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视医疗(02407)

搜索文档
高视医疗(02407) - 建议发行股份及购回股份的一般授权、重选退任董事、宣派末期股息及股东週年大...
2025-04-29 16:51
会议安排 - 公司拟于2025年5月29日下午三时在北京举行股东周年大会[3][59] - 代表委任表格须在2025年5月27日下午三时前交回[4][31][71] - 2025年5月26日至29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确定出席大会投票资格,记录日期5月29日,股东最迟5月23日下午4时30分办理[26][71] - 2025年6月25日至27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确定收取末期股息资格,记录日期6月27日,股东最迟6月24日下午4时30分办理[27][71] 股份相关 - 一般授权可配发、发行及处理不超已发行股份总数20%的股份[10] - 购回授权可购回及注销或以库存方式持有不超已发行股份总数10%的股份[12] - 截至2025年4月24日已发行147,887,869股,获批后最多可发行29,577,573股,最多可购回14,788,786股[16][18] - 若第5(C)项普通决议案获批,一般授权将通过加入购回股份数目扩大,额外价值最多为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17] - 高铁塔先生和GT HoldCo持股比例42.78%,购回授权全面行使后增至47.53%[52] - OrbiMed相关主体持股比例12.20%,购回授权全面行使后增至13.55%[52] - 2024年4月至2025年4月股份最高价格为21.80港元,最低价格为4.80港元[57] 股息与人事 - 董事会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每股0.3港元,预期2025年7月25日向6月27日在册股东派发[24][60] - 高铁塔先生、刘新伟先生及David Guowei Wang博士将在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并参与重选[19][60][71] 其他 - 公司于2017年11月1日根据开曼群岛法例注册成立[8] - 股份于2022年12月12日在联交所上市[10] - 公司股份面值为每股0.0001美元[12] - 大会将续聘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核数师[60] - 董事无即时发行新股份计划,正寻求股东批准一般授权[71] - 董事将在合适时行使权力购回公司股份[71]
高视医疗(02407)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9 16:4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度公司收入为人民币1428.4百万元,较2023年的人民币1406.2百万元增加1.6%[11] - 2024年度公司利润净额为人民币88.5百万元,相比2023年的人民币172.9百万元减少48.8%[11] - 2024年度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63元,2023年为人民币1.17元[11] - 董事会建议派付2024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3港元,2023年为每股1.1港元[11]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4.284亿元,较去年增加1.6%;毛利为6.634亿元,较去年减少4.1%[21] - 2024年自有产品收入贡献为3.758亿元,较2023年下降1.6%,其中人工晶体收入贡献为3.169亿元,同比增长1.3%[2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经销产品收入贡献为8.193亿元,较2023年增幅1.3%[2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大中华区技术服务收入贡献为2.265亿元,同比增加8.3%[27] - 2024年公司研发开支为7840万元,占自有产品收入的20.9%[28] - 销售成本从2023年的7.146亿元增加7.1%至2024年的7.65亿元[41] - 毛利从2023年的6.916亿元减少4.1%至2024年的6.634亿元,毛利率从49.2%降至46.4%[42] - 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3年的4500万元减少41.3%至2024年的2640万元[43] - 销售及经销开支从2023年的2.488亿元减少6.4%至2024年的2.329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17.7%降至16.3%[45] - 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1.294亿元增加12.4%至2024年的1.455亿元[46] - 融资成本从2023年的5060万元减少27.5%至2024年的3670万元[47] - 研发开支从2023年的5290万元增加48.2%至2024年的7840万元[48] - 2024年净利润为8850万元,2023年为1.729亿元[51]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从2023年末的1.756亿元降至2024年末的9770万元,2024年末主要是私募基金,预期回报率为2.5% - 4.5%[52] - 存货余额在2023年末和2024年末分别为3.285亿元和3.344亿元,周转天数分别为159天和163天[53]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3年末的1.517亿元增加12.7%至2024年末的1.709亿元,周转天数分别为42天和41天[55] - 贸易应付款项原值从2023年末的9060万元减少22.4%至2024年末的7030万元,周转天数分别为41天和38天[56] - 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项及其他资产从2023年末的1.108亿元增加47.4%至2024年末的1.633亿元[57] - 商誉从2023年末的9.614亿元减少5.3%至2024年末的9.105亿元,减值拨备约2330万元[58] - 2024年高视耗材现金产生单位预算毛利率为33.17% - 40.33%,较2023年有所下降[60] - 无形资产(商誉除外)从2023年末的2.698亿元增加9.1%至2024年末的2.944亿元,新增7460万元[6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结余为4.214亿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6.187亿人民币减少31.9%[6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为5.077亿人民币,其中短期借款1.706亿人民币,长期借款3.371亿人民币[6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及其他借款的有效年利率介于3.90%至7.00%(2023年12月31日:5.10%至7.12%)[6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资本开支为8120万人民币,相比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4560万人民币增加78.1%[6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34.8%,2023年12月31日为39.1%[6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换算海外业务的汇兑差额为收益3580万人民币,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为亏损3660万人民币[7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对前五大客户销售额占总收入14.7%(2023年:13.1%),对单一最大客户销售额占总收入7.5%(2023年:7.3%)[12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向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总采购额50.3%(2023年:42.6%),向单一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总采购额17.9%(2023年:15.4%)[121] - 报告期内,公司作出人民币130万元慈善及其他捐款(2023年:人民币28万元)[12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为人民币66760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85540万元[12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雇员成本总额为人民币37520万元,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为人民币35250万元[14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自主研发的三款国产单焦人工晶体已上市销售,正在研发高端国产人工晶体[13] - 公司自主生产的新一代干眼检查系列产品已上市销售[13] - 公司自主研发的角膜共聚焦显微镜已拿到注册证[13] - 公司自主研发的OK镜预计2025年底或2026年初取得产品注册证[13]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泰靓自研亲水性丙烯酸人工晶状体产品组合获MDR CE欧盟认证[13] - 报告期内公司与18家海外品牌伙伴合作,其中16家有独家经销安排,新增一家韩国公司[14] - 2024年销售眼科医疗设备收入6.64878亿元、耗材收入5.30257亿元、技术服务收入2.26458亿元、其他收入680.4万元,总计14.28397亿元[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大中华区技术服务团队有133名工程师、13个技术服务中心,服务超26000人次,技术服务收入贡献为2.265亿元,同比增加8.3%[2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研发生产人员共265名,占总员工数比约为30.0%,生产设施总面积超10000平方米[28] - 报告期内,公司自主研发的三款国产单焦人工晶体、一款人工晶状体植入系统、Gaush iDea FOS干眼检测仪、Gaush iDea Topo干眼和角膜地形图测试仪、角膜共聚焦显微镜获产品注册证[29][30] - 预计2025年光学生物测量仪拿到产品注册证,2025年底或2026年初OK镜取得产品注册证书[29] - 报告期内,公司与18家海外品牌伙伴合作,其中16家有独家经销安排,新增韩国Sometech Inc.为独家伙伴[31] - 2025年3月,公司代理的德国视唯得公司飞秒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系统及配套接口、德国海德堡公司ANTERION眼科检测仪获医疗器械注册证[32] - 2025年3月,公司全资附属公司Teleon Surgical B.V.自研亲水性丙烯酸人工晶状体产品组合获MDR CE认证[33] - 泰靓产品销往52个国家及地区,罗兰产品销往33个国家及地区[34] - 报告期内,公司举办多场线下市场活动,覆盖多个亚专科应用领域[35] - 公司开展20余场省区Gaush iDea圆桌会提升品牌区域影响力[36] - “高视在线”平台已有超6万名注册用户,线上培训课程累计浏览量超100万人次[37] 各地区表现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全球4+2”研发布局,境内在四个城市、境外在两个国家设有平台,销售网络覆盖超50个国家和地区,大中华区有133名工程师提供7*24小时技术支持[1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170项产品组合,含69项自有产品,与18家海外品牌合作,其中16家为独家经销,产品销至超50个国家和地区,大中华区服务超5000家终端客户[2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年公司将增加研发投入、推进国产化布局、加大手术治疗产品投入等[15]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赵新礼58岁,于医疗及科学设备领域拥有约32年经验,2005年5月加入集团,2021年11月18日调任执行董事[79] - 张建61岁,1998年8月加入集团,2023年1月10日获委任为公司荣誉总裁[81] - 李文奇51岁,在会计及财务管理方面拥有逾22年经验,2023年1月10日获委任为公司首席财务官,2023年8月24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82] - David Guowei Wang博士63岁,于医疗行业拥有逾18年经验,2021年11月18日获调任为非执行董事[83] - 冯昕54岁,2022年11月1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北京五五灵通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联合创办人[86] - 王立新64岁,2022年11月1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于全球医疗健康行业拥有逾23年经验[89] - 赵新礼2002年12月获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及中科院联合高管工商管理硕士结业证书,1992年10月获中科院理化所物理化学理学硕士学位,1987年7月获北大应用化学理学学士学位[81] - 张建1985年7月毕业于甘肃酒泉师范学校,1996年6月通过甘肃教育学院地理学高等师范专科自学考试[82] - 李文奇1995年7月获中国北京物资学院会计学学士学位,1999年5月获中国财务部授予会计专业资格[82] - David Guowei Wang博士1995年6月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发育生物学博士学位,1986年7月获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学士学位[84] - 公司于2017年11月1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22年12月12日在联交所主板上市[101] - 集团主要业务为眼科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并提供技术服务[102] - 董事会提呈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100] - 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主要业务分析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103] - 集团于报告期内按业务分部划分的表现分析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4[104] - 公司主要附属公司的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105] - 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业绩载于年报第99页的综合损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内[106] - 董事会建议派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每股0.3港元(2023年:每股1.1港元),预期2025年7月25日向2025年6月27日名列公司股东名册的股东派付,须经2025年5月29日股东周年大会批准[107] - 李文奇女士51岁,为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Simonov博士53岁,为首席技术官;高铁塔先生60岁,为执行董事及主席;刘新伟先生43岁,为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赵新礼先生58岁,为执行董事兼首席合规官;张建軍先生61岁,为执行董事兼荣誉总裁[94][95] - Simonov博士在光学器械行业有逾22年创业及研发经验,2023年3月31日获委任为公司首席技术官[96] - 2023年1月9日公司额外发行35,500股股份,产生额外所得款项净额约177万港元,全球发售及部分行使超额配股权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8648亿港元[11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提高研发能力及专利商业化已动用1.0943亿港元,占所得款项净额38.2%;提高产能及制造能力已动用8308万港元,占29.0%;扩展销售及营销已动用2722万港元,占9.5%;用作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已动用3037万港元,占10.6%;偿还计息借款已动用3638万港元,占12.7%[119] - 股东周年大会于2025年5月29日举行,5月26日至29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股东最迟须于5月23日下午4时30分前办理过户[108] - 为确定股东收取末期股息权利,公司于2025年6月25日至27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股东最迟须于6月24日下午4时30分前办理过户[109] - 公司面临中国眼科医疗器械行业竞争、监管合规、招标中标、知识产权保护、中国经济状况等风险[111][118] - 公司致力于履行社会责任、提升雇员福利、保护环境等,详情见“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114] - 就董事会及公司管理层所知,集团在重大方面遵守相关法例及规例,报告期内无严重违反情况[11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14789美元,已发行股份数为147887869股,每股0.0001美元[6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并无发行任何债权证或可换股债券[12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或集团五名最高薪酬人士无向集团收取加入奖金、失去职务
获批上市!国产眼前节多模影像诊断平台
思宇MedTech· 2025-04-18 18:43
高视医疗与ANTERION眼科检测仪 - 高视医疗全资附属公司北京高视远望科技代理的德国海德堡ANTERION眼科检测仪获中国药监局医疗器械注册证,该产品集生物测量仪、角膜地形图、前节OCT于一体,提升眼科诊疗效率并丰富产品组合[2] - ANTERION采用1300nm波长SS-OCT技术,结合动眼追踪和光线追踪技术,穿透力强、扫描速度快、成像分辨率高,可优化临床工作流程[2][4] - 产品适用于屈光、角膜病、青光眼、视光等眼科亚专科,在屈光手术中精准评估角膜上皮厚度和视觉质量,在白内障手术中降低术后屈光意外风险[2] ANTERION技术优势 - 与传统TD-OCT技术相比,ANTERION的SS-OCT技术穿透深度更优(传统波长800nm),减少患者检查不适感[4] - 软件更新后新增上皮厚度模块、角膜扩张视图等功能,支持白内障和屈光手术规划[4] - 通过一次测量获取全部数据(波前像差、PIA、k角等),提升人工晶体选择精准度,支持单焦、多焦、散光等晶体计算[5] 临床研究数据 - 韩国首尔国立大学医院研究显示,ANTERION在眼轴长度(AL)测量上与IOL Master 700一致性极高(ICC值0.999,平均差异仅0.005mm)[7][9] - 前角膜曲率、中央角膜厚度(CCT)、前房深度(ACD)、晶状体厚度(LT)等参数ICC值均大于0.90,可靠性显著[7][9] - 与CASIA2和IOL Master 700相比,ANTERION在总角膜曲率测量中表现更稳定(如Total average K的ICC值0.922)[7] 公司背景与行业布局 - 高视医疗为港股上市眼科医疗器械企业(02407 HK),业务覆盖诊断设备、手术设备、器械及耗材四大板块,服务眼底病、白内障等七大眼科亚专科[10] - 公司与超4000家终端客户合作(含1000家三级医院),上游合作伙伴海德堡工程业务遍及100多个国家,旗下Spectralis系列与ANTERION形成互补产品线[10] - 海德堡ANTERION作为眼前节诊断平台,与Spectralis系列(侧重眼底成像)共同完善眼科诊疗解决方案[10]
高视医疗(02407) - 自愿公告 角膜共聚焦显微镜取得国家医疗器械註册证
2025-04-09 19:02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高视创新自主研发的T3 - 600及T3 - 400角膜共聚焦显微镜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1] - 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扫描视场提升至600×600μm,光学分辨率达1.1μm,数字分辨率达0.4μm[2] - 高视创新为T3产品规划AI功能拓展路径,同步启动CE注册流程[2]
高视医疗(0240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末期股息
2025-03-26 18:46
股息信息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为每股0.3 HKD[1] - 股东批准日期为2025年5月29日[1] - 除净日为2025年6月23日[1] 股份登记 - 股份过户文件递交最后时限为2025年6月24日16:30[1] - 暂停过户登记日期为2025年6月25 - 27日[1] - 记录日期为2025年6月27日[1] 其他 - 股息派发日为2025年7月25日[1] - 股份过户登记处为卓佳证券登记有限公司[1] - 截至公告日董事会包括主席高铁塔等多人[2]
高视医疗(02407)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6 18:4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4.284亿元,较2023年的14.062亿元增加1.6%[2][6][7] - 2024年公司净利润为8850万元,相比2023年的1.729亿元减少48.8%[2][3] - 2024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63元,2023年为1.17元[2] - 董事会建议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0.3港元,2023年为每股1.1港元[2] - 公司收入从2023年的14.062亿元增加1.6%至2024年的14.284亿元[22] - 公司销售成本从2023年的7.146亿元增加7.1%至2024年的7.65亿元[24] - 公司毛利从2023年的6.916亿元减少4.1%至2024年的6.634亿元,毛利率从49.2%降至46.4%[25] - 公司其他收入及收益从2023年的4500万元减少41.3%至2024年的2640万元[26] - 公司销售及经销开支从2023年的2.488亿元减少6.4%至2024年的2.329亿元,占收入百分比从17.7%降至16.3%[27] - 公司行政开支从2023年的1.294亿元增加12.4%至2024年的1.455亿元[28] - 公司融资成本从2023年的5060万元减少27.5%至2024年的3670万元[29] - 公司研发成本从2023年的5290万元增加48.2%至2024年的7840万元[30] - 其他开支从2023年的720万元大幅增加至2024年的4100万元[32] - 所得税开支从2023年的7480万元减少至2024年的6680万元[33] - 年内净利润从2023年的1.729亿元减少至2024年的8850万元[34]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从2023年的1.756亿元减少至2024年的9770万元[35]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3年的1.517亿元增加12.7%至2024年的1.709亿元[38] - 贸易应付款项原值从2023年的9060万元减少22.4%至2024年的7030万元[39] - 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项及其他资产从2023年的1.108亿元增加47.4%至2024年的1.633亿元[40] - 商誉从2023年的9.614亿元减少5.3%至2024年的9.105亿元[41] - 无形资产从2023年的2.698亿元增加9.1%至2024年的2.944亿元[4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结余从2023年的6.187亿元减少31.9%至2024年的4.214亿元[4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比率为34.8%(2023年:39.1%)[4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换算海外业务的汇兑差额为收益3580万元人民币;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为亏损3660万元人民币[50]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42839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40623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7%[71] - 2024年公司年内利润为8852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72914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8.80%[71] - 2024年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盈利(基本)为0.63元人民币,2023年为1.17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6.15%[71] - 2024年年内全面收益总额为5193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08753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5.13%[73] - 2024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41553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452881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57%[74] - 2024年流动资产总值为115077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390836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26%[74] - 2024年流动负债总额为51181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891667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2.60%[74] - 2024年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205449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95205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5%[75] - 2024年非流动负债总额为466310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5506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2.82%[75] - 2024年资产净值为158818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696986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41%[7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对外销售总额为1428397千元人民币[9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分部收入总额为1577736千元人民币[9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分部成本为765008千元人民币[9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分部毛利为663389千元人民币[93] - 2024年公司收入总额为142839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40623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7%[96][99] - 2024年公司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36598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385858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4%[97] - 2024年其他收入及收益总额为2641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5037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1.34%[104] - 2024年公司除税前利润已扣除销售成本76500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71463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05%[105]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867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666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04%[105] - 2024年和2023年税项开支总额分别为66,764千元人民币和74,821千元人民币[112] - 2024年和2023年除税前利润分别为155,287千元人民币和247,735千元人民币[113] - 2024年和2023年建议末期股息分别为44,366千港元和162,767千港元,每股分别为0.30港元和1.10港元[113] - 2024年和2023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年内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分别为147,818,994股和147,969,591股[114][117] - 2024年和2023年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分别为92,394千元人民币和173,523千元人民币[116] - 2024年和2023年商誉账面价值分别为910,506千元人民币和961,389千元人民币[120] - 2024年和2023年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总额分别为97,676千元人民币和175,602千元人民币[122][123] - 公司认购私募基金金额2024年为97,554,000元人民币(约13,000,000美元),2023年为175,530,000元人民币(约24,300,000美元),预期回报率2.5% - 4.5%[124]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为170,857千元,账面净值为166,441千元,较2023年的151,725千元和146,543千元有所增长[125] - 2024年减值为4,416千元,较2023年的5,182千元有所减少[125] - 2024年现金及银行结余为421,438千元,较2023年的618,695千元有所减少[129]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70,344千元,较2023年的90,564千元有所减少[130] - 2024年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为507,728千元,较2023年的618,562千元有所减少[132] - 2024年按信贷风险组合评估预期信贷亏损的总账面价值为169,322千元,预期亏损为3,877千元,预期亏损率为2.29%;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48,375千元、3,750千元、2.53%[12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自有产品收入贡献为3.758亿元,较2023年下降1.6%[9] - 2024年公司经销产品收入贡献为8.193亿元,较2023年增幅1.3%[10] - 2024年公司技术服务收入贡献为2.265亿元,同比增加8.3%[5][11] - 2024年销售眼科医疗器械收入为66487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680271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26%[99] - 2024年销售眼科医疗耗材收入为53025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51049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7%[99] - 2024年技术服务收入为226458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0923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23%[99] - 自有产品分部对外销售为375814千元人民币[93] - 经销产品分部对外销售为819321千元人民币[93] 公司产品与合作情况 - 截至2024年底,公司拥有170项产品组合,含69项自有产品[5][8]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与18家海外品牌伙伴合作,其中16家为独家经销[5][10] - 2025年3月,公司代理的德国视唯得飞秒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系统及配套接口、德国海德堡ANTERION眼科检测仪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16] - 2025年3月,公司全资附属公司Teleon Surgical B.V.自研亲水性丙烯酸人工晶状体产品组合获MDR CE认证[17] - 集团泰靓产品销往52个国家及地区,罗兰产品销往33个国家及地区[17] - 报告期内,集团与18家海外品牌伙伴合作,其中16家订立独家经销安排,新增韩国Sometech Inc.为独家合作伙伴[15] 公司市场活动与客户服务情况 - 公司多次参与超5000人出席的大型线下展会[17] - 报告期内,集团举办多场线下市场活动,覆盖多个亚专科应用领域[18] - 公司开展20余场省区Gaush iDea圆桌会,提升品牌区域影响力[19] - 2024年公司在大中华区服务超5000家终端客户,技术服务团队服务超26000人次[5][11] - 公司“高视在线”平台已有超6万名注册用户,线上培训课程累计浏览量超100万人次[20] 公司研发与人员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研发生产人员265名,占总员工数比约30.0%,平均行业经验超十年[12] - 报告期内,集团研发开支为7840万元,占自有产品收入的20.9%[1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884名,2023年12月31日为869名;2024年度雇员成本总额为人民币375.2百万元,2023年度为人民币352.5百万元[60] 公司融资与资金使用情况 - 全球发售及部分行使超额配股权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8648亿港元[5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根据招股章程拟定用途悉数据使用余下所得款项净额[57] - 2023年末期股息支付1.485亿元人民币,偿还境内外贷款约1.097亿元人民币[4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为5.077亿元人民币,其中短期借款1.706亿元人民币,长期借款3.371亿元人民币[44] - 2024年报告期内分别归还卖方贷款1212.5万欧元和置换贷款105万欧元[4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银行及其他借款有效年利率介于3.90%至7.00%(2023年:5.10%至7.12%)[4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资本开支为8120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4560万元人民币增加78.1%[46] - 2024年置换贷款人民币389,649,000元由高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担保及相关股份和账户结余抵押,到期日为2027年12月22日[133] - 2024年卖方贷款人民币91,249,000元将在未来一年内支付,由高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担保及相关股份抵押[133] 公司股权与治理情况 - 2024年8月28日公司采纳股份奖励计划,截至公告日无奖励授出、归属、注销或失效[61] - 2024年1月1日至3月24日高铁塔先生兼任主席及行政总裁,3月25日刘新伟先生任行政总裁,角色分开[63][64] - 董事在2023年股东周年大会获授购回授权,可购回最多14,797,036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10%[67] - 报告期内公司根据购回授权购回82,500股股份,总代价976,492港元,于2024年11月18日注销[67] - 公司将在2025年5月26日至29
高视医疗(02407) - 董事会会议通告
2025-03-14 16:49
( 於 開 曼 群 島 註 冊 成 立 的 有 限 責 任 公 司 )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 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 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Gaush Meditech Ltd 高視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承董事會命 高視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主席兼執行董事 高鐵塔先生 香港,2025年3月14日 於本公告日期,董事會包括主席兼執行董事高鐵塔先生,執行董事劉新偉先生、趙新禮先生、 張建軍先生及李文奇女士,非執行董事David Guowei Wang博士,以及獨立非執行董事馮昕先 生、王立新先生及陳帆城先生。 (股 份 代 號:2407) 董事會會議通告 高視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本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本集團」)董事(「董 事」)會(「董事會」)謹此宣佈,董事會會議將於2025年3月26日(星期三)舉行, 藉以(其中包括)考慮及批准本集團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全年業績及其 發佈,並考慮建議派發末期股息(如有)。 ...
高视医疗(02407) - 自愿公告 ANTERION眼科检测仪取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註册证
2025-03-13 19:04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代理的ANTERION眼科检测仪获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注册证[2] - ANTERION是集多功能于一体的多模影像诊断平台,运用多项技术[2][3] - 该产品获批丰富公司产品组合,尤其是高端手术及诊断类产品[4]
高视医疗(02407) - 自愿公告 飞秒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系统及其配套耗材取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
2025-03-12 22:21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高视医疗全资附属公司代理的飞秒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系统及其配套接口获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注册证[2] - 该系统激光扫描频率高达4MHz[2] - 该系统制瓣直径最大可达9.6毫米[2]
高视医疗(02407) - 自愿公告 - 全资附属公司达成MDR重要里程碑;及自研亲水性丙烯酸人工晶...
2025-03-10 16:39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自研亲水性丙烯酸人工晶状体(IOL)产品组合获MDR CE认证[1] - 亲水性丙烯酸系列产品采用先进分区透镜设计[2] 未来展望 - 全资附属公司Teleon Surgical B.V.达成由MDD过渡至MDR重要里程碑[1] - 获认证利于成本降低和原材料长期保障[2] - 可将创新技术及产品带给更多患者[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