"策略,聚焦亚非新兴市场,推动产品、技术标准和产业生态协同输出 [8] 发展理念 - 公司倡导长期主义,超越短期逐利,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用户需求为导向、诚信为灵魂 [9] - 公司在AI机器人底盘、车联网等前沿领域布局,展现技术创新的持续投入 [9] - 公司的发展范式为中国制造业提供借鉴,强调定力、智慧和格局的重要性 [9]
中国通才教育(02175)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5-22 16:31
学院市场地位与规模 - 2023/2024学年公司在山西省所有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中按民办本科高校在校生人数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15.7%[7] - 2023/2024学年集团按全日制学生收生人数计为山西省排名第二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市场份额为15.7%[25] 学院收生情况 - 学院收生总数从2011/2012学年约8000名增至2024/2025学年的19313名[7] - 2024/2025学年,学院全日制在校学生总人数19313名,较2023/2024学年下降0.8%[9] - 2024/2025学年,学院新招学生5256名,较2023/2024学年下降6.8%[9] - 2024/2025学年本科课程学生数目为19313名,较2023/2024学年的19463名有所下降[13] - 2024/2025学年学院招生计划为5541人,较2023/2024学年减少311人,实际报读人数为5256人[15] 学院师资与校区情况 - 截至2025年2月28日,公司雇用753名全职教师及511名兼职教师[7] - 截至2025年2月28日,学院两校区总面积约621147平方米,建筑空间约410263平方米[7] 学院专业设置情况 - 报告期内,学院本科专业及方向总数达50个,新增3个本科专业[7] 学院毕业生情况 - 2023/2024学年,学院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约96.54%[8] 学院学费情况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平均学费为15585.3元,较2024年2月29日增长0.2%[12] 公司海外办学申请情况 - 公司于2021年6月向加州私立高等教育管理局提出设立美国学校申请,2024年1月30日申请被拒,正积极寻找新代理商[17][18] 民办学校政策情况 - 2016年决定规定民办学校举办者可选择登记为营利性或非营利性民办学校,营利性可收取办学收益,非营利性收费受省级政府规章限制[19] - 2018年7月11日山西省规定学校举办者可自主选择学校性质,义务教育民办学校须为非营利性[20] - 2019年12月30日山西省颁布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实施办法和营利性民办学校监督管理实施办法[21] - 2019年10月29日山西省规定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收费情况,营利性民办学校收费项目及标准由学校独立厘定并披露[22] 学院登记性质相关情况 - 若学院成功登记为营利性民办学校,举办者权利及权益将以更明确有利方式得到保护[23] - 选择学院登记为营利性民办学校前,现行组织章程细则继续有效,非营利性学校有望享受更多优惠政策[24] - 山西省地方机关未颁布现有民办学校转营利性学校具体手续及营利性学校优惠税收和土地使用待遇具体条件[24] 集团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集团期内收益约1.831亿元,较2024年2月29日止六个月减少约100万元或0.5%[27] - 集团期内销售成本约1.069亿元,较2024年2月29日止六个月增加约180万元或1.8%[28] - 集团期内毛利约7610万元,较2024年2月29日止六个月减少约280万元或3.6%,毛利率为41.6%,较往期减少约1.3个百分点[29] - 集团本期其他收入及收益约570万元,较2024年2月29日止六个月减少约750万元或56.6%[30] - 集团期内行政开支约2970万元,较2024年2月29日止六个月增加约560万元[34] - 集团期内溢利约5180万元,较2024年2月29日止六个月减少约1580万元或23.5%[40] - 截至2025年2月28日,集团流动资产净额约4.264亿元,较2024年8月31日减少约1.291亿元[41] - 截至2025年2月28日,集团银行借款余额为0,资本负债比率为0%,2024年8月31日分别为1850万元和1.0%[42] - 截至2025年2月28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5.957亿元,较2024年8月31日减少1.002亿元[43] - 集团于期内全额归还截至2024年8月31日的银行借款,共计1850万元[44] 公司人员情况 - 截至2025年2月28日,公司拥有1690名雇员,较2024年2月29日的1720名减少30名[57]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公司产生的员工成本总额为人民币66.6百万元,较2024年2月29日止六个月的人民币63.9百万元增加人民币2.7百万元,增幅为4.2%[57] 公司股份计划情况 - 2024年9月1日及2025年2月28日,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的受托人持有于联交所购买的股份37,481,000股,总代价为人民币123.1百万元[60] - 自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获采纳以来,无股份根据该计划授出或同意授出[60] - 自采纳购股计划起,公司并无按此授出任何购股[61] - 2024年9月1日及2025年2月28日,根据购股计划可供授出的股份总数为50,000,000股[61]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根据公司所有计划授出的购股及奖励可发行的股份数目除以已发行股份的加权平均数为零[61] 公司人员权益情况 - 2025年2月28日,董事及公司主要行政人员及彼等的联系人无在公司及其相联法团的股份、相关股份及债权证中拥有任何权益或淡仓[62] 公司发展计划情况 - 公司计划使用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进行扩展项目,以巩固在中国山西省的领导地位及提高声誉[51] 公司股权结构情况 - 截至2025年2月28日,Niusanping Limited持股266,25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52.67%;牛健有限公司持股108,750,000股,占比21.51%;富途信託有限公司持股37,481,000股,占比7.41%[64] - 公司控股股东为Niusanping Limited,牛三平先生持有其52.67%股权[86] 公司人员任职情况 - 胡斌紅先生自2024年11月16日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66] 公司股份买卖情况 - 公司股份自2022年11月29日起暂停买卖,于2024年10月15日上午9时正起恢复买卖[69] - 公司股份于2022年11月29日起暂停买卖,2024年10月15日恢复买卖[86] 公司业绩刊发情况 - 截至2022年8月31日止年度及2023年2月28日止六个月业绩于2024年6月10日刊发,截至2023年8月31日止年度及2024年2月29日止六个月业绩于2024年6月19日刊发[71] 公司财务指标详细变化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183,057千元,2024年同期为184,056千元[76]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76,088千元,2024年同期为78,932千元[76]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公司除税前溢利51,767千元,2024年同期为67,626千元[76]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溢利51,767千元,2024年同期为67,626千元[76]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盈利0.11元,2024年同期为0.14元[76]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全面收益总额53,444千元,2024年同期为66,344千元[78] - 2025年2月28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442873千元,较2024年8月31日的1277371千元增长12.95%[79] - 2025年2月28日流动资产总值为622520千元,较2024年8月31日的777549千元下降19.94%[79] - 2025年2月28日流动负债总额为196172千元,较2024年8月31日的222088千元下降11.67%[79] - 2025年2月28日资产净值为1869191千元,较2024年8月31日的1815747千元增长2.94%[79]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期内溢利为51767千元[81]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期内其他全面亏损换算财务报表产生汇兑差额为1677千元[81]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33546千元,较2024年2月29日的69357千元下降51.63%[83]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116673千元,较2024年2月29日的108151千元增长7.88%[85]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18762千元,较2024年2月29日的569千元增长3197.36%[85] - 2025年2月28日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95685千元,较2024年2月29日的773199千元下降22.96%[85] - 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客户合约总收益183,057千元,2024年2月29日为184,056千元[92] - 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银行利息收入4,875千元,2024年2月29日为9,424千元[92] - 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工资及薪金开支52,100千元,2024年2月29日为46,108千元[94] - 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67,626千元,2024年2月29日为51,767千元[101] - 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的2025年和2024年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468,036,000股[102] - 公司2025年和2024年期内均无支付或宣派股息[100] 公司税务情况 - 中国通才教育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利得税税率为16.5%,期内无应课税溢利未计提拨备[95] - 集团于中国内地成立的非学校附属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97] 公司资产收购与工程情况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公司以成本2.09806亿元收购资产,高于2024年2月29日的8986.9万元;在建工程为1.87795亿元,高于2024年2月29日的7152.5万元[103] 公司财务项目对比情况 - 2025年2月28日贸易应收款项为9.9万元,高于2024年8月31日的3.5万元,其中应收学费9.3万元高于2024年8月31日的3.2万元,应收住宿费6000元高于2024年8月31日的3000元[104] - 2025年2月28日预付服务开支为2259.3万元,高于2024年8月31日的746.9万元;应收利息77.4万元,高于2024年8月31日的22.1万元;其他应收款项336.9万元,低于2024年8月31日的379.9万元[106] - 2025年2月28日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非上市投资为0,低于2024年8月31日的7012.8万元[108] - 2025年2月28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95685亿元,低于2024年8月31日的6.95897亿元,其中现金及银行结余4.14642亿元,低于2024年8月31日的6.95897亿元;定期存款1.81043亿元,2024年8月31日为0 [108] - 2025年2月28日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为4463.6万元,低于2024年8月31日的6365.5万元[109] - 2025年2月28日法定股本和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与2024年8月31日相比均无变化,分别为34.2万元和3.3万元[110] - 2025年2月28日资本承担为7.97789亿元,低于2024年8月31日的10.43062亿元,其中物业7.92553亿元,低于2024年8月31日的10.23437亿元;教学设施523.6万元,低于2024年8月31日的1962.5万元[111]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公司主要管理人员酬金为59.6万元,低于2024年2月29日的285.5万元[112] - 公司于本期全额归还截至2024年8月31日的银行借款1850万元[112]
中国通才教育(02175)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4-29 19:17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183,057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84,056千元人民币略有下降[3] - 期内毛利为76,088千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78,932千元人民币[3] - 除税前溢利为51,767千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67,626千元人民币[3] - 期内溢利为51,767千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67,626千元人民币[3] - 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11元,2024年同期为人民币0.14元[3] - 集团2024年某期收益约1.831亿元,较截至2024年2月29日止六个月的1.841亿元减少100万元或0.5%[45] - 集团2024年某期学费收益1.671亿元,较截至2024年2月29日止六个月的1.681亿元减少100万元或0.6%[45] - 集团2024年某期销售成本约1.069亿元,较截至2024年2月29日止六个月的1.051亿元增加180万元或1.8%[46] - 集团2024年某期毛利约7610万元,较截至2024年2月29日止六个月的7890万元减少280万元或3.6%[47] - 集团2024年某期毛利率为41.6%,较往期减少约1.3个百分点[47] - 集团本期其他收入及收益约570万元,较截至2024年2月29日止六个月的1320万元减少750万元或56.6%[48] - 集团2024年某期行政开支约2970万元,较截至2024年2月29日止六个月的2410万元增加560万元[51] - 集团2024年某期溢利约5180万元,较截至2024年2月29日止六个月的6760万元减少1580万元或23.5%[57] 公司资产与负债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2月28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442,873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8月31日的1,277,371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6] - 2025年2月28日流动资产总值为622,520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8月31日的777,549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6] - 2025年2月28日流动负债总额为196,172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8月31日的222,088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6] - 2025年2月28日资产净值为1,869,191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8月31日的1,815,747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6] - 截至2025年2月28日,集团流动资产净额约为4.264亿元,较2024年8月31日减少约1.291亿元[58] - 2025年2月28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5.957亿元,较2024年8月31日减少1.002亿元[58][60] - 2025年2月28日,集团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0元,较2024年8月31日减少约7010万元[58] - 截至2025年2月28日,集团银行借款余额为0元,较2024年8月31日的1850万元减少1850万元[59][61] - 截至2025年2月28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0%,2024年8月31日为1.0%[59] 公司股权与控股信息 - 董事认为公司的控股公司和最终控股公司Niusanping Limited拥有牛三平先生持有的52.67%股权[7] 公司成本与费用情况 - 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工资及薪金为52,100千元,退休金计划供款为13,715千元,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7,639千元等[17]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总额约6660万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约270万元或约4.2%[72] 公司税务情况 - 中国通才教育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产生的估计应课税溢利须按16.5%的税率缴纳利得税,集团于期内无应课税溢利未计提拨备[18] - 集团于中国内地成立的非学校附属公司须按25%税率缴纳中国企业所得税[19] 每股盈利相关数据 - 2025年2月28日及2024年2月29日,集团均无已发行潜在摊薄普通股,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期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均为505,517,000股[24][25] 贸易应收款项情况 - 2025年2月28日,贸易应收款项中应收学费93千元,应收住宿费6千元,共计99千元[26] 学院业务市场份额与排名 - 2023/2024学年,集团在山西省所有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中市场份额为15.7%[28] - 2023/2024学年公司在山西省所有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中按全日制学生收生总数计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15.7%[32] - 按全日制学生收生人数计,集团为山西省排名第二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2023/2024学年市场份额为15.7%[43] 学院招生与学生人数情况 - 学院收生总数从2011/2012学年约8,000名增至2024/2025学年的19,313名[28] - 2024/2025学年,学院全日制在校学生总人数19,313名,较上一学年下降0.8%;新招学生5,256名,较上一学年下降6.8%[30] - 2024/2025学年参与本科课程2的学生数目为19,313人,2023/2024学年为19,463人[32] - 2024/2025学年学院招生计划是5,541人,较2023/2024学年减少311人,实际报读人数为5,256人[33] 学院专业设置情况 - 截至2025年2月28日,学院本科专业及方向总数达50个,新增3个本科专业[28] 学院毕业生情况 - 2023/2024学年,学院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约96.54%[29] 学院学费情况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平均学费为15,585.3元,较2024年2月29日的15,547.3元增加38元,变动百分比为0.2%[32] 公司业务申请情况 - 2024年1月30日,公司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经营可颁授学位的高等教育机构的申请被拒绝[36] 民办学校相关政策 - 2017年9月1日生效的“2016年决定”规定民办学校举办者可选择登记为营利性或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提供义务教育的学校须为非营利性质[37] - 2018年7月11日,山西省政府办公厅规定学校举办者可自主选择为营利性或非营利性学校,提供义务教育的民办学校必须为非营利性质[38] - 2019年12月30日,山西省多部门联合颁布《山西省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实施办法》,规定现有民办学校选择登记为不同性质学校的要求和程序[38][39] - 2019年12月30日,山西省多部门联合发布《山西省营利性民办学校监督管理实施办法》,类似国家级规则[39] - 2019年10月29日,山西省多部门联合颁布通知,规定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收费相关事宜,营利性民办学校收费项目及标准由学校独立厘定并披露[40] 营利性民办学校相关权益 - 学院若登记为营利性民办学校,举办者可取得运营溢利,清盘后可按规定取得余下资产[41] 公司上市所得款项情况 - 公司自2021年上市获得所得款项净额约为3.851亿元,截至2024年8月31日,尚未动用的上市所得款项约为3860万元[70] - 董事已议决更改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的用途,用于新北格校区的建设项目,预期2025年8月悉数据动用[71]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新北格校区建设项目未动用金额为1900万元[71] 公司或然负债与资产抵押情况 - 2025年2月28日,集团并无重大或然负债[64] - 2025年2月28日,集团并无抵押任何资产[65] 公司员工情况 - 2025年2月28日集团雇员1690名,2024年2月29日为1720名[72] 公司股份相关情况 - 截至2024年2月29日,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受托人持有3748.1万股股份,总代价约1.231亿元[75] - 2024年9月1日及2025年2月28日,购股计划可供授出股份总数为5000万股[76] - 截至2025年2月28日止六个月,根据公司所有计划授出的购股及奖励可发行股份数目除以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为零[76] - 股份自2022年11月29日起暂停买卖,2024年10月15日上午9时起恢复买卖[77][78] - 截至2022年8月31日止年度业绩及报告于2024年6月10日刊出,截至2023年8月31日止年度业绩及报告于2024年6月19日刊出[77] 公司守则遵守情况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作为自身守则,期内遵守守则条文[80]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规范董事证券交易行为,董事期内遵守该守则[81] 公司业绩审计情况 - 集团期内中期业绩未经审计,但已由审计委员会审阅[82]
中国通才教育(02175) - 2024 - 年度财报
2024-12-30 18:50
财务表现 - 公司本年度毛利为人民币157.5百万元,较去年减少17.4百万元或9.9%,毛利率为47.6%,较去年减少6.5%[1] - 公司录得溢利约人民币108.4百万元,同比减少约人民币28.9百万元或约21.0%[86] - 公司毛利率为47.6%,同比下降6.5个百分点[99] - 公司纯利率为32.7%,同比下降9.8个百分点[99] - 公司资产回报率为5.3%,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99] - 公司股本回报率为6.0%,同比下降2.0个百分点[99] - 公司流动比率为350.1%,同比下降23.9个百分点[99] - 公司2024年收益为人民币331,138千元,同比增长7.9百万元[104][112] - 公司2024年度收益为人民币331.1百万元,同比增长2.5%[152] - 学费收益为人民币302.4百万元,同比增长2.4%,主要由于招生人数增加[152] - 住宿费收益为人民币28.8百万元,同比增长3.2%,主要由于招生规模扩大[152] - 公司2024年销售成本为173.6百万元,较2023年的148.3百万元增加25.3百万元或17.1%[140] - 公司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19.4百万元,较2023年的28.1百万元减少8.7百万元[142] - 公司2024年度行政开支为人民币67.4百万元,同比增加人民币5.9百万元[155] - 公司2024年度资本开支为人民币272.1百万元,主要用于北格校区建设及教育设备采购[175] - 公司2024年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695.9百万元,同比减少人民币117.9百万元,主要用于支付北格校区在建工程款项[173] - 公司2024年度物业、厂房及设备为人民币1,026.7百万元,同比增加人民币164.4百万元,主要由于教学设备添置及北格校区在建工程增加[160] - 公司2024年度资本负债比率为1.0%,较2023年的1.1%有所下降[171] - 公司2024年度银行借款余额为人民币18.5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19.5百万元有所减少[171] - 公司2024年度流动资产净额为人民币555.5百万元,同比减少人民币86.5百万元,主要由于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159] 现金流与债务 - 公司截至2024年8月31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645.8百万元、港元2.7百万元及美元47.4百万元,较去年有所减少[8] - 公司本年度一年内偿还的债务为人民币1,625千元,较去年增加625千元[9] - 公司本年度通过预收学生学费及住宿费为资本开支和营运资金需求提供资金,未来将通过经营活动现金流、发行新股份、银行借款等方式满足流动资金需求[5] 校区建设与设施 - 公司已订约但未拨备的物业及教学设施支出为人民币1,043,062千元,较去年大幅增加[11] - 公司本年度开展北格新校区建设工程,包括实训楼、公寓、艺术学院教学楼等多栋建筑[14] - 公司北格校区的两幅土地尚未获得土地使用权证或房地产权证,总占地面积约为35,988平方米[45] - 公司龙城校区及北格校区的部分建筑及建设工程存在未取得房地产权证、房屋所有权证或建筑施工许可证等不合规情况[48] - 公司2024年经营两个校区,总面积为621,147平方米[115] 学生与招生 - 2023/2024学年全日制在校学生总人数为19,416名,较2022/2023学年增长2.3%[67] - 2023/2024学年新招学生5,639名,较2022/2023学年增长3.7%[67] - 2023/2024学年招生名额为5,852名,较2022/2023学年增长3.3%[77] - 2023/2024学年公司本科课程学生人数为19,416人,较2022/2023学年的18,978人增加438人[132] - 2023/2024学年公司招生计划为5,852人,实际报读人数为5,639人,较2022/2023学年增加185人[133] - 2023/2024学年公司平均学费为15,560.9元,与2022/2023学年的15,561.5元基本持平[131] - 公司2023/2024学年收生总数为19,416名学生[115] - 公司2024年毕业生初次就业去向落实率为96.54%[104][116] 市场份额与竞争 - 公司在山西省民办高等教育市场的份额为15.7%,排名第二[71] - 公司2023/2024学年在山西省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中市场份额为15.7%[115] - 公司在山西省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中的市场份额约为15.7%[135] 内部监控与合规 - 公司已实施内部监控措施以纠正所识别的缺陷,并确保会计、内部审计及财务申报职能的资源充足[60] - 公司已委聘第三方工程公司进行消防相关维护及翻新工程,并正在申请相关证书及许可[63] - 公司已制定内部监控措施,确保持续遵守中国相关法律法规[60] - 公司未完全遵守学校占地面积与就读学生人数的比率规定,但受处罚的风险较低[50] 业务扩展与战略 - 公司计划通过建设新设施、收购、改善课程组合、扩大教育服务范围及建设高质量教学团队来扩大业务及学校网络[122] - 公司计划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设立可颁授学位的高等教育机构,提供工商管理及市场学课程理学士学位[122] - 公司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设立高等教育机构的申请被拒绝,正在寻找新的代理商解决问题[136] 人力资源与薪酬 - 公司本年度薪酬总成本为人民币121.3百万元,较去年增加16.1百万元,雇员人数增加49名至1,712名[29] - 公司2024年全职教师人数为765名,兼职教师人数为519名[115] - 公司执行董事牛小军先生及张中华女士的薪酬将调整为每年人民币300,000元[187] 其他 - 公司本年度其他开支为人民币0.7百万元,较去年减少3.1百万元,主要由于前一年度汇兑产生的差额大于本期[3] - 公司截至2024年8月31日止年度的财务关键表现指标分析载于年报第3页的财务摘要及概要部分[52] - 2023/2024学年学院占地面积与就读学生人数的比率为每名就读学生31.99平方米,低于教育部规定的54平方米[59] - 公司2024年本科专业及方向总数为47个[115] - 公司参与中央退休金计划,按中国法规规定的比率计提退休金供款[190] - 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主要取决于学院的可招生人数,受教育机关批准的招生名额及学院设施的可容纳人数限制[186] - 公司与中国联属实体签订业务合作协议,提供民办教育活动所需技术服务、管理支持及咨询服务[200] - 截至2024年8月31日,公司并无重大或然负债[188]
中国通才教育(02175)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11-28 21:5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益为331,13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23,205千元人民币[2] - 2024年毛利为157,52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74,901千元人民币[2] - 2024年除税前溢利为108,41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37,256千元人民币[2] - 2024年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盈利为0.23元人民币,2023年为0.29元人民币[2] - 2024年换算财务报表产生汇兑差额为亏损56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收益7,029千元人民币[4]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1,277,37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084,395千元人民币[7] - 2024年流动资产为777,54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876,276千元人民币[7] - 2024年流动负债为222,08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34,271千元人民币[7] - 2024年学费收入302,364千元,住宿费收入28,774千元,客户合约总收益331,138千元;2023年学费收入295,326千元,住宿费收入27,879千元,客户合约总收益323,205千元[21][22]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19,392千元,2023年为28,083千元[21] - 2024年工资及薪金93,595千元,退休金计划供款22,752千元;2023年工资及薪金79,508千元,退休金计划供款20,241千元[25]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39,622千元,使用权资产折旧4,620千元;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37,710千元,使用权资产折旧2,751千元[25] - 2024年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108,416千元,2023年为137,256千元[36] - 2024年和2023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已发行普通股经调整加权平均数均为468,036,000股[36]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中应收学费为32千元,应收住宿费为3千元;2023年应收学费为13千元[37] - 2024年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项及其他资产为11,489千元,2023年为52,408千元[41] - 2024年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非上市投资)为70,128千元,2023年为10,011千元[46] - 2024年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为63,655千元,2023年为69,778千元[47] - 2024年合约负债中学费为130,379千元,住宿费为19,265千元,总计149,644千元;2023年学费为137,331千元,住宿费为19,804千元,总计157,135千元[50] - 2024年年初合约负债为157,135千元,年末为149,644千元;2023年年初为212,706千元,年末为157,135千元[51] - 本年度公司收益约3.311亿元,较2023年增加约790万元或2.5%,学费和住宿费收益均有增长[93] - 本年度销售成本约1.736亿元,较2023年增加约2530万元或17.1%,主要因人员、水电燃气、折旧摊销费用增加[94] - 本年度毛利约1.575亿元,较2023年减少约1740万元或9.9%,毛利率约为47.6%,较去年减少约6.5%[95] - 本年度其他收入及收益约1940万元,较2023年减少,主要因银行存款利息和政府部门奖励减少[97] - 本年度行政开支约6740万元,较2023年增加约590万元,主要因人员、咨询、后勤费用增加[100] - 本年度其他开支约70万元,较2023年减少约310万元,主要因前一年度汇兑差额大于本期[101] - 本年度溢利约1.084亿元,较2023年减少约2890万元或21.0%[106] - 截至2024年8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净额约5.555亿元,较2023年减少约8650万元[107] - 截至2024年8月31日,公司银行借款余额1850万元,资本负债比率为1.0%,较2023年8月31日的1.1%有所下降[109] - 截至2024年8月31日,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约10.267亿元,较2023年增加1.644亿元,主要因添置教学设备和新校区在建工程增加[110] - 截至2024年8月31日,银行借款约1850万元,2023年8月31日为1950万元;资本负债比率为1.0%,2023年为1.1%[114][115] - 本年度资本开支为2.721亿元,2023年为1.654亿元[116] - 截至2024年8月31日,已订约但未拨备的物业为10.23437亿元,教学设施为196.25万元;2023年物业为1800.63万元,教学设施为156.34万元[119] - 本期集团拥有1712名雇员,2023年为1663名,增加49名;本年度薪酬总成本约1.213亿元,2023年为1.052亿元,增加约1610万元[122] 税务相关情况 - 中国通才教育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利得税税率为16.5%(2023年:16.5%),本年度无应课税溢利未计提拨备[29] - 本年度公司于中国内地成立的非学校附属公司须按25%税率缴纳中国企业所得税[30] - 本年度公司无即期税项、年内支出及年内税项支出总额[32] 财务准则应用情况 - 本年度公司首次应用新订及经修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多数对财务状况及业绩无重大影响[15][17] - 应用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务报告第2号修订本影响会计政策披露,但未对财务状况及业绩构成重大影响[18][19] 应收款项及贷款情况 - 截至2024年8月31日,赎回应收款项已全数结清,应收一间前关联公司贷款已悉数结清[41][42] - 集团对人民币4,000,000元的应收贷款全数未偿还金额在2024年及2023年8月31日确认预期信贷亏损[44] - 公司2021年7月投资777万美元(约4980万元人民币)私募基金,2022年2月要求赎回719.7万美元(约4969.6万元人民币),截至2023年8月31日有3070.8万元人民币赎回应收款,2024年已偿还[55] - 2022年3月9日公司向前关联公司提供1000万元人民币免息贷款,原定于一年内偿还,后延长至2025年3月,截至2024年8月31日已全额偿还[57] 顾问服务及费用情况 - 2021 - 2023年4月公司签订1330万港元(约1167.6万元人民币)顾问服务协议,2023年确认470.2万元人民币顾问费开支[58] - 公司签订2000万元人民币土地使用权投标顾问服务协议,2023年收购土地使用权并将470万元人民币顾问费资本化,剩余1530万元人民币于2024年退还[58] 核数师意见及影响 - 核数师对公司2023年综合财务报表不发表意见,因无法取得相关事项充足适当证据[54][55][57][60] - 核数师认为除保留意见基础事项影响外,2024年综合财务报表按准则真实反映财务状况等[53] - 对2023年相关资产期末余额调整可能影响2024年业绩、现金流及报表披露[61] - 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无与核数师不同意见,认为2024年保留意见是2023年不发表意见后果性影响[62] - 审计委员会经讨论确认同意董事会立场及保留意见依据[62] - 预计该事项不再对2025年期初余额及综合财务报表产生影响[62] 业务市场排名及招生情况(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2024学年集团在山西省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中按民办本科高校在校生人数排名第二,市场份额15.7%[64][76] - 学院收生总数从2011/2012学年约8000名增至2023/2024学年19416名[64] - 截至2024年8月31日,集团雇用765名全职教师及519名兼职教师[64] - 2023/2024学年学院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约96.54%[65] - 2023/2024学年全日制在校学生总数19416名,较2022/2023学年上升2.3%[67] - 2023/2024学年新招学生5639名,较2022/2023学年上升3.7%[67] - 2023/2024学年招生名额5852个,较2022/2023学年增加185个,增长3.3%[68] - 2023/2024学年平均学费15560.9元,2022/2023学年为15561.5元,变动额0.6元[71] - 2023/2024学年学院招生计划5852人,实际报读人数5639人[74] - 2023/2024学年公司按全日制学生收生人数计为山西省排名第二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市场份额为15.7%[90] 公司运营相关事件 - 公司股份自2022年11月29日起暂停买卖,于2024年10月15日恢复买卖[8] - 2024年1月30日公司在美国加州经营可颁授学位高等教育机构的申请被拒,正积极寻找新代理商[79] - 自2024年5月27日起,牛三平辞任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等职,牛健辞任执行董事、公司行政总裁等职,牛小军获委任为公司授权代表[91] - 2024年6月20日,张志伟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及提名委员会主席[91] 民办学校政策情况 - 2016年决定于2017年9月1日生效,民办学校举办者可选择登记为营利性或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提供义务教育的学校须为非营利性质[81] - 2018年7月11日,山西省政府办公厅颁布意见,学校举办者可自主选择学校性质,义务教育民办学校须为非营利性[82] - 2019年10月29日,山西省多部门联合颁布通知,规范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学历教育收费[85] - 2019年12月30日,山西省多部门联合颁布民办学校分类登记实施办法和营利性民办学校监督管理实施办法[84] - 若学院成功登记为营利性民办学校,举办者权益更明确,学院有权决定收费,可获政策支持,但土地待遇或不同且须重新登记[87] - 公司咨询得知,选择营利性前学院现行章程继续有效,非营利性学校有望享更多优惠政策[89] - 公司董事认为学院情况会是当地政府制定条文考虑因素,当地政府不太可能施加无法达到的特殊规定[90] 股息及股东相关情况 - 本年度公司无支付或宣派股息(2023年:无)[33] - 董事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8月31日止年度派付股息,应届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5年2月18日举行[135][136] - 公司将于2025年2月13日至2月18日暂停办理股东登记手续,未登记股东需在2025年2月12日下午4时30分前交回股份过户文件[137] 公司治理及合规情况 - 截至2024年8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载的守则条文[139] - 独立非执行董事胡斌红先生自2024年11月28日起获委任为薪酬委员会成员,薪酬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44] - 截至2024年8月31日止期间,各董事遵守处理公司证券的标准守则[145] 公司业绩刊发及复牌情况 - 公司因接获指控无法刊发2022 - 2023年度及2023 - 2024年中期业绩,股份自2022年11月29日起暂停买卖[147] - 公司于2023年1月10日接获初始复牌指引,2023年11月3日接获额外复牌指引[147] - 2024年6月10日刊发截至2022年8月31日止年度及2023年2月28日止半年业绩,2024年6月19日刊发2023年8月31日止年度及2024年2月29日止半年业绩[147] - 复牌指引条件达成,股份于2024年10月15日上午9时正起恢复买卖[148] 业绩审阅及披露情况 - 审计委员会及董事会审阅集团截至2024年8月31日止年度的全年业绩及综合财务报表[150] - 全年业绩公告刊于联交所及公司网站,年度报告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在相同网站可供查阅[152] 上市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公司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3.851亿元,截至2024年8月31日,已动用7390万元,未动用3860万元[130] - 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3860万元,原用于北格校区教学楼建设1440万元和龙城校区翻新2420万元,项目已完成且成本低于预期[131] - 董事决定更改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用途,用于新北格校区建设,预计2025年8月动用完毕[133] 公司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4年8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本公司上市证券[134] 公司资产相关情况 - 2024年8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无抵押资产、无重大投资[124][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