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倍搏集团(08331)
icon
搜索文档
倍搏集团(08331) - 董事会会议通知
2024-11-14 17:21
本公告將自刊登日期起最少一連七日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網站 www.hkexnews.hk 之 「最新上市公司公告」網頁內刊載。本公告亦會於本公司網站 www.thepbg.com 刊載。 承董事會命 倍搏集團有限公司 公司秘書 戚偉珍 香港,二零二四年十一月十四日 於本公告日期,董事會包括 (i) 三名執行董事,即陳文鋒博士(聯席主席)、貝維倫先生 (聯席主席及行政總裁)及宗硯女士;及 (ii) 三名獨立非執行董事,即陳嘉偉先生 、 周志 恒先生及郭曉楓醫生。 本公告的資料乃遵照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的 GEM 證券上市規則而刊載,旨在提供有關 本公司的資料;本公司的董事願就本公告的資料共同及個別地承擔全部責任。各董事在作 出一切合理查詢後,確認就其所知及所信,本公告所載資料在各重要方面均屬準確完備, 沒有誤導或欺詐成分,且並無遺漏任何其他事項,足以令致本公告或其所載任何陳述產生 誤導。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 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分內容而產生 或因依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於開曼群島 ...
倍搏集团(08331) - 2024 - 年度财报
2024-07-24 16:34
财务状况 - 本集团2023/24年度收入约为人民币64.7百万元,较上一年度下降了29.7%[26] - 本集团膨潤土採礦业务收入约为人民币43.8百万元,占总收入的67.7%[26] - 本集团金融服务业务收入约为人民币20.8百万元,占总收入的32.2%[26] - 二零二三年香港保险市场的毛保费总额为5,497亿港元,同比下跌1.1%[34] - 二零二四年第一季度保险业呈现良好开局,增长了12%[34] - 新造业务价值从二零二三年的约4.7百万港元增加至二零二四年的约6.4百万港元,增长约35.9%[35] - 保单续保率从99.69%上升至99.79%[35] - 代理团队人数由56人减少至53人[35] - 企业客户贷款金额从2023年的1995千元增加到2024年的4603千元[50] - 个人客户贷款金额从2023年的12163千元增加到2024年的13474千元[50] - 30天以内的贷款金额从2023年的10000千元减少到2024年的12183千元[51] - 180天以上的贷款金额从2023年的3613千元减少到2024年的5534千元[51] - 客户1的撥備金額从2023年的90千元增加到2024年的80千元[52] - 客户2的撥備金額从2023年的329千元减少到2024年的83千元[52] - 客户3的撥備金額从2023年的53千元增加到2024年的86千元[52] - 客户4的撥備金額从2023年的51千元增加到2024年的70千元[52] - 客户5的撥備金額从2023年的241千元减少到2024年的63千元[52] - 预期信贷损失的账面值从2023年的1634000元增加到2024年的1932000元[54] - 公司在二零二三╱二四年度的收入为64,716千元,较上一年度减少了29.9%[76] - 膨潤土採礦业务收入为43,823千元,占总收入的67.7%[78] - 冶金球團用膨潤土业务收入为23,677千元,占总收入的36.6%[77] - 金融服务业务收入为20,802千元,占总收入的32.2%[80] - 鑽井泥漿的销量为45,049吨,平均售价为447.2元╱吨[83] - 冶金球團用膨潤土的销量为44,037吨,平均售价为537.7元╱吨[83] - 鑽井泥漿及冶金球團用膨潤土的收益分别减少约8.3百万元和24.4百万元,主要原因是鋼鐵行業不景氣[85] - 金融服務收益增加约5.1百万元或32.6%,主要由于财富管理服务收入增加[86] - 租金收入增加是因为續簽租約后每月租金收入增加[87] - 銷售成本中,銷售稅與附加稅增加至约2,332千元,占比4.5%[88] - 膨潤土採礦總成本为27,875千元,占比64.9%[89] - 整体銷售成本下降至约43.0百万元,主要由膨潤土採礦業務銷售成本减少和財富管理服務佣金开支成本增加[91] - 鑽井泥漿的毛利由比較期的约11.2百万元减少约46.3%至约6.0百万元,毛利率下降至约29.9%[101] - 冶金球團用膨潤土的毛利由比較期的约21.2百万元减少约53.3%至约9.9百万元,毛利率下降至约41.9%[102] - 金融服務毛利减少主要由于财富管理服務、貸款利息收入及財務擔保服務的毛利下降[103] - 比較期的其他收益╱(虧損)淨額為虧損約人民幣2.9百萬元,而報告期錄得其他收益約人民幣3.1百萬元[105] - 銷售及分銷開支由比較期的約人民幣6.8百萬元減少約51.5% 至財政年度的約人民幣3.3百萬元[107] - 行政開支由比較期的約人民幣32.7百萬元減少約9.0% 至財政年度的約人民幣29.8百萬元[108] - 融資成本由比較期的約人民幣615,000元減少約12.0% 至財政年度的約人民幣541,000元[109] - 所得稅抵免約為人民幣0.2百萬元,而比較期為所得稅開支約人民幣1.6百萬元[110] - 年內虧損約為人民幣7.1百萬元,較比較期虧損約人民幣2.7百萬元增加約人民幣4.3百萬元[111] - 物業、廠房及設備約人民幣19.1百萬元,而於二零二三年三月三十一日約人民幣13.8百萬元[112] - 本集團流動資產淨值分別約人民幣85.9百萬元(二零二三年:人民幣95.4百萬元)[116] - 本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人民币27.4百万元(二零二三年:人民币29.7百万元)[117] 业务发展 - 公司在过去一年政府加大政策力度以刺激经济,预计房地产行业将有望缓慢复苏[131] - 本集团致力于升级产品,提高产品质量,
倍搏集团(08331) - 2024 - 年度业绩
2024-06-28 22:38
股本与股份相关 - 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采用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目为159,114千股[2] - 法定普通股份数目为1,000,000,000股,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为159,114,400股,对应股本为15,911千港元(13,261千元人民币)[5] 膨润土业务线数据 - 膨润土产品收入从7650万元降至4380万元,降幅42.7%,利润率从42.4%降至36.4%[7] - 截至2024年3月31日膨润土采矿业务来自客户合约收益为43,823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76,543千元人民币[62] - 2024年3月31日膨润土采矿业务收益76,543千元,金融服务业务收益15,682千元,物业投资业务收益70千元[65] - 2024年3月31日钻井泥浆收益20,146千元,冶金球团用膨润土收益23,677千元,2023年分别为28,484千元和48,059千元[66] - 2024年钻井泥浆销量45,049吨,平均售价447.2元/吨;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销量61,687吨,平均售价461.8元/吨[98] - 2024年冶金球团用膨润土销量44,037吨,平均售价537.7元/吨;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销量86,461吨,平均售价555.8元/吨[98] - 冶金球團用膨潤土銷售成本由約2680萬元減少48.7%至約1380萬元,銷量從86461噸降至約44037噸[123] - 膨润土采矿总销售成本从约4410万元降至约2790万元,减少约36.8%[143] - 钻井泥浆销售成本从约1730万元降至约1410万元,下降约18.2%,销量从约61687吨减至约45049吨[143] - 冶金球团用膨润土毛利从约2120万元减至约990万元,减少约53.3%,毛利率从约44.2%降至约41.9%[146] - 钻井泥浆及冶金球团用膨润土收益分别减少约830万元和2440万元,主要因钢铁行业不景气[162] - 财政年度钻井泥浆销量从约61,687吨减少约27.0%至约45,049吨,平均售价从约461.8元/吨下降约3.2%至约447.2元/吨[162] - 财政年度冶金球团用膨润土销量从约86,461吨减少约49.1%至约44,037吨,平均售价从约555.8元/吨下降约3.3%至约537.7元/吨[162] - 钻井泥浆毛利从约1120万元减少约46.3%至约600万元,毛利率从约39.5%下降至约29.9%[168] 贸易应收款项相关 - 2024年3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为1049.4万元,2023年3月31日为936万元[9] - 2024年3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货品)为9,584千元,2023年3月31日为7,787千元[28] - 截至2024年3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等为53,218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63,631千元人民币[52] - 2024年30天以內應收貸款10000千元,2023年為12183千元;2024年31 - 60天應收貸款4千元,2023年為0;2024年61 - 90天應收貸款0,2023年為360千元等[135] - 貿易應收款項收款期由130天增加至149天,增加14.6%[137][138] 合约负债相关 - 2024年3月31日货品销售产生的合约负债为126千元,2023年3月31日为76千元[11] 香港保险市场数据 - 2023年香港保险市场毛保费总额5497亿港元,同比下跌1.1%,2024年第一季度增长12% [20] - 2023年长险保费收入降至4824亿港元,降1.8%,2024年第一季度达1443亿港元,升14% [20] - 2023年一般保险毛保费增4.1%至673亿港元,净保费增2.7%至433亿港元,2024年第一季度分别增0.9%及5.3% [20] 财富管理业务线数据 - 财富管理新造业务价值从469.3万港元增至638万港元,增35.9%,保单续保率从99.69%升至99.79%,代理人数从56人减至53人[21][22] - 截至2024年3月31日金融服务业务财富管理服务收入为17,774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1,188千元人民币[62] - 金融服务收益由约1570萬元增加32.6%至约2080萬元,主要因財富管理服務收入增加58.9%,部分被貸款利息收入減少38.4%抵銷[140] - 财富管理服务佣金开支从约800万元增加约710万元或88.7%至约1510万元[166] - 财富管理服务毛利从约320万元减少约16.1%至约270万元,毛利率从约28.5%下降至约15.1%[194] 股息相关 - 公司2024年度无已派或建议派付股息,2023年同期也无[26] - 董事会建议不就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派付末期股息(2023年:无)[190] 应收贷款及利息相关 - 2024年3月31日应收贷款及贷款利息为14,158千元,信贷亏损拨备1,932千元,净额12,226千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8,077千元、1,634千元、16,443千元[28] - 2024年3月31日客户贷款账面总值为14,158千元,2023年3月31日为18,077千元[96] - 2024年3月31日客户1贷款年利率18%,期限3年,1年内到期,账面价值2,077千元,占比14.7%;2023年3月31日年利率17%,期限4年,3年内到期,账面价值3,203千元,占比17.7%[96] - 2024年3月31日,本金总额及应计利息降至约1420万元(2023年为1810万元)[107] - 2024年3月31日,应收贷款总数为20笔(2023年为24笔)[108] - 贷款利息收入从2022/23年15个月期间约310万元降至2024年12个月期间约190万元[107] - 金融服务业务中,2024年贷款利息收入为1,896千元,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为3,079千元[84][91] - 應收貸款減值評估中,2024年撥備金額1932千元,2023年為1634千元,預期信貸虧損賬面值由2023年約1634000元增至2024年約1932000元[135][136] 应收票据相关 - 2024年3月31日应收票据为12,610千元,2023年3月31日为14,215千元[28]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相关 - 2024年3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计20,892千元,2023年3月31日为23,138千元[34] - 2024年3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30天内为4,376千元,2023年为4,930千元[36] 香港经济与信贷市场数据 - 2023年香港经济增长3.2%,信贷市场呈强劲增长势头[38] - 2023年第四季度私人贷款需求同比下降8.7%,查询量同比增长4.0%,新增贷款平均额度同比上升2.9%[38] 亏损相关 - 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期间亏损分别为7,081千元和2,735千元[40]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4.45分,2023年为1.72分[41]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除税前亏损为7,287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141千元人民币[51]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年/期内亏损为7,081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2,735千元人民币[51]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每股基本亏损为4.45分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72分人民币[51] - 2024年3月31日公司除税前亏损1,141千元,期内亏损2,735千元[65] - 財政年度收益約6470萬元,比較期約9230萬元,減少29.9%;股東應佔虧損由約270萬元增加158.9%至約720萬元[137][138] - 每股虧損由約1.72分增加158.7%至約4.45分,股本虧損率由約2.19%增加170.6%至約5.93%,每股淨資產由約0.78元減少3.8%至約0.75元[137][138] - 年内亏损从约270万元增至约710万元,增加约430万元[151] 利得税税率相关 - 合资格集团实体首2,000,000港元应课税溢利的利得税税率降至8.25%,超过部分按16.5%征税[41] 收益相关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收益为64,716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92,295千元人民币[51] - 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总收益为64,716千元,2023年为92,295千元[68]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客户合约收益为64,716千元,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期间为92,295千元[91] - 2024年3月31日,膨润土采矿业务、金融服务业务、物业投资业务等总收益为6471.6万元[110] - 整体收益从约9230万元减至约6470万元,减少约29.9%[161] - 膨润土采矿总收益为4382.3万元,占比67.7%;金融服务总收益为2080.2万元,占比32.2%[160] 毛利相关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毛利为21,743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40,224千元人民币[51] - 整體毛利由約4020萬元減少45.9%至約2170萬元,毛利率由約43.6%降至約33.6%,主要因膨潤土採礦毛利減少50.9%及金融服務業務毛利減少25.8%[124] 存货相关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存货为5,715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5,313千元人民币[52] 地区与客户收益相关 - 2024年3月31日香港地区收益3,696千元,中国内地收益25,341千元,2023年分别为4,825千元和20,043千元[66] - 2024年3月31日客户A收益11,187千元,2023年为26,020千元;客户B 2023年收益11,279千元,2024年无相关收益[66] 非流动资产相关 - 2024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中物业、厂房及设备为19,066千元,2023年为13,825千元[72] - 截至2024年3月31日在建工程约为680万元,2023年同期无[152] - 2024年3月31日物业、厂房及设备约为1910万元,2023年3月31日约为1380万元[174] 非流动负债相关 - 2024年3月31日非流动负债中资产弃置义务为10,182千元,2023年为9,661千元[74] 资产净值相关 - 2024年3月31日资产净值为119,472千元,2023年为124,891千元[74] 其他收入与收益相关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其他收入为1,481千元,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期间为1,614千元[93]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其他收益╱(亏损)净额为4,571千元,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期间为 - 1,260千元[93] - 报告期内,投资物业租金收入约为9.1万元(比较期约为7万元)[109] - 其他收入从约160万元减至约150万元,减少约8.2%[147] - 比较期其他收益╱(亏损)净额为亏损约130万元,报告期录得其他收益约310万元[195] 融资成本相关 - 截至2024年3月31日止年度融资成本为541千元,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期间为615千元[93]
倍搏集团(08331) - 2024 - 中期财报
2023-11-14 21:05
宏观经济与业务发展环境 - 中国经济第三季度同比增长4.9%,膨润土产品收益由3360万元减少38.9%至2050万元[10] - 香港经济2023年第三季度持续复苏,公司审慎扩展放债业务[16] - 2023年疫情影响减弱,政府出台政策支持经济复苏,下游行业对膨润土需求有望获支撑,但2024年集团预计挑战仍存,原材料及能源价格或难降低,利润水平相对疲软[62] 财富管理服务业务指标变化 - 财富管理服务新业务价值由约200万港元减少32.4%至约140万港元[14] - 财富管理服务一般保险收入由约40万港元增加133.1%至约90万港元[14] - 财富管理服务保单续保率从98.0%提升0.4%至98.4%[14] - 财富管理服务代理团队人数由54人减少1.9%至53人[14] - 财富管理服务佣金开支从2022年6个月的360万元增至报告期的470万元,增加29.5%[40] 投资物业相关指标变化 - 投资物业租金收入从约2.8万元增至约4.5万元[1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投资物业公平值为2,609千元人民币,较年初的2,457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26] 膨润土业务客户与产品研发 - 2019年新增一名钻井泥浆客户及三名膨润土客户采购公司产品[20] - 公司完成两项新型膨润土产品的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外部机构正进行实验室规模测试[20] 膨润土矿场资源与许可信息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证实储量为139.8万公吨,概略储量为453.9万公吨,总计593.7万公吨;2020年12月31日证实储量为172万公吨,概略储量为472.4万公吨,总计644.4万公吨[24] - 膨润土平均品质:活性蒙脱石47.0%,胶质价61.1毫升/15克,膨胀容8.7毫升/克[24] - 公司持有黄浒膨润土矿场100%的采矿权,许可采矿权面积2.1311平方公里,许可年产量23万立方米(相当于约40万吨)[24] - 现有许可证有效期为2023年3月10日至2024年3月10日[24] 公司合规与风险管理 - 公司已就未遵守法规事件采取补救行动,报告期内所有方面已遵守法规[27] - 董事会负责集团风险管理及内控系统,报告期内业务和法规环境无重大变动,无其他重大风险需披露[28] 厂房及设备升级 - 公司完成冶金球团用膨润土生产线进料系统、新储存设施等多项厂房及设备升级工作[22] 首次公开售股款项使用情况 - 公司2015年首次公开售股所得款项约为1270万港元[3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开发新产品生产技术用款770万港元,占所得款项约60.6%;改善厂房及设备用款500万港元,占所得款项约39.4%[30] 各业务线收益占比与金额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钻井泥浆收益1.1028亿元,占比38.5%;冶金球团用膨润土收益9484万元,占比33.2%[34]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膨润土采矿收益总额2.0512亿元,占比71.7%;金融服务收益总额8030万元,占比28.1%;租金收入45万元,占比0.2%;收益总额2.8587亿元[3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和六个月,公司收益总额分别为14,073千元人民币和28,587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19,354千元人民币和40,534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1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和六个月,膨润土采矿收益总额分别为10,490千元人民币和20,512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15,495千元人民币和33,588千元人民币下降明显[11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和六个月,金融服务收益总额分别为3,560千元人民币和8,030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分别为3,838千元人民币和6,918千元人民币[11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和六个月,公司来自香港的收益分别为3,295千元人民币和7,509千元人民币,来自中国(不包括香港)的收益分别为10,778千元人民币和21,078千元人民币[119] 各业务线销量与售价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钻井泥浆销量24303吨,平均售价453.8元/吨;冶金球团用膨润土销量20518吨,平均售价462.2元/吨[36] 整体及各业务线收益变化 - 整体收益由2022年同期约4050万元减少29.5%至2023年约2860万元[36] - 膨润土产品收益由2022年约3360万元减少约38.9%至2023年约2050万元[36] - 金融服务收益由2022年约690万元增加约16.1%至2023年约800万元[37] 各业务线成本占比与金额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膨润土采矿总成本1.3067亿元,占比73.8%;财富管理服务佣金开支4663万元,占比26.2%;总成本1.773亿元[39] - 2023年截至9月30日止六个月,钻井泥浆销售成本7248万元,占比55.0%;冶金球团用膨润土销售成本5819万元,占比45.0%[39] 整体及各业务线成本变化 - 整体销售成本从2022年6个月的2240万元降至报告期的1770万元,减少21.0%[40] - 膨润土采矿销售总成本从2022年6个月的1880万元降至报告期的1310万元,减少30.6%[40] 整体毛利与毛利率变化 - 整体毛利从2022年6个月的1810万元降至报告期的1090万元,减少40.0%,整体毛利率从44.7%降至38.0%[43] 各项费用变化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2年6个月的220万元降至报告期的180万元,减少19.0%[47] - 行政及其他开支从2022年6个月的1220万元增至报告期的1510万元,增加23.5%[48] - 融资成本从2022年6个月的24.4万元增至报告期的27万元,增加10.7%[5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和六个月,其他收入分别为611千元人民币和1,098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分别为859千元人民币和1,102千元人民币[12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和六个月,融资成本分别为142千元人民币和270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分别为123千元人民币和244千元人民币[121] 所得税与公司盈亏变化 - 公司报告期所得税抵免约80万元,2022年6个月所得税开支约100万元[51] - 报告期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510万元,较2022年6个月期内溢利300万元减少810万元[5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和六个月,所得税(抵免)/开支分别为 - 678千元人民币和 - 797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分别为487千元人民币和1,047千元人民币[12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和六个月,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盈利分别为 - 1.76分和 - 3.18分,2022年同期分别为0.63分和1.89分[12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亏损5,066千元,全面(亏损)╱收益总额为 - 3,156千元[101] 公司人员情况 - 2023年9月30日集团全职雇员131名,2022年9月30日为132名,报告期雇员成本1270万元,2022年6个月为1100万元[59] 金融服务业务展望 - 集团对金融服务业务在香港的中长期发展持审慎乐观态度,将审慎监察市场动态并采取稳健控制措施[63] 财务报表审核情况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集团报告期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及中期报告,认为报表按准则编制且披露充分[65] 股东股份权益情况 - 截至2023年9月30日,陈文锋拥有股份权益87,607,690股,占已发行股份概约百分比为55.06%[68] - 截至2023年9月30日,贝维伦拥有股份权益80,925,690股,占已发行股份概约百分比为50.86%[68][69]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张强先生拥有股份27,5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概约百分比为17.28%[7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王洁女士拥有股份27,5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概约百分比为17.28%[7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倍搏资本盈进基金拥有股份11,176,200股,占已发行股份概约百分比为7.02%[7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倍搏亚洲控股有限公司拥有股份34,235,118股,占已发行股份概约百分比为21.52%[7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博恩证券有限公司拥有股份46,690,572股,占已发行股份概约百分比为29.34%[73] - 截至2023年7月28日,倍搏亚洲控股有限公司持股34235118股,占比约21.52%;博恩证券有限公司持股46690572股,占比约29.34%;陈文锋博士持股6682000股,占比约4.2%,三者合计持股87607690股,占比约55.06%[93] - 倍搏亚洲控股有限公司持有34,235,118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21.52%[108] - 博恩证券有限公司持有40,690,572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29.34%[108] - 陈文锋博士直接持有6,682,000股股份,相当于已发行股份总数约4.2%[108] 购股权计划情况 - 购股权计划有效期自2015年12月29日起计十年,报告期内无已授出、行使、注销或失效及尚未行使的购股权[75] - 购股权计划于2025年12月28日届满,报告期内无已授出、已行使、到期、失效、注销及尚未行使的购股[152] 公司治理相关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遵守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企业管治守则[76] - 报告期内全体董事遵守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公司为特定人士制定证券交易书面指引[77] - 报告期内无董事及控股股东或其紧密联系人于竞争业务拥有权益及利益冲突[79] 公司人事变动情况 - 2023年8月23日宗砚女士获任执行董事,陈文锋博士获任合规主任,宿春翔先生辞任执行董事及合规主任[83] - 2023年10月6日陈嘉伟先生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洪朝发先生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83][84] 公司公众持股量情况 - 报告日期公司公众持股量符合GEM上市规则规定,不少于已发行股份的25%[85]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就报告期派付中期股息(截至2022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无)[86] 公司诉讼与按金情况 - 公司供应商未能退还贸易按金总额约5446万港元,已对力拓企业(香港)有限公司等提起诉讼[87] - 与力拓相关诉讼案件管理会议定于2023年12月7日举行[89] - 公司拟执行判决向唐忠明收回余下按金853万港元及利息、诉讼费,执行程序仍在进行中[91] 公司担保业务情况 - 2023年7月28日,芜湖附属公司订立重续协议,质押2000万元人民币存款为借款人提供担保,促使其获1900万元人民币贷款,将收取质押存款金额6%作为担保费[93] 公司资产负债情况 - 2023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38192千元人民币,较3月31日的39369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98]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119891千元人民币,较3月31日的120939千元人民币略有减少[98]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26265千元人民币,较3月31日的25560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98]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净值93626千元人民币,较3月31日的95379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98] - 2023年9月30日,公司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131818千元人民币,较3月31日的134748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98] - 2023年9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10,083千元,资产净值为121,735千元,权益总额为121,735千元,较3月31日的9,857千元、124,891千元、124,891千元有变化[99] 公司现金流量情况 - 2023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9,004千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164千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517千元[106] - 2023年9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7,885千元,较2022年9月30日的29,655千元有所增加[106] 公司业务范围与报表呈现 - 公司主要从事膨润土开采、生产及销售钻井泥浆及冶金球团用膨润土业务、金融服务业务及租赁业务[109] - 公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以人民币呈列[109] 公司经营分部情况 - 集团设有三个可呈报及经营分部:膨润土开采等
倍搏集团(08331) - 2024 - 中期业绩
2023-11-14 21:03
财报公布信息 - 公司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业绩公布[1] 宏观经济数据 - 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4.9%[13] 公司人员变动 - 陈文锋博士、宗砚女士于2023年8月23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宿春翔先生同日辞任[10] - 陈嘉伟先生、郭晓枫医生于2023年10月6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洪朝发先生同日辞任[10] - 陈嘉伟先生于2023年10月6日获委任为审核委员会主席、提名委员会成员、薪酬委员会主席[10] - 洪朝发先生于2023年10月6日辞任审核委员会成员、提名委员会成员、薪酬委员会成员、公司秘书[10] - 陈文锋博士于2023年8月23日获委任为合规主任[10] - 宗砚女士自2023年8月23日起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02] - 陈文锋博士自2023年8月23日起获委任为公司合规主任[102] - 宿春翔先生自2023年8月23日起辞任执行董事及公司合规主任[102] - 陈嘉伟先生自2023年10月6日起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等多个职位[102] - 洪朝发先生自2023年10月6日起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等多个职位[10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8331[11] - 公司开展金融服务业务,包括财富管理服务、放债业务及财务担保服务[14] - 公司持有浒膨润土矿场的采矿权[33] - 公司持有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黄浒膨润土矿场100%股权,许可采矿权面积2.1311平方公里,许可年产量230,000立方米(约400,000吨),现有许可证有效期至2024年3月10日[34] - 膨润土平均品质:活性蒙脱石47.0%,胶质价61.1毫升/15克,膨胀容8.7毫升/克[34] - 公司主要从事膨润土开采、生产及销售、金融服务和租赁业务[133] 业务线数据 - 膨润土业务 - 膨润土产品收益由人民币3360万元减少38.9%至2050万元[13] - 公司与外部研究机构合作完成两项新型膨润土产品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24] - 公司管理层参加行业研讨会,2019年新增一名钻井泥浆客户及三名膨润土客户[25] - 公司完成冶金球团用膨润土生产进料系统及新储存设施建设等多项厂房设备升级[31] - 2020年12月31日证实储量1,720,000公吨,概略储量4,724,000公吨,总计6,444,000公吨;2023年9月30日证实储量1,398,000公吨,概略储量4,539,000公吨,总计5,937,000公吨[3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资本支出98,000元,产量44,000公吨[34] - 2023年上半年钻井泥浆收益11,028千元(占比38.5%),冶金球团用膨润土收益9,484千元(占比33.2%),膨润土采矿收益总额20,512千元(占比71.7%);金融服务收益总额8,030千元(占比28.1%),租金收入45千元(占比0.2%),收益总额28,587千元[45] - 2022年上半年钻井泥浆收益13,613千元(占比33.6%),冶金球团用膨润土收益19,975千元(占比49.3%),膨润土采矿收益总额33,588千元(占比82.9%);金融服务收益总额6,918千元(占比17.0%),租金收入28千元(占比0.1%),收益总额40,534千元[45] - 2023年上半年钻井泥浆销量24,303吨,平均售价453.8元/吨;冶金球团用膨润土销量20,518吨,平均售价462.2元/吨[46] - 2022年上半年钻井泥浆销量25,607吨,平均售价531.5元/吨;冶金球团用膨润土销量39,973吨,平均售价499.6元/吨[46] - 整体收益从2022年上半年约4050万元减少29.5%至2023年上半年约2860万元,膨润土产品收益从约3360万元减少约38.9%至约2050万元[46][47] - 膨润土采矿销售总成本从2022年同期约1880万元减少30.6%至报告期内约1310万元,因产量减少及业务收益下降[53] - 钻井泥浆销售成本从2022年同期约710万元增加2.6%至报告期内约720万元,单位加工成本从每吨276元增至约298.3元[54] - 冶金球团用膨润土销售成本从2022年同期约1180万元减少50.6%至报告期内约580万元,销量从约40000吨减至约20500吨[55]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2年同期约220万元减少19.0%至报告期内约180万元,因冶金球团用膨润土及钻井泥浆销量减少[6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膨润土采矿收益总额为2.0512亿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3.3588亿人民币下降38.9%[140] 业务线数据 - 金融服务业务 - 财富管理服务新业务价值从2022年约200万港元降至2023年约140万港元,降幅32.4%[18][19] - 财富管理服务一般保险收入从2022年约40万港元增至2023年约90万港元,增幅133.1%[18][19] - 财富管理服务保单续保率从2022年的98.0%升至2023年的98.4%,升幅0.4%[18] - 财富管理服务代理团队人数从2022年的54人降至2023年的53人,降幅1.9%[18] - 金融服务收益从2022年同期约690万元增加16.1%至报告期内约800万元,其中财富管理服务收入增加28.5%,贷款利息收入减少24.2%[48] - 财富管理服务佣金开支从2022年同期约360万元增加29.5%至报告期内约470万元,因报告期内该服务收入增加28.5%[5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金融服务收益总额为8030万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6918万人民币增长16.1%[140] 业务线数据 - 物业投资业务 - 物业投资租金收入从2022年约2.8万元增至2023年约4.5万元[22]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租金收入总额为45万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28万人民币增长60.7%[140] 公司财务关键指标 - 公司2015年首次公开发售上市所得款项约1270万港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开发新产品生产技术支出770万港元,改善厂房及设备支出500万港元,所得款项已全部使用[40][41][42][43] - 整体销售成本从2022年同期约2240万元减少21.0%至报告期内约1770万元,主要因财富管理服务佣金开支增加及膨润土采矿业务成本减少[51] - 整体毛利从2022年同期约1810万元减少40.0%至报告期内约1090万元,整体毛利率从44.7%降至38.0%,因膨润土采矿和金融服务业务毛利率下降[57] - 行政及其他开支从2022年同期约1220万元增加23.5%至报告期内约1510万元,因港元价值增加及法律等费用增加[63] - 融资成本从2022年同期约24.4万元增加10.7%至报告期内约27万元,因租赁利息开支增加[65] - 报告期内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人民币510万元,较2022年同期溢利约人民币300万元减少约人民币810万元[67] - 2023年9月30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约人民币9360万元,3月31日约为人民币9540万元[68] - 2023年9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人民币3790万元,3月31日约为人民币2900万元[69] - 2023年9月30日集团有一般银行融资人民币2000万元,3月31日为人民币2000万元[70] - 2023年9月30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零,3月31日为零[71] - 2023年9月30日集团主要业务雇用131名全职雇员,2022年同期为132名;报告期内雇员成本为人民币1270万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1100万元[7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收益为14,073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19,354千元人民币下降约27.28%;六个月收益为28,587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40,534千元人民币下降约29.47%[12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毛利为5,358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8,657千元人民币下降约38.11%;六个月毛利为10,857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18,100千元人民币下降约39.90%[123]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38,192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3月31日的39,369千元人民币下降约2.99%;流动资产为119,891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3月31日的120,939千元人民币下降约0.87%[124]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26,265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3月31日的25,560千元人民币上升约2.76%;非流动负债为10,083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3月31日的9,857千元人民币上升约2.29%[124][12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公司资产净值为121,735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3月31日的124,891千元人民币下降约2.53%[125]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亏损为5,066千元人民币,而2022年同期为溢利3,013千元人民币;全面亏损为3,156千元人民币,而2022年同期为全面收益7,784千元人民币[123][126]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9,004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16,137千元人民币下降约44.20%;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8,323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13,150千元人民币下降约36.71%[13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未经审核收益总额为2.8587亿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4.0534亿人民币下降29.5%[140]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其他收入为1098万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1102万人民币下降0.4%[14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成本为270万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244万人民币增长10.6%[141]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抵免为797万人民币,2022年同期所得税开支为1047万人民币[142] - 香港利得税按16.5%税率计提,中国成立的附属公司(除飞尚材料)税率为25%,飞尚材料按15%税率缴税[143][144][145] - 公司在报告期内未派付、宣派或建议派付任何股息[147] - 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1.76分,去年同期盈利0.63分;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六个月,亏损3.18分,去年同期盈利1.89分[148] - 报告期内,集团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约16.4万元,2022年同期约24.1万元[149] - 报告期内,集团出售账面总值126.7万元的物业、厂房及设备,产生出售亏损126.7万元,2022年同期分别为35.3万元和35.3万元[150] - 2023年9月30日投资物业公平值为2609千元,年初为2457千元[151]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等总计54137千元,3月31日为63631千元[152] - 2023年9月30日集团向客户提供40万元循环信贷,与3月31日相同;余下结欠款2692.3万元,3月31日为2458.6万元[153] - 报告期内,受限制银行结馀按年利率0.35厘至3.24厘计息,2023年3月31日为0.01厘至3.24厘[155] - 报告期内,2000万元银行存款已抵押以担保第三方短期银行借款,按年利率2.1厘计息,2023年3月31日为1.95厘[157] - 2023年9月30日银行结余及现金为38545千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7885千元;3月31日分别为29655千元和29001千元[158] - 2023年9月30日香港上市股本证券公平值为1794千元,较3月31日减少约67.5万元[159]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24,558千元,3月31日为23,138千元[160] - 2023年9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5,094千元,3月31日为5,201
倍搏集团(08331) - 2024 Q1 - 季度财报
2023-08-14 22:3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2023年第一季度与2022年同期对比)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收益为14,514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21,180千元人民币[4]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毛利为5,499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9,443千元人民币[4]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税前亏损2,378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溢利2,567千元人民币[4]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期内亏损2,259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溢利2,007千元人民币[4]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全面亏损总额452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全面收益总额4,178千元人民币[4] - 2023年第一季度每股亏损1.42分人民币,2022年同期每股盈利1.26分人民币[4] 公司权益项目数据关键指标变化(2023年4月1日与6月30日对比) - 2023年4月1日公司法定公积金为8,731千元人民币,6月30日为8,820千元人民币[6] - 2023年4月1日公司外币换算储备为2,695千元人民币,6月30日为4,502千元人民币[6] - 2023年4月1日公司累计亏损为72,001千元人民币,6月30日为74,349千元人民币[6] 公司上市及注册信息 - 公司于2015年7月15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同年12月29日在联交所GEM上市[12] 宏观经济数据 - 2023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5%,超过去年的3%及疫情期间平均增长率4.5% [27]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2023年Q2与2022年同期对比) - 2023年Q2膨润土采矿收益约1000万元,较2022年同期约1810万元减少约44.6% [17][27] - 2023年Q2财富管理服务收入3690千元,2022年同期为2158千元 [17] - 2023年Q2贷款利息收入502千元,2022年同期为644千元 [17] - 2023年Q2担保服务费收入278千元,与2022年同期持平 [17] - 2023年Q2金融服务收益总额4470千元,2022年同期为3080千元 [17] - 2023年Q2租金收入22千元,2022年同期为7千元 [17] - 2023年Q2收益总额14514千元,2022年同期为21180千元 [17][18] 公司Q2亏损情况对比(2023年Q2与2022年同期对比) - 2023年Q2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2259千元,2022年同期溢利2007千元 [23] 保险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截至2023年6月30日与2022年同期对比) - 2023年Q2代理队伍扩充约22.22%,保险经纪长期业务新业务价值较2022年Q2增长约12.42% [3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新业务价值为1014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902千港元增长12.42%[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保单续保率为99.51%,较2022年同期的99.48%增长0.03%[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代理团队代理数目为55人,较2022年同期的45人增长22.22%[31] 投资物业租金收入对比(2023年Q2与2022年同期对比)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三个月投资物业租金收入约为人民币22,000元,2022年同期约为人民币7,000元[34]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报告期与2022年同期对比) - 整体收益由2022年同期约人民币21.2百万元减少约31.5%至报告期约人民币14.5百万元[35] - 整体毛利由2022年同期约人民币9.4百万元减少约41.8%至报告期约人民币5.5百万元,整体毛利率由约44.6%下降至约37.9%[36] - 其他收入由2022年同期约人民币0.2百万元增加约100.4%至报告期约人民币0.5百万元[38] - 所得税开支由2022年同期约人民币560,000元减少至报告期所得税抵免约人民币119,000元[42] - 期内公司产生亏损约人民币2.3百万元,2022年同期产生溢利约人民币2.0百万元[44] 公司股权权益情况 - 陈文锋于公司股份的好仓权益股份数目共87,607,690股,占已发行股份概约百分比为55.06%;贝维伦好仓权益股份数目共80,925,690股,占已发行股份概约百分比为50.86%[51] - 张强先生持有2750万股,占已发行股份17.28%;王洁女士持有2750万股,占已发行股份17.28%;倍搏资本盈进基金SPC持有1117.62万股,占已发行股份7.02%;倍搏亚洲控股有限公司持有3423.5118万股,占已发行股份21.52%;博恩证券有限公司持有4669.0572万股,占已发行股份29.34%[59] - 倍搏亚洲持有34235118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约21.52%;博恩证券持有46690572股股份,占约29.34%;陈博士直接持有6682000股股份,占约4.2%;三者合共于87607690股股份中拥有权益,占约55.06%[76] 公司购股权情况 - 2023年6月30日,无根据购股权计划授出、行使或注销的购股权[56]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已采纳GEM上市规则附录十五企业管治守则及企业管治报告所载的守则条文作为企业管治守则,报告期内一直遵守[61] - 公司已采纳GEM上市规则第5.48至5.67条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全体董事报告期内完全遵守[62] 公司业务利益冲突情况 - 报告期内,董事及控股股东或其紧密联系人无于竞争业务的权益,无利益冲突[63] 公司股份交易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股份[66] 公司投资及收购出售情况 - 报告期内,集团无其他主要投资、重大收购及出售事项[67] 公司公众持股量情况 - 报告日期,公司已发行股份维持不低于GEM上市规则规定的25%公众持股量[68] 公司欠款追讨情况 - 公司供应商力拓企业(香港)有限公司及佳木公司未能退还贸易按金约5446万港元[71] - 公司对力拓企业(香港)有限公司提起诉讼,分别追讨未退还按金1093万港元和3500万港元[71] - 公司拟执行判决收回唐忠明欠款853万港元及利息、诉讼费,执行程序仍在进行中[72] 公司担保业务情况 - 2023年7月28日,芜湖附属公司重续背靠背担保协议,质押存款2000万元人民币为借款人提供担保,借款人获贷款1900万元人民币,芜湖附属公司收取6%担保费[75] 公司通函预计寄发情况 - 公司预计2023年8月18日或之前向股东寄发通函,载有重续协议及拟进行交易详情等资料[78] 公司财务报表审核情况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集团报告期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认为符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且披露充分[79] 公司董事会组成情况 - 报告日期,董事会包括四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0]
倍搏集团(08331) - 2024 Q1 - 季度业绩
2023-08-14 22:3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5年7月15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同年12月29日在联交所GEM上市[16] - 公司于2015年12月12日采纳购股计划,有效期10年,2023年6月30日无授出、行使或注销购股情况[6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2023年第一季度与2022年同期对比) - 2023年第一季度收益为14,514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21,180千元人民币[10] - 2023年第一季度毛利为5,499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9,443千元人民币[10] - 2023年第一季度税前亏损2,378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溢利2,567千元人民币[10] - 2023年第一季度期内亏损2,259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溢利2,007千元人民币[10] - 2023年第一季度全面亏损总额452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全面收益总额4,178千元人民币[10] - 2023年第一季度每股亏损1.42分人民币,2022年同期每股盈利1.26分人民币[1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2023年6月30日与2022年4月1日对比) - 2023年6月30日股本为13,261千元人民币,与2022年4月1日相同[11] - 2023年6月30日期内亏损2,259千元人民币,2022年同期溢利2,007千元人民币[11] - 2023年6月30日法定公积金为8,820千元人民币,2022年4月1日为7,724千元人民币[11] - 2023年6月30日累计亏损为74,349千元人民币,2022年4月1日为69,136千元人民币[1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与2022年同期对比) - 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膨润土采矿收益总额为1.0022亿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1.8093亿人民币减少约44.6%[22][32] - 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金融服务收益总额为4470万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3080万人民币[22] - 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收益总额为1.4514亿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2.118亿人民币[22] - 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所得税抵免/(开支)为 - 119万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560万人民币[25] - 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2259万人民币,2022年同期溢利为2007万人民币[29] - 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42分人民币,2022年同期盈利为1.26分人民币[2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整体数据对比) - 整体收益从约人民币21.2百万元减少约31.5%至约人民币14.5百万元[41] - 整体毛利从约人民币9.4百万元减少约41.8%至约人民币5.5百万元,整体毛利率从约44.6%降至约37.9%[44] - 其他收入从约人民币0.2百万元增加约100.4%至约人民币0.5百万元[46]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约人民币1.4百万元减少约30.2%至约人民币1.0百万元[47] - 行政及其他开支从约人民币5.3百万元增加约23.9%至约人民币6.5百万元[48] - 所得税开支从约人民币560,000元减至所得税抵免约人民币119,000元,公司从盈利约人民币2.0百万元变为亏损约人民币2.3百万元[50][52]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膨润土采矿业务) - 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膨润土采矿收益总额为1.0022亿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1.8093亿人民币减少约44.6%[22][32] - 膨润土采矿收益从约人民币18.1百万元减少约44.6%至约人民币10.0百万元[42]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金融服务业务) - 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金融服务收益总额为4470万人民币,2022年同期为3080万人民币[22] - 金融服务收益从约人民币3.1百万元增至约人民币4.5百万元,财富管理服务收入增加约71.0%[43]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代理团队及保险业务) - 代理团队扩充约22.22%,从45人增至55人,保险经纪长期业务新业务价值增长约12.42%,从902千港元增至1,014千港元,保单续保率提升0.03%,从99.48%升至99.51%[37]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投资物业业务) - 投资物业租金收入从约人民币7,000元增至约人民币22,000元[40] 股东持股情况 - 陈文锋持有好仓股份共87,607,690股,占已发行股份百分比为55.06%[58] - 贝维伦持有好仓股份共80,925,690股,占已发行股份百分比为50.86%[58] - 张强先生持有好仓股份27,5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百分比为17.28%[63] - 王洁女士持有好仓股份27,5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百分比为17.28%[63] - 倍搏资本盈进基金SPC持有好仓股份11,176,200股,占已发行股份百分比为7.02%[63] - 倍搏亚洲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好仓股份34,235,118股,占已发行股份百分比为21.52%[63] - 博恩证券有限公司持有好仓股份46,690,572股,占已发行股份百分比为29.34%[63] - 倍搏亚洲持有34235118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约21.52%[86] - 博恩证券持有46690572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约29.34%[86] - 联席主席兼执行董事陈博士直接持有6682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约4.2%[86] - 倍搏亚洲、博恩证券及陈博士合共于87607690股股份中拥有权益,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约55.06%[86] 公司运营相关事项 - 公司主要附属公司飞尚材料按15%税率缴纳中国所得税,其他于中国成立的附属公司税率为25%[27][28] - 董事会决议不就2023年截至6月30日止三个月宣派任何中期股息[30] - 报告期公司已发行股份维持不低于GEM上市规则规定的25%充足公众持股量[72] - 报告期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股份,集团无主要投资、重大收购及出售事项[70][71] 法律诉讼事项 - 供应商未能退还贸易按金总额约5446万港元,其中对力拓企业(香港)有限公司提起诉讼追讨未退还按金1093万港元和3500万港元,对唐忠明提起诉讼追讨余下按金853万港元[76][78][81] - 力拓企业(香港)有限公司相关两宗案件法院驳回合并申请,但颁令一并聆讯,案件管理会议定于2023年12月7日举行[77][80] - 针对第二被告的清盘事宜仍在进行中,共同清盘人仍在新加坡核实其资产[79][80] - 唐忠明案件已判定其应支付853万港元连同利息及诉讼费用,执行程序仍在进行中[81] 财务担保协议事项 - 2023年7月28日,芜湖附属公司订立重续协议,质押存款总额人民币2000万元为借款人提供财务担保,借款人获贷款人民币1900万元,芜湖附属公司收取质押存款金额的6%作为担保费[84] - 重续协议构成公司主要交易,最高适用百分比率超25%,须遵守相关规定[85] - 公司已取得陈博士、博恩证券及倍搏亚洲发出的股东书面批准,代替召开股东大会批准重续协议及交易[87] - 公司预计于2023年8月18日或之前向股东寄发通函,包含重续协议及交易详情等资料[88] 公司治理事项 - 公司按GEM上市规则成立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90] - 审核委员会认为集团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编制符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且披露充分[90] - 报告日期,董事会有四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91] 宏观经济数据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超过去年的3%及疫情期间平均增长率4.5%[32] 报告期后事项 - 报告期后至报告日期,集团无重大事项发生[89]
倍搏集团(08331) - 2023 - 年度财报
2023-07-02 18:10
财务报告期变更 - 公司财政年度结算日由12月31日改为3月31日,本财务报告期为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共15个月,比较数据为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共12个月[12] 公司整体收益情况 - 2022/23年15个月期间公司收益约为人民币9230万元,2021年为人民币7090万元[13] - 2022/23年十五个月期间公司收益约为人民币9230万元,较2021年十二个月期间按比例增加,2021年为人民币7090万元,增幅30.2%[40][41] - 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期间收益92,295千元,较2021年增长30.2%[59] - 2022/23年十五个月期间收益较2021年十二个月期间按比例增加,得益於貸款利息收入、財富管理服務收入及採礦收益增加[60] 各业务线收益情况 - 2022/23年15个月期间中国膨润土采矿业务分部收益约为人民币7650万元,占公司收益约82.9%,2021年为人民币6070万元[13] - 2022/23年15个月期间金融服务分部收益约为人民币1570万元,占公司收益约17.0%,2021年为人民币1020万元[13] - 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採礦總收益76,543千元,佔總收益83.0%;金融服務總收益15,682千元,佔16.9%;租金收入70千元,佔0.1%[59] - 膨润土采矿收益从2021年约6070万元增至报告期约7650万元,钻井泥浆及冶金球团用膨润土收益分别增加约610万元及970万元[61] - 金融服务收益从2021年12个月约1020万元增至2022/23年15个月约1570万元,财富管理服务收入增加约52.2%,贷款利息收入增加约78.4%[61] 公司业务拓展 - 报告期内公司以298万港元代价收购一项物业用于投资并出租[13] - 报告期内公司成立一间公司用于在中国开拓及开展影视及文化旅游业务[13] 膨润土业务指标变化 - 膨润土产品毛利率由49.3%下降至42.4%,膨润土采矿业务收益由约6070万元增加约1580万元至约7650万元[17] - 2020年12月31日膨潤土總儲量6,444,000公噸,2023年3月31日降至5,981,000公噸[53] - 膨潤土平均品質:活性蒙脫石47.0%,膠質價61.1毫升╱15克,膨脹容8.7毫升╱克[5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十五個月資本支出人民幣507,000元,本年度產量156,000公噸[53] - 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鑽井泥漿銷量61,687噸,平均售價461.8元╱噸;冶金球團用膨潤土銷量86,461噸,平均售價555.8元╱噸[60] - 整体销售成本从2021年约3710万元上升40.1%至报告期约5210万元,主要因膨润土采矿业务总销售成本增加[64] - 膨润土采矿总销售成本从2021年约3070万元增加约1340万元至报告期约4410万元,因原材料及能源价格上涨致单位加工成本增加[65] - 钻井泥浆销售成本从2021年1160万元增至报告期1720万元,单位加工成本从2021年每吨244.3元增至约279.7元[66] - 冶金球团用膨润土销售成本从2021年约1920万元增至报告期2680万元,单位加工成本从2021年每吨206.7元增至约310.1元[66] - 整体毛利从2021年约3370万元增加约19.3%至报告期约4020万元,整体毛利率从2021年约47.6%降至报告期约43.6%[67] - 钻井泥浆毛利从2021年约1080万元增至报告期约1120万元,毛利率从2021年约48.3%降至报告期约39.5%[69] - 冶金球团用膨润土毛利从2021年约1910万元增至报告期约2120万元,毛利率从2021年约49.9%降至报告期约44.2%[69] 保险业务指标变化 - 代理团队实现扩充36.6%,保险经纪长期业务的新业务每月平均价值较2021年增长23%[21] - 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新业务价值为469.3万港元,较2021年增长54.1%[22] - 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保单续保率为99.69%,较2021年提升1.51%[22] - 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代理团队人数为56人,较2021年增加36.6%[22] 宏观经济数据 - 2023年第一季度香港本地生产总值增长2.7%,3月零售额同比增长40.9%,第一季度零售额较2022年同期增长24.1%[23] - 2023年1 - 3月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的失业率较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期间的3.3%下降0.2个百分点至3.1%[23] 贷款业务指标变化 - 2023年3月31日应收贷款账面总值为1.8077亿人民币,2021年12月31日为1.4317亿人民币[30] - 2023年贷款利息收入分部收益增至约310万人民币,2021年为170万人民币[30] - 2023年3月31日本金总额及应计利息增至约1810万人民币,2021年12月31日为1430万人民币[30] - 2023年3月31日企业客户应收贷款为460.3万人民币,个人客户为1347.4万人民币;2021年12月31日企业客户为353.4万人民币,个人客户为1078.3万人民币[31] - 2023年30天以内账龄应收贷款为1218.3万人民币,180天以上为553.4万人民币;2021年30天以内为1412.9万人民币,180天以上为12.9万人民币[33] - 2023年3月31日应收贷款减值拨备总额为163.4万人民币,2021年12月31日为53.1万人民币[33] - 2023年3月31日应收贷款总数为24笔,2021年为30笔[33] - 2023年3月31日预期信贷亏损账面价值增至163.4万人民币,2021年12月31日为53.1万人民币[34]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拖欠应收贷款约480万人民币,执行回收程序后约280万港元已获偿还[34] 物业投资情况 - 2022年4月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以298万港元收购一项物业,报告期内租金收入约7万人民币[39] 公司盈利及相关指标变化 - 股东应占溢利由2021年十二个月期间的约人民币910万元减少130%至2022/23年十五个月期间的亏损约人民币270万元[40][41] - 2021年每股盈利为人民币9.85分,2022/23年十五个月期间减少至每股亏损人民币1.72分,降幅117.5%[40][41] - 公司股本回报率由2021年十二个月期间的7.3%减少9.5%至2022/23年十五个月期间的股本亏损率2.2%[40][41] - 2022/23年每股资产净值约为人民币0.78元,与2021年相同[40][41] - 贸易应收款项收款期由2021年的96天增加至2022/23年的130天,增幅35.4%[40][41] - 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期間期內虧損2,735千元,較2021年下降130.0%[59] - 15个月报告期亏损约270万元,较2021年溢利910万元减少1180万元[76] 公司研发情况 - 公司已完成两项新型膨润土产品的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外部研究机构正进行实验室规模测试[45] - 公司完成两项新产品的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分别为聚苯胺/蒙脱土纳米复合导电涂料和二氧化钛/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与光催化材料[47] 公司历史收购情况 - 2017年公司曾签署收购协议,后经内部评估该收购不可行并弃置[47][48] 公司员工情况 - 2023年3月31日公司主要業務有130名全職僱員(2021年:123名),員工成本約人民幣22.2百萬元(2021年:人民幣16.7百萬元)[55] 公司其他收支情况 - 其他收入从2021年约920万元减少约113.7%至报告期约亏损130万元,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1年约630万元增加约7.4%至报告期约680万元[70][71] - 行政及其他开支从2021年约2500万元增加30.7%至报告期约3270万元,15个月期间较2021年12个月增加4.5%[72] - 融资成本从2021年约52.3万元增加17.6%至报告期约61.5万元,考虑12个月占比无重大变化[73] - 报告期所得税开支约160万元,2021年约200万元,芜湖飞尚实际税率约16.4%,高新技术企业税率为15%[75] 公司资金及资产情况 - 2023年3月31日和2021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分别约9540万元及9760万元[77] - 2023年3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2970万元(2021年:5060万元),有一般银行融资2000万元(2021年:2000万元)[77] - 2023年3月31日,集团资产负债比率为零(2021年:零)[78] 公司资金募集及使用情况 - 公司2015年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约1270万港元,600万港元未动用,截至2023年3月31日新研发支出约630万港元[87] - 公司拟于2024年3月31日前将余下所得款项140万港元用于拟定用途[89] - 2021年12月,公司供股成功筹集所得款项净额约2630万港元(扣除约150万元费用)[91]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香港一般营运资金所得款项净额1880万港元已全部动用,财富管理服务业务所得款项净额560万港元已全部动用,放债业务所得款项净额190万港元已全部动用[92] 公司法律诉讼情况 - 供应商力拓企业(香港)有限公司及佳木公司未能退还贸易按金总额约5446万港元[94] - 公司对力拓提起诉讼,欲收回尚未退还按金1093万港元,案件管理会议定于2023年12月7日举行[94] - 公司对力拓及第二被告提起诉讼,欲收回尚未退还按金3500万港元,第二被告清盘事宜仍在进行中,两案将一并聆讯,案件管理会议定于2023年12月7日举行[98] - 公司对唐忠明提起诉讼,判定其应支付853万港元连同利息及诉讼费用,执行程序仍在进行中[98] 公司担保业务情况 - 芜湖附属公司质押存款总额2000万元人民币为借款人提供财务担保,促使借款人取得1900万元人民币贷款,将收取质押存款金额6%作为担保费回报[99] - 重续协议构成公司主要交易,因其最高适用百分比率超过25%,须遵守GEM上市规则相关规定[99] 公司股权结构 - 2022年7月28日,倍搏亚洲持有80,925,69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约50.86%[100] - 执行董事陈博士直接持有6,682,000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约4.2%[100] - 倍搏亚洲及陈博士合共于87,607,690股股份中拥有权益,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约55.06%[100] - 张强先生持有2750万股,占已发行股份百分比为17.28%[123] - 王洁女士持有2750万股,占已发行股份百分比为17.28%[123] - 倍搏资本盈进基金SPC-1 Segregated Portfolio持有1117.62万股,占已发行股份百分比为7.02%[123] - 倍搏亚洲控股有限公司持有4855.5414万股,占已发行股份百分比为30.52%[123] - 博恩证券有限公司持有3237.0276万股,占已发行股份百分比为20.34%[123] - 陈文锋持有股份合计8760.769万股,占已发行股份百分比为55.06%[127] - 贝维伦持有股份合计8092.569万股,占已发行股份百分比为50.86%[127] - 倍搏亚洲控股有限公司分别由陈文锋博士及贝维伦先生拥有50%[127] 公司董事情况 - 陈文锋博士36岁,2020年12月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联席主席及授权代表[103] - 贝维伦先生45岁,2020年12月1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兼联席主席[104] - 宿春翔先生35岁,2018年1月9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月9日获委任为公司合规主任[105]
倍搏集团(08331) - 2023 - 年度业绩
2023-07-02 18:0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倍搏集团有限公司,股份代号8331.HK,报告期为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止十五个月[1][11][14] - 公司财政年度结算日已由12月31日更改至3月31日[13] - 报告相应比较数额涵盖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止十二个月,不可与2022/2023年十五个月期间数额直接比较[14] - 公司主要从事膨润土采矿业务以及金融服务[15] 公司人员变动 - 2023年3月28日洪朝发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主席、提名委员会成员、薪酬委员会主席,叶创河辞任[11] - 2022年6月24日张坤退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成员、提名委员会主席、薪酬委员会成员[11] - 2022年9月23日郭晓枫医生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成员、提名委员会成员、薪酬委员会成员[11] - 宿春翔35岁,2018年1月9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月9日获委任为合规主任[125] - 彭浩然48岁,2019年5月15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2020年11月11日获委任为行政总裁[126] - 洪朝发34岁,2023年3月28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等多个职位[128] - 周志恒31岁,2018年1月9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29] - 郭晓枫医生40岁,2022年9月23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30] - 2022/2023年十五个月期间及截至年报日期,执行董事为陈文锋博士、贝维伦先生、宿春翔先生、彭浩然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有人员变动[151] - 郭晓枫医生和洪朝发先生分别于2022年9月23日及2023年3月28日获董事会委任,任期至应届股东周年大会,符合资格且愿意膺选连任[151] - 贝维伦先生及宿春翔先生将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退任,符合资格且愿意膺选连任[152] - 2022年6月24日,张坤先生退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60] - 2022年9月23日,郭晓枫医生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61] - 2023年6月29日,陈文锋博士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62]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23年15个月期间集团收益约为人民币9230万元,2021年为人民币7090万元[16] - 2022/23年十五个月期间,集团收益约为9230万元人民币,较2021年十二个月期间按比例增加30.2%[46] - 2022/23年十五个月期间,股东应占溢利由2021年的约910万元人民币减少130%至亏损约270万元人民币[46] - 2021年每股盈利为9.85分,2022/23年减少至每股亏损1.72分,减少117.5%[46] - 2021年股本回报率为7.3%,2022/23年减少9.5%至股本亏损率2.2%[46] - 2022/23年每股资产净值约为0.78元,与2021年相同[46] - 贸易应收款项收款期由2021年的96天增加至2022/23年的130天,增加35.4%[46] - 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收益92,295千元,较2021年增长30.2%[67] - 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销售成本52,071千元,较2021年增长40.1%[67] - 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毛利40,224千元,较2021年增长19.2%[67] - 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期内亏损2,735千元,较2021年下降130.0%[67] - 整体收益由2021年约7090万元增加30.2%至报告期约9230万元[68] - 整体销售成本由2021年约3710万元上升40.1%至报告期约5210万元[72] - 整体毛利由2021年约3370万元增加约19.3%至报告期约4020万元,整体毛利率由2021年约47.6%下降至报告期约43.6%[79] - 其他收入从2021年的约920万元减少113.7%至报告期的约亏损130万元[83]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1年约630万元增加7.4%至报告期的约680万元[84] - 行政及其他开支从2021年约2500万元增加30.7%至报告期约3270万元[85] - 融资成本从2021年约52.3万元增加17.6%至报告期约61.5万元[86] - 报告期集团所得税开支约为160万元,2021年为约200万元,芜湖飞尚非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报告期实际税率约为16.4%[88] - 十五个月报告期亏损约为270万元,较2021年溢利约910万元减少约1180万元[89] - 2023年3月31日和2021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净值分别约为9540万元及约9760万元[90] - 2023年3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2970万元(2021年:5060万元)[91] 膨润土采矿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23年15个月期间膨润土采矿业务收益约为人民币7650万元,占集团收益约82.9%,2021年为人民币6070万元[16] - 报告期内膨润土产品毛利率由49.3%下降至42.4%[20] - 膨润土采矿收益由2021年约6070万元增加约1580万元至报告期约7650万元[68] - 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采矿总收益76,543千元占比83.0%[67] - 膨润土采矿总销售成本由2021年约3070万元增加约1340万元至报告期约4410万元[73] - 钻井泥浆销售成本由2021年1160万元增加约560万元至报告期1720万元,单位加工成本从244.3元/吨增至约279.7元/吨[75][76] - 冶金球团用膨润土销售成本由2021年约1920万元增加约760万元至报告期2680万元,单位加工成本从206.7元/吨增至约310.1元/吨[77] - 钻井泥浆毛利由2021年约1080万元增加约40万元至报告期约1120万元,毛利率由2021年约48.3%下降至报告期约39.5%[80] - 冶金球团用膨润土毛利由2021年约1910万元增加约210万元至报告期约2120万元,毛利率由2021年约49.9%下降至报告期约44.2%[81] - 集团已完成两项新型膨润土产品的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外部研究机构正进行实验室规模测试[48] - 完成两项新产品的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分别为聚苯胺/蒙脱石纳米复合导电涂料和二氧化钛/蒙脱石纳米复合材料与光催化材料[49] - 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完成多项厂房设备改善工作,如完成冶金球团用膨润土生产线进料系统等[54] - 公司持有黄浒膨润土矿场100%股权,许可采矿权面积2.1311平方公里,许可年产量230,000立方米(约400,000吨)[57] - 2023年3月31日,矿场证实储量1,442,000公吨,概略储量4,539,000公吨,总计5,981,000公吨[5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十五个月资本支出为人民币507,000元,本年度产量156,000公吨[57] 金融服务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23年15个月期间金融服务分部收益约为人民币1570万元,占集团收益约17.0%,2021年为人民币1020万元[16] - 代理团队扩充36.6%,保险经纪长期业务的新业务每月平均价值较2021年增长23%[27] - 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新业务价值为469.3万港元,较2021年增长54.1%[28] - 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保单续保率为99.69%,较2021年提升1.51%[28] - 金融服务收益由2021年约1020万元增加至报告期约1570万元,财富管理服务收入增加约52.2%,贷款利息收入增加约78.4%[70] - 财富管理服务毛利从2021年的约380万元增加101.8%至2022/23年的770万元,毛利率从12.8%增至29%[82] - 2023年3月31日应收贷款账面总值为1.8077亿元,2021年12月31日为1.4317亿元[37] - 2023年3月31日贷款利息收入分部收益约为310万元,2021年为170万元[37] - 2023年3月31日本金总额及应计利息约为1810万元,2021年12月31日为1430万元[37] - 2023年3月31日企业客户应收贷款为460.3万元,个人客户为1347.4万元;2021年12月31日企业客户为353.4万元,个人客户为1078.3万元[38] - 2023年30天以内应收贷款为1218.3万元,2021年为1412.9万元[39] - 2023年3月31日应收贷款减值拨备总额为163.4万元,2021年12月31日为53.1万元[39] - 2023年3月31日应收贷款总数为24笔,2021年为30笔[39] - 预期信贷亏损账面价值由2021年12月31日约53.1万元增加至2023年3月31日的163.4万元[40]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拖欠的应收贷款约为480万元,执行回收程序后约280万港元已获偿还[40] - 客户1在2023年3月31日应收贷款账面价值为320.3万元,占比17.7%;2021年12月31日为246.6万元,占比17.2%[37] 物业投资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报告期内集团以298万港元代价收购一项物业用于投资并出租[16] - 2022年4月,公司全资附属公司倍搏贰号以298万港元收购一项物业,报告期内物业投资租金收入约为7万元人民币[45] - 2022年4月28日,公司与陈文锋博士订立物业购买协议,收购物业代价为298万港元[172] - 物业购买协议拟进行交易最高适用百分比率高于5%但低于25%,构成须予披露交易[173] - 收购事项构成公司关连交易,适用百分比率低于25%且总代价低于1000万港元,获豁免部分规定[174] 香港市场环境数据 - 2023年第一季度香港本地生产总值增长2.7%,3月零售额同比增长40.9%,第一季度零售额较2022年同期增长24.1%[29] - 2023年1 - 3月香港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的失业率较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期间的3.3%下降0.2个百分点至3.1%[29] 公司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 - 公司2015年首次公开发售的上市所得款项约为1270万港元,600万港元仍未动用[102] - 上市至2017年12月31日,所得款项净额总计1270万港元,其中开发新产品生产技术770万港元,占比60.6%;改善厂房及设备500万港元,占比39.4%[10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新产品研发支出约630万港元,集团拟于2024年3月31日前将余下140万港元用于拟定用途[103][104] - 2021年12月,公司供股成功筹集所得款项净额约2630万港元,扣除专业费用及其他相关开支约150万港元[106] - 截至2023年3月31日,供股所得款项用于香港一般营运资金1880万港元、经营及扩充财富管理服务业务560万港元、经营及扩充放债业务190万港元,均已全部动用[107]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已将所得款项用于升级加工厂、购买设备等[105] 公司法律诉讼及担保事项 - 供应商力拓企业(香港)有限公司及佳木公司未能退还贸易按金总额约5446万港元[108] - 公司于2018年10月18日对力拓提起诉讼,收回尚未退还按金1093万港元,案件管理会议定于2023年12月7日举行[108] - 公司对力拓及第二被告提起诉讼,收回尚未退还按金3500万港元[110] - 2020年5月15日,法院针对第二被告作出终审判决[111] - 英属维尔京群岛高等法院颁令将第二被告清盘,并委任共同清盘人[112] - 公司起诉唐忠明收回余下按金853万港元,判决唐忠明应支付该金额连同利息及诉讼费,执行程序仍在进行中[114] - 芜湖附属公司质押存款总额人民币2000万元为借款人提供财务担保,促使借款人获贷款人民币1900万元,将收取质押存款金额的6%作为担保费回报[116] - 公司就针对力拓的案件申请与HCA2449号案件合并,法院驳回申请但颁令两案一并聆
倍搏集团(08331) - 2020 - 年度财报
2020-04-29 06:00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8331) 2019 年 報 HangKan Group Limited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GEM的特色 GEM 之定位乃為相比於聯交所上市之其他公司帶有較高投資風險的中小型公司提供一個上市的市場。有意 投資者應瞭解投資該等公司之潛在風險,並須經過審慎周詳之考慮後方作出投資決定。 由於GEM 上市公司通常為中小型企業,在GEM 買賣之證券可能會較於聯交所主板買賣之證券承受較大之市 場波動風險,且無法保證在GEM 買賣之證券會有高流通量之市場。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報告的內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 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報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的任何 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本報告載有遵照聯交所GEM 證券上市規則(「GEM 上市規則」)而提供有關恆勤集團有限公司(「本公司」,連 同其附屬公司統稱「本集團」)之資料詳情,本公司各董事(「董事」)就本報告共同及個別承擔全部責任。董 事在作出一切合理查詢後確認,就彼等所深知及確信,本報告所載資料在所有重大方面均屬真確完整,並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