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友和集团(02347)
icon
搜索文档
智通港股回购统计|7月17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7-17 09:14
公司回购动态 -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00670)单日回购250万股,金额726.31万元,年累计回购9225.8万股占总股本1.782% [1][2] - 中集集团(02039)单日回购94.74万股耗资642.45万元,年累计回购669.18万股占比0.220% [1][2] - 中国旭阳集团(01907)单日回购138万股金额348.58万元,年累计回购4092.4万股占总股本0.947% [1][2] 大额回购案例 - 蒙牛乳业(02319)单日回购20万股支出334.32万元,年累计回购435万股占比0.111% [1][2] - 捷利交易宝(08017)单日回购200万股耗资220.73万元,年累计回购3798.8万股占总股本6.330% [1][2] - 名创优品(09896)单日回购5.68万股金额199.92万元,年累计回购249.99万股占比0.201% [1][2] 中等规模回购 - 信利国际(00732)单日回购156.2万股支出187.44万元,年累计回购4153.2万股占比1.314% [1][2] - IGG(00799)单日回购39.5万股耗资170.27万元,年累计回购621.9万股占总股本0.533% [1][2] - 中电光谷(00798)单日回购400.8万股金额102.2万元,年累计回购5600万股占比0.745% [1][2] 小额回购情况 - 归创通桥-B(02190)单日回购5万股支出101.86万元,年累计回购143.25万股占比0.438% [1][2] - 康臣药业(01681)单日回购5万股耗资58.5万元,年累计回购509.5万股占总股本5.985% [1][2] - 枫叶教育(01317)单日回购119.8万股金额41.93万元,年累计回购4212.6万股占比1.418% [1][2] 微型回购记录 - 现代牙科(03600)单日回购10万股支出41.6万元,年累计回购330万股占比0.351% [1][2] - 希玛眼科(03309)单日回购18万股耗资31.98万元,年累计回购18万股占总股本0.014% [1][2] - 骏杰集团控股(08188)单日回购10万股金额9.2万元,年累计回购252万股占比0.524% [1][2]
友和集团:2025财年经调整纯利约2160万港元,同比下降8.0%
快讯· 2025-06-26 19:19
财务表现 - 总商品交易额为8 48亿港元 同比下降8 4% [1] - 收益为7 54亿港元 同比下降10 4% [1] - 经调整纯利为2160万港元 同比下降8 0% [1] - 建议派付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 015港元 [1] 运营数据 - 注册会员人数增至122 4万名 [1] - 承接订单数目减至43 3万份 [1] - 客单价增至1960港元 [1]
友和集团(02347) - 2025 - 年度业绩
2025-06-26 19:1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4/25财年总商品交易额约848.1百万港元,较23/24财年下降约8.4%[6] - 24/25财年承接订单数目减至约433,000份,23/24财年约为475,000份[6] - 24/25财年每份订单客单价增至约1,960港元,23/24财年约为1,948港元[6] - 24/25财年收益达753.8百万港元,较23/24财年下降约10.4%[6] - 24/25财年整体毛利率约15.7%,23/24财年约为14.5%[6] - 24/25财年经调整纯利约21.6百万港元,23/24财年约为23.4百万港元[6] - 24/25财年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约为20.5百万港元,23/24财年约为22.3百万港元,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4.13港仙,23/24财年为4.46港仙[6] - 24/25财年公司总商品交易额及收益较23/24财年分别减少约8.4%及10.4%[45] - 24/25财年总商品交易总额为8.481亿港元,较23/24财年的9.263亿港元下降8.4%[50] - 24/25财年注册会员数目为122.4万名,较23/24财年的110.8万名增长10.5%[50] - 24/25财年承接订单数目为43.3万单,较23/24财年的47.5万单下降8.8%[50] - 24/25财年客单价为1960港元,较23/24财年的1948港元增长0.6%[50] - 24/25财年大型电器收益为7.451亿港元,占比25.7%;23/24财年大型电器收益为8.362亿港元,占比21.6%[47] - 23/24财年及24/25财年的营运开支总额分别占相关年度总收益约12.3%及13.4%[53]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收益为753795千港元,2024年为841148千港元[72]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已售货品成本为635674千港元,2024年为719315千港元[72]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除税前溢利为24131千港元,2024年为26368千港元[72] - 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年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20466千港元,2024年为22304千港元[72] - 2025年基本每股盈利为4.13港仙,2024年为4.46港仙;2025年摊薄每股盈利为4.13港仙,2024年为4.46港仙[72] - 2025年总收益为753,795千港元,2024年为841,148千港元,2025年较2024年有所下降[82] - 2025年直接商品销售所得收益为743,117千港元,2024年为835,524千港元,其中大型电器2025年收益191,759千港元,2024年为180,943千港元[82] - 2025年香港地区收益750,882千港元,2024年为831,703千港元;中国(香港除外)2025年收益2,069千港元,2024年为7,290千港元[82] - 2025年所得税开支为3,665千港元,2024年为4,064千港元,香港利得税按不同税率计算[91] - 2025年员工成本总额为36,744千港元,2024年为37,914千港元,其中薪金、津贴及其他福利2025年为31,378千港元,2024年为32,391千港元[92] - 2025年确认存货成本为635,674千港元,2024年为719,315千港元,2025年扣除存货减值亏损拨备392,000港元,2024年扣除1,657,000港元[92] - 2025年中期股息为7,403千港元,2024年为零;2024年末期股息为14,941千港元,2023年末期股息为12,000千港元[92] - 报告期结束后,公司董事建议2025年末期股息总额约为7,399,000港元,2024年为14,941,000港元[92] - 2025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溢利为20,466千港元,2024年为22,304千港元[93] - 收益由23/24财年约841.1百万港元减至24/25财年约753.8百万港元,降幅约10.4%[101] - 毛利由23/24财年约121.8百万港元减至24/25财年约118.1百万港元,减幅约3.0%,毛利率由23/24财年约14.5%升至24/25财年约15.7%[102] - 其他收入由23/24财年约8.9百万港元减至24/25财年约8.2百万港元[103] - 销售及分销开支由23/24财年约66.6百万港元增至24/25财年约68.1百万港元[104] - 行政开支由23/24财年约36.5百万港元减至24/25财年约32.6百万港元[105] - 融资成本由23/24财年约1.2百万港元增至24/25财年约1.4百万港元[106] - 所得税开支由23/24财年约4.1百万港元减至24/25财年约3.3百万港元,24/25财年实际税率约13.7%(23/24财年:约15.4%)[107] - 24/25财年年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约20.8百万港元,23/24财年约22.3百万港元,纯利率由23/24财年约2.7%升至24/25财年约2.8%[108] - 贸易应收款项由2024年3月31日约9.8百万港元减至2025年3月31日约6.7百万港元,2025年周转日数维持稳定于4日(2024年:4日)[109] - 贸易应付款项由2024年3月31日约50.0百万港元减至2025年3月31日约33.6百万港元,2025年周转日数维持稳定于24日(2024年:21日)[110] - 24/25财年经调整纯利为23,379千港元,23/24财年为21,577千港元[114] - 2025年3月31日银行存款抵押金额约140万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130万港元[115]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有104名长期全职雇员,2024年3月31日为102名[116] - 24/25财年集团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约120万港元,23/24财年约7.8万港元[117] - 公司建议24/25财年末期股息每股0.015港元,总金额739.901万港元,23/24财年分别为0.030港元和1493.466万港元[12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友和电商平台涵盖100,000个SKU,约70%由3P模式贡献[17] - 公司1P模式专注于数码娱乐、手机通讯等具备供应链优势的品类,是核心收益来源及盈利支柱[56] - 公司1P模式下部分产品涵盖多阶段服务流程,整合至统一运营体系可提升客户满意度[57] - 公司运营友和及J SELECT两个高度互补的品牌,采用OMO业务模式[49] 业务发展举措 - 2024年8月推出YOHO First付费会员计划,会员每年缴399港元会费[18] - 2025年4月推出“闪电送货”服务[19] - 2024年9月收购J SELECT,对价股份每股1.00港元,较收市价溢价66.67% [20] - J SELECT拥有超600,000名中高端会员群体[20] - 2025年5月友和App上线[21] - 公司积极构建跨境电商业务营运,助力“香港进口”产品进入内地市场,协助内地产品走向国际市场[26] - 公司率先投资多项关键基础能力,优化客户体验并提升营运效率[27] - 公司关注并探索Web3技术潜在应用,以提升平台效率和用户参与度[29] - 公司适度精准投入资源布局东南亚市场,为扩张打基础[30] - 2025年4月公司推出闪电送货物流服务,包括即日送达、全港超1000个顺丰网点即日自取等多项服务[37] - 2024年9月公司完成首宗策略性收购,以现金及151.6万股新股收购J SELECT,代价比收购协议签署当日收盘价溢价66.67%[38] - 2025年6月中旬公司于K11 MUSEA开设首间J SELECT Beauty概念店[39] - 2025年5月友和App正式上架至香港各应用程式商店,公司产品组合涵盖20个主要类别[41] - 2024年8月公司推出YOHO First付费会员计划,缴付399港元年费可享专属礼遇[43][44] - YOHO First计划注册人数稳定增长,吸引忠实用户、重要购物周期客户和价值型消费者[44] - 公司于2024年下半年起构建跨境业务营运架构,微信小程序进入试运营阶段[62] 地区市场表现 - 24/25财年香港零售总额同比下跌约6.5%至3963亿港元,非必需品类别跌幅显著[3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集团面临业务竞争、客户维系、冒牌产品、网络安全等主要风险及不确定因素[71] - 一人兼任主席及行政总裁职务,董事会将检讨企业管治架构成效[124][125] 其他重要内容 - 本年度回购约590万股股份[22] - 建议派发每股0.015港元末期股息,全年股息每股0.030港元[22] - 2025年3月31日净现金约为191.5百万港元,2024年3月31日约为230.9百万港元[6] - 2025年3月31日,公司股本约为385,000港元,自2024年3月31日起减少约3,000港元[64] - 2025年3月31日,公司回购5,882,000股股份,抵销收购J SELECT所涉及发行股份的影响[64] - 公司总现金状况由2024年3月31日约229.6百万港元下降17.2%至2025年3月31日约190.2百万港元[65] - 2025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约4.4百万港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约44.4百万港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约39.0百万港元[65] - 2025年3月31日银行存款抵押金额约140万港元,2024年3月31日为130万港元;24/25财年资本开支约120万港元,23/24财年约为7.8万港元[66] - 2025年及2024年3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均为零[67] - 2022年5月26日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7470万港元,截至2025年3月31日已动用约3960万港元[68]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3510万港元,计划按招股章程使用,部分项目预期时间延长至2026年3月31日或之前[69]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39,954千港元,较2024年的35,583千港元有所增加[7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为315,942千港元,较2024年的337,069千港元有所减少[7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为72,220千港元,较2024年的79,995千港元有所减少[7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243,722千港元,较2024年的257,074千港元有所减少[7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非流动负债为12,443千港元,较2024年的17,852千港元有所减少[74]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资产净值为271,233千港元,较2024年的274,805千港元有所减少[74] - 公司控股股东胡发枝先生及徐嘉颖女士通过各自公司拥有公司合共62.0%股权[76] - 本年度公司首次应用多项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修订本,对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78] - 已颁布但未生效的准则中,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生效[79][80][81] - 公司作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从事销售电子产品、家电及生活时尚产品[75] - 报告期后公司以11.1万港元购回17.8万股股份,截至报告日期尚未注销[121] - 报告期内公司无重大收购、出售、重大投资及重大投资未来计划[120] - 报告期公司或附属公司除已披露外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122] - 报告期董事会采纳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C1企业管治守则原则及条文[123] - 报告期公司除偏离企业管治守则C.2.1条外遵守所有适用条文[123] - 24/25财年集团未用货币借款等工具对冲外币投资[118] - 审核委员会已
友和集团(02347) - 2025 - 中期财报
2024-12-19 16:3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25年上半年收益为386,994千港元,同比下降2.3%[7] - 毛利率为15.2%,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7] - 期内溢利为11,153千港元,同比增长8.5%[7] - 每股基本盈利为2.24港仙,同比增长8.7%[7] - 现金净额状况为215,125千港元,同比下降6.8%[7] - 权益总额为271,045千港元,同比下降1.4%[7] - 调整后权益回报率为4.4%,同比下降4.1个百分点[7] - 公司总商品交易额为432.2百万港元,同比下降0.6%[25] - 公司收益为387.0百万港元,同比下降2.3%[19] - 公司毛利率增长至15.2%[19] - 公司纯利增长8.5%至11.2百万港元,经调整纯利增长12.5%至11.8百万港元[19] - 收益由23/24年上半年约396.3百万港元减少至24/25年上半年约387.0百万港元,降幅约2.3%[43] - 已售货品成本由23/24年上半年约337.3百万港元减少至24/25年上半年约328.0百万港元,降幅约2.8%[44] - 毛利由23/24年上半年约58.9百万港元增加至24/25年上半年约59.0百万港元,增幅约为0.1%,毛利率由14.9%增加至15.2%[45] - 其他收入由23/24年上半年约4.3百万港元增加至24/25年上半年约4.5百万港元,主要由于利息收入增加约0.2百万港元[46] - 销售及分销开支由23/24年上半年约33.6百万港元减少至24/25年上半年约32.0百万港元[47] - 行政开支由23/24年上半年约17.5百万港元增加至24/25年上半年约18.1百万港元,主要由于员工成本增加[50] - 所得税开支由23/24年上半年约1.2百万港元增加至24/25年上半年约1.8百万港元,实际税率由10.5%上升至13.6%[51] - 纯利由23/24年上半年约10.3百万港元增加至24/25年上半年约11.2百万港元,纯利率由2.6%上升至2.9%[52] - 24/25年上半年经调整纯利为11,839千港元,同比增长12.5%[60] - 2024年9月30日,公司总现金状况为213.8百万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减少6.9%[62] - 2024年9月30日,公司股本约为387,000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减少约1,000港元[62] - 2024年9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零,保持稳定[64] - 公司收益为386,994千港元,同比下降2.3%[96] - 公司期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11,153千港元,同比增长8.5%[96] - 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2.24港仙,同比增长8.7%[96] - 公司存货为96,778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84,351千港元有所增加[97]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0,391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27,942千港元有所增加[97]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为40,471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49,974千港元有所减少[97] - 公司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285,966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92,657千港元有所减少[97] - 公司资产净值为271,045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74,805千港元有所减少[9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实现期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11,153千港元[10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已宣派股息为14,980千港元[10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570千港元[10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1,816千港元[10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8,797千港元[10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2,449千港元[10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直接商品销售所得收益为383,242千港元,同比下降2.8%[10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提供广告服务所得收益为3,135千港元,同比增长74.3%[10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386,994千港元,同比下降2.3%[10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香港地区收益为385,620千港元,同比下降1.5%[10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利得税为1,85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4.6%[11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期內溢利为11,15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4%[11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总额为19,658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9%[11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物業、廠房及設備添置总额为905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16.7%[11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貿易應收款項为3,781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减少61.3%[11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貿易應付款項为40,471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减少19.0%[11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015港元,总金额为7,490千港元[11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使用權資產添置总额为3,48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3.7%[11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購股權確認開支总额为68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90.7%[12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貿易應收款項30日內为2,030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减少74.8%[11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通过联交所购回2,388,000股普通股,支付总代价1,529,000港元[124] -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在2024年为1,786千港元,相比2023年的1,871千港元有所下降[125] - 报告期后,公司通过联交所按总代价692,000港元购回1,066,000股普通股[127] - 公司于2024年10月2日至10月21日期间回购了1,066,000股股份,总代价为692,000港元[89]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0,391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127,942千港元有所增加[97]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为40,471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49,974千港元有所减少[97] - 公司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285,966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92,657千港元有所减少[97] - 公司资产净值为271,045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74,805千港元有所减少[9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实现期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11,153千港元[10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已宣派股息为14,980千港元[10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570千港元[10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1,816千港元[10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8,797千港元[10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2,449千港元[10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直接商品销售所得收益为383,242千港元,同比下降2.8%[10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提供广告服务所得收益为3,135千港元,同比增长74.3%[10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386,994千港元,同比下降2.3%[10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香港地区收益为385,620千港元,同比下降1.5%[108]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香港利得税为1,85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4.6%[11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期內溢利为11,153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4%[11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总额为19,658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9%[112]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物業、廠房及設備添置总额为905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16.7%[11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貿易應收款項为3,781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减少61.3%[11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貿易應付款項为40,471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减少19.0%[119]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015港元,总金额为7,490千港元[11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使用權資產添置总额为3,48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3.7%[115]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購股權確認開支总额为68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90.7%[121]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貿易應收款項30日內为2,030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减少74.8%[116] - 公司于2024年8月12日向独立第三方发行1,516,000股普通股,作为收购一组资产的部分代价[12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通过联交所购回2,388,000股普通股,支付总代价1,529,000港元[124] -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在2024年为1,786千港元,相比2023年的1,871千港元有所下降[125] - 报告期后,公司通过联交所按总代价692,000港元购回1,066,000股普通股[127] - 胡发枝先生及其配偶徐嘉颖女士合计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约64.48%的权益[133][138] - 文立先生通过Beyond Ventures Vehicle间接持有公司35,676,935股股份的权益[133][139] - 公司维持了上市规则规定的最低公众持股量25%[132] - 公司于2024年9月30日及2024年3月31日均无尚未偿还借款[129] - 公司于报告期内不存在任何资产抵押情况[131] - 公司于报告期内未向董事、高级管理层、控股股东及其各自的关联人士提供任何贷款或担保[130] - 公司主要股东Mearas Venture持有168,003,522股,占股33.65%[143] - 公司主要股东Wings Venture持有140,938,186股,占股28.23%[143] - Beyond Ventures Vehicle及其关联方持有35,676,935股,占股7.14%[143] - 公司于2023年7月21日根据购股权计划授出12,800,000份购股权[145] - 公司于2023年9月22日根据购股权计划授出14,504,000份购股权[146] - 报告期内,公司未根据购股权计划授出或行使任何购股权[147] - 购股权计划的有效期为上市日期起计十年,可根据条款提前终止[145] - 薪酬委员会认为,购股权计划无需设定表现目标或回拨机制,已足以保障公司利益[146] - 薪酬委员会认为,购股权计划有助于激励承授人,使其利益与公司及其股东的整体利益一致[146] - 报告期内,购股权计划无其他重大事项需经薪酬委员会审阅以供批准[147] - 胡叠枝先生(本公司主席、行政总裁、执行董事)在2023年8月31日授出1,000,000股购股权,每股行使价分别为2.00港元、2.50港元、3.00港元、3
友和集团(02347) - 2025 - 中期业绩
2024-11-28 20:30
财务表现 - 24/25年上半年总商品交易额为432.2百万港元,同比下降0.6%[2] - 24/25年上半年收益为387.0百万港元,同比下降2.3%[2] - 24/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15.2%,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2] - 24/25年上半年纯利为11.2百万港元,同比增长8.5%[2] - 24/25年上半年经调整纯利为11.8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2.5%[2] - 公司总商品交易额及收益较23/24年上半年分别减少约0.6%及2.3%[27] - 公司24/25年上半年总商品交易额为432.2百万港元,较23/24年上半年的434.7百万港元减少0.6%[33] - 公司24/25年上半年营运开支总额占收益比例维持在12.9%,与23/24年上半年持平[39]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总收益为386,994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96,278千港元略有下降[75] - 直接商品销售收益为383,242千港元,其中大型电器销售收益为110,652千港元,同比增长11.8%[75] - 公司收益从23/24年上半年的396.3百万港元减少至24/25年上半年的387.0百万港元,降幅2.3%[100] - 已售货品成本从23/24年上半年的337.3百万港元减少至24/25年上半年的328.0百万港元,降幅2.8%[101] - 毛利从23/24年上半年的58.9百万港元增加至24/25年上半年的59.0百万港元,增幅0.1%,毛利率从14.9%上升至15.2%[102] - 公司24/25年上半年录得除税前溢利12.9百万港元,实际税率13.6%[108] - 公司24/25年上半年录得纯利11.2百万港元,纯利率从2.6%上升至2.9%[109] - 公司24/25年上半年经调整纯利为11,839千港元,同比增长12.55%[117] 会员与订单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注册会员数增至1,174,000名,同比增长12.0%[2] - 24/25年上半年承接订单数为224,000份,同比下降4.7%[2] - 24/25年上半年每份订单客单价为1,927港元,同比增长4.2%[2] - 公司注册会员数目从23/24年上半年的1,048,000名增加至24/25年上半年的1,174,000名,增长12.0%[33] - 公司承接订单数目从23/24年上半年的235,000单减少至24/25年上半年的224,000单,减少4.7%[33] - 公司客单价从23/24年上半年的1,849港元增加至24/25年上半年的1,927港元,增长4.2%[33] 业务扩展与战略 - 3P模式总商品交易额同比增长233.8%,显示巨大增长潜力[19] - 公司完成对J SELECT的收购,涉及现金代价及每股1.00港元发行代价股份,发行价较资产收购协议签署当日收盘价溢价约66.67%[21] - J SELECT拥有超过60万名高消费力会员,为公司提供了新的客户来源及更丰富的数据库[23] - 公司推出YOHO First会员计划,会员年费399港元,提供超过45,000款产品额外7%折扣,近2,800款产品高达15%折扣,650款精品立减400港元[24] - 公司计划在24/25年实现显著发展,加快在大湾区的渗透[51] - 公司通过收购J SELECT实施双品牌战略,结合YOHO及J SELECT的独特优势,以扩大市场份额[45] - 公司预计广告销售业务将成为高利润收入来源,拥有近120万会员的坚实基础[47] - 公司将继续深耕1P模式,专注于电子电器垂直领域,并利用其在香港市场的领先地位[44] - 公司计划通过3P模式转型为综合型优质百货零售平台,提升购买频率及深化顾客忠诚度[47] - 公司在大湾区扩张,利用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的角色,引入高品质全球产品至内地市场[49] - 公司通过整合物流、仓储和后台支援等运营资源,优化双品牌成本结构,提升运营效率[45] 财务状况与资金使用 - 公司总现金状况从2024年3月31日的229.6百万港元减少6.9%至2024年9月30日的213.8百万港元[52]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银行存款金额约为130万港元,与2024年3月31日持平[53] - 公司在24/25财年投资约905,000港元于资本开支,较23/24财年的60,000港元大幅增加[53] - 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的资产负债比率为零,财务状况保持稳健[54] - 公司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74.7百万港元,截至2024年9月30日已动用34.5百万港元[56] - 公司计划通过自然增长抢占更高市场占有率的资金分配为15.2百万港元,已动用12.5百万港元[57] - 公司计划通过推出线上平台业务扩大电子商务平台的产品供应种类的资金分配为5.3百万港元,已动用1.5百万港元[57] - 公司计划将服务拓展至中国(尤其是大湾区)客户的资金分配为6.4百万港元,尚未动用[57] - 公司计划加强供应链能力的资金分配为6.9百万港元,已动用0.5百万港元[57] - 公司计划进一步投资于品牌管理及市场推广的资金分配为8.8百万港元,已动用2.3百万港元[57] - 公司计划扩大员工队伍以支持业务策略的资金分配为14.4百万港元,已动用8.2百万港元[57] - 公司存货从2024年3月31日的84,351千港元增加至2024年9月30日的96,778千港元,增长14.7%[64]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3月31日的127,942千港元增加至2024年9月30日的130,391千港元,增长1.9%[64] - 公司流动负债从2024年3月31日的79,995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9月30日的76,759千港元,下降4.0%[65] - 公司非流动负债中的租赁负债从2024年3月31日的17,852千港元减少至2024年9月30日的14,921千港元,下降16.4%[67] - 公司资产净值为271,045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274,805千港元略有下降[67] - 公司香港利得税开支为1,856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207千港元增长53.8%[80] - 公司递延税项资产从2024年3月31日的92千港元增加至2024年9月30日的187千港元,增长103.3%[64]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溢利为11,153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0,283千港元增长8.5%[84] - 公司员工成本总额为19,658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8,213千港元增长7.9%[81] - 公司确认的存货成本为328,008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37,341千港元下降2.8%[81] - 公司宣派及结付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030港元,总额为14,980,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2,000,000港元增长24.8%[82] - 公司建议宣派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期间的中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015港元,总额为7,490,000港元,2023年同期无中期股息[82] - 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添置总额为905,000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60,000港元大幅增长1,408.3%[85]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为3,781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9,785千港元下降61.4%[87]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为40,471千港元,较2024年3月31日的49,974千港元下降19.0%[90] - 公司购股权计划下未行使的购股权数量为23,832,000股,较2024年4月1日的26,016,000股下降8.4%[92] - 公司普通股已发行数量为496,950,000股,较2024年3月31日的497,822,000股下降0.2%[96] - 公司通过联交所回购2,388,000股普通股,总代价1,529,000港元[97] - 报告期后,公司再次通过联交所回购1,066,000股普通股,总代价692,000港元[98]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3月31日的9.8百万港元减少至2024年9月30日的3.8百万港元[110]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4年3月31日的50.0百万港元减少至2024年9月30日的40.5百万港元[111] - 公司24/25年上半年资本开支为905,000港元,较23/24年同期的60,000港元大幅增加[120] - 公司于2024年9月30日银行存款约1.3百万港元已抵押用于附属公司的银行担保函[118] - 公司于2024年9月30日在香港拥有101名长期全职雇员,较2024年3月31日的102名略有减少[119] - 公司于2024年10月通过联交所购回1,066,000股股份,总代价为692,000港元[126] - 公司于2024年9月30日及2024年3月31日均无尚未偿还借款[128] - 公司于报告期内无重大收购、出售或重大投资计划[125] - 公司于报告期内无任何重大资本承担及或然负债[121] - 公司于报告期内无收购或订立任何金融衍生工具作对冲用途[124] - 公司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最低公众持股量25%[130] - 公司建议派付24/25财年中期股息每股0.015港元,总额约为7,490,070港元[142] - 中期股息将于2025年1月17日或前后派付,记录日期为2025年1月2日[142] - 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时间为2024年12月27日至2025年1月2日[143] - 公司中期业绩公告及中期报告已刊载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144] - 审核委员会包括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一名非执行董事,主席为何润达先生[139]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并与管理层讨论公司未经审核的中期财务业绩[140] - 公司外聘核数师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对中期财务资料进行了审阅[140]
友和集团(02347) - 2024 - 年度财报
2024-07-19 07:10
财务表现 - 23/24财年收入为841,148千港元,毛利为121,833千港元,毛利率为14.5%[25] - 23/24财年现金净额为230,889千港元,权益总额为274,805千港元,经调整权益回报率为8.5%[26] - 总商品交易额为926.3百万港元,注册会员数为1,108,000,承接订单数为475,000,客单价为1,948港元[30] - 融资成本由22/23财年约0.9百万港元增加至23/24财年约1.2百万港元,增量借款利率上升[100] - 所得税开支由22/23财年约3.5百万港元增加至23/24财年约4.1百万港元[101] - 23/24财年实际税率下降至15.4%,主要由于不可扣税开支减少,包括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平值亏损减少[102] - 23/24财年纯利约22.3百万港元,纯利率上升至2.7%,主要归因于上市开支减少和成本管理措施[103] - 贸易应收款项由2023年3月31日约7.0百万港元增加至2024年3月31日约9.8百万港元,逾期少于30天的款项占比提高至90%[104] - 贸易应付款项由2023年3月31日约31.3百万港元增加至2024年3月31日约50.0百万港元,逾期少于30天的款项占比提高[109] - 23/24财年经调整纯利为23,379千港元,较22/23财年略有增长[115] - 公司股本约为388,000港元,较上年减少12,000港元,主要因为公司购回股份[118] - 公司总现金状况录得9.4%增长,主要由于短期银行存款增加和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被投资和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所抵销[119] - 资产负债比率于2024年及2023年3月31日分别为零[121] 业务发展 - 友和集团在23/24财年通过友和OMO业务模式实现了约926.3百万港元的总商品交易额,与去年持平[37] - 友和集团计划继续深耕电器及电子产品为核心的1P业务,致力争取更高的市场份额,对未来增长保持信心[45] - 友和集团在新一财政年度期望3P业务模式取得更好的成绩,该业务一直稳步发展,商户数量、产品数量和总商品交易额都在上升[46] - 友和集团在过去一年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和资源,计划更积极研究在东南亚发展的空间,做好前期准备[48] - 友和集团在过去一年开设了友和YOHO YouTube频道以加强线上推广,总观看次数达1,100万次[50] - 公司预期香港零售环境仍将充满挑战,但下半年經營壓力有望有所緩解,全球利率将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下降,将为股市及房地产市场注入动力,提振消费者信心及消费能力[142] - 公司将在大湾区等地市场复制成功的OMO模式,以差异化策略在中国内地市场脱颖而出[149] 社会责任 - 友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在23/24财年与基督教家庭服务中心合作,回收八项受控制电器以外的小型电器,以防止可能产生的污染和环境风险[doc id='159'] - 友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连续八年支持香港基督教服务处的“愿望成真”行动,向不同受益群体捐赠新型电子产品[doc id='160'] - 友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为持长者卡、乐悠卡或长者八达通的长者提供持续折扣,让他们享有全年优惠及促销活动期间的额外折扣[doc id='161'] - 友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持续推广Y Incubator及Y Charity计划,让符合资格的初创企业及本地慈善组织可豁免上架费、年费及佣金,入驻友和电子商务平台进行销售及筹款活动[doc id='162']
友和集团(02347)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6-27 19:22
财务表现 - 23/24财年总商品交易额为926.3百万港元,同比下降0.3%[1] - 23/24财年收益为841.1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6%[2] - 23/24财年整体毛利率为14.5%,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2] - 23/24财年经调整纯利为23.4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7%[2] - 23/24财年末期股息每股0.030港元,同比增长25%[2] - 公司23/24财年总商品交易额达到约926.3百万港元,收益约为841.1百万港元[25] - 公司23/24财年下半年总商品交易额和收益分别较去年下半年上升约10.2%和约9.3%[25] - 公司23/24财年纯利飙升约253.9%至约22.3百万港元,经调整纯利增加约1.5%至约23.4百万港元[26] - 公司23/24财年总商品交易额达到926.3百万港元,收益为841.1百万港元,受外部市场影响略有下降[34] - 公司2024年收益为841,148千港元,较2023年的855,076千港元略有下降[58] - 公司2024年年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为22,304千港元,较2023年的6,303千港元大幅增长[58] - 公司2024年直接商品销售收益为835,524千港元,较2023年的851,742千港元略有下降[69] - 公司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22,304千港元,较2023年的6,303千港元大幅增长[85] - 公司23/24财年收益为841.1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6%,主要由于全球经济环境动荡及本地消费者情绪疲弱导致网上销售收益减少[95] - 公司23/24财年毛利为121.8百万港元,同比下降7.1%,毛利率从15.3%下降至14.5%,主要由于产品组合拓展及促销活动增加[96] - 公司23/24财年其他收入增加至8.9百万港元,主要由于利息收入增加4.8百万港元[97] - 公司23/24财年销售及分销开支减少至66.6百万港元,主要由于物流及储存成本减少以及第三方服务供应商交易成本减少[99] - 公司23/24财年行政开支增加至36.5百万港元,主要由于租赁物业的管理费增长[100] - 公司23/24财年纯利为22.3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53.97%,纯利率从0.7%上升至2.7%,主要由于上市开支减少及成本管理措施[104] - 公司23/24财年经调整纯利(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为23,379千港元,较22/23财年的23,036千港元略有增加[111] 会员与订单 - 2024年3月31日注册会员数增至1,108,000名,同比增长15.3%[1] - 23/24财年承接订单数为475,000份,同比下降0.4%[1] - 23/24财年每份订单客单价为1,948港元,同比下降0.1%[1]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注册会员人数超过1.1百万,客单价约1,948港元[30] - 公司注册会员数目在23/24财年增长至1,108,000名,同比增长15.3%[36] - 公司承接订单数目在23/24财年为475,000单,同比略微减少0.4%[36] - 公司客单价在23/24财年为1,948港元,同比略微减少0.1%[36] 现金与财务状况 - 2024年3月31日净现金状况为230.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9.3%[2] - 公司总现金状况由2023年3月31日的约209.9百万港元上升9.4%至2024年3月31日的约229.6百万港元[50] - 公司于2024年3月31日的股本约为388,000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减少12,000港元,原因是购回2,178,000股股份[49] - 公司于2024年及2023年3月31日的资产负债比率均为零,财务状况保持稳健[52]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公司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为74.7百万港元,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为44.4百万港元[54] - 公司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为9,785千港元,较2023年的7,016千港元有所增加[90] - 公司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为49,974千港元,较2023年的31,339千港元显著增加[92] - 公司23/24财年贸易应收款项增加至9.8百万港元,其中90%为即期及结余逾期少于30日的应收款项[106] - 公司23/24财年贸易应付款项增加至50.0百万港元,主要由于存货水平上升以支持未来增长及满足预期需求[107] 业务发展 - 公司正在探索收购合并机会以加快发展[15] - 公司1P业务中大型电器类别的收入同比增长约29.2%,达约180.9百万港元[29] - 公司计划继续深耕电器及电子产品的1P业务,争取更高市场份额[19] - 公司积极研究在东南亚发展的空间,并做好前期准备[22] - 1P业务模式在中短期内仍是公司的主要贡献分部,特别是在电子产品及电器领域,涵盖全球知名品牌、多样化的产品系列以及正品保证[41] - 3P业务模式预计将在未来数年大幅推动总商品交易额的增长,带来附加销售及交叉销售机会,与1P业务模式产生协同效应[44] - 公司计划通过积极的营销活动、多样化的产品供应、增强的物流能力及数据驱动的销售策略加速3P业务模式的转型[45] - 公司将继续加强友和电子商务平台对知名品牌的招募,并通过创新促销活动优化订单转化率及提高客户留存率[46] - 跨境业务目前处于发展初期,中国内地及国际订单对整体业务的贡献非常有限,但公司计划在大湾区复制成功业务模式[47] - 公司正在组建专注于中国内地市场的专业团队,以制定及执行本地化战略,力争在中短期内大幅增加该地区的订单量[48] - 公司计划通过自然增长抢占更高市场占有率,已动用15.2百万港元,剩余2.7百万港元计划于2025年3月31日前动用[54] - 公司计划通过推出线上平台业务扩大电子商务平台的产品供应种类,已动用5.3百万港元,剩余4.2百万港元计划于2026年3月31日前动用[54] - 公司计划将服务拓展至中国(尤其是大湾区)客户,已动用6.4百万港元,剩余6.4百万港元计划于2026年3月31日前动用[54] - 公司计划加强供应链能力,已动用6.9百万港元,剩余6.7百万港元计划于2026年3月31日前动用[54] - 公司计划进一步投资于品牌管理及市场推广,已动用8.8百万港元,剩余6.8百万港元计划于2026年3月31日前动用[54] - 公司计划扩大员工队伍以支持业务策略,已动用14.4百万港元,剩余7.4百万港元计划于2026年3月31日前动用[54] - 公司计划收购电子商务相关行业的公司,已动用10.2百万港元,剩余10.2百万港元计划于2026年3月31日前动用[54] 产品与销售 - 公司2024年大型电器销售收益为180,943千港元,较2023年的139,998千港元增长29.2%[69] - 公司2024年手机通讯销售收益为133,212千港元,较2023年的85,128千港元增长56.5%[69] - 公司2024年美容及护理仪器销售收益为81,067千港元,较2023年的115,980千港元下降30.1%[69] - 公司2024年广告服务收益为4,974千港元,较2023年的3,252千港元增长53.0%[69] - 公司2024年专柜销售收益为650千港元,较2023年的82千港元增长692.7%[69] 技术与创新 - 公司推出私人AI购物助理Yoho AI Assistant,旨在提升购物体验[17][28] - 公司推出Yoho AI Assistant,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无缝融入零售体验,并通过大数据分析提高对消费者偏好及消费行为的了解[42] 市场与政策 - 公司预计2024年下半年全球利率下降将提振消费者信心及消费能力[39] - 公司预计人民币升值将减少香港居民跨境购物倾向,促进本地零售活动[39] - 公司预计香港政府推出的“你好,香港!”及“香港夜缤纷”等活动将促进深夜购物及娱乐活动,振兴零售业[40] 股东与股权 - 公司控股股东胡发枝先生及其配偶徐嘉颖女士通过英属处女群岛注册的全资投资控股公司共同持有公司62.4%的股权[63] 员工与成本 - 公司2024年员工成本总额为37,914千港元,较2023年的38,716千港元略有下降[82] - 公司2024年3月31日拥有102名长期全职雇员,较2023年减少3名[112] 股息与回购 - 公司23/24财年在联交所合共回购约2.2百万股份[27] - 公司2024年建议派付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030港元,总金额为14,934,660港元[84] - 公司2024年购回股份总数为2,178,000股,总代价为1,435千港元[94] - 23/24财年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030港元,总金额约为14,934,660港元[131] - 公司于2024年4月通过联交所回购590,000股股份,总代价为387,000港元[118] 税务与支出 - 公司2024年香港利得税支出为4,064千港元,较2023年的3,493千港元有所增加[80] - 公司23/24财年资本开支为78,000港元,较22/23财年的8.0百万港元大幅减少[113] - 公司2024年物業、廠房及設備添置總額為78,000港元,较2023年的7,974,000港元大幅减少[88] - 公司2024年使用權資產添置總額為5,750,000港元,较2023年的17,593,000港元大幅减少[89] 风险管理 - 公司主要货币资产及负债以港元、美元及日圆计值,面临日圆汇率波动风险[115] - 公司未在报告期内订立任何金融衍生工具作对冲用途[116]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主席与行政总裁由同一人担任,偏离企业管治守则[123] - 公司核数师德勤·关黄陈方会计师行确认财务数据与经审核财务报表一致[130] 股东会议与股份过户 - 公司股东周年大会将于2024年8月30日举行[132] - 公司将于2024年8月26日至8月30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以确定有权出席2024年股东周年大会并投票的股东身份[133] - 公司将于2024年9月6日至9月11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以确定获派建议末期股息的合资格股东权利[133] - 公司已回购部分股份,具体股本变动详情载于公告附注11[134] - 公司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年报将适时在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刊载[135] 其他 - 公司客户忠诚度计划的奖励积分每年到期,客户可在指定到期日前随时兑换奖励积分[75] - 公司未在报告期内进行任何重大收购、出售或重大投资[117]
友和集团(02347) - 2024 - 中期财报
2023-12-15 16:30
财务表现 - 23/24年上半年收入为396,278千港元,较22/23年上半年的448,200千港元有所下降[3] - 23/24年上半年毛利率为14.9%,较22/23年上半年的15.1%略有下降[3] - 23/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10,283千港元,较22/23年上半年的1,007千港元有显著增长[3] - 23/24年上半年现金淨額状况为218,795千港元,较22/23年上半年的211,266千港元有所增加[3] - 公司在报告期内的总商品交易额为434.7百万港元,较上一年同期减少约10.0%[13] - 公司在报告期内的收益为396.3百万港元,较上一年同期减少约11.6%[13] - 公司期内溢利达约10.3百万港元,较上一年同期大幅增加约921.2%[13] - 承接订单数量和客单价分别按期减少约8.6%和1.6%[17] - 收益由22/23年上半年约448.2百万港元减少至23/24年上半年约396.3百万港元,降幅约11.6%[18] - 已售货品成本由22/23年上半年约380.4百万港元减少至23/24年上半年约337.3百万港元,降幅约11.3%[19] - 毛利由22/23年上半年约67.8百万港元减少至23/24年上半年约58.9百万港元,降幅约13.1%[20] - 其他收入由22/23年上半年约2.9百万港元增加至23/24年上半年约4.3百万港元,主要由于利息收入增加约4.2百万港元[21] - 2023/24年上半年,经调整净利润为10519千港元,较22/23年上半年的15751千港元下降了33.2%[36]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淨額约为7470万港元,已分配的款项用途包括通过自然增长搶佔更高市场份额、推出线上平台业务扩大电子商务平台的产品供应种类等[41] - 未动用所得款项淨額约为4980万港元,已存入香港认可金融机构作为计息存款[43] 业务发展 - 公司已有逾440个注册商户进驻友和平台,引入约20,000个存货单位[11] - 公司预计在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1P业务模式和3P业务模式将提供合共60,000个非重复SKU[11] - 公司通过多次节日促销和闪购活动推动商户业务增长并提高转化率[12] - 公司的OMO业务模式有助于加强客户体验,推动客户群及营运规模增长[15] - 公司在線上和線下均设有业务据点,并准备就绪借助科技在OMO模式下运营零售业务[14] - 公司通过加强客户忠诚度和鼓励客户重复购买的会员计划促成客户群日益扩大[16] - 公司计划在未来几年内投入资源建立专门的中国业务团队,集中了解当地市场动态、客户喜好及新兴趋势,并实施本地化营销策略[56] - 公司预计友和平台上的SKU数量将继续呈爆发式增长,丰富的产品选择将能全面满足大湾区消费者群体的多样化需求[56] - 公司正积极寻求策略性收购以获得更多的增长机会,包括电子商务平台、上下游公司或品牌,以迅速扩大运营规模、巩固客户基础、提高供应链效率并发挥成本优化与业务整合的协同效应[50] 财务风险管理 - 贸易应收款项由2023年3月31日约7.0百万港元增加至2023年9月30日约7.4百万港元,週轉日數稳定在3日[29] - 贸易应付款项由2023年3月31日约31.3百万港元增加至2023年9月30日约34.0百万港元,週轉日數稳定在18日[33] - 公司的货币资产及负债主要以港元、美元及日圆计值,通过密切监察外汇汇率变动管理外汇风险[60] - 公司的若干主要附属公司因买卖产生以港元、美元及日圆计值的货币资产及货币负债而承受外币风险[61]
友和集团(02347) - 2024 - 中期业绩
2023-11-23 16:37
财务表现 - 23/24年上半年总商品交易额为434.7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0.0%[1] - 23/24年上半年收益为396.3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1.6%[2] - 23/24年上半年整体毛利率为14.9%,较22/23年上半年的15.1%略有下降[2] - 23/24年上半年经调整纯利为10.5百万港元,同比下降33.5%[2] - 23/24年上半年纯利为10.3百万港元,较22/23年上半年的1.0百万港元大幅增加921.2%[3] - 23/24年上半年总商品交易额和收益分别较22/23年上半年减少10.0%和11.6%,总商品交易额为434.7百万港元,收益为396.3百万港元[18] - 23/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10,283千港元,较22/23年上半年的1,007千港元大幅增长921.3%[82] - 23/24年上半年经调整纯利为10,519千港元,较22/23年上半年的15,751千港元下降33.2%[8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收益為396,278千港元,同比下降11.6%[4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個月,公司期內溢利及全面收益總額為10,283千港元,同比增長922.5%[4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收益为396.3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1.6%,主要由于香港消费者购买力受全球经济环境波动和消费情绪减弱影响[6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10,283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007千港元大幅增长[5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0206港元,基于500,000,000股加权平均股份数计算[54] - 期内溢利由22/23年上半年的1.0百万港元增加至23/24年上半年的10.3百万港元,纯利率由0.2%上升至2.6%[74] 会员与订单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注册会员数增加至1,048,000名,较2022年9月30日的876,000名增长19.6%[1] - 23/24年上半年承接订单数目为235,000份,同比下降8.6%[1] - 23/24年上半年每份订单的客单价为1,849港元,较22/23年上半年的1,880港元下降1.6%[1] - 23/24年上半年注册会员数目达到1,048,000名,较22/23年上半年增长19.6%[21] - 23/24年上半年承接订单数目为235,000,较22/23年上半年减少8.6%,客单价为1,849港元,减少1.6%[21] 现金与财务状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现金净额为217.5百万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209.9百万港元增长3.6%[4] - 公司于2023年9月30日的总现金状况为217.5百万港元,较2023年3月31日的209.9百万港元上升3.6%[38] - 公司于2023年9月30日及2023年3月31日并无动用任何未承诺银行融资,处于净现金状况[39] - 公司于2023年9月30日及2023年3月31日的资产负债比率为零[40] - 全球發售所得款項淨額約為74.7百萬港元,已動用24.9百萬港元,未動用49.8百萬港元[41] - 未動用所得款項淨額49.8百萬港元已存入香港認可金融機構或持牌銀行作為計息存款[42] - 公司流動資產淨值為246,027千港元,較2023年3月31日增加1,336千港元[45] - 公司總資產減流動負債為283,666千港元,較2023年3月31日減少4,199千港元[45] - 公司資產淨值為263,380千港元,較2023年3月31日減少1,481千港元[45] - 公司于2023年9月30日无任何重大资本承担及或然负债[86] - 公司于2023年9月30日无尚未偿还借款[92] 产品与市场 - 23/24年上半年主要产品类别收益中,主要电器占比25.1%,美容及个人护理占比13.7%,厨房用具占比10.9%[19] - 公司计划以中国内地富裕中产阶层为目标顾客,利用强大的供应链能力引进优质海外产品及独家分销品牌以抢占市场份额[35] - 公司计划在未来几年内投入资源建立专门的中国业务团队,集中了解当地市场动态、客户喜好及新兴趋势,并实施本地化营销策略[36] - 公司香港市場收益為391,343千港元,同比下降10.5%[50] - 公司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除外)市場收益為2,946千港元,同比下降54.4%[50] 运营与开支 - 23/24年上半年营运开支总额占收益的12.9%,较22/23年上半年的11.8%有所增加[24] - 公司2023年上半年员工成本总额为18,213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7,010千港元有所增加[53]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添置总额为60,000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463,000港元大幅减少[57]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贸易应收款项为7,369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7,016千港元有所增加[59] - 公司2023年上半年贸易应付款项为33,972千港元,较2022年3月31日的31,339千港元有所增加[60] - 公司2023年上半年确认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开支为236,000港元,2022年同期为零[62] - 已售貨品成本由22/23年上半年的380.4百万港元减少至23/24年上半年的337.3百万港元,降幅为11.3%[65] - 毛利由22/23年上半年的67.8百万港元减少至23/24年上半年的58.9百万港元,降幅为13.1%,毛利率由15.1%下降至14.9%[66] - 其他收入由22/23年上半年的2.9百万港元增加至23/24年上半年的4.3百万港元,主要由于利息收入增加[67] - 销售及分销开支由22/23年上半年的36.8百万港元减少至23/24年上半年的33.6百万港元,降幅为8.7%[69] - 行政开支由22/23年上半年的15.9百万港元增加至23/24年上半年的17.5百万港元,主要由于租赁场所的管理费用增加[70] - 融资成本由22/23年上半年的279,000港元增加至23/24年上半年的583,000港元,表示租赁负债增加[71] - 所得税开支由22/23年上半年的2.2百万港元减少至23/24年上半年的1.2百万港元,实际税率由69.0%下降至10.5%[73] - 贸易应收款项由2023年3月31日的7.0百万港元增加至2023年9月30日的7.4百万港元,周转日数维持稳定于3日[75] - 贸易应付款项由2023年3月31日的31.3百万港元增加至2023年9月30日的34.0百万港元,周转日数维持稳定于18日[77] - 公司23/24年上半年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的资本开支为60,000港元,较22/23年上半年的1.5百万港元大幅减少96%[85] 战略与发展 - 公司计划在23/24财年继续以“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方针,完善友和平台功能,并评估在新界东和新界西增设两间零售店的可行性[28] - 公司正在积极开发友和APP,并计划在不久的将来推出,目前SKU数目已达约46,000个[29] - 公司预计短期内香港零售业仍将疲软,但长期具备可持续发展潜力,计划通过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来增强市场竞争力[26] - 公司计划通过策略性收购扩大运营规模、巩固客户基础、提高供应链效率并发挥成本优化与业务整合的协同效应[30] - 公司预计3P业务模式短期内仍处于“爬坡期”,将积极引进更多优质商家,尤其是美容及护肤产品、生活用品、保健产品、家居必需品及电子电器配套产品的商户[31] - 公司计划加大商户支持力度,通过增加产品曝光度、推行具成本效益的客户获取方式、完善佣金结构及提高营运效率,激励商户积极进驻平台[32] - 公司计划向主要商户提供全面配送服务,通过管理储存、包装和配送帮助商户实现降本增效,提升整体用户体验[3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友和平台已有超过440个注册商户,引入约20,000个SKU,预计23/24财年将提供共60,000个非重复SKU[16]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就报告期派付任何中期股息[107] - 公司中期业绩公告及中期报告已发布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108] - 公司执行董事为胡发枝先生及徐嘉颖女士[108] - 公司非执行董事为文立先生、薛永康先生及Adamczyk Alexis Thomas David先生[108]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钱中山博士、梁硕玲博士及何润达先生[108] - 公司已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最低公众持股量25%[94] 员工与资本 - 公司于2023年9月30日拥有106名长期全职雇员,较2023年3月31日的105名增加1名[83]
友和集团(02347)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07-10 18:12
财务状况 - 22/23财年现金净额状况为211,266千港元,权益总额为264,861千港元,经调整权益回报率为8.7%,资产负债比率不适用[6] - 22/23财年总商品交易约为929百万港元,较21/22财年的874百万港元按年增长约6.3%[10] - 22/23财年收益为855,076千港元,毛利为131,200千港元,毛利率为15.3%,年内溢利为6,303千港元,经调整纯利为23,036千港元,经调整纯利率为2.7%[24] - 22/23财年总商品交易额为929.2百万港元,注册会员数目为961,000,承接订单数目为477,000,客单价为1,950港元[27] - 本财年经调整纯利稍跌,因上市后合规额外经营开支增加、系统开发投入及新业务前期投入[30] - 22/23财年总收益为85180万港元,21/22财年为78730万港元[51] - 公司线上通过友和电子商务平台、线下通过零售店网络开展业务,22/23财年总商品交易额为92920万港元,较21/22财年增长6.3%[53][54] - 22/23财年注册会员数目为96.1万人,较21/22财年增长24.0%[54] - 22/23财年承接订单数目为47.7万单,较21/22财年增长3.0%,复合年均增长率为36.8%[54][57] - 22/23财年客单价为1950港元,较21/22财年增长3.3%[54] - 报告期内总商品交易额及收益分别稳健增长约6.3%及8.2%,香港零售市场同期升幅约6.9%[74] - 报告期内经调整纯利约为23.0百万港元,21/22财年约为26.2百万港元,同比减少[74] - 经调整纯利减少归因于上市后额外经营开支、系统开发投资增加及新业务发展初步成本增加[74] - 22/23财年总商品交易额增长约6.3%,总收益增长约8.2%[77] - 22/23财年平均每月活跃用户超170万名,2023年3月31日注册会员超961,000名[80] - 22/23财年承接订单数目及客单价分别按年增长3.0%及3.3%[82] - 已售货品成本从21/22财年约667.3百万港元增至22/23财年约723.9百万港元,增幅约8.5%[88] - 其他收入从21/22财年约28,000港元增至22/23财年约6.2百万港元[89] - 22/23财年即期及结余逾期少于30日的贸易应收款项占总额的81%(21/22财年:87%)[97]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2年3月31日约38.1百万港元减至2023年3月31日约31.3百万港元,周转日数稳定于18日[98] - 22/23财年收益约8.551亿港元,较21/22财年的约7.901亿港元增加约8.2%[118] - 22/23财年毛利约1.312亿港元,较21/22财年的约1.227亿港元增加约6.9%,毛利率由21/22财年约15.5%降至22/23财年约15.3%[119] - 22/23财年其他亏损约210万港元,较21/22财年的约460万港元减少[120] - 22/23财年除税前溢利约980万港元,21/22财年约450万港元;22/23财年实际税率约35.7%,21/22财年约105.0%[122] - 22/23财年纯利约630万港元,21/22财年净亏损约22.5万港元,纯利率由21/22财年约0.0%升至22/23财年约0.7%[122] - 贸易应收款项由2022年3月31日约770万港元减至2023年3月31日约700万港元,周转日数稳定于3日[123] - 贸易应付款项由2022年3月31日约3809.4万港元减至2023年3月31日约3133.9万港元[125] - 22/23财年集团投资约800万港元于资本开支,21/22财年约460万港元[12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已动用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1920万港元,尚未动用结余5550万港元[131] - 2023年3月31日,公司總現金狀況由2022年3月31日約12630萬港元上升66.3%至約20990萬港元[150] - 2022年3月31日及2023年3月31日,公司資產負債比率維持穩定為零[15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未動用所得款項淨額約為5550萬港元[153] - 22/23财年公司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项目约800万港元,较21/22财年的460万港元有所增加[168] 股息分配 - 董事会拟就22/23财年宣派末期股息每股0.024港元,总金额约为12百万港元,待股东批准[11] 业务发展 - 公司过去一年投入技术资源对系统进行全面升级,以利未来五至十年发展[13] - 2023年3月公司与日本城合作,首阶段在全港30间日本城门店提供友和电商平台订单自取服务[15] - 2022年10月公司第三间旗舰店落户铜锣湾,占地约一万呎,提供超24,000款电子产品及电器,营业额短时间追近现有两间旗舰店[33] - 2022年11月公司推出商户加盟模式,管理层认为中长期会带来可观交易额,与自营商品互相带动流量及交易[34] - 公司正物色直播资源合作方,期望推出直播销售带来业绩增长点[35] - 公司开发客户稍满意的App前期投资至少数百万港元,新财年很可能推出[36] - 2022年11月推出3P业务模式,吸引第三方商户进驻平台[73] - 2022年11月推出3P业务模式,2023年3月31日有逾270个注册商户进驻,引入约10,000个新SKU,预计年底提供60,000个非重复SKU[75] - 2022年10月在香港岛铜锣湾设立占地12,000平方呎的旗舰店,提供逾24,000项活跃SKU[75] - 2023年3月与日本城建立战略合作,首阶段消费满300港元可在全港30间日本城门店免费取货,上午九时前下单享“即日取货”[76] - 公司与日本城战略合作收益复合年均增长率为48.7%,22/23财年收益达85510万港元[49] - 公司计划于23/24财年在新界东及新界西设立两间大型零售店[160] - 公司增长策略包括针对小型电子商务平台、上下游公司或品牌的并购计划[134] - 公司计划于未来提供额外增值服务,包括数码广告服务,预期3P业务模式收入成主要增长动力[136] - 公司正探索与领先物流公司在即时送货服务的潜在合作[160] - 公司引入3P业务模式,通过多元化产品供应和收益来源促进增长[161] - 计划未来向商户提供全面配送服务,提升用户购物体验和市场竞争力[162] - 计划专设中国业务团队,加强大湾区市场推广,引入3P模式增加SKU[163] 会员与客户评价 - 公司拥有接近100万的庞大会员群体[15] - 公司在主要搜索引擎公开评价累计获约六千个客户反馈,平均分在4.5/5至4.9/5之间[17] - 报告期内公司收到约三万个客户评价,平均分在4.5/5至4.7/5之间[17] - 报告期内消费者委员会转介的投诉个案下半年每月维持在单位数字[17] - 22/23财年注册会员数目为961,000,较21/22财年增长24.0%[54] - 截至年报日期,注册会员超1,000,000人[73] - 22/23财年平均每月活跃用户超170万名,2023年3月31日注册会员超961,000名[80] 市场环境 - 2022年因宏观经济因素,香港零售市场表现疲软,消费者购买力受压制[46] - 2022年零售業銷售總值達約3499億港元,電器及其他未分類耐用消費品銷售額約為428億港元[134] - 公司预计零售业复苏趋势持续,但香港零售市场仍需时间全面复苏[158] 公司战略与规划 - 未来公司将推动可持续发展,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加强与供应商和业务伙伴合作[29] - 公司管理层认为自营业类别市场占有率有提升空间,新推出的商户加盟模式和跨境电商有发展潜力[18] 风险因素 - 公司业务面临激烈竞争、冒牌产品、网络安全等风险[132] - 公司绝大部分货币资产及负债主要以港元、美元及日圆计值,港元与日圆汇率波动或影响公司表现及资产价值[195] 上市相关 - 2022年5月26日,公司提呈發售5500萬股普通股,每股發售價2.10港元,全球發售所得款項淨額約為7470萬港元[152] - 2022年6月10日公司成功上市,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7470万港元[167] 社会责任 - 公司与基督教家庭服务中心合作回收小家电,与欧绿保合作翻新电器赠予弱势社群[175] - 公司推出慈善支援计划Y Charity,与香港基督教服务处开展多项慈善活动[176]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 - 董事会对环境、社会及管治策略和报告负责,审核委员会监督相关倡议[179] - 环境方面目标包括在26/27财年前确保废气、废物、能源消耗密度与业务增长一致等[182] - 公司密切监察本地及国际法律监管规定遵守情况,受香港环保署相关条例影响[188]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2022年4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电子商务及线下零售相关内容[199]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范围涵盖公司在香港的营运,包括总部、零售店及货仓[199] 其他 - 报告期内公司并无任何重大收购、出售、重大投资及重大投资的未来计划[196] - 2023年3月31日公司拥有105名长期全职雇员,2022年3月31日为95名[194] - 特区政府消费券计划对公司业绩有正面帮助,但也带来服务稳定性压力和消费者体验影响[32] - 公司于2013年成立,同年推出友和电子商务平台及开展OMO零售业务,2017年底注册会员超10万人[40] - 2021年3月注册会员超500,000人,友和电子商务平台为香港最高网站流量以及线上零售额的电子产品及家电电子商务平台[71] - 21/22财年及22/23财年营运开支总额分别占相关年度总收益约11.6%及13.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