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物流
搜索文档
迅蚁科技:让无人机配送成为城市基础设施
每日商报· 2025-10-30 06:18
公司业务与运营 - 公司专注于低空物流领域已十年,业务重点为医疗物资配送,并逐步融入更多日常生活场景 [4][5] - 公司已在国内超过30个城市建立医疗运输网络,帮助医共体开辟三级诊疗样本运输航线 [6][7] - 公司打造的三级医疗运输网络在余杭区全面覆盖,例如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的61条航线累计飞行25396架次,飞行里程达151038公里 [7] - 公司成立“飞快城市联盟”,拥有40余家合作伙伴,在超50座城市运营2000多条航线,提供医疗物资运输、同城即配等解决方案 [9] 技术与产品 - 公司开发了自动枢纽站、智能航电系统及云端飞行管理平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赋予无人机自主飞行能力 [6] - 公司拥有两款主力机型,一款载重5公斤、最大航程18公里,另一款载重9公斤、最大航程30公里,能沿规划航线高度自动驾驶 [6] - 针对医疗运输,公司创新研发独立温控箱,建立了包含精准控温、灭菌抑菌等流程的无人机血液配送体系 [6] 运营效率与成效 - 公司无人机总飞行里程已突破200万公里 [4] - 无人机配送医疗样本相比车辆运输节省时间50%以上,例如从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至城北院区13公里仅需16分钟 [4][7] - 无人机运输使过去需要两天的检验项目最快两小时就能出结果 [7] 市场地位与行业环境 - 公司在低空物流医疗配送场景的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80% [8] - 行业获得政策支持,包括发展低空经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及杭州市低空经济实施方案相继施行 [8] - 低空物流被视为蕴藏巨大潜力的新蓝海,公司目标在100个城市建设空中物流网络,让无人机成为城市基础设施 [10] 合作与创新模式 - 公司与多所高校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达成长期合作,将高校的航线规划关键技术研发转化为可落地的智能产品与解决方案 [11] - 公司探索更广阔的商业化场景,例如为景区提供送水服务,并与盒马鲜生合作开辟配送航线,目前每天完成40多单配送 [9]
深圳2025年前8个月无人机载货飞行近55万架次
搜狐财经· 2025-10-08 12:15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低空经济与空天产业集群规上企业增加值达213.77亿元,增速26.4% [3] - 2025年上半年该增加值达152.92亿元,增速进一步提升至29.4% [3] - 产业链上企业数量超过1900家,已建成10个低空经济产业园区和2个特色产业园区 [3] 物流配送应用 - 今年1至8月无人机载货飞行达54.8万架次,同比增长57% [1] - 2024年全年实现无人机物流配送77.6万架次,同比增长27.0% [4] - 累计开通低空物流航线309条,其中今年1至8月新增59条 [1] - 低空物流网络将同城快件配送时效缩短至2小时以内,跨城快件如深圳至珠海、中山、东莞缩短至3小时以内 [4] 基础设施与空域管理 - 累计建成各类型低空起降点1058个,并正在加紧建设龙华樟坑径机场、深汕通用机场等大型公共起降设施 [3] - 已建成5G-A通信基站8791座、5G-A通感基站192座以支持低空通信 [3] - 低空智能融合基础设施SILAS系统于今年3月上线试运行,已实现对深圳市4000多平方公里海陆全域的飞行动态数据汇聚与分析 [5] - 截至今年9月,SILAS系统共接入1200多家企业、超过4.6万架无人机,累计飞行架次超过133万 [5] 载人航空应用 - 低空载人航空逐步从“小众”走向“大众”,2024年实现直升机载人飞行2.8万架次,同比增长21.0% [4] - 2025年1-8月,完成直升机载人飞行2.1万架次,增长20.0% [4]
解锁低空经济密码 | 城乡物流架虹:畅通低空运输新动能
新华网· 2025-09-24 18:19
低空物流行业发展态势 - 低空经济正大力发展,低空物流凭借在短途运输、跨区域飞行和城市配送等场景中的明显优势,正加速落地应用 [2] - 安徽省合肥市将先进技术可实现性和商业运营可持续性作为低空场景创新的命脉,低空应用场景持续拓展 [2] 合肥市低空物流应用成果 - 截至2025年8月,合肥市已开通25条无人机空中送血航线,覆盖全市10家医院20余个院区 [2] - 合肥市已建成77个无人机载物起降点,实现物资运输、外卖配送、邮政服务等多种应用场景 [4] 黄山风景区低空物流应用 - 黄山风景区为应对挑山工群体年龄老化和客流增长导致的物资需求增加,从2023年开始启动无人机运输,目前已开辟两条航线,运输生活垃圾、食材、工程物资、布草等各类物资 [7] - 无人机具有运输效率高、对环境景观影响小、设备灵活轻便不与游客争道等优势,从山脚下满载物资起飞到山顶来回一趟仅需17分钟 [9] - 2025年上半年,该景区运输无人机共计飞行24945架次,运输物资102万斤,单日最大运输量达1.2万斤 [11]
让你的快递“从天而降” 杭州创新打造低空配送新模式
央视新闻· 2025-09-21 08:51
行业应用与模式 - 无人机物流配送是低空经济蓬勃发展的代表性应用场景之一 [1] - 在杭州创新打造了城市低空配送新模式,实现指定物品速达目的地 [1] - 配送流程为:骑手接货 -> 无人机起降场装箱 -> 无人机飞行 -> 末端骑手完成最后一公里配送 [1] 运营效率与用户体验 - 从武林医院到申花的航线直线距离约8公里,无人机飞行时间约10分钟 [1] - 相比早高峰地面配送需要45分钟至1小时,无人机配送可将总时间缩短至约30分钟,效率显著提升 [1][3] - 用户反馈常用于配送文件或电子产品等急需物品 [3] 服务范围与定价策略 - 项目首条航线为“申花—武林”航线 [3] - 起降点周边1.5公里范围内的用户可在平台选择“无人机配送”方式 [3] - 服务价格与传统配送方式保持一致,实现提速不加价 [3] 基础设施网络与发展规划 - 杭州市目前已建成4处无人机公共起降场,初步构建低空配送基础设施网络 [5] - 计划到今年年底建设不少于10座起降场和5个起降点 [7] - 力争开通6到8条航线,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并推动应用场景规模化发展 [5][7] - 下一步将通过拉长飞行距离和提升业务量来探索整体成本的下降空间 [7]
连云港至临沂30分钟直达 连云港首条跨省无人机低空物流航线开通!
扬子晚报网· 2025-09-18 20:32
航线开通与运营 - 连云港市与山东临沂市临沭县之间开通首条跨省无人驾驶航空器低空物流航线 全长62公里 [2] - 无人机运输时间仅需30分钟 较传统陆运1小时车程缩短50%运输时间 [2] - 实现双向闭环物流循环 去程运送15斤连云港鲜活螃蟹 返程满载临沭优质农产品 [3] 无人机技术参数 - 采用顺丰丰翼生产的丰舟90(FZ90)物流无人机 专为低空运输设计 [3] - 无人机整机尺寸5.4m×3.6m×1.2m 空机重量48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88千克 [3] - 有效载重10-20千克 最大飞行速度36米/秒 最大飞行距离120千米 航迹精度小于5米 [3] 市内物流网络建设 - 同步发布两条市内低空物流航线 包括顺丰物流基地至瀛洲大厦社区配送中心航线全长7.8公里 [5] - 吾悦广场至园博园航线聚焦"商圈+景区"融合 采用"即时配送 够量即飞"模式 [5] - 构建"干—支—末"无人物流配送体系 缓解城市高峰期地面配送压力 [5] 政策支持与发展规划 - 航线开通紧扣2025年低空经济"政策爆发年"契机 [5] - 落实《连云港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提出的开发低空智慧物流应用场景目标 [5] - 逐步搭建"跨省/市级物流中心—区域级物流枢纽中心—小区级配送点"三级物流运输体系 [5] 战略意义与未来展望 - 验证跨省无人低空物流可行性 推动苏鲁两地物流节点通过低空经济实现联动 [7] - 助力连云港海鲜和临沭农产品流通 为城市低空经济注入新动能 [7] - 未来将继续拓展低空物流应用场景 向规模化 商业化运营迈进 打造低空物流示范样板 [7]
香港首条离岛无人机航线启用
环球网资讯· 2025-09-18 09:40
行业动态 - 香港首条离岛无人机航线正式启用 在香港低空经济监管沙盒框架下实现跨海载物飞行[1] - 航线往返香港数码港与长洲岛 全程12公里 飞行时间约20分钟 主要运输药品和检测样本等医疗物资[1] - 较海运时效提升60%以上 为离岛地区物流配送提供新选择[1] 企业合作 - 丰翼科技联合顺丰香港运营该航线 采用丰翼无人机方舟20执飞[1] - 项目依托香港特区政府发展低空经济工作组指导及香港数码港提供的起降场地支持[1] - 丰翼科技于今年年初成功入选香港特区政府低空经济监管沙盒首批试点项目[1] 技术测试 - 在香港低空经济监管沙盒框架下进行了一系列飞行及载物运输测试[1] - 首次实现无人机在离岛地区跨海载物飞行[1] - 开拓香港低空物流发展新格局[1]
香港首条离岛无人机航线正式启航
南方都市报· 2025-09-16 16:45
航线启动与运营 - 香港首条离岛无人机航线于9月15日正式启航 实现离岛地区跨海载物飞行 [1] - 航线由丰翼科技联合顺丰香港运营 采用方舟20无人机执飞 往返数码港与长洲岛 [1] - 航线全程12公里 飞行时间约20分钟 主要运输药品及检测样本等医疗物资 [1] - 较海运时效提升60%以上 为离岛物流配送提供新选择 [1] 测试与监管支持 - 丰翼科技入选香港低空经济监管沙盒首批试点项目 完成超40架次超视距试验飞行 [4] - 测试包括多趟载货飞行 无人机飞行稳定且通讯畅顺 符合安全营运预期 [4] - 香港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视察试飞进展 认可项目实现"梦想成真" [4][6] - 香港数码港作为场地伙伴 持续提升起降场设备及基建以支持低空经济生态圈 [6] 应用价值与医疗场景 - 无人机解决离岛医疗物资配送难题 传统海运受船期限制且难以应对紧急需求 [9] - 长洲医院医生认可无人机灵活性 例如可快速运输抗蛇毒血清避免转移病人 [9] - 香港医管局认为无人机应用有助于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将继续测试优化运输系统 [11] 技术基础与战略规划 - 丰翼科技自2015年自研物流无人机 2018年获全国首张无人机航空运作许可证 [12] - 目前在大湾区实现日均配送2万单 曾在武汉 深圳 珠海开展跨城跨海常态化运营 [12] - 顺丰计划构建三阶段低空物流网络:离岛—北部都会区—大湾区 并拓展一带一路市场 [12] - 香港修订《小型无人机令》增设丙类无人机(25-150公斤) 为低空经济带来新机遇 [12]
香港首条离岛无人机航线启航 深圳丰翼无人机执飞
深圳商报· 2025-09-16 07:05
香港低空物流发展 - 香港首条离岛无人机航线正式启航 标志着香港低空物流发展进入新阶段 [1] - 航线由丰翼科技联合顺丰香港运营 主要用于运输药品、检测样本等医疗物资 [1] - 无人机航线较传统海运时效提升60%以上 有效突破离岛物流依赖海上运输的困境 [1] 丰翼科技无人机运营 - 丰翼科技入选香港政府低空经济监管沙盒首批试点项目 完成超过40架次超视距试验飞行 [1] - 公司2018年获国家民航局颁发全国首张无人机航空运作许可证 在赣州开展首个乡村运营试点 [2] - 目前在大湾区日均配送2万单 2020年已在武汉、深圳、珠海开展跨城跨海常态化运营 [2] 具体应用案例 - 首航案例显示无人机从数码港至长洲医院飞行12公里仅用18分钟 成功交付医疗物资 [1] - 可应用于紧急医疗物资配送 如抗蛇毒血清运输 避免转移病人 [1]
东莞:打造低空示范交通航线 支持扩大无人机物流应用
证券时报网· 2025-09-15 16:02
政策核心内容 - 东莞市印发《东莞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支持低空经济发展 [1] - 政策提出打造低空示范交通航线的具体措施 [1] 无人机物流补贴细则 - 对符合条件的市内航线一次性补贴15万元 [1] - 对符合条件的跨市航线一次性补贴30万元 [1] - 对符合条件的莞港跨境航线一次性补贴50万元 [1] - 航线要求起点或终点至少一个在东莞市内 航线距离不低于10公里 年度执行不少于100架次 [1]
要素市场化配置将让湾区经济更有活力
南方都市报· 2025-09-12 23:17
改革试点概况 - 国务院于9月11日批复同意在10个区域开展为期两年的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1] - 试点区域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苏南重点城市、杭甬温、合肥都市圈、福厦泉、郑州市、长株潭、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重庆市、成都市 [1] - 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试点实施方案涵盖七大方面共22条内容,试点范围为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肇庆、惠州、东莞、中山九市全域 [1] 要素市场化配置定义与目标 - 要素市场化配置即要素价格和归属由市场决定,旨在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解决难点问题 [2] - 改革核心目标是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要素市场体系 [3] - 针对不同要素有不同改革重点,如技术要素侧重科技成果转化,土地要素侧重集约高效配置,数据要素侧重价值实现和高效应用 [2] 粤港澳大湾区试点意义与挑战 - 将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纳入首批试点是对其发展基础与改革潜力的高度认可 [2] - 大湾区作为“一国两制三关税区”特殊区域,要素流通面临的挑战尤为复杂 [3] - 试点方案明确提出全面提高要素协同配置效率,以回应要素流通难题 [3] 新型要素配置重点 - 方案突出强调数据、算力、空域等新型生产要素的高效配置 [1][4] - 在数据要素方面,将探索数据产权界定、流通交易、跨境传输等机制,以释放数据价值并推动打造国际数据枢纽和算力高地 [4] - 在空域资源方面,优化管理模式将为低空经济、无人机物流等新业态提供支撑,巩固大湾区在该领域的领先优势 [4] 政务服务与区域协同 - 推动政务服务一体化是改革重要方向,要求规则衔接、标准互认和监管协同以保障要素自由流动 [5] - 方案关于人力资源、技术成果、资本跨区域配置的内容将推动九市在户籍、社保、职称认定、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深化合作 [5] - 改革将加快破除行政分割和地方保护,推动“湾区通”工程向纵深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并实现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 [5] 改革预期影响 - 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将加强大湾区内地九市与港澳之间的要素流通与合作 [5] - 改革有望探索出一套适应不同制度、不同经济体系协同发展的要素配置模式 [5] - 随着改革深入推进,大湾区有望在数据产权制度、新型要素配置规则、跨区域要素市场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湾区样板”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