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万国数据(09698)
icon
搜索文档
万国数据(09698)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8-22 20:13
2023年第二季度财务业绩 - 2023年第二季度净收入同比增加7.0%至人民币24.72亿元(3.409亿美元)[4] - 2023年第二季度服务收入同比增长7.4%至人民币24.72亿元(3.409亿美元)[4] - 2023年第二季度净亏损为人民币2.253亿元(3110万美元),2022年同期净亏损人民币3.753亿元[4] - 2023年第二季度经调整EBITDA同比增长16.3%至人民币12.351亿元(1.703亿美元)[4] - 2023年第二季度经调整EBITDA率为50.0%,2022年同期为46.0%[4] - 2023年第二季度毛利为5.51亿元,较2022年二季度增加17.6%,较2023年一季度增加12.1%[8] - 2023年第二季度毛利率为22.3%,2022年二季度为20.3%,2023年一季度为20.4%[8] - 2023年第二季度经调整毛利为13.198亿元,较2022年二季度增加12.6%,较2023年一季度增加4.8%[8] - 2023年第二季度经调整毛利率为53.4%,2022年二季度为50.7%,2023年一季度为52.3%[8] - 2023年第二季度销售和营销开支为2290万元,较2022年二季度减少12.8%,较2023年一季度减少9.4%[8] - 2023年第二季度一般及行政开支为8450万元,较2022年二季度减少14.5%,较2023年一季度减少28.0%[9] - 2023年第二季度净亏损为2.253亿元,2022年二季度为3.753亿元,2023年一季度为4.746亿元[10] - 2023年第二季度经调整EBITDA为12.351亿元,较2022年二季度增加16.3%,较2023年一季度增加9.3%[10] - 2023年第二季度经调整EBITDA率为50.0%,2022年二季度为46.0%,2023年一季度为46.9%[10] - 2023年Q2净亏损22.53亿元人民币(3107.1万美元),2023年上半年净亏损69.99亿元人民币(9652.4万美元)[39][41] - 2023年Q2经调整毛利为13.198亿元人民币(1.82009亿美元),经调整毛利率为53.4%;2023年上半年经调整毛利为25.79181亿元人民币(3.55685亿美元),经调整毛利率为52.8%[40] - 2023年Q2经调整EBITDA为12.35142亿元人民币(1.70334亿美元),经调整EBITDA率为50.0%;2023年上半年经调整EBITDA为23.65179亿元人民币(3.26174亿美元),经调整EBITDA率为48.5%[41] - 2023年Q2经营活动提供现金净额为16.19166亿元人民币(1.2918亿美元),2023年上半年为13.74436亿元人民币(6054.21万美元)[39] - 2023年Q2投资活动使用现金净额为14.06368亿元人民币(1.93947亿美元),2023年上半年为35.99726亿元人民币(4.96424亿美元)[39] - 2023年Q2融资活动提供现金净额为38.74415亿元人民币(1.551157亿美元),2023年上半年为26.16068亿元人民币(2.323258亿美元)[39] - 2023年Q2现金及受限制现金增加净额为15.76819亿元人民币(2.088047亿美元),2023年上半年减少5.11228亿元人民币(7050.1万美元)[39] - 2023年Q2折旧和摊销为8.74109亿元人民币(1.20545亿美元),2023年上半年为17.17468亿元人民币(2.3685亿美元)[39][41] - 2023年Q2股权激勵支出为6302.9万元人民币(869.2万美元),2023年上半年为1.47894亿元人民币(2039.6万美元)[39][41] - 2023年Q2利息开支净额为4.69472亿元人民币(6474.3万美元),2023年上半年为9.53899亿元人民币(1.31549亿美元)[41] 2023年上半年财务业绩 - 2023年上半年总净收入为4,880,978千元人民币,服务收入为4,880,469千元人民币[36] - 2023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3,838,294千元人民币,毛利为1,042,684千元人民币[36] - 2023年上半年营业利润为398,797千元人民币[36]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前亏损为511,088千元人民币,净亏损为699,918千元人民币[36] - 归属万国数据控股有限公司普通股股东的2023年上半年净亏损为729,119千元人民币,每股普通股亏损0.50元人民币[36] - 2023年上半年综合亏损为962,971千元人民币[38] - 归属万国数据控股有限公司股东的2023年上半年综合亏损为966,862千元人民币[38] 面积数据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获签约及预签约总面积同比增加8.4%至637,661平方米[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运营面积同比增加5.3%至531,216平方米[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运营面积签约率为92.4%,2022年同期为95.9%[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计费面积同比增加10.7%至382,796平方米[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运营面积计费率为72.1%,2022年同期为68.5%[6] - 2023年第二季度末已获签约及预签约总面积为637,661平方米,较2022年二季度末增加8.4%,较2023年一季度末增加0.6%[12][13] - 2023年二季度末运营面积531,216平方米,同比增5.3%、环比增2.4%;在建面积196,702平方米,同比增20.6%、环比减0.1%;计费面积382,796平方米,同比增10.7%、环比增1.6%[14] - 2023年二季度末运营面积签约率92.4%,在建面积预签约率74.8%,运营面积计费率72.1%[14][15] 债务与融资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现金81.848亿元(11.287亿美元),短期债务总额52.863亿元(7.29亿美元),长期债务总额407.267亿元(56.165亿美元)[15][16] - 2023年二季度公司取得新债务融资及再融资信贷7.225亿元(0.996亿美元),并购回2.9991亿美元的2.00%可转换优先票据[16] - 流动负债总额为10,603,375千元人民币(9,719,834千元人民币、1,340,426千美元)[31] - 负债总额为50,629,299千元人民币(53,665,517千元人民币、7,400,812千美元)[32] - 夹层股权总额为1,047,012千元人民币(1,086,128千元人民币、149,784千美元)[33] - 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的即期部分为3,623,967千元人民币(4,807,066千元人民币、662,925千美元)[31] - 应付可转换债券,即期为2,083,829千元人民币(0千元人民币、0千美元)[31] - 应付款项为3,092,884千元人民币(2,966,501千元人民币、409,099千美元)[31] - 长期借款,不包括即期部分为23,518,058千元人民币(23,774,845千元人民币、3,278,701千美元)[32]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连同另外三间数据中心运营商获新加坡政府选中,将在新加坡建设约80兆瓦新数据中心容量[17] 公司财务指引 - 公司确认2023年总收入指引为99.4亿元至103.2亿元,经调整EBITDA为44.3亿元至46亿元,资本支出约75亿元[18] 公司概况 - 万国数据是中国及东南亚高性能数据中心领先开发商及运营商,拥有22年服务交付往绩,客户群包括超大型云服务提供商等[26] 汇率与财务资料说明 - 公告中人民币兑美元按7.2513元兑1美元换算,该汇率为2023年6月30日生效的中午买入汇率[24] - 盈利公布所载未经审计财务资料为初步资料,可能会有潜在调整[25] 公司资产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额为77,054,564元人民币,较之前有所变化[3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现金为8,184,789元人民币[3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应收账款扣除呆账拨备为2,935,343元人民币[35] 公司股权架构与投票权 - 公司以不同投票權架構控制,股本包括A類和B類普通股,B類普通股在特定事宜上每股享有20票表決權[42] - 2023年6月30日,不同投票權架構受益人為黃偉先生,其為43,590,336股B類普通股實益擁有人[42] - B類普通股持有人可選擇轉換為A類普通股,特定自動轉換事件發生時會自動轉換[42] - 所有已發行在外B類普通股全部轉換為A類普通股後,公司將增發43,590,336股A類普通股[42] - 只要黃先生擁有不少於最低持股比例實益擁有權,B類普通股持有人有權提名5名董事[43] - B類普通股自動轉換或轉換導致黃先生實益擁有權少於最低持股比例但不少於2%時,部分董事輪值退任等[44] - 黃先生實益擁有權少於2%時,其委任權停止,相關董事輪值退任等[44] - 股東大會法定人數一般要求代表全數已發行有權投票股份不少於三分之一面值,特殊情況下不少於總投票權10%[44] - 最低持股比例指公司當時已發行股本2.75%(按轉換基準)[44] - 計算最低持股比例時,分母排除2023年6月5日後特定方式發行的股份[44]
GDS(GDS) - 2023 Q3 - Quarterly Report
2023-08-22 00:00
业绩总结 - 2023年第三季度净收入同比增长6.4%,达到25.19亿元人民币(折合3.45亿美元)[3] - 2023年第三季度服务收入同比增长6.4%,达到25.19亿元人民币(折合3.45亿美元)[3] - 2023年第三季度净亏损为4.21亿元人民币(折合0.58亿美元)[3] - 调整后的EBITDA(非通用会计准则)同比增长5.6%,达到11.26亿元人民币(折合1.54亿美元)[3] - 调整后的EBITDA利润率为44.7%[4] 用户数据 - 客户承诺和预承诺的总面积在2023年第三季度净增加了16,072平方米,达到653,732平方米[5] - 2023年第三季度客户使用的面积净增加了15,878平方米,达到398,674平方米,同比增长10.8%[6] 未来展望 - 公司在中国赢得了新业务,并继续加速积压交付,在东南亚第一个数据中心投入使用[7]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公司的数据中心具有大型净楼地板面积、高功率容量、密度和效率,以及所有关键系统的多重冗余[48]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的客户主要是超大规模云服务提供商、大型互联网公司、金融机构、电信运营商、IT服务提供商和大型国内私营部门和跨国公司[48]
GDS(GDS) - 2023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3-05-25 22:57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第一季度服务收入同比增长0.2%,调整后EBITDA环比增长6.6% [18] - 第一季度净新增使用面积为6,085平方米,若剔除客户搬迁影响,实际新增使用面积为12,600平方米 [19] - 第一季度调整后毛利率环比提升1.4个百分点,调整后EBITDA利润率环比提升2.8个百分点 [20] - 第一季度中国大陆资本支出为14亿人民币,国际业务资本支出为6亿人民币 [20] - 第一季度末净债务与年化调整后EBITDA的比率为8.1倍,若考虑国际业务的累计投资,该比率低于7倍 [20] - 第一季度有效利率下降至4.3%,现金余额增至102亿人民币 [2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中国大陆业务:公司计划在未来三年内通过交付积压订单实现调整后EBITDA的中双位数复合年增长率,并在三年内实现自由现金流为正 [17] - 国际业务:公司计划在未来三年内使国际业务贡献超过10%的合并调整后EBITDA,并采取低风险投资策略 [18] - 第一季度新增订单为12,000平方米,中国大陆和国际业务各占一半 [11] - 中国大陆业务利用率从67%提升至72%,积压订单面积从136,000平方米减少至110,000平方米 [14]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中国大陆市场:公司计划在未来几年内交付60亿人民币的积压订单,预计将推动收入增长超过60% [8] - 国际市场:公司在马来西亚柔佛州的Nusajaya科技园获得6,400平方米的扩展订单,预计单位开发成本比当地市场低20% [12] - 中国大陆市场需求在过去几个季度有所疲软,主要由于大客户需要更多时间消化库存 [11]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中国大陆业务战略:优先交付积压订单,选择性追求新订单,提高现有资产利用率,仅在确认需求的情况下启动新项目,并抓住AI应用的新浪潮 [7][8][9] - 国际业务战略:将国际业务发展为第二增长引擎,依托中国大陆市场的客户资源,利用低成本优势,建立独立业务体系 [10] - 公司计划通过资产货币化和运营现金流来支持新投资,并保持净债务在当前水平 [22]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中国大陆市场正在经历调整期,公司对未来几年的增长前景保持信心,预计客户业务复苏将在一两个季度后传导至公司 [13] - 国际业务市场机会巨大,公司对在东南亚地区扩展业务充满信心 [15] - 管理层预计2023年全年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中值为45% [20]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创始人兼CEO William Huang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购买约100万ADS,并承诺维持其持股比例 [16] - 公司正在推进中国数据中心基金的资产注入,预计将在2023年年中完成,预计净现金收益为14.5亿人民币 [22]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中国大陆积压订单的交付时间表及EBITDA利润率展望 - 公司预计在未来三年内交付积压订单,并实现调整后EBITDA的中双位数复合年增长率 [26] - 预计2024年净新增使用面积将比2023年增加20,000平方米 [27] - 公司预计未来三年内EBITDA利润率将比2023财年提高至少2个百分点 [30] 问题: 国际业务与中国大陆业务的协同效应及需求动态 - 公司通过利用中国大陆的产品、供应链和客户平台优势,降低国际业务的开发成本 [33] - 东南亚市场需求强劲,公司预计将获得来自中国和美国客户的大量订单 [34] 问题: AI相关需求在中国大陆和国际市场的差异 - 中国大陆的AI驱动需求处于早期阶段,预计将在未来一两年内影响新订单 [37] - 国际市场的AI需求已经开始显现,公司在东南亚的数据中心已采用液冷技术以满足GPU服务器的需求 [37] 问题: 公司债券披露及债务管理 - 公司此前已按要求披露债券信息,但由于SEC系统变化,部分投资者未能及时获取相关信息 [39] - 公司计划在未来几年内通过再融资减少2024年的项目贷款还款金额 [42] 问题: 缩短投资到交付的时间及积压订单的完成情况 - 公司计划将投资到交付的时间缩短至两年以内,预计2023年净新增使用面积为50,000平方米 [47] - 公司预计2024年净新增使用面积将比2023年增加20,000平方米 [48] 问题: MSR(每平方米月服务收入)趋势及合同续约影响 - 公司预计2023年第四季度MSR将同比下降4%,2024年MSR下降幅度将收窄至2%-3% [63] - MSR下降主要受合同续约和新产能交付的影响 [63]
GDS(GDS) - 2023 Q1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3-05-25 19:51
业绩总结 - 2023年第一季度总收入同比增长7.4%,达到人民币24.09亿元(约合350.8百万美元)[7] - 调整后EBITDA同比增长7.5%,达到人民币11.30亿元(约合164.5百万美元)[7] - 2023年第一季度调整后毛利率为52.3%[26] - 2023年第一季度的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47.2%,较去年同期上升1.4个百分点[27] - 2023年第一季度的净亏损为474,612千人民币,较2022年第四季度的177,895千人民币下降167.0%[69] 用户数据 - 新客户承诺的总面积增加11,669平方米,总承诺面积同比增长10.2%,达到633,611平方米(1,433 MW)[7] - 总使用面积增加12,573平方米,总使用面积同比增长13.4%,达到376,632平方米,利用率为72.6%[7] - 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承诺区域面积为487,080平方米,较2022年第四季度下降0.9%[47] - 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承诺率为93.9%,较2022年第四季度下降1.6个百分点[47] - 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前五大客户的总承诺面积占比为62.3%,其中客户1占37.6%[62] 未来展望 - 预计2023年中国大陆的资本支出指导为约人民币35亿元[5] - 2023年财年的总收入指导为9,940至10,320万元,同比增长6.6%至10.7%[38] - 2023年财年的调整后EBITDA指导为4,430至4,600万元,同比增长4.2%至8.2%[38] - 未来合同续约的总面积为297,555平方米,占总承诺面积的47.0%[64]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2023年第一季度设备销售同比增长762.7%,达到人民币509万元[26] - 2023年第一季度研发费用为9,785千人民币,较2022年第四季度的9,986千人民币略有下降[69] 资本结构与融资 - 新获得的债务融资/再融资设施为人民币13.19亿元(约合192百万美元)[7] - 2023年第一季度的净债务与调整后EBITDA比率为8.1[32] - 2023年第一季度的利息覆盖率为2.33[32] - 2023年第一季度现金余额为10,241.3万元,净债务为36,579.3万元[31] 其他新策略 - 公司计划将有机资本支出从2022财年的人民币60亿元减少到未来每年人民币20亿至30亿元[5] - 2023年第一季度的销售和营销费用为37,841千人民币,占总收入的1.6%[69] - 2023年第一季度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和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的具体数据未提供[66]
万国数据(09698) - 2023 Q1 - 季度业绩
2023-05-25 18:47
财务表现 - 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淨收入同比增加7.4%至人民幣2,409.0百萬元(350.8百萬美元)[6] - 2023年第一季度的服務收入同比增長7.4%至人民幣2,408.4百萬元(350.7百萬美元)[7] - 2023年第一季度的淨虧損為人民幣474.6百萬元(69.1百萬美元)[8] - 公司首席財務官表示,2023年第一季度收入及經調整EBITDA同比增長7.4%及7.5%[16] - 2023年第一季度的經調整毛利为人民幣1,259.4百萬元(183.4百萬美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增加7.2%及较2022年第四季度增加2.8%[21] - 2023年第一季度的經調整毛利率为52.3%,较2022年第四季度增加主要是由于季节性公用事业成本下降[23] - 2023年第一季度的銷售和營銷開支为人民幣25.3百萬元(3.7百萬美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减少11.5%及较2022年第四季度增加2.1%[24] - 2023年第一季度的一般及行政開支为人民幣117.4百萬元(17.1百萬美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增加11.5%及较2022年第四季度减少25.7%[26] - 2023年第一季度的研發成本为人民幣9.8百萬元(1.4百萬美元),与2022年第一季度及第四季度持平[27] - 2023年第一季度的利息開支淨額为人民幣484.4百萬元(70.5百萬美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增加6.8%及较2022年第四季度增加1.6%[28] - 2023年第一季度的外幣匯兌虧損为人民幣7.0百萬元(1.0百萬美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及第四季度分别为外幣匯兌虧損和收益[29] - 2023年第一季度的每股普通股基本及攤薄虧損为人民幣0.33元(0.05美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及第四季度分别减少和增加[36] - 2023年第一季度的每股美國存託股基本及攤薄虧損为人民幣2.67元(0.39美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及第四季度分别减少和增加[37] - 2023年3月31日,公司净亏损为474,612千美元[68] - 2023年3月31日,公司毛利为491,687千美元,毛利率为52.3%[69] - 2023年3月31日,公司净亏损为474,612千美元,EBITDA为1,130,037千美元,EBITDA率为46.9%[70] 公司业务 - 2023年第一季度已獲客戶簽約及預簽約的總面積增加2,895平方米至633,611平方米,同比增加10.2%[11] - 2023年第一季度的運營面積增加2,730平方米至518,517平方米,同比增加5.3%[12] - 截至2023年3月31日,運營面積的簽約率為93.9%[13] - 截至2023年3月31日,計費面積增加6,085平方米至376,632平方米,同比增加13.4%[14] - 2023年第一季度末,已獲客戶簽約及預簽約的總面積为633,611平方米,较2022年第一季度末及第四季度末分别同比增加10.2%及環比增加0.5%[38] - 2023年第一季度末的计费面积同比增加13.4%及环比增加1.6%至376,632平方米[44] - 2023年第一季度末的运营面积计费率为72.6%,较去年同期和上一季度有所增长[45] 资本运作 - 完成向多项私募股权基金及机构投资者发行580百万美元可转换优先票据[46] - 签署中中国数据中心基金1的有限合伙协议,资本承担比例为30%来自万国数据及70%来自投资者[47] - 截至2023年3月31日,现金为人民币10,241.3百万元,短期债务总额为人民币6,936.1百万元[48] - 公司确认2023年总收入预期为人民币9,940百万元至人民币10,320百万元[49] 公司信息披露 - 管理层将于2023年5月25日举行电话会议,讨论财务业绩及回答投资者及分析师提问[50] - 与会者应提前至少15分钟完成在线注册,会议实时及网上直播记录将在公司投资者关系网站上发布[51] - 公司使用经调整EBITDA、经调整EBITDA率、经调整毛利和经调整毛利率等非公认会计准则财务指标评估经营业绩[53] - 非公认会计准则财务指标并非美国公认会计准则所定义的指标,投资者在评估公司业绩时应综合考虑所有因素[56] 公司概况 - 萬國數據控股是中國及東南亞高性能數據中心的領先開發商及運營商[62] - 萬國數據控股的客戶群主要包括超大型的雲服務提供商、大型互聯網公司、金融機構、電信運營商、IT服務提供商,以及國內大型私營企業和跨國公司[62] - 萬國數據控股提供託管和一系列增值服務,包括透過領先公共雲的直接私有鏈接進行的託管混合雲服務、管理式網絡服務
GDS(GDS) - 2023 Q2 - Quarterly Report
2023-05-25 00:00
财务表现 - 2023年第二季度净收入同比增长7.0%,达到24.72亿元人民币(3.41亿美元)[3] - 调整后的EBITDA(非GAAP)同比增长16.3%,达到12.35亿元人民币(1.70亿美元)[3] - 调整后的毛利率(非GAAP)为50.0%[4] - 调整后的毛利(非GAAP)同比增长12.6%,达到13.20亿元人民币(1.82亿美元)[13] - 销售和营销费用同比减少12.8%,为2,290万人民币(320万美元)[15] - 研发成本为500万人民币(70万美元)[17] - 净利润为2.25亿元人民币(3110万美元),同比减少375.3万人民币[22] - 调整后的EBITDA边际(非GAAP)为50.0%[24] - GDS HOLDINGS LIMITED 2023年第二季度调整后毛利为13.2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约8.9%[57] - GDS HOLDINGS LIMITED 2023年第二季度调整后EBITDA为12.35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约9.3%[58] 数据中心发展 - 2023年第二季度总面积承诺和预承诺的客户增加了4,050平方米,达到63.7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4%[5] - 2023年第二季度末,数据中心资源面积为531,216平方米,同比增长5.3%[28] - 2023年第二季度末,在建面积为196,702平方米,同比增长20.6%[29] - 在服务面积的承诺率为92.4%,在建面积的预承诺率为74.8%[31] - 2023年第二季度末,现有面积利用率为72.1%[33] - 新加坡政府选中公司为新加坡提供约80兆瓦的新数据中心容量[35] - 公司为中国和东南亚主要经济中心开发和运营高性能数据中心[49] 财务展望 - 公司确认2023年全年总收入为99.4 - 103.2亿元人民币,调整后的EBITDA为44.3 - 46亿元人民币,资本支出约为75亿元人民币[36] 公司股权结构 - 公司采用加权投票权结构,截至2023年6月30日,黄伟先生持有公司43590336股B类普通股[59] - B类普通股可在特定情况下自动转换为A类普通股,一旦全部转换,公司将发行43590336股A类普通股[61] GDS控股有限公司财务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GDS控股有限公司总资产达到10,626,308美元[52] - 2023年6月30日,GDS控股有限公司净营收为2,472,020美元,同比增长[53] - GDS控股有限公司在2023年6月30日的净亏损为225,306美元[53] - GDS控股有限公司在2023年6月30日的每股亏损为0.16美元[54] - 2023年6月30日,GDS控股有限公司综合亏损为536,298美元[55] - 2023年6月30日,GDS控股有限公司现金及受限现金净减少为2,088,047美元[56]
万国数据(09698)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04 20:56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一家开曼群岛控股公司,通过併表VIE及其子公司在中国运营绝大多数业务,VIE及其子公司贡献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95.0%、96.1%及96.1%[3] - 公司与併表VIE及其股东签订了股权质押协议、股东表决权委托协议、独家技术许可及服务协议、知识产权许可协议、独家转股期权协议及借款协议[4] - 公司依赖合同安排控制併表VIE的业务运营,但这些合同安排在提供对併表VIE的控制权方面未必如直接所有权一般有效,可能对公司的业务产生重大不利影响[5] 风险和法律法规 - 公司面临着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各种风险和不确定因素[8] - 公司的业务主要在中国运营,需要遵守复杂且不断变化的中国法律法规[8] - 公司可能面临着境外发售的监管批准、反垄断监管行动以及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监管及保护相关的风险[8] 财务状况 - 公司的现金流主要通过子公司和併表VIE及其子公司开展业务,向股东支付股息和偿还债务的能力取决于子公司支付的股息[11] - 公司在中国成立的子公司及VIE及其子公司在向公司支付股息或转让其任何净资产方面受到限制,受限制的净资产为人民币24,955.7百万元(3,618.2百万美元)[12] - 公司根据中国法律只能通过注资或公司间贷款向中国子公司提供资金,且需符合政府登记及审批要求[13] 数据中心业务 - 公司是中国内地及香港领先的高性能数据中心开发商和运营商[22] - 公司为830名客户提供服务,包括中、全球超大型的雲服務提供商和大型互聯網公司、金融機構、電信運營商和IT服務提供商[31] - 公司的淨收入由2020年的人民幣5,739.0百萬元增长至2021年的人民幣7,818.7百萬元,增长36.2%,并增长至2022年的人民幣9,325.6百萬元(1,352.1百萬美元),增长19.3%[33] 节能和环保 - 公司2022年超过35%的电力消耗来自可再生能源[131] - 公司自主开发的IT负载率达到30%或以上的数据中心的平均PUE为1.29[131] - 公司自主开发的34个数据中心均已获得国内和全球领先机构颁发的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认证[131]
GDS(GDS) - 2022 Q4 - Annual Report
2023-04-04 00:00
公司业务运营 - 公司通过合同安排控制了中国的业务运营[20] - 公司通过资本注入或提供子公司间贷款来支持非-VIE子公司[25] - 公司必须通过资本注入或子公司间贷款向中国的子公司提供资金[24] - 公司在中国经营需获得相关许可和批准,未来可能需要额外的许可、批准或申报[30] - 公司的净收入高度依赖少数客户,任何一个主要客户的损失或业务大幅减少都可能对财务状况和业绩产生不利影响[35] - 公司的合同安排可能导致对我们产生不利的税务后果[37] - 公司的ADS和A类普通股的交易价格可能会波动,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39] - 数据中心容量或托管服务需求减缓可能对公司产生重大不利影响[40] - 数据中心市场、客户所在行业或对云计算的需求不利发展可能导致对公司的重大不利影响[41]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在2021年和2022年的净收入分别增长了36.2%和19.3%[4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共的债务为人民币42,891.0百万元(美元6,218.6百万),包括借款、融资租赁和可转换债券[57] - 债务可能导致难以履行债务义务,增加违约风险,影响公司正常经营[57] - 中国贷款市场利率和美联储federal funds rate的提高可能显著增加公司的借款成本[60] - 公司的数据中心融资安排存在偿还风险,可能影响公司的现金流和财务状况[62] - 公司可能需要额外资本满足未来资金需求,可能影响公司财务状况并导致股东进一步稀释[66] - 公司的建设、开发和运营数据中心的成本巨大,可能会影响业务扩张和未来前景[55] 公司风险 - COVID-19大流行可能会对公司业务、运营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75] - 出口管制和经济或贸易制裁可能使公司受到监管调查或其他行动的影响,并可能限制公司向某些客户销售的能力,从而对竞争力和业务运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44] - 美国政府对中国技术公司实施出口管制、经济制裁或其他贸易限制,可能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和运营结果产生重大不利影响[145] - 美国政府对涉嫌支持新疆少数民族监控和军事应用的中国技术公司实施制裁,可能对公司的业务产生负面影响[148] - 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可能导致中美之间贸易、技术甚至金融“脱钩”趋势加剧,可能对公司业务运营和运营结果产生负面影响[152] 公司扩张风险 - 公司在新市场的扩张还可能面临的风险包括:在新市场建立和扩大数据中心基金的能力可能会对公司业务、运营结果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206] - 公司计划建立数据中心基金,但面临多项挑战,包括复杂的结构要求、竞争激烈的基金管理业务、吸引和保留投资者的挑战[208] - 若公司无法成功建立和管理数据中心基金,可能会对业务、运营结果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不利影响[209]
GDS(GDS) - 2022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3-03-15 23:51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19%,调整后EBITDA同比增长15% [6] - 2022年第四季度服务收入环比增长1.5%,调整后EBITDA环比下降0.2% [15] - 2022年全年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9.2%,调整后EBITDA同比增长14.5% [15] - 2022年第四季度每平方米月服务收入为人民币2,194元,环比下降1.9% [18] - 2022年调整后毛利率为51.2%,低于2021年的53.3%,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45.6%,低于2021年的47.5% [18] - 2023年预计总收入为人民币99.4亿至103.2亿元,同比增长6.6%至10.7%,调整后EBITDA为人民币44.3亿至46亿元,同比增长4.2%至8.2% [26]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新增净预订面积为74,000平方米(178兆瓦),主要来自中国一线城市的有机数据中心开发 [7] - 2022年新增净利用面积为51,000平方米,其中29,000平方米来自一线城市,22,000平方米来自B-O-T项目 [16] - 2023年预计新增净利用面积为50,000平方米,与2022年持平 [16] - 2022年大型互联网公司占新增预订的63%,而2020年仅为23%,企业和金融客户平均占新增预订的20% [9]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在中国一线市场新增净预订面积为74,000平方米,国际市场的贡献显著 [7] - 2022年在中国一线市场新增净利用面积为29,000平方米,B-O-T项目贡献22,000平方米 [16] - 2023年计划在中国大陆新增33,500平方米,国际市场新增24,500平方米 [11] - 公司在东南亚的Johor和Batam市场取得显著进展,预计Johor的订单将达到近100兆瓦 [14]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战略聚焦于跟随客户需求,特别是在中国一线城市和国际市场 [7] - 公司计划缩短从投资到客户入驻的时间,并减少资本支出 [11] - 公司在中国大陆拥有超过300,000平方米的土地储备,支持未来多年的需求 [11] - 国际扩张是公司的第二增长引擎,特别是在香港和东南亚市场 [14] - 公司通过预制产品和超大规模开发能力,加速交付并建立市场领先地位 [13]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管理层对2023年的复苏持乐观态度,预计客户业务回升将迅速传导至公司 [6] - 管理层认为AI和其他新技术将推动需求增长,同时中国一线城市的数据中心供应将更加紧张 [7] - 管理层预计2023年下半年客户入驻率将显著提升,为2024年的增长奠定基础 [17] - 管理层认为国际业务的EBITDA将在2025年达到13%的利润率 [50]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2022年在中国大陆的有机资本支出为人民币58亿元,国际资本支出为人民币20亿元,收购资本支出为人民币35亿元 [20] - 2023年预计总资本支出为人民币75亿元,其中中国大陆为人民币35亿元,国际为人民币40亿元 [20] - 公司计划通过项目债务和资产货币化来填补2023年人民币22亿元的负自由现金流缺口 [24] - 公司计划在2023年通过资本回收实现人民币10亿至20亿元的资金回笼 [54]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东南亚市场的开发挑战和需求前景 - 公司认为新加坡市场的需求将溢出到Johor和Batam,Johor的开发速度较快,Batam预计将在一年后跟进 [30][31][32] - 公司对Johor和Batam的市场前景持乐观态度,认为这两个市场将成为东南亚的重要数据中心枢纽 [31][32] 问题: 中国市场的服务器供应链和需求恢复 - 公司认为中国市场的需求正在恢复,特别是大型互联网和云服务提供商 [35] - 公司对一线市场的订单资源充满信心,预计2023年将轻松售出库存 [36] 问题: 云服务和互联网公司的需求恢复时间 - 公司预计云服务提供商的需求将在未来几个季度恢复,但目前的入驻速度仍保持中性 [39][40] - 公司预计2023年的新增预订面积为75,000平方米,主要来自互联网和企业客户 [39] 问题: 国际业务对EBITDA的影响 - 公司预计2023年国际业务的EBITDA为负人民币1亿元,2025年将达到13%的利润率 [50][68] 问题: 资本回收和资产货币化的市场前景 - 公司计划在2023年通过资本回收实现人民币10亿至20亿元的资金回笼,并预计未来几年的需求将增加 [54][55] - 公司对中国的REIT市场持乐观态度,认为数据中心资产将吸引大量投资者 [56] 问题: AI技术对数据中心需求的影响 - 公司认为AI技术将推动新一轮需求增长,特别是高功率密度的数据中心 [59] - 公司预计AI数据中心的外包将成为趋势,因为自建高功率密度数据中心的难度较大 [59] 问题: 2023年的交付计划和EBITDA增长 - 公司预计2023年85%的交付将在下半年完成,主要受客户需求和建设进度的影响 [63] - 公司预计2023年国际业务的收入占比为1.7% [68]
GDS(GDS) - 2022 Q4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3-03-15 20:06
业绩总结 - 2022财年总收入同比增长19.3%,达到人民币93.256亿元(约合13.521亿美元)[5] - 2022财年调整后EBITDA同比增长14.8%,达到人民币42.514亿元(约合6.164亿美元)[5] - 2022年第四季度总收入同比增长9.9%,达到人民币24.040亿元(约合3.486亿美元)[6] - 2022年第四季度调整后EBITDA同比增长4.3%,达到人民币10.715亿元(约合1.553亿美元)[6] - 2022年全年服务收入为9,317,891万元,同比增长19.2%[32] - 2022年第四季度服务收入为2,404,034万元,同比增长10.0%[32] - 2022年全年净收入为9,325,631万元,同比增长19.3%[86] - 2022年第四季度净收入为2,367,593万元,同比下降1.5%[86] 用户数据 - 2022财年新增客户承诺净面积为73,894平方米,或178 MW[5] - 2022财年总承诺面积同比增长13.3%,达到630,716平方米,或1,413 MW[5] - 2022年第四季度新增客户承诺净面积为12,347平方米,或26.9 MW[6] - 公司的承诺率为95.5%,预承诺率为71.5%[66] - 前五大客户在2022年第四季度的总承诺面积中占比为37.7%(客户1)和14.6%(客户2)[80] 财务状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的总贷款为27,142.0百万人民币,较2021年增长了12.0%[4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的总债务为42,890.9百万人民币,较2021年增长了19.7%[4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的现金余额为8,608.1百万人民币,较2021年下降了13.6%[42] - 2022财年的净债务与调整后EBITDA比率为8.0倍,较2021财年的6.3倍有所上升[43] - 2022财年的利息覆盖率为2.30,较2021财年的2.31略有下降[43] 未来展望 - 2023财年总收入指导为9,940至10,320百万人民币,预计同比增长6.6%至10.7%[48] - 2023财年调整后EBITDA指导为4,430至4,600百万人民币,预计同比增长4.2%至8.2%[48] - 2023财年资本支出预计为7,500百万人民币,较2022财年下降33.5%[48] - 2022年至2026年,预计新增IT电力容量为3,140 MW[24] 成本与费用 - 2022年第四季度成本为1,916,000万元,同比增长12.7%[32] - 2022年第四季度调整后的毛利率为50.9%,较去年同期下降1.6个百分点[32] - 2022年全年调整后的毛利率为51.2%,较去年下降2.1个百分点[32] - 2022年第四季度SG&A费用为338,985万元,同比下降2.0%[32] 现金流与投资 - 2022年12月31日的净现金流入为1,803,701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增长了11.3%[88] - 2022年12月31日的投资活动净现金流出为(2,130,961)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减少了21.9%[88] - 2022年12月31日的融资活动净现金流入为4,610,815千元人民币,较2021年增长了233.5%[88] 负面信息 - 2022年全年净亏损为1,266,118人民币,较2021年增加6.3%[86] - 2022年第四季度净亏损为177,895人民币,较2021年减少43%[86] - 2022年第四季度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116天,较2021年增加24.7%[85] - 2022年第四季度总应付账款天数为132天,较2021年增加6.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