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滨海泰达物流(08348)
icon
搜索文档
滨海泰达物流(08348):胡姗姗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
智通财经网· 2025-08-20 16:52
公司治理变动 - 孙静女士辞任非执行董事职务 该变动自董事会通过委任胡姗姗女士为新非执行董事的议案后生效[1] - 胡姗姗女士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 自2025年8月20日举行的董事会上通过相关委任议案后生效[1] - 新任非执行董事任期至下届股东周年大会为止 届时具备连选连任资格[1]
滨海泰达物流(08348)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8-20 16:47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总收入为人民币1,215,637千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5.35%[10][1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人民币969千元,较上年同期上升59.11%[10][11] - 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3分,上年同期为0.2分[10][11] - 收入为人民币1,215,637千元,上年同期为1,880,472千元[15] - 营业溢利为人民币-2,585千元,上年同期为10,433千元[15] - 除所得税前溢利为人民币-2,926千元,上年同期为4,551千元[15] - 期內溢利为人民币-3,350千元,上年同期为3,229千元[15]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1,219,005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5.3%(2024年同期为1,884,417千元人民币)[37][40]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3,350千元人民币,而2024年同期盈利3,229千元人民币[37][4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溢利为人民币969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609千元增长59.11%[53] - 公司报告期营业总收入为人民币1,215,637千元,较上年同期减少人民币664,835千元,降幅35.35%[78][81]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增长59.11%至人民币969千元[87][9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为人民币15,533千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7.86%[10][11] - 毛利率为1.28%,较上年同期上升0.13个百分点[10][11] - 销售成本为人民币1,200,104千元,上年同期为1,858,940千元[15] - 2025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1,187,755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846,494千元人民币下降35.7%[47] - 销售成本为人民币1,200,104千元,同比下降35.44%,毛利下降27.86%至人民币15,533千元[79][82] - 行政开支增加20.30%至人民币23,139千元,主要因汽车物流业务人员精简补偿金[80][83] - 融资成本下降41.66%至人民币6,039千元,因公司降低融资规模及利率[84][88] - 2025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6,039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0,351千元人民币下降41.7%[44] - 2025年上半年折旧及摊销费用为25,406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0,105千元人民币增长26.4%[37][40] - 2025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424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322千元人民币下降67.9%[48] - 2025年上半年利息收入为6,067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4,758千元人民币增长27.5%[42] - 集团员工数量从1,011名减少至551名,员工成本约人民币68,364千元[120][12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经营分为四大类: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供应链物流服务、物资采购及相关物流服务、仓储及多式联运服务、其他服务[35][36] - 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供应链物流服务包括规划、储存及运输管理[35][36] - 物资采购及相关物流服务主要向贸易公司销售原材料及提供相关服务[35][36] - 仓储及多式联运服务包括仓储、集装箱堆场、监管、代理及运输等服务[35][36] - 其他服务包括租赁及管理等服务[35][36] - 2025年上半年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供应链物流服务收入为433,421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6%(2024年同期为507,270千元人民币)[37][40] - 2025年上半年物资采购及相关物流服务收入为760,029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3.8%(2024年同期为1,353,269千元人民币)[37][40] - 2025年上半年仓储及多式联运服务收入为14,248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7%(2024年同期为15,610千元人民币)[37][40] - 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物流业务收入下降14.56%至人民币433,421千元,营业亏损扩大315.99%[93][98] - 物资采购服务收入下降43.84%至人民币760,029千元,但营业利润增长443.4%[95][99] - 仓储及多式联运业务收入下降7.22%,但营业利润增长73.82%[100] - 其他服务收入增长41.58%,营业利润增长1777.5%[102] - 电子零部件供应链物流服务实现营业净利润约人民币13,569千元,同比增长2.35%[104][107] - 仓储及多式联运服务营业收入约人民币11,597千元,同比下降7.22%[105] - 其他服务营业收入约人民币10,590千元,同比增长41.58%[106] 资产和负债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1,792,941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426,060千元人民币,降幅为20.5%[18][1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12月31日的313,965千元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287,548千元人民币,降幅为8.4%[18] - 流动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750,818千元人民币大幅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87,802千元人民币,降幅为48.3%[19] - 投资物业保持稳定,2025年6月30日与2024年12月31日均为407,000千元人民币[18] - 借款(流动负债部分)从2024年12月31日的260,095千元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152,095千元人民币,降幅为41.5%[1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为人民币93,701千元,较2024年底的149,703千元下降37.41%[57] - 公司2025年6月30日借款总额为人民币152,095千元,较2024年底的260,119千元下降41.53%[6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总额为人民币185,497千元,较2024年底的341,148千元下降45.63%[61][6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中1年以上账龄的金额为人民币201,808千元,占总应收款项的68.02%[59] - 公司2025年6月30日向供应商预付款项净额为人民币129,220千元,较2024年底的276,728千元下降53.30%[57] - 集团总资产为人民币1,426,060千元,总负债为人民币447,179千元,资产负债率为31.36%[108][112] - 借款余额为人民币152,095千元,年利率为4.5%-5.0%[109][113] - 投资物业人民币298,400千元及银行存款人民币17,994千元已抵押[110][114] 现金流 - 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净额为17,482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5,811千元人民币下降32.3%[2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83,530千元人民币,主要由于已质押银行存款减少66,679千元人民币[23] - 融资活动使用的现金净额为127,429千元人民币,主要由于偿还借款174,924千元人民币[23] - 公司回购股票支付现金209千元人民币,导致库存股增加209千元人民币[21] 股东结构和公司治理 - 公司于2006年6月26日成立,由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发起[24][27] - 2011年11月18日,泰达控股和天津开发区资产公司分别转让公司8%(28,344,960股)和21.82%(77,303,789股)的内资股给正大置地和正大制药[26][28] - 2023年10月26日,公司完成将所有内资股转换为H股[29][32] - 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公司H股150,420,051股,占总股本42.45%[135] - 正大制药投资(北京)有限公司持有公司H股77,303,789股,占总股本21.82%[135] - 正大置地有限公司持有公司H股28,344,960股,占总股本8%[135] - 天津港发展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公司H股20,000,000股,占总股本5.64%[135] - 香港拓威贸易有限公司持有公司H股10,000,000股,占总股本2.82%[135] - 正大集团(BVI)控股有限公司通过关联公司持有公司H股28,344,960股,占总股本8%[137] - 富泰(上海)有限公司通过关联公司持有公司H股28,344,960股,占总股本8%[137] - CPG Overseas Company Limited通过关联公司持有公司H股28,344,960股,占总股本8%[137] - 卜蜂集團有限公司持有28,344,960股H股,占公司已發行股本總數的8%[138] - 正大製藥投資(北京)有限公司持有77,303,789股H股,占公司已發行股本總數的21.82%[138] - 中國生物製藥有限公司持有77,303,789股H股,占公司已發行股本總數的21.82%[138] - 公司回購了522,000股H股[153] - 公司香港核數師名稱變更為容誠(香港)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註冊編號:M0298)[142][146] - 審核委員會由獨立非執行董事程新生教授(主席)、羅文鈺教授及何勇軍先生組成[148][151] - 公司已遵守GEM上市規則附錄C1第二部份所載之企業管治守則的所有條文[147][150] - 公司董事會包括執行董事楊衛紅先生及馬欣女士,非執行董事李健先生、孟隽女士及胡姍姍女士,以及獨立非執行董事程新生教授、何勇軍先生、羅文鈺教授及彭作文先生[155][156] - 公司確認所有董事均遵守董事證券交易買賣守則[149][15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除已披露者外,無其他人士持有公司5%或以上投票權股份[139][143] 其他财务数据 - 非控股权益从2024年12月31日的97,343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93,023千元人民币,降幅为4.4%[19][2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购置支出为人民币1,301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454千元增长186.56%[54][55] - 公司2025年6月30日库存股为522千股,H股为353,790千股,股本金额为人民币354,103千元[67] - 外汇收益为人民币215千元[117][12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主要在中国提供综合物流服务,包括供应链解决方案及物资采购及相关物流服务[29][32] - 合并财务报表以人民币(RMB)作为功能货币呈现[29][32] - 2025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3%,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6%[125] - 集团通过成本控制和业务优化,逐步缓解上游客户重组带来的短期压力[125][126]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127] - 2025年上半年全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6%[127] - 联营公司港湾汽车减亏带动应占合营/联营公司业绩增长27.50%[86][90]
滨海泰达物流(08348)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0 16:4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总收入约12.15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5.35%[14][15] - 毛利约1553.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7.86%[14][15]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约96.9万元人民币,同比上升59.11%[14][15] - 每股盈利0.3分人民币,去年同期为0.2分[14][15] - 收入同比下降35.4%至12.16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8.80亿元人民币)[19] - 毛利同比下降27.9%至1553.3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2153.2万元人民币)[19]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96.9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60.9万元人民币增长59.0%[19] - 非控股权益应占亏损为431.9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盈利262.0万元人民币)[19]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3人民币分(2024年同期:0.2人民币分)[19] - 2025年上半年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96.9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609万元下降84.1%[25] - 2025年上半年非控股权益亏损432万元人民币,导致综合收益总额亏损335.1万元[25]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入为1,219,005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884,417千元人民币下降35.3%[41][44] - 公司2025年中期淨虧損為3,350千元人民币,而2024年同期為淨利潤3,229千元人民币[41][44] - 归母净利润增长59.1%,从609千元增至969千元[57] - 营业收入为12.15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648亿元人民币或35.4%[82][85] - 毛利为1553.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99.9万元人民币或27.86%[83][86]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96.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加36万元人民币或59.11%[91][9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率1.28%,同比上升0.13个百分点[14][15] - 折舊及攤銷費用從2024年同期的20,105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的25,406千元人民币,增幅26.4%[41][44] - 融资成本同比下降41.7%,从10,351千元降至6,039千元,其中借款利息下降39.8%至5,802千元[48] - 销售成本大幅下降35.7%,从1,846,494千元降至1,187,755千元[51] - 销售成本为12.00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588亿元人民币或35.44%[83][86] - 行政开支为2313.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加390.4万元人民币或20.3%[84][87] - 融资成本为603.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31.2万元人民币或41.66%[88][92] - 税务开支为42.4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9.8万元人民币或67.93%[89][93] 各业务线表现 - 物資採購及相關物流服務分部2025年收入為760,029千元人民币,較2024年同期的1,353,269千元人民币下降43.8%[41][44] - 汽車整車及零部件供應鏈物流服務分部2025年收入為433,421千元人民币,較2024年同期的507,270千元人民币下降14.6%[41][44] - 倉儲及多式聯運服務分部2025年收入為14,248千元人民币,較2024年同期的15,610千元人民币下降8.7%[41][44] - 物資採購及相關物流服務分部業績從2024年同期的424千元人民币盈利增至2025年的2,304千元人民币盈利[41][44] - 汽车供应链物流服务营业收入为4.33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384.9万元人民币或14.56%[97] - 物资采购服务营业收入为7.60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932亿元人民币或43.84%[99] - 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供应链物流服务营业收入433,421千元,同比下降14.56%[102] - 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供应链物流营业亏损9,318千元,同比下降315.99%[102] - 物资采购服务营业收入760,029千元,同比下降43.84%[103] - 物资采购服务营业业绩2,304千元,同比上升443.4%[103] - 仓储及多式联运业务营业收入11,597千元,同比下降7.22%[104][109] - 仓储及多式联运营业业绩1,102千元,同比上升73.82%[104][109] - 其他服务营业收入10,590千元,同比上升41.58%[106][110] - 其他服务营业业绩1,342千元,同比上升1777.5%[106][110] - 电子零部件供应链物流服务营业净利润13,569千元,同比上升2.35%[108][111] 现金流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748.2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2.3%[27] - 2025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8353万元人民币,同比由负转正(2024年同期为-1464万元)[27] - 2025年上半年融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1.274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42.8%[2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875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8.4%[27] - 2025年上半年借款所得6.666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66.7%[27] - 2025年上半年偿还借款1.749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37.0%[27] 资产负债和权益 - 总资产同比下降20.5%至14.26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17.93亿元人民币)[22][2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8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3.14亿元人民币减少8.4%[22]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同比下降44.3%至2.14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3.83亿元人民币)[23] - 借款总额为1.52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2.60亿元人民币减少41.5%[23] - 使用权资产大幅减少至1874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6636.3万元人民币下降71.8%[2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总权益为9.78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0.4%[25]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下降36.2%,从563,435千元降至359,589千元[61] - 账龄超过1年的贸易应收款占比68.0%,金额达201,808千元[63]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下降44.3%,从383,219千元降至213,585千元[65] - 借款下降41.5%,从260,119千元降至152,095千元[69] - 公司总资产1,426,060千元,总负债447,179千元,资产负债比率31.36%[112][115][119] 其他财务数据 - 利息收入從2024年同期的4,758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的6,067千元人民币,增幅27.5%[46] - 公司2025年中期所得稅開支為424千元人民币,較2024年同期的1,322千元人民币下降67.9%[41][44] - 所得税开支下降67.9%,从1,322千元降至424千元,适用税率保持25%[52] - 物业、厂房和设备投资增长186.6%,从454千元增至1,301千元[58][59] - 应占合营联营公司业绩为569.8万元人民币,同比增加122.9万元人民币或27.5%[90][94] - 公司于2025年回购库存股20.9万元人民币[25] - 公司于报告期内在GEM回购总计522,000股H股[157] - 公司回购522千股库存股,H股数量从354,312千股减至353,790千股[71] 人力资源 - 员工数量减少至551名,同比下降45.5%(2024年同期:1,011名)[128] - 员工成本为人民币6,836.4万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6,888万元)[128] 股权结构 - 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150,420,051股H股,占比42.45%[139] - 正大制药投资(北京)有限公司持股77,303,789股H股,占比21.82%[139] - 正大置地有限公司持股28,344,960股H股,占比8%[139] - 天津港发展控股有限公司持股20,000,000股H股,占比5.64%[139] - 香港拓威贸易有限公司持股10,000,000股H股,占比2.82%[139] - 正大置地有限公司持有28,344,960股H股,占公司总股本8%[141] - 富泰(上海)有限公司持有28,344,960股H股,占公司总股本8%[141] - 正大集团(BVI)控股有限公司持有28,344,960股H股,占公司总股本8%[141] - CPG Overseas Company Limited持有28,344,960股H股,占公司总股本8%[141] - 卜蜂集团有限公司持有28,344,960股H股,占公司总股本8%[142] - 正大制药投资(北京)有限公司持有77,303,789股H股,占公司总股本21.82%[142] - 中国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持有77,303,789股H股,占公司总股本21.82%[14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除披露外无其他人士持有公司5%或以上投票权股份[143] 其他重要事项 - 2025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3%[129][131] - 全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6%[129][131] - 公司香港审计师于2025年6月30日更名为容诚(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注册编号:M0298)[146]
滨海泰达物流(08348) - 董事会成员名单与其角色及职能
2025-08-20 16:35
公司信息 - 公司为天津滨海泰达物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号8348[1] 董事会构成 - 董事会有执行、非执行、独立非执行董事三类[2] - 执行董事会成员为杨卫红先生、马欣女士[2] - 非执行董事为李健先生等四人[2]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程新生教授等三人[2] 专门委员会 - 董事会设提名、薪酬、审核三个专门委员会[2] - 杨卫红先生为提名委员会主席[2] - 程新生教授为审核委员会主席[2] - 罗文钰教授为薪酬委员会主席[2] 文档日期 - 文档发布日期为2025年8月20日[2]
滨海泰达物流(08348) - (1)非执行董事辞任 及(2)委任非执行董事
2025-08-20 16:32
人事变动 - 孙静因个人工作辞任非执行董事[4] - 胡姗姗2025年8月20日获委任非执行董事[3][8] 薪酬安排 - 公司拟与胡姗姗订服务协议,年酬金50,000元[8]
滨海泰达物流(08348) - 董事会会议通告
2025-08-08 16:31
会议安排 - 董事会会议2025年8月20日上午9时在公司会议室举行[3] - 审议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未经审核中期业绩[3] - 审议批准中期业绩公告及报告草稿[3] - 考虑派发现金中期股息事宜[3] 人员构成 - 董事会含执行董事杨卫红、马欣等[4] 通告发布 - 通告将在联交所网站刊出7天并登载于公司网站[4]
滨海泰达物流(08348) - (1) 於二零二五年八月五日举行之股东特别大会之投票表决结果;及(2...
2025-08-05 16:31
股权信息 - 2025年8月5日已发行股本354,312,000股,522,000股为库存股份[4] - 有权出席股东大会独立股东所持股份总数203,369,949股[4] 决议情况 - 普通决议案赞成票数125,648,749股,占比100%,反对0股[6] - 普通决议案按股数投票获正式通过[6] 合作协议 - 2025年8月5日博正资本等与公司订立基金合伙协议[7] 会议相关 - 2025年8月5日股东大会在天津举行,全体董事出席[4][5] - 香港中央证券登记有限公司任股东大会监票员[6] 公告安排 - 公告将在联交所和公司网站刊登[10]
滨海泰达物流(08348)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股份发行人及根据《上市规则》第十九B章上市...
2025-08-01 11:08
股本与股份情况 - 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354,312,000元[1] - 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354,312,000股,面值1元[1] - 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股份)数目为353,790,000股[2] - 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库存股份数目为522,000股[2] - 截至2025年7月底,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354,312,000股[2]
滨海泰达物流(08348.HK)3月28日收盘上涨7.95%,成交950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3-28 16:33
文章核心观点 - 介绍3月28日滨海泰达物流股价表现、近期涨跌情况、财务数据、机构评级、行业估值等信息 [1][2][3] 股价表现 - 3月28日港股收盘,恒生指数下跌0.65%,报23426.6点,滨海泰达物流收报0.475港元/股,上涨7.95%,成交量2000股,成交额950港元,振幅0.0% [1] - 最近一个月滨海泰达物流累计跌幅12%,今年来累计涨幅4.76%,跑输恒生指数17.54%的涨幅 [2]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滨海泰达物流实现营业总收入37.1亿元,同比增长1.66%;归母净利润589.8万元,同比减少80.19%;毛利率0.77%,资产负债率45.21% [2] - 2024财年年报归属股东应占溢利589.8万人民币,同比下降80.19%,基本每股收益0.0166人民币 [4] 机构评级 - 目前暂无机构对滨海泰达物流做出投资评级建议 [3] 行业估值 - 工用支援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为1.8倍,行业中值5.12倍,滨海泰达物流市盈率24.48倍,行业排名第24位 [3] - 其他相关公司中宝新材市盈率3.28倍、盛龙锦秀国际3.65倍、万成集团股份5.06倍、狮子山集团5.18倍、隽思集团5.81倍 [3] 公司概况 - 天津滨海泰达物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组成立于2006年6月,2008年4月30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创业板上市,现注册资本3.54亿元人民币,年营业额达30亿元左右 [3] - 公司为国有控股境外(香港)上市的综合物流领军企业,股东包括泰达控股(42.45%)、正大制药(21.82%)、正大置地(8%)、天津港发展(5.64%)等 [3] - 公司是国家AAAAA级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单位 [3]
滨海泰达物流(08348)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3-21 22:1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执行董事为杨卫红(董事长)、马欣(总经理)[7] - 公司股票编号为08348,网址为www.tbtl.cn[11] - 公司主要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天津翠亨广场支行等五家银行[11] - 公司核数师为先机会计师行有限公司,H股股份过户登记处为香港中央证券登记有限公司[10] - 公司注册地址为中国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渤海路39号办公楼三层,邮编300457[10][11] - 公司香港总办事处位于香港湾仔告士打道128号祥丰大厦25楼[11] - 公司董事会辖下有审核、薪酬、提名委员会,各委员会有相应主席和成员[8][9] 公司股权结构 - 正大置地、公众股东、正大制药、泰达控股持股比例分别为42.45%、21.82%、8%、27.73%[13] - 泰达公共保税仓、丰田物流、泰达供应链、元大物流等公司存在不同持股比例,如部分为100%、52%、51%等[1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约37.10亿元,较2023年增长约1.66%[22][25] - 2024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年度溢利约589.8万元,2023年为2977.8万元[22][25] - 2024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全面收益总额约490.5万元,2023年为2379.4万元[22][25] - 2024年每股盈利约0.02元,2023年为0.08元[22][2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约17.93亿元,较2023年减少2784.7万元[23][2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约8.94亿元,较2023年增加6891.5万元[23][2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归属母公司的净资产约8.85亿元,2023年为8.87亿元[23][2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每股期末净资产约2.50元,与2023年持平[23][26]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7.1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60亿元,增幅1.66%,主要因加强与优质客户合作,拓展物资采购业务规模[66][70] - 2024年公司销售成本为36.8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93亿元,增幅2.59%,整体毛利率为0.77%,较上年同期下降0.90个百分点,主要因汽车整零供应链物流服务毛利下降[67][71] - 2024年公司行政开支为4397.3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46.3万元,降幅16.14%[68][72] - 2024年公司融资成本为1961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72.9万元,降幅8.10%[74][79] - 2024年公司税务开支为 - 40.6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03.9万元,降幅108.76%,因经营业绩下降致所得税减少[75][80] - 2024年公司权益投资公允价值净变动为 - 99.3万元,因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净值下降[76][81] - 2024年公司应占合营、联营公司业绩为555.7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103.5万元,降幅79.29%,因电子零部件及冷链物流合营公司业绩下降[77][82] - 报告期内公司出售合营公司泰达行60%权益,取得收益2412.4万元[78][83] - 2024年全年总利润为506.8万元,较去年同期3036.2万元减少2529.4万元,降幅83.31%[85][90] - 2024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年度溢利为589.8万元,较去年同期2977.8万元减少2390.1万元,降幅80.19%[85][90] - 2024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全面收益总额为490.5万元,较去年同期2379.4万元减少1888.9万元,降幅79.39%[85][90]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0.03元,预计派息总额为1062.936万元[86][9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借款余额为2.60119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3.51909亿元[89][9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负债与总资产比率为45.21%,2023年12月31日为45.56%;资本与负债比率为32%,2023年12月31日为39%[95][10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2.984亿元投资物业及8467.3万元银行存款已抵押[96][102] - 2024年集团汇兑收益及损失相抵后为汇兑收益52万元[98][10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971名雇员,2023年12月31日为1079名[109][11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汽车物流及电子零部件物流板块业绩大幅下滑,致年度整体业绩显著下降[28][29] - 2024年仓储及多式联运板块经营业绩显著改善,其他板块采取措施应对挑战保持稳定[30][31] - 公司主要业务中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供应链物流服务营业收入占比30.4%,物资采购服务占比68.2%,仓储及多式联运业务占比1.1%,其他服务占比0.3%[51][54] - 报告期内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供应链物流服务营业收入约11.27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9516.1万元,降幅7.79%[53] - 报告期内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供应链物流服务经营成果约61.8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1781.2万元,降幅96.65%[53] - 报告期内汽车整零供应链物流服务营业收入11.27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0.95亿元,降幅7.79%,营业业绩61.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781.2万元,降幅96.65%[56] - 报告期内物资采购服务营业收入25.2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79亿元,增幅7.62%,营业业绩37.7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14.8万元,降幅89.30%,因拓展客户销售费用增加[58][61] 业务调整与发展 - 2024年公司完成合营公司泰达行(天津)冷链物流有限公司股权对外转让,退出天津区域冷冻仓储市场[33][36] - 2024年公司联营公司天津铁合金交易所有限公司及天津港港湾国际汽车物流有限公司清退工作取得进展[33][36] - 2025年国际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有不确定性,但公司将利用资源提升竞争力实现稳健经营[40][43] - 仓储及多式联运服务板块加强核心资产招商提升自持物流资产盈利水平,融入“港产城”战略提升业务运营和服务水平[41][44] - 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供应链物流服务板块推进经营改善,收缩战线、压降成本、拓展其他汽车品牌物流服务[41][44] - 物资采购服务板块严控风险,优化客户结构提升盈利空间[41][44] - 通过合营公司运营的电子零部件供应链物流服务板块优化管理力度,提升投资收益[41][44] - 2024年11月5日,公司以9312.324万元出售合营公司泰达行60%权益[107][110] ESG相关信息 - 报告展示集团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方针及表现[121] - 报告范围采用营运控制方法和重要性原则,2024年不再纳入冷链物流服务业务[123][124][132][134] - 报告遵循重要性、量化、平衡、一致性汇报原则[125][126][127][128][129][130][132][134] - 集团主要运营业务包括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供应链物流服务、物资采购服务、仓储及多式联运业务和其他服务[124] - 集团建立独立稳健管治架构,确保ESG治理与业务策略一致[133][135] - 董事会对集团ESG相关事宜承担最终责任,至少每年开会一次[133][135] - 董事会负责审查ESG事宜重要性、风险和机遇,检讨表现和进展[133][135] - 董事会定期检查和评估集团环境社会责任制度执行情况[133][135] - 董事会确保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性,审批报告披露资料[133][135] - 集团响应中国政府环保政策,将ESG理念融入日常运营[121] - 公司成立ESG工作小组负责执行具体ESG事项,每年至少开一次会评估政策有效性并向董事会汇报[137][140] - 公司致力于将ESG管理方针融入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应对潜在风险[138][141] - 董事会与政府机构保持联系,与内外部沟通确保重要数据共享[139][141] - 公司制定长期规划履行社会责任,控制每千平方米能源消耗[143][147] - 公司设定内部ESG关键绩效指标,包括每千平方米用电量和燃料消耗[144][147] - 公司通过多种方式与供应商保持稳定沟通,支持子公司业务发展和智能化转型[146][149] - 公司将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国家30 - 60双碳目标关联,增加新能源作业车辆占比[150][153] - 公司设立量化环境目标并定期评估进展,明确阶段性改善措施[150][153] - 公司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目标,加强主业,降本增效[151][154] - 公司将培育智慧仓储物流、园区管理和智慧供应链管理服务业务[151][154] - 公司认为促进利益相关者参与并及时响应其关注事项对长期成功至关重要[157][158] - 公司通过多种渠道与政府及监管当局、股东、雇员、客户、供应商、公众等利益相关者沟通[159][161] - 公司定期进行重要性评估,聘请独立第三方进行在线调查,确定利益相关者主要关注事项及重大利益[163][164][165] - 公司确定4个最重要的ESG事宜,分别为货物安全、职业健康与安全、雇员薪酬与福利、资源消耗[168] - 公司根据重要性评估结果调整ESG承诺、策略、目标及资产分配优先级[169] - 公司支持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确定SDGs 3、9和13与公司整体可持续发展议程相关且能做出积极贡献[170] - 公司确定与整体可持续发展议程较相关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为3、9及13 [173] - 公司以2022年为基准年,设定了截至2027年12月31日要实现的环境目标 [184][186] - 2022年废气排放中硫氧化物基准为0.03千克/千平方米,目标是维持或降低每千平方米空气污染物排放量 [187] - 2022年废气排放中氮氧化物基准为23.0千克/千平方米 [187] - 2022年废气排放中颗粒物基准为1.7千克/千平方米 [187] - 2022年温室气体排放基准为14.3吨二氧化碳当量/千平方米,目标是维持或降低每千平方米温室气体总排放量 [187] - 2022年无害废水基准为84.5立方米/千平方米,将按耗水目标跟进表现 [187] - 2022年无害废弃物基准为0.5吨/千平方米,目标是维持或降低每千平方米无害废弃物总排放量 [187] - 2022年能源消耗基准为36.6兆瓦时/千平方米,目标是维持或降低每千平方米能源总消耗量 [187] - 2022年水消耗基准为87.1立方米/千平方米,目标是维持或降低每千平方米耗水总量 [187] - 2024年公司运营中总楼面面积约为678,156.7平方米,2023年约为820,347.9平方米[191] - 2024年废气排放中,SOX为11.7千克,NOX为11,689.3千克,PM为849.4千克;2023年分别为20.4千克、17,179.1千克、1,237.2千克[190] - 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3,934.7吨二氧化碳当量,2023年为8,626.0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3年减少约54%[190][193][195] - 2024年无害废水排放为15,870.8立方米,2023年为28,510.4立方米,较2023年减少约44%[190][198] - 2024年无害废弃物中一般生活垃圾为455.1吨,2023年为648.5吨[190] - 2024年有害废弃物中固体废弃物为1.2吨,2023年为5.1吨[190] - 2024年公司回收约0吨废纸,2023年废纸总回收量约为0.1吨[191] - 公司废气主要来自运输汽车和叉车燃料消耗,2024年废气排放总量较2023年下降[192][195] - 公司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自汽车、叉车燃料消耗等,致力于控制运输车辆直接排放[193][195] - 公司安装专业容器处理废水,委托专业机构检查支持污水处理[199] - 2024年公司非危险和危险废物排放量较2023年下降[200] - 公司产生的非危险废物由专业第三方分类收集和处理[200] - 公司运营产生的危险废物按内部程序处理,由合格第三方收集和处置[200] - 公司秉持“3R原则 - 减少、再利用和回收”理念并融入日常运营[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