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泰达物流(08348)

搜索文档
滨海泰达物流(08348) - 董事会成员名单与其角色及职能
2025-08-20 16:35
公司信息 - 公司为天津滨海泰达物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号8348[1] 董事会构成 - 董事会有执行、非执行、独立非执行董事三类[2] - 执行董事会成员为杨卫红先生、马欣女士[2] - 非执行董事为李健先生等四人[2]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程新生教授等三人[2] 专门委员会 - 董事会设提名、薪酬、审核三个专门委员会[2] - 杨卫红先生为提名委员会主席[2] - 程新生教授为审核委员会主席[2] - 罗文钰教授为薪酬委员会主席[2] 文档日期 - 文档发布日期为2025年8月20日[2]
滨海泰达物流(08348) - (1)非执行董事辞任 及(2)委任非执行董事
2025-08-20 16:32
人事变动 - 孙静因个人工作辞任非执行董事[4] - 胡姗姗2025年8月20日获委任非执行董事[3][8] 薪酬安排 - 公司拟与胡姗姗订服务协议,年酬金50,000元[8]
滨海泰达物流(08348) - 董事会会议通告
2025-08-08 16:31
会议安排 - 董事会会议2025年8月20日上午9时在公司会议室举行[3] - 审议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未经审核中期业绩[3] - 审议批准中期业绩公告及报告草稿[3] - 考虑派发现金中期股息事宜[3] 人员构成 - 董事会含执行董事杨卫红、马欣等[4] 通告发布 - 通告将在联交所网站刊出7天并登载于公司网站[4]
滨海泰达物流(08348) - (1) 於二零二五年八月五日举行之股东特别大会之投票表决结果;及(2...
2025-08-05 16:31
股权信息 - 2025年8月5日已发行股本354,312,000股,522,000股为库存股份[4] - 有权出席股东大会独立股东所持股份总数203,369,949股[4] 决议情况 - 普通决议案赞成票数125,648,749股,占比100%,反对0股[6] - 普通决议案按股数投票获正式通过[6] 合作协议 - 2025年8月5日博正资本等与公司订立基金合伙协议[7] 会议相关 - 2025年8月5日股东大会在天津举行,全体董事出席[4][5] - 香港中央证券登记有限公司任股东大会监票员[6] 公告安排 - 公告将在联交所和公司网站刊登[10]
滨海泰达物流(08348)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股份发行人及根据《上市规则》第十九B章上市...
2025-08-01 11:08
股本与股份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354,312,000元[1] - 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354,312,000股,面值1元[1] - 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股份)数目为353,790,000股[2] - 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库存股份数目为522,000股[2] - 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354,312,000股[2]
滨海泰达物流(08348.HK)3月28日收盘上涨7.95%,成交950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3-28 16:33
文章核心观点 - 介绍3月28日滨海泰达物流股价表现、近期涨跌情况、财务数据、机构评级、行业估值等信息 [1][2][3] 股价表现 - 3月28日港股收盘,恒生指数下跌0.65%,报23426.6点,滨海泰达物流收报0.475港元/股,上涨7.95%,成交量2000股,成交额950港元,振幅0.0% [1] - 最近一个月滨海泰达物流累计跌幅12%,今年来累计涨幅4.76%,跑输恒生指数17.54%的涨幅 [2]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滨海泰达物流实现营业总收入37.1亿元,同比增长1.66%;归母净利润589.8万元,同比减少80.19%;毛利率0.77%,资产负债率45.21% [2] - 2024财年年报归属股东应占溢利589.8万人民币,同比下降80.19%,基本每股收益0.0166人民币 [4] 机构评级 - 目前暂无机构对滨海泰达物流做出投资评级建议 [3] 行业估值 - 工用支援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为1.8倍,行业中值5.12倍,滨海泰达物流市盈率24.48倍,行业排名第24位 [3] - 其他相关公司中宝新材市盈率3.28倍、盛龙锦秀国际3.65倍、万成集团股份5.06倍、狮子山集团5.18倍、隽思集团5.81倍 [3] 公司概况 - 天津滨海泰达物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组成立于2006年6月,2008年4月30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创业板上市,现注册资本3.54亿元人民币,年营业额达30亿元左右 [3] - 公司为国有控股境外(香港)上市的综合物流领军企业,股东包括泰达控股(42.45%)、正大制药(21.82%)、正大置地(8%)、天津港发展(5.64%)等 [3] - 公司是国家AAAAA级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单位 [3]
滨海泰达物流(08348)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3-21 22:1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执行董事为杨卫红(董事长)、马欣(总经理)[7] - 公司股票编号为08348,网址为www.tbtl.cn[11] - 公司主要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天津翠亨广场支行等五家银行[11] - 公司核数师为先机会计师行有限公司,H股股份过户登记处为香港中央证券登记有限公司[10] - 公司注册地址为中国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渤海路39号办公楼三层,邮编300457[10][11] - 公司香港总办事处位于香港湾仔告士打道128号祥丰大厦25楼[11] - 公司董事会辖下有审核、薪酬、提名委员会,各委员会有相应主席和成员[8][9] 公司股权结构 - 正大置地、公众股东、正大制药、泰达控股持股比例分别为42.45%、21.82%、8%、27.73%[13] - 泰达公共保税仓、丰田物流、泰达供应链、元大物流等公司存在不同持股比例,如部分为100%、52%、51%等[1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约37.10亿元,较2023年增长约1.66%[22][25] - 2024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年度溢利约589.8万元,2023年为2977.8万元[22][25] - 2024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全面收益总额约490.5万元,2023年为2379.4万元[22][25] - 2024年每股盈利约0.02元,2023年为0.08元[22][2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约17.93亿元,较2023年减少2784.7万元[23][2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约8.94亿元,较2023年增加6891.5万元[23][2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归属母公司的净资产约8.85亿元,2023年为8.87亿元[23][2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每股期末净资产约2.50元,与2023年持平[23][26]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7.1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60亿元,增幅1.66%,主要因加强与优质客户合作,拓展物资采购业务规模[66][70] - 2024年公司销售成本为36.8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93亿元,增幅2.59%,整体毛利率为0.77%,较上年同期下降0.90个百分点,主要因汽车整零供应链物流服务毛利下降[67][71] - 2024年公司行政开支为4397.3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46.3万元,降幅16.14%[68][72] - 2024年公司融资成本为1961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72.9万元,降幅8.10%[74][79] - 2024年公司税务开支为 - 40.6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03.9万元,降幅108.76%,因经营业绩下降致所得税减少[75][80] - 2024年公司权益投资公允价值净变动为 - 99.3万元,因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净值下降[76][81] - 2024年公司应占合营、联营公司业绩为555.7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103.5万元,降幅79.29%,因电子零部件及冷链物流合营公司业绩下降[77][82] - 报告期内公司出售合营公司泰达行60%权益,取得收益2412.4万元[78][83] - 2024年全年总利润为506.8万元,较去年同期3036.2万元减少2529.4万元,降幅83.31%[85][90] - 2024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年度溢利为589.8万元,较去年同期2977.8万元减少2390.1万元,降幅80.19%[85][90] - 2024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全面收益总额为490.5万元,较去年同期2379.4万元减少1888.9万元,降幅79.39%[85][90]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0.03元,预计派息总额为1062.936万元[86][9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借款余额为2.60119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3.51909亿元[89][9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负债与总资产比率为45.21%,2023年12月31日为45.56%;资本与负债比率为32%,2023年12月31日为39%[95][10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2.984亿元投资物业及8467.3万元银行存款已抵押[96][102] - 2024年集团汇兑收益及损失相抵后为汇兑收益52万元[98][10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971名雇员,2023年12月31日为1079名[109][11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汽车物流及电子零部件物流板块业绩大幅下滑,致年度整体业绩显著下降[28][29] - 2024年仓储及多式联运板块经营业绩显著改善,其他板块采取措施应对挑战保持稳定[30][31] - 公司主要业务中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供应链物流服务营业收入占比30.4%,物资采购服务占比68.2%,仓储及多式联运业务占比1.1%,其他服务占比0.3%[51][54] - 报告期内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供应链物流服务营业收入约11.27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9516.1万元,降幅7.79%[53] - 报告期内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供应链物流服务经营成果约61.8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781.2万元,降幅96.65%[53] - 报告期内汽车整零供应链物流服务营业收入11.27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0.95亿元,降幅7.79%,营业业绩61.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781.2万元,降幅96.65%[56] - 报告期内物资采购服务营业收入25.2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79亿元,增幅7.62%,营业业绩37.7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14.8万元,降幅89.30%,因拓展客户销售费用增加[58][61] 业务调整与发展 - 2024年公司完成合营公司泰达行(天津)冷链物流有限公司股权对外转让,退出天津区域冷冻仓储市场[33][36] - 2024年公司联营公司天津铁合金交易所有限公司及天津港港湾国际汽车物流有限公司清退工作取得进展[33][36] - 2025年国际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有不确定性,但公司将利用资源提升竞争力实现稳健经营[40][43] - 仓储及多式联运服务板块加强核心资产招商提升自持物流资产盈利水平,融入“港产城”战略提升业务运营和服务水平[41][44] - 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供应链物流服务板块推进经营改善,收缩战线、压降成本、拓展其他汽车品牌物流服务[41][44] - 物资采购服务板块严控风险,优化客户结构提升盈利空间[41][44] - 通过合营公司运营的电子零部件供应链物流服务板块优化管理力度,提升投资收益[41][44] - 2024年11月5日,公司以9312.324万元出售合营公司泰达行60%权益[107][110] ESG相关信息 - 报告展示集团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方针及表现[121] - 报告范围采用营运控制方法和重要性原则,2024年不再纳入冷链物流服务业务[123][124][132][134] - 报告遵循重要性、量化、平衡、一致性汇报原则[125][126][127][128][129][130][132][134] - 集团主要运营业务包括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供应链物流服务、物资采购服务、仓储及多式联运业务和其他服务[124] - 集团建立独立稳健管治架构,确保ESG治理与业务策略一致[133][135] - 董事会对集团ESG相关事宜承担最终责任,至少每年开会一次[133][135] - 董事会负责审查ESG事宜重要性、风险和机遇,检讨表现和进展[133][135] - 董事会定期检查和评估集团环境社会责任制度执行情况[133][135] - 董事会确保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性,审批报告披露资料[133][135] - 集团响应中国政府环保政策,将ESG理念融入日常运营[121] - 公司成立ESG工作小组负责执行具体ESG事项,每年至少开一次会评估政策有效性并向董事会汇报[137][140] - 公司致力于将ESG管理方针融入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应对潜在风险[138][141] - 董事会与政府机构保持联系,与内外部沟通确保重要数据共享[139][141] - 公司制定长期规划履行社会责任,控制每千平方米能源消耗[143][147] - 公司设定内部ESG关键绩效指标,包括每千平方米用电量和燃料消耗[144][147] - 公司通过多种方式与供应商保持稳定沟通,支持子公司业务发展和智能化转型[146][149] - 公司将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国家30 - 60双碳目标关联,增加新能源作业车辆占比[150][153] - 公司设立量化环境目标并定期评估进展,明确阶段性改善措施[150][153] - 公司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目标,加强主业,降本增效[151][154] - 公司将培育智慧仓储物流、园区管理和智慧供应链管理服务业务[151][154] - 公司认为促进利益相关者参与并及时响应其关注事项对长期成功至关重要[157][158] - 公司通过多种渠道与政府及监管当局、股东、雇员、客户、供应商、公众等利益相关者沟通[159][161] - 公司定期进行重要性评估,聘请独立第三方进行在线调查,确定利益相关者主要关注事项及重大利益[163][164][165] - 公司确定4个最重要的ESG事宜,分别为货物安全、职业健康与安全、雇员薪酬与福利、资源消耗[168] - 公司根据重要性评估结果调整ESG承诺、策略、目标及资产分配优先级[169] - 公司支持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确定SDGs 3、9和13与公司整体可持续发展议程相关且能做出积极贡献[170] - 公司确定与整体可持续发展议程较相关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为3、9及13 [173] - 公司以2022年为基准年,设定了截至2027年12月31日要实现的环境目标 [184][186] - 2022年废气排放中硫氧化物基准为0.03千克/千平方米,目标是维持或降低每千平方米空气污染物排放量 [187] - 2022年废气排放中氮氧化物基准为23.0千克/千平方米 [187] - 2022年废气排放中颗粒物基准为1.7千克/千平方米 [187] - 2022年温室气体排放基准为14.3吨二氧化碳当量/千平方米,目标是维持或降低每千平方米温室气体总排放量 [187] - 2022年无害废水基准为84.5立方米/千平方米,将按耗水目标跟进表现 [187] - 2022年无害废弃物基准为0.5吨/千平方米,目标是维持或降低每千平方米无害废弃物总排放量 [187] - 2022年能源消耗基准为36.6兆瓦时/千平方米,目标是维持或降低每千平方米能源总消耗量 [187] - 2022年水消耗基准为87.1立方米/千平方米,目标是维持或降低每千平方米耗水总量 [187] - 2024年公司运营中总楼面面积约为678,156.7平方米,2023年约为820,347.9平方米[191] - 2024年废气排放中,SOX为11.7千克,NOX为11,689.3千克,PM为849.4千克;2023年分别为20.4千克、17,179.1千克、1,237.2千克[190] - 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3,934.7吨二氧化碳当量,2023年为8,626.0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3年减少约54%[190][193][195] - 2024年无害废水排放为15,870.8立方米,2023年为28,510.4立方米,较2023年减少约44%[190][198] - 2024年无害废弃物中一般生活垃圾为455.1吨,2023年为648.5吨[190] - 2024年有害废弃物中固体废弃物为1.2吨,2023年为5.1吨[190] - 2024年公司回收约0吨废纸,2023年废纸总回收量约为0.1吨[191] - 公司废气主要来自运输汽车和叉车燃料消耗,2024年废气排放总量较2023年下降[192][195] - 公司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自汽车、叉车燃料消耗等,致力于控制运输车辆直接排放[193][195] - 公司安装专业容器处理废水,委托专业机构检查支持污水处理[199] - 2024年公司非危险和危险废物排放量较2023年下降[200] - 公司产生的非危险废物由专业第三方分类收集和处理[200] - 公司运营产生的危险废物按内部程序处理,由合格第三方收集和处置[200] - 公司秉持“3R原则 - 减少、再利用和回收”理念并融入日常运营[200]
滨海泰达物流(0834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1 22:10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天津滨海泰达物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号为08348,公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经审核合并财务业绩[2] - 公司执行董事为杨卫红、马欣;非执行董事为李健、孟隽、孙静;独立非执行董事为程新生、何勇军、罗文钰、彭作文[4][12][13][14] - 公司监事为王光华、阎军、韩万金、黄斐、兰玲燕、王琳琳[12][13] - 公司高级管理层为杨卫红、马欣、赵春燕、郑宇婴[12][13] - 公司秘书为罗泰安[13][14] - 公司核数师为先机会计师行有限公司[15][17] - 公司H股股份过户登记处为香港中央证券登记有限公司[15][17] - 公司注册地址为中国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渤海路39号办公楼三层[15][17] - 公司办公及通讯地址为中国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渤海路39号,邮政编码300457[16][17] - 公司香港总办事处位于香港湾仔告士打道128号祥丰大厦25楼[16][17] - 公司架构涉及正大置地、正大制药、泰达控股等,各公司持股比例有42.45%、21.82%、8%、27.73%等不同情况[1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五个会计年度,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3,710,357千元,较2023年的3,649,930千元增长约1.66%[22][27][30] - 2024年公司除所得税前溢利为5,655千元,年度溢利为6,061千元,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5,898千元,每股基本盈利为0.02元[22] - 截至2024年末,公司非流动资产为899,063千元,较2023年的995,825千元减少;流动资产为893,878千元,较2023年的824,963千元增加[25] - 2024年末公司资产总额为1,792,941千元,较2023年的1,820,788千元减少27,847千元[25][28][31] - 2024年末公司非流动负债为59,682千元,流动负债为750,818千元,负债及非控股权益为907,843千元[25] - 2024年末公司权益总额为982,441千元[25] - 2024年公司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全面收益总额约4,905,000元,2023年为23,794,000元[27][30] - 2024年末归属母公司的净资产约885,098,000元,每股期末净资产约2.50元,与2023年基本持平[28][31]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7.1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60亿元,增幅1.66%,主要因加强与优质客户合作,拓展物资采购业务规模[71][75] - 2024年公司销售成本为36.8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93亿元,增幅2.59%,整体毛利率为0.77%,较上年同期下降0.90个百分点,主要因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供应链物流服务业务毛利下降[72][76] - 2024年公司行政开支为4397.3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46.3万元,降幅16.14%[73][77] - 2024年公司融资成本为1961万元,较去年同期2133.9万元减少172.9万元,降幅8.10%[79][84] - 2024年公司税务开支为 - 40.6万元,较去年同期463.3万元减少503.9万元,降幅108.76%[80][85] - 2024年公司权益投资的公允价值净变动为 - 99.3万元,原因是金融资产净值下降[81][86] - 2024年公司应占合营、联营公司业绩为555.7万元,较去年同期2659.2万元减少2103.5万元,降幅79.29%[82][87] - 2024年公司期内溢利总额为506.8万元,较去年同期3036.2万元减少2529.4万元,降幅83.31%[90][95] - 董事会建议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0.03元,预计派息总额1062.936万元[91][96] - 2024年末公司借款余额为2.60119亿元,2023年末为3.51909亿元[94][98] - 2024年末公司总负债与总资产比率为45.21%,资本与负债比率为32%;2023年末分别为45.56%和39%[100][106]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在汽车物流和电子元件物流板块业绩显著下滑,整体年度业绩较上一年度明显下降[33] - 2024年公司汽车物流及电子零部件物流板块业绩大幅下滑,整体业绩显著下降[34] - 2024年仓储及多式联运板块铁路商品车业务操作量高位运行,经营业绩显著改善[35][36] - 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供应链物流服务营业收入约11.27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0.95亿元,降幅7.79%;营业业绩约61.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781.2万元,降幅96.65%[58][61] - 物资采购服务营业收入约25.2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79亿元,增幅7.62%;营业业绩约37.7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14.8万元,降幅89.30%[63][66] - 仓储及多式联运服务营业收入约4171.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126.7万元,降幅33.77%;营业业绩约155.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7.5万元,增幅129.06%[64][67] - 其他服务营业收入约1269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31.8万元,降幅15.45%;营业业绩约 - 700.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亏635.1万元,降幅974.08%[65][68] - 合营公司电子零部件供应链物流服务业务实现营业净利润约2826.6万元,公司实现投资收益约1385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948.3万元,降幅40.64%,因合营公司重点客户供应链迁移致业务流失[70][74] - 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供应链物流服务、物资采购服务、仓储及多式联运业务、其他服务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30.4%、68.2%、1.1%、0.3%[56][59] - 公司通过合营公司运营电子零部件供应链物流服务并获得投资收益[57][60] 公司业务动态 - 2024年公司完成合营公司泰达行(天津)冷链物流有限公司股权对外转让,退出天津区域冷冻仓储市场[38][41] - 2024年公司联营公司天津铁合金交易所有限公司及天津港港湾国际汽车物流有限公司清退工作取得进展[38][41] - 2024年公司优化组织结构,组建仓储及多式联运中心,持续压降管理费用,全年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和突发事件[40][43] 公司未来规划 - 2025年公司将聚焦物流核心主业,提升存量业务盈利水平[46][49] - 2025年公司将紧跟国家政策,布局物流新质生产力,谋划新增长点[47][50] - 2025年公司将优化人才储备,加强绩效考核,强化审计监督,提升治理能力[52] - 2025年公司将坚守安全生产底线,确保发展与安全平衡[52] - 2025年公司将坚定推进核心业务运营,加强市场核心竞争力,推动高质量发展[53] - 国家出台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政策,公司将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目标,稳固主业,降本增效[156][159] - 公司将引导物流业务板块做好精细化管理,立足滨海新区,服务制造业和产业链,培育智慧仓储物流等业务[156][159] 公司人员情况 - 2024年末公司员工总数为971人,2023年末为1079人[11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971名雇员,2023年12月31日为1079名,较2023年减少108名[116] - 行政部门2024年12月31日有195人,2023年12月31日有206人;财务部门2024年有29人,2023年有31人;咨询科技部门2024年和2023年均为5人;销售及营运部门2024年有742人,2023年有837人[117] - 公司雇员薪金参照市价、表现、资历和经验厘定,会按个人表现发奖金,福利包括养老保险等[119][121] - 公司董事薪酬由薪酬委员会考虑集团经营业绩等因素后推荐给董事会确定[120][121] 公司业务范围与报告原则 - 公司主要在中国提供综合物流服务,包括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供应链物流等服务[123][126] - 公司采用营运控制方法和重要性原则确定报告范围,冷链物流服务业务因股权出售未全年运营不纳入报告[128][129] - 公司报告遵循重要性原则,通过收集利益相关者反馈确定重大ESG问题[130][133] - 公司报告遵循量化原则,披露可计量关键绩效指标并说明计量标准等[131][134] - 公司报告遵循平衡原则,描述2024年可持续发展的成就和改进空间[132][135] - 公司报告遵循一致性原则,2024年报告范围不再包括冷链物流服务业务[137] - 2024年报告披露范围不再纳入冷链物流服务业务[139] 公司ESG管理 - 公司建立独立稳健管治架构,董事会对ESG相关事宜负最终责任,至少每年开一次会审查ESG事宜[138][140] - 公司成立ESG工作小组,成员分工明确,每年至少开一次会评估政策有效性并向董事会汇报[142][145] - 公司致力于将ESG管理方针融入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研究落实地方政府措施和应急预案[143][146] - 董事会与政府机构保持联系,聘请外部专家并与内部咨询小组沟通,确保重要数据共享[144][146] - 公司制定长期规划履行社会责任,致力于控制每千平方米能源消耗,减少业务对资源消耗的依赖[148][152] - 公司设定内部ESG关键绩效指标,包括每千平方米用电量和燃料消耗等,由董事会审查监控并披露[149][152] - 董事会对集团ESG相关事宜负全面责任,委派工作小组执行相关事项[150][153] - 公司与供应商保持稳定沟通,探索替代物流解决方案,支持子公司发展新业务和智能转型[151] - 公司将发展目标与国家“30 - 60双碳目标”紧密相连,在物流领域提高能源效率,增加新能源作业车辆占比,探索采用可再生燃料[155][158] - 公司定期进行重要性评估,聘请独立第三方开展在线调查,确定ESG事宜清单并制定重要性矩阵图提交董事会审查[168][169][170] - 公司确定4个最重要的ESG事宜,分别为货物安全、职业健康与安全、雇员薪酬与福利、资源消耗[173] - 公司确定与整体可持续发展议程相关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为3、9、13 [175][178] - 公司制定职业健康与安全政策,旨在达到零工伤事故[176][179] - 公司通过优化运输方案等方式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181][184] - 公司紧跟中国政府30 - 60双碳目标,制定《应急管理办法》[182][185] - 公司欢迎利益相关者反馈,邮箱为investor@tbtl.com.cn [183][186] - 公司制定《环境政策》以实现减少排放和节约资源的目标[188][190] - 公司以2022年为基准年,设定了截至2027年12月31日要实现的环境目标[189][191] 公司利益相关者沟通 - 公司认为促进利益相关者参与并及时响应其关注事项对长期成功重要,通过多种渠道与主要利益相关者对话[162][163] - 政府及监管当局期望公司遵守法律法规、履行纳税义务,沟通渠道为监督合规情况和履行法定申报规定[164] - 股东期望获得投资回报、关注商业道德和信息披露,沟通渠道有定期报告及公告、股东会、公司网站[164] - 雇员期望获得薪酬及福利、职业健康与安全保障和培训发展机会,沟通渠道包括绩效评估、定期会议及培训等[164] - 客户期望生产及服务质量保证、保护隐私及权利,沟通渠道有客户满意度调查、客服热线及电邮等[166] - 供货商期望公平公开采购、互利合作和长期业务关系,沟通渠道有公开招标、合约协议等[166] 公司环境数据 - 2022年废气排放中SOX为0.03千克/千平方米、NOX为23.0千克/千平方米、PM为1.7千克/千平方米,温室气体排放为14.3吨二氧化碳当量/千平方米,无害废水为84.5立方米/千平方米,无害废弃物为0.5吨/千平方米,能源消耗为36.6兆瓦时/千平方米,水消耗为87.1立方米/千平方米[192] - 2024年公司运营中总楼面面积约为678,156.7平方米,2023年约为820,347.9平方米[196] - 2024年废气排放中SOX数量为11.7千克、密度为0.02千克/千平方米,2023年数量为20.4千克、密度为0.02千克/千平方米[195] - 2024年废气排放中NOX数量为11,689.3千克、密度为17.2千克/千平方米,2023年数量为17,179.1千克、密度为20.9千克/千平方米[195] - 2024年废气排放中PM数量为849.4千克、密度为1.3千克/千平方米,2023年数量为1,237.2千克、密度为1.5千克/千平方米[195] - 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中范围1为1,924.8吨二氧化碳当量、密度为2.8吨二氧化碳当量/千平方米,2023年为3,393.7吨二氧化碳当量、密度为4.1吨二氧化碳当量/千平方米[195] - 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中范围2为1,912.0吨二氧化碳当量、密度为2.8吨二氧化碳当量/千平方米,2023年为5,128.4吨二氧化碳当量、密度为6.3吨二氧化碳当量/千平方米[195] - 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中范围3为97.9吨二氧化碳当量、密度为0.1
滨海泰达物流(08348)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8-23 18:04
财务表现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营业收入约为人民币1,880,472,000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37.79%[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约为人民币21,532,000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28.05%[5] - 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为1.15%,较2023年同期的1.23%下降0.08个百分点[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约为人民币609,000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94.98%[5] - 2024年上半年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2分,较2023年同期的3.4分大幅下降[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溢利为人民币10,433,000元,较2023年同期的5,864,000元增长77.92%[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除所得税前溢利为人民币4,551,000元,较2023年同期的12,176,000元下降62.63%[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1,322,000元,较2023年同期的726,000元增加82.09%[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为12,129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11,450千元人民币增长5.9%[1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为18.8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8.1%[22][2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为3228万人民币,同比下降71.8%[22][2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1.04亿人民币,同比下降8.9%[2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折旧及摊销费用为1928.1万人民币,同比下降0.3%[22][2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1322万人民币,同比增长82.1%[3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利息收入为475.8万人民币,同比下降4.5%[2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18.5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7.9%[2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人民币609,000元,较2023年同期的12,129,000元大幅下降[3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8.8亿元,同比增长37.79%,主要得益于物资采购服务业务的增长[4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人民币18.59亿元,同比增长37.91%,整体毛利率为1.15%,同比下降0.08个百分点[4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行政开支为人民币1923.5万元,同比下降10.80%[4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人民币1035.1万元,同比下降8.94%,主要原因是减少银行贴现息费用支出[4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税务开支为人民币132.2万元,同比增长82.09%,主要原因是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物流供应链服务业务盈利增加[49][5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应占合营、联营公司业绩为人民币446.9万元,同比下降74.72%,主要原因是市场环境及竞争加剧导致业务量和利润率下降[5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人民币60.9万元,同比下降94.98%,主要原因是合营、联营公司经营业绩显著下滑[51] 业务分部表现 - 公司主要业务分为四个报告分部: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供应链物流服务、物资采购服务、仓储及多式联运服务、其他服务[20] - 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供应链物流服务收入为5.07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0%[22][23] - 物资采购服务收入为13.4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75.3%[22][23] - 仓储及多式联运服务收入为2851.4万人民币,同比下降17.8%[22][2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物流供应链服务业务收入同比下降,但分部业绩同比增长,主要原因是短期进口车辆数量增加及业务毛利率提升[5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仓储及多式联运业务收入同比下降,主要原因是铁路运输商品车辆到发量减少及仓库租赁业务收入下降[5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物资采购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但分部业绩同比下降,主要原因是今年签订大额业务合同导致印花税同比增加[54] - 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供应链物流服务业务营业收入为507,270,000元,同比下降10.04%,但营业业绩增长1439.75%至4,314,000元[58][61] - 物资采购服务业务营业收入为1,340,218,000元,同比增长75.31%,但营业业绩下降49.05%至294,000元[59][62] - 仓储及多式联运业务营业收入为25,504,000元,同比下降17.89%,营业业绩下降28.5%至765,000元[63][64] - 其他服务业务营业收入为7,480,000元,同比增长41.32%,营业业绩亏损80,000元,但减亏97.35%[65] - 电子零部件供应链物流服务业务营业净利润为13,250,000元,同比下降135.73%,利润贡献为6,509,000元,同比下降135.47%[65] - 冷链物流服务业务营业净利润为225,000元,同比下降97.46%,利润贡献为135,000元,同比下降97.46%[6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电子零部件供应链物流服务业务板块业绩大幅下降,冷链物流服务业务板块业绩持续下降[76] 资产负债及现金流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1,989,038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1,820,788千元人民币增长9.2%[1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5,811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69,864千元人民币显著改善[1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78,054千元人民币,主要由于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出89,225千元人民币[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908,291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720,205千元人民币增长26.1%[1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14,640千元人民币,主要用于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447千元人民币[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为92,534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109,307千元人民币下降15.4%[1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借款偿还277,859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267,500千元人民币增加3.9%[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存货为2,744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31,636千元人民币大幅下降91.3%[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人民币157,016,000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54,324,000元下降[4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人民币156,158,000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06,305,000元减少[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借款总额为人民币274,244,000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51,909,000元下降[44] - 公司在本报告期内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耗资人民币447,000元,较2023年同期的4,601,000元大幅减少[38][3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人民币1,989,038,000元,其中流动资产为人民币1,024,427,000元,非流动资产为人民币964,611,000元[66] - 公司总负债为人民币1,000,825,000元,其中流动负债为人民币908,291,000元,非流动负债为人民币92,534,000元[66] - 公司总权益为人民币988,213,000元,归属于公司的权益为人民币887,888,000元,归属于少数股东的权益为人民币100,325,000元[6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借贷总额为人民币274,244,000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51,909,000元有所下降[66] - 公司负债比率为50.32%,较2023年12月31日的45.56%有所上升[66] 股东及股权结构 - 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公司H股150,420,051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数的42.45%[82] - 正大制药投资(北京)有限公司持有公司H股77,303,789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数的21.82%[82] - 正大置地有限公司持有公司H股28,344,96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数的8%[82] - 天津港发展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公司H股20,000,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数的5.64%[82] - 香港拓威贸易有限公司持有公司H股10,000,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数的2.82%[82] - 正大集团(BVI)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公司H股28,344,96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数的8%[84] - 富泰(上海)有限公司持有公司H股28,344,96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数的8%[84] - CPG Overseas Company Limited持有公司H股28,344,96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数的8%[84] - 卜蜂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H股28,344,96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数的8%[85] - 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持有公司H股77,303,789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数的21.82%[85] - 公司董事、控股股东及主要股东均未从事与集团业务构成竞争的业务,且无其他利益冲突[87] 公司治理及董事会 - 独立非执行董事罗文钰教授自2024年5月30日起不再担任首钢福山资源集团有限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87] - 公司已根据GEM上市规则第5.28条成立审计委员会,并由独立非执行董事程新生教授(主席)、罗文钰教授及何勇军先生组成[89] - 审计委员会已审阅公司本报告期内的未经审核业绩,并提供了相应的建议及意见[89] - 公司董事均确认遵守了集团董事证券交易买卖守则[90] - 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在本报告期内未购买、赎回或出售任何上市证券[94] - 公司董事会包括执行董事杨卫红先生及马欣女士,非执行董事李健先生、孟隽女士及孙静女士,以及独立非执行董事程新生教授、何勇军先生、罗文钰教授及彭作文先生[94] 员工及成本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员工总数为1,011人,较2023年同期的1,037人有所减少[6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员工成本为人民币68,880,000元,较2023年同期的71,136,000元有所下降[6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汇兑收益为人民币237,000元[68] 公司历史及业务 - 公司主要业务在中国提供综合物流服务,包括供应链解决方案及物资采购及相关物流服务[17] - 公司于2023年10月26日完成将256,068,800股内资股转换为H股[17] - 公司于2023年7月19日收到中国证监会关于境内未上市股份“全流通”备案通知书[17] - 公司于2023年10月13日获得联交所上市批准[17] - 公司于2023年5月4日向中国证监会提交全流通备案申请,以将所有256,068,800股境内未上市股份转为H股[16] - 公司于2011年11月18日与正大置地及正大制药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分别转让28,344,960股(普通股的8%)及77,303,789股(普通股的21.82%)[16] - 公司于2006年6月成为集团控股公司,并于2008年4月30日在联交所GEM上市[16] 未来计划 - 公司计划在下半年通过精细化管理、市场拓展和业务转型来推动高质量发[77]
滨海泰达物流(08348)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3 18:02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为人民币1,880,472,000元,同比增长37.79%[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人民币21,532,000元,同比增长28.05%[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为1.15%,同比下降0.08个百分点[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609,000元,同比下降94.98%[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2分,去年同期为人民币3.4分[6] - 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18.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7.8%[9]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2153.2万人民币,同比增长28.1%[9]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溢利为1043.3万人民币,同比增长77.9%[9] - 2024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322.9万人民币,同比下降71.8%[9] - 2024年上半年每股盈利为0.2人民币分,同比下降94.1%[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880,472,000元,同比增长37.79%[5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人民币1,858,940,000元,同比增长37.91%[5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整体毛利率为1.15%,同比下降0.08个百分点[5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行政开支为人民币19,235,000元,同比下降10.80%[5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人民币10,351,000元,同比下降8.94%[5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税务开支为人民币1,322,000元,同比增长82.09%[52][5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每股盈利为609千元,同比下降95%[39] 资产负债情况 - 2024年6月30日总资产为19.8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9.2%[11]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9.0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6.1%[12]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9253.4万人民币,同比下降15.4%[12] - 公司总资产为人民币1,989,038,000元,总负债为人民币1,000,825,000元,负债比率为50.32%[6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157,016千元,同比下降38.3%[4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贸易应付款项为156,158千元,同比下降24.3%[4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借款总额为274,244千元,同比下降22.1%[47] 现金流情况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的现金净额为25,811千元人民币,相比2023年同期的-69,864千元人民币有显著改善[1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的现金净额为-14,640千元人民币,相比2023年同期的-28,276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1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的现金净额为-89,225千元人民币,相比2023年同期的34,863千元人民币有较大下降[1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78,054千元人民币,相比2023年同期的63,277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7]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62,247千元人民币,相比2023年同期的351,352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17] 业务分部表现 - 公司经营分部分为四大类: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供应链物流服务、物资采购服务、仓储及多式联运服务、其他服务[22][2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为18.84亿人民币,其中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供应链物流服务收入为5.07亿人民币,物资采购服务收入为13.40亿人民币,仓储及多式联运服务收入为2861万人民币[2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分部业绩为5293万人民币,其中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供应链物流服务业绩为4314万人民币,物资采购服务业绩为294万人民币,仓储及多式联运服务业绩为765万人民币[2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折旧及摊销费用为1.93亿人民币,其中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供应链物流服务折旧及摊销费用为1.62亿人民币[2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所得税开支为1322万人民币,其中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供应链物流服务所得税开支为1265万人民币[2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为13.69亿人民币,其中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供应链物流服务收入为5.64亿人民币,物资采购服务收入为7.65亿人民币,仓储及多式联运服务收入为3434万人民币[2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分部业绩为亏损1694万人民币,其中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供应链物流服务业绩为亏损322万人民币,物资采购服务业绩为577万人民币,仓储及多式联运服务业绩为1070万人民币[2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折旧及摊销费用为1.93亿人民币,其中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供应链物流服务折旧及摊销费用为1.63亿人民币[25] - 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供应链物流服务营业收入为人民币507,270,000元,同比下降10.04%,但营业业绩同比增长1439.75%[61][64] - 物资采购服务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340,218,000元,同比增长75.31%,但营业业绩同比下降49.05%[62][65] - 仓储及多式联运业务营业收入为人民币25,504,000元,同比下降17.89%,营业业绩同比下降28.5%[66][67] - 冷链物流服务业务营业收入及营业利润显著下降,主要由于天津仓库扩容及市场竞争加剧[60][63] - 电子零部件供应链物流服务业务营业收入及营业利润显著下降,主要由于上游客户调整业务布局及价格下降[59][63] - 其他业务营业收入及分部业绩增长,主要由于劳务收入增加及公司实施精细化管理[59][63] - 其他服务业务营业收入为人民币7,480,000元,同比增长41.32%,营业亏损减少97.35%至人民币80,000元[68] - 电子零部件供应链物流服务业务净营业利润为人民币13,250,000元,同比下降135.73%,利润贡献为人民币6,509,000元,同比下降135.47%[68] - 冷链物流服务业务净营业利润为人民币225,000元,同比下降97.46%,利润贡献为人民币135,000元,同比下降97.46%[68] 股东与股权结构 - 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公司42.45%的H股股份[84] - 正大制药投资(北京)有限公司持有公司21.82%的H股股份[84] - 正大置地有限公司持有公司8%的H股股份[84] - 天津港发展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公司5.64%的H股股份[84] - 香港拓威贸易有限公司持有公司2.82%的H股股份[84] - 卜蜂集團有限公司持有公司28,344,960股H股,占公司已發行股本總數的8%[87] - 正大製藥投資(北京)有限公司持有公司77,303,789股H股,占公司已發行股本總數的21.82%[87] - 中國生物製藥有限公司持有公司77,303,789股H股,占公司已發行股本總數的21.82%[87] - 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員確認,截至2024年6月30日,無其他人士持有公司5%或以上投票權股份[89] 公司治理 - 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罗文钰教授自2024年5月30日起不再担任首钢福山资源集团有限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89] - 公司已成立审核委员会,由独立非执行董事程新生教授(主席)、罗文钰教授及何勇军先生组成[91]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公司本报告期内的未经审核业绩,并提供建议及意见[91] - 公司已采纳董事证券交易买卖守则,所有董事确认遵守该守则[92] - 于本报告期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未购入、赎回或出售任何上市证券[96] - 公司董事会包括执行董事杨卫红先生及马欣女士,非执行董事李健先生、孟隽女士及孙静女士,以及独立非执行董事程新生教授、何勇军先生、罗文钰教授及彭作文先生[96] 其他财务信息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利息收入为4,758千元,同比下降4.5%[2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政府补贴为193千元,同比下降50%[2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10,351千元,同比下降8.9%[2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1,855,511千元,同比增长38%[3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1,322千元,同比增长82.1%[3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购置支出为447千元,同比下降90.3%[41] - 公司股本截至2023年12月31日和2024年6月30日均为354,312,000股[48] - 公司向全资子公司天津开发区公共保税仓库有限公司提供人民币56,000,000元的融资租赁担保[50] - 公司向全资子公司天津泰达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人民币4,000,000元的贷款担保[50] - 公司向全资子公司天津元大现代物流有限公司提供人民币24,000元的贷款担保[50] - 公司应占合营、联营公司业绩为人民币4,469,000元,同比下降74.72%,主要由于天津泰达阿尔卑斯和泰达行业务量及利润率持续下降[54]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人民币609,000元,同比下降94.98%,主要由于合营、联营公司经营业绩显著下滑[54] 宏观经济与行业环境 - 2024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0%,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8%,但公司供应链和冷链物流业务表现显著下降[79] - 2024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0%,全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8%[81] - 公司电子零部件供应链物流服务业务板块受市场环境影响业绩大幅下降[81] - 冷链物流服务业务板块受天津口岸冷链仓储面积供给增加和区域性市场竞争加剧影响业绩持续下降[81] 公司战略与未来计划 - 公司计划在下半年通过优化运营和成本控制,推动汽车物流业务扩展,并稳定电子零部件供应链物流业务[80] - 公司将继续推动仓储和多式联运业务发展,并加速材料采购业务向供应链管理服务转型[80] - 公司计划在下半年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稳定电子零部件物流板块业绩[81] - 公司将继续推进物资采购业务向供应链管理服务业务转型[81] 员工与成本 - 公司员工总数为1,011人,员工成本为人民币68,880,000元,同比下降3.17%[71] - 公司外汇收益为人民币237,000元,主要来自美元和日元业务[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