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投资(02886)

搜索文档
滨海投资(02886)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8-31 16:43
营收情况 - 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0% [1] - 净营收达到500万美元 [2] 成本情况 - 成本同比增长5% [3] - 总成本为200万美元 [4]
滨海投资(02886)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17 21:02
财务数据 - 收入为31.19亿港元,同比增长2%[2] - 毛利为3.84亿港元,同比下降11%[2] - 期内利润为1.70亿港元,同比下降35%[2] - 每股基本收益为12.31港仙,同比下降36%[3] - 总资产为79.85亿港元,较去年末下降7%[5] - 总权益为22.03亿港元,较去年末下降4%[5] - 总负债为57.82亿港元,较去年末下降8%[5] - 应收票据为2.24亿港元,较去年末增加251%[5] - 借款总额为39.88亿港元,较去年末增加3%[6] - 合约负债为6.23亿港元,较去年末下降30%[6] - 本集團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的權益總額為2,203,286千港元[7] - 本集團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的經營活動產生的淨現金流入為255,255千港元[8] - 本集團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的投資活動產生的淨現金流出為172,110千港元[8] - 本集團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個月的融資活動產生的淨現金流出為162,413千港元[8] - 本集團於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737,808千港元[8] - 本集團的流動負債超過流動資產約2,535,054,000港元[14] - 本集團將有足夠的財政資源支持其業務,並在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起的未來十二個月內履行到期的財務義務及承諾[15] - 本公司董事認為按持續經營基準編製合併財務報表屬適當做法[16] - 本集团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值相若,期内公允价值层级之间亦无转移[29] - 遭遇净汇兑损失5.54亿港元[8] - 燃气采购成本为24.64亿港元[9] - 利息费用为1.04亿港元,其中2.24亿港元被资本化为在建工程[10] - 所得税费用为4.25亿港元,包括即期所得税3.86亿港元和递延所得税0.39亿港元[11] - 董事会建议派发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每股0.10港元[12] - 每股基本收益为12.31港仙,每股稀释收益为12.27港仙[13] - 期末不动产、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为57.11亿港元[14] - 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总额为4.50亿港元[15] - 应收账款账龄分析:0-90天73,364千港元,91-180天21,450千港元,181-365天37,552千港元,365天以上188,976千港元[45] - 应付账款账龄分析:0-90天107,404千港元,91-180天65,875千港元,181-365天88,715千港元,365天以上311,746千港元[47] - 公司有担保银团借款946,003千港元,年利率为SOFR加2.6%,将于2024年6月前分期偿还[48] - 公司有抵押银行借款1,663,717千港元,主要以附属公司收费权、应收账款及定期存款作担保[49] - 公司有其他借款1,143,059千港元,主要以两家附属公司股权及天然气管道资产作抵押[50] - 遞延所得稅資產於2023年6月30日為46,814千港元,較2022年12月31日的50,117千港元減少[55] - 遞延所得稅負債於2023年6月30日為19,691千港元,較2022年12月31日的16,387千港元增加[56] - 已訂約但未撥備的資本承擔於2023年6月30日為383,684千港元,較2022年12月31日的470,547千港元減少[57] - 投資物業根據經營租賃租予租戶,最低應收租賃付款於2023年6月30日為4,952千港元,較2022年12月31日的7,552千港元減少[58] - 於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團之資本負債比率約為59%[86] - 美元銀團貸款利息為2.6%加SOFR,國內銀行人民幣擔保貸款年利率範圍為3.00%至5.00%[88] - 于2023年6月30日,本集团保证银行存款为34,935,000港元[91] - 于2023年6月30日,账面净值约为694,241,000港元的主管网和设备作为相关借款的抵押[92] - 2022年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0.10港元,已于2023年6月9日派付,总额約為135,200,000港元[93] - 董事会未宣告派付于期内之中期股息[94] 业务数据 - 管道天然气销售收入为2,793,750,000港元,同比增加5%[70] - 工程施工及天然气管道安装服务收入约为300,036,000港元,同比减少11%[72] - 天然气管输服务收入约为25,517,000港元,同比减少17%[7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中压管网长度约3,825公里,高压次高压管网长度约649公里[72] - 上半年管道氣銷量同比增長7.2%,新增用戶合同增加逾6.1萬戶,累計用戶數逾236萬戶,同比增加4.46%[79] - 中石化天然氣支援本集團獲其所持天然氣儲運設施之部分股權,幫助本集團完成規定的儲氣調峰能力建設[80] - 中石化天然氣支持本集團通過貿易方式降低天然氣採購成本及貿易業務盈利模式形成[80] - 本集團將以打通上中下游為核心目標,收購中石化液化天然氣2%股權有助於滿足國家天然氣儲氣調峰政策要求[81] - 本集團將繼續拓展增值業務和綜合能源業務,實現可持續發展[82] - 受泰達控制的實體的管道天然氣銷售額為121,174千港元,較2022年同期的57,554千港元增加[61] - 受中石化控制的實體的天然氣採購額為1,167,390千港元,較2022年同期的1,008,464千港元增加[63] - 向受中石化控制的實體支付的利息费用为14,843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6,125千港元减少[63] - 向受泰达控制的实体支付的其他服务费用为0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589千港元减少[63]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长5.6%[76] - 预计2023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将增长6%以上[77] - 多地推动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有利于缓解城燃企业采购压力[78] - 国际天然气价格持续回落,对公司发展有利[78] - 公司主要从事管道天然气销售、工程施工及管道安装服务、天然气管输服务[69] 其他 - 本集团的主要股东为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及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0] - 本集团的功能貨幣為人民幣[11] - 本集团已应用经修订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保险合约、会计政策披露、会计估计之定义和与单一交易产生的资产及负债相关之递延税项等准则,对本集团未造成重大影响[18] - 管理层在编制中期财务信息时作出的重大判断和估计不确定性的关键来源与年度财务报表所应用的相同[20] - 本集团的业务承受多项财务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贷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并未使用任何衍生金融工具对冲其財務風險[21][22] - 本集团可报告及经营分部包括管道天然气销售、工程施工及天然气管道安装服务和天然气管输服务,分部业绩以毛利计量[31][32][33] - 管道天然气销售分部收入为27.94亿港元,分部业绩为1.76亿港元[32] - 工程施工及天然气管道安装服务分部收入为3亿港元,分部业绩为1.87亿港元[32] - 天然气管输服务分部收入为2,552万港元,分部业绩为2,179万港元[32] - 其他收入包括安装服务收入、租赁收入、燃气保险代理服务收入、燃气具销售收入、维保服务收入和政府补助[7] - 本期內綜合毛利率下降至12.3%,主要是由於安全生產費的增加[83] - 行政開支增加2%,主要由於研發費用的增加[84]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溢利減少36%,主要由於毛利的下降和財務費用的增加[85] - 公司计划出售建设中的房地产项目[75] - 公司已发行并缴足1,352,025千股普通股,每股面值0.10港元,以及3,900千股可赎回优先股,每股面值50.00港元[46] - 公司获得政府补助57,593千港元和建设项目补助74,782千港元,将在相关资产可使用年限内确认为其他收入[51][52][53][54] - 本集团于期内并無任何重大收購或出售附屬公司及聯營公司[95] - 於2023年6月30日,本集團並無重大或有負債[96] - 於2023年6月30日,本集團共有員工1,723名,期內員工薪金及工資為117,168,000港元,其中約20,600,000港元計入研發費[97] - 審核委員會已審閱本集團期內之未經審核綜合業績,並就中期報告提供意見及評論[98] - 所有董事已確認,期內一直遵守標準守則所規定的必需交易標準及本公司的行為守則[100] - 本公司於期內,一直遵守上市規則附錄14之企業管治守則之守則條文[101]
滨海投资(02886)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12 16:37
公司概况 - 公司主要从事天然气及清洁能源业务,在天津、河北等地区拥有多家子公司[6] - 公司在天津、北京、河北等地区共有20家子公司,主要从事天然气供应、热力供应等业务[6] - 公司在天津地区的清洁能源业务取得进展,天津泰达濱海清潔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业务发展良好[6] - 公司致力于成為中國大陸綜合能源倡導者與運營商[62] - 公司致力於為客戶提供高質量清潔能源服務,主動擴展企業規模,改善營運質量,與股東、投資者、客戶及政府實現互利共贏、和諧發展[62] - 公司大力培育天然氣主業,全面優化上下游產業鏈,並加快研究綜合能源和智慧能源佈局[62] 财务表现 - 集团2022年度收入約61.02亿港元,較上年增加約26%[9] - 集团2022年度利润約3.33亿港元,較上年下降約19%[9] - 集团2022年度毛利率為11.9%,較上年下降5.8個百分點[9] - 集团2022年度利润率為5.5%,較上年下降3.0個百分點[9] - 集团2022年12月31日总资产約85.71亿港元,较上年增加約5%[10] - 集团2022年12月31日总负债約62.85亿港元,较上年增加約7%[10] - 集团2022年12月31日平均融资成本為4.6%,较上年上升0.2個百分點[10] - 集团2022年度平均股本回报率為14.6%,较上年下降4.5個百分點[10] - 管道天然气销量20.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其中管道气销量14.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5%[15] - 管道天然气销售收入增加約34%,達到53.8亿港元[28] - 工程施工及天然气管道安装服务收入减少約13%,為6.47亿港元[29,30] - 天然气管輸服務收入减少約15%,為5.11亿港元[32] - 毛利率下降至約12%,主要由於天然气采购成本上升[35] - 行政開支增加約3%,主要由於研發費用增加[36] - 扣除汇兑损失后,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增加約9%,達到4.10亿港元[37] - 每股基本收益為24.1港仙[38] - 資本負債率約為57%[40,41] - 於2022年12月31日,公司總借款約為39.04亿港元[42][43][44] - 於2022年12月31日,公司流動負債超過流動資產約18.53亿港元,但董事認為公司將有足夠營運資金於未來12個月內履行財務責任[45] - 部分存款及銀行借款以港元和美元計值,為公司帶來外匯風險,2022年度融資活動產生約8400萬港元外匯損失[46][47][48] 业务发展 - 2022年公司收購了天津泰合熱力有限公司51%股權,進一步拓展熱力業務[6] - 公司在天津、河北等地區的天然气供應业务保持良好发展态势[6] - 2022年集團新增常規用戶106千戶,同比下降35%,累計用戶達2,299千戶[15] - 集團與兩大股東天津泰達和中石化簽署框架協議,推動集團在天然氣行業的影響力和競爭力[15] - 集團收購南京金屏燃氣有限公司全部股權,鞏固燃氣運營商主導地位[16] - 集團與天津星城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簽署能源供應合作框架協議,為向綜合能源運營商轉型奠定基礎[16] - 集團通過多項措施提升冬季儲氣調峰能力,並通過並購擴大業務規模以提升盈利能力[17] - 中國天然氣供給多元化,國內需求將保持快速增長,天然氣行業有望在2023年再創新高[20,21] - 集團致力於提升燃氣本質安全水平,同時推進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建設[23,24] - 城市中壓燃氣管網長度增加147公里,達到3,721公里[29] 人力资源 - 於2022年12月31日,公司有1,722名員工,員工薪酬及工資約2.16億港元,其中約4200萬港元計入研發費用[52] - 公司採取薪酬政策,包括發放酌情花紅、提供培訓及其他福利,並於2021年1月13日採納購股權計劃作為激勵計劃[53][54] 公司治理 - 董事會由九名董事組成,包括三名執行董事、三名非執行董事和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64] - 董事會確保其組成人員的變動不會帶來不適當的干擾,並保持執行董事與非執行董事(包括獨立非執行董事)的均衡組合[66] - 董事會負責公司的重大事務,包括重大政策的批准和監督、總體戰略、風險管理和內部監控制度等[70] - 董事會在年內共召開五次會議,討論和決定公司的重大戰略、重大經營事項、財務事項等[72] - 公司安排董事參加持續專業發展培訓,以確保董事能夠為董事會作出全面和適當的貢獻[74] - 公司董事會主席、副主席和總經理的角色和職責有明確區分[77][78] - 獨立非執行董事任期為兩年,非執行董事任期為三年,需輪值退任並重選[79] - 公司設有提名委員會,由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和一名執行董事組成[85][86] - 提名委員會主要職責包括檢討董事會架構、人數及組成,評核獨立非執行董事的獨立性,物色及提名合適人選擔任董事[1] - 公司已於2018年12月31日採納提名政策,載列考慮任命或重選董事的標準和方式[2] - 公司已於2022年8月11日修訂及更新董事會多元化政策,以達致及保持董事會的多樣性[3] - 公司定期物色潛在董事會繼任人選,並留意潛在女性候選人[4] - 公司已物色一名新的女性候選人,並建議於2023年5月12日舉行的股東週年大會上推選為額外獨立非執行董事[5,6] - 提名委員會根據董事的品格、獨立性、經驗、能力等因素,向董事會提供委任及重選的建議[7] - 提名委員會於2022年內召開三次會議,討論新董事任命、董事重選提名、董事會多元化政策等[8] - 公司在招聘過程中貫徹「公平公正、適材適用」的管理思想,確保每個應聘者均有平等機會[9] - 公司目前的僱員性別比例適合集團運營及管理[10] - 薪酬委員會負責就公司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的薪酬政策、結構和程序向董事會提出建議[104] - 薪酬委員會審議並批准管理層的薪酬建議,並就個別執行董事及高管的薪酬待遇向董事會提出建議[104] - 審核委員會負責就外部審計師的委任、重新委任和罷免向董事會提出建議[107] - 審核委員會監督公司財務報表、年報和中報的完整性[107] - 審核委員會每年審查公司的會計、財務和內部控制、風險管理制度以及相關資源、員工資格和經驗的充足性[107,108] - 風險管理委員會由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和一名執行董事組成[114] - 公司在2022年度共召開了3次薪酬委員會會議和3次審核委員會會議[105,112] - 本公司已採納股息政策,由董事會酌情決定股息宣派、建議及/或支付[119][120][121] - 本公司未有成立企業管治委員會,企業管治職能由審核委員會履行[118] - 審核委員會已檢討企業管治政策和措施,並審閱企業管治守則的合規性[118] - 董事會全面負責維持及檢討本集團風險管理及內部監控系統的有效性[13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風險管理委員會召開兩次會議[116] - 各風險管理委員會成員出席率均為100%[117] - 本集團外部核數師提供的核數服務薪酬為人民幣315萬元,未有提供非核數服務[123][124] - 公司在2022年持續完善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體系,包括優化業務流程、加強合同管理、實施重大經營風險月報機制等[137][139][140] - 公司進一步完善內部審計制度體系建設,加強審計發現問題整改督辦,並允許控股股東對公司進行審計[142][143] - 公司持續提升法務管理和合規建設,大部分訴訟案件獲得有利結果,並開展安全生產法規及合規培訓[144][145] - 董事會已進行年度檢討,認為公司現有風險管理及內部控制系統有效及充足[146][147] - 公司風險管理及內部控制系統的主要特點包括建立良好內控環境、持續改進風險評估及控制活動等[148][149][150] - 公司已採納股東通訊政策,旨在確保股東獲得及時的資訊並促進與公司的有效溝通[159] - 股東可通過多個渠道如股東大會、聯繫公司秘書等與董事會溝通[163,164] - 公司致力加強與投資者的溝通及關係,指定高級管理人員與機構投資者及分析師保持開放對話[165] - 公司設有網站提供業務發展、財務資訊及新聞等更新[166] - 董事會已檢討股東通訊政策的實施及成效,認為政策於2022年已獲適當實施且有效[168] - 股東可隨時通過公司秘書以書面形式向董事會發送查詢和關注問題[170] - 公司章程大綱和新公司細則已刊載於公司網站及聯交所網站,於2022年並無變更[171] 可持续发展 - 公司致力提升可持續發展工作,並在本報告中披露相關情況[173] - 本集團的核心業務主要包括燃氣管道網路建造、燃氣工程施工安裝、管道燃氣銷售、天然氣管輸及罐裝燃氣銷售[176] - 本報告涵蓋本集團在中國內地直接營運的業務,包括位於天津市的總部辦公室及位於各省市的附屬公司[177] - 本報告遵守香港聯交所《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指引》的匯報原則,並符合當中的強制披露規定及「不遵守就解釋」條文[179] - 本集團深明環境、社會及管治風險管理與控制的重要性,由董事會作為最高決策層自上而下建立ESG報告領導小組和相應的工作執行小組[187] - 本公司董事會積極參與ESG相關事宜的管理和監督,包括審議和確認ESG重要性議題、定期檢視ESG相關事宜、審閱年度ESG報告等[189] - 本集團建立了ESG報告工作領導小組和ESG報告工作執行小組,負責ESG報告工作計劃、報告框架和內容的制定[191][192][193] - 本集團識別了九類重點風險,包括財務風險、安全風險、合規風險等,並制定相應的風險應對策略[192] - 本集團主要利益相關方包括股東、政府監管機構、客戶、員工、合作夥伴和供應商等,通過多種溝通渠道了解各方訴求[194][195][196] - 本集團基於內外部因素識別出2022年度ESG重要性議題,包括清潔能源使用、能源利用效率、員工權益保護等
滨海投资(02886) - 2022 - 年度业绩
2023-03-23 19:28
财务数据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入为61.03亿港元,同比增长26%[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毛利为7.27亿港元,同比下降15%[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年内利润为3.33亿港元,同比下降19%[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为19.36亿港元,同比增长14%[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85.71亿港元,同比增长5%[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权益为22.86亿港元,同比下降2%[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为37.89亿港元,同比增长11%[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负债为62.85亿港元,同比增长7%[2] - 公司平均融资成本为4.6%,同比增加0.2个百分点[2] - 公司平均股本回报率为14.6%,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2] - 公司2022年确认的金融资产减值转回净额为30,723千港元[7] - 公司2022年燃气采购成本为4,789,548千港元[8] - 公司2022年员工福利费用为302,166千港元[8] - 公司2022年折旧与摊销费用为201,550千港元[8] - 公司2022年确认不动产、厂房及设备减值转回为13,994千港元[8] - 公司2022年末期股息建议为每股10.0港仙[31] - 公司2022年每股基本收益为24.1港仙[32]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总额为336,536千港元[34]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账龄90日内为109,024千港元[35] - 公司2022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账龄超过365日为163,802千港元[35] - 采购天然气的预付款项增加至5.34亿港元,同比增加40.7%[36] - 收购中石化天津液化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2%股权的预付款项为1.70亿港元[36] - 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总额为12.93亿港元,同比下降15.1%[37] - 银团贷款、银行贷款和其他贷款总额为39.04亿港元,同比增加25.0%[38] 业务数据 - 管道天然气销售分部的收入为5,380,406千港元,分部业绩为319,545千港元[18] - 工程施工及天然气管道安装服务分部的收入为646,835千港元,分部业绩为360,574千港元[18] - 天然气管输服务分部的收入为51,104千港元,分部业绩为42,073千港元[18] - 罐装燃气销售分部的收入为24,293千港元,分部业绩为5,130千港元[18] - 燃气工程施工与安装常规户数新增106千户,同比下降35%,累计用户达2,299千户[44] - 管道燃气销量20.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其中管道气销量14.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5%[4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管道天然气销售收入为53.8亿港元,同比增加34%[4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工程施工及天然气管道安装服务收入约6.47亿港元,同比减少13%[5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天然气管输服务收入约5,110万港元,同比减少15%[51] 其他 - 本集團將維持其盈利能力及營運所產生的現金淨額[11] - 本集團可從若干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獲得合共約人民幣1,368,210,000元(相當於約1,548,451,000港元)之已簽署合約或已鎖定之貸款[11] - 本集團所採納的新訂及經修訂準則包括物業、廠房及設備:達到預期用途前所得款項、虧損合同 — 履行合同的成本、概念框架引用 — 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3號(修訂本)及會計指引第5號共同控制合併之合併會計處理(修訂本)[14] - 本集團的經營分部包括管道天然氣銷售、工程施工及天然氣管道安裝服務、天然氣管輸服務及罐裝燃氣銷售[17] - 本集團於二零二二年錄得損壞天然氣場站和管道的賠償收益淨額29,932千港元[20] - 本集團於二零二二年錄得出售不動產、廠房及設備的收益淨額23,426千港元[20] - 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增持本公司股份5,000,000股,占比0.37%[39] - 南京濱海燃气有限公司以2,698.11万元人民币收购南京金屏燃气有限公司100%股权[40] - 全球天然气价格持续上涨,中国大陆经济社会活力得到释放,公司完善业务网络并提升储气调峰能力[43] -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加强天然气资源调配,中国大陆主干天然气管网输气量创历史新高[43] - 中国大陆新能源与综合能源服务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公司拓展经营规模并把握需求增长机遇[43] - 公司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贡献[43] - 集團與中國石化簽署框架協議,推動集團在天然氣行業中的影響力和競爭力[44] - 通過收購南京燃氣運營商,鞏固集團燃氣運營商主導地位[45] - 集團與天津星城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簽署能源供應合作框架協議,為集團由城市燃氣供貨商向綜合能源運營商轉型打下基礎[45] - 集團計劃出售位於天津的在建物業,專注發展燃氣業務[52] - 集團2022年毛利率約12%,同比下降6個百分點,主要由於天然氣採購成本上升[53] - 本集团大部分交易以各集團實體之功能貨幣計值,部分存款及銀行借款以港幣和美元計值,為本集團之外匯風險[62] - 於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本集團受限制資金為172,864,000港元,帳面淨值約為742,762,000港元的主管網和設備作為借款的抵押[63] - 於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本集團並無重大或有負債[64] - 中國大陸天然氣需求將保持快速增長,天然氣等能源產業將有望在二零二三年再創新高[66] - 本集團著力從根本上消除事故隱患、從根本上解决問題,全面提升燃氣本質安全水平[67] - 本集團同步推進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建設,希望以數智化引領行業的智能升級[67] - 於二零二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本集團共有1,722名員工,員工薪金及工資約為216百萬港元[68][69] - 本公司於二零二一年一月十三日採納新購股權計劃,作為本集團高級管理層及職員的激勵及獎勵計劃[70] - 董事會確信良好的企業管治將提高投資者信心、促進本集團發展以及提高本集團透明度[71] - 董事會建議派發每股普通股0.10港元的末期股息[78]
滨海投资(02886) - 2022 - 中期财报
2022-08-25 16:41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2年上半年收入为3,046,876千港元,同比增长32%[2]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63,521千港元,同比增长11%[2] - 每股基本收益为19.09港仙,同比增长12%[2][5] - 公司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58,128千港元,同比增长11.7%(2021年为231,116千港元)[12][11] - 2022年上半年股东应占溢利为2.58128亿港元,同比增长2701.2万港元或12%[182][186] - 公司每股普通股盈利为19.09港仙,同比增长2.00港仙[183][18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2年上半年毛利为433,733千港元,同比下降4%[2] - 经营利润为317,924千港元,同比下降10%[4] - 融资成本净额为43,557千港元,同比下降24%[4] - 所得税费用为14,009千港元,同比下降78%[4] - 燃气采购成本同比增长49.7%,从1,571,295千港元增至2,352,710千港元[56] - 员工福利费用同比下降2.7%,从120,519千港元降至117,292千港元[56] - 折旧费用同比增长5.3%,从93,253千港元增至98,173千港元[56] - 利息支出同比下降6.7%,从70,124千港元降至66,821千港元[59] - 当期所得税费用同比下降13.2%,从63,190千港元降至54,839千港元[61] - 公司综合毛利率为14.2%,同比下降5.4个百分点,主要由于天然气采购成本上升[179][180] - 公司行政开支为1.41763亿港元,同比增长990.4万港元或8%,主要由于研发费用增加[181][18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管道天然气销售分部收入为2,663,803千港元,占总收入的87.4%[48] - 工程施工及天然气管道安装服务分部收入为337,211千港元,占总收入的11.1%[48] - 天然气管输服务分部收入为30,657千港元,占总收入的1.0%[48] - 罐装燃气销售分部收入为15,205千港元,占总收入的0.5%[48] - 管道天然气销售分部毛利为194,779千港元,毛利率为7.3%[48] - 工程施工及天然气管道安装服务分部毛利为210,178千港元,毛利率为62.3%[48] - 天然气管输服务分部毛利为25,816千港元,毛利率为84.2%[48] - 罐装燃气销售分部毛利为2,960千港元,毛利率为19.5%[48] - 安装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8.9%,从8,495千港元增至10,946千港元[52] - 燃气具销售收入大幅增长242.5%,从876千港元增至3,000千港元[52] - 管道天然气销售收入从去年同期的1,872,813千港元增至2,663,803千港元,增长42%[166] - 天然气输送服务收入为3065.7万港元,同比增长129.6万港元或4%[171][173] 各地区表现 - 涿州濱海燃氣有限公司2019年至2021年享受15%高新科技企業優惠稅率[65] - 其他中國附屬公司2022年上半年企業所得稅率為25%(2021年同期:25%)[66] - 公司成功获得天津渤化永利热电煤改燃项目,长期年最大用气量预计可达8亿立方米[175][17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预计2025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将超过4300亿立方米,2030年将超过5500亿立方米[175][176] - 公司持有位于中国滨海新区天津空港经济区的一块发展中土地,面积为15,899.6平方米,计划出售该物业[174] 其他财务数据 - 其他综合亏损为109,407千港元,去年同期为收益28,335千港元[6] - 净汇兑收益从去年同期的亏损4,348千港元转为收益20,072千港元[55]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净亏损54,646千港元,去年同期为收益7,554千港元[55] - 递延所得税费用从去年同期的150千港元收益转为40,830千港元支出[61] - 2022年上半年总综合收益为152,225千港元,较2021年同期下降41.2%(2021年为258,752千港元)[12][11] - 2022年上半年经营现金流净流入252,938千港元,同比增长20.7%(2021年为209,648千港元)[13]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312,166千港元,同比减少14.7%(2021年为365,978千港元)[13] - 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入193,381千港元,同比下降67.3%(2021年为590,832千港元)[1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90,480千港元,同比下降11.0%(2021年末为888,617千港元)[14] - 2022年上半年派发股息121,682千港元,同比增长13.9%(2021年为106,810千港元)[12][11] - 2021年末期股息每股0.090港元,總支付額約121,682,000港元(2021年同期:每股0.079港元,總額106,810,000港元)[67] 资产和负债 - 公司总资产为7,879,888千港元,同比下降4%[3] - 公司总负债为5,584,669千港元,同比下降5%[3] - 非流动资产总额为6,441,979千港元,较2021年底的6,478,961千港元略有下降[8] - 流动资产总额为1,437,909千港元,较2021年底的1,700,664千港元下降15.4%[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790,480千港元,较2021年底的742,181千港元增长6.5%[8] - 总资产为7,879,888千港元,较2021年底的8,179,625千港元下降3.7%[8]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2,222,894千港元,较2021年底的2,252,351千港元下降1.3%[9] - 非流动负债总额为2,540,863千港元,较2021年底的2,456,544千港元增长3.4%[9] - 流动负债总额为3,043,806千港元,较2021年底的3,400,294千港元下降10.5%[10] - 借款总额为3,483,834千港元(非流动2,366,412千港元+流动1,117,422千港元),较2021年底的3,124,749千港元增长11.5%[9][10] - 合约负债为602,878千港元,较2021年底的965,386千港元下降37.6%[10] - 总权益及负债为7,879,888千港元,与总资产持平[10] - 公司2022年6月30日总权益为2,295,219千港元,同比增长8.8%(2021年同期为2,109,414千港元)[12][11]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约1,605,897,000港元[22] - 公司拥有未提取银行借款授信人民币207,173,000元(约242,534,000港元)[22] - 公司总借贷金额为3,483,834,000港元,较2021年底的3,124,749,000港元有所增加[187][188][189] - 现金及银行存款为938,105,000港元,其中银行余额及现金790,480,000港元,保证银行存款147,625,000港元[187] - 公司流动比率为0.47,资本负债比率高达152%[187] - 短期借款及长期借款流动部分合计1,117,422,000港元[188][189] - 公司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约1,605,897,000港元[190][192] 借款和融资 - 2022年4月通过融资租赁安排获得人民币300,000,000元(约351,000,000港元)融资[23] - 2022年3月获得1年期银行借款人民币150,000,000元(约176,000,000港元)[23] - 2022年6月获得1年期银行借款人民币50,000,000元(约59,000,000港元)[23] - 2022年8月获得1年期银行借款人民币70,000,000元(约82,000,000港元)[23] - 预计2022年12月31日前提取长期银行借款人民币160,000,000元(约187,000,000港元)和人民币300,000,000元(约351,000,000港元)[24] - 银团借款的平均利率为2.89%(LIBOR + 2.6%)[92] - 涿州公司的银行借款利率为4.89%(5年期LPR + 24个基点)[93] - 冀州公司的银行借款利率为固定年利率4.80%[94] - 涿州公司的银行借款中25,622千港元将于2023年6月30日前到期偿还[93] - 关联方中国石化财务公司借款为人民币600,000,000元(约702,411,000港元),年利率4.45%,将于2023年11月全额偿还[105] - 泰达能源融资租赁借款为人民币300,000,000元,年利率4.45%,分12期偿还至2025年4月[105] - 抵押借款未偿还余额为人民币296,850,000元(约347,518,000港元),其中115,098,000港元将于2023年6月30日前偿还[106] - 无担保银行借款为122,000,000港元,年利率2.64%,将于2023年6月30日前偿还[107] - 集团借款总额为3,483,834,000港元,其中1,117,422,000港元在一年内到期[108] 关联方交易 - 公司两大股东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和中国石化分别持股35.43%和29.99%[17] - 公司两大股东泰达香港和长城燃气香港分别持有公司约35.43%和29.99%的已发行普通股[20] - 公司最大股东泰达香港持股35.43%,最终母公司泰达持股39.50%[131] - 第二大股东长城燃气香港持股29.99%,其最终母公司中石化持股29.99%[131] - 受泰达控制的实体提供工程施工及天然气管道安装服务收入57,554千港元,同比增长20.1%[133] - 受中石化控制的实体天然气采购金额达1,008,464千港元,同比增长133.7%[141] - 公司向关联方销售管道天然气收入4,702千港元,同比下降50.8%[134] - 合营企业天然气管输服务收入309千港元,同比下降27.5%[137] - 受中石化控制的实体利息费用16,125千港元,同比下降2.0%[144] - 联营公司不动产、厂房及设备转让收益净额20,235千港元[147] - 受泰达控制的实体其他服务费用2,589千港元,同比增长106.9倍[145] - 合营企业租赁收入389千港元,同比增长0.3%[139] - 受泰达控制的实体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从2021年12月31日的11,377千港元增至2022年6月30日的14,329千港元,增长26%[150] - 受中石化控制的实体预付账款从2021年12月31日的163,645千港元大幅降至2022年6月30日的37,950千港元,下降77%[151] - 联营公司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从2021年12月31日的36,715千港元降至2022年6月30日的35,121千港元,下降4%[153] - 受中石化控制的实体借款从2021年12月31日的734,305千港元降至2022年6月30日的702,411千港元,下降4%[157] 运营数据 - 住宅用户管道天然气使用量从去年同期的5,984 x 106百萬焦耳增至6,485 x 106百萬焦耳,增长8%[166] - 工业用户管道天然气使用量从去年同期的15,752 x 106百萬焦耳增至18,552 x 106百萬焦耳,增长18%[166] - 城市中压燃气管网长度从2021年12月31日的3,574公里增至2022年6月30日的3,624公里,增加50公里[167] - 高压及次高压燃气管网长度从2021年12月31日的636公里增至2022年6月30日的645公里,增加9公里[167] - 公司员工总数1,687人,员工薪资支出117,292,000港元,其中研发费用18,600,000港元[195][197] 其他重要内容 - 公司未使用任何衍生金融工具对冲财务风险[35] - 金融负债的合约未贴现现金流出与2021年底相比无重大变动[35] - 公司金融工具公允价值计量分为三个层级,其中第三层级包含应收票据[36][37][38][40] - 公司董事认为按摊余成本列账的其他金融资产及金融负债的账面值与其公允价值相近[42] - 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政策自2021年底以来无任何变动[35] - 公司应收票据的公允价值采用管理层判断得出的市场性折现率估算[39][40] - 报告期内不同等级的公允价值层级之间无转移[41] - 报告期内无影响公司金融资产及金融负债公允价值的重大业务或经济状况变化[41] - 融资活动产生未变现外汇损失54,646,000港元[191][193] - 公司未对重大外汇风险进行对冲[191][193]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在本公司或相联法团持有股份、相关股份或债券的权益或淡仓记录[199] - 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的权益或淡仓信息根据香港法例第571章证券及期货条例第XV部及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10标准守则进行披露[199]
滨海投资(02886) - 2022 Q2 - 业绩电话会
2022-08-12 16: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0.46亿港元,同比提升31% [2] - 规模净利润2.58亿港币,增幅11.69% [2] - 毛利4.33亿港币,比上半年同期下降4.27% [2] - 每股盈利从17港分上升到19港分 [2] - 毛利率从19.5%降到14.32% [2] - 资产总额78.79亿港币,上年同期下降3.66% [2] - 负债55.84亿港币,资产负债率下降0.73个百分点至70.87% [2][3] - 融资成本4.38%,比上年同期下降0.76个百分点 [4] - 全年财务费用4900万港币,比上年下降15.6% [4] - 利息费用6682万港币,在建工程资本化1761万,财务收益565万 [4] - 净财务费用4300万港币,下降3.8% [4][5] - 不清利润2.63亿港币,比上年同期增长17% [4][5] - 应收规模坏账转回3200万港币 [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管道天然气销售 - 收入26.63亿港币,增幅42.24% [3] 管道工程施工及天然气安装 - 收入3.37亿,下降16.15% [3] 天然气管输和灌装业务 - 销售收入有增长,管输上年同期增幅52.57%,达20.87亿港币,其中民用户增幅14.27%,达5.76亿 [3] 燃气工程施工开户数 - 2022年中期新增用户6.6万,预计全年14万户,中期完成率47.35%;新增民用户6.5万户,新增工商业户515户 [7] 登陆业务 - 包括小型安装、燃气保险销售、燃气具销售、飞机维保,全年预计毛利目标3400万港币,毛利完成率45% [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中期总经营气量10.68亿方,其中管道气7.13亿方,管输气3.54亿方,增长9.08% [5][6] - 2022年中期管道销售气量增长15.19%,国家发改委统计2022年中期天然气表观消费量1818亿方,同比减少1.5% [6] - 公司预计2022年整体销量达15.89亿方,较2021年同期增长;截至上半年完成预计计划的44.85%,计入军粮电厂大气量完成率达50% [6][7] - 2022年中期代输气量略有1.45%的下降,预计全年代输气量5.47亿方,中期约1.7亿方,完成率31%,预计全年完成率达85% [7] - 截至2022年中期公司累计用户226万,同比增长6%,其中工商业户增长12%,民用户增长6% [7][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在智慧能源、综合能源方面探索,形成新利润增长线,依托高清技术企业做科技公司或项目公司安排,利用客户和政府关系,以天然气为切口在氢能、碳资产等方向探索,过程积极审慎,会征询董事会要求 [28][29] - 利用天津多路气源优势综合平衡采购,应对天然气价格高位情况,通过终端消化能力和客户统筹平衡降低价格影响,维持或改善毛差 [26][27] - 关注行业终端整合机会,挖掘优质资产资源,有好项目可能增加投资资金安排 [22]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2年上半年面对高油价、高气价和新冠肺炎长尾效应多重压力,公司中期业绩亮眼,业绩稳步提升,融资环境逐渐改善,资产负债结构不断优化 [2][4] - 天然气价格下半年预计仍处高位,国内天然气生产量不稳,对外依存度达45%,LNG现货价格高,俄乌战争影响油价,天然气采购成本全年预计超30% [14][15] - 公司加大市场开拓,新用户通气增加,用户持续增长为业务发展提供支撑,多个项目落地和推进为未来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6][7][8][9][10][11] 其他重要信息 - 2022年6月8日中国石化、天津泰达两大股东联合签署促进碧海投资增长发展框架协议,7月12日公司与天津海大西区热电有限公司签订项目协议,10月项目通气 [8] - 2022年6月公司获得国化引力热电煤改燃项目,2023年末供气,预计年用气量2.4亿方,后期最大年用气量8亿方 [9] - 2022年下半年预计计算二厂一期、临港热电两个项目通气,正常运转后预计气量达1.2亿方;开发区西区项目与西区热源二厂签约,用气量达七千万方,预计10月下旬通气 [10] - 公司东部三乡镇项目累计开发用户9391户,2022年中期新增用户894户,用气量同比增95% [10] - 2022年9月公司取得江西高安市阳西片区6个乡镇30年管道天然气特有供应权 [11] - 公司开展燃气安全百日行动,将安全运营规范经营作为常态化管理工作,加大安全投入 [12]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1: 公司在今年上半年气体的平均采购价、销售单价以及毛差变化情况,以及下半年气价成本预估 - 上半年采购单价约3.28港元,去年同期2.53港元,上涨30%;销售气价完成近28%顺价,每立方米毛差从0.5港元降到0.45港元;下半年天然气价格预计仍处高位,采购成本全年预计超30%,公司将利用天津多路气源优势综合平衡采购 [13][14] 问题2: 今年上半年气源采购方面各大主要供应方占比,中石化有无优惠政策,高价气采购比例情况 - 天津采购方面,中石油占比30%,中石化占比近56%,中海油占比5%,其他气源占比9%;外部采购方面,中石油占比31%,中石化占比25%,其他企业近四成,非管输业采购近3%;中石化作为第二大股东全力支持,去年冬季保供额外给基础量气,今年未减滨海投资基础量,还给外赋子公司加量,下半年预计继续支持,公司也会综合平衡采购 [16][17][18] 问题3: 成本转价从工业用户和居民用户层面的情况,以及6月与两大股东签订高质量发展协议后除已提项目外其他可能落地项目及新进展 - 工业户毛差从5毛8降到4毛8,民用户毛差从2毛5变为4毛4;泰达跟随天津市十四五规划和城市更新计划,会有很多工业和供应项目,公司根据框架协议,经济效益好的项目会独家做,有新项目会及时公布 [19][20] 问题4: 目前资本开支情况,以及天津空港那块地的进展 - 近几年资本开支每年约8亿港币,较稳定,未来若有好的终端项目或优质资产资源,可能增加投资资金安排;天津空港那块土地按董事会要求出售,已确定买家,资金需财政审批,交易完成需后续时间,土地价值不会受损 [22][25][26] 问题5: 今年上半年毛利下降但净利润上升的原因,以及上半年美元升值对整体财务费用等方面的影响 - 净利润上升原因包括控制基本盘、增强资源获取和推价能力,加大应收账款清收,坏账转回319万港币,税务方面加大亏损企业治理、获得政府补贴款、委托专业机构处理税务;公司有1.435亿美元境外银川贷款,综合考虑成本和汇率波动影响正在做方案 [23][24][25] 问题6: 假设下半年天然气价格在高位,预计销售毛差与上半年相比的趋势 - 下半年供需紧平衡、价格高位较确定,毛差不会有根本性变化,公司会利用多路气源和终端消化能力影响采购价格,通过客户统筹平衡降低价格影响,有信心维持或改善中期毛差 [26][27] 问题7: 在双碳背景下公司对氢能、碳资产等方面的布局想法 - 公司十四五战略规划想在智慧能源、综合能源方面探索形成新利润增长线,利用客户和政府关系,以天然气为切口在相关方向探索,依托高清技术企业做安排,过程积极审慎,会征询董事会要求 [28][29]
滨海投资(02886)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3-31 17:09
2021 Annual Report 年報 演 海 投 資 有 公 司 限 BINHAI INVESTMENT COMPANY LIMITED (Incorporated in the Bermuda with limited liability) (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Stock Code 股份代號 : 2886 i大 Annual Report 2021 年報 Content 目錄 Page | --- | --- | |--------------------------------------------------------------------------------------|-------| | | | | | 頁 | | Corporate Information 公司資料 | 2 | | Corporate Profile 公司簡介 | 5 | | Financial Highlights 財務摘要 | 8 | | Chairman's Statement 主席報告 | 10 | | Management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管理層討論與分析 | ...
滨海投资(02886) - 2021 Q4 - 业绩电话会
2022-03-18 15:45
分组1 - 2021年公司实现收入48.43亿港元,同比增加33%;整体毛利率为18%,同比增加1%;期内净利润4.1亿港元,同比增加14%;规模近利润4亿港元,同比增加13%;逾期派息分红1.22亿港元,派息比例30% [2] - 2021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12.7%,公司管销量增长22.67%,管输业务代输量同比下降4.35% [8] - 2022年公司预计天然气消费增长预期是8%,公司维持消费双位数增长,接驳用户达到14万户,增长6%左右,增值业务利润达到3800万 [9][10][11] 分组2 - 2021年管道燃气销量19.6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其中核心业务管道天然气销售12.51亿立方米,收入40.12亿港元,同比增加37%,占总营收82.84%;天然气管输服务业务全年代输气量7.11亿立方米,营收6017万港元;工程施工及天然气管道安装服务营收增加19%至7.43亿港元 [2] - 2021年销气业务对收入贡献度达到42%,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接驳业务分别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和9.8个百分点,工业户销气占比达到77.36%,同比上升5.27%,天津区销气中工商户占比高达94.46%,外部公司销气中工业户超过50% [5] - 2021年销气毛利率达到9%,同比提升3.2百分点,管输业务毛利率均有小幅提升并维持在高位,罐装业务毛利下降可忽略不计 [6] 分组3 - 公司业务遍布全国七省和两直辖市,拥有40家燃气项目公司,累计向218.25万户居民及11,178户工商户提供清洁能源供应服务,累计高压次高压管网增加至636公里,中亚管网增加至3574公里 [2][3] - 2021年公司以天津为立足点成功收揽多个项目,新增年销气量约1.45亿立方米,高安成功签约江西恩杰科技天然气供应项目,德清东部三乡镇客户开发成绩显著 [3] 分组4 - 公司十四五战略规划编制完成,确立每年两位数以上的稳定增长率目标,2022年以稳中求进战略落地为导向,围绕三个维度重点发力,致力成为中国综合能源的倡导者和运营商 [4] - 公司向以工业户为主的销气公司转型取得新进展,未来会继续加速转型 [5] - 公司在天然气价格高企形势下盈利能力优势得到检验,核心竞争力在未来可能继续加强 [6] - 公司2022年对销气保持双位数增长、接驳增长预期十字断步、增值业务形成新利润增长点、主营业务毛利率维持相对稳定充满信心 [8] - 公司将围绕产业链条一体化力拓终端市场,以终端为王大力发展增值业务,拓展智慧能源和综合能源的衍生业务 [11] 分组5 - 管理层认为公司在资源获取、成本管控、顺价能力等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在未来会继续加强,对2022年业绩充满信心 [6][8] - 管理层预计2022年天然气消费增长预期是8%,公司维持消费双位数增长,接驳业务谨慎乐观,增值业务开始形成新利润增长点 [8][9][10] - 管理层认为2022年天然气行业挑战巨大,气价高昂是长期性的,但公司机遇大于挑战,会利用自身优势平衡消费增长、市场开拓和利润增长 [24][25] 分组6 - 2021年公司科研方面取得进步,博世后工作站顺利建成,获得第六届金港股最具社会责任上市公司最佳基建及公共事业公司奖项 [4] - 2021年公司安全投入高达4100万元,持续加强与利益相关者的互动,打造5号服务业品牌活动,践行绿色社会责任 [3] - 2021年公司通过多元化融资方式持续获得流动性支持 [3]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公司目前中国的燃气渗透率大概是多少,碳中和背景下中国燃气渗透率理论的天花板在哪里 - 全国范围内的渗透率难以给出具体数据,公司40个项目的渗透率还有很大空间,天津滨海新区工业用户分布陆续增加,渗透率难以确定,但随着天津十四五工业发展,天然气需求会增加 [12][13] 问题:公司目前的定价是如何进行的,涨价或降价的空间在哪里 - 公司一般在每年三月前根据上游气源情况、去年合同存量、新增用户预估等因素综合考虑,在采购成本和采购量上做最优匹配,提升管制气指标和均衡量一的比例,对于增量部分根据终端客户能源成本吸收能力和需求程度进行转嫁和压缩 [14] 问题:公司当前ROE较高,在权益乘数较高的情况下预计能否维持,公司业绩不错,分红方面有无提升想法 - 公司2021年ROE提升得益于上游资源获取能力、增收节支、推价顺压、政府补贴等因素,2022年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密切对接,预计ROE会维持稳定甚至向上;公司连续7年分红,会按照年度净利润的30%相对稳定地给股东分红,今年股息率比上年有所提升 [15][16][17] 问题:公司增值服务目前大概有多少存量用户,未来可发展的用户规模有多大,工商用户方面具体有哪些服务项,业务收入模式大概是怎样的 - 公司有219万户用户,主体是居民用户,增值业务主要集中在小型安装、燃气保险、燃气灶具等方面,已成立增值业务部并匹配相应流程和指标;工业户为节省能源成本、满足安全和监管要求愿意付出成本,公司会结合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中心,在增值业务、综合能源服务等方面探索新商业模式和营利模式 [19][20] 问题:在目前地缘政治角力情况下,管理层如何预判2022年采购天然气价格的影响,有哪些对应措施,2022年有无提价空间 - 预计2022年天然气价格尤其是LNG现货价格会维持高位,公司会利用自身优势,包括上游资源优势、客户资源优势等,平衡消费增长、市场开拓和利润增长,逐步拓展终端话语权;各地区政府会对价格进行管制,单纯靠提价解决价格上涨可能性不大,燃气公司需自我消化价格上涨和提价之间的差额 [21][23][24] 问题:公司借款有所增加,有一笔11亿港元的浮动利率银团借款,在美联储加息情况下,对财务成本的预估是怎样的 - 公司去年调整借款结构,综合财务费用利率水平从2020年的4.58%降到2021年的4.38%,财务费用降低,融资贷款总额上升,资产负债结构优化;公司密切关注人民币对美元和港币的变动情况,综合考虑美元政治和美联储加息政策影响,研究综合成本和利率变化趋势,以稳健保稳为主降低风险;2022年公司有两笔融资贷款正在推进,落地后会结合公司业务布局、未来发展和资产负债率等因素综合考虑 [28][29][30] 问题:公司工商业用户的顺价大概需要多长时间,是否有滞后影响,预计2022年工商业用户的消气价差是多少,受到高天然气价格的侵蚀大概是怎样的影响 - 公司在工商业用户顺价过程中已形成完整机制,会在夏季气价走势明朗时召开大客户沟通会,与客户形成共生关系,避免一味顺价;2021年公司气价涨幅在可比公司中较低,2022年预计整体气价增幅在30% - 35%,考虑行业增长、客户结构、供求关系等因素,预计今年情况会比去年好一些 [31][32][33]
滨海投资(02886)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9-02 16:36
濱 海 投 資 有 限 公 司 BINHAI INVESTMENT COMPANY LIMITED (Incorporated in the Bermuda with limited liability) (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Stock Code 股份代號 : 2886 INTERIM REPORT 中 期 報 The board (the "Board") of directors (the "Directors") of Binhai Investment Company Limited (the "Company" and together with its subsidiaries, the "Group") is pleased to announce the unaudited consolidated results of the Group for the six months ended 30 June 2021 (the "Period") together with the comparative unaudited figures for the corresponding ...
滨海投资(02886) - 2020 - 年度财报
2021-04-01 16:4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2886[1][4] - 公司网址为www.binhaiinv.com[4][6] 管理层变动 - 张秉军先生于2020年10月16日辞任公司主席,王志勇先生同日获委任[2] - 左志民先生于2020年10月16日获委任为公司副主席[2] - 高亮先生于2020年10月16日获委任为公司总经理,于2020年12月1日起不再担任薪酬委员会成员[2] - 2020年10月16日,张秉军先生、曹红梅女士及彭渤女士辞任,左志民先生及申洪亮先生获委任;10月17日,王志勇先生获委任[81][82] 公司股权结构 - 公司持有Winstar Venture Limited 100%股权[7] - 公司持有滨海投资香港有限公司100%股权[7] - 公司持有天津滨海信达地产有限公司100%股权[7] - 公司持有天津泰达滨海清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8] - 公司持有天津华泰信达燃气有限公司100%股权[8] - 公司对冀州滨海燃气有限公司持股98%,对安新泰达燃气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持股100%,对青岛泰达燃气有限公司持股80%,对靖江华燊燃气有限公司持股99%,对德清滨海燃气有限公司持股90%[9][11]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0年公司收入为36.54亿港元,2019年为35.58亿港元,同比上升3%[12][18] - 2020年公司毛利为6.03亿港元,2019年为5.25亿港元,同比上升15%[12] - 2020年公司年内利润为3.61亿港元,2019年为1.20亿港元,同比上升202%[12][18] - 2020年公司年内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收益为3.55亿港元,2019年为0.81亿港元,同比上升338%[12] - 2020年公司基本及摊薄每股普通股收益为29.0港仙,2019年为6.9港仙,同比上升320%[12] - 2020年公司毛利率为17%,2019年为15%,同比增加2个百分点;年度利润率为10%,2019年为3%,同比增加7个百分点[12] - 2020年住宅和工业用户管道燃气使用量分别约为9,866 x 10⁶和25,950 x 10⁶百万焦耳,较2019年分别变化13.5%和 - 1.7%,管道燃气销售收入为29.36亿港元,较2019年增加4238.4万港元或约1%[28] - 2020年底公司燃气管道网络总长约3355公里,较2019年增加307公里,工程施工及天然气管道安装服务收入约为6.263亿港元,较2019年增加6548万港元或约12%[28] - 2020年代输气量为7.43亿立方米,天然气管输服务收入约为7099.1万港元,较2019年减少1043.2万港元或约13%[29][32] - 2020年公司综合毛利为603百万港元(2019年:525百万港元),综合毛利率为17%(2019年:15%)[39] - 2020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355百万港元,2019年为81百万港元;扣除未变现汇兑收益后为219百万港元,较2019年的116百万港元增加89% [39] - 2020年每股基本盈利为29港仙,2019年为6.9港仙[3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0年公司行政开支为280百万港元,较2019年的262百万港元增加18百万港元或7% [39] - 2020年员工薪金及工资为2.08亿港元,2019年为1.74亿港元[43][45] - 2020年2800万港元薪金计入研发费,2019年为2300万港元[43][4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0年公司燃气工程施工与安装常规户数18.4万户,同比减少8%[20][21] - 2020年公司管道燃气销量17.63亿立方米,同比下降7.9%[20][21] - 2020年公司管道气销量10.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2%[20][21] - 2020年公司管输天然气7.43亿立方米,同比下降18.8%[20][21] - 2020年下半年公司中标江西省高安市杨圩片区管道天然气特许经营权项目[20][21] - 报告期内公司约有17.34万户煤改气用户[163][165] - 报告期内公司管道燃气销量为17.63亿立方米[163][165] - 报告期内公司管道燃气销量相当于替代234.5万吨煤炭[163][16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1年全球经济因疫情和病毒变异面临不确定性,国内天然气市场改革加速[22][24] - 2021年公司将依照国家“十四五”能源规划和“碳中和”目标推进业务[23][25] - 公司将在两大股东最终母公司支持下整合资源拓展综合能源业务[23][25] - 公司将挖掘潜在市场机会,完善全国区域战略布局[26] 其他重要内容 - 2020年4月23日公司与长城燃气订立认购协议,有条件同意配发及发行1.777亿股新普通股,认购事项所得款项总额约为2.363亿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为2.347亿港元,70%用作集团一般营运资金,余额偿还燃气采购成本贷款[34][37] - 2020年4月23日公司控股股东泰达香港与长城燃气订立股份买卖协议,有条件同意出售2.278亿股普通股[35][38] - 2020年9月24日认购事项及出售事项完成,长城燃气香港成为公司主要股东[39]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借贷总额为23.64006亿港元(2019年:25.40226亿港元),现金及银行存款为4.25137亿港元(2019年:7.06881亿港元)[40]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综合流动资产约为13.541亿港元,流动比率约为0.35 [40]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约为118% [40] - 2020年12月31日,国内银行人民币担保贷款年利率为4.35% - 5.6%,人民币无担保贷款年利率为4%,有担保其他借款年利率为4.45%,无担保其他借款年利率为6% [40] - 2020年12月31日,有抵押其他借款本金为人民币2.3亿元,年利率为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下调12%,未偿还余额为人民币2530.6万元(约3007.3万港元)[40]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超过流动资产约24.79亿港元[41] - 集团约9.43亿港元借款到期日延至2022年5月1日[41][111] - 2021年2月26日和3月10日,集团可分别提取1年期银行借款约2.38亿港元和11.88亿港元,已提取2亿人民币(约2.38亿港元)[41] - 2020年融资活动产生1.36亿港元净汇兑收益[42]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集团保证银行存款为1739.4万港元,2019年为688.3万港元[42]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为2.31亿港元的主管网作借款抵押[42]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集团有1718名员工,2019年为1809名[43][45] - 2021年1月13日,公司新购股权计划获股东批准[44][46] - 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为两年,非执行董事任期为三年,均需轮值告退并在公司年度股东大会上重选[71] - 公司2020年召开了1次年度股东大会和2次特别股东大会[72] - 2020年5月15日年度股东大会上,主席对每个议题提出单独决议,包括重选张秉军、王刚和罗文钰为董事,外部核数师代表出席[72] - 2020年两次特别股东大会上,独立非执行董事出席回答关于批准认购协议等问题[73] - 2020年年度股东大会和特别股东大会主席解释投票程序,所有决议案以投票表决,票数均适当点算及记录[74] - 张秉军(2020年10月16日辞任)、高亮、曹红梅(2020年10月16日辞任)、彭渤(2020年10月16日辞任)、于克祥、叶成庆、刘绍基、罗文钰出席股东大会次数与举行次数之比为3/3,出席率100%[78] - 王刚出席股东大会次数与举行次数之比为1/3,出席率33%[78] - 王志勇(2020年10月17日获委任)、左志民(2020年10月16日获委任)、申洪亮(2020年10月16日获委任)出席情况不适用[78] - 董事会主席为王智勇,副主席为左志民,总经理为高亮,职责在公司细则和相关规定中区分[70] - 董事参加了2020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会、第三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等多项培训和会议[69] - 提名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名执行董事组成[79] - 公司自2018年12月31日起采纳提名政策[79] - 公司自2013年8月29日起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80][82]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各成员出席率均为100%[83][84] - 薪酬委员会现由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高亮先生于2020年12月1日起不再担任成员[85][86] - 薪酬委员会主要职责包括向董事会提出薪酬政策建议、检讨及批准管理层薪酬建议等[88][89]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主要讨论高级管理层薪酬及董事酬金等事项[89]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各成员出席率均为100%[90] - 薪酬0 - 100万港元的人数为11人,100.0001 - 150万港元的人数为5人[91]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召开4次会议,各成员出席率均为100%[96]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之业绩、会计原则及实践,并讨论内部监控及财务报告事宜[99] - 审核委员会认为集团会计和管理系统及控制程序维持在总体满意和可接受标准,相关期间财务报表完整准确[99] - 公司于2016年3月成立风险管理委员会,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召开1次会议,各成员出席率均为100%[99][100] - 风险管理委员会主要讨论集团主要风险概览及评估[100] - 公司未成立企业管治委员会,企业管治职能由审核委员会履行[102][103] - 审核委员会检讨企业管治政策和措施,审阅企业管治守则合规性和报告披露[102][103] - 审核委员会职责包括向董事会建议外部核数师委任等、监察财务报表完整性、检讨财务和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系统[93][95] - 股息政策自2019年1月1日起生效,公司无预定派息率,股息由董事会酌情厘定[104] - 2020年集团外部核数师审计服务薪酬为人民币285万元,无提供非审计服务[106][109] - 董事认为集团在2021年1月1日后未来十二个月有充足营运资金履行财务责任[111] - 董事会负责维护和审查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系统有效性[112] - 2020年公司管理层为内审、会计和运营团队提供培训[113] - 2020年审计委员会重视并努力改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113] - 2020年内部控制与法律部坚持“监督、服务和指导”原则,促进内控和合规框架建立[114] - 董事知悉按法律及准则编制2020年合并财务报表的职责[107][110] - 公司全年完成12项内部审计专案,覆盖20家子公司[117][119] - 公司修订完善5项内控、审计与法务管理制度[117][119] - 公司在建立和完善内控合规框架方面迈出管控模式和部门转型探索第一步[116][118] - 公司初步建设区域公司内控法务管理框架[116][118] - 公司编制子公司合规考核方案,实施试点子公司内部授权方案[116][118] - 公司开展“风险管理和控制质量项目”,推动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系统[116][118] - 公司就新冠疫情导致的法律问题提供咨询服务,应收账款诉讼案件获胜诉判决并跟进执行[120] - 公司采取措施提高内幕消息保密意识,定期发送禁售期和交易限制通知[124][125] - 公司风险管理及内控系统着重建立良性内控环境,提升多方面能力[122][125] - 董事会负责风险管理及内控系统并检讨其有效性[123][125] - 公司委聘叶伟彦先生为公司秘书,年内王龙先生为主要联络人,2021年1月13日王龙先生辞任,尹富钢先生接任[127][129][131] - 公司秘书年内接受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28][131] - 持有不少于公司缴足股本(有投票权)十分之一的股东可要求召开特别股东大会[130][132] - 持有不少于公司缴足股本(有投票权)二十分之一的股东或不少于100名股东可在股东大会提建议[133] - 公司网站为www.binhaiinv.com,可查询业务、财务等信息[133][134] - 股东可通过公司秘书书面联系董事会,香港联系电话(852) 2572 9228,天津联系电话86 - 22 - 5880 1800 [134] - 公司2020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公司及子公司可持续发展情况[135] - 报告信息和数据涵盖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136]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滨海投资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