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万物云(02602)
icon
搜索文档
万物云(02602)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5 16:51
公司发展 - 公司在2022年9月29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中文简称为“万物云”,股票代码为“HK.2602”[13] - 公司分拆上市,展示了一个全新的起点,相信站在新起点上的公司将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14] - 公司在2022年9月29日联合深圳市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发布行业首份《空巢老人服务手册》,并发起“一号专线行动”,为空巢老人提供一系列公益性助老服务[15] - 公司在2022年12月28日发布了老旧社区更新策略研究以及企业参与城市治理研究年度课题,分享如何促进城市治理向敏捷型治理转型,揭示全域城市治理的运行方式、公共价值与潜在挑战[18] 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的营业收入保持高位增长[24] - 公司2022年的AIoT解决方案创造了13.8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13.9%[27] - 公司2022年的BPaaS解决方案实现了9.9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56.7%[27] - 公司2022年的蝶城数量从459个增长到584个,实现了8.2亿元的收入[31] - 公司2022年的房屋煥新业务实现了2.1亿元的签约合同额,同比增长118.8%[31] 公司战略 - 公司在2022年对阳光智博、伯恩物业和首万誉业物业的收购实现了并表,充分发挥投后整合能力[29] - 公司在2022年开始为对冲业务来源单一风险做出多元客户布局[25] - 公司计划加速蝶城扩张,变革行业模式[77] - 公司将深化企业服务能力,构建生态圈护城河[81] - 公司将科技能力落地,重塑空间效率[82] - 公司计划增强人力资源,发挥组织红利[83]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包括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未涉及与公司业务竞争的权益[181]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已确认其独立性,董事会评估并确认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为独立人士[184] - 公司董事姚勁波先生在安居客和斯维登担任职务,并未导致重大利益冲突[186] - 公司业务与相关董事业务之间无重大竞争,姚勁波先生在公司的职位属于非执行性质[187] 公司股东 - 公司已发行股份为1,178,468,700股[172] - 2023年3月31日,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批准21名股东将所持1,050,420,000股未上市股份转为境外上市股份[190]
万物云(02602)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7 21:13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全年收入为301.058亿元,同比增长27.0%[1] - 2022年毛利为42.308亿元,同比增长5.2%,毛利率为14.1%,经调整毛利率为15.9%[2] - 2022年年内利润为15.861亿元,下降7.5%;EBITDA为28.406亿元,同比增长7.6%[3] - 2022年全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27.563亿元,盈余保障倍数为1.7倍[4] - 2022年每股股东应占溢利为1.40元,董事会建议末期股息每股0.241元(含税)[7] - 2022年客户合约收入总额为301.05803亿元,2021年为237.04539亿元[21] - 2022年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5.70614亿元,2021年为3.94368亿元[21] - 2022年持续经营业务税前利润扣除各项成本后得出,提供服务成本为248.1874亿元,2021年为187.13553亿元[22] - 2022年所得税开支总额为4.34678亿元,2021年为6.05718亿元[26] - 2022年每股基本盈利1.40元,2021年为1.65元[30] - 2022年现金产生单位收入年增长率为10% - 24%,2021年为3% - 24%[33] - 2022年集团总收入301.06亿元,同比增长27.0%[76] - 2022年集团总毛利42.31亿元,毛利率14.1%[77] - 2022年公司总收入为301.058亿美元,较2021年增加27.0%,主要因管理面积和业务合同增加[97] - 2022年社区空间居住消费服务收入为165.832亿美元,较2021年增加26.0%,因在管物业及服务客户数增加[97] - 2022年商业和城市空间综合服务收入为111.442亿美元,较2021年增加28.2%,因在管项目和客户数增加[98] - 2022年AIoT及BPaaS解决方案服务收入为23.784亿美元,较2021年增加28.5%,因拓展外部和行业客户[99] - 2022年公司总成本为258.751亿美元,较2021年增加31.4%,因业务规模扩张等[101] - 2022年公司毛利为42.308亿美元,较2021年增加5.2%,毛利率为14.1%,较2021年下降2.9个百分点[102] - 2022年其他收入及收益为5.706亿美元,较2021年增长44.7%,因重新计量联营公司权益收益[107] - 2022年销售和分销开支为4.503亿美元,较2021年增长75.1%,因营销费用增加[108] - 2022年所得税开支为4.347亿美元,较2021年下降28.2%,因部分收益无需计税和税收优惠[110] - 公司年内利润从2021年的17.143亿元降至2022年的15.861亿元,下降7.5%;EBITDA从2021年的26.403亿元增加至2022年的28.406亿元,增长7.6%[111] - 2022年税前利润20.21亿元,财务费用1100万元,利息收入 - 4600万元,折旧及摊销8.55亿元;2021年税前利润23.2亿元,财务费用1000万元,利息收入 - 8500万元,折旧及摊销3.95亿元[112] 资产负债相关数据变化 - 2022年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51.21034亿元,流动资产总值为217.88788亿元[12] - 2022年流动负债总额为177.13544亿元,流动资产/(负债)净值为40.75244亿元[12] - 2022年资产净值为170.00982亿元,权益总额为170.00982亿元[13] - 2022年底无形资产账面净值为8506987千元,2021年底为8244089千元[31] - 分配至各现金产生单位的商誉账面价值2022年和2021年均为3700222千元[32] - 2022年底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保证金为6503767千元,2021年底为4649136千元[34] - 2022年底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5319717千元,2021年底为3243250千元[37] - 2022年底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项目(流动)为6839543千元,2021年底为7821982千元[39] - 2022年底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项目(非流动)为963769千元,2021年底为815539千元[39] - 2022年底已发行及悉缴足的普通股股本为1178469千元,2021年底为1050420千元[40] - 无形资产从2021年的82.441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85.07亿元,主要因历史收购公司确认客户关系产生约8.319亿元;客户关系摊销金额从2021年的1.93亿元增加至2022年的5.675亿元[11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3.451亿元,2021年同期为64.306亿元[11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无银行贷款或借贷,净负债率不适用[11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无重大或有负债、无资产抵押[117][118] 蝶城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蝶城总数从459个增长到584个,完成38个蝶城的流程改造[5] - 2022年蝶城数量从459个增长到584个,完成提效改造38个蝶城,涉329个项目,实现收入8.2亿元,相关投入改造约1.6亿元,当年实现超3000万元提效,可提升4%的基础住宅物物业服务毛利率[50] - 房屋焕新在31个蝶城试点中,实现签约合同额2.1亿元,同比增长118.8%,满意度超90%[50] - 38个蝶城内,商业物业及设施管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6亿元[50] - 2023年公司将实现超100个蝶城的试点、探索及迭代[50] - 2022年末蝶城总数从年初459个增长到584个[61] - 2022年公司完成38个蝶城住宅服务流程改造,年内为基础住宅物业带来超3000万元提效,预计提升超4%毛利率[62][63] - 31个试点蝶城实现2.1亿元签约合同额,同比增长118.8%,满意度超90%[65] - 2022年公司已实现38个蝶城试点计划,预计2025年完成300个蝶城打造[93] 循环型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全年循环型业务收入为233.491亿元,同比增长35.1%;经调整毛利为32.293亿元,同比增长36.0%[6] - 循环型服务收入233.49亿元,同比增加35.1%,占总收入比例77.6%,带来毛利27.03亿元,经调整毛利32.29亿元,同比增长36.0%[78] 物业及设施管理服务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物业及设施管理服务中来自第三方的收入为64.0亿元,占比达84.8%,新增16个世界及中国500强客户、8个独角兽客户[44] - 2022年物业及设施管理服务收入75.4亿元,同比增长42.7%,第三方项目数量占比83.9%,收入贡献占比84.8%;新增签约饱和收入41.5亿元,同比增长43.0%,第三方饱和收入占比87.7%[70] - 自2019年成立“万物梁行”,物业及设施管理服务收入复合增速达43.2%[73] - 2022年公司来自物业和设施管理服务的收入为75.44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2.7%,占总收入的25.1% [82] AIoT解决方案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AIoT解决方案2022年创造收入13.8亿元,同比增长13.9%,贡献毛利4.2亿元,同比增长41.2%,毛利率上升至30.7%[46] - AIoT解决方案实现收入13.8亿元,毛利率有所提升[68] - 2022年公司来自AIoT解决方案的收入为13.84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9%,占总收入的4.6%,毛利率30.7%,同比提升6.0个百分点[84] BPaaS解决方案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BPaaS解决方案2022年实现收入9.9亿元,同比增长56.7%,贡献毛利3.3亿元,同比增长29.5%,毛利率达32.9%[46] - BPaaS解决方案实现收入9.93亿元,同比增长56.7%,新增24个企业大客戶,已向38个物业城市项目提供服务[69] - 2022年公司来自BPaaS解决方案的收入为9.93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6.7%,占总收入的3.3% [83] 住宅物业服务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住宅物业服务收入148.11亿元,同比增长30.3%,占总收入49.2%,毛利14.59亿元,同比增长15.3%;预收物业费余额39.77亿元,预收应收比4.1倍;在管住宅物业服务项目饱和收入227.99亿元,同比增长27.7%;在管住宅项目数量3446个,较上年增加623个[79] - 2022年住宅项目合约饱和收入286.59亿元,合约项目数量4358个;在管饱和收入228亿元,在管项目数量3446个,较2021年均有增长[81] 商写项目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商写项目合约饱和收入134.39亿元,合约项目数量2133个;在管饱和收入110.58亿元,在管项目数量1829个,较2021年有所增长[83] 开发商增值服务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来自开发商增值服务的收入为29.351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4.2%,占总收入的9.7% [86] 其他社区增值服务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来自其他社区增值服务的收入为4.21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22.4%,占总收入的1.4% [87] 城市空间整合服务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来自城市空间整合服务的收入为6.64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5.5%,占总收入的2.2% [88] 居住相关资产服务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来自居住相关资产服务的收入为13.51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6%,占总收入的4.5% [89] 定制服务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定制服务签约2.6亿元,同比增长超100%[71] 科技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公司研发投入4.1亿元,占总收入1.4%[66] - 报告期科技收入达23.8亿元,占总收入7.9%,同比增长28.5%,创造毛利7.51亿元,占总毛利17.8%,同比增长35.9%[66] 行业环境相关数据 - 2022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26.7%[54] - 2022年物企多种经营业务收入占比同比下降约4.9个百分点,部分物企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同比下降超50%[56] 公司运营及发展相关 - 公司2019年开始多元客户布局,通过“万物梁行”成为多领域头部企业战略物业服务商[43] - 公司物业城市业务约七成合同通过少数股权操盘并落地科技业务,约三成合同按甲方情况直委或直控签订[45] - 报告期公司在1354个项目内铺设国内第一台物业前台自助服务机—凤梨一号[67] - 报告期公司在5个蝶城试点铺设灵石服务器,实现AI与工单调度结合[67] - 公司在全国经济最发达100个城市中选择3402条街道提升物业项目浓度[60] - 2022年社区安全保障成本超亿元[47] - 公司未来将加速蝶城扩张,变革行业模式[90] - 公司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折合人民币约为56.172亿元[12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推行“万物云街道”模式已动用6300万元,投入AIoT及BPaaS解决方案开发已动用300万元,吸纳及培养人才已动用1900万元,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已动用2800万元,合计已动用6800万元[12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有97930名员工,2021年为106945名,报告期内总员工成本约109.16亿元[126] - 公司为员工搭建发展平台,建立培训体系,提供多元职业发展渠道和学习机会[127] 股息及税收相关 - 2021年公司向股东宣派股息35.37亿元并已结清[27] - 董事会建议2022年末期股息每股0.241元(含税),共计2.84063亿元,待股东大会批准[28] - 公司向H股非居民企业股东分派末期股息前将代扣代缴10%企业所得税[147] - H股个人股东为香港、澳门居民及与中国订10%税率税收协议国家或地区居民,公司按10%税率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148] - H股个人股东为与中国订低于10%税率税收协议国家或地区居民,公司按10%税率代扣代缴,可申请退还多缴税款[149] - H股个人股东为与中国订高于10%但低于20%税率税收协议国家或地区居民,公司按协议规定税率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150] - H股个人股东为与中国订20%税率税收协议或未订协议国家或地区居民,公司按20%税率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151]
万物云(02602)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9-29 16:3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是万物云空间科技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2月20日在中国注册成立,2018年3月20日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号2602[1][5] - 公司H股上市日期为2022年9月29日,股份代號为2602[11] - 公司网址为https://www.onewo.com/[11] - 公司提名委员会成员有朱保全先生(主席)、宋云峰先生、陈玉宇先生[10] - 公司联席公司秘书为黄旻先生和伍伟琴女士[11] - 公司授权代表为朱保全先生和黄旻先生,授权代表的替任人为伍伟琴女士[11] - 公司股份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6][8] 万科集团业务战略 - 万科集团转型秉承开发经营服务并重,孵化多个业务板块,会适时考虑逐步走向资本化[3] 万物云上市相关 - 分拆万物云上市是增发新股,增发的钱由万物云使用[3] - 发售股份最终发售价为每股49.35港元,不包括1%经纪佣金、0.0027%证监会交易徵费、0.00015%财汇局交易徵费及0.005%联交所交易费[7] - 超额配股权可使公司按发售价配发及发行最多合共17,507,000股额外H股以补足国际发售中的超额配股[7] - 2022年9月29日公司H股上市,发行1.16714亿股,发售价每股49.35港元[48] - 假设超额配股权未获行使,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预计约为55.939亿港元(折合人民币49.244亿元)[49] 万物云业务模式与市场 - 万物云的蝶城模型是“复制-粘贴”模式,随着业务成熟可通过多渠道处理资金需求[3] - 单一产权人自用的物业管理业务在国内是万亿市场[3] 物业行业理念 - 物业费需专业花出去以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且要向产权人公示,做到阳光物业[4] - 物业行业的发动机是专业与阳光,正确价值观才能滚出大而厚实的雪球[4] 报告期信息 - 报告期为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8] 蝶城服务数据 - 标准蝶城服务超10,000户家庭,主攻蝶城服务介乎6,000户家庭至10,000户家庭,目标蝶城服务介乎3,000户家庭至6,000户家庭[6][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积累479个蝶城,其中标准蝶城141个,主攻蝶城154个,目标蝶城184个[23] - 深圳坂田街道蝶城服务22,727户家庭,占坂田家庭总户数的36.1%,2022年上半年毛利率较2021年同期提升9.6个百分点,月均新合同金额从2022年第一季月均110万元增至第二季月均310万元,增幅约180%[23] 社区空间居住消费服务业务数据 - 社区空间居住消费服务收入79.94605亿元,同比增长35.0%,毛利10.15892亿元,在管物业项目3035个,为499.5万户家庭服务[12][13][14] - 社区空间居住消费服务中,住宅物业服务收入72.70288亿元,同比增长40.8%,毛利7.64647亿元,毛利率10.5%[13][14] - 2016 - 2021年,中国社区空间居住消费服务市场总收入由2.1093万亿元增至3.3139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9.5%[15] - 社区空间居住消费服务收入约79.946亿元,同比增长35.0%,占总收入比例56.1%,毛利增长1.58亿元至10.159亿元[17] - 来自高线级城市的收入为66.176亿元,占住宅物业管理收入的91.0%[17] - 集团净增在管住宅物业年化饱和收入约15.154亿元,其中70.2%来自第三方外拓,同比提升23.5%[18] - 集团净增住宅物业合约年化饱和收入约24.935亿元,其中85.9%来自第三方外拓,同比提升104.4%[1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累计住宅物业在管项目年化饱和收入193.685亿元,同比增长28.3%,财务收入72.703亿元,同比增长40.8%[2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累计住宅物业合约项目年化饱和收入263.744亿元,同比增长31.5%[22] - 万科集团及其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在管项目年化饱和收入100.695亿元,同比增长15.7%,财务收入40.139亿元,同比增长22.8%[21] - 独立第三方房地产开发商在管项目年化饱和收入92.99亿元,同比增长45.5%,财务收入32.564亿元,同比增长71.8%[21] - 万科集团及其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合约项目年化饱和收入129.733亿元,同比增长14.1%[22] - 独立第三方房地产开发商合约项目年化饱和收入134.01亿元,同比增长54.2%[22] 商企和城市空间综合服务业务数据 - 商企和城市空间综合服务收入50.93148亿元,同比增长39.8%,毛利7.1654亿元,涵盖1706个项目,在25个城市有59个城市空间整合服务项目[12][13][14] - 商企和城市空间综合服务中,物业和设施管理服务收入34.54339亿元,同比增长57.8%,毛利4.03429亿元,毛利率11.7%[13][14] - 2016 - 2021年,中国商企和城市空间综合服务市场总收入由1.5549万亿元增至4.0629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21.2%[15] - 期内,商企和城市空间综合服务收入约50.931亿元,同比增长约39.8%,占总收入比例35.8%,毛利较去年同期增长1.024亿元至7.165亿元[2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净增物业及设施管理服务在管项目合计141个,浮增年化饱和收入12.381亿元;合约项目合计265个,浮增年化饱和收入18.121亿元[25][2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累计物业及设施管理服务在管项目合计1706个,年化饱和收入93.965亿元,财务收入34.543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44.3%和57.8%[2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团累计物业及设施管理服务合约项目合计1929个,年化饱和收入114.59亿元,同比增长61.5%[28] - 2022年6月30日,万科集团及其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在管项目271个,年化饱和收入17.665亿元,财务收入6.324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2.4%和30.6%[27] - 2022年6月30日,独立第三方房地产开发商在管项目1435个,年化饱和收入76.299亿元,财务收入28.219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47.4%和65.5%[27] - 2022年6月30日,万科集团及其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合约项目308个,年化饱和收入22.043亿元,同比增长36.8%[28] - 2022年6月30日,独立第三方房地产开发商合约项目1621个,年化饱和收入92.547亿元,同比增长68.8%[28] - 物业及设施管理服务收入约34.543亿元,同比增长57.8%,占商企和城市空间综合服务所得收入的67.8%;毛利约4.034亿元,同比增长51.2%[29] - 城市空间整合服务收入约2.726亿元,同比增长117.9%,占商企和城市空间综合服务所得收入的5.4%;毛利较去年同期增加0.57亿元至2.94亿元[29] - 开发商增值服务收入约13.662亿元,同比增长2.9%,占商企和城市空间综合服务所得收入的26.8%[2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物业及设施管理服务的合约物业数量1929个,较2021年12月31日新增265个;合约年化饱和收入约114.59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净增18.121亿元[29] - 2022年上半年,公司净增物业及设施管理服务在管年化饱和收入约12.381亿元,其中76.5%来自于第三方外拓,年化饱和收入约9.471亿元,同比提升41.0%[29] AIoT及BPaaS解决方案服务业务数据 - AIoT及BPaaS解决方案服务收入11.55453亿元,同比增长56.2%,毛利3.94811亿元[12][13][14] - AIoT及BPaaS解决方案服务中,BPaaS解决方案收入4.36803亿元,同比增长95.3%,毛利2.0128亿元,毛利率46.1%[13][14] - 2016 - 2021年,中国智慧城市云服务市场总收入由256亿元增至127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38.0%[15] - AIoT及BPaaS解决方案服务所得收入约11.555亿元,同比增长56.2%,占总收入比例8.1%;毛利约3.948亿元,同比增长82.4%[3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142.43206亿元,同比增长38.2%[13] - 公司总成本为121.16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86.178亿元增加40.6%[37] - 公司毛利为21.272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16.884亿元增加26.0%;毛利率为14.9%,较2021年同期的16.4%下降1.5个百分点[38] - 其他收入及收益由2021年同期的2.113亿元增加至2022年同期的3.761亿元[41] - 行政开支从2021年上半年的7.178亿元增至2022年同期的9.615亿元[43] - 所得税开支从2021年上半年的2.799亿元降至2022年同期的2.403亿元[44] - 2022年上半年期内利润为9.074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7.746亿元增加17.1%;经调整期内利润为11.254亿元,较2021年同期的8.087亿元增加39.2%[45] - 无形资产从2021年末的82.441亿元增长到2022年上半年末的87.415亿元;2022年上半年收并购无形资产摊销金额为2.742亿元,去年同期为0.379亿元[46] - 2022年上半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8.122亿元,较2021年末的64.306亿元减少[47] - 2022年上半年末员工数量为98477名(2021年末为106945名),期间总员工成本约54.367亿元[53] - 2022年上半年末非人民币资产中,港币折合人民币1.56亿元、美元折合人民币0.08亿元[5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14,243,206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10,306,20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38.2%[8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毛利为2,127,243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1,688,445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25.9%[8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税前利润为1,147,687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1,054,500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8.8%[8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利润为907,398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774,59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7.1%[8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母公司普通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收益(基本及摊薄)为0.83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0.75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0.7%[8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其他全面收益(亏损),扣除税项为 - 417,627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174,031千元人民币[8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489,771千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948,630千元人民币[86] - 2022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总值为151.12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50.16亿元增长0.64%[87]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资产总值为129.77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37.08亿元下降5.34%[87]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负债总额为150.66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62.82亿元下降7.47%[87] - 2022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值为-20.89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5.74亿元有所改善[88] - 2022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总额为21.70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1.30亿元增长1.88%[88] - 2022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08.53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03.13亿元增长5.23%[88] - 2022年上半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中,其他储备从88.43亿元增至92.99亿元[88] - 2022年上半年非控股权益从4.19亿元增至5.04亿元[88] - 2022年上半年期内利润为4.89771亿元[89] - 2022年上半年已宣派股息3.97亿元[90] -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