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汇通达网络(09878)
icon
搜索文档
2023年业绩点评:主动优化业务结构,利润率有所提升
东吴证券· 2024-04-03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824亿元,同比增长0.4%[1] - 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4.48亿元,同比增长41.7%[1] - 公司2023年经营性现金流为4.71亿元,同比增长80%[1] - 公司2023年毛利率为3.3%,同比增长0.1pct;销售净利率为0.8%,同比增长0.1pct[1] - 公司2023年交易业务收入达816.18亿元,同比增长0.5%;毛利率为2.5%,同比增长0.2pct[1] - 公司2023年服务板块收入分别为5.62亿元和0.93亿元,同比增长5.3%和下降64.5%[1] 用户数据 - 公司2023年订阅用户总数为13.2万人,同比增长15.6%;付费用户数为4.81万人,同比增长61.4%[1] 未来展望 - 公司下调了2024~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新增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期为9.8亿元[1] - 公司维持“买入”评级,预计2024~26年同比增长35%/30%/25%[1] 市场扩张和并购 - 会员店开拓及新业务不及预期,可能导致风险增加[2] - 终端消费需求下降可能对业务产生负面影响[2] - 行业竞争加剧可能对公司市场份额造成挑战[2]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海外公司点评显示,2026年预计营业收入将达到950.78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增长15.4%[3] - 预测2026年每股净资产将达到23.36元人民币,较2023年增长38.5%[3] - 预计2026年ROE将达到9.68%,较2023年增长3.91个百分点[3]
2023年报点评:优化品类结构,盈利稳定增长
华创证券· 2024-03-31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824.3亿元,同比增长0.4%[1] - 公司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5亿元,同比增长41.7%[1] - 公司交易业务板块实现收入816.2亿元,同比增长0.5%,其中消费电子收入增长19%[1] - 公司注册会员零售门店达23.7万家,同比增长15.0%[1] - 公司SaaS+订阅用户数达13.2万,同比增长15.6%[1] 未来展望 - 公司下调24-25年收入预测至840/863亿元,新增26年收入预测885亿元[3] - 预计24-25年归母净利润5.8/7.5亿元,新增26年利润预测9.5亿元[3] - 给予24年目标市值193亿港元,对应目标价34港元,维持“推荐”评级[3] - 经济增长不及预期、消费信心下滑、竞争加剧为风险提示[3]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汇通达网络2023年营业总收入预计将在88,505百万元左右[4] - 预计2026年EPS(摊薄)将达到1.69元[4] - 2023年至2026年间,经调整归属普通股东净利润增长率将保持在26.6%至56.1%之间[4] 市场扩张和并购 - 公司向494名员工授予约484万股受限制股份,激励对象为核心骨干[2] - 公司向259名选定持有人授予415.7万股,解锁条件为2026年归母净利润同比2023年增幅超过100%[2] 其他新策略 - 公司的估值比率P/E从34.9逐年下降至16.5,P/B从2.0逐年下降至1.5,显示出投资价值逐渐增加[1] - 公司的研究团队成员具备丰富的金融背景和经验,为公司提供专业的研究和分析支持[5][6][7][8][9][10] - 汇通达网络(09878.HK)2023年报点评[11]
2023年财报点评:业务调整期营收承压,利润保持稳健增长
国海证券· 2024-03-30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824.3亿元,毛利润27.4亿元,净利润7.0亿元,归母净利润4.5亿元,净利润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25%和41.7%[1] - 公司2023年交易业务板块收入816.18亿元,自营业务收入增长0.5%至816.16亿元,主要受益于与行业头部品牌合作带动消费电子品类收入增长[3] - 公司2023年服务业务板块收入6.5亿元,其中门店SaaS+订阅业务收入5.6亿元,SaaS+付费用户增长61.4%,服务业务毛利率同比提高13%[5] 未来展望 - 公司下调了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855/906/95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8/6.9/8.5亿元,对应摊薄EPS为1.0/1.2/1.5元[8] - 维持“买入”评级,给予2023年汇通达合计目标市值184亿元,对应目标价33元人民币/36港元[8] 股票信息 - 证券代码为09878,股价为30.65港元,投资评级为买入[11] 财务数据 - 2023年ROE为6%,2024年预计为7%,2025年预计为8%,2026年预计为9%[11] - 2023年EPS为0.80港元,2024年预计为1.03港元,2025年预计为1.23港元,2026年预计为1.51港元[11] - 2023年P/E为41.64,2024年预计为32.49,2025年预计为27.04,2026年预计为22.07[11] - 2023年销售净利率为1%,2024年预计为1%,2025年预计为1%,2026年预计为1%[11] - 2023年营业收入为82433百万元,2024年预计为85500百万元,2025年预计为90571百万元,2026年预计为95556百万元[11] - 2023年净利润为697百万元,2024年预计为833百万元,2025年预计为964百万元,2026年预计为1135百万元[11] - 2023年资产负债率为67%,2024年预计为69%,2025年预计为68%,2026年预计为69%[11] - 2023年流动比为1.42,2024年预计为1.38,2025年预计为1.38,2026年预计为1.39[11] - 2023年现金净增加额为-289百万元,2024年预计为-101百万元,2025年预计为265百万元,2026年预计为398百万元[11]
下沉消费显韧性,经营稳增提质
国金证券· 2024-03-29 00:00
业绩总结 - 公司2023年营收为824.3亿元,同比增长0.4%[1] - 公司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4.48亿元,同比增长41.7%[1] - 公司2023年消费电子产品板块同比增长19%,表现最优[2] - 公司2023年SaaS+订阅用户总数同比增长15.6%,付费会员零售门店同比增长61.4%[2] - 公司2023年毛利率为3.3%,各板块毛利率均有提升[2] - 公司2024-2026年预测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76亿元、7.40亿元、8.79亿元,给予“买入”评级[2] 未来展望 - 2026年主营业务收入预计达到1073.26亿元,增长率为8.6%[4] - 2026年净利润预计达到119亿元,较2025年增长18.79%[4] - 2026年每股净资产预计为17.72元,较2025年增长8.56%[4] - 2026年净资产收益率预计为8.82%,较2025年增长0.68%[4] - 2026年总资产收益率预计为2.38%,较2025年增长0.21%[4] 风险提示 - 宏观消费修复不及预期及市场需求变化风险是公司面临的风险之一[3] 报告信息 - 报告内容为国金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提供金融市场分析和策略建议[8] - 报告仅供符合条件的高风险评级投资者使用,不考虑个别客户特殊状况,收件人需保持独立判断[9] - 报告包含国金证券的联系方式,分布于上海、北京和深圳,提供电话和邮箱信息[10]
2024年业务健康度调整影响业绩增长;下调至中性
交银国际证券· 2024-03-29 00:00
业绩总结 - 汇通达网络2023年业绩受业务调整影响,收入增长低于预期,利润低于预期9%[1] - 公司预计2024年收入/利润增长率为4%/30%[1] - 汇通达网络2023年总收入为82433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0.4%[3] - 2024年预计总收入将达到85327百万人民币,2025年和2026年分别为89566百万人民币和94296百万人民币[3] - 汇通达网络的ROIC在过去几年稳步增长,从7.3%增长到10.0%[1] 股票评级 - 汇通达网络(9878 HK)的目标价为30.00至64.00港元,评级为中性[4] - 交银国际对互联网和教育行业的覆盖公司给出了买入和中性评级,潜在涨幅在2.8%至69.5%之间[4] - 百度、腾讯音乐、拼多多等公司被评为买入,潜在涨幅在12.5%至54.3%之间[4] - 阅文集团、腾讯控股、网易等公司被评为买入,潜在涨幅在10.9%至30.2%之间[4] - 途虎、京东物流、同程旅行等公司被评为买入,潜在涨幅在16.2%至69.5%之间[4] 财务数据 - 公司的股东权益在过去五年内持续增长,从7955亿到12422亿[1] - 公司的流动比率在过去五年内保持稳定在1.4至1.6之间[1] - 存货周转天数在过去五年内有所波动,但整体保持在较低水平[1]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在过去五年内有所下降,从13.1天降至12.0天[1] 报告提示 - 报告提醒收取者需遵守限制条件,否则可能构成法律违反[11] - 本报告为高度机密,只供交银国际证券客户阅览,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分发[12] - 交银国际证券及其关联方可能持有本报告内所述公司的证券,可能存在利益冲突[13] - 报告提醒投资者本报告并非包含所有所需信息,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14] - 本报告仅供一般性数据阅览,不构成投资建议,不考虑特定收取者的投资目标[15]
汇通达网络(09878)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7 20:07
财务表现 - 2023年度收入为82,432,520千元,同比增长0.4%[2] - 2023年度毛利为2,739,724千元,同比增长5.9%[2] - 2023年度經營利潤为794,013千元,同比增长11.1%[2] - 2023年度年内盈利为697,299千元,同比增长25.0%[2] - 2023年度本公司股權持有人應佔盈利为448,275千元,同比增长41.7%[2] - 2023年度SaaS+訂閱用戶總數为131,810,同比增长15.6%[2] - 2023年度付費SaaS+用戶为48,069,同比增长61.4%[2] - 公司持续推动与头部品牌合作,加快自有品牌建设和产销一体化推进[4] - 公司累计注册会员零售门店总数突破23.7万家,同比增长15.0%,交易活跃会员零售门店超9万家,同比增长19.1%[5] - 公司持续提升数字化能力,完善各行业技术产品体系建设,独立部署AI大模型服务能力,支撑多场景应用[6] - 公司交易业务板块收入主要分为消费电子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家用电器、交通出行、家居建材及酒水饮料六大行业,其中消费电子产品增长较快[11] - 公司根据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向员工授予股份单位,以激励核心团队成员,确保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净利润同比增幅不低于30%[8] - 门店SaaS+订阅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5.3%,商家解决方案下降64.5%[13] - 毛利率由2022年的3.2%增至2023年的3.3%[14] - 销售及营销开支占收入比率基本持平,增长1.8%[15]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由2022年的人民币401.3百万元减少6.8%至2023年的人民币373.8百万元[16] - 研发成本由2022年的人民币113.2百万元下降17.4%至2023年的人民币93.5百万元[17]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损失由2022年的人民币220.5百万元增长24.7%至2023年的人民币274.9百万元[19] - 财务收入/(成本)净额由2022年的净支出人民币60.7百万元转为2023年的净收入人民币3.8百万元[22] - 所得税开支上升,2023年为人民币99.7百万元,增长3.6%[24] - 本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盈利2023年增长41.7%,为人民币448.3百万元[25] - 經調整淨利潤2023年为人民币697.3百万元,增长7.3%[26] - 經調整本公司股權持有人應佔淨利潤2023年增长9.8%,为人民币448.3百万元[27] - 2023年公司收入为824,325.2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0.4%[40] - 2023年公司毛利为27,397.2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5.8%[40] - 2023年公司研发成本为9,350.2百万元,较2022年减少17.4%[40] - 2023年公司销售及营销开支为13,807.8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1.8%[40] - 2023年公司财务收入为26,329.5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16.4%[40] - 2023年公司财务成本为25,945.7百万元,较2022年减少9.5%[40] - 2023年公司净利润为69,729.9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25.1%[40] - 2023年公司每股基本盈利为0.80元,较2022年增长26.9%[40] 资产负债 - 公司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660,597千元,较2022年减少16.8%[42] - 公司流动资产总额为27,449,473千元,较2022年增长0.2%[42] - 公司流动资产净额为8,132,696千元,较2022年有所增长[43] - 公司资产净额为9,495,029千元,较2022年略有下降[43] - 公司股本为562,570千元,储备为7,302,792千元,总股东权益为7,772,459千元[43] - 非流动负债中,租赁负债为57,923人民币千元[2] - 存货基本持平,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2,581.1百万元[29] - 存货周转天数由2022年的13天减少至2023年的12天[30] - 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在2023年略有增长,分别为人民币9,037.7百万元和人民币9,312.4百万元[31]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在2023年增长2.9%,分别为人民币15,071.4百万元和人民币15,516.0百万元[32] - 2023年资本开支为人民币33.0百万元,主要用于购置物业及设备[34] - 2023年即期存款为848,600千元,较2022年的1,845,981千元有所下降[88] - 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为939,025千元,较2022年的1,263,913千元有所下降,应付票据为14,577,013千元,较2022年的13,807,469千元有所增加[89] - 2023年合约负债年末结余为2,426,677千元,较年初的2,821,954千元有所下降[90] 公司发展 - 公司确定了2024年的发展总方针为“稳增提质”,将聚焦利润与现金流为核心,持续提升供应链、会员零售门店服务、组织和数字化四项核心能力[37] - 公司将持续深化创新供应链体系搭建,提升产销一体化业务占比,推进产业互联网B2F反向供应链的标准化
汇通达网络(09878)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8 16:52
公司概况 - 公司名称为匯通達網絡股份有限公司[1] - 公司主要股东之一为阿里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9] - 公司成立于2010年12月6日,H股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为9878[9] - 公司董事会包括董事长、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等成员[5] - 公司的审计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和战略委员会等各委员会成员名单[5] - 公司的法律顾问、合规顾问、股份代号、公司网址等相关信息[8] - 公司的监事会、联席公司秘书、授权代表、核数师等相关人员信息[6] - 公司的注册办事处及总部地址、主要往来银行、股份代号、公司网址等详细信息[6] - 公司的企业管治守则、中文和英文法律顾问、合规顾问、H股股份过户登记处等相关信息[9] - 公司的内资股、本集团、董事、公司章程等相关术语释义[9] 财务表现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43,376,803人民币,同比增长6.6%[14] - 公司毛利为1,293,539人民币,占收入的3.0%[14] - 公司期内盈利为382,957人民币,占收入的0.9%[1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总收入人民币433.77亿元,同比增长6.6%[21] - 交易业务板块实现收入人民币429.90亿元,同比增长6.8%[25] 业务发展 - 供应链能力稳步提升,品牌合作进一步加深,与多家头部品牌展开战略合作[22] - 会员服务能力持续强化,持续优化SaaS+产品,提升用户经营管理效率[27] - 2023年上半年,匯通達會員零售門店線上訂單同比增長82.6%[30] - 2023年上半年,本集團累計SaaS+訂閱用戶12.1萬家,同比增長9.4%[32] - 本集团持續升級產業交易平台,針對不同行業開發專業化的線上交易服務平台[33] - 本集团打造了具有業務特色的大模型,為會員零售門店提供採購策略和營銷策略建議[34] - 本集团藉助數字化手段進一步整合倉配資源,降低產業鏈的物流成本[35] 股权结构 - 公司根据受限制股份单元计划向494名员工授予约484万股受限制股份单元,承授人均为核心骨干团队成员[40] - 公司提名刁扬先生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候选人[150] - 公司建议撤换程子传先生并选举刁扬先生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已于2023年9月20日经董事会审议通过[151] 资产负债 - 公司的资本负债率为18.7%,计算基准为按总借贷除以权益,主要包括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来自附属公司非控股股东的贷款和租赁负债[112] - 公司主要经营业务以人民币结算,业务并无重大外汇风险,但已与两家银行签订外币远期外汇合约以管理货币风险[113] - 公司不存在任何重大或有负债[116]
汇通达网络(09878) - 2023 Q2 - 业绩电话会
2023-09-07 16:10
公司市场定位和发展 - 公司主要目标市场是中国下沉市场,覆盖了近500万家乡镇夫妻店[1] - 下沉市场零售额在2020年达到了15万亿,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20万亿[2] - 公司已覆盖21个省和自家市24000个乡镇,会员店数量接近22万家[1] - 农村消费市场具有强大的韧性,农村市场的恢复速度快于城镇[2] - 农村市场具有天然社群和熟人经济特点,线下购买占比高达70%[3] - 农村市场对线下消费体验、售后服务的要求较高,具有较强的韧性[3] - 公司获得国投和国调支持,得到国家队认可在乡村振兴方面的工作[3] - 农村市场具有地域幅员辽阔、整合难度大等特点,需要企业具备强大的运营能力[3] 公司业务模式和运营能力 - 公司通过数字化服务和科技底层能力提升乡镇夫妻店的整体运营能力[1] - 公司在销售面腹肌电方面具备低成本的灵活经营方式,起到了重要作用[4] - 公司供应链能力较弱,存在假冒伪劣产品问题[6] - 公司数字化能力欠缺,手工抬账效率低[6] - 公司渠道有限,扩张困难[6] - 公司销售方式单一,主要依靠传统宣传手段[6] - 公司通过SaaS平台和AI技术帮助小店提升经营效率[7] - 公司拥有近3000人的地推团队,与小店建立强大联系[7] - 公司采用B2F模式,提高供应链效率,实现短链化[8] - 公司存货周转天数仅11天,体现了B2F模式的优势[8] - 公司通过SaaS产品帮助供应链解决销售难题,提供反向定制报款采集和商品数据分析,同时辅助顾客精准营销[10] - 公司帮助线下小店实现线上化支付结算、履约管理和员工管理,提供培训服务解决接班人问题[11] - 公司SaaS不依赖第三方社交平台,利用庞大客群提供低成本服务,业务互相叠加提升客户粘性[11] - 公司通过开放API方式吸引产业链参与者,围绕帮助小店买卖管理构建产品矩阵[11] 公司财务状况和发展策略 - 公司管理层具有20多年零售行业经验,中期业绩收入增速达6.6%,盈利增速达68%,规模性利润增速快[12] - 公司连续5年经营性现金流正流入,中期现金流达6亿,要求现金流增速快于利润增速,利润增速快于收入增速[12] - 会员店数据显示注册会员店同比增长13%,活跃会员店同比增长20%,付费SaaS客户数增长37%,续费率达68%[13] - 公司交易业务稳步提升,服务业务毛利率优化提升毛利率水平,SaaS毛利率达98%[13] - 公司通过优化商家解决方案提升毛利率水平,毛利额增速接近8%[13] - 公司整体毛利率大约为87%,SaaS业务毛利率达到98%[14] - 服务业务毛利率提升了近9个百分点,营业资产状况健康,存货周转天数仅为11天[14] - 管理费用持续优化,人效不断提升,研发费用略有下降[15] - 规模净利润实现翻倍增长,股东回报能力持续提升[15] - 公司现金流健康,业务结构持续改善,精调整的规模性利润增速约为20%[16] - 公司未来预测业务模式能够将毛利率从3%提升至5%[27] - 公司计划通过调整服务业务结构和品类结构来提升毛利率[27] - 公司将围绕苹果等合作伙伴扩展业务以提升整体毛利率[28] - 公司计划通过自有品牌和客户结构调整来提高毛利率[28] - 公司将通过降低营销费用和管理费用来继续降本增效[28] - 公司计划通过股权激励和收购优质平台公司来提升少数股东权益比[29] - 公司目前现金充足,未来可能会在仓储方面有资本开支[30] 公司发展战略和未来规划 - 公司目前市值约为一两百亿,行业稀缺,计划冲击上交所主板[32] - 公司服务业务和交易业务双轮驱动,用服务业务增强客户粘性,完善产业链条[32]
汇通达网络(09878)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8 19:1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433.77亿元,同比增长6.6%[2][4]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盈利2.45亿元,同比增长118.0%[2][4] - 2023年上半年毛利12.94亿元,同比增长7.9%[2] - 2023年上半年经营利润4.33亿元,同比增长18.0%[2] - 集团收入由2022年上半年的406.859亿元增长6.6%至2023年上半年的433.768亿元[13] - 收入成本从2022年上半年的39,487.6百万元增加6.6%至2023年上半年的42,083.3百万元,毛利从1,198.3百万元增加7.9%至1,293.5百万元,整体毛利率从2.9%增至3.0%,服务业毛利率增长9.0个百分点[18] - 销售及营销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的629.1百万元下降1.0%至2023年上半年的622.5百万元,占收入比率从1.5%降至1.4%[19] - 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从2022年上半年的200.0百万元下降13.8%至2023年上半年的172.4百万元[19]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从2022年上半年的84.7百万元增长39.6%至2023年上半年的118.2百万元[19] - 研发成本从2022年上半年的63.5百万元下降27.7%至2023年上半年的45.9百万元[20] - 其他收入从2022年上半年的21.6百万元增长38.4%至2023年上半年的29.9百万元[21] - 其他收益净额从2022年上半年的124.2百万元下降44.9%至2023年上半年的68.4百万元[22] - 2023年上半年和2022年上半年经调整后的净利润分别为383.0百万元和320.5百万元,增长19.5%[2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净利润为2.451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2.043亿元增长20.0%[28] - 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46.728亿元和40.822亿元[29] - 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存货分别为27.052亿元和25.531亿元,增长6.0%,存货周转天数从12天降至11天[30] - 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分别为94.411亿元和90.377亿元,增长4.5%[30] - 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分别为160.338亿元和150.714亿元,增长6.4%[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资本开支分别为2390万元和1110万元[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433.768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406.859亿元有所增长[3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期内盈利为3.8296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2.2866亿元增长[35]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369326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995679千元[38]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30203980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27393062千元[38]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22072177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9703648千元[39]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额为8131803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7689414千元[39] - 2023年6月30日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9501129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9685093千元[39]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125538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49846千元[39]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额为9438360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9610170千元[39] - 2023年6月30日本公司权益股东应占权益总额为7775154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8101286千元[39] - 2023年6月30日非控股权益为1663206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508884千元[3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重列前收入39894712千元,重列后为40685881千元;重列前期内利润199665千元,重列后为228662千元[45]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重列前非流动资产1991201千元,重列后为1995679千元[46]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重列前经营利润335957千元,重列后为366997千元[45]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重列前物业、厂房及设备76685千元,重列后为77077千元[4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资产27,393,062千元,流动负债19,703,648千元,流动资产净额7,689,414千元[4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客户合约收入43,376,803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40,685,881千元增长6.61%[50]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入29,928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21,629千元增长38.37%[56] - 2023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净额68,412千元,较2022年同期的124,249千元下降45.09%[57] - 2023年上半年财务(收入)/成本净额为 - 9,020千元,2022年同期为85,477千元[58] - 2023年上半年银行存款利息收入 - 129,960千元,2022年同期为 - 107,819千元[58] - 2023年上半年财务成本120,940千元,2022年同期为193,296千元[58] - 2023年上半年确认为开支的存货成本为41,935,226千元,2022年为39,284,064千元[59]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拨备为58,865千元,2022年为52,647千元[60]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普通权益股东应占期内盈利为245,128千元,2022年为127,593千元[62] - 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盈利计算中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562,512,921,2022年为498,702,393[63] - 2023年6月30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为3,818,818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2,877,207千元[65] - 2023年6月30日存货为2,705,164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2,553,074千元[67] - 2023年上半年存货撇减为3,478,000元,2022年为39,271,000元[67]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3,550,884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3,206,462千元[68] - 2023年6月30日3个月内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3,193,786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2,992,653千元[69] - 2023年6月30日超过3个月但在12个月内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261,100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43,172千元[69] - 2023年6月30日预付款项为8406565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7943364千元,有所增长[70] - 2023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银行现金和手头现金)为4672778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4082240千元[72]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为16033838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5071382千元[75] - 2023年6月30日期末合约负债为2756572千元,2022年12月31日期初为2821954千元[76] - 2023年6月30日其他受限制存款为2665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5255千元[71] - 2023年6月30日抵押存款为5118270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5149686千元[73]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交易业务板块收入429.90亿元,同比增长6.8%[2][6] - 2023年上半年服务业业务板块收入3.43亿元,同比下降5.8%[2] - 2023年上半年自营业务收入429.884亿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402.704亿元增长6.7%[15] - 2023年上半年消费电子产品收入231.113亿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185.822亿元增长24.4%[14] - 2023年上半年农业生产资料收入67.548亿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83.477亿元下降19.1%[14] - 2023年上半年家用电器收入65.577亿元,与2022年上半年基本持平[14] - 2023年上半年交通出行收入40.492亿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39.115亿元增长3.5%[14] - 2023年上半年家居建材收入15.359亿元,较2022年上半年的16.258亿元下降5.5%[14] - 农业生产资料、酒水饮料、家居建材收入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9.1%、16.4%、5.5%[16] - 服务业务板块中,门店SaaS+订阅收入270,078千元,同比增长2.5%;商家解决方案收入73,084千元,同比下降27.6%;服务业务板块总计收入343,162千元,同比下降5.8%[17] - 2023年上半年交易业务收入42,989,790千元,服务业务收入343,162千元,其他收入43,851千元[55] - 2023年上半年交易业务利润967,732千元,服务业务利润289,527千元,其他利润36,280千元,总计1,293,539千元[55] 会员及客户相关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注册会员零售门店总数21.76万家,同比增长13.5%[3][6] - 2023年上半年活跃会员零售门店数7.75万家,同比增长18.8%[3][6] - 2023年上半年活跃渠道合作客户8424家,同比下降10.7%[3] - 2023年上半年SaaS+订阅用户总数12.12万家,同比增长9.4%,其中付费SaaS+用户3.72万家,同比增长37.4%[3] - 2023年上半年开展培训覆盖1.8万店次,累计SaaS+订阅用户12.1万家,同比增长9.4%,付费SaaS+用户3.7万家,同比增长37.4%,SaaS续费率达68%,客户满意度超95%[8] 公司业务活动相关 - 2023年上半年举办六场月度全国大促销活动,联合开展区域大促销30多场,开展门店个性化活动2.1万多店次,618期间汇通达会员零售门店线上订单同比增长82.6%,交易粉丝同比增长69.2%,会员店GMV同比增长206.2%[7] 公司股份及员工激励相关 - 报告期内根据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向494名员工授予约484万股受限制股份单位,以每年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净利润同比增幅不低于30%为主要解锁条件,2024 - 2028年分批次归属,截至2023年7月28日,受托人已购买57.45万股H股[12] - 2023年4月6日集团计划向董事及雇员授出最多4842500个受限制股份单位,相当于4842500股相关股份[7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受限制股份单位交易在综合损益表确认开支总额为8378000元[7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雇员股份购买计划在综合损益表确认支出总额为1555000元[80] - 2023年4 - 6月公司购回自身股份合计520200股,总价12750836港元,折合人民币11593000元[81] 公司收购相关 - 2023年5月5日,公司完成收购南京好享家工程全部股权,代价为5.043亿元[33] - 2023年3月21日公司有条件同意以5
汇通达网络(09878)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4-26 21:54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名称为匯通達網絡股份有限公司[2] - 公司股份代号为9878[8] - 公司成立于2010年12月6日,是一家股份有限公司[9] - 公司的H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首次交易日期为2022年2月18日[11] - 公司的主要股东之一为阿里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9] - 公司的法律顾问为高偉紳律師事務所和国浩律师(南京)事务所[11] - 公司的合规顾问为浩德融资有限公司[11] - 公司的主要往来银行为中國工商銀行南京山西路支行[11] - 公司的股份过户登记处为香港中央证券登记有限公司[11] 财务业绩 - 2022年,公司实现总收入人民币803.5亿元,同比增长22.2%[22] - 实现毛利人民币25.0亿元,同比增长33.7%[22] - 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盈利人民币2.9亿元,较2021年同期实现扭亏为盈[22] - 公司在2022年的交易业务板块整体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794.4亿元,同比增长21.8%[27] - 公司服务业务板块在2022年实现收入人民币7.95亿元,同比增长81.5%[32] 业务发展 - 公司SaaS+业务战略深化落地,SaaS+产品的核心功能及底层架构升级,SaaS续费率达到57%[30] - 公司在2022年持续提升组织能力,将事业部按产业拆分成30多个独立经营体,培育新引擎[35] - 公司通过与政府合作共建数字化乡村,帮助超过1000款农产品进城销售,培育新农商、新农人1.6万人次[39] - 公司未来将继续围绕提质量、稳增长、创价值的总方针,深耕下沉市场,夯实幫買+幫賣及供應鏈+SaaS两大服务[42] 费用及支出 - 2022年销售及营销开支增长53.6%,占收入比率提升至1.6%[2] - 2022年研发成本增长44.2%,主要用于数字化建设和人员团队扩大[3] - 2022年行政及其他经营开支增长1.2%,主要是由于员工薪资增长[4] - 2022年所得税开支下降7.7%,由人民币100.9百万元降至93.2百万元[76] 主要人员信息 - 汪建国先生是公司的创始人,自2015年11月起担任董事长兼非执行董事,负责主持公司对外事务及战略发展的决策[116] - 徐秀贤先生是公司的联合创始人,自公司成立起担任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负责领导公司的业务发展和重大决策执行[122] - 趙亮生先生自2013年1月起担任公司首席财务官,负责监督集团的财务事务和公司治理[128] - 孫超先生自2015年7月起担任公司副总裁,主要负责协助总裁管理集团及会员零售门店[133] - 蔡仲秋先生自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担任国投创益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投资总监,具有股权投资和企业管理经验[136] 董事会及监事会信息 - 监事会目前由三名监事组成,包括一名由股东大会任命的监事,及两名由职工代表大会选举的职工监事[114] - 王兴华先生自2015年11月起担任监事会主席,负责监督董事会和公司运营[153] - 刘向东先生自2021年5月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负责向董事会提供独立意见[145] - 程子传先生自2021年5月起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并担任南京领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149] - 刘先生是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并担任上海来伊份股份有限公司的独立非执行董事[146]