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银香港(02388)
icon
搜索文档
中银香港(02388) - 2019 - 中期财报
2019-09-12 16:34
财务业绩 - 2019年上半年提取减值准备前之净经营收入为291.69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276.14亿港元[3] - 2019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208.48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202.58亿港元[3] - 2019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215.52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212.28亿港元[3] - 2019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182.76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179.11亿港元[3] - 2019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及其他股权工具持有者应占溢利为179.49亿港元,按年上升2.2%,较2018年下半年上升23.7%[3][6] - 2019年上半年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为1.25%,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为12.53%[3][7] - 2019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6319港元,每股股息为0.545港元[3][7] - 2019年上半年股东及其他股权工具持有者应占溢利为179.49亿港元,按年增加3.88亿港元或2.2%[10] - 2019年上半年提取减值准备前之净经营收入为291.69亿港元,按年上升15.55亿港元或5.6%[10] - 与2018年下半年相比,提取减值准备前之净经营收入上升22.48亿港元或8.4%,股东及其他股权工具持有者应占溢利增加34.40亿港元或23.7%[11] - 2019年上半年净利息收入为199.03亿港元,若计入外汇掉期合约资金收入或成本,按年上升12.2%[13] - 2019年上半年净息差为1.59%,计入外汇掉期合约资金收入或成本后为1.69%,按年上升13个基点[13] - 与2018年下半年相比,计入外汇掉期合约资金收入或成本,净利息收入上升0.8%,净息差回落1个基点[14] - 2019年上半年净服务费及佣金收入为60.4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30亿港元或6.6%,证券经纪及基金分销佣金收入分别下跌35.9%及15.9%,保险业务佣金收入增长34.1% [15] - 与2018年下半年相比,净服务费及佣金收入上升12.10亿港元或25.0%,由贷款、保险等佣金收入上升带动 [16] - 2019年上半年净交易性收益为18.29亿港元,按年下跌2.21亿港元或10.8%,若剔除外汇掉期合约资金收入或成本,净交易性收益按年下降65.0% [17] - 与2018年下半年相比,净交易性收益上升7.89亿港元或75.9%,若剔除外汇掉期合约资金收入或成本,较2018年下半年下跌40.8% [18] - 其他以公平值变化计入损益之金融工具2019年上半年录得净收益22.15亿港元,2018年上半年为净亏损11.82亿港元 [19] - 2019年上半年经营支出总额为75.28亿港元,按年增加5.16亿港元或7.4%,成本对收入比率为25.81% [21] - 人事费用按年增长5.0%,主要因年度调薪及增聘员工 [21] - 房产及设备支出(不包括折旧)下跌23.9%,因2019年1月1日起采纳HKFRS 16 [21] - 折旧增加40.5%,因采纳HKFRS 16及房地产和资讯科技基础设施折旧支出增加 [21] - 与2018年下半年相比,经营支出总额减少6.66亿港元或8.1%,因与业绩挂钩酬金、业务推广等支出减少 [21] - 2019年上半年贷款及其他账项减值准备净拨备为7.17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增加4.51亿港元[22] - 2019年上半年个人银行除税前溢利64.54亿港元,占比30.0%;企业银行80.65亿港元,占比37.4%;财资业务50.74亿港元,占比23.5%[38] - 2019年上半年保险业务除税前溢利5.51亿港元,占比2.6%;其他业务14.08亿港元,占比6.5%[38] - 2019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总额215.52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212.28亿港元[38] - 2019年上半年个人银行除税前溢利为64.54亿港元,按年增长5.43亿港元或9.2%[39] - 净利息收入增长22.1%,净服务费及佣金收入下跌6.5%,经营支出增长8.2%[39] - 企业银行除税前溢利为80.65亿港元,按年减少0.89亿港元或1.1%[49] - 净服务及佣金收入下降3.5%,净交易性收益下降15.4%,提取减值准备净拨备为6.75亿港元,按年增加6.26亿港元[49][50] - 财资业务除税前溢利为50.74亿港元,按年上升2.67亿港元或5.6%,净利息收入减少12.1%,净交易性收益增长2.92亿港元或42.5%[53] - 2019年上半年集团保险业务毛保费收入达147.34亿港元,按年上升23.2%,新造标准保费为72.96亿港元,按年上升17.2%,新造业务价值为6.06亿港元,按年上升12.2%,除税前溢利按年下跌7.7%至5.51亿港元[59] - 2019年上半年利息收入336.05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286.01亿港元;利息支出137.02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100.62亿港元[92] - 2019年上半年净经营收入283.76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272.70亿港元[92] - 2019年上半年经营溢利208.48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202.58亿港元[92] - 2019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215.52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212.28亿港元[92] - 2019年上半年期内溢利182.76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179.11亿港元[92] - 2019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1.6319港元,2018年同期为1.6610港元[92] - 2019年上半年期内除税后其他全面收益45.17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 - 13.92亿港元[93] - 2019年上半年期内全面收益总额227.93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165.19亿港元[93] - 2019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17.949亿港元[96] - 2019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为22.793亿港元[96] 资产与负债 - 2019年6月30日资产总额为29884.40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29560.04亿港元[3]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集团资产总额达29884.40亿港元,较2018年末增长324.36亿港元或1.1%[25] - 库存现金及在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之结余及定期存放下降479.42亿港元或11.1%,证券投资及其他债务工具下降265.49亿港元或2.9%[25] - 贷款及其他账项上升872.87亿港元或6.8%,其中客户贷款增长853.03亿港元或6.7%,贸易票据增加31.73亿港元或18.3%[25]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客户存款总额达20182.36亿港元,较去年末增加1202.41亿港元或6.3%[31] - 2019年上半年,即期及往来存款增长4.6%,储蓄存款上升5.4%,定期、短期及通知存款增长8.0%[31]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股东应占股本和储备总额为2683.34亿港元,较2018年末增加107.98亿港元或4.2%[33] - 2019年上半年留存盈利较上年末上升4.2%,房产重估储备上升2.4%,监管储备上升3.6%[33]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普通股权一级资本及一级资本分别增长7.6%及6.8%,风险加权资产增长5.4%[35] - 2019年6月30日,普通股权一级资本比率及一级资本比率分别为17.85%及20.01%,较2018年末分别上升0.37及0.25个百分点[34][35]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为298.844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295.6004亿港元增长1.09%[94]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为269.1573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267.0631亿港元增长0.78%[94]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库存现金及在银行等结余及定期存放为3.85357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4.33299亿港元下降11.06%[94] - 截至2019年6月30日,以公平值变化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为7827.7万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3.00929亿港元下降73.99%[94]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客户存款为201.8223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189.5796亿港元增长6.46%[94]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已发行债务证券及存款证为792万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9453万港元下降91.62%[94]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股本为5.2864亿港元,与2018年12月31日持平[94]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储备为2.1547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2.04672亿港元增长5.27%[94]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本公司股东应占股本和储备为2.68334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2.57536亿港元增长4.19%[94]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非控制权权益为5057万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4361万港元增长15.96%[94] - 2018年1月1日公司总计为246,145百万港元[95] - 2018年6月30日公司总计为252,754百万港元[95] - 2018年12月31日公司总计为285,373百万港元[95] - 2019年1月1日股本为528.64亿港元,于2019年6月30日仍为528.64亿港元[96] 业务发展 - 2019年1月21日公司完成收购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万象分行的交割[5] - 截至2019年6月末,中高端客户数较上年末增长7.8%[39] - 截至2019年6月底,“开户易”服务总申请人数超5万人[43] - 跨境中高端客户数量较上年末增长12.8%[43] - 截至2019年末,个人手機銀行的登记客户及活跃客户比2018年末分别增加17.5%及20.6%[46] - 公司推出“初创易”账户,简化开户资料,实施零月费、免最低存款余额要求[42] - 公司已在4家分行成立商业理财中心,提升前线团队专业性及服务能力[42] - 公司善用开放应用程式介面拓展跨平台合作,开放多达63项个人金融产品资讯[45] - 公司个人银行服务网络已扩展覆盖至泰国、马来西亚等8个东南亚国家[47] - 信用卡零售交易笔数按年增长超40%,公司推出非接触式及二维码手机支付等新型支付方式[48] - 截至2019年6月末,集团整体托管资产总值达12072亿港元[51] - 2019年4月,中银保诚信托推出“强积金可扣税自愿性供款”计划[51] - 截至2019年6月末,强积金资产管理规模较去年末增加11.9%[52] - 企业银行保持港澳地区银团贷款市场排名第一,担任IPO主收款行维持市场最大份额[49] - 企业银行加强与东南亚机构协同营销,拓展当地优质客户,参与“一带一路”相关活动[51] - 集团与中国银行在大湾区建立一体化营销和服务体系,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51] - 2019年6月末中银香港资产管理管理的基金资产规模较去年底增长12.6%,上半年推出3只新基金[58] - 集团积极拓展环球现钞批发业务,加强与东南亚及其他海外金融机构合作,加大内地市场投入[54] - 香港人民币清算行于2019年4月优化跨境结算功能,支持“债券通”项下同业存单一级市场的跨境资金结算[55] - 集团调整投资组合应对利率变化,获取稳健收益[56] - 集团推进财资业务区域发展战略,加强东南亚财资业务人才队伍建设,开拓投资业务,完善区域资金池管理[57] - 中银香港资产管理新增国企、私企及慈善团体等机构客户,深化与现有客户业务关系,加强跨境及东南亚业务联动[58] - 2019年4月集团作为市场首批保险公司推出可扣税自愿医保及延期年金计划相关产品,还推出网上储蓄保险计划和高端客户寿险计划[60] - 2019年上半年即时线上客服正式投入服务,微信官号加入保单绑定功能[61] - 集团在香港人寿保险市场保持前列,人民币保险业务继续领先,获多个本地及区域奖项[62][63] - 2019年1月21日完成中国银行老挝业务交割,已在8个东南亚国家拥有经营机构[63] - 2019年上半年,东南亚机构提取减值准备前
中银香港(02388) - 2019 - 中期财报
2019-08-30 16:33
财务业绩 - 2019年上半年提取减值准备前之净经营收入为291.69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276.14亿港元[3] - 2019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208.48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202.58亿港元[3] - 2019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215.52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212.28亿港元[3] - 2019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182.76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179.11亿港元[3] - 2019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及其他股权工具持有者应占溢利为179.49亿港元,按年上升2.2%,较2018年下半年上升23.7%[3][6] - 2019年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为1.25%,2018年为1.28%;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为12.53%,2018年为14.32%[3] - 2019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6319港元,每股股息为0.545港元[3] - 2019年上半年股东及其他股权工具持有者应占溢利为179.49亿港元,按年增加3.88亿港元或2.2%[10] - 2019年上半年提取减值准备前之净经营收入为291.69亿港元,按年上升15.55亿港元或5.6%[10] - 与2018年下半年相比,提取减值准备前之净经营收入上升22.48亿港元或8.4%,股东及其他股权工具持有者应占溢利增加34.40亿港元或23.7%[11] - 2019年上半年净利息收入为199.03亿港元,若计入外汇掉期合约资金收入或成本,按年上升12.2%[13] - 平均生息资产按年上升865.84亿港元或3.6%[13] - 2019年上半年净息差为1.59%,若计入外汇掉期合约资金收入或成本为1.69%,按年上升13个基点[13] - 与2018年下半年相比,若计入外汇掉期合约资金收入或成本,净利息收入上升0.8%[14] - 与2018年下半年相比,净息差回落1个基点[14] - 2019年上半年客户贷款平均余额为1279.546亿港元,平均收益率为3.10%[14] - 2019年上半年往来、储蓄及定期存款平均余额为1838.239亿港元,平均利率为1.29%[14] - 2019年上半年净服务费及佣金收入为60.46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30亿港元或6.6%,证券经纪及基金分销佣金收入分别下跌35.9%及15.9%,保险业务佣金收入增长34.1% [15] - 与2018年下半年相比,净服务费及佣金收入上升12.10亿港元或25.0%,主要由贷款、保险、基金分销及证券经纪佣金收入上升带动 [16] - 2019年上半年净交易性收益为18.29亿港元,按年下跌2.21亿港元或10.8%,若剔除外汇掉期合约的资金收入或成本,净交易性收益则按年下降65.0% [17] - 与2018年下半年相比,净交易性收益上升7.89亿港元或75.9%,若剔除外汇掉期合约的资金收入或成本,较2018年下半年下跌40.8% [18] - 其他以公平值变化计入损益之金融工具2019年上半年录得净收益22.15亿港元,2018年上半年则录得净亏损11.82亿港元 [19] - 2019年上半年经营支出总额为75.28亿港元,按年增加5.16亿港元或7.4%,成本对收入比率为25.81% [21] - 人事费用按年增长5.0%,主要由于年度调薪及增聘员工 [21] - 房产及设备支出(不包括折旧)下跌23.9%,主要因2019年1月1日起采纳HKFRS 16 [21] - 折旧增加40.5%,主要因采纳HKFRS 16的影响,以及房地产及资讯科技基础设施折旧支出增加 [21] - 与2018年下半年相比,经营支出总额减少6.66亿港元或8.1%,主要由于与业绩挂钩的酬金、业务推广等支出减少 [21] - 2019年上半年贷款及其他账项减值准备净拨备为7.17亿港元,较2018年同期增加4.51亿港元[22] - 2019年上半年个人银行除税前溢利64.54亿港元,占比30.0%;企业银行80.65亿港元,占比37.4%;财资业务50.74亿港元,占比23.5%[38] - 2019年上半年保险业务除税前溢利5.51亿港元,占比2.6%;其他业务14.08亿港元,占比6.5%[38] - 2019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总额215.52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212.28亿港元[38] - 2019年上半年个人银行除税前溢利为港币64.54亿元,按年增长港币5.43亿元或9.2%[39] - 净利息收入增长22.1%,净服务费及佣金收入下跌6.5%,经营支出增长8.2%[39] - 净利息收入增加12.4%,主要源自存款平均余额增长及信用卡业务推动支付业务发展[48] - 信用卡零售交易笔数按年增长超40%,公司推出非接触式及二维码手机支付等新型支付方式[48] - 企业银行除税前溢利为80.65亿港元,按年减少0.89亿港元或1.1%[49] - 净服务及佣金收入下降3.5%,净交易性收益下降15.4%,提取减值准备净拨备为6.75亿港元,按年增加6.26亿港元[49][50] - 财资业务除税前溢利为50.74亿港元,按年上升2.67亿港元或5.6%,净利息收入减少12.1%,净交易性收益增长2.92亿港元或42.5%[53] - 2019年上半年集团保险业务毛保费收入达147.34亿港元,按年上升23.2%,新造标准保费为72.96亿港元,按年上升17.2%,新造业务价值为6.06亿港元,按年上升12.2%,除税前溢利按年下跌7.7%至5.51亿港元[59] - 2019年上半年利息收入336.05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286.01亿港元;利息支出137.02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100.62亿港元[92] - 2019年上半年净经营收入283.76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272.70亿港元[92] - 2019年上半年经营溢利208.48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202.58亿港元[92] - 2019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215.52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212.28亿港元[92] - 2019年上半年期内溢利182.76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179.11亿港元[92] - 2019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1.6319港元,2018年同期为1.6610港元[92] - 2019年上半年期内除税后其他全面收益45.17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 - 13.92亿港元[93] - 2019年上半年期内全面收益总额227.93亿港元,2018年同期为165.19亿港元[93] - 2019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17.949亿港元[96] - 2019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为22.793亿港元[96] 资产与负债情况 - 2019年6月30日资产总额为29884.40亿港元,2018年12月31日为29560.04亿港元[3] - 截至2019年6月30日,集团资产总额达29884.40亿港元,较2018年末增长324.36亿港元或1.1%[25] - 库存现金及在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之结余及定期存放下降479.42亿港元或11.1%,证券投资及其他债务工具下降265.49亿港元或2.9%[25] - 贷款及其他账项上升872.87亿港元或6.8%,其中客户贷款增长853.03亿港元或6.7%,贸易票据增加31.73亿港元或18.3%[25]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客户存款总额达20182.36亿港元,较去年末增加1202.41亿港元或6.3%[31] - 2019年上半年,即期及往来存款增长4.6%,储蓄存款上升5.4%,定期、短期及通知存款增长8.0%[31]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股东应占股本和储备总额为2683.34亿港元,较2018年末增加107.98亿港元或4.2%[33] - 2019年上半年留存盈利较上年末上升4.2%,房产重估储备上升2.4%,监管储备上升3.6%[33]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普通股权一级资本及一级资本分别增长7.6%及6.8%,风险加权资产增长5.4%[35] - 2019年6月30日,普通股权一级资本比率及一级资本比率分别为17.85%及20.01%,较2018年末分别上升0.37及0.25个百分点[34][35]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为298.844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295.6004亿港元增长1.09%[94]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为269.1573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267.0631亿港元增长0.78%[94] - 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资本总额为29.6867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28.5373亿港元增长4.02%[94] - 2019年6月30日库存现金及在银行等结馀及定期存放为3.85357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4.33299亿港元下降11.06%[94] - 2019年6月30日以公平值变化计入损益之金融资产为7827.7万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3.00929亿港元下降73.99%[94] - 2019年6月30日贷款及其他账项为13.70281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12.82994亿港元增长6.80%[94] - 2019年6月30日证券投资为7.95141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5.99038亿港元增长32.74%[94] - 2019年6月30日客户存款为20.18223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18.95796亿港元增长6.46%[94] - 2019年6月30日已发行债务证券及存款证为792万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9453万港元下降91.62%[94] - 2019年6月30日本公司股东应占股本和储备为2.68334亿港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2.57536亿港元增长4.19%[94] 业务发展与创新 - 公司于2019年1月21日完成收购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万象分行的交割[5] - 截至2019年6月末,中高端客户数较上年末增长7.8%[39] - 截至2019年6月底,“开户易”服务总申请人数超5万人[43] - 跨境中高端客户数量较上年末增长12.8%[43] - 截至2019年末,个人手機銀行的登记客户及活跃客户比2018年末分别增加17.5%及20.6%[46] - 公司推出开放应用程式介面,开放多达63项个人金融产品资讯[45] - 公司个人银行服务网络已扩展覆盖至泰国、马来西亚等8个东南亚国家[47] - 公司以中银马来西亚为试点,推出「中银理财」品牌服务[47] - 自2019年8月1日起,公司将在香港全面取消个人综合理财及一般账户的服务费[41] - 截至2019年6月末,集团整体托管资产总值达12072亿港元[51] - 2019年4月,中银保诚信托推出“强积金可扣税自愿性供款”计划[51] - 截至2019年6月末,强积金资产管理规模较去年末增加11.9%[52] - 企业银行保持港澳地区银团贷款市场排名第一,担任IPO主收款行维持市场最大份额[49] - 企业银行加强与东南亚机构协同营销,拓展当地优质客户,参与“一带一路”相关活动[51] - 集团获《亚洲银行家》等多个奖项,包括“香港区最佳现金管理银行成就大奖”等[51] - 2019年6月末中银香港资产管理管理的基金资产规模较去年底增长12.6%,上半年推出3只新基金[58] - 集团积极拓展环球现钞批发业务,加强与东南亚及其他海外金融机构合作,加大内地市场投入[54] - 香港人民币清算行于2019年4月优化跨境结算功能,支持“债券通”项下同业存单一级市场的跨境资金结算[55] - 集团调整投资组合应对利率变化,获取稳健收益[56] - 集团推进财资业务区域发展战略,加强东南亚财资业务人才队伍建设,开拓投资业务,完善区域资金池管理[57] - 中银香港资产管理新增国企、私企及慈善团体等机构客户,深化与现有客户业务关系,加强跨境及东南亚业务联动[58] - 2019年4月集团作为市场首批保险公司推出可扣税自愿医保及延期年金计划相关产品,还推出“目标三年网上储蓄保险计划”“盛世传承万用寿险计划II”[60] - 2019年上半年即时线上客服正式投入服务,微信官号加入保单
中银香港(02388) - 2018 - 年度财报
2019-04-10 19:02
财务业绩 - 2018年提取减值准备前之净经营收入为544.11亿港元,2017年为490.06亿港元[3] - 2018年经营溢利为379.94亿港元,2017年为341.03亿港元[3] - 2018年年度溢利为325.84亿港元,2017年为293.07亿港元[3] - 2018年每股基本盈利为3.0266港元,2017年为2.7026港元[3] - 2018年资产总额为29529.03亿港元,2017年为26510.86亿港元[3] - 2018年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为1.16%,2017年为1.24%[3] - 2018年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为12.83%,2017年为13.15%[3] - 2018年成本对收入比率为27.90%,2017年为28.26%[3] - 2018年贷存比率为66.82%,2017年为64.48%[3] - 2018年总资本比率为23.10%,2017年为20.39%[3] - 2018年提取减值准备前之净经营收入为544.11亿港元,较2017年的490.06亿港元增长约11.03%[4] - 2018年经营溢利为379.94亿港元,较2017年的341.03亿港元增长约11.41%[4] - 2018年本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320亿港元,较2017年的285.74亿港元增长约11.99%[4] - 2018年每股基本盈利为3.0266港元,较2017年的2.7026港元增长约12.00%[4] - 2018年贷款及其他账项为12824.72亿港元,较2017年的11915.54亿港元增长约7.63%[4] - 2018年资产总额为29529.03亿港元,较2017年的26510.86亿港元增长约11.38%[4] - 2018年客户存款为18955.56亿港元,较2017年的17778.74亿港元增长约6.61%[4] - 2018年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为1.16%,较2017年的1.24%有所下降[4] - 2018年成本对收入比率为27.90%,较2017年的28.26%有所下降[4] - 2018年贷存比率为66.82%,较2017年的64.48%有所上升[4] - 2018年股东应占溢利达320.00亿港元,较2017年持续经营业务溢利增长12.0%[9][10] - 截至2018年末,总资产为29,529.03亿港元,较2017年末增长11.4%[10] - 2018年末客户存款余额为18,955.56亿港元,客户贷款余额为12,667.05亿港元,分别较上年末增长6.6%和10.5%[10] - 2018年持续经营业务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为12.83%,比上年提升0.73个百分点[10] - 买卖货币、代理保险、信托及托管服务和证券经纪手续费收入分别上升36.3%、16.6%、14.1%和5.5%[10] - 特定分类或减值贷款比率为0.19%,成本收入比率为27.90%,均优于市场平均水平[10] - 2018年股东应占溢利为港币320.00亿元,按年上升2.7%,较2017年持续经营业务之股东应占溢利上升12.0%[17] - 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为12.83%,在持续经营业务下,按年上升0.73个百分点;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为1.16%,在持续经营业务下,按年上升0.01个百分点[17] - 净息差为1.62%,按年上升5个基点;若计入外汇掉期合约资金收入或成本,净息差为1.63%,上升19个基点[18] - 成本对收入比率为27.90%,按年下降0.36个百分点[19] - 特定分类或减值贷款比率为0.19%,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19] - 总资本比率为23.10%,一级资本比率为19.76%,较2017年末上升3.24个百分点[20] - 2018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320.00亿港元,按年增加8.37亿港元或2.7%,较上年持续经营业务股东应占溢利上升12.0%[26] - 2018年提取减值准备前之净经营收入为544.11亿港元,按年上升54.05亿港元或11.0%[26] - 2018年经营支出为151.80亿港元,按年上升9.6%[26] - 2018年提取减值准备前之经营溢利为392.31亿港元,按年上升11.6%[26] - 2018年提取减值准备后之经营溢利为379.94亿港元,按年上升11.4%[26] - 2018年除税前溢利为389.88亿港元,按年上升10.2%[26] - 与2018年上半年相比,下半年提取减值准备前之净经营收入减少7.03亿港元或2.6%[27] - 与2018年上半年相比,下半年股东应占溢利减少30.56亿港元或17.4%[27] - 2018年净利息收入为393.94亿港元,按年上升45.76亿港元或13.1%,主要由净息差改善及平均生息资产增长带动[28] - 平均生息资产按年上升2127.08亿港元或9.6%,客户贷款和债务证券投资均上升[29] - 净息差为1.62%,计入外汇掉期合约资金收入或成本后为1.63%,按年上升19个基点[28][29] - 与上半年相比,下半年净利息收入增加24.14亿港元或13.1%,净息差上升[32] - 2018年净服务费及佣金收入为113.07亿港元,按年减少2.94亿港元或2.5%,主要因贷款佣金减少[33] - 信用卡签账及商户收单业务量按年分别上升9.8%及10.5%,带动信用卡佣金收入上升7.5%[33] - 买卖货币佣金收入上升36.3%,信托及托管相关收入按年上升14.1%,缴款服务佣金收入增加4.6%[33] - 与2018年上半年相比,下半年净服务费及佣金收入下降16.41亿港元或25.3%[34] - 下半年投资市场气氛转淡,证券经纪、保险及基金分销等服务费用及佣金收入回落[34] - 服务费及佣金支出按年上升7.9%,主要因信用卡相关支出增加[33] - 净交易性收益为30.78亿港元,按年上升17.10亿港元或125.0%,若剔除外汇掉期合约资金收入或成本,按年下降31.4%[35] - 与2018年上半年相比,净交易性收益下跌10.10亿港元或49.4%,若剔除外汇掉期合约资金收入,较上半年下跌41.0%[36] - 2018年其他以公平值变化计入损益之金融工具录得净亏损12.82亿港元,2017年为净收益21.81亿港元[37] - 下半年其他以公平值变化计入损益之金融工具净亏损1.00亿港元,较上半年亏损减少10.82亿港元[38] - 经营支出总额为151.80亿港元,按年增加13.32亿港元或9.6%,成本对收入比率为27.90%,按年下降0.36个百分点[39][40] - 与2018年上半年比较,下半年总经营支出增加11.80亿港元或16.9%[41] - 2018年贷款及其他账项减值准备净拨备为11.78亿港元,2017年为10.46亿港元,按年上升12.6%[42][43]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总贷款减值准备对客户贷款比率为0.43%,2017年末为0.36%[43] - 与2018年上半年相比,贷款及其他账项减值准备净拨备增加6.50亿港元[44] - 2018年末公司资产总额达29529.03亿港元,较2017年末增长3018.17亿港元或11.4%[46][47] - 证券投资及其他债务工具上升1877.91亿港元或26.4%,主要因增持高质量企业债券及其他债务工具[47] - 贷款及其他账项上升909.18亿港元或7.6%,其中客户贷款增长1202.79亿港元或10.5%,贸易票据减少256.14亿港元或59.6%[47] - 2018年客户贷款增长1202.79亿港元或10.5%至12667.05亿港元,增幅优于市场[48] - 在香港使用之贷款上升826.82亿港元或10.9%,其中工商金融业贷款增加559.58亿港元或12.8%,个人贷款上升267.24亿港元或8.3%,贸易融资下跌127.59亿港元或16.3%[49] - 在香港以外使用之贷款增加503.56亿港元或16.3%,主要是内地及东南亚地区客户贷款增长[49] - 截至2018年末特定分类或减值贷款比率为0.19%,较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特定分类或减值客户贷款余额上升3.04亿港元至23.83亿港元[51] - 截至2018年末住宅按揭贷款拖欠及经重组贷款比率为0.01%,信用卡贷款撇账比率为1.40%,按年下降0.11个百分点[51] - 2018年末客户存款总额达18955.56亿港元,较上年末增加1176.82亿港元或6.6%[52] - 2018年即期及往来存款增长1.9%,储蓄存款下降6.7%,定期、短期及通知存款上升26.6%[52]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股东应占股本和储备总额为港币2570.70亿元,较2017年末增加港币130.52亿元或5.3%[53] - 2018年留存盈利较上年末上升11.3%,房产重估储备上升5.0%,监管储备上升2.7%,换算储备下降17.2%[53] - 2018年末普通股权一级资本比率及一级资本比率分别为17.48%及19.76%,较2017年末分别上升0.96和3.24个百分点,总资本比率为23.10%[55] - 2018年普通股权一级资本增长6.0%,一级资本增长19.8%,风险加权资产增幅控制在0.2%[55] - 2018年公司发行30亿美元额外一级资本票据,并收购及赎回8.77亿美元次级票据[54] - 2018年集团除税前溢利总额为港币389.88亿元,较2017年增长10.2%[59] - 2018年个人银行除税前溢利为港币102.69亿元,按年上升22.2%[60] - 2018年个人银行净利息收入增长17.3%,净服务费及佣金收入增长8.0%,经营支出增长10.2%[60] - 2018年企业银行除税前溢利较2017年下降2.1%,财资业务上升24.8%,保险业务下降33.1%,其他业务上升9.5%[59] - 企业银行除税前溢利为140.87亿港元,按年减少3.05亿港元或2.1%[69] - 企业银行净利息收入增加11.4%,净服务费及佣金收入减少21.1%,净交易性收益上升13.2%,提取减值准备净拨备为7.84亿港元[69] - 财资业务除税前溢利为118.84亿港元,按年上升23.59亿港元或24.8%[75] - 财资业务净利息收入增长4.7%,2018年录得净交易性收益,上年为净亏损[75] - 2018年集团保险业务新造标准保费达92.40亿港元,按年上升8.2%,新造业务价值为11.61亿港元,按年上升36.4%[82] - 2018年集团保险业务除税前溢利按年下跌33.1%至9.37亿港元[82] - 2018年东南亚机构提取减值准备前之净经营收入为港币22.87亿元,按年上升27.6%[89] - 截至2018年末,客户存款余额为港币453.98亿元,较2017年末增长17.1%;客户贷款余额为港币391.98亿元,较2017年末增长20.0%[89] - 2018年末不良贷款比率为1.14%,较2017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89] 东南亚业务发展 - 公司东南亚机构盈利水平持续提升,存贷款规模稳健增长,人民币业务维持领先地位[7] - 公司在东南亚地区版图已扩展至泰国、马来西亚等8个国家[7] - 2018年并入的东南亚七行提取减值准备前净经营收入为22.87亿港元,比2017年增长27.6%[11] - 东南亚七行存贷款较上年末分别增长17.1%及20.0%,整体净经营收入和存贷款增长表现优于集团总体水平[11] - 东南亚七行不良贷款比率为1.14%,较2017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11] - 中银香港人民币清算成交金额约占全球离岸市场人民币清算总量的75%[11] - 公司推进东南亚区域化发展,提升服务能力,扩展服务网络[67] - 公司完善东南亚发展策略,以推进东南亚资产重组为契机加快自身发展[87] - 2018年1月29日完成中国银行菲律宾业务及越南业务交割,2019年1月21日完成收购中银万象分行交割[8
中银香港(02388) - 2018 - 年度财报
2019-03-29 16:35
财务业绩 - 2018年提取减值准备前之净经营收入为544.11亿港元,2017年为490.06亿港元[3] - 2018年经营溢利为379.94亿港元,2017年为341.03亿港元[3] - 2018年年度溢利为325.84亿港元,2017年为293.07亿港元[3] - 2018年每股基本盈利为3.0266港元,2017年为2.7026港元[3] - 2018年资产总额为29529.03亿港元,2017年为26510.86亿港元[3] - 2018年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为1.16%,2017年为1.24%[3] - 2018年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为12.83%,2017年为13.15%[3] - 2018年成本对收入比率为27.90%,2017年为28.26%[3] - 2018年贷存比率为66.82%,2017年为64.48%[3] - 2018年总资本比率为23.10%,2017年为20.39%[3] - 2018年提取减值准备前之净经营收入为544.11亿港元,较2017年的490.06亿港元增长约11.03%[4] - 2018年经营溢利为379.94亿港元,较2017年的341.03亿港元增长约11.41%[4] - 2018年年度溢利为325.84亿港元,较2017年的293.07亿港元增长约11.18%[4] - 2018年本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320亿港元,较2017年的285.74亿港元增长约11.99%[4] - 2018年每股基本盈利为3.0266港元,较2017年的2.7026港元增长约12.00%[4] - 2018年资产总额为2952.903亿港元,较2017年的2651.086亿港元增长约11.38%[4] - 2018年客户存款为1895.556亿港元,较2017年的1777.874亿港元增长约6.61%[4] - 2018年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为1.16%,较2017年的1.24%有所下降[4] - 2018年成本对收入比率为27.90%,较2017年的28.26%有所下降[4] - 2018年贷存比率为66.82%,较2017年的64.48%有所上升[4] - 2018年股东应占溢利达320.00亿港元,较2017年持续经营业务溢利增长12.0%[9][10] - 截至2018年末,总资产为29,529.03亿港元,较2017年末增长11.4%[10] - 2018年末客户存款余额为18,955.56亿港元,客户贷款余额为12,667.05亿港元,分别较上年末增长6.6%和10.5%[10] - 2018年持续经营业务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为12.83%,比上年提升0.73个百分点[10] - 买卖货币、代理保险、信托及托管服务和证券经纪手续费收入分别上升36.3%、16.6%、14.1%和5.5%[10] - 特定分类或减值贷款比率为0.19%,成本收入比率为27.90%,均优于市场平均水平[10] - 2018年股东应占溢利为港币320.00亿元,按年上升2.7%,较2017年持续经营业务之股东应占溢利上升12.0%[17] - 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为12.83%,在持续经营业务下,按年上升0.73个百分点[17] - 净息差为1.62%,按年上升5个基点;计入外汇掉期合约资金收入或成本,净息差为1.63%,上升19个基点[18] - 成本对收入比率为27.90%,按年下降0.36个百分点[19] - 特定分类或减值贷款比率为0.19%,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19] - 总资本比率为23.10%,一级资本比率为19.76%,较2017年末上升3.24个百分点[20] - 2018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320.00亿港元,按年增加8.37亿港元或2.7%,较上年持续经营业务股东应占溢利上升12.0%[26] - 2018年提取减值准备前之净经营收入为544.11亿港元,按年上升54.05亿港元或11.0%[26] - 2018年经营支出为151.80亿港元,按年上升9.6%[26] - 2018年提取减值准备前之经营溢利为392.31亿港元,按年上升11.6%[26] - 2018年提取减值准备后之经营溢利为379.94亿港元,按年上升11.4%[26] - 2018年除税前溢利为389.88亿港元,按年上升10.2%[26] - 与2018年上半年相比,下半年提取减值准备前之净经营收入减少7.03亿港元或2.6%[27] - 与2018年上半年相比,下半年股东应占溢利减少30.56亿港元或17.4%[27] - 2018年净利息收入为393.94亿港元,按年上升45.76亿港元或13.1%[28] - 平均生息资产按年上升2127.08亿港元或9.6%[29] - 净息差为1.62%,计入外汇掉期合约后为1.63%,按年上升19个基点[29] - 下半年净利息收入较上半年增加24.14亿港元或13.1%,净息差为1.70%[32] - 2018年净服务及佣金收入为113.07亿港元,按年减少2.94亿港元或2.5%[33] - 贷款佣金按年减少27.6%,证券经纪及保险佣金收入按年分别增长5.5%和16.6%[33] - 信用卡佣金收入上升7.5%,买卖货币佣金收入上升36.3%,信托及托管收入上升14.1%[33] - 下半年净服务及佣金收入较上半年下降16.41亿港元或25.3%[34] - 下半年证券经纪、保险及基金分销服务及佣金收入回落[34] - 服务及佣金支出按年上升7.9%,下半年因部分业务支出下降而减少[33][34] - 净交易性收益为30.78亿港元,按年上升17.10亿港元或125.0%,若剔除外汇掉期合约资金收入或成本,按年下降31.4%[35] - 与2018年上半年相比,净交易性收益下跌10.10亿港元或49.4%,若剔除外汇掉期合约资金收入,较上半年下跌41.0%[36] - 2018年其他以公平值变化计入损益之金融工具录得净亏损12.82亿港元,2017年为净收益21.81亿港元[37] - 下半年其他以公平值变化计入损益之金融工具净亏损1.00亿港元,较上半年亏损减少10.82亿港元[38] - 经营支出总额按年增加13.32亿港元或9.6%,成本对收入比率为27.90%,按年下降0.36个百分点[40] - 全职员工数目从2017年的13,212人增至2018年的14,046人,增长6.3%[40] - 与2018年上半年比较,下半年总经营支出增加11.80亿港元或16.9%[41] - 2018年贷款及其他账项减值准备净拨备为11.78亿港元,2017年为10.46亿港元,增长12.6%[42]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总贷款减值准备对客户贷款比率为0.43%,2017年末为0.36%[43] - 与2018年上半年相比,贷款及其他账项减值准备净拨备增加6.50亿港元[44] - 2018年末公司资产总额达29529.03亿港元,较2017年末增长3018.17亿港元或11.4%[46][47] - 证券投资及其他债务工具上升1877.91亿港元或26.4%,主要因增持高质量企业债券及其他债务工具[47] - 贷款及其他账项上升909.18亿港元或7.6%,其中客户贷款增长1202.79亿港元或10.5%,贸易票据减少256.14亿港元或59.6%[47] - 2018年客户贷款增长1202.79亿港元或10.5%至12667.05亿港元,增幅优于市场[48] - 在香港使用之贷款上升826.82亿港元或10.9%,其中工商金融业贷款增加559.58亿港元或12.8%,个人贷款上升267.24亿港元或8.3%,贸易融资下跌127.59亿港元或16.3%[49] - 2018年末特定分类或减值贷款比率为0.19%,较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特定分类或减值之客户贷款余额上升3.04亿港元至23.83亿港元[51] - 2018年末住宅按揭贷款拖欠及经重组贷款比率为0.01%,信用卡贷款撇账比率为1.40%,按年下降0.11个百分点[51] - 2018年末客户存款总额达18955.56亿港元,较上年末增加1176.82亿港元或6.6%[52] - 2018年即期及往来存款增长1.9%,储蓄存款下降6.7%,定期、短期及通知存款上升26.6%[52]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股东应占股本和储备总额为港币2570.70亿元,较2017年末增加港币130.52亿元或5.3%[53] - 2018年留存盈利较上年末上升11.3%,房产重估储备上升5.0%,监管储备上升2.7%,换算储备下降17.2%[53] - 2018年末普通股权一级资本比率及一级资本比率分别为17.48%及19.76%,较2017年末分别上升0.96和3.24个百分点,总资本比率为23.10%[55] - 2018年普通股权一级资本增长6.0%,一级资本增长19.8%,风险加权资产增幅控制在0.2%[55] - 2018年集团除税前溢利总额为港币389.88亿元,较2017年增长10.2%[59] - 2018年个人银行除税前溢利为港币102.69亿元,按年上升港币18.66亿元或22.2%[60] - 2018年个人银行净利息收入增长17.3%,净服务费及佣金收入增长8.0%,经营支出增长10.2%[60] - 2018年企业银行除税前溢利较2017年下降2.1%,财资业务增长24.8%,保险业务下降33.1%,其他业务增长9.5%[59] - 企业银行除税前溢利为140.87亿港元,按年减少3.05亿港元或2.1%[69] - 企业银行净利息收入增加11.4%,净服务费及佣金收入减少21.1%,净交易性收益上升13.2%,提取减值准备净拨备为7.84亿港元[69] - 财资业务除税前溢利为118.84亿港元,按年上升23.59亿港元或24.8%[75] - 财资业务净利息收入增长4.7%,2018年录得净交易性收益,上年为净亏损[75] - 2018年集团保险业务新造标准保费达92.40亿港元,按年上升8.2%,新造业务价值为11.61亿港元,按年上升36.4%[82] - 2018年集团保险业务除税前溢利按年下跌33.1%至9.37亿港元[82] - 2018年东南亚机构提取减值准备前净经营收入为22.87亿港元,按年上升27.6%[89] - 截至2018年末,客户存款余额为453.98亿港元,较2017年末增长17.1%;客户贷款余额为391.98亿港元,较2017年末增长20.0%[89] - 2018年末不良贷款比率为1.14%,较2017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89] 业务发展 - 公司东南亚机构盈利水平持续提升,存贷款规模稳健增长,人民币业务维持领先地位[7] - 公司在东南亚地区版图已扩展至泰国、马来西亚等8个国家[7] - 2018年公司推出中银双币卡“大湾区一卡通”等特色金融产品和服务[7] - 2018年公司新版手机银行顺利发布,同步推出“转数快”服务[7] - 公司协助企业发行多笔绿色债券,占绿色债券在港发行总金额近三成[8] - 2018年成功发行30亿美元额外一级资本票据(AT1),并收购及赎回8.77亿美元次级票据[10] - 卡通银联双币信用卡发卡量超20万张,BoC Pay支持大湾区60万家活跃商户消费支付及民生缴费[12] - 手机银行活跃客户比上年末增加超6成,年轻客群(18 - 35岁)增长超7成[12] - 2018年完成收购中国银行越南业务及菲律宾业务的交割[16] - 公司连续14年保持港澳银团市场最大安排行地位,私人住宅按揭、安老按揭等业务领先市场[48] - 2018年公司中高端客户数较上年末增长17.5%,私人银行客户较2017年末增长27.3%[61] - 小企“商业理财账户”客户数目增长15.7%[63] - 大湾区双币信用卡发卡量20.8万张,跨境客户增长22.6%[64] - 截至2018年末,个人客户存款规模较上年末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