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通达网络(09878)

搜索文档
产销一体+自有品牌,汇通达网络(9878.HK)家居产业发展觅得“加速器”
财富在线· 2025-08-22 12:07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产销一体与自有品牌战略在家居赛道实现产业升级 带动毛利率显著提升并推动全链路降本提效 [1][3][5][7] 产业升级战略 - 2018年起发展多行业产业互联网模式 2024年启动家居产业升级聚焦产销一体与自有品牌 [3] - 升级模式被称作"二段跳" 带来行业影响力提升和倍增式毛利率增幅 [3] - 自有品牌家居产品毛利率达过去代理或合作品牌2倍以上 [3] - 通过AI+战略以数字化推动工厂研产销全链路效率提升 [7] 产销一体模式 - 采用b2F模式实现订单驱动生产 以需定采减少废料和运输成本 [3][5] - 上游源头定制尺寸 推动上下游全链路降本提效 [5] - 为头部电商平台自有品牌及知名家居品牌提供原材料或代工服务 [7] - 一张水性漆橡木床市场零售价比成名品牌便宜10%-15% [5] 自有品牌发展 - 旗下拥有林间雀、家有品致等自有家居品牌 [7] - 凭借板材和实木家具研发生产优势打通头部线上电商平台 [3] - 成功打造多款火爆全网畅销单品 [1][3] - 产品通过自身会员店网络、电商及第三方线下渠道销售 [7] 渠道拓展 - 搭建线上线下一体化全渠道销售通路 [1] - 参与多地政府推动的下乡和消费补贴活动 [7] - 工厂获得更稳定订单 电商平台增加畅销产品 [5]
从“小店”到“工厂”,南京“新”中有“数”
南京日报· 2025-08-22 07:42
公司业务发展 - 汇通达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五大AI系列产品覆盖门店经营、商城运营、私域营销、同城零售等场景[2] - 公司与阿里云达成全栈AI全面合作聚焦智慧零售、会员运营、智慧供应链等领域打造下沉市场AI+数字化解决方案[2] - 公司通过线上线下工具培训新农商并通过共建品牌、直播电商培训帮助农户数字化销售农产品[2] 技术平台与产品 - 汇通达千橙云大模型源自玄武大模型工厂该工厂聚焦人工智能创新研发、算力服务、模型开发与运营等环节[3] - 玄武大模型工厂已推出12个行业大模型包括公证服务、能源预测、算电协同等其中一半通过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3] - 工厂采用流程化开发工具链平台支持行业数据与大模型快速融合实现高迭代速度支持千行百业[3] 算力基础设施 - 玄武大模型工厂建立原创算力调度平台连接全国多地算力资源实现高低时延、远近结合的算力供给[3] - 大模型训练、推理消耗算力较上一代小模型呈指数级增长[3] 应用案例与效率 - 城市安全多模态大模型融合图像、语言、视频等多模态信息无需单独开发算法通过自然语言定义场景即可实现监测如检测道路积水并报警[4] - 该模型可支撑超20种城市安全应用团队不到10人仅用三个多月完成开发[4] 区域扩展计划 - 玄武大模型工厂计划未来一两年内在江苏其他地市复制两到三个类似模式实现多点开花并将能力外溢给合作伙伴助力产业升级[4]
汇通达网络 + 掌门人传媒:共拓“线上+线下”融合新生态
财富在线· 2025-08-18 18:05
战略合作签约 - 汇通达网络与掌门人传媒集团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成立河南掌汇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2] - 合作涵盖品牌打造、产品开发、渠道融合等多个维度 [2] 掌门人传媒集团背景 - 集团深耕广告营销服务和品牌线上运营领域十余年,定位为"专业精准+品效合一"的互联网内容生产与经营者 [4] - 中国第一批成功转型全域MCN的企业之一,在互联网内容生产与经营领域占据领先地位 [4] - 旗下拥有20多个成熟自营品牌,覆盖化妆品、服饰、餐饮、宠物、家电等六大核心领域 [4] - 已构建涵盖产品开发、生产、营销、销售全链条的高效产业体系 [4] 合作战略意义 - 双方将通过优势资源深度整合提升影响力,实现多维度、高效率的供应链协同创新 [4] - 合作涉及产品合作、广告业务、自有品牌共建等多个方面 [6] - 汇通达将融合其平台网点能力与掌门人的内容营销及品牌运营能力 [6] - 共同探索新零售环境下供应链创新模式,重点开拓下沉市场增长空间 [6]
汇通达网络(09878.HK)拟8月28日举行董事会会议批准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8 17:58
公司财务安排 - 董事会会议将于2025年8月28日举行 [1] - 会议将审议批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及其发布 [1] - 会议将考虑建议派发中期股息(如有) [1]
汇通达网络(09878) - 董事会会议日期

2025-08-18 17:52
公司信息 - 公司为汇通达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号9878[2] - 公告日期董事会成员包括董事长汪建国等[4] 董事会会议 - 董事会会议将于2025年8月28日举行[3] - 会议将考虑及批准公司2025年上半年中期业绩及其发布[3] - 会议将考虑建议派发中期股息(如有)[3]
乡镇夫妻店,“AI员工”来帮忙
财富在线· 2025-08-15 12:38
公司AI战略与产品 - 公司全面启动AI战略 构建AI+产业赋能下沉市场新模式业态[3][5] - 公司发布五大AI系列产品 包括捷采 速销 即答 快活 闪售 其中速销类产品聚焦门店经营赋能[5] - 自主研发千橙云AI智能大模型于今年4月正式发布 5月初完成国家备案[8] 产品功能与应用效果 - 千橙AI超级店长APP已上线9款AI助手 覆盖采购到销售全流程 包括设计助手 促销活动助手 进货助手等[5][7][8] - 智能进货助手可根据品牌 价位 功率 数量等要求即时生成进货计划并支持一键下单[7] - 大模型服务量日均超2000次 二季度以来河南济源 江苏丹阳等地手机通讯会员店销量实现倍增[8] 技术研发与合作伙伴 - 2023年起启动训练垂直大模型 通过5万多场门店活动案例进行小样本精准训练[8] - 采用多模态语音交互和导购数字人智能讲解提升用户体验 并通过用户反馈更新训练语料[8] - 今年8月与阿里云达成全栈AI全面合作 聚焦智慧零售 会员运营 智慧供应链等领域[8] 市场覆盖与行业地位 - 业务覆盖全国21省 拥有24.8万家会员店[3] - 在下沉市场to b服务行业中规模排名第一[3] - 持续放大供应链+AI飞轮效应 打造数智化赋能的AI产业路由器[9]
智通港股通占比异动统计|8月13日
智通财经· 2025-08-13 08:50
港股通持股变动总体情况 - 港股通资金在单日、5日和20日周期内出现显著调仓换股行为 涉及科技、医药、新能源及传统制造业等多个行业 [1][2] 单日持股占比增幅最大公司 - 龙蟠科技持股占比增加3.25%至46.51% 位列增幅榜首 [1] - 德林控股持股占比增加2.51%至25.62% 位列增幅第二 [1] - 匯通达网络持股占比增加2.39%至29.81% 位列增幅第三 [1] 单日持股占比降幅最大公司 - 凯莱英持股占比减少3.38%至47.22% 位列降幅榜首 [1] - 东阳光药持股占比减少1.55%至51.49% 位列降幅第二 [1] - 阜博集团持股占比减少1.26%至34.52% 位列降幅第三 [1] 5日周期持股占比增幅显著公司 - 长飞光纤光缆持股占比增加7.59%至53.37% 位列5日增幅榜首 [1] - 德林控股持股占比增加7.29%至25.62% 延续强势表现 [1] - 美中嘉和持股占比增加3.93%至36.39% 位列增幅第三 [1] 5日周期持股占比降幅显著公司 - 恆生中国企业ETF持股占比大幅减少16.55%至2.47% 遭遇最大幅度减持 [1] - 宜搜科技持股占比减少8.76%至48.62% 位列减持榜第二 [1] - 盈富基金持股占比减少6.77%至2.41% 位列减持榜第三 [1] 20日周期持股变动突出公司 - 长飞光纤光缆持股占比累计增加24.95%至53.37% 显示长期资金持续流入 [1] - 昊天国际建投持股占比增加15.74%至57.30% 位列20日增幅第二 [1] - 马可数字科技持股占比减少9.39%至43.00% 成为20日周期减持幅度最大公司 [2] 重点行业资金流向 - 生物医药板块出现分化 君实生物持股增加而凯莱英、药明系遭遇减持 [1] - 新能源板块中天齐鋰业获增持而金风科技被减持 [1] - 传统制造业如东方电气获13.06%大幅增持 重庆钢铁则遭7.74%减持 [1][2]
汇通达网络(9878.HK):全面携手阿里云扩大AI 应用优势,价值重估可期
格隆汇· 2025-08-11 13:13
AI领域发展 - 2025年被业内普遍认为是AI应用爆发的元年 AI Agent成为重点发力方向 [1] - AI应用板块持续受市场关注 存在未被充分挖掘的投资机会如下沉市场AI Agent生态标的汇通达 [1] 汇通达与阿里云合作 - 公司全面接入阿里云通义千问大模型 为下沉市场零售门店打造"小店大模型智能体"和"AI销售智能体" [3] - 阿里云将提供云计算资源 高性能算力及解决方案架构师支持公司Agent开发 [3] - 双方将基于羚羊数据平台深度合作 激活下沉市场消费增量 [3] - 合作将加速下沉市场数字化进程 提升公司业务规模和市场地位 [3] 公司AI战略布局 - AI+战略涵盖"AI+产业平台""AI+SaaS""AI+智能终端"三大工程 打造低门槛高效能应用体系 [6] - 推出"千橙F2B2C全渠道业务系统"实现全链路数据打通和AI赋能 [6] - "千橙AI超级店长"提供全场景AI员工功能 如商品智能推荐 文生图和视频等 [6] - 618期间会员店通过AI赋能参与大促 一键生成商品海报吸引到店消费 [7] 下沉市场机遇 - 下沉零售市场存在20万亿规模 大量小b群体需要数智化解决方案 [8] - 乡镇商户面临数字化能力断层 公司简单全面的解决方案适配性强 [10] - 零售行业呈现消费者线下回归趋势 前6个月实物电商零售额占比24.9% 较2024年26.8%下降 [12] - 折扣店 即时零售等新业态快速发展 线上线下价格营销差异缩小 [12] 公司价值逻辑 - 推动"平台赋能→门店提效→用户扩容"飞轮转动 优化成本结构提升效率 [9] - 解决方案带来"数智基建"范式创新 重构下沉市场供需匹配机制 [10] - 产业效率提升将释放下沉市场消费潜力 支持乡村振兴产生社会价值 [10] - AI应用方案有望成为下沉零售市场基础设施 推动产业数智化转型 [14]
6只股近一个月首次上榜港股通成交活跃榜
证券时报网· 2025-08-08 21:44
港股通成交活跃股概况 - 8月8日港股通成交活跃股合计成交337.57亿港元,占当日港股通成交金额的27.32%,净买入金额16.14亿港元 [1] - 中芯国际成交额居首,达110.74亿港元,其次是阿里巴巴-W(38.87亿港元)和小米集团-W(38.00亿港元) [1] - 近一个月上榜次数最多的是阿里巴巴-W和腾讯控股,均上榜23次 [1] 首次上榜个股表现 - 和黄医药、南京熊猫电子股份、东方甄选、阜博集团、再鼎医药、汇通达网络为近一个月首次上榜 [1][2] - 和黄医药成交额9.58亿港元,净卖出1.58亿港元,收盘下跌15.99% [2] -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成交额10.75亿港元,净卖出0.25亿港元,收盘下跌10.40% [2] - 东方甄选成交额10.24亿港元,净买入0.56亿港元,收盘上涨12.32% [2] - 阜博集团成交额7.47亿港元,净买入0.31亿港元,收盘上涨18.36% [2] - 再鼎医药成交额7.68亿港元,净买入2.17亿港元,收盘下跌10.47% [2] - 汇通达网络成交额17.58亿港元,净买入0.76亿港元,收盘上涨26.90% [2] 其他活跃股数据 - 腾讯控股成交额31.30亿港元,净买入1.05亿港元,收盘下跌1.06% [2] - 康方生物成交额8.93亿港元,净买入2.02亿港元,收盘上涨1.91% [2] - 盈富基金成交额7.29亿港元,净买入6.84亿港元,收盘下跌0.70% [2] - 石药集团成交额10.75亿港元,净卖出1.33亿港元,收盘上涨5.99% [2] - 华虹半导体成交额11.25亿港元,净卖出3.36亿港元,收盘下跌1.74% [2]
智通港股通活跃成交|8月8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08 19:16
沪港通(南向)成交情况 - 中芯国际(00981)以66.68亿元成交额位居首位,净买入额+2.13亿元 [1] - 阿里巴巴-W(09988)成交额25.41亿元,净买入额+3.98亿元 [1] - 小米集团-W(01810)成交额22.86亿元,净买入额+5.47亿元 [1] - 腾讯控股(00700)成交额19.16亿元,净买入额+4.24亿元 [1] - 汇通达网络(09878)成交额17.58亿元,净买入额+7583.01万元 [1] - 华虹半导体(01347)成交额11.25亿元,净卖出额-3.36亿元 [1] -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00553)成交额10.75亿元,净卖出额-2524.05万元 [1] - 石药集团(01093)成交额10.75亿元,净卖出额-1.33亿元 [1] - 东方甄选(01797)成交额10.24亿元,净买入额+5557.01万元 [1] - 晶泰控股(02228)成交额9.56亿元,净买入额+4462.41万元 [1] 深港通(南向)成交情况 - 中芯国际(00981)以44.06亿元成交额位居首位,净卖出额-6.39亿元 [1] - 小米集团-W(01810)成交额15.14亿元,净卖出额-7446.69万元 [1] - 阿里巴巴-W(09988)成交额13.46亿元,净买入额+3.33亿元 [1] - 腾讯控股(00700)成交额12.14亿元,净卖出额-3.19亿元 [1] - 和黄医药(00013)成交额9.58亿元,净卖出额-1.58亿元 [1] - 康方生物(09926)成交额8.93亿元,净买入额+2.02亿元 [1] - 再鼎医药(09688)成交额7.68亿元,净买入额+2.17亿元 [1] - 信达生物(01801)成交额7.59亿元,净买入额+7453.49万元 [1] - 阜博集团(03738)成交额7.47亿元,净买入额+3148.72万元 [1] - 盈富基金(02800)成交额7.29亿元,净买入额+6.84亿元 [1] 综合成交排名 - 中芯国际在沪港通和深港通均位居成交额首位,合计成交110.74亿元 [1] - 阿里巴巴在沪港通和深港通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三,合计成交38.87亿元 [1] - 小米集团在沪港通和深港通分别排名第三和第二,合计成交38.00亿元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