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 & CO.(08495)

搜索文档
1957 & CO.(08495)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亏损276.3万港元 同比收窄36.51%
智通财经网· 2025-08-22 20:47
业绩表现 - 收益2.23亿港元 同比减少3.73% [1] - 股东应占亏损276.3万港元 同比收窄36.51% [1] - 每股基本亏损0.72港仙 [1]
1957 & CO.(08495)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2 19:33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益为222.8百万港元,同比下降3.7%[4] - 除税前亏损为2.5百万港元,同比减少7.4%[4]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2.8百万港元,同比减少36.4%[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亏损为255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56.1万港元略有收窄[6] - 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244.7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13.8万港元扩大14.5%[6]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全面亏损为266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92.9万港元收窄32.3%[6]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从2024年上半年的4,352千港元减少至2025年上半年的2,763千港元,改善36.5%[9] - 非控股权益应占期内溢利从2024年上半年的1,791千港元减少至2025年上半年的213千港元,下降88.1%[9] - 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为2,465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665千港元收窄7.5%[1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税前亏损为2,465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2,665千港元亏损有所收窄[23][24] - 期内亏损为2.6百万港元[71] - 公司总收益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31.4百万港元减少3.7%至回顾期间的222.8百万港元[54] - 其他净亏损为36.8万港元,同比由盈转亏(2024年同期净收入20.3万港元)[30] - 基本每股亏损0.72港仙,同比改善36.3%(2024年同期:1.13港仙)[35]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72港仙,同比减少36.3%[5] 成本和费用 - 已售存货成本为56.9百万港元,同比下降3.3%[5] - 雇员福利开支为84.2百万港元,同比下降3.9%[5] - 折旧及摊销为39.0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5.1%[5] - 融资成本净额为3.8百万港元,同比下降4.7%[5] - 其他经营开支为23.4百万港元,同比增加0.4%[5] - 折旧及摊销费用为39,03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5,982千港元下降15.1%[11] - 融资成本为4,15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793千港元下降13.4%[11] - 公司已售存货成本从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58,827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同期的56,908千港元[23][24] - 公司员工成本从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76,672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同期的73,572千港元[23][24] - 公司折旧及摊销费用从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44,277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同期的38,307千港元[23][24] - 公司融资成本从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4,793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同期的4,150千港元[23][24] - 融资成本净额为381万港元,同比下降4.7%(2024年同期:399.9万港元)[31] - 已售存货成本占餐厅经营收益比例保持稳定,2025年为25.5%(56.9百万港元),2024年为25.4%(58.8百万港元)[61][62] - 雇员福利开支为最大成本项,占收益37.8%(84.2百万港元)[61] - 折旧及摊销占收益比例从19.9%降至17.5%,金额从45.98百万港元减少至39.04百万港元[61] - 租金开支占收益比例从2.0%上升至3.4%,金额从4.68百万港元增加至7.49百万港元[61] - 融资成本占收益比例从2.1%降至1.9%,金额从4.79百万港元减少至4.15百万港元[61] - 雇员福利开支为84.2百万港元,占总收益37.8%[63] - 折旧及摊销费用为39.0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5.2%[64] - 使用权资产折旧为29.2百万港元[64] - 租赁装修折旧为7.2百万港元[65] - 租金开支为7.5百万港元,同比增加59.6%[66] - 水电费为6.9百万港元,占收益比例升至3.1%[67] - 其他经营开支为23.4百万港元,同比微增0.4%[68] - 融资成本为4.2百万港元,同比下降12.5%[70] 现金流表现 - 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9,34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2,268千港元下降30.6%[1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1,978千港元,较期初的53,082千港元下降20.9%[12]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817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6,728千港元改善58.1%[12]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7,714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8,407千港元改善1.8%[12] - 现金及等价物为42.0百万港元,较期初减少20.9%[73] 资产状况 - 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197.8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5308.2万港元下降20.9%[7] - 资产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30.5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5.92亿港元,降幅达15%[7]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从2024年12月31日的1.75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36亿港元,减少22%[7] - 贸易应收款项保持稳定,2025年6月30日为748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748.5万港元基本持平[7] - 存货从2024年12月31日的324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73万港元,减少15.7%[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259,153千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305,038千港元下降15.0%[26] - 物业、厂房及设备期末账面净值1.365亿港元,半年减少22%(期初:1.75亿港元)[37] - 期内新增设备投资56.8万港元,主要投向经营设备及电脑设备[37] - 半年折旧费用3897.6万港元,使用权资产折旧占比75%[37] - 汽车类资产全部出售完毕,账面清理139万港元[37] - 无形资产账面净值从2024年末的6.21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末的5.61亿港元,半年摊销费用为6000万港元[38] - 对联营公司投资从2024年末的29.57亿港元大幅增加至2025年6月末的43.99亿港元,增幅达48.8%[40] - 联营公司权益期初为29.57亿港元,期间分占亏损9.58亿港元,期末增至43.99亿港元[41]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保持稳定,从2024年末的74.85亿港元微降至2025年6月末的74.80亿港元[42] - 超过90天的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末的25.12亿港元增加至2025年6月末的32.86亿港元,增幅30.8%[42] 负债和权益状况 - 累计亏损从2024年12月31日的4030.4万港元扩大至2025年6月30日的4306.7万港元[7] - 非控股权益从2024年12月31日的1373.5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980.8万港元,降幅达28.6%[7] - 负债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194,896千港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234,194千港元,增长20.1%[8] - 租赁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57,156千港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80,345千港元,增长40.6%[8] - 银行借款从2024年12月30日的30,335千港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34,861千港元,增长14.9%[8] - 权益总额从2024年6月30日的69,206千港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64,257千港元,下降7.2%[9] - 累计亏损从2024年6月30日的43,491千港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43,067千港元,改善0.98%[9]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17,279千港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21,196千港元,增长22.7%[8] - 非控股股东贷款保持在4,600千港元不变[8] - 修复成本拨备从2024年12月31日的7,510千港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8,310千港元,增长10.7%[8] - 公司分部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234,194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94,896千港元[26]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4年末的211.96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末的172.79亿港元,降幅18.5%[44] - 银行借款加权平均实际利率从2024年末的4.6%下降至2025年6月末的3.2%[46] - 银行借款总额从2024年末的348.61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末的303.35亿港元,降幅13.0%[47] - 1年内到期的银行借款从2024年末的91.36亿港元增加至2025年6月末的95.75亿港元[47] - 关联方租赁付款从2024年的85.44亿港元增加至2025年的88.33亿港元[49] - 资产负债比率于2025年6月30日为54.4%,较2024年12月31日的55.7%下降1.3个百分点[79] - 资产负债比率计算方式:借款总额除以期末总权益[79] 业务线表现 - 公司主要从事餐厅经营以及餐饮管理及咨询服务[14] - 集团主营业务为餐厅经营及餐饮管理与咨询服务[2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235,713千港元,其中餐厅经营收益为220,347千港元,餐饮管理及咨询服务收益为15,366千港元[23] - 收益的98.9%来自香港餐厅经营,1.1%来自开业前咨询及餐厅管理服务[54] - 上海菜式收益同比增长14.1%,从105.7百万港元增至120.6百万港元[55] - 日式餐厅收益同比下降14.8%,从55.4百万港元减少至47.2百万港元[56] - 越式餐厅收益同比大幅下降51.6%,从28.3百万港元减少至13.7百万港元[58] - 餐厅及餐饮管理服务收入为2.226亿港元,同比下降3.7%(2024年同期:2.314亿港元)[29] - 分占联营公司亏损为0.96百万港元[5] 公司治理和股东信息 - 集团主要经营分部评估基于经调整除所得税前亏损计量[21] - 集团全职雇员369名,兼职雇员194名,总计563名雇员[84] - 集团100%收益于香港产生,业务高度集中[85] - 已售存货成本、雇员福利开支及折旧构成大部分经营成本[85] - 于2025年6月30日无重大或然负债(2024年12月31日:无)[81] - 无已订约但尚未产生的资本开支(2024年12月31日:无)[83] - 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新增两间或以上餐厅[88] - 目前在香港营运十二间餐厅(八间自家品牌,四间特许经营)[88] - 无持有任何重大投资[82] - 王志荣先生通过其全资拥有的胜隆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公司72,000股股份,占公司总股份的0.02%[91] - Real Hero Ventures Limited实益持有公司274,350,000股股份,占公司总股份的71.45%[94] - 蔡伟科先生通过控制Real Hero Ventures Limited被视为持有公司274,350,000股股份,占公司总股份的71.45%[94] - 张美云女士作为蔡伟科先生的配偶,被视为持有公司274,350,000股股份,占公司总股份的71.45%[94] - 购股权计划下可供授出的股份总数为32,000,000股普通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约8.33%[9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持有任何库存股份[99] - 在六个月回顾期间,公司或其任何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9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根据购股权计划授出任何购股权[97] - 购股权计划的剩余有效期约为2年2个月[96] - 在六个月回顾期间,董事及其联系人均未从事与集团业务竞争的任何业务[100] - 公司出售铜锣湾赤の匠品牌餐厅业务代价为560万港元[104]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03] - 公司未建议派发任何股息[105] - 中期财务业绩未经审核且未经核数师审阅[103] - 公司已采纳GEM上市规则附录C1的企业管治守则[101] - 全体董事确认遵守证券交易行为守则[102] - 公司已采纳雇员证券交易行为守则[102] - 中期报告将适时发送予股东并在网站刊载[106] - 公告自刊发日期起连续七日登载于联交所网站[107] - 除披露事项外无其他重大须予披露事项[104] - 2025年中期财务资料以千港元为单位呈列[16] - 2025年上半年未派发股息(2024年同期:无)[33] 会计准则和税务 - 采纳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号修订本对集团当前或过往期间无重大影响[18]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金融工具分类与计量修订将于2026年1月1日生效[20]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年度改进将于2026年1月1日生效[20] - 香港诠释第5号修订本关于包含按要求偿还条款的定期贷款分类将于2027年1月1日生效[20]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财务报表的呈列及披露将于2027年1月1日生效[20]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9号非公共受托责任附属公司披露将于2027年1月1日生效[20] - 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及香港会计准则第28号修订本关于资产出售或注资将于待定日期生效[20] - 香港利得税率为16.5%,其中一间实体适用两级制税率减免上限16.5万港元[32]
1957 & CO.(08495) - 董事会会议通告
2025-08-12 18:07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8495) 董事會會議通告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對本公告之內 容概不負責,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公 告 全 部 或 任 何 部 分 內 容 而 產 生 或 因 倚 賴 該 等 內 容 而 引 致 之 任 何 損 失 承 擔 任 何 責 任。 1957 & Co. (Hospitality) Limited 1957 & Co. (Hospitality) Limited(「本公司」)董事(「董事」)會(「董事會」)宣佈,董事 會會議將於2025年8月22日( 星期五 )舉行,藉以商討( 其中包括 )下列事項: 承董事會命 1957 & Co. (Hospitality) Limited 副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 劉明輝 1. 考慮並批准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未經審核綜合 業績(「中期 業績」),並通過批 准將中期業績 公告及2025 年中期報告草 稿刊登 於聯交所網站及本公司網站;及 2. 商議其他事務。 本公告將自刊發 日 期 超 計 最 少一 連 七 日 登 ...
1957 & CO.(08495) - 截至2025年7月31日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16:59
FF301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截至月份: 2025年7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8495 | 說明 |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3,800,000,000 | HKD | | 0.0001 | HKD | | 38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0 | | | | HKD | | 0 | | 本月底結存 | | | 3,800,000,000 | HKD | | 0.0001 | HKD | | 380,000 | 本月底法定/註冊股本總額: HKD 380,000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第 1 頁 共 1 ...
1957 & CO.(08495)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8 17:15
总收益表现 - 2024年总收益为470.4百万港元,较2023年471.8百万港元同比下降0.3%[11][14] - 2024年总收益为470.4百万港元,较2023年的471.8百万港元下降0.3%[21] 盈利能力变化 - 2024年税前溢利为2.8百万港元,2023年为税前亏损0.5百万港元[11]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为1.2百万港元,2023年净亏损为6.2百万港元[11] - 2024年转亏为盈实现年内溢利约2.4百万港元,2023年为年内亏损0.9百万港元[14] - 公司2024年录得溢利2.4百万港元(2023年亏损0.9百万港元)[38] - 2022年税前亏损为11.6百万港元,2021年税前溢利为24.0百万港元[11] - 2020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净亏损为12.9百万港元,资产净值为56.4百万港元[11] 各菜式收益表现 - 上海菜式收益增长21.4%至224.5百万港元,占总收益48.1%[23][24] - 日本菜式收益下降6.3%至110.3百万港元,占总收益23.6%[23][25] - 越南菜式收益下降24.7%至48.2百万港元,占总收益10.3%[23][26] - 泰国菜式收益下降30.1%至36.9百万港元,占总收益7.9%[23][27] - 意大利菜式收益下降8.7%至47.2百万港元,占总收益10.1%[23][28] 成本费用变化 - 已售存货成本下降至119.7百万港元,占收益比例从26.7%降至25.6%[29][30] - 雇员福利开支上升至171.5百万港元,占收益比例从35.5%升至36.5%[29] - 折旧及摊销上升至89.2百万港元,占收益比例从18.1%升至19.0%[29] - 租金开支上升至11.7百万港元,占收益比例从2.1%升至2.5%[29] - 雇员福利开支由2023年167.7百万港元增加2.3%至2024年171.5百万港元[31] - 折旧及摊销由2023年85.6百万港元增至2024年89.2百万港元[32] - 租金开支由2023年9.8百万港元增加19.4%至2024年11.7百万港元[35] - 水电费由2023年12.3百万港元增至2024年13.3百万港元[36] - 所得税开支2024年为0.4百万港元(2023年:0.5百万港元)[37] 资产与负债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18.1%至2024年53.1百万港元(2023年:64.8百万港元)[42] - 资本负债比率由2023年71.5%降至2024年55.7%[46] - 2024年资产总值为305.0百万港元,负债总额为234.2百万港元,资产净值为70.8百万港元[11] 减值亏损与特殊项目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2024年为0港元(2023年:1.3百万港元)[33]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使用权资产减值亏损2024年为2.1百万港元(2023年:2.2百万港元)[34] 餐厅运营与业务策略 - 公司目前在香港运营13间餐厅,包括9间自有品牌和4间特许经营餐厅[14] - 公司决定减少全资拥有餐厅数量,重点发展餐饮管理及特许经营服务业务[14] - 公司运营13间餐厅(9间自有品牌+4间特许经营)[63] - 正研发"家尝菜"品牌新系列优质食品以实现收入多元化[63] - 通过自动化减少人力资源以改善成本效益[63] - 公司通过优化供应链流程和创新烹饪技术实现成本控制[14] 员工与薪酬福利 - 公司2024年员工总数为539人,较2023年529人增加10人[58] - 2024年雇员福利开支总额为1.715亿港元,较2023年1.677亿港元增长2.3%[58] - 公司全职雇员441名,兼职雇员98名[112] - 公司退休福利计划供款为693.3万港元,较2023年的675.2万港元有所增加[113] - 公司及雇员各自按雇员相关收入的5%向强积金计划供款,每月相关收入上限为3万港元[113] 公司治理与董事会组成 - 董事会由4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71]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达37.5%(3/8)符合至少三分之一要求[172][173] - 2024年8月31日龙佩英女士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71] - 2024年8月31日Cheang Ana女士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71] - 2024年11月1日郭志波先生辞任行政总裁[171][178] - 2024年11月1日刘明辉先生由营运总裁调任为副行政总裁[171][178] - 执行董事服务合约为期3年可续签[179] - 独立非执行董事服务合约为期3年可续签[179] - 董事会多元化政策涵盖性别、年龄、文化背景等7项评估维度[199] - 董事会多元化政策于2017年11月7日采纳并于2019年1月1日修订[198] 会议与出席情况 - 公司2024年仅举行2次董事会会议而非规定的至少4次[166] - 公司年内举行2次董事会会议和1次股东大会[182] - 所有董事在董事会会议和股东大会的出席率为100%[182] - 审计委员会年内举行2次会议[189] - 审计委员会成员严康焯先生和禤廷彰先生会议出席率为100%[189] - 董事会每年至少举行4次会议[181] - 全体董事获提前至少14天通知定期会议[181] - 会议文件提前至少3天发送给董事[181] - 提名委员会年内举行1次会议,执行董事王志荣出席1/1次会议[196]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严康焯出席提名委员会会议1/1次[196] - 独立非执行董事Cheang Ana出席提名委员会会议1/1次后于2024年8月31日辞任[196] - 龙佩英于2024年8月31日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未出席年内会议[196][197] 董事与关键管理人员背景 - 徐雁芬女士拥有超过40年银行界经验,于2022年12月加入公司担任执行董事[68] - 林慧芹女士31岁,于2022年12月加入公司担任执行董事并负责三间附属公司董事职务[69] - 林慧芹女士于2022年取得香港都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70] - 陈伟峰先生39岁,于2022年8月19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持有FRM/CFA/MRICS专业资格[71][72] - 陈伟峰先生自2025年3月起担任中加国信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号:899)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71] - 严康焯先生45岁,于2022年8月19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三家联交所上市公司董事职务[73][74] - 严康焯先生现任银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1902)独立非执行董事[74] - 禤廷彰先生38岁,为持牌人士(第6类受规管活动),现任道勤资本有限公司总监及负责人员[75] - 禤廷彰先生自2021年11月起担任东方汇财证券国际控股有限公司(8001)公司秘书[76] - 龙佩英女士66岁,于2024年8月31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多家慈善及教育机构董事职务[76] 股权结构与股东信息 - 董事王志荣通过其全资公司胜隆投资有限公司持有72,000股公司股份,占公司总股份约0.02%[115] - Real Hero Ventures Limited持有公司股份274,350,000股,占比71.45%[118] - 蔡伟科通过受控法团持有公司股份274,350,000股,占比71.45%[118] - 张美云通过配偶权益持有公司股份274,350,000股,占比71.45%[118] - 购股权计划项下可授出股份上限为32,000,000股普通股,占已发行股份8.33%[122] - 购股权计划剩余有效期约为2年8个月[12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授出任何购股权[126] - 购股权计划总发行股份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30%[121] - 任何12个月期间向单一承授人发行股份不得超过已发行股本1%[122] - 购股权认购价不低于授出日前五日平均收市价[125] - 公司不存在其他股权挂钩协议导致股份发行的情况[127] - 公司或其附属公司在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2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及报告日期公司无任何库存股份[129] - 公司已发行股份中至少25%由公众持有,符合最低公众持股量要求[159] 关连交易与租赁安排 - 公司与希慎集团合资成立两间餐厅合营公司希慎集团各拥有29%股权[133][135] - 利园二期租约总代价为5900万港元租期由2022年10月8日至2029年1月31日共约6年4个月[136] - 十里洋场租约总代价为1580万港元租期自2022年10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共2年[136] - 十里洋场租约两次续期年度上限适用百分比率低于5%且金额少于300万港元获完全豁免遵守GEM上市规则[139] - 公司与关连人士订立非完全豁免持续关连交易需遵守GEM上市规则申报及批准规定[140] - 利园一期租约因业主翻新工程于2023年1月31日提前终止[134][137] - 公司通过利园二期租约为权八餐厅和安南餐厅完成搬迁总代价5900万港元含装修津贴[136][137] - 十里洋场餐厅自2017年持续经营续租决策基于过往业绩考量[138] - 公司向希慎集团支付经营租赁租金/许可费242.4万港元,占年度上限510万港元的47.5%[144] - 利园二期301–306及307–308及311号铺租赁年度上限为290万港元,实际支付242.4万港元[144][145] - 利园二期101号铺租赁年度上限为220万港元,年内实际支付0港元[144][145] - 公司确认所有持续关连交易符合GEM上市规则披露要求且未超过年度上限[147][152] 股息与财务政策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4年度派付末期股息[53] - 公司2024年可供分派储备约为60.7百万港元[98] - 公司2023年可供分派储备约为61.8百万港元[98] - 公司2024年不派付末期股息[90] 供应商与客户集中度 - 公司2024年五大供应商占总采购额31.9%,最大单一供应商占比9.9%[94] - 公司2023年五大供应商占总采购额29.3%,最大单一供应商占比8.6%[94] - 公司2024年无客户占收益5%或以上[93] 外汇与金融工具 - 公司认为2023及2024年度无重大人民币外汇风险[54] - 2024年度未收购或出售对冲金融工具[55] 法律与合规事项 - 无重大诉讼或仲裁案件[62] - 公司不存在重大法律诉讼或仲裁案件[149] - 公司自2024年11月1日起取消合规主任职位[157] - 公司采纳GEM上市规则第5.46至5.67条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准则[183] - 股份过户登记手续将于2025年5月27日至30日暂停办理[162] 审计与核数师 - 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续聘为2025年度核数师[160] - 审计委员会由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87]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无任何已订约但未确认负债的资本开支[52] - 公司未进行任何慈善捐款及其他捐款[148] - 公司业务收益主要源自香港客户[88] - 公司主要资产位于香港[88] - 公司主要经营全服务式餐厅及餐饮管理咨询[85] - 公司2024年财务业绩详见综合收益表第103-104页[89] - 所有董事2024年均参加研讨会和阅读材料两类专业发展培训[177] - 提名委员会由3名成员组成[191] - 提名委员会需每年评估董事会多元化政策实施成效[199]
1957 & CO.(08495)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6 22:08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6年2月3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2017年12月5日在港交所GEM上市[10][12]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从事餐厅经营及餐饮管理咨询服务[10] - 集团主要从事餐厅经营以及提供餐饮管理及咨询服务[22] 财务报表编制基础 - 综合财务报表以千港元为单位呈列[11] - 公司综合财务报表按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香港公司条例披露要求、历史成本基准编制[14][15] 会计准则应用 - 集团于2024年1月1日开始的财政年度采纳多项准则及诠释修订本,对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16] - 多项新订准则、现行准则及诠释修订本已颁布但未生效,集团将在生效时应用并评估影响[17]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益约470.4百万港元,较上一年度减少约0.3%[5] - 扣除相关影响前,2024年集团经调整除所得税前溢利约4.9百万港元,2023年为2.9百万港元[5] - 2024年集团除税后溢利约2.4百万港元,2023年亏损0.9百万港元[5] - 2024年收益为470,350千港元,2023年为471,849千港元[6] - 2024年其他收入净额为496千港元,2023年亏损117千港元[6] - 2024年经营溢利为11,800千港元,2023年为8,794千港元[6] - 2024年融资成本净额为(8,486)千港元,2023年为(8,834)千港元[6] - 2024年年内溢利为2,388千港元,2023年亏损927千港元[6] - 2024年年内全面收入总额为2,272千港元,2023年亏损1,007千港元[7] - 2024年总资产为305,038千港元,2023年为333,035千港元,同比下降8.41%[8]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218,121千港元,2023年为233,414千港元,同比下降6.55%[8] - 2024年流动资产为86,917千港元,2023年为99,621千港元,同比下降12.75%[8] - 2024年权益总额为70,844千港元,2023年为71,344千港元,同比下降0.70%[8] - 2024年负债总额为234,194千港元,2023年为261,691千港元,同比下降10.51%[9] - 2024年非流动负债为90,136千港元,2023年为96,512千港元,同比下降6.61%[9] - 2024年流动负债为144,058千港元,2023年为165,179千港元,同比下降12.78%[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为5714.1万港元,2023年为6555.8万港元[18] - 2024年12月31日租赁负债为5419.5万港元,2023年为5975.6万港元[18] - 2024年12月31日含按要求偿还条款的银行借款为2572.5万港元,2023年为3491.9万港元[18] - 集团撇除相关负债后,2024年12月31日流动资产超出流动负债2277.9万港元,2023年为2911.7万港元[20] - 2024年来自外部客户的收益为470,350千港元,2023年为471,849千港元[23][24] - 2024年分部溢利为30,606千港元,2023年为30,055千港元[23][24] - 2024年除所得税前溢利为2,831千港元,2023年除所得税前亏损为474千港元[23][24] - 2024年折旧及摊销为 - 85,817千港元,2023年为 - 81,268千港元[23][24] - 2024年已售存货成本为 - 119,664千港元,2023年为 - 125,782千港元[23][24] - 2024年员工成本为 - 150,235千港元,2023年为 - 145,271千港元[23][24] - 2024年融资收入为1,470千港元,融资成本为 - 9,956千港元;2023年融资收入为1,201千港元,融资成本为 - 10,035千港元[23][24] - 2024年公司分部资产总计305,038千港元,分部负债总计234,194千港元;2023年分部资产总计333,035千港元,分部负债总计261,691千港元[26][28] - 2024年餐厅经营及管理咨询服务收入470350千港元,2023年为471849千港元[30] - 2024年其他收入净额496千港元,2023年为 - 117千港元[30] - 2024年无政府补助,2023年为48000港元[30] - 2024年融资成本净额 - 8486千港元,2023年为 - 8834千港元[31] - 2024年核数酬金1490千港元,2023年为1469千港元[32] - 2024年推广及广告开支1268千港元,2023年为2548千港元[32] - 2024年总开支45634千港元,2023年为51626千港元[32] - 2024年所得税开支443千港元,2023年为453千港元[33] - 2024年除所得税前溢利283.1万港元,2023年亏损47.4万港元[35]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116.5万港元,2023年为624.6万港元;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0.30港仙,2023年为1.63港仙[37]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748.5万港元,2023年为887.7万港元[39]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2119.6万港元,2023年为2244.4万港元[40] - 2024年银行借款3486.1万港元,2023年为4341.6万港元[42] - 2024年银行借款加权平均实际利率为每年4.6%,2023年为每年4.9%[43] - 2024年已抵押银行存款303.7万港元,2023年为507.6万港元[42] - 2024年银行借款还款1年内913.6万港元、1 - 2年965.7万港元、2 - 5年1606.8万港元;2023年还款1年内849.7万港元、1 - 2年905.8万港元、2 - 5年2435.6万港元、5年以上150.5万港元[45] - 2024年确认与修复拨备有关的递延税项资产159.3万港元[35] - 2024年来自非控股股东的贷款结余为4600千港元,2023年为7600千港元[47] - 2024年公司收益约470.4百万港元,较2023年约471.8百万港元减少约0.3%[51] - 2023年和2024年已售存货成本分别约为125.8百万港元和119.7百万港元,占总收益比例分别约为26.7%和25.6%,占比减少因巩固及扩大餐饮供应链优势[59] - 2023年至2024年雇员福利开支从约167.7百万港元增加约2.3%至约171.5百万港元,增加是为维持餐厅充足劳动力[60] - 2023年和2024年折旧及摊销分别约为85.6百万港元和89.2百万港元,增加因新餐厅租赁及折旧费用超出关闭餐厅折旧跌幅[62]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为1.3百万港元,2024年无此项亏损[64] - 2023年和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使用权资产减值亏损分别约为2.2百万港元和2.1百万港元[65] - 2023年至2024年租金开支从约9.8百万港元增加约19.4%至约11.7百万港元,增加因建筑物管理费上升[66] - 2023年和2024年水电费分别约为12.3百万港元和13.3百万港元[67] - 2023年和2024年所得税开支分别约为0.5百万港元和0.4百万港元,减少因年内收益下降及部分餐厅溢利减少[68] - 2023年公司亏损约0.9百万港元,2024年盈利约2.4百万港元,转亏为盈因已售存货成本下跌和其他经营开支减少[69] - 2024年其他经营开支减少,因关闭及搬迁餐厅修复开支低和推广新餐厅营销开支减少[7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99.3%的收益于香港产生[71]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5310万港元,较2023年的6480万港元减少约18.1%[73]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借款总额约为3490万港元,2023年为4340万港元;非控股股东贷款总额约为460万港元,2023年为760万港元[7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借款年利率为3.8厘至7.6厘,2023年为4.4厘至8.0厘[7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用作银行借款抵押的存款为300万港元,2023年为510万港元[76]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约为55.7%,2023年为71.5%[77]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4年度派付末期股息,2023年也无派息[5] - 公司董事不建议就2024年度派发末期股息,2023年也未派发[46]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发末期股息[83] 业务经营情况 - 2024年公司在香港开设两间新餐厅,关闭两间餐厅,年末共有十三间餐厅[49] - 2024年公司签订两份租赁协议,分别将上海式餐厅和泰式餐厅租期延长至2027年[50] - 2024年公司收益约99.3%来自香港餐厅,约0.7%来自餐厅管理服务[51] - 2024年上海式餐厅收益约224.5百万港元,较2023年约184.9百万港元增加约21.4%[53] - 2024年日式餐厅收益约110.3百万港元,较2023年约117.7百万港元减少约6.3%[54] - 2024年越式餐厅收益约48.2百万港元,较2023年约64.0百万港元减少约24.7%[55] - 2024年泰式餐厅收益约36.9百万港元,较2023年约52.8百万港元减少约30.1%[56] - 2024年意式餐厅收益约47.2百万港元,较2023年约51.7百万港元减少约8.7%[57] 客户收益贡献情况 - 2024年和2023年均无单一外部客户对公司收益的贡献超过10%[25] 税务情况 - 香港附属公司首2000000港元按8.25%计算利得税,余下按16.5%计算[33] - 公司年内无来自中国的应课税溢利,未计提中国企业所得税拨备[34] 公司运营决策 - 集团决定减少全资拥有的餐厅数目,更聚焦于提供餐饮管理及特许经营服务[91] - 集团正研发“家尝菜”品牌旗下一系列新的优质食品,为现有及即将推出的品牌研发产品[92] - 集团为企业家提供业务模式及经营支援,提供咨询服务及分许可机会[93] - 集团致力于优化新平台“尚薈”旗下B2B2C平台[93] 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已采纳GEM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作为本身的企业管治守则[9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或其联系人概无从事与集团业务竞争的业务或拥有相关权益[97] - 公司已采纳GEM上市规则所载交易必守标准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各董事确认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已遵守该标准[98] 证券交易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公司上市证券[99] - 2024年12月31日直至公告日期,公司并无任何库存股份[100] 财务报表审核情况 - 公司审核委员会包括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已审阅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及年度业绩[101] - 集团初步公告所载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相关数据,获核数师确认与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数额一致[102] 股东通讯政策 - 公司董事会于2017年11月6日采纳股东通讯政策,旨在使股东及潜在投资者便利及时获得公司资料[105] - 股东周年大会通告将在适当时候按GEM上市规则方式刊发及送交股东,且将在大会举行前至少21日分发[103][105] - 公司已审阅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股东通讯政策的执行情况及有效性,认为其有效[106] 人员信息 - 公告日期,公司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分别为王志荣等、陈伟峰
1957 & CO.(08495)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8-22 06:06
财务表现 - 集团录得未经审核收益约228.7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加约2.4%[10] - 集团录得未经审核除税前虧損約2.7百萬港元,較去年同期的10.6百萬港元有所改善[10] - 集团录得未經審核本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約4.4百萬港元,較去年同期的10.9百萬港元有所下降[10] - 除所得税前虧损为(2,665)千港元[22] - 折旧及摊销为45,982千港元[22] - 營運資金變動前營運現金流量為47,904千港元[23] - 經營活動所得現金淨額為42,268千港元[24] - 投資活動所用現金淨額為(6,728)千港元[26] - 融資活動所用現金淨額為(38,407)千港元[28] - 期末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62,332千港元[29] 分部表现 - 餐飲管理分部收益為227,229千港元,分部溢利為9,117千港元[43] - 餐廳經營及諮詢服務分部收益為1,498千港元,分部溢利為1,281千港元[43] - 餐厅经营收益主要来自香港客户,餐饮管理及咨询服务收益主要来自香港、澳门及中国客户[5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餐厅经营收入为227,229千港元,餐饮管理及咨询服务收入为1,498千港元[53] 资产负债情况 - 集團的非流動資產總額為207.4百萬港元,主要包括物業、廠房及設備、無形資產和遞延稅項資產[16] - 集團的流動資產總額為96.0百萬港元,主要包括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和貿易應收款項[16] - 集團的非流動負債總額為85.4百萬港元,主要包括租賃負債和修復成本撥備[18] - 集團的流動負債總額為148.7百萬港元,主要包括貿易應付款項、應計款項及其他應付款項、租賃負債和銀行借款[18] - 集團的權益總額為69.2百萬港元[16] - 於2024年6月30日,貿易應收款項為8,992千港元[69] - 於2024年6月30日,銀行借款為39,215千港元[72] - 於2024年6月30日,本集團的銀行借款以公司擔保及已抵押銀行存款作抵押[73] - 於2024年6月30日,本集團獲提供的若干銀行融資以控股股東提供的個人擔保及於保險合約的投資作抵押[74] - 本集团于2024年6月30日的资产负债率约为67.6%,较2023年12月31日的71.5%有所下降,主要由于在回顾期间偿还银行借款所致[115] 营运情况 - 本集团主要從事餐廳經營以及提供餐飲管理及諮詢服務[4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政府补助为48千港元,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净亏损为254千港元[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银行借款利息开支为1,240千港元,租赁负债利息开支为3,553千港元[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為4,352千港元,每股基本虧損為1.13港仙[6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为18,977千港元[62] - 本集团于2024年6月30日在香港经营13间餐厅,其中1间为新开业,1间结业[82,83] - 本集团收益由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23.5百万港元增加约2.4%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28.7百万港元[84] - 上海式餐厅收益由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75.2百万港元增加约36.9%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03.0百万港元[87] - 已售存货成本由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60.8百万港元下降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57.3百万港元,占收益的比例从27.2%下降至25.0%[93] - 员工福利开支由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86.5百万港元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87.6百万港元,占收益的比例从38.7%下降至38.3%[94,95] - 折旧及摊销由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41.6百万港元增加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46.0百万港元,主要由于新租赁及新餐厅设备投资所致[9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使用权资产的已扣除折旧分别约为32.9百万港元及35.8百万港元[9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租赁装修的已扣除折旧分别约为6.5百万港元及7.5百万港元[98] - 租金开支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4.5百万港元增加至4.7百万港元,增加约4.4%,与餐厅收益增加导致的营业额租金增加一致[100] - 水电费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6.0百万港元增加至6.5百万港元,占收益的百分比由2.7%增加至2.8%[101] - 其他经营开支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8.7百万港元减少至23.3百万港元,减少约18.9%,主要由于开闭及搬遷餐厅产生的修复开支和推广新餐厅产生的营销开支减少[103] - 本集团于六个月回顾期间录得期内虧損約2.6百萬港元,而2023年同期為約9.6百萬港元,虧損減少主要由於其他經營開支及已售存貨成本減少[106] - 本集团于2024年6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62.3百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4.8百万港元减
1957 & CO.(08495)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15 20:33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未经审核收益约2.287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2.235亿港元增加约2.4%[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未经审核除税前亏损约270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060万港元[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未经审核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440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1090万港元[2] - 2024年其他收益及收入净额77.1万港元,2023年为177万港元[3] - 2024年已售存货成本5729.1万港元,2023年为6082.5万港元[3] - 2024年雇员福利开支8761.5万港元,2023年为8648.1万港元[3] - 2024年折旧及摊销4598.2万港元,2023年为4162.9万港元[3] - 2024年经营溢利133.4万港元,2023年亏损613.3万港元[3] - 2024年融资成本净额399.9万港元,2023年为401.3万港元[3]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亏损1.13港仙,2023年为2.85港仙[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为303,327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33,035千港元下降约9%[5]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207,358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33,414千港元减少约11%[5]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95,969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99,621千港元略有下降约4%[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为234,121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61,691千港元下降约10%[6]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85,442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94,956千港元减少约10%[6]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48,679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66,735千港元下降约1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69,206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1,344千港元下降约3%[5][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全面收入(亏损)总额为 - 3,929千港元,其中期内亏损4,352千港元,其他全面收入423千港元[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42,268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4,468千港元增长约23%[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除所得税前亏损为2,665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10,592千港元有所收窄[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672.8万港元,较2023年的1748.8万港元减少[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840.7万港元,较2023年的2356.9万港元增加[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286.7万港元,较2023年的658.9万港元减少[9]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6233.2万港元,2023年为4744.5万港元[9]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均无单一外部客户占集团收益超过10%[1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435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0929千港元;每股基本亏损1.13港仙,2023年同期为2.85港仙[29] - 2023年12月31日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198941千港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末账面净值171973千港元[31] - 2023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账面净值742千港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摊销费用60千港元,账面净值682千港元[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于联营公司权益期初为438千港元,分占联营公司亏损434千港元,外币换算差额净额4千港元,期末为0[33]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899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877千港元[34] - 法定股本方面,2023年1月1日、2023年6月30日、2024年1月1日及2024年6月30日普通股股份数目3800000000股,股本380千港元[35] - 已发行及缴足股本方面,2023年6月30日、2024年1月1日及2024年6月30日普通股股份数目384000000股,股本38千港元,股份溢价100980千港元[35]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2082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2444千港元[36] - 2024年6月30日银行借款即期为3921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3416千港元[36] - 2024年6月30日已抵押银行存款2053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076000港元[36] - 2024年6月30日银行借款加权平均实际利率为每年5.8厘,2023年12月31日为每年4.9厘[37] - 2024年6月30日银行借款还款期1年内为8,822千港元,1 - 2年为9,362千港元,2 - 5年为21,031千港元,总计39,21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对应数据分别为8,497千港元、9,058千港元、24,356千港元、1,505千港元,总计43,416千港元[37] - 2024年向Barrowgate Limited租赁付款为8,544千港元,2023年为11,541千港元;2023年向达荣置业有限公司租赁付款为914千港元,2024年为0[38] - 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6230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约7.8%[60] - 2024年6月30日,公司银行借款约为3920万港元,加权平均浮动利率为每年约5.8厘,2023年12月31日分别为4340万港元和每年4.9厘[60] - 2024年6月30日,来自非控股股东的贷款总额约为760万港元,与2023年12月31日持平[60] - 2024年6月30日,公司银行借款以公司担保和210万港元已抵押银行存款作抵押,2023年12月31日已抵押银行存款为510万港元[60]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获提供的若干银行融资以控股股东个人担保和账面价值为230万港元的保险合约投资作抵押,2023年12月31日无保险合约投资抵押[61]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约为67.6%,2023年12月31日为71.5%,比率减少因偿还银行借款[61] - 集团回顾期所得税抵免约为10万港元,2023年同期约为100万港元[57] - 回顾期内公司亏损约260万港元,2023年同期约为960万港元,亏损减少[59]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餐厅经营收益227,229千港元,餐饮管理及咨询服务收益1,498千港元,总计228,727千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223,107千港元、350千港元、223,457千港元[16][17][23] - 2024年上半年分部溢利10,39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679千港元;2024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亏损2,66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0,592千港元[16][17] - 2024年上半年折旧及摊销44,27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9,190千港元;2024年上半年融资收入79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07千港元;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4,79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420千港元[16][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分部资产总计303,327千港元,分部负债总计234,12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分部资产总计333,035千港元,分部负债总计261,691千港元[19]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及收入净额77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770千港元[16][17][24]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净额(3,99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013)千港元[25] - 六个月回顾期间公司收益约99.8%来自经营香港餐厅,约0.2%来自开业前咨询及餐厅管理服务[41] - 公司收益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223.5百万港元增加约2.4%至六个月回顾期间约228.7百万港元[41] - 2024年上海菜收益为103,006千港元,占比45.3%;2023年收益为75,249千港元,占比33.7%[42] - 产生自经营上海式餐厅的收益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75.2百万港元增加约27.8百万港元或约36.9%至六个月回顾期间约103.0百万港元[43] - 产生自经营泰式餐厅的收益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31.2百万港元减少约13.3百万港元或约42.7%至六个月回顾期间约17.9百万港元[44] - 产生自经营日式餐厅的收益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60.5百万港元减少约5.0百万港元或约8.3%至六个月回顾期间约55.4百万港元[45] - 经营意大利餐厅的收益从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2530万港元减少约270万港元或约10.8%至回顾期约2260万港元[48]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售存货成本分别约为5730万港元及6080万港元,分别占总收益约25.0%及27.2%[48][49] - 雇员福利开支由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8650万港元增加约1.3%至回顾期约8760万港元[50] - 截至2023年及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折旧及摊销分别约为4160万港元及4600万港元[51] - 截至2023年及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使用权资产的已扣除折旧分别约为3290万港元及3580万港元[52] - 截至2023年及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租赁装修的已扣除折旧分别约为650万港元及750万港元[52] - 回顾期租金开支约为470万港元,较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450万港元增加约4.4%[53]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水电费分别约为650万港元及600万港元,占收益百分比从2.7%增至2.8%[54] - 其他经营开支由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2870万港元减少至回顾期约2330万港元,减少约18.9%,占比从12.8%减至10.2%[56]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6年2月3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为投资控股公司,附属公司主要从事餐厅经营及餐饮管理和咨询服务[11] - 公司主要从事餐厅经营及提供餐饮管理和咨询服务[15] - 集团餐厅经营收益主要来自香港客户,餐饮管理及咨询服务收益主要来自香港、澳门及中国客户,主要资产位于香港[20] 会计政策相关 - 2024年中期财务资料按香港普遍采纳会计原则及GEM上市规则适用披露规定编制[12] - 公司于2024年1月1日开始的会计期间首次采纳部分准则及诠释修订本,无重大影响[13] - 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本)将于2025年1月1日生效,公司正评估影响,预计无重大影响[14] 公司运营决策相关 - 主要经营决策者为执行董事,根据经调整除所得税前亏损评估表现[15] 税务相关 - 香港利得税按16.5%的税率计提拨备,税务优惠上限为165,000港元[26] 股息相关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并无派付或宣派股息,2023年同期亦无[27] - 董事会不建议六个月回顾期间派发股息(2023年:无)[80] 人员相关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分别有406名全职雇员及367名兼职雇员[63] 业务风险相关 - 回顾期内
1957 & CO.(08495)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6 06:0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上市日期为2017年12月5日,股份代号为8495[7] 公司人员变动 - 陈伟峰先生于2023年6月5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方志荣先生于2023年6月5日辞任[6] - 黄永德先生31岁,2023年6月5日获委任为财务总裁,在会计等工作有逾8年经验[110][111] - 曾浩贤先生2022年8月19日获委任为联席公司秘书,2023年6月5日起任公司秘书[114] 公司人员履历 - 王志荣50岁,2022年8月加入集团,有20年银行工作经验[85][86][87] - 郭志波60岁,是集团创办人之一,在酒店及饮食业累积逾30年经验[88] - 刘明辉51岁,2014年4月加入集团,在酒店、餐饮、饮食业有逾19年经验[89] - 徐雁芬65岁,2022年12月加入集团,在银行界具有超40年经验[91][92] - 林慧芹30岁,2022年12月加入集团,2022年取得香港都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93][95] - 陈伟峰38岁,2022年8月19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在金融市场及机构融资领域经验丰富[96][97] - 严康焯先生44岁,2022年8月19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过去三年曾在银城国际控股(1902)、森美(集团)控股(756)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00][102] - 禤廷彰先生37岁,2022年8月19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过去三年曾在东方汇财证券国际控股(8001)任公司秘书、东方支付集团控股(8613)任联席公司秘书[103][105] - Cheang Ana女士40岁,2022年8月19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012年7月于澳洲新南威尔士州获律师资格[106][107] - 陈杏明女士48岁,2012年9月1日加入集团为市场部经理,2016年2月1日升至营销及传讯总监,有逾20年行业经验[112][113] - 严先生于2002年11月取得岭南大学翻译文学士学位,2003年12月取得诺定咸大学哲学文学硕士学位,2006年12月取得香港中文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02] - 禤先生于2010年1月获授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文学(会计)学士学位[105] - 黄先生于2014年6月于英国东英吉利大学毕业,取得会计与金融学士学位[111] - 陈女士于1997年完成香港理工大学的酒店管理高级文凭,2006年自香港浸会大学取得传理系硕士学位[113] 公司经营策略 - 公司将继续优化供应链、精简营运并控制成本,采用数码方案提升客户体验和员工生产力[11] - 公司将扩展至不同业务实现收入来源多元化,推出自有品牌产品新项目[12] - 公司将通过扩展不同业务实现收入来源多元化,并推出包括中式汤包等在内的自家品牌产品新项目[79] 餐厅运营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在香港运营13间餐厅,包括9间自有品牌和4间特许经营餐厅[14] - 2023年1月和7月分别开设尖沙咀权八餐厅和沙田围御•家上海餐厅,2024年3月签署将军澳康城新上海菜餐厅租赁协议[15] - 2023年签订三份餐厅租赁续约协议,尖沙咀海港城餐厅租期延至2025年6月14日,元朗形点餐厅延至2026年5月31日,九龙又一城餐厅延至2024年9月13日[16]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投资3间餐厅,分别持有广州芒果树餐饮24.9%股权、广州十里弄餐饮24.9%股权、广州芒果树丽柏餐饮15.0%股权[26] - 2023年公司收益约99.8%来自香港餐厅经营,约0.2%来自餐厅管理服务[28] - 2023年经营13间餐厅(2022年:13间),年内2间新开业(2022年:2间),2间结业(2022年:1间)[29] - 尖沙咀北京道一号的权八餐厅和沙田围方的御•家上海餐厅分别于2023年1月和7月开设[82] - 公司于2024年3月就将军澳康城开设一间新上海菜餐厅签署新租赁协议[82] - 公司在香港运营13间餐厅,其中9间为自家品牌,4间为特许经营或分许可安排[81] 各业务线收益情况 - 2023年上海式餐厅收益约1.849亿港元,较2022年增加约47.8%[30] - 2023年日式餐厅收益约1.177亿港元,较2022年增加约62.8%[31] - 2023年泰式餐厅收益约5280万港元,较2022年减少约22.7%[32] - 经营意式餐厅的收益从2022年约4200万港元增至2023年约5170万港元,增加约970万港元或约23.1%[3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3年总收益约为471.8百万港元,2022年为352.9百万港元,同比增加约33.7%[8][10][11] - 公司2023年产生年内亏损约0.9百万港元,2022年为年内溢利3.3百万港元[10] - 2023财年由盈转亏主要因其他收益及收入减少,集团自香港政府相关资助计划收取的资助减少约16.3百万港元[10] - 公司资产总值2023年为333,035千港元,2022年为251,523千港元[8] - 公司负债总额2023年为261,691千港元,2022年为175,742千港元[8] - 公司资产净值2023年为71,344千港元,2022年为75,781千港元[8] - 2023年其他亏损及收入净额约10万港元,2022年其他收益及收入净额1880万港元,大幅减少因未收到政府补助[36] - 已售存货成本2022年约1.02亿港元,占比29.1%;2023年约1.258亿港元,占比26.7%,占比减少因成本削减措施[37] - 雇员福利开支从2022年约1.333亿港元增至2023年约1.677亿港元,增加约25.8%,占比从37.8%降至35.5%[38] - 折旧及摊销2022年约6100万港元,占比17.3%;2023年约8560万港元,占比18.1%,增加因新餐厅及新购资产折旧费用[40]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2023年约130万港元(2022年:20万港元),占收益百分比为0.3%[44] - 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2023年约220万港元(2022年:20万港元)[45] - 租金开支2023年约980万港元,较2022年约510万港元增加约92.2%,占比从1.4%增至2.1%[46] - 水电费2022年约1060万港元,占比3.0%;2023年约1230万港元,占比2.6%[47] - 2023年公司亏损约90万港元,2022年溢利约330万港元,亏损因其他收益及收入减少[49]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6480万港元,较2022年的5420万港元增加约19.6%[57]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借款总额约为4340万港元,2022年为3320万港元,年利率从2.6厘至6.1厘提升至4.4厘至8.0厘[58] - 2023年12月31日,来自非控股股东的贷款总额约为760万港元,与2022年持平,该贷款免息[59]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用作银行借款抵押的存款为510万港元,2022年为910万港元[60]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约为71.5%,2022年为53.8%,增幅因新增银行借款[61]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无尚未开始的经营租赁承担,2022年为1.5万港元[62]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无已订约但未确认的资本开支,2022年为42.2万港元[66] - 2023年公司全职及兼职雇员总数为529人,2022年为467人;2023年雇员福利开支总额约为1.677亿港元,2022年为1.333亿港元[75] - 2023年公司收益较2022年增加约33.7%至4.718亿港元[78] - 2023年五大供应商占集团总采购额29.3%(2022年:24.9%),单一最大供应商占集团总采购额8.6%(2022年:7.6%)[12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客户占收益5%或以上[126]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的储备约为6180万港元(2022年:6810万港元)[127]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付末期股息(2022年:无)[124] - 2023年集团承担的退休福利计划供款为6,752,000港元,2022年为5,332,000港元[149] - 2023年公司无慈善及其他捐款,2022年为18,000港元[194] 公司股权结构 - 2023年12月31日,董事王志荣通过受控制法团持有公司72,000股股份,占比0.02%[151] - 2023年12月31日,Real Hero Ventures Limited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274,350,000股股份,占比71.45%[154] - 2023年12月31日,蔡伟科通过受控制法团持有公司274,350,000股股份,占比71.45%[154] - 2023年12月31日,张美云因配偶权益持有公司274,350,000股股份,占比71.45%[154] 购股权计划 - 股东于2017年11月6日批准购股权计划,有效期由授出日起计不超十年[157] - 悉数行使未行使购股权后将发行的公司股份总数不得超公司已发行股份的30%[158] - 根据购股权计划将予授出购股的公司股份总数不超3200万股普通股,占上市日期已发行普通股总数10%,约占年报日期已发行股份8.33%;12个月内因购股获行使已发行及可能发行股份总数不超当时已发行股本1%[160] - 购股计划有效期从2017年11月6日起计十年,剩余年期约3年8个月;直至2023年12月31日,未根据购股计划授出任何购股[165] - 接纳授出购股时须支付名义代价1港元,公司收到通知及股款后28日内配发给承授人相关股份[163] - 参与者可在要约授出购股日期起21天内接纳购股,购股行使期间由董事厘定,最长不超授出要约日期起10年[162] - 董事厘定购股计划下公司股份认购价,不得低于授出日期收市价、前五交易日平均收市价及股份面值三者最高者[164] - 悉数行使购股后将发行公司股份总数不超上市日期已发行股份总数10%[159] 公司关联交易 - 2017年集团与希慎两间间接全资附属公司成立两间合资公司,希慎及其附属公司拥有29%股权,为公司附属层面关连人士[172] - 2022年公司全资附属与希慎集团签利园一期租约,原到期日为2023年5月31日,后因翻新工程于2023年1月31日提早终止[173][174] - 2022年公司全资附属与希慎集团签利园二期租约,租期从2022年10月8日至2029年1月31日[175] - 2022年集团与希慎集团旗下公司续签利园二期十里洋场租约[176] - 利園一期租約總代價約1590萬港元,租期自2022年6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178] - 利園二期租約總代價減裝修津貼約5900萬港元,租期自2022年10月8日至2029年1月31日[178] - 十里洋場租約總代價約1580萬港元,租期自2022年10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179] - 公司擁有十里洋場租戶1957 and Partners Limited 51%股權[179] - 公司計劃於2023年1月31日前經營安南餐廳及權八餐廳,2月初搬遷[18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與關連人士訂立非完全豁免持續關連交易[184] - 公司與希慎集團訂立三項租約及一項許可,涉及利園一期及利園二期物業[185] - 2022年10月8日至2029年1月31日,Barrowgate Limited利園二期3樓租賃年內付款2897千港元,年度上限2900千港元[187] - 2022年6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達榮置業有限公司利園一期4樓租賃年度上限500千港元[187] - 2022年10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Barrowgate Limited利園二期
1957 & CO.(08495)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6 20:25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益约47180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约33.7%[4] - 2023年集团除税后亏损约90万港元,2022年为溢利330万港元[4] - 扣除相关影响前,2023年集团经调整除所得税前溢利约290万港元,2022年为经调整亏损1160万港元[4]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3年度派付末期股息,2022年也无派息[4] - 2023年经营溢利879.4万港元,2022年为1023.1万港元[5] - 2023年除所得税前亏损47.4万港元,2022年为溢利431.7万港元[5] - 2023年年内亏损92.7万港元,2022年为溢利331.5万港元[5] - 2023年总资33303.5万港元,2022年为25152.3万港元[7] - 2023年权益总额7134.4万港元,2022年为7578.1万港元[7] - 2023年负债总额26169.1万港元,2022年为17574.2万港元[8] - 2023年除所得税前亏损474千港元,2022年除所得税前溢利4,317千港元[19][20] - 2023年折旧及摊销为81,268千港元,2022年为58,081千港元[19][20]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1,256千港元,2022年为234千港元[19][20] - 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2,157千港元,2022年为179千港元[19][20] - 2023年融资收入1,201千港元,融资成本10,035千港元;2022年融资收入185千港元,融资成本4,555千港元[19][20] - 2023年12月31日分部资产总计333,035千港元,分部负债总计261,691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分部资产总计251,523千港元,分部负债总计175,742千港元[21] - 2023年确认「保就业」计划约48,000港元,餐饮处所(社交距离)资助计划为零;2022年对应数据分别为9,438,000港元、6,869,000港元[22] - 2023年融资成本净额为883.4万港元,2022年为437万港元[23] - 2023年其他经营开支为5162.6万港元,2022年为4528.6万港元[24] - 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45.3万港元,2022年为100.2万港元[25] - 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为1.63港仙,2022年为0.14港仙[27]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为887.7万港元,2022年为862.1万港元[28] - 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为2244.4万港元,2022年为1953.9万港元[28] - 2023年银行借款为4341.6万港元,2022年为3317万港元[29] - 2023年银行借款加权平均实际利率为每年4.9%,2022年为每年5.2%[31] - 2023年来自非控股股东的贷款为760万港元,与2022年持平[33] - 公司收益从2022年约3.529亿港元增加约33.7%至2023年约4.718亿港元[43] - 2023年其他亏损及收入净额约11.7万港元,占收益0.0%(2022年其他收益及收入净额1875.8万港元,占比5.3%)[49] - 2023年已售存货成本约1.258亿港元,占收益26.7%(2022年约1.020亿港元,占比28.9%)[49] - 2023年雇员福利开支约1.677亿港元,占收益35.5%,较2022年增加约25.8%(2022年约1.333亿港元,占比37.8%)[49][52] - 2023年折旧及摊销约8561万港元,占收益18.1%(2022年约6098.6万港元,占比17.3%)[49] - 2023年租金开支约984.7万港元,占收益2.1%(2022年约510.3万港元,占比1.4%)[49] - 2022年和2023年折旧及摊销分别约为6100万港元和8560万港元,占收益百分比从17.3%增至18.1%[54] - 2022年和2023年使用权资产已扣除折旧分别约为5040万港元和6660万港元[55] - 2022年和2023年租赁装修已扣除折旧分别约为850万港元和1420万港元[57]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约130万港元(2022年:20万港元),占收益百分比为0.3%[59] - 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约220万港元(2022年:20万港元)[60] - 2023年租金开支约980万港元,较2022年增加约92.2%,占收益百分比从1.4%增至2.1%[61] - 2022年和2023年水电费总额分别约为1060万港元和1230万港元,占收益百分比从3.0%减至2.6%[62] - 2023年所得税开支约50万港元(2022年:100万港元)[63] - 2023年亏损约90万港元,2022年溢利约330万港元[64]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6480万港元(2022年:5420万港元),增加约19.6%[70] - 2023年末抵押存款为510万港元,2022年为910万港元[73] - 2023年末资本负债比率约为71.5%,2022年为53.8%[74] - 2023年末无尚未开始的经营租赁承担,2022年为1.5万港元[76] - 2023年末无已订约但未确认的资本开支,2022年为42.2万港元[80] - 2023年末全职及兼职雇员总数为529人,2022年为467人[89] - 2023年雇员福利开支总额约为1.677亿港元,2022年为1.333亿港元[90] - 2023年收益较2022年增加约33.7%至4.718亿港元[9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餐厅经营收益471,105千港元,餐饮管理及咨询服务收益744千港元,总收益471,849千港元;2022年对应数据分别为351,026千港元、1,851千港元、352,877千港元[19][20][22] - 2023年公司收益约99.8%来自香港餐厅,约0.2%来自餐厅管理服务,经营餐厅数量13间与2022年相同,年内2间新开业、2间结业[42] - 2023年上海菜餐厅收益约1.849亿港元,占比39.2%,较2022年增加约47.8%;日式餐厅收益约1.177亿港元,占比25.0%,增加约62.8%;泰式餐厅收益约5280万港元,占比11.2%,减少约22.7%;越式餐厅收益约6400万港元,占比13.6%,增加约47.8%;意式餐厅收益约5170万港元,占比11.0%,增加约23.1%[44] 公司经营活动相关情况 - 2023年公司在香港开设两间新餐厅,搬迁两间餐厅,关闭两间亏损餐厅[37] - 公司于2023年续签三份租赁协议,尖沙咀海港城餐厅租期延至2025年6月14日,元朗形点餐厅延至2026年5月31日,九龙又一城餐厅延至2024年9月13日[3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在中国三间餐厅分别持有24.9%、24.9%、15.0%股权[40] - 公司在香港运营13间餐厅,包括9间自有品牌餐厅和4间特许经营或分许可餐厅[97] - 尖沙咀北京道一号的权八餐厅和沙田围方的御家上海餐厅分别于2023年1月和7月开业,2024年3月已就将军澳康城开设新上海菜餐厅签署租赁协议[98] 公司合规与治理相关情况 - 公司须于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会计期间强制采纳多项新订准则、诠释及准则的修订本,如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等,公司正在评估影响[16] - 公司已采纳GEM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作为自身的企业管治守则,2023年全年遵守所有适用守则条文[100]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或其联系人概无从事与集团业务竞争的业务或拥有相关权益[102] - 公司已采纳GEM上市规则第5.46至5.67条所载交易必守标准作为董事证券交易行为守则,董事确认年内已遵守[10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概无购买、销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105] - 公司审核委员会包括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及年度业绩[106] - 初步公告所载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综合收益表等数据,获核数师确认与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数额一致[107] - 公司于2017年11月6日采纳股东通讯政策,认为该政策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执行有效[110][111] 公告相关情况 - 本公告将自刊发日期起最少一连七日刊登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113] 公司重大事项情况 - 2023年末无重大或然负债[78] - 2023年末无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及联营公司[77] - 2023年末无重大诉讼或仲裁[94] 客户收益贡献情况 - 截至2023年和2022年12月31日,均无单一外部客户对公司收益贡献超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