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原仁知服务(02352)
icon
搜索文档
东原仁知服务(02352)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18 18:50
股权收购 - 2023年1月31日公司透过共同控制实体的业务合并取得上海眩海科技有限公司99%股权,并对2022年度财务资料进行追溯重列[1] - 有关收购上海眩海科技有限公司事项所有适用百分比率低于5%,且总代价低于300万港元,获全面豁免遵守上市规则申报及公告规定[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向深圳迪瑞收购上海眩海99%股权,入账作共同控制下的业务合并[13] - 2023年1月31日集团以1元人民币收购上海眩海99%股权[61] - 2022年公司收购浙江中都和湖南金典,代价分别为7950万元和6170万元,确认客户关系分别为3060万元和1817.4万元,分配商誉分别为6466.5万元和4104.1万元[46] - 2022年4月1日公司取得绵阳瑞升控制权,确认客户关系776万元,分配商誉647.2万元[47] - 2022年6月23日公司收购浙江中都全部具表决权权益工具,交易产生收购成本40万元,商誉6.4665亿元[68] - 2022年6月23日公司收购湖南金典80%具表决权权益工具,交易产生收购成本32万元,商誉4.1041亿元[72] - 2022年4月1日重庆新东原取得绵阳瑞升1%表决权,拥有其51%表决权,绵阳瑞升成为附属公司[74] - 收购绵阳瑞升净资产总额为1.146亿元,收购资产净值为5730万元,商誉6472万元,收购成本4.5万元[75][76] - 2023年1月31日,公司通过共同控制实体的业务合并取得上海眩海科技有限公司99%股权,并对2022年度财务资料进行追溯重列[102] 财务数据对比(收益、利润等)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收益约7.064亿元,较2022年同期约6.064亿元增加约16.5%[3] - 2023年上半年物业管理服务收益约5.109亿元,占总收益约72.3%,较2022年同期约3.663亿元增加约39.5%[3] - 2023年上半年社区增值服务收益约1.203亿元,占总收益约17.0%,较2022年同期约1.14亿元增加约5.6%[4] - 2023年上半年非业主增值服务收益约7520万元,占总收益约10.7%,较2022年同期约1.261亿元减少约40.4%[4] - 2023年上半年毛利约1.276亿元,较2022年同期约1.457亿元减少约12.4%,毛利率约18.1%,较2022年同期约24.0%减少约5.9个百分点[4] - 2023年上半年报告期利润约3320万元,较2022年同期利润约5510万元减少约39.7%,公司股东应占报告期利润为3200万元,较2022年同期约5400万元减少约40.8%[4] - 2023年上半年收益为7.06403亿元,2022年同期为6.06355亿元,其中物业管理服务收益5.10895亿元(2022年:3.66254亿元),社区增值服务收益1.20283亿元(2022年:1.13956亿元),非业主增值服务收益7522.5万元(2022年:1.26145亿元)[36] - 2023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24.4万元,2022年同期为39万元,其中借款利息开支3.4万元(2022年:0),保理安排利息开支5.2万元(2022年:6.1万元),租赁负债利息开支15.8万元(2022年:32.9万元)[36] - 2023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开支前利润受核数师薪酬、存货成本、折旧费用等多项因素影响,所得税开支为513.5万元(2022年:1640.2万元)[37]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0.48元,2022年同期为0.96元,基于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利润及普通股加权平均数计算[41] - 2023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681.7万元,2022年同期为339.5万元,用于扩大物业组合及业务规模[4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使用权资产为587万元(2022年末:804.8万元),租赁负债为580.2万元(2022年末:817.5万元)[44] - 2023年6月30日无形资产账面净值为27740.4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28047.4万元[45] - 2023年6月30日按权益法入账的投资为2216.5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1977.4万元[51] - 2023年6月30日存货账面净值为4032.7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4003.2万元[53]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账面净值为65492.5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56499.9万元[54] - 2023年6月30日其他应收款项账面净值为4086.9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3433.5万元[54] - 2023年6月30日预付款项为3836.4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3125.8万元[56] - 2023年6月30日1年以内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53192万元,2022年12月31日为47984.4万元[56] - 商誉账面价值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均为18890.7万元,公司需测试商誉是否减值[4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66,991千股,金额为66,991千元人民币,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57]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262,544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258,888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59] - 2023年6月30日合约负债为206,944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12月31日的228,604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6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其他贷款3,700,000元人民币,年利率5.5%,还款期少于1年[6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采用合并会计使集团全面收益总额及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分别减少1,365,000元人民币[6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期间,经合并会计调整后,营业收入为606,355千元人民币,期内利润及全面收益总额为55,057千元人民币[64][6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期间,经合并会计调整后,每股盈利基本及摊薄为0.96元人民币[65] - 2022年12月31日合并会计重列后资产总额为12.70774亿元,较原先呈列增加9325万元[66] - 2022年12月31日合并会计重列后负债总额为7.87113亿元,较原先呈列增加1.1571亿元[67] - 自收购浙江中都日起至2022年6月30日,其为集团贡献收益196万元、纯利4.1万元[69] - 自收购湖南金典日起至2022年6月30日,其为集团贡献收益131.1万元、净亏损1.3万元[73] - 自收购日至2022年6月30日,绵阳瑞升贡献收益744.5万元及纯利117.5万元,若年初收购,上半年集团收益及利润分别为6.12128亿元及5530.8万元[77] - 报告期内,物业管理服务收益约5.109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约39.5%[86] - 2023年上半年物业管理服务总收益5.11亿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3.66亿人民币增长约40.0%,在管建筑面积5301.4万平方米,较2022年同期4738.4万平方米增加约11.9%[89][97][98] - 报告期内,社区增值服务收益约1.203亿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约1.14亿人民币增加约5.6%,占总收益约17.0%[99] - 报告期内,非业主增值服务收益约7520万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约1.261亿人民币减少约40.4%,占总收益约10.7%[101] - 报告期内,公司收益增加约1亿人民币或约16.5%至约7.064亿人民币,主要因物业管理服务收益增加[104] - 源自迪马集团的物业项目2023年上半年收益1.96357亿人民币,占比38.4%,在管建筑面积1575.4万平方米[89] - 源自联属公司的物业项目2023年上半年收益2290.8万人民币,占比4.5%,在管建筑面积354.6万平方米[89] - 源自独立第三方的物业项目2023年上半年收益2.9163亿人民币,占比57.1%,在管建筑面积3371.4万平方米[89] - 2023年上半年总收益7.06403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6.06355亿元增长16.5%,其中物业管理服务收益5.10895亿元占比72.3%,社区增值服务收益1.20283亿元占比17.0%,非业主增值服务收益0.75225亿元占比10.7%[105] - 2023年上半年销售成本5.788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4.606亿元增加25.7%,主要因物业管理项目及合约建筑面积扩大、分包成本增加[105] - 2023年上半年毛利1.276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1.457亿元减少12.4%,主要因部分服务收益减少[106] - 2023年上半年整体毛利率18.1%,较2022年同期的24.0%减少5.9个百分点,各业务线毛利率均下降[107][108]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300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820万元减少63.1%,因未收到上市奖励补贴[112] - 2023年上半年销售及营销开支1680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1060万元增加58.8%,因业务规模增长、采购物业项目及品牌推广[114][115] - 2023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开支前利润3830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7150万元减少46.4%,因毛利率下降、营销开支增加及未收到补贴[120]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510万元,较2022年同期的1640万元减少68.7%,因除税前利润减少[121]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等6.958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993亿元增加16.1%,因物业管理服务业务增长[123] - 2023年6月30日合约负债2.069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286亿元减少9.5%,年末通常较高因鼓励业主提前付款[126]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及手头现金约为1.323亿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2.217亿元[12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权益总额约为5.066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4.837亿元增加4.7% [130]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其他贷款约370万元,无抵押,年利率5.5%,并无任何资产抵押[131] - 报告期内雇员总成本约为人民币3.425亿元,2022年6月30日约为人民币2.718亿元[151] 业务规模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552个合约物业管理项目,合约建筑面积约6580万平方米,较2022年6月30日约6230万平方米增加约5.5%,在管项目511个,在管建筑面积约5300万平方米,较2022年6月30日约4740万平方米增加约11.9%[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在中国68座城市经营管理511个物业项目,总在管建筑面积约5300万平方米,已签管理项目552个,总建筑面积约6580万平方米[78] - 2023年6月30日在管建筑面积较2022年6月30日增加约11.9%至5300万平方米[86] - 源自迪马集团项目的在管建筑面积约1580万平方米,较2022年6月30日增加约8.6%[87] - 源自独立第三方项目的在管建筑面积约3370万平方米,较2022年6月30日增加约15.2%[88] - 2023年6月30日,住宅物业在管建筑面积约3350万平方米,占比约63.2%,较2022年同期增长约1.7个百分点;非住宅物业在管建筑面积约1950万平方米,占比约36.8%,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1.7个百分点[95][9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552个合约物业管理项目,合约建筑面积约6580万平方米,较2022年6月30日增加约5.5%[97] 股息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任何中期股息[6] - 公司董事未提议就2023年上半年宣派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也无;2022年末期股息每股0.14元,共937.9万元,已于2023年6月9日获股东批准,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付股息937.9万元[39][40]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报告期的中期股息[162] 公司背景
东原仁知服务(02352)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4 17:36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中国,主要从事物业管理服务及相关服务[95][96] - 公司股份于联交所主板上市[95] - 公司主要业务为物业管理服务,在中国西南及华东地区经营[96] 公司财务数据 - 2022年截至12月31日,公司收益约为1,342.5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2.5%[5][7] - 物业管理服务收益为839.8百万元,占总收益的62.6%,较上年同期增加33.5%[5][17] - 社区增值服务收益为275.0百万元,占总收益的20.4%,较上年同期减少4.1%[5][25] - 非业主增值服务收益约为227.7百万元,占总收益约17.0%,较上年同期减少18.0%[5][26] - 毛利约为275.6百万元,毛利率约20.5%,较上年同期减少5.4个百分点[6][30] - 报告期利润约为94.2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7.8%[7][38] - 公司股东应占报告期利润约为90.7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9.5%[7][39]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经营及管理的业务覆盖60座城市,总在管项目达482个,同比增长48.3%[11][23] - 公司被认可为"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之一,行业综合实力排名提升至第18位[12] - 公司将持续提升技术能力,加大产品研发投入,持续改善数字化运营,持续升级业务系统,同时优化系统运维成本[63][64] - 公司将继续精选相关业务链扩张,以提升增值服务多元化发展,重点布局资产管理、生活服务类场景如神马东东及美居[64][65]
东原仁知服务(02352)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30 22:30
收益与利润 - 公司2022年收益为人民币13.425亿元,同比增长12.5%[1] - 物业管理服务收益为人民币8.398亿元,占总收益的62.6%,同比增长33.5%[1] - 社区增值服务收益为人民币2.75亿元,占总收益的20.4%,同比下降4.1%[1] - 非业主增值服务收益为人民币2.277亿元,占总收益的17.0%,同比下降18.0%[1] - 公司2022年毛利为人民币2.756亿元,同比下降10.8%,毛利率为20.5%,同比下降5.4个百分点[2] - 公司2022年报告期利润为人民币9420万元,同比下降27.8%[3] - 公司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1.48元,同比下降42.4%[8] - 公司2022年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14元,同比下降82.5%[6] - 2022年公司总收益为1,342,45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5%[48] - 物业管理服务收益为839,78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5%[48] - 社区增值服务收益为212,66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5%[48] - 非业主增值服务收益为227,634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9%[48]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90,722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5%[61] - 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48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2.4%[61] - 2022年公司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14元人民币,总额约为9,379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0.80元人民币大幅下降[62] 物业管理服务 - 公司2022年合约物业管理项目541个,合约建筑面积657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3.1%[4] - 公司在管项目482个,在管建筑面积506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9.4%[5] - 公司物业管理服务收益为839.8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5%,主要由于在管建筑面积扩张79.4%及收购事项[95] - 源自迪马集团的项目在管建筑面积为15.4百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4.2%[96] - 源自独立第三方的项目在管建筑面积为32.0百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26.6%[97] - 住宅物业在管建筑面积为32.0百万平方米,占总在管建筑面积的63.2%,同比下降9.5%[104] - 非住宅物业在管建筑面积为18.6百万平方米,占总在管建筑面积的36.8%,同比增长9.5%[105] - 公司在60个城市管理482个物业项目,总在管建筑面积为50.6百万平方米[106] - 公司在重庆、四川、湖北、上海、浙江、江苏、北京等地的在管建筑面积分别为8.74、7.52、7.45、2.55、5.63、3.32、1.02百万平方米[107] 财务准则与会计政策 - 公司采纳了2022年1月1日生效的新订或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包括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3号、香港会计准则第16号、香港会计准则第37号等,但这些准则对公司本期间或过往期间的业绩及财务状况未产生重大影响[15] - 公司计划在2023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及香港会计准则第28号(修订本),涉及投资者与其联营公司或合营企业之间的资产出售或注资[17] - 公司将在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涉及附有契诺的非流动负债,预计不会对综合财务报表产生影响[19] - 公司将在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涉及流动或非流动负债的分类,预计不会对综合财务报表产生影响[20] - 公司将在2023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实务报告第2号(修订本),涉及会计政策披露,预计不会对综合财务报表产生影响[22] - 公司将在2023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8号(修订本),涉及会计估计的定义,预计不会对综合财务报表产生影响[23] - 公司将在2023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2号(修订本),涉及与单一交易产生的资产及负债有关的递延税项,预计不会对综合财务报表产生影响[24] - 公司将在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修订本),涉及售后租回的租赁负债,预计不会对综合财务报表产生影响[26] - 公司综合财务报表按历史成本基准编制[28] - 公司各实体财务报表所列项目均以该实体营运所在的主要经济环境的货币(功能货币)计量[29] - 公司所有资产及营运均位于中国,历史财务资料以人民币呈列[30] - 公司基于违约风险及预期亏损率假设作出应收款项拨备[32] - 公司在中国缴纳企业所得税,需判断税项拨备金额和缴纳时间[34] - 公司每年测试商誉及客户关系有否出现任何减值[36] - 公司估计客户关系的可使用年期及摊销期为八至十年[37] - 公司按公平值计量及披露多项资产及负债,使用市场可观察输入数据[39] - 公司管理层定期审阅存货账龄分析,对陈旧及滞销存货项目作出拨备[44] 收购与投资 - 公司于2022年6月23日收购浙江中都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全部股权,支付现金代价人民币79,500,000元,确认商誉人民币64,665,000元[76] - 浙江中都自收购日至2022年12月31日为公司贡献收益人民币61,981,000元及净利润人民币4,282,000元[78] - 公司于2022年6月23日收购湖南金典物业管理有限公司80%股权,支付现金代价人民币61,700,000元,确认商誉人民币41,041,000元[79] - 湖南金典自收购日至2022年12月31日为公司贡献收益人民币40,550,000元及净利润人民币6,379,000元[82] - 公司通过收购绵阳瑞升1%表决权,使其成为附属公司,拥有绵阳瑞升51%的表决权[83] - 收购绵阳瑞升的主要理由为整合集团与绵阳瑞升的优势,降低营运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及未来重叠业务领域的盈利能力[84] - 绵阳瑞升的账面值调整后净资产总额为11,460千元人民币,其中无形资产为7,760千元人民币[85] - 绵阳瑞升自收购日期起至2022年12月31日,向集团贡献收益23,116千元人民币及净利润3,421千元人民币[87] - 公司于2022年6月23日收购浙江中都物业管理有限公司100%股权,代价为约人民币79.5百万元,收购湖南金典物业管理有限公司80%股权,代价为约人民币61.7百万元[154] 财务数据与资产 - 2022年销售停车位收益为6,252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1.4%[50] - 2022年合约负债为228,39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4%[51] - 2022年雇员福利开支为624,35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7%[57] - 2022年政府补贴为18,78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6.7%[57] - 2022年融资成本净额为-248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5.0%[58] - 2022年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值为34,376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19,579千元人民币增长75.6%[64] - 2022年无形资产账面值为278,077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114,201千元人民币增长143.5%[65]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账面净值为565,252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的392,874千元人民币增长43.9%[66] - 2022年有抵押贸易应收款项为59,090千元人民币,2021年无此类应收款项[68]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中1年以内的应收款项占比为80.0%,较2021年的85.3%有所下降[66] - 2022年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人民币247,990,000元,较2021年的人民币180,793,000元增长37.2%[75] - 2022年应计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人民币263,632,000元,较2021年的人民币254,642,000元增长3.5%[75] - 2022年公司在管项目达482个,同比增长48.3%,总在管面积达50.6百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9.4%,总签约面积达65.7百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3.1%[90]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净额增加43.9%,达到人民币565.3百万元[128] - 2022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总额增加48.5%,达到人民币599.3百万元[129] - 2022年其他应收款项增加37.6%,达到人民币34.4百万元[129] - 2022年合约资产增加86.9%,达到人民币2.4百万元[130] - 2022年贸易应付款项增加37.2%,达到人民币248.0百万元[131] - 2022年合约负债增加17.3%,达到人民币228.4百万元[132] - 2022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至人民币220.4百万元[135] - 2022年权益总额增加88.3%,达到人民币485.9百万元[136] - 2022年资产负债比率由4.0%降至1.7%[138] 公司战略与发展 - 公司计划继续提升市场端能力,扩大业务组合及业务规模[143] - 公司H股于2022年4月29日在联交所成功上市,发行16,666,667股新H股,行使部分超额配股权后累计发行16,990,867股H股,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39.8百万港元[15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约99.4百万港元,其中65.0%用于战略投资、合作及收购,16.5%用于改善服务质素及扩展服务范围,8.5%用于升级和开发智能系统,10.0%用于一般营运资金[154] - 公司计划在2023年底前完成战略投资、合作及收购的剩余款项13.7百万港元的使用[154] - 公司密切关注汇率风险及利率风险,积极与主要银行探讨外汇对冲方案,并在必要时使用金融工具对冲相关风险[156] - 公司已制定并推广文化评估标准KPA,并在2022年度员工绩效评估中投入使用,以提升员工对集团价值的认同与文化向心力[151] - 公司通过“线下促动、线上赋能、区域联动”的方式推动人才发展,确保项目经理训练有素[151] - 公司已采纳《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并确认自上市日期起至2022年12月31日止,董事及监事均遵守该守则[165] - 公司2023年制定并实施股息政策,确保在宣派股息时维持足够的现金储备以满足资金需求和未来增长[173] 股息与股东权益 - 公司2022年度末期股息为每股人民币0.14元(含税),较2021年的每股人民币0.80元有所下降[171] - 末期股息预计将于2023年8月8日或前后派付,具体支付方式根据股东类型不同有所区别[172] - 非居民企业股东在收取股息时需预扣10%的企业所得税,公司将于2023年6月14日向符合条件的股东分配末期股息[174] - H股个人股东需按10%的税率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具体税率根据与中国签订的税收协议有所不同[176][177][178][179] - 年度股东大会将于2023年6月9日召开,股东需在2023年5月31日营业时间结束前完成股份登记以享有投票权和末期股息[182] - 2023年6月14日(星期三)营业时间结束时为享有末期股息的资格记录日期[183] - H股持有人需在2023年6月14日下午4时30分前提交股份过户表格和相关股票以登记收取建议末期股息[183]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报将在公司网站和联交所网站发布[184] - 公司董事会包括执行董事张爱明先生及范东先生,非执行董事罗韶颖女士及易琳女士,以及独立非执行董事蔡颖女士、王苏生先生及宋德亮先生[184] 员工与人才发展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约5,251名雇员,较2021年12月31日的4,170名有所增加,雇员总成本为约人民币624.4百万元[158] - 公司通过内部推荐平台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并通过“聚英荟”项目经理全员培训认证项目提升人才素质[151]
东原仁知服务(02352)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15 16:42
财务收益情况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收益约6.051亿元,较2021年同期约5.378亿元增加约12.5%[14] - 物业管理服务收益约3.663亿元,占总收益约60.6%,较2021年同期增加约22.8%[15] - 社区增值服务收益约1.14亿元,占总收益约18.8%,较2021年同期减少约2.1%[15] - 非业主增值服务收益约1.249亿元,占总收益约20.6%,较2021年同期增加约1.5%[15] - 毛利约1.449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约7.3%,毛利率约24.0%,较2021年同期减少约1.1个百分点[15] - 报告期利润约5640万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约15.3%,公司股东应占报告期利润为5540万元,较2021年同期增加约15.7%[15]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6.05111亿元,较2021年同期5.37777亿元增长约12.5%[25] - 2022年上半年物业管理服务收益3.66254亿元,占比60.6%,较2021年同期增加约22.8%[25][28] - 2022年上半年社区增值服务收益1.13956亿元,占比18.8%,较2021年同期有所下降[25] - 2022年上半年非业主增值服务收益1.24901亿元,占比20.6%,较2021年同期略有增长[25] - 报告期内公司收益增加约6730万元或12.5%至约6.051亿元,主要因物业管理服务收益增加[42] - 物业管理服务收益增加约6800万元或22.8%至约3.663亿元,在管建筑面积约为4740万平方米,较2021年6月30日增加约95.9%[42][44] - 社区增值服务收益减少约240万元或2.1%至约1.14亿元,占总收益约18.8%,较2021年同期减少约2.9%[40][44] - 非业主增值服务收益增加约180万元或1.5%至约1.249亿元,占总收益约20.6%,较2021年同期减少约2.3%[41][44] - 销售及服务成本增加约5750万元或14.3%至约4.602亿元[45] - 毛利增加约7.3%至约1.449亿元,整体毛利率为约24.0%,较2021年同期减少约1.1个百分点[46][49] - 其他收入增加约110.5%至约800万元,主要因收到上市奖励补贴[51] - 其他收益增加约35.7倍至约180万元,主要因持有港元的外汇汇率收益[52] - 除税前利润增加约16.5%至约7280万元[58] - 所得税开支增加约19.9%至约1630万元[59] - 2022年上半年收益为6.05111亿元,2021年同期为5.37777亿元[140] - 2022年上半年毛利为1.44931亿元,2021年同期为1.3509亿元[140] - 2022年上半年经营利润为6940.5万元,2021年同期为5828.7万元[140] - 2022年上半年期内利润及全面收入总额为5642.2万元,2021年同期为4891.7万元[140] - 2022年上半年每股盈利(基本及摊薄)为0.99元,2021年同期为0.96元[140] - 2021年1月1日至6月30日期内利润为4.79亿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5.54亿元人民币[147] - 2022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7.68亿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8.19亿元人民币[150]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94亿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6.36亿元人民币[150] - 2022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0.32亿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 -2.14亿元人民币[150] - 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3.30亿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16.69亿元人民币[150] - 2022年上半年收益为605,111千元,2021年同期为537,777千元[183] - 2022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390千元,2021年同期为615千元[185] - 2022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开支前利润相关核数师薪酬等多项费用有变动,如核数师薪酬从2021年的550千元降至2022年的97千元[188] - 2022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16,343千元,2021年同期为13,560千元[189] - 2022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99元,2021年同期为0.96元[194] - 2022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为3,077,000元,2021年同期为3,252,000元[198] 业务规模情况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有521个合约物业管理项目,合约建筑面积约6230万平方米,较2021年6月30日增加约61.0%[16] - 2022年6月30日,在管项目447个,在管建筑面积约4740万平方米,较2021年6月30日增加约95.9%[16] - 2022年6月30日,源自迪马集团项目在管建筑面积约1450万平方米,较2021年6月30日增加约27.0%[29] - 2022年6月30日,源自独立第三方项目在管建筑面积约2930万平方米,较2021年6月30日增加约163.1%[29] - 2022年6月30日,集团住宅物业在管建筑面积约2910万平方米,占比约61.5%,较2021年同期增长约67.7%[34] - 2022年6月30日,集团非住宅物业在管建筑面积约1830万平方米,占比约38.5%,较2021年同期增长约165.9%[34] - 2022年6月30日,公司在中国58个城市总在管建筑面积约4740万平方米,已订约管理73个城市总建筑面积约6230万平方米的521个物业项目[37] - 2022年上半年公司通过收购两家从事住宅和非住宅物业管理服务的公司扩大业务规模[29] - 2022年3月31日,浙江中都在管总面积约480万平方米,含25个住宅和12个非住宅项目;湖南金典在管总面积约770万平方米,含41个非住宅项目[90] 企业荣誉情况 - 2022年4月,公司获评为“2022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行业综合实力排名较2021年提升2位至第18位[20]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任何中期股息[17]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报告期的中期股息[94] - 公司董事未提议2022年上半年宣派中期股息,2021年同期也无[193] 资产负债情况 - 2022年6月30日无形资产约2.767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增加约142.3%,主要因收购公司产生商誉及客户关系增长[62] - 2022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净额约4.813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增加约22.5%,因物业管理项目及在管建筑面积增加等[63] - 2022年6月30日合约资产约420万元,较2021年12月31日增加约223.1%,因未开票及未收取款项增加[64] - 2022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约1.989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增加约10.0%,因业务扩张及分包成本增加[65] - 2022年6月30日合约负债约1.695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减少约12.9%,年末通常较高[67] - 2022年6月30日银行及手头现金约2.181亿元,2021年12月31日约2.492亿元[68] - 2022年6月30日权益总额约4.517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增加75.0%,因经营利润增长及H股上市筹资[69] - 报告期末资产负债率约2.0%,2021年12月31日约4.0%[70] - 2022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3.4621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1.88218亿元[142]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为8.17592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7.75789亿元[142] - 2022年6月30日总负债为7.12152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7.05955亿元[145] - 2022年6月30日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4.30885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2.49222亿元[142] - 2022年6月30日租赁负债总计8,902千元,2021年12月31日为10,374千元[199] - 2022年6月30日租赁负债即期部分为3,640千元,非即期部分为5,262千元[199] 人员情况 - 2022年6月30日有5524名雇员,2021年12月31日为4170名,报告期雇员总成本约2.699亿元[74] 未来发展规划 - 下半年将提升市场端能力,扩大业务组合及规模,围绕全委、收并购、合资合作等拓展业务[79] - 公司将以客户满意为核心,升级服务品质,完善非住业态服务体系,推进“原管家3.0”计划,启动全量客户分级管理[80] - 公司将提升技术能力,加大研发投入,搭建采购系统和设备设施管理系统,优化线上平台[83] - 公司将布局住宅业态的资产管理等场景,加速非住业态发展,为企业和医疗客户提供综合服务[84] 文化建设情况 - 公司通过月均一次文化活动和通讯员加强文化建设,推广文化评估标准KPA,推动“聚英薈”培训认证,建立内部推荐平台[85] 资本承担情况 - 2022年6月30日公司无资本承担[92] 股份发行及股东情况 - 公司H股上市发行16,666,667股新H股,行使部分超额配股权后累计发行16,990,867股H股,所得款项净额约1.398亿港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未动用[88] - 所得款项净额计划用于战略投资等,战略投资占65%(9090万港元)、改善服务占16.5%(2300万港元)、升级智能系统占8.5%(1190万港元)、一般营运资金占10%(1400万港元),预计2023年底前使用部分款项[88] - 2022年6月23日公司订立协议收购浙江中都100%股权(代价约7950万元)和湖南金典80%股权(代价约6170万元),已完成收购并综合入账[9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66,990,867股,其中内资股30,510,000股[102][103] - 范东先生持有内资股4,990,000股,占内资股的16.36%,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的7.45%[101] - 范东先生拥有天津合夥约52.74%的股权,对应权益为人民币105万元[103][106] - 天津澄方、迪馬睿升、迪馬、重慶東銀、羅韶宇先生均持有内资股25,520,000股,占内资股的83.64%,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的38.09%[107][109] - 趙女士因配偶權益持有内资股25,520,000股,占内资股的83.64%,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的38.09%[109] - 天津合夥持有内资股4,990,000股,占内资股的16.36%,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的7.45%[109] - 夏攀女士、馬雪梅女士分别因配偶權益持有内资股4,990,000股,占内资股的16.36%,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的7.45%[109] - 栢天有限公司持有未上市外資股12,705,000股,占未上市外資股的65.19%,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的18.97%[109] - 瑞富资本集團有限公司因受控法團權益持有未上市外資股12,705,000股,占未上市外資股的65.19%,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的18.97%[10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66,990,867股,其中包括30,510,000股内资股、19,490,000股非上市外资股和16,990,867股H股[119][120] - 王浩先生和张向农女士持有未上市外资股12,705,000股,占相关类别股份的65.19%,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的18.97%[113] - 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中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分别持有未上市外资股6,785,000股,各占相关类别股份的34.81%,各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的10.13%[113] - 成都照月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有H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